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硕士生和博士研究生,有什么区别?首先研究生是属于学历称呼,硕士博士是学位的称呼!两者是不同的!我国的学历可以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专科、本科、研究生,学位可以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今天我们就这个话题一起交流一下!一、学历和学位是什么,有何关系首先我们来交流一个问题,那就是学历和学位分别是什么,有什么关系?很多人对这个问题可能并不是特别了解,尤其是对于一些不关注这方面内容的人来说,在这里我简单的给大家科普一下。首先说一下学历是什么,学历其实只是说你读到了什么样的层次,比如说学历可以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专科,本科,研究生,这些称呼才叫学历,这些是证明你自己曾经到过这个层次。在百科中对于学历的定义是这样的:泛指个人求学的经历,包括曾在国家政府批准备案的学历性质教育类的学校毕业并且获得该学校的毕业证书。和学历对应的就是学位,但是学位和学历是有联系的,但是又不是同一个东西。在百科当中对于学位的定义是这样的:学位证书由具有学位授予权的学校颁发。学生完成高等院校的学位培养计划,成绩合格,学校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授予该生对应学科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从定义中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学位分为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这三个学位分别对应着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如果你是从大学里面顺利毕业,那么你拿到的就是大学毕业证书,由果你完成了学位所需要的分数以及标准,那么就能够拿到对应的学位证书。在这里大家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学位证书只有在本科和研究生当中能够获得学位证书,专科以下的学历是没有学位证书的。二、我国能够去读大学的人占同龄人的比例大约是多少在刚才我对学历和学位的定义以及他们具体的标准,给大家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小科普,我相信看完的人应该对学历和学位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跟大家分享交流一个问题,那就是最终能够去读大学的人占同龄人里面的比例大约是在多少?根据我们国家教育的实际情况,其实真正在同一批同龄人里面,最终能够去读大学的人数大约是占到50%左右,剩下的50%很有可能只有初中学历,或者是拥有中专的学历。我们都知道想要上高中,那么就必须要经历中考,想要上大学,那么就必须要经历高考,其实真正淘汰人的并不是高考,而是中考。很多人总以为只要自己到了高中努力,一样可以去上大学,这个理论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你在中考当中考不好,考不上高中,那么你就失去了去读大学的机会。在我国能够考上高中的人大约占同龄人的比例就是50%,这50%的人只要能够考上高中,那么最终最差也能够有一个大专去学习。如果你自己成绩比较好,那么就能够选择本科,甚至是双一流的高校去读书。所以在这里也建议所有的青年和家长,不要到了高中才去努力,因为很有可能你在中考这一关就被淘汰掉了。如果真的想要在读书这条道路上面走的更远,那么我建议就要从小抓起,因为中考才是决定你以后人生命运最重要的一关。三、目前我国有博士学位的人有多少在我国学历的最高层次是博士研究生,同时最高学位就是博士学位,那么在我国博士学位的人数究竟要多少呢?很多人觉得好像博士很多,其实不是这样的,在我国博士是非常少的。我们国家从恢复高考以后,到目前四十多年已经积累了一批博士,从改革开放以后一直到现在,这几十年之间累计毕业的博士学位人选其实并不多,总计加起来大约也就是90万左右,不超过100万,从这个数据当中大家就可以看出来,我国的博士学位占比是非常低的。大家要想一下,这是我们国家四十多年积累那么久,才毕业不到100万的博士,而这100万不到的博士分布在各个行业,有的博士到现在都已经退休了,所以说其实真正在岗的博士更要少一些。现在想要去读博是相对来说并不是特别难,但是想要从博士上面获得毕业,那么就存在很大的难度了,博士是一个宽进严出的一个阶段。但是一个人一旦拿到了博士学位,那么他的人生可以未来是非常好的,因为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已经在中国属于最顶尖的那一拨人了!四、学历越高,未来发展前景越好,起点越高在前面我的很多问答和文章当中都专门给大家说过,一个人的学历越高,那么未来的发展前景就越好,同时自己的起点也越高。如果你是本科毕业,那么在社会上面找一份年薪10万的工作还是不难的。如果你是硕士毕业,那么在社会上面找一份年薪15~20万的工作也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如果你是博士毕业,那么你年薪的起点将会是30万以上,同时未来发展的空间非常巨大。从这个年薪的起点当中,大家就可以看出来,只要你自己学历越高,那么未来发展就会越好,同时未来的增长空间也会越来越大。网上总是充斥着一股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论调,我对这种观点是非常不赞同的,同时我自己也是非常反对的。我个人始终认为,如果你有机会,还是要去好好读书,因为读书真的是很多普通人最容易成功的出路。当然读书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但是这些困难和问题都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的,它不像其他的一些问题,可能还要看你的背景和家庭。五、读书是普通人最容易成功的道路,只看本事,不看背景最后还是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观点,那就是读书是普通人最容易成功的道路。我建议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青年和家长,一定要努力的鼓励自己或者是自己的小孩去读书,因为这确实是最容易成功的道路。其实读书不仅仅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最容易成功的道路,对于已经发家致富的人来说,读书也是让自己能够富过三代的最好的保证。在这几十年的发展当中,确实也有很多人虽然说学历不高,但是抓住了比较好的发展机会,自己发家致富了。但是你如果想要让自己的家庭富过三代,那么一定要舍得对小孩投资,一定要让小孩去读书,因为这种方式才是最好的保值方式。读书是一条非常好的光明大道,上面没有人看你的背景,也没有人看你的人脉,只有你的考试成绩,这种方式是非常公平的,你自己学习成绩怎么样,你就能够走到什么样的位置,你就能够达到什么样的层次。在我的主页当中发表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小知识和科普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我的主页当中翻看一下,看完以后我相信会对你有非常大的帮助。以上是本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理解,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本文由岭南通途原创,想了解更多知识,欢迎留言评论,点赞关注。如果大家有想问的问题,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些问题进行专门发文回答。
