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6日下午,遇到一个我们回来参加培训的校友(我们承办的培训班)。他已硕士毕业3年,借着培训班的机会回母校看看,有心回校攻读个博士学位。事实上,包含我们学校在内的不少学校已很少愿意接受在职攻读博士(如比例不超过5%),要求个人档案必须转到在读院校。而且,每年高校清退的研究生中,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是在职读研、读博的学生。之后,未到校或没心思做课题研究,荒废几年后直接被清退。在和他聊天的过程中,他也犹豫过是否需要辞职后,回校在他之前导师课题组全职读博。主要是他已成家,在企业工作收入不错,自己也非常犹豫。在他的感觉中,自己在单位没有晋升空间,想通过读博换个新的工作环境。可是,博士求职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有优势,而且想毕业真心不易。因此,我问了他一个问题:读博后,你想几年内毕业?这么问的理由在于他已工作3年,博士毕业时的年龄稍微偏大。比如,理工类专业的男博士,进入高校后得到青年基金的资助非常重要(35周岁以下)。很多高校引入的新博士年龄基本都在32岁以下,留出2-3年时间用于申报青年基金。他已工作3年,要是不能4年学制内顺利毕业,延期时间过长,找工作就会变得很艰难。他给的答复是希望3年内能破格毕业。主要是在他们课题组,之前就有类似的学生3年、3年半提前毕业的,而且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不低。之前,翟天临博士的学术不端事件后,更多的高校采用教育部的学位论文盲审平台。盲审平台的话,通常得预留2-3个月时间,漫长的等待期折磨人啊。基本上最后一个学期就是忙活论文送审、答辩、求职、整理结果撰写校论文的事情。很多博士回想起那个时间段的经历,自己都感觉“傻傻地可爱”。目前,国内高校博士学位的学制普遍在4年,少量是3年(如华南理工大学)。事实上,4年学制比3年有优势,因为第4年学制内都会有助研津贴。而且,3年内能毕业的博士比例真的非常低。以学制来说,开题、中期检查、小论文投稿接受、预答辩、大论文撰写送审、答辩都顺利的话,博士大部分是4年毕业。也就是读博士读了4年。但是,之前一份调查显示,国内博士延期率高达2/3。我之前也谈过,想必也得迈过三道坎,分别是学校、专业和导师的毕业标准。在这三个毕业标准中,通常导师的要求是最严格的,尤其是在小论文的数量上。而且,这类要求严格的导师,还不接受档次较次的期刊。宁可不投稿,或者直接不愿意署名通讯。那么,延期之后,读博的最长时间是多久呢?大部分学校的研究生手册中规定:在读博士生不管是什么原因,8年内无法取得博士学位的,就会被清退(部分学校是要求7年)。2017年,小西曾看到一个女老师留言:“毕不了业的是我老公,我跟他都是某高校教师,他考的本校的在职博士,混了8年,一篇文章没有,混到被清退的下场,也算是个奇葩了。”。是不是看到这个留言,很有感慨。事实上,这类本校教师在读博士被清退的并不少。当然,这里有他们之前读博过于容易的因素(学校鼓励本校老师校内或去名校攻读在职博士)。反过来看,这类导师(硕士学位,可遴选为硕士生导师)起码没有压榨自己的硕士生,用他们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博士毕业的支撑。也算是不容易呢!另外,优秀推免生选择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通常都是5年内博士毕业的。研二选择硕博连读的,2+3年也能毕业,无法毕业的部分学校可以转硕(答辩后拿硕士学位)。说说你身边熟悉的博士生都是几年毕业的啊?
