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报道,今年9月份,汕头市金平区教育系统引进了1名博士生、13名硕士生进入中小学一线教师岗位。金安区教育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后,引进博士生、硕士生进入中小学将成为常态,同时,会给予这些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有更高的发展平台。对经过考察,有管理能力的博士生、硕士生会提拔到中层岗位,三年之后有机会进入校领导层。从近几年公开的数据上看,每年毕业的博士生五六万人、硕士生约五十万人、本科生数百万人。相对来说,博士生仍是稀缺的高端人才。如今,本科生是中小学教师的主力军,硕士生到中小学当教师也算常见,但博士生到中小学任教,有些人怀疑是不是大材小用?这个问题想必很多教育专家都难以回答,我们只能从现实出发进行深入分析,为何会有博士生选择到中小学任教?一些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想留在大城市,但想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并非易事虽然每年的博士毕业生只有五六万人,但比十年前,已经增加了一倍,博士生的稀缺性已大不如前,除了一些国内外名校博士毕业生能较容易在大城市找到满意的工作之外,还有不少博士生很难在一线城市找到十分满意的工作。为了能留在一线城市,退而求其次,中小学教师也是很好的选项之一。基础学科博士生就业渠道变窄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博士毕业生要么去科研所,要么去大企业搞研发,要么去高校任教。但由于博士生数量的增加,这些机构提供的高端岗位很难容纳这么多博士,博士生的就业渠道自然就变窄了。而基础学科博士生,很难在短期内创造经济效益,所以科研机构为他们提供的岗位会更少。这种情况下,基础学科博士生选择到知名中学当教师,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也是正确的。知名中小学引进高学历人才是普遍现象全国知名的人大附中,早在2010年就有博士后前来应聘,后被录用。据这名博士后说,人大附中全国赫赫有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乃平常事,自己能成为这所学校的老师,感到非常骄傲。他喜欢探究问题、善用探究方法,在研究教材教法方面有很大的优势,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在国家级、省级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课题研究也取得重大突破。他的发展轨迹,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近两年,人大附中录用的新教师基本都是名校的博士生、硕士生,其中北大、清华毕业的博士生也不在少数。另一个发达城市上海也存在同样的情况。在一次教育论坛上,上海一些知名中小学校长齐聚一堂,他们在畅谈基础教育发展的时候承认,学校最近几年引进的新教师基本上都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其实,中小学教师的待遇稳定,尤其是知名中小学的教师,他们不仅有较高的收入、较好的发展平台,还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备受尊敬。博士毕业生在这些学校不仅能发挥自己的学识优势,还能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同时,也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使我国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在多元的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喜欢的方式来实现自身价值,博士生到中小学任教,只要他们生活的快乐,能为社会创造价值,都是值得肯定的。世界是多彩的,所以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这些博士。当然,博士生去中小学任教并不是普遍现象。人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基础教育水平仍存在城乡差距大、区域差距大的问题,一边是博士生、硕士生扎堆的资源集聚型大城市中小学,一边是本科生都不愿意去的资源稀缺型农村中小学。显然,尽快解决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才是真正的当务之急!
