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CSC公派访问学者博士后联培申请者如何写好研究计划御宅

CSC公派访问学者博士后联培申请者如何写好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是CSC公派申请最关键的材料之一,评审专家将根据综合素质、出国必要性、研究计划可行性等方面,具体考察是否应该给予申请者公派资格。那么应该如何在研究计划中真实、全面且合理地展现考察内容呢?各位访问学者、博士后、联合培养博士生快来看看吧!一、公派研究计划在哪里填写?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公派项目,需在指定时间内,登陆“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完成注册及申报,“研修计划”是其中必填的一栏,如下图:二、研究计划撰写要求1、访问学者博士后类(1)拟留学专业(研究课题),特别是拟留学研究方向在国内外研究情况及水平。(2)拟研修的具体科学/技术问题。(3)拟选择的留学国别、留学单位及选择原因(评述对方国家及留学单位在申请人拟研究方向的国际影响力、研究条件、水平及优势,申请人及所在单位与对方有无合作基础及业务联系) 。(4)在拟研修方向上本人已取得的研究基础,达到本次出国学习预期目标的可行性。(5)出国学习目的、预期目标、计划、实施方法及时间进度。(6)学成回国后的工作/学习计划及申请人已拥有的相关科研条件。2、联合培养博士生类(1)拟留学专业(研究课题)在国内外研究情况及水平;(2)拟选择的留学国别、留学单位及选择原因(应简单评述对方国家及留学单位在申请人所从事学科、专业领域的水平、优势,申请人及所在单位与对方有无合作基础及业务联系);(3)达到本次出国学习预期目标的可行性,结合本人目前从事的工作及掌握的专业技术知识说明;(4)出国学习目的、预期目标、计划、实施方法及所需时间;(5)学成回国后的工作/学习计划。注意:(1)研修计划需用中文填写(专用名称除外),字数限制在1000-3000字之间。(2)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申请时还应提交外文联合培养计划,即学习计划(1000字以上),并由中外双方导师签字。联合培养计划如为英语以外语种书写,需另提供经国内推选单位审核的中文翻译件(需加盖审核部门公章)。该联合培养计划与公派申请系统内的研修计划不同,属于上传材料之一。三、如何写好研究计划写好研究计划的重点是切实合理地体现本次出国交流的必要性和研究计划的可行性。1、如何体现出国必要性根据所选研究方向,公派申请者应具体分析该领域国内与国外邀请方的差距。对于生物医学、理工科的学者,可以体现在实验平台、技术、研究成果等方面;对于人文社科及艺术类的学者,可体现在研究/表演方法、管理/教学办法、前沿理论知识、国际宣传、影响力等方面。申请者需在研究计划中明确,本研究方向是院校/单位/地区/国家发展的需求,比如依托学校/省市/国家重点发展策略或重点人才培养方向,出台了哪些相关支持政策等。2、如何体现研究计划的可行性(1)本人潜力资质和单位/院校提供的平台及支持访问学者博士后类:申请者可通过简述个人综合实力及现有研究基础,特别是主持/参与的在研项目,或以前的研究项目、课题等,证明本人有资格、有能力、有相应研究条件,达成在国外的研究目标。联合培养博士生类:虽然联合培养博士生还不具备独立研究的能力,但是依然可以通过现已掌握的知识、技术、研究项目经历等,证明自身作为优秀学者的潜能,并通过具体计划和实施方法,证明可以达成出国留学的目标。国内导师与外方导师如已有合作,或即将开展相关学术合作,均可作为申请者学习计划可行性的支持条件。(2)外方导师/院校研究机构提供平台及支持证明导师及所属院校、研究机构拥有足够的学术水平及研究环境,支持申请者完成相关学习/研究计划。例如导师在该领域已获得成就、研究团队在研项目、可提供学术研修机会,如参加研讨会、旁听观摩教学活动等。一份令人亮眼的研究计划无疑是公派申请的重要加分项,而想要写好研究计划,选择一位合适的外方导师则是申请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外方导师的研究方向需要与申请者相匹配,或者属于前瞻性新兴学科或重点交叉领域,如果导师无法提供所需研究环境,那么申请者也很难达到审批的要求。距离今年CSC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及地方合作项目的申报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今年国家留学基金委重点强调,如要申报公派项目,必须取得外方邀请函,各位公派访问学者、博士后、联合培养博士生的申请者们,您们都准备好了吗?+

第七章

在读博士致考博人的一些真心话:这些你准备好了

亲爱的考博人: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博士学长糖醋小排。2021考博已经拉开帷幕,准备冲刺2021考博的你准备好了吗?学校选好了吗?导师联系了吗?官网报名了吗?申请材料准备了吗?复习备考怎么样了?最后扪心自问你为什么考博?等等一系列问题。作为一名考博过来人总想和你们分享点什么,以下内容均为博士老学长的肺腑之言,答应我,把它看完,你会少走很多弯路。01 学校选好了吗?很多时候选择考博学校和选择博导是同时进行的,选择学校不可马虎,但也有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1. 学校层次所谓学校层次是指你所报考的学校是985、211还是普通高校,是“双一流”还是“非双一流”。选择学校要因人而异,要根据自己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一般而言,如果你本硕是“非双一流”高校,并且学术成果还比较不错,那么我建议你报考211,冲刺985;如果你本硕是“双一流”高校,那么你一定要报考“双一流”高校博士。当然还要看自己的志向,比如非985不上,比如你就是想读博,普通高校也可以考虑。2. 学校数量考博和高考、考研不一样,你可以报考多所院校,但是切记也不宜过多,一般3-4所即可,报考数量过多会导致你没有精力去准备,最终都准备不充分,报考数量过少机会就会更少。考博过程中各高校来回奔波参加考试也真的很耗费精力。3. 学校考试时间可以根据往年的博士招生简章选择考试时间错开的高校,一定要避免高校考试时间的冲突。4. 高校地理位置一般你读博高校所在的区域就是你以后工作的区域,因为你的人脉圈子都是那个范围,所以高校位置很有可能就是你以后一辈子安身立命的地方。02 联系导师了吗?导师对于是否录取你具有生杀大权,联系导师,“搞定”导师是关键,联系导师的方式和注意事项如下:1. 联系导师方式多种联系方式并用,在中国人情社会最可取的是熟人推荐,比如硕导、学院老师、亲戚朋友等推荐。当然更多的是没有关系没有人脉的考博人需要自我推荐。比较可取的方式是发邮件(附自己曾经的邮件内容)。如果有机会还是最好能够和导师见上一面,这样能够加深导师对你的了解,也能拉近你们之间的关系。当然见导师时最好还是需要带一些小礼物的,比如家乡特产,不宜太贵重,太贵重就有行贿的嫌疑。尊敬的某老师:您好!我是XX大学XX专业的XXX,将于2021年6月毕业。最近拜读了您的论文和著作,了解了您的研究方向,对你的研究领域很感兴趣。我的研究方向是XX,你的论文和著作对我的论文写作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希望成为你的博士研究生,在你的带领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人在研究生期间已发表CSSCI论文3篇,省重点大学学报1篇,审稿中论文2篇。先后参与8项XX课题。在研究生期间学习成绩优异,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奖学金等。(附个人简历)请问老师我能否报考您的博士?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此致!敬礼! 2. 保持持久的联系选导师不是一锤子买卖,也不是什么一次性交易。所以当你第一次联系了导师之后,如果有意向报考该导师就要保持联系,这样不至于让导师忘了你,联系的过程中也会获得一些考博的信息,这对你考博也是比较有帮助的。3. 联系导师注意事项一定要全方位了解导师,我作为过来人感觉导师最重要的是人品,选择导师坚持人品第一,学品第二。你可以联系博士学长学姐或者通过导师评价网等方式了解导师情况。还要了解导师往年所带学生的毕业情况以及就业情况,了解导师的人脉关系层次以及是否为某期刊编辑。同时选择导师也并不一定选择“大牛”,一般大牛导师都比较忙或者临近退休,并不能给你实质性的学术指导。建议选择中青年教师,正处于上升期对学生比较负责,对学术比较有追求。03 官网报名了吗?注意事项如下:1. 报名时间问题。根据往年的报名时间做好报名准备。2. 错过报名问题。很多同学由于复习的太投入,最终忘记了报名,错过了报名时间。所以在考博时一定要切记报名时间,以及报名需要准备的材料。如果真错过了报名需要联系报考学校的研究生招生办,有的学校是可以补报的。04 申请材料准备了吗?考博方式分为“申请-考核制”和“统考制”。不过现在“申请-考核制”是大势所趋,大部分学校都实现了“申请-考核制”。申请考核一般需要提交申请材料,材料审核通过后才有参加考核的资格。1. 提交材料齐全一般申请考核需要提交以下申请材料:(1)博士研究生报名登记表。(2)往届生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原件扫描件;应届生提供每学期均注册的学生证。(3)能够证明外语能力的有效材料的原件。如:国家大学英语考试(CET)四六级、国家英语专业考试(TEM)、托福(TOEFL)、雅思(IELTS)等。(4)硕士阶段的成绩单原件。(5)科研情况一览。(6)专业相关代表作。(7)其他能够证明本人专业水平、研究能力的支撑性材料的原件,如本专业相关学习证书、参与科研项目的证明或获奖证书等。(8)博士生学习期间的研究计划一份。研究计划包含拟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参考文献、已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等。(9)两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正高职)专家的推荐信。2. 博士研究计划博士研究计划一定要认真准备,仔细撰写,一般学校和老师会比较重视,因为博士研究计划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你的学术素养。研究计划一般包括:研究主题、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内容、研究创新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关键等。3. 材料审核标准据一些材料审核的博导所说,一般材料审核加分项包括:学校层次、科研成果、英语水平、获得奖励。05 复习备考怎么样了?1. 制定备考计划必须要制定严格的复习备考计划,备考计划要尽可能详细,比如早上几点起床、几点到几点复习什么、晚上几点休息等。2. 提高自控力制定详细的备考计划就要严格去执行,提高自控能力,尤其是在春节假期的时候,也不要过度地放松自己,坚持一下,忍一忍就过去了。3. 充足的备考时间备考时间要尽可能的充足,时间越久,复习的就越充分,要尽可能早的确定考博目标院校,在备考过程中即使过春节也不要过多地放松自己。4. 充分利用考博英语真题获得真题的途径主要有:联系导师获得;博士学长学姐获得;淘宝等第三方平台购买;网络论坛、贴吧等获得。获得真题后就要充分利用,尤其是英语真题,这样就一定程度上把握出题方向和出题者的偏好,这样就能更有针对性地复习。5. 做好专业课复习专业课的复习首先要系统梳理,之后再系统理解和记忆,自己要梳理好专业课知识结构,专业课的分支。一般学校考博初试都考两门专业课。最后,扪心自问你为什么考博?自己适不适合读博?考博的目的一定要基于你对学术的热爱,对科研的追求,这样读博的过程你会痛并快乐着。如果你是随大流考博,是为了逃避工作而考博,那么读博的过程注定是痛苦而不快乐的。如果你是为了以后有个更好的工作,是为了镀金而考博,那么读博的过程中需要你咬牙坚持熬过去就会见到曙光。考博或者不考博不是基于外界怎么样,也不是基于别人怎么样,而是基于自己怎么样,自己适不适合,喜不喜欢,感不感兴趣,希望你们都能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最后预祝你们考博顺利,成功上岸! 你的博士老学长2021年1月2日

