对于父母而言,孩子的健康成长便是最大的心愿。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纯净安全的成长环境,你们是否在选购儿童用品时变得小心翼翼,纸笔要环保的,书包要透气减压的......但是,学习桌椅作为陪伴孩子学习成长的重要家具,你们真的懂得如何选购吗?现在,市面上的学习桌椅,造型多变,价格从几百到几千不等。当我们对学习书桌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大多数人会以品牌和价格来衡量学习桌椅的质量。但盲从品牌和价格的选购方式,容易忽略了儿童学习桌椅安全隐患的问题。身边的化学残留,不可忽视纵观这近几年,儿童学习书桌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好比,2011年广东省共抽查儿童家具产品62批次,合格率只有67.7%;2017年江苏省共抽查儿童家具产品149批次,合格率为69.1%;2018年上海共抽查20件学习桌椅样品,有9件样品存在不规范等新闻,儿童家具的安全性已然成为家长们不能忽视的问题。在众多安全问题中,化学残留的危害更让人后怕,因为许多化学物质对儿童造成的危害是难以逆转的。现在市面上销售的儿童家具中,甲醛、铅、铜、汞等化学物质屡见不鲜,它们对儿童发育成长影响重大:铅:铅常隐身于涂料之中,特别是色彩鲜艳的涂层。铅过量会让孩子产生多动症、低智商等现象,其变化是不可逆转的。铜:铜既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之一,但大量摄入就会有害。儿童在成长时期,出于探索阶段,喜欢触摸倒弄不同的东西。在触碰新铜制物时,人体会吸收铜元素,久而久之当吸收的铜元素过量时,则会产生铜中毒问题。慢性铜中毒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激动,还可以出现多发性神经炎、神经衰弱综合症。汞:汞常见于填充物料里面,在儿童使用含有汞的家具时,会慢慢受到汞的影响,导致汞中毒。汞中毒常见的情况有头痛、记忆力衰退等。甲醛:甲醛释放污染是造成儿童哮喘病增加的主要原因,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眼部疾病。作为家长应注意孩子成长中的身心变化。若孩子身上出现记忆力衰退、多动症、视力减弱等情况,可以带孩子前往医院检查是否出现化学物中毒情况。远离毒害,选购要点化学物质中毒的严重性我们都懂,但是面对市面上多种儿童学习书桌,我们到底该如何挑选,才能买到靠谱且成品优良的儿童学习书桌呢?早在2012年,国家已经发布了《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文件中对儿童家具的材质、用料、规格等方面有着明确说明。1.选材+环保在选购孩子的学习桌时,要留意学习桌的化学成分标识。购买前查看甲醛释放量、重金属含量是否达标,如商家不能提供检测报告,最好不买。根据相关条例,儿童家具甲醛含量应控制在小于等于0.5毫克/升的标准,儿童学习桌椅作为陪伴孩子多年成长的用品,更需小心甲醛的问题。在儿童学习桌椅上,材质环保水平由低到高为:中密度板、刨花板、大芯板、胶合板、层积材、集成材、实木。2.安全+质量许多人对于儿童学习桌椅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未必能看懂相关成分分析,那么请认准《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标准。购买前索要产品说明书及消费凭证,要求商家注明所购买的是儿童家具符合《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标准,如果商家不予出具,那最好别买。与此同时,考虑到儿童成长探索需求和保护的作用,相关条件规定儿童学习桌的棱角及边缘部位应经倒圆或倒角处理。3.便捷+人性化市面上学习桌椅看似差不多,但其材质各有不同,设计有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体验感。加之儿童身高存有个体差异,若学习桌椅设有转动把手调节相对应的使用高度,可以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可以预防近视和预防驼背。一知半解,就该这样选择随着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长越来越重视,学习桌椅的需求也进一步扩大,学习桌椅产业因而不断发展。当今市面品牌选择多样,左右对比却难以抉择之下,不妨交给专注于儿童学习家具15年的博士有成。出于对孩子成长的关爱和专注于儿童学习用品的匠心精神,博士有成学习桌精选欧盟E0级板材。桌面面板甲醛含量小于等于≤0.1毫克/升和独特的圆角设计,让孩子远离化学危害,且不留刮伤。椅子采用无纤维纯棉面料,具备阻燃、防水、防掉色的特点。坐垫则选用记忆定型棉,具备耐脏、透气、吸湿的特点,自带慢回弹的属性让孩子坐着更舒服。材质环保且耐用,让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下学习。儿童,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我们需要细心呵护和培养。就家长而言,在选择儿童家具时要擦亮眼睛,严格挑选。作为商家,要监控产品品质。博士有成一直坚持严格把关产品质量,秉承预防近视、预防驼背和预防毒害的三大宗旨,致力为儿童打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学习环境。
俗话说,“父爱如山重,母爱似海深”,孩子在父母心中永远是最重要的那部分。但是仅仅给孩子提供优质的衣食住行就可以了吗?不!还不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当前全国青少年近视率高达49%,驼背、脊椎病越来越低龄化,传统书桌椅及坐姿习惯不正确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必须要有功能强大的学习桌椅,才能改善这一严峻的形势!时逢这个绝佳的市场时机,2004年,东莞市博士有成家具有限公司成立,总部位于东莞市凤岗镇,并紧抓学习桌椅的市场空白点,以健康舒适为出发点,以符合人体工学为诉求,颠覆学习桌椅设计理念,本着“让孩子在健康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快乐”的理念进行了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博士有成主要生产防近视儿童学习桌,高端多功能学习桌椅,儿童套房、校园课桌椅、培训机构课桌椅、高端家用学习桌等,可定制;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自主销售。线下提倡“体验式销售模式”,线上则开设有京东和天猫官方旗舰店。十五年初心不改,坚持品质至上生产儿童学习桌椅的企业很多,但是十几年如一日坚持用无毒材料制作产品的却寥寥无几。随着众多投资者开始了解并进入这一朝阳行业,学习桌市场上的售品良莠不齐,更是出现了鱼目混珠的情况,但是博士有成却敢向经销商和消费者保证,每一件产品,都经过反复检测达到标准才允许出厂销售!用董事长王洪贵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自己生产的产品自己小孩用着都不放心,还怎么卖给消费者?”诚信经营,保质保量,是博士有成对社会最根本的承诺!飞速发展,企业规模日益扩大博士有成自成立以来,从20009~2012年全国过百家专卖店,到2015年的500多家,再到2018年的近千家专卖店,博士有成的销售额呈几何式持续增长且肉眼可见。现如今员工人数超过300人,企划、电商、业务等营销人员约40人,国内产品研发、生产、管理人员更是达到了260人,分工明确、制度完善,年近2亿的销售额更是让博士有成拥有了角逐更大市场的资本。央视热播,布局中国的绝对影响力博士有成经过多年的经营,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2017年登上CCTV1和CCTV7频道并获得“央视热播品牌”这一殊荣,不单展现了国家对博士有成品牌的认可,更是国家对博士有成的一种信任!优惠政策,轻松加盟在自身品牌强大的基础上,博士有成也愿意为每一个认同其品牌的加盟商去想的更多。博士有成提供专业、系统、全面的培训督导体系支持,服务于加盟商。品牌加盟是个庞杂的过程,想要完善的继承博士有成优势,也需要做更为庞杂的准备工作。不可否认,博士有成在这一点上做的很不错,形象由外到内,精神由内至外。店务、货品、形象、顾客等各个细节的管理,可谓出乎想象。对于经销商,博士有强大的营销团队、专业的培训商学院和多种优惠政策进行各方面的支持,一方成功不算赢,双方共赢才是企业的目标。投资保障,缔造新的传奇“投资有风险”,这是根植于众多投资者心中的观念,而在博士有成,只要对应总部指导方向,就能保证不亏。用心经营,年销售额百万的经销商也不在少数;同时对于想退出加盟的经销商,博士有成将退回保证金(非加盟费)!这是博士有成对加盟商的承诺,该承诺不仅体现的对加盟商的保护政策,同时也是对自身品牌的信心。当然,这种自信来源于实力。今天,谁是中国健康学习桌市场的“第一品牌”可能众说纷纭,而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众多投资者加盟博士有成,谁将领军中国学习桌市场?毋庸置疑!选择博士有成,就是选对了未来!
