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又两名清华博士被退学: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异日

又两名清华博士被退学: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哈喽,大家好,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阅读育儿好文哦】导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不久之前的的一则报道,清华又将要对两名博士生进行退学处理,这个消息还一度登上了微博的热搜。很多人都说,又两名清华博士被退学,原来只要你不努力学习,即使是上了清华也有可能被退学。也有网友称: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但这也反映出了不少的社会现象,很多大学生以为自己只要经历了高考,那么就不需要再像以前那么的努力学习了,因此有很多人的四年大学生活都形如荒废。等到出社会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竟然找不到一份好的工作。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句话其实也并不是没有道理。1.大学的学习,是人生的另一个起点我们不能因为小小的一个高考胜利而麻痹了自己,学习是一件永无止境的事情,很多孩子以为,只要自己高考取得了好成绩以后,大学就可以放松自己了。但其实,恰恰相反,高中以前的学习是为人生打好知识的基础,大学的学习,才是我们人生开启的一个新的起点。专业知识、职场技能经验等等,都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的地方。2.努力学习能让我们快速掌握专业的技能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学习是我们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而想要快熟掌握好这些内容,那么唯有努力学习才能达到,因为我们都不是天才,很少能够做到一点即通。而且,即使是天才,也需要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才能蜕变成精英。“一万小时”定律告诉我们,想要在某一个领域中获得成就,首先就要有足够的时间在里面钻研和学习。3.学习是我们在人生中进步的阶梯很多出到社会中的人都在感慨,我明明没有变,为什么感觉自己每天都在退步呢?甚至有人说我low了,跟不上这个时代了。其实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习的原因,学生耽于玩乐和享受,社会人疲于工作和生活,而疏忽了学习。但是在人生的洪流之中,学习是我们不断进步的阶梯,没有了学习就等于退步。最后,小编想要提醒大家的是,你们有多久没有学习过了?你们的知识库是否依旧停留在很多年以前?你的头脑又有多久没有注入过新的知识了?我们小时也曾经读过,“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信息时代如此爆炸的今天,我们往往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学到的,但也许我们一直都停留在许久之前,不曾进步过。而对于正在读书的学生们来说,努力学习除了能让我们的成绩变得更上一层楼以外,最重要的是,在努力学习中对自己的塑造,让自己成为在社会中更具有竞争力的人,这样在日后的找工作道路上,才能更加的顺心轻松。重要提示:学习是我们人生中永无止境的一件事情,而努力学习是我们攀登高峰的重要途径。大学以后的学习,更是我们人生中另一个起点,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快速地掌握专业的技能,让自己在社会工作中更具职场竞争力,才能让我们在往后的人生中不断的进步和提升自己。今日话题:你最近学习到的一个新知识是什么?欢迎留言讨论。【我是格格,育婴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多平台签约作者,亲子阅读推广人。关注我,为您带来实用的孕产、育儿知识,有困惑和疑问,请给我留言。欢迎大家收藏,点赞,转发,评论。】

