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关注!获取更多有价值信息哦!像往常一样,磊子在实验室做实验写文章,最近比较顺利,博士期间投的几篇论文,修改的、录用的,好消息接连不断。像每个博士一样,此时的磊子心中有些快要毕业的喜悦。在同一届的博士中,磊子是比较优秀的,各种荣誉加身,导师也很器重自己。为了安心做实验,一般磊子习惯把手机调静音放在外面。今天,做完实验的磊子拿起手机,发现手机上有6个家里的未接电话。看到这一幕,突然有一种莫名的不祥预感。顾不上其他,磊子赶紧给家里回电话。家人让磊子回家一趟,虽然说话含糊,但一定出了事。磊子赶紧请假回家,顾不上高铁票贵,坐在高铁上的磊子,一路上还在不停想着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从小到大,那个给自己无数温暖的贫寒之家,一直把自己的学习当成头等大事,如果不是重要的事,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让自己请假回家的。到家的时候,磊子才明白,是父母出了车祸,躺在医院里。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父母的伤均无大碍,但是当时的场面很是吓人。磊子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只要人没事,一切都好说。于是,磊子开始着手父母住院的事情。这也是磊子第一次接触这些,从住院交钱、通过车管所与肇事者沟通等等,一系列的事让磊子始终都是蒙的状态。而每一件事,都要涉及到复杂的人情世故,即便是拿住院发票去车管所报销,都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物关系,去之前都要被家长千交代万嘱咐。说实话,即便是学校最难做的实验,磊子从来没有这么没头绪过,而这些人情关系却复杂得毫无头绪。事后的磊子才明白,这就是社会,那个自己不曾直接接触过的社会,这一次,让自己看到了其中的很多阴暗。肇事者是一个人品很差的人,因为整个住院期间,没有问候、没有看望,从未露面。通过中间人撂下一句话:“我的车有保险,爱去哪告去哪告!”这是磊子第一次接触到如此不通世故之人,从前只在电视、书里看到的卑劣小人,居然真的存在。即便医院治疗,由于父母受伤不同,不在同一个科室。磊子父亲的主治医生居然是肇事者的朋友,从主治医生的态度就能够感觉出来,这层关系还是一个亲戚打听出来的。父亲主治医生明显把病情说轻,认为马上可以出院。结果,肇事车主连基本的医药费都不愿意出。面对这种情况,磊子感到自己束手无策,满腔的愤怒无处发泄。古人云“百无一用是书生”,此刻的磊子算是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自己读了二十多年书,如今已是名牌大学的博士,面对父母受到如此欺凌,居然毫无办法。磊子感受到了自己从未有过的无能。而且,整个事件过程中,自己一直被拖着往前走,很多事情处理完都还是一头雾水。即使后来回到学校,磊子仍然对自己的无能感到羞愧。在学校做研究做得风生水起,即便只是接触到一次社会,让自己在学校的优越感荡然无存。磊子不仅感叹,上学二十多年的博士,一次医院的经历,才认识到自己是个十足的白痴!小伙伴们,你们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多个关注多条路!欢迎点击加关注!
对于医学博士年薪能达到多少钱这个问题,首先今天说医学博士的收入我们特指在医院上班的医学博士,因为我们平日里接触到的医学博士也几乎都是在医院里从事医生的职业。据我所知,在普通三甲医院的医学博士年薪在二十万左右是没有问题的,但也要看是在医院里面的哪个科室。下面我们一起来说一下这个问题。一、首先来说一下,医院里面的医生收入主要是几个方面构成,有基本工资,加班费,手术费,科室收益奖金等,当然在一些医院,医生还会有医药代表给的开药的提成。其实在三甲医院,特别是大城市里面的三甲医院,医学博士并不是很少见的,几乎大城市三甲医院里面的主治医生大部分都是医学博士,当然不包括一些年级比较大的老医生。二、在医生的收入里面,博士以下学历的医生收入与医学博士的收入相差其实并不大,如果说区别就只是基本工资有区别,其他的收入构成的话区别并不大。想要收入多还是看个人的能力,学历其实没有很大的关系。三、但是医学博士的学历相对于博士以下学历的医生来说,还是有很大的优势的。首先就是很多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对于医生的招聘要求,首先很多都是最低博士学位的。能否进入大城市的好医院,决定了收入的多少。好的医院首先来看病的人就多,手术的次数也多,收入自然高。还有就是在好的医院,还会有科研经费,一些有特色的科室,科研经费可谓是十分充足的。
现在各个城市的医院越来越多,人们想要去看病也越来越方便了。现在关于医院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医院都爱招刚毕业的博士生,而不是经验丰富的本科生,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现在就让我带大家了解一下吧。首先,博士生和本科生在学历这方面,差距显而易见。博士生所学的知识肯定要比本科生高不少,而且现在本科生遍地都是,但是想要读到博士生,并不太容易,所以在医院这方面,能够招到博士学历的医生,肯定是胜过于本科学历的医生。其次,博士生学东西快。因为博士生所学习到的知识更为深入,即便他们只是刚毕业,但是他们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肯定都比本科毕业的学生要来得快。还有,能助于医院提高名气。每招收一名博士生,意味着这家医院的实力,已经强劲到可以吸引博士生来此工作,久而久之,人民来看病,更多地也会来这家医院,而该医院的医生实力也会更强大,这十分有助于医院的名气提升,还有未来的发展!最后,能够在医学方面,读到博士的人并不多,毕竟,正常一个本科医学类的学生,都需要读五年,甚至五年以上才能够毕业,而博士正常都是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所以医学类的博士生都是人才,是每个医院都想要的人才。相反,本科医学类的学生,现在是非常常见的。这就是为什么医院宁愿招刚毕业的博士生,也不招经验丰富的本科生,这其中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对此,网友们怎么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掌握、实施、驾驭者。