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的身份代表了一个人的学术能力,也代表了这个人可以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一种标志,同时博士学位也是我国高等学位教育中的最高头衔。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很多院校又有很多等级,比如大家所关心的985、211高校,在我国教育质量和学校认可度方面都有很高的影响力,但是真的就是这些学校出来的博士才有用吗?双非院校的博士研究生有没有必要读呢?其实不然,每年国家博士招生数量在6w人左右,近些年有递增的趋势,但每年招生人数也不超过10w。相比于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比例来说,博士生真的太少了。近些年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经济面临转型,急需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参与到国家的建设中来,因此博士生还是非常有用的。当前国家的人才政策不断优化,对于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现在不光天津、武汉等大城市,还有好多二线、三线城市也加入到了抢人的大战中来。动辄百万的年薪,送房送车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抢人。在选择读博的时候就面临着一个问题,双非院校的博士有没有必要读呢?我个人认为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我自己是农村出身的孩子,家里也没有什么背景,什么事情都得靠自己来做,所以我认为不管是什么学校的博士,我都会去读一下,因为有一些东西局外人是无法明白的,只有亲身经历了才会知道。最近看过一篇文章写得很好,叫什么读博后悔4年,不读博后悔一辈子。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对于想要走进象牙塔的农村孩子来说,提升自己的学历是最便捷的方法。对于硕士生和本科生来说他们其实并不懂什么是科研,他们只是在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完成任务而已,而博士生才会参与到一些项目中来,才知道科研是怎么回事儿,才有可能领导某些工程。读博士能够增加机会接触上层人事。本科生毕业,找到的工作完全有可能比很多博士生找到工作的工资高,当然这样的例子也非常少。然而,如果父辈不是什么“达人”,普通人很难接触到真正的高层次人事。在读博士期间,和老师一起去某重大国有企业参观。接待我们的是他们企业的老总,陪同参观人员,除了讲解员,至少都是一个部门的负责人。试想,本科生去他们企业工作,或许若干年,都可能见不到他们的领导人一次。博士生最好的贵人就是自己的导师,一个导师会帮助你接触到很多领域的大牛,从而让你提升自己的格局,不接触上层人事,自己永远成不了上层人事。这也是我现在发愁的地方,有时候,也感叹自己的出路在何方?我举一个自己的例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够每天都遇见厅级干部,我想作为农村孩子这辈子都不一定能遇见几次吧?但是我在读书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能遇见,而且他就在我办公室的隔壁,相信很多人觉得你能见到有什么用呢?其实并不是说这个老师能给我们什么,重要的是我们要从他身上学到什么。这才是一个人最宝贵的。欢迎大家发表看法。
对每一个准备想读博的人,尤其是二本院校毕业的研究生而言,很纠结读本校博士还是努力考个重点院校的博士?如果读自己学校的,成绩好的可以不考试交材料的形式直接申请,即使成绩不好也没关系,二本院校博士是非常好考的,即只要你想上,基本上都能录取。而去重点院校的博士则要通过较高的审核要求和考试成绩的才能录取。可能有的人会想,不都是博士吗?上哪个学校有什么区别?虽然是二本院校,我只要努力做实验和发表论文,毕业照样能拿到博士学位,为啥要花大力气考那些重点院校的博士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看一下重点院校和二本院校的博士差距到底在哪里?其实,对于博士阶段而言,主要任务已不再是已有研究的重复。而是要进行某个领域内的创新性研究。因此创新性科研成果的多少就成为衡量一名博士水平高低的直接标准。那么创新性研究无非是在理论、技术、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突破。