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博士生培养要着力服务需求和能力养成敢不虚心

博士生培养要着力服务需求和能力养成

中原工程管具公司博士蔺刚(右),在西南项目部操作内防喷工具试压设备。张靖摄/光明图片中铁琶洲支线1标项目部邀请某高校岩土专业的王新宇博士把关坑底岩层变化处理技术方案。张长明摄/光明图片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我国高校要勇挑重担,释放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快技术攻关。博士毕业生作为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创新创造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推动者,对于提升国家原始创新能力,获得并维持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从1981年的900人增加到2020年的10万人,选拔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端人才,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短板。优化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正在成为我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中的一个关键问题。1、博士生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教育目标单一,研究领域太过狭窄和专门化,主要以学科为培养单位;●不重视培养学生广泛而必要的通用能力,跨学科合作研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不足;●博士生没有为学术界外部就业做好准备。博士教育目标和培养模式单一,无法适应个人和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传统上,博士教育旨在培养学者或高级科学专门人才,期望博士毕业后进入高校科研机构从事学术职业并为知识进步作出贡献。基于此,目前我国博士生教育以学术型为主,专业学位博士占比约5%。然而,随着供需结构的转变,博士毕业生就业去向、就业期望均表现出显著的多元化趋势。一是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和就业去向的多元化。近年来,博士生能够进入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只有一半左右(52%),而流向企业、党政机关等非学术部门的越来越多。从行业分布看也得到类似结论,除了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近四成的博士毕业生分布于其他各行各业。由此可见,旨在培养学术人才的博士教育目标和实际就业之间存在冲突和不匹配。二是博士生的入学动机、就业期望也呈现多元化特征。四成以上的博士生认同毕业后获得学术职位越来越难,高校科研机构不再是唯一选项。尽管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依然是博士生毕业后的首选单位,但有接近甚至超过一半的博士生打算或愿意在企业、政府部门、其他事业单位寻求就业机会。单一的博士教育目标和模式无法满足个人的多样化职业定位。事实上,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对知识创造和创新的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产业部门对高学历研究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而高校科研机构等学术劳动力市场趋于饱和,博士毕业生就业多元化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因而,单一化的培养目标已无法满足个人、社会的多元化需求,进一步发挥博士人才的社会价值,拓展博士生教育目标是不容回避的根本问题。博士生培养内容狭窄和专门化,使得博士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不足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随着博士就业范围的扩大,博士毕业生需要走出“象牙塔”,掌握更广泛的能力素质,并能够在不同的职业环境中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然而,在传统的学术目标导向下,博士生培养以学术能力为重点,不太重视职业能力或通用技能的养成。同时,目前一般以二级学科博士点(专业)为单元进行博士生招生、组织和培养,部分专业甚至只有1至2位博士生导师,“孤军奋战”的模式使得博士生的研究领域和能力过于狭窄。由此使得博士毕业生的能力素质存在欠缺或不匹配:一是博士毕业生缺乏广泛的通用能力。针对博士毕业生和雇主的调查表明,不管是科研工作还是其他替代性职业,博士毕业生需要同时具备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以及口头沟通、写作、团队合作、人际交往和项目管理等广泛的通用能力。然而,现有的博士教育体系强调专业知识、素养和学术能力,而无法为毕业生提供管理能力、人际交往、领导力、合作能力等就业市场所需的技能,导致博士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职业准备不充分。二是跨学科知识欠缺,跨学科、跨机构的合作交流能力不足。当今时代,学科融合和产学研协同创新需求前所未有,尤其是突破关键基础理论和攻克“卡脖子”技术难关,往往需要多个学科、多个部门的共同协作。因此,即使是留在学术部门的博士研究人员,也不能再局限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埋头写论文,而是需要具备跨学科交流、团队合作等新的能力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明确市场对博士生的能力素质需求是博士教育的重要问题。博士生培养不能停留于狭窄的专业知识和某个主题的学术研究能力,跨学科研究能力和通用技能训练应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事实上,拓展博士教育目标,强调能力培养正成为全球博士教育改革的趋势。2、进一步改革和优化博士生培养模式●拓展博士教育目标,从单一的学术目标转向为各行各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明确新时代博士生能力素质需求,建构博士生能力素质框架;●进一步改革和优化博士生培养模式,以能力养成和服务需求为重点,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博士学位教育,以组建博士生院为抓手,落实和促进跨学科、产教融合培养博士人才。协调博士层次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博士学位教育,以满足社会不同部门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博士具有目标和项目的多样化,能够更好地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求,强化研究者和实践者之间,以及学术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一是要充分肯定专业学位等新型博士项目的价值意义,加大宣传力度,改变重学术轻转化应用的认知偏差;二是积极洞察产业变革需求,增设工商管理、智能制造、研究开发等专业博士学位。可行的思路是升级工商管理硕士,设立工商管理博士(DBA),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卓越管理人才;适应中国工业4.0和提高企业研发能力的需要,针对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amp;D)人员接近500万,但博士层次研发人员仅占0.9%的情况,可设立智能制造、研究开发和管理等专业博士学位,增进前沿知识和加强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训练,培养造就科技创新和人工智能等领域领军人才。三是下放审核、审批权限,鼓励支持高校自主探索其他新型博士学位,如欧美国家已经开设的课程博士、论文博士、校企联合培养博士、产业博士等,突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能力培养为重点,重新建构博士生能力清单和框架,着力培养具备“T字形”能力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博士人才。学术学位博士生毕业后并非全部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实用技术开发、企业经营管理、自主创业也是其重要的就业去向。这要求博士生不仅要掌握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更需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术能力和通用技能都是能力素质的重要维度,两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因此,建议拓展博士生教育目标,培养具备深厚专业技能和广泛通用能力,即“T字形”能力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一是要建构面向市场、面向未来的博士生能力素质框架,提出涵盖学术研究能力和通用能力在内的能力素质模型,引导博士教育变革和全面的质量提升;二是制定高等教育各阶段有序衔接的资格框架体系,明确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不同层次的资格要求,统筹安排三个阶段的培养目标和内容。搭建利益相关者的战略联盟,形成合作、开放、共赢的博士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升博士生教育质量和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端人才,需要构建政府、教育机构和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者的战略联盟和合作伙伴关系,增强博士教育响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和速度。一是多方共同参与建构博士生能力素质框架,增进了解,达成共识,增强各项能力素质的透明度和适切性,促进博士生能力素质的供需匹配;二是建立校企联合创新实验室和合作平台,企业发布重大科研需求并提供配套科研设备,高校提供博士生等科研人员进行联合攻关;三是探索建立产业博士项目和人才资助机制,推进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包括合作编写教材、开设专业或通识课程,共同资助博士生开展前沿问题研究等。四是落实高校和科研人员的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提高主动对接和服务重大现实需求的动机和能力。总之,更好地培养博士人才,需要强化政产学研等利益相关者的联系和协作,从而推动博士教育、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一体化,创造和实现教育、科技、产业和社会的融合发展。以组建博士生院为抓手,通过专业化组织、管理和服务,推进跨学科、产教融合的博士人才培养模式。在“大科学”时代,借鉴国际经验,组建多种类型的博士生院,推动跨学科、跨机构培养领军人才。按照有序和可行原则,初期可按照科学研究领域组建跨院系的博士生院,如自然科学博士生院、工程科学博士生院等,校内相关专业都可以加入,设立跨专业的大课题和攻关方向,联合组织招生、管理和培养博士。后续可以探索组建跨机构、跨地区的博士生院,高校、科研机构和产业部门共同参与,共同制定“大科学计划”,形成大型学术网络,满足社会各领域对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博士生院是临时性的安排和组织,具有专业化、非行政化的特征,教育部门可以定期评估、灵活设立。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跨学科博士人才,也可以促进不同专业、不同机构之间的人员交流、合作,更好地落实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提升国家原始创新能力。(作者:卿石松,系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事有四患