文/俞一流大学建设,关键在人才强校。国内高校掀起“抢才大战”,中山大学建设“人才蓄水池”,6年引才8000多人,更有万名博士的大计划。中山大学如此大力度的招聘,似乎有些超出人们的常态认知,很快引发社会热议。人才蓄水池在中山大学的官网上,人民日报客户端一篇题为《6年引才8000多人,这些青年人为什么钟情于中山大学?》的报道引发关注。报道显示:在国内高校的“抢才大战”中,中山大学自2015年启动“人才强校”战略,已累计引进各类人才8000多人。6年引才8000多人,这个引才力度在国内大学中属于什么层次?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属于最高层,“疯狂”的力度。中山大学官网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中山大学全日制学生人数为56302人。中国新闻周刊翻阅中山大学官网历年来的报道,2018年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未来五年,将建成10000名博士规模的高层次人才“蓄水池”。当时,中山大学经过三年发展,截至2017年12月底,引进各类人才已逾3000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40%的人才直接从海外引进。其中,新设立的专职科研人员队伍,加上博士后队伍的增量,已经达到1500人规模。再经过两年发展,截至2019年8月,中山大学新引进各类人才逾5000余人,共有专职科研人员、博士后共计2368人。人才聚集的效果很明显,刚经过三年时间发展,中山大学科研经费总额就从10亿元发展到近30亿元规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全国第二,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全国第一。在教育部直属高校预算经费排名中,中山大学2016年还位列第8,2017年便升至第5,自2018年至2021年,中山大学预算经费稳居第4。如今中山大学以198.55亿元的预算经费迫近200亿关口,仅次于清华、浙大、北大。2018年陈春声在接受《南方都市报》专访时还指出,“人才池”计划会产生溢出效应,实际上是在为广东省聚集优秀人才。2017年,由广东省委组织部牵头、联合13个厅级部门推出《广东关于加快新时期博士与博士后创新发展意见》。据悉,广东省各高校每年应届毕业的博士仅有2000余名,以此对应的广东省博士科研人才需求缺口总量超过5000人。随时再就业增加这么多人才,中山大学怎么用?据《羊城晚报》2018年报道,中山大学校长罗俊表示,有很大一部分人工作在科研工作第一线,专心做科研。另据《南方都市报》2018年报道,在3年合同期内,专职科研人员和博士后研究人员没有教学任务。所谓专职科研人员,根据《中山大学加快专职科研系列人员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中大人事〔2015〕12号),是指在学校院系、科研机构和团队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聘用制方式聘用为专职从事科学研究的非事业编制人员。专职科研系列人员主要包括“特聘研究员”、“特聘副研究员”岗位。近年来,我国高校开始了一场自上而下的人事制度改革。过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的晋升旧体制,转换成如今的“预聘-长聘”新体制。预聘可被看作一种长试用期,通常以3年为一个聘期。比如南京大学规定,特定岗位新进教师聘期3年,3年后未评上副高自动解聘。预聘-长聘制度目前在国内高校已较为普遍,特征是非升即走,高风险高回报。樊秀娣指出,中山大学的专职科研系列人员,与目前高校非升即走的人事制度改革不太一样。虽然都属于合同聘期制,但前一种即使在3年任职期内,也不属于学校事业编制人员;后一种在聘期内属于学校事业编制人员,只是一旦合同到期,不再续聘时,才不属于学校事业编制人员。理论上后一种是学校办学需要的教育科研人员,事实上大多数高校在进人时要求严格且相当慎重,大多数人是能够通过考核并被续聘,所以非升即走聘用者继续留在学校发展的可能性,相比中山大学的专职科研系列人员要大得多。3年之后,根据研究成果、工作情况和个人意愿,一部分人会受聘副教授职称,成为中山大学的正式教师。不过,一位985在读博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转正很难。樊秀娣指出,3年之后专职科研人员只有很小一部分人能够继续留在中山大学。当然,只要大学把专职科研人员的招聘、入职等条件如实告知应聘博士毕业生,这种聘用制方式是学校和个人双向自愿选择的结果,年轻博士对此有心理准备。对年轻博士而言,三年时间也给了他们择业的缓冲期,他们往往一边写论文、申报基金课题,一边寻找合适的“再就业”机会,所以大多数海内外博士毕业生是愿意或者希望有这样的专职科研人员的就业机会。后期的出路,他们会视机会而定,或本市或其他省市,可以到学校、机关、企业或创业等,只要条件基本满足,已做好随时再就业的打算。高学历消费对博士毕业生而言,在目前理想工作相对难找的就业形势下,以专职科研系列人员的聘用制方式进入高校,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权宜之计。自去年以来的疫情,对毕业生就业的冲击已经从本科生蔓延到了博士生。2020年3月21日,科技部官网公布文件,明确扩大博士后岗位规模,博士生群体得以整体推迟就业两到三年的时间。学历顶端的博士生大佬,也会就业难。一位985在读博士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现在每年全国10w+的博士,算什么大佬呢。2019年中国高校博士招生人数超过10万人,而在1997年全国授予博士学位的数量仅为7300人,20年间翻了十几倍。南京大学教授李江曾跟中国新闻周刊指出,突然大幅增加的博士毕业生数量远超过高校教职需求数量,成为博士生就业问题的第一重矛盾。权宜之计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李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非升即走的考核制度能够激发工作热情,但过高的淘汰率必然会让多数人选择短期行为,比如发表短平快文章,讨好领导与校内评委等等,而无力做职业上的长期规划;此外,被淘汰者必须接受失败给职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对于职业初期的青年学者而言,理想的工作环境应该为他们提供稳定的预期。