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想来浙大读博士?你要知道的都在这里!雍己

想来浙大读博士?你要知道的都在这里!

心心念念浙大求是园?想圆自己一个博士梦?小编有一个好消息告诉大家!浙江大学2019年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已经开始啦快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并转发给身边需要的小伙伴们吧~2019 年浙江大学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报考说明 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技专门人才。二、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境外获得学位须在2019年3月30日前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应届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最迟须在9月1日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在读博士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名截止日前需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处提交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4.有至少两名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专家推荐信直接寄送给报考学院(系));5.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前四位代码为1051及1052)报考者,除满足(1)-(4)的条件外,还应有相应专业的执业医师资格;6.教育博士(代码前四位0451)报考者,具体报考录取要求请查阅教育学院发布的“教育博士招生简章”;7.非全日制定向工程博士报考者,具体报考录取要求请查阅《浙江大学2019年非全日制定向工程博士招生简章》;8.“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报考者,具体报考录取要求请查阅《浙江大学2019年招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招生简章》;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招生专业仅限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代码前四位:0305),报考者除满足(1)-(4)的条件外,必须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业务骨干教师,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5年以上。报名时必须征得所在单位同意,递交一份《2019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考生登记表》到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处;录取的考生须与所在单位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单位至少保证考生有一年的脱产学习时间,考生毕业后保证回单位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至少5年。10.“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报考者,除满足(1)-(4)的条件外,需递交生源所在地教育厅盖章的《报考2019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到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处,报考条件查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9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点击查看通知);通过报考学院(系)审核的“少民骨干”考生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外语考试。三、学制普通招考博士生的基本学制3-4 年,具体请咨询报考学院(系)。四、申请报名(一)报名时间安排注册报名:2018年11月20日—2018年12月15日,务必填报完成基本报考信息。修改信息、缴纳报名费:2018年11月20日—2018年12月20日下午17:30,12月15日以后不能注册报名,只能进行报考信息修改和缴纳报名费。打印准考证:2019年3月4日至3月9日,登录后在网上完成(具体事项另行通知)。各位考生务必在以上时间安排内登录报名系统完成各个环节的内容,逾期恕不再受理。(二)报名程序进入报名程序前请先用手机号作为用户名进行注册,每位考生只能注册一次,注册后再登录报名。1.阅读学校公告和进行考生诚信考试承诺。2.考生信息填写:所填写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完整。最好请事先浏览一下有关“报名采集数据”,对需要的数据做好准备,填表时可逐条对照。填写内容有以下几个页面,每页填写完成后点击“保存”,以免信息丢失。(1)报考类别及学习方式:考生按照各类别下面的注释,选择全日制或非全日制、非定向或定向。(2)基本情况:每项下拉框内容都必须填写,填写的出生年月务必与身份证上一致。填写完成后上传身份证含照片页的电子版。(3)本科学历和学位:以下拉框方式选择毕业院校和毕业专业,正确填写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编号,否则将不能通过教育部录取资格审查。毕业专业应先正确选择专业所在的学科门类,再选择一级学科名称,最后才能选择毕业专业(其余类似)。(4)硕士学历和学位:应届毕业生请在第一栏打勾;请正确填写已获硕士学位(学历)证书编号,否则将不能通过教育部录取资格审查。如果硕士专业是学校自主设置的,请选择相应的一级学科作为硕士专业。填写完成再上传硕士学位(学历)证书。(5)报考信息:每位考生限申请一个专业,限选报3名导师。(6)学习或工作单位信息:按照目前所在的学习或工作单位如实填写,如无工作单位请填写无,不要填写成人才交流中心(档案所在单位可以是人才交流中心)。(7)联系方式:正确填写移动电话和电子信箱并保持畅通和及时接收,以防贻误考试和录取。(8)学习工作情况:个人简要学习工作经历自高中开始填写。(9)家庭情况:填写家庭主要成员情况。(10)根据报考学院(系)“申请-考核”制实施方案(细则)要求递交材料的清单打包上传所有材料(zip格式)。(11)上传报名照片:请上传标准证件近照(电子版JPG格式,150×200像素,大小30K以内,白色或淡蓝色背景)。若无近期证件照片,请到照相馆去拍照,然后让照相馆帮忙处理成150×200的jpg格式文件后上传。该电子照片将用作考试、录取通知书、入学后学籍管理、档案材料以及在校证件等用途,请认真准备。由于照片模糊、年限较长以及其他不合要求的因素,造成考生不能参加考试的情况,其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3.缴纳报名费:报名费150元,请通过报名系统在线支付,建议用支付宝缴费或中国建设银行在线支付,缴费后等页面自动跳回,否则会导致缴费不成功(提示:缴费前请仔细考虑,考生缴纳报名费后,不能退费。未交费者将视为报名不成功)。浙江大学博士报名系统(点击进入)浙江大学导师介绍(点击进入)(三)联系和咨询方式1.各类专项计划考生登记表务必用EMS邮寄,邮寄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海洋大楼研究生招生处411室,邮寄联系电话:0571-87951349,邮编310058;递交截止时间:2018年12月20日。2.网络报名过程中咨询方式为邮件联系,邮箱地址:yjsy-zsb2@zju.e.cn。3.报考导师的联系方式请咨询相关学院(系)。各学院(系)研究生教育科联系方式见下表。4.报名前请务必登录报考学院(系)网站查阅2019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实施方案。五、考核方式各学院(系)实施“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具体实施办法请关注报考学院(系)网上公布的招生信息(11 月份将陆续发布)。报考国家专项计划和选考小语种的考生需参加学校组织的外语考试,其他考生(非全日制定向工程博士考生除外)的外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考核方式由招生学院(系)根据实施办法审核后确定,审核结果由报考学院(系)于2019 年1 月陆续在学院(系)的招生网页公布,考生也可于2019 年1 月底在报名系统中查询。非全日制定向工程博士初审结果公布时间以及具体招生简章在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另行公布。六、外语考试地点和时间学校初定于2019年3月9日(周六)组织外语水平考试。考试地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具体时间和地点以准考证为准;考试人员:经学院(系)审核后要求参加学校外国语水平测试的考生。七、报考资格审查考生的报考资格,在复试前由报考学院(系)按照报考条件进行审查。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需于2019 年3 月底前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八、学费与奖助根据国家有关部委相关规定和浙江省物价部门的核准,我校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研究生收取学费,其中非全日制定向教育博士学费标准为10 万元/生·全程,非全日制定向工程博士学费标准为15 万元/生·全程,其他专业学费标准为1 万元/生·学年。研究生奖助方案请登录我校研究生院网页查询(网址: http://grs.zju.e.cn/-奖学金和各类资助)。此外,我校设立了面向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的“博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奖励优秀博士研究生新生,奖励标准为1 万元/人,获奖比例不少于录取人数的15%(包括各类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九、录取录取通知发放时间: 2019 年6 月底。 今日编辑:佳乐丨浙江大学微讯社 张明炜 李紫月责任编辑:金云云