氪星石

一个退学博士的自白

来源 | 本文不必参考任何文献作者 | 冷雪糕回望2012年的冬天,我不顾家人想送我去英国读硕的打算,执意选择本校直博的时候,我并未预料到六年之后的初秋时节,我会在英国焦头烂额地写着我的第二篇硕士论文。有许多不知详情的同学问我,从高中起一路保送,在中国大陆东部最好的大学之一拿了两个学士学位和一个硕士学位的我,为什么选择来一所QS排名还不如母校&世界Top100吊尾的英国大学?我很难解释这个问题,但是我并不觉得这是值得遗憾的事情。九年的时光,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并承认自己的平凡。▲摄于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前隐藏在内心的抑郁,像蓓蕾中的蛀虫一样。——莎士比亚从小到大,我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自幼喜欢读书,别的小孩一来抢书我便会嚎啕大哭。大人们都夸我懂事听话,但同龄伙伴自然地与我渐渐疏远了。小学五年级跳级进入寄宿制重点中学,不知道如何与年长的同学及室友交往的我,性格越发孤僻,只好埋头读书,成绩倒是一路拔尖。在应试教育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二十一世纪初的西部城市,我的老师,我的父母都以我为傲,把我的社交障碍视为努力用功,却没有意识到我的童年和少年经历所埋下的隐患。▲作者摄于利兹大学教育学院门口高三上学期,积压已久的火山在高考临近的强压下突然爆发:在经历了两周的入睡困难后,我发现自己完全无法入睡,整夜哭泣并拒绝去学校上课。在此非常感谢我的父母,他们没有觉得我是无理取闹,而是很快联系了我当时的班主任,介绍了一位学校心理老师来开导我。心理老师在发现我的状况已经无法靠他的帮助缓解时,及时劝说我父母带我去了医院心理科进行专业咨询,最终确诊抑郁。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情况稍有缓解。那时候我一心想考北大,本来对很多保送机会都视若无睹,但由于当时的身心状态不允许我继续备考,基于平时成绩的优秀,便抓住机会选择了保送后来的大学。在许多人听来,“因为无法高考所以只好保送”的经历总有点炫耀意味,但当时我的痛苦和纠结却是真实的。▲作者摄于古罗马斗兽场幻想恰似那时钟的指针,转了一大圈,结果依然回到原处。——威·柯珀本科后我开始有意识锻炼社交能力交朋友,培养做手工等兴趣爱好,参与学校社团活动,虽然也跌跌撞撞犯了许多蠢,但好歹慢慢调整过来了。我仍然喜欢看书,读了文学相关专业,羡慕那些学富五车风度翩翩的教授们,渐渐把做学术视为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大四那年,面临选择人生道路的关头,学校开始大规模鼓励本科生直博,包括从未有过直博模式的人文学院。本来去澳大利亚交流过并有很好的雅思成绩在手,已经开始联系留学中介的我,突然和父母说:“我想读博。”沉默和争执后,一向支持我决定的父亲说了一句话:“你从小到大,我们都无法左右你的想法。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我莽撞联系的导师,从未有过招收直博生的经验,反复和我确认着一个问题:“五年啊,你确定你真的想读吗?”当时无知无畏的我,不管天高地厚斩钉截铁地说:“想啊!”我当时以为的文学专业学术研究,就是读自己喜欢的书写自己想写的文章,找一份高校的工作,清清闲闲上课读书写作过日子。当然,现实残忍地打破了我的幻想。经过一年的博士课程学习,我开始渐渐地发现,我以为已经痊愈的抑郁,其实在我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霾。我潜意识惧怕回到高三的痛苦中,所以一直不敢全力以赴。这可能是一种心理保护机制,让我在感觉情绪即将失控的时候,能及时放下手头的工作转移注意力到别的地方。对于心理健康而言,这是非常积极的自救;但对博士学习而言,这显然不是一件好事。第三年博士开题开得一塌糊涂的我,仍然无法把全身心投入在学术之上。随着与我同届的硕士生陆续毕业,高校门槛逐年拔高,“找工作”这个从未思考过的现实问题开始在我脑海中盘旋纠缠。为了调整状态我找了一份英语教师的兼职体验生活加赚点零花钱,并开始每周末参加同城英语角和读书会等社交活动。相比从前我以为擅长的以读书为业,我竟然更喜欢与人打交道。但当时我从没想过放弃博士学位,只是想着“即使进不了高校,随便找份英语老师的工作,养活自己总不成问题呀”。▲作者摄于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到了第四年,交了小论文初稿后,导师和我进行了一次长谈。他讲话非常委婉,害怕打击到我,但我什么都听明白了。导师原来从未招收直博生,不知道学校有直博转硕的规定,他生怕让我退学的成本太高我接受不了,同时让我继续读下去也看不到什么希望,便建议我考虑考虑转硕,或者先休学出国读个硕士学位。那一瞬间我感觉整个人都在颤抖,冷静下来后,我突然想起工科专业的朋友和我提过他师兄想直博转硕而不得的故事,回到寝室后便连夜查学校网站,终于找到了转硕的说明文件,又上校网论坛搜关键词,加了一个非常好心的转硕成功的女生的微信进行了详细咨询。第二天我给父母打了电话,表达了想转硕的意愿。漫长的沉默之后,我父亲又和我说了一句话:“一条路走不通,至少尝试过了。咱们换一条路走,天无绝人之路!”之后我给导师打了电话,导师知道我愿意转硕之后很明显松了一口气,全程协助我办完了所有的手续,并愿意帮我尽快安排答辩拿学位。后来我想,既然我要当英语老师,又一直想去英国,为什么不再读个英语教育硕士呢?当然,我的父母一如既往地支持了我。于是我开始了一边写硕士论文,一边申请留学,还继续兼职上课的生活。这是忙碌的一年,却也让我感到无比充实。在四年的茫然若失和情绪低落后,我再次感到一种向上的生命力的萌发,给予我无限的希望与喜悦。▲作者摄于奥地利Hallstatt小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仍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我在硕士论文初稿完成后,给导师写的邮件中有这样一段话:“毛姆写《人生的枷锁》时,说这个故事其实早在他更年轻的时候就已有雏形,但是他很感谢命运没有让他在当时就写出来,因为他那时的人生阅历还不足以成功构建这部小说。关于未来的问题,其实我一直相信,人会最终走向属于他的地方。但是这个过程没有捷径。如果读博士是要翻越一座山,那么看起来最近的直线距离也是最陡峭的。如果没做好前期身心准备,那么半山腰的时候筋疲力竭是可以预见的结果。这个时候我想,不如走走另一条路。也许它会通向另一个所在,也许它会绕回山顶。我不知道最终的结果会是怎样,但是我会怀抱着这几年时间从老师身上学到的真诚和勇气走下去,直面生活的所有挑战。”这一年在英国的生活,我亦不断探索自我。参与了许多志愿者工作,甚至当上了国际学生活动的主持人;游历了许多城市,一个人一边旅行一边看剧看展。转硕在很多人看来是失败和遗憾,但对我而言,这段经历让我变得更加无所畏惧,令我在陌生国度面对文化冲突能够更加坦然地走出舒适区。我深知自身性格和资质所限,可能一生都无法成为一个深度上开拓人类知识边界的博士。但我愿意永远保持好奇心,去触及更广阔的生活。我很喜欢在英国某次看不知名画展的时候,一幅画上的文字“What defines us is how well we rise after falling”。▲作者摄于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今日写下这些话,不仅是记录自己的经历,还希望能够告诉那些在读博中挣扎的朋友:坚持固然令人敬佩,获得博士学位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如果真的出现了抑郁症状,一定不要愧疚自责,及时寻求专业帮助。退缩不意味着软弱,放弃不等同于失败,生命比任何东西都可贵。这个夏天,莎士比亚的一句话因为克罗地亚国家队队长莫德里奇而为人们所熟知:“也许我们的命运写在星辰之上,必须经历这额外的戏剧时刻。”如果那些取得令人注目的成就的人们,是镌刻在苍穹之上的恒星,那么我们这样拼尽全力也无法达到与他们同样高度的芸芸众生,也不必为自己的陨落而哀叹。至少我们拼搏的那一瞬间,也曾绚烂地燃烧过。我们的痕迹划过漫漫长夜,或许能给迷失其中却仍未放弃寻找自我的彼此带来些许温暖和慰藉。虽然每个个体的孤独都难以被彻底理解,但倘若能得到一点同情,这人间毕竟是值得一过的。来源于:本文不必参考任何文献 作者:冷雪糕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棒棒堂

那个北大毕业的肄业博士,十多年未工作,如今怎么样了?

