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计划引进千名博士三千硕士求通久矣

计划引进千名博士三千硕士

南方日报讯 (记者/黄嘉锋 通讯员/林丹璇)3月16日,汕头市委组织部发布招聘公告称,2020年,汕头市将拿出2亿元作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加大人才引进培养服务力度,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人才保障;实施引进博(硕)士三年行动计划,从2020年起,用三年时间,集中引进1000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和3000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充实到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公告显示,今年汕头计划引进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40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00名。引进对象为国内全日制普通高校博士研究生或经教育部认证的海外留学博士,重点引进紧缺急需专业博士,其中理工农医科专业应占80%以上,人文社科专业少于20%。截至2019年底,汕头市共有博士博士后962名,其中2019年以来新引进博士博士后146名。在汕工作的外籍高端人才188名和外国专业人才188名,其中2019年新引进外籍高端人才93名和外国专业人才111名。本次报名,博士招聘从即日起至7月15日,硕士招聘从即日起至5月31日。

北少林

计划5年新引进1000名博士

为加快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引进集聚,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珠海日前发布《珠海市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创新发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指出,从2018年起,珠海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创建博士工作站50家,新增博士后工作站、分站、创新实践基地50家,新引进博士1000名、博士后150名。在站博士后可享受生活补贴对新引进珠海市创新创业的全日制博士,年龄40周岁以下,且符合相关条件者,给予25万元生活补贴,分两年等额发放;出站后留(来)珠海市创新创业的博士后,年龄45周岁以下,且符合相关条件者,给予50万元住房补贴,分五年等额发放。珠海市在站博士后,给予每人每年20万元生活补贴,资助期限为2年;并按珠海市专家体检标准,享受每年一次免费体检。全球排名前200高校的国(境)外博士毕业生来珠海市成为在站博士后,可享受省财政给予的生活补贴和住房补贴(在站期间每人每年30万元生活补贴、出站后留珠海市工作的每人40万元住房补贴),还可同时享受珠海市在站博士后和出站留珠海相关政策待遇。另外,办法还规定,博士和博士后获国家基金配套资助、博士和博士后可享事业编制保障、企业引进博士和博士后可获政策支持、博士和博士后可走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等。新政适用范围较广据了解,《办法》适用于珠海市机关事业单位(含中央、部属、省属驻珠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依法在珠海市注册纳税的企业、新型研发机构、民办非企业和市直属公办高校(不含在珠其它高校)等用人单位,及其新引进的全日制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含留学回国、国外及境外博士和博士后)。《办法》规定,新建博士工作站、新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可享受资助。例如,珠海市科研机构、三甲医院、大型工业企业,建有研发机构的规模以上企业、成长性高新企业等新建博士工作站,给予一次性建站补贴50万元。支持科研机构、三甲医院博士工作站与珠海市中小型科技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在站博士由设站单位统一纳入事业编制保障管理,5年内保留事业编制人员身份,其工资待遇、保险缴纳由设站单位予以保障。新政有效期5年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称,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珠海市博士后管理工作暂行办法》同时废止。2018年1月1日至本办法印发之日,新引进博士或博士后、博士后出站、新设博士或博士后工作载体等按本办法执行;本办法未尽事项,按国家、省相关规定执行;此前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关注百家号乐居买房,掌握购房好时机。】

是谓天门

高价引进博士,却被诉诸公堂,人才引进为哪般!