01今天看到微信公众号的一篇文章《当代社会,文学已死》,作者开篇写道“离新媒体写作越近,离作家这条路就越远。很可惜,我到现在才领悟。如果早两年,也不会走那么多弯路。”这不禁让我想到身边的博士生们:他们走上了学者的培养道路,看起来他们距离成为学者越来越近,但有的人却距离学者渐行渐远。博士生也属于文字创作的群体,只是他们更加特别:他们似乎有更高的社会地位、更美好的前途,但现实却是残酷的:他们只有微薄的工资和未完成的论文,既养不起高堂,又比不上早几年工作的朋友,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落后了一大截。他们的笔一直在写,脑子一直在转,绞尽脑汁也要写出点东西,也想践行“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息息相关”的箴言。一身的满腔热血和豪情壮志都喷洒在纸上,却也受不了这个时代带来的无视和白眼,这是一个读书人的尊严。当尊严和钱相互碰撞时,会发生什么?02笔者本科专业属于一个冷门的学科。在接受了国外的新思想熏陶后,笔者自以为掌握了真理,就像金庸小说中的张无忌学到乾坤大挪移一样欣喜若狂,但却在学术的长途跋涉中发现:有时候,知识并不能解决眼下的温饱和窘迫。某学术大牛在一公众号上发表文章说:提高本专业学生的专业意识能为本专业带来更多的尊严。没几天,一位在读博士生发文进行反驳:《XX学者提高专业意识就能获得尊严?不可能》,他在文中写道:“有没有尊严,与专业意识没有关系。能挣钱,就有尊严。不能挣钱,就没有尊严。没有任何知识的土豪,依然可以有尊严。”不知道从何时起,这个时代已经将“钱”和“尊严”挂钩,有了钱就有尊严,没有钱就没有尊严,又或许“笑贫不笑娼”本就是亘古不变的所谓“真理”。03大家可能会认为博士生太过肤浅庸俗,但默默无闻的在读博士生怎么能和学术大牛相提并论,既是学术大牛又怎么能了解人间疾苦?博士生和大牛本没有错,也只是从自身看待学科发展:博士生匍匐在山脚,仰望着学术天堂;大牛屹立在山顶,欣赏着壮丽风景一览众山小。两者处于人生的不同阶段,前者正是要耐得住清苦、守得住寂寞的时候,后者则是要享受人生奋斗成果的时候,大家也不必对博士生口诛笔伐。当今的博士生竞争非常激烈,远没有以前那么轻松。曾经听一位授课老师讲过:“在这门学科早期发展阶段,很多人都是靠翻译外国作品就能在博士阶段发好几篇C刊。”现在不可能再发生这种好事,高校里的博士生们压力山大。岁月已经把沧桑悄悄写在他们脸上,毕业的日子是遥遥无期,除了发论文这条路,好像也没有别的路可走,因为他们没有接受过别的生存技能的训练。当然,大牛的学术功底和学术权威不容置疑,但他可能也曾有过博士生的日子,想必也能理解博士生的苦楚,只是大牛身在学术顶峰,眼界和胸怀自是博士生所不能及。文章也是为了激励后辈,将本门派学科发扬光大,大牛也是良苦用心。04博士生的苦楚在于:如何平衡尊严和钱?物欲横流的社会给了博士生当头一棒:钱确是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也是坐在象牙塔读书的穷苦学生们所需要的。但是,一篇优秀的博士C刊论文需要沉淀。博士生要学会取舍。他们必须要做得了“冷板凳”,没熬个几年也写不出好论文,当然,期间还需经历一番生活的蹂躏。既想安安静静地找个书桌,又想解决生活的窘迫,总是难上加难,总要接受岁月和现实的洗礼,把身上的棱角一个个地磨平,变成圆滑世故的样子。博士生终究是靠文字来生存的,若没有文字怎么能在读博的日子里熬下去呢?光是导师的白眼就已经让他们生不如死。笔者并没有为博士生洗白,只是认为以文字讨生活的人,大多都有自己的坚守和不舍吧。一直写,一直写,一旦开始就停不下笔,却早已忘记初衷,迷失在一篇篇稿子里。这是博士生们的现状,也是大多数文字工作者的现状。文字与每个人密切相关,它变成当前的谋生工具,充满铜臭味,自是不必言说。年轻的沈从文,曾租在一间小旅馆,每日看店小二脸色,靠微薄的稿费生活,却也没有失掉一颗热情的心,一份对写作真挚的情,文字也必不会让他失望。博士生需要的是更多的时间和沉淀,将自己慢慢打磨,如蚌之含沙,孕育着璀璨的珍珠,历经一番彻苦寒,才得梅花扑鼻香。所以,年轻人,请忍一忍,坚守初心,别再抱怨,熬过这段仰他人鼻息的生活,最终你也能如愿登上你的珠穆朗玛。本文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或“全景视觉”,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版权方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德国斯图加特市图书馆其实名家关于读书的文章都很多了。我属于读书爱好者,既不出名又不是达人,对于要不要写一写读书颇为犹豫。后来想,读书这件事,本来就是各人有各人的体会;而且读者也大多是读书上的普通人,盘一盘自己走过的那些弯路,说不定也能给别人带来些微收获。本篇共5907字,阅读大约需要11分钟。主要是从自己二十多年的读书经历出发,讲一讲我踩过的那些读书的坑,以及如何选书,如何读书,如何复盘。1. “学会读书”与读书本身一样重要备考普通话的时候,朗读短文的题库中有一篇备选文章,叫《读书人是幸福人》。文章开篇就说: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对这一观点,我深为认同。我从识字开始就爱读书,小时候没有课外书可读,只能读课本。开学发下来的语文书,几天就把喜欢的篇目读完了。姐姐比我大四岁,到二三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找姐姐的课本读。不过课本数量也有限,所以还是长期处于对书籍的渴求之中。记得她有一次带我去同学家玩,那家人居然给孩子订了杂志。看着那一大摞的书,如获至宝,站在别人家的书架前就挪不开步了。对方看我实在喜欢,走的时候还送了几本过期的杂志。还有一年寒假,那时候姐姐已经读中师了,她从图书馆借了几本书,记得好像是路遥的《人生》,介绍张学良太太的传记文学《于凤至》,还有《穆斯林的葬礼》,都是大部头,我也磕磕绊绊的读完了。那种沉浸于文字里的感觉,至今印象深刻。虽然爱读书,但我觉得自己很长时间以来,读书都是不甚得法的。长期停留在“想读什么就读什么”“读了书就以为自己有收获”的阶段。大学时读中文专业,读理科的同学跟我们开玩笑:你们专业也太幸福,读小说是学习,看电影也是学习。我也深以为幸,所以大学几乎都是尽着性子读了些闲书。图书馆的书是同一个作家一溜儿的摆在一起,对于喜欢的作家,我经常是从第一本看到最后一本。不喜欢的书,则很少涉猎。工作之后有几年太忙,比起忙更要命的是内心浮躁,书就读得少了。最近一年脱产读书,既没上班,出的活也少,书倒是读了一些。但重新扎进读书的世界才发现,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的可选择性越来越大。出书越来越容易,出书的人越来越多。身边的博主都有不少出了畅销书。就让市面上可供选择的书多不胜数,也使得图书的质量越来越良莠不齐。阅读越来越便利。电子书渠道很多,下载一个读书APP,就可以花很少的钱(甚至不花钱),获得非常多的阅读资源。相当于,你的手边每天都带着藏书数十万册的图书馆。记得我2012年在泰国的时候,经常觉得阅读资源难得,想了解一些泰国的历史,也苦于找不到合 适的中文书。而现在,不论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如果你想,读万卷书并不需要太多成本;如果你想,各种各样的冷门知识也可以轻易获得。但与前两点相对立的是,我们越来越忙,没有时间安静下来好好读书。即使有空,也有越来越多好玩的东西(比如各种各样的短视频、直播)在抢夺着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即使有一间大书房,有一张安静的书桌,只要旁边有部手机,也一样读不了书。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会读书”就变得和读书本身一样重要。2.读书常踩的那些坑回顾我自己的读书历史和观察身边一些人的阅读史,会发现大多数人的阅读观念和方法都已经不太适应快速迭代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方式。想了想,我自己踩过的坑主要有以下几个:随便读书,不会选书。经历过阅读匮乏期后,进入大学可读的书突然多起来。可这个阶段的我却是不会选书的,想到什么就读读,有时候是遇到什么就读读。去图书馆借书,经常都是漫无目的,寻求“偶遇”。但是,只根据直觉来进行的阅读经常都是不科学的。尤其是现在,市面上每年新出的书都达到几十万册,有人说有99.99%的书都是不值得读的,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足以说明宋太宗“开卷有益”的时代离我们已经太远。现在的读书APP和购书软件都很智能,它会根据你的浏览记录不断地推荐一些你浏览过的内容;加上心理学上的“视网膜效应”,久而久之,阅读视野就会变得很狭窄。不会选书,就有可能读到不好的书,把不好的书当成文化的样子,这可能比不读书还要更坏。记得读大学的时候,有个同学读《厚黑学》,甚至奉为圭臬。还没有进入社会的孩子,就将工于心计视为第一等的事,想着怎么样让心“黑而无形”,又怎么能看到世界温暖和明媚的一面。另外,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读的书不够好,也相当于是浪费时间;长此以往,也会越发觉得读书无益、无味、无趣,更不想读书了,从而影响阅读兴趣。随意读书,没有规划。一方面是选择上没有规划。一是想到一本选一本。二是喜欢什么选什么。