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读博常遇到的那些问题&如何克服它们夺壶记

读博常遇到的那些问题&如何克服它们

担心你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陷入困境吗?就像一件重大事业一样,完成博士学位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虽然过程中会许多遭遇恐惧和怀疑,但它也充满了让这一切都值得的美好时刻。获得博士学位意味着发现这些困难,并知道当它们发生时如何解决它们。以下内容小编提供了一些建议,帮助大家把对博士学位的恐惧转化为富有成效的机会。#1“这个烂摊子怎么可能变成博士论文”每一篇博士论文,在某个阶段,看起来都像是一堆杂乱的笔记和不一致的数据。其中一些材料将成为你论文终稿的一部分。有些不会,但它仍然是这个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以前的“80/20”规则表明,你80%最重要的数据和结果将在20%左右的时间内汇集在一起。这听起来可能很奇怪,但也不是遥不可及。毕竟,博士学位的一部分就是要学习如何做研究。并不是所有的实验或资料都是一次就成功的。这个原则让你剩下的80%的时间用来产生20%的数据和很多很多没用的废话,而且这些废话在你当时想出来的时候似乎还是一个好的点子。所以,当你在某天盘点自己所拥有的和所看到的,然后发现是一堆杂乱无章的材料,不必绝望,因为每个人都曾在某时刻经历着跟你一样的处境。解决方法:写一个论文计划当你觉得你的博士学位不可能拿到的时候,你会怎么做?相信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做到了这一步,你也一定会走到最后一步。如果信心还不够,那你需要更多的实际行动,试着做一个论文计划。你可以在你博士生涯的任何时间段这样做。关键是把你的想法(和正在进行的工作)组织成你想要的论文的样子。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做,或者想要一些反馈,可以向你的导师或朋友寻求帮助——多数人会乐意帮忙的!写一篇论文计划可以帮助你把想象中已经完成的论文融入到整体计划中的。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你准备一个行动计划来处理你所剩下的工作!#2“我永远也做不到(技能)”无论你从事什么领域的工作,在攻读博士期间,你都必须发展(或提升)各种技能。这可能包括在实验室里掌握临床技术,掌握一种新的编码语言,或者在图书馆或档案室里改进你的研究技术。不管你以前的经验如何,在博士阶段做这些都是一个挑战。但是,它们通常会被一位有着数十年研究经验的资深研究员完美地演示给你看,给你的感觉就是他们可以在一个早餐时间内完成你博士学位的实践部分。因此,很自然地,你会有一种感觉,你永远、永远、永远都不可能掌握一项或多项这种技能。解决方法:熟能生巧无论问任何一个在任何领域都表现出色的人,他们都会告诉你:哪些表现出色的不是那些最有天赋的人,而是那些工作最努力、从不放弃的人。所以不断练习吧!寻求帮助,抓住每一个机会来进一步实践。不要害怕表现得太热心:当你是一个博士生的时候,没有什么事情是过于热心的。事实上,研究生院和对你所做的事情都不会过于在意!你会发现,经过几周的专心练习,你就开始掌握事情的窍门。在你意识到这一点之前——你将会把这一技能传授给一个看起来很焦虑的一年级博士生。#3“我不如我们组其他博士生优秀”和你的同学交朋友是读博士期间最好的事情之一。与此同时,事情的另一面是,你会不断与他人进行比较——即使这种比较只发生在你自己的脑海中。你的一些朋友可能看起来就像博士学位对他们来说很简单,从容地收集完美连贯的数据,同时还能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很精致。因此,很自然地,你会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被甩在了后面,根本不适合和他们在一起或者与他们共处于同一个实验室。解决方法:向你的同伴学习首先,要记住,这山望着那山高。你的朋友似乎正在收集无穷无尽的数据,可能正在努力为他的项目找方向和应用这些结果的方法。你的朋友似乎很清楚她在做什么,她要去哪里,以及如何去那里,也可能对她的项目的总体方向有疑问。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朋友也会以某种方式嫉妒你正在做的事情,并担心他们不如你。这被称为“骗子综合症”或“欺诈综合症”(见下文)。对于博士生来说,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克服它很重要。但是,如果你的一些朋友在博士研究的某些方面确实比你强呢?这没关系,你可能在其他方面比他们更强。所以,不要嫉妒,要向他们学习!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他们工作更努力吗?他们有很好的自我管理方式吗?他们会花更多时间阅读所在领域的文献吗?他们参加了导师提供的所有研讨会吗,还是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4 我的导师讨厌我你和导师的关系是你博士学位中最重要也是最微妙的部分。不管你刚开始的时候觉得他们有多好,你都不可避免地会时不时和他们产生分歧。有时这些情况会频繁发生。在学术讨论过程中这是正常的,但如果你是学术研究的新手,这可能会引起偏执。你可能开始担心你的导师无法忍受你,或者认为你是在浪费资源。另一种情况是,你的导师似乎永远都很忙,没有时间跟你进行讨论——这让你怀疑他们是否真的讨厌你,并且想要回避你的项目。解决方法:认识到建设性批评的价值首先,你的导师很可能并不讨厌你。他们可能不同意你项目的某部分或者你的研究方法。他们可能也很忙,压力很大,或者承受着来自资助机构的巨大压力——毕竟,导师也是人!如果你的导师看上去确实很生气,或许你可以从中学到一些东西。是不是因为你向他们展示成果的时间已是最后时间,让他们来不及给你提意见?或者是不是因为你忽略他们告诉你的建议了?如果他们不喜欢你的某部分作品,他们为什么不喜欢呢?一个好的导师会提出有用的建设性批评。学会接受它是与导师一起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些都是你可以用来成为一个更优秀的博士生的东西,从长远来看,这些还有益于你的工作!特别声明:本文为艾德思(Editsprings)原创文章,并由我司官方账号在相关平台进行统一推送,禁止一切未经授权的转载抄袭行为!如需转载请联系我司获取授权,并注明详细出处来源。