清华大学修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

近日,清华大学公布了2018~2019学年度第16次校务会议修订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是清华大学博士生培养的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博士生的培养目标以及学习年限、培养方案、培养过程等基本要求。该文件于1983年成为学校一级制度,此后历经九次修订,最近一次修订是2014年。2014年以来,清华大学先后召开了第24次和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确立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明确了博士生教育定位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学术创新人才,是一所大学人才培养高度的体现。清华大学还先后成为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以及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推动了一系列涉及博士生培养的改革举措,原《规定》中的部分条款和要求已不相适应。在此背景下,2016年7月,学校将《规定》的修订工作列入《制度建设五年任务分解方案(2016-2020年)》,2017年1月正式启动修订。本次修订历时两年多,恰好处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快速发展完善的时期,学校及时学习党的十九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国家关于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教育和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的要求,并贯彻落实到《规定》修订工作中。学校还开展了广泛的院系调研和师生讨论,组织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院系师生代表、相关部处负责人等征求意见会10余场。因此,本次修订的《规定》凝聚了学校广大师生的最大共识,集中体现了学校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坚持立德树人,坚定培养目标清华大学“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将价值塑造作为第一要务,以立德为出发点,以树人为落脚点,培养把个人追求融入社会进步主流的时代新人。《规定》的修订遵循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学校教育理念,将博士生培养目标修订为“培养博士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博士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同时,增加了“学风严谨”、“身心健康”等要求,在新时代继续弘扬和传承学校重视学风和体育的优良传统。完善学术评价,激励原创研究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推动教育和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的文件,克服“五唯”倾向。原《规定》要求博士生达到学校和所在学科的学术论文发表要求方可审议学位,因此被列入清华大学完善学术评价制度需要首批修订的文件。修订后的《规定》要求,“博士生在学期间学术创新成果达到所在学科要求,方可提出学位申请。”一方面,鼓励依据学位论文以及多元化的学术创新成果评价博士生学术水平,不以学术论文作为唯一依据,激励博士生开展原创性、前沿性、跨学科研究。另一方面,由各学科制定学术创新成果要求,不再设立学校层面的统一要求,尊重学科特点和差异。突破学科界限,推动交叉创新近年来,清华大学加快推进博士生学科交叉培养,既支持医工交叉等基于师生学术兴趣自发开展的交叉培养,也重点建设了一批学科交叉博士学位项目。2018年,学校修订通过了试行三年的《交叉学科学位工作委员会工作办法》,理顺了学科交叉培养研究生的学位授予机制。为与之衔接,《规定》修订时进一步完善了学科交叉博士生的培养要求。此类博士生的个人培养计划“可突破现有学科培养方案框架,在学位课程基本符合主修学科(申请学位的学科)培养方案的前提下,根据需要选修所涉其他学科的课程和培养环节”。在给予灵活性的同时,加强培养过程把关,要求在论文选题报告、中期检查、最终学术报告等环节聘请所涉其他学科专家参加。引导学术就业,促进全面发展清华大学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明确了博士生教育“着重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学术创新人才”,“鼓励和支持博士生面向学术前沿开展原创性研究,毕业后到主流的学术科研机构就业”。基于这一导向,新的《规定》鼓励各学科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必修或选修的博士生教学实践环节(担任助教等),通过在学期间的学习和实践提高博士生未来从事高校教职的胜任能力。同时,支持博士生在获得指导教师同意时,“根据个人兴趣选修所在学科要求以外的课程”,培养跨学科创新思维和技能,例如参加学校开设的研究生学术与职业发展能力提升项目。强化过程考核,严格分流退出2014年以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等文件,要求高校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清华大学各学科和院系在博士生资格考试、选题报告、中期检查、最终学术报告等关键培养环节质量把关方面已经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探索和实践。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新的《规定》要求“完善资格考试、选题报告等培养环节的实施细则、考核要求和分流与退出制度”,推进质量控制要求的精细化、规范化,用客观、刚性的依据严格执行博士生分流与退出。规范体例术语,适应综合改革2017年起,清华大学加强了规章制度规范建设,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规定》在修订过程中按照新的体例要求,采用条文式表述,分八章二十六条。此外,学校综合改革的推进也使得《规定》中部分术语不再适用。例如,2016年起学校全面实行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因此有关博士生选拔方式的表述由“参加全校组织统一入学考试的普博生”修订为“经普通招考录取的普博生”;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后,教研系列的副教授、助理教授均可以独立指导博士生,因此有关资格考试委员会成员的表述由“三至五位教授”修订为“三至五位博士生指导教师或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新《规定》发布后,由在学研究生构成的研究生培养学生咨询委员会调研了博士生同学的反馈。被调研同学表示,新《规定》不再由学校统一规定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的硬性指标要求,而是由不同学科分别制定更能反映本学科博士生科研成果的价值和创新性的要求,这不仅能够促进博士生更从容地追求科研上的突破,也避免了片面追求论文数量要求导致的科研浮躁和学术不端现象的滋生。在普遍支持《规定》修订的理念的同时,同学们也期待各学科和院系尽快出台实施细则,继续保持清华大学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高标准。新的《规定》将用于指导学校各学科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制订和修订工作,新的培养方案将从2019级博士生开始执行。为配合新《规定》的实施,目前学校已经启动相关配套文件的修订工作,特别是各学科博士生学术创新成果的要求,配套文件预计从2019级博士生同步实施。来源: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婚礼日