打劫

河南理工大学发布2018年春季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河南理工大学2018年春季博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工作即将开始,欢迎广大考生查询并踊跃报考!一、招生专业及导师招生专业及导师参照我校2018年冬季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见研究生院主页)。河南省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下达后,我们会及时上传2018年各学院春季博士招生计划及招生导师。二、学习方式及学习年限校博士研究生的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学制一般为4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三、招收方式2018年春季我校采取普通招考、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三种招生方式,择优录取。四、报考及选拔条件(一)普通招考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2.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学位证);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历的人员。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4.两名所报考学科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书面推荐意见。5.以同等学历身份报考的人员,还须具备下列条件:①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②已修完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主干课程且成绩合格;③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④近三年在全国核心刊物上发表与所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获得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的科技成果奖励。6. 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研究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二)硕博连读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德良好,无违规违纪行为。2.勤奋好学、成绩优良。完成课程学习计划,无重修现象。修满规定学分,且已修课程平均分原则上在85分以上。3.通过国家英语六级考试。4.具备继续培养、深造的素质和潜力,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5.身体健康,符合博士研究生的体检标准。6.所修专业在一级学科中拥有博士授权专业。符合以上条件的硕士研究生,可提出硕博连读申请,但不得跨一级学科申请。(三)申请-考核1.符合学校当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报考条件。2.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且其所获学位学科与申请学科相同或相近。3.英语水平。近5年,申请人至少有一项英语考试成绩达到以下水平:TOEFL(72分)、雅思(6.0分)、国家英语六级考试(425分)、国家英语专业四级或八级考试(60分)、WSK(PETS5)(60+3分)等。4.学术业绩。理工类学科,近3年来以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导师是第一作者)在SCI或EI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并被检索;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近3年来以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导师是第一作者)在CSSCI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并被检索。五、报名及申请时间1. 普通招考普通招考考生于3月10日~4月10日,登录河南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网上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注册,填写报考信息,上传照片(打印准考证用),并下载相关报名表格,3月25日~4月10日提交纸质材料。2. 硕博连读硕博连读考生于3月21日-3月22日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经学院、研究生院审核通过后在指定时间段内进行网上报名。3. 申请-考核申请考核考生于3月16日~3月25日向招生单位提出申请,3月26日~4月10日开始形式审查与网上报名。六、考试及考核(一)普通招考普通招考入学考试包括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时间暂定于4月27日~28日,地点在我校新校区(具体时间、地点,请考生关注研究生院主页)。 初试科目为外国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复试时间暂定于5月7日~9日,具体时间和地点由报考专业所在学院安排。复试为综合考核,由报考专业所在学院组织,主要考查考生思想政治品德、专业知识结构、学术水平、创新意识等,包括笔试、面试、外语口语测试等。(二)硕博连读通过资格审查的硕博连读考生要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博士研究生入学外语考试,外语考试成绩达到录取最低控制线者,允许参加学院组织的综合考核(面试)。(三)申请-考核通过招生单位初审的申请者,由招生单位通知其在规定时间参加综合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1. 外语水平。包括听力、口语及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等。2. 学术素养。包括对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能力,以及在该研究领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等,重在考核能够体现申请者培养潜质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3. 研究内容。主要考核申请者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研究计划预期目标,以及申请者对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 4. 综合素质。包括申请者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学术水平、学术道德、遵纪守法、心理健康等。考核方式可以采取面试方式,也可以采取面试与笔试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方式由学院自主确定。考核结束后,考核组分别给出上述四项考核内容的成绩(评价与测试结果得分按百分制设置),并提出拟录取人选。其中综合素质成绩中有不满60分者,不予录取。七、录取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坚持 “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根据考生的入学考试成绩、复试成绩并结合其硕士课程学习成绩、思想政治表现、学术素养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八、体检体检工作由学校在复试阶段组织进行,体检须在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九、学费与奖助政策1. 学费我校博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年1万元,按3年计,分学年缴纳。2. 奖助政策(1)我校设有优秀生源奖:“985工程”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的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录取为我校博士研究生,奖励3学年学费;其他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的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录取为我校博士研究生,奖励1学年学费。(2)我校所有非定向博士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均可获得国家助学金(15000元/学年生)和学业奖学金(15000元/学年生),并有机会获得国家奖学金(30000元/学年生)、创新实践(成果)奖励(发表论文最高奖励40000元/篇、专利最高奖励4000元/项、竞赛最高奖励12000元)等。此外,部分学院还设有学科发展基金、院士奖学金、英才奖学金等。(3)学校设有助学贷款、减免学费、发放特殊困难补助、“绿色通道”和“三助”等措施,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博士研究生进行资助。(4)学校支持博士研究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博士研究生短期访学最高资助30000元/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最高资助15000元/人次,国(境)外高校攻读博士奖励10000元/人,国际英语认证考试(雅思、托福、GRE、GMAT)最高资助3000元/人。十、联系我们1.考生可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yz.chsi.cn )与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主页(http://www.hpu.e.cn )查阅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博士研究生招生有关信息也将在上述网页实时发布。 2.考生可登录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主页下载中心栏目,下载考生所需要的相关表格。3. 考生来函邮寄至:河南省焦作市高新区世纪大道2001号,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办公室(邮编:454003)

能抱一乎

考博条件自检表,你中几条?

在升学与就业的十字路口,你是否也有过冲动,要不要再拼一把,一鼓作气读完博。在工作了数年,略感乏力之时,你是否有过刹那动心,要不回炉重造找找刺激。在升职无望,羡慕他人职称项目加身时,你是否也燃起了胜负欲想考个博和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条条道路通罗马,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读博哦。在普遍延期,毕业困难的大背景下,首先我们还是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读博吧。毕竟,在这场关于学术的美梦上,读博不是终点,毕业才是终点!学术志向学者志不立,一经患难,愈见消沮。——(清)黄宗羲在打开这项自检表的时候,我们首先需要考量自己的就是是否具备坚定的学术志向。读博不是一条轻松的坦途大道,而是遍布荆棘的开荒之旅。在选择这条道路的时候,你要思考好自己是否已经准备好了在学术的领域投注全部的勇气与精力,是否能够耐得住寂寞,守得了初心。读博意味着你将纵身跃进知识的海洋,你走的是少有人走的路,一路就难免孤独。也许同龄人已早早搞定了工作,娶妻生子,月入过万,你却要拿着为数不多的生活费坐在板凳上啃面包。更重要的是,你要准备好“嫁给”学术,让它考验你,折磨你,你还要乐在其中。大多数博士生其实并不是天才,而是能做出点成果的普通人罢了。叔本华作为天才哲学家在30岁就写出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我们断然没有叔本华的才气,但是也要有大器晚成的志气。这股志气不能奔涌而来的三分钟热度似的激流,而是涓涓细流润泽一生的泉源。经济条件也许,你还疑惑,为什么读博还要掂量一下自己的荷包呢。亚里士多德认为闲暇、惊奇和自由是哲学和科学产生的必要条件。从古希腊开始,许多闻名遐迩的学术大咖其实都是家境殷实的“富二代”,因为他们有大量的闲暇时间自由地思考。如果你想读博,那么最好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支撑你四年左右的时间全身心投入学习。虽然学校会每月补贴生活费,每年也有各类奖学金,不过博士生一般年纪不小,不少已经有过工作经验和人情往来关系,所以还是需要预备稍微充裕的资金保证好学习和生活质量。与文科博士相比,理科博士的担忧较少些,因为理科博士的补助一般更多,并且可以以项目的形式获取不低的报酬。不过,如果你没有殷实的家境也没关系,只要你的生活要求不是很高,家庭负担也不重就可以啦!而且如果你踏实进取,能成为博士生中的佼佼者,各类奖金也足以让你经济宽裕了。学术成果满足了信念前提和经济条件以后,就需要审视一下自己具备多少学术成果。如果你在硕士期间已经积淀了丰富的学术成果,那么无论在报考还是复试时优势都会大很多。另外,学术成果也代表了一个人的学术经验,如果你有较丰富的研究经验,那么读博就会轻松很多。若是在硕士期间几乎没有发表过学术成果,也没有参加学术会议或者研究项目,那么撰写研究计划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学术成果的累积在以后的博士招考中将越来越重要,因为不少院校已经取消了普通招考转而实行申请考核制度,在此类制度中,学术成果基本已经决定了你的成功概率。因此,大家最好在硕士阶段就开始累积成果,全面地锻炼自己的科研能力。沟通能力沟通能力包括了愿意倾听他人观点的谦虚,不断修正自己的决心,敢于表达的勇气。做研究并不是闭门造车的过程,而是思维碰撞的过程。无论是阅读文献,还是参加会议,或者与导师沟通,其实都是思维和观点的沟通碰撞。博导往往倾向于带沟通能力较强的学生,因为他们擅于主动汇报、及时反馈、随时跟进。不少博士生在读博期间出不来成果的首要原因就是很少与导师沟通交流。博导平时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已经不轻,并且还带了许多硕士与博士,这就意味着如果你不主动出击,基本上就是半透明状态。而且,许多博士选题和发表的论文其实都是在与博导交流讨论过程中生发的灵感。重视沟通能力,将让考博与读博变得容易一些。在生活中,你可以通过与朋友交流锻炼这种能力。在专业上,你可以通过与导师和学长学姐讨论强化这种能力。性格与心理情况脱发达人、熬夜冠军、黑眼圈王者似乎已成为博士生的典型标签。博士学位就像喜马拉雅的山顶,并不是每个登山的人都能顺利登顶。那个站在世界之巅的人哪怕历经千险,也不忘展露笑颜。心理学家欧文·亚隆说:“为了茁壮成长,你必须先把你的根部深深地穿进虚无之中,并且学会去面对你最寂寥的孤独”。强大的性格和心理在攻博之旅中尤为重要。推倒重来,易稿十次将是常态,没有强大的耐心和足够的乐观将会在无数挫败中陷入焦虑。这就意味着,你需要足够热爱学术,也需要足够热爱生活。你不需要摒弃自己的兴趣爱好,也不需要将自己禁闭起来成为独行者。你可以选择和我们站在一起,快乐而坚定地走完接下来的路。看完以上内容,请问你已经做好准备成为一名光荣的博士研究生了吗?那么,从今往后,无论是顺境或是逆境,无论富裕或贫穷、疾病还是健康都愿意阅读求索、直到毕业才能将我们分开。

研三才打算考博,是不是太晚了?没有发表论文能去名校读博吗?