人人都觉得北京大学的毕业生一定能够前程似锦,但现实生活中,永远存在让人意想不到的个例。有这样一位北大学生,待业十多年,一直靠着低保维持生活。作为国内的顶尖高校,北京大学拥有一流的教学资源,是培养社会各界人才的摇篮。但是,其超高的录取条件也成了很多人仰望的地方。能够进入北京大学绝非易事,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这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北大高材生的逆向人生一位来自湖南常德某农村的张某,当时被北京大学成功录取后,轰动一时,全村的人都到他的家里为他庆祝。父母也以为苦日子终于熬到了头,今后孩子能够飞黄腾达,这就是作为父母最高兴的事情了。在所有人都以为他的人生一片光明的时候,他却回到了老家,又回到了他人生路上的起点。十多年没有工作,一直靠着低保维持生活。张某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系,研究生毕业后,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可是还未毕业,就退学了。学业不是孩子的全部,要想让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多几条选择的方向,就要从小培养他们多方面发展。从他们的爱好出发,将爱好培养成为特长。孩子们都喜欢画画,家长可以给他们的专业的教育,帮助他们提升美术能力。在互联网时代,在线教育已经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在线美术能够让孩子随时随地接受专业教育,而且,在线教育的1对1授课模式能够提供针对性的教育,让孩子更好吸收专业知识。百思不得其解对于一位北大的医学专业研究生来说,找工作真的有那么难吗?他找工作时的阻碍又是什么呢?出生于农村的张某,家境本就十分贫寒,而且家中还有六个孩子,生活的压力可想而知。可是,张某为家中最小的一个孩子,父母和哥姐们还是动用全部积蓄,帮助他读书。张某研究生毕业后,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可是博士还未念完,就退学了。对于他退学的原因,流传着两种说法。一是张某患上了疾病,无法继续完成学业,还有厌学心理。可是,从张某选择继续读博就可以看出,他是热爱知识的人,所以,这个原因不可信。还有一种说法是:张某收到了英国某皇家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但是要交20万的保证金,但是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错失了大好机会,张某患上了抑郁症。对于这两种说法,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但是,没有完成博士学业的他,也是一名北大研究生,照理来讲,就业不是问题。惨遭打击可是,在参加长沙某大型医院副院长的招聘会时,前面的表现都很不错,却在最后院长面试环节漏了怯。可能作为农村孩子来讲,心底都有一股自卑感,这导致他们没有自信。这件事在张某心中留下了很大的阴影,但是,他没有因此就一蹶不振,而是继续努力,像广东某医院投递了简历。该医院很快回复了张某,邀请他参加面试。但是,最后的结果也不尽人意。在两次打击后,张某彻底丧失了斗志,回到老家,靠着低保维持生计。很多农村孩子靠着"读书改变命运"的信念,在成绩上取得优异成果,但是,贫困的家庭环境还是给他们造成了心理上的影响,缺乏自信,很多时候,一击则败。而且,进入社会后,成绩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个人的综合能力。祝福张某能早日从阴霾中走出,找回曾经的自信。

谓武

北大博士被退学,失业18年靠救济,他再让“寒门出贵子”只成为可能!

#北大肄业张进生#在人们记忆中,农家的孩子因为知晓生活的贫苦,十分珍惜能够学习的机会。很多贫苦中的孩子在谈到自己的梦想时,总是满眼希冀地说“我想上学”、“我想好好学习走出大山”等等。听者一阵唏嘘,只有寄托时间让这些出生“寒门”的子弟早日成才。寒门到底还能不能出贵子?这是人们争议的一个问题!01不负众望的“寒门”张进生!茶余饭后,人们的口中开始谈论一位典型人物!他就是今天要谈的主角张进生!张进生,出生于湖南的一个村庄,家中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自幼,张进生天资聪颖,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全乡父老也希望这个孩子的将来能改变村民的现状。张进生也不负所望,高考时考上了湖南医科大学。在当时,医学专业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专业,张进生恰好也选择这个专业。02天津某医院辞职,张进生考进北大却被退学!大学5年的学习,让这个出身“寒门”的张进生成绩名列前茅。毕业时,张进生庆幸的被分配到天津的一所医院工作。但因为他晕血等原因,不敢做手术,在医院的3年中他一直是一名普通医师。反观和自己同期进入医院工作的人,已经不同程度成为科室骨干,他内心开始不平衡。最终,他选择辞职。回到校园深造的他在不懈努力下考入北京大学,成为北大的一幕硕士研究生。硕士毕业后的他选择攻读博士,博士最后一年,张进生成功收到一所皇家学院的录取通知。对于未来的焦虑让他开始迷茫,偏执的性格和交不起20万元的天价留学费用让他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最后迫不得已休学。休学的期限内,张进生的近况没有丝毫改变。因此学校决定做退学处理。03失业18年,考家人接济过活!张进生当时32岁,年纪的偏大的他在找工作方面屡屡碰壁。想想自己曾经是家庭和村里的希望,一事无成的他开始心灰意冷。张进生不再找工作,开始无业游民的生涯。这样的生活,一直长达18年之久。失业中,张进生一直靠父母和姐姐的救济来生活。浑浑噩噩18年后,张进生忘记了学过的专业知识,也开始忘却自己救死扶伤的理想。这也导致政府在帮助他办理低保的时候困难重重。04“寒门出贵子”只成为可能?“寒门”子弟张进生的一生就这样被耽误了!“寒门出贵子”着实不易,学子也并不多,能考取北大博士的更是弥足珍贵。这个案例让“寒门难出贵子”成为人们的新认识,张进生的案例再次让“寒门出贵子”只成为可能。恍恍惚惚已经是2020年,科技和教育的发展让一切成为可能,但现实却让这一切只成为可能!你认为“寒门出贵子”的说法还可能吗?创作于:2020年5月11日18:36:43文章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女奚患焉

