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HR在职场论坛反馈,最近收到不少博士的简历,感觉很多人做的工作,完全不需要读博,读博就是浪费,其表达了如下观点。博士毕业去做本来本科,甚至专科都能干的工作,完全没发挥出博士学历的优势,博士毕业就应该去做科研性工作,比如大学老师,研究所研研究员,人家招聘就要求博士。博士毕业去互联网公司做工程开发,ios 开发,机器学习调参,毕业都30好几了,跟这个年龄工作四五年的硕士比,没有任何优势,裁员也不会看是不是博士。招聘卡年龄也不会看是不是博士。我们部门北京公司就有2个博士,一个83年,那一个也差不多,忘了八几年的了,都还是底层码农。正常硕士毕业这个年龄都工作10年了,肯定级别比他们高,工资也比他们高。博士水平参差不齐随着教育的普及,每年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也水涨船高。在以前,博士可是含金量极高的学历,现如今,博士也不再是凤毛麟角。随之而来的是博士水平有高有低。有的是因为个人,有的是因为导师。同一个导师,如果你是续着组内强势的方向做,第二年就能有产出,又或者师兄帮你走过前期的路,站在师兄的积累上,你看上去好像两年就做出来了,其实没有师兄的五年,你不可能那么顺利。如果你是做组里之前没做过的小方向,虽然也是一个导师,但也许前三年都在跳坑,当然不会有产出。有产出都到第五年了,甚至于都不会有了。这也是为何公司里的博士,水平有高有低的原因。博士阶段跟公司差不多,都是一家大公司,招进来的人平均水平不会差太多,为什么有的组那么烂,有的组那么强。公司里那些事,在博士这个阶段是一样的。博士阶段都是看组的,就跟你社招差不多了,就跟你招人,从业内前排公司出来的,和业内野鸡小公司出来的,能一样吗?博士为何不去高校,而去企业?这个问题,就跟“何不食肉糜”一样。如果能去高校,大部分博士都会选择去高校,但现实情况是,好的高校很难进,差的高校,还不如企业。如下便是一些博士求职的现状。现在博士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我同学跟他老婆今年都博士毕业,一个北大一个清华,本科都不是985,他老婆就想留北京,两人目前都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如果扫大街能给一个月5万,博士照样抢着去,而且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就招博士,我女友做招聘,就招了一堆海龟清北的博士。程序员行业,本来就本硕博区别不大,也就大公司少数研究性工作需要博士,研发根本就可以不需要。国内好大学招聘只要海归或者985高校的博士,其余学校毕业的博士想要进高校,只能退而求其次,去二本甚至民办高校。读博不易,三思而后行博士求职现状,由此也引发了关于是否读博的思考。有一种人建议读博,就是对科研非常感兴趣,且已有了明确的研究方向和部分研发成果,读博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如果只是为了学历而读博,想要取得一纸文凭,建议还是三思而后行。如果想要去高校,那就努力读博,如果只是为了去企业拿高薪,建议读到硕士研究生就可以了。毕竟,绝大部分企业的工作,不需要那么高的学历。
985博士求职被拒,hr感慨:学历再高,人品不行也白搭小陈是我的一个朋友,因为他和我是高中同学,我们从高中起就是关系很好的朋友。但是随着他逐渐成熟,我们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因为我发现他变得越来越不像我一开始认识的那个他了。他在大学期间,玩弄女生的感情,还做了很多人品败坏的事情。我知道这些事情以后对他也很失望,但是他却因为成绩优异,被学校保研了。保研了以后学习方面依旧很努力,最后从国内某985博士毕业了。但是据我所知,他毕业以后,换了很多份工作。他还去过二本院校当辅导员,但是最后都被学校开除了,我们也不是很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而他最近入职的这个公司,也和他闹了一个很大的不愉快。他通过面试以后,在公司进行三个月的试用期学习。但是在这期间,他却偷偷给女领导送礼,还将公司一些比较机密的文件不小心泄露给了公司的一些普通员工。试用期还没结束,他就被公司辞退了。hr和他说,虽然说你的学历很高,能力也很不错,但是我们公司更看重的是人品,你的人品不行,一切都没有意义了,很抱歉。一、公司看重的是什么其实很多人至今为止都不知道,公司到底看重的是什么。确实,公司肯定是看重业绩的,但是一家公司,全都是业绩好的员工吗?其实很多公司都没有那么看重业绩,大多都是销售公司会采取末位淘汰制,一般的公司都是不会采取末位淘汰制的。而一般的大公司,更看重的是员工的人品和态度。你能够进入公司,说明了领导已经肯定了你的能力。而这个时候,他们却发现你人品不行,那你能力再强也没用。二、能力与人品双修在职场,我们要做到的就是能力与人品双修。一个人的能力决定了你在职场能够走多远,而一个人的人品决定了你在职场能够飞多高。只有高度上涨了,我们才能够在职场走得更远。站得高看得远是一句在职场非常有效的话,只有我们的格局提高了,才能够在职场得到很多我们以前从来没有看到的东西。一个黑心企业家是没有办法走很远的,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背后都必然有着希望这个社会变好的心。格局的不同,决定了你们人生的不同。三、在职场我们要培养什么那么我们在职场要培养一些什么能力呢?我想这是很多职场人的一些困惑。首先,我们要学会“不同流合污”,在职场,我们身边有太多人人品不好了。他们所做的坏事,并不是触及公司利益的事情,他们做的事情是破坏你个人利益的事情,我们面对这样的人,其实是很痛苦的。但是有很多人承受不了这类人的攻击,于是选择加入他们。我们在这个时候就要保持住自己的初心,不要和他们同流合污。其次,我们要学会使用一些道德的方式去处理事情。在工作的时候,我们常常会使用一些方法让自己在职场上获得成功,但是我们一定要在道德范围内行事,不要越雷池一步。总结:在职场,我们都有自己的处事原则,但是你的处事原则一定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同事,对得起社会。在保持自己人品的同时,还要加强我们的能力。只有我们自己越来越强,才能够在职场越做越好。那你们对小陈的事情,又有一些什么看法呢?可以分享在评论区和大家一起探讨。如果大家对职场感兴趣,想要更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这里向大家推荐下面这本《职场精英宝典》,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提升你对职场的了解。在职场,我们要从找工作、找专业、面试、和领导沟通、和同事交流等等方面入手。掌握全面的基本功,才能在职场脱颖而出。点击下方小卡片即可购买。我猜,你对以下内容感兴趣:退休后,要记得将这3样东西从公司带走,之后想起就晚了奶茶店小妹一个月工作28天,晒出工资,实际收入引网友热议为什么地铁司机一个月4千元,却还是有人做?看完我就懂了员工离职后把工作资料删除,隔天接到领导电话,感慨:不该这样做50岁大爷帮侄子看店,月薪3k,一周后跑回家了,网友:换我也不干
