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教授的区别是什么?红南京

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教授的区别是什么?

学士(Bachelor Degree),是本科(undergraate)毕业能够获取的学位。我在中国的时候有理学生、工学士、文学士等之分,不知现在是否有变化。国外的分法也比较类似,比如通识教育的文科(liberal art)的学位常常是BA(Bachelor of Art),理科专业(Science)授BS(Bachelor of Science)等等。学士学位一般需要全时读四年获得,也有的专业譬如工程、设计等需要五年,当然半工半读要多久就不好说了。硕士(Master Degree),是研究生(graate)期间可以获得的第一个学位,在中国硕士一般需要两到三年全时攻读,最后要写硕士论文。在美国硕士则有两种,一种是学分硕士,只需要修够学分就可以毕业,这种以文科居多,用的时间短一些,一年半甚至一年就能毕业拿到学位;另一种是论文硕士,需要做实验收集数据写论文,这样的硕士一般需要两到三年才能毕业。博士(Ph.D),是研究生期间可以获得的比硕士更高一级别的学位,攻读博士并不需要硕士学位,本科毕业可以直接攻博,但是一旦博士不能达到毕业水平的话,可以改成硕士毕业。博士需要三到五年全时攻读,也有延长到更久的,在美国如果七年博士还没有毕业,一般会被认为该博士生没有毕业的能力,但这并不绝对,我认识的同学中有读了九年最后拿到博士学位,论文做的极其优秀,属于慢工出细活儿的那种。学士、硕士、博士都是一种学位,学士到硕士再到博士,是一种学历提升的过程,简单的说,本科生就是学士,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就是通常所说的硕士,毕业获得的是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就是通常所说的博士,毕业后获得的就是博士学位,目前博士就是最高学历。而博士后是一种工作经历,并不是一种学历,它是有工资的。博士后是指博士毕业取得学位、学历后,进入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研究的人员。博士后不是学位,也不是职务或职称,它只是一段工作经历。教授是一种高级职称,比教授低的有副教授、讲师、助教等,过去的教授不一定是博士、硕士,甚至连学士也不是。他们之间的区别,教授可以拿到行业的最高职称津贴,博士后只是一种工作经历,而博士、硕士、学士只是证明他们在相应的学习阶段,顺利完成了学业,取得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虽然取得了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甚至进入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工作过,但不一定就能很快评上教授。反过来说,虽然教授没有较高的学历或者学位,但是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长期学习和研究某一个领域,教学经验、研究经历比较丰富,他仍然可以当研究生导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对教育事业的越来越重视,并且我国对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我们要尽自己的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

哈哈哈

古代科举状元放到现在大约是哪级学术等级?博士生?博士生导师?