研三才打算考博,是不是有点晚了?没有发表论文能去名校读博吗?近期有研三的同学向我咨询考博的问题,但考博和考研不太一样,就算是考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由于不同年份和不同导师的区别,考博难度也不一样,所以这个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这位同学今年开学研三,她本身的导师就是一个大牛老师,出了不少项目和成果。按理说作为这位导师的学生,她要考博的话,导师肯定喜欢。不过,可惜的是,导师有时候压根不想见她,而且她导师也带博士,名额早已定了。这是由于她前面两年基本上是在混日子,和导师见面不多,所以她的导师对她印象并不好,可能觉得她应该没想过读博的问题,也觉得她就是为了混个研究生学历,基本上是散养的状态。她研三才想考博,显然是晚了很多,大部分的考生从研一就开始备考,而且早已确定了导师,比如她的导师被很多人哄抢着报名。她考博的最大问题,其实不是导师不推荐或者不支持,而在于她没有论文!研究生期间没有发论文如何考博?想进名校读博应满足什么条件?她读研的院校是个普通一本,但她想去名校读博,起初定的是北京大学,但又觉得太高,后来觉得只要是211或985大学,哪里都能去都可以。那么,她必须要有论文才能越级往上报考,不然只能参加统考,去同级的学校读博。这里有必要说一下考博的几种方式,为了让大家好懂,小水简单说明如下:01、统考统考和考研很像,也分初试和复试,考生需要报名参加统一的招生考试,通过后才能读博。这里要注意的是,考生在考前一定要提前联系你想要考的导师,最好与导师聊一聊,征求你想要考的博导同意才行,不然考了也白考。另外,名额满了或者内定了的话,也不能考,因为这样的导师基本上都是预定好的。在考博的时候英语要求较高,难度也较大,考生需要提前准备。最好是找到考博成功的学长或学姐,要到考博真题,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划定范围,然后看书做准备。也可以和导师深入了解,看看能不能在语言中透露出一些考博内容,这样备考就事半功倍了!02、申请加考核“申请加考核”这种方式是众多高校考博的主要方式,特别是211和985名校,考生需要按照学校的要求发表论文,只有通过资格审查,才能报考,没有论文的话就没有办法了!这里要注意的是,申请加考核这种方式,考生可以越级考博。也就是从普通学校往上考,从普通本科院校逆袭去985名校读研也很正常。而没有论文的只能参加统考,也只是在平级的学校里选择。比如小水的一位好友,研究生是在社科院读的,但是她除了毕业论文之外,研究生期间没有发论文,所以只能参加统考的方式,最后去了西南大学读博。03、硕博连读在研二的时候,对于一些优秀的硕士生来说,学校会选拔其攻读博士学位,不需要考试。这和以上两种考博方式都不一样,考生在此期间不需要发硕士论文,只需要博士论文合格之后就行了。04、本科直博对于本科阶段,一枚优秀的本科生是众多博导哄抢的人才,很多高校会在本科阶段选拔优秀的人直接读博士,这样的同学可遇而不可求,本科生直接读博,这种待遇一般人无法享有。如果考生在读研之后就计划考博或者读博的话,尽量从研一就要准备,和自己的导师说说自己的考博计划,看看能不能从导师那里获得一些帮助。考博并非每个人都适合,而且有实力也不一定有机会。在这里,跟对导师很重要。如果你的导师就是业内大神,愿意带你一把,那么,在你考博的路上将会是一帆风顺。如果你读研之后,你发现你的导师也带博士,但是你的导师过于严厉,要求比较苛刻,读研期间你都有点受不了,你在考博的时候会考虑你的导师吗?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交不起学费,没钱读研怎么办?别怕!研究生也能办理助学贷款!弃考?更换考研学校?这三大问题没处理好,读研基本没可能!2021年研究生考研时间已定!考研党想一战成硕,请牢记这些时间点

弹道

2018年法学考博,感谢您的一路相随!

转眼之间,2018年已经过去5个月了,全国各大院校的招生录取名单也陆续公布啦!很遗憾,自己今年依旧没能成为一名法学博士。虽说大部分是由成功人士来传递备考经验与方法,但是作为“失败者”的我格外另类,每年都会站出来分享一下自己的备考经验,而且还有不少人去围观、点赞!也许在法学考博的路上成功的路千千万,而失败的路往往有限,所以当后来者了解这些失败的道路之后就能够顺利的抵达彼岸吧!继2017年分享多篇法学备考文章之后,2018年我再来分享过去一年自己的见闻与感悟,也许对大家更有用。首先,简单的梳理一下自己的背景,二本省重点院校法学本科,二本普通院校法学研究生,仅发表两篇普通论文,英语成绩中等偏上,知识面广,信息灵通。以上是我对自己的简单概括。其次,简单告知一下2018年度的报考情况,最初拟报考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四所院校的刑法学博士,但是后来限于时间精力有限,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推荐信需要教授职称的人写才行,而反观自己刑法专业的老师,没有教授,只有副教授,如欲教授,要么找其他专业的老师,要么找其他学校的老师,也许因为自知自我实力,也许太懒,就没有便捷找到写的教授,于是也没有报名。因此2018年度仅报名了北京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其中北京大学仅获得参加英语考试的机会,材料审核直接给予未通过,如2017年一样无缘复试。北京师范大学没有复习,一门专业课挂了(这个真的有点惭愧),无缘复试。最后,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介绍备考误区,关于备考建议及更多精彩内容将专文讲述。备考误区一:没有联系导师法学考博跟大部分专业的博士一样,与其说是去学习与巩固基本学术常识,不如说是与导师合作开展研究。而开展合作研究的基础在于相互了解与认可,这也是联系导师的意义所在之一。另外当前大部分导师一年只能带一名博士生,而每年的考生无数,且大家的实力基本相当,在这样的情况下,导师的选择要么是按照联系的先后排队,要么是关系的远近排队,而作为外校考生,你与导师之间的基本上没有联系,你认识他,他不认识你,在招生的过程中怎么让他录取你。因此我们可以初步归纳出联系导师的意义有三:一是表明自己备考的决心与信心;二是让导师了解你,并针对性的给出部分建议;三是这也是相互认可的过程。很多人的报考仅凭导师的名声,而没有关注导师的性格与研究兴趣点,这样即便自己考上了可能走上的并不是康庄大道,而是满路荆棘,这也可以从部分导师与学生关系不佳中看出。作为外校学生,特别是非名校学生,主动联系导师是你博士备考必须经过的一个程序。当然我们也反对那种死缠烂打似的联系导师的情况,应该尊重懂导师的意愿,相信导师,且不可把过多的时间用在无用的联络上。如某考生整天蹲守在导师办公室门前,吓得导师一周没有进办公室。备考误区二:轻视英语无论是申请考核制,还是普通的考试制,英语始终是法学备考中的拦路虎,很多人因此葬送宝贵机会。在申请考核制下,一定的英语成绩是申请的条件之一,如清华大学法学院2017年的英语六级520分以上,2018年的500分以上(部分专业520分以上),北京大学法学院的500分以上都成为很多考生无缘报名的拦路虎,所以建议大家务必高度重视自己的英语学习,一定要首先查阅自己目标院校的英语报名要求。在普通考试制下,很多考生的复习方法有误,把握不住考试的重点与难点,英语备考如无头苍蝇一样,胡乱复习,重复刚学习英语的复习方法,收效甚微,最终达不到英语几个分数线。备考误区三:没有代表作作为一名准备读博之人,竟然不知道何谓研究,如何研究,更别说如何写论文,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了,这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情啊。特别是从普通院校出来的学生,论文就是你的敲门砖,论文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决定你是否有进入复试的机会,决定一个导师是否要你,因此大家务必及时发表2-5篇学术论文。一则表明自己热爱学术研究,善于写作,乐于写作;二则表明自己的研究兴趣点,让导师真正的懂你;三则这就是你的名片,见到陌生人都要先递上名片,别人才会决定是否与你交流。备考误区四:专业基础知识备考不扎实在上文个人自我介绍中我已经提到自己的专业课今年有一门挂科了,这是非常不应该的。其实,每年的法学考博真题都是非常基础的考题,特别是对于非自我研究重点的学科更是如此,但是我们发现部分考生过于注重追踪前言理论,过于注重研究导师最近正在研究什么?等到面对基本学术常识时往往显得不知所措,这是不正确的备考思路。专业基础知识永远是你前进的基础,如果基础打不好,你将寸步难行。而在复试现场,往往抽到的考题也是基础考题,很多落榜考生都是在这方面吃亏,大意失荆州。这个问题也反映出当前法学博士备考的信息不对称,即大部分考生不知道考试什么?自己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知识水平,更多的停留在猜测上。以上是自己的简单分析与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魔翡翠