鬼宝宝

博士毕业找不到工作?问题究竟出现在哪儿

每次到了毕业季的时候,很多学子都感到迷茫,找不到好工作,人生变得没有方向。在网上浏览求职贴时,也会发现一些博士也来吐槽,说自己读到博士,找工作依然很艰难!在我们的心目中,博士属于那种高学历的精英人才,一毕业就会有众多企业抛出橄榄枝,那为什么还有博士就业难的问题出现呢,我们接着往下看。1、专业冷门。一些博士生所选的专业较为冷门,市场匹配度不高,所以出现就业难的问题。一些专业较为热门的同学毕业后成了某些公司的骨干人才,一心搞研究,但是专业相对冷门的同学也只有去大学当老师了。2、企业不接纳,用人成本高。博士一般为针对某一领域或者说某一方向较为专业的人才,主要是研发和科研方向,但是一般性的企业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且博士的用人成本相较硕士来言高,不划算。3、博士人数供大于求。伴随着我国成为世界上授予博士学位数量最多的国家,学术劳动力市场趋向饱和,十余年间,博士生人数芝麻开花节节高,就业压力之大显而易见。4、博士自身要求高。他们满腹才学,已经不愿意对工作将就。比其他人多六年的时间深造,自然希望毕业后能比其他学历低的人待遇更好,这也是大部分博士生的心态。其实,有些企业可能刚开始起薪不高,但是未来发展潜力无穷,也可等以后做出成绩,再要求增长工资。总之,愿所有选择读博的人们能顺利毕业,寻得心仪工作!

寄居人

“博士所有事情都懂吗?为什么我遇到的感觉一般”

