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第一批科幻文学方向博士研究生毕业目如明星

中国第一批科幻文学方向博士研究生毕业

5月30日,中国第一批科幻文学方向博士研究生毕业答辩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下文简称北师大)举行。答辩委员会由戴锦华任主席,答辩委员包括王逢振、陈晖、张国龙和张莉。2015年级博士姜振宇与2016级博士肖汉通过论文答辩。5月30日,中国第一批科幻文学方向博士研究生毕业答辩会在北师大举行。本文图片 超侠 摄自2003年起,“科幻文学”作为“全国独家”的专业方向在北师大文学院开设。文学院下设11个研究所,其中“儿童文学与科幻文学”属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科幻文学”是挂靠在“儿童文学”专业下的三级学科。2015年秋季,北师大的科幻文学研究方向招收首个博士生。因为类型文学以独立研究方向在中文系教学中出现实属难得,当年“招科幻博士”的消息一出更引发了不少关注。毕业于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姜振宇拿下了2015年科幻文学博士仅有的一个名额,博士生导师正是在国内首创科幻文学课程的科幻作家吴岩。答辩委员会由戴锦华任主席,答辩委员包括王逢振、陈晖、张国龙和张莉。“我对科幻一直很有兴趣,正好又在北京上学,读研时一直去蹭吴老师的课。后来听说吴老师可以招博士了,就考了。”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姜振宇正要坐飞机去杭州参加一个科幻写作沙龙。他说:“入学之初我只是想做文学理论的东西,因为这一块在国内很缺乏。来了以后发现科幻研究方向其实哪哪都缺。”他的毕业论文是研究科幻现实主义。“科幻现实主义在中国历史上不断出现,在八九十年代就有这样的提法,但这种提法在国外很少见,虽然国外会讨论科幻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姜振宇说,他其实是希望找到“究竟有没有所谓中国科幻的传统”的答案。通过文本分析,他发现中国科幻作家通过不断发展、更新对科幻小说与现实之间关系的理解,确实含有一些独特的文学和思想传统。在这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当中,中国科幻见证、影响甚至推动了“科学”、“幻想”、“现实”和“现代化”等观念的演变。肖汉则是科幻文学方向2016级博士,他8岁在《儿童文学》上看到《地火行星》,9岁在《科幻世界》上看到《地球大炮》,从此“深陷”于科幻文学。2015年级博士姜振宇(后中)与2016级博士肖汉(后左)通过论文答辩。“上大学后,我选择了文学专业。大约是在大二下学期,我知道吴岩老师在北师大开展科幻文学研究课程,就想跟随吴老师进行科幻文学方面的研究。我先在现当代文学专业读硕士,做晚清科幻小说研究,直到2016年考上吴老师的科幻文学研究博士生,然后从事科幻文学研究至今。”肖汉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相较硕士研究,博士研究工作的强度更大,需要关注的研究点更深更专业,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更多。为了写博士论文,他至少有两年时间基本都在国图与上图寻找、整理文献资料。他的博士论文以新中国成立之初十七年(1949-1966)的科幻小说为研究对象,力求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论述,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科幻是如何在纷繁多样的内外条件下寻求自身独特的发展路径,并彰显出想象未来之方式的中国特色。肖汉说,对“十七年”时期中国科幻小说进行梳理与讨论,有助于拂去尘封,还原新中国成立初期科幻的真实面貌,并在破除诸多陈旧结论与固有观念后,看到这种运用文学手法表达科技愿景的想象方式背后所传递出的当时中国人民对发展与自强的双重期待。“此外,对‘十七年’时期中国科幻小说进行探讨还有助于让这一时期的科幻创作实绩重归中国当代文学史,并进一步明确其在中国科幻发展史与世界科幻发展史中的地位与意义。”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我们不是创意写作专业的学生,所以毕业要求不会有小说创作这一项。实际上,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科幻理论建构还是较为零散与分散的,我们常使用的很多概念与方法论依旧是西方的,因此如果能够推进中国本土科幻理论建设,将会对当代中国科幻创作提供更多相生相长的可能,并且更能凸显出中国科幻的中国性。”肖汉和姜振宇一样,毕业后的去向都更偏向研究工作,希望能留在学校或者科研机构继续从事相关研究。“当然这是针对博士毕业生来说,硕士与本科生或许有更多同学会选择与科幻产业和科幻自媒体相关的工作。”不过,北师大科幻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只收了三届。到目前为止一共招了四位博士生,明年应全部毕业。吴岩目前已在南方科技大学就职。“(南科大)学校里有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要工作是做想象心理学、科技前沿研判和科幻作品研发。”在吴岩看来,科幻教育还是要做,无论是在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领域。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现在也有很多学校,比如清华大学、西安交大、重庆大学、苏州大学等有学者开设科幻方向的课程。面对国内当前科幻产业发展的状况,我们需要培养大量的人才!”

故曰无言

新中国本土的第一批文科博士是如何诞生的?