而这些方面的突破,直接取决于所在科研团队的软硬件实力。因此,一个高水平且有创新性的科研团队,再加上优质的实验平台,是创新科研成果产生的必备条件。那么作为一名博士,要想有优质的科研产出,就必须依托这样的科研团队,再加上优质的实验平台才能实现。重点院校一般具有较为充足的科研经费,拥有先进实验设备和仪器的国家级实验室和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因此,重点院校的博士在读博期间很容易突破某项研究,能产出较多的优质成果,同时读博期间也锻炼了良好的科研素质。那么在二本院校的博士在读博期间,会面临哪些困难呢?硬件条件的限制首先是导师主持项目等级的限制。一般二本院校博导具有国家级项目的数量和经费并不多。多半是主持省内或者地区的一些科研项目。因此从项目本身而言,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的创新性不多。那么就决定了未来你依托导师项目撰写的论文,并没有最新的前沿研究。那么你的研究和当前的前沿热点有一定的差距了。其次是博士培养经费较少。一般二本院校博导由于主持项目等级的原因,博士培养经费并不是很充裕。因此,二本院校读博时,在一开始的实验设计上就自不而然地受到经费的限制。很多实验的技术和方法无法实现,因此整个实验的等级就会受到限制。第三是实验平台的限制。二本院校比起一本院校而言,很少有国家级的实验室。因此缺少某些研究领域的新仪器和设备。甚至有些已有的仪器设备在行业内已经被淘汰,但还用于部分博士生的研究中。由于仪器设备的限制,部分二本院校博士生获得的实验数据,从方法、技术和精度上都达不到当前业内研究的认可度。所以导致最终的论文广度和深度不高,质量也一般。软件条件的限制首先是师资科研水平的限制。很多二本院校的导师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在博士培养思路的深度和广度,都相对较弱。那么学生的眼界自然也受到限制。同时二本院校缺少与国际和国内的大牛学术交流的机会。很难接触到某个领域的新理念和新方法。使得博士在思路上不开,创新思维没有得到培养。科研氛围的限制。很多二本院校的科研氛围一般,很多老师和学生不是真正用心做科研,仅仅是为了得到文凭。你会发现你周围的很多博士都不学习,甚至导师本身也不做研究,那么近墨者黑,久而久之你自然也无法摆脱环境对你的影响。既然二本院校做科研有这么多的劣势,那么,我们到底值不值得去读二本院校的博士呢?工作需要拿文凭建议考虑如果你不考虑就业问题,就想在离家近二本院校拿一张博士文凭的话。那么我建议你,在地方的二本院校读博士是最合适的。因为二本院校博士含金量不是很高,因此毕业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毕业相对容易。所以你不需要那么大压力来完成你的学位攻读。走科研发展道路建议放弃如果你是真心想搞科研。想在科研这条路上有所发展。那么我建议还是选择重本院校去读博。因为很多领域对博士的毕业学校还是比较看重的,而一般的二本院校的博士水平认可度不高,因此在找工作过程中会遇到较大的阻力。因此,还在纠结这个问题的小伙伴们。已经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了。那就快点行动起来吧!
当下我们国家很多人学历越来越高,博士生以及研究生几乎可以说遍地都是,就有人发现了这么一个现象,那就是现在的博士生似乎越来越喜欢在学校里工作了,比如担任学校里的老师或者研究人员,很少有人愿意去外面的大公司去应聘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高校的老师刚入职的时候,收入确实没有大公司那么高,但是有一点,那就是高校老师薪资比较稳定,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风险,而且博士进入学校的话,学校会安排一定的安家费,收入包括基本工资以及补助等加起来也根本不逊色于很多的大型企业,最重要的是博士生本身对于校园环境都是比较熟悉的,对于教师工作驾轻就熟,压力不大,比较踏实。那么在大型企业上班能够得到什么呢?一般到了博士生阶段,对于大公司来说有吸引力,但是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大企业都是以效益和业绩为指标的,各方面的压力非常大,很多博士生根本都受不了,其次就是企业对于专业知识并不是非常需要,除了高科技方面的人才除外,这样的人才说实话在企业里也是一种浪费。当然博士生不去大型公司任职,很大方面的原因是大公司根本不缺博士生,看看外面找不到工作的人一抓一大把,从学校里的天之骄子到企业随意选择的实习生,很多博士根本无法接受这么冰冷的现实,所以他们才会放弃去大公司入职。那么大家认为还有哪些因素导致博士生更愿意去高校任职呢?