最近几所知名高中招聘名校硕士、博士做老师在网上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最知名的莫过于深圳中学了,从聘用名单来看,几乎清一色都是北大、清华毕业的硕士、博士高材生。大家讨论的焦点无非两点,一个是深圳中学给予的丰厚待遇,二是让这些高材生去教高中生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了,是不是有点浪费了?这些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不做过多的讨论。我更关注的是这会带来哪些影响,以及这预示着什么?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中国近几十年来的经济腾飞离不开这庞大的人力基础。这几十年来,取得巨大成就的不仅仅只有经济,在教育领域我们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解放前的文盲遍地,到现在大学生遍地,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可是这种发展模式已经到了一个节点,这种模式渐渐的不适用了,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急需转型升级。中小学招聘教师要求的学历越来越高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表象罢了。很多人应该感觉到了,不仅在教育领域会发生大动作,其他各个领域其实都会发生大动作,其实很多已经在发生了,只是我们作为普通人感受没有那么深刻罢了。其实招聘名校硕士、博士做高中老师背后原因其实是错综复杂的,远不是普通大众想的那么简单。绝不仅仅是学校好大喜功,急需各种门面来装饰那么简单。这个背后其实是有国家文件支持的,现在就算是普通高中,一般最低要求也是硕士了。时代在发展,而且速度还越来越快,任何行业都需要新鲜血液,尤其是高质量的新鲜血液,它才能焕发新的生机。知识换代越来越快,学校尤其是高中学校确实是需要这么一批年轻的高材生来给学校带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文化,这是好事。这群高材生所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学校是一个年轻人待的地方,充满活力的地方,实际上现代大部分人最美好的年华都是在学校度过的。最好的教育永远是言传身教,那种优秀人才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谁不愿意和优秀的人相处呢?学生就更是如此了,因为他们心智尚未成熟,受外界影响更大。传授多么高深的知识都是其次的,主要是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养成合体的言行习惯以及乐观向上的性格。这一切都预示着,在教育领域,我们要来一次大的转型升级了。毕竟新时代来了,教师是新的,学生是新的,两者结合才能创造新的美好未来。
来源:学术志(ID:xueshu001)作者:李山 编辑:学妹本文系《大学教师生存镜像》主题征稿最终,我还是选择了这所二本大学。签合同的头一天,舍友和我聊了一晚上,他劝我说:你得想清楚了,做学术可是需要平台的,平台不高,要想做出点名堂,恐怕得付出比别人多的多的努力,而且,有时候努力过了,也不一定有结果。我说:谢谢兄弟提醒,我想清楚了。此后又有几所不错的院校通过教秘找到我,都被我婉言谢绝了。教秘提醒我说,你是咱们专业唯一没签211的博士生,为了咱们就业数据好看点,你也得再想想。我诚恳地说,谢谢姐,我想清楚了。我还想告诉教秘说现在不兴211了,但是念了4年博士,情商好歹有所提升,话在嘴里转了几圈,终于没说出来。我只是说:对不起,我拖学院后腿了。就这样,我离开了北京这所声名斐然的高校,来到了华东这所普通的大学。做这个决定其实并不容易。可这既是一个自由的选择,也是一个无奈的选择。读博读到第四年,我已疲惫不堪,从一个活蹦乱跳的小鲜肉变成了一个秃且油腻的中年大叔,我累了,只想歇歇。而且,长年熬夜并没有带来多少论文,却带来了一身疾病,我也需要歇歇了。不过,我还是幸运的,一些博士和青椒开玩笑说自己是在拿命换论文,结果就真的没了命。因此,虽有心仪的学校,但是看到他们开出的非升即走的条件时,我就莫名其妙地感到一丝恐惧。舍友曾劝我:求其上得其中,有好学校先去着,即便达不到最终的考核条件,完成的学术成果也能在普通高校换几十万安家费了,而且,到时调动工作,是从名校转入普通院校,要容易的多。他说的很对。只是我的年龄大了,不想再着急地赶一些论文,而是想写出一点能让自己心里还过得去的东西,而在一种高压的环境下,我可能不得不急于发表一些不太成熟的观点,不太成形的成果以及不太严谨的思考,而这又是违心的。 而且,我本科毕业后就结婚了,自从我读研究生时就和爱人两地分居,读完博士我们已经两地七年了,我实在不想两地了。