我985博士二年级,现在退学去摆地摊还来得及不?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家万户摆地摊。随着疫情的好转,地摊经济重回视线,拒支付宝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全国已有1200万小店和路边摊收入实现了同比增长。随着各省市放开地摊政策,众多网友纷纷表示要上街抢占一摊之地。前有城管打电话喊商贩去摆摊,后有知乎上摆摊相关的热搜占据了6/50,足足百分之十二!摆地摊,我是经历过的,但是生不逢时,当时城管厉害,学校的保安也厉害,我抱着商品前面跑,城管、保安后面追…..如今好不容易全国放开了地摊经济,我却只能坐在实验室做实验完成我的博士论文。本来能够靠实力吃饭,却偏偏选择了科研…..哈哈哈哈之前我们觉得,“等我们毕了业就去摆个地摊”这是一句笑话,其实白地摊也没有那么容易,这是一个社会形态,表面上觉得很简单:我拿着商品找个地方一摆,就等着收钱就行了,利润如长江流水似风卷残云都到我的包里来,初步估计年入百万,三年内赶上马化腾,五年内马云平起平坐……呵呵……摆摊,需要考虑的问题也很多,不盲目对一个陌生的领域评头论足,这是对那个行业最起码的尊重。我大学期间曾经摆摊卖过仙人掌、卖过多肉植物盆栽。刚开始是自己抱着箱子卖,后来实在是太多了,我转型就搞批发。不过后来看到一些创业性质摆摊,我这也真算是小巫见大巫了。天津大学研究生卖脚气水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拥有一个硕士、一个博士、三个博士后学位的超级学霸姜申德,从2010年开始,带领研究生搞起创业。姜申德和他的研究生们经过研究发现,一款热销于三、四线城市、以“祖传秘方”为噱头的脚气水并不像宣传的那样神奇,而后,姜申德和研究生们根据自身专业知识配置出了一款脚气水。虽然他们研制的脚气水所用的原料都是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药物,在临床上也被证实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但刚研发成功时并不被认可。所以姜申德带着研究生研究脚气水,然后研究生再拿到菜市场摆摊卖掉。渐渐地,姜申德的创业团队已经研发出护肤品、洗手液、玻尿酸、香水、脚气水、祛痘霜等二十多种产品。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卖凉皮庄栋,201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硕连读毕业后,他选择了一家从事日化行业的世界500强企业。庄栋选择卖凉皮,因为亲戚中有人在从事凉皮生意,他已经研制出了自己的凉皮配方。弟弟曾在多家世界级快餐连锁企业担任管理工作,也来参与这个项目。创业的过程是辛苦的。据当时媒体报道,每天凌晨5时许,庄栋乘公交车将40多斤的凉皮从住地大寨路运往交大附近,中午12时出摊,晚7时后,再摆3个多小时的夜市。20多天的运营,每晚都是接近凌晨才能到家。每天流水近千元。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卖烤脑花014年5月末,学校课程结束,当时还是重庆工商大学研二学生的焦昱纬回到家乡洛阳找工作,不过并不顺利,找不到工作心里烦躁,在重庆生活了7年的她早已习惯了麻辣味道,最爱就是烤脑花,所以她想吃一口烤脑花来消愁,但是走遍洛阳却没有发现一家烤脑花店,她觉得商机来了。所以,只有6000元启动资金的焦昱纬只好去“偷师学艺”,逐渐将自己的小摊位经营起来。并利用自己学习的广告营销知识,将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所以说,如果选择地摊经济的话,我们需要考略好一下问题:第一,选择商品商品的选择要考虑成本与收益的关系,既然是摆摊,就不要抱着年入百万的想法。尤其是现在,摆摊受到电商的冲击非常大,选择商品应该与电商有着一定的互补性。我大学时候选择的是售卖多肉植物盆栽,因为多肉运输不太容易,而且购买的人群一般不会一次性买太多,多数抱着买一个养着玩的心态。基于此,对于这些普通玩家,摆摊就是一个好的选择。摆摊的进货渠道、售卖地点非常重要,你在景区卖多肉植物多数是不可行的,因为大家并不在附近居住。商品的选择可以考虑逛街的零食、小饰品、文娱等等。对于容易坏掉的商品要慎重,一段时间卖不出去的话最终造成较大的损失。我前期进货没考虑太多,进的货一时卖不出去,在自己手里损失了一部分。第二,考虑货源货源的选择决定着商品的质量和价格。地摊,回头客也是非常重要的。货源紧追源头,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我当时进货的多肉都是从比较远的养殖场进来的,进价的成本低,卖的时候价格翻倍仍旧比市场卖的便宜很多,所以收益也是非常可观的。现在而言,进货的渠道更多,可以考虑实体店。更多的可能是网店,比如阿里巴巴,批量进货。第三,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学知识我们受过高等教育,既然要从事摆地摊这种传统意义上认为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那我们就要做出花样来,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学知识,研究人们的购物需求购物心理。适时的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让自己的产品自己的摊位变得具有不可替代性。第四,做好心理准备不是所有的决策都会成功的,刚开始摆摊要考虑自己课承受的损失,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做好自己的决策。根据市场情况适当调整自己的销售策略或者商品销售种类,以更好的融入地摊经济,达到产出的最大值。地摊经济确实多了一抹人间烟火气息,解决了无数事业人群的就业问题。这是国家的英明决策,在人民生活水平达不到创建洁净无瑕城市之前,这一抹风景丢不得。嗯!我还是安心的做实验吧!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各行各业都能为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即使我们是研究生,从基层做起,利用自己的见识与学识,我相信在各行各业都能做出自己出色成绩。好高骛远,终究一败涂地。地摊常有而实验不常有,舍地摊而取实验者也。你研究生毕(shi)业 (ye) 以后,想摆地摊卖点什么呢?【本文由“研海拾珠”发布,2020年06月29日】