研究计划书如何写

随着教育水平需求的日益高涨,同学们对于博士申请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那么申请博士过程中所需要的proposal到底要如何来写呢?A.明确研究计划考核点:申请人是否有独立的辩证思维及分析能力;申请人能否通过研究计划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B.必有的六部分:1、项目名称:使用清晰的关键字给自己的项目起个名字;2、项目陈述:阐述研究项目具体情况、重要性,需要包含以下6个方面:1)研究对象是什么?2)你的研究与此领域其他人有何不同?3)你为什么对此项目感兴趣?4)你的研究能为此研究对象增加什么价值?5)你的研究能为此领域填充何种空白?6)你的研究时间规划是怎样的?用几年时间完成?3、相关背景:在此领域中的学术背景、文献、研究成果(发现)等。1)你的研究与其他相关领域研究者有何关联性;2)你的研究对其他研究者有何价值或如何支持其他人的研究;3)你的研究与要申请的博士导师有何关联性;4、研究方法:1)采用什么研究方法?2)有什么创新的研究方法?3)如何设计项目从而达到最佳效果?5、规划及时间表:1)研究项目的最主要的阶段安排是什么?2)具体到每年的工作计划安排;3)预计会遇到的挑战、困难及解决办法;6、参考书目:研究计划中直接引用的内容和间接参考的书目。C.字数:1000字左右D. 如何写好研究计划:1、动笔前认真查阅申请大学的官网及导师个人主页;2、必须认真修改多遍,确保没有错误,内容精炼;3、整篇研究计划要思路清晰;4、引起读者对写作者及研究项目的兴趣;E. 3C原则:清晰Clear、简洁Concise、条理分明Coherent

农民工

一个学长的体悟:攻博计划书如何撰写?