2018海军工程大学地方博士生招生公告发布,共招35人,为学术学位

近日,海军工程大学发布了《海军工程大学关于组织2018年地方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公告》,根据公告公布的信息显示,海军工程大学2018年地方博士研究招生计划为35名(均为学术学位)。结合该校招生工作实际,定于4月至6月组织2018年地方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布如下:一、招生学科专业学校2018年地方博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如下:各专业研究方向和导师可参考学校2018年军队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有关信息。二、招生范围及基本条件考生须符合教育部关于招收博士研究生的有关规定,并应注意以下几点:(1)考生须为地方高校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最迟在入学前获得硕士学位),或者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地方人员,或者具有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地方人员。不招收现役军人考生。(2)须有至少2名与报考学科专业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专家的书面推荐。(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等部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我校有关要求。三、招生方式学校以“申请-审核”和“普通招考”两种方式招收地方博士研究生,两者可同时兼报。其中,确定以“申请-审核”方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招生考试。报名采取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考生须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报名工作,只完成网上报名但未按时办理现场确认手续的,本次报名无效。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可委托他人办理相关手续。(一)“申请-审核”方式1.网上报名4月20日至5月23日,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用学信网帐号登录研招网博士网报栏目,向海军工程大学提交报名信息(需上传本人近期正面免冠彩色头像照片,格式jpg,大小20k-100k,底色为蓝色),选择“申请-审核”方式(页面显示为“申请-考核”)。报名信息填写完毕生成报名号后,在页面右上角“附加要求”下载填写《海军工程大学以“申请-审核”方式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海军工程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信息简表》(相关表格同时在互联网海军工程大学招生信息网提供下载)。2.现场确认5月24日,网报成功的考生携带“申请表”、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或研究生证)、本科和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原件等材料到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机关楼一楼东侧)进行报名现场确认和资格审查。3.工作流程5月25日上午,资格审查合格的考生在海工医院参加体检,下午到有关院系参加综合考核。(二)“普通招考”方式1.网上报名4月20日至5月30日,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用学信网帐号登录互联网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博士网报栏目,向海军工程大学提交报名信息(需上传本人近期正面免冠彩色头像照片,格式jpg,大小20k-100k,底色为蓝色),并选择“普通招考”方式。报名信息填写完毕生成报名号后,在页面右上角“附加要求”下载填写《2018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海军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信息简表》(相关表格同时在互联网海军工程大学招生信息网提供下载)。2.现场确认6月1日,网报成功的考生携带《海军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信息简表》《2018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和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或研究生证)、本科和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到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机关楼一楼东侧),核验并确认报名信息。报名信息经考生签字确认后,一律不得更改。3.准考证下载考生须于6月6日至10日登录网上报名系统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涂改无效)。4.考试时间初试时间定于6月9日至10日,共三门笔试科目(①外国语;②业务课一;③业务课二),每科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复试时间定于6月11日,主要进行体格检查和综合素质考查(含思想政治素质、外语听力及口语水平、学术能力和创新潜力等)。四、有关说明1 .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1)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后在与所报考专业相近岗位工作满6年(时间截至报考当年8月31日);(2)CET6≥426分,或PETS5≥50分,或TOEFL≥75分,或IELTS≥5.5分(成绩有效期五年,截至报考当年8月31日);(3)近3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篇以上(含)与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或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5)。2.考生提交的《2018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A4纸双面打印)内容和相关佐证材料须真实、完善,单位同意报考的意见明确,并加盖公章。凡因提供虚假材料或报考条件不符而影响考试、录取的,责任由考生自负。3.学校对考生初、复试成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择优录取。录取工作拟于6月份完成。4.博士研究生学习形式为全日制(秋季入学),学制为3年至4.5年。应届生报到时须提供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5.研究生学费执行湖北省物价局核定的学费标准,并参照教育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有关政策,实行奖助学金制度。海军工程大学研招办2018年4月20日

马浮

2018年度中英博士生短期科研访学项目已经开放申请!

受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商业、能源与工业政策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托,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和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共同设立博士生短期科研访学项目,2018/19年将继续资助中国及英国在读博士研究生前往对方国家开展为期3-12个月的科研访学,以支持中英两国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项目将优先支持以下科学研究领域的博士研究生交流:健康/生命科学(例如: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疟疾、肺结核、被忽视的热带病、儿童死亡率、孕产妇健康)环境技术(例如:气候变化、绿色技术、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服务、资源短缺问题)食品和水安全能源 城镇化 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提高民众福祉的教育和创意产业目的与预期成果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博士生交流,推动研究能力提升。通过构建基于博士生交换机制的机构合作将使未来的高等教育机构学生受益,从而进一步加强中英两国在研究创新领域的联系。本项目的预期成果将包括通过国际培训和发展机会,提升个人能力;为中英两国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合作经验且经过高级专业培训的研究人才,以能够为科研创新贡献力量并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中英两国博士研究生在国际学术圈的参与度,加深彼此的文化理解,建立长期可持续性的研究合作关系;开拓国际联合培养渠道;促进了解中英两国的研究优势。项目申请截止日期为2018年9月20日。申请人资格中英双方申请人均须为博士学位全日制在读学生;中方申请人必须来自能够授予博士学位的单位,并符合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规定的申请条件,应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英方接收院校必须为英国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具体要求请参考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发布的项目指南。