留在大城市,我确实无法给她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生活环境,而在这个小城市,我们能有一个温馨的小窝和收入相对不错的两份工作,这会让我的人生看起来更“正常”一些。对我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失落是有的。和那些进入名校的博士同学相比,进入普通学校也会面临各种问题。当然,我只是如实写写自己的心路历程,并不针对我所在的学校,因为学校肯收留我,我已经很感激了。最大的失落可能是心理上的。以前虽为博士生,但是毕竟还顶着一个名校的帽子,去开学术会议时,好歹也“代表”着一个知名院校。而现在,我成了一名掮客,一些兄弟院校开会往往让我帮忙请些同学,因为有了这些名校的加入,才能让会议手册显得高大上一点。有一次,我和博士时的舍友同时参加一个县域经济的调研活动。进入985院校的他成了主办方邀请的嘉宾,成了“北京来的青年学者”,舍友所在的学校也被主办方列入了第一位进行宣传,而我则交了1300元的考察费,成了不用单独介绍学校的“本地学者”。我和舍友隔着主席台相视一笑,颇有几番感慨。另外的失落来自坐班一年,这是签了合同一个月以后学院领导才告知的。领导说:坐班是我们学院的传统,你是名校毕业的,思想觉悟高,应该做个表率,带个好头。 一位同事说,这是他听过的打杀威棒最好的说法。 我不想坐班,也没把名校当回事,但领导既然已经把我架到火上了,也就没有了打退堂鼓的理由。只是和那些非升即走的同学相比,坐班一年耽误了太多的调研时间,当那些同学都在拼命发论文时,我却在办公室里打印着各种表格和材料,想想就有一些荒谬。而且行政工作很容易让人麻木,我有很多回在各种表格间恍惚,忘记了自己做学术的初心。还有部分失落来自教学。我所在的普通院校教师少,课程多,每名教师都要上好几门课,很多课也并非自己专业,备课压力大,头几年基本没有时间做科研。我刚来学校的时候,舍友还告诉我,一定不要放松要求,争取几年后换个好点的学校。 几年之后,我的感觉是,在这种温水煮青蛙的环境里,恐怕我早已丧失了能够自由流动的能力。快乐也是有的。普通高校虽然重视科研,但是对科研的考核还没那么苛刻,因此我可以用大量时间备课与教学,而这似乎更符合“老师”这个称谓,和学生在一起能够让自己更年轻,充满朝气。老师都喜欢“择天下英才而教之”,虽然我的学生都不是重点大学的“英才”,但是看着他们考上名校研究生,找到好工作,心里也是蛮欣慰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我终于有时间和心境去做一项自己喜欢的研究,或许田野的时间会长点,但写出来的文章却能让我心安。最后,和家人能在一起,无忧无虑的生活,我很快乐。
在传统的中国式教育里,很多人都秉持着知识改变命运的说法,特别是农村的孩子,都想着通过高考和知识去改变自己的一生,可以说是含辛茹苦十几年,想要去追求自己不同的人生,有很多人觉得在大学当老师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那么对于学历比较高的博士生,毕业之后能去哪些大学当老师呢?我们的网友对此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网友一:对于一般的博士生毕业之后,到底去哪些大学呢?其实对于这件事情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是要涉及到很多的地区乃至能力方面的一些问题,就像我的一个朋友在北京读二本,他们学校的老师现在大部分都是985的博士毕业,但是如果是在三四线的城市的话,可以说并没有太多的劣势,关于能力方面的问题,虽然学历是相同的,但是能力却是高低不平的,所以一些能力比较高的话,在大学的选择上是占据着很高的优势的,所以这些问题并不是笼统的,是要看自己的一些选择。网友二:如果说博士这样的学历放在以前的话,进入很多名校的机会是非常大的,但是现在大家都知道,就业压力很大,所以很多人的竞争是越来越大的,现在博士毕业想要进入本科院校的话也是有很大的难度的,特别是一些比较好的本科院校,更加是雪上加霜,因为大家都觉得大学老师的待遇是很不错的,所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到大学任教。之前我读本科的时候上过院长的课,他就说引进了一个重点院校的博士生,薪资待遇是校内公寓永久居住权,还加上30万的安家费,6万的科研基金,而且这只是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城市,我是一线城市,可以说是更加不错的,这样的薪资待遇无疑会吸引更多的博士生,所以竞争压力是很大的,这个是需要看自身的能力。网友四:对于现在目前的状况,很多普通院校的博士生想要去本科大学任教的话,是有很大的难度,特别是二本一本的院校,都是对这些学历有着很高的要求的,毕竟现在的博士生也是一抓一大把,所以的话是有很大的难度的,当然这也跟自身的学术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取得了很好的科研成就,可以说是有很大的机会能够到高校任教的,但是现在很多的学校是通过关系介绍进去的,所以的话,想要自身去找工作的话是很难的,但是这样的福利待遇是值得去拼一下的,如果一开始就有这样的想法的话,最后还是要去更好的学校读博士,这样的话会有更大的机会。