读书没有规划,显得十分随意,还美其名曰“不功利”。另一方面时间上也没有规划。多久读完,一个月读多少,一周读多少,都没有计划。读到哪里算哪里,读完了就读完了,不喜欢就放下了。学会选书之后,单独看,每本书都还不错,也能带来一些滋养;但因为没有规划,书读了很多,知识却仍旧十分零散。它们就像一块一块的砖头瓦片呆在我的脑子里,迟迟不能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思想之塔。而只选自己喜欢读的书,也就相当于只挑自己喜欢的食物,长此以往,难免因为营养不足而面黄肌瘦。阅读的偏颇,带来思考的偏颇;思考的偏颇,又有可能带来思想的狭隘。时间上没有规划,就让读书变得很慢,有可能一个月也读不完一本,一年也读不了几本;有些书看一半就放下了,后来也一直没有读完。读完就过,不管“收成”。记得前些年流行一句话: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和爱过的人。这句话很长时间里都成为我在读书上安慰自己的法宝,觉得虽然读过的书转眼就忘,但是它一定藏在我的气质里,一定成为了精神的一部分,所以,又何必在意。这句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去年看了家里的油漆师傅做漆,我开始转变了自己的想法。家里做的是擦漆,让油漆渗透进木头,显示出好看的纹理。这种油漆方式虽然好看,但其实很考验师傅的功力,根本不是刷一刷,多刷几遍这么简单的。技术好的师傅做,既省材料效果又好,反之则是浪费材料还影响效果。读书其实也是同理啊。读一百本,如果你只是秉着“随缘”的心态,那顶多吸收两三成吧;但如果采取更好的方式,则可以让书籍的养分更好更快的进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并且成为行动的指南。美国西雅图中央图书馆3.如何选书说完了读书踩过的这些坑,现在就来填坑吧。首先来说说选书的问题。选书一是选内容。内容的选择上,我遵循的原则是有益、经典。这个有益,一方面是书本身是好书。其实多去网上了解一下这本书的评价,就能大概知道一本书的水准。那些水准线以下的书,就不必找来读了,不但不必买,免费也不必读。因为虽然免费,但却耗费了你无价的时间。另一方面是这本书对我有益,就是纳入了我的读书计划之列。早些年,我读书都凭兴趣,也多以文学为主。去年以来,因为学业开始读哲学、读美学;因为想提升效率,所以读时间管理,读工作方法改善;又因为写情感号,还会读些情感心理。我就把这三个方面作为自己本阶段的阅读体系,其它内容都会暂时放一放。但是有时看到好书推荐,虽然近期不读,也会收藏下来,如果哪天需要,就可以找来读。符合这些方面的好书,可能还是太多了。这时,我会优选经典。比如哲学美学的书,这学期跟随课程老师的规划,读的都是国外哲学家的经典作品,虽然难懂,却十分有收获。比如童书,现在市面上的童书特别多,那些畅销几十年,获得高级别图书奖的译著,我买回来几乎没有失手过,书籍本身画面和语言美、价值观很正,孩子也爱看。以我自己的经验,各方面的书数量庞杂,质量不一。把主要经典读完,也需要花不少时间。而读经典,可以尽量的减少我们的试错时间,是有限时间阅读的不二之选。想了解一些前沿的内容,则可以通过一些短篇幅的内容,或者略读,不必耗费太多时间。选书二是选版本。首先是选出版社。一本书所属的出版社,就好像一件衣服的品牌。好品牌总是意味着更严谨的态度,更精致的做工,更高的品质。到底选什么出版社,其实要根据自己想买的书来定。对于我来说,买文学艺术的书比较多,有文艺作品,也有文艺理论书,一般选择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联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等。给小朋友买童书,有未来出版社、明天出版社、中国少儿出版社,以及一些地方的少儿出版社。如果选择翻译作品,可以选择译林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其次,对于翻译作品来说,选择译者也非常重要。因为一本书的翻译,就相当于二次创作。优秀的翻译将会突破文化和语言的桎梏,完美的重现经典。不好的翻译,则会破坏掉原作的韵味,甚至译错。最近读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发现罗念生先生的翻译特别好,了解之后才知道,他因为热爱,从很年轻的时候到去世前,都一直在做古希腊戏剧和相关理论作品的翻译。而读康德,在国内显然绕不开邓晓芒先生。童书的翻译,比如梅子涵、彭懿,都是非常优秀的翻译者,本身也是儿童文学的研究者和创作者。美国纽约市立图书馆4.如何读书说完选书,再说说读书的问题把。关于读书,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很重要的:一是应该系统阅读。这些年,总感觉自己在读书上收获不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系统阅读不够。现在尝试做系统阅读,打算一个阶段定一个主题,做一个书单,系统的读完。在读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新的发现和需要对书单进行增减。系统阅读的好处是,为你构建了一张知识体系的网络。就好比给自己画了一张地图,你读到什么书的时候,大致知道自己在哪里,不至于迷路,也不至于茫然,而且还能寻到来路和去路。在这个网络之下,读的书越多,坐标就越多,它们都可以联结起来,变成一张认知与思维的大网。就拿我自己学的专业来说,上学期我读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虽然这是一本框架性的美学史书,但是我读来却很茫然,总觉得记不住。今年系统的读过西方哲学家们的美学经典之后,相信再去看《西方美学史》,里面的脉络一定会变得更为清晰。二是应该持续阅读。这么多年的书读下来,我发现读书是不难的,尤其对于有兴趣有需求的书,读书的过程甚至是一种享受。读书最难的,其实是坚持。因为一个人一天能读下来的,都只有那么多。有些专业的读书人,对自己的要求是每天输入100页。对于我来说,读小说,一天可能可以读到几百页。但如果读哲学书,有时候就能读个几十页。一天读几十页书不难,但几十页书却不足以给我们带来成长和蜕变。难的是养成阅读的习惯,每天读几十页。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所以,读书这件事,最难的是,久久为功。这也是对一个终身阅读者的真正要求。三是应该有目的的阅读。读书如果没有目标,就没有焦点,就提聚不了我们的精神。一方面你可能泛泛而读,收获不多;另一方面,可能读了两天就放下了,因为读不读好像也无所谓。目标的设定,有长期的也有短期的。长期的目标,就是你在做系统阅读时定下的目标,比如构建一个的知识体系,学习一种专门技能,提升一项特定能力等。短期的目标,就是在完成一个具体任务时的精准阅读。比如你想完成一篇论文读理论和文本,想写作一篇文章做主题阅读收集素材等。我认为,读书可以为了短期目标集中攻破,也可以为了长期目标广泛积累,两者都能有,而且都要有。不要想着读书不能功利,所以要随性一点。读书本来就是为了学习和提升,又怎么能不功利;读书本身就是个长期积累,又何谈功利。四是应该集中精力阅读。这个方面,主要是涉及到阅读效率的提升。以前我读书经常读不了几页,想着看个网页,再去倒个水,有时候打开手机看一下即时通讯,时间飞逝,却始终没有进入书本的世界。即使到现在,阅读效率的问题,也经常困扰着我。但是,集中精力读书,大概是事倍功半的唯一方法吧。如何集中精力呢?设置时间。比如设置半个小时,期间不得进行其它任何活动,只能读书。杜绝自己看网页,看通讯工具,吃零食,处理其它事务的念头。减少干扰。手机是我们最大的干扰,苹果手机可以设置屏幕使用时间,把屏幕使用时间关掉,什么APP都用不了了,只能接打电话。我就用这个方法渡过了准备博士考试的阶段。其它干扰,也都尽量放在你够不着得地方。定时复盘。有些人建议,对于自己的工作计划,不止要每日复盘,还应该每小时复盘。每小时复盘,会让分心的你大吃一惊,原来一个小时又过去了,阅读进度推进太慢,瞬间产生全力追赶的紧迫感。5.如何输出“行百里者半九十”。读书这件事,阅读完全部内容其实还只算完成了输入的这一半;做好这本书的输出,才能算真正读完。输出的方法有很多,有些人摘抄,有些人画思维导图,有些人写读书文章,有些人口头表达。这些方法我大多用过,就分别来说说吧。一是摘抄。摘抄以前主要是手抄,挺费时的。现在用做笔记的工具,比如印象笔记,会简单很多,可以直接复制粘贴,还可以写感悟。写摘抄,对于储备素材,回头复盘检索,都挺好的。但对于帮助记忆,我觉得有用,但有限。二是画思维导图。这个方法我用得不太多,应该是非常有利于理清楚文章结构的。让你可以在画的过程中,重新把握书的体系。但对于其中的细节和观点,显然关注得不够。作为写读书文章前的梳理,倒是挺不错的方法。三是写读书文章。写读书文章是我打算重点采取的复盘方式。最近读艺术哲学经典书目,就按照老师的要求每本书写一篇小论文当成作业,努(bei)力(po)输出,居然好像看懂了一些。正在读的工作方法的书籍,甚至有些美学书,也打算写成读书文章写文章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回顾的过程,更是一个思考和内化的过程。就好比做饭吧,你拿到一大袋菜,摘抄就好比你把它们挑捡了一遍,留下了最好的部分;画思维导图呢,是切好搭配摆盘;而只有写读书文章,才让你真正开始去做一道菜。你会需要去思考菜的用量,下锅的顺序,烹饪的火候。这些,都加入了你自己的智慧,融入了你的思考和选择,它们与你原有的价值体系碰撞,最后成为你独特的经验。四是口头表达。每当我读完一本书,就会变得特别有表达的欲望,瞬间化身话痨。最近读的哲学书都特别难,我会特意跟身边的人聊一聊,尤其喜欢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聊。在聊的过程中,脑子里会再度回忆起那些艰深的表达,到底该用什么样的通俗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也会更深地去理解,作者想表达的到底是什么。其实这个过程,也就对知识进行了回顾,同时展开了二次加工。写读书文章很正式,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不可能要求自己每一本都做到。但口头表达就好操作多了,只要把丑话讲在前面,别吓到别人就好了。所以,将书本的内容复述出来,尽可能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达一次,其实也是简单易操作的好方式。以上。就是关于读书的全部思考。关于读书一事,很多古人都有经典之谈。宋代大儒朱熹说: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希望读书的路上,大家都终有“见髓”的那一天吧!end