随着国家硕士研究生的不断扩招,而今硕士毕业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未来可以获得更好地发展,有的硕士毕业生选择攻读博士研究生。毕竟如今博士研究生稀少,大多数在就业时会获得不菲的安家费。自从国家取消了公费研究生政策之后,攻读研究生需要自行承担学费。这时很多人就有疑问:攻读博士研究生要花多少钱?普通家庭能否承担起这笔费用?对于博士研究生而言,不同院校、专业的培养方案不同,正常读博需要3-4年时间,但是一般不会超过六年,所以我们以读博4年的学制计算。由于学校不同,读博期间的科研补助、学费、各项奖励政策等存在差异,以下我们都按普通博士生计算。一、博士研究生需要缴纳学费、住宿费由于公费攻读研究生政策被取消,所以攻读博士研究生需要自己缴纳学费。就目前博士学费而言,除了特殊的几个专业学费比较高以外,博士的学费每年为1万元左右,此外还需要缴纳每年1200元的住宿费。这样算下来,4年学费4万元,住宿费0.48万元,共计4.48万元。二、需要自行承担的生活费博士与本科、硕士一样,都需要自行承担在校的日常生活费。很多博士与本科、硕士处于同一个大学校园之中,早中晚基本都是在学校餐厅用餐,每月生活费、网费、花费、简单购物等大约2000元左右。这笔生活费中未计入同学结婚喜钱、旅游、数码支出等费用,这些费用不同的人花费不同,所以暂且不计入。博士基本没有假期,天天忙着做项目、搞科研。每年在校11个月算,4年下来,生活费大约8.8万元。三、读博期间的各种收入全日制高校博士生助学金每生每年1.5万元,学校会按10个月或12个月平均发放,总额不变,4年算下来,助学金收入6万元。除了国家补助以外,还有导师补助,这个收入相差很大,一般在1000-2000元不等,按照普通情况计算,读博毕业后,收入7.2万元。再就是国家奖学金、校内各类奖学金、科研成果奖励等等,如果科研努力一点,读博四年,能拿到6万元(按2次学业奖学金,1次国家奖学金计算)。因此,以此来算,一名普通的博士研究生毕业之后,还能赚6万元左右。但是,有些人认为不可能,如果达不到这个收入,可能是导师太抠,补助很少。再一个就是科研成果不多,没能拿到学业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
我们国家的博士平均毕业年龄是33.17岁,30岁博士毕业,这个年纪很正常的。我们可以简单的做一下计算,18岁高中毕业考上大学,大学四年毕业之后是22岁,读研究生需要三年,研究生毕业是25岁,博士又读五年,毕业刚好是30岁。能够30岁毕业已经算是比较优秀的了,说明你在上学的过程中没有留过级,高考没有复读,考研没有二战,博士没有延期。之所以有人26、27岁就博士毕业,推测可能是硕博连读或者直博,也有可能是硕士期间只读了两年,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硕士就2年。正常博士毕业本来就应该在30岁左右,那么为什么平均博士毕业年龄是33.17岁呢?推测有以下几点原因。一.博士延期现在我们国家的博士培养采取的是“导师制”,博士要读几年因人而异,北大要求是四年,一般是在三到五年,最长可以七到八年。我们国家的博士延期率已经达到了65%,这也就意味着能正常毕业的是少数,大部分博士都要延期。博士延期有自身的原因,比如博士毕业要求必须发表多少篇论文,发不出来那么就没办法毕业。其次还有导师的原因,许多博士延期是因为课题没有结题,导师不放人。二.工作后读博士往前推20年,大学生都非常吃香,研究生可以直接到高校教学。但是在今天大学生已经遍地走了,想要进入一本的高校当老师没有博士学位是不可能,早期有一批人硕士毕业就出来工作了,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评价指标的改变,发现硕士学位远远不能满足工作上的要求,受到学历限制,有不少硕士生在工作几年后又重新回来读博士,30岁40岁的都很常见。其实大龄博士往往也有自己的苦衷,除了要承担家庭的压力外,还会有找工作的压力,到了30岁的年纪,许多博士都已经成家立业。而博士期间没有工作,只靠国家的一点补助,远远没办法负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不仅如此,在找工作的时候也处处受限制,比如高校招聘青年教师就要求博士毕业,且年龄不超过35周岁。如今不少博士毕业想要留高校,还会要求有海外留学经历,否则想要留在高校基本上没有可能。总之,30岁博士毕业是一个很正常的年龄,不管是你以后想去企业工作,还是想留高校,年龄都不会成为限制你的因素。