巧言

在家闲了半年后,我最终选择博士退学……

微博 @PITD 亚洲虐待博士组织作者:宇称不守恒_上帝是个左撇子 看到最近不断有退学的话题,谈谈自身经历,希望给后来者一些启发吧......硕士期间做完毕业论文后,大概还剩一年时间,于是又主动帮硕导干了点活,接触到一个和本专业有联系的新行业。个人觉得这个行业发展潜力很大,比之前的好很多,个人也比较喜欢。但是考虑到之前没怎么深入学习过相关知识,所以在某个经济发达的地区申请了一个学校读博。初次接触导师,觉得他很热情,知识水平高,虽然他在行业里不太出名,但是从几次接触的言谈举止给人的印象非常不错,也从侧面打听了一下课题组觉得还可以,反正也不是冲着学校来的就过来读博了。入学以后,我才真正发现了课题组的真实情况。1. 延毕问题课题组这几年的博士文章被压着不让发,学生到毕业年限因为没文章所以只好延毕。好多师兄给他发了好多篇文章,都在他手里一两年了也没改完,一直说他写得不好,改起来费时间,现在没空云云。到了毕业的时候,博士只能刚刚达到毕业要求,毕业后很多文章压在他手里毕业也见不了刊,甚至以后他就一直放在手里不投了。博士延毕两年是常规操作,曾经导师给一个公司人员做报告介绍课题组的时候,明确说了我们组的博士培养一般是 5~7 ,真的吓尿我。听师兄们说延毕是这几年的事,以前就算延毕也只会是半年到一年。这是驱使我离开的重要原因,我觉得自己在这里不管做得多好,文章也是发不出去的,没了动力。2. 导师的学术水平当你前几次和导师讨论的时候,你会觉得他对整个行业非常了解,各种东西都能和你说得头头是道。但是,你和他讨论具体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外强中干罢了。他总是一遍又一遍和你说方法论,继续看文献啊,文章看得不够多啊,查找一些教科书资料啊等等。有时候也会给你一些拍脑袋的想法,自己以为很厉害,其实没啥用,他给你解决的方案甚至会让你你觉得他是个外行,一些基础的知识好像都不太了解的样子,应该是脱离科研一线很久了......我也不是想让他给我把路都铺好,我只是希望他能在某些问题上给我一些指导或者真正有用的建议......3. 导师的 RP 问题导师总认为自己在国外待过,现在也每年都会在国外待一段时间,所以总看不起国内的学者。我硕导比较年轻,博士期间做了很多工作,发了很多比较好的期刊,我听我师兄说有次他在组会介绍我硕导工作的时候,他言语中显得不屑一顾,意思就是硕导博士工作没实际应用价值, 博士发的十几篇 sci 都是在水文章等等。后来我联系他的时候,介绍到我硕导的时候,他言语中却满是赞美,还说想请他来课题组做小老师等,现在想想这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功夫真是厉害啊。还有很多其它的事情,比方把一些事情黑白颠倒 (当时会被骗,但是事后就会知道真相),喜欢吹牛,控制欲强 (比方说小老师从来不让挂通讯,也没有第一作者,所以小老师这几年没一篇文章,评不了职称) 等等。这么说吧,课题组毕业和没毕业的学生和课题组关系都不太好,也发生过很多次学生和老师吵架的事情。4. 课题组的学术传承之前提过,学生和课题组关系其实都不太好,所以很多研究的东西都没留下来。比方说,课题组之前的仿真模拟做得其实挺好的,我当时也是看了这个的。来了以后才发现,以前做这块工作的师兄师姐们把一些程序和方法都带走了,后面也没人跟着做。导师不要说了,之前提过,你和他谈谈方法论他很在行,但是具体问题以及涉及到原理和操作的问题都要自己摸索。进我们课题组的学生成绩都很好的,但是最后的成果基本上都是最少的。导师总吹硕士毕业生可以达到博士水准 (他还真敢吹哈) 工作找得好,其实和他没啥关系,一是学生自己的努力,二就是行业优势。5. 其它还有些其它小事情不一一说了,比方说我们组特色的memo 制度。每次和导师讨论问题的时候,我们都被要求写 memo, 说是为了以后能够查阅, 及时总结。这个不是那种记要点的 memo, 而是把几乎每句话都要记录下来,所以我们学生和导师讨论的时候都会把谈话录音记录下来...... 我第一次听到这制度我都惊呆了说了这么多「坏话」,再来说说好话。导师说实话其实挺努力的,每天工作都很长时间,改文章虽然奇慢无比,但是很抠细节,也很认真 (但是一些学术上的具体问题听师兄们说他不懂的地方一般不会动)。但是,他的控制欲太强了,课题组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要管,这么多硕士博士,他哪有那么多精力呢?说实话,我导师目前对我还是不错的,疫情在家又咸鱼了半年,也没怎么说我。但是,这么多师兄师姐的前车之鉴在那,让我不得不重新考虑留下来是否值得。再回来谈谈退学吧。退学的事情我想了蛮久的,课题组之前退学的博士硕士都有很多。之前有读了一年半的博士退学了,读了两年多的师姐换学院了 (师姐是个很优秀的学生,在课题组两年多没任何进展,经常被导师怼,说她能力不行。结果她换了导师后,混得风生水起,发了好几篇文章,还有篇顶刊......)。退学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也想了挺久的:1. 为什么是退学而不是换导师呢?首先,我读博是为了能够转行,学点这个新行业的知识,学位虽然也重要,但是没那么重要。其次,换导师的话那些研究方向背离了我的初衷,我不想这几年过得不如意。最后,我也想退学后直接申请其它学校,之前考虑了很多地域的因素,这次再申请学校不会再考虑地域因素了。因为些原因,我没想过出国留学。2. 退学以后的路该怎么走?目前初步的计划是找工作,这个行业工作还是挺好找的。之前咨询过,现在我还可以享受应届毕业生的待遇,而且硕士学校是某 C9 高校,校招也不会差到哪去。如果工作不如意的话,继续申请其它学校或研究所吧,文章目前有 3 篇一作,还有篇在投,硕导说准备再补点数据。就是退学经历可能会对申请有影响。3. 怎么做出来退学的决定的?身边人都怎么看的?这个问题,之前已经有过吐槽了,课题组的人对我都比较理解,还有人劝我赶紧走的,说当初想退一直拖到现在结果进退两难。家里人都比较支持我,虽然我知道他们还是希望我读下去的,因为我们那很少有博士,他们会觉得很可惜。其实退学决定还是要过自己那一关。我没有博士毕业进学校的想法,所以读博只是我将来从事这个行业的手段,而不是我的目的。现在我发现博士并不能让我学到更多的东西,或者说花四五年时间学到的东西远不如我工作多,那我继续读有什么意思呢?继续读下去,我会觉得很不快乐,我不想背负其它人的期望而做违背我初心的事。我觉得这样我很不快乐。即使未来证明,我现在退学的决定是错的,我也不会因此感到悔恨。

雌雄片合

博士主动退学不丢人,但明确退学后努力的方向更重要!