状元,本来是指科举考试中殿试考取一甲第一名的人,但现在也比喻在本领域中成绩最好的人。在高考中获得本省第一名的考生,经常会被人们称为“高考状元”,于是就有人将大学生和状元进行对比,甚至有人认为大学生已经相当于古代的“进士”了,这其实都是不对的,高考状元其实说的是高考的第一名,这里的“状元”和水泥工行业的“技能比赛第一名”意思是一样的。戏剧“状元”形象那么,古代的状元到底是什么学历呢?现在的大学生相当于古代的哪级读书人呢?1、古代科举考试的各等级录取者: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清朝结束,最完善的是在明朝时期,是以本文都会按明朝的科举制度作为例子。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级读书人依次是:识字者-童生-秀才(生员)-举人(孝廉)-进士明代的科举制度规定,一般的读书人必须经过县试和府试才能成为童生,而童生在院试中被录取者称为生员或秀才,生员经过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举人参加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士,最后通过殿试确定进士的名次。古代科举考试进阶路线图2、各级考试的第一名:在各级考试中,院试的第一名称为案首,乡试的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的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的第一名称为状元。各级考试的第一名都是不容易的,尤其是状元,全国考试就那么一个,但是中国历史上不乏创造奇迹者,居然还有17人“连中三元”,连中三元指的是一个考生在乡试、会试、殿试都获得第一名,北宋名相王曾就是三元及第者。但还有比连中三元更奇迹的,是“连中六元”,明初的黄观和清朝的钱棨都在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都获得第一名,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两位“六元状元”。唐伯虎是乡试解元3、哪级考级录取者可以做官?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只有通过乡试被录取的举人才具备入仕资格。举人本来是指被推举之人材,隋唐宋时,也指被地方推举而赴京应试者,明清则指称乡试录取者。在各级录取者中,秀才是一种身份,是进入士大夫阶层的最低门坎,“功名”在身,受到尊重,也有各种特权,例如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知县不可随意用刑等。而举人则是有了当官的资格,比如可以当学官或知县,当然也不一定能当官。至于进士身份,那肯定可以当官了,而且是全国统一分配的官员。明朝的进士多入为翰林官,一甲第一名为状元,授修撰,大约是从六品官位,一甲第二、三名分别为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官位,而二、三甲可选为庶吉士,或授给事中、主事、中书舍人、行人、太常博士、国子博士等官,或授地方府推官、府同知、县令、县丞等官,大约是正七品到从正八品之间的官位。明朝翰林院4、现在的大学生相当于科举考试哪级读书人?这个问题就比较尴尬了,真实情况会让很多朋友不高兴,正如上文提到了,古代的举人已经具备了当官的基本资格,而进士是铁定当官了,最低是正八品官员,如果按照今天的情况来说,举人至少可以出任副科长或副主任科员,也就是相当于副镇长或县级副局长了。而当代的本科大学生毕业生如要从政,还必须通过国考或省考,被录取后从最底层的行政级别开始,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好点,能考取副主任科员的岗位,按照这样的对比,硕士毕业生只能相当于秀才,其参加的国考或省考相当于乡试,而本科大学毕业生也就相当于童生,硕士研究生考试相当于院试,也就是说:高考只是相当于科举考试中第二极的府试而已,大学生就是科举考试最低级别的童生身份。中举的范进其实已经很厉害了5、状元相当于哪级学历?明清时期,每三年才举办一次会试,也就是说,每三年才出一个状元,在一千多年科举考试中,出现了数百万举人和十多万进士,但正式状元只有592人,算上短命政权及武状元,也才777人,这个数字比各朝代一品官职的人数都要少。能考上状元者,当然都不是泛泛之辈,其中就有王维、郭子仪、房玄龄、柳公权、文天祥、杨慎、翁同龢等各代重要人物,他们的学术水平至少相当于当时的博士生导师,甚至院士水平。通过以上5个小问题,相信已经解答了大家的疑问,也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六甲番人。影视作品的房玄龄形象

不其

教育部:博士生导师不是职称体系中的一个固定层次或荣誉称号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8日讯 (记者 佘颖)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指出博士生导师是因博士生培养需要而设立的岗位,不是职称体系中的一个固定层次或荣誉称号。博士生导师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培养单位要从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学术水平、育人能力、指导经验和培养条件等方面制定全面的博士生导师选聘标准,避免简单化地唯论文、唯科研经费确定选聘条件;要制定完善的博士生导师选聘办法,坚持公正公开,切实履行选聘程序,建立招生资格定期审核和动态调整制度,确保博士生导师选聘质量;选聘副高级及以下职称教师为博士生导师的,应从严控制。博士生导师在独立指导博士生之前,一般应有指导硕士生或协助指导博士生的经历。对于外籍导师、兼职导师和校外导师,培养单位要提出专门的选聘要求。培养单位要制定科学的博士生导师考核评价标准,完善考核评价办法,将政治表现、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指导精力投入、育人实效等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对博士生导师履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以年度考核为依托,加强教学过程评价,实行导师自评与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管理人员评价相结合,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于未能有效履行岗位职责,在博士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环节出现严重问题的导师,培养单位应视情况采取约谈、限招、停招、退出导师岗位等措施。对师德失范者和违法违纪者,要严肃处理并对有关责任人予以追责问责。【来源:中国经济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大碗茶

研究生导师选择院长、校长好,还是教授、讲师好?