网友五:我女儿就是一个211博士,还联合培养区澳洲读博,所以我们家里会经常讨论这样的一个问题,以这样的学历来说,进一个普通的本科去当老师是可以的,比如二本三本,但是一本的话就要看能力了,所以这样的情况在以后可以说是越来越难,因为现在大部分的学历都是比较高的,那么招聘的条件就更高了,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现在的人不得不重视教育的问题。那么对于这个话题,你是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近年来,就业形式越来越严峻,考研读博的人与年俱增。据统计,从2000年一直到去年,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在七百五十万左右,再加上今年的“考研党”和8年前已经攻读硕士的学子,保守估计我国的硕士有九百万左右。那么我国的博士人数有多少呢?博士的数量没硕士那么夸张,但也在70万-80万人之间。说到“博士”这两个字,很多人都心生羡慕:博士是最高层次的学位,博士是国内最好就业、就业后待遇最好的一群人!那么,博士毕业生去二本学校当老师,到底有没有前途?待遇如何?我们知道,不同博士的“含金量”是不一样的:双非高校的博士、重本高校(985、211大学)的博士和国际顶尖大学(“克莱登大学”之类的野鸡国际名校除外)的博士,逼格各不相同。这三种层次的博士,受欢迎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后面两种,二本院校估计会抢着要,而且还会给予足够的筹码吸引你过去加盟;而如果是第一种的话,你自己如果没有足够强悍的能力和知名度,就算是普通二本的高校也不一定会欢迎你。据了解,很多博士学历的人毕业之后都会选择去高校当教师,同时现在很多二本大学招聘教师的门槛也都不低:本科生想都别想挤进去,硕士还有一丝希望,博士是最低的门槛。一些运气比较好的硕士被招进去之后,也没有发挥出“千里马”应有的作用,而是在后勤部门摸爬滚打多年。我的一位朋友在博士毕业(一所211院校毕业)之后,去我们地区的一所二本大学任教,那所高校的知名度不高,所以高校负责人一了解到他是博士学位,就立马将其“招安”——一套上百万的房子由学校为他提供,只要他在学校一直任教,就可以永久居住;45万“安家费”按期付款,年薪18万另外再算。当然,如果他是普通大学的博士生,估计没有这么丰厚的待遇。而如果他是档次更高一些的博士,待遇还应该再往上挪一挪。所以,博士去二本,整体上来讲还是蛮有前途的,至于待遇方面,不管怎么样,比上不足,比下还是绰绰有余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博士一进二本院校就如同进了保险箱,就可以轻轻松松领到丰厚的年薪和不菲的“安家费”,你还要定期完成相关级别的论文若干篇,如果能够出版一些学术专著就更不错了,至于其他的任务,因校而异。毕竟人家高校聘请你,并非为了“买个花瓶”,对吧?
如今各行各业的人员需求逐渐饱和,而与之伴随的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为了找到对口的工作,很多人不得不委曲求全,以更努力的工作来竞争有限的资源,由此衍生出了一个词“内卷”。像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生,如果是以前的话,行业的人才需求很大,相关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就能获得不错的薪资待遇。而如今毕业生越来越多,为了保住职位或者获得升职加薪,很多人自愿接受996的加班方式。因此受益更多的还是这些互联网公司的老板。似乎只有那些竞争激烈的行业,才会出现“内卷”的现象。实际上,大学老师这个原本很轻松的职位,也开始逐渐内卷化。一些985高校毕业的博士,想留校任教已经越来越难。因为高校并不缺老师,除了那些很优异的博士生外,一般的博士只能选择去一些普通的二本学校任教。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跟博士生越来越多有关,另一方面跟行业的竞争加剧有关。似乎去二本学校任教,也不失为一个可行之举,但去了之后很多人就发现地位十分卑微,工资没法和那些好的学校的老师相比,干的活却比他们还要多。一个二本高校青年教师就他的经历进行了诉说。他因为对象在某城市工作,所以博士毕业后就去了那个学校的一所二本院校。入职后还没有讲师职称,学校为了防止他中途离职,要求他签订了8年的服务合同,如果中途离职,他还得赔偿未服务年限的基本工资。即使后来有了讲师的职称,他的工作仍然不轻松,除了完成必要的上课外,还要应付很多的任务。