很多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希望继续读博士,特别是一些在找工作方面不太顺利的孩子,都会选择继续攻读博士。以为博士毕业就一定会拥有一个更好的前程。但是问题是,有的人并不是适合读博士,那么什么样的人更适合读博士呢?读博士和读硕士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虽然他们都叫研究生,但是博士需要的是做学术科研的能力,往往需要深入一个针尖一样小众的领域,取得最高的创新。而硕士只是在某一个小领域继续通读,对某一领域最高精尖的内容涉及还是很少的。首先,读博士需要能坐得住冷板凳这是首要的基础条件,一个人如果天天心和眼睛都向外看,今天想着逛街,明天想着搓一顿,后天想着去某一个风景美好的地方游玩,这样的人是不可能作出学问的。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时间坐在书桌面前安静的读书,并从读书中得出自己深刻的对某一问题的理解,那么自然也不可能产生有创新性的研究结论。其次,读博士还需要能够忍受金钱对你的诱惑。现代社会普遍精神、物质生活压力比较大。当你的同学开始年薪30万40万的时候,你如果还在实验室里边一个月拿着博士的三四千或五六千块钱的津贴而心无所动,那么可能你会比较适合去读博士。因为读博士动辄需要四年以上的时间,在这四年里你的物质收入都要比同龄人低很多,要延迟满足自己对很多物质的需求,甚至要延迟自己成家立业的需求。这也就是说,当你想要获得一个博士学位的时候,你要在同时放弃很多其他的乐趣。所有不能放弃这些乐趣的人都不适合去读博士。最后,面临比较重的家庭压力的同学不建议去读博士。这家庭压力来自于几个方面,主要是如果父母已经年老,没有收入来源,迫切需要照顾,这样的家庭压力不适合继续深造,急需的是改变家庭的面貌,需要工作赚钱。另外一种压力,比如女孩子的家庭会考虑让女生早点结婚,毕竟对于一个女生来说,硕士时结婚年龄比博士时更主动,生育年龄越早对以后的事业发展有利。其实很多女生也面临这样的选择,等博士毕业再稳定下工作,就三十岁了,谈朋友成家稍有不慎就会三十多岁,如果上学期间能够兼顾婚姻自然最好,但大部分的人是无法兼顾的,所以很多人耽误了终生大事。女孩儿到了三十五岁以上仍然没有结婚的,其实成家就有点儿很困难了。因为,理想中的好老公已经早就成别人孩子爸了。对于女生来说的确是这样的,因为青春年少的时间就那么几年。过去了就永远都没有了。所以,如果自身年龄大了,在结婚和读博士之间,选择前者更明智。当然也要看个人对婚姻家庭和自身爱好的根本选择,我是从大多数普通人的看法说的。
前段时间,教育编辑部看了一部韩国纪录片。这部名为《学习的背叛》纪录片,跟拍了几位韩国初高中生的学习生活。都说中国学生努力刻苦,但是看了这部纪录片,中国观众只能说韩国孩子也是很拼。片子里,一个名叫允叶媛的初中生,为了考上好高中,每天学习10小时以上。为了确保自己掌握全部知识,干脆直接把整本教科书背下来。每天要做3个小时以上的练习册。十五六岁的年纪,手上全都是老茧。许多时候,允叶媛都是到凌晨2点还在看书,累了的时候,就用橡皮筋把笔绑在手上,靠手腕的力量继续写。这样的努力,最终是允叶媛连续三年全校第一,最终考上了韩国顶尖私立高中。但是进入高中的第一次考试,就给了允叶媛当头棒喝,她从初中时的全校第一,到高中时的第313,而这届学生,总共有395名。排名前100名的,都是来自首尔、京畿道大城市、出身中产家庭的孩子,而像她这样来自小地方、贫寒家庭的孩子,即便前200名也很难见到。这部纪录片给出了原因。研究结果显示:韩国高考生的成绩,根据所在地域和父母收入,可以产生高达43分的差距,父母收入越高,所地域越发达,孩子成绩越好。允叶媛的例子告诉我们,学习,并不只是单靠努力,就能有好结果的。像她这样出身社会中下层的孩子,缺的不是努力,而是学校老师和家长的辅助,以及各种资源和信息。他们没有钱去昂贵的补习班,学校和家长也没有资源帮忙获取心仪大学的情报,于是差距越拉越大。今天教育编辑部就要介绍一位哈佛博士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只要掌握他的学习方法,孩子堪比上20万的补习班。这位哈佛博士是一位日本人,他的名字叫本山胜宽。本山胜宽从小家境就很贫困,没钱上辅导班、请家教。从初中开始,就要打工,最多的时候一周7天,5天都在打工,并没有多少时间来读书。最终就是这样一位家庭出身的子弟,最终以理工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日本最好的大学,东京大学。后来还进入哈佛大学,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一路走来,他凭借的,就是自己总结出来的一套学习方法。本山胜宽把自己的学习方法总结为一个公式:学习成果=资质*策略*时间*效率资质=每个孩子的头脑力;策略=孩子掌握的学习方法;时间=孩子投入到学习中的时间;效率=孩子学习的效率。学习,并不只需要孩子聪明,也不是要孩子一直闷头读书,还需要提升孩子的基础能力,拥有好的方法,这样才会成功。怎样提升孩子的资质?孩子的头脑力,是后天可以培养的。就像肌肉一样,越用越强壮。那怎么锻炼头脑力呢?一切都可以从“阅读、书写、算数”开始。1、 阅读想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可以从漫画书开始。本山胜宽回忆自己小时候,就是从读漫画书开始学习的。家里的《漫画世界史》,他看了无数遍,不知不觉中,就记住了好多人的名字、时代背景。在图书馆,他看到了一个有关宇宙起源和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漫画,让他更加想要了解科学,最终在大学选修了专业的相对论课程。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可以从漫画书开始,一步步引导他,迈入更高阶的阅读。2、 书写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可以帮助孩子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写日记是一个被很多老师和学霸推荐的、练习书写能力的方法。孩子的日记内容可以是任意的,比如自己的新发现、新感受、看到的有趣新闻、看到的书或者电视节目,小伙伴之间或者跟家长之间的对话,都可以拿来作为写作的主题和素材。经过长期写作训练之后的孩子,不仅书写能力会提升,同时阅读能力也会提升呢。3、 练习算数一般人遇到数学,不自觉都会皱起眉头,然而正是因为它令人反感,接触它、练习,才更能锻炼到大脑。作者小时候在日常生活中,很喜欢练习四则运算,这对他在高考中帮助很大。日本高考理科考试中会遇到很多带小数点的数字,算起来也特别复杂,正是因为之前的刻意练习,帮助他在考试中节省了很多无谓的时间。那我们孩子平常该怎么练习呢?数独游戏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下棋游戏、玩扑克牌、乐高积木都是不错的选择。只要能帮孩子找到他喜欢的数学游戏即可。策略:帮助孩子找到好的学习方法?不少孩子,学习习惯不是太好,缺乏计划,经常喜欢临时抱佛脚,不过那时已经晚了,这就是缺乏策略的表现。如何帮孩子制定好的学习策略?第一步:和孩子一起制定目标。目标一定要是非常明确的。比如孩子说,我想要把英语学好,这是不明确的,可以改成,“我想把英语分数提高到90分”、或者“我想在3个月内,做完XX练习册”。第二步:设定达到目标的期限。身在职场的家长们都知道,deadline是最大生产力,只要逼近提交期限,人就会感到非做不可,从而变得投入。孩子也是一样的。真正有内驱力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孩子,还是需要外在的鞭策。正是因为如此,才需要和孩子一起,帮助他们设定目标,这也对提高他们的动机有很大帮助。第三步:合理度过学习之外的时间。一味的学习,容易积累压抑,陷入消极思考,有时候要教会孩子合理运用学习之外的时间,给自己来点积极心情。本山胜宽在准备考大学时,因为父母都不在家,主动担负起一家人的三餐、家务,这些都是他利用学习空档来做的,既能活动身体,又能放松心情。