“关注迷途e,随时获取教育资讯”现在研究生复试很多都已经结束了,很大一部分人要成为研究生了,面对选导师的问题,很多人很迷茫,是选择什么样的导师好呢?很多人会问迷途建议,当然了这主要是看大家对哪方面感兴趣了,前几天有一位同学问了这样一个问题:选导师是选择行政级别高的校长或者院长好还是选择教授、讲师比较好?下面迷途给大家分析一下这二者的不同。1、级别高的老师(院长、校长)为什么这些人级别高呢?在开始的时候这些老师都是从讲师做起的,讲课、带学生还要参加各种会,还要做课题、写论文、评职称,后来他们做的比较好,威望比较大,于是他们级别搞了一些,走上了行政的道路,带的学生少了,做的课题也不多,这样的老师在业内威望比较高,他们手底下一般会有一些年轻的教师帮着带学生帮着做项目,他们只是偶尔指导一下,但是这样的教师在业内能说上话,在社会上人脉也更广泛,对学生管的不是那么严格,毕竟领导很忙没有那么多时间,如果你想以后就业好一些,轻松一点,说不定这样的导师能帮忙推荐,还有因为导师管的少,学生一般会有很多的自由时间。2、教授、讲师这样的导师一般都是年轻人,有干劲,有精力,有向上的渴望,他们必须做出成绩才能评职称,这样的导师对学生看的紧,会催促这学生向前,学生一般都是跟着导师做项目的,压力比较大,在这个过程中,导师会指导的更多,毕竟导师也希望学生能出成果,如果你想在研究生期间学很多的东西,以后在这个专业有所发展的话,跟着这样的导师能学到很多东西,并且研究生生活不会没有收获的,而且这样的导师年龄不大,和学生共同语言更多。其实每位导师之所以能成为导师,肯定都是很厉害的,都是值得学习的,关键是有一个良好的态度和想要学习的心。

漫画王

为何国内高校部分硕士生导师甚至博士生导师的学历是硕士?