超人

大家都为什么考博?采访了12名考生,发现最主要原因竟是这个

摘要运用文化资本理论,以12名考博个案为研究对象,开展深度访谈,对收集资料进行三级编码,从考博动机、考博途径、考博后的自我认同感三个方面进行分类描述,形成扎根理论。研究发现,第一,考博动机源于经济、生活的压力与冲突,也有道德责任的规范和自身信仰的追求,但最终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权力地位的获得;第二,在地位获得过程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文化资本起到关键作用;第三,拥有了文化资本不一定就必然拥有经济资本或社会资本,行动者经济资本或社会资本占有的数量取决于其有效利用关系网络规模的大小,依赖于和他联系的每个人所拥有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的多少。 一、引言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2018年,高校毕业本专科人数达753.31万人,毕 业研究生数60.44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48.1%,预计2020年,高等教育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突破50%,大学生就业将成为突出问题。早在几年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已成 为社会关注热点,硕士研究生就业已经面临多重压力。1980年,全国博士研究生招生数约900人;2010年,博士招生人数达4.78万人;2015年招 生5.38万人;2017年为5.80万人;2018年约8万人;预计2021年,将突破10万人。近几年,博士招生规模并没有明显扩大,就业也相对稳定。高耀,沈文钦对75所高校博士毕业生的调查显示,我国高校总体就业率普遍很高,其中艺术类和师范类 普遍高于工科类院校。2018年,随着《关于高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一些地方院校加大了“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力度,通过给博士及博士后“高额的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相关配套补助”等措施吸引高层次人才。同时,高校内部也鼓励在校教师攻读博士,并推出相关激励政策,如“报销学费、攻读博士期间正常发放工资”等。在这种背景下,大批硕士研究生和高校在职人员加入考博队伍。布迪厄认为文化资本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知识的提高可以改变其社会地位;日本学者天野郁夫认为,拥有社会资本的多少,意味着其社会地位的高低;陆学艺按照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的分类标准把中国社会分为十大阶层,不同阶层的人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李强对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的研究发现,经济地位与职业声望及权力地位存在不一致性,人们对社会地位的评判不是仅依拥有财富的多少,社会影响力和道德价值观也是评价的主要变量。相关研究者从经济、声望、权力、知识几个方面对社会地位进行了划分,探讨了不同阶层间社会流动过程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以及不同资本之间的相互转化。但对阶层流动中个体向上流动的动机、资本 的使用方式,以及不同资本间的转换方式缺乏较深入的研究。相关研究多使用量化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缺少针对个案的“解剖麻雀式”深度研究。本研究以12名博士作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被研究者考博的动机、所使用的社会资本,以及文化资本(博士学位)是如何转化为经济资本和社会声望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本研究以考博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中抽取20名样本对象,去除个别中途退出和其他原因者,最终获取有效样本12名。其中7名男性,5名女性;涉及大学教师、应届硕士和往届硕士毕业生。考虑到不同学科的差异性,样本抽取了理学、文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收入层次上也 考虑到不同收入群体,工作经历上也涉及到无工作经历到25年工作经历的不同群体;研究者进行了为期6年的跟踪观察,除2名受访者未能顺利毕业外,其它10名受访者都顺利完成了学业。(详见表1)(二)研究方法研究者本人是一名在读博士生,与考博群体有着类似的经历和感受,这种共同经历成为我与对话者的一个重要连接点。但其劣势同样存在,由于自身作为“局内人”的囿限,会导致自身价值观的干预,影响研究的信度和效度,为了克服这一障碍,在把自身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时,专门找了另外的专业研究者对本研究者进行了访谈,以局内人(研究者)作为局外人(被研究者)进行研究,以保证研究的真实性。通过分析“考博的动机、考博所使用的社会资本、博士毕业后的文化资本转换”三个方面,建立分析框架,运用半结构式访谈、参与式观察等质的研究方法采集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编码整理, 建构扎根理论。● ● ●三、研究结果动机是心理学概念,主要指引发某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力量和念头,这里主要探讨是何种境遇 促发了样本对象的考博动机;关系(这里主要指 人际关系)主要指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心理关系, 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 等,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指出了江村人们长时间形成的差序格局,这里主要指社会关系网 络在考博过程中所发生的作用;地位主要指一个人的荣誉和声望,这里主要指博士学位能否实 现一个人的地位转换,即实现个体向上流动的过程。(一)考博动机:功利价值与自由价值并存源自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对权力的渴望, 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改变当下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或权力地位是每位考博者选择考博这一通 道的源初动机。接下来的四组访谈主要针对访谈 对象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和冲突所做出考博选择的 一个深度描述,其目的在于从中发现受访者在考博的过程中所承受的主、客观压力及做出考博选择的反应,通过观察其动作、表情,对访谈对话的录音进行整理,从中找出其中考博的意义和价值。1.迫于工作压力从所获取的田野资料来看,在9名有工作经历的考博者中,工作环境尤其是工作压力是其考博的主要动因。有6名受访者都谈到了工作压力,占样本总量的50%。受访者E老师表情很压抑,有些欲言又止,但长吁一口气后,还是吐出了自己的心声:“我原来在T市的一所独立学工作,那时已经是团委书记了,但总是想着独立学院没有编制,科研环境又不好,就一直想离开。后来,通过一些关系回到老家的一所地方本科院校,本想着可以一展宏图,谁知道工作那么难搞定,到现在(被访时候)还是学校的临时工,在别人面前总感觉低人一等,每天坐在办公室压力都很大,总想早一点离开这个地方,太压抑了!”E老师的叙述传达了一种内心冲突,“总觉 得低人一等”显示了E老师主观感受到与同事相比 自己在社会地位上低人一等的感觉,“那时已经是团委书记”则表露了其对政治地位的渴望,对权力的渴望,对当前所处政治地位的不满。最后通过一些社会关系实现了向另一工作单位的横向流动,但到了新单位后发现比先前的工作状况更糟,由于情感的无法接受,导致其最终选择考博改变其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受访者G是一所转型期的新建本科院校教务处的科员,她说:“我们学校要向工科院校转型, 教育技术学取消了,学校让我们出去研修,然后 回来教计算机专业,不伦不类的,我可不想那 样……我现在教务处工作,每天看着行政上那批 人,每天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我仿佛看到了 自己的终点。”G老师考博的动机源于价值观的冲突,G老师对权力斗争的厌倦是其考博冲突的动因,她并不想得过且过,她想通过考博提高自身的文化和教育层次,从而实现其社会地位的跃迁,满足向上 流动的需要。2.承担家庭责任受访者H老师是一所地方本科院校教育学院的副书记,他的妻子硕士毕业后想随丈夫进入这所院校,但这所学校要求“具有全日制博士学位者且家属学历是硕士研究生以上”才能符合这所 院校的引进条件。虽然H老师也找了学校的主要领导去“疏通关系”,但领导也不敢突破这条“红线”,最后还是鼓励其通过考博去解决家属工作。谈到这些问题,H老师有些失落:“虽然我是副处级,但学校有规定,只有博士学位才能解决家属工作,虽然我找Y书记(校党委书记)说了很多次,但他说他不敢开这个口子(破例),如果他开这个口子,其他副校长、副书记都这么做,学校就会陷入被动,学校的相关政策就会受到挑战。”受访者J的女朋友在一所民办幼园工作,J说:“为了能和女朋友早一点在一起(二人不在一个城市),我博士毕业可以去一个差一点的地方院 校,学校能解决家属工作,我们两个就可以在一 起了,我们谈朋友都7年了,如果现在因为工作问 题把人家抛弃了,会对她造成伤害,自己感情上 也接受不了。”受访者E老师有着同样的困境,E说;“我原 来在T市的一所高校工作,由于妻子在老家工作, 父母也已年迈,为了能离家近一点,就托关系想 调回老家这所本科院校,等自己工作稳定后,把 老婆也调过来,没想到调动工作这么难,到现 在自己的工作还没有解决,更谈不上老婆的工 作了,只好考博自寻出路,都是被逼出来的啊!(言语中有几分无奈)三位受访者考博的动机源于一种道德责任的需要,通过考博可以解决两地分居的问题,可以 改变其现有的经济和生活现状,生活上的不满是 促发其考博的冲突根源。3.争取政治地位不同于前二者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一些受访者考博的动机是基于对权力的渴望,在他们看来,只有离权力越近,才越能够更从容地应对工作,才能获得更多的收入,也才能离自由更近。受访者A工作在省会城市的一所二本院校,任人 处长,他说:“我小时候家里很穷,是奶奶把我养大的,长大后就是想多挣钱、当大官孝敬奶奶。你也知道,当官在农村很有地位的。如果博士毕业后,回到我们学校竞争副校长机会就会更 大些。