李江认为,从科研系统的角度来看,科研人才合理有序流动能够促进知识创新,但频繁、大量的流动必然导致系统内耗。一般而言,流动后一两年内科研人员几乎没有产出。樊秀娣也认为,博士生毕业后的头几年,是深入原有研究方向的最佳时期,而这些海内外博士毕业生中的许多人限于现实考虑,工作重心可能已不是学术发展,而是生活利益如何最大化,这是国家的损失,也是个人的损失,可惜了。与此同时,近年来大城市的中小学教师招聘或有编制或有薪资,越发吸引名校生高学历群体。日前,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局面向全国公开招聘50名中小学教师,学历要求为博士研究生,录用人员使用白云区事业编制。博士生争当中小学教师,已数度引发“大材小用”的社会争议。其实,博士过多,一方面导致质量下降,匹配就业岗位名不副实;另一方面博士没有充足的就业岗位,往往趋于高才低配。博士学历再高,不代表不重视质量。分流淘汰,是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博士教育的典型特色,美国名校博士生的淘汰率高达20%至30%,分流淘汰制提升了博士教育的质量。建立博士生分流淘汰机制,在我国高校也渐渐提上议程。今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发布公告,清退了12名博士生。今年1月,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公告,125名博士被予以退学处理。博士生就业高才低配呢?李江指出,宏观上讲,需要梳理清楚科学家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并搞清楚适合科研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安排。博士生,不应成为博士剩。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公民的受教育程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过去能够读个大学本科就已经很好了,现在就不同了,许多人都在读研究生。那么,我们大家经常听说的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生,这些经常听说而又比较难懂的概念,究竟有什么区别呢?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联呢?要弄明白这3个不同的概念,首先还是要先弄清楚什么是研究生。研究生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种学历概念,在我国的高等学历教育中,分为3个学历层次,即分别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专科是较低层次的学历,研究生则是最高的学历,而研究生又根据学位的不同,再分为两个层次,即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而博士研究生则是高等学历教育中最高的受教育等级。可见,如果简单一点说,研究生就是一种学历,就好像我们大学毕业之后完成本科学历是一样的。只要是研究生毕业以后,一般常常会被人们习惯地称之为“研究生”,其含义是已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而实际上,研究生是分为两种不同的学历的,即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只不过是大家习惯于将硕士研究生称为“研究生”,而将博士研究生简称为“博士”罢了,所以常常有很多人误以为研究生就是硕士,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硕士只是研究生中的第一级学位,还可以继续攻读研究生的第二级学位博士的,因此人们也会经常听到“硕博连读”这样的说法,这就是说,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连起来攻读的意思,毕业后即为博士研究生学历了。硕士研究生是指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简称“硕士生”。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考上了硕士,正在读硕士等,就是指硕士研究生。是本科之后的深造,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侧重于某个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而硕士是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学位,正常毕业并达到学位要求后,会授予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硕士研究生通常有两种学习方式,一是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由全国统考、联考录取,在校攻读;二是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攻读的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就是大家常说的“博士”,就标志和意味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创造新成果能力的学历,也是目前最高级别的学位。博士研究生主要是通过拥有博士点的普通高等学校,和拥有博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相关科研机构招生。只有获得硕士学位,或获得学士学位后6年及以上,并达到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科研成绩优异的人员才可以报考。被录取后,经过严格的培养学习攻读后,各方面达到毕业的要求,和授予学位的条件,方可获得国家承认的博士生毕业证书和博士学位证书。另外,大家可能经常还会听到“博士后”这一种说法,博士后是指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学科研究工作,或者是在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研究的人员。可见,博士后就不再是大家心目中的“学生”了,也不是什么学位,而是一种工作人员的状态,表示的只是一种工作经历。虽然其名称上带有博士两个字,但已与学生无关了,实质上只是表明了工作人员的身份。大家都分清楚了吗?个人观点,欢迎评论,敬请关注。