今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话题:在别人眼里,我似乎挺优秀的。上了211,本科拿了国奖,也顺利保研。然而研究生这三年我过得很痛苦、压抑,特别是从研二开始,每天活在延毕的恐惧中,而事实也是如此。作为一个工科女,我知道很难,一直以为通过努力我可以做好任何事,所以每天都一门心思扑在学业上,成了大龄剩女。也许是我太笨了,真是水平有限,从小论文到大论文,他们好像很轻松,而我写完大论文却像死里逃生一般,本以为度过了这一劫,现在却又陷入延毕的地狱中。等待盲审结果的日子就像被人追杀,每天活在恐惧中,最终还是在我心上重重地开了一枪。想到延毕对我整个人生的影响,我觉得我过不去了,天空一天比一天灰暗,我离设想的人生太遥远。工作没了,还给父母带来伤害,虽然他们鼓励我重新开始,可我却为不能尽早报答他们而痛苦,看到身边的人发展得不错,我更是深深地自责,是自己努力的方向错了吗?可当初大家明明一样啊?已经没有勇气重新开始,除了恐惧还是恐惧,完全无法走出论文的阴影,已经严重影响到我的生活,我的身体也被掏空,我该如何是好?25岁还一无所有的我该何去何从?我还会幸福起来吗?各位知乎大神,请指条明路!”最近又到了每年高校一年一度的研究生论文送审环节,网络上又出现了各种因为论文不合格而遭遇延期的话题。从知乎上,这个乖乖女被延毕的情况来看,估计这件事如果不能及早解决,要得抑郁症了。为什么博士按时毕业这么难?民间这句话“没有延期毕业的硕士,没有按期毕业的博士”真的是大多数博士生的诅咒吗?第一,对科研没兴趣,没热情。“看别人读博很光荣,自己也去读个博”成了大多数读博者的共同心声。有一小部分是历史遗留原因,当年凭借硕士学历就能在高校混一个铁饭碗,如今硕士学历在申请国家基金、职位晋升、领导选拔等诸多环节都不够用了,所以才想方设法寻找著名博导读一个在职博士,这部分人的目的性很强,反而有很强的动力去做自己感兴趣的科研课题和论文。反到是那些硕士毕业的时候,还找不到好单位的学生,眼看别人都找到好单位,自己心有不甘,于是随便找个不感兴趣的课题组也去读博,缓解一下就业压力,这部分人因为对课题没兴趣,高不成低不就地做着科研,最终只能被延期,或者自己放弃。第二,学术成果没有达标。有的博士生,做的学术成果和论文都很一般,虽然达到学校的最低要求和条件,但是没有达到学院或者导师的另外一套高标准和条件,也是难以顺利毕业。另外一种是最后大论文送审出去,被审稿人以缺乏创新、缺乏系统性等问题为由拒绝答辩,这种系统性和创新性的要求通常都很高,而且博士生入学时(三年前)和毕业时(三年后),标准又提高了不少,总是很难跟得上审稿人心目中最新的创新要求和标准。第三,导师水平有限,放手不管。有的导师自身水平一般,可能还不如博士生的水平,谈何指导,这个时候,导师往往撒手不管,任其自生自灭,博士生要白手起家,想按时毕业就要靠博士生个人的自律和学术水平了,这样的要求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很难的。还有一种是博士生太有个性,不服从导师的任务安排和管教,却没有多大学术水平,最终是自己害了自己。第四,缺乏科研天赋。科研有70%要靠天赋,虽然个人努力很重要,但是很多关键问题不是靠努力能够获得突破的。没有一定的天赋,就算再如何努力做实验和深入思考,都做不出好成果来。这样的状态如果长时间存在,写不出论文,最终也会让自己恶性循环,难以正常毕业。第五,身体扛不住,生病拖垮了毕业论文。有的博士生,平时都熬夜做实验,没有坚持合理的作息,加上精神压力大,最终身体扛不住,生了一场大病,连毕业论文都来不及写就要住院动手术。一旦入院动手术,动辄一年半载的休学和请假,延期后还能顺利毕业,也已经不幸中的万幸。所以,奉劝一下各位博士生或者想读博的朋友们,如果实在扛不住了,那就应该选择早点放弃或者退学。
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公布的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博士研究生共有52人,其中入学时间最早的一人为2002年入学,已经“读博”18年之久。此外,2003年入学,“读博”17年的还有2人。《东北大学研究生管理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研究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年,在校最长年限(含休学)为4年;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校最长年限(含休学)为6年。为何最长18年未毕业?一、所选学科,毕业难度大。被清退52名博士基本上都是工科类的学科,可以看出工科类的学科博士生毕业难度大。尤其工科类的博士生,做科研要做大量实验,从实验中找寻数据,总结分析实验数据,然后把数据总结出来,写成自己的论文,并且论文被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查重率规定要在10%甚至5%以下才算合格,合格之后就可以申请答辩了,但重复率如果>20%,就会被直接延期半年至一年才能答辩。所以反复修改,再次论文查重显得尤其重要,也导致很多博士生在写论文时卡住了,不断被延期而不能答辩。二、博士培育体系“开头松、中间松、毕业严”现行的读博入选基本申请考核制宽松,读博入选经过笔试和面试,对于个人的科研能力不能直观的体现,学习和考试应试能力、与做科学研究是两码事。应该建立“开头严、中间严、毕业严”的培育体系。有时在博士生考核后,个别学生确实被认为不适合读博士,最后一般也都不能顺利毕业,如果提前被“分流”其实也顾及学生的心理状态,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三、镀金不成,保“博士”身份还有一种在职博士 是指学习方式相对脱产形式而言,即通过正常入学考试(统考或单考)取得入学资格,在培养单位教学或培养方案许可的情况下,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博士生。这样的博士生就是在升职加薪有更大的潜力,其学习过程是代工代劳的,不毕业也是可以理解的。四,博士生自我约束和导师评审也是重要因素。读博期间没有良好的心态,不够有韧劲,半道放弃,存在一种“混学历”的心态,最终无法毕业。博士生导师也是很关键的一环,导师是不是合格?导师要负责起来,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要严格、公平、公正,不能带个人喜好和有色眼镜来对待学生。