受访者K与A的情况大体相似,K说:“我是个来自农村的大学生,那时候(刚毕业留校),住的是‘筒子房’,条件很差,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学校的Z书记(学校党委书记),Z书记说有什么事直接找他,后来学校竞选学生处副处长,但由于我条件不够,当时想到了Z书记,但当 时不敢找啊,你想啊,人家是学校书记,我才是一个科员,但我那时谁也不认识,就硬着头皮碰运气吧,结果Z书记给了我这次竞选的机会,我真当上了副处长,后来又当了处长,现在学校副校长空缺,我想争取一下,如果有个博士学位,那么竞争优势就大一些。”二位受访者想通过博士学位获得政治资本, 从而实现社会地位的转变。在这过程中高学历成为制约他们前进的障碍,攻读博士学位是他们的现实选择。4.选择一种生活方式韦伯提出把学术作为一种志业,曾激励 了很多学者“为学术而学术”,席勒把学者分为 谋生型学者和哲学型学者,谋生型学者学术的目 的仅满足于生存的需要,而哲学型学者学术的目 的则为了闲逸的好奇。博士群体是学术研究的主 要群体,一旦成为博士的一员意味着一生将远离 喧嚣与繁华,静守孤独与寂寞,这是一种追求, 也是一种志业,是不为权力和金钱所左右的知识分子价值观。这种把文化资本看为第一人生要义的价值观在考博群体中也为数不少。受访者C这样说:“我考博就是为了能进高校工作,能够做我想做的事情,并且我一直都有考博的情怀,选择 了读博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受访者D则把学术追求作为毕生的志业,她说:“我考博在上 本科时就想好了,如果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考完博我还准备读博士后。”受访者C和D都是应届生,她们对报考的学校和导师都比较看重,受访者C报考的是本校的博士生,考上后可以继续自己 的研究方向,原有的学术资源能够得到很好的运用。D是隔壁学校的一名硕士,她报了两所学校, 一所211,一所985,两个学校都达到了录取分数线,成绩排名都很靠前,到底上哪一个学校一直 犹豫不决,后来选择了985。能够看得出,她对学术及专业发展的重视,如果仅仅为了拿个文凭, 一般会选择容易毕业、学术要求低一些的学校, 这所211院校实行三年学制,也相对容易毕业;而 985院校则实行四年学制,学术要求高,也不容易 毕业。受访者D选择了这个985院校,可以看出她 更看重学术的质量而非仅仅为了拿个文凭。与上述几个案例不同的是,C和D认为自身学历太低导致其不能找到好工作,通过提高受教 育水平获得更多的文化资本,通过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的转换,最终实现其经济地 位、社会地位的转变。博士作为学位的最高层次,是一种稀缺资源,获得高学历便可获得威望较高的职业,同时也可获得较高的收入和较大的权力。(二)考博行动:个体努力和社会关系网络 是实现考博目标的重要途径在目标达成过程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 文化资本往往在不同场景、不同对象之间产生不 同的结果,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考博目标达成 的过程中,不同关系群体所使用的资本策略,不 同关系资本在不同场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用。1.疏通人际关系 受访者A报考的是一所985高校,第一年为英语不上线而落榜,第二年考的时候就提前跟导 师进行了沟通。他说:“现在导师所拥有的名额 少,如果正常排队,我要等四、五年才能排上, 我可等不及啊,我就找了省里的重要关系(他不 愿说出具体的内容),多要了一个名额,没有占 学校的名额,导师也落个顺水人情,现在总算录 取了(长吁一口气),从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人际 关系的重要性。受访者L也是第二年才考上的,他说:“我 第一年报考的是母校(硕士就读学校),报考前 我也询问了一个师姐,师姐说考这位导师得要30 万,开始我还不信,后来成绩下来后排名第一, 面试却被刷了下来,我才明白师姐说得对。2.坚守学术信念金钱、权力、社会关系虽然在考博中起很大作用,但并非所有的情况都是如此,受访者E与他们的情况完全不同。E说:“我已经是第三年考了,如果今年再失利的话,可能就放弃了,这 个学校(现在就读的)本来仅准备碰碰运气,但 我也找了关系,有一个同事和这个导师是同学, 但这个同事一直没时间和我一起去,没办法,我 就直接和导师预约,导师也很爽快地答应与我会面。没想到我们一见如故,有很多共同的话语, 在学术领域我们能够进行深度的沟通,导师正好也想要个男生,我笔试又考了第一名,就顺利录取了。录取前,我的一个老师让我专程再来‘看一下’导师,让我准备3万块钱,我思忖了再三, 最后没有送这3万块钱。因为我坚持认为,学术是 纯粹和圣洁的,我相信会有真正的学者,后来证 明,我遇到了一个好的老师。”个人所拥有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 在考博的过程中,即社会流动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流动是探究职业结构从上到下或从下到 上的垂直流动程度和模式,地位获得研究的是为什么这种流动会发生,为什么没有发生?但通过 本次访谈我们发现,社会流动的过程是根据场景和时段发生变化的。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场域、不同的互动关系之间,不同资本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流动作用。受访者A利用经济资本和权力资本实现了考博的目标,因为其自身不具备考博所要 求的文化资本;但这一情况并不适用于L,起初L 也认为经济资本在考博过程中会起很大的作用, 但他仍然坚持认为文化资本是最重要的,考博更看重的应该是文化资本,他对使用社会资源深恶痛绝,利用社会关系实现考博梦想他是无法接受的,但事实上他依然使用了社会资本,他的父亲通过社会关系帮他实现了考博的梦想。受访者E是一个工作多年的考博者,他懂得社会关系和金钱在考博中的作用,但他的内心是排斥的,他渴望能够遇到注重文化资本的老师,从而实现价值的相互认同,这样才是他追寻的考博理想,他也试图通过其他社会关系联络导师,但由于各种原因,还是放弃了,最终出乎意料的是,他还是靠文化资本实现了自己的考博梦。(三)考博结果:文化资本可以实现身份和地位的转变考博的源初动机主要是为了经济地位的转变、 权力地位的获得、社会声望的增加三个方面,但这 些博士生在毕业后是否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是否实 现了自我的认同?是否实现了经济地位、政治地 位、社会地位的转变?四年后,本研究对样本对象 进行了追踪调查,进行了再次访谈。1.生活得以安逸受访者F是我的师姐,她毕业后回到了原来 工作的单位,单位分了一套100多平方的房子,10多万的安家费,5年内享受副教授待遇,如果家属 没有工作,按一定条件解决家属工作。在对她访 谈时,她显得很高兴,她说:“像我们拖家带口的,能安顿下来,给的条件也不错,就已经很满 足了,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虽然是一所地方院校,但做学问嘛,就得守住孤独和寂寞, 抵挡得住大城市的喧嚣与繁华。”她对未来的憧 憬让人倾羡不已,从她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她的幸福与满足。但受访者I却与她的情况略有不同,他在博士 毕业后经历了少许的曲折,I博士毕业后去了一所不错的师范院校。他说:“我现在一个月才多块钱的工资,我老婆的工作又不给解决,现在 还没敢要孩子,学校按项目分配经费,可你也知 道,国家项目不好拿呀!”后来在他的导师引荐下,他回到了本科毕业的母校(一所地方新建 本科院校),母校还算优厚,给了他一套90平方 的房子,30万的安家费,按副教授对待,一个月8000多的工资……他的老婆也考上了硕士,毕业 后家属工作也将得以解决。2.政治地位得到提升受访者F和I都解决了来自生活的压力,实现了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转变。接下来两位受访者是学校的领导。受访者B考博前已经是教育学院的院长,博士毕业后很快荣升为科研处长,这次 学校副校长有两个空缺,要求竞选者必须具备博 士、教授条件,且45岁以下,全校就两个符合条件的,他成功的几率很大。但由于一些原因,在 副校长的竞选中失败了,但后来他告诉我,他去 另外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当校长了(副厅级)。受访者K告诉我:“博士毕业后,我顺利当上了学校的工会主席,下次换届不出意外的话就可以当上 学校的副校长了。”从访问的几个案例可以看出,受访者基本实现了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文化地位,甚至政治 地位的转变,成为单位的中坚力量。但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及政治资本的转换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上的考验和个人努力。受访者F博士毕业很快得到雇主的认可,顺利实现了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及政治资本的转变;但受访者I却没有那么 幸运,当文化资本没有得到教育制度认可时,文 化资本的效用就很难发挥,I经过一番波折后,寻 找到了能够认可自身的雇主。受访者B和K博士毕 业后也顺利实现了自己的政治诉求。文化资本发生了功效,从而顺利转换成了经济资本或政治资 本。需要指出的是,文化资本比经济资本更具掩 盖性,风险也相对更大,它不如经济资本来得直接,实现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转换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策略,甚至社会资本的参与。● ● ●四、结论通过对12位受访者的田野调查,对行动者的考博动机、考博过程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深度描述和梳理,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考博群体的动机源于经济、生活的压力与冲突,也有道德责任的规范和自身信仰的追求,但最终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权力地位的获得;第二,在地位获得过程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都起到了一定的作 用,但文化资本起到关键作用,文化资本是长期积累,需要时间和努力长期达至,因为它付出了辛苦和时间,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意味着其可以带来利润和收益或精神的满足,从而导致许多人乐此不疲的争夺;第三,拥有了文化资本不一定就必然拥有经济资本或社会资本,行动者经济资 本或社会资本占有的数量取决于其有效利用关系网络规模的大小,依赖于和他联系的每个人所拥 有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的多少。● ● ●摘自: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0年3月,第2期.文化资本对个人际遇的影响 ——基于12名考博个案的质性研究;转自人文社科新方法。作者:顾拓宇,郭秋文. 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马龙