之前,我国许多人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博士生研究生几乎无处不在,有人发现博士生似乎越来越喜欢在学校工作,例如在学校当老师或研究员,很少有人愿意去外面的大公司求职,那么原因是什么呢?当高校的教师是刚入,高校教师的收入没有大公司高,而是有一点,即高校教师的工资相对稳定,基本上没有大的风险,而且,当医生进校时,学校会安排一定的安家费,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和补贴,不亚于许多大企业博士生本身就相当熟悉校园环境,也熟悉教师的工作,他的压力很小,而且更加脚踏实地。那么在大企业工作你能得到什么?一般到了博士生阶段,他对大公司是有吸引力的,但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大,大企业都是以效率和业绩为基础,各方面压力都很大,许多博士生根本受不了,第二,企业不太需要专业知识,除了高科技中的人才外,这样的人才在企业中是诚实的,也是一种浪费。当然,博士生不会去大公司,因为博士生并不短缺,如果在外面找不到工作的人,那么在外面也找不到工作的人,很多医生根本无法接受这样一个冷酷的现实,所以他们放弃了去大公司。那么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使博士生更愿意在高校工作?
教师这个职业是一直受人尊敬的职业,社会地位很高,工作性质也很稳定,如果是专科学校的学历的话,只能当小学的老师,本科学历的话,可以进初中当老师,但是我想进重点中学,老师对学历的要求更高,如果上大学的话,我想当老师,但至少是研究生以上的学历。根据调查研究,我国大部分博士生毕业后都选择当大学老师,主要是大学老师的工作稳定,而且大学的教育环境很好,适合科学研究,无论实验室的配置,还是申请科研项目,如果在大学工作都有一定的方便,将来孩子的教育也很好,但是,博士毕业后,能去什么等级的大学任教?重点大学能被重用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吧。1、毕业于一般院校的博士生,能进什么等级的大学任教?在我国,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想招收老师的话,基本上都需要博士毕业,普通大学毕业的博士如果进了两本大学,就没问题成为老师,而且可以得到学校的重用,如果想进重点大学,当老师可能有点难,只要自己的条件能力强,就可以打败其他竞争对手进入重点大学工作。但是,在地理位置优越的两本大学,求职者的要求可能更高,例如,我国北上广域的两所大学对博士课程的本科大学也有要求,因此,博士毕业后如果想在有实力的大学就职的话,就要尽自己的力量进入重点大学的博士课程,如果大学院毕业的话,我想当大学老师,如果自己的能力足够优秀的话,也可以在普通的专科学校就职。2、能进入重点大学任教的博士,都具备哪些能力?博士学历高,但能力和等级也有高低,毕业于不同等级的大学,黄金含量也大不相同,如果想在地理上优秀的大学就职的话,对博士课程毕业的大学有要求,比如上海和北京两个城市,普通的两本大学也招收大学的老师,除了对毕业的大学有要求外,对博士生的能力也有要求,在校期间取得了什么样的科研项目成果?另外,有些大学有职称标准,例如,我国第一线城市985所大学正在招生博士课程的学生,学历是最基本的要求,追加的条件有职位名称的要求,我们都知道,想被选为副教授和教授很不容易,对科研成果和发表期刊都有严格的要求。读了博之后基本上选择了高校老师的道路,各自的发展道路不同,具体由我们的优点和自身的发展追求决定,如果你想在研究项目中有所成就的话,还是在大学院学习比较好,学历越高,培养出来的人才越精密,所以正在朝着培养研究型人才的方向发展。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
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文|冷丝栏目|丝说考研博士生招生是最高学历入学的“把关”工作了,在国内外都深受重视。我国博士生招生自2013年开始在一些重点高校实施改革,目前,改革试点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国内重点高校基本都采用了“申请-考核”,取消了过去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选拔方式。42所2017年确定的一流建设高校都采用了申请制度,基本情况如下:42所高校博士生入学申请制情况那么,博士生入学“申请-考核”是怎么回事?这样的博士生选拔方式能够体现博士生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吗?其一,什么是博士生入学“申请-考核”制度?有哪些具体规定?所谓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是指院校组织专家组对申请人所提交材料进行筛选,合格人员参院系组织的笔试和面试环节,最终根据申请人总体表现确定录取名单的招考方式。