来源:学术志 作者:浴火凤凰2020年,“中秋节”和“国庆节”同一天。原本这应是普天同庆的快乐日子,但我的心情却相当复杂,既高兴又沉重。高兴的是,我们在博士同学的聚会上又见到了曾经一起并肩战斗的兄弟柴哥,他在博士二时毅然决定中途退学,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沉重的是,在钦佩他那份义无反顾的决心与勇气的同时,也为我自己看似艳丽的博士头衔但并不如意的生活而感伤。柴哥在酒至甚酣之后,讲述了自己为何选择半路“转身”的原因,并说了一句我记得非常清楚的话:“如果我没有半途退学,估计也和你们一样身份光鲜、工作稳定、受人尊敬,但是,正如金庸笔下的李文秀所说‘那些都是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欢’”。01、柴哥出生在山东济南一个普通的双教师家庭。C的父亲学生时期的成绩非常优异,但由于那个特殊年代的原因,知青回来后被安排在老家一所小学当编外老师。由于柴哥的父亲对学生认真负责、教学成绩突出,一步步按照编制落地、初中老师、高中老师的轨迹发展,而C的母亲也是高中同校的老师。两人当了一辈子的老师,但直到退休之前,工资加起来一月也才几千块。在高中期间,柴哥的父亲基本上都在担任班主任一职,每天早上5:30就赶到教室陪学生晨读,晚上10点多所有学生都睡了才骑车赶回家。即使是退休前几天,还经常加班为即将高考的学生批改试卷。他说:“我这只是几天时间不休息,人家学生可是一辈子的大事情。”说过这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于谦主演的电影《老师·好》主角——班主任苗宛秋。正像苗宛秋把当年未能考上北大的希望寄托在安静身上一样,柴哥的父母同样将希望完全寄托在柴哥的身上。有这样的家庭教育背景,可想而知,柴哥从小受到的管教一定要比其他孩子更加严格。比如,在父母眼中,柴哥的成绩好坏成为判断他是不是一个好孩子的最高标准。还比如,如果柴哥对一件事情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他父母先不问具体理由,一定会先说柴哥的态度就不对。再比如,柴哥的父母要求他做什么事情都要循规蹈矩,不能由着自己性子来,绝不能有任何出格的行为,要是穿的花里胡哨或是留个长头发,肯定会挨骂或挨打。在这种严格的教育模式下,柴哥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直名列前茅,最后也成功保送硕博连读。当然,这样一位好学生自然也成为父母在其他人面前的骄傲,以及家属院其他老师们口中的“别人家孩子”。而对于像我们这些通过一路打拼、历尽艰辛才能读研、读博的同学来说,对于柴哥除了敬佩就是仰慕。但是,柴哥后来的行为和所做的决定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02、博一的时候,我们明显感到柴哥与硕士时已大不一样,缺少了以往的那种自律性和进取心。这点我可以理解,因为经过一年的博士生活,感到这完全不符合自己的预期,与入学之前所想的学习和科研内容有较大差距,心理上难免有一些起伏波动。但柴哥的变化却非常明显,他的心已经不在学术上了。当别的同学成天呆在实验室时,他半个月才来一趟,就算来了,也是读一些柏拉图、卢梭、梭罗等文史哲方面的经典书籍,与我们专业没有任何关联。此外,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他认为更有“价值”的事情上:在闲鱼上做“倒爷”,几个月下来能挣几万块;经常熬夜看意甲去赌球,有一次用3000块赚了8万多,等等。为此,导师批评过多次,他也并不在意。进入博二之后,他经常消失不见踪影,有一次长达一个月不见人。后来我们才知道,他竟然租了一辆电动车去送外卖。至于不假外出旅行、到公司打工、去街头摆摊已成常态。终于,在博二第一学期末,他直接向导师提出“退学”的想法,不愿意再为那一纸博士文凭而耗费青春,更不愿过那种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科研生活,他想要自己出去创业,去实现自己更大的价值。当时,我们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导师也想挽留下这位难得的好学生,因此把这事告诉了柴哥的父母,希望他们能做一做柴哥的思想工作。在体制内呆了一辈子的柴哥父母,当然希望孩子博士毕业后也能够留在体制内,过上那种虽不算富裕但相对稳定、身份令人仰慕的生活。可是,从小一味顺从父母意愿的柴哥,这次却坚决不听父母的话,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就想知道,一个人如果按照他自己内心的意愿,不伪装、不遮掩地活着,将会成为什么样子?”于是,柴哥和父母的争吵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激烈,最后干脆就不与父母商量,直接向学校递交了退学申请。03、临走当天,柴哥向导师和我们几个同届的博士同学告别。导师也可能觉得柴哥去意已决,就不再规劝,便赠言“人各有志,既然选择了自己想要的道路,就坚定地走下去!”。对于我们的一再挽留,他却坚定地说:“我的人生只有一次,不想把它交给任何人、任何制度摆布。”柴哥退学之后只身到深圳去创业。最近一年多的时间,他一直和人合租,从没睡过床,就只有一个床垫睡地上,也从没买过杯子、雨伞等生活必需品。每天7点起床,晚上11点下班回来,日复一日。柴哥说,创业初期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知道,不方便给人说。唯一的快活,就是每周末去喝酒,每次都喝到醉眼迷离,如此才能短暂将不痛快麻痹,短暂释放自己的本性。现在,柴哥已经是一家有50多名员工公司的老板,虽说规模不是很大,但业务却很忙,成天飞来飞去,上午还在上海谈生意,下午就已经在海南了。但他非常享受现在的生活,虽然有时也会为公司前景而担忧,为员工发薪水而四处奔波,但他明白这是创业者必须承受的压力,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于是,在我们这些苦逼坚持下来但如今并不如意的同学眼中,他当年主动选择放弃识时务、大智慧、眼界高、有追求、有魄力,而为我们自己只是傻傻地混博士文凭而感到自惭形秽。可柴哥却说:“大起大落的生活更容易带来大喜大悲,毕竟不忧不愤无法成歌。但人各有志,世界之所以缤纷,在于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 04、没读过博士的人可能体会不到博士的辛苦,而且更多的是“心”苦。尤其是博士到了第3、第4年,这是一个不上不下的阶段,继续往上增加筹码也不一定保证能够正常毕业,但是,不增加筹码就只能选择退学,整体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恕我直言,在我们这群人中,至少有95%人的科研成就与努力方向和理想没有一点关系,甚至有些人发出来的Paper简直就是在玷污自己的理想。说老实话,相比起那些因为看不到希望而抑郁自杀的博士生,能够主动选择放弃的博士生,这种决定算是很明智的。所以,读博一定要学会及时止损,一旦发现自己不喜欢这种生活或者导师和团队不靠谱,就要及时退出,千万不要死扛。死扛除了浪费大好光阴实在没什么意义。结果无非就是自己输,而且导师最后只需说一句“这个学生不够聪明”,就可以轻松地把自己的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最后倒霉的还是学生自己。博士中途辍学不丢人,因为怕丢人而不敢做真正适合自己的决定、不敢走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才是真的丢人。更重要的是,辍学之后不知道究竟要干什么,这点要想清楚!因为,如果你放弃以后,继续迷茫不能振作,找不到前进的目标,那你内心也是会很煎熬的。有的时候,人还是要学会与自己和解,正所谓“命里无时莫强求,随缘过得休生受”。这当然不是说让大家不要努力,随波逐流,而是在遇到一些实在无法过去的坎时一定要看开。与其毫无意义地浪费时间,不如干脆卷起铺盖去看看大千世界,学会放弃和选择赛道也是一种努力的方向。人一旦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就别犹豫,日日朝着目标靠近。毕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听从自己的心声,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你有过退学的念头吗如果真的不适合读博一定要调整心态有时候放弃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退一步海阔天空

