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关注!获取更多有价值信息哦!像往常一样,磊子在实验室做实验写文章,最近比较顺利,博士期间投的几篇论文,修改的、录用的,好消息接连不断。像每个博士一样,此时的磊子心中有些快要毕业的喜悦。在同一届的博士中,磊子是比较优秀的,各种荣誉加身,导师也很器重自己。为了安心做实验,一般磊子习惯把手机调静音放在外面。今天,做完实验的磊子拿起手机,发现手机上有6个家里的未接电话。看到这一幕,突然有一种莫名的不祥预感。顾不上其他,磊子赶紧给家里回电话。家人让磊子回家一趟,虽然说话含糊,但一定出了事。磊子赶紧请假回家,顾不上高铁票贵,坐在高铁上的磊子,一路上还在不停想着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从小到大,那个给自己无数温暖的贫寒之家,一直把自己的学习当成头等大事,如果不是重要的事,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让自己请假回家的。到家的时候,磊子才明白,是父母出了车祸,躺在医院里。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父母的伤均无大碍,但是当时的场面很是吓人。磊子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只要人没事,一切都好说。于是,磊子开始着手父母住院的事情。这也是磊子第一次接触这些,从住院交钱、通过车管所与肇事者沟通等等,一系列的事让磊子始终都是蒙的状态。而每一件事,都要涉及到复杂的人情世故,即便是拿住院发票去车管所报销,都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物关系,去之前都要被家长千交代万嘱咐。说实话,即便是学校最难做的实验,磊子从来没有这么没头绪过,而这些人情关系却复杂得毫无头绪。事后的磊子才明白,这就是社会,那个自己不曾直接接触过的社会,这一次,让自己看到了其中的很多阴暗。肇事者是一个人品很差的人,因为整个住院期间,没有问候、没有看望,从未露面。通过中间人撂下一句话:“我的车有保险,爱去哪告去哪告!”这是磊子第一次接触到如此不通世故之人,从前只在电视、书里看到的卑劣小人,居然真的存在。即便医院治疗,由于父母受伤不同,不在同一个科室。磊子父亲的主治医生居然是肇事者的朋友,从主治医生的态度就能够感觉出来,这层关系还是一个亲戚打听出来的。父亲主治医生明显把病情说轻,认为马上可以出院。结果,肇事车主连基本的医药费都不愿意出。面对这种情况,磊子感到自己束手无策,满腔的愤怒无处发泄。古人云“百无一用是书生”,此刻的磊子算是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自己读了二十多年书,如今已是名牌大学的博士,面对父母受到如此欺凌,居然毫无办法。磊子感受到了自己从未有过的无能。而且,整个事件过程中,自己一直被拖着往前走,很多事情处理完都还是一头雾水。即使后来回到学校,磊子仍然对自己的无能感到羞愧。在学校做研究做得风生水起,即便只是接触到一次社会,让自己在学校的优越感荡然无存。磊子不仅感叹,上学二十多年的博士,一次医院的经历,才认识到自己是个十足的白痴!小伙伴们,你们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多个关注多条路!欢迎点击加关注!
正宗医学龙门阵,专注打脸伪科学。文 / 华商韬略 徐艳丽在广大西南尤其是四川人民心中,这家医院就是救世主,就是生死簿。【“门口打杂的都是博士生”】1月5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布了一套针对各类虚假保健营销和养生误区的医学科普读物——《华西医学大系·华西医院辟谣小分队医学科普读本》3册。集全院24个科室、60名权威专家之力,历时3年撰写319篇文章专门打假各类网红医学谣言、保健营销软文——网友们说,127岁高龄的华西医院怼起骗子来刀刀毙命。打假,只是华西医院微不足道的业余爱好。2018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第5年发布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榜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5年位列第一。11月,复旦大学最佳医院排行榜上,华西医院因声誉和知名度不及北京协和,连续9年蝉联全国第二。如果单看科研权重,华西以压倒性优势霸顶。“北京有协和,西南有华西。”跟前者相比,偏居成都的华西医院不论在地理位置、经济水平、交通条件、学术氛围和人才结构上,都不是一个量级。全国科研能力Top100的医院,整个西南5省总共9家上榜,北京一地就有22家。由于在整个大西南中流砥柱般的存在,华西医院日最高门急诊量超过2万人次。据央视2015年报道,这里平均每天至少6000人排队等待住院,有的需要几个月,有的要等一年以上。一位来自新疆的心脏病患儿父母宁肯蹲守八个月也死活不转院。“只要保证在挂上号之前不死,基本就能活。”“华西都看不了,回去吃好喝好。”“四川周边快不行的都往这儿送,十有八九能走着回家”……在当地很多病人心里,华西医院就是终审判决。去年10月,一位体重30多斤、严重营养不良、消化道出血、肝硬化、脾脏肿大、腹部鼓胀的8岁患儿被送到华西医院。父母做了最坏的打算。医生切开个钥匙孔大小的创口实施腹腔镜手术,术后无任何并发症,没几天出院了。去年6月,一位百岁老人要换心瓣膜,因年纪太大,术中随时可能心脏骤停或猝死,转了几家医院最后送到华西。医生用半个小时完成心瓣膜植入,换上自主研发的“中国心”,术后3小时拔管,隔天下床,创下该手术全球最高龄记录。“不是绝症不进华西。”这家被定为“中国西部疑难危急重症诊疗国家级中心”的医院,每天有500多台外科手术进行,病患连夜排队,大流量科室医生周末不休息,碰到疑难杂症时,据说两眼放光。前两年,有位病人家属因为不相信华西医院的配药过程搞医闹,旁边的群众差点上去群殴。事情曝光后,有人在网上回复:“CT室门口喊号打杂的都得是博士生,华西这种医院,开尿给我喝我都信。”