小编是一名工科女博士,毕业已经三年有余,目前在一所高校任职。三年前的现在,小编找工作有过盲目、有过迷茫。今天小编总结一下自己的求职之路,希望能够对即将毕业的同学们有一些作用,不再走小编走过的弯路。小编博士最后一年除了写毕业论文,大部分时间在找工作。由于一开始工作规划不清晰,面试了几十家不同性质的企业。这显然是盲目而不合理的,浪费时间、精力、金钱(主要是去外地面试的路费及住宿费),但一个好处是通过接触这些企业小编明确了自己真心喜欢什么职业。小编大学在北方读的,专业是计算机,所以小编的大部分同学都去了北京的IT公司。一开始小编目标瞄准了大大小小的IT公司,主要原因是IT公司收入高、团队合作可以与人打交道、科研可以大批量转换为实际应用。于是在找工作的第一个月,小编几乎每天不是在做网络笔试就是在进行电话面试。细数下来,小编面了大约12家IT公司,也拿到了几家公司的offer。但在这些面试中小编发现自己的博士学位并没有给自己加分太多,反而,会随之带来年龄、婚姻、后代等问题。此外,IT公司的高强度加班也与小编的期望有所出入(仅是小编个人感受及经历,请大家辩证看待)。明确IT公司不适合小编后,也许是逆反心理作祟,于是小编开始转向朝九晚五的事业单位。公务员、银行等单位小编均尝试过,得到了一些offer,但与之前博士所学专业关系不大。事业单位的优点是可以朝九晚五、工资固定,对小编而言的不足是收入不高且几乎要放弃掉之前所学的知识(依然是小编个人感受及经历,请大家辩证看待)。思量再三,小编还是希望能够继续从事博士期间所做的工作,于是小编开始转向高校面试。每个城市可选的高校只有几所,所以在选择高校的时候,小编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学校发展前景、专业在学校受重视程度、科研平台、工资待遇、地理位置等。综合考虑,小编最终选择了现在的高校。虽然大学教师工资待遇不高不低,但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能够与学生接触,小编很满足自己的选择。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小编找工作之路有多么纠结。小编回头想想,自己当初找工作一开始目标不明确,缺乏清晰的工作规划,走了很多弯路。建议目前正在找工作的小伙伴多问问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不要再走小编走过的弯路。以上是小编的一些想法,仅代表小编个人想法,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来源 | 募格学术编辑 | 学术君在博士的第三年,我的博士生涯也将接近尾声。第三年是我博士求学过程压力最大的一年,因为毕业和找工作赶在了一起,让我不能完全专注在自己的学术上,要分出很多精力看各种招聘信息,投递简历。这个过程感觉比自己做实验写论文改论文还要让人心烦。我是第三年的上学期开始找工作的,也就是去年的十月份。当时我博士论文的数据还没有收完。但是我觉得我应该提前出手,先了解一下内地的就业形势,试试水。我第一份简历投了中部的某985,很快院长就同意走入校应聘程序了,负责老师给我发来了应聘表,让我填写。我当时很开心,感觉自己得到了认可。随后就开始了各个学校的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我特别鼓励大家踊跃参加这类青年学者论坛,因为不仅仅可以报销路费和吃住,还可以了解不同学校的要求,认识很多同行,了解学科发展和同行的科研成果。最重要的是论坛是求职的绿色通道,因为人事处在邀请之前都要审核,所以只要审核通过发出邀请,就和学校发出offer差不多,要不然他们不会自己花钱让你飞去还好吃好喝地招待。另外入职的时候,手续也会相对简化一些。之后我投了另一个985,学院也很热情地邀请了我。学院邀请的人都很优秀,清一色的海龟,并且学校都比我的好。当我下了飞机,坐上去酒店的大巴,就听到化学和材料的博士在聊天,虽然我是社科类的博士,但是我还是了解他们那边的期刊和学术发展情况的。我看他们一个个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意气风发,而且都手握几个行业内顶刊。当时我得出了我找工作最直接最深刻的一个感触:找工作是和同行的直接竞争。当你的同行都很强,你只有更强,才能获得教职。当你的同行都不是很强,你一般强也可以找到教职。其实核心在于,你所在的学科、在大陆找工作的同行们的水平。当你想要应聘的高校的其他应聘者都有行业顶刊的时候,你没有就很有可能无法应聘成功。回来后,我想再多试试另外几家,12月去了另一个985高校参加论坛。这个论坛比上一个学校要更严格一些,可能是因为学校层次比上一个985高了一个水平,人事处在邀请的时候格外小心。走了很多程序,其中包括要我自己录像用英文授课,然后让相关学院老师评审,书记向人事处递交报告,最后才发出邀请。然后论坛也要再次做学术报告和试讲,很多学院老师都要来听,然后评审,感觉很正式和严格,在此很感谢所有人的辛勤付出。今年我又参加了一个东部211的论坛,很喜欢这个城市。其实我在找工作的时候,开始只想去985,有一个好的学科平台感觉对年轻老师更重要一些。但是从和其他老师的交流来看,很多211也有很不错的平台和生源。也很开心又听到了很多有意思的学术报告,感觉不虚此行。现在对海归而言,是回来比较好的时机,因为双一流的建设,很多高校在招兵买马。当然,现在985甚至211都没有直接给编制了,都是tenure-track,非升即走或者通过聘期考核才能签署无定期合同。所以,一个经验就是要去一个有诚信的高校入职。前一个阶段,某985手撕合同,撤销红头文件,95%新教师都没有办法续聘,我当时就震惊了。这种没有诚信的学校去的话就要非常谨慎。前面说的都是“海龟”,因为很多论坛都是面向有三年以上留学经历的应聘者。那么本土博士的出路在哪里呢?本土博士一样可以完爆“海龟”博士,靠什么呢?论文。有一些特别优秀的本土博士很了不得,发了很多文章,学术成果碾压“海龟”名校博士。所以,名校和海外经历现在已经不是最核心的考虑要素了,一切都是论文说话。高水平论文是求职的硬通货,而且要比你的同行有更多更高水平的论文发表,才能在求职中脱颖而出。我也真的见过,美国名校博士被某211博士碾压,本土博士直接副教授,而美国名校博士连讲师都没有给,因为论文不在一个量级上。最近很多学校开始采取另一种招聘形式,就是师资博士后。师资博士后如果去一个好的学校,是可以试试的,在好的平台积累一定的学术成果,可以在出站后去一个一般的学校做教师,特别优秀的也有可能留下来。博士每年毕业的,国内国外的都太多了,这是不争的事实,而职位那么有限,伴随的就是残酷激烈的竞争。就像我之前说的那样,要有超过同行水平的成果才能找到好的工作,要有足够的话语权,不然,真的是任人宰割。所以,还是鼓励大家好好做学术,努力发更多更好的文章。可能有同学有疑问,为什么论文这么重要呢?首先,学术声望的建立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靠THE, QS, 软科的排名么?一部分吧。但是在我们做学术的人心里,有一个这个学科或者这个方向的自己内心的排名。会觉得这个学校很好,还不错,是因为某个人或者某些人在。当一个人在有学科声望的相关期刊上发表了很多文章有很多成果,并且都是关于某一个话题时,我们就会不自觉地看一下,这个人在哪里就职啊,这个学校这个方向做的不错啊。当好多个人在这个学校,这个学校的方向就是有竞争力有声望的了。这是学术声望建立的最关键的过程。还有,学术论文是申请课题的基础,而申请课题是评奖的基础。论文、课题、奖项构成了学术评价的核心指标。其实我现在从雇主,也就是学校层面考虑,学校想要发展,提升排名,建设学科,靠的就是这些。所以,在招聘的时候才会格外关注应聘者的论文发表,因为能够发表好论文的应聘者,体现了他可以继续发表和做研究的能力。当然一些学校不仅仅看学术,也要看讲课质量。前几天被一篇文章刷爆朋友圈,就是学科评估和亮剑结合起来的幽默文章。我觉得很真实。博士求职者在和同行竞争,难道学校之间就不在竞争么?教育部学科评估,A,B,C每个等级的名额都是一定的,你上去了我就下来了。而学科评估的结果和很多东西都相关,包括双一流学科建设,动态机制真的有可能让某些优势学科因为发展的不如其他学校而被抢走。所以,这些学校的压力也很大,真的是逆水行舟。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求职者可以获得从学校或者学院思考的视角,来向他们展示自己可以为学科评估做出什么贡献,这样可能会有助于自己的求职。最后祝大家都有一个好的归宿!本文来源:募格学术(再见本垒打)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光明日报1月18日消息,高校的师生都要面临论文的考察。但你能想象,对于有些人来说,发一篇论文,可以像网购一样轻松吗?在论文买卖的流程中,买方只需要交钱,卖方代写代发“一条龙”服务。如此“简单”的操作背后,知识生产活动已经超越本应有的边界。论文买卖市场需求旺盛,博士生为求职买SCI论文在高校运行的种种标准中,论文是“硬通货”之一。事关职称晋升、评优评先,有的还是入门任教的基本门槛。2010年年初,媒体刊发一则报道,披露武汉大学沈阳研究团队的调查发现:我国买卖论文2009年产值高达10亿元人民币。10年后,论文买卖情况如何?记者辗转联系上了一位当事人。