来源:考博圈 作者:法律九剑疫情之后,国内高校陆续迎来了全面恢复开学地重要时刻。但近日,本人时常遇到那些想要进一步深造读博的学弟学妹们发来咨询消息,其中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学长,请问攻博计划书如何写?对此,本人总是不厌其烦的跟他(她)们谈了一些我的体会。我想这也许是绝大多数想要考博的人士都会遇到的,并且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攻博计划书在考博过程中的重要性,本人就不过多赘言了。现在,问题的关键是,一旦你决定读博,你就必须考虑如何写出一份说的过去的攻博计划书。因为,攻博计划书是博士选拔的核心必备文件。为帮助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快写出一份像样的攻博计划书,本人愿意向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看法,仅供大家参考。本人就读法学专业(部分可能仅适合法学专业),好了,不多说废话,咱们直接上干货。01、何为攻博计划书?通俗而言,所谓攻博计划书就是指你对读博期间的研究方向和具体研究安排所做的一份计划。这份计划书实际上可以较为宏观的展现出你读博期间三年或者四年将要做什么样的研究,甚至可能与你的博士毕业论文方向相关。02、攻博计划书的一般结构?所谓攻博计划书的一般结构,是指攻博计划书大致包括哪几大块的内容。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本格式问题。如果你认真经历过撰写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全过程或者参与过某项课题申报书的撰写,那么,恭喜你!因为,其实你已经摸到了攻博计划书撰写可能涉及到的基本内容了。一般而言,攻博计划书包括以下8项内容:1.题目;2.研究背景和意义;3.研究涉及的国内外文献综述;4.研究思路和方法;5.研究目的和内容框架;6.研究的重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7.研究进度安排及预期成果;8.主要参考文献。03、攻博计划书如何选题?攻博计划书如何选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可以分两步来考虑:其一,攻博计划书的题目从哪里来?论文题目一般应遵循具备问题意识、创新意识、价值意识三个层面的要求。一般来说,研究题目来源有四:①找最新的选题,这样的选题一般从最近的报纸新闻或者最近的立法动态或者最新的案例中来,但需要你自己抽象出其中的法律关系来。②从借鉴国外最新的立法研究动态中来,当然这需要有良好的外文尤其是法律英语功底。③从现有的国内学界的研究热点中来。④从以前做过的考题中来,但你可以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或研究视角来加以阐发。其二,找到了研究方向之后,攻博计划书的题目怎么列。论文题目一般是要求“新颖、精炼、明确、概括、宜小不宜大,字数一般在25字以内”。攻博计划书的题目的列法也有一定的规则。譬如,题目一定要符合研究领域的基本要求。你可以列法律对策型的题目,也可以列纯法理研究的题目,还可以列纯粹属于某一部门特色的题目,再不然你还可以列一个主标题外加一个副标题。04、攻博计划书中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部分如何写?(一)研究背景写什么?选题背景重点在于阐述你为什么选这个题?是某种现象引起你研究这个题?还是某项国家政策的出台引起你研究这个选题?还是出现了某些比较严重的现实问题,而学界有没有关注到?写的背景要与选题有一定的逻辑联系。(二)研究意义可以从什么角度展开来谈?一般写研究意义可以从四个层面展开:1.本论题在学科上有何意义?或是填补了学科上的研究空白或专业知识,或是厘清了学科上学界对这一问题的争议,或是对完善某一理论体系有贡献?等等,实际上这一部分就是要写理论意义;2.本选题在立法上有何意义?对完善某一具体法律制度有何作用?3.本选题对司法实践有何意义?4.本选题对经济社会或行业发展有何特殊意义?05、攻博计划书中的文献综述如何写?攻博计划书中的文献综述如何写?这个问题经常困扰着想要考博的学子。现在,我们就来现实地谈谈这个问题。一般可遵循六个步骤来撰写文献综述:第一步,选择主题。一个好的研究课题通常是从对现实问题的兴趣中产生的。这种兴趣必须要从日常生活语言转化为能成为研究课题的想法。这个课题必须是一个明确的问题,并且必须与具体的学术领域有所关联。使用学科语言、提炼研究兴趣、选择学术观点,这是建立研究课题的必经之路。这些任务完成之后就可以得出一个确定的研究课题;第二,文献搜索。文献搜索决定文献综述将包含的信息。文献搜索的任务是选择信息,找出能够支持论题的最有力的资料证据。在搜索文献时,必须预览、选择和组织资料,可以借助浏览、资料快速阅读和资料制图等技巧对相关资料加以分类和存储;第三步,展开论证。要成功地论证主题,需要建立和呈现论证方案。论证方案要对论断进行逻辑安排,对相关资料加以组织,使之成为证据主体。证据主体则要对关于课题的现有知识进行解释;第四步,文献研究。文献研究对检索大的资料进行集中、综合和分析,从而建立探究式论证。依据证据,建立一系列合乎逻辑的、可信的结论和论断。这些结论就是阐述研究问题的基础;第五步,文献批评。文献批评是对研究课题现有知识的理解,分析先前的知识是如何回答研究问题的;第六部,撰写综述。论文写作使研究项目转变为可供别人参考的资料。通过构思、塑造、修改,文献综述成为一份可以准确传递研究内容,让目标读者明白研究问题的书面材料。写作者要经过撰写、审读和修改等步骤创作出精雕细琢的成稿。你应当在撰写文献综述之前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1.你的主题是什么?2.对于这一主题,你知道什么?3.围绕这一主题的背景是什么?4.为什么这一主题是重要的?5.你的核心论点或主旨是什么?6.你怎样证明它?7.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哪些理由能够支持这一结论?8.你的研究对这一领域有何意义?9.研究的主要结论是否清晰?10.支持各个结论的论断与论据是否各居其位?11.论证的形式和逻辑是否有明确的解释或者清晰的暗示?12.各个论证是否都合乎逻辑推理?13.逻辑推理是否令人接受?14.论证结论是否得到了适当的推理证实?15.总体论证过程能否形成主题?06、攻博计划书中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如何写?(一)研究方法在拟采取的研究方法中,一般有传统研究方法如文本分析法、规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此后,随着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一些其他社会科学方法也逐渐引入研究之中。譬如经济学领域的经济分析、博弈分析;管理学领域的质性分析法;社会学领域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法等。那么,问题来了,有这么多方法,我们在写攻博计划时应该使用哪些研究方法来阐明或论证研究主题所及的内容呢?这里举个例子加以说明,如本人曾写过一个主题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的研究课题,在该课题中,本人是这样表述自己所用研究方法的:1.文本分析法。课题组将梳理和分析我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所涉及的相关法律及条文;并进一步根据近五年来涉及该主题研究的相关文献作系统分析,试图阐明中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的演进历程及背后逻辑。2.比较分析法。