前两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则关于“博士是否博学”的问题,瞬间引起了我的兴趣。因为,对于这个问题,作为博士毕业刚一年的我,的确身有体会。有的朋友会时不时地询问一些与学科相关的问题,我却无法回答,朋友们虽然嘴上不说,但估计心里对我这个博士也是有些鄙视的。博士,作为特殊的知识群体,往往因为学历高,就会被误解成为应该是“所学专业样样精通、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人才。我想要说的是:我们只是潜心研究的博士,不是无所不知的“度娘”!01、博士是专精,而不是博览有这样一则笑话。一名富豪邀请数学、心理学、物理学和经济学的4位博士一起吃饭。这位富豪为了显摆自己的“博学”,并且趁机羞辱一下博士们,就在饭前分别向四位博士提问。富豪问数学博士:“您能教教我怎么证明‘1+1=2’吗?据说很难的。”数学博士回答道:“这个问题我不会……”富豪听后十分得意,心想数学博士不会如此嘛。又问心理学博士:“您一定知道我现在在想什么吧?!”心理学博士回答道:“我真的不知道。”富豪又笑了,接着问物理学博士:“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以光速运动,再对前方开一枪,那子弹的速度不是超光速了吗?”物理学博士回答道:“这个问题我没研究过。”富豪哈哈大笑起来,最后又问经济学博士:“你预测明天哪支股票会涨停?”经济学博士回答道:“我也不清楚。”富豪得意地说:“看来你们这些博士和我的水平也一样嘛!”听到这里,四位博士奋起反击。数学博士说:“虽然‘1+1=2’我无法证明,但我的研究方向是点集拓扑学,咱们可以聊聊哪些度量空间可以被拆分成给定数目的直径严格小于度量空间本身的子集的并。”心理学博士说:“我的研究方向是发展心理学,咱们可以谈一谈婚姻关系、亲子关系与儿童对立违抗障碍症状之间的关系。”物理学博士说:“我的研究方向是粒子物理学,咱们可以探讨希格斯玻色子及重夸克偶素在未来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产生这一问题。”经济学博士说:“咱们可以交流一下关于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视角下的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富豪都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连忙拿起菜单:“我们还是快看看吃什么菜吧,我知道这家餐厅有几个菜口味不错。”从这则笑话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即使是同一门学科,它包括众多不同的研究方向。作为博士,往往只是针对这一特定研究方向有所建树,而不可能做到对顶层学科的知识全部知晓。不过,作为一名优秀的博士,他会在自己专精的领域里掌握最全面、最前沿的信息。所以,博士的“博”,是指在其专精领域内的博,而不是泛泛的博。正如有人总结的那样:博学:know something of everything博士:know everything of something神:know everything of everything而如何定义“something”的范围,正是博士是否博学的关键,不然“博学”就会成为“懂得”“知道”,正如美国总统特朗普那样:其实,在这一点上,特朗普与北京的的哥在本质上没什么两样。然而,对每件事情背后的历史原因、限制因素、发展方向、深远影响,估计不是司机师傅都能弄清的。所以,懂得、知道≠博学,博学≠专精。而博士,就是要在特定的领域的特定方向上做到既专又精。况且,根据达克效应曲线显示,博士越是专精,越觉得自己懂得的知识太少,反而越是不敢过于张扬。所以,为了提升自信,博士只能在专精的领域更加努力地钻研。02、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才最有价值“如果说本科是知识的学习,读硕士、博士就是对思维方式的训练。”这是刚读研时“老板”上课说的第一句话,我现在仍然铭记于心。他还对我们说:“硕博期间,你们学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等等,只要毕业后不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不到一年就会忘得一干二净。但是,你们还是要好好掌握,因为读研锻炼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基本原理从何而来?研究课题有几种解决方案?除了最常规的方法,有没有其他捷径?不同方法背后思路的区别在哪里?等等,这些才是你们真正需要掌握的东西。做实验和写论文是为了拿学位,但除了学位,对你们来说,更重要的是未来的工作和生活。”的确,只要你思考了、实践了,哪怕知识全忘光了,但思维方式永远都是你的。而思维方式的外在表现,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一个没有任何人解决过的问题,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搜寻资料、探索尝试、解决问题一系列有序的步骤,把这个问题最终给解决掉,是一个博士生应该学会的最重要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凌驾于专业知识之上,毕业之后,不管是继续在科研领域深钻,还是转行进入其它行业,凭借着这样的能力,都能有效的解决领域内的问题。因此,博士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他们所掌握的具体知识。而这样的能力很少会通过短暂、浅显的接触表现出来,只能通过长期地接触与深入地了解之后,才能感受到。虽然博士通过几年的专业学习,导致他们在知识的广度上甚至不如那些扯八卦的人,可是他在思维上的训练和解决问题能力上的锤炼,是那些八卦人士无法比肩的。一个博士,如果能够放下包袱,全心全意投入一项事业,基本上能够秒杀大部分人。只是大部分博士不愿意出圈,所以,大部分人也见识不到他们的牛逼。03、博士重在创新,而不只是书橱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农学博士和一名老农,同时去一个公司应聘。公司老板看了看两人的简历,对博士说:“你是农学博士,那你会给园艺植物打药吗?”博士一脸懵逼。老农说:“这个我会,打药的步骤很简单,提臀、抬枪、喷洒。”老板很满意,借机对博士奚落了一番。这个故事很滑稽,主要问题出在这个老板身上,询问农学博士打药的问题,这纯粹是在刁难农学博士。打药是一种技能,而不是农学研究的科学,学技能应该去新东方,而不是大学、研究所。问农学博士会不会打药,就相当于问五星级酒店老板会不会炒菜一样。农学博士的作用在于如何研发更高效的农药配方,寻找能够替代农药却更环保、效果更佳的杀虫方法,等等。同样,也有人喜欢用一些学科知识来故意刁难博士。要知道,博士不是字典,更不是百度,一些知识性、技能性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讲是没有多少意义和价值的。因为,博士的最根本任务、最重要价值在于创新,而不是成为度娘或十万个为什么。你如果觉得百度最博学,那国家还要培养那么多博士干嘛呢?博士创新决定了博士需要在一个方向上去开掘、挖深,直到挖出水来。如果说学习的专业知识像是采摘的蔬菜,那么博士创新,更像是如何用最高超的厨艺把蔬菜做成美味佳肴。所以,和博士打交道,想请教一些专业度比较高的事情前,很有必要首先搞清楚人家所学的专业以及研究的特定方向。要不然,很可能会出现富豪与4个博士那样的情形。有一个的意味深长的比喻,可以回答知乎上所提的这个尖锐问题:拿着手术刀切菜做饭,不是手术刀不够锋利,而是这么做的人太轴!