这种方式将由先笔试,再面试的传统方法,转变为学校或者院系先对申请者的申请资料进行筛选审核,再对合格者组织考核的新办法,免去了参加学校统考的流程。湖南大学在报考资格方面规定,申请人需为国内高水平大学或重要科研院所全日制普通本科及硕士毕业且申请者本科专业、硕士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或在全国学科评估中排名前25%。同时,很多学校还规定,对于确有特殊学术专长和突出科研能力,并在本学科领域已取得一定科研成果和发表较高水平学术文章的申请者,可不受上述条件的限制。在所需材料方面,申请人要提供《攻博申请表》《导师考核和推荐意见表》《攻博期间拟进行的科学研究设想》、专家推荐信、个人陈述、本科和硕士课程成绩单、外语等级证书或成绩单复印件、硕士学位论文或开题报告、本科和硕士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复印件、本科和硕士学历认证报告、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复印件,以及政审表和体检表。在外语要求方面,招生高校一般规定申请人大学英语六级新托福或雅思或在国外有至少一年以上全日制学习经历。在学科考核方面,由各院系负责组织,可以采取笔试、实验、面试和撰写科研报告等方式进行,具体考核内容、分数和方式由各院系确定。其二,“申请-考核”制度对博士生招生工作有哪些推进作用?在博士生生源质量稳步提升的背景下,近5年通过“申请-考核”制录取的新生中,其本硕期间分别就读于“985工程”高校和“211工程”高校以及普通高校的人数。云南大学“申请-考核”制正式实施以来,根据教育部调研的情况来看,很多高校效吸引了一大批国内高水平大学优秀学生攻读博士研究生,硕士就读于高水平大学的博士新生录取人数占总招收新生人数的比例均在60%以上,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博士生生源质量的改善。值得一提的是,在很多一流高校博士生招生过程中,这一博士生入学申请政策的实施并没有将普通高校的优秀学生排除在外,新生中来自普通高校的生源占比仍然接近40%。对那些非“211工程”“985工程”高校的学生,如果确有特殊学术专长和突出科研能力,并在本学科领域已取得一定科研成果和发表较高水平学术文章,他们仍然有机会与名校毕业生同台竞争。因为考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在能力相同的条件下应该享有相同的学习机会 ,他们在参加“申请考核 ”招生中应该被平等对待。东北大学因此,在考虑潜在申请者时,政策的制定者充分考虑了现实存在的各种情况,没有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将申请人的“出身”作为选拔的唯一标准,而是注重实绩,从而有效维护了教育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在“申请-考核”制模式下,招生单位不再统一组织笔试,申请形式由各院系根据学科要求自定,笔试不再作为唯一标准,有的考生可不参加外语和专业课笔试,只须提交个人申请材料,通过学院筛选就可参加面试。其三,导师在“申请一考核”制中起决定作用,如何保障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起初,在博士生招生早期,招生规模小,导师选拔异常严格,公平性问题不突出。国防科技大学但是,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导师选拔标准降低 ,公平性问题就凸显出来。笔试评判内容具有客观性,不易操纵,存在于各种人学考试中,是公认的一种相对公平的考试方式。“申请-考核”制采取多元的考核方式,弱化笔试在录取中的决定因素甚至去笔试化,导师的主观意愿对考生录取与否至关重要,一旦招生过程中出现偏差就会引起对“申请-考核”制公平性的质疑。所以,冷丝这么下结论:“申请一考核”制对审核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敬告|冷丝所有文章首发『百家号』,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同时严正声明『非法转载必究』。