硕士和博士差别真的很大

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和要求研究生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种类型,其中硕士研究生又分为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时间为2~3年,博士研究生培养时间为3~4年。针对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其培养目标也有很大的区别,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培养具有系统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同时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胜任企事业管理和科研院所助教或助力研究院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博士研究生主要是培养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并撰写学术论文,可以胜任企事业管理、技术顾问及科研院所讲师和助理研究员的高层次人才。总得来说,都是为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同时促进国家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每年的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就是最好的例证!毕业服的区别研究生间的区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与广度、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时学术论文要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区别。一般来说,博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比硕士研究生要强一些,如果硕士研究生积极、努力的学习和提高,毕业时也可以达到博士研究生的基本要求,甚至高于后者。但是,不同学科和专业之间,如文科、理科和工科之间,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还是有所差异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第一,文献资料和知识宽度有区别。由于硕士研究生的基础较弱,文献阅读存在较多困难,对导师团队的研究方向及相关最新研究进展了解有限,导致对专业知识掌握和理解的深度和宽度无法与博士研究生相比。第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区别。究生这方面的能力是通过锻炼或系统培训而逐渐形成的,而硕士研究生在本科生阶段很少进行此方面的锻炼和培训,这就需要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或者师兄师姐的指导和帮助一下才能逐渐形成,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而博士研究生则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否则顺利毕业则成为很大的压力,同时表现为很强的创新能力。研究生是人生中重要的经历和财富第三,实验技能的掌握和熟练程度有区别。硕士研究生在本科阶段要求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能,这对以后的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实验中需要的一些比较高大上的实验方法和技能也了解的较少,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操作才能很好的掌握并加以利用,为后续顺利开展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博士博士研究生在硕士研究生阶段经过系统的学习和操作,而且实验成果产出很快,所以博士研究生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第四,毕业时具体要求不一样。硕士研究生在毕业时,一般不要求发表学术论文,而博士研究生毕业时则要求一定发表学术论文,且不同高校和科研单位要求也有很大区别,如有的学校也按照论文影响因子来要求,细胞免疫方向的则要求期刊IF≥10,植物科学研究方向IF ≥5等;有的单位则按照中科院论文分区来要求,博士研究生必须发表1区学术论文一篇,2区论文2篇等。国内外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区别国外研究生的培养是比较严格的,重点是培养博士研究生,学制为5年。在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行宽进严出的淘汰制,所以博士研究生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国外博士研究生一般只学习两门功课:一门理论课,一门实验技能课,由不同的教授来进行讲授各领域最新的前沿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并为后续科研工作奠定基础,为社会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研工作者,促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国内博士研究生则没有实行淘汰制,获得的科研成果不能很好的进行转化,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同时,希望能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更好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研究生的竞争力若我的文章对你稍有帮助,请帮忙点赞或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非常感谢!(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恭子