9月2日,教育部发布《关于规范管理防止高校研究生导师与学生关系异化的提案》的答复。答复对该提案充分肯定,通过两个部分进行了回复。第一部分是阐述了已开展的工作。第二部分是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求培养单位严格导师选聘标准,加强导师团队建设,明确导师权责,规范导师指导行为,支持导师严格学业管理。二是针对研究生教育特点,聚焦导师指导环节,要求导师正确履行指导职责,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合理指导研究生学习、科研与实习实践活动,不得要求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不得违规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三是明确博士生导师是因博士生培养需要而设立的岗位,不是职称体系中的一个固定层次或荣誉称号。切实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阅读原文请移步教育部官方门户网站(图片来源:官网截图)一直以来,“没有延期毕业的硕士”和”没有按期毕业的博士”在坊间广为流传。近20年来,硕博士一直在扩招。伴随扩招,博士招生在增长,但是毕业人数却长期以来趋稳;据《研究生教育研究》2020年第2期的研究显示,博士生毕业的平均延期率为39.68%,以上都反映出延期的常态化趋势。期毕业谁之过?(在这里我们只讨论被动延毕的情况,有些人有很好的paper在酝酿,需要做很多后续工作的情况暂不讨论。)一、导师难辞其咎研究生和导师关系出现异化,导师不像导师,研究生不像研究生。个别导师打着学校的旗号,但是却“不务正业”,以个人的名义开公司,研究生则成了廉价劳动力和盈利工具,打卡上班,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拿着极少的“薪水”。在正常生活中,很多导师经常无条件、不分场合和时间地支配自己的学生,拿快递、去家里打扫卫生倒垃圾、接孩子看孩子等是家常便饭。如果研究生不服从,就以“让你毕不了业”为理由,学业不予指导,课题不管不问,毫不顾及学术进度,学生修不到达标的学分、发不够规定的paper,自然很难毕业。(图片来源:微博截图)二、论文的选题工作好的研究方向和好的选题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博士生在选题上时常要纠结个一年半载,哪怕定好了研究课题,中途更换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哪怕选题早早就定好了,实验的研究进度也会受到不可抗拒因素的影响。比如实验材料或者实验仪器被破坏,比如大农类的专业,季节性灾害、天气反常等都会严重影响实验的进展,真的是“靠天吃饭”,“错过一次,再等一年”。三、个人的态度、能力问题从步入大学到读博,一个人要付出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年。读博不能草率,需要仔细规划、严格执行、认真对待,很多人态度上没有绷紧那根弦,自由散漫,博一博二刷剧、逛街、睡大觉,自每天的科研有效时间不足3小时,那么想要尽快出研究成果,就很难了。还有些人,在硕研期间,就没有形成系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对读博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再加上自身不努力,表现为能力欠缺,按期毕业也会比较困难。四、身心健康问题众所周知,博士抑郁症的发病率很高,有研究显示,有抑郁或者焦虑现状的硕博士比例比一般人高出 6 倍。打开知乎,我们随时看到在读博士因精神压力大产生抑郁倾向,甚至轻生念头:(图片来源:知乎)博士因为精神压力过大而出现抑郁倾向,就很可能会逃避现实,不愿意积极面对摆在面前的科研任务,甚至研究停摆。五、家庭、工作方面的原因有些个人原因,比如部分在读博士需要兼顾家庭(怀孕、生娃、赚钱养家等)无法放弃一切全身心投入科研。此外,科研圈内卷化,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后续的研究任务等可能会让博士们无奈选择延期。议给延毕博士呢?一、明确读博目的,坚定读博信念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就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以培养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学者为目的,不要把博士项目当做一种任务。