大家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不少地方,不少单位都打出了各种吸引人才的政策,更有甚者,以几十万的安家费吸引博士,从安家费到科研启动基金,有的甚至会安排家属工作。可以说是无微不至,赚足了眼光。尤其是对于非重点地区的一些双非的本科院校,为了吸引人才更是十八般武艺一起上阵,可以说为了吸引人才,铆足了劲头。生活似乎是那么美好,很多人羡慕博士的待遇和生活。但是生活到底是残酷的。前不久,在江苏盐城,一位高校老师将盐城工学院诉诸公堂,在其接受新闻采访时称,盐城工学院在入职时允诺的待遇很多没有实现,反而房租不断上涨,人才公寓也无影无踪等等一系列的遭遇让他提出了辞职,但是却被学校索赔138万。因此,只能将学校告上法院。这样的情况,不禁让旁观者有了学校先将老师骗进来的感觉,之前允诺的政策朝令夕改。这确实与一个高等学府的形象不大相符。但是这可能是很多人才引进政策的现状!在入职前百般诱惑,入职后,一拖再拖!其实仔细想一想就能明白,为什么有人才引进政策。人才引进政策为什么往往落不到地。就拿高校来说,双一流高校几乎不可能给一个博士开出几十万安家费的条件,普通的博士基本连面试双一流高校的机会都没有。而普通的院校往往缺少人才,但是普通的博士在普通院校来说,往往也很难取得很好的成绩。这也让高校对他们不是那么的重视。至于以前允诺的政策,则是慢慢谈,慢慢等,反正你都已经入职了。几十万的安家费也要分5年,10年才会全部发完,而且还要收税。但是无论如何,政策朝令夕改,政策不落地就是单位的错!知己知彼,才能不会遇到此类事情。作为一个待价而沽的人才,首先要明白自己的分量,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这样才不会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其次针对用人单位,也要做一个详细的调研。可以通过已经工作的人,网络等平台对用人单位做一个详细的了解。在签订合约之前,也对各项政策逐个逐项地去了解,对合约的内容也要再三推敲。不能盲目的就签订了劳动合同,否则违约成本是个人难以承受的。很多刚走出校门的博士硕士,二十年的寒窗,只为一个好的工作。但是刚出象牙塔的研究生群体,面对各项人才引进政策往往也慌了神。不仅仅高校,很多企业,地方政府也有很多不同种类的人才引进政策让人应接不暇。在感慨读书改变命运的同时,更应该擦亮双眼,保持头脑的清晰。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吸引人才自然是单位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也不能通过一些夸大其词的手法来欺骗人才,结果只会把自己招牌砸烂。