来源:募格课堂 作者:小白最近有个话题比较火爆,比如深圳中学2020年新入职教师资源曝光,其中新入职老师一共有66人,其中硕士39人,博士21人,博士(后)6人,也就是说这所中学在2020年新招聘进来的教师有近四成的博士。既然能招进这么多高学历人才,深圳中学当然也不是一家平庸的学校。深圳中学是位于深圳的一所完全中学(指既有初中学段,又有高中学段的学校),在2019年高考,深圳中学在理科(广东)省前100、前200、前500人数均位列全省高中第一名。该中学原本的这些就职者学历都很高,而且他们毕业院校都不是泛泛之辈,其中北京大学的有17人,清华大学有16人,甚至其中不乏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顶尖学府。当然有人会说他们本科不是这些学校的毕业,但校方招的就是硕士或博士,没有本科。是的,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大材小用,“大材小用”就是个伪命题,人家这些名校的硕博士是傻子,用人单位也不是傻子。其实硕博士去中学,尤其辅导一下初高中参加各类竞赛也是一条明路。对于一些硕博生来说,在科研内卷的时代里经过了多年的浸润,已经明白了过个正常人的生活挺好,活得好比什么都强!哪有那么多时间给思考很多东西?许多中国人相信,只要考上硕士或博士并毕业,学生就有光明的前途和体面的工作。诚然,对于一些人的观点来说,有资格进入国内顶尖大学中的任何一所攻读硕博士学位,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学术成就。但越来越多的硕博生,也包括那些围绕着顶尖高校的毕业生们,在基层普通岗位上就业新闻越来越多了。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事业单位招聘考生的通知在社交媒体上疯传,连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和研究生都在排队应聘。后来,余杭区一位官员澄清说,那个通知实际上是在2018年发出的。无独有偶,武大博士后在2018年到杭州西湖区庆丰社区拿着五六千的工资做社工也成为了热议新闻。有些事情恐怕不能用简单的“做再小的事也需要科学精神”能来解释的吧。武汉大学硕博连读6年、又做博士后6年的童文平,在杭州庆丰社区已经做了两年社工。本图是童文平在社区进行安全检查。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这些研究生和博士生决定到基层社区工作让很多人感到惊讶,在网上引发了争论。然而事实是,位于那座东部沿海城市的余杭区自2017年以来一直在招聘这清、北两所大学的学生。这种公开辩论的根源在于围绕着名牌大学硕博毕业生的光环,认为毕业于名牌大学硕博生毕业后肯定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也许,在一些毕业地的硕博士看来,这种光环早就逐渐褪去了,只是圈外人不知道而已。2021年3月1日以后,2020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开始,在有人晒出自己的退税截图(真实性不详,很可能是PS)后,一些人纷纷开玩笑地表示,自己的一年的工资也就是别人退税或补税的金额,这个对大家来说,虽然伤害性不强,但侮辱性绝对不差。而我所在的博士群的海内外博士们,也展开了直击灵魂的讨论:A:请问各位博士,我毕业后这两年很迷茫,为何工作之后这么贫穷,怎么才能奔小康?化学化工材料能源环境口子的。B:专业决定收入,要不换专业?A:我都多少岁了,换专业恐怕来不及了吧。C:生化材环,四大天坑。D:要想多赚钱,得在企业吧。A:在企业也是给boss打工,感觉也是拿工资的没办法致富。这个月要找个新方向开始,但心里完全没底。我是工科,做环保、能源口子的,挺烦人的固废处理。B:天坑专业还是去高校吧。C:拿不了30万,还读博士干嘛。不过第一二年可能少点。A:我读博以前基本都在20-30W之间,最贵拿到的offer才税后40。然后现在我选了现在每个月4000块固定收入的工作,嘻嘻。B:我看我师兄大部分都从企业回流高校了。A:我就在大学呢,每个月4600。C:有了职称,拿帽子之后好像会高很多。D:项目普通青椒太难了,也就广东省高一些。A:是的,我同学也在高校,税前15万吧,税后10万。D:青椒能活下来已经很不错了。E:怎么深大的博后到手有30w。D:有一部分是政府补助吧。F:@E 深圳普遍这个待遇,30W真不多,硕士去深圳工作都有25W。F:在北京没有那么多,一般就十多万。E:30W对博后来说很多了,我们到手就十几万。在医院的博后可能工资高点。A:我感觉,高校老师,平均月薪6000,是普遍情况。高于10000的,都算人上人了。E:那为啥还那么多人去高校?F:体面,稳定,子女教育,地位,还算可以。E:公务员不香吗?F:公务员发展卡年龄,30岁进体制,很难发展啦。E:@A 你们什么大学,待遇这么低的?A:要看在什么样的大学里。和什么大学关系不大,大学老师绝大多数都是普通老师,能熬上title或者行政职务的太少。并没有感觉普通老师有很好的地位。99%都没有title。G:我博士后,坐标北京,税后13000,包括租房补贴,感觉压力还好。A:我在想做点小生意啥的 晚上摆摊 开滴滴。E:博士毕业还这么惨,感觉还没有毕业进入社会,就感觉到中年危机了。A:所以这两年感觉博士学位就是个敲门砖,敲到啥看个人的本事了。然后,大家都沉默了。我虽然没有发言,但其实也想到了很多,也许社会需要高度重视人才的素质而不是文凭。毕竟,学习是一个终生的旅程。但除了个人因素,大环境的形势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学历不代表一切,但不能就下断言,学历什么都不能代表。1982年,中国改开后第一届18名博士生终于迎来博士毕业季,但却只有马中骐(中科院首届研究生,1982年3月从研究生院获10001号博士学位证书)等6人获得博士学位顺利毕业,毕业率不足34%。那时候让一个博士毕业生去一所中学(博士生去大学任教是不一样的,大学不同于中学,除了教学还要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或者社区工作恐怕是令人匪夷所思的。1999年后,随高等教育的扩招,博士生教育也迎来大发展。2008年,我国博士学位授予数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当高等教育、博士学位不再是少数人选择时,把所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或其他顶尖大学的毕业生、研究生和博士生不加分辨地都视为高素质人才是错误的,因为他们中有些人也可能是平庸的学生,可能不了解教育的价值和/或缺乏真正的专业知识和生活技能。贬低基层的工作当然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把基层作为一个平台,可以也可能继续做更大的事情。在求职过程中,把所有包括博士生的大学生都当成优秀求职者的刻板印象导致了目前的争议。在找工作时,功利主义有时是第一位的。一些大学毕业生在申请工作时往往选择高收入和/或稳定,而不是追随自己的兴趣和抱负。事实上,雇用学历过高的应聘者从事相对学历较低的人可以从事的工作,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这也可能会阻碍了社会进步。比如庆丰社区的博后从事社工工作,他不会为了得到一个社区工作而去读博,或者说读博和博后的经历对他社区工作真的有很大帮助。作为成年人,他自然选择当然值得尊重,但就像黑格尔说过的那样“存在是有原因的”,而不像有的人歪曲的那样“存在就是合理的”,不要认为“普通社工可以由一个博士后来做”,而事实就是“一个博士后去做了普通社工”。再比如海归硕士转行成为废品回收员、95后海归硕士做汽修工、女硕士辞职做“保姆”那些例子。而仔细看看近几年某些高校硕博生的就业去向,非学术、基层、灵活就业的比例正在逐年攀升。对于某些硕博士毕业生来说,也许就业普通化的时代已经来临了!