在传统的中国式教育里,很多人都秉持着知识改变命运的说法,特别是农村的孩子,都想着通过高考和知识去改变自己的一生,可以说是含辛茹苦十几年,想要去追求自己不同的人生,有很多人觉得在大学当老师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那么对于学历比较高的博士生,毕业之后能去哪些大学当老师呢?我们的网友对此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网友一:对于一般的博士生毕业之后,到底去哪些大学呢?其实对于这件事情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是要涉及到很多的地区乃至能力方面的一些问题,就像我的一个朋友在北京读二本,他们学校的老师现在大部分都是985的博士毕业,但是如果是在三四线的城市的话,可以说并没有太多的劣势,关于能力方面的问题,虽然学历是相同的,但是能力却是高低不平的,所以一些能力比较高的话,在大学的选择上是占据着很高的优势的,所以这些问题并不是笼统的,是要看自己的一些选择。网友二:如果说博士这样的学历放在以前的话,进入很多名校的机会是非常大的,但是现在大家都知道,就业压力很大,所以很多人的竞争是越来越大的,现在博士毕业想要进入本科院校的话也是有很大的难度的,特别是一些比较好的本科院校,更加是雪上加霜,因为大家都觉得大学老师的待遇是很不错的,所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到大学任教。之前我读本科的时候上过院长的课,他就说引进了一个重点院校的博士生,薪资待遇是校内公寓永久居住权,还加上30万的安家费,6万的科研基金,而且这只是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城市,我是一线城市,可以说是更加不错的,这样的薪资待遇无疑会吸引更多的博士生,所以竞争压力是很大的,这个是需要看自身的能力。网友四:对于现在目前的状况,很多普通院校的博士生想要去本科大学任教的话,是有很大的难度,特别是二本一本的院校,都是对这些学历有着很高的要求的,毕竟现在的博士生也是一抓一大把,所以的话是有很大的难度的,当然这也跟自身的学术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取得了很好的科研成就,可以说是有很大的机会能够到高校任教的,但是现在很多的学校是通过关系介绍进去的,所以的话,想要自身去找工作的话是很难的,但是这样的福利待遇是值得去拼一下的,如果一开始就有这样的想法的话,最后还是要去更好的学校读博士,这样的话会有更大的机会。网友五:我女儿就是一个211博士,还联合培养区澳洲读博,所以我们家里会经常讨论这样的一个问题,以这样的学历来说,进一个普通的本科去当老师是可以的,比如二本三本,但是一本的话就要看能力了,所以这样的情况在以后可以说是越来越难,因为现在大部分的学历都是比较高的,那么招聘的条件就更高了,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现在的人不得不重视教育的问题。那么对于这个话题,你是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博士毕业进高校是不是理想选择?青椒是不是很苦,高校老师工资到底怎么样,有的人说高校教师年薪几十万,有的说不足十万,到底该听谁的呢?作为一个高校教师,叶秋简单谈下自己的看法。首先,叶秋认为博士毕业进高校相对来说是个不错选择,博士毕业进高校也是众多博士的第一选择,统计数据表明,高校是博士的第一去处,有43.9%的博士毕业后进了高校,还有16.8%的进行了科研院所,二者占比超过60%,这样看来,博士毕业后很多人还是选择了继续从事科研工作或者说科研教学工作,在科研这块更能发挥博士的优势!博士毕业后去向博士进高校的待遇如何呢?高校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劣势就是高校的待遇比不了在企业的待遇,优势有很多:第一,一般高校都提供一笔安家费,看高校和博士个人水平,这笔安家费大部分在20-50万之间。还有科研启动基金,这笔钱只能用来科研,但对刚起步的博士来说,还是不小的助力。安家费和科研启动基金,学校和学校之间,博士和博士之间,差别还是很大的,比如,南方医科大引进的北大博士李琳,入校即是教授、博导作为优秀学术骨干引进,享受的待遇包括:70-90万协议年薪(税前);180-220万安家费(税前);300-400万科研启动和科研条件建设经费;提供人才过渡房;聘任教授、博导;此外,还有科研助手;协助办理配偶工作调动及子女户口随迁等。李琳李琳享受的待遇是顶级的,但在众多博士中她属于凤毛麟角的存在,能达到她这种待遇的很少很少。第二,有些高校会提供周转房或者是职工福利房。如果有福利房,那是非常不错的待遇了,虽然福利房可能限制你买卖,但有房才有家,有房子才能安心工作。第三,如果能加入一个好的科研团队,对个人的科研和进步会有很大帮助。在高校,科研是第一要务,有个好的平台,在项目申请、研究生分配等方面都会很有优势,搞科研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好多时候依赖于团队,如果你的团队带头人水平高,又比较愿意帮助年轻人,那么你会进步得比其它人快得多。第四,高校时间相对比较自由。一般来说,博士刚进入高校,课程不会太多,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科学研究。普通老师不用坐班,有了孩子以后接孩子会很方便,家里有什么事情处理起来也很方便,当然,还少不了人人羡慕的还暑假。这是在高校当老师的好处,不过,作为一个大学老师,也有不为人知的辛苦:第一,非升即走的压力。