【昔日“东亚第一”】“南湘雅,北协和,东齐鲁,西华西”,国内四大医学高地皆缘起于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教会医院兴办浪潮。1892~1896年,英、美、加拿大三国基督教会先后在成都创建仁济医院、存仁医院和仁济女医院,几所医院在1910年合办一家教学机构——华西协合大学。作为中国西部最早的现代大学之一,华西协合大学第一期学生仅11人,教师8人(外籍6人)。虽只设文、理、教育三科,但首任洋校长毕启以15次横渡太平洋的毅力,回北美筹集了400多万美元的办学经费,按当时英美教育模式严格施教,使这仅有的三科位列当时西南地区的顶尖水平。1914年学校增设医科,3年后多伦多大学牙医学博士、中国现代牙医学之父林则为华西创建牙科系,成为我国现代口腔医学发源地。秉持全盘西化的理念,初生的华西协合大学迅速建立学界优势,没用多久,华西牙科就打响了“东亚第一”的美誉。当年贺龙、朱德、聂荣臻、陈毅、邓颖超等都来华西治过牙病,据说蒋介石去台湾前从华西带走了两副全口义齿。抗战爆发后,华西协合与西南联大成为我国教育大后方的并峙双峰。当时南京的中央大学医学院、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济南的齐鲁大学,苏州的东吴大学生物系,北平的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的部分师生及护士专科院校等,先后迁到成都华西坝,与华西协合大学联合办学,时称“华西坝五大学”。民族炮火涂炭,华西有幸成为存续中国高等教育命脉的圣地之一。那些年,陈寅恪、钱穆、梁漱溟、朱光潜、吴宓、冯友兰、董作宾、冯汉骥等大师云集华西坝,李约瑟、海明威、林语堂等人前来讲学交流,爱因斯坦、罗素致函表达沟通中西的愿望。在考察华西协合的办学和师资水平后,以治学严苛著称的纽约州立大学决定,凡华西毕业的学生皆授予学士、博士学位,颁发文凭。华西有多少毕业生呢?资料显示,华西第一届11名学生仅有2名获得学位,毕业率18%。从1914年到1949年的35年间,学校共招收博士研究生682人,硕士研究生16人,最后授予博士学位592人,硕士学位6人,硕士毕业率仅为37.5%——严进,更严出。1951年,熬过半个世纪动荡的华西协合大学更名为华西大学,设医学、口腔、卫生、药学4个系和1所综合性附属医院。其后数十年,这座根基深厚的医学殿堂在轰轰烈烈的全国院系大调整和文革洪流中,历经数次更名、损坏、停招、拆并,渐渐显露老态。1993年,华西走过它的第100个年头。这一年,华西医院只有三栋楼,墙面是竹片和泥糊起来的危房,医疗楼里老鼠爬上床咬病人耳朵,宿舍楼一下雨到处用盆接漏,工资少还发不足的医生们热衷接私活,上班时扎堆搓麻将。曾经名冠“东亚第一”的华西,在国内医院前五十里失去了位置。【“华西最伟大的院长”】1994年某天晚上,一个身影从华西医院住院部破门而入,火冒三丈地掀翻了值班医生的麻将桌。他就是当时华西医学院最年轻的博导、中国最年轻的三甲医院掌门人石应康。1993年,42岁的石应康接手了没有国家重点学科、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没有两院院士的“三无”机构华西医院。随之而来的是华西医院高层地震,官僚做派被剔除,精简机构、重新“组阁”,管理体制去行政化,按劳分配取代“大锅饭”。管理整风后,新院长着力干了两件事:一是挖人,二是挖土。石应康挖人是一绝。华西引进的第一位院士魏于全,是石应康手写几十封信件、三顾茅庐死缠烂打“追求”来的。《解密华西》中还记载了他当年如何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把留美医学硕士、匹兹堡大学器官移植研究专家李幼平拽回国,给华西医院当副院长——一个暴风雪之日,石应康风尘仆仆出差到纽约,见到李幼平之后用四句话结束战斗:石:你先生是做什么的?李:他是个高级工程师,搞自动控制。石:那他可以到医院的设备处去。李:什么意思?石:你马上跟我回国,我不能再等了,院长4年一届,现在已经过半,我不能把这届等完了。李:……我回去要建实验室,医院有钱吗?石:没问题,给你500万。几个月后,李幼平回国,发现500万根本不存在。当时华西医院一年的科研经费才350万,而石应康的院长一做20年。就这么“连哄带骗”,石应康在一年内招收了19名海归,既有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留学博士后,也有李幼平这样已经安居海外的学科专家。一批价值连城的人才渐渐聚拢,短短四五年,没枪没炮的华西医院,奇迹般建立起移植工程与移植免疫实验室、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国家中药安全性评价中心、肿瘤学重点实验室、疾病基因组学和法学实验室等数个国内领先科研基地。2010年,卫生部评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华西医院共有24个专科入围,总数全国第一。此后再没拿过第二。“三无”变成“三有”,科研众神归位,软实力上去了,硬件不能太磕碜,石应康开始腾出手来搞扩张。1993年,只有三栋危楼的华西医院总面积9万平米,病床数一千多张。石应康上任后,医院昼夜不息地扩建至60多万平米,短短十几年,病床增至4800张,职工增至9000人,门诊多达200种,一度登顶全球医院单体规模榜首。由于步子迈得太猛,石应康很快被冠以“砖头院长”的名号。内部产生分歧时,他拿出了一组数据:1997年川、渝分设之前,四川是全国唯一人口超亿的大省,然而全省能担纲疑难重症诊治的医院仅有5家,床位不过6000张,平均17800人一张床。他确信,华西宜大不宜小。他也清楚,一座好医院不是砖头堆起来的,是人心堆起来的。作为公立医院,华西在90年代初也曾“门难进,病难看”,石应康上任不久,先把平均分配变成多劳多得,又把服务效率和医德医风纳入绩效指标,结果被吃惯了大锅饭的职工集体上访告他“走资”。新世纪后,华西医院服务体制全面改革,在全国率先成立医疗质量管理部,专盯各科室服务水准;为严禁大处方和过度医疗,医院极力压缩住院天数,推崇“日间手术”;建立来访登记制度,一旦有病人投诉,就在院内巡回展示,最夸张时,某科室一年内被召开21次整改大会;有员工往地上扔垃圾被石应康撞见了,被石应康严肃批评半天。“解决患者之难;满足社会需要;减轻政府负担;支撑医院发展。”