小西在大学做老师,对于硕士生导师、博生生导师遴选有点了解。本质上,导师的遴选和学历之间存在联系,会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作为青年教师(青椒),近几年进入高校教学和遴选为硕士导师的,如特聘副教授、特聘教授,都是最优秀的一批博士毕业生。但是,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遴选的条件是有差异的,相对来说,能遴选为博士生导师的,不管什么学历,学术能力和地位都不会差。而硕士学历的硕士生导师得区别来看,有进取心的会选择攻读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为什么博士生导师学历是硕士,甚至是本科?一批教育界前辈受限于特定历史原因,不少人晋升为教授和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后,学历依然是之前的硕士或本科。小西所在学科的创始人是一位老太太,学历虽然是本科,但是不影响她的学术能力和地位,早已培养出几十位博士和过百的硕士生,其中许多学生早已是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对这些前辈大牛而言,职称晋升、导师遴选之类的事情早已不是追求,已到达巅峰,如1、2级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学历这件事,只要他们想,"混"个博士研究生学历不是难事,但沉心于某个研究方向的他们兴趣早已不在此。如中国科学院、工程院的院士不少是本科学历,同年龄段院士也有不少有国外院校的博士学历,共同点是学术做得好,都是某个研究方向的泰斗。不同的是,随着本科生、硕士生的扩招和国内整体学历要求的提升,走科研路的基本要求就是具有博士学位。如国内高校、研究院所的年轻一批博士生导师(约55周岁以下)基本都是博士,基本都是国内外顶尖院校的博士学历(双非院校博士点不多)。在经历上,部分是是工作后继续深造,全日制或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或借助留学基金委的平台出国深造。小西之前的博士生导师硕士毕业留校任教,工作2年后脱产报考浙江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当时不少人对于他的离职不是很理解),毕业后没有回原来工作的学校,转而进985高校任教。小西相信我们身边有不少类似的导师,相对发展都是非常不错的,因为同期中不少留校任教的同事受限于平台层次和机遇,至今依然卡在"副教授"。大学美景-导师为什么硕士生导师学历会是硕士?如何遴选成功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遴选的基本条件不同,会比后者低一些。40-45岁左右的一批人中,在双非或区域较偏远的院校,之前人才引进缺乏优势,不少老师是硕士毕业留校的。之前,硕士研究生扩招引起导师数量的不足,毕竟一个导师一年2-3个硕士还算合理,数量再多培养质量肯定跟不上。因此,不少学校在硕士生导师遴选中放开博士学位的要求,有课题、有科研论文的硕士学历的讲师同样可以遴选为硕士生导师,甚至部分院校对于1985年之前副教授(副研究院)遴选为硕士生导师的最低要求是本科(含)以上学历。当然,在遴选过程中,肯定是有博士学历占据优势。硕士生导师中学历是硕士的老师,不少职称被限制在讲师。除特定学科外,大部分学科的教师晋升高级职称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已获得博士学位。小西认识一个老师,之前读了本校的博士,后面因为家庭琐事和个人原因,始终无法毕业。没有博士学位,申报课题做主持受限等因素,已主动要求调整到行政岗,转做专职科研秘书。高校导师个人发展硕士学历的硕士生导师在高校发展如何?小西想说,类似的这一批老师在遴选为硕士生导师后,不少人已取得博士学位,少量是在读博士生(不少人毕业有点难,会延期)。之前,小西和硕士研究生生聊天时谈到过这个话题,她的导师在读博士,将她硕士阶段的一些实验数据用于自己博士毕业,甚至不给她论文署名一作,她疑惑的是"到底是谁在读博士?"。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天,得知和她合租的一个大学英语女老师正在报考北京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因为硕士学历的"她"在高校工作颇为艰难。是不是我们身边这样的人和事不少?高校在进行学科评估、学校升格等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事件时,教师中博士学位占比是个重要的考核因素,如之前临沂大学就不再和约300名硕士学历的教职续签合同。一旦啊发生类似的事情,学校也会面临极大的压力,所以学校会有"优厚"的文件鼓励在职教师攻读校外知名院校的非全日制定向博士学位,保留岗位和正常发放工资,且报销学费,时间是博士学制的3-4年。这会导致一个比较特别的情况,如不少博士生导师招收的在职博士,年龄比自己还要大一点,其实这也很好地诠释了"达者为师"的内涵。但是,也有不少导师觉得没有必要折腾自己,倾向于做一些横向课题,是谁都无法勉强的。硕士生阶段学习和生活读研遇到类似的导师,如何合理应对?小西在文章之前说过,读研时导师是博士生导师,是幸福的。知名院校的话,做到自己喜欢的课题内容或方向,跟着类似导师不需要再次焦虑如何选个导师,直接选择硕博连读或者直博都可以。而且,类似的导师具有完备的团队,如5-10人的教师团队,有教授、副教授、讲师等,不缺课题和经费,起码不用读研担心中文论文的版面费哪里出。或者说,在概率学上读研跟着博士生导师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和毕业。若硕士学历的老师(在读博士)作为自己的硕士生导师,不要什么理由,单导师制度体系下学生想要主动变更导师难度比较大。类似的硕士生导师要是有上进心,已选择在攻读博士学位,不管是职称晋升被限制的倒逼,或者主动选择提升自己,在指导你开展课题的过程中应该都会比较尽心和负责的。换个角度看,也许你硕士阶段的部分科研成果的会用于他的博士学位论文。类似的导师也许不会自己单独设计实验,但会全程参与,尤其是设计、测试、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关于署名先后的问题尽量沟通。成功在于努力和规划小小的分享文末小西想说,有兴趣或规划进入高校任教的话,目前来说博士研究生学是最低要求。在本科阶段,建议提前做好读研、读博的规划(能推免为什么要考研呢?),日后科研工作中年龄是个不小的限制,如35、45岁(女生可延至40岁),有机会直博或硕博连读都是值得选择的。和家人沟通好,4年的付出会有很好的收获,至今我依然相信这句话,而且我自己也算是"小小的"验证了这句话。小三十岁的人还在读书,本身就会带来无限的压力,本科、硕士同学工作后的收入和幸福生活对在读博士来说也是无限的诱惑,让人常常想到"要是我不读博,我现在如何如何"。因此,仅仅是做个规划还是不够的,要有足够的恒心和毅力让自己坚持下来,在小西认识的大部分博士或教师同行中,不少在读博过程中都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是,坚持到最后的他们,无比美丽,诸位学子加油!小西文中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发文最大的鼓励和收获!