彼何罪焉

读完博士,过来人的血泪教训

原文以 What not to do in graate school 为标题发布在《自然》期刊原文作者:Buddini Karawdeniya读博路上,过来人的6条血泪教训。我的博士项目是在在南金斯敦罗德岛大学Dwyer实验室研究分析传感器,在这期间我犯了很多错误——其中一些成为了宝贵的经验。若你是在读或即将入学的研究生,这里有6条博士避坑建议。1. 切莫与他人比较我遇到许多科研人员因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而备感压力和失望。但事实上,每个研究领域,每个博士项目,每个研究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的领域可能数十年才会有值得发表的突破性发现;而有的领域发表论文则会相对容易。读博第三年,我开始担心,自己似乎要花费比其他人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研究项目并发表论文。我的确花了差不多六年的时间才完成博士项目,但是所有这些努力都是值得的,我的一项重点项目的成果发表在了《自然-通讯》上,另外几个项目也产出了十来篇论文和两项专利。不要事事与周围人比较,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身上,在错误中成长,提高学习工作效率。2. 切莫盲目相信你的数据博士期间我学会了质疑自己的数据。面对数据的时候想想哪个环节可能出错——尤其是哪里看着奇怪或者异常的时候。我曾经设计过一款用激光检测微量化学物质的传感器。有一天,实验信号看起来非常棒:激光功率一直上调至最高而不是我平时惯用的设置,而且激光功率越高,信号强度越大。虽然这个结果看起来非常好,但最终结果却证明设备显著高估了传感性能,因此产生了大量无用的数据。随时注意样品污染、标注错误或仪器校准错误等问题。不要盲目相信数据,即便它们是你亲自做实验获得的。3. 切莫独自苦恼读博并非易事。失败更是家常便饭。遇到问题不要独自苦恼,向经验更丰富的人,比如高资历同事、博士后或者导师寻求帮助和建议。读博期间我遇到很多看似无解的问题。有一次,我更换了一种自然多糖的供应商,结果却和预期的不一样。经过几天反复实验,我非常困惑:明明是同一种多糖,为什么信号不同呢?当我带着这个问题咨询导师的时候,他提出了一种我未曾想到的技术,帮助我发现了信号不一致背后的多糖成分的差异。4. 切莫沉迷工作我们都对最新的实验数据充满期待,因此常常会连续熬夜或周末加班就为获得完整结果。有一次,我和另一位同事尝试了各种工具方法,却仍无法确定我们的纳米传感器是否正常运作。绝望中,我们暂时放下手头的任务,进行了休息调整。休息有助于整理思路:短暂休息之后,我们重新恢复了精力去寻找新的解决方案。长时间不间断地工作容易造成思维局限和精力耗竭。必要的时候,暂时放下手头工作,休息调整,然后重新开始。5. 切莫随意乱丢研究记录像大多数研究生一样,我用实验记录本记录实验进程和结果。这种方法适合短期工作,但并不适合庞大的博士项目(特别是需要同时处理多个研究内容时)。保存好清楚的实验记录,利用Excel表格和Word文档定期更新实验日志。建一个详细的附录,加上链接,链接到相应的文件夹——待发表的数据、分析结果和图片。当我博士毕业时,我一共写完了19本实验室笔记本,如果没有Excel表格、附录和索引,我肯定会迷失在茫茫数据中。从项目一开始就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免得到头来大海捞针。6. 切莫执着于一次失败放弃一个自己长期为之努力的实验或理论很痛苦,但知道何时该改变方向对于博士项目的顺利推进至关重要。我读研究生的第一个项目并未成功,当时我已经辛辛苦苦做了18个月,意识到失败不可避免的时候,说老实话我心里非常失望。但后来和我的导师进行沟通后,我转而开始另一个项目。学会如何“缩短失败周期”,才能将时间投入到有望带来巨大成功的项目上。学会快速调整的我最终发表了多篇颇有影响力的论文,也获得了多个研究奖项和奖学金。Naturedoi: 10.1038/d41586-019-02255-7

道通为一

一位优秀博士的读博心得,注意这6个问题,才能走得更长久!

如今很多人选择读博,很多已经毕业的博士都知道读博的艰辛,如果你问他在读博过程中走过哪些弯路,恐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很多人没有充足的准备和经验,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含着泪才将这条路走完,最近美国一位博士后在Nature上总结了自己遇到的6个问题,希望能给后来者提供参考。1.不要将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做科研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压力一直都很大,如果一直和别人进行比较,那么你就陷入误区了,因为每一个研究领域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一些领域可能比较容易的找到值得发表的科研成果,但是有些领域和方向,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些都是不可比的,不要和别人进行比较,不然会让你更加烦恼,对科研没有半点好处,踏踏实实的进行自己的研究。2.对自己的数据盲目自信,科研工作者经常会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得出了实验的数据,认为这些数据是非常牢靠的,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原本认为没有问题的数据,也可能因为实验环节和实验条件的影响,而有所差别,产生的数据就变成无效的了。曾经有人拿了一份被污染的培养基去做实验,结果导致数据的错误,所以不要盲目的相信实验得出的数据。3.不要一个人默默找答案,科研离不开实验,失败是家常便饭,这时候可以向别人寻求帮助和建议,如果实验得出的结论有差异,自己找不到答案的时候,不妨听听别人的意见,也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别人的经验往往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多和同事、导师聊天探讨,进行思想的交流,会有助于科研的进行。4.高强度的工作往往得不到好的效果,读博的人都知道,往往为了拿到一份比较重要的数据,去熬夜去进行实验,但是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往往对工作的思路和效率都没有很好的帮助,要合理的进行休息,寻找新的突破点,休息好再去继续,是一个非常健康的科研方式。5.记录实验数据,很多人刚进实验室的时候,导师会要求准备一个实验室笔记本,刚开始几天还在使用,但是同时处理多个项目的时候,这时候实验记录就比较混乱了,这时候推荐使用Excel和Word来记录,能够很好的进行分类,最后分析原始数据的时候也非常方便,而且不容易遗漏。6.正确看待失败,找到失败的原因,能够适时改变科研方向,才能成功拿下博士学位,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当在一个项目上很长时间都没有突破的时候,快速总结失败的原因,转到新的研究项目上,找到失败的原因之后,在新的项目上会有新的收获,经历实验失败不可怕,我们要有一颗顽强的心,才能做好科研。你们在读博期间还遇到过哪些问题?欢迎在下方留言交流!