这是石应康执掌华西时的四句箴言。2013年,石应康卸任院长职务。经他掌舵20年,华西医院的年门诊量由70万增至400万,手术量由1万增至10万,住院时长压缩2倍,出院人数增加10倍,固定资产暴增40倍,国家重点专科/学科、重点实验室、两院院士以及代表学术能力的SCI论文,都从光杆变成全国第一或前列。“他是迄今为止华西最伟大的院长,没有之一。”有人这样评价石应康。▲石应康任院长期间华西医院各项排名变化图片来源:《解密华西》,桂克全【“不做过街大象”】然而,光辉与阴影总是相伴而生,与华西崛起的凯歌同时响起的,还有越来越刺耳的质疑声与威胁论。“圈地盘”、“抢生意”、“一家独大”,日益强大的华西医院被指责“大树底下寸草不生”。早从90年代末,华西周边的廉价旅馆就住满成百上千的病人和家属,“住院楼内的廊道和墙体两侧摆满加床”,“拥挤的门诊楼内,来自农村的患者席地而卧,眼巴巴地等着排队挂号的亲属传来惊喜”……除了病患扎堆,还有人才虹吸。西南地区的医科生都知道,考川大不难,考华西医学院真的难。2018年高考超过清华提档线9分的云南省第八名,辛辛苦苦复读1年就为了考入川大华西口腔专业。这种一哄而上逼得华西近几年不少医生招聘几乎是满屏的“博士后”。一位医生说,在华西2年的工作量等于其他地方5年。这种“压榨”对医生和病人都不是好事。而与这种超负荷相对的,是四川周边广大地方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的闲置和寂寥。2016年前,四川省每一万名农民配不上1名全科医生,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占不到65%。这在国内医疗体系中并不算夸张。遥望京城,2013年北京的村卫生室诊疗人次占比不足2%。放眼全国,7%的三级医院占有了全国40%的医师资源,吸收了全国45%的诊疗人次(2013年)。而居住在农村的中国6亿人口,早已习惯了“小病自己治,大病跑省城,绝症去北京”。华西有全国最强的科研战队,有中国规模最大的临床技能训练基地,可是“华西再大,也看不完天下病患”。2005年,华西医院提出了把周边基层医院发展成“华西医院分院”的口号。这口号听着得罪人,但真做好了,受益的是病人。十几年来,华西医院陆续对周边地域进行不同规模的对口援建、远程教学,派遣骨干团队下到贫困地区志愿帮扶。最近几年,华西医院的分级诊疗探索渐入佳境,每年至少为3000名全国基层医疗学员举办进修授课,通过远程医学中心为全国644家医疗机构提供教学、会诊,每年培训基层医务人员50万人,远程指导疑难重症病人5000多例。“不要让华西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大象。”这是石应康卸任前最担心的事之一。在“全国人民上协和”的中国医疗体制下,“超级航母”解决不了老百姓看病难,但它或许能以惊人的平台能量带飞一方医疗战队。而这,正是华西医院尝试去做的。资料来源:《解密华西》 桂克全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4年5月1日《1910年,华西协合大学正式开学》 凤凰网 余凡 2018年3月11日——END——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现在各个城市的医院越来越多,人们想要去看病也越来越方便了。现在关于医院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医院都爱招刚毕业的博士生,而不是经验丰富的本科生,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现在就让我带大家了解一下吧。首先,博士生和本科生在学历这方面,差距显而易见。博士生所学的知识肯定要比本科生高不少,而且现在本科生遍地都是,但是想要读到博士生,并不太容易,所以在医院这方面,能够招到博士学历的医生,肯定是胜过于本科学历的医生。其次,博士生学东西快。因为博士生所学习到的知识更为深入,即便他们只是刚毕业,但是他们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肯定都比本科毕业的学生要来得快。还有,能助于医院提高名气。每招收一名博士生,意味着这家医院的实力,已经强劲到可以吸引博士生来此工作,久而久之,人民来看病,更多地也会来这家医院,而该医院的医生实力也会更强大,这十分有助于医院的名气提升,还有未来的发展!最后,能够在医学方面,读到博士的人并不多,毕竟,正常一个本科医学类的学生,都需要读五年,甚至五年以上才能够毕业,而博士正常都是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所以医学类的博士生都是人才,是每个医院都想要的人才。相反,本科医学类的学生,现在是非常常见的。这就是为什么医院宁愿招刚毕业的博士生,也不招经验丰富的本科生,这其中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对此,网友们怎么看?
妙手神针除顽疾,长年病痛显奇效“真的太感谢你们了……”2021年1月8日早上9点,南昌博士中医医院理疗科赵欢喜主任的办公室迎来了一面锦旗,相伴随的还有陈阿姨无尽的感谢。故事还原:2020年11月底,家住南昌市西湖区,深受病痛长达一年半困扰的陈阿姨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南昌博士中医医院接受诊治。“她本应该是在晚年感受子孙满堂的欢乐,是在饭后可以坐着小凳子晒晒太阳聊聊天,慈祥的听着我们给她讲现在的故事。可是自从母亲患上了这个病后,我们一家人的心就揪了起来,这一病就是一年多!她脖子一直不能动,还伴随经常性的腰背痛,面部表情都变得有些僵硬了。日常生活行动不便,饱受疾病的折磨。这期间我们也带着母亲一直在南昌市其他医院持续性治疗,但效果都不明显,反反复复。加上新冠疫情影响,也不敢带母亲到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去,想想母亲把我们辛苦拉扯大,现在却要受这种煎熬,一家人都很苦恼。尤其在2020年10月的时候,时常听母亲一个人小声唠叨,说是拖累了我们。我们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啊!