医学生读到博士才可能进三甲医院,为什么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一名医学生成长为一名医生,需要走过很长的漫漫之路。传统医学强调个人实践经验,循证医学认为任何医疗决策应该建立在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之上。循证医学并不是要代替传统医学,而是强调个人经验、患者实际情况和临床证据相结合。现在不少的三甲医院除了小儿科、急诊科、麻醉科外,基本上只招博士,硕士生都很难进入,更不用说本科生了。本科生基本只能进农村医院、社区医院,所以医学院的本科生基本没有什么出路了,只有硬着头皮去考研,以此提高自己的身价,而且最好读名牌医学院的研究生。学医的学生的就业的门槛实在是太高了。从院方里观点来看,博士可以搞科研,带动医院科研水平的提高。这恐怕是一个借口,大多数医院就是救死扶伤的地方,真正具备科研条件并不多,医学院、研究所机构等才是搞科研的地方,再说中国的医学科研水平在世界上的地位有多高?大多数人应该心中有数。临床医学的实践性很强,在这些细分的科类中,你只有长期的实践才能成为一个医术高超的医生。重学历,不重能力,其实这个问题是广泛存在着,不只存在医疗行业,各个行业在招聘时都要追求高学位,一些地区只把研究生当成人才引进,给予优待,似乎只有他们是人才。这就像科举时代,只有考中了举人、进士,才给你铺设进入官场的门槛,是一个道理。“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才是正确人才观。
现代医学院毕业的学生有很多,但实际上医疗人才却紧缺。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对自身健康特别关注,好的医生其实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很多人即使是有一点小病,也要到比较大的医院进行就诊,三甲医院人满为患,这说明现在的医学人才实在是紧缺。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是比较有保障的,但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的学生只能到基层的医疗单位,好一点医院所需要招聘的大都是硕士起点的学生,三甲医院招聘的医学生大都是博士以上的学历。那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何在呢?1、医学生就业竞争较激烈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虽然不愁就业,但大多数的医学专业的学生本科只能到基层,要想留在大城市,成为三甲医院的医生,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在激烈的竞争中,想进入三甲医院,学历只能是越来越高,三甲医院的招聘条件比较严苛一些,在众多的应聘者中,只能挑选学历比较高的,所以这样慢慢的将三甲医院招聘的医学生的学历推高。2、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比较多每年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都是很多的,其他专业在大力扩招,医学专业也在扩招之中,每年毕业的大量的医学生都需要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所以就业压力是比较大的,三甲医院只能优中选优,从而推高了三甲医院对于医学生的学历要求。3、工作专业性要求非常高医生是给患者看病的,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实践经验,只有同时具备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确诊,从而拿出合理的治疗方案。三甲医院特别喜欢招收博士生,因为学历肯定是说明了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强,有利于三甲医院业务水平的提高。4、打开医院知名度的需要医院在介绍自己的时候,大都会讲自己到底有多少博士生学历的医生,有多少硕士生学历的医生,为了让医院的知名度更高,医院需要积极的招收一些博士生,可以提高医院的知名度。现在很多学生都喜欢报医学专业,因为这些学生觉得,只要熬过痛苦的学习阶段,就可以获得一个非常不错的工作,这个工作可以让自己终生衣食无忧,所以很多学生都特别的青睐医学专业。那学医对自己的未来到底有哪些好处呢?1、医生是一个非常崇高的职业,被称为白衣天使,从事医学工作,可以救死扶伤,非常容易获得成就感,可以让自己的人生得到升华。2、同时学医的可以为自己的家庭服务,家里人有一丁点的小毛病就会及时发现,对家里人的健康水平的提高,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3、再者学医的收入也是比较高的,如果能够拥有很好的专业知识,成为一名非常有名的医生,收入是非常高的,有的甚至可以自己开诊所,名利双收,就业方向比较广泛。总而言之,现在医学专业对很多人都非常有吸引力,很多学习成绩非常不错的学生都报考了医学专业,希望毕业后能够成为三甲医院的大夫,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医学专业的学生会经历非常痛苦的专业学习阶段,但是只要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未来是一片光明的,可以获得名利双收。医学专业对学生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很多学生都非常喜欢报考医学专业。但是医学专业想要获得博士学位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学习过程,需要熬过学生时期,工作压力也是比较大的,所以报考医学专业的学生也需要做好思想准备。