新中国本土的第一批文科博士是如何诞生的?什么样的机缘巧合让这一批人站在了时代的前沿?在恢复高考时,那时的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第一批博士生具有怎么样的特点?坐“冷板凳”的学术生产又应该如何影响社会?《开山大师兄》是新中国第一批文科博士的口述史,它把他们的学术生涯、求学研究都记录、还原出来。1月12日,江苏人民出版社的《开山大师兄》在南京首发。主持人王世岳、此书的编著者许金晶和孙海彦,与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莫砺锋教授聊了聊新中国第一批博士的求学之路、当下学术生产体系的问题和专业学术研究与知识普及之间的张力。“过了几年我真的成了第一个文学博士,这完全是一个巧合”“我们现在70岁上下这批人成了所谓的‘开山大师兄’,这可能跟现代中国所走过的坎坷路程有关。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一直都很坎坷。学位制是从西方发源的,民国政府在大概1933年、1934年前后,就已经制定了《学位法》,准备开展学位教育。假如后来没有日本侵华,说不定我们的硕士、博士教育在那个时候就开始了。” 莫砺锋认为,他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是因为中国坎坷的近代历史。在50年代院系调整之后,新中国的教育体制“一边倒”学习苏联。所以在50年代,莫砺锋的老师周勋初那一辈人读的研究生叫副博士学位。后来因为中苏交恶,周先生也没有拿到这个学位。学位教育就一直延迟下来了。《开山大师兄》,作者: 许金晶、孙海彦,版本: 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1月。所以,在莫砺锋开始读博士的时候,他和导师都不清楚博士论文要写到什么样的水平。他的导师就查了一些其他地区的博士论文。“台湾大学第一个文学博士是在1960年,罗锦堂获得的。他的博士学位的论文题目叫《元杂剧本事考》。他应该是现代中国第一个文学博士。大陆本来在那个时候也应该有文学博士的,可惜当时的形势很不正常,这些东西都没人提。到了文革,大学干脆都不招生了,停办了,一切都谈不上了。”“所以拖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们才开始生产中国大陆的第一批博士,这完全是一个时代的误会。这个历史任务就落在我们这代人的头上。本来应该是比我们年长10多岁的人成为第一批博士的。” 莫砺锋说。在莫砺锋那一届研究生的开学典礼上,他的校长匡亚明致辞说,国家正在研究制定学位制度,并希望你们成为第一批硕士和博士。莫砺锋回忆道:“当时我们在下面听了懵懵的,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当然,过了几年,我真的成了第一个文学博士,被匡校长说中了,这完全是一种巧合。”这件事本身还是有意义的,莫砺锋认为它标志着中国教育制度走上正轨。在莫砺锋年轻的时候,没有文化的“大老粗”才是光荣的,“那时候的博士,都是洋博士,从海外归来的。这是一个罪名,谁敢说自己是博士啊?”“我们这一代人中间出不了大师,因为我们的教育过程是不完整的”莫砺锋出生于1949年,作为新中国的同龄人,新中国的风风雨雨他都碰到过。他上小学时曾去抓麻雀“除四害”,也被动员去炼过钢铁。在1966年,他毕业于苏州中学(那时候叫苏州高级中学),他的人生理想是考清华大学,当一个工程师。但是文革开始了,高考被废除了。莫砺锋曾下乡当过十年知青。他下乡时还带着教科书想自学。但是他发现,在农村自学数学和物理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人指点,也没有参考资料。所以在他下乡的第三年,他把所有的理科图书都卖掉了,只剩下一些文科的书。“我之所以现在在大学里面成为一名老师,主要是因为我一直没轮上招工……我高中有几个同班同学,他们比较早招工。等到1977年恢复高考时,他们早就结婚,有两三个孩子了,就不想考了。” 莫砺锋觉得,若是招工成家早一点的话,他的命运也许跟他的同学相似。在当时,莫砺锋因家庭出身不好,父亲戴着历史反革命的帽子,他也没有前途,连赤脚医生也当不上,也使得生产队里的“小芳”都看不上他。等到1977年恢复高考时,他想离开农村,就去高考了,糊里糊涂考到外语系。“假如再晚个五年恢复高考,我肯定不考了。”因此,他特别感谢武大化学系的查全性院士,“因为这个老先生就是当年邓小平召开的教育工作座谈会上,首先提议恢复高考的人。本来还要晚一点的,他提议马上恢复高考,邓小平听了当场拍板,当年就恢复高考了。”莫砺锋教授在1979年,莫砺锋在安徽大学外语系英文专业读到大二上学期,他为了想把每个月18块的助学金变成35块,就提前考研了。他当时准备考南京大学外语系的英美语言文学,但是一查资料,南京大学的英美语言文学的考试科目有第二外语,他没法考。“我想,我们班的同学都知道我要去考研了,要是名都没报上就打退堂鼓,就太丢人了。所以我就翻阅南大的招生目录,看看其他的专业能不能考。一翻翻到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程千帆先生招唐宋文学方面的研究生。我想,我当知青的时候,唐宋文学的作品倒是读了不少,是不是可以报这个。后来一考就考上,从此就钻进故纸堆了。”因为教育过程不连续,基础不好,莫砺锋认为,他们这些“开山大师兄”的学术水平远逊于他们的导师那一辈,“基本上可以断定,我们这一代人中间出不了大师,因为我们的教育过程是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而且很多人是改变方向的,学的是非你所长的东西。我们只是作为教育制度恢复过程中的代表人物,恰逢其时而已。”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工业化生产”出来的研究者是不行的在《开山大师兄》的推荐序里,陈洪捷教授对书里面的十位第一批文科博士的特点做了总结:第一是基础不好,他们几乎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基础教育;第二是年龄偏大,有的博士在进入到博士学习后已经四五十岁了,明显已经过了学习的黄金时间;第三是外语水平不高,这十位博士里,除了莫砺锋是学英文出身,其他人外语水平可能都比较弱,也很难接触到第一手的外国资料;第四是当时的培养制度非常不完善,每个人几乎都不知道怎么就成为了一个博士,博士生导师似乎也没有明确的培养方法;第五是他们的选题都非常的宽泛,比如说教育人类学这个题目,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莫砺锋认为这些概括大部分是对的。他考研究生的时候,他对他的导师程千帆一无所知。他到南京大学之后,程千帆就跟他说,基础实在太差,中文系的课一天也没上过。所以,他读研究生的经历是很苦的。在莫砺锋读博的时候,还没有副导师制度,程先生就请了三个教授当他的助手,四个导师管他一个博士生。此外,年龄偏大这一条莫砺锋也赞同,在1977年高考的时候他已经29周岁了,但他在 1984年10月份已经拿到了博士学位。莫砺锋的导师程千帆教授因为当时南京大学文学院只有莫砺锋一位博士生,所以他们就没有上课,传授知识就是到老师家里聊天。莫砺锋认为这是非常好的,很像西方大学里的研讨班。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疑难,就拿出来跟导师讨论。现在的博士生教育都规范化体系化了,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说,学术研究是需要有个性的。而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工业化生产”出来的研究者并不是最理想的。“我们需要有学术个性……可能最好的师生传授方式是一对一,有点像以前的老艺人培养学徒那样……开一系列的学位课程、读一系列的教科书,结果反而不理想。” 莫砺锋觉得,如果说他对他的博士生有所帮助的话,主要方式就是每两周一次的聊天,而不是开课。“学术工作也可以走向社会,也许这样更有意义”莫砺锋认为,有些比较成功的学者不太愿意花太多时间做普及工作,因为专业的学术研究需要集中时间和精力。而他与《百家讲坛》的缘分,开始于一个偶然的机遇。当时南京大学百年校庆,校庆办想稍微宣传一下,就主动请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来南京大学录节目,莫砺锋被选上了。当时莫砺锋讲的内容还是比较学术的,题目是“杜甫的文化意义”,听的人主要是文学院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过了几年,《百家讲坛》又跟他联络,要他去讲唐诗,他一开始是拒绝的。因为他觉得电视节目上讲故事效果才好,讲唐诗肯定不好。不过编导说先不管收视率如何,就想请他讲唐诗,他就只好勉强接受了。节目走红之后,莫砺锋根据现场录音对所讲的内容进行整理,出了一本书,叫《莫砺锋说唐诗》。莫砺锋感慨道,“以前我们千辛万苦写的学术著作,印个5000册就不得了了,我的博士论文只印了2000册,因为没人看……但是那本书出来以后,一印就印了10万册。还收到很多朋友的来信,天南海北的。当然也有人来跟我商榷,特别是我普通话不好,听众说你发音不对。当然也有很多人肯定我讲的内容,说听了很有意思。我就觉得学术工作也可以走向社会,也许这样更有意义。”从那时起,莫砺锋在普及工作上花的时间越来越多,经常去各地图书馆和其他高校做讲座。“我觉得人文社科的研究,本身是必须要钻故纸堆,坐象牙塔的。这是一个很冷静、很理性的工作,只能由少数人在学术圈子里进行研究。但是如果一句,你们的学术研究的终极目的是什么?终极价值在哪里?比如我们写了一千篇论文来论证唐诗怎么好、宋词怎么好,假如丝毫没有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那么这些研究的价值在哪里?”莫砺锋认为他年龄大了,现在南京大学也不对他进行工作量的考核了,他可以放心地做一些普及性的工作。“人文社科类的研究,最终还需要把你的研究成果普及化,推向全社会,让大家都了解你们的研究对象到底有什么价值。”作者:徐悦东编辑:风小杨校对:翟永军

大美

博士生与本科生、研究生有什么不同?笔者:相差甚远

博士一词在好多人看来都是可望不可即的,我国目前博士的数量有近80万人,有些博士生居然到了高校从事那里的行政岗位,这不免让大家心生疑问,我们考上博士与考不上博士又有什么区别呢?这个疑问显然无需多虑,大家都知道考研的困难和考上研后与大学本科相比的差距有多大,工作岗位和工资待遇一般也都有着“天壤之别”,所以再拿研究生和博士生相提并论,显然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博士学位的人的生活与研究生亦或是本科生略有不同,除了科研、玩乐之外,他们的生活相对丰富多彩一些,比如外地调研、出国参加讲座等等,有些表现突出的博士生甚至在第一年就可以获得相关院系辅导老师的机会。相信这些差别足以让他们练就不同于其他学历的人的本领,有了更加开阔的眼界,也就让他们在今后的就业、工作岗位上有更加突出的能力,更胜一筹。再谈博士生的待遇,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读博士,国家方面也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在大学期间的博士生会得到相应的补贴,一般会在2000元钱左右甚至某些发达省份或地区会更高,三四线城市就职并顺利进入工作岗位后会分配给他们一套住房,而且会有更加便利的晋升条件。再者,博士选择考公务员的话也有很大的优势。薪资虽然比起进入企业来要低一点,但是也能高达1-2万元这一块,可谓待遇不错。对于就业的方向,更多的博士生毕业后会更加青睐于研究这一领域,在攻读博士阶段就已经有了许多优秀的科研成果,许多博士生会偏爱回到自己本科就读的学校教书,而且母校也会欢迎优秀的博士们回到自己的母校,培养下一代。毕竟大家知道,大学老师一般都要达到博士生的学历了。有必要考博士也要考得上博士,从小到大的学生生活中,中考、高考、考研、考博无疑是一道又一道的坎,只有一步步迈过去,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写下你的观点。