今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话题:在别人眼里,我似乎挺优秀的。上了211,本科拿了国奖,也顺利保研。然而研究生这三年我过得很痛苦、压抑,特别是从研二开始,每天活在延毕的恐惧中,而事实也是如此。作为一个工科女,我知道很难,一直以为通过努力我可以做好任何事,所以每天都一门心思扑在学业上,成了大龄剩女。也许是我太笨了,真是水平有限,从小论文到大论文,他们好像很轻松,而我写完大论文却像死里逃生一般,本以为度过了这一劫,现在却又陷入延毕的地狱中。等待盲审结果的日子就像被人追杀,每天活在恐惧中,最终还是在我心上重重地开了一枪。想到延毕对我整个人生的影响,我觉得我过不去了,天空一天比一天灰暗,我离设想的人生太遥远。工作没了,还给父母带来伤害,虽然他们鼓励我重新开始,可我却为不能尽早报答他们而痛苦,看到身边的人发展得不错,我更是深深地自责,是自己努力的方向错了吗?可当初大家明明一样啊?已经没有勇气重新开始,除了恐惧还是恐惧,完全无法走出论文的阴影,已经严重影响到我的生活,我的身体也被掏空,我该如何是好?25岁还一无所有的我该何去何从?我还会幸福起来吗?各位知乎大神,请指条明路!”最近又到了每年高校一年一度的研究生论文送审环节,网络上又出现了各种因为论文不合格而遭遇延期的话题。从知乎上,这个乖乖女被延毕的情况来看,估计这件事如果不能及早解决,要得抑郁症了。为什么博士按时毕业这么难?民间这句话“没有延期毕业的硕士,没有按期毕业的博士”真的是大多数博士生的诅咒吗?第一,对科研没兴趣,没热情。“看别人读博很光荣,自己也去读个博”成了大多数读博者的共同心声。有一小部分是历史遗留原因,当年凭借硕士学历就能在高校混一个铁饭碗,如今硕士学历在申请国家基金、职位晋升、领导选拔等诸多环节都不够用了,所以才想方设法寻找著名博导读一个在职博士,这部分人的目的性很强,反而有很强的动力去做自己感兴趣的科研课题和论文。反到是那些硕士毕业的时候,还找不到好单位的学生,眼看别人都找到好单位,自己心有不甘,于是随便找个不感兴趣的课题组也去读博,缓解一下就业压力,这部分人因为对课题没兴趣,高不成低不就地做着科研,最终只能被延期,或者自己放弃。第二,学术成果没有达标。有的博士生,做的学术成果和论文都很一般,虽然达到学校的最低要求和条件,但是没有达到学院或者导师的另外一套高标准和条件,也是难以顺利毕业。另外一种是最后大论文送审出去,被审稿人以缺乏创新、缺乏系统性等问题为由拒绝答辩,这种系统性和创新性的要求通常都很高,而且博士生入学时(三年前)和毕业时(三年后),标准又提高了不少,总是很难跟得上审稿人心目中最新的创新要求和标准。第三,导师水平有限,放手不管。有的导师自身水平一般,可能还不如博士生的水平,谈何指导,这个时候,导师往往撒手不管,任其自生自灭,博士生要白手起家,想按时毕业就要靠博士生个人的自律和学术水平了,这样的要求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很难的。还有一种是博士生太有个性,不服从导师的任务安排和管教,却没有多大学术水平,最终是自己害了自己。第四,缺乏科研天赋。科研有70%要靠天赋,虽然个人努力很重要,但是很多关键问题不是靠努力能够获得突破的。没有一定的天赋,就算再如何努力做实验和深入思考,都做不出好成果来。这样的状态如果长时间存在,写不出论文,最终也会让自己恶性循环,难以正常毕业。第五,身体扛不住,生病拖垮了毕业论文。有的博士生,平时都熬夜做实验,没有坚持合理的作息,加上精神压力大,最终身体扛不住,生了一场大病,连毕业论文都来不及写就要住院动手术。一旦入院动手术,动辄一年半载的休学和请假,延期后还能顺利毕业,也已经不幸中的万幸。所以,奉劝一下各位博士生或者想读博的朋友们,如果实在扛不住了,那就应该选择早点放弃或者退学。
随着就业市场的求职压力不断加剧,本科学历也没那么吃香了,很多大学生会选择考研来提升自己的学历,其中有人不会止步于此,他们会选择继续读博深造。不过博士学历就一定会有更好的机遇和发展吗?和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职场工作相比,哪个更值得呢?让我们来听听过来人给出的答案。研究生毕业后,读博深造和进入职场哪个更值得?过来人给出答案人生有许多的分岔路口,高考时的选择、是否考研的选择以及读博和进入职场的选择,这些都是摆在同学们面前非常现实的问题,也让不少学子陷入了迷茫。选择读博深造还是直接进入职场,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如果你想要提高学术造诣、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接触更广的知识面,那么选择继续读博深造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研究生毕业后选择读博深造,不仅可以接触到更高的知识领域,还能认识到更多志趣相投的人,开阔自己的眼界和格局,这些收获可能会让自己受益终身。不过考博的过程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并不是所有研究生毕业后都能够顺利读博。其中还会有很多学子选择在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职场,将自己所学用于实践当中,学以致用。研究生毕业后在找工作方面也是比较占优势的,自身的知识储备量相对较高、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这样的综合型人才,用人单位也会更加重视。至于二者哪个更值得,过来人表示还是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毕竟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考虑问题的侧重点也不同,站在人生的岔路口,还需要谨慎做出选择。