正宗医学龙门阵,专注打脸伪科学。文 / 华商韬略 徐艳丽在广大西南尤其是四川人民心中,这家医院就是救世主,就是生死簿。【“门口打杂的都是博士生”】1月5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布了一套针对各类虚假保健营销和养生误区的医学科普读物——《华西医学大系·华西医院辟谣小分队医学科普读本》3册。集全院24个科室、60名权威专家之力,历时3年撰写319篇文章专门打假各类网红医学谣言、保健营销软文——网友们说,127岁高龄的华西医院怼起骗子来刀刀毙命。打假,只是华西医院微不足道的业余爱好。2018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第5年发布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榜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5年位列第一。11月,复旦大学最佳医院排行榜上,华西医院因声誉和知名度不及北京协和,连续9年蝉联全国第二。如果单看科研权重,华西以压倒性优势霸顶。“北京有协和,西南有华西。”跟前者相比,偏居成都的华西医院不论在地理位置、经济水平、交通条件、学术氛围和人才结构上,都不是一个量级。全国科研能力Top100的医院,整个西南5省总共9家上榜,北京一地就有22家。由于在整个大西南中流砥柱般的存在,华西医院日最高门急诊量超过2万人次。据央视2015年报道,这里平均每天至少6000人排队等待住院,有的需要几个月,有的要等一年以上。一位来自新疆的心脏病患儿父母宁肯蹲守八个月也死活不转院。“只要保证在挂上号之前不死,基本就能活。”“华西都看不了,回去吃好喝好。”“四川周边快不行的都往这儿送,十有八九能走着回家”……在当地很多病人心里,华西医院就是终审判决。去年10月,一位体重30多斤、严重营养不良、消化道出血、肝硬化、脾脏肿大、腹部鼓胀的8岁患儿被送到华西医院。父母做了最坏的打算。医生切开个钥匙孔大小的创口实施腹腔镜手术,术后无任何并发症,没几天出院了。去年6月,一位百岁老人要换心瓣膜,因年纪太大,术中随时可能心脏骤停或猝死,转了几家医院最后送到华西。医生用半个小时完成心瓣膜植入,换上自主研发的“中国心”,术后3小时拔管,隔天下床,创下该手术全球最高龄记录。“不是绝症不进华西。”这家被定为“中国西部疑难危急重症诊疗国家级中心”的医院,每天有500多台外科手术进行,病患连夜排队,大流量科室医生周末不休息,碰到疑难杂症时,据说两眼放光。前两年,有位病人家属因为不相信华西医院的配药过程搞医闹,旁边的群众差点上去群殴。事情曝光后,有人在网上回复:“CT室门口喊号打杂的都得是博士生,华西这种医院,开尿给我喝我都信。”【昔日“东亚第一”】“南湘雅,北协和,东齐鲁,西华西”,国内四大医学高地皆缘起于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教会医院兴办浪潮。1892~1896年,英、美、加拿大三国基督教会先后在成都创建仁济医院、存仁医院和仁济女医院,几所医院在1910年合办一家教学机构——华西协合大学。作为中国西部最早的现代大学之一,华西协合大学第一期学生仅11人,教师8人(外籍6人)。虽只设文、理、教育三科,但首任洋校长毕启以15次横渡太平洋的毅力,回北美筹集了400多万美元的办学经费,按当时英美教育模式严格施教,使这仅有的三科位列当时西南地区的顶尖水平。1914年学校增设医科,3年后多伦多大学牙医学博士、中国现代牙医学之父林则为华西创建牙科系,成为我国现代口腔医学发源地。秉持全盘西化的理念,初生的华西协合大学迅速建立学界优势,没用多久,华西牙科就打响了“东亚第一”的美誉。当年贺龙、朱德、聂荣臻、陈毅、邓颖超等都来华西治过牙病,据说蒋介石去台湾前从华西带走了两副全口义齿。抗战爆发后,华西协合与西南联大成为我国教育大后方的并峙双峰。当时南京的中央大学医学院、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济南的齐鲁大学,苏州的东吴大学生物系,北平的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的部分师生及护士专科院校等,先后迁到成都华西坝,与华西协合大学联合办学,时称“华西坝五大学”。民族炮火涂炭,华西有幸成为存续中国高等教育命脉的圣地之一。那些年,陈寅恪、钱穆、梁漱溟、朱光潜、吴宓、冯友兰、董作宾、冯汉骥等大师云集华西坝,李约瑟、海明威、林语堂等人前来讲学交流,爱因斯坦、罗素致函表达沟通中西的愿望。在考察华西协合的办学和师资水平后,以治学严苛著称的纽约州立大学决定,凡华西毕业的学生皆授予学士、博士学位,颁发文凭。华西有多少毕业生呢?资料显示,华西第一届11名学生仅有2名获得学位,毕业率18%。从1914年到1949年的35年间,学校共招收博士研究生682人,硕士研究生16人,最后授予博士学位592人,硕士学位6人,硕士毕业率仅为37.5%——严进,更严出。1951年,熬过半个世纪动荡的华西协合大学更名为华西大学,设医学、口腔、卫生、药学4个系和1所综合性附属医院。其后数十年,这座根基深厚的医学殿堂在轰轰烈烈的全国院系大调整和文革洪流中,历经数次更名、损坏、停招、拆并,渐渐显露老态。1993年,华西走过它的第100个年头。这一年,华西医院只有三栋楼,墙面是竹片和泥糊起来的危房,医疗楼里老鼠爬上床咬病人耳朵,宿舍楼一下雨到处用盆接漏,工资少还发不足的医生们热衷接私活,上班时扎堆搓麻将。曾经名冠“东亚第一”的华西,在国内医院前五十里失去了位置。【“华西最伟大的院长”】1994年某天晚上,一个身影从华西医院住院部破门而入,火冒三丈地掀翻了值班医生的麻将桌。他就是当时华西医学院最年轻的博导、中国最年轻的三甲医院掌门人石应康。1993年,42岁的石应康接手了没有国家重点学科、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没有两院院士的“三无”机构华西医院。随之而来的是华西医院高层地震,官僚做派被剔除,精简机构、重新“组阁”,管理体制去行政化,按劳分配取代“大锅饭”。管理整风后,新院长着力干了两件事:一是挖人,二是挖土。石应康挖人是一绝。华西引进的第一位院士魏于全,是石应康手写几十封信件、三顾茅庐死缠烂打“追求”来的。《解密华西》中还记载了他当年如何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把留美医学硕士、匹兹堡大学器官移植研究专家李幼平拽回国,给华西医院当副院长——一个暴风雪之日,石应康风尘仆仆出差到纽约,见到李幼平之后用四句话结束战斗:石:你先生是做什么的?李:他是个高级工程师,搞自动控制。石:那他可以到医院的设备处去。李:什么意思?石:你马上跟我回国,我不能再等了,院长4年一届,现在已经过半,我不能把这届等完了。李:……我回去要建实验室,医院有钱吗?石:没问题,给你500万。几个月后,李幼平回国,发现500万根本不存在。当时华西医院一年的科研经费才350万,而石应康的院长一做20年。就这么“连哄带骗”,石应康在一年内招收了19名海归,既有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留学博士后,也有李幼平这样已经安居海外的学科专家。一批价值连城的人才渐渐聚拢,短短四五年,没枪没炮的华西医院,奇迹般建立起移植工程与移植免疫实验室、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国家中药安全性评价中心、肿瘤学重点实验室、疾病基因组学和法学实验室等数个国内领先科研基地。