天保

那些读了硕士和博士才会懂的事——给正在考研考博的你

“读研读博有风险,读研读博需谨慎”每当我们想考研考博时,总会有学长学姐以“过来人”的身份劝阻我们:“怎么想来读研读博呢,是头发太多了吗?”我们总能看到读完研究生以后可能会光鲜亮丽的人生,但却看不到在读期间他们掉过的头发以及偷偷抹掉的眼泪。在倾听了不同专业的不同研究生们的“过来人”经验后,总结了如下只有读了硕博研究生才会懂的事——1. 刚入学时,你周围的同学可能出身名校,拥有很多帽子和光环,跟他共事后你才能发现,原来他并不是你心目中那种德才兼备的人,甚至学术能力和人品都会让你大吃一惊。不能因为本科学校就直接断定谁为精英,很多时候他们只是紧致的利己主义者而已。2. 导师不只是导师,他是你的老板,你不只是学生,你还得负责搬砖。3. 导师是杀熟的,你帮导师做了一件本不是你职责在内的事,不要以为导师会感谢你,他后面会有更多的事来找你。当然,谁都希望马儿跑,更希望马儿不吃草,一个月500-2000元,要你付出4-8年。4. 读了研究生才知道原来导师这么重要,能不能毕业一半都是导师决定的,以前课本上学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原来只存在于课本上。5. 如果导师不尊重你,千万不要惯着他,会惯坏的。6. 不要以为读硕读博是要你一心搞科研,一心做实验,一心钻研书籍,其实你很多时间都是在给导师处理杂事。7. 一定要早点把课题定下来,就算杂事很多,也要抽出时间来做你的课题,对于硕博研究生来说,这些才是你以后找工作的武器和资本。8. 找研究方向比瞎努力重要得多,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不要觉得别人能发的文章你套弄一下也能发,发文章一定是一件独立的事。9. 要敢于尝试自己知识能力范畴以外的工作,不然永远找不到新颖的研究方向和课题。10. 老是能看见一些硕博研究生因为压力过大轻身的新闻,科研、学习、工作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一定要把目光放长远一点,好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读书的时候除了每天泡在实验室和图书馆,去健健身、跑跑步、谈谈恋爱,体验生活的乐趣。11. 研究生三个字听上去光鲜亮丽,实则要背负家人的不理解,尤其是读到博士这个阶段,你身边的人可能都已经成家立业,有车有房,妻儿满堂,而你还在实验室担忧自己能不能毕业,这种压力是可以让人窒息的。你要知道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是这种情况,承受不住压力饿时候不要一个人憋着,找朋友倾诉倾诉,出去旅旅游,健康永远比你的毕业重要。12. 即使最终被退学了,你也要相信自己是一个优秀的人!有哪些事读了硕士和博士才会懂?可以继续留言补充哦。