低年级的孩子,想要换个心情,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或者体操,舒展一下筋骨,心情就可以焕然一新,不过不用来场过于激烈的运动,容易疲劳,造成学校效率的下降。学习时间管理不论多么好的资质和学习策略,归根结底还得要时间投入。这就涉及到了孩子的学习时间管理。第一,就是学会把学习时间切成小块。人类注意力集中的极限,只有一个小时,成人尚且如此,孩子更是困难。因此针对孩子,可以把学习时间切割成更小块,比如30分钟。第二,合理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比如上学路上,可以给孩子播放英文单词或者有声图书,给孩子树立环境。在家里,在洗手间或房间的墙壁上,贴上单词或者要背诵的内容,这个方法适合孩学习外语时用。第三,把娱乐时间变成学习时间。这一点同样对学习外语有很大帮助。可以给孩子看他喜欢的英语动画片,对话简单易懂,非常适合拿来当学习英文的材料。第四,保证睡眠时间。一味牺牲睡眠时间,增加学习时间,这样对孩子是没有多大好处的,反而会降低孩子的学习效率,所以务必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诀窍孩子学习效率的提高,离不开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首先,孩子要保持桌子的整洁。本山胜宽之前当过家教,他观察自己的学生,没有学习习惯的孩子,桌子几乎都凌乱不堪,坐在这种书桌前,根本提不起劲来学习。孩子的桌面上应该放些什么呢?第一个,就是孩子常用的课本、参考书、词典。第二个,为了贯彻时间管理,可以在孩子看得见的地方放一个时钟,还可以在桌子上放秒表来测试做作业或者解题需要花费多长时间。第三个,铅笔、圆珠笔、荧光笔等等可以帮助孩子做标记的工具也是必备的。书桌前的墙壁上可以贴写有目标的纸,象征目标的照片或者物品。比如想去的学校、每周的时间分配、也可以贴上启发或者激励孩子学习的名言等等。这样的书桌环境,会让孩子的注意力更持久些。其次,树立孩子享受学习的观念。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只要玩游戏时,注意力肯定增加。学习,很多时候是件不太有趣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把学习变成学习游戏。孩子试卷上的问答题是解谜游戏、背诵是记忆游戏,还可以跟其他小伙伴比较各自的分数,过关之后,甚至有现实生活上的回报。这样给孩子讲,自然就能让孩子卸下学习的负担,享受学习过程。总结有位黑人女性,在毕业典礼上代表哈佛所有学生发言,这样说:“学习,是所有人平等拥有的自我实践能力。”学习,给人的感觉是为了赢得老师和父母的称赞而存在、是为了考上好大学、进入好公司而存在、为了升官发财而存在……总之就是为了利益而存在。这样理解没错。然而,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只不过是最近以来才发生的事情,是多少人、费了多少年才争取到的权利。请告诉孩子,努力学习,是为了他们能够选择职业、选择梦想、实践自由的方式。而以上的学习策略,可以帮助孩子实现自由和梦想。
今年春天,弟弟在北京买了房子,前段时间刚装修完。看了一圈,房子不大,简单朴素,挺好的,可以满足他们小两口的日常生活,再有个孩子的话,也不会拥挤。不过,有一点,我挺奇怪的,就是他们家已经装了一间小书房,卧室又安排了一张大书桌。图片来自网络“你这是什么操作,这是要分家过日子吗?”我半开玩笑的说。“没有,就是我们两个都觉得,虽然现在已经工作了,但是还是要学习的,而且为了还房贷,要更努力的学习。你知道吗,姐?我们都觉得我们是因为沾了读书学习的光,才能有今天,所以时刻提醒自己,还要好好学习。”不错,确实是这样的。我们生在普通的农村家庭,当年弟弟去北京读研的时候,我还问过他,要不要留在北京,当时我们都觉得不太可能,因为想要在北京买上房子太难了。家里为了供我们两个读书,本身没有什么积蓄,爹娘一年的收入,都买不了北京最偏远地方的一平米。所以,那时候在北京买房,扎根北京这件事,连想都不敢想。弟弟读研期间,认识了同是农村出身的弟妹,两个人努力打拼,竟然真的在北京买了房子。弟弟说,虽然当年高考、考研都很辛苦,但是现在看看自己的同龄人,看看当年的同学、朋友,自己确实要比他们过得好一些。是啊,对于我们这种农村出来的孩子,没有权势攀附富贵,没有资金投资生意,恐怕读书学习是唯一改变命运的方式。01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读书学习是改变命运最好的方式。今天刷小红书的时候,有个网友发了一张图片,引发众多网友评论点赞。图片来自网络内容基本是,亲戚博士得了国奖,奖金好几万。几万块钱,不算太多,但是一个普通工薪阶层要几个月的工资吧,像我们这种四五线小城市,这都够我一年的工资了。所以很多人,纷纷点赞。不禁感叹,学习真的可以改变命运!看看网友的回复:年龄越大,越知道什么样的生活轻松,什么样的生活不易。还是那句话,不吃学习的苦,就吃生活的苦。02年轻的时候,不知生活的苦,以为怎样不是一辈子,那么多没有好好学习的人,不一样都活的好好的吗。成年了,经历了生活的风风雨雨,才明白,当年学习的苦和现在生活的苦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过年回老家,胡同口看到一个小男孩,和我儿子差不多大,脸上晒得黢黑,一个人跑着玩。我问妈妈,那是谁家的孩子,妈说是和我同龄的友友的儿子。图片来自网络我问妈妈,友友平时在家吗,他对象做什么工作的。从妈妈口中得知,友友结婚两年,孩子一岁就离婚了,媳妇嫌他没本事,跟别人跑了。并且还了解到,村里和我同龄的伙伴们,有好几个都是结婚后,又离婚了,孩子一直都是家里老人帮忙带着。怎么会这样呢,我很不解。妈妈一句话,提醒了我,夫妻两个人都出去打工,又不在一起,时间长了,估计各自有想法了。是啊,不想在农村受苦受穷,就外出打工,条件有限夫妻二人又不能在一起,时间长了,禁不住诱惑,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离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是他们的孩子怎么办,孩子不光成为单亲家庭的孩子,还成为了留守儿童,因为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将来还要重复他们的老路。太可怕了,不学习,没有文化,又禁不住现在社会的诱惑,这样的恶性循环,何时是尽头。我庆幸自己曾经努力学习,走出农村,不为别的,就为一家人可以在一起,孩子可以自己养,并且自己孩子的起点已经不是农村。所以,越是农村贫苦地区的孩子,越应该努力学习,因为这是唯一改变自己命运、改变后代命运的机会,唯一的。03世界在变,知识更新换代很快,所以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表妹小英,疫情期间生了孩子,疫情结束后,想去原单位上班,谁知公司因疫情破产了。她不但丢了工作,连基本的生活补助都没有了。刚生完孩子,家里花销大,只凭妹夫一人挣钱肯定养不了家。表妹四处找工作,多数公司因她每天需要给孩子喂奶的时间,都不用她。最后,表妹找到一家公司,不光录用她,还不用去单位打卡,在家就能办公。我们都很奇怪,表妹说,这家公司看过她的简历后,知道她不光会基本的办公软件操作,还写得一手好文案,就留用她了。表妹学写文案这事,我知道。这两年,自媒体开始火起来,表妹没事上网的时候,就关注这些信息,因为本身她也在运营公司的公众号,所以专门学习了写文案。这回算是派上用处了。为了能够迎合社会的发展,为了不被淘汰,必须不断的学习,才能使自己过得更好,而不至于被社会所淘汰。·韩寒说: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说明我在一项挑战里不能胜任,只能退出,这不值得学习。值得学习的永远是学习两个字本省。“学习”两字,不分地点环境,是一件终老要做的事情。巴菲特留给儿女的话里,有一句是:时刻保持读书的习惯。京东CEO刘强东,是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美团CEO王兴,是清华大学毕业的;小米CEO雷军是武汉大学毕业的,还有很多不胜枚举,这不是偶然,这是必然的。二十一世纪既是信息时代,更是知识的时代,一个人想要立足这个时代,就要有知识有能力,而这些都是学习得来的;同时,还要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才能持续立足于这个时代。