课题组将比较分析国内学界与国外学界关于我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的主要观点及其差异性;比较分析国内学界关于中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的主要观点及其差异性;比较分析不同发展阶段我国对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立法态度之间的差异性等。3.实证分析法。课题组将就我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政策对引进外资、促进国内自主创新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评估其实践效果。同时,课题组还将就本主题研究前瞻性建议进行经济分析以及博弈分析,预测其可能产生的效果。4.规范分析法。本课题组将运用法的价值分析法研究中国对企业知识产权实施立法保护的法治逻辑;运用规范分析法研究中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改进原则。(二)研究框架研究框架的撰写实际上与研究主题所涉及的内容相关,一个比较简易可行的做法是先把研究主题的三级标题列出,然后根据三级标题书写研究框架。当然,研究框架只需用到内容的二级标题,并且对二级标题项下的内容要有所介绍。07、攻博计划书中的重难点和创新点怎么写?(一)重难点的写法1.重点内容的写法写研究重点时之前,需要明白在一篇论文或者一项研究中哪些是其重点内容。一般说来,以研究论文或研究课题或研究计划中涉及的基础理论肯定是重点,其次原因分析、不足之处、对策或结论部分均为重点。但引言不是重点,第一章的内容通常也不是重点,结语部分也不是重点。当然在写重点时,必须根据研究涉及的具体主题及框架内容进行自我概括。2.难点内容的写法要写难点内容,就必须弄清楚哪些部分是难点。我们可以说难点一定是重点,但却不能说重点完全就是难点。这里需要作出一个区分,你需要自己判断攻博计划中所列框架的哪部分是研究难点,这个难点可从重点内容中挑选。在写难点时,你不仅需要写哪些部分是难点,而且还需要分析为什么这些是难点。后者比前者可能更为重要。(二)创新点的写法研究中的创新点一般包括四项内容的创新:其一,思想创新,这个在人文社科领域很难做到,所以一般也不谈有什么思想创新;其二,方法创新。譬如研究中常用的传统方法是规范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文本分析法。现在如果要谈有什么方法创新,那就要有使用了除规范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文本分析法之外的其它研究方法。有哪些新的研究方法呢?一般而言,有以下几种新的研究方法:法律经济分析法、法律博弈分析法、质性分析法、计量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其三,研究视角新。如果要写新的研究视角,那就需要先把现有文献的研究视角做一个汇总,看那些视角是已经使用过的,还没有使用过的视角有哪些。那些没有使用过的视角就可以作为新的研究视角;其四,创新观点。所谓创新观点,就要比现有观点要有所改进之处。大家更为困惑的是创新观点如何书写,既然是观点,在表达时就必须言简意赅,每一个创新观点用一句话来表述。一般写3-4个创新观点即可,多了可能就不是创新了,而是纯粹为创新而创新的多余的话了。08、攻博计划书中的预期研究成果和研究进程怎么写?(一)预期研究成果1.预期最终成果:CSSCI 期刊论文至少XX篇;2.预期成果的去向:作为立法机关立法、政府部门拟定政策的参考依据;供高等院校、研究院所教学和科研之用;为企业决策提供咨询和指导;3.预期的社会效益:相关研究成果将拓宽学界研究XX主题的角度和深度;也将为政府部门出台有力措施遏制XX行为提供有益思路;同时还将对立法机关改进XX制度或规则提供有益的参考。(二)研究进程安排例如:本攻博计划的研究将分阶段完成,预定完成时间为3年。具体研究计划如下:1.文本分析阶段(2020.5-2020.6)。大量收集与本研究相关的各类文献,梳理出国内外关于“XX(题目)”这一主题的研究现状、争议焦点和问题,亟待解决的问题等。在这一阶段,课题组将完成撰写提纲的细化工作。2.专题调研阶段(2020.7-2020.11)。本人将按照研究计划分别组成不同的调研小组,有选择性地分别前往XX企业或单位开展调研活动,努力掌握第一手的调研资料。同时,课题组成员还将走访参与过XX类型案件办理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寻求相关案例支持。3.写作研究阶段(2020.12-2022.10)。本人将对调查的资料进行细致地分析以去伪存真,在充分研究现有文献资源的基础上,撰写相关研究论文2-3篇。4.全面完成攻博计划阶段(2022.11-2023.4)。本人将对攻博计划完成情况做一汇总。09、攻博计划书中怎么列主要参考文献?引用参考文献的水平基本上能较为客观地反映你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即,你列出什么类型的参考文献基本上可以看出你所写攻博计划书的水平。要知道,很多博导并没有时间从头到尾读完你的攻博计划,他们常常会通过扫一眼题目和参考文献来判断攻博计划的质量。因此,在你的攻博计划上列出形式上符合要求的主要参考文献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而言,列主要参考文献时你应当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尽量列最新的参考文献,时间跨度以近五年为宜;(2)至少要有1/3以上的外文文献,一般以引英文文献为主。当然,如果你自修过德文或日文,那也可大量引用德文或日文文献;(3)尽量列经典的参考文献。所谓经典的文献,判断标准有:①引用次数最多的,②或者是本专业领域的奠基之作,③或者是本专业的集大成之作,④或者本专业领域公认的重要文献,⑤本专业重要专家的成名之作。(4)尽量列级别较高的期刊文献。①以中文期刊而论,一般引用南大核心(C刊)期刊;②以英文期刊而论,一般引用SSCI期刊。当然,能够引用世界著名法律数据库中的期刊文献就更好了。这些著名外文法律数据库如LexisNexis、Westlaw和heinonline.(5)在列中文书籍或外文译著时:①应尽量多列论著书籍,而尽量少列编著书籍。这个很好辨析,一般书的封面上会有XX著、xxx编著字样;②应尽量多列级别较高的论著,少列级别较低的论著。所谓级别,一是指本专业大牛的专著,二是指由较为权威的出版社出版的著作。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上海三联书店、法制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中信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法律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西南政法大学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等以文科见长的著名出版社。(6)在列外文书籍时,也应当列由著名出版社出版的作品。比如哈弗大学出版社、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耶鲁大学出版社等。(7)一般不要列未经出版的硕博学位论文,尤其是不要列硕士学位论文。如果必须列博士学位论文,请看一下这篇博士毕业论文是否已出版了。如果已出版,请列出版后的论著。(8)如需要列网页文献,应尽量列权威的网页文献。一般要列政府官方网站的网页文献,或者列著名大型网站的文献,或者专业学术网站。(9)如需列研究报告,也应当列官方出版的报告或者权威学术机构出版的报告。(10)如需列报纸,也应当列官方权威报纸,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法制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或国家部委出版的报纸。