己独曲全

大龄老博士的“血泪”总结:找工作请避免这些“坑”

读个博士真心不容易,没有五六年,很难毕业。而彼时出来,基本上都到了三十岁的年纪,以前的同学早已过上美好生活,而自己的工作还高不成低不就很是为难,如果还没有结婚生子,压力就更大了。博士找工作的路上会有哪些“坑”?下面这名老博士的总结,可以为你指点一二。读博请三思,如符合如下两种情形之一,可以考虑放弃博士生涯终于结束了,现在在收拾东西,马上就要踏上新的里程了,感觉的读个博士真心的不易。感受之一,如果本科或者研究生能够找到好的工作,例如现在的公务员,垄断企业,那么就不需要继续读书了,毕竟我们大部分的人读书的目的是更好的生活,想要实现自身追求的中二青年毕竟是少数。感受之二,如果你的本科一般,那么考研的时候不要迷恋名校,其实你可以找到一些特色院校报考,工作很好找的。例如电力口的上海电力、东北电力;铁道系统的大连交通、兰州交大。因为是特色院校的原因,就业超级好,当然仅仅限制与其特色专业了,考研分数低,毕业条件低,就业单位好,没有比这个更加划算的了。如果已经入了博士“坑”,找工作请避免这些“坑”具体到那些已经入了博士坑的同学们,其实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年纪很大了,老婆孩子在家,没有什么好说的,这种人基本毕业就会回原单位或者自己的老家了,有时候即使条件十分苛刻也必须回。第二类,想过稳定生活,不想那么拼命的。那么留给这些人的选择就是一个一般的二本院系,有些地方不是很好的高校甚至可以解决家属的工作,不过这也是隐藏着众多坑的所在。坑1:安家费与购房补助与基金任务挂钩,完成任务安家费正常发放,完不成,没了。坑2:科研任务与每年的绩效工作挂钩,这些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新来的老师要完成基本的教学,科研任务也无可厚非。可惜有些学校把任务定得过高,例如一年发表4篇EI期刊或者10几万的基金项目,否则,呵呵。第三类,留在北上广深,至少是南京,杭州之类的城市的好高校。当然这种高校一般就是所谓的非升即走政策,其实这种高校最最简单,人家基本不屑坑你,你基金牛,论文牛,就留下来,不然走人。马上就要到一个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到现在还没有女朋友的大龄博士,本科毕业已经十年了。经历了无数的折腾,奉劝各位博士找工作一定要脸皮厚,到学校面试的时候一定要脸皮厚,该问的一定要问,该白纸黑字的一定要明确,除非你有靠谱的人在里面,知道待遇真的可以落实,不然“坑”你没商量的。关于博士找工作的一些建议博士大部分会选择去高校,而发表多少篇高水平的文章,则将直接影响是否进入高校的重要砝码。这个问题其实比较简单,当然是越多越好。我只是想说一下,自己遇到的普通博士水平,一般我这个方向的博士,发表两三篇文章,已算是优秀的了,而且影响因子不高,基本上二区以下的居多,如果大家有三篇以上文章,请保持自信。另外,现在国内高校,不仅仅要求数量,而且要求质量,如果能发表一篇一区文章,那基本上能打败其他应聘者。关于如何投递简历,是直接投过学校人事、学院院长还是教授?这要分情况而定。若你想去的是211以上的高校,建议直接投给院长或者教授,因为一般这类高校都把进人的选择权下放到学院。如果你想去普通二本高校,建议投给学校人事,可以的话抄送一下院长,因为这类高校,一般都会统一下发招聘通知,学校统一管理。

万物复情

为何博士也难找工作?教授3句话道出原因,很现实却又很心酸

为何博士也难找工作?教授3句话道出原因,很现实却又很心酸在网上浏览求职贴时,会发现一些博士也来吐槽,说自己读到博士,找工作依然很艰难!在我们心目中,学历的排位是博士、研究生、应届生,学历越高,工作越好找,薪资越高,但为何现实情况中,仍然有不少博士也难找工作呢?教授教授3句话道出原因,很现实却又很心酸。01、专业属于市场冷门博士毕业难道不是工作任由他挑吗?其实博士毕业后反而就业面比较窄。应届生毕业后,转行轻而易举,虽然在大学四年学了这么多的知识,有些可惜,但也不至于太为难。而博士读了这么多年书,再让他放弃所学专业,根本不可能。而他们读的有些行业,自身比较冷门,对人才的需求量少,导致容纳博士的职位少。比如哲学博士,最适合的就是当大学老师,其他领域基本很难用到和哲学相关的知识。02、企业招博士,用人成本高再就是一般的企业根本用不到博士生,即使博士生投了简历,也会考虑。虽然博士学历高,相应的付给他的工资肯定比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工资高,用人成本增加,而有些企业中等人才便可以,用不着高端人才,所以会选择最合适的,而不是最优秀的,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03、博士自身要求高,不愿将就为何博士也难找工作?还有一个是博士自身的原因,他们满腹才学,已经不愿意对工作将就。比其他人多六年的时间深造,自然希望毕业后能比其他学历低的人待遇更好,这也是大部分博士生的心态。其实,有些企业可能刚开始起薪不高,但是未来发展潜力无穷,也可等以后做出成绩,再要求增长工资。即将博士毕业的一位学长说,他找到了工作,可是这份工作与他的专业毫不相关,公司招聘他仅仅是为装点门面,尽管待遇不错,但要他放弃这几年来所学,他心里很舍不得。如果和公司协商不成功,会选择离职。另外,如果只是学历高,而自身缺乏职业能力的话,也会被用人单位辞退。像之前博士啃老的新闻,屡见不鲜,学历高并不能作为判断一个人的标准,生活能力、抗压能力以及情商等都是职场人士必备的。为何博士找工作难,你觉得还有哪些原因?欢迎留言。

川村

考上博士研究生,我为什么退学?