七纬

教育部:博士生导师是岗位不是职称或荣誉称号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原标题:教育部:博士生导师是岗位不是职称或荣誉称号目前全国有研究生导师46万人,他们既是研究生的学业导师,又是人生导师。但近年来,导学关系出现一些问题,今年全国两会上,有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加强规范管理,防止高校研究生导师与学生关系异化,保障高校研究生权利不受侵害。教育部网站9月2日公布的两份对全国政协委员提案答复的函介绍,下一步,教育部将要求培养单位严格导师选聘标准,加强导师团队建设,明确导师权责,规范导师指导行为,支持导师严格学业管理。答复函还强调,博士生导师是因博士生培养需要而设立的岗位,不是职称体系中的一个固定层次或荣誉称号。指出要切实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答复函还指出,针对研究生教育特点,聚焦导师指导环节,要求导师正确履行指导职责,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合理指导研究生学习、科研与实习实践活动,不得要求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不得违规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教育部正在研究制订《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规范》(下称《规范》),并已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规定,导师不得讽刺、挖苦、辱骂研究生或有其他侮辱行为,不得与研究生发生任何形式的不正当关系。导师不得安排研究生从事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不得将研究生当作廉价劳动力。教育部在2019年10月一份对全国人大代表建议的回复中称,拟出台《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推动培养单位严格博士生导师聘任标准,明确导师权责,支持导师严格学生学业管理,制定动态灵活的岗位调整办法,健全导师变更制度,因博士生变更研究方向等原因,导师和研究生均可提出变更导师的申请。未来,在一些交叉学科的专业,研究生导师可能被研究生导师团队所取代。上海交通大学每年遴选100名品学兼优直博生进入致远荣誉计划,为其配备由校内高层次人才与海内外名师组成的导师组。扩大交叉学科平台培养博士生的规模,由多学科导师联合指导。(作者:王峰)

盍不为行

教育部:博士生导师是一个岗位,不是固定层次或荣誉称号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切实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博士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导师是博士生培养的关键力量。据悉,截至2019年,我国博士生导师达11.5万人,其中50岁以下的占46.7%,导师队伍年轻化趋势明显。博士生导师一般为教授,但近年来部分培养单位扩大了遴选范围,一部分副教授和讲师也可以招收培养博士生。博士生导师队伍逐步壮大,加强岗位管理面临新形势。总体来看,我国博士生导师整体素质水平是高的,但同时部分培养单位对博士生导师的选聘、考核还不够规范,有的导师指导精力投入不足、质量把关不严,个别导师甚至出现师德失范问题。《意见》针对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提出了10条举措。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严格政治要求,明确导师权责。把政治要求放在首位,厘清岗位内涵,强调博士生导师是因博士生培养需要而设立的岗位,不是职称体系中的一个固定层次或荣誉称号,要与职称评聘体系分离,防止形成导师终身制。针对部分博士生导师 “不想管”“不敢管”的问题,一方面明确博士生导师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承担着对博士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规范训练、创新能力培养等职责,另一方面,要求切实保障同时严格规范博士生导师的权利,坚定支持导师按照规章制度严格博士生学业管理。二是健全选聘制度,加强岗位培训。针对目前个别培养单位博士生导师选聘制度不够严格,或简单以科研经费等确定导师资格的做法,要求培养单位制定全面的博士生导师选聘标准,严格履行选聘程序。针对部分培养单位对博士生导师培训不足的问题,提出建立国家典型示范、省级重点保障、培养单位全覆盖的三级培训体系,推动博士生导师全面及时了解教育政策,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指导能力。三是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激励机制。强调完善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对博士生导师的综合考核和全面评价体系,加强教学过程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重视博士生导师评价考核结果的使用,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评选优秀导师和优秀团队,加大宣传力度,推广成功经验,重视发挥优秀导师和优秀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四是突出动态调整,完善变更退出程序。一方面,推动培养单位建立动态灵活的调整办法,充分尊重双方意愿确定导学关系,健全导师变更制度;另一方面,对于不适合继续指导博士生的导师,要求及时退出导师岗位,并妥善做好涉及博士生的后续培养工作。五是规范岗位设置,完善监督机制。一方面,针对当前部分培养单位在办学条件不足的情况下盲目扩大博士生导师规模的情况,要求培养单位科学确定导师岗位设置规模;另一方面,针对部分导师带博士生数量过多的情况,要求培养单位合理确定导师指导博士生的限额,确保导师精力投入和培养质量。据悉,下一步,教育部将把落实《意见》和贯彻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落实《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要求结合起来,指导各地各培养单位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金丝笼