随着毕业的博士越来越多,高校对博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好的学校要求有国外留学经历,有的要求非升即走,给五年时间,在这前五年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当然,有的学校不要求,但学校水平可能会差些,所以,如何在好的平台和稳定性之间作出平衡需要自己多加考虑!第二,职称的压力。职称是所有老师无法回避的问题,职称代表着收入,不同职称的岗位工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差别很大,就连取暖费和精神文明奖也有很大差距。第三,科研压力。在高校,科研是老师的生命线,一切都和科研挂钩,为了申请项目、写文章,很多老师周末和寒暑假都在学校呆着,就是为了能多出一些成果,高校老师过劳死和猝死并不罕见!高校老师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压力,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压力,综合来看,高校教师是博士毕业后一个好的选择,能继续自己的科研,学校里科研氛围好,能招研究生组建自己的团队,还是不错的。
我认为需要,原因如下几点一是博士教师知识相对丰富,无论知识面还是知识深度,都要高于其它,不然的话,也不会是博士。二是博士教师站在讲台上,本身对学生就有一种吸引力和号召力,他们会肃然起敬,无论怎么说,都是一种号召力。当然,博士教师要是具有教育专业知识,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等,更容易吸引学生,所以,初中学校有博士教师也是更好的。我觉得很有必要这是一个眼光的问题,一个本科生天天和你讲科学家做这做那,与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对你说“今天我们做这个,明天我们打算做这个……”,这完全两码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科学家教学生更容易出科学家,你让一个只会顺着课本讲的去教学生,然后期待着这些学生成为科学家……我觉得蛮曲折的。老师教的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本科生和博士生差距就在那里,如果有学习的那种能力有几个读书人不想读博士?那些说不想累不想苦的,大多就是自己没有那个和你能力。有些小学还请外教呢!其实我感觉还是有需要的。读书越多其实更表现在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和观察问题的角度。同样一个问题会因为角度和想法不同而决定问题的难度以及问题本身的性质。有深度再有经验就一定会把问题领会得比较深刻从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变得简单和彻底。这是任何行业都会有的情况,初中教师行业也不会例外。小编总结教师这个职业非常特殊,他既不是搬运工,也不是大管家,他是一个人和人交流并能愉快地传递信息让人接受信息的职业。博士学历高知识渊博,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要求看,博士做初中老师当然很好,但如果没有系统的学过教师专业课程的,也未必能是一个好的教师。一线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一流大学博士毕业入职小学并不稀罕。从利益视角分析,一是留住一个城市户口,二是本校老师孩子可以直接读这个学校省去了学区房,三就业压力确实存在,教师行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总之,目前硕士进中小学已经成为某些一线城市的基本要求了,这个不惊讶~
本文来源募格学术(ID:mugexueshu),转载请在募格学术文章下留言。作者:丑小鸭前段日子,一位即将毕业的学妹在微信上问我,硕士研究生毕业去高校当老师可好?当时我第一反应是问学校是否给正式编制,学妹说是人事代理性质的,她说现在硕士研究生学历基本上都不会给编制了,除非是博士。我当时就很纳闷,难道现在硕士学历真的不值钱了吗?想当年我们毕业那会,去高校当老师还是非常抢手的,可这才过去了几年,行情就变成了这样,难道真的应了那句话:本科遍地跑,硕士满大街。虽然学妹一再向我强调,人事代理和正式编制在待遇上是没有多少差别的,但我内心里还是有点担心的。或许因为在体制内呆久了的缘故,我对编制有着一种别样的情愫。虽然国家目前正在大力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高校、医院等单位也正在逐步取消编制,但在很多时候,编制这个东西还是有着一些说不出道不明的优势。记得前几年,有一次和一位高校领导吃饭,我开玩笑说等我不想在体制内混了,可不可以去您那儿混口饭吃。校领导随口就应道,只要您的学历符合条件,什么时候来我们都欢迎。然后我就问道,您这里的学历指的是什么?他笑笑道,我们学校要求不高,硕士以上就行,要是博士就更好了。