刘劲,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南方一所职业学校任教。现在,他和朋友正攻读海外一所高校的博士学位。因为疫情原因,大部分时间在上网课。关于读博的目的,刘劲直截了当:冲出重围,到一个三本或者是好的二本学校任教。在读博的“四年规划”里,最关键的一环是“发SCI论文”。按照刘劲的说法,凭借博士学位,再加上SCI论文的优势,在一般本科院校求职不成问题,运气好的话,还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安家费”。在他的盘算中,这笔投资是“划算的”。2020年年初,“经过长时间考察”后,刘劲和朋友决定买一篇SCI论文。两人合写,分别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他们打算买的是“四区论文”(注:期刊按照影响因子高低依次排序,此为SCI中最低区域),“全程一个月代写代发,前前后后一共花39000元就可以搞定。”在和朋友分别交了5000元,一共1万元订金的两个月后,刘劲收到了一份期刊的用稿通知,“不过,正式出刊还要等半年。”但是,现实很快发生了变化。2020年,科技部印发了《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试行)》,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两部委对SCI论文相关指标的使用提出了要求,“评价重点是论文的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刘劲发现,“算盘好像打错了。”一些高校改变了论文评价标准,不再将SCI论文与教师招聘硬性挂钩,“四区的SCI论文好像已经没有优势了。”原本打算再发一篇SCI的刘劲告诉朋友,“还是算了”。因为已经收到的第一篇论文的录用通知,他们只得“硬着头皮付尾款”。那高分区的论文能买吗?一位高校教师透露,期刊影响因子越高的论文越贵,“一区的论文叫价高达10万元以上。这种情况虽少,但并非没有。”要价2000元代写本科论文:“改到你满意为止”除了评聘职称、完成科研任务过程中存在买卖论文,这股“歪风”也开始在硕士和本科学段中蔓延。记者在一个拥有近500名学生的微信群里询问:“是否有人可以代写本科论文?”不到一分钟,一个名叫李彬,备注为新疆某大学硕士研究生的人,加上了记者微信。“如果是新闻传播或者经济学本科论文,我可以来。”在了解论文大致方向后,李彬表示:“我这个学期刚好有一个专题做的就是这个”。言下之意,他的课程论文可以“改一改”,卖给记者。为了打消记者的“顾虑”,李彬向记者展示自己的丰富经验,他此前还接过经济学本科论文代写,因为他本科学经济,研究生学的是新闻传播。在费用方面,他补充说,如果加上开题的内容,要价2000元。不过,他一再强调“包修改”,“会根据导师提供的修改意见,改到你满意为止”。此外,李彬还透露一些网店论文买卖的“套路”,劝记者小心“买论文上当”:“网上的代写要便宜些,大概1300元左右。他们会找一篇论文,翻译成小语种,再翻译回中文,直接发给你。这样的论文,虽然看上去是原创,但是语句不通顺。如果让他们修改,需要再加钱。”为了印证这种说法,他随后给记者发来一张截图,有“客户”抱怨网店的论文代写业务,“改一次,还要花一次钱。”记者问由他代写论文,会不会有被查出来的风险?李彬痛快地回答:“你不说我不说,谁能知道?”不过他也提醒,“在交论文和答辩前,你要提前看一下论文,不然你答辩回答不上来,我可没办法。”网店论文售卖屡禁不绝:遇发稿高峰“需等待半年”临近毕业,北京某高校博士生佑青正努力撰写20万字的博士论文。“写论文”和“发论文”的要求,一直让她和同学们感受到很大压力。面对有人一年之内发好几篇SSCI论文的情况,佑青觉得“有问题”。但是有同学似乎看透了此中玄机,对此轻描淡写,“这很正常,出钱买知识版权而已”。这弄得佑青“很无语”,她告诉记者。“一些网店可以提供论文代写服务,还可以保证质量”。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一名工作在上海的博士生在网上公开售卖SCI论文已10年,先后卖出了100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内外学术期刊,牟利数百万元,买家多为高校师生。记者调查发现,此类明目张胆的店家已被下架处理,但并非销声匿迹。顺着佑青的提示,记者找到一家网店,搜索“期刊”,出现大量“期刊查重”等店面信息。记者随机进入一家网店提出:“就读研究生,评奖学金,需要买论文。”迅速得到回复,“加微信聊,方便安排期刊专员,一对一推荐合适的期刊。”随后,期刊专员粒粒加上记者微信,询问要求后,迅速为记者选定了一家普通期刊,代写代发,报价1600元。这一费用包括文章修改润色费、公关费、版面费等全流程费用。粒粒催促记者赶快确定,“现在发刊高峰期,很多2021年毕业生要发刊,现在都来提前准备了,满稿很快。如果要上那种可在知网上查到的期刊,需要等半年左右。”佑青的疑问是:“如果学术道德不足以约束这些行为,为何不把论文买卖判定为违法行为,至少在知识产权领域可以探讨。”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对从事学术论文买卖、代写代投以及伪造、虚构、篡改研究数据等违法违规活动的中介服务机构,市场监督管理、公安等部门应主动开展调查,严肃惩处。法律监管缺位、学校不愿公开处理,遏制论文买卖难很多人都有发表论文的需求,但期刊本身是稀缺资源,发核心期刊、发SCI收录期刊的要求,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情况。武汉大学教授张琳坦言,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还难以有效惩治买卖论文行为,对论文的需求方、代写方、第三方中介机构没有产生足够威慑。她建议,“对论文买卖行为和涉及的相关主体,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加以规制”。“有刚需就会有市场。”张琳说,论文买卖十分隐蔽,查处难度大,学校一般很难实施有效管理。即使查到了,出于对学校声誉的保护,也大多不愿意公开处理,甚至可能有意遮蔽。事实上,每位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都相对明确、固定,想在论文买卖市场上找到与自己研究方向完全一致的论文是很难的。张琳举例说,自己一直从事科技评价与科技政策研究,假如她某天突然在SCI期刊发表了一篇企业管理的论文,“必定非常可疑”。记者调查发现,部分教师花钱买论文,发表和日常研究相关性不大的论文,并不鲜见。在论文买卖链条上,这是一个容易发现的破绽。“在未来,我国建立起负责任的同行评议制度与良好的科研文化氛围下,一般科研人员应该不敢冒这个风险。”张琳口中的“同行评议制度”,指的是评审专家需要针对论文实质内容和价值作出高质量评判,进行事前把关。“创新性强、高质量的论文,在相对低端的论文买卖市场是很难找到的,因此会大大减少论文买卖的需求。”此外,针对本科和研究生层面参与论文买卖的问题,张琳认为,需要导师落实全程指导和监管责任,加强各层级学位论文的审核审查,“校内校外盲审不能为保毕业率而流于形式”。在破“五唯”的背景下,我国亟待建立具有实操性的多维综合评价体系,张琳补充道,“当新的评价体系逐步完善后,学界对论文发表的单纯性依赖自然会降低”。建立学术成果终身问责制,治理学术交易近些年,在高校盛行以论文考核方式的背景下,当买版面发展成买论文,与论文有关的违规行为愈演愈烈。清华大学副教授王传毅认为:“论文买卖是一种学术交易,与论著的不正当署名一样,是人情、权力、资本以不合规的方式换取知识产权的活动,从性质上来说是学术造假。”“根治学术交易,要充分认识到‘三个不可能’。”王传毅提醒,同行评议不可能完全解决问题,论文署上自己未成年孩子名字,也能发在经过严格同行评议的SCI期刊上。完全摒弃论文标准也不可能,其他形式的学术成果一旦纳入评价,也同样会被“交易”,还可能出现“因噎废食”的情况,毕竟论文是经过学术共同体评价后的知识增值,存在其合理性。加强网络监管,也不可能杜绝第三方中介的出现,只要获益超过成本,学术交易就会以更加隐蔽的形式出现。王传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学术成果终身问责制,使企图学术造假、学术寻租、学术交易者不敢干、不易干、不愿干。在成果发表前的评阅阶段,增加学术伦理审查环节,评阅人可随机联系任一作者,要求提供与其贡献相匹配的材料。”事实上,当前国际学界倡导开放数据、开放同行评议、建立国家级公开透明的科技成果交流平台。“一旦需要发表论文,就必须把论文相关数据、过程、成果,上传到一个公共平台向所有人开放,接受借鉴、质询和监督。”张琳认为,“使科研数据信息、评审信息和成果信息最大程度开放和透明,将大大增加论文买卖等学术不端行为被发现的可能性,有助于促进科研诚信建设。”“论文刊出后,并不应该一劳永逸。”王传毅建议,当论文成果用于后续学术评价活动,如招聘、评奖、面试及项目申报等,同样增设学术伦理审查环节,按需采用面试、电话或邮件方式,随机对作者学术成果贡献的真实性进行核验。他表示,“一旦发现做假行为,或经举报查实,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终身追责。”(本文部分受访者采用化名)