瑛士

启真新论|浙大教授范志忠、博士研究生张李锐:《芳华》——历史场域的青春话语

编者按:信息爆炸的年代,我们更加需要倾听思想的声音。浙江大学头条号特别开辟【启真新论】 板块,收录浙江大学各领域专家学者独家观点。本期,我们推出的是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范志忠教授、2017级博士研究生张李锐同学《<芳华>:历史场域的青春话语》一文。观点的碰撞,智慧的交锋,我们也期待听到您的声音!投稿邮箱:zdxmt@zju.e.cn。冯小刚导演的《芳华》,以一张照片破题,又以一张照片结束。这是何小萍当年初入文工团的军装照。这张原本指望带来荣耀的军装照,却让何小萍蒙上耻辱,伤心的何小萍将它撕得粉碎。多年以后,刘峰重返军营,在人去楼空的女文工团宿舍地板下,意外发现了当年何小萍撕碎的照片。他小心翼翼地收集这些碎片,重新拼接,然后郑重地交还给久别重逢的何小萍。何小萍目睹当年撕碎的照片,一晃已经过去了十几年,虽然容颜依旧,却已物是人非,照片上遍布的黏贴裂痕,成为破碎不堪的芳华岁月的隐喻。历史场域的双重悖论冯小刚与严歌苓携手打造的《芳华》,显然烙印了两人独特而鲜明的青春记忆。严歌苓认为:“写这个故事所有的细节不用去想象、不用去创造,全是真实的,我写这座楼,就回忆这里的地形地貌,哪里是排练厅,哪里是练功房,脑子里马上还原当时的生态环境。”(1)冯小刚则指出,他之所以执迷于《芳华》,恰恰是因为“‘芳’是指芬芳、气味,‘华’是指缤纷的色彩,非常有青春和美好的气息,很符合记忆中的美的印象”。这种青春记忆的独特性,在于它所叙述的是关于部队文工团的青春故事。众所周知,新中国是以血与火的方式建立起来的,“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人民解放军的士兵,因此成为了“最可爱的人”,人民解放军的部队,因此享有其他行业难以企及的光荣与梦想。即使在十年浩劫的“文革”时期,部队文工团却可以凭借其特殊地位和相对封闭的地理空间,远离喧嚣,庇护着生活于其中的少男少女。于是,冯小刚以不乏诗意的镜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在这特殊的历史场域中宛若世外桃源的部队文工团的花样年华。他们充满朝气的年轻身体,刚中带柔的曼妙舞姿,优美抒情的音乐旋律,在长镜头中肆意流淌。每个细节,都美得惊心动魄。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指出,社会是由多个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空间组成的,在这些空间所建构的“场域”中,每个个体“就被抛入这个空间之中,如同力量场中的粒子,他们的轨迹将由‘场’的力量和他们自身的惯性来决定”。(2)《芳华》中男主人公刘峰的生命轨迹所诠释的正是这样一个特定历史场域中个体命运的荣辱沉浮。一方面,作为严歌苓小说创作中最倾情赞美的男主人公,刘峰有着超乎常人的心灵手巧,有着超越自我本能的善良和利他心,他因此成为学雷锋的标兵,成为那个时代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与圣人;另一方面,刘峰对文工团的林丁丁,有着近乎痴迷的爱恋,虽然刘峰极力克制这种爱恋,一直等到林丁丁入党问题解决了,认为不会影响对方进步了,才情不自禁地向对方表白,并本能地拥抱了对方,但是,他却因此被认定为个人品质存在问题,一下子从圣人跌落为尘埃。影片中的林丁丁,这样解释她面对刘峰爱情表白时的迷茫与困惑:“占尽美德的人,突然告诉你,他惦记你好多年了,会让你感觉惊悚,辜负,恶心,幻灭。”尼采在《道德的谱系》中指出,“人类历史上影响广泛、传统久远”的禁欲主义,总是习惯于“把生命(以及和生命有关的‘自然’、‘世界’、整个变动的和暂时性的领域)和一种内容迥异的存在联系在一起,生命和这种存在的关系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3)因此,禁欲主义的历史场域,注定了青春与欲望、理想与爱情充满了一种错位与悖论,也注定了《芳华》中刘峰的青春年华因爱情的表白而命运逆转。严歌苓坦承,塑造刘峰这个人物时,她曾陷入自责,这种自责缘于“那样一个英雄,我们曾经给了他很多的褒奖和赞美,但却没有一个人把他当真正的活人去爱他”。(4)姜文执导的《阳光灿烂的日子》(1993)与《芳华》的调性相似,都充满了怀旧的色彩。但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文革”时期那些被整个社会遗忘的“军队大院”的孩子们,虽然可以尽情放纵青春期的生命欲望,但最终却逃脱不了幻想的破灭,影片以此揭示出生命在欲望冲动下诗意的匮乏;冯小刚的《芳华》,则刻意通过如诗如画的青春盛宴,暴露出诗意盎然下欲望的匮乏。两者所构成的互文与对话,共同揭示出特定历史场域下诗意与欲望既充盈又匮乏的双重悖论。身陷尘埃的自我救赎在《芳华》中,真正读懂刘峰的,是何小萍。与刘峰从圣人跌落为尘埃的命运轨迹不同,何小萍在《芳华》中刚一亮相,就已经身陷尘埃。与小说相比,影片对何小萍人物关系做了较大的修改。其中最大的修改是将小说中的“何小曼”,改名为“何小萍”。或许,冯小刚力图通过这个“萍”字,隐喻乃至强化其在尘埃中随波逐流的无奈与挣扎。在小说中,何小曼家境贫寒,父亲赊账给她买了油条,之后上吊自杀。母亲改嫁给一个厅长,何小曼因此备受歧视,极度自卑。在影片中,何小萍的父亲则被劳改,母亲因此改嫁,何小萍也被迫改了姓。她在给尚在劳改的父亲信中,甚至悲伤而绝望地写道:“爸爸,我改了别人的姓,你能原谅我吗?”众所周知,宗法社会的祖先崇拜和血缘关系,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家庭结构、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于是,虽然何小萍凭借其出类拔萃的舞蹈才华走进部队文工团,但是,在出生和身份认同的原罪压抑下,她却显得那么阴郁、自卑、不合群,甚至身上弥漫了一股被人嫌弃的“馊味儿”。她在文工团的自我救赎,因此也就注定将不被善待。在影片中,何小萍一出场,这种不被善待的命运,就如影随形。她之所以迫不及待地“挪”用了室友的军装,私下前往照相馆,拍摄了一张那个时代引以为傲的身着军装的标准照,其本意是为了将照片寄给尚在劳改的生父,从而完成一次对自我身份的救赎和确认。但是,她的这个意图,是不可能、也无法向室友解释的,她的行为也因此被定义为“偷”,而无法得到室友的理解与谅解。何小萍刚刚踏入这个洋溢着青春和美丽的文工团世界,就因为这次军装照的阴差阳错,而显得孤立无援。在一次排练中,何小萍遭到了男搭档朱克的侮辱,被拒绝为其伴舞。这时,身有腰伤的刘峰挺身而出,扶住何小萍的腰肢,给了她一个支点。何小萍于是宛若摆脱了地心引力,翩翩起舞。“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芳华》这句台词,揭示了何小萍对刘峰的深情所在。在刘峰因“触摸”事件而被抛弃放逐之后,何小萍主动放弃了成为文工团A 角的机遇,以装病的方式自我抛弃与放逐。她要通过这种方式离开文工团,追随刘峰,走向战场前线。在冯小刚的电影中,“抛弃与放逐”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母题。《集结号》(2006)中被抛弃与放逐的连队;《唐山大地震》(2010)中母亲被迫无奈地抛却的女儿;《一九四二》(2012)中被国民政府抛弃与放逐的千百万离乡背井的灾民;《芳华》(2017)中被文工团抛弃与放逐的刘峰、何小萍……当然,冯小刚之所以对“抛弃与放逐”母题如此执著,不仅因为它深刻地体现了在历史洪流裹挟下造化弄人的沧桑感与命运感,而且还因为该命题具有一种自我救赎的现代哲学意义。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指出,世界先于人而存在,人是被抛入而存在的,人由于领悟其存在、过问其存在而得以存在,并看护着他的存在。因此,在影片结束之际,尽管时过境迁,尽管一再蹉跎,不被善待而识别善良、珍惜善良的何小萍,与刘峰再次邂逅,终于还是说出了她在刘峰被抛弃与放逐之际便渴望诉说,并且为此守候了十几年的心声:“那天我想对你说,可以抱抱我吗?”哀而不伤的叙事美学在《诗经》的开篇之作《关雎》中,所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曲折婉转地叙述了青年男女求偶的心路历程。孔子在《论语》中对该诗的叙事方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两千年之后,冯小刚对中华文化这一传统叙事美学,显然有着深刻的领悟。在《芳华》中,冯小刚采用了小说的叙事策略,以女二号穗子的内聚焦视角来讲述故事。穗子在影片中除了与陈灿有过一次短暂的、刚刚萌发立即夭折的情感,再无其他际遇。很显然,在更大程度上,穗子只是影片中故事的旁观者,她之所以成为叙事人,其目的就是在于刻意让观众在进入故事时,不被卷入核心事件的漩涡,从而形成了布莱希特所谓的“间离效应”,以阻止观众沉溺于虚幻世界和角色情感。(5)正是基于这一叙事立场,冯小刚在展示历史语境的同时,不再沉浸于自我控诉的历史悲情,即使揭示了特定历史时代与命运的残酷,其镜头语言依旧保留浪漫的温情。正如冯小刚本人所说的:“略去了很多不重要的,在记忆深处的都是最重要的,记忆和美感都被放大了。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和自己的人生经历,内心的感受更多。”(6)于是,在《芳华》中,一直在尘埃中挣扎的何小萍,却在战争的洗礼中由于奋不顾身地抢救伤员而成为英雄,虽然她不习惯这一荣耀而精神崩溃,但是,当她作为英雄重新回到行将解散的文工团时,昔日熟悉的旋律,却唤醒了她生命的美好激情。尽管这种激情在岁月的侵蚀下,业已充满沧桑,零落成泥,但是,她还是翩翩起舞,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命舞台。于是,在影片中,从英雄跌落到尘埃里的刘峰,心甘情愿地奔赴战场。冯小刚在其微博中感慨,这场耗费了700万元打造出来的战争场面,相比当年的《集结号》,其创意和技术含量都已经全面升级。《芳华》之所以在部队文工团的故事中嵌入这一战争场面,其目的并非炫技,而是因为战争场面拓展了《芳华》作为“部队文工团”这一历史场域其内在的历史逻辑和艺术逻辑。因为决定“部队”的文工团自我救赎的最好方式,就是从和平年代唱歌跳舞的文工团成员,转型为战争年代赴汤蹈火、舍身就义的勇士。于是,在残酷的战场上,刘峰失去了他那只曾经“触摸”过林丁丁的手臂,他不但不曾恐惧,反而甚至渴望牺牲,“只有牺牲了,平凡的生命,才可能被写成一个英雄故事,他的英雄故事可能会流传得很广,很远,也可能被谱成曲、填上词,写成歌,流行到一个女歌手的歌本上,那个叫林丁丁的女歌手……”于是,在影片中,尽管四十多年的历史蹉跎,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但是叙事人穗子在影片的结尾,却依然充满深情地旁白:“原谅我不愿让你们看到我们老去的样子,就让银幕,留住我们芬芳的年华吧。”耐人寻味的是,经历改档风波的《芳华》,上映的档期,恰逢贺岁档。1997年,年正芳华的冯小刚,拍摄了《甲方乙方》,开中国电影贺岁档的先河。二十年过去了,曾经高举艺术反叛旗帜的第五代电影人纷纷转型,遵循商业电影的话语规则;而冯小刚这位以商业电影起家的导演,近年来却持续保持对现实题材的关注。从《一九四二》《唐山大地震》《我不是潘金莲》到《芳华》,冯小刚以自己的艺术敏感与艺术勇气,不断拓展和丰富中国电影的创作领域和表现空间。冯小刚曾发微博这样解释自己的创作心路:“如果三十岁我可以妥协,退而求其次,因为来日方长;但我已经快六十岁了,借社会新闻里经常使用的一句形容,‘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我就不愿意妥协了,因为时间无多”。有人曾这样解读小说《芳华》:“《芳华》是一部回忆性的作品, 但它既不是怀旧也不是炫耀曾经的青春作品。话语讲述的是曾经的青春年华, 但在讲述话语的时代, 它用个人的方式深刻反省和检讨了那个时代, 因此, 这是一部今天与过去对话的小说。”(7)其实,对冯小刚而言,对中国电影而言,《芳华》同样是一部今天与过去对话的影片。正如一位网友在豆瓣留言所说的,中国电影,幸好还有一个冯小刚。注释:(1)(4) 王志艳《严歌苓:〈芳华〉是我最诚实的一本书》,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7-05/02/c_129584041.htm。(2)[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3)[德]尼采《道德的谱系》,周红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94页。(5)[德]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刘国彬、雄晖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218页。(6)陈晨《冯小刚:〈芳华〉才是“我的”电影,骨子里是热的暖的》,《澎湃》新闻,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03502。(7)师文静《严歌苓:将一段“芳华”酿成悲歌》,《齐鲁晚报》2017年9月9日。作者:范志忠 张李锐责任编辑:杨天东版权:《当代电影》杂志社来源:《当代电影》2018年第1期头条编辑:不是风动