博士研究生毕业时应该具备的能力

我在给博士研究生的论文进行评阅,或者答辩时写评语的时候总是要比硕士研究生多写一句话,说明了该生已具备了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这一句话在硕士研究生的论文评阅或者答辩决议中是不会出现的。怎样的才具备了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呢?首先,博士研究生应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自主创造力是创作的源泉和动力。若想能够提出一个具有新颖性的科学问题,就必须大量地阅读文献。一个人的科研做得是否好,是否具有创新性,就必须有独特的视角,有独特的想象力。而独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视角绝对不能靠盖上18层被子做梦,而是应该建立在大量文献阅读的基础上。著名物理学家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只有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知识,才能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实际应用价值。才能更广、更深地将日益增加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并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理解、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知道所在的研究领域里还存在哪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些困难,技术上面有没有困难。当我们掌握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我们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望远,提出自己独到的科学见解。在理解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能够从中找到研究的不足,独辟蹊径,提出自己的科学假说。这也就是所谓的具有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其次、博士研究生还应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DNA右手双螺旋结构的发明者,Watson和Crick,他们通过研究其他人有关DNA的研究结果,推想出了DNA右手双螺旋结构的理论。这一方面源于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要解决科学问题,还必须具有坚实的实验功底,勤于动脑,精心准备。我的一些博士研究生,他们在做实验之前,总喜欢先把前因后果分析清楚,把实验的细节吃透,这才开始做实验,每次实验,都有每次的结果。与预想的结果一致怎么解释,与预想的结果不一致,又该怎么对待,心里要有谱,要有应对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将科学假说变成科学理论。第三、博士研究生要具有良好抽象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有些人说,我是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就是倒不出来。这样的博士研究生是有欠缺的。科学研究,是一个费时费力费钱的过程。没有经费的支持,是不可能长久的。因此,每个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者,都应该有申请到足够的经费的能力。而申请经费,就必须会写申请书,能够表达自己的述求。在研究工作中获得了研究成果,还要将其写成论文,公开发表,介绍给同行,看看同行们是否认可你的学术成果。开学术会议的时候,还要将你自己的故事讲给大家。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讲好故事,还要做好PPT,构思好图片。博士毕业的时候,还应该将你的研究成果整理成博士论文,展现给答辩委员会的专家们,得到他们的认可。此外,当一个人受到了科学素养的良好训练之后,他还应该具体团队作战的能力。知道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和地位。当助手的时候,要和领导搞好关系,和同事搞好关系,和师兄弟们搞好关系。当PI的时候要知道怎么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怎么能够让大家心甘情愿地完成你交给的任务。总之,当你具备了这些能力的时候,你也就具备了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了,你也就达到了博士研究生毕业的要求。只有这样,才会获得博士学位相应的学术地位,才能胜任将来的研究工作。来源:乔中东科学网博客。