阿什利

重磅!各省市对于博士人才的优惠政策

随着近年来各地对人才的重视,纷纷出台了各类重磅优惠政策。以下是国家各省市对硕博士人才的补贴政策。广州广州对于人才引进也是十分重视的,尤其是在住房补助上很友好。对于新引进入户的全日制应届本科生,只需在广州工作满一年,即可获得2万元住房补贴,硕士研究生可获得3万元;博士研究生以及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可获得5万元住房补贴。深圳在落户上,只要大专以上学历、满足年龄小于35岁,且缴纳了深圳社保即可申请在深圳落户。最给力的是生活补贴和租房补助,本科学历可补贴15000元,硕士25000,博士30000,关键还是一次性发放!在租房上,提供30万套人才住房解决应届生租房困难,研究生以上学历可优先承租,这在租房很贵的深圳来说,真的是大大的福利。在购房上,研究生以上学历也享有优先购买人才住房权。对于创新和研发型人才则更是优待,最高可提供5000万元的支持。上海8月6日,国新办就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总体方案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议提到,为了吸引人才,提出了12条政策,包括人才“居转户”(居住证转户籍)年限从原来的7年缩短到5年,核心人才进一步缩短到3年。对于非本市户籍人才购房资格,由居民家庭调整为个人。而且,原来的政策是购房需要缴纳个税或者社保年限要有5年,新片区缩短到3年。杭州日前,杭州市政府刚刚对人才政策进行修订,修订后的政策覆盖面更广、补贴更多,而且从今年6月份毕业就可以申请。具体是,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者大专紧缺专业的毕业生,可以直接落户,来杭州工作的本科可以领到补助1万元,硕士研究生可领到补助3万元,博士研究生补助5万元;杭州还建设5万套人才专项租赁住房,租金便宜;对高端人才分别给予100万、80万、60万元购房补贴。绍兴前几天,绍兴刚刚出台了人才政策3.0版,其中对于硕博士毕业生来绍工作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详细规定,补贴力度和吸引力巨大。比如,对受邀参加应聘求职、短期实习(不超过1个月)等人才交流活动的高校在校生,给予200-1500元交通补贴,并按每人每天150元标准安排食宿;超过1个月以上见习实习的,给予相应交通补贴,并按照专科(高职)、本科及以上分别为地方最低工资标准的60%、80%,给予接收企业最长12个月的见习实习补贴。宁波2019 年 2 月初,宁波市奉化区发布新的人才购房政策。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人才,给予购房款总额 55%、最高购房补贴 50 万元;硕士研究生或副高职称人才,给予购房款总额 35%、最高购房补贴 25 万元;本科或中级职称人才,给予购房款总额 15%、最高购房补贴 10 万元。以奉化区 9K-13K 每平米的住宅价格,假设某博士购买总价 120 万的房源,获得补贴 50 万后自己只需要付款 70 万元。湖州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出台《南浔区引进大学购房补贴实施办法》,对博士、硕士、本科生、其他大专及以上毕业生给予相应的购房补贴。在南浔区购买的第一套家庭住房,补贴金额分别为 50 万、25 万、10 万和 5 万,分三年补贴完成。天津天津在落户政策上本科以上学历可直接落户,在租房补助上也很给力,博士毕业生每年3.6万元,硕士每年2.4万,本科生则是1.2万元。对于高端人才最高将给予1000万元的科研支持和200万元的奖励资助,而且在父母的医疗待遇、子女入学上都有相应的资助和政策扶持。石家庄石家庄最给力的是落户速度和购房补助。落户政策承诺即报即批,当日则可办结。大专以上学历凭毕业证则可申请。首次购房不限购,且硕士生可领取10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学士5万,博士15万,这个政策扶持力度可真不小。在石家庄创业也是有补助的,办理了营业执照且稳定经营半年以上,即可获得1万元的一次性补助,是不是超给力的。郑州郑州推行“智慧郑州”,中专以上毕业生“零门槛”落户、对新引进落户的博士、35岁以下的硕士、本科和预备技师(技师),三年内按每人每月1500元、1000元、5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博士每人10万元,硕士每人5万元,本科毕业生每人2万元的购房补贴,高端人才奖励500万,满十年送300平米住房。武汉武汉号称要在“5年留住100万大学生”,武汉实行大学生落户与就业创业政策全脱钩,确保大学生落户零门槛,同时对引进的博士毕业生,每月补贴2000元,持续补贴3年;到新城区工作的本科生,每年补贴1万元,持续补贴2年。对留汉创业就业的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毕业生,给予每人 6 万元资助;对留汉创业就业的优秀毕业生,给予每人 2 万元资助;对青年优秀创新创业人才、用人单位举荐的技术骨干或高管,给予 10 万-20 万元项目资助。落户和购房者优惠众多,非户籍大学生持房票购房打八折。长沙对新落户并在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等全日制高校毕业生(不含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两年内分别发放每年1.5万元、1万元、0.6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博士、硕士毕业生在工作并首次购房的,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购房补贴;新进长沙市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博士后科研人员,给予10万元生活补贴。西安西安市属单位公开招聘博士研究生,安家补助费每人由5年10万提高为5年15万。