2010年,卫生部评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华西医院共有24个专科入围,总数全国第一。此后再没拿过第二。“三无”变成“三有”,科研众神归位,软实力上去了,硬件不能太磕碜,石应康开始腾出手来搞扩张。1993年,只有三栋危楼的华西医院总面积9万平米,病床数一千多张。石应康上任后,医院昼夜不息地扩建至60多万平米,短短十几年,病床增至4800张,职工增至9000人,门诊多达200种,一度登顶全球医院单体规模榜首。由于步子迈得太猛,石应康很快被冠以“砖头院长”的名号。内部产生分歧时,他拿出了一组数据:1997年川、渝分设之前,四川是全国唯一人口超亿的大省,然而全省能担纲疑难重症诊治的医院仅有5家,床位不过6000张,平均17800人一张床。他确信,华西宜大不宜小。他也清楚,一座好医院不是砖头堆起来的,是人心堆起来的。作为公立医院,华西在90年代初也曾“门难进,病难看”,石应康上任不久,先把平均分配变成多劳多得,又把服务效率和医德医风纳入绩效指标,结果被吃惯了大锅饭的职工集体上访告他“走资”。新世纪后,华西医院服务体制全面改革,在全国率先成立医疗质量管理部,专盯各科室服务水准;为严禁大处方和过度医疗,医院极力压缩住院天数,推崇“日间手术”;建立来访登记制度,一旦有病人投诉,就在院内巡回展示,最夸张时,某科室一年内被召开21次整改大会;有员工往地上扔垃圾被石应康撞见了,被石应康严肃批评半天。“解决患者之难;满足社会需要;减轻政府负担;支撑医院发展。”这是石应康执掌华西时的四句箴言。2013年,石应康卸任院长职务。经他掌舵20年,华西医院的年门诊量由70万增至400万,手术量由1万增至10万,住院时长压缩2倍,出院人数增加10倍,固定资产暴增40倍,国家重点专科/学科、重点实验室、两院院士以及代表学术能力的SCI论文,都从光杆变成全国第一或前列。“他是迄今为止华西最伟大的院长,没有之一。”有人这样评价石应康。▲石应康任院长期间华西医院各项排名变化图片来源:《解密华西》,桂克全【“不做过街大象”】然而,光辉与阴影总是相伴而生,与华西崛起的凯歌同时响起的,还有越来越刺耳的质疑声与威胁论。“圈地盘”、“抢生意”、“一家独大”,日益强大的华西医院被指责“大树底下寸草不生”。早从90年代末,华西周边的廉价旅馆就住满成百上千的病人和家属,“住院楼内的廊道和墙体两侧摆满加床”,“拥挤的门诊楼内,来自农村的患者席地而卧,眼巴巴地等着排队挂号的亲属传来惊喜”……除了病患扎堆,还有人才虹吸。西南地区的医科生都知道,考川大不难,考华西医学院真的难。2018年高考超过清华提档线9分的云南省第八名,辛辛苦苦复读1年就为了考入川大华西口腔专业。这种一哄而上逼得华西近几年不少医生招聘几乎是满屏的“博士后”。一位医生说,在华西2年的工作量等于其他地方5年。这种“压榨”对医生和病人都不是好事。而与这种超负荷相对的,是四川周边广大地方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的闲置和寂寥。2016年前,四川省每一万名农民配不上1名全科医生,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占不到65%。这在国内医疗体系中并不算夸张。遥望京城,2013年北京的村卫生室诊疗人次占比不足2%。放眼全国,7%的三级医院占有了全国40%的医师资源,吸收了全国45%的诊疗人次(2013年)。而居住在农村的中国6亿人口,早已习惯了“小病自己治,大病跑省城,绝症去北京”。华西有全国最强的科研战队,有中国规模最大的临床技能训练基地,可是“华西再大,也看不完天下病患”。2005年,华西医院提出了把周边基层医院发展成“华西医院分院”的口号。这口号听着得罪人,但真做好了,受益的是病人。十几年来,华西医院陆续对周边地域进行不同规模的对口援建、远程教学,派遣骨干团队下到贫困地区志愿帮扶。最近几年,华西医院的分级诊疗探索渐入佳境,每年至少为3000名全国基层医疗学员举办进修授课,通过远程医学中心为全国644家医疗机构提供教学、会诊,每年培训基层医务人员50万人,远程指导疑难重症病人5000多例。“不要让华西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大象。”这是石应康卸任前最担心的事之一。在“全国人民上协和”的中国医疗体制下,“超级航母”解决不了老百姓看病难,但它或许能以惊人的平台能量带飞一方医疗战队。而这,正是华西医院尝试去做的。资料来源:《解密华西》 桂克全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4年5月1日《1910年,华西协合大学正式开学》 凤凰网 余凡 2018年3月11日——END——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人的生命宝贵无价,无论怎样重视都不为过。 所以,对从业人员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认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而医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在这些方面的积累肯定是不一样的。我们先来看这样一则笑话,一个本科生、一个研究生、一个博士生同写一篇论文《论红烧肉的做法》这是一则笑话,但是从这则笑话中,我们明显看出博士、硕士、本科对问题认识深度、研究能力、思想方法方面的区别。硕士和博士阶段不仅是对知识的丰富和深入,更是对思维方式的改变和塑造,对实践能力的提高。一、具有更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具体到医学行业,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无论理论性还是实践性都非常强,对从业人员的要求非常高。 面对临床形形色色的疾病,对医生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综合处理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病人并不是照着课本生病的,在面对各种疑难杂症时,你知识储备越多,越见多识广,越能够准确确诊,正确处理。 所以,扎实的理论是成为一名优秀医生的基础,拥有更高的学历,意味着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探讨也更专业、更深入、更有造诣。二、培养更科学的循证医学思路。传统医学强调个人实践经验,循证医学认为任何医疗决策应该建立在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之上。