穷达富贵

名家人物榜——吕书宝|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吕书宝,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笔名沙野,吕律。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首席教授。早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187师服役。后入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先后获得文学学士、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学位。1986年进入高校工作,曾主讲本科课程和研究生课程多门 取得的成绩出版《满眼风物入卜书》等独著学术专著6部、主编、副主编、合著教材、著作多部,发表专业论文、教学改革与研究论文以及报告文学、长篇特写等100余篇。撰写国际性学术会议论文3篇、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5篇。参加科研项目4项,主持科研项目7项。获得省级二等奖(项目)、三等奖(专著)各一项。主要社会兼职“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员、“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会”会员、“山东古典文学研究会”会员、“广东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会”会员、“广东中国古代文论学会”会员、桂东南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并担任“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评审专家。独著专著01满眼风物人卜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02民族特色文化与行为心理定位〔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12〕03《易经》中的大智慧〔北京:人民出版社(东方版)2007/10〕04岭南民族民间文学主流文化因子论〔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10〕05民俗民风与古代文学〔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10〕合著专著:06中国古代文学史〔合编教材,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9〕07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合编教材,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9〕08先秦大文学史〔合著,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1〕09百名文学家小传〔合著,长春出版社2002/1〕10论高校教学改革与评估〔合作专著,第二作者,北京:言实出版社,2007/8〕1120世纪外国文学名著导读〔副主编,济南:黄河出版社1990/8〕12汉语写作教程〔主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12〕独撰论文13鲜活物象入巫书〔东北师大学报2002/1〕14论《礼记》中的形象思维〔齐鲁学刊2003/3〕15论渤海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北方论丛2003/3〕16论《淮南子》的文学价值〔东北师大学报2007/2〕17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年3期相关文摘18贞惠、贞孝公主墓志文化底蕴解析〔作家杂志2008/8〕19论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成果的品位认定〔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1〕20城市生活对汉诗内容的影响〔文艺报2005/8/4〕21从贞惠、贞孝公主墓志看中日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3〕22话语权拥有者的失语现象〔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23拷贝与借鉴〔日本学论坛2002/3-4〕24论民族文学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论运用〔人民文学出版社文集2007/2〕25“秦文”辩〔广西师大出版社文集2007/11〕26勤奋的幸运探索者〔北京大学中国比较文学通讯2003/1;长春晚报2003/8/22〕27洪钟雅响伴丝竹〔时代文艺出版社《孟庆枢自选集》2003/8〕28《文心雕龙》与《周易》〔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会论文2003/10〕29浅谈杨公骥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22届年会2005/10〕30水珠中的太阳〔第二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2005/12〕31也谈“序彖系象说卦文言”〔2008海峡两岸易学文化研讨会论文2008/9〕32绿野仙踪再追寻--论西王母和金童玉女形象的流变〔全国民俗学会2009新疆天池西王母文化论坛〕33差别のなかのはっそう〔中日比较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1992/7)〕34コピー及び手本とし〔面向21世纪中日比较文学、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7〕35贞恵と贞孝公主の墓志で中日文化の渡り合う及び解け合うと考え〔中日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9〕

邢邵

研究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有何区别?读了博士就一定读了硕士吗?

经常听人说,谁家孩子读研究生、谁家孩子读博士、还有的读硕士......是不是听得云里雾里的呢?这不就要过年了,在外的学子、务工者也陆续返乡了,难免在闲聊的时候会涉及到关于读书和学历的事情。不了解这几个基本的名称,也可能会闹出一些尴尬的事情。毋庸置疑,这几个名词都是对应高等教育的,也是目前为止最高层次的教育。换言之,能够在这些层次就读或者取得相应的毕业证书,都是接受了正规高等教育的学生,毕竟高于专科和本科。需要注意的是,研究生是指的学历,而硕士、博士指的是学位证书;如果将这三者混为一谈,可能也是要闹笑话的。能够考上本科的学生,至少在智力和后天努力等方面都是值得肯定的,而正确理解这几个专属名称也是对人才的一份尊重。Ⅰ,研究生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历。纵观目前的教育分类,大致可以分为入学前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而研究生则是本科毕业之后,通过考试合格招录的更高层次的一种高等教育。高升本、专升本、专本连读以及本科生毕业之后,通过统一考试选拔,成绩合格的学生可以获得读研的机会。首先就读的是硕士研究生,成绩考核合格才能够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而获得了硕士研究生毕业证的学生才能够继续考取博士研究生的机会,录取后继续就读,毕业考核合格才会获得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也就是说,得到了硕士或者博士毕业证,才算得上是研究生。Ⅱ,如果读了博士就一定读了硕士吗?通过以上的考录过程,我们大致知道了考研的难度有多大了。需要说明的是,不一定非要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才能够考研。随着教育制度的调整与改革,很多院校并不会刻意要求学位证书;甚至有的学校、有的专业取消了很多门槛,只要是获得学信网可查、教育体系认可的专科或本科毕业证,就可以考研。既然博士研究生比硕士研究生更高一个层次,是不是就读博士的学生就一定是读过硕士的呢?这个也不一定,不少的人为了学位,并没有全日制在读研和做课题。总之还是要看学校具体情况,比如国内外学历对接就可以出现这样的情况。Ⅲ,能不能够同时考上两种研究生?现在的人才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学历高低可能在很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工作、事业的起点。很直观的一个例子,同样去面试一个岗位,研究生就要比本科生更有优势、而本科生又要比专科生和高中生更有优势;并且基本上是学历越高,薪资待遇也会越高,这也正是很多人热衷于考研的主要目的。有的时候听说有人有两个研究生证书,这是不是真的呢?只要是学信网可查询的,那就是真实有效的学历。一个人同时考取两个研究生是有可能的,发证时间也可能有先后之分;比如硕博连读的学生,就会获得2个证书,而攻读法律硕士的学生也可以再进修一门经济学的硕士,这就造成了有的学生可以获得两个甚至更多的研究生毕业证。

海之路

他是哲学博士,文学地位堪比卡夫卡,但遗憾的是至死也未了心愿!