彼以利合

攻读博士:您必须知道的十大问题,美国著名教授为您支招!

尊敬的读者朋友:您好!感谢您打开《周教授大讲堂》公众号,并阅读我们的作品。我们的宗旨是为朋友们提供有关人的培养和教育方面的、具有最大深度和广度的、可靠实用的系列“干货”。当然,阅读我们的作品,建议您能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稍稍静下心来阅读,相信您会有所思考和感悟的!不信,请您试一试,实践才是最好的证明。无论是您收获的一个观点,还是您领悟的一种方法,敬请及时告诉我们,因为这些都是对我们极大的鼓舞。不管您是一星半点的质疑,还是长篇大论的批判,也恭请提醒我们,因为这是对我们最大的鞭策。我们会及时与朋友们交流互动。同时,我们也期待您的评论、点赞、关注、推荐、分享和收藏,谢谢! 中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自从大学扩招以来,其招生人数逐渐增加,到2015年博士招生超过了7万,当年毕业的博士也超过5万。美国从2006年到2015年,10年间共计培养了501695名博士,年均培养博士45219人。很显然,中国目前的博士培养人数已经超过了美国。美国在2006-2015年间培养了中国博士44915人,年均培养4492人。可见,美国现在培养的中国博士人数大约只占中国培养的博士人数的10%。在中国高等教育界有一句流行语:“没有延期毕业的硕士,没有按期毕业的博士”。有分析指出,近几年中国博士的延期毕业概率接近50%。因此,可以推测攻读博士学位确实并非易事,其中的一些问题可能值得计划攻读或已经在读的博士研究生们思考。1克莱姆森大学(Clemson University)管理学院的维安.格瑞威尔教授(Varun Grover)撰文,根据不同的时间段,提出了一些值得学生们认真思索的问题,并建议依据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结果,谨慎决策,以期顺利完成学业。格瑞威尔教授的论述涉及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人的“动机(motivation)”。何谓动机?美国心理学家丹尼斯.库恩(Dennis Coon)在《心理学导论》(郑钢等译)中指出:“动机是行为的动力,它引发人的活动,并推动和引导人朝着特定的目标努力坚持下去。”罗柏特.弗朗克(Robert E. Franken)在《人类动机》(郭本禹等译)中说:“多年以来,许多动机理论都被改进过。每一种理论都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不同的关注点。我将讨论的这些理论尽管在许多方面十分不同,但它们都出自相似的考虑,即对行为的唤起、指向和坚持性的解释,而这三点被定为动机研究的焦点。”尽管建立一个精准的“动机”概念尚有困难,但是确认人类“行为的唤起、指向和坚持性”三点是动机研究的核心已成共识。这三点也足以将“动机”与人类心理中的“关注、好奇、兴趣、爱好、激情”等元素区别开来。一般认为人类动机的强弱、专注程度的多少和持久性的高低,对人类那些需要投入巨大精力和耗费长久时日的人生目标的最终实现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接下来看看格瑞威尔教授指出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2考博之前:有动机激励你去干这个吗?(1)一个研究和教学的职位。(2)建构一个新的创意、观点或者传播知识。如果你对二者都回答“否”,那么建议你取消考博的计划。第一学年末:(1)有动机激励你去干这个吗?①一个研究和教学的职位。②建构一个新的创意、观点或者传播知识。(2)通过阅读你的学习研究领域的主流杂志上的文章,是否寻求到了研究的感觉?(3)你是否试图撰写一个研究计划或从事一个研究项目?(4)你是否对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有了清楚的认识,并获得了某些领域内的具有一定深度的知识。(5)你开始建立起了一个联系本地教师和同学的社交网络,并想与他们合作?(6)你的学习研究兴趣是否在往新的领域转移?(7)你是否正在规划你的程序和开发一个博士学习的年度行动计划?对于上述7个问题,希望你的答案尽量不是“否”。第二学年末:(1)有动机激励你去干这个吗?①一个研究和教学的职位。②建构一个新的创意、观点或者传播知识。(2)你是否完成了一篇研究论文,并提交给学术杂志和学术会议?(3)你是否有机会在研究团队中提出自己的新创意或想法吗?(4)你对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多种研究工具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吗?(5)你能依据先前的文献学习与回顾,构建出你自己的研究主题的研究大纲吗?(6)你是否建立起了一个有同行和教师参加的项目小组,这对你是否重要?(7)你能否通过文献综述研究,就本研究领域的某个主题搭建起学位论文的基础框架?(8)你能否按照事项的重要性安排时间,并管理好自己的各种活动?对于上述8个问题,希望你的答案尽量不是“否”。 第三学年末:(1)有动机激励你去干这个吗?①一个研究和教学的职位。②建构一个新的创意、观点或者传播知识。(2)你是否经历过了自己提交学术论文的同行评审过程?(3)你有机会在地区或国家学术会议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吗?(4)你是否有机会审查他人提供给学术杂志或学术会议的论文?(5)你是否能更有效地阅读学术文章,并将其观点快速整合到自己的学术研究理论体系之中?(6)你是否通过了相关的各种考试?(7)你是否为自己的学位论文提出了创意或主题,并能为其进行辩护?(8)你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否完全匹配你的研究主题?(9)你是否就自己的学位论文答辩历练出了较好的演讲技巧?(10)你是否考虑进入就业市场?(11)你是否确定了与自己提交的学位论文主题相匹配的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和委员人选?(12)你是否承担有为学生上课的责任?对于上述12个问题,希望你的答案尽量不是“否”。第四学年末:(1)有动机继续激励你去干这个吗?①一个研究和教学的职位。②建构一个新的创意、观点或者传播知识。(2)你的文章是否已经被期刊或会议所接受?(3)你是否出席过本研究领域的全国学术会议?(4)你是否通过了论文答辩?(5)你是否从自己的项目和学位论文中构建出了一个研究计划?(6)你是否锻炼出了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7)你是否能够与外部同行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互动,并分享自己关注的信息?(8)你有工作了吗?对于上述8个问题,希望你的答案尽量不是“否”。3尽管格瑞威尔教授不可能穷尽攻读博士学位的所有问题,然而罗列出其中一些常见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反省、去调整,这对于学生们顺利完成学业来讲,显然是很重要的。格瑞威尔教授提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博士研究生的基本素养、基本能力方面,这也正是许多博士研究生们感到困惑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格瑞威尔教授也没有在文中提出什么奇思妙计来。很显然,对于一个涉及不同博士生个体,内容宽泛,充满挑战、充满压力的博士求学过程而言,要找到针对这36个问题的,统一的、标准的、可行的、有效的、有绝对依从性的对策是很困难的。然而,学生们如能早日认清这些问题,及时对照评估自己,依据自身的性格特征、人格模式、认知偏好、价值取向以及已有的知识体系,结合正确的发展方向引导,不断修正、调整、充实、变革自己,尽可能完美适应和应对攻读博士学位进程中的种种挑战,那么格瑞威尔教授提出这些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就不言而喻。(感谢格瑞威尔教授的支持!图片来自网络,仅此致谢!)