大家都为什么考博?采访了12名考生,发现最主要原因竟是这个

摘要运用文化资本理论,以12名考博个案为研究对象,开展深度访谈,对收集资料进行三级编码,从考博动机、考博途径、考博后的自我认同感三个方面进行分类描述,形成扎根理论。研究发现,第一,考博动机源于经济、生活的压力与冲突,也有道德责任的规范和自身信仰的追求,但最终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权力地位的获得;第二,在地位获得过程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文化资本起到关键作用;第三,拥有了文化资本不一定就必然拥有经济资本或社会资本,行动者经济资本或社会资本占有的数量取决于其有效利用关系网络规模的大小,依赖于和他联系的每个人所拥有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的多少。 一、引言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2018年,高校毕业本专科人数达753.31万人,毕 业研究生数60.44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48.1%,预计2020年,高等教育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突破50%,大学生就业将成为突出问题。早在几年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已成 为社会关注热点,硕士研究生就业已经面临多重压力。1980年,全国博士研究生招生数约900人;2010年,博士招生人数达4.78万人;2015年招 生5.38万人;2017年为5.80万人;2018年约8万人;预计2021年,将突破10万人。近几年,博士招生规模并没有明显扩大,就业也相对稳定。高耀,沈文钦对75所高校博士毕业生的调查显示,我国高校总体就业率普遍很高,其中艺术类和师范类 普遍高于工科类院校。2018年,随着《关于高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一些地方院校加大了“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力度,通过给博士及博士后“高额的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相关配套补助”等措施吸引高层次人才。同时,高校内部也鼓励在校教师攻读博士,并推出相关激励政策,如“报销学费、攻读博士期间正常发放工资”等。在这种背景下,大批硕士研究生和高校在职人员加入考博队伍。布迪厄认为文化资本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知识的提高可以改变其社会地位;日本学者天野郁夫认为,拥有社会资本的多少,意味着其社会地位的高低;陆学艺按照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的分类标准把中国社会分为十大阶层,不同阶层的人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李强对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的研究发现,经济地位与职业声望及权力地位存在不一致性,人们对社会地位的评判不是仅依拥有财富的多少,社会影响力和道德价值观也是评价的主要变量。相关研究者从经济、声望、权力、知识几个方面对社会地位进行了划分,探讨了不同阶层间社会流动过程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以及不同资本之间的相互转化。但对阶层流动中个体向上流动的动机、资本 的使用方式,以及不同资本间的转换方式缺乏较深入的研究。相关研究多使用量化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缺少针对个案的“解剖麻雀式”深度研究。本研究以12名博士作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被研究者考博的动机、所使用的社会资本,以及文化资本(博士学位)是如何转化为经济资本和社会声望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本研究以考博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中抽取20名样本对象,去除个别中途退出和其他原因者,最终获取有效样本12名。其中7名男性,5名女性;涉及大学教师、应届硕士和往届硕士毕业生。考虑到不同学科的差异性,样本抽取了理学、文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收入层次上也 考虑到不同收入群体,工作经历上也涉及到无工作经历到25年工作经历的不同群体;研究者进行了为期6年的跟踪观察,除2名受访者未能顺利毕业外,其它10名受访者都顺利完成了学业。(详见表1)(二)研究方法研究者本人是一名在读博士生,与考博群体有着类似的经历和感受,这种共同经历成为我与对话者的一个重要连接点。但其劣势同样存在,由于自身作为“局内人”的囿限,会导致自身价值观的干预,影响研究的信度和效度,为了克服这一障碍,在把自身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时,专门找了另外的专业研究者对本研究者进行了访谈,以局内人(研究者)作为局外人(被研究者)进行研究,以保证研究的真实性。通过分析“考博的动机、考博所使用的社会资本、博士毕业后的文化资本转换”三个方面,建立分析框架,运用半结构式访谈、参与式观察等质的研究方法采集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编码整理, 建构扎根理论。● ● ●三、研究结果动机是心理学概念,主要指引发某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力量和念头,这里主要探讨是何种境遇 促发了样本对象的考博动机;关系(这里主要指 人际关系)主要指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心理关系, 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 等,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指出了江村人们长时间形成的差序格局,这里主要指社会关系网 络在考博过程中所发生的作用;地位主要指一个人的荣誉和声望,这里主要指博士学位能否实 现一个人的地位转换,即实现个体向上流动的过程。(一)考博动机:功利价值与自由价值并存源自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对权力的渴望, 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改变当下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或权力地位是每位考博者选择考博这一通 道的源初动机。接下来的四组访谈主要针对访谈 对象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和冲突所做出考博选择的 一个深度描述,其目的在于从中发现受访者在考博的过程中所承受的主、客观压力及做出考博选择的反应,通过观察其动作、表情,对访谈对话的录音进行整理,从中找出其中考博的意义和价值。1.迫于工作压力从所获取的田野资料来看,在9名有工作经历的考博者中,工作环境尤其是工作压力是其考博的主要动因。有6名受访者都谈到了工作压力,占样本总量的50%。受访者E老师表情很压抑,有些欲言又止,但长吁一口气后,还是吐出了自己的心声:“我原来在T市的一所独立学工作,那时已经是团委书记了,但总是想着独立学院没有编制,科研环境又不好,就一直想离开。后来,通过一些关系回到老家的一所地方本科院校,本想着可以一展宏图,谁知道工作那么难搞定,到现在(被访时候)还是学校的临时工,在别人面前总感觉低人一等,每天坐在办公室压力都很大,总想早一点离开这个地方,太压抑了!”E老师的叙述传达了一种内心冲突,“总觉 得低人一等”显示了E老师主观感受到与同事相比 自己在社会地位上低人一等的感觉,“那时已经是团委书记”则表露了其对政治地位的渴望,对权力的渴望,对当前所处政治地位的不满。最后通过一些社会关系实现了向另一工作单位的横向流动,但到了新单位后发现比先前的工作状况更糟,由于情感的无法接受,导致其最终选择考博改变其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受访者G是一所转型期的新建本科院校教务处的科员,她说:“我们学校要向工科院校转型, 教育技术学取消了,学校让我们出去研修,然后 回来教计算机专业,不伦不类的,我可不想那 样……我现在教务处工作,每天看着行政上那批 人,每天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我仿佛看到了 自己的终点。”G老师考博的动机源于价值观的冲突,G老师对权力斗争的厌倦是其考博冲突的动因,她并不想得过且过,她想通过考博提高自身的文化和教育层次,从而实现其社会地位的跃迁,满足向上 流动的需要。2.承担家庭责任受访者H老师是一所地方本科院校教育学院的副书记,他的妻子硕士毕业后想随丈夫进入这所院校,但这所学校要求“具有全日制博士学位者且家属学历是硕士研究生以上”才能符合这所 院校的引进条件。虽然H老师也找了学校的主要领导去“疏通关系”,但领导也不敢突破这条“红线”,最后还是鼓励其通过考博去解决家属工作。谈到这些问题,H老师有些失落:“虽然我是副处级,但学校有规定,只有博士学位才能解决家属工作,虽然我找Y书记(校党委书记)说了很多次,但他说他不敢开这个口子(破例),如果他开这个口子,其他副校长、副书记都这么做,学校就会陷入被动,学校的相关政策就会受到挑战。”受访者J的女朋友在一所民办幼园工作,J说:“为了能和女朋友早一点在一起(二人不在一个城市),我博士毕业可以去一个差一点的地方院 校,学校能解决家属工作,我们两个就可以在一 起了,我们谈朋友都7年了,如果现在因为工作问 题把人家抛弃了,会对她造成伤害,自己感情上 也接受不了。”受访者E老师有着同样的困境,E说;“我原 来在T市的一所高校工作,由于妻子在老家工作, 父母也已年迈,为了能离家近一点,就托关系想 调回老家这所本科院校,等自己工作稳定后,把 老婆也调过来,没想到调动工作这么难,到现 在自己的工作还没有解决,更谈不上老婆的工 作了,只好考博自寻出路,都是被逼出来的啊!(言语中有几分无奈)三位受访者考博的动机源于一种道德责任的需要,通过考博可以解决两地分居的问题,可以 改变其现有的经济和生活现状,生活上的不满是 促发其考博的冲突根源。3.争取政治地位不同于前二者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一些受访者考博的动机是基于对权力的渴望,在他们看来,只有离权力越近,才越能够更从容地应对工作,才能获得更多的收入,也才能离自由更近。受访者A工作在省会城市的一所二本院校,任人 处长,他说:“我小时候家里很穷,是奶奶把我养大的,长大后就是想多挣钱、当大官孝敬奶奶。你也知道,当官在农村很有地位的。如果博士毕业后,回到我们学校竞争副校长机会就会更 大些。受访者K与A的情况大体相似,K说:“我是个来自农村的大学生,那时候(刚毕业留校),住的是‘筒子房’,条件很差,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学校的Z书记(学校党委书记),Z书记说有什么事直接找他,后来学校竞选学生处副处长,但由于我条件不够,当时想到了Z书记,但当 时不敢找啊,你想啊,人家是学校书记,我才是一个科员,但我那时谁也不认识,就硬着头皮碰运气吧,结果Z书记给了我这次竞选的机会,我真当上了副处长,后来又当了处长,现在学校副校长空缺,我想争取一下,如果有个博士学位,那么竞争优势就大一些。”