由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文设立的西安市博士后创新基地单位,对新设立西安市博士后创新基地奖励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西安市博士后创新基地博士后人员安家补助博士后创新基地所在企事业单位签订与项目执行期相同期限的劳动合同,并在市人社局备案的博士后创新研发人员,开展经审批的创新科研项目,每人一次性补助20万元。在其他单位停薪留职,与博士后创新基地所在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合作协议,能够全职在创新基地工作,并在市人社局备案的博士后创新研发人员,开展经审批的创新科研项目,每人一次性补助10万元。与博士后创新基地所在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开展经审批的创新科研项目,在项目开展中起主导作用,并在市人社局备案的博士后创新研发人员,每人一次性补助5万元。青岛主要面向博士、博士后等青年人才。为来青岛的在站博士后2年内发放12万元生活及住房补贴。将出站(基地)留青、来青工作的博士后安家补贴由原来的20万元提高到25万元,对来青创新创业并购买首套商品房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分别给予15万元、10万元一次性安家费。这几项普惠性政策补贴,在数额上都达到全省乃至全国领先。济南对企业新引进入户的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按照每月1500元、1000元的标准连续发放三年租房补贴!烟台烟台市出台首次购房政策,购房补贴按人才层次进行发放。其中正高级职称人才补贴标准为 6 万元 / 人;博士研究生和副高级职称人才补贴标准为 4 万元 / 人;硕士研究生补贴标准为 2 万元 / 人。同时符合以上多项标准的高层次人才,按照就高不重复的原则执行。夫妻两人符合标准条件的,均可申请购房补贴。威海威海市文登区发布《高校毕业生聚集计划》,规定连续工作满 3 年的高校博士、硕士毕业生在文登购房后,可分别申请一次性购房补贴 10 万元、5 万元;博士、硕士、本科生可享受工作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 5000 元、2000 元、1000 元;博士、硕士可申请安家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 1000 元、500 元。淄博淄博人社局出台规定:对于全日制硕士毕业生,工作起三年内发放每年 1 万元租房补贴,本人首次购房的给予 3 万元购房补贴;对于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工作起三年内分别发放每年 0.6 万元租房补贴,本人首次购房的给予 1 万元购房补贴。泰安2017 年,泰安市出台了支持企业引进高学历人才的补助政策:与企业签订不少于 3 年劳动合同的高学历人才,除享受本单位公布的待遇外,政府连续 3 年每月对全日制博士补助 2000 元、全日制硕士补助 1000 元、国内外知名院校全日制本科生补助 600 元。大连大连对新就业或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给予每人每月博士900元、硕士600元、本科及大专300元租房补贴。2015年以来,已向3824名高校毕业生发放补贴2242万元。同时,市本级还筹建了人才公寓,可满足近千名高校毕业生拎包入住。放宽居留落户条件。在连就业的博士研究生、45周岁以下硕士研究生、40周岁以下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35周岁以下普通高校专科毕业生,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办理落户。沈阳对新落户并在沈工作的全日制博士、硕士,在沈首次购买商品住房的,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购房补贴。原籍非沈阳的全日制高校毕业生首次来沈就业创业,可享受博士800元/月、硕士400元/月,不超过三年的租房补贴。而来沈阳求职面试,沈阳“人才驿站”向应届和往届毕业生提供10天内免费入住服务。合肥对于到肥企业工作且符合人才目录的博士、全日制硕士和“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以及其他急需紧缺人才,合肥市在三年内每月分别给予3000元、2000元生活补贴。呼和浩特相比于其他城市的住房补贴,豪爽的内蒙人表示直接买!呼和浩特在购房补助上相当友好,大学生只要落户呼和浩特,就可以半价买房,并享受两成首付。半价!半价!半价!重点的事情说三遍。柳州柳州作为广西代表城市,也给引进人才开出很好的福利。对企事业单位新录用和来柳创业的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在柳参加社会保险并正常缴费6个月以上,给予生活补助:博士每人每月1500元、硕士每人每月1000元;获得学位的本科生每人每月500元。获得学位的全日制本科、硕士、博士等非柳州市户籍的高校毕业生,来柳面试或有意在柳就业创业的,可凭本人毕业证、学位证、身份证和租房合同申请最长6个月每月800元的租房补贴。对新进博士工作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按其在站实际工作时间,给予每人每月2000元生活补助,对出博士工作站留柳或来柳在企业工作的博士后,一次性给予每人20万元的科研经费。对在柳自主科技创业的博士和硕士,依据创业项目市场前景和效益评估情况,分三档给予博士20万元、50万元、100万元和硕士10万元、25万元、50万元的创业经费,支持优秀人才在柳创业。在柳创办小微企业的各类人才,择优给予最高10万元奖励。海南为了引进人才,海南在购房政策上也是煞费苦心。引进人才在海南购房,享受与本省户籍居民家庭同等的首付比例。海南最严限购之下,非本省户籍购房须提供累计2年及以上个税或社保才能在指定区域进行购房。同时,杰出人才可住免租金赠产权公寓;拔尖人才5000元/月,其他类高层次人才3000元/月,全日制硕士生(40岁以下)2000元/月,全日制本科生(35岁以下)1500元/月。关于国内在职博士、国外留学博士、硕士等报考事宜,欢迎关注公号:在职研微厅