叔兴

博士进入高校被认为教学不行,问题在哪?青年教师:我们也不想

2019年11月22日,有个同行(大学老师)给小西留言:小西老师。我博士毕业去了一所高校任教,被领导学生嫌弃上课效果差,被嘲讽能力不行,该怎么办?看到这个话题,小西还是有点小吃惊啊,相信不少博士都有遇到这个难题。不管学校层次如何,之前不少专科高职都在大搞科研的背景下,你们领导能关注教学,还是值得点赞的。但是,也得为青年教师的你们说几句“公道话”。和中小学老师需要拥有教师资格证后参加考编不同,高校引进青年博士有两种途径:1.老途径。进校认定从讲师开始,走正常的职称晋升。在这个过程,考核的主要指标是国家级课题、论文数量和质量。通常,在定岗过程中,“青椒”们都是科研岗(要求教学课时少)。比如说,双非院校的理工类讲师想要上副教授,没有一个青年基金的话,递交材料的资格都没有。而且,还得发表几篇拿得出手的论文后才能算是有机会。那么问题来了,职称评定中占分不高的教学,往往容易被青年教师“舍弃”。这也是部分青年教师教学质量不高的一个原因,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太少。比如说,PPT的准备、课程内容的熟悉、提前练习等都有不足。2.“非升即走”模式。如今,“双一流”高校基本采用这个模式,对于优秀的青年博士直接特聘教授或副教授。这个“优秀”的定义也是基于她们博士阶段发表的论文层次和数量,而不是试讲阶段的教学效果。5年考核不过得走人的压力真的不小。毕竟,青年教师就算融入某课题组,前期1-2年也没有遴选为硕士生导师,更谈不上有自己的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做实验、测试和分析数据、撰写论文或申请书,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还记得我自己刚上第一门课程的时候,暑期就都在准备课件,也看了不少类似课程的网络教学视频,学习她们上课的技巧。从博士毕业,一个学生的身份转变成一个老师,还是需要一个时间来缓冲。自己一下子站在讲台上也心慌,怕啊!换成做个学术交流汇报,台下一样坐着专家和学生反而不进展。毕竟,硕士、博士阶段有经过类似锻炼,没太大压力。事实上,大部分大学老师本科阶段都不是师范类院校,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学培训。短短的岗前培训阶段(高校教师资格证培训)对教学的提升有限。刚开始上课,肯定会有不少的缺点,一上来就“嘲讽”的确不合适。另外,给本科生或研究生上课是有区别的。以本科生为例,按教材、大纲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过多的引申反而让学生觉得老师在“胡侃”。但是,对于研究生来说,讲到一些点的时候,拓展到一些国内国际研究前沿、热点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也可以引入一些自己读研、读博阶段的心路历程,帮助研究生们更好地进入状态。一旦两者搞错,很容易让学生们不适应。当然,给青年博士说了几句“公道话”之后,也得给她们找找其他原因。第一节课效果有点差能接受,但是一门课程上到最后还是这样就是自己的问题。甚至说,第一年效果差,第二年、三年效果依然差,必须得自己找原因。比如找专业的前辈沟通交流,主动请她们帮忙提意见。同时,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在学生认为课堂效果不好后,必须得主动找和学生们沟通,搞清楚课堂教学的问题,及时调整。在调整后,还得注意观察效果,并做好总结和思考。其实,比较好的方法是走科研岗的博士,尽量选择研究生课程完成教学课时考核,将重心放到科研上。你们觉得呢?