后来在一个亲戚的口中得知南昌博士中医医院理疗科的赵欢喜大夫,在中医临床技能、针灸、推拿医疗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对颈肩腰椎疾病和各种疼痛病的治疗,就决定带着母亲来试一试。”陈阿姨的女儿讲述着母亲的病痛经历。陈阿姨今年60多岁,初见她时,她的头发有些花白,慈祥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留下的皱纹,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目光里夹杂着温和的暖流,仿佛冬日里的阳光,寂寞又温暖。尽管陈阿姨饱受疾病痛楚和摧残,脖子僵着头不能动,却依然能从她明亮的双眸里感觉到她对生活的热情。理疗科赵欢喜主任根据陈阿姨的病情状况,对其进行诊断,进而制定了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以及康复锻炼同步进行的治疗方案。在陈阿姨治疗期间,赵主任每次见陈阿姨都亲切问候,不嫌麻烦地一次又一次地询问陈阿姨的感受,仔细诊断,还详细地把病情的进展解释给陈阿姨听,叮嘱平时生活中要注意的地方,根据病情变化确定药物使用和针灸手法,绝对不让陈阿姨白花一分冤枉钱。每次来医院换药,针灸治疗,护士们都精心照料,端茶送水无微不至,家人不在的时候,一直陪在阿姨身边,陪她聊天解闷。赵主任说,陈阿姨这个病因为拖得时间比较长,是不可能一次彻底治愈,要通过疗程的调理慢慢来。在进行了4次针灸之后,陈阿姨高兴地告诉赵主任,自己的脖子已经可以慢慢转动了,其余疼痛症状也明显减轻。每次治疗完,赵主任都会特别嘱咐注意事项,并告诉陈阿姨一定要定期回来复查。新年伊始,1月8日陈阿姨借着回来复查的时机,带来一面写着“神针妙灸医百病,德技双馨暖人心”锦旗过来对南昌博士中医医院理疗科赵主任表示感谢。陈阿姨紧紧握着赵主任的手,“正是由于你们治病的专业、细心,和精心的护理照顾,才使我的病情迅速好转,让我免受疾病困扰,也不再给儿女们添负担。我已经很久没有像最近晚上睡得这么好了,现在脖子可以转动也不痛了,在医院的时候,你们对待我就像对待亲人一样,我是真心的感谢你们!”“陈阿姨送来的这面锦旗是她的心意,传递的不仅是感激之情,更是对医院服务品质的认可。她的信任和赞誉也将激励着我们每一位医务人员继续以专业的技术、贴心的服务造福更多的南昌百姓。”赵主任接过锦旗,就像接过一份责任,它是对每一位医务人员一点一滴付出的认可和肯定,同时也是一种鞭策,它将激励博士中医医院每一位医护人员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协和医院20名临床博士后日前完成三年的研究后顺利出站,这也是协和医院首批临床博士后。资料图 (图文无关) 新华社供图 摄:张玉薇2016年,协和医院启动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力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临床医学精英人才;2018年,我国首个“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框架共识”发布,进一步明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的目标。临床博士后项目的设立与实施,不仅为国家培养了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也为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的建设发展提供了优质师资保障。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贾晓宏流程编辑:TF017
现代医学院毕业的学生有很多,但实际上医疗人才却紧缺。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对自身健康特别关注,好的医生其实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很多人即使是有一点小病,也要到比较大的医院进行就诊,三甲医院人满为患,这说明现在的医学人才实在是紧缺。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是比较有保障的,但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的学生只能到基层的医疗单位,好一点医院所需要招聘的大都是硕士起点的学生,三甲医院招聘的医学生大都是博士以上的学历。那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何在呢?1、医学生就业竞争较激烈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虽然不愁就业,但大多数的医学专业的学生本科只能到基层,要想留在大城市,成为三甲医院的医生,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在激烈的竞争中,想进入三甲医院,学历只能是越来越高,三甲医院的招聘条件比较严苛一些,在众多的应聘者中,只能挑选学历比较高的,所以这样慢慢的将三甲医院招聘的医学生的学历推高。2、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比较多每年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都是很多的,其他专业在大力扩招,医学专业也在扩招之中,每年毕业的大量的医学生都需要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所以就业压力是比较大的,三甲医院只能优中选优,从而推高了三甲医院对于医学生的学历要求。3、工作专业性要求非常高医生是给患者看病的,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实践经验,只有同时具备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确诊,从而拿出合理的治疗方案。