全国高校教师级别分4类13级,清华北大也不例外,看你知道几个!

根据2018年我国教育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高校共有244.3万名教职工人员,包括专任教师,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和工辅人员等。其中高校专任教师共有166.3万人,这也是很多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找工作时非常关注的岗位。那么对于我们广大学生来说,大学的教师制度和级别到底是怎样规定的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情况。被我们广为熟知的大学教师级别有教授,副教授,这是因为在研究生选导师时,很多人都会选择这两类人做自己的导师,其中副教授可以做硕导带硕士研究生,大多数情况下,只有正教授才有资格担任博导。但是除了教授和副教授之外呢,我国还有什么大学分类呢?事实上,全国大学教师级别一共分为四个大类,分别是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这点连清华北大也不例外。其中定级为助教的老师,平时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教学,而只有到了讲师级别才可以独立开设一门大学课程。那么再往上就到了副教授级别,这不仅要求教师要具有开课的能力,同时对本学科的整体情况要有一个充分的了解,除此之外,还要具有自己的研究项目和课题,所以副教授在大学里基本上是属于兼具教学和科研任务的重要人员。那么对于大学正教授来说,他们基本上都是学校的主力军,是搞国家重大科技和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在大学里有很多重要事务都是由教授主导完成的,所以有些学校开始采取教授治校的方针政策。那么讲到这,大家可能会有一些疑惑,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被称为国学大师和学界泰斗的季羡林先生是正教授级别,而现在有些中青年教师仅仅40岁就评上了正教授,那么那些这些教授有区别吗?实际上,区别还是很大的,在我国,大学教师共分细分为13个级别,其中教授岗位分一至七级,正教授岗位包括一至四级, 副教授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而我们刚刚提到的季羡林先生就是一级教授,一般除了资深的社科类教授能评上一级教授之外,也就理工科的两院院士有资格评为一级教授了。所以不同级别的正教授差别还是很大的,看完上面大学教师的4类13级之后,你是否有更清楚的认识呢!