始于玄冥

2020年福州市引进优秀博士(行政挂职类)岗位在这里

@优秀博士!注意啦!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实施福州市“引进培养千名博士”人才计划,根据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等5家单位联合发布的《关于福州市引进科级行政挂职优秀博士工作补充事项的通知》精神,经研究决定,面向国内外高校选拔一批优秀博士到我市各级党政机关储备锻炼,锻炼期满考核合格者调任党政机关工作。2020年福州市引进优秀博士(行政挂职类)计划工作岗位名单一、选拔对象属于教育部认证的境内外高校应届全日制博士毕业生。同时应符合以下条件:(一)必须在2020年12月31日前毕业,并取得相应学位。(二)年龄原则上35周岁以下(即在1984年1月1日后出生)。(三)经面试考核优秀且符合国家公务员考录规定相关要求,具备招考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二、安排使用与政策待遇(一)工作岗位。由用人单位主管部门通过免笔试直接面试考核的方式选拔引进,聘任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报到后,人事关系统一挂靠市委党校,选派一线工作岗位储备锻炼(见附件中各单位“储备锻炼一线工作岗位”)。期满考核合格,调任机关正科级领导职务或副科级领导职务、二级主任科员(见附件中各单位“拟调任机关工作岗位”);(二)职务安排。储备锻炼3个月期满,经考核合格者,聘任为事业单位正科级领导职务或七级职员,试用期1年。试用期满后,用人单位主管部门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征求市委党校意见后报送市人社局,由市人社局汇总调任人选,上报市委组织部、市公务员局办理调任手续,按有关规定进行公务员登记;考核不合格的,延长试用期半年;半年后考核仍不合格的,就地解聘;(三)工资薪酬。储备锻炼前3个月执行初期工资,3个月后执行事业单位七级职员工资标准,绩效工资水平按市委党校同类人员的平均水平执行;(四)培养选拔。科级行政挂职优秀博士作为我市党政机关干部的重要储备资源,挂靠市委党校期间即纳入我市党政机关干部任职培训等计划,予以重点培养;(五)其他优惠政策。科级行政挂职博士除享受同级别工资、福利等待遇外,在落地满1年后一次性享受30万元人才配套补助。对于工作不满3年离职的,应在办理离职手续前按照差额年限(每年10万元)退还已经发放的补助资金,差额年限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科级行政挂职博士本人及配偶、未成年子女在我市无住房的,可申请承租最长不超过三年的酒店式人才公寓。个人承担租金三分之一。同时,享受快捷落户、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三、选拔方式与程序(一)发布招聘信息。在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http://www.fuzhou.gov.cn/zgfzzt/srsj/fzrs/)、福州人事人才网站(http://www.fzrsrc.com)发布统一的招聘公告(含储备锻炼及调任的机关工作岗位,见附件)。(二)开展面试考核。根据公告,有意向的博士向用人单位主管部门报名。用人单位主管部门自行组织开展资格审查、免笔试直接面试考核、公示(5个工作日)、体检(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政审等工作,确定拟录用人选,上报市委组织部、市公务员局、市人社局、市委编办等部门研究审核。(三)办理聘用手续。经研究符合录用条件的人选统一按有关规定集中办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手续(办理时间为4月、7月、10月),签订聘用合同,安排到用人单位一线工作岗位储备锻炼。在办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核准手续前,博士必须取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逾期取消资格。四、其他事项1.应聘人员如存在弄虚作假行为,或者以其它不正当手段通过应聘的,取消其录用资格。2.工作人员应遵守人才引进工作纪律,认真履行职责,招聘工作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

尚玄

博士引进到机关事业单位,定事业编管理岗7级,发展前景好吗?

全国各地近些年都十分注重人才,希望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博士人才引进到机关事业单位,发展一般都会比较好!这些人才都是在组织部有备案的,每年统计人才是都会填报。我所在南方三线城市,十年前引进人才比较多,这些年直接引进到机关事业单位就比较少了。博士人才引进到机关事业单位,一般有两种定职定级方式,一种是进入机关入行政编即公务员,定主任科员,个别名校引进的能直接安排副处领导岗位;一种是入事业编,定管理岗七级,前一年或者两年,还可以领人才补贴,前些年定的是每月1000元。题目所说的情况,正好是后一种情况,我们单位正好有一个这样的例子,可以借鉴一下。金博士是在2010年由市委组织部作为人才引进的,被定为事业编管理岗七级,然后被派到我们单位任职。当时我们单位刚成立不久,刚开始是定为财政全额事业单位,不久改为行政单位,因此形成了既有公务员,又有事业编制人员的混编混岗行政单位。金博士刚进入单位时只享受管理岗七级的工资,没有相应的职务,有点类似于降职安置的军转干部,但其第二年就被任命市政管理局局长(单位内设机构,正科级)。此后他这样在单位三个内设机构轮岗任局长,在2014年时,传出其要调任市邮政局副局长,也来考察过,但后来没有成行,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两年后,也就是2016年,金博士调任是科工信局副局长,一举解决了副处岗位,也成为了公务员。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博士人才,即使被定为事业编制管理岗七级,在最开始并没有相应的职务,但其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广的。在事业单位,或者混编单位基础打牢之后,很容易调任到市直机关,从而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很多人都是走这样的路子。在我所在市引进的博士人才中,现在有几个已经担任市直机关正职,大部分都已担任副职,个别从名校引进的已经担任了副市长,堂堂的副厅级干部了,年龄不到40岁,可见引进人才发展前景有多好。你认为呢?欢迎留言交流你的看法!