食之鳅攸

香港研究员博士专才计划范围扩大

人民网香港3月3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3日宣布,9日起将扩大研究员计划、博士专才库资助范围至所有正在或拟在香港进行研发活动的科技公司,壮大香港的创科人才库。现时获创新及科技基金资助进行研发项目的机构或公司、香港科技园公司和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的培育公司和从事创科工作的租户,以及获创科创投基金投资的初创企业,可通过研究员计划、博士专才库获得资助,聘用研究员和博士后专才进行研发工作。两个计划优化后,将协助更多本地科技公司聘用研发人员,创造更多本地研发职位,欢迎合资格公司提交申请。在计划下,每间合资格公司分别可聘用两名研究员和两名博士后专才,聘用期最长36个月。拥有本地大学学士学位的研究员每月最高津贴额1.8万港元;取得本地大学硕士学位的研究员每月最高津贴额2.1万港元;博士后专才每月最高津贴额3.2万港元。(沈婧婕、实习生李笑瑗)

独生子

北大博士分享:如何计划博士学位论文相关工作并把控进度?

博士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博士生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博士生对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体现了作者研究领域和方向的最新成果和前沿进展。而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既是对研究成果的全面总结,也是对研究工作的深化与升华。北京大学每年评出100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鼓励博士生锐意创新、勇攀高峰。多年来,优博获奖者中涌现出了朴世龙、段慧玲、黄罡、黄岩谊等诸多优秀的年轻学者。为了帮助准备或正在进行学位论文研究和写作的同学们解锁优博“创作秘籍”,研究生院官微开设“优博优享”,精选部分2019优博作者的研究和写作经验以飨读者。愿其成为你论文写作漫漫长路的点点星光,给你带来些许灵感与光亮。本期分享人: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何林对于博士研究生而言,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至关重要,其中,合理地规划学位论文的写作时间可以很好地提高论文写作的效率。在此,我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分享自己撰写博士学位论文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1、提早准备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写作大概需要1-2个月的时间,由于博士学位论文在答辩前都需要盲审,而盲审的时间一般是1-2个月不等,所以我认为从毕业前一年的12月份左右开始准备比较合适。在论文准备初期,一定要与导师沟通。导师都是非常忙的,需要指导的学生也不止一个,所以我们学生一定要积极主动。在与导师讨论之前,自己要先想好中心方向,有基本的思路和框架,这样讨论时才更有针对性,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2、全面计划为使论文的撰写能够顺利,对论文的总体结构和撰写内容做比较好的规划和安排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确定好论文的中心方向后,列出撰写大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大家可以在写论文前,研读学长的博士学位论文,学习他们的撰写大纲和写作规范。我的习惯是画一张这样条理清晰、枝干明确的图,先写下自己的题目,然后写下各章节的名称,每一章节进一步展开为重要组成部分,各部分可以再细分成相关的小标题。这样“化整为零”,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我们的思路会更加清晰,也会更清楚目前的进度以及接下来的写作方向。3、由易到难我个人认为,写作是符合事物循序渐进的基本规律的,一般是到后面越写越顺,所以撰写的顺序应是先易后难。写作伊始,我选择的是从难度最低且最易上手的实验方法部分入手。这些内容虽然琐碎,可是写起来却可以就事论事,直接简单,也不需要华丽优美的文字,或者深奥复杂的逻辑思考。所谓“万事开头难”,能够找一些相对简单的内容入手,有助于树立自己的信心,这对论文写作的坚持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接下来,我选择的是撰写实验结果部分,因为在撰写学位论文时,大部分实验都已完成,研究目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案和研究结果都已明确,所以在整理这部分内容时,我的思路是很清晰的。实验结果部分的数据、图表比较多,需要我们认真仔细地整理和对应,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我最后写的是论文综述部分。当我与导师讨论确定综述的内容之后,我已经列好综述包括的几部分内容,在撰写论文其他部分的过程中,我会十分注意积累,收集综述所需要的文献和素材,并将其全部整理到一个文件夹中。经过前期的思考和积累,在撰写综述的过程中,不仅下笔十分顺畅,插入参考文献也十分轻松,能够很好地避免在此过程中,因为要随时查找文献而导致思路时常被打断的情况。4、连贯写作在撰写论文初稿的过程中,没有必要花费很多时间追求完美,能够继续写就继续写,将格式调整及语言润色等放到最后,这样既能够保证论文写作进度,又能够保持连贯的写作思路。一篇高质量的博士学位论文不是靠其中某个章节取胜,而是总体的写作效果。建议大家合理、平衡地分配时间,写好论文的每一部分。最后,我们需要在论文初稿的基础上,与导师讨论,继续对论文进行反复修改,在修改定稿的过程中尽善尽美。5、持之以恒写作需要形成一种习惯。如果每天都能有规律地写作,每次就可以较为快速地切换到写作状态。学位论文是不适合集中时间突击完成的,因为论文的逻辑要严谨,数据要准确,格式要标准,这些都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突击完成不仅会导致身体的疲劳,更会使得论文错误百出。如果条件允许,大家可以每天拿出相对固定的时间来写作,中间不要有特别长时间的中断,每次停笔之时,最好能够记下自己写到哪里,以及接下来要写哪些要点,以免下次写作时遗忘。每天坚持写作是保证效率和质量的最好方式。6、劳逸结合写博士学位论文就像跑一场马拉松,掌握节奏很重要。大家一定要注意身体健康,规律饮食,同时注意调整,劳逸结合。每个人都有瓶颈期和疲倦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及时做出调整。有规律的运动是最有效的放松方式,不仅可以让大脑得到休息,身体也能得到锻炼。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只有有好的身体作为基础,才能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更好地完成学位论文。以上是我在博士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一点体会和感受,供正在或准备撰写论文的学弟学妹们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加合理地计划和安排博士学位论文的相关工作。来源: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 作者:何林

不恃其成

浙大教授:如何规划自己的博士五年生活?