循证医学并不是要代替传统医学,而是强调个人经验、患者实际情况和临床证据相结合。医学生在硕士、博士阶段,可以有大量的时间去夯实基础知识,同时还有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新进展,跟随本学科的最新前沿,培养科学的循证医学思路。这对于后期的职业成长都是必不可少的。 实践证明,无论是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还是前沿学科知识不了解,都会限制一名医生的成长,给一名医生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局限性。三、在独立从医之前,具备更强的实践能力医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除了学习大量的专业知识之外,很多时间是跟着导师临床实践的,在临床实践中,边学习边积累,为今后独立从医打基础。医学是研究人体的科学,人体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认知,同一种表象比如说头疼,引起的原因千差万别。跟着导师上临床,就是把自己的书本知识现实化、立体化、丰富化,同时在导师的指导示范下,更准确、更迅速的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是低一级学历的学生不具备的资源和条件。综上所述,一名医学生成长为一名医生,需要走过很长的漫漫之路。在这个旅程中,有更高的学历,意味着有更多和更扎实的理论基础,有导师的引导和陪伴,可以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帮助。我们到医院去看病,每个专家都围着好几个实习或见习小大夫,这里面很多就是这位医生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在上学期间,就跟着导师大量接触临床病例,见识各种疑难杂症,这是年轻医生独立从医不可能有的机会。正因为跟着导师,才能有机会开拓眼界,增长见识,为今后从医积累经验,储备能力。现在的三甲医院,没有博士学位已经不可能进入了。社会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关注生命和健康,这就对医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医学从业人员也提了更高的要求。
原创:所有美善整理 主内资讯 中国医学界派出最顶尖高手,医学界“四大天团”已抵达武汉会师,今天我们来捋一捋这四大天团的故事。北京协和医院中国顶级综合医院之北京协和医院是中国现代医学鼻祖。1906,“协和医学堂”由英国伦敦会与英美其他五个教会合作开办,名为Union,即联合之意,译为协和。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会以20万美元买下了协和医学堂。约翰·洛克菲勒,美国大资本家,曾经的世界首,在当时的北平筹建一所中国最好的医学院和附属医院。他给中国捐钱,早在开始石油业务之前。他不惜成本,并指派他的儿子小洛克菲勒具体执行。并在其后30年,投入4500万美元打造全球最顶级的医学院之一。1917年,由洛克菲勒基金会投资的中国医学殿堂-北京协和医学院成立。如果说协和是当今中国最好的医院,那一百年前,它几乎是全球最好的医院之一。协和创办之初,中国医学发展一片空白,没有现代医学概念。从成立开始,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协和医院就参照、拷贝了当时世界上医学最先进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模式,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在国内医学界独领风骚。1919年,协和医学院开办医学本科,学制为八年制,是我国最早设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本科教育的医学院校。1921年,中国现代医学鼻祖,北京协和医院成立。 至于北京协和医院到底有多牛?知乎有这样一个问答。湖南湘雅医院湖南长沙的湘雅医学院由湖南育群学会与美国雅礼协会(Yale China Association)联合创建。胡美博士1906年来中国创办雅礼医院(湘雅医院前身),并担任第一任院长直到1927年离开长沙回到美国。雅礼会是耶鲁大学对外传道会的中文名,他们主要目的不在于直接的海外布道,而是通过兴办教育与医疗事业来体现基督教的信仰与服务,“要在中华帝国的内地建立一个基督教教育中心。”“雅礼”取自《论语》中的:“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而且“雅礼”二字亦恰好与耶鲁的英文校名“Yale”谐音。当一百多年前,1905年,这位耶鲁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毕业的医学博士,受教会的委托,要在中国办一所具有国际水准的医学院。接到邀请时,这位对中国毫无了解的29岁医生毫不犹豫地带着妻子和四岁的儿子来了。1906年10月,胡美买下“中央旅馆”,经修缮粉刷后,湖南省内的第一所西医医院——雅礼医院(湘雅医院的前身)正式挂牌开业,由此开始了雅礼会在中国的医疗事业。胡美治好的首个病人是街头上的一个乞丐。这个乞丐肩上长了个大脓包,由于没钱看医生,听胡美说要免费为他治疗。在不长时间内,越来越多中医无法治疗或疗效不好的病例在胡美的雅礼医院都给治好了。他还时常走上街头,主动给兔唇患者提供手术;还给四乡八里慕名而来的白内障患者提供治疗。不仅赢得了长沙人的认可与尊敬,更赢得了人们真挚的信赖和友谊。毛泽东对胡美博士评价特别高,曾特别嘱咐,“如湘雅诊不好,北京也就诊不好”。在创建医院的同时,胡美等人也在雅礼医院对面创办了雅礼学堂,传授西医知识,在胡美的辛勤耕耘下,医学院得到长足发展,为中国培养出许多西医人才,从而成为中国第一流的医学院校,在当时享有“南湘雅,北协和”之美誉。学院发成为湘雅医学院,更名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1914年,湘雅医学校山东齐鲁医院1871年,美国长老会的迈尔文(JasperScudder McILVaine)到济南,建立了长老会在济南的第一个传教站。三年后,他在自己的传教所附近租房开了间诊所兼药房,时称“文璧诊所”。1890年,主持登州长老会医院工作的美国长老会传教医师聂会东(James B.Neal)奉调来到济南。