无违

工程类博士、硕士培养“新规”来啦!2018开始执行

工程类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规”来了!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转发及说明的通知》、《关于转发及说明的通知》。《改革方案》自2018级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执行,往届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可参照此方案做相应调整。《指导意见》自2018级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执行,往届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可参照此指导意见做相应调整。两份“新规”具体都有哪些内容?随小编一起看↓↓↓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工程技术领军人才,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对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需求,制定本方案。一、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求,面向企业(行业)工程实际,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在相关工程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组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等能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为培养造就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奠定基础。二、培养方式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培养。1.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2.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应紧密结合相关工程领域的重大、重点工程项目,紧密结合企业的工程实际,培养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工程技术创新的能力。3.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采取校企导师组的方式进行,聘请企业(行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作为导师组成员。三、招生对象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对象一般应已获得硕士学位,并具有较好的工程技术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四、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基本素质要求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服务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和工程伦理规范。2.基本知识要求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本工程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熟悉相关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与前沿,掌握相关的人文社科及工程管理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3.基本能力要求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组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能力及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五、学位论文要求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学位论文。1.论文选题: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来自相关工程领域的重大、重点工程项目,并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2.研究内容: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论文内容应与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实现企业技术进步和推动产业升级紧密结合,可以是工程新技术研究、重大工程设计、新产品或新装置研制等。3.成果形式: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论文应做出创造性成果,成果形式包括学术论文、发明专利、行业标准、科技奖励等。成果应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并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4.水平评价:对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论文应评价其学术水平、技术创新水平与社会经济效益,并着重评价其创新性和实用性。六、质量保障与监督1.培养单位应建立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内部保障体系。2.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应对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充分发挥指导与监督作用。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新需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突出“思想政治正确、社会责任合格、理论方法扎实、技术应用过硬”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色,全面提高培养质量,现提出以下意见。一、培养定位及目标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强调工程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培养单位应在满足国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创新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明晰培养定位,突出培养特色,更好地服务于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和社会的多元化人才需求,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二)掌握所从事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熟悉行业领域的相关规范,在行业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担负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三)掌握一门外国语。二、学习方式及修业年限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其中全日制学习方式的基本修业年限为2至3年,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的修业年限应适当延长。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在学校规定的最长修业年限内完成学业。三、培养方式及导师指导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同等重要,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今后职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支撑。(一)课程学习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主要途径。课程学习须按照培养计划严格执行,其中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主要在培养单位集中学习,校企联合课程、案例课程以及职业素养课程可在培养单位或企业开展。(二)专业实践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开展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不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1年。非全日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可结合自身工作岗位任务开展。(三)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一定实践经验基础上,掌握对工程实际问题研究能力的重要手段。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时间不少于1年。(四)校企联合培养是提高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方式。培养单位应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吸收企业优质教育资源参与研究生教育体系,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产学结合、协同育人,提高校企联合培养质量。鼓励培养单位与企业共建联合培养基地,探索合作共赢的长效保障机制和高效的运行管理制度。(五)导师指导是保证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培养单位应建立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导师组指导制,加强对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指导。导师组应有来自培养单位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指导经验的教师,以及来自企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课程体系应体现先进性、模块化、复合性、工程性和创新性,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培养的要求。课程设置应以工程需求为导向,强调专业基础、工程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的综合培养,应注重发挥在线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协同优势。各培养单位可根据自身特点,确定各类课程的内容和学分,以达到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综合素养的要求。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分制,总学分应不少于32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24学分,课程学习16-20学时可计作1学分。课程设置框架和必修环节:1.公共课程:政治理论、工程伦理、外语;2.专业基础课程:数学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3.选修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实验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创新创业活动;4.必修环节:专业实践。五、专业实践专业实践应有明确的任务要求和考核指标,实践成果能够反映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方面取得的成效。六、学位论文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等。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由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具备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较充足的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论文可以采用产品研发、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七、论文评审与答辩(一)论文评审应审核:论文作者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的情况;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二)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三)论文须有2位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须由3~5位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应有相关的企业专家参加。八、学位授予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相应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

红灯笼

请结合实际和明确培养目标后再扩招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高考扩招,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终于没了,复读七八年考大学的现象也终于没了,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更大的隐忧来了,费尽千辛万苦培养的孩子,并没有达到学而优则仕的地步,也没有达到知识改变命运的地步。只有那一少撮人,攀顶后改变了很多很多生活境遇。但是更多的是大学毕业后平平淡淡,不管你高考是进了211还是985,或所谓的C9联盟,即使清华北大的也不一定特别的光宗耀祖。咋回事,就是面临一种尴尬的局面,看起来好象知识贬值,俺们堂堂一大硕士或一博士,毕业后专业不对口,特别是文科生,进了部门工作后最先多是打杂或写材料,什么研究啊,科研后,课题后,领导瞪你两眼会让你一下怀疑人生。部门侧重管理、运畴、实用、出业绩,你说你牛,科研牛,好,拿你发论文业,有几篇核刊,做了几个课题,获了几个有份量的奖项,如没有,你吹吧。你说你写作好,得,给领导写个发言稿,写个对策稿,行么,能不能用,不行,那你继续吹。你说你交际好,得,你能很圆滑处理好同事关系吗,你总觉自己是研究生,你牛得想上天了,谁看你牛啊,牛,不是那个毕业本本,你得拿出大家认可的资本。不时看到网上有研究生因毕不了业跳楼的,因导师卡着不让毕业轻生的,所以总在想:我们的研究生扩招的定位和目标到底是什么,是培养研究型的人才,还是学历型人才。如果是研究型的人才,肯定是培养能做为导师科研助手、高校教师、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的,那肯定是以科研学术为主,这种人才不是你说能培养就能培养的,一看学生的基础、兴趣和天份,二看导师和学校的培养方式。如果是学历型人才,那只要毕业就行,不强调专业,对于这个,本科生就足用了,没必要扩招。实际上,研究生的扩招主要是看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所需的人才数量,至于一般的行政工作,说实话,还真没有必要招研究生,中小学老师也没必要招博士和硕士,虽说读书是个人志趣,但也浪费了好多好多的学位和教育资源,这个年代,我们强调学以致用啊。一个学天体物理学的北大博士你跑到工业园区干啥工作?一个学机械的清华博士你杵在行政办公室写材料?本是培养做研究的却去了办公室写材料,本是培养做科研的博士却去了北上广教小学。这,只证明了一点,我们的研究生扩招定位不准,方向不对,浪费了大量的国家教育资源。最明显的就是研究生的就业与培养目标差距太大太大。