三甲医院特别喜欢招收博士生,因为学历肯定是说明了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强,有利于三甲医院业务水平的提高。4、打开医院知名度的需要医院在介绍自己的时候,大都会讲自己到底有多少博士生学历的医生,有多少硕士生学历的医生,为了让医院的知名度更高,医院需要积极的招收一些博士生,可以提高医院的知名度。现在很多学生都喜欢报医学专业,因为这些学生觉得,只要熬过痛苦的学习阶段,就可以获得一个非常不错的工作,这个工作可以让自己终生衣食无忧,所以很多学生都特别的青睐医学专业。那学医对自己的未来到底有哪些好处呢?1、医生是一个非常崇高的职业,被称为白衣天使,从事医学工作,可以救死扶伤,非常容易获得成就感,可以让自己的人生得到升华。2、同时学医的可以为自己的家庭服务,家里人有一丁点的小毛病就会及时发现,对家里人的健康水平的提高,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3、再者学医的收入也是比较高的,如果能够拥有很好的专业知识,成为一名非常有名的医生,收入是非常高的,有的甚至可以自己开诊所,名利双收,就业方向比较广泛。总而言之,现在医学专业对很多人都非常有吸引力,很多学习成绩非常不错的学生都报考了医学专业,希望毕业后能够成为三甲医院的大夫,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医学专业的学生会经历非常痛苦的专业学习阶段,但是只要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未来是一片光明的,可以获得名利双收。医学专业对学生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很多学生都非常喜欢报考医学专业。但是医学专业想要获得博士学位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学习过程,需要熬过学生时期,工作压力也是比较大的,所以报考医学专业的学生也需要做好思想准备。
8月19日是第三个“中国医师节”淄博市中心医院人力资源部、宣传科面向全院征集了首届“医二代”学霸资料8月21日、22日小编给大家分别介绍了其中的8人和7人(点击可看详情↓)剑桥、哥大、复旦、山大…淄博第一批“医二代”学霸亮相!他们都来自...5个博士、2个硕士!7名学霸,都来自淄博这里今天再带你认识一批学霸这些学霸都是来自淄博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一个科室的“医二代”一个科室共有7个“医二代”是博士,这也太厉害了吧快来跟着小编认识这7名学霸~李维特李维特,墨尔本大学法律博士Juris Doctor,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本科。目前就职于美国K&L Gates高盖茨国际律师事务所(墨尔本办公室),具有中国与澳大利亚法律从业资格。“小时候在西二路中心医院家属院成长的经历,至今仍是我心中美好的回忆。”李维特说,有好多个夜晚她常常望着柳泉路上对面大楼的点点灯光,数着父亲还有多久才能到家。大约也是那个时候,从父亲繁忙的工作中,她渐渐感受到了父亲和他的同事们对于工作的认真负责,仁心仁术。这样的态度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李维特的学习与工作,她以父亲为榜样,不断鞭策自己做事做人也要事事认真、处处负责。“不管‘医二代’是否会克绍箕裘,承袭衣钵,我们当中的每一位都已经深深地被医者身上背负的使命与责任所影响。”李维特表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无论身处何方,作为医者的后代会接过责任这一棒,努力锤炼本领,用心做事,踏实做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李一达李一达,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硕士研究生以肿瘤学专业就读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其间经考核转博并进入博士阶段学习,已发表多篇SCI论著和综述。受医生母亲的影响,李一达从小就对医生职业充满了好奇与敬意,同时养成了自立又自律的良好习惯,也深深体会到医务工作者的辛苦。母亲没有节假日,有的只是周而复始的夜班与白班。但每每看到母亲因为成功抢救病人,亦或病人好转出院而流露出的喜悦之情,又倍感医务工作者的崇高,所以高考后李一达毅然选择了从医。医路无止境,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学医的道路虽然艰苦,每学期都要面对大量的专业课考试,但从做了医学生的那一刻起,李一达就已做好心理准备,因为深知以后要面对的是宝贵而又脆弱的生命。同时,医学的逻辑和严谨也培养了他探索和求知的精神,并促使他投身于科研,为应对目前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的肿瘤贡献一份力量。任瑜任瑜,于天津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毕业,以优异成绩保送直博,就读于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与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毕业后先后进入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机械与制造计量技术研究所工作。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计量师。医务工作者的家庭环境给予她的是自律与担当的言传身教——对工作的负责,对生命的尊重。父母亲在她的印象里总是忙碌,白班夜班假日班,班班不息。家事医事救命事,事事忙碌。有限的在家的时间也总是捧书一本,耕读不倦。无他,医术无涯,常学常新。