日取其半

大同市以用为本引进博士研究生初见成效!

大同市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地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建设人才支撑下的创新高地,争当对外开放尖兵和能源革命尖兵,以用为本引进转型急需、基层需求、人才愿来、专业对口的博士研究生,收到良好效果。截至1月下旬,已有118名博士研究生慕名投递意向简历,6名通过考核正式引进,12名校地共用博士研究生挂职市直单位副处级领导职务。优惠政策,磁吸各方人才中共中央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意见》和山西省委《实施意见》出台之后,市委大刀阔斧改革,破旧立新建制,出台“凤凰人才”三年发展规划和系列引才优惠政策,向基层放权,为人才松绑,向科技让利,大力实施本土人才振兴等十大人才工程。以百名博士研究生引进工程为突破口,计划三年内为全市企事业单位引进300名博士研究生,以优化干部队伍专业结构,缓解各行业领域高层次人才不足、创新驱动乏力等发展难题。制定“百名博士研究生引进工程”实施办法,摒弃以往引才“小家子气”,出台15条新政策,对引进的博士研究生事业发展“给位子”,生活保障“给房子”,科技创新“给金子”,实行专用编制,破格晋升和聘用专业技术职务,最低给予正科级职务,有职级职务的晋升一级安排使用,工作满两年且表现优秀的可先挂后任县区或市直单位副职,最高给予1000万元资金扶持科研成果转化,并提供120-150平方米的超低租金住房一套,连续服务满8年房屋产权产籍归本人所有。优惠的政策,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各方面人才向大同涌来。目前已有80多位在读博士研究生“预订岗位”,20多位已就业博士研究生打算“跳槽”,其中三对夫妻博士愿意“结伴同行”。走进高校,批量对接人才大量的人才需求,更需积极主动、多措寻才。市组织人事部门不等不靠,把目光瞄向博士研究生聚集的高校,主动出击联系对接人才。去年9月,市委组织部与北京大学大同校友会携手合作,共同举办了“寻梦大同,共创未来——首批北京大学联校博士团和大同大学校地共用博士研究生创业对接活动”,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12所高校的48名博士研究生,26名与用人需求单位现场签订“双向引才合作意向书”,9名博士研究生以“人才顾问”形式联系服务大同。2017年11月,市委组织部又与市人社局、编办和相关专家组成3个招才引智小组,走进北京、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陕西等省份的高校,宣传推介大同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和临近京津的区位优势,现场对接回了48名博士研究生。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又围绕打造“新能源之都”,瞄准大企、大院、大所、大校,引进了一大批高校、企业精英人才,共建大同全科盟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大同能源革命科技产业园,人才聚集效应加速呈现。双向选择,选准适用之才引才是为“用”,不为“装门面”。市委组织部着力准确掌握全市发展战略对人才的实际需求,面向各行各业征集需求人才。去年,根据全市86家企事业单位涉及150个专业、168个岗位、908人的人才需求,专门引进博士研究生。为确保引进的博士研究生和用人单位双方满意,市委组织部一方面将博士研究生的专业及研究方向等基本信息提供给基层,供用人单位挑选适合所在行业专业和单位岗位的人才;另一方面当好“红娘”,协调博士研究生和用人单位牵线互动,提高引才成功率。 快速兑诺,贴心服务人才为保证双向选择,让引进的博士研究生尽快入职上岗,市委组织部特事特办、简化引进程序,制定组织、人事、编制、用人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专家联合考核的办法,量身设计考核登记表和审批表,一次性考核合格即可入职。大同市委人才办规范流程,落实博士研究生优惠政策,及时向用人单位和人社、财政、公安、房管、教育等职能部门下发“引进人才通知单”,“一站式”督促办理引进人才职务职级、住房保障、随迁落户、社会保险等手续。建立“联系服务卡”和“跟踪培养表”,跟进解决引进的人才在适应环境、享受政策、成长进步、创业创新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保证人才安心工作,尽展其才。

人曰

博士人才引进到政府机关,定事业编管理七级,以后前途怎么样?