指环王

清华大学:博士生不再强制要求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近日,清华大学公布了2018~2019学年度第16次校务会议修订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是清华大学博士生培养的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博士生的培养目标以及学习年限、培养方案、培养过程等基本要求。该文件于1983年成为学校一级制度,此后历经九次修订,最近一次修订是2014年。2014年以来,清华大学先后召开了第24次和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确立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明确了博士生教育定位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学术创新人才,是一所大学人才培养高度的体现。清华大学还先后成为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以及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推动了一系列涉及博士生培养的改革举措,原《规定》中的部分条款和要求已不相适应。在此背景下,2016年7月,学校将《规定》的修订工作列入《制度建设五年任务分解方案(2016-2020年)》,2017年1月正式启动修订。本次修订历时两年多,恰好处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快速发展完善的时期,学校及时学习党的十九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国家关于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教育和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的要求,并贯彻落实到《规定》修订工作中。学校还开展了广泛的院系调研和师生讨论,组织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院系师生代表、相关部处负责人等征求意见会10余场。因此,本次修订的《规定》凝聚了学校广大师生的最大共识,集中体现了学校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坚持立德树人,坚定培养目标清华大学“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将价值塑造作为第一要务,以立德为出发点,以树人为落脚点,培养把个人追求融入社会进步主流的时代新人。《规定》的修订遵循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学校教育理念,将博士生培养目标修订为“培养博士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博士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同时,增加了“学风严谨”、“身心健康”等要求,在新时代继续弘扬和传承学校重视学风和体育的优良传统。完善学术评价,激励原创研究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推动教育和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的文件,克服“五唯”倾向。原《规定》要求博士生达到学校和所在学科的学术论文发表要求方可审议学位,因此被列入清华大学完善学术评价制度需要首批修订的文件。修订后的《规定》要求,“博士生在学期间学术创新成果达到所在学科要求,方可提出学位申请。”一方面,鼓励依据学位论文以及多元化的学术创新成果评价博士生学术水平,不再以学术论文作为唯一依据,激励博士生开展原创性、前沿性、跨学科研究。另一方面,由各学科制定学术创新成果要求,不再设立学校层面的统一要求,尊重学科特点和差异。突破学科界限,推动交叉创新近年来,清华大学加快推进博士生学科交叉培养,既支持医工交叉等基于师生学术兴趣自发开展的交叉培养,也重点建设了一批学科交叉博士学位项目。2018年,学校修订通过了试行三年的《交叉学科学位工作委员会工作办法》,理顺了学科交叉培养研究生的学位授予机制。为与之衔接,《规定》修订时进一步完善了学科交叉博士生的培养要求。此类博士生的个人培养计划“可突破现有学科培养方案框架,在学位课程基本符合主修学科(申请学位的学科)培养方案的前提下,根据需要选修所涉其他学科的课程和培养环节”。在给予灵活性的同时,加强培养过程把关,要求在论文选题报告、中期检查、最终学术报告等环节聘请所涉其他学科专家参加。引导学术就业,促进全面发展清华大学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明确了博士生教育“着重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学术创新人才”,“鼓励和支持博士生面向学术前沿开展原创性研究,毕业后到主流的学术科研机构就业”。基于这一导向,新的《规定》鼓励各学科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必修或选修的博士生教学实践环节(担任助教等),通过在学期间的学习和实践提高博士生未来从事高校教职的胜任能力。同时,支持博士生在获得指导教师同意时,“根据个人兴趣选修所在学科要求以外的课程”,培养跨学科创新思维和技能,例如参加学校开设的研究生学术与职业发展能力提升项目。强化过程考核,严格分流退出2014年以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等文件,要求高校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清华大学各学科和院系在博士生资格考试、选题报告、中期检查、最终学术报告等关键培养环节质量把关方面已经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探索和实践。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新的《规定》要求“完善资格考试、选题报告等培养环节的实施细则、考核要求和分流与退出制度”,推进质量控制要求的精细化、规范化,用客观、刚性的依据严格执行博士生分流与退出。规范体例术语,适应综合改革2017年起,清华大学加强了规章制度规范建设,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规定》在修订过程中按照新的体例要求,采用条文式表述,分八章二十六条。此外,学校综合改革的推进也使得《规定》中部分术语不再适用。例如,2016年起学校全面实行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因此有关博士生选拔方式的表述由“参加全校组织统一入学考试的普博生”修订为“经普通招考录取的普博生”;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后,教研系列的副教授、助理教授均可以独立指导博士生,因此有关资格考试委员会成员的表述由“三至五位教授”修订为“三至五位博士生指导教师或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新《规定》发布后,由在学研究生构成的研究生培养学生咨询委员会调研了博士生同学的反馈。被调研同学表示,新《规定》不再将博士在学期间发表论文达到基本要求作为学位申请的硬性指标,而是更注重博士科研成果的价值和创新性,这不仅能够促进博士生更加从容地追求科研上的突破,也避免了论文数量要求导致的科研浮躁和学术不端现象的滋生。在普遍支持《规定》修订内容的同时,同学们也期待各学科和院系尽快出台实施细则,继续保持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高标准。新的《规定》将用于指导学校各学科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制订和修订工作,新的培养方案将从2019级博士生开始执行。为配合新《规定》的实施,目前学校已经启动相关配套文件的修订工作,特别是各学科博士生学术创新成果的要求,配套文件预计从2019级博士生同步实施。(来源:“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微信号)