学习氛围浓郁的环境,促使她自小养成勤阅读、爱思考的好习惯。责任重于泰山的责任感锤炼出她一丝不苟的学习、工作作风。中心医院的孩子,独立生活没问题!中心医院的孩子,耕读不缀是习惯!还希望跟着父母,回到医院的大家庭,唱响儿时的大合唱!孙丰孙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现就职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孙丰成长于一个家中多位前辈亲人从医的家庭,他的母亲是淄博市中心医院的神经内科大夫。孙丰自幼耳闻目睹作为医生的母亲工作繁忙,救治病人不分昼夜、无论节假日,回到家常常一身疲倦。但每当看到病人痊愈,听到那一声发自内心的“感谢”,那种成就感,又令母亲十分开心,所有辛苦烦恼都云消雾散。每当这时他也感同身受,这往往也是全家人分享幸福的美好时刻。有一种幸福叫病人康复,现在长大从医的他真切感受到了这些。从医之路十分艰辛,由于专业知识更新快,需要终身时时刻刻学习。孙丰看到母亲为了更好地救治病人,业余时间钻研业务,关注医疗前沿发展,家中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榜样的力量胜过任何说教和动员令,这些都成为孙丰成长中满满的正能量。他暗暗地下决心,要好好学习,子承母业,做一个人民需要的好医生。现在,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实现了初步目标,学业有成,成为了一名外科医生。正如歌中所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年幼时你是我的榜样”,“现在我要成为您的骄傲和自豪”!孙丰深深懂得选择学医就选择了责任和担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感谢母亲的榜样力量,“感谢淄博市中心医院对我产生重要的引领和鼓舞,我是中心医院的孩子,这是无比的荣光和自豪。救死扶伤、从医为民将是我的无悔选择,我必将更加努力做一个人民需要的好医生。”孙丰说。续广智续广智,英国东英吉利大学、英国气候研究中心博士毕业,完成了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后的研究,正入职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从小成长在淄博市中心医院大院,受同为医生的父母亲的影响,续广智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认真的学习态度、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父母工作忙碌,也培养了他自理、自立、自律的能力和作风,为将来的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山东大学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保研资格,为了更好地发展,申请到英国UEA 大学读研,并最终获得CRU 的博士学位。淄博市中心医院大院的环境,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自立自强的孩子。父母的忙忙碌碌,不但没有让他们懈怠,而是让他们从小懂得了要靠自己努力的信念,培养了他们独立自律的精神。这也是淄博市中心医院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是优良传统的一种传承。杨惠敏杨惠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博士毕业,就职于山东省齐鲁医科大学附属齐鲁医院。杨惠敏的父母都是医生,妈妈是淄博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医生,爸爸是张店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她在淄博市中心医院职工大院度过了青少年时代。耳濡目染,从小对医生的职业充满了尊重和向往。小学时杨惠敏就喜欢阅读临床病例分析的书,感觉医生就像是福尔摩斯,能从一些细小的变化中查找出疾病的元凶,所以立志要做一名为人民健康护航的白衣天使。同时,受父母的影响,杨惠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父母工作很忙碌,培养了她独立自律、思维缜密的学习态度,为将来的生活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高中毕业杨惠敏顺利考入南方医科大学,完成了她的人生小目标。杨惠敏深知,医学领域博大精深,要成为一名好医生,必须不断攀登新的高峰。本科毕业后,杨惠敏考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泌尿内科,完成了硕士和博士学习,并留校穿上了向往已久的隔离衣。“那是我眼中最美最神圣的衣服。我将从此沿着父母走过的路,开始医学领域工作的新篇章!”第三个医师节之际,杨惠敏表示:“感谢淄博市中心医院的良好的学术氛围,感谢父母的言传身教,是你们的楷模作用培养了我自立自强的个性。我将不负众望,工作中秉承淄博市中心医院院训,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淄博市中心医院是我成长的摇篮,在此祝愿淄博市中心不断发展壮大,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培养出更多学霸‘医二代’!”周玉斌周玉斌,201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免疫学博士,现任四川科伦药物研究院临床研究中心运营总监。周玉斌2000年毕业于淄博市实验中学第一届,2005年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毕业后学校保送直博。