他扩建了文璧诊所,在其基础上创办了当时济南首家分科最全的西医院-华美医院,即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前身。在当时,这个济南首家分科最全的西医院,可以说是理念超前。在聂会东等人的努力下,华美医院迅速发展成山东第一医院。为了推进医学教育,医院还成立了医学教育阵地:华美医校。且在当时就实行男女分诊、医护分工,堪称弄潮儿。1902年,济南、青州、邹平、临沂四地的四所教会医学堂合并为“共合医道学堂”。这也是当时教会在华所办的四大医学堂之一。1903年华美医校与山东省青州、邹平、沂州的三个基督教会医校联合,轮流在各地上课,即现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前身。1907年建成共和医道学堂,同时开设共和医院,1911年更名为“山东基督教共和大学医科”。1917年,齐鲁大学成立。作为大学的教学医院,“济南共合医院”改名为“齐鲁大学医科附设教学医院”,简称为齐鲁医院或齐大医院。1919年聂会东任齐鲁大学校长,他也是奠定中国皮肤科的主要人物之一。1883年,济南共和医学校四川华西医院1892年,加拿大人启尔德(O. L. Kilborn)在成都四圣祠街首开西医诊所-仁济医院,继有美国的甘来德(H. L.Canright)1894年在陕西街开办存仁医院,加拿大的启希贤(R. G.kilborn)1896年又在惜字宫街建仁济女医院,这就是今天的华西医院的最早起源。启尔德在年轻时代,就加入了“基督教志愿者运动”,他怀着巨大的热情,在战乱频繁的年代来封闭偏僻的四川,传播“天国”的理想。1892年,启尔德在四圣祠街创办仁济医院。他在中国生活了近三十年时间,虽然经历了新婚妻子病逝,医院多次被毁等巨大的打击,但是心中的执著从来没有减弱过。他不仅是四川西医史的开创者,四川红十字运动的发起人,也是中国西部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护士专科学校和大学的奠基人。启尔德和启希贤的四个儿女,除长子出生在嘉定外,都生长在成都华西坝。一家三代都奉献在中国。这个家族3代9口人为中国医学事业作了72年的奉献,铸就了史诗一般的传奇。1894年,美国的密歇根大学医学院毕业的甘来德(Harry Lee Canright)医生宣教士在陕西街福音堂附近开设陕西街美以美诊所,后定名存仁医院。甘来德夫妇第二次离开家乡来中国的时候,“火车徐徐离开车站,看着站台上四个年幼的孩子,他们面面相对,夫妻俩不禁黯然落泪”。教会医院成立后,陆续带来了西医书籍、手术器械及医疗设备,还直接将现代医疗技术和医院制度等引进四川。1914年,华西协合大学医科开办,并将仁济、存仁医院作为教学医院。甘来德出任首任院长。即使退任仍一直工作到1927年才回到美国。华西协合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是美国人毕启。这位获文学士、神学博士的美国传教士,1898年就来中国传教。1903年来到四川,先后创建了重庆求精中学,成都华美中学。1905年参与筹建华西协合大学,1913年开始主持校政30多年。华西协合大学当时的教授大多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设立文学院、理学院、医牙学院,大学管理以”协合”为原则,管理体制仿牛津、剑桥,课程设置按哈佛体系。1929年,医科、牙科合并为医学院。1931年,美国卫理公会的女医生满秀实深感中国的旧法接生危险性过高,在成都文庙后街创办了第一所培养助产士的医学校,设附属产科医院。1938年,组建“华大、中大、齐大三大学联合医院”。1946年,华西协合大学新医院建成,简称华西医院。后调整为四川医学院,现改名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华西他们不顾一切把生命青春洒在中国很早很早的时候,马礼逊来华后,于1820年邀请李文斯顿医生在澳门开设诊所。1835年,美国宣教士伯驾医生在广州开办了眼科医局。1842年,发展成一所综合医院-博济医院,孙中山就是这家医院的实习生。博济医院是中国境内第一所现代化的医院,这个医院如今成了广州人耳熟能详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1838年,英国宣教士雒魏林建立上海第一家西式医院,即仁济医院前身。一律免费诊治,他回忆说:“每一天大街上都挤满了病人们。”有一位女宣教士名叫道济,被美国长老会派到北京。当时中国女人饱受生产之苦,孩子生下来,接生婆从炕席上抽根席篾,将脐带割断,撒上一把土灰止血。很多孩子出生几天就死去。看到此情此景,道济大哭一场。她随即返回美国,用八年时间在各教会募集资金。1885年回到北京盖了12间平房,建立了中国第一所妇产医院-道济医院,就是今日的北京第六医院。还有的宣教士连精神病人,麻风病人也不忘记。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精神病医院,麻风病医院。上帝差祂的仆人将祂的爱带给这样的人。麻风病人据1920年统计,宣教士在中国建立的医院和诊所,共820间。中国几乎所有的好医院前身都是教会医院。他们有的几代人服侍中国,有的病逝,有的殉道。从建立第一座医院开始,每建一座,他们都在门口挂一幅十字架。这就是医院的十字标志的来源。小时候不知道,以为这是国际红十字会。现在才知道原来美国、欧洲、印度的医院也没有十字,唯独中国的医院都有,因为中国的医院最初都是宣教士建立的。他们拯救灵魂与医治身体一直并肩而行,都是因着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爱。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报告神悦纳人的禧年。- 圣经·路加福音
四大天团“王炸”来了!“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会师武汉!#医疗界四大天团会师武汉#刷爆朋友圈。被称为中国医学教育界“百年老店、四大天团”的“南湘雅、北协和、东齐鲁、西华西”到底什么来头?四家医院的ICU“王牌”都是谁?他们如何给笼罩在疫情阴霾下的武汉注入强心剂?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医疗队北京协和医院隶属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改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是其临床医学院,也是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临床医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指定的诊治疑难重症的技术指导中心之一。