还没置顶的小伙伴点击顶部蓝字【时尚家居】进入公众号主页点击右上角三个点【···】设为星标【★】抢先看最新内容!有人说,老爸们都很酷不会把爱挂在嘴边但是会把它藏于日常藏在时间里今天的案例分享,也许在他们的生活日常里,你也会看到曾经父亲为你做的事和付出的爱。袁泓霖与孩子相处的日常在家居君看来,这个屋主有点酷!曾在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攻读定量遥感专业博士,在北京求学生活8年后前往德格宗萨寺。欲挥霍4年翻译经书而不得,之后在城市之间迁徙,数次往返于西藏林芝与内地,不断的迁徙与停留中,自觉始终是这个国家的“异乡人”,“唯一的家是我们的语言”。在路上的袁泓霖直到2011年,遇见妻子黄栩渼,便决定安定下来,成了家,机缘巧合下还开起了民宿,目前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在家的设计和日常生活中,无不体现出满满的父爱。Father`s Love我们在雁荡山安家吧带着孩子 在大自然安家袁泓霖现在的家,坐落在一个很小的村落里,有两个不大不小的院子,还有湍湍溪流贯穿而过,在屋子里每天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这原先是两栋废弃的破旧房子,袁先生与夫人在接手后,将室内家具都换成了木质,并利用樱桃木、胡桃木、红橡木等有质感材料进行混搭,尽管视觉上整体朴素,但带给了生活满满的温馨感。袁先生很懂得利用家具来划分空间,大空间中没有做实体隔断,反倒是利用家具的摆放来划分特定的功能区,这样一来增加了与孩子们之间的互动,也方便小朋友在家里随意奔跑玩闹。每当山间的夜色降临,温馨的暖光透过一面面玻璃门、玻璃窗,总能带给人莫名的治愈感。它像是一座影影绰绰的灯台,在一片自然之中,照亮着繁忙都市人们心中对家和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01/ 庭院大知闲闲,小知间间两栋房子中间有一个宽敞的院子,摆放了一套白色桌椅,和绿荫草木格外相配,隔三差五地还能和朋友们在这里聚会聊天,好不闲适。夏日的清晨,从院子中穿过甚至还能感受到清凉的露水。在院子中的小溪流边还种有一棵大树,是个方便全家乘凉消暑的好去处。如果赶上下过大雨,就会听见激烈的溪水声,再好的音箱都无法复刻这份来自大自然的美妙。为了方便孩子们日常玩耍席地而坐,二楼平台袁泓霖还专门换上了户外木地板。晚上则可以点起篝火,一家人团团围坐,这是很难在都市生活中找到的惬意,但对袁先生一家人来说,却是日常。后来,很多朋友心向往之,袁先生渐渐地把他们的家做成了民宿,招待更多天南地北的朋友们,分享与大自然的遇见。02/ 客厅自然 是给孩子最好的生活美学客厅主要以木质家具为主,再配以阳光、藤编、老花砖、以及不同形式存在的植物元素,或盆栽、或水培,亦或者是植物元素的装饰画,这种充满自然韵味的生活,非常疗愈身心。孩子们自小在充满自然美学的环境中长大,耳濡目染,这也是袁先生送给孩子们最珍贵的礼物。有时,袁先生会在这里同儿子们一起做手工。家,渐渐成为父子们玩耍与陪伴中的温馨空间,包容着日复一日地,不用多说的爱。03/ 吧台L型吧台 增进亲子互动吧台是家里烟火气最浓郁的地方,同样是白木色的基调,线条利落的吧台椅,为空间带来轻盈之感。由于整个空间是开放式的,无论孩子做什么,都能在视线以内。吧台设计在这里很多能,做咖啡、阅读、写作、还能增进亲子互动,朋友到访也是一个不错的小聚场所。明媚的光线让每一个午后都变得慵懒又“奢侈”,身为作家的女主人黄栩渼经常在这里坐很久,工作与生活在暖阳中交织成灵感,迸发于笔尖。夫妻俩经常在这里煮咖啡和喝酒,这里摆满了两人喜欢的各种咖啡器具。咖啡滤杯和家具一样来自木墨,也是袁先生非常喜爱的单品。平时在这里伴随着阳光,冲一杯咖啡,满屋香气,展开全新的一天。04| 厨房三时三餐,朴素的生活经厨房的餐边柜选择了长虹玻璃的经典款式,上面摆满了锅碗瓢盆,半遮半露之间有一种独特的烟火气。台面布是夫人自己用缝纫机做的,处女座的袁先生使用了半年之久依旧保持洁白如新。厨房保持了良好的采光,视线开阔。地板是夫妻俩从隔壁村子买来自己铺上的,走路时不时发出吱吱的响声,仿佛能听见时间流动的声音。夫妻二人经常在家里制作美食,发酵箱和烤箱是每日做面包的必备好物,下面从宜家买来的白色储物柜,样式简单,还刚好可以放置两个大家伙,真的是非常实用了。爱烘焙就离不开揉面,于是他们干脆在家做了不锈钢揉面板,大的一块放台面,可以用于备菜,小的则留给夫人分割面团。袁先生的无水料理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虽然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喝酒、聊天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做父亲的他却认为,用餐时说多了话和听多了话都会影响食欲,也就立下了沉默用餐的规矩。绕过厨房,去往二楼的露台有一个小转角,通过茂密的绿植将室内外自然地连接起来。小朋友很喜欢在下雨的时候坐在这里,伴随雨声,再顽皮的孩子也安静下来,温柔得让人的心化作一汪清水,映出生活最本真的模样。05| 卧室柔软的材质,营造温润的治愈感卧室基本延续了朴素但温润的格调,夫妻二人利用自然光装饰空间。当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光影之间呈现不同的变换效果,心情也随之变换起来。有时,随意地将窗帘拨向两侧,让更多的光线洒进,素雅的白色也更显清新自然。即使不拉开窗帘,轻薄的布料同样非常方便阳光照进卧室。即便是卧室,也单独为孩子们划出了一片小小天地,铺一条柔软的羊毛毯,看着孩子们在上面玩耍,这对父母来说,是非常温馨的生活片段。客卧的窗户对面就是山,下面则是溪流,藤编的椅子和边几与窗外的大自然相交融。床下的茶台颇有和风的感觉,两人席地而坐,就着自然光景,品味茶香。偶尔碰上年轻的女孩子独自来,喜欢住在后院小小的日式房,开门是回廊,坐台阶上长久地观望群山。一个人坐在这里感受停下来的日子,心情也都平静许多。06| 书房爸爸的收藏,孩子的小书桌书房是袁先生最爱的角落,他说“时间在这里像水面的涟漪一样几乎不被觉察。”阳光好的时候,放眼望去,自然巧妙地融入到这个空间之中,为生活带来别具一格的气质。来自宜家的低矮书架,敦厚可爱。除此之外,这里还放了很多袁先生的“私人收藏”,比如说非常喜欢户外用品的他,买来的snow peak折叠小桌。但意外地,成为了小朋友们日常的专属书桌。夏天小朋友会在这里学习读书。偶尔也会和妈妈一起做蛋糕。一家人的幸福感将整个家填得满满的。Father`s Love父亲送给儿子的小刀当我们像袁先生问起“作为父亲,最想给大家推荐的生活单品是什么?”的时候,袁先生的回答让我们很惊讶。他说“推荐一把小刀吧,父亲再忙,也可以用三分钟为孩子削一个苹果、切成月牙形状、盛放在小碟子里。一把来自父亲的水果刀,这是父亲不用多说的爱意。大多数父亲似乎都像袁先生这样,不善于把爱挂在嘴边,但是却把这份爱藏在了每个细节里,都说父爱如山,但仔细想想也确实如此。老爸们的爱,或许只有长大了才能感受到,可能是在你第一次离开家上学,第一次参加工作不顺心,或者第一次跟他说你有喜欢的另一半的时候,可能并不细腻,可能对你来说永远比妈妈那份爱来的迟,但是老爸的爱永远也不会缺席。祝各位父亲节日快乐,感谢你们总是在背后给予我们力量。策划 / KKC文字 / Y.t.图片 / @黄栩渼10W搞定37㎡,每1㎡都是插画既视感!43㎡装出100㎡的开阔感,小户型真香!113年都不过时的蓝房子,究竟有哪些经典设计
本篇文章收录于百家号精品栏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题将聚集全平台的优质故事内容。读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今天是母亲节。“最人物”与大家分享一位传奇母亲——王淑贞女士的故事。回望老人家过往经历,王淑贞的人生颇有戏剧性色彩。但仔细想来,她的半生经历,似乎又和普天下所有母亲一样——艰辛、为难,但为了子女,却又异常勇敢而伟大。从刑侦鉴识一线工作岗位退休之后,“华人第一神探”李昌钰最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去到世界各地进行演讲。离开了探案现场,这位曾先后协助46个国家侦查案件,办案超过8000起的“传奇”神探,开始走进学校、走上讲台——从震惊世界的“碎木机杀妻”案,到“9·11事件”,再到险些影响美国历史的“尼克松水门”事件、克林顿桃色案……李昌钰讲述的真实案例大多与“惊险”、“刺激”相关,可他却说:“无论再凶残的案犯、再血腥的现场都无法让我感觉到恐惧。”“这个世界上,我唯独害怕的,是妈妈。”李昌钰曾说,自己稍微取得的一点成就,都得益于妈妈。多年之后,回溯光阴,这样短短的一句话,其实是一位女人半生辛苦的证明与坚持。李昌钰的母亲名为王淑贞,生于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故去的时光太过久远,以至于人们在提起她时,只能回忆起“出生于大户人家”、“上过女中”、“喜欢文学”这样零散的印象。王淑贞的人生轨迹,大概是从1916年前后,慢慢明朗与清晰起来的。彼时,女孩19岁,念完了中学,又恰好赶上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新、旧两种观念在脑海中不停闪荡。更迭中,她第一次体会到了“自由恋爱”的甜蜜,于是在那一年,王淑贞选择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华人第一神探”李昌钰之母王淑贞与王淑贞成婚的男人姓李,名浩民,是当地为数不多“路人缘”极好的富家公子。才子配佳人,门当又户对,一桩姻缘至此,便只剩下了“圆满”二字。与李浩民结婚后,王淑贞像那个时代的绝大部分女人一样,将自己的时间都交给了家庭。在二人逾三十年的相知相守中,王淑贞先后为李家养育了八女五男。在尚还相信“多子多福”的旧时候,李家放肆生长的13名孩子,成了这座宅邸幸福的象征。看着儿女健康成长,王淑贞很是满足,只是她并不知道,不久之后,这个“大户人家”,将成为她穷尽一生,也无法割舍的羁绊。幼年李昌钰(右)与哥哥的合影为妻为母之后,王淑贞专注于相夫教子。那时候,李浩民在外面打拼生意,她便在家中照看儿女、打理家事。正逢乱世,众人慌乱,别人家的日子都过得鸡飞狗跳,唯独李家始终井井有条。王淑贞念过书、为人精明能干,她明白,当大时代的硝烟开始弥漫时,每个人有躲不掉的无奈。所以与其整日诚惶诚恐,倒不如仔细将眼下的日子过好。什么是“好日子”?“现在”就是好日子。