光明日报1月18日消息,高校的师生都要面临论文的考察。但你能想象,对于有些人来说,发一篇论文,可以像网购一样轻松吗?在论文买卖的流程中,买方只需要交钱,卖方代写代发“一条龙”服务。如此“简单”的操作背后,知识生产活动已经超越本应有的边界。论文买卖市场需求旺盛,博士生为求职买SCI论文在高校运行的种种标准中,论文是“硬通货”之一。事关职称晋升、评优评先,有的还是入门任教的基本门槛。2010年年初,媒体刊发一则报道,披露武汉大学沈阳研究团队的调查发现:我国买卖论文2009年产值高达10亿元人民币。10年后,论文买卖情况如何?记者辗转联系上了一位当事人。刘劲,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南方一所职业学校任教。现在,他和朋友正攻读海外一所高校的博士学位。因为疫情原因,大部分时间在上网课。关于读博的目的,刘劲直截了当:冲出重围,到一个三本或者是好的二本学校任教。在读博的“四年规划”里,最关键的一环是“发SCI论文”。按照刘劲的说法,凭借博士学位,再加上SCI论文的优势,在一般本科院校求职不成问题,运气好的话,还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安家费”。在他的盘算中,这笔投资是“划算的”。2020年年初,“经过长时间考察”后,刘劲和朋友决定买一篇SCI论文。两人合写,分别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他们打算买的是“四区论文”(注:期刊按照影响因子高低依次排序,此为SCI中最低区域),“全程一个月代写代发,前前后后一共花39000元就可以搞定。”在和朋友分别交了5000元,一共1万元订金的两个月后,刘劲收到了一份期刊的用稿通知,“不过,正式出刊还要等半年。”但是,现实很快发生了变化。2020年,科技部印发了《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试行)》,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两部委对SCI论文相关指标的使用提出了要求,“评价重点是论文的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刘劲发现,“算盘好像打错了。”一些高校改变了论文评价标准,不再将SCI论文与教师招聘硬性挂钩,“四区的SCI论文好像已经没有优势了。”原本打算再发一篇SCI的刘劲告诉朋友,“还是算了”。因为已经收到的第一篇论文的录用通知,他们只得“硬着头皮付尾款”。那高分区的论文能买吗?一位高校教师透露,期刊影响因子越高的论文越贵,“一区的论文叫价高达10万元以上。这种情况虽少,但并非没有。”要价2000元代写本科论文:“改到你满意为止”除了评聘职称、完成科研任务过程中存在买卖论文,这股“歪风”也开始在硕士和本科学段中蔓延。记者在一个拥有近500名学生的微信群里询问:“是否有人可以代写本科论文?”不到一分钟,一个名叫李彬,备注为新疆某大学硕士研究生的人,加上了记者微信。“如果是新闻传播或者经济学本科论文,我可以来。”在了解论文大致方向后,李彬表示:“我这个学期刚好有一个专题做的就是这个”。言下之意,他的课程论文可以“改一改”,卖给记者。为了打消记者的“顾虑”,李彬向记者展示自己的丰富经验,他此前还接过经济学本科论文代写,因为他本科学经济,研究生学的是新闻传播。在费用方面,他补充说,如果加上开题的内容,要价2000元。不过,他一再强调“包修改”,“会根据导师提供的修改意见,改到你满意为止”。此外,李彬还透露一些网店论文买卖的“套路”,劝记者小心“买论文上当”:“网上的代写要便宜些,大概1300元左右。他们会找一篇论文,翻译成小语种,再翻译回中文,直接发给你。这样的论文,虽然看上去是原创,但是语句不通顺。如果让他们修改,需要再加钱。”为了印证这种说法,他随后给记者发来一张截图,有“客户”抱怨网店的论文代写业务,“改一次,还要花一次钱。”记者问由他代写论文,会不会有被查出来的风险?李彬痛快地回答:“你不说我不说,谁能知道?”不过他也提醒,“在交论文和答辩前,你要提前看一下论文,不然你答辩回答不上来,我可没办法。”网店论文售卖屡禁不绝:遇发稿高峰“需等待半年”临近毕业,北京某高校博士生佑青正努力撰写20万字的博士论文。“写论文”和“发论文”的要求,一直让她和同学们感受到很大压力。面对有人一年之内发好几篇SSCI论文的情况,佑青觉得“有问题”。但是有同学似乎看透了此中玄机,对此轻描淡写,“这很正常,出钱买知识版权而已”。这弄得佑青“很无语”,她告诉记者。“一些网店可以提供论文代写服务,还可以保证质量”。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一名工作在上海的博士生在网上公开售卖SCI论文已10年,先后卖出了100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内外学术期刊,牟利数百万元,买家多为高校师生。记者调查发现,此类明目张胆的店家已被下架处理,但并非销声匿迹。顺着佑青的提示,记者找到一家网店,搜索“期刊”,出现大量“期刊查重”等店面信息。记者随机进入一家网店提出:“就读研究生,评奖学金,需要买论文。”迅速得到回复,“加微信聊,方便安排期刊专员,一对一推荐合适的期刊。”随后,期刊专员粒粒加上记者微信,询问要求后,迅速为记者选定了一家普通期刊,代写代发,报价1600元。这一费用包括文章修改润色费、公关费、版面费等全流程费用。粒粒催促记者赶快确定,“现在发刊高峰期,很多2021年毕业生要发刊,现在都来提前准备了,满稿很快。如果要上那种可在知网上查到的期刊,需要等半年左右。”佑青的疑问是:“如果学术道德不足以约束这些行为,为何不把论文买卖判定为违法行为,至少在知识产权领域可以探讨。”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对从事学术论文买卖、代写代投以及伪造、虚构、篡改研究数据等违法违规活动的中介服务机构,市场监督管理、公安等部门应主动开展调查,严肃惩处。法律监管缺位、学校不愿公开处理,遏制论文买卖难很多人都有发表论文的需求,但期刊本身是稀缺资源,发核心期刊、发SCI收录期刊的要求,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情况。武汉大学教授张琳坦言,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还难以有效惩治买卖论文行为,对论文的需求方、代写方、第三方中介机构没有产生足够威慑。她建议,“对论文买卖行为和涉及的相关主体,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加以规制”。“有刚需就会有市场。”张琳说,论文买卖十分隐蔽,查处难度大,学校一般很难实施有效管理。即使查到了,出于对学校声誉的保护,也大多不愿意公开处理,甚至可能有意遮蔽。事实上,每位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都相对明确、固定,想在论文买卖市场上找到与自己研究方向完全一致的论文是很难的。张琳举例说,自己一直从事科技评价与科技政策研究,假如她某天突然在SCI期刊发表了一篇企业管理的论文,“必定非常可疑”。