芒乎何之

博士后是什么级别的学者,是一个学位的称呼吗?教育达人来给你答案

我是一叶知秋有仙则名,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博士后不是学位,博士是我国的最高学位。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这都是教育经历,但博士后不是,博士后是一个科研工作经历,再说的详细提一些,博士后是一份临时工作,一般为期两年。我国博士后制度最早是1983-1984年李政道向邓小平提议设立的,博士后授予单位有两个,一个是博士后流动站,一个是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设在高校或科研院所,博士后工作站设在企业(一般是大型或特大型国企)。想成为博士后,首先得是博士,博士后一般是选择博士里较为优秀的继续从事科研工作,从事博士后和博士时的待遇天差地别,博士只有一点可怜的补助,而博士后不但国家有补助,而且享受所在博士后流动站或工作站所在单位正常职工的待遇。博士后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它是一种经历,不是学位,也不是专业技术职称,只是一段工作经历。第二,博士后主要从事科研工作。第三,博士后是国家正式工作人员,不再是学生,享受正式职工待遇,为期一般两年。第四,成为博士后的前提条件是你是博士。什么情况下会考虑读博士后呢?如果博士毕业暂时还没有合适的工作,博士后可以作为过度,两年后等成果更突出了或科研经验更丰富了可以再找工作。在北上广等地找到工作但落户条件比较严,可以先做两年博士后然后到时以人才引进。有些人会选择出国读博士后,那是为了更大平台,更丰富的经历,更有助于进高校,因为现在好一些的高校会有国外留学经历的要求,在美国读博士后的话一般是导师给你出钱,每年五六万美元吧。还有一种情况,是师资博士后,现在学校工作两年,正常科研,正常上课,表现好了两年后可以留校,不过优不优秀学校说了算,有一定风险。这种博士后研究所也有,有个师弟当时有个研究所让他先读两年博士后,然后可以留所,考虑到风险他没有留,现在绵阳一个研究所,年薪20万吧。当然,也有在职读博士后的,不过因为有工作单位,待遇就不怎么优厚了。博士后虽然不是学位,但它毕竟是从博士里选出来读的,所以含金量也不错,在职的读一可以镀镀金,二可以扩展人脉,三是博士后可以申请项目,有个师兄读的就是本校的在职博士后,申请到了博士后基金,他说博士后基金中的概率很大,有50%,二期的话好像钱比较多,但概率只有10%,他是两期都中了,在普通二本学校,这个基金可以当国家级基金用,评职称时很管用。不过,现在在职博士后很难了,因为2015年时国家将读博士后的年龄由40以下改为35以下。截止目前,我国培养博士80万左右,博士后8万左右,比例在10%左右,一般来说,博士能进高校的不会肯定会选择直接进高校,毕竟,谁知道两年后就业是个什么情况,叶秋也建议,博士毕业能有个好去处就直接工作,没有合适工作再考虑博士后两年过渡。以上是叶秋看法,你的呢?欢迎留言评论点赞关注!

大金鹿

马上评丨博导不是职称,这样的“常识”还要说几次?

对于社会舆论关心的“高校研究生导师与学生关系”,教育部近日在答复政协委员提案时再次予以明确,其中特别提到:博士生导师是因博士生培养需要而设立的岗位,不是职称体系中的一个固定层次或荣誉称号。在比较熟悉教育领域的人看来,“博导不是职称”算是最基本的常识。可是在普通人眼里,“教授和博导哪个级别高”,好像至今仍是一个问题,甚至不少人本能地觉得,教授不如博导,因为不是每个教授都有“资格”当博导。这当然是误解。比如北京大学2003年开始,就允许优秀的副教授独立指导博士生。而清华大学2012年更是全面取消博导评聘制度,副高职称以上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均具有当博导资格。当时舆论也一度点赞,认为那是正本清源地明确,博导只是一个工作岗位,不是荣誉和地位象征。在国家政策层面,199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关于改革博士生指导教师审核办法的通知》(学位〔1995〕20号),也早就明确规定,“博士生指导教师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岗位而不是教授中的一个固定层次和荣誉称号”。可问题在于,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这个常识还没有成为业内业外的共识?指责普通人“不懂行”显然是不客观的。因为事实上,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很多高校实际操作层面是把博导当做一种“特殊岗位”对待的。教授有了博导的“头衔”,才有资格招收博士生,进而能享受更好的福利待遇,甚至能延长退休时间。本质上,这就是行政化管理思维的体现。一个教授有没有资格招收博士,不是动态地根据他的学术能力和科研状态,而是简单化地转变为身份。高校经过一定选聘程序,定了几位“博导”,然后就一劳永逸,这在管理上确实更为便利,可是遗留的后果很多。比如,只要有内部竞聘,就有可能出现腐败。那些学术水平高而不善于搞关系的,可能就没有资格做博导。而一旦把博导当做“特殊岗位”,那必然要控制名额,所以即便没有腐败,过去常见的问题是,有限的博导招收博士多了,自己又没有足够精力指导,于是只能把学生“转包”给其他没博导资格的教授、副教授。这曾经也是导师和学生关系难处的一个重要原因。把博导回归为一个普通的教育岗位,而不是一种拥有或明或隐的特权的变相职称、荣誉,有利于导师和学生关系的正常化。而显然的,要纠偏过去的错误观念,普及“博导不是职称”这样的常识,靠的也不能是纸上声明,而是更彻底的去行政化推动。在行政化的思维里,更多想的是如何更方便管理,也就必然倾向于固定岗位、固定人员,但如果真正专注于培养人才的话,那就要拥抱变化和尊重教育规律。(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