王淑贞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李浩民继承了殷实的家产,再加上为人聪明能干,很快便成了当地富甲一方的大商人。每回谈大生意前,他都会将人请到家里做客。主厅之内,男人们一边品茶一边聊天,王淑贞则躲在屏风之后,帮着丈夫出谋划策——主意好,她便吩咐下人送上一壶龙井茶,暗示李浩民可以继续谈下去;反之,她则会递上一壶乌龙,示意爱人其中有诈,定要万分小心。夫妻二人相辅相成,很快李家便成江苏一带有名的富贵人家。王淑贞的丈夫 李浩民上世纪50年代初期,抗战才止,内战又起,风雨飘摇间,李浩民思量再三,终于下定决心带着全家避难。最初得知丈夫的想法时,王淑贞难免忐忑:多事之秋保命尚且不易,如今又要远走他乡,这个选择真的正确吗?然而这一瞬间的担忧并没有绊住王淑贞。外面兵荒马乱,没有什么比全家平安更重要了。就算真的要重头开始又如何?只要能和丈夫孩子在一起,那她便什么都不惧怕。李家全家福 二排中间为王淑贞那年初夏,王淑贞随着家人远走他乡。一路上,她在心中不断幻想自己及家人之后的日子——或许幸运、可能艰苦,彼时“未来”在王淑贞的心中有千百种样子,可接下来发生的“现实”却还是超过了她所有的想象。因为搬家的决定有些突然,李家很多生意上的事情,还没来得及完成交接,因此李浩民经常需要奔波于家乡江苏与台湾两地。丈夫长期出差,家中大小事务便全都落在了王淑贞一人身上。照顾儿女生活起居、看管年幼子女上学读书,大事小情时常会让她忙到脚不沾地,可她总能应付自如。每次爱人离家后,王淑贞都会仔细数着日子。这次按照约定,李浩民将于1949年的除夕前夜回家。当日李家上上下下近20口人,一早便忙活了起来。与父亲分别多日的孩子们很是欢喜,特意准备了鲜花打算将院子布置一番;严厉的王淑贞也破天荒地任由孩子玩闹起来,一向讲究规矩的李宅,难得吵闹起来。江苏如皋李昌钰故居只是众人里里外外置办了多时,从白天等到夜里,王淑贞与孩子们也没能看到李浩民归家的身影。从兴奋到焦急再到担忧,王淑贞表面看来没什么异常,但心中却有隐隐的不安。终于,远方传来了关于爱人的消息:这一次,没有久别重逢的幸福,取而代之的,是生离死别的悲痛与遗憾。在王淑贞满心欢喜等待爱人的同时,一艘载重超过2000吨的大型客货轮——“太平轮”,搭载着最后一批乘客从上海启航。作为当时最豪华的渡轮之一,登上“太平轮”曾让很多人梦寐以求,但这场美梦,在1949年1月27日,彻底变成了所有人的梦魇。太平轮(剧照)当晚,因超载与夜间航行,该船在舟山群岛海域与另一艘货轮相撞,随即开始下沉。仅仅几个小时之后,巨轮沉没,海面之上只剩众人的尖叫与哭嚎之声。最终,“太平轮”沉船事件共造成了932名乘客罹难,而这其中便包括了王淑贞的丈夫李浩民。噩耗传来时,王淑贞沉默许久。难以接受现实的她,甚至在出事多日后,仍出动大量人力去事发海域搜寻爱人,可惜最终无果。当时报道“太平轮”沉没事件的报纸一场“太平轮”事件,让李家的幸福顷刻烟消云散。多年之后,当人们再次提起这段往事时,或悲或喜都只是一种情绪表达。可对于王淑贞来说,这件事却的的确确,以某种极其突然且惨烈的方式,改变了她往后所有的人生道路。李浩民去世后,王淑贞成了13个孩子唯一的依靠。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只留下孤儿寡妇。有人落井下石,明里暗里地羞辱她、诋毁她。王淑贞丈夫的突然离开,让很多生意被迫中断。别人找上门来希望“讨个说法”,王淑贞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对方的心思。没有太多争论,只要对方能拿出两家真实且合理的交易单据,王淑贞便统统按照合同规定,将钱赔给了人家。因为她始终觉得,自家遭了难,总不能让别人也跟着倒霉。后来,李昌钰回想起这段艰难往事时,他说:“妈妈当时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我还是从她身上学会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做人一定要清清白白的。”李昌钰回忆母亲王淑贞:“她真的太伟大为了还清债务与违约金,王淑贞想尽了所有办法。家里现有的钱不够,那她便变卖古董,如此一来二去,李家的积蓄已所剩无几。最后,王淑贞只好将宅邸变卖。带着孩子们搬离大宅的那一天,母亲甚至没有回头。原先的家门再次紧闭,隔绝了庭院与街道,同时也锁住了一位女人平坦的前半生。这一年,王淑贞52岁,没有丈夫、没有工作、没有积蓄,唯一有的只有13个跟母亲相依为命的孩子,以及紧紧攥住的双手。根据李昌钰回忆,画出的王淑贞与孩子们那时候,她带着孩子们住在简陋的破屋里,最穷的时候,家里的几个男孩连穿一身体面的衣裳都极其奢侈:“一件衣服,哥哥穿完了给弟弟,弟弟穿小了,再给更小的弟弟。”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李昌钰的印象中,自己上中学之前穿的衣服,总是布满了各种颜色的补丁,有些难看,却始终整洁,因为王淑贞说过:“人可以穷,但是一定要干干净净。”简简单单一句话,这是一位母亲的坚持,同时也成了李家子女日后始终坚守的底线。后来有人问李昌钰,在参与侦破众多大案要案时,是否想过要对“权力”与“金钱”低头 ?对此他斩钉截铁地回答到:“没有。因为每当这种事情找上门,我的脑海中都会自动跳出妈妈说的那句‘干干净净做人’。于是我便知道了,自己唯一要做的,就是让证据说话,替死者鸣冤。”除了穿衣,让王淑贞格外头疼的,还有一家人吃饭的问题。13个孩子,一个人,便是一张需要喂饱的嘴。为了喂饱孩子们,王淑贞开始四处打工。菲佣、保姆、清洁员、洗碗工、打杂阿姨,从前的“李夫人”变成了“李大娘”,生存的压力不断捶打着这个女人,但她却始终不肯低头。王淑贞的家乡在如皋(gāo),蟹黄包是当地最出名的美食之一。她知道孩子们爱吃,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做上一顿。螃蟹价高,她便少买一些,和着蔬菜一起做成馅,虽不名贵,却也鲜美。岁月艰难,但王淑贞却不愿得过且过:“认认真真做每一件事,认认真真过每一天。”毕竟,日子都是“过”出来的,不是混出来的。李昌钰回忆全家人一起包蟹黄包穿衣难,吃饭难,可再难王淑贞也没有放弃一件事,那便是让孩子读书。因为念过书,王淑贞深知良好的教育足以改变孩子的一生。“有文化,就有出息”,抱着这样的想法,她将家中13个孩子全部送进了学堂。然而在当时,仅是学费对于她来讲便是一笔巨大的支出。咬咬牙,她又找了几份工作。每天天不亮便起床,忙到凌晨才能睡下。李昌钰回忆妈妈,几度哽咽高悬在天空的明月见证了母亲的艰辛,没有人知道艰难岁月中,王淑贞是怎样挺过来的。岁月无声,它无法说出王淑贞的不易,但当众人看到李家13位子女的人生履历时,这位母亲的辛苦便可见一斑——多年后,李家儿女全部取得了其所从事领域的最高学位,13位儿女,13位博士!子女荣光的背后,是王淑贞作为母亲一生的付出。王淑贞百岁大寿时与子女的合影一张破书桌、一盏旧灯光。那时候,孩子们便是围坐在这里,完成了作业,书写了人生。每当孩子们低头做功课时,王淑贞都会坐在一旁拿着针线,借着昏黄的灯光缝缝补补。偶尔她也会和孩子们讲讲家乡,谈谈往事,那时候孩子都还年幼,自己也算年轻,夏天还很漫长。人们常说,父母留给子女最宝贵的家产,便是一个好的家风。这点在王淑贞与李昌钰的母子关系中,似乎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如今,李昌钰年过八十,在其丰富的过往人生中,他看过了足够多的故事。圆满的、无奈的、遗憾的……这些或好或坏的经历必然珍贵,但当有人问起,什么事让其觉得最难忘他仍会回答:“我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听了妈妈的话。”成为当地历史上最年轻警长时,李昌钰听妈妈说“要念到博士才算有出息”,所以他选择走出舒适圈,到美国进修闯荡;在国外李昌钰听妈妈说“所有事情都要尽力做好,如此便不后悔”,所以即使被安排到实验室做“最低级”的洗试管工作,他也勤勤恳恳,于是便获得了主任赏识,得到了参与实验的机会;被分配到“养老办公室”,被要求带着一群“老弱病残”成立刑事鉴识科学团队时,李昌钰想起了妈妈说的“苦难面前‘放弃’是唯一不能选的路”,因此咬着牙坚持,最终成功建立了现代一流的、闻名于世界的一级警政化验室;李昌钰在美国工作时与同事合影1988年前后,时任美国康州州长找到了李昌钰,希望他出任警政厅厅长。而这也意味着,一旦李昌钰答应了这个请求,他将成为全美第一位出任州级警界最高职位的华裔首长。热爱一线工作的李昌钰反复拒绝,但最终还是因为听了妈妈的话,接下了这门差事:“你去做厅长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带领更多人侦破更多的案子,也为了帮助华人在美国争一口气。”勇敢、努力、踏实、认真……王淑贞的每一句话,都成了儿女成功的理由与底气。王淑贞与儿子李昌钰的合影因为母亲的那句“钱够花就好,要多帮助别人”,李昌钰选择将自己的图书版权所得尽数捐于公安人员,帮助华人警员在外进修求学,自费贴补留学生;母亲让他“少睡一点,多做一点事”,李昌钰便至今不敢懈怠,四处演讲、教学、传授经验,他说:“好好工作,把握时间,每天向前走一小步,希望我走的时候,这个世界比我来时好一些。”坦荡、博爱、勤劳、坚持……王淑贞的每一句教诲,都化成了儿女身上最宝贵的人性闪光点。李昌钰回忆母亲的教导自60岁到美国与女儿同住起,王淑贞一直坚持一条家规,即在家中所有子孙后代必须都要说中国话、吃中国菜、讲中国理。因此李家上下至今仍保持着传统的中华礼节。王淑贞老人百岁生日时,李家后代齐聚一堂,当被问起最想要什么生日礼物时,老人家中气十足地说道:“我要去给中国小孩建学校!”为了完成母亲的心愿,李昌钰与家人联系了家乡如皋相关机构,在得知当地还缺少一个供孩子们运动的体育场时,他们没有半点犹豫,马上决定捐赠。