罗伯特·穆齐尔(1880年11月6日—1942年4月15日)奥地利作家。他未完成的小说《没有个性的人》常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现代主义小说之一。穆齐尔生长在一个颇有名望的家庭。17岁进维也纳军事技术学院,1903年进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心理学、数学和物理。190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06年出版长篇小说《学生特尔莱斯的困惑》获得好评。获博士学位后放弃在大学任教机会,选择了作家的职业,后又出版短篇小说集《协会》、《三个女人》以及剧本《醉心的人们》等。1930年出版潜心十年创作的巨著《没有个性的人》第一卷,1933年又出版了第二卷。希特勒上台后,他开始了流亡生活。罗伯特·穆齐尔1938年,奥地利被纳粹德国吞并,《没有个性的人》被列为禁书,第三部的另外20章(即第39章至第58章)的出版受到阻挠,罗伯特·穆齐尔也被迫流亡异国。此后,穆齐尔生活在贫病交加之中。1942年4月15日,穆齐尔在瑞士日内瓦的寓所溘然长逝。就在他辞世的那天,他还在坚持润色《没有个性的人》的第二卷第52章《一个夏日的气息》,而直到此时这部已经花费了他25年精力的巨著离终曲还遥遥无期。穆齐尔生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五十年代后随着《没有个性的人》重新出版,他才引起西方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八十年代西方掀起穆齐尔热。人们把他与弗兰兹·卡夫卡、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并列为20世纪最重要的现代派作家。1999年,由作家、评论家和日耳曼文学家等33名重量级专家组成的评委会,提出了一份20世纪最重要的德语长篇小说评选活动,位居前5名榜首的是罗伯特·穆齐尔的《没有个性的人》(35票),随后是弗兰茨·卡夫卡的《审判》(32票)、托马斯·曼的《魔山》(29票)、阿尔弗雷德·德布林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18票)和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11票)。小说《三个女人》现在,《没有个性的人》与马赛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巨著。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把这部书当成她的“永久读物”,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更是推崇备至,认为这部“思考的小说”、“哲学的小说”为小说艺术开拓了无限广阔的道路。穆齐尔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的思想和写作才华怎样呢?哲学诗画为你精选了他的22个名句,一起来欣赏,进入。1,本性决定行为,本性取决于行为。2,艺术难道不是一种将媚俗从生活中剥离出去的手段吗?它将其层层剥掉。它越是抽象,空气就越透明。越是远离生活,它就越清晰吗?声称生活比艺术更重要是多大的颠倒啊!生活是好的,只要它能经受得住艺术的考验:生活中没有艺术能力的东西就是媚俗!3,生活就是生活:谁不了解它,对谁来说它就是无法描绘的。它是友谊和敌对,是欢喜鼓舞和冷静醒悟,是肠肌蠕动和意识形态。思考除了其他目的以外还要在这些东西中创造精神秩序,也毁坏精神秩序。概念从众多的生活现象中制造出一种现象,而一种生活现象也同样地从一个概念中制造出很多新的概念。众所周知的是,自从我们的诗人认为自己从哲学那里听说思想不可以去思考,而必须去生活之后,他们就不再思考了。4,如今,极其多的人觉得自己与极其多的别的人处于令人惋惜的对立之中。人极不信任生活在自己圈子之外的人,所以不仅一个日耳曼人认为一个犹太人,而且一个足球运动员也认为一个弹钢琴的是不可理解的和劣等的,这是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说到底,事物只是通过自身的限度,进而通过对其周围环境的一种有几分敌对的行为而存在的;没有教皇也就不会有路德,没有异教徒也就不会有教皇,所以明摆着的,人对自己同类的深切依傍就存在于对其同类的拒斥之中。5,生命就是外界的压力挟着人一步一步向前,犹如留在路上的脚印。6,今天每个人所迫切需求的莫过于简单、朴实、健康,也需要一个孩子,因为一个孩子就是把一个人牢牢栓在地上的东西。代表作《没有个性的人》7,尘世中虚拟的东西不仅包括了神经虚弱的人的梦,而且也包括了还没萌生出来的上帝的愿望。一桩虚拟的经历或一桩虚拟的实情不等于现实的经历和现实的真实,更不等于现实存在的价值,而是至少按照它们的追随者的观点来说,它们包含着某种很有神性的东西……这些神性的东西促成了我们逐渐成为理想主义者或梦幻主义者。8,这是一个没有被清除掉的世界。但是这个世界的哪点让我们感觉到了强烈的、特殊的个性呢?我们像工厂里复制制造出的螺丝钉,一个个毫无差别,彼此的个性被抹平了,因此也就毫无生机和希望。9,时代是无法反驳的;这样说并不是出于不可知论,而是因为没人有那么多时间来干这件事。除了严密监视并偶尔警告那些时代,人们也做不了别的。10,一个人如果没有被时代即刻惩罚过,他就没有资格怨恨社会。11,他是一个没有个性的人,看上去具有如此一般性的才智,以致竟没有任何具体的内容!你从他的形象上猜不出他的职业来,不过他看上去也不像一个没有职业的人。……可是这些个性却与他无关。……对他来说,没有任何事物是固定的,他在这个世界的形象不表明任何别的东西,只表明了今天所有现象都有的这种杂乱无章的性格。12,艺术完全可以选择伤风败俗和病态的东西作为起点,但是为此目的而被表现的东西——不是表现本身,而是那些被表现的伤风败俗的和病态的东西——却已经既非伤风败俗,亦非病态了。……它意味着去表现某种东西:去表现它与千百种其他事物的关系,因为这些关系不可能以别的方式客观地去表现,因为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把某种东西变得能够被理解和感受……13,读大学时,这俩人醉心于一种唯物主义的生命解释,即把人视作没有心灵和上帝的生理和经济机器。也许人的确就是这样的,但这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因为这样一种哲学的魅力不在于它的真理性,而在于它那种魔鬼般的悲观的可怕的智性特征。14,有些文学遗产是伟大的礼物;但是通常来说,遗作总是与商店倒闭时的大甩卖和大减价具有可疑的相似之处。之所以它们尽管如此还能受到喜爱,可能是因为,读者们对于一个最后一次向他们提出要求的作家往往怀有一种情有可原的偏爱。15,各种人物获得荣誉,要是在从前人们才不会把这些人放在眼里。粗暴生硬的东西变得温和,已分离的又汇合,有独立思想的人向赞誉让步,已经形成的审美力重新遭到风险。16,在一件干得糟糕的事情上,人们可以看到所有干得糟糕的事情的比喻。17,我们沉默不语,就是在互相赠与生命片刻。18,那个当初已被埋葬的世纪在其下半叶没显出多大的特色来。它在技术上,商业上以及在研究上是明智的,但是除了这些它的能量焦点问题以外,它寂静和虚假得像一片沼泽。……崇高目标的要求以一个警察局的方式支配着生活的各个方面。小说《学生托勒斯特的迷惘》19,知识所提出的对深刻、大胆和创新的要求,暂时还仅局限在全然理性和科学的方面。但是知性在蔓延生长,一旦它把握住了情感,它将成为精神。迈出这一步,是诗人的事情。20,那个有寻常现实感的人像一条鱼,它咬钓钩,没有看见那根线,而那个有那种也可以被人们称之为虚拟感的现实感的人,则从水里把一根线拉起来而浑然不知线上是否有钓饵。与一种对咬那钓饵的生命的极端冷漠态度相对应的,是他有着做出十分古怪的事情的危险。21,在一个没有个性的年代,人们愈发谨慎地对待自己的临终话语,尽管它们只是佯作的临终的话语。身处一个充满喧闹和叹息的世界,却只发表一些小小的故事和观察;在有那么多重要事情的年代,却只谈次要的事情;为那些远离事件中心的现象而生气;毫无疑问,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种懦弱。22,当人类靠近时,羊是胆怯和笨拙的;它们尝过傲慢的责打和掷石子的滋味。但是当它们安静地站着,凝视远方时,它们就忘记了人类。它们十只或十五只地把脑袋抵在一起,组成一个光环,脑袋构成光环巨大的、沉重的中心,后背构成另一种颜色的光线。它们的头顶紧紧地互相挤靠着。它们就这样站着,由它们组成的圆轮连续几小时一动不动。除了风和阳光,以及它们额头之间那一分一秒的永恒之搏动,它们似乎不想去感觉其他东西,这搏动在它们的血液里,并且从头向头传达着,仿佛囚犯在敲打着监狱的墙壁。