记者调查发现,部分教师花钱买论文,发表和日常研究相关性不大的论文,并不鲜见。在论文买卖链条上,这是一个容易发现的破绽。“在未来,我国建立起负责任的同行评议制度与良好的科研文化氛围下,一般科研人员应该不敢冒这个风险。”张琳口中的“同行评议制度”,指的是评审专家需要针对论文实质内容和价值作出高质量评判,进行事前把关。“创新性强、高质量的论文,在相对低端的论文买卖市场是很难找到的,因此会大大减少论文买卖的需求。”此外,针对本科和研究生层面参与论文买卖的问题,张琳认为,需要导师落实全程指导和监管责任,加强各层级学位论文的审核审查,“校内校外盲审不能为保毕业率而流于形式”。在破“五唯”的背景下,我国亟待建立具有实操性的多维综合评价体系,张琳补充道,“当新的评价体系逐步完善后,学界对论文发表的单纯性依赖自然会降低”。建立学术成果终身问责制,治理学术交易近些年,在高校盛行以论文考核方式的背景下,当买版面发展成买论文,与论文有关的违规行为愈演愈烈。清华大学副教授王传毅认为:“论文买卖是一种学术交易,与论著的不正当署名一样,是人情、权力、资本以不合规的方式换取知识产权的活动,从性质上来说是学术造假。”“根治学术交易,要充分认识到‘三个不可能’。”王传毅提醒,同行评议不可能完全解决问题,论文署上自己未成年孩子名字,也能发在经过严格同行评议的SCI期刊上。完全摒弃论文标准也不可能,其他形式的学术成果一旦纳入评价,也同样会被“交易”,还可能出现“因噎废食”的情况,毕竟论文是经过学术共同体评价后的知识增值,存在其合理性。加强网络监管,也不可能杜绝第三方中介的出现,只要获益超过成本,学术交易就会以更加隐蔽的形式出现。王传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学术成果终身问责制,使企图学术造假、学术寻租、学术交易者不敢干、不易干、不愿干。在成果发表前的评阅阶段,增加学术伦理审查环节,评阅人可随机联系任一作者,要求提供与其贡献相匹配的材料。”事实上,当前国际学界倡导开放数据、开放同行评议、建立国家级公开透明的科技成果交流平台。“一旦需要发表论文,就必须把论文相关数据、过程、成果,上传到一个公共平台向所有人开放,接受借鉴、质询和监督。”张琳认为,“使科研数据信息、评审信息和成果信息最大程度开放和透明,将大大增加论文买卖等学术不端行为被发现的可能性,有助于促进科研诚信建设。”“论文刊出后,并不应该一劳永逸。”王传毅建议,当论文成果用于后续学术评价活动,如招聘、评奖、面试及项目申报等,同样增设学术伦理审查环节,按需采用面试、电话或邮件方式,随机对作者学术成果贡献的真实性进行核验。他表示,“一旦发现做假行为,或经举报查实,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终身追责。”(本文部分受访者采用化名)
为何博士也难找工作?教授3句话道出原因,很现实却又很心酸在网上浏览求职贴时,会发现一些博士也来吐槽,说自己读到博士,找工作依然很艰难!在我们心目中,学历的排位是博士、研究生、应届生,学历越高,工作越好找,薪资越高,但为何现实情况中,仍然有不少博士也难找工作呢?教授教授3句话道出原因,很现实却又很心酸。01、专业属于市场冷门博士毕业难道不是工作任由他挑吗?其实博士毕业后反而就业面比较窄。应届生毕业后,转行轻而易举,虽然在大学四年学了这么多的知识,有些可惜,但也不至于太为难。而博士读了这么多年书,再让他放弃所学专业,根本不可能。而他们读的有些行业,自身比较冷门,对人才的需求量少,导致容纳博士的职位少。比如哲学博士,最适合的就是当大学老师,其他领域基本很难用到和哲学相关的知识。02、企业招博士,用人成本高再就是一般的企业根本用不到博士生,即使博士生投了简历,也会考虑。虽然博士学历高,相应的付给他的工资肯定比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工资高,用人成本增加,而有些企业中等人才便可以,用不着高端人才,所以会选择最合适的,而不是最优秀的,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03、博士自身要求高,不愿将就为何博士也难找工作?还有一个是博士自身的原因,他们满腹才学,已经不愿意对工作将就。比其他人多六年的时间深造,自然希望毕业后能比其他学历低的人待遇更好,这也是大部分博士生的心态。其实,有些企业可能刚开始起薪不高,但是未来发展潜力无穷,也可等以后做出成绩,再要求增长工资。即将博士毕业的一位学长说,他找到了工作,可是这份工作与他的专业毫不相关,公司招聘他仅仅是为装点门面,尽管待遇不错,但要他放弃这几年来所学,他心里很舍不得。如果和公司协商不成功,会选择离职。另外,如果只是学历高,而自身缺乏职业能力的话,也会被用人单位辞退。像之前博士啃老的新闻,屡见不鲜,学历高并不能作为判断一个人的标准,生活能力、抗压能力以及情商等都是职场人士必备的。为何博士找工作难,你觉得还有哪些原因?欢迎留言。
葛书润:这群本该负责为人类“摘取桂冠上的明珠”的人,在求职时同样会遭遇种种困境。我们和四位中国高等院校的博士聊了聊博士就业那些事儿。11月,武汉华中师大一附中官网发布了一份“2020年第一轮教师招聘拟录取人员公示”,在拟录取的9名老师中,6人都是国内外顶尖大学的博士,其余三人也是清北硕士。图片来自华中师大一附中官网截图网友感叹,且不论华师一附中能带来的薪资和平台有多诱人,一个高中教师的教职能够引来如此“神仙阵容”下场厮杀,难道现在顶尖院校的博士们,就业压力也这么大?《自然》(Nature)杂志不久前发布的一份针对博士生群体的调查报告,揭露了世界范围内,这群本该负责为人类“摘取桂冠上的明珠”的人,在求职时同样会遭遇种种困境:“七成博士对前途迷茫”“36%的博士生都因为焦虑症或抑郁症而寻求过帮助”……而关于最现实的毕业求职问题,79%的博士根本不知道将来该做什么工作,对前景不确定。甚至有超过30%的博士生觉得自己正在读的项目对“找工作没用”。我们和四位中国高等院校的博士聊了聊博士就业那些事儿,看看他们在焦虑什么、烦恼什么。不要赌博?是不要读博一个段子:一个学生在租房的时候听房东老太太嘱咐:“不要读博,不要写代码”。毕业后发现他读博和写代码的朋友确实混得不好,不由得感叹房东的大智慧。很多年后,这位学生才搞清楚,老太太说的是:不要赌博,不要吸大麻。从某种意义来说,读博颇像一场赌博,将五年甚至更久的青春孤注一掷,在科研、学术的苦海里翻腾。读博的理由千差万别,但博士学位对求职的加成,都是四位受访者重要的考虑因素。清华大学药学院博士钱耀正说:“像我们行业,平均学历都是硕士了,成堆成堆的硕士,博士也很平常,基本上要想进比较好的药企,都需要有海外经历的博士后。”即便同进了一家企业,也会因学历的不同被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如果你是硕士毕业,做研究的概率就小一些,可能就是药企里的一个螺丝钉,如果是博士,就更有可能让你负责一个研发的项目,晋升的几率也更高。”而如果要继续留在学界,在高校或研究所谋得一席之地,学历要求只会更加硬性。更直观的是,在同一领域内,高一级的学历的确能带来更高的薪水。“硕士毕业的时候和师兄师姐交流,了解到在我们这个专业,一个有机合成的博士的工资比硕士大概要高两倍甚至三倍,起薪就是完全不一样的。”钱耀正说。国内最大的O2O招聘平台香草招聘于2018年联合新东方在线发布的《2018年高校应届生就业报告》显示,薪酬仍是高校应届毕业生们首要的考虑因素。2018年,专科应届生的平均起薪为2900元,本科4500元,硕士研究生6100元,博士生8000元。所以钱耀正把一口气念到博士看作一笔有远见的投资:“如果未来十年,你的同事都有博士学位,你却没有,学历就可能就会成为晋升的瓶颈,但到那时候我已经没有那么多精力去读博了。”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升级,博士这一头衔对年轻人而言也不再那么遥不可及,攻读博士,可以是继续科研、修炼能力、升级履历甚至是暂时逃避就业的一条路径。教育部发布的《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80.61万人,其中招收博士生8.39万人;在学研究生263.96万人,其中在读博士生36.2万人。而在十年前的2007年,全国招收研究生41.86万人,其中博士生5.80万人;在读研究生119.50万人,其中博士生22.25万人。