从这个选择中,我们可以发现的是,很多的研究生在毕业后往往会选择直接进入职场,而非继续读博深造,为何这些人不愿意继续读博了呢?为何很多研究生毕业后不愿意读博了?考虑到博士毕业的难度有些人认为研究生毕业的难度势必较大的,那么等到博士生毕业时的难度还会有所提升,因为学术的要求会有更加严格的标准,当难度升级,很多研究生就会打消了这个念头。读博会带来一定的压力可能有人会问,什么样的人更适合读博深造?其实那些真正热爱科研、愿意全身心投入和付出的人会更愿意读博。如果你缺乏对学术科研的热情和坚持,则难以继续走下去。博士对于学术科研有着更高的要求,他们想要探索和发现更宽广的领域,但真正做起来会面对很多的难题,比如经费不足、实验结果不理想、研究方向的改变等等。他们需要经常待在实验室中,对实验成果反复的验证,得出最有价值的成果,这期间的压力也让很多人难以承受。不想错失好的就业机会无论是选择读研还是读博,大家也都希望以后能够有一份更好的工作,这也是非常实际的问题,如果选择读博,可能这段期间会错失比较好的就业机会,也是很多人不打算读博的一种原因。读博所要付出的成本,让人望而却步除了上面提到的3方面原因之外,读研期间所要付出的成本,也让研究生望而却步。首先是读博的经济成本,在你读博的年纪,同龄人有很多已经工作赚钱了。如果自己继续管家里伸手要钱,无形当中也会加重家庭的经济压力,好在现在全日制的博士生,每月会有一定的补助,但这笔补助也是有限的。虽然读博期间的生活成本有了一定的补贴,但自己也要考虑到实际的情况,帮助家庭分担些经历压力。除了经济上的成本之外,读博还需要考虑到时间成本,青春是大家最美好最珍贵的时光,如果选择本科毕业后读研、读博,等到毕业后自己的年龄也快30岁了。很多同龄人都有了稳定的工作、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稳定的家庭,面对这些的时候,也会让自己变得无所适从,甚至更加迷茫。是否读博都是自己的选择,对于那些有读博打算的同学,相信你们已经坚定了信念,想要进一步深造,那么有哪些事情需要提前准备好呢?如果研究生毕业后有读博的打算,有哪些提前需要准备的?有人说读博是一场孤独的修行,这意味着在未来的3-5年中,你需要独自面对未知的可能,或许是成功的喜悦、也可能是一次次的失败,甚至是不被认可的痛苦。如果你依然怀揣着学术科研的理想,那么你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具备不会轻易被困难打败的勇气和决心。而且你需要提前做好读博期间的规划,保持自己的科研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平衡,在读博期间,做实验和写论文都是常有的事情,有时候还会熬到半夜才能做完。面对这些高强度的工作,同学们要提前分配好自己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时间,以保证自己有充足的精力,毕竟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也许这是一场孤独的旅程,相信选择读博的你为了自己的理想,会在读博这条道路上砥砺前行。【今日话题】“读博深造”和“进入职场”,你会如何选择?
文/萌主教育经(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现在本科学历的人才遍地都是,导致大学生在社会上已经不吃香了。为了增大就业优势,提升职场竞争力,大学生普遍开始选择考研。但有些大学生考研的终极目标,并不是为了就业,硕博连读逐渐成为更多大学生的选择。博士毕业都30岁了,将来还有出路吗?正常的小学入学年龄是6岁,从小学到高中,就要经历12年的学习生涯,大学生读本科就要4年,大学毕业时已经22岁了。若是大学生毕业后考研,读研究生需要3年。若是考虑硕博连读,就要5年。由于研究生或博士生会存在延期毕业的情况,等到博士毕业,差不多都30岁了。有的人时间更长,可能博士毕业时,已经30多岁了。有人就会提出质疑,博士毕业都30岁了,将来还有出路吗?坚持考博还有意义吗?其实,考博并不容易,难度大,录取率低。从历年的考博数据来看,参加考博的人有10万人,录取6万人,只有60%的上岸几率。而且,考博还要达到一些硬性要求,满足条件,才能报考。所以,一些觉得考博希望不大的研究生,会直接放弃考博。正是由于考博要求比较严,上岸率低,导致全国的博士生都比较稀缺。若是顺利考上博士,读博两年后的人生起点和未来发展成就,都会比较高,不是研究生可以比拟的。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的人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才能达到职业的攀升,博士生可能毕业后就会轻松拥有。考博士应当符合哪些硬性要求?●应有相应的学位基础:想要考博士生,首先应具备相应的学位基础,要有硕士学位。若是应届研究生考博,就必须是国家统招的硕士生。若是不具备相应的学位基础,就要先去取得学位,再准备考博。●身体状态与年龄限制:想要考博士生,身体一定要健康,而且年龄在45岁以下。若是年龄超过45岁,已经失去了年龄优势。在决定考博前,就要充分衡量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年龄,再确定是否考博士。●品学兼优,遵纪守法:考博对考生的要求比较高,必须品学兼优,要拥党和国家的领导,没有任何犯法记录,考博的路会更好走一些。若是不具备这些基本条件,基本上就不用考虑考博了,成功的可能性太小了。在考博士前,考生就要根据自己的条件,综合考虑和分析,再确定是否考博。若是不具备考博的优势,就要果断放弃。