当时,我还暗暗窃喜,心想自己还是有后路可选的。所以,想到这,我连忙打电话给那个朋友,想问问他单位现在可还招人。电话打通后,当我说明来意,那位校领导爽快的说学校目前还急需高学历人才,可是已经不缺硕士这个学历段的人,只缺博士这个层次的人,所以没有办法提供帮助。即使听到这,我依旧心存幻想,依然不相信市场行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因此我索性就着学妹提的这个问题,上网浏览了一下最近高校招聘的信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发现在所浏览的高校中,绝大多数招聘的前提都是博士学历,甚至连我们这个五线城市的党校在招聘老师时都明确要求博士,更别谈那些本科甚至是更高层次的学校了。所以这样一想,学妹能以硕士的学历进入高校已经是一件很幸运的事了。但是,事实可能不尽人意,很多时候还是自己想的太过于简单和肤浅,直至和一位在高校摸爬滚打多年的学长深入交流后,我才募然发现,让学妹去高校当老师或许是一件美丽的“错误”,而且这个“错误”可能会让她后悔许久。学长的原话是这样的,他说:如果你决心在高校干一辈子,那么我强烈建议你去读完博士甚至是博士后再过来,相当不建议你现在就拿着个硕士文凭进入这个行业。要知道,高校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舒适,更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快活,这里到处都充斥着外界无法想像的歧视和压力。其实,说得更直白点就是,不建议学历较低的人去高校“受罪”。说实话,当听到“受罪”这个词时,我还是蛮惊讶的,倒不是说这个词用的不好,而是这个词颠覆了我对高校老师的看法。因为在我的印象里,能在高校工作是一件多么令人羡慕的事,它既能赚钱又能顾家,一举两得,哪像在体制内工作的这样艰辛。可学长接下来的一段话让我对老师有了重新的认识,他说你不要光看老师的体面,更要看到背后的辛酸,尤其是那些不是博士学历的人,他们所处的环境会更加恶劣。我问他为什么要强调博士,难道博士有什么特殊之处吗?他没有说话,给我举了个例子说,你可以去任何一所高校打听一下,高校老师面临的最大压力是什么,绝不是工资低,而是科研压力大,尤其是那些名校,非升即走的政策让多少人白了少年发。听到这,我才发现,几年不见的学长早已满头花白。我反问道,压力大跟学历有什么关系呢?他摇摇头道:你不是圈中人,自然不知道这其中的厉害关系。你可以去一些核心期刊瞧瞧,也可以去国家基金委的网站上看看,那些能在上面留名的人都是什么学历,绝大部分都是博士,而且大多数都是名校毕业,你几乎很难看到有硕士学历的人存在,即使破天荒的发现,那也纯粹是个例外。然而,当下的现实环境是,很多编辑甚至很多专家在审阅论文及课题时,往往都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觉,那就是博士学历做出的东西肯定要比硕士好。所以很多时候,即使硕士讲师写的东西有独特之处,也不会得到认可。甚至有些时候,一些核心期刊的编辑会明确讲不收硕士学历老师的论文,而目前对老师的评价机制又是唯论文,唯课题至上,只有你发的论文多,主持的课题多,你的晋升才会快。因此,这就给那些学历达不到要求的老师带来了一系列的痛苦,不仅晋升无望,而且待遇也得不到提高,很多人在入职后,甚至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个博士学历。所以,既然能预知到未来是怎么样,倒不如趁现在还年轻且富有精力,在入职前就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一鼓作气拿下博士学历,一了今后的烦恼。因此,综合他所说的方方面面,唯一想表达的就是,他极力不赞成硕士学历去高校谋一份职业。听到这,再回头想想学妹的人事代理合同,更是坚定了我劝她再好好想想的念头。回想到以前,硕士进高校是给编制的,虽然编制这东西很鸡肋,但在很多时候,很多场合,编制又能在无形中发挥出它的重要性,至少在目前,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政府会保障这些人的待遇的,不至于哪一天让这些人失业了。可如今,高校已经普遍不给编制了,那么对于硕士这个群体而言,人事代理的合同岂能给他们安全感和获得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以硕士这个学历进高校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时期。所以,衷心告诉那些有着高校情怀的孩子,若是你真的想在象牙塔里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那么请你在拿到博士学位前,不要有任何的想法,也不要有任何的尝试,更不要着急上火,请安下心来,静待春暖花开。本文来源募格学术(ID:mugexueshu),转载请在募格学术文章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