十年间,博士生招生规模增长44.7%,在读博士生规模增长62.7%,增长十分可观。国家政策也在鼓励进一步扩大博士生培养的规模。2018年8月20日,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提及“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提出“稳步发展博士研究生教育,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然而事实上,不论是从需求的角度还是结构的角度,在中国,博士依旧可以算一种“珍稀动物”。2018年博士扩招的主要原因便是“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旺盛”及“本科硕士教育发展长期快于博士教育,导致人才培养结构失衡。”“供不应求”的形势面前,博士的求职之路似乎并不应崎岖。是什么造成了博士们的就业压力呢?选择更多,还是更没得选?但缺口大,给博士们的就业选择就一定更多吗?读博能为就业加成,却也会带来不少“副作用”。选择窄化就是其中之一。博士们多在一个较小的课题或领域开疆拓土,这让求职者会对专业与职业的匹配度有更高的期待。“一般人在职业选择上会只选择和自己博士专业相近相关的,因为你的知识是越学越窄了,是一个专才,再去学习跨行的东西的话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钱耀正说。和其他求职者相比,他们更不易向那些相关度不高的职位妥协。而即便妥协,失落感也会更重,“毕竟学了这么多年”。同时,优厚的薪水也不是那么好拿,“相对而言,用人单位对博士的期待会高得多”,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张乾说。想让所学物尽其用,对博士来说也没那么简单,“专业对口”基本能做到,但对口之余,能不能有进修、拓展的空间却不一定。北大硕士毕业、工作两年后又进入人大教育学院继续攻读博士的柏雪说,“(当时)我有几位博士毕业的同事,好像跟大家也差不多……除了继续搞科研,或者进公务员体系这些比较看重学历的地方,如果进企业或者创业的话,我觉得硕士学位真的够用了,没必要花这么长时间再读一个博士学位出来。”其次,在经历了漫长的教育阶段后,博士们在年龄上已经缺乏优势。冒险的心气被消磨,“本科毕业的时候觉得自己干啥都行,什么都想学,但到博士的时候这种心态几乎不会再有了,更多想着稳定和回报率。”钱耀正说。这种消耗甚至被体现在外形上,“在读博阶段,头发也掉了,人也变瘦了,时尚品味也变低了。”钱耀正笑言,“我本科的时候还挺注意形象的,等读了博士,我身上喷个香水,实验室的同学还以为有机试剂泄露了。”让人变糙的,还有随着年龄的增加需要承担的更多现实压力。买房、养老、成家、陪娃……这个年龄的青年人需要面对的,博士们也一样不少。相比于刚刚20出头的本科、硕士应届生们,这些“老毕业生”一踏出象牙塔,就得有更多现实的考虑。不宜久留还是太难留?在被问及未来打算时,四位受访者中的三位都较为坚定地希望留在学界,继续科研之路,另一位也将留在学界作为重点考虑的归途。评估一份职业的维度有很多,但留在学界对博士而言,无疑是与多年所学匹配度、“转化率”最高的选择。在19世纪德国洪堡大学理念的影响下,传统的博士学位主要是为学术职业生涯做准备,与高校的教职资格相关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进入学术职业的入场券。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李澄锋在其论文中提到,“博士研究生是一个国家学术职业的后备军,学术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取决于是否有足量的、优秀的、具有科研潜质的博士毕业生加入。”时至今日,在中国,继续从事学术相关的职业依然是博士们较为主流的就业方式。根据2017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联合主持的“中国博士毕业生调查分析课题”的调查,博士毕业生从事学术职业的比例达到69.14%,其中高等院校占36.32%,科研机构占9.25%,国内外从事博士后研究占23.57%。但近些年来,随着几次重大科学技术的突破以及博士生规模的急速扩张,世界各国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逐渐转向学术界外部,中国也不例外,博士在学术系统中的就业比例呈下降趋势,企事业单位正在成为中国博士们越来越重要的就业方向。有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管道泄漏”。这种“泄漏”对整个社会甚至全人类而言,不乏负面影响。学术职业对于高深知识和人才培养承担着特殊使命,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学术职业对于社会创新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而博士学位获得者被认为“具有很高的学术生产力和发展潜力,是最符合学术职业学术特性的后备军,肩负着知识的生产和扩散以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任”,一旦“泄漏”至其他领域,则学界的后备军人数就会随之减少。但对个体而言,如何规划职业道路又无疑是一种自由。“这都是博士生们自己权衡之后的选择。一定是选择一个综合条件最好的。”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博士赵悟奇说,“比如华师大一附中的教师岗能够被这么多清北的毕业生选择,说明人家开的条件确实好,或者这些人确实有一个教书育人的梦想。况且,20多个人在每年培养出的那么多博士生中比例并不算高,我们为什么不能容许一定比例的人有和大众不一样的选择呢?”赵悟奇觉得,从社会角度看待“管道泄漏”,也不能说它是个负面现象。“纯粹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我确实认为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因为它的投入和产出比不合理。但我们也不能说在高中任教是个技术含量不那么高的活。教育是国家的根本,而让博士去教高中生,肯定能起到为学生们开拓眼界的作用。”钱耀正也说,华师一附中的现象并非大材小用,反而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欧美有很多博士毕业去当中学老师当小学老师,而他们注入到中学、小学,对那些小孩子的培养,对科研能力,创造性思维培养是非常有裨益的。”但更多时候,“泄漏”也并非博士的本意,而是此地实在难留。据《自然》杂志的调查,在今天的英国,100个博士研究生中只有3-4个能在大学中拿到终生教职,这个数据较美国还算乐观的。《自然》杂志提醒广大博士研究生“留条后路”,学术道路是目标,但除此之外,职业方面可能要另辟蹊径。在中国,博士们在学术圈的就业形势同样不乐观。柏雪说,随着博士毕业生数量的增加,竞争日趋激烈,高校的选拔标准因此水涨船高:”现在高校对新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海外经历的师资博后才是他们的首选。”师资博后,指在某高校以博士后的身份度过两年左右的考察期,并在期间产出了达到标准的学术成果的,才能留校转为教职。“现在每年的博士毕业生越来越多了,考博的越来越多了。然而高校的岗位并没有增加,教职供不应求。”大环境之下,只有真正的“能力者”才能被留下。就像钱耀正所说,虽然大家都说教职难找,但决定性的因素还是水平的高低,“它的难易程度跟你个人的水平有关,如果你水平突出,那绝对是能有职位的。水平不突出自然竞争不过。 ”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有多大意义,是张乾的另一个担忧,他认为,即便自己走向学术相关的岗位,所作的研究也可能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因为当前高校社科类学术研究有“自娱自乐”之嫌,这让他时常感到有些迷茫。