父子情

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有啥区别?看完我竟无言以对……

本科生和研究生有何区别?硕士和博士又有什么不同?这是很多人都有的困惑,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大家怎么说吧!01/@61发际线已经说明了一切……02/@SuperMario小学,老师告诉学生:“森林里有只老虎,已经被我关在笼子里,我会带你去那个地方,然后给你一把猎枪,告诉你猎枪怎么用,并开枪给你示范。然后你跟着我学着开枪把老虎干掉。”中学,老师告诉学生:“森林里有只老虎,已经被我关在笼子里,在森林的西北角,我给你一把猎枪,告诉你猎枪怎么用,你自己去森林找到那只关着的老虎,干掉它。”本科,老师告诉学生:“森林里有只老虎,具体位置不知道,不过大约在西北角的位置。我给你一把猎枪,你自己琢磨一下该怎么用,会用之后去森林找到那只老虎,干掉它。”硕士,老师告诉学生:“森林里有只老虎,具体位置不知道,不过肯定是有的。你自己想办法找到那只老虎干掉它。你可以自己去买一把猎枪,或者用其他的方法。”博士,老师告诉学生:“给你一堆小树苗,你去种一片森林,然后看看能吸引过来什么动物,等动物长肥了再捕猎回来……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种树。”03/@momo酱两个本科生相亲,聊时事八卦和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两个硕士相亲,聊专业,聊工作,一起吐槽导师。两个博士相亲,互相介绍自己研究的领域,回去的第一件事情是查一下对方发了多少SCI。04/@地图小子儿子写日记:“夜深了,妈妈在打麻将,爸爸在上网……”爸爸检查时,很不满意地说:“日记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孩子马上修改为:“夜深了,妈妈在赌钱,爸爸在网恋……”爸爸更不满了,愤怒地说:“看看本科生是怎样写的。一定要提倡正能量,以正面宣传为主!”孩子再修改为:“夜深了,妈妈在研究经济,爸爸在研究互联网+生活……”爸爸看后说,这还差不多,但深度不够,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后你长大了成了硕士研究生,你就知道应该这么写了:“妈妈在研究信息不对称状态下的动态博弈,爸爸在研究人工智能与情感供给侧的新兴组合。”爸爸接着说,要是你打算成为博士,得这样写:“妈妈在研究复杂群体中多因素干扰及信息不对称状态下的新型‘囚徒困境’博弈;爸爸研究的是:大数据视角下的六度空间理论在情感供给侧匹配中的创新与实践。”05/@QilanYuan博士和硕士从能力培养上,我觉得是很不一样的,他们适合的出路也大不相同。这里仅说说我理解的工科博士和硕士的区别。博士注重培养科研能力。科研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解决领域内最前沿的问题以及发表论文的能力,这包括了你在自己领域的知识积累、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表达与写作能力,此外你或许还需要学会很多学术圈的“游戏规则”。博士这条路,我觉得最适合将来进入科研领域的人,这些人的出路大部分是留在高校当老师,去研究所,还有个别会去企业搞研究或者研发。博士去普通企业的最根本问题是,你在博士期间培养的大部分能力,可能并不是企业所看重的(企业就最注重的是做出产品卖出利润),所以待遇上一般不会比硕士高很多,这是最普遍的情况。当然有普遍就有例外,对于热门领域、实用技术的顶尖的研究人才,去企业可能都非常抢手。硕士主要培养的可能是专业领域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发现,基本就是大部分企业所看中的能力。不同学校所培养的能力也不尽相同,至于毕业要求,一般只要熟悉了解专业知识,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最多做一些很小的创新就够了。硕士途径培养出来的人,去企业也有能力胜任专业性强的工作,当然也可以继续深造,走科研道路。总而言之,念硕士是一个性价比相对比较高的选择,时间成本比博士少2-3年,竞争力又比本科生强很多;也是一个灵活度高的选择,将来去企业或者去学校都是可以的。06/@命运sniper本科生关注的问题:大学宿舍里都有哪些惊为天人的事情?有哪些适合学生去的旅游景点?如何进行考前突击?挂科/差点挂科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如何判断自己适合从事什么工作?硕士关注的问题:如何跟导师相处?如何克服拖延症?如何撰写一份亮眼的简历?如何快速完成毕业论文?博士关注的问题:如何高效阅读学术论文?有什么撰写学术论文的好工具?如何预防脱发?被延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相亲是一种怎样的体验?07/@中国大学MOOC针对这个问题采访了浙江某高校化学、农学、电气工程、管理学等专业的十位博士生,以及新闻传播、土木工程等专业的六位硕士生,整理了以上几位同学的观点,形成如下内容:1.科研是一个屋子,本科生在窗外观望,硕士生在客厅踱步,博士生在书房坐定。本科很少涉及科研工作,毕业设计和一些必须的科研活动通常只是硕博或者老师带着打打杂,以完成任务为目的,少有深入的思考。硕士和博士都需要在导师框定课题范围之后,独立主导课题实现的全过程。硕士要解决从理论到应用的问题,方向上比本科时更进一步。博士则更多研究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所以博士的课题往往会更宏大,更底层,更具不确定性。2.本硕博在培养认知能力时的侧重点不同。从学生的能力成长上来看,本科着重培养基础认知能力,硕士在本科基础上着重培养认知创造能力,博士在硕士基础上着重培养细分领域更底层的认知创造能力。本科通过学习,理解和吸收前人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赏风景。硕士是老师交给你一个小的科研问题,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解决,你需要用已有的方法论,或者对已有方法论略施改进,然后解决这个问题。博士则是通过自己长期对某一领域的钻研,提出这个领域的一个或者一系列关键问题,通过建立自己的方法论,解决这些问题。3.心态上,学历越高面临的压力越大,这与研究生严格的科研要求、论文发表篇数、日常工作量、毕业要求、导师等息息相关。本科和硕士的专业性较弱,除了科目学习和研究工作外还需要花大量精力参加实习、培训、社团等,打造求职硬技能和软素质,提升求职竞争力,精力在学业上的集中度不够。博士生是华山一条路,全心全意做科研,毕业是第一要义,科研能力是未来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随着学历的提升,文章久投不录、毕业遥遥无期、发际线越来越高、对象越来越难找、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际交往的圈子越来越小、同龄人越混越好等各种压力和烦恼会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明显,博士生可能是大学校园内幸福感最低的群体。这正印证了那句很火的话,读研后才知道不读博并不是因为不想读博,而是读不了博。4.论文上,本硕博在研究领域、发表门槛、篇幅、题材、原创性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本科的论文是升级版的读书笔记,平均1万字即可达到毕业要求,原创内容较少,以整理提炼前人的知识为主;硕士和博士论文以自己原创内容为主,硕士的毕业论文评价3万字达到毕业要求,博士平均则为5万。部分毕设要结合学生的实习经历,其中博士论文在篇幅和深度上远远超过硕士。在论文的门槛上,大部分硕士往往针对一些项目以及国内学术的研究热点开展研究,也只需要发中文期刊即可,博士则需要对国内外上最新的该领域研究进行学习并提出创新,层次上有区别。5.工作上,硕士在求职中占有一定优势,博士生就业面缩窄。本科硕士博士的专业性依次增强,所找的工作专业对口度依次增加,工作的研究性依次增大。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硕士生相比本科生学习研究能力更强;相比博士生,年龄与更广的择业范围是优势之一。而博士生相对本硕就业面会有一定缩窄,以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为主要出口。08/@北京大学教授乔晓春北京大学教授乔晓春曾在自己的著作中分享了自己本科、硕士和博士区别的理解,我们节选了部分内容:读书应该有五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学习新知识,让自己知道得更多,知识面更宽;第二个层次应该是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那就是不仅学了“是什么”,还要学到“为什么”,也就是要搞清楚知识背后的道理;第三个层次是要学到人家是怎么获得的知识,或知识是如何研究出来的,即了解别人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什么;第四个层次是如何将学到的这些知识,包括所需知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用在自己的专业研究上,并从事科学研究;第五个层次就是能够把学到的知识、思路和理念应用到更为宽泛的领域,包括对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提升。这里的前三个层次属于被动学习,后两个层次属于主动学习。前者需要老师来教,后者更需要“自悟”,老师的作用主要是引领,而仅仅不是传授。中小学生的学习主要集中在第一个层次,即单纯学习知识或学习“是什么”。到了中学,特别是高中期间会开始学习一些“为什么”。到了大学本科主要是学“是什么”和“为什么”,这期间对“为什么”的掌握要比中学时多很多,并开始接触第三个层次,关于“怎样做”的问题,即学习一些初级的研究方法,但是这些研究方法对于独立做一项研究还是远远不够的。到了硕士研究生阶段,就应该更系统地学习研究思路和方法,即加强第三个层次知识的学习,并开始涉及第四个层次的问题,即开始能够做初步的、简单的研究。到了博士生阶段,基本上进入了主动学习阶段,即集中完成第四个层次和第五个层次。从培养目标的差异上看,硕士培养的是“会做事情”的人,博士培养的则是“会思考、会创新、有智慧”的人,这应该是学习的终极目的。学习的最高境界不在于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要通过学习引发更多、更广泛的思考,使思考变成一种能力和习惯,而且这种思考是不断深入、不断扩展的。你会从狭义的、只局限在专业领域的思考开始,自觉不自觉地拓展为广义的、对专业知识以外问题的思考。不了解科学的“外在”意义,一个博士只能算是一个会使用方法的技术员,这无异于只读了一个硕士。实际上,硕士以前的学习是一个能够“学进去”的过程,而到了博士就需要经历一个“学出来”的过程。“学出来”指的是在学习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中,人们能够通过掌握科学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使其在各个方面,包括精神和文化等方面得到大幅度提升。了解这些会使你的学位比一个技术学位更有价值。你是否真正达到了博士的水平,并不单纯看你在科学之内取得了多少成绩,更重要的是要看你是否能够跳到“科学”之外去看科学、看人生。