本文来源:清华研读间 作者:王立铭,浙大教授经常有学生问我:「博士五年,我该怎么过?」我认为,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给分很高的论述题。你可能会说,这还用问吗?你不都已经说过了,读博士的目标是为了给未来的科学研究职业做准备,那读博士期间我不就是低头工作,多做研究,发表更多更好的学术论文就行了吗?还真的没有这么简单。攻读博士可是一段不短的时间。五年,占据了现代人寿命的百分之三四,工作寿命的十分之一二,这个数字想想有没有让你发根直竖?比如说吧,如果五年博士你的目标就是论文论文论文,而且是在最好的杂志上发表论文(拿我们生物领域来说,你想到的大概是CNS=细胞+自然+科学杂志),于是你努力工作,并且成功在《自然》发表了你的论文,听起来不错吧?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五年你的收获仅此而已,那也就意味着你漫长一生的价值,也能以此类推地用十几篇论文的价值来衡量。你愿不愿意自己一生的全部价值就是十几篇论文?至少我是不愿意的——我尽管大概这辈子也发不了几篇《自然》,我仍然认为自己的一生可以丰富多彩摇曳生姿,绝对超过一小叠论文的价值。因此,我觉得博士五年,你应该过的更有内容。01、安排你的研究当然,博士五年,科学研究的分量自然还是重中之重。保守估计,这五年里至少一半儿以上的时间、七成的逻辑思维和九成感情都会投入在你的博士研究里。但是你有想过做什么样的研究,怎么做,在五年里取得什么样的进步和收获没?在这里,隆重介绍给大家一张图。这张图来自著名的系统生物学家Uri Alon在2009年《分子细胞》杂志(Molecular Cell)发表的一篇文章《如何选择一个好的科学问题》(How to choose a good scientific problem)。这张图的核心思想是,把科学问题按照两个维度分类:可行性(也就是难易)和科学兴趣(也就是知识收获的大小)。按照两个维度划分后,我们可以立刻得到四种潜在的科学问题:简单但是收获小(所谓唾手可得的「low hanging fruit」),简单但是收获大,困难同时收获大、困难同时收获小。而我们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尽量避免做困难同时也没有什么收获的科学项目。这听起来似乎不证自明,但至少在生物学研究里,我见过很多人有一种下意识的感觉:困难的研究=重要的研究。一个实验过程繁琐、或者需要极其精巧的手艺、或者消耗大量的时间,我们往往会有一个错觉:把它做出来就能解决重要的科学问题。而从这张图里我们就能马上明白,难度和收获其实是互不相关的两个因素。而根据这张图稍加修改,我觉得可以用来指导博士研究五年时间内的研究规划:刚开始做研究的博士生应该从简单但是收获小的科学问题开始做;之后慢慢过渡到仍然比较简单、但是知识收获更大的科学问题;而那些难度较大、同时伴随着重要知识积累的科学问题,可能更适合留给没有毕业压力的高年级研究生和博士后。为什么这么说?难度低收获小的研究课题容易上手、而且更容易有阶段性的进展,在我看来这样的科学问题会给「见习」科学家们提供一个很好的练手、迅速得到反馈、并积累自信心的机会。同时,在国内的大多数研究机构,博士生毕业拿学位是有明确的发表论文的要求的(生物专业的学生通常还会有对杂志影响因子的硬性要求——一条我很反对但却必须忍受的要求)。一个难度低、收获小的课题,可以帮助学生们在入学不长时间内发表一篇学术论文,至少解决毕业的后顾之忧。我始终认为,科学研究是自由探索的事业,背负着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是做不好研究的。我宁可我的学生们,可以在不用顾及毕业压力的条件下,凭着单纯的好奇心、兴趣和刨根问底的热情去做他们的博士论文研究。图源:千库网当然更进一步的,我相信任何一个有志于科学研究事业的博士生,都不会满足于这样打打擦边球、做点边角料的研究。因此练手热身之后,顺理成章的,你应该开始追逐更大的科学问题、更重要的科学发现、更深入的探索。而在这个阶段,我觉得也正是博士生开始形成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研究风格的阶段。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就说过,科学研究的美妙之处在于你永远无法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来衡量她的精彩和意义。那么对于你——一个博士研究生来说,什么样的研究才「有趣」,才「有意义」,才更适合你自己呢?你是更喜欢动手还是喜欢分析?喜欢观察偶然现象还是喜欢定量研究?是喜欢为理论补上最后一块缺环,还是干脆开辟一个新战场?当然,这个阶段的博士生大概还没有能力完全掌控自己的研究课题,仍然需要导师大量的输入和帮助。但是我相信你的研究必定会开始带有你的「个人印记」。从某个具体实验的安排,到实验逻辑链条的设计,到发现的总结和提炼,你应该试着开始有自己的思路。而等你真正经历过完整的科学研究程序(这一般包括试探性研究——系统研究——分析数据——总结发现——撰写论文——投稿并发表的过程),也开始慢慢体会科学发现的美好和激动,那么接下来,你要做的也许是开始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研究问题和领域了——而她往往位于那块难度较大、但是收获也很大的象限。大家从各路媒体里可能听过一个词儿叫「蓝海」,其实说的正是这个意思。道理也很简单,作为新一代的科学家和未来的独立研究者,你需要的是一个充满未知问题、竞争不是那么激烈、能让你深入探索许多年的研究领域,而这样的领域一定是比较困难的——要是不困难早就被别人研究出来了好不好?这里再总结一下,我觉得博士研究生最理想的研究规划应该是:一个有趣容易上手的课题初窥门径积累信心;一个深入的研究问题真正做出科学发现并形成个人的风格;然后开始在更困难的科学问题蓝海里寻找属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当然,这样的描述也许太理想化了。毕竟五年时间对于很多实验学科来说不算短也不算长,能不能真的走完这三个步骤谁也无法预料。但是即便在五年博士之外,我想这样的三段论,可能也会对你规划科学研究之路有所帮助吧。02、规划你的职业还是那句话,博士五年是段不短的时光,你肯定不希望这五年时光的意义可以用几页论文来称量。五年博士毕业之后,除了留下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你也应该努力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努力让你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社会劳动者。因此在研究之外,你需要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而对于埋头研究的博士们来说,我觉得一个特别重要的任务,可能是「理解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这话是不是听起来太玄乎了?我举一个很小的例子吧。过去两三年里我经常会有意无意地问我碰到的生物专业大学生/研究生们,毕业以后想做什么工作。很多人会说「继续做研究」,也有很多人会说「不想做研究了,想找个工作」。然后我就会继续,如果你想做研究,那么毕业要做什么才能让你找到一个独立研究的职位?或者如果你不想做研究,那么你心目中的工作是什么样的?然后我听到的答案就开始很有趣了……我发现很多立志要「做研究」的学生,也并不十分清楚在今天的科研环境里,想要在一流研究机构求职需要什么样的准备:要到哪里做博士后训练?需要怎么规划自己的研究和论文发表?需不需要考虑研究经费?如何建立人脉和寻找合作者?怎样撰写未来研究计划?等等等等。而那些想要离开学术圈的同学们的知识可能就更欠缺。比如很多同学会说,哦我不想做研究了,那我就去药厂做销售吧(或者一个很常见的相反的回答是,我不想做销售,那我就还是做研发吧)。图源:pixabay换句话说,在这些同学们心里,对产业界的理解是非常肤浅粗糙的:一家药厂大概就只有两个部门,研发部门负责制造药,销售部门负责卖药挣钱(那么在药厂的生产/市场/质量/采购/物流/法务/商务拓展/政府关系/医学事务/人力资源/环境健康/厂区维护等部门工作的同学情何以堪?)。所以说,有很多博士毕业的同学们,其实并不了解「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有志于科学研究事业的同学们,也许对自己的研究课题了如指掌,对相关进展如数家珍,但是很可能完全不知道怎样才能发展自己的科学研究职业,怎样做准备,怎么求职,怎么运行自己的实验室,怎么带学生。想要离开学术界的同学们,也有大概率完全不了解哪怕是和自己专业很相近的产业界的基本逻辑和事实,不知道产业界需要什么样的人,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样的工作。而且这还是最基本、最接近博士生们自身利益的「世界」呢。在你的关注圈之外,你是不是知道当下各个学科的热点领域是什么?你知不知道世界上哪里正在孕育着激动人心的科学大事件?是否知道为什么今年夏天水漫武汉三镇?特朗普成为共和党候选人和英国脱欧意味着什么?有没有关心过国内空气和土壤污染的监测和治理情况,关于当下热议的教育和医疗困境有没有什么自己的想法?这个热闹的世界其实离你并不遥远,你不想快要30岁了还对她一无所知吧?你也许会说,这些我都关心啊!可是我的本职工作还是做好研究,我没有时间和精力、而且也没有渠道去更深入的理解这些问题啊。那么这里我再按照惯例,给出一条有操作性的建议:聊天。理工科博士生,是非常容易和不同背景和行业的人进入聊天模式的。这个和你是不是内向外向无关,和你做的研究是高大上或者接地气无关。破解之道在于人人都有的那份好奇心。就说我们学生物的同学吧。其实你们有没有意识到,你从大学开始的专业积累,哪怕在你自己看来多么平淡无奇,对于很多很多外行的朋友来说都很新鲜有意义?从小番茄(圣女果)是不是转基因,感冒要不要吃抗生素,寨卡病毒对里约奥运的影响或者火星上是不是有外星人,我们学生物的知识面其实比我们知道的要广得多,尤其是和其他背景的人比起来,也许多那么一点点,就是这一点点会成为你的敲门砖,让你更容易认识其他行业的朋友们,也更容易从他们那里学到关于生物科学研究之外的世界。聊天,也许会是你从自己研究的具体科学问题抬头四望、理解这个世界的入口。接下来,你也需要更多脚踏实地的机会去看看这个世界。校内社团?实习?暑期实践?短期的考察和调研?我相信,只要迈出了勇敢的第一步,你应该能找到慢慢找到适合你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式,在做好研究的同时,更好理解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03、开始你的生活说完了研究和职业,最后简单聊聊生活。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讨论过,出国读博士,可能特别大的一点收获不是研究、而是生活方面的:相比国内三点一线的典型学生生活方式,一般而言出国读书的你会有更高的奖学金收入、需要独立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会有车和更大的活动范围、休闲娱乐的时间也会多一点——这就意味着你会像这个社会上的大多数人一样,在20出头的时候开始独立生活。而你留在国内读书的同学们,可能要晚上五年才能真正离开校园,离开宿舍-食堂-实验室的三点一线,开始为怎么安排一日三餐和打发周末发愁。大家可能都从各种媒介里看到过对博士群体的嘲笑——而这些嘲笑几乎都和博士们的生活能力相关:走大街上迷路找不到家啊、不会洗衣服只能反过来穿啊、谈恋爱几句话就开始谈研究课题啊、买东西不会讨价还价被宰啊……作为一名光荣的博士,我自己很反感这样给一个群体(而且是对这个世界的未来负有责任的高大上群体)扣帽子吐口水的行为。但是反过来我也觉得,这也是一个提醒,博士这五年确实是一个好好开始独立生活的机会。比如,每个月不多的工资奖学金怎么安排,结余的话应该花在哪里;所在的城市有什么样的风情和特点,有没有时间细细品味;和好朋友喜欢聊什么样的话题,怎么安排在一起的周末?再说的大点儿,你希望未来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穿着什么样的衣服,思考着什么样的问题,在哪里和谁在做什么样的工作?你期待你的另一半长什么模样,你喜欢和她/他一起做什么样的事情?你觉得这个世界在未来会变得如何,你又愿不愿意为这样的未来而努力,以及振臂高呼?抱歉,也许我过于感性。每个人的生活都应该有不一样的精彩,没有人应该妄加指点。我衷心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每一个博士生,都能度过学业硕果累累的五年,用心看世界的五年,和拥有不一样精彩的五年。