而“高不成,低不就”则是赵悟奇的烦恼。“虽然说大学老师和研究所的岗位确实不能满足所有博士的需求,但很多博士并非是因为不能留在学术的岗位而离开的,而是因为不能留在比较好的学术岗位上。理论上说,只要你愿意往下探,岗位还是有的,就看你愿不愿意而已。”而“往下探”的意义有多大,他也不知道。“如果在高校任教,那么就是你的学生在做你的实验,学生的资质几乎决定了你的未来科研成果的高低。 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只想去985高校任教,因为实验的成功率会更高,优秀的学生能将研究成果扩大化。”并非人人都能探取明珠因为接受采访回忆起当时选择读博士的瞬间,钱耀正依旧唏嘘:要不是硕士阶段碰巧遇到了合胃口的导师,还算顺利地发了两篇论文,也不会发现自己身上学术研究方面的可塑性,一路走到今天。读博虽然有种种“劝退瞬间”。四位在被问到“读博是否有用”时,几乎都毫不犹疑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张乾觉得,读博士让他在研究中掌握了一套方法论,从而真正知道,如何对一个哪怕是全然陌生的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是他未来参与工作、解决困难的底气。钱耀正则认为,“成为博士”这件事情本身就值得骄傲。“是博士把人类的认知慢慢地往前推,如果你有一定的学术成果,人类文明史上就算有你的一道了。可能很多很多年后,可能有一位年轻人读到了我的文章,少花了许多时间,少走了一些弯路。这就是我的贡献。”
以前我们觉得一个人能上大学就很了不起了,因为当时大学招生并不多,人们受教育程度也不高。大学毕业之后工作是国家直接给分配的,而且大多数都是好单位,福利待遇也好。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本科生、研究生很多,好多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都说是压力大,竞争强。所以好多人选择去读博士。可是博士并不是那么好读的,一般说的四年毕业,可是大部分都是六七年,甚至八年的也不在少数。最近有一位面试官分享了自己招聘一名博士生的经历,他说这位面试者36岁才博士毕业,读了八年。但是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的简历竟然写了十二页,足足有两万字左右。面试官说自己从事招聘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奇葩的事情,面对着这全是数学符号的简历他不由得发问:是不是所有人读书读太多了都会傻掉,尤其是像这种博士读了八年才毕业的?这一说不要紧,诸多网友却议论开来了。很大一部分网友都说这位面试者不懂就不要论说,网友们表示博士真的是很难毕业,能在八年内毕业就算是好的了,而且对于这位面试博士的简历自己看不懂就不要随便评论。好多读博士的研究生研究课题有难度,再加上遇到一个不太良善的导师,要毕业真的是比上天还难。一些好点的学校只是对于博士毕业需要发的文章可能好多人一辈子都达不到。还有网友表示可能这位博士写了这么多内容的简历,就是希望面试自己的是一个行内人,可以看懂自己的东西,看到自己的才能,从而重用自己。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毕竟,一个博士在自己就读期间的经历的确是很丰富的,做实验、来实践,还有发论文。这么多的东西如果只写重要的也可以轻松达到两万字。真的是这位面试官自己的能力问题不够吗?也不一定,有很多做hr的网友表示简历就是要将自己的能力经历做简要的概括,而博士就读期间很重要的一个能力就是对学术研究做简要概括,这位博士明显是有问题。不管怎样,面试官对于面试者最基本的尊重还是要有的,至于其简历和个人能力是否真的有问题,如果自己不懂还是不要轻易下结论。PS:读书读多了会变傻,可能好多人都会这样认为。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会不会是自己不懂那些读书多的人呢?对此,你们怎么看?
葛书润:这群本该负责为人类“摘取桂冠上的明珠”的人,在求职时同样会遭遇种种困境。我们和四位中国高等院校的博士聊了聊博士就业那些事儿。11月,武汉华中师大一附中官网发布了一份“2020年第一轮教师招聘拟录取人员公示”,在拟录取的9名老师中,6人都是国内外顶尖大学的博士,其余三人也是清北硕士。图片来自华中师大一附中官网截图网友感叹,且不论华师一附中能带来的薪资和平台有多诱人,一个高中教师的教职能够引来如此“神仙阵容”下场厮杀,难道现在顶尖院校的博士们,就业压力也这么大?《自然》(Nature)杂志不久前发布的一份针对博士生群体的调查报告,揭露了世界范围内,这群本该负责为人类“摘取桂冠上的明珠”的人,在求职时同样会遭遇种种困境:“七成博士对前途迷茫”“36%的博士生都因为焦虑症或抑郁症而寻求过帮助”……而关于最现实的毕业求职问题,79%的博士根本不知道将来该做什么工作,对前景不确定。甚至有超过30%的博士生觉得自己正在读的项目对“找工作没用”。我们和四位中国高等院校的博士聊了聊博士就业那些事儿,看看他们在焦虑什么、烦恼什么。不要赌博?是不要读博一个段子:一个学生在租房的时候听房东老太太嘱咐:“不要读博,不要写代码”。毕业后发现他读博和写代码的朋友确实混得不好,不由得感叹房东的大智慧。很多年后,这位学生才搞清楚,老太太说的是:不要赌博,不要吸大麻。从某种意义来说,读博颇像一场赌博,将五年甚至更久的青春孤注一掷,在科研、学术的苦海里翻腾。读博的理由千差万别,但博士学位对求职的加成,都是四位受访者重要的考虑因素。清华大学药学院博士钱耀正说:“像我们行业,平均学历都是硕士了,成堆成堆的硕士,博士也很平常,基本上要想进比较好的药企,都需要有海外经历的博士后。”即便同进了一家企业,也会因学历的不同被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如果你是硕士毕业,做研究的概率就小一些,可能就是药企里的一个螺丝钉,如果是博士,就更有可能让你负责一个研发的项目,晋升的几率也更高。”而如果要继续留在学界,在高校或研究所谋得一席之地,学历要求只会更加硬性。更直观的是,在同一领域内,高一级的学历的确能带来更高的薪水。“硕士毕业的时候和师兄师姐交流,了解到在我们这个专业,一个有机合成的博士的工资比硕士大概要高两倍甚至三倍,起薪就是完全不一样的。”钱耀正说。国内最大的O2O招聘平台香草招聘于2018年联合新东方在线发布的《2018年高校应届生就业报告》显示,薪酬仍是高校应届毕业生们首要的考虑因素。2018年,专科应届生的平均起薪为2900元,本科4500元,硕士研究生6100元,博士生8000元。所以钱耀正把一口气念到博士看作一笔有远见的投资:“如果未来十年,你的同事都有博士学位,你却没有,学历就可能就会成为晋升的瓶颈,但到那时候我已经没有那么多精力去读博了。”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升级,博士这一头衔对年轻人而言也不再那么遥不可及,攻读博士,可以是继续科研、修炼能力、升级履历甚至是暂时逃避就业的一条路径。教育部发布的《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80.61万人,其中招收博士生8.39万人;在学研究生263.96万人,其中在读博士生36.2万人。而在十年前的2007年,全国招收研究生41.86万人,其中博士生5.80万人;在读研究生119.50万人,其中博士生22.25万人。十年间,博士生招生规模增长44.7%,在读博士生规模增长62.7%,增长十分可观。国家政策也在鼓励进一步扩大博士生培养的规模。2018年8月20日,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提及“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提出“稳步发展博士研究生教育,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然而事实上,不论是从需求的角度还是结构的角度,在中国,博士依旧可以算一种“珍稀动物”。