小公所在地区是西部三线城市。前几年,为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从高校引进博士人才充实到机关事业单位中来,公务员基本上以定向选调生的方式引进,事业单位以人才引进的方式入职,统一都采用直接面试考核的方式招录,不用参加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笔试。当时给出的政策非常优惠,博士入职试用期转正后直接定级副处(副调研员),然后根据组织部门安排进行多岗位锻炼,有的被安排到基层岗位历练,有的直接放到县区锻炼,干个一两年后转实职副处岗位,再锻炼几年提拔正处。目前,本地多个县区和市直机关出现80后的县区长和一把手,极少数已经提拔副厅,很多都是当年引进的博士选调生。由此可见博士入仕的优势。这两年,政策有所收紧,博士毕业入职本地机关事业单位,不再像过去那样破格直接定副处,而是统一按照常规方式定级,即公务员定二级主任科员,事业编定管理七级,从正科起步,再视后期发展情况逐步提拔晋升。一般来说,博士入仕只要自己不犯错,三五年后基本上都能提拔副处,有了副处打底,再往后提拔正处也不是难事,至于最后能不能到厅级,则要看个人造化。总而言之前途不会太差,毕竟起点高了,从正科起步,已经是很多人特别是基层干部一辈子无法企及的高度。地方政府机关引进博士人才,一般都是直接安排在机关工作,定职定级。但也有不少地方统一先安排在事业单位锻炼,从管理七级岗位开始,题主应该就是这种类型。像这种情况,一般在事业单位锻炼两三年后,都会解决副处待遇,要么留在单位当领导,要么放到县区和其他市直机关锻炼,个人能力强的,后期很快会使用到重要岗位,担任处级领导职务,再逐步从中选拔优秀分子进一步提拔重用。地方引进博士人才,一定会人尽其用,按照既定目标安排使用,不会人为造成浪费。博士毕业进入地方政府工作,对这点要有足够的信心。但是,后期能发展到什么高度,学历是基础,更多的还要看个人的能力,依赖于自身做人做事,不要以为有博士学历就可以躺在学历薄上等提拔,那是不现实的事情。现实中,博士到地方发展不顺的案例也不少见。小公这里中院有个博士生,当时也是引进人才,到岗后领导非常重视,可以说为他创造了所能创造的最好条件,可他就是干不出来,最后勉强提拔了副处,成了中院最默默无闻的一份子。而和他同批进来的博士,现在很多已经提拔正处走上重要领导岗位,没有提拔正处的,基本上也在县区担任常委领导职务,干得风生水起。同样是博士,境遇完全两个样子,令人唏嘘不已。

道通为一

博士落户可获20万一次性补贴!这个省会城市引才“放大招”