因母亲就职于淄博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周玉斌从小就在医院环境中长大,见惯了深夜医护人员忙而不乱的身影,对生死一线的抢救也不陌生,养成了沉稳、遇事不慌的性格;自小学开始,每天放学后与母亲同时学习,周玉斌写作业,他的母亲自学英语、进修专业。周玉斌见证过医者在患者劫后余生中的伟大,也体会过作为医护家属不能被陪伴的辛酸,但在人生岔路口,仍然愿意“除人类之疾痛,助健康之完美”。虽然没有选择在一线直接面对病患,但在另一个战场上,周玉斌在为解决当前临床上力不从心的疾病而奋斗,他说:“坚守‘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这是一名‘医二代’的传承。”简直太牛啦!真.别人家的孩子啊猛戳下方小花给他们点赞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翟咏雪 通讯员 郑春雁责任编辑:石晶 审核:李进军 校对:孙双【来源:鲁中晨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博士后研究员是科研团队中重要成员之一。但博后招聘信息既不像教职工招聘那样集中公示在某个地方,也不像研究生入学申请条理清晰。博士后申请没有特定的时间限定,且申请程序复杂。为此,Science职业专栏特意请哈佛大学Leah H. Somerville教授将博士申请程序简化,并给出5个诀窍。1, 仔细考虑自己的选择Thinking through your options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博士后研究工作,多数博士研究生把继续博士后研究作为毕业后默认的下一步计划,却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真正的目标。因此,在开始申请博后前,你需要进行一次深刻的反思与灵魂拷问:是否博士后工作是你长期职业规划中必须完成的事?如果答案为:是。那么问自己:申请什么类型的博后?这些问题进一步延伸到:你是否想要在某一专业领域继续学习?或者学习一项科研新技能或新技术?你是否想要在不同领域给予你指导和建议的博后指导老师?或者你仅仅是需要更多的时间从事新研究?当你明白自己想要在哪个领域达到何种目的后,你将会更清楚自己首选目标实验室是哪些。2,制定计划表Making a list通过一番头脑风暴后整理出自己的博后申请计划表。有三个关键点。A,选择一个合适的导师是开始申请最重要的一步,你需要时刻铭记,博后研究是超出一般水平的研究工作。学术圈通常将博后研究作为撬开新研究领域大门的支点。B,你应该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方向以及是否一直渴望在某个领域里取得一定成果,然后将这些相关实验室找出来,列入你的计划表。找出那些真的让你觉得值得花上几年,甚至更多时间去研究的领域。你的兴趣可能会随着时间改变,但是现在至少它可以作为指南针,指出未来大致的方向。C,制定计划表时还应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如地域因素。你可能想要去一个离家较近的研究中心,或你可能偏爱某一座城市。如果你有这些顾虑,由于多数人倾向于选择这热门的城市,你也可能会因此而错过一些特别优秀的导师。博后工作不是长久学习,你可将目标区域扩大至在可接受短期工作生活的区域范围,这样以来也可以增加成功申请博后的几率。3,寻找课题经费来源Finding funding博后工作最难的部分之一是研究经费来源问题。一些博士在向意向导师申请时,如果导师回复“如果你有自己的课题经费,我们将更欢迎你加入我们的团队”,可能就意味着,这位导师没有可供你使用的经费来源。然而,你可以选择自己申请课题经费,并将部分用在博后研究工作的实验室。经费来源途径不同,如博士后基金、企业来源以及校级课题经费支持。申请课题经费会耗费大量时间,但获批后你可以有充足的自由安排自己的研究计划。最关键的是,博士后期间的课题申请,既是对自己以后成为PI的训练,更是真正进入到该领域,从旁观者成为玩家的关键一步。 哪怕是一分被拒绝的基金申请书也没有关系,因为这体现了你的独立思维和务实工作。带着申请意见和你的导师好好谈一谈,也行你们会由此彼此成就。除此之外,你还可通过一些其他途径获得研究经费支持,一些博士后可通过参与教学或管理工作,将获取的薪酬用于研究支出,或可兼职参与其他课题研究。还有一些博后则通过与私营企业合作得到一定资金支持。另外,一些大学会给博后发奖学金,还有一些其他福利,如:聘请他们继续留在实验室或留校任教。自己找不到基金?也没有关系。那就全力找有基金的PIT。可以根据基金委网站上的基金资助情况,找到自己研究领域内的哪些教授刚刚获得基金资助。4,积极与导师建立联系Initiating contact你可能会发现在某些大学官方网站上有博后招聘信息,但大多数博后招聘信息都不会挂在官网上,这些博后招聘往往在平时的学术交流或学术圈推荐产生。这也就是为什么建议你要扩大目标工作地域,并在平时工作中积极与意向导师或感兴趣的实验室取得交流与联系。尽管你意向的导师可能近期不招博后,也建议你给他们发邮件推荐自己。在邮件中,你可以叙述自己的工作学习以及科研经历,并说明申请到他那里工作的理由,注意用语简练,要点明确,附上精心准备的简历。实际上,和领域内PI沟通,正是一个成熟科研人员的基本素质。因为你以后的基金申请、论文发表、工作推荐等等一系列事情,都会由他们的主导。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准备呢?目前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建议你至少提前一年给意向导师发邮件推荐自己。可能你会觉得时间过早了,但其实实验室大佬们老早就已经开始课题经费申请了。并且,你(或导师)为你的研究申请经费也需要时间。5,取得书面合同Getting things in writing 由于博后招聘没有较为统一规范的程序及要求,只有在取得书面合同时,你才能确认自己申请博后成功。口头的交流容易造成误解。例如,有一位申请者在跟意向导师交流时表示想要过去从事博后研究工作,这位大佬也给了模棱两可的回应,然而这位申请者却解读为口头上接受了他的申请。几个月后,当他询问什么时候去实验室开展工作时却被告知不记得有过这样的对话。博后通常是全职带薪并附有其他一些福利的,所以当你申请成功后应及时了解薪酬、医保、退休金、工作年限以及其他相关福利待遇(如:离家远距离工作福利、出差福利以及交通补偿等)等。你应及时提出科研工作时所需要的条件以及设备、外出学习、专业培训、出版费用报销以及其他工作相关支出报销的申请,这些问题通常是可以协商解决的。要记住,在正式签订合同之前,要积极“推销”自己。最后,祝君好运!Good luck out there!(参考Hanson临床科研)