给自己一年的时间,抛下所有杂念,为自己拼一把。二、确定好研究方向,不要轻易更换课题制定实验计划,并严格执行。如果研究确实遇到难啃的骨头,卡住了,不妨试着写一篇阶段性的成果。记得一定要大量的阅读文献。三、保持体能和心理健康坚持锻炼身体,时刻保持充沛的体力。稳住心态,接受现实,用辩证的思维看待延期毕业问题。如果心理负担过重,就要尝试去进行心理疏导,多给自己减压;与导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多听听导师的意见。四、与学术共同体多交流,避免闭门造车阶段性的在学术共同体中寻求帮助,用开放包容的思维看待你的科研问题,切忌闭门造车。结语读博真心不易,是一场历经各种身心考验的修行,你努力拼过,终会迎来灿烂的曙光。既然选择就要相信自己,重拾信心,除了坚持也要发现延期的症结,同时更要坚信博士阶段的努力会有收获。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很多学生都会选择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历,从而增强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因此才会出现报考研究生的人数逐年增加的现象,如今更是有人为了找一份比较好的工作,选择继续读博。虽然说提高自己的学历真的能够增加自己的优势,但是有的博士生在毕业之后找到的工作和他的学历其实不是特别匹配的,就像前段时间比较热议的博士生在高校当辅导员老师,有很多网友都觉得这份工作实在是屈才了。一提到博士生,大家的印象都是非常有文化,但同时伴随的一个词汇便是大龄。正常的大学生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年龄普遍在22岁左右,而经过三年的研究生,如果继续选择读博士的话,能够顺利毕业的人,普遍年龄都会在30岁左右。而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博士毕业生平均年龄是33.17岁。如今对于各类高校毕业生论文查重要求更为严格,会有更多的博士生面临着毕业难的现象。但是大龄博士是否是一个问题呢?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年龄还真的不是一个问题,毕竟我国的博士有很多种。第一种博士是工作了几年之后,在岗读博在我国所有的博士生中,这种博士占的比例还不在少数。比如小编认识的一位朋友,也是在岗读博。当时他在他所在的院校中当辅导员老师,而此时他的身份还是一个博士生,在他博士毕业之后的一年,就顺利的到大学当一名老师了。但是如果你也是正在工作的朋友,有读博士的想法的话,一定要考虑到这个过程的艰难性和自身的年龄问题。 因为一般博士毕业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一定要考虑自己的年龄因素,争取让自己在三十五周岁之前毕业。这样才能在就业岗位上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而且如果有幸能到像北京这样的城市读博的话,更是有获得北京户口的福利。第二种博士是工作了之后,但是为了升职,不得不选择读博这种情况下,年龄似乎就不再是一个大问题了。而这类人读博也只是因为抓住了晋升的机会,这类人一般在原来的工作岗位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而且在博士生就读期间,他们一般会获得原来单位的薪水,边拿薪水读博,当博士毕业之后,也可以选择回到原单位。其实这种不但是对个人有好处,企业之所以会选择让有能力的人继续读博,对于企业来说也是有很大的好处的。第三种博士就是高校学生考博士或者是硕博连读当然这种情况还是非常少见的,毕竟我国的高校虽然能够给学生提供这样的名额,但是只有真正有能力的同学才能抓住。就比如小编认识的一位朋友,他当初就获得了北京大学的硕博连读机会。而且如今想要博士毕业的前提条件是在我国的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论文,而这位朋友进入北京大学的时候就已经成功发表完两篇论文了。虽然是博士生在读,可是在读书期间,他也能够获得很多工作的机会,比如说给那里的本科生答疑解惑等。但是选择硕博连读的同学们一般要在学校待大约六年的时间,这时候毕业的年龄差不多,真的就是30岁左右了。那么读完博士的薪资如何?这根据不同的专业有较大的差异。比如从事一些较为热门的专业年薪在50万以上,甚至百万以上。比如计算机专业,房地产,互联网,金融等热门领域获得的收入就很高。大多数博士毕业的年薪在30万以上。如果仅仅是本科毕业生,毕业后一般都只能拿到3—5千的薪水,这两者之间的薪水差别在10倍以上。不少网友感叹自己当初真应该好好读书。毕竟如今是一个看学历的社会,有了学历,未来无论是薪水上升速度,还是职位晋升速度都很快。在小编个人看来,博士毕业年龄真的不是一个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心态就会发生变化,自己也会更加成熟。这样在走出社会之后,加上自己的学历也有所提高,在工作岗位上可能会比大学刚毕业的时候要轻松很多。当然,这几年来所付出的精力和投入的成本也是不可估量的,但是相信后来的回报会更加丰厚。