白衣情

工程类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规”来了!2018级开始执行

工程类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规”来了!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转发及说明的通知》、《关于转发及说明的通知》。《改革方案》自2018级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执行,往届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可参照此方案做相应调整。《指导意见》自2018级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执行,往届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可参照此指导意见做相应调整。两份“新规”具体都有哪些内容?随小编一起看↓↓↓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工程技术领军人才,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对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需求,制定本方案。一、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求,面向企业(行业)工程实际,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在相关工程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组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等能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为培养造就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奠定基础。二、培养方式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培养。1.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2.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应紧密结合相关工程领域的重大、重点工程项目,紧密结合企业的工程实际,培养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工程技术创新的能力。3.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采取校企导师组的方式进行,聘请企业(行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作为导师组成员。三、招生对象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对象一般应已获得硕士学位,并具有较好的工程技术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四、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基本素质要求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服务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和工程伦理规范。2.基本知识要求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本工程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熟悉相关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与前沿,掌握相关的人文社科及工程管理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3.基本能力要求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组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能力及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五、学位论文要求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学位论文。1.论文选题: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来自相关工程领域的重大、重点工程项目,并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2.研究内容: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论文内容应与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实现企业技术进步和推动产业升级紧密结合,可以是工程新技术研究、重大工程设计、新产品或新装置研制等。3.成果形式: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论文应做出创造性成果,成果形式包括学术论文、发明专利、行业标准、科技奖励等。成果应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并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4.水平评价:对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论文应评价其学术水平、技术创新水平与社会经济效益,并着重评价其创新性和实用性。六、质量保障与监督1.培养单位应建立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内部保障体系。2.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应对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充分发挥指导与监督作用。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新需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突出“思想政治正确、社会责任合格、理论方法扎实、技术应用过硬”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色,全面提高培养质量,现提出以下意见。一、培养定位及目标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强调工程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培养单位应在满足国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创新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明晰培养定位,突出培养特色,更好地服务于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和社会的多元化人才需求,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二)掌握所从事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熟悉行业领域的相关规范,在行业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担负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三)掌握一门外国语。二、学习方式及修业年限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其中全日制学习方式的基本修业年限为2至3年,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的修业年限应适当延长。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在学校规定的最长修业年限内完成学业。三、培养方式及导师指导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同等重要,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今后职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支撑。(一)课程学习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主要途径。课程学习须按照培养计划严格执行,其中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主要在培养单位集中学习,校企联合课程、案例课程以及职业素养课程可在培养单位或企业开展。(二)专业实践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开展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不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1年。非全日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可结合自身工作岗位任务开展。(三)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一定实践经验基础上,掌握对工程实际问题研究能力的重要手段。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时间不少于1年。(四)校企联合培养是提高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方式。培养单位应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吸收企业优质教育资源参与研究生教育体系,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产学结合、协同育人,提高校企联合培养质量。鼓励培养单位与企业共建联合培养基地,探索合作共赢的长效保障机制和高效的运行管理制度。(五)导师指导是保证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培养单位应建立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导师组指导制,加强对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指导。导师组应有来自培养单位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指导经验的教师,以及来自企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课程体系应体现先进性、模块化、复合性、工程性和创新性,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培养的要求。课程设置应以工程需求为导向,强调专业基础、工程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的综合培养,应注重发挥在线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协同优势。各培养单位可根据自身特点,确定各类课程的内容和学分,以达到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综合素养的要求。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分制,总学分应不少于32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24学分,课程学习16-20学时可计作1学分。课程设置框架和必修环节:1.公共课程:政治理论、工程伦理、外语;2.专业基础课程:数学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3.选修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实验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创新创业活动;4.必修环节:专业实践。五、专业实践专业实践应有明确的任务要求和考核指标,实践成果能够反映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方面取得的成效。六、学位论文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等。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由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具备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较充足的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论文可以采用产品研发、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七、论文评审与答辩(一)论文评审应审核:论文作者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的情况;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二)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三)论文须有2位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须由3~5位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应有相关的企业专家参加。八、学位授予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相应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速递!工程专业学位调整为8个专业学位类(来源:教育部)