北京协和医院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享有盛名。重症医学科(ICU)主任:隆云隆云隆云是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卫计委重症医学质控评价中心副主任委员。隆云多次参与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在几内亚抗击埃博拉病毒战役中荣获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发的“抗击埃博拉优秀个人”称号,个人立功。先后多次受卫生部指派参加如淄博火车撞击事件,阜阳手足口疫情爆发等国内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抢救及指导工作,受到卫生部及当地同道的高度评价。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联名请愿书春节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一封“请愿书”在朋友圈刷屏,这是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集体联名请愿书。在大年三十的前一天,他们集体请战,申请加入抗击本次病毒流行的工作,为赢得阻击病毒战斗的胜利贡献力量。“请愿书”上面写道:“现阶段,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蔓延趋势,医院承受着自非典以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重症医学自诞生以来始终都在国家重大卫生事件中起到先锋作用,重症医学科的使命和角色决定了我们必将成为抗击此次病毒流行和爆发的主力军。”这些志愿报名的医务工作者,他们也都是父母的孩子,有的也是孩子的父母。他们中有的人多次请愿,请求调到发热门诊一线工作;有的主动退掉机票、车票、酒店,放弃筹划已久的旅行留院值守或留京待命;有的偷偷给自己报上名,不让告诉家里人。隆云也一样,在签署请愿书前并没有和家人商量,但是他相信家人一定能理解。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独家专访时,隆云说:“愿做先锋,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疗队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管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南大学的附属医院,是我国重要的临床诊疗、医学教育与科技创新中心,以精湛的诊疗技术、卓越的科教实力、深厚的文化底蕴享誉海内外。重症医学科(ICU)主任:艾宇航艾宇航艾宇航教授是一级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湖南省ICU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协会危重病医学会副主任委员等。主要从事急危重症病人救治工作。每年参与及指导救治上千危重病人,参加及指导数十次疑难危重病例重大会诊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曾荣获湖南省“芙蓉百岗明星”称号。“你们冲锋一线,我们保障后方”“你们守护生命,我们替你们守护小家”……2月8日,元宵节,136名在武汉抗疫前线的“湘雅人”忙碌中收到来自家乡的关爱与问候。为了“疫”情最前线的需要,中南大学湘雅医院1月21日、1月27日、2月7日连续派出三批国家医疗队驰援武汉。前线有“你”,后方有“我”,为了让医护人员在抗疫一线没有“后顾之忧”,湘雅医院启动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家属工程,提供坚实的服务保障。“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此去武汉,道虽不远而任重。”湘雅医院出征的医疗队中,既有资深专家教授,也有年富力强的青年,是该院执行医疗援助使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医疗队。大家将发扬湘雅精神,发挥平生所学,全力投入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病例的抢救中。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疗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是山东大学的附属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拥有3个国家级科研机构,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本科专业。重症医学科(ICU)主任:吴大玮吴大玮吴大玮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呼吸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2月7日,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统一安排部署,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紧急组建130名医护人员和一名联络员组成的医疗队驰援湖北,队员们2月7日下午统一乘机前往武汉。院长陈玉国介绍:“这次的医疗队由医院医务处副处长费建春、护理部副主任曹英娟担任领队,呼吸科副主任李玉教授担任队长,主要由呼吸危重病学科、重症医学以及急救医学等大内科系统,以及从事感染性疾病等专业的医护人员组成。这支队伍是在救治重症病例、复杂病症、合并并发病等方面拿出了齐鲁医院的整建制的队伍。这支队伍的建制是多学科、全方位,可以整体托管一个重症病区,从专业救治到综合救治,也包括中医,能够完成病人从诊断到抢救以及到护理的全部需求。”此前,该院已连续派出3批共计19名医护人员奔赴抗疫一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的临床医学院及医院。医疗方面,华西医院是中国西部疑难危急重症诊疗的国家级中心,医疗水平处于全国先进行列。