去年的时候我们部门招了一个博士,谈论间得知她的工资并不高,税前只有8000元。而我是两年前硕士毕业来公司的,在研发部门,目前研发部门的学历要求是硕士研究生以上,起初的薪资是6000元,过了两年也涨到了7500元。不禁感慨,博士的薪资也并不是很高,但估计涨幅会大很多。记得曾经看到过一个统计,就计算机专业年薪统计,硕士研究生平均约22万,博士研究生年薪平均是23万左右,这样看来,博士研究生的收入并不高,那么读博还有必要吗?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选择继续深造读博呢?也曾问过几个博士这样的问题,其中一个博士师兄的回答确实让我信服。1.博士能带来的不只是金钱钱只是一个职位的附属品,我们更看重的是收益,而收益并不等于钱。博士能带来更多的收益,这个收益包括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生活质量、自由时间、社会声望等等。光是一个博士学位,在普通人听来,都会将你的地位提高一节。2.博士有更多的机会如果博士和硕士同时进高校,硕士生只能做辅导员之类的,博士可以当讲师,逐步晋升为副教授、教授,这一点硕士生现在是没法达到的;如果博士和硕士同时进一家民营企业,起薪可能是2000元左右的差距,但是每年薪资的涨幅以及职位的晋升,这些都是博士优先,硕士生是没法比的。如果博士和硕士同时考公务员,博士几乎是可以直接录取,而硕士生还是要和本科生竞争的,博士是按副处级别的待遇,而硕士是按副科的待遇。博士生在今后的发展空间会比硕士生大得多。3.博士的永生论死亡分为肉体和精神上,对于著名科学家来说,他的生命是永恒的,因为永远会有人记着他。对于普通人来说,死亡有两种,一种是肉身的死亡,另一种是认识他的人都死亡。而作为博士生他的死亡有第三种,当没有人在引用他的文章的时候。从这个角度来说,博士是永生的。当然博士也不是那么容易读,考博容易,毕业难。博士期间所承受的压力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读博士一座独木桥,沿途的风景只有自己一个人欣赏,没有人懂,没有人理解,但也要相信一切努力都不会白费,剩下的交给时间。
我们都知道研究生有两种,一种是我们见到的还算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学历比本科高一级。还有一种是硕博连读研究生,毕业之后学历比硕士高一级,也是最高级别的学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除了学生就读的时间不同之外,就是学历等级的不同了。不过这两者作为高学历的最高代表,在社会上都能得到比较开阔的发展空间,但是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读博在一些学生眼里似乎显得有点不划算了,毕竟自己也并没有非要达到那么高学历的动力。《导语》“博士和硕士”同样是研究生,毕业十年后,区别有多大?但是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追求是不同的,现在自己降低的标准就很有可能成为自己将来的阻力。现在也许你不需要博士生的学历去谋生存,但是十年之后你很可能需要博士的学历去谋发展,这是一个很现实且发生率极高的问题。现在高等教育的现状是大学生量多却质不优。国家开始提倡大力发展教育之后,拥有大学学历的人是多了不少,可是这种全民教育大幅提升的局面却是由下调高等教育标准来实现的。当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进入大学,他们并不能像以往的大学生一样很好的重视和适应大学教育,等他们走出大学这个暖床之后感受到的就只有社会的残酷,这也是他们就业问题的根本所在。而博士生作为学历的顶尖代表,他们是可以被社会特殊优待的,对他们来说就业的问题可能只是选择的问题。而且他们在面对就业选择的时候,也不会把目光放在一般人的高度,他们任何一个选择对普通人来说都是成功的表现。硕士毕业生虽然说学历并不是最高的,但也算得上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了,无论就业还是考公务员都可以把本科生踩在脚下,当然在比它高一级的博士生面前那些优势也就并不显眼了。如果是一个医学研究生,他们最向往的工作非大城市的公立医院莫属,可是如果这位学生的简历上只是硕士学历,那么能不能进还真是不好说,特别是省会城市里面的三甲公立医院,“想进”是一回事,“能不能进”可就又是一回事了。而对于一个博士毕业生来说,我们不能保证的说他们拿到了这样的学历就百分百能获得这样的成功,但是至少在学历方面他们是有足够被接纳的可能的。考研是学生一个新的起点,但是学生对博士生和硕士生的不同追求却让他们像两条射线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区别也越来越大。不过这些区别也只是理论上的推测,学生十年后的发展如何,学历只是他们的客观条件,能否把这个客观条件发挥到极致让自己走的更长更远还需要学生实际能力的配合。好的小伙伴们,想要了解更多教育资讯可以注意我的动态哦~感谢观看!