父亲节

浙大教授王立铭:如何规划自己的博士五年生活?

来源:清华研读间 作者:王立铭经常有学生问我:「博士五年,我该怎么过?」我认为,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给分很高的论述题。你可能会说,这还用问吗?你不都已经说过了,读博士的目标是为了给未来的科学研究职业做准备,那读博士期间我不就是低头工作,多做研究,发表更多更好的学术论文就行了吗?还真的没有这么简单。攻读博士可是一段不短的时间。五年,占据了现代人寿命的百分之三四,工作寿命的十分之一二,这个数字想想有没有让你发根直竖?比如说吧,如果五年博士你的目标就是论文论文论文,而且是在最好的杂志上发表论文(拿我们生物领域来说,你想到的大概是CNS=细胞+自然+科学杂志),于是你努力工作,并且成功在《自然》发表了你的论文,听起来不错吧?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五年你的收获仅此而已,那也就意味着你漫长一生的价值,也能以此类推地用十几篇论文的价值来衡量。你愿不愿意自己一生的全部价值就是十几篇论文?至少我是不愿意的——我尽管大概这辈子也发不了几篇《自然》,我仍然认为自己的一生可以丰富多彩摇曳生姿,绝对超过一小叠论文的价值。因此,我觉得博士五年,你应该过的更有内容。01安排你的研究当然,博士五年,科学研究的分量自然还是重中之重。保守估计,这五年里至少一半儿以上的时间、七成的逻辑思维和九成感情都会投入在你的博士研究里。但是你有想过做什么样的研究,怎么做,在五年里取得什么样的进步和收获没?在这里,隆重介绍给大家一张图。这张图来自著名的系统生物学家Uri Alon在2009年《分子细胞》杂志(Molecular Cell)发表的一篇文章《如何选择一个好的科学问题》(How to choose a good scientific problem)。这张图的核心思想是,把科学问题按照两个维度分类:可行性(也就是难易)和科学兴趣(也就是知识收获的大小)。按照两个维度划分后,我们可以立刻得到四种潜在的科学问题:简单但是收获小(所谓唾手可得的「low hanging fruit」),简单但是收获大,困难同时收获大、困难同时收获小。而我们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尽量避免做困难同时也没有什么收获的科学项目。这听起来似乎不证自明,但至少在生物学研究里,我见过很多人有一种下意识的感觉:困难的研究=重要的研究。一个实验过程繁琐、或者需要极其精巧的手艺、或者消耗大量的时间,我们往往会有一个错觉:把它做出来就能解决重要的科学问题。而从这张图里我们就能马上明白,难度和收获其实是互不相关的两个因素。而根据这张图稍加修改,我觉得可以用来指导博士研究五年时间内的研究规划:刚开始做研究的博士生应该从简单但是收获小的科学问题开始做;之后慢慢过渡到仍然比较简单、但是知识收获更大的科学问题;而那些难度较大、同时伴随着重要知识积累的科学问题,可能更适合留给没有毕业压力的高年级研究生和博士后。为什么这么说?难度低收获小的研究课题容易上手、而且更容易有阶段性的进展,在我看来这样的科学问题会给「见习」科学家们提供一个很好的练手、迅速得到反馈、并积累自信心的机会。同时,在国内的大多数研究机构,博士生毕业拿学位是有明确的发表论文的要求的(生物专业的学生通常还会有对杂志影响因子的硬性要求——一条我很反对但却必须忍受的要求)。一个难度低、收获小的课题,可以帮助学生们在入学不长时间内发表一篇学术论文,至少解决毕业的后顾之忧。我始终认为,科学研究是自由探索的事业,背负着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是做不好研究的。我宁可我的学生们,可以在不用顾及毕业压力的条件下,凭着单纯的好奇心、兴趣和刨根问底的热情去做他们的博士论文研究。当然更进一步的,我相信任何一个有志于科学研究事业的博士生,都不会满足于这样打打擦边球、做点边角料的研究。因此练手热身之后,顺理成章的,你应该开始追逐更大的科学问题、更重要的科学发现、更深入的探索。而在这个阶段,我觉得也正是博士生开始形成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研究风格的阶段。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就说过,科学研究的美妙之处在于你永远无法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来衡量她的精彩和意义。那么对于你——一个博士研究生来说,什么样的研究才「有趣」,才「有意义」,才更适合你自己呢?你是更喜欢动手还是喜欢分析?喜欢观察偶然现象还是喜欢定量研究?是喜欢为理论补上最后一块缺环,还是干脆开辟一个新战场?当然,这个阶段的博士生大概还没有能力完全掌控自己的研究课题,仍然需要导师大量的输入和帮助。但是我相信你的研究必定会开始带有你的「个人印记」。从某个具体实验的安排,到实验逻辑链条的设计,到发现的总结和提炼,你应该试着开始有自己的思路。而等你真正经历过完整的科学研究程序(这一般包括试探性研究——系统研究——分析数据——总结发现——撰写论文——投稿并发表的过程),也开始慢慢体会科学发现的美好和激动,那么接下来,你要做的也许是开始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研究问题和领域了——而她往往位于那块难度较大、但是收获也很大的象限。大家从各路媒体里可能听过一个词儿叫「蓝海」,其实说的正是这个意思。道理也很简单,作为新一代的科学家和未来的独立研究者,你需要的是一个充满未知问题、竞争不是那么激烈、能让你深入探索许多年的研究领域,而这样的领域一定是比较困难的——要是不困难早就被别人研究出来了好不好?这里再总结一下,我觉得博士研究生最理想的研究规划应该是:一个有趣容易上手的课题初窥门径积累信心;一个深入的研究问题真正做出科学发现并形成个人的风格;然后开始在更困难的科学问题蓝海里寻找属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当然,这样的描述也许太理想化了。毕竟五年时间对于很多实验学科来说不算短也不算长,能不能真的走完这三个步骤谁也无法预料。但是即便在五年博士之外,我想这样的三段论,可能也会对你规划科学研究之路有所帮助吧。02规划你的职业还是那句话,博士五年是段不短的时光,你肯定不希望这五年时光的意义可以用几页论文来称量。五年博士毕业之后,除了留下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你也应该努力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努力让你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社会劳动者。因此在研究之外,你需要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而对于埋头研究的博士们来说,我觉得一个特别重要的任务,可能是「理解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这话是不是听起来太玄乎了?我举一个很小的例子吧。过去两三年里我经常会有意无意地问我碰到的生物专业大学生/研究生们,毕业以后想做什么工作。很多人会说「继续做研究」,也有很多人会说「不想做研究了,想找个工作」。然后我就会继续,如果你想做研究,那么毕业要做什么才能让你找到一个独立研究的职位?或者如果你不想做研究,那么你心目中的工作是什么样的?然后我听到的答案就开始很有趣了……我发现很多立志要「做研究」的学生,也并不十分清楚在今天的科研环境里,想要在一流研究机构求职需要什么样的准备:要到哪里做博士后训练?需要怎么规划自己的研究和论文发表?需不需要考虑研究经费?如何建立人脉和寻找合作者?怎样撰写未来研究计划?等等等等。而那些想要离开学术圈的同学们的知识可能就更欠缺。比如很多同学会说,哦我不想做研究了,那我就去药厂做销售吧(或者一个很常见的相反的回答是,我不想做销售,那我就还是做研发吧)。换句话说,在这些同学们心里,对产业界的理解是非常肤浅粗糙的:一家药厂大概就只有两个部门,研发部门负责制造药,销售部门负责卖药挣钱(那么在药厂的生产/市场/质量/采购/物流/法务/商务拓展/政府关系/医学事务/人力资源/环境健康/厂区维护等部门工作的同学情何以堪?)。所以说,有很多博士毕业的同学们,其实并不了解「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有志于科学研究事业的同学们,也许对自己的研究课题了如指掌,对相关进展如数家珍,但是很可能完全不知道怎样才能发展自己的科学研究职业,怎样做准备,怎么求职,怎么运行自己的实验室,怎么带学生。想要离开学术界的同学们,也有大概率完全不了解哪怕是和自己专业很相近的产业界的基本逻辑和事实,不知道产业界需要什么样的人,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样的工作。而且这还是最基本、最接近博士生们自身利益的「世界」呢。在你的关注圈之外,你是不是知道当下各个学科的热点领域是什么?你知不知道世界上哪里正在孕育着激动人心的科学大事件?是否知道为什么今年夏天水漫武汉三镇?特朗普成为共和党候选人和英国脱欧意味着什么?有没有关心过国内空气和土壤污染的监测和治理情况,关于当下热议的教育和医疗困境有没有什么自己的想法?这个热闹的世界其实离你并不遥远,你不想快要30岁了还对她一无所知吧?你也许会说,这些我都关心啊!可是我的本职工作还是做好研究,我没有时间和精力、而且也没有渠道去更深入的理解这些问题啊。那么这里我再按照惯例,给出一条有操作性的建议:聊天。理工科博士生,是非常容易和不同背景和行业的人进入聊天模式的。这个和你是不是内向外向无关,和你做的研究是高大上或者接地气无关。破解之道在于人人都有的那份好奇心。就说我们学生物的同学吧。其实你们有没有意识到,你从大学开始的专业积累,哪怕在你自己看来多么平淡无奇,对于很多很多外行的朋友来说都很新鲜有意义?从小番茄(圣女果)是不是转基因,感冒要不要吃抗生素,寨卡病毒对里约奥运的影响或者火星上是不是有外星人,我们学生物的知识面其实比我们知道的要广得多,尤其是和其他背景的人比起来,也许多那么一点点,就是这一点点会成为你的敲门砖,让你更容易认识其他行业的朋友们,也更容易从他们那里学到关于生物科学研究之外的世界。聊天,也许会是你从自己研究的具体科学问题抬头四望、理解这个世界的入口。接下来,你也需要更多脚踏实地的机会去看看这个世界。校内社团?实习?暑期实践?短期的考察和调研?我相信,只要迈出了勇敢的第一步,你应该能找到慢慢找到适合你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式,在做好研究的同时,更好理解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03开始你的生活说完了研究和职业,最后简单聊聊生活。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讨论过,出国读博士,可能特别大的一点收获不是研究、而是生活方面的:相比国内三点一线的典型学生生活方式,一般而言出国读书的你会有更高的奖学金收入、需要独立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会有车和更大的活动范围、休闲娱乐的时间也会多一点——这就意味着你会像这个社会上的大多数人一样,在20出头的时候开始独立生活。而你留在国内读书的同学们,可能要晚上五年才能真正离开校园,离开宿舍-食堂-实验室的三点一线,开始为怎么安排一日三餐和打发周末发愁。大家可能都从各种媒介里看到过对博士群体的嘲笑——而这些嘲笑几乎都和博士们的生活能力相关:走大街上迷路找不到家啊、不会洗衣服只能反过来穿啊、谈恋爱几句话就开始谈研究课题啊、买东西不会讨价还价被宰啊……作为一名光荣的博士,我自己很反感这样给一个群体(而且是对这个世界的未来负有责任的高大上群体)扣帽子吐口水的行为。但是反过来我也觉得,这也是一个提醒,博士这五年确实是一个好好开始独立生活的机会。比如,每个月不多的工资奖学金怎么安排,结余的话应该花在哪里;所在的城市有什么样的风情和特点,有没有时间细细品味;和好朋友喜欢聊什么样的话题,怎么安排在一起的周末?再说的大点儿,你希望未来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穿着什么样的衣服,思考着什么样的问题,在哪里和谁在做什么样的工作?你期待你的另一半长什么模样,你喜欢和她/他一起做什么样的事情?你觉得这个世界在未来会变得如何,你又愿不愿意为这样的未来而努力,以及振臂高呼?抱歉,也许我过于感性。每个人的生活都应该有不一样的精彩,没有人应该妄加指点。我衷心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每一个博士生,都能度过学业硕果累累的五年,用心看世界的五年,和拥有不一样精彩的五年。

大嘴巴

本科+博士只需6年,北大试点的博士培养计划:真香还是加速内卷?