本文转自本文不必参考任何文献THE BEGIN所以,这是我第一次正式地去回忆这件事。不是什么光彩的事,算给我人生的前二十几年画上了一个有些悲壮色彩的句号吧,从小到大的好学生光环摘了,从此踏入纷扰嘈杂的社会,去和危言耸听的一些说法、追无止境的物质、以及可望不可即的自我实现感碰撞了。我从小成绩不差,本科就读于一所还不错的大学,并顺利地获得了外推保研名额,拿到了X大学学术硕士(三年)和Y大学直博项目(五年,中间不可间断,没有硕士文凭)两份offer。于是,当毕业季班里同学都忙于参加校园招聘会,或者起早贪黑看书考研时,我还能不紧不慢地享受最后的大学时光。虽然我心里并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做学术的料,但是众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已经触手可及,放弃总归有些可惜。一路顺风顺水的我没有意识到,这样的选择会给我后续的人生中掀起怎样的波澜。1、博士是什么,迷茫我最终选择了直博。在一个艳阳高照的中午,我给妈妈发了一条短信说“那就选Y大了啊”(因为妈妈一直希望我选它),然后鼓起勇气提交了确定书。在朋友眼中,专业第一毕业,回家乡附近名校读博,我的未来似乎前程似锦。可在我内心深处,却隐约有些担忧,博士这个头衔太遥远了,我只是一个会上课听讲下课写作业的孩子,博士对我意味着什么呢?直博入学前,我去了Y大所在城市的一家造价所实习,提前入住了新学校的宿舍,也与那位传说中的导师见了面。他是一位刚从加拿大回来,发表过20+篇SCI的大牛,也是Y大在工程管理方向的第一位博导。现在回想起来,任何带有“第一”的头衔都应该谨慎对待,学院没有成熟的培养模式,我也没有师兄师姐,被夹在了建筑工程学院和管理学院中间,没有同班同学,没有归属感,在管理学院上课,平时又待在建筑工程学院,孤独感油然而生。博士头衔真的是我想要的吗?2、那你要不退学吧遗憾的是,我始终没有找到答案。博士的课业不算轻松,全英文课程,一摞一摞的英文文献要读,每次课都需要完成小组报告,但我并不清楚课程的意义所在。导师的研究方向又不知所云,或许是自己畏难情绪在作祟吧,仅仅半个学期自己转硕的念头就越来越强烈。直博转硕,意味着时间代价:直接攻读硕士只需要两年半或者三年时间,但是直博转硕意味着三年半到四年的时间。与家里商量许久,终于鼓起勇气去征求导师意见,没想到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在一番“不求上进,基础太差”的言辞羞辱之后,他最后补上了一句:“那你要不退学吧”。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整个人愣住了,我从未想过退学这件事,之后出现的情况,更是让所有人始料未及。3、抑郁如潮水卷来被导师劝退后的第一个下午,我懵了好一阵,渐渐清醒后就向妈妈和最亲密的好友发出了求救信号,然后一直躲在寝室哭。妈妈当天晚上就赶到学校,一直在安慰我,说退学不要紧,说还有很多路可以走,说最让人难过的不是退学而是自己的女儿在这过得如此不开心等等,一夜无眠。第二天一早我如同往常一般骑车去建筑工程学院上运筹学的课,但是就锁车的那一瞬间,五味杂陈的情绪一齐涌上心头,整个人一瞬间就崩溃了。回到房间门口,听到妈妈哭着打电话,我才明白她不是不难过,只是不在我面前软弱而已。渐渐地,我开始感受到了一些变化。睡眠开始变少,每天大约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左右吧,行动力开始丧失,严重的时候甚至无法起床,连手都无法(或者不愿)抬起来。我以为上述症状一段时间后便会痊愈,也没有放在心上。我依然保持基本的社交,被朋友拉着去聚餐,合群的嬉笑吵闹。只是现在似乎存在另一个我,在背后看着所有人,羡慕,羡慕人世间的热闹。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抑郁。对于抑郁,我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虽然停了药,但人这个生物吧,一旦破碎过,再拼回去的那个总是不一样了。那些在心里狂风暴雨无法再过下去哪怕一秒的夜晚,会从你身体某个缝隙中渗透进来,有时候刺到的是肌肉,痛哭几晚就过去了,有时候刺到的是心脏,那种感觉就是,我知道活下去就一定会有好事发生,我知道我不会过得多么糟糕,我甚至知道“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但我就是不想再往下探索了,人生的未知我不再好奇,以后生活给我的都不想要,这一刻我只想要抛弃世界,抛弃你们,彻彻底底。4、即使中途“退场”,生活还在继续退学后的我开始在网上疯狂投简历,错过应届招聘,四五线小城专业对口的工作少得可怜,只能先去了一家私企,边工作边继续留意招聘的信息。然后考到了现在的国企,今年刚好工作满三年,依旧对现状不满意,但比那时候的境遇好多了。有时候看着当时那些博士朋友们满世界去参加国际会议,挂着胸牌和学术界大佬合影,去剑桥、伯克利之类的名校做交流生,也会羡慕。心想,如果当年我没退学,是不是也能这样。但人生确实没什么如果,以我那时候的身心状况,大概率上这个博士是无法坚持下来的。哎,一声叹息送给没出息的自己。唯一后悔的是怎么就没选X大的学术硕士,硕士容易毕业,然后去一家碧桂园一类的中国房地产大公司,多好,不知道当时脑袋里在想什么。只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学弟学妹,如果想读博士的,首先问问自己是否喜欢学术,因为兴趣真的很重要,非常非常重要。在去Y大之前,我一直以为天下所有人都和我一样,只把学习当任务,课学完了考试考到90+就功德圆满了。没想到,还真的有人是发自内心地喜欢钻研学术,想站在人类现有的知识范围边界,再往外去拓展一些,这才是读博士真正的意义吧。世界上人有很多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往上跳一个阶层的人真的很棒,但毕竟是少数。我放弃了某种生活(咬牙读完博士,拿到教职,边科研边教书,工作体面跻身中产)的可能性,一开始是壮士断腕毫不后悔的,但有时也会觉得可惜,是,我是懦弱的,但我也打算放过自己。可能承认自己的普通是一件十分漫长的事情吧,终究还是会过上家长里短、日复一日、房贷车贷的生活,可我想永远保持纯真,没有信心,只有愿景。末了,希望全天下的PhD们都能学业顺利,按时毕业,著作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