科研方面,华西医院是中国重要的医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国家级基地。重症医学科(ICU)主任:康焰康焰康焰现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主要从事危重疾病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因在“5.12汶川大地震”及“4.14玉树地震”医疗救治工作表现突出荣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四川省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四川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及“玉树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在2月7日医疗队出征仪式现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充满信心:“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不但做到科学的治疗,也做到科学的防护。”“我愿意代表我的队员,向全川人员作出承诺:一定会胜利,平安归来!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他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还表示:“和大家一块奋斗,不但要把新冠肺炎控制住,把病人治疗好,还要把我的队员一个不落地带回来!”康焰接受央视采访天南地北,万里比邻。我们地理上有距离,心理上零距离。在伸出援助之手时,每一双手都拿出了自己的“王炸”。前几日,在“四大天团”队员们隔空为武汉、为湖北、为中国加油时,有网友说“所有的龙拔下最硬的鳞给你,哪怕自己也伤痕累累,所以武汉必胜”。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众志成城,定能共克时艰。致敬所有奋斗在一线的英雄!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特别推荐来源:中国搜索监制:朱希琳编辑:牛 昊、王金妍校对:苏 文
北方网讯:在南昌博士中医医院,每天都发生着许多让人感动的故事……你相信奇迹吗?今天,小编要讲的,是一个爱让奇迹发生的康复故事。2021年1月11日,南昌博士中医医院的中医理疗科又多了一面红艳艳的锦旗。腰椎疼、腿疼到无法正常行走,甚至出现了面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76岁高龄的陈大叔感觉“天塌了下来”。疾病的突然袭击,让一直以来幽默乐观的陈大叔陷入几近中风的魔窟之中。“刚开始感觉到腰椎隐隐发疼的时候,内心还比较乐观,感觉这种疼忍忍就过去了。渐渐地,我发现走路的时候,腿特别疼几乎抬不起脚,而且腰椎也越来越疼。后来,疼得连穿脱衣服等日常行为都已无法自己解决,我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疼痛缠身让我也变得不爱出门了,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和老伴说话的时候有点吐字不清,老伴还以为我是故意的。但到吃饭的时候,发现嘴巴隐隐有点不由自己了,心里确实慌了,老伴也慌神了,她也感觉到我的病可能加重了,我也觉得自己这一生可能就这么到头了。从那之后我的脾气也变得古怪起来,绝食、乱发脾气、不配合家人的关怀,感觉自己是个拖累……”陈大叔讲述着自己的那段患病历史,“但看到老伴头上若隐若现的白发,她一直守护在我身边,时不时看到她那因担忧我而刚刚哭过红肿的双眼,我打消了这个念头,决定好好活下去,以后的路还得陪着她!”于是,陈大叔在老伴的陪同下开始走访南昌多家名院专家,但治疗结果却都不尽人意。而且,长时间的治疗吃药和失望,让陈大叔的精神受到了一些刺激,这让他更加痛苦。2020年对陈大叔来说,是充满转折的一年。亲戚微信朋友圈出现的一条南昌博士中医医院的病患案例分享,让老伴再次激动起来!但此时的陈大叔已失去对自己康复的希望,在老伴一再劝说和鼓励下他才决定再和老伴碰碰运气。不要怕!你的健康之路有我们!抱着一丝希望,陈大叔和老伴来到了南昌博士中医医院中医理疗科寻求治疗,在见到赵欢喜主任的那一瞬间,阿姨难掩内心的激动与长久以来对陈大叔康复起来的迫切期待,一直给赵主任说,“请你一定要治好他,这一年他过得太不容易了,我每天看着他这样……”用心体会着这位年过半百的阿姨的不易,赵主任不禁动容,“不要怕!陈大叔的健康路上有我们!相信我们,他一定可以恢复的很好的!”随后,由南昌博士中医医院的专家团共同对陈大叔进行了会诊。经过对陈大叔病情的评估,对陈大叔制定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近期以及远期的康复目标与方法。“对症下药”让他“重获健康”因为长期不运动,面部和腿部的肌力和协调性降低,而且腿部肌肉出现萎缩倾向。针对陈大叔的病情,赵主任采用床边站立训练方法、运动训练、和针灸理疗等个体化治疗措施,并亲自对陈大叔进行指导治疗训练。开始治疗的时候,陈大叔并不是很积极,已经治疗了这么长时间都没效果,这次就没报多大希望,能过来治疗完全是处于老伴的坚持。了解了陈大叔的想法,赵主任每次就在治疗的过程中不断地给陈大叔鼓励,陪他聊天,分享一些康复故事。经过一段时间治疗,陈大叔慢慢发现的腰椎的疼痛有了缓解,腿部疼痛也有了改善。“恢复的很好!坚持治疗一定会彻底康复的!”赵主任的耐心鼓励着。整个治疗过程中,赵主任与陈阿姨、护士密切沟通,时刻掌握陈大叔的康复进展,并定期召开会议制定下一步康复计划。两个月时间,陈大叔腰椎疼得到了彻底改善,腿部疼痛更是缓解很多,加上针灸、按摩推拿等治疗手段,短短两个月时间,陈大叔脱了了病痛的纠缠,行走越发自如。更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陈大叔的面瘫竟然治好了!当赵主任问陈大叔这次治疗的感想时,他感慨的说,“及时治疗真的很重要!但选对专业的医院更重要!如果没有南昌博士中医医院医生们专业的治疗,我现在还在疼痛中艰难度日。感谢南昌博士中医医院!”因为心中有爱,奇迹才会出现。陈大叔是不幸的,疾病让他陷入痛苦的煎熬。陈大叔又是幸运的,老伴的不离不弃与坚持,南昌博士中医医院科学有效的治疗,他得以顺利康复。患者的康复离不开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感谢你们的信任,让我们把这份健康与爱继续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