而且学校在招聘启事中的说明,也没有按照约定履行,这让他更加受不了继续在这所学校任职。但出于还要在学校工作那么久时间考虑,他也不好通过法律途径和学校翻脸。从他的例子可以看出,二本院校确实待遇很差,而要进好的学校任职,个人能力就得要足够优秀。很多人读博可能也只是为了获得博士的文凭,这样找工作更容易。但如今博士生也不再像原来那样稀奇,一些博士生毕业后,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即使找到了,也难以获得想要的薪资待遇。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文凭的绝对优势已然失去。想要获得更高的薪资待遇,就得比别人更加优秀,这样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器重。
一般的博士生毕业能进哪些大学当老师?能进一二本院校就不错了要想进入高校当教师,起码的文凭就是博士毕业了,很多985、211高校的博士毕业生大概能进好一些的高校,但如果是一般院校的博士毕业生进好的211高校执教估计比较难了,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国目前博士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大学教授“一般”博士具体指的什么水平,在1981年我国正式批准151个单位为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其中有114所高校,那时候这些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基本都是当时最好的大学,从现在看这些学校都是实力强大的211、985高校。首批拥有博士学位授权的高校但是到了目前,全国具有博士授予权高校已经超过310所,我国每年博士获得人数更是在2010年已经超过美国,并且每年都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如果把教学质量比较好的116所211高校排除后,那还有占多数的非211高校也具有博士授予权,这些学校的博士的水平如何?能够进入哪些大学任职,确实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博士毕业生数量tj一般的博士生到底能去哪些大学?其实也不好一概而论,一是要涉及到具体的地域,北上广和其它地方城市有着明显区别,比如在北京读二本的一个朋友,据他说他们学校目前的老师基本都是是985名校博士,但是如果你到一个三四线城市的高校任职,相对的一般高校毕业的博士也就没有那么劣势了。另一个是要涉及到个人能力,博士也有能力高低差别,有科研项目的博士自然会在大学选择上占据优势。北京联合大学招聘博士生要求比如985高校博士招的要求与一般211高校博士的招的要求就截然不同,北上广地区的二本高校需要的博士生条件与一般地区的211高校都差不多。因此不能一概而论,但总的情况小编以为,一般的博士毕业生绝对进不了211或985,更没有双一流高校,这类高校一般来说交通都不太方便,待遇都很一般,不过都能给一些安家费或者解决住房问题,当然你要是稍微实力强一些,子女上学和爱人工作还是可以勉强安排。大学教师总的来说一般博士毕业生能进入的这类高校工资比较一般,大概能比省平均持平就很不错了,所以不要期望值太高。不过这类高校看重的就是你的文凭,所以对你的水平要求并不高,因此工作强度不大,能进普通高校就相当不错了,好的高校都要求有深造海外有名大学的背景,大家对此怎么看?
博士这个学位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可望不可即的学位,毕竟攻读博士学位需要三、四年的时间,很多博士生毕业所得到的待遇就比硕士生高出很多。这其中就包括,博士生毕业找工作,学校就会设置高昂的安家费以及巨额的研究经费。但是想要获得这些报酬,是需要去应聘的学校任教。如果博士生在毕业之后,直接去异地或是本地的学校进行教书,那么就可以得到学校设置的高昂奖励。但是很多网友不禁发出疑问,当博士生真的去高校任职的时候,是不是真的可以获得高昂的安家费呢?其实很多博士生到学校入职之后真的可以拿到不少的工资待遇,相比其他老师,博士生老师的工资会高出一大截。毕竟学校和企业是不一样,不会设置那么多的文字游戏,所以在面试通过后,承诺的薪酬一定会履行的。来看看吉林大学2020年的第二批“鼎新学者”,在招聘的信息中写道,来任职的博士生可以获得30万元左右的年薪,不只如此,还可以获得五险一金的缴纳和免费体检,最后还可以享受子女入学优惠政策。在学校任职期间,可以申请高额的学术资金。如果博士生毕业后可以直接享受这么好的待遇真的是不错了。其实博士生最在乎的就是科研费用,毕竟在整个博士时期,所有的博士生离不开的就是科研。博士生进入学校教学,学校不只要求教学质量,还要求博士生可以在工作期间,带领学校的科研领域有所突破。很多博士生选择去高校就职,很大一部分是被安家费所吸引,安家费对于博士生来说是特殊福利,只有到学校如实任职之后,这笔高昂的安家费才会如实的发放,一切承诺都是空谈。很多博士生在入职之前都会对自己的安家费进行规划,有的人想着,得到安家费之后就买一个房子,还有人想买车。但是安家费的如实发放可不是那么简单的。有一位博士生到高校任职之前,学校承诺会给20万的安家费,但是入职之后,学校又将安家费进行拆分,最开始给5万的安家费,剩下的安家费,以每年1.5万元的金额进行发放,会持续发放10年。其中还不扣除费用,所以最后到手的安家费根本不足20万元。其实安家费、薪资都是次要的,很多博士生来到高校任职,看中的都是发展前景,只有自己的自身能力不断增长,自己的发展前景才会持续增高。所以博士生去高校任职是两全其美的办法,一方面,可以领取学校给予的高额工资,另一方面又可以继续从事自己喜欢的科学研究。