为什么越来越多研究生和博士生被退学?博导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从新世纪开始,大学一直在不断地扩招,从恢复高考之初的4%左右的录取率到2018年的80%多的录取率,现在几乎参加高考的人只要想继续读书都能上大学,每个人受教育的权利得到充分的保障,同时这样也有助于教育事业和国家的发展。但如果教学质量跟不上扩招的脚步,就会带来诸多问题。2019年风向好像突然就转变了,有多批研究生被退学,合肥工业大学、广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深圳大学等相继将部分研究生做退学处理。在这之前,问题其实已经很突出,但我认为不能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学生,事实上问题更多出现在教学质量和管理上。合肥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在我读书那会,每个班就只有几个同学考研,而现在大部分大学生认真考虑过考研的问题,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也被看作高等教育的成果之一,但检验这成果真实性的标准仍然必须是质量。硕士生、博士生规模的超常发展,导致以前一位导师给几个硕土生、博土生上课的情况,变为七八十个研究生在教室里同上一门课,一位导师要指导十几个硕士生、博士生。据了解,某校有位博土生导师指导的在校博士研究生居然有30名,他所带教的研究生总数则达到了近100人!某校机械专业的一位博士生导师就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相信有不少读研、读博的学生都曾遇到过类似的情况。“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课堂,应该是小规模、参与式的,导师指导学生,应该是个性化导向性强的。我现在带的硕土生、博士生加起来有20多个,我想指导他们也没办法。有一位博导在被发现有抄袭行为之后大喊冤枉,原因是他的学生写的一篇文章抄袭了别人的成果,学生把博导作为了该文的第二作者。由于教学科研任务繁忙,这位博导根本没有看完文章就同意学生寄出。”某校机械专业一位博士生导师自叹分身乏术。“带硕士、博土是要计算工作量的,在学校严格考核指标的情况下,即使明知道自己无法指导那么多学生,也会主动争取。这也就使些硕士生博土生完全处于‘放羊状态’。作为导师,总不希望自己所带学生不能按期拿到学位、文凭,甚至被淘汰,因此在答辩时,很多导师会出面帮助学生,所以有学生说,导师的好坏就体现在这个时候。”这位博导如是说。“目前,硕土、博士毕业与本科毕业一样是集中成批的,受理学位答辩也集中在一段时间,这其实很不合理。有的导师一批同时毕业三四个学生,总的阅读量达到二三十万字,这可不是一般的阅读,是要找出问题提出意见的阅读。可有的导师居然两天之内就搞定了。”我认为学生数量却大大增加,再加上有个别导师的心思根本没放在学术上,学生培养质量显然会下滑。现在有不少教授很乐意大批招募弟子,学生越多,他的“可支配对象”就越多,给他干活的人也就越多。他们是“老板”,而学生则成了他们的“伙计”,可以被差遭去干各种杂务。说是杂务,是因为这些活儿多半很难与学术研究对上号。学生与导师一起干活,或者跟着导师做事,并非坏事情,关键在于是否能够通过干活,学到研究的方法,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如果对研究能力的提高没有丝毫帮助,那么这种干活,就远远超出了师生关系的范畴,而行变为“雇佣”关系。由此看来,今年出现一批又一批被退学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并非个案,而是对长期以来积累的问题的一次变革,即使是刚刚开始,我们也希望未来教育能越办越好。对于以上事情,大家又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转发和留言参与评论。

按摩师

博士生被“批量”清退,问题出在哪?