欺骗我

我区要求各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加强导师岗位管理

本报讯 记者从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到,自治区教育厅已将《教育部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教研〔2020〕11号,以下简称《意见》)转发各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并要求各单位充分认识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重要意义,按照《意见》要求,结合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教育部《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教研〔2020〕12号,以下简称《准则》)建立或修订本单位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制度文件,并于2021年8月31日前,将制度文件报送自治区学位办。记者了解到,教育部发布的《意见》明确,博士生导师是因博士生培养需要而设立的岗位,不是职称体系中的一个固定层次或荣誉称号。博士生导师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承担着对博士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规范训练、创新能力培养等职责,要严格遵守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学术水平、育人能力、指导经验和培养条件等方面制定全面的博士生导师选聘标准,避免简单化地唯论文、唯科研经费确定选聘条件;要制定完善的博士生导师选聘办法,坚持公正公开,切实履行选聘程序,建立招生资格定期审核和动态调整制度,确保博士生导师选聘质量;选聘副高级及以下职称教师为博士生导师的,应从严控制。博士生导师在独立指导博士生之前,一般应有指导硕士生或协助指导博士生的经历。培养单位要明确导师变更程序,建立动态灵活的调整办法。因博士生转学、转专业、更换研究方向, 或导师健康原因、调离等情况,研究生和导师均可提出变更导师的申请。对于师生出现矛盾或其他不利于保持良好导学关系的情况,培养单位应本着保护师生双方权益的原则及时给予调解,必要时可解除指导关系,重新确定导师。对于未能有效履行岗位职责,在博士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环节出现严重问题的导师,培养单位应视情况采取约谈、限招、停招、退出导师岗位等措施。对师德失范者和违法违纪者,要严肃处理并对有关责任人予以追责问责。对于导师退出指导岗位所涉及的博士生,应妥善安排,做好后续培养工作。自治区教育厅要求,各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要专门组织博士生导师、相关管理人员对《意见》《准则》和制定的管理制度文件进行学习,切实领会文件精神和要求,切实促进一流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记者 苗青)

丽人劫

博士生扩招 培养质量至关重要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40多所院校陆续发布招生简章,公布博士生扩招规模,引发舆论关注。其实,早在2018年,教育部已明确提出2020年我国博士生招生总规模将达到10万人。有人担心,博士生扩招会带来学历贬值和培养质量下降。一些高校为保证培养质量,相继出台“分流淘汰”机制。比如,清华大学在修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时,明确提到“完善资格考试、选题报告等培养环节的实施细则、考核要求和分流与退出制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也发布详细的《博士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实施细则》。严把人才“出口关”,建立和完善退出机制,对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不过,博士生培养是系统工程,分流和退出只是大系统中的小环节,不是人才培养的终极意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应该在博士生入学后的培养阶段,即课程设置、科研素养培养等重要环节上下功夫。仅以笔者所观察的一些文科专业为例,博士人才培养的部分中间环节还有可改进的空间。首先,课程体系设计需要进一步完善。文科的课程学分一般在20分左右,课程总数在8门左右,除却3门左右的公共课程,面对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其余课程多是入门、导学性质,考核方式只需上交一篇简单的课程论文,更具针对性的方法类课程所占比例非常低。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训练是进入学术研究领域必不可少的工具。笔者从身边一些博士生了解到,大家只是把博士课程看作完成“学分”的任务,第一年的时间为凑够学分,选修不少跟自己研究方向不相关的课程,第二年就直接进入论文开题阶段,研究问题难确定,研究方法不清晰,赶鸭子上架,“迷茫”在所难免。“唯论文”的科研评价体系,异化了博士生的学习目标和秩序。国内多数学校都以至少发表两篇C刊论文为基本要求。在此并不是否定C刊的价值,若是直接取消发表论文的要求,这于博士生未来求职而言,并无实际益处,毕竟整个科研评价体系均以C刊为核心指标。鉴于当下C刊数量较少,不少期刊为了提高引用率,选稿偏重作者知名度和职称,博士生总体论文质量也无法与成熟的学者抗衡,而一些期刊也在缩减发表文章的数量,最终导致供求关系严重不平衡,不少人因发不了C刊而无法毕业。对博士生的评价标准是不是过于单一,有没有更加多元、有效的评价方法,需要各个学校、学科立足实际情况,认真检视,当然,多元并不意味着降低评价标准。导师对学生的投入和学生对科研的投入之间是正相关的,有的导师尽心尽责,定期开展学术研讨、读书报告等活动,真正起到督促和激励的作用,有的导师负责博士生数量过多,根本无暇顾及每个学生,还有导师行政事务繁忙,无法抽身,有名无实,完全靠学生自己摸索。毋庸置疑,考核是质量监督的重要手段,但作为系统性的培养机制,任何环节设置都应该以促进学生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为根本目标。严格、有效的制度应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对博士生进行分流淘汰的同时,还需要系统性、综合性考虑,完善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毕竟,在课程设置、学术训练、导师职责、评价方式等细节方面,仍有很多优化的空间。胡波 来源:中国青年报(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