“博士毕业生,去二本大学当老师值得吗?”有人问。博士去二本学校当老师值得吗?这个问题问得有点怪:是不是所有的博士都能去二本学校任教呢?如果是本硕博都在名校就读,而且还有海外“镀金”经历的博士,那么去二本的学校任教从表面上看起来有点屈才,这种款式的博士很多人认为应该去那些211或者985大学去碰碰运气。当然,本硕博都在国内名校就读的博士,也不是非得去985或者211大学不可,毕竟现在很多名牌大学虽然也每年都在招教师,但名牌大学的教师竞聘,竞争还是非常大的。但是如果本硕博都不是在名校就读,而是在普通院校读博士的话,那么二本院校会不会让这种款式的博士当老师,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是因为,有些本硕博都在名校就读的博士,他们在985、211大学竞聘教师岗位未果的情况下,他们就自然而然退而求其次选择普通一本院校或者二本院校,在这种情况下,本硕博在普通大学就读的博士就没有多少优势可言了。普通院校毕业的博士,如果有机会去当二本大学的老师,我觉得“性价比”是比较高的。在国内,每年都有一大批的博士从高校毕业,那么这些博士毕业之后也有很多人竞聘当大学教师,但不管是什么档次的大学,他们在大学教师的招聘过程中都是想要那种本硕博都“根正苗红”的牛人。举个例子,比如你是北大的博士生,人家对你的第一印象不错;那么人家继续查你硕士学位的毕业院校,如果是北师大的,人家估计对你的印象也挺好的;最后再查你的本科院校在哪里毕业,如果你的本科院校只是个三本的话,那么不好意思,你在成为大学教师的过程中可能就会有比较大的“中梗阻”。基于此,大量的博士毕业生竞聘当高校教师,但还是有相当多的博士“折戟沉沙”。成为二本大学老师比上二本难太多了:通过高考考入二本,难度并不大;但是作为一名博士,想要通过招聘成为二本的大学教师,其难度比通过考高考入二本要大太多了:很多二本大学招聘教师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你必须是博士学位,还必须拥有相应等级的教师资格证书,普通话二级乙等及以上的证书,教育学和心理学这两个科目必须过关,同时还要现场授课,并接受一系列的考核才能成为二本大学的教师。同时,就算暂时成为二本的大学教师,是不是一走上三尺讲台就稳妥了呢?不!很多大学针对青年教师采用这种制度:在三年左右的期限内如果无法在职称方面上升一个等级,那么你就必须接受相应的考评;如果下一个三年你依然保持“原地踏步”的现状没有在职称上晋级,那么不好意思,学校不需要你,你还是卷铺盖走人吧!现在,你还是觉得成为二本的大学的老师很容易吗?
最近经常听说有博士到中小学任教,不少人认为博士应该在高校或者研究机构工作,到中小学教书是大材小用,更有人大谈特谈什么读书无用、斯文扫地之类的话语,似乎博士就应该一辈子在象牙塔生活,不能接触空气,一旦接触空气就会斯文扫地,如果接地气也是有辱斯文,那么我们的学生除了继续成为“三门”人物,也就是家门、校门、机关门,好像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大家都知道在经济领域有一个词汇“区域优势”,还有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理论叫做“梯度发展”理论,也就是发达地区的企业到不发达的地方办企业,既然经济发展可以有梯度发展,教育为什么就不能搞梯度教育呢,博士是具有“知识优势”的人群,为什么不能到缺乏知识的地方去工作呢。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其实博士不要被各种言论束缚住自己的手脚,应该敢想敢干,传道受业还分三六九等,什么中小学不是博士呆的地方,那么美国人为什么跑到不发达国家来办企业,教育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具有“知识优势”的人才,在大城市这样人才聚集的地方,根本谈不上什么知识优势,只有到教育不发达的地方,博士才能具备知识优势,进而促进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以说博士进中小学不是什么人才浪费,恰恰相反,博士进中小学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