近日,为了吸引人才,哈尔滨出台了《关于鼓励来哈就业创业落户的若干政策》。根据《政策》,哈尔滨市对9城区内企业和市属事业单位在专业技术领域新引进并落户的博士毕业生,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3000元,每人发放一次性安家费10万元,在哈尔滨购房时发放一次性购房补贴10万元;对9城区内企业新引进并落户的毕业5年内全日制硕士毕业生,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2000元,每人发放一次性安家费3万元;对在9城区内企业新就业并落户的毕业5年内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1500元;对在9城区内企业新就业并落户的毕业5年内全日制普通大专、中专、全日制技工院校毕业生,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700元,生活补贴连续发放3年。据悉,以上人员须与聘用单位签订不少于3年的劳动(聘用) 合同,并在聘用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个人所得税。哈尔滨户籍的毕业生回哈就业的享受上述相同待遇。此外,对9城区内企业和市属事业单位新引进并落户的正高级职称人员(45岁以下) ,每人发放一次性安家费10万元;对9城区内企业新引进并落户的副高级职称人员(40岁以下) ,每人发放一次性安家费5万元。以上人员须与聘用单位签订不少于3年的劳动(聘用) 合同,并在聘用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个人所得税。据介绍,对在9城区落户并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且所创办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自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正常运营1年以上的离校2年内博士、硕士、全日制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全日制技工院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1万元;对到农村创办领办合作社、电商平台并正常运营2年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5万元。政策原文如下:关于鼓励来哈就业创业落户的若干政策为吸引留住各类人才落户哈尔滨,安心创业、舒心工作、助力哈尔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特制定如下政策。一、对9城区内企业和市属事业单位在专业技术领域新引进并落户的博士毕业生,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3000元,每人发放一次性安家费10万元,在哈购房时发放一次性购房补贴10万元;对9城区内企业新引进并落户的毕业5年内全日制硕士毕业生,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2000元,每人发放一次性安家费3万元;对在9城区内企业新就业并落户的毕业5年内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1500元;对在9城区内企业新就业并落户的毕业5年内全日制普通大专、中专、全日制技工院校毕业生,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700元。生活补贴连续发放3年。以上人员须与聘用单位签订不少于3年的劳动(聘用)合同,并在聘用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个人所得税。哈尔滨户籍的毕业生回哈就业的享受上述相同待遇。二、对9城区内企业和市属事业单位新引进并落户的正高级职称人员(45岁以下),每人发放一次性安家费10万元;对9城区内企业新引进并落户的副高级职称人员(40岁以下),每人发放一次性安家费5万元。以上人员须与聘用单位签订不少于3年的劳动(聘用)合同,并在聘用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个人所得税。三、对我市农民在9城区内有自有住房并稳定就业的,落户后其原有的农民财产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和选举权利不变。四、对在9城区落户并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且所创办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自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正常运营1年以上的离校2年内博士、硕士、全日制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全日制技工院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1万元;对到农村创办领办合作社、电商平台并正常运营2年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5万元。五、对在9城区落户且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可申请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其中,对从事科技类创业的,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50万元;对小微企业当年新招用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人数的15%(超过100人的企业达到8%),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六、对在9城区落户人员的子女,按属地统筹安排进入普惠性幼儿园;达到义务教育年龄的,按属地统筹安排进入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七、取消哈市户籍人员父母投奔子女落户限制;对到我市9城区落户人员的父母,与其共同居住,但无我市户籍的,凭我市居住证享有与市民同样的临时救助政策;有养老服务需求的,统筹协调各级公办养老机构提供服务保障。同时,与我市居民在同等条件下享受免费乘坐城市公交、地铁的政策。八、夫妻双军人家庭、本科学历以上人员、勇敢市民、劳动模范、优秀志愿者、新冠肺炎疫情援鄂医护人员、在哈投资经商人员的直系兄弟姐妹可随其在9城区落户。九、本政策第一、第二条鼓励措施按照“就高、从优”原则,不重复享受。十、本政策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本文综合自: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姜饼人

要看到“急招博士”背后的引才盲点

“急招博士,年薪80万,求转发,求扩散,求推荐”……近日,省内多所高校扎堆招博士,招聘博士的信息在网上甚至是朋友圈内热传,提供的待遇更是一家比一家有吸引力。(4月9日 大众网)近年来,在“抢人大战”政策的刺激下,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不少地方,已经开始在引进博士上放出“大招”。给予高薪、落户给房、职称晋级等无不具有“眼球效应”。应该说,求才若渴已逐渐成为社会共识,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愈演愈烈的局面背后,我们不可忽视那些隐存的引才盲点。具有博士学位,直接体现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但不能代表综合素养。也就是说,引进人才,要打破“唯学历”的传统认识,而应从多个方面对这些人才进行综合评估。也只有做到“人尽其才”,才符合引进人才的初衷。其实,不止是引进博士人才,各类招聘都应体现理性引才的应有要义。毕竟,在人才工作上每向前一步,都意味着需要相应的匹配资源跟进。与此同时,不务实地“疯抢博士”“急招博士”,还会带来次生导向影响。“鞋子合适不合适,脚最清楚。”引进什么样的人才,不是政府说了算,而是要把主动权交给市场。事实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原本就应该在市场经济的调解下进行合理配置。遗憾的是,当前火热的引才局面,更多是靠政府这双“有形的手”来推动的,这很容易为地方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消极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当前在不少高校,“急招博士”已成为常态。让人才实现自然流动固然无错,但是,如果一所高校只注重引才而忽略了自身育才功能建设,那么其必然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核心竞争力。要知道,不管是地方还是高校,拥有内驱动力才能带来长效的动力支持。所以,“急招博士”也应有健全的引才机制做保障。行政部门要学会从“台前”走向“幕后”,逐步在服务人才上做出更多更有意义的探索尝试。当营造出了良好的引才、用才环境,“急招博士”背后的这些引才盲点才能得以消散。文/赵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