二位受访者想通过博士学位获得政治资本, 从而实现社会地位的转变。在这过程中高学历成为制约他们前进的障碍,攻读博士学位是他们的现实选择。4.选择一种生活方式韦伯提出把学术作为一种志业,曾激励 了很多学者“为学术而学术”,席勒把学者分为 谋生型学者和哲学型学者,谋生型学者学术的目 的仅满足于生存的需要,而哲学型学者学术的目 的则为了闲逸的好奇。博士群体是学术研究的主 要群体,一旦成为博士的一员意味着一生将远离 喧嚣与繁华,静守孤独与寂寞,这是一种追求, 也是一种志业,是不为权力和金钱所左右的知识分子价值观。这种把文化资本看为第一人生要义的价值观在考博群体中也为数不少。受访者C这样说:“我考博就是为了能进高校工作,能够做我想做的事情,并且我一直都有考博的情怀,选择 了读博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受访者D则把学术追求作为毕生的志业,她说:“我考博在上 本科时就想好了,如果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考完博我还准备读博士后。”受访者C和D都是应届生,她们对报考的学校和导师都比较看重,受访者C报考的是本校的博士生,考上后可以继续自己 的研究方向,原有的学术资源能够得到很好的运用。D是隔壁学校的一名硕士,她报了两所学校, 一所211,一所985,两个学校都达到了录取分数线,成绩排名都很靠前,到底上哪一个学校一直 犹豫不决,后来选择了985。能够看得出,她对学术及专业发展的重视,如果仅仅为了拿个文凭, 一般会选择容易毕业、学术要求低一些的学校, 这所211院校实行三年学制,也相对容易毕业;而 985院校则实行四年学制,学术要求高,也不容易 毕业。受访者D选择了这个985院校,可以看出她 更看重学术的质量而非仅仅为了拿个文凭。与上述几个案例不同的是,C和D认为自身学历太低导致其不能找到好工作,通过提高受教 育水平获得更多的文化资本,通过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的转换,最终实现其经济地 位、社会地位的转变。博士作为学位的最高层次,是一种稀缺资源,获得高学历便可获得威望较高的职业,同时也可获得较高的收入和较大的权力。(二)考博行动:个体努力和社会关系网络 是实现考博目标的重要途径在目标达成过程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 文化资本往往在不同场景、不同对象之间产生不 同的结果,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考博目标达成 的过程中,不同关系群体所使用的资本策略,不 同关系资本在不同场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用。1.疏通人际关系 受访者A报考的是一所985高校,第一年为英语不上线而落榜,第二年考的时候就提前跟导 师进行了沟通。他说:“现在导师所拥有的名额 少,如果正常排队,我要等四、五年才能排上, 我可等不及啊,我就找了省里的重要关系(他不 愿说出具体的内容),多要了一个名额,没有占 学校的名额,导师也落个顺水人情,现在总算录 取了(长吁一口气),从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人际 关系的重要性。受访者L也是第二年才考上的,他说:“我 第一年报考的是母校(硕士就读学校),报考前 我也询问了一个师姐,师姐说考这位导师得要30 万,开始我还不信,后来成绩下来后排名第一, 面试却被刷了下来,我才明白师姐说得对。2.坚守学术信念金钱、权力、社会关系虽然在考博中起很大作用,但并非所有的情况都是如此,受访者E与他们的情况完全不同。E说:“我已经是第三年考了,如果今年再失利的话,可能就放弃了,这 个学校(现在就读的)本来仅准备碰碰运气,但 我也找了关系,有一个同事和这个导师是同学, 但这个同事一直没时间和我一起去,没办法,我 就直接和导师预约,导师也很爽快地答应与我会面。没想到我们一见如故,有很多共同的话语, 在学术领域我们能够进行深度的沟通,导师正好也想要个男生,我笔试又考了第一名,就顺利录取了。录取前,我的一个老师让我专程再来‘看一下’导师,让我准备3万块钱,我思忖了再三, 最后没有送这3万块钱。因为我坚持认为,学术是 纯粹和圣洁的,我相信会有真正的学者,后来证 明,我遇到了一个好的老师。”个人所拥有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 在考博的过程中,即社会流动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流动是探究职业结构从上到下或从下到 上的垂直流动程度和模式,地位获得研究的是为什么这种流动会发生,为什么没有发生?但通过 本次访谈我们发现,社会流动的过程是根据场景和时段发生变化的。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场域、不同的互动关系之间,不同资本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流动作用。受访者A利用经济资本和权力资本实现了考博的目标,因为其自身不具备考博所要 求的文化资本;但这一情况并不适用于L,起初L 也认为经济资本在考博过程中会起很大的作用, 但他仍然坚持认为文化资本是最重要的,考博更看重的应该是文化资本,他对使用社会资源深恶痛绝,利用社会关系实现考博梦想他是无法接受的,但事实上他依然使用了社会资本,他的父亲通过社会关系帮他实现了考博的梦想。受访者E是一个工作多年的考博者,他懂得社会关系和金钱在考博中的作用,但他的内心是排斥的,他渴望能够遇到注重文化资本的老师,从而实现价值的相互认同,这样才是他追寻的考博理想,他也试图通过其他社会关系联络导师,但由于各种原因,还是放弃了,最终出乎意料的是,他还是靠文化资本实现了自己的考博梦。(三)考博结果:文化资本可以实现身份和地位的转变考博的源初动机主要是为了经济地位的转变、 权力地位的获得、社会声望的增加三个方面,但这 些博士生在毕业后是否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是否实 现了自我的认同?是否实现了经济地位、政治地 位、社会地位的转变?四年后,本研究对样本对象 进行了追踪调查,进行了再次访谈。1.生活得以安逸受访者F是我的师姐,她毕业后回到了原来 工作的单位,单位分了一套100多平方的房子,10多万的安家费,5年内享受副教授待遇,如果家属 没有工作,按一定条件解决家属工作。在对她访 谈时,她显得很高兴,她说:“像我们拖家带口的,能安顿下来,给的条件也不错,就已经很满 足了,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虽然是一所地方院校,但做学问嘛,就得守住孤独和寂寞, 抵挡得住大城市的喧嚣与繁华。”她对未来的憧 憬让人倾羡不已,从她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她的幸福与满足。但受访者I却与她的情况略有不同,他在博士 毕业后经历了少许的曲折,I博士毕业后去了一所不错的师范院校。他说:“我现在一个月才多块钱的工资,我老婆的工作又不给解决,现在 还没敢要孩子,学校按项目分配经费,可你也知 道,国家项目不好拿呀!”后来在他的导师引荐下,他回到了本科毕业的母校(一所地方新建 本科院校),母校还算优厚,给了他一套90平方 的房子,30万的安家费,按副教授对待,一个月8000多的工资……他的老婆也考上了硕士,毕业 后家属工作也将得以解决。2.政治地位得到提升受访者F和I都解决了来自生活的压力,实现了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转变。接下来两位受访者是学校的领导。受访者B考博前已经是教育学院的院长,博士毕业后很快荣升为科研处长,这次 学校副校长有两个空缺,要求竞选者必须具备博 士、教授条件,且45岁以下,全校就两个符合条件的,他成功的几率很大。但由于一些原因,在 副校长的竞选中失败了,但后来他告诉我,他去 另外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当校长了(副厅级)。受访者K告诉我:“博士毕业后,我顺利当上了学校的工会主席,下次换届不出意外的话就可以当上 学校的副校长了。”从访问的几个案例可以看出,受访者基本实现了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文化地位,甚至政治 地位的转变,成为单位的中坚力量。但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及政治资本的转换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上的考验和个人努力。受访者F博士毕业很快得到雇主的认可,顺利实现了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及政治资本的转变;但受访者I却没有那么 幸运,当文化资本没有得到教育制度认可时,文 化资本的效用就很难发挥,I经过一番波折后,寻 找到了能够认可自身的雇主。受访者B和K博士毕 业后也顺利实现了自己的政治诉求。文化资本发生了功效,从而顺利转换成了经济资本或政治资 本。需要指出的是,文化资本比经济资本更具掩 盖性,风险也相对更大,它不如经济资本来得直接,实现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转换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策略,甚至社会资本的参与。● ● ●四、结论通过对12位受访者的田野调查,对行动者的考博动机、考博过程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深度描述和梳理,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考博群体的动机源于经济、生活的压力与冲突,也有道德责任的规范和自身信仰的追求,但最终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权力地位的获得;第二,在地位获得过程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都起到了一定的作 用,但文化资本起到关键作用,文化资本是长期积累,需要时间和努力长期达至,因为它付出了辛苦和时间,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意味着其可以带来利润和收益或精神的满足,从而导致许多人乐此不疲的争夺;第三,拥有了文化资本不一定就必然拥有经济资本或社会资本,行动者经济资 本或社会资本占有的数量取决于其有效利用关系网络规模的大小,依赖于和他联系的每个人所拥 有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的多少。● ● ●摘自: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0年3月,第2期.文化资本对个人际遇的影响 ——基于12名考博个案的质性研究;转自人文社科新方法。作者:顾拓宇,郭秋文. 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李秋实

山大2018年博士生考试过线名单!看山大博士有多难考

齐鲁网5月11日讯11日,记者从山东大学了解到,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山东大学将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达到山东大学复试分数线的考生进行了公示。公示时间为2018年5月11日-5月24日;公示电话0531-88364334;公示邮箱:shandayanzhaoban@s.e.cn闪电新闻记者 高亚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