现在同学在大学毕业的时候会选择参加研究生考试,然后读几年的研究生,等到研究生毕业之后,再进入社会找工作。而考研的人越来越多,反观读博的人数却越来越少,可能很多朋友在心中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些原本打算读博的朋友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而放弃了读博的打算。因为人都有从众跟风的心理,一旦发现读博的人数较少,自己也会另外选择其它道路。其实在小编看来该不该读博士还是要具体了解一下,情况再做出决定。那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说一说,读博士生的几点好处和坏处,了解到这些之后相信会有助于大家做出选择。1、选择读博的劣势首先说说坏处,第一个明显的坏处就是读书时间比较长,可能男生还好,但是一提到女博士大多数人的反应就是这样的人将来能嫁出去吗?小编曾经看过一场相亲节目里面来的女嘉宾是一所高校的女博士,虽然长相非常漂亮,但是在座的男嘉宾却感觉自己配不上她。而现场的男嘉宾最高的学历,也是国外的一所名校的研究生,她的出现给大多数人带来了压力。如果在研究生毕业之后,选择读博士又要经历几年的时间,等到真正接触到工作的时候,已经将近30岁的年龄在同龄人已经稳定,甚至有了孩子之后,你还在读书,这个时间成本还是很大的。现如今读博士并不简单,在近段时间,我国的相关部门对于研究生和博士阶段的学生毕业论文的核查力度大大提高。而一些高校的博士生,如果想要顺利毕业的话,就必须在相关领域的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论文。网上也有因为不是毕业的网友说到自己在读完博士之后,刚刚到工作岗位。虽然工作比较好,而且他的本科和博士院校也是上海的一所著名高校,他学习的专业也是如今非常热门的经济类专业,但是等到他毕业的时候,已经30岁了,在这个期间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人组成家庭。工作也刚刚处于起步的阶段,周围的同学不管学历如何,大多数都已经成家,而且在工作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且读博的人大多最终会选择做科研,如果是对科研不感兴趣的话, 还是要谨慎选择。2、选择读博的优势接下来就说说好处吧。首先,毋庸置疑的是博士的学历,可以说是目前工作中最有优势的学历,不管是哪个企业,当应聘的员工有博士学历的人,老总肯定会优先考虑应聘这个人。虽然前期投入的时间成本比较高,可是后期的回报也会高,往往工作时间越长,薪资就会出土增长。其次,就是现如今国家对于读博士生的学生补贴力度,大大提高一些高校更是给予了师生更多的优惠政策。比如说从事科研项目的学生当确立目标之后,可以申请到上万元的项目资金。而且在读书期间,博士生每个月也会得到相应的补贴数目比一些基础工人还要高。最后,一些对于研究比较感兴趣的朋友,读博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如果在读书期间能够研究出相应的成果,那么可以申请专利不但能获得名声,最重要的是可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学校能够给想要实现梦想的人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但是博士生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去读的,有一些同学可能心里想着要读博士,但是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在博士生期间要做各种研究,自己的知识水平也跟不上,所以即使有这么好的待遇,有一些人也是没有机会的。所以小编的建议是,如果那些有这样机会的朋友,并且对科研比较感兴趣的人,完全可以去尝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