近日,知乎上一则题为「如何看待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强基计划 6 年本博连读的火箭计划」的问题引起了网友的热议,短短时间内就已经收获了超过 100 个回答。一如问题的火爆,这个被大家关注的「火箭计划」确实也十分劲爆,具体而言,这次被网友们热议的北大物院强基计划「3+X」培养方案有两种,一种是加速计划,本博共计 7 年;另一种是火箭计划,本博共计 6 年。两个计划的共通之处便是本科缩短为 3 年,保研申请从大三结束的暑假提前至大二结束的暑假,区别在于火箭计划拿到博士学位只需要 3 年。试想一下,大家本科毕业需要 4 年,再读个硕士需要 3 年,加起来一共七年,而坐上火箭的北大物院学生,已经喜提博士学位。听起来,可不是真香吗?本博计划「真香」的背后,却是强基计划的遇冷6 年时光,拿到两个学位,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自然求之不得,但与看起来「真香」的培养计划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高校「强基计划」的集体遇冷。2020 年 1 月 15 日,《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宣布自 2020 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启动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简称「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相比,「强基计划」将招生专业局限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且探索本硕博连读,并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即便存在上述这些优惠政策,试点高校「强基计划」的首届招生还是遭遇了大范围「的遇冷」,不少大学都发布了强基计划的补招通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补招 9 个专业共 46 人,补招比为 21.9%;北京理工大学:补招 4 个专业 67 人,补招比为 44.6%;西安交通大学:补招 5 个专业 71 人,补招比为 33.8%;兰州大学:补招 6 个专业 65 人,补招比为 30.9%;南京大学:补招 6 个专业,补招人数不超过 69 人......然而,没有补招的高校也不等于已经完成了招生计划,北京师范大学官网信息介绍,该校今年强基计划指标 120 人,但只录取了 64 人。至于北京大学这样的「世一大」是否招满了人数,由于没有公布招生计划,我们并不得而知,但是大家可以从 842 这个数字中自行品味一番。在「强基计划」招生遇冷的大背景之下,高校制定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培养计划也未尝不可,要是对来年的招生产生一些积极正面的影响,那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不止「火箭计划」,这些年来加速的博士培养对于博士培养而言,「火箭计划」无愧于火箭二字,6 年完成本博,喜提学位,除了北大物理学院之外,北大生命科学学院也有类似的政策。根据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王世强介绍,「鹿鸣书院强基班」将打通本硕博 3 个教育阶段,通过「3+5 本博直通」项目探索我国自主培养生命科学人才的方案,虽然需要 8 年才可以拿到博士学位,但是考虑到生科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8 年也算是一个很快的速度了。对于「鹿鸣书院强基班」的本科生而言,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实验室轮转;大二进入实验室参加科研训练,学院提供相当于硕士生的研究和学习条件以及奖学金;大四通过博士开题报告后,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享受优越的博士奖学金。事实上,不止是「强基计划」的各种政策,近些年来,我国的博士培养计划一直在加速,硕博连读、直博生等词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家的眼前。硕博连读:招生单位从本单位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成绩优秀,且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在学硕士生中择优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式,一般在硕士二年级时进行选拔。复旦大学直博生:全称为本科直博生,指在应届本科毕业后,跳过硕士研究生阶段,直接以博士研究生身份攻读博士学位。图片来源:北京大学相比于本科毕业(4 年),再读完硕士(3 年),申请博士(4/5 年)而言,硕博连读(5-6 年)和直博(5 年)在培养时间上已经大大缩短。除了通过直博、硕博连读缩短博士生的基本学制,一些高校还明文缩短了博士生的最长有效修业年限。图片来源: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今年 9 月份,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研究生教育会议,公布了一系列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改革重大举措,其中就包括「推进博士生和专硕生基本学制改革」,具体而言,自 2021 级起,将博士生最长有效修业年限由 8 年改为 6 年。随着「强基计划」培养计划的出炉,博士培养进一步加速,结果孰好孰坏,仍未可知。新学制:「真香」?还是加速「内卷」?制定培养方案是学校或者学院的职责,但是读本、攻博的还是学生本人,对于这样一个火箭般的培养计划,选择之前,着实需要好好权衡一番。毕竟,计划虽然香,但是真的可以按时毕业吗?可能,但是不要太过于乐观。在美国,博士生入学后十多年才毕业也是很正常的事。图片来源:NSF而在我国,根据一项调查数据,2011 年以来,北京大学每年的博士生延期毕业率均超过 40%,更有甚者,根据厦门大学 2015 年的官方数据,博士生延毕率超过 60%,这意味着许多博士生没有办法在规定的基本年限内达到毕业要求。除了可能的延毕问题,将 8 年乃至 10 年的本科、博士培养压缩到 6 年完成,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可想而知。近年来,博士生的心理状况一直是一个被大家热议的话题。2017 年,Science在线报道了一项精神健康调研的结果,发现 51% 的研究生存在轻度心理压力,32% 的研究生有罹患常见精神疾病的风险;图片来源:Science2019 年,Nature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 6300 名研究生中,有 36% 的研究生曾因为压力导致的抑郁寻求过外界的帮助,中国学生存在抑郁的比例甚至超过 4 成。对于「强基计划」培养的本科生而言,过大的学业压力是否会带来更大的精神压力,虽然我们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但是我们依旧希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未来的中国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年轻科研英才。抛开可能的延毕、抑郁问题,「火箭计划」的快速培养或许可以在未来的数年里培养出一批 23 岁、24 岁的博士,相比于其他培养渠道培养出的博士,这些「小博士」们争出了 3-4 年时间。要知道,对于就业而言,无疑是很大的优势。以厦大南强青年拔尖人才为例,计划明确对应征者的年龄做出了规定,B 类人才不超过 33 周岁。图片来源:厦门大学还在为毕业苦苦挣扎的诸位,闻到内卷的气息了吗?

眠兔

高质量研究计划的写作要点

在申请国外博士的时候,除了对前置学历的成绩及语言成绩有要求外,最重要的申请材料就是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了。特别是排名比较好的大学,会非常看重申请者的研究计划,它反映的是申请者的学术研究能力,也是将来完成博士论文的基础。怎样通过3-5页的研究计划快速打动导师,我们需要把握以下要点:01 研究的问题要小攻读博士学位,就是一个针对细小问题深入研究的过程。研究的问题,也就是你研究的题目,范围要越小越好。所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比如,施工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就是一个范围很大的题目,那么,需要界定清楚,多大规模、什么性质的项目,甚至是哪个地域的项目。不同性质的项目,所面对的风险肯定是不一样的。还需要界定清楚,研究的是什么风险,经济的风险,还是合同的风险,还是技术与环境的风险等等。项目在实施的不同阶段,遇到的风险,或者风险等级以及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确定研究的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哪个阶段的风险。研究问题的确定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大量与广泛的文献阅读。申请成功之后,也会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指导建议,以及研究条件等因素不断打磨、完善。02 研究目标要能落地研究目标是对你的研究目的具体化、现实化。只有研究目标一个个地实现,才能最终达到你的研究目的,也就是你的研究意义所在。因此,不要假、大、空,要越具体越好,通过你的研究,能解决什么实质性的问题。比如,通过构建某种模型,来进行项目风险的识别或者评估。通过某种方法,找出风险发生的某种规律等等。03 研究方法要适当采用适当的方法,是保障你的研究能按时完成、并能达到研究目的的重要条件。研究方法要与研究的内容、对象、目标相匹配。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实验、个案研究、参与者观察、面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建模等等。一份较高水平的研究计划,在撰写研究方法的时候,不仅要提出拟使用的方法,还可以说明,为什么打算采用这些方法以及如何采用这些方法。很多学校都将研究方法论作为攻读博士学位的必修课程,有的既需要修读定性研究法,也需要修读定量研究法,有的是根据研究问题选修其中一种研究法。04 文献综述要有评价写好一份文献综述,我们需要大量阅读在该研究领域内权威专家、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特别是近期成果!一份高质量的文献综述,不是对现有研究的简单堆砌,而是需要对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梳理、分类陈述,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内容与认识,对现有的研究成果与学术观点进行技巧性的评价,指出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还可以运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等等,这才会体现研究价值所在。进行学术研究,绝非一日之功,想要申请国外名校的博士,建议大家尽早准备。联系博来德国际教育咨询老师,获取更多国外博士申请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