近日,多所高校清退不合格博士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公告清退33名未联系到的博士生,最久的入学时间长达15年;北京交通大学清退59名博士生;上海师范大学对125名超过学校规定学习期限不能毕业的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据不完全统计,自2019年以来,目前已有30多所高校公示清退超过1300名硕博研究生,原因涉及“已超最长学习年限”“未报到入读”“申请退学”等多个方面。博士生毕业难,原因是多方面的。直接原因在于近年来,高等教育严把培养质量关,加大了清退力度,所以才会出现集中、“批量”清退的现象。从博士生培养制度来看,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一则三年的学制过短,客观上导致博士生很难在学习年限内顺利毕业。南京大学校长吕建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就曾表示,2012年时,我国博士生有40%的人无法按期毕业,目前这个比例可能达到了65%。二则毕业门槛设置不合理,将毕业与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直接挂钩,强人所难。三则,博导权力过大,在培养过程中将博士生当作科研助理,很多博士生沦为了导师的廉价劳动力,甚至有些学生因为太优秀而被导师留在身边干活,面临毕业难问题。就个人层面而言,博士研究生阶段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也是学术能力提升最残酷的一个证明阶段。有些人难以完成学业,也是因为在读博前还不够了解自己,以至于到了这一阶段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走科研的道路,从而陷入一种进退两难的困境。学术是一条艰深、孤独的道路,没有崇高的学术理想,没有探索未知的足够热情,很难支撑起吃力、缓慢又无成果的瓶颈期,也很难取得学术上的突破。适合学术、热爱学术,真正以研究为志、为乐趣,才能走过艰辛探索的学术之路。不管是何种原因,博士生被高校清退,于个人、社会而言都是严重的损失。于个人而言,是学术生涯就此中断,是个人的重大挫折;于社会而言,则是人才培养的损失,是宝贵的高等教育资源被浪费。清退本身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批量”清退博士生更不应该是常态。严把研究生出口关,并以此倒逼研究生学术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使命。如何完善博士生培养制度,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帮助博士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样是高校以及教育者的责任。适当调整博士学习年限,让博士生有更充裕的时间来完成博士阶段的学习、研究任务,是保障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不久前,中国传媒大学启动实施研究生教育系列重大改革,就明确从2021级开始,学校博士研究生学制由3年改为4年,最长有效修业年限由8年改为6年。从培养过程来讲,要改革学术评价体系,破除“唯论文”的顽瘴痼疾,用多元化的学术成果来评价博士生的学术水平,而不是以论文为唯一考评依据。目前,清华大学已经把博士生能否毕业与学术论文是否公开发表脱钩。与论文发表脱钩之后,就少了硬指标,如何确保培养质量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当然,破除SCI崇拜、CSSCI崇拜,完善学术评价机制,并不仅仅是博士生培养领域的问题,也是整个学术界面临的挑战。导师是博士生培养的关键,是确保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通过完善评价考核机制、表彰奖励机制,将人才培养作为人才引进、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绩效分配、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夯实博士生导师的育人责任,尤其是强化导师在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同时降低导师在学生论文能否通过中的话语权,营造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是削其性

博士生导师不管不问,问题出在哪,博士该怎么读?

博士生导师不管不问,怎么办?小西觉得能问出这个问题,应该是和导师之间的沟通出现问题,亟待解决。在大部分心中,读博期间导师是天天找、事事找,不是写材料、做实验,就是要求撰写学术小论文,甚至一作、通讯都被导师占据。简单的回想下,是不是觉得我说得好像真的是心中所想啊。不过,的确有部分博士生导师和学生间沟通少,但是并非是"不管不问",而是采用邮件、电话等为主的沟通方式。日常中,得自己主动沟通导师,而不是等导师催、问。1.导师是引进的学者,非全职。比如,湖南省的"百人计划学者",非全职,每年得在单位工作至少2个月。在引人协议中,就有配套的博士生、硕士生招生计划。这类专家的学生指导工作日常都是以邮件、电话为主,毕竟他们仅有2-3个月的时间在国内工作。其他,诸如其他高校引进的××学者,也会采用联合招生的模式。2.导师出国做访问学者,或进修等。这类情况其实不普遍,能遴选为博士生导师的人,丢下团队、学生,出国深造的可能性不大。反而是硕士生导师可能存在,比如部分高校要求晋升教授职称得有海外学习经历,最低的是半年以上。3.个别导师在外有企业,或做工程等,对于学生管理和培养比较懈怠。部分导师在遇到"打压"、科研之路不顺、将要退休等,自己对个人学术已经没有啥追求。但是,为应付学校考核,依然每年都有招生(博士、硕士),日常中对于自己团队的博士生、硕士生不管。换个思路,这样的导师也还好,只要他能提供足够的科研经费让学生开展课题。毕竟,他没有让学生去处理自己企业或工程上的各类杂事,如跑腿、干活等。其实,攻读博士学位的课题研究更多的是靠自己,"散养"的模式培养和锻炼学生,不可能要求导师经常去实验室、学习室指导实验、论文、生活啥的,甚至和学生一起实验。不否认,的确有不少大牛导师做到这点,但无法强求到所有导师。一般,只有青年教师才有这个时间和精力,更多的陪伴学生。作为博士生导师,同样有不少的工作和任务,尤其是一些课题组带头人,要"养活"一个团队不容易,每年都得保障有足够的科研经费进账,否则青年教师的绩效、博士(硕士)生津贴拿什么发放。也许,只有自己成为导师,或者课题组带头人之后,才能懂之间导师的不易。其实,一年级是不少博士的迷茫期,尤其是看到其他同学已经开题或开展实验,甚至已在硕士期间的成果上整理出小论文。换做谁,心里都有些着急的。但是,这个时候更不能乱,自己结合课题组的研究方向,阅读文献、凝练出创新点之类的。再找导师进行沟通,顺利开题。另外,部分大课题组的博士生,并非是导师直接指导,而是有青年老师协助指导。日常中,和青年老师之间的沟通也必不可少。之前,我们经常发现不少博士很轻视这些年轻教师,觉得差不了几岁,指导你也不够格等。还有不少爆发矛盾的,有点不值得。而且,每个导师的培养模式也不同。信不信你说出去,还有不少博士生反过来羡慕你的喔。比如,遇到一些"时刻催着"的导师,你也头疼不是。没事就催你交论文、交材料、交方案,时间给得少,做不出来还骂人,你也不喜欢这类导师不是。真遇到博士生导师不管不顾,和导师间加强沟通,自己主动一些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你遇到的导师如何,有对你不管不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