这时已经拥有了研究生学历,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若是具备考博的优势,就要提前了解清楚考博的要求,做好相关的准备。毕竟,博士生与硕士生还是有差距的。博士生与硕士生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教育层次上的差距博士生要比硕士生多读两年,所学知识的深度和科研能力都会提高一个层次,这种差距将会切实体现出来。博士生的收获会更多,受到的教育更为全面,专业知识更有内涵,科研水平会更高。而硕士生逐渐变得普遍了,在教育层次上的分级,将会使博士生更受重视。★学术能力上的差距大部分硕士生是为了研究生学历,才考虑读研,在学术方面并不精深,甚至毕业论文都掺有一定的水分。而博士生的科研实力比较强,在学术方面会有一定的研究,毕业论文也是经过自己论证过的,体现出了真实水平。想要成功拿到博士学位,需要更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并不是那么容易。★人才等级上的差距博士生与硕士生相比,前者明显是高层次人才,在学术方面的基本功比较扎实,属于体制内外争抢的人才。特别是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省市,为了招揽高层次人才,往往会给博士生承诺优厚的待遇,比如有编制、有房子、安家费等。★薪资水平上的差距博士生在找工作时,比硕士生的起点高,在薪资水平上的差距就会比较大,会高出很多。由于博士生比较稀少,一般就业后都会受到重用,晋升空间比较大。而研究生越来越多,在就业机会和晋升发展空间方面,与博士生没有可比性。博士生与硕士生的差距恰恰体现了“物以稀为贵”的道理。由于博士生的稀度程度比较高,导致博士生备受重视,毕业后的待遇和发展前景非常可观。所以,想要考博的研究生,完全不用担心毕业后没出路。只要符合考博的条件,就要去努力拼搏,让自己的人生起点更高,将来才会更有成就。
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大学本科的学历也是越来越多。在社会上本科生已经不强势了。并且许多人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会选择去考研,不过都大学生考研的目标就是为了更好的就业。所以说硕博连读成为了许多人的选择。博士毕业都30岁了,将来还有出路吗?现在正常小学要求的入学的年龄为6岁,在开始小学至高中,就要去经历长达12年时间的学习上的生涯,而在大学生去读完了本科的课程就需要4年的时间,而在大学的毕业时候一般就已经到了22岁的年纪了。有的人在大学的毕业之后去考研,然后去读一些研究生又需要去花费3年的时间。而若是有的人考虑去硕博连读的话,那么就要花费5年的时间。而不管是研究生还是博士生都会出现或长或短的延期毕业,而在等到自己博士之后毕业,年纪就大概有30岁上下了。而不同的人需要花费的时间长短不一样。有人就会提出质疑,博士毕业都30岁了,将来还有出路吗?认真的来说,考博是非常不容易的,难度非常的大,并且录取率也非常的低。在每年公布的数据来看的话,如果参加来考博大概有10万左右的人,那么录取的人大概有6万左右,最乐观的情况也只有大概60%左右的上岸的几率。并且考博在要求方面还有许多的硬性的规定,必须达到条件才能去报考。所以有的研究生就直接选择放弃考博。也是因为考取博士的要求太过于严格,而上岸率又非常的低,导致我们国的全国博士生非常的稀缺。所以若是可以去顺利的考上了博士,在读博了的两年之后都不管是人生的起点还是未来的发展与成就,在和研究生相比较来说都是会非常高的,所以本科的学历、研究生的学历都会想要去需要花费许多的的时间去拼搏才能达到博士生毕业后拥有的待遇。考博士应当符合哪些硬性要求:1、应有一些相应学位上的基础如果想要去考取博士生的话,首先需要去具备一些相应学位上的基础,需要有硕士的学位。若是考生是应届的研究生去考博,那么就要必须为国家的统招考试的硕士生。而若是不具备一些相应学位的基础之上,就需要去获取相应的学位,然后再去准备相应的考博。2、身体的状态和年龄上的限制如果想要去考取博士生的话,首先要身体健康,并且需要年龄是在45岁的年级以下。如果年龄是超过了45岁这个年纪,那么就已经去失去一定的年龄上的优势。所以在去决定来考博之前,我们就要去充分额衡量一下自己在身体上的状况和年龄,再去确定自己是否要去考博士。3、品学兼优和遵纪守法考博在对于考生上要求是非常高的,必须要是品学兼优又要去拥我们的党与国家领导,并且没有一些犯法的记录。如果不具备上述的这一些比较基本的条件,那么就可以不用去考虑去考博,因为成功几率比较小。其实这时自己已经是拥有一个研究生的学历,自己可以去选择一个适合我们自己就业的一个方向。如果具备上述的考博上优势,那么就要去提前的去了解好在考博上有那些要求,从而去做好一些相关科目的准备。毕竟,对于博士生来说,硕士生与之相比差距还是非常大的。博士生与硕士生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教育层次上的差距我们的博士生是需要比我们的硕士生去多去读两年书的,所以去学的知识,在深度与科研的能力也会比之前高几个层次,而这一种在差距上将会在切实的实际之中去表现出来。而博士生同时也会收获的更多,并且在受到高等教育方面也会更加的全面,在专业的知识上也会更加的内涵,同时在科研的水平也会非常的高。而现在硕士生也相比较来说逐渐开始变得非常的普遍。2、学术能力上的差距而我们大部分的硕士生读研是想去获得一个研究生的学历,才去考虑去读研,但是在学术的方面并不好,有的甚至在毕业的论文上都去掺入许多水分。而我们的博士生在科研的实力也会非常的强,同时在学术的方面也会具有许多的研究。所以在毕业的论文上是在经过了自己的论证的过程,所以体现博士生的非常真实的水平。