催眠师

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想做唐诗山口的一个导游

用现在的话来讲,莫砺锋属于逢考必过的“学神”,他说起考试总是轻描淡写,“这不,一考,又考上了”。莫砺锋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位文学博士,师从文史大家程千帆。他不久前出版的《莫砺锋讲唐诗课》,如果与程千帆的《唐诗课》一起读,就像在听师生两代人的围炉夜话。莫砺锋出生于1949年,就读于苏州高级中学(现苏州中学)时,是一个理科生,一心想当工程师。填高考志愿,他3个志愿全填了清华大学:电机工程、数学力学、自动化控制。半个多世纪后,他都清晰地记得这3个专业的名字,但终究,没能念成。就在他中学毕业那一年,1966年,高考取消,一取消就是十几年。莫砺锋下乡当知青,日复一日地用镰刀、锄头在田间劳动,尽管生产队里也有“小芳”,但知青们怕影响回城,都不敢谈恋爱。在乡下自学理科是不太可能了,于是在这漫长的11年里,莫砺锋开始读一些文学的书,这是劳动之余唯一的乐趣。恢复高考后,1978年,他考上了安徽大学,但不是中文系,而是外文系。那年,他已经快30岁了。如果说由理转文是无奈,那由外文转中文就是偶然。莫砺锋很诚实地说:“到了大二上学期,觉得每个月靠18元助学金过日子有一点紧,听说正在招研究生,研究生每个月能有35元,我一下子就来劲了,我放言要提前考研。”因为外婆家在南京,妈妈让莫砺锋考南京大学,“我很听妈妈的话”。那个年代没有电脑,更没有互联网,他特地跑到安徽省教育厅查研究生招生目录,发现南京大学英美语言文学招研究生要求第二外语——他一种也没学过。“可我要考研的消息已经传出去了,班上同学都跟其他班的人说,我们班老莫要考研。我不能让班级丢脸啊。”莫砺锋翻到了中文系一页,程千帆正在招“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文学”方向的研究生,“我在乡下好像也读了不少唐诗宋词,就报考这个吧”。学神就是学神,他又考上了,进入南京大学,师从程千帆。莫砺锋发现,导师的经历与自己颇有相似之处。比如,都是由理转文:上世纪30年代,程千帆考上了金陵大学化学系,去报到时发现化学系的学费贵,隔壁中文系“便宜”,家境贫寒的程千帆于是临时决定转到中文系。再比如,都有多年农村劳动经验:程千帆在武汉大学任中文系系主任时,被打为右派,下放劳动了18年,放牛养鸡的经验非常丰富。有一次,莫砺锋跟着他到玄武湖畔散步,前面有块草地,程千帆看了一眼说:“嗯,这块草地够5头牛吃一天。”莫砺锋听闻导师判断,十分赞同:“对,老师说得很准确,我也有经验。”程千帆在65岁时才得以重返讲坛,对学生倾注了全部心血,莫砺锋是他晚年的第一届研究生。对于没有受过完整本科中文教育的他,程千帆制定了严格的培养计划,从先秦时期的经典到唐宋的大家别集,开列数十部必读书,并要求学生研读每部必读书之后,撰写一篇达到发表水平的论文。从1979年到1984年,6年的学习时期,莫砺锋几乎没有时间游玩南京的风景名胜。《莫砺锋讲唐诗课》汇编了40篇文章,以专题的形式解读由初唐到晚唐诗歌的诸多面向;《唐诗课》一书汇录了程千帆论述唐诗的十多篇论文,其中一篇与莫砺锋合作的《他们并非站在同一高度上》,讲的是杜甫、高适、岑参、储光羲等4人的“登慈恩寺塔诗”。1984年,莫砺锋博士毕业,从此也和导师一样教书育人。“也许一开始我只是想把18块钱变成35块钱,想早点出来找个工作。在南大跟着程先生读书,虽然很冷清,也很边缘,但慢慢觉得是有价值的。我们的古代文学作品、我们的传统文化,需要有人来研究、来继承。”不过,莫砺锋没想到的是,公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越来越高,诗词竟然逐渐成为“显学”。现在年轻人说唐诗,那可是一件时尚的事儿。遗憾的是,程千帆已于2000年去世,享年87岁。如今,莫砺锋也迈入古稀之年,但他积极参加各种普及古典文学的活动。他是南京大学许多学生的“学术偶像”,他开设的唐宋文学研究课场场爆满,他还在《百家讲坛》讲“诗歌唐朝”,把学问带出大学校园。莫砺锋说:“唐诗犹如一座气象万千的深山,我曾通读过存世的全部唐诗,对唐诗这座大山的进山路径和景点方位比较熟悉。我想做那个站在山口,向游客指点进山路径和解说沿途风景的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