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关于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通知》(人社部发〔2020〕108号文件),经过严格的审核、筛选,最终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是我院全面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着力推动高层次人才发展取得的又一新突破,标志着我院医、教、研深度融合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指在企业、科研生产型事业单位和特殊的区域性机构内,经批准可以招收和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组织,为我国的高技术人才与企事业搭起了桥梁,是产、学、研相结合的新路子。我院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后,可以吸引和承载更多的高学历、高层次医学人才进站从事科研工作,为高端医学人才提供更高层次、更大空间的平台。这对于激活医院创新驱动引擎,激活山西医学科学院发展,发挥高级人才载体功能,提高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加快培养跨学科、复合型、战略型和创新型医学人才,逐步实现突破性科研成果、高水平医学人才团队、高质量医学科研平台等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山西白求恩医院
记者 沈晓颜通讯员 胡宇翔 卓豪人7月25日上午,桐乡市中医医院举行了张烁博士工作站暨浙江省中医院消化系统疾病MDT合作基地成立暨签约仪式,两家医院就相关合作进行了签约和揭牌,标志着张烁博士工作站落户桐乡,浙江省中医院消化系统疾病MDT合作基地在桐乡成立。据了解,浙江省中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烁博士,现为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食管炎、萎缩性胃炎、消化不良及胃肠早期癌症等,以及早期胃、肠癌内镜筛查及微创治疗、各种内镜微创治疗。多学科诊疗模式(简称MDT),由多学科资深专家以共同讨论的方式,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的过程,尤其适用于肿瘤、肾衰、心衰等复杂疾病的诊疗。MDT在打破学科之间壁垒的同时,有效推进学科建设,实现医生、科室和医院的共同提高,实现各科资源和优势的最大化整合,提高诊治质量,从根本上降低医疗费用,大大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桐乡市中医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合作开展后,张烁博士所带领的消化系疾病专家团队将定期来院开展技术指导、教学查房、学科管理、科研计划、人才培养、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等全方位帮扶,加速提升该院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技术和服务能力。同时,借助浙江省中医院的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桐乡市中医医院将强化医院内涵建设,完善学科人才队伍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医院标准化服务体系,提升专科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一直以来,桐乡市中医医院和浙江省中医院在多个科室与领域开展合作。去年,桐乡市中医医院加入了省中中西医结合远程教育学院,省中医院专家医生每月选派专家前往桐乡开展专家门诊、手术、疑难病例讨论、教学等活动,桐乡市中医医院多名年轻的业务骨干进入省中医院进修学习。 今年4月,桐乡市中医医院与浙江省中医院举行了专科合作签约仪式,开启了两家医院“点对点”精准合作新模式。据悉,此次合作将进一步推动桐乡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健康桐乡建设,提升医院在消化系统疾病领域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教研水平。今后,桐乡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博士级专家的医疗服务,群众就医满意度不断攀升有了新的保障。“接下去,我们将尽可能地为博士工作站、消化系统疾病MDT合作基地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桐乡市卫健局局长张雪根表示,依托省级医院的优质医疗和管理资源,更加注重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更加注重服务管理、品牌提升,将桐乡市中医医院打造成专科特色明显、中医优势突出、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的现代化中医医院。当天上午,张烁博士专家团队还为桐乡百姓开展了现场义诊。编辑:沈晓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