王淑贞与儿子李昌钰及女儿合照2001年,如皋师范附属小学“李王岸佛体育场”(王淑贞信奉佛教,号“岸佛”)建成。得知消息的李昌钰特意赶到现场,挖了一抔泥土带到美国送给母亲。悠悠故土情,漫漫回乡路,一抔乡土,圆了王淑贞回馈家乡的梦,也终究给了她圆满的人生结局。体育场建成2年后——2003年3月6日,王淑贞老人安详辞世,享年106岁。生于光绪,长于民国,别于共和,跨越三个世纪,王淑贞走出时间,却也留下了许多。母亲去世后,李昌钰抽空便会回到家乡看看。望着在“李王岸佛体育场”上奔跑的孩子们,他总是笑着,然后喃喃说道:“妈妈,一定看到了。”母亲去世后,李昌钰回到家乡看望孩子们前段时间,李昌钰博士参加了一档名为《谢谢了,我的家》的节目,舞台之上,这位已过耄耋之年的老人家,念出了自己亲手写给孙子的信件:“我要告诉你的是,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个中国人。我们的家乡在江苏如皋……那里有你的根,你要为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无比的骄傲。你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要孝敬父母,做事认认真真,做人尽心尽力……”在这封长长的家书中,字字句句都是母亲留下的教诲:待人要好,工作专心,少说话,多做事……一人,一言,一家风,这便是王淑贞,作为一位母亲留下的,最名贵的遗产。又是一年母亲节,有妈的孩子最幸福。很多年前,李昌钰在一档节目中,被鲁豫问到人生中有什么遗憾,他说:我希望妈妈还在,好好孝敬她,她一生辛苦……普天之下,没有母亲不辛苦;逝者如斯,没有岁月可回头。子欲养而亲还在,是一个孩子,所能给予母亲最好的礼物。
俗话说,超级英雄里“富人靠科技,穷人靠变异”:例如金主爸爸钢铁侠,穿着造价上亿的战甲四处乱撞;而小蜘蛛这样的穷逼学生党,只能随便套个布头套飞檐走壁。但蒙圈儿觉得,超级英雄们之所以能够拥有 super power,也与他们自身的智商和努力分不开。漫威英雄中,有不少都是智商超群的天才、也受过十分良好的教育,这都是他们之所以能成为超级英雄的重要原因。毕竟,没有高智商的加持,我连把自己弄变异都做不到啊(摊手)下面就来盘点一下,漫威电影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缩写为MCU)中,有哪些高智商高学历的超级英雄角色——蒙圈儿已经准备将他们的照片全部打印下来,在下次 final 的时候贴在书桌上好好膜拜了。钢铁侠 | 托尼·斯塔克说到漫威电影宇宙最著名的亿万富翁,当然非“钢铁侠”托尼·斯塔克莫属。然而,钢铁侠酷炫狂拽天的高科技战甲背后可不仅仅是赫赫家世的支持,还有他过人的头脑。在电影里,托尼毫不客气地称自己为天才——实际上,这还真不是自傲。4岁就做出了电路板,6岁就做出了自己的引擎;15岁进入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世界排名第1的电子工程学院);17岁以最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获得物理学和工程学双学位;共获得3个博士学位;……然而,这样傲人的学历还不足以说明托尼脑袋瓜子的优秀程度。在众英雄云集的复仇者联盟里,钢铁侠最突出的长处,在于他超常的学习速度:在登上航母前,托尼仅仅花了一个晚上查阅相关笔记和论文,就掌握了热核天体物理学(而蒙圈儿我连这是个啥学科都不知道)的核心理论,还(装作)一脸惊讶地问众人:“你们都没看吗?”所以说,钢铁侠之所以能成为钢铁侠,靠的绝不仅仅是父亲留下的庞大基业,而更是他比天才更天才的脑袋——毕竟,他的第一套钢铁战甲,可是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用“回形针和易拉罐”造出来的。这,才是超级英雄跟我们凡人最不一样的地方吧。(是的,绝对不是钱,嗯。)黑豹 | 特查拉在黑豹出现在漫威电影宇宙前,我们可爱的铁罐还一直喜沾沾地霸占着漫威富翁的第一宝座——黑豹陛下的降临,将这一切的美梦都打碎了。-我有钱!-我有一整个国家的振金。-我有钢铁战甲!-我有一整个国家的振金。-……陛下大人不但在财富和装备上完败铁罐,在学历方面也毫不逊色。他不但是牛津大学物理学博士,还修习了工程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等学位(毕竟要管理一整个国家,不学点政治学经济学怎么能当陛下呢)。至于既没有天才智商又没有钱的我们,还是赶紧多看几本书吧(哭泣.jpg)图片来源:暴走漫画奇异博士 | 史蒂芬·斯特兰奇“奇异博士”(Doctor Strange)的头衔并非浪得虚名,Strange 可是一个货真价实的“doctor”——在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医学博士和理学博士双学位的他,曾是一位知名的神经外科医生,凭借高超的医术被外界誉为“上帝对手术界的恩赐”。而奇异博士的扮演者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本人也是个演艺界的学霸级人物。在伦敦最负盛名的私立中学哈罗公学毕业后,本尼前往曼彻斯特大学修读戏剧,后又于伦敦音乐与戏剧艺术学院继续深造,取得古典表演专业的硕士学位。拥有这样出色的学历背景,无怪有高智商角色的剧本都喜欢找上本尼——除了奇异博士以外,本尼还出演过 Sherlock Holmes(《神探夏洛克》)、霍金(《霍金的故事》)、“计算机科学之父”艾伦·图灵(《模仿游戏》)等天才人物。毕竟咱们缺爷的特长,可不仅仅是脸呢~绿巨人浩克 | 布鲁斯·班纳如果你知道班纳博士为什么会变成绿巨人,就会明白他实际上有多聪明。毕业于加州理工大学的班纳拥有核物理学博士及两个其他领域的博士学位,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在一次实验意外中,班纳不慎被自己制造出的伽玛炸弹(Gamma Bomb)的放射线大量辐射,自此身体产生异变,每当情绪激动、心跳加速的时候就会变成名为一只庞大的绿色怪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不能太聪明(大雾)总之,正常状态下的班纳无疑是漫威电影宇宙中智商最高的天才之一。他在物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举世闻名,在新版《蜘蛛侠:英雄归来》中,连小蜘蛛的课室里都挂着班纳博士的照片:蚁人 | 斯科特·朗如果说,绿巨人浩克的智商与他的体积成正比关系,那么蚁人的智商大概算得上和他的体积成反比关系了——尽管斯科特曾因抢劫入狱,但他实际上是一名电子学专家,曾获电气工程学硕士学位。战争机器 | 詹姆斯·罗德斯钢铁侠的好基友战争机器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学霸。作为美国陆军武器开发部部长的他,曾获麻省理工空军学院航空航天工程硕士学位,并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期间接受了飞行员和航空工程训练,因而了解飞行器运行、维修技术,还可以操作斯塔克企业的各种飞机。果然聪明人都喜欢跟聪明人一起玩耍呢,怪不得我的朋友都那么机智(得意)此外,还有一些不在严格意义上属于漫威电影宇宙(专指由漫威影业 Marvel Studios 基于漫威漫画出版物中的角色独立制作的系列电影)的漫威超级英雄人物,例如《X战警》(由20世纪福斯电影电视公司与漫威电视联合出品)中的 X 教授和《神奇四侠》(由20世纪福斯电影电视公司出品)中的神奇先生,同样是智商超群的天才人物。X教授 | 查尔斯·弗朗西斯·泽维尔作为“泽维尔天赋少年学校”的创建人,X教授自己也曾是个天赋少年。他16岁从哈佛毕业,也曾在牛津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就读,在遗传学、生物学、物理学、心理学等领域拿到多个博士学位。当然最好适度用脑,否则……神奇先生 | 里德·理查兹神奇先生的智商可不能仅仅用 Fantastic 一个词形容——号称“漫威第一聪明人”、“智商最接近神的男人”的神奇先生自小就被视为神童,曾先后毕业于加州理工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帝国州立大学等世界名校,并在工程学、数学、物理学等领域取得博士学位。他14岁进入加州理工大学,18岁已经拿到4个学位,在帝国州立大学获得第5个,后在哥伦比亚大学修习第6个学位(蒙圈儿已经跪下了)时结识了后来互相成为敌手的毁灭博士。神奇先生几乎精通所有领域的科学技术,包括:时间旅行、空间旅行、生化、机器人、计算机、通信、合成聚合物、突变、运输、全息、发电、频谱分析等,并在不同领域取得突破性的成就。看,你与超级英雄之间只差了6个博士学位的距离呢!当然,现实世界里的我们没有亿万家财,也没有变异功能,甚至没有他们的过人头脑——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自己梦想的学位呀。何况,这些智商超群的超级英雄们还在为了自己的目标拼了命地努力呢,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放弃自己?至少,在超级英雄为了拯救世界跟灭霸战斗的时候,我们也要拼尽全力打败自己人生中的困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