所以想要去成功的拿到我们的博士的学位,需要去更加深入和投入的学习与研究,这些都是非常不容易的。3、人才等级上的差距还有,博士生和硕士生来比较,博士生明显来说是一个高层次的人才,并且在我们的学术上基本功也是非常的扎实,是属于在体制的内外都会去争抢考虑的人才。特别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为了去招揽一些高层次的人才,就会去给一些博士生非常好的待遇,例如安排编制,提供房子和安家费之类的。4、薪资水平上的差距而我们的博士生去找工作的时候,会与硕士生来比较的话起点会高一些,同时在一些薪资的水平之上会存在差距。并且因为博士生非常缺少,所以一般在就业了之后大多数都会被单位去重用。从而在晋升的空间之上会比较的大。而我们的研究生现在变多了,同时在就业的机会与晋升的发展上和空间上,和博士生是没有什么可比性的。总结:我们博士生和硕士生之间的区别就表现在“物以稀为贵”这道理之上的。现在由于我们的博士生非常稀缺,所以导致我们的博士生是备受到单位和人们的重视,所以一般在毕业之后所享受的待遇与发展的前景都是非常的可观。所以,现在决定去考博的人,完全是不用去担心在毕业之后就没有出路的问题。只要是符合上述考博所具备的条件,就可以去努力的拼搏,去让自己站在更高的地方。
从翟天临被爆论文抄袭,到北电确认翟博士学术不端行为撤销其博士学位不到十天时间,使翟天临高学历学霸人设瞬间崩塌。最近又有网友质疑另一位知名演员喻恩泰博士期间没发表过核心期刊论文。那究竟研究生毕业要达到哪些要求呢?研究生毕业要求:1.修够学分。2.发表够论文。3.毕业论文通过。具体硕士、博士、不同层次学校对论文具体要求也都不太一样,正如北电毕业要求细则中要求“博士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应公开发表至少2篇(其中1篇在国内核心刊物)由本人入学后独立撰写的学术论文。未达到要求者,一般不批准答辩。其他本科院校特别是985、211院校近些年来大多都要求发表SCI(当前世界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硕士毕业一些学校也要求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这些要求使众多研究生尤其博士生都难以毕业或者延期毕业,据统计,近10年来,我国博士毕业人数约为51.7万人,招生69.8万人,招生人数远大于毕业人数。而这里的缺口,或显示出博士生毕业的难度之大。近年来的研究数据也显示,博士延期毕业率高于56%,也就是一半以上的博士都不能正常毕业。为什么这些明星博士在经常拍戏和参加综艺的同时还能顺利的毕业呢?这里面到底都存在着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呢?这些对得起那些辛辛苦苦做实验、没日没夜写论文的真博士吗?这不得不引起深思。最后在此,也祝愿包括小编在内的众多研究生们都能合格的、顺利的毕业。
博士学历真的重要吗?也许这个问题别人回答不了,只有你自己可以回答。我觉得你还是得问问自己,到底打算以后做什么,想要过怎样的生活。说起来以后怎样生活,有的人已经做好了准备,向自己向往的生活去努力,但是我想大部分人都还是不太清楚,这里主要是说的学生群体,包括我,一个正在准备考研的大三生。每个人的选择都是基于对未来生活的规划。选择我们先说一下本科生的选择。在每个本科生的大三学年,都要面临着选择,成绩好的同学轻松一点,可以直接推免研究生,不读研究生也可以凭借着在学校的良好表现在找工作时轻松一些;而成绩差一点的同学就得认真选择了,考研就得抓紧时间准备,就像我一样,只能晚上抽点时间刷刷知乎,回答问题,如果考公务员压力可能比考研小一点,我没准备考公,所以也不太清楚;另外一些同学呢,就得研究自己毕业了去哪家企业,怎样面试等问题,甚至提前去找实习。每个人的选择都会不太一样,考研的同学报考的学校还不尽相同。这些差异都取决于每个人对自己未来的一个规划,考研的同学可能是觉得本科学习的知识水平还不够高,想要在日后找个优越一点的工作,甚至是现在考研的人越来越多,这种无形之中形成的压力,也算是选择考研的原因;有些同学在本科阶段在各种你社团学生会风生水起,学生工作做得很好,就有可能选择考公,而剩下的那部分同学,就是毕业之后直接找工作了。打工人大家都知道,获得本科学位之后可以攻读硕士学位,获得硕士学位之后可以攻读博士学位,硕士分为两种,学术型硕士华为专业型硕士,两种硕士对应的方向是不同的,只有学术型硕士才可以攻读博士学位。这里说明一下,两种硕士都可以考博士,但是老师不一定要(老师一般都不太喜欢专硕读博)。一般来说,选择学术型硕士,才有可能走向学术这条道路。道不同,不相为谋,有的人就真心喜欢科研,喜欢学术,那也就是他们的选择。学术垃圾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学位越高,日后的生活水平就越高,这种理论是没有错误的。学位越高,接触的人群也会不同,发展的前景也会不同,天花板跟学位较低的也是不同。我并没有看低本科及一下学位,不能说他们日后发展的不好,但是现实还是现实,学位低的人要想追赶上学历高的人需要非常努力,因为他们的起点根本不同。同样的应届生,本科、硕士、博士进入同一个企业的薪资待遇根本不同。工资当然,这不是说博士学历到底有多重要,而是读博士是一种选择,选择读博士可能是因为喜欢科研,也有可能是为了得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当然我不是说本科生、硕士生就一定找不到好工作,本科生、硕士生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过得很好。这只是个人选择的问题。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