2018年博士扩招的主要原因便是“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旺盛”及“本科硕士教育发展长期快于博士教育,导致人才培养结构失衡。”“供不应求”的形势面前,博士的求职之路似乎并不应崎岖。是什么造成了博士们的就业压力呢?选择更多,还是更没得选?但缺口大,给博士们的就业选择就一定更多吗?读博能为就业加成,却也会带来不少“副作用”。选择窄化就是其中之一。博士们多在一个较小的课题或领域开疆拓土,这让求职者会对专业与职业的匹配度有更高的期待。“一般人在职业选择上会只选择和自己博士专业相近相关的,因为你的知识是越学越窄了,是一个专才,再去学习跨行的东西的话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钱耀正说。和其他求职者相比,他们更不易向那些相关度不高的职位妥协。而即便妥协,失落感也会更重,“毕竟学了这么多年”。同时,优厚的薪水也不是那么好拿,“相对而言,用人单位对博士的期待会高得多”,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张乾说。想让所学物尽其用,对博士来说也没那么简单,“专业对口”基本能做到,但对口之余,能不能有进修、拓展的空间却不一定。北大硕士毕业、工作两年后又进入人大教育学院继续攻读博士的柏雪说,“(当时)我有几位博士毕业的同事,好像跟大家也差不多……除了继续搞科研,或者进公务员体系这些比较看重学历的地方,如果进企业或者创业的话,我觉得硕士学位真的够用了,没必要花这么长时间再读一个博士学位出来。”其次,在经历了漫长的教育阶段后,博士们在年龄上已经缺乏优势。冒险的心气被消磨,“本科毕业的时候觉得自己干啥都行,什么都想学,但到博士的时候这种心态几乎不会再有了,更多想着稳定和回报率。”钱耀正说。这种消耗甚至被体现在外形上,“在读博阶段,头发也掉了,人也变瘦了,时尚品味也变低了。”钱耀正笑言,“我本科的时候还挺注意形象的,等读了博士,我身上喷个香水,实验室的同学还以为有机试剂泄露了。”让人变糙的,还有随着年龄的增加需要承担的更多现实压力。买房、养老、成家、陪娃……这个年龄的青年人需要面对的,博士们也一样不少。相比于刚刚20出头的本科、硕士应届生们,这些“老毕业生”一踏出象牙塔,就得有更多现实的考虑。不宜久留还是太难留?在被问及未来打算时,四位受访者中的三位都较为坚定地希望留在学界,继续科研之路,另一位也将留在学界作为重点考虑的归途。评估一份职业的维度有很多,但留在学界对博士而言,无疑是与多年所学匹配度、“转化率”最高的选择。在19世纪德国洪堡大学理念的影响下,传统的博士学位主要是为学术职业生涯做准备,与高校的教职资格相关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进入学术职业的入场券。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李澄锋在其论文中提到,“博士研究生是一个国家学术职业的后备军,学术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取决于是否有足量的、优秀的、具有科研潜质的博士毕业生加入。”时至今日,在中国,继续从事学术相关的职业依然是博士们较为主流的就业方式。根据2017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联合主持的“中国博士毕业生调查分析课题”的调查,博士毕业生从事学术职业的比例达到69.14%,其中高等院校占36.32%,科研机构占9.25%,国内外从事博士后研究占23.57%。但近些年来,随着几次重大科学技术的突破以及博士生规模的急速扩张,世界各国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逐渐转向学术界外部,中国也不例外,博士在学术系统中的就业比例呈下降趋势,企事业单位正在成为中国博士们越来越重要的就业方向。有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管道泄漏”。这种“泄漏”对整个社会甚至全人类而言,不乏负面影响。学术职业对于高深知识和人才培养承担着特殊使命,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学术职业对于社会创新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而博士学位获得者被认为“具有很高的学术生产力和发展潜力,是最符合学术职业学术特性的后备军,肩负着知识的生产和扩散以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任”,一旦“泄漏”至其他领域,则学界的后备军人数就会随之减少。但对个体而言,如何规划职业道路又无疑是一种自由。“这都是博士生们自己权衡之后的选择。一定是选择一个综合条件最好的。”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博士赵悟奇说,“比如华师大一附中的教师岗能够被这么多清北的毕业生选择,说明人家开的条件确实好,或者这些人确实有一个教书育人的梦想。况且,20多个人在每年培养出的那么多博士生中比例并不算高,我们为什么不能容许一定比例的人有和大众不一样的选择呢?”赵悟奇觉得,从社会角度看待“管道泄漏”,也不能说它是个负面现象。“纯粹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我确实认为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因为它的投入和产出比不合理。但我们也不能说在高中任教是个技术含量不那么高的活。教育是国家的根本,而让博士去教高中生,肯定能起到为学生们开拓眼界的作用。”钱耀正也说,华师一附中的现象并非大材小用,反而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欧美有很多博士毕业去当中学老师当小学老师,而他们注入到中学、小学,对那些小孩子的培养,对科研能力,创造性思维培养是非常有裨益的。”但更多时候,“泄漏”也并非博士的本意,而是此地实在难留。据《自然》杂志的调查,在今天的英国,100个博士研究生中只有3-4个能在大学中拿到终生教职,这个数据较美国还算乐观的。《自然》杂志提醒广大博士研究生“留条后路”,学术道路是目标,但除此之外,职业方面可能要另辟蹊径。在中国,博士们在学术圈的就业形势同样不乐观。柏雪说,随着博士毕业生数量的增加,竞争日趋激烈,高校的选拔标准因此水涨船高:”现在高校对新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海外经历的师资博后才是他们的首选。”师资博后,指在某高校以博士后的身份度过两年左右的考察期,并在期间产出了达到标准的学术成果的,才能留校转为教职。“现在每年的博士毕业生越来越多了,考博的越来越多了。然而高校的岗位并没有增加,教职供不应求。”大环境之下,只有真正的“能力者”才能被留下。就像钱耀正所说,虽然大家都说教职难找,但决定性的因素还是水平的高低,“它的难易程度跟你个人的水平有关,如果你水平突出,那绝对是能有职位的。水平不突出自然竞争不过。 ”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有多大意义,是张乾的另一个担忧,他认为,即便自己走向学术相关的岗位,所作的研究也可能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因为当前高校社科类学术研究有“自娱自乐”之嫌,这让他时常感到有些迷茫。而“高不成,低不就”则是赵悟奇的烦恼。“虽然说大学老师和研究所的岗位确实不能满足所有博士的需求,但很多博士并非是因为不能留在学术的岗位而离开的,而是因为不能留在比较好的学术岗位上。理论上说,只要你愿意往下探,岗位还是有的,就看你愿不愿意而已。”而“往下探”的意义有多大,他也不知道。“如果在高校任教,那么就是你的学生在做你的实验,学生的资质几乎决定了你的未来科研成果的高低。 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只想去985高校任教,因为实验的成功率会更高,优秀的学生能将研究成果扩大化。”并非人人都能探取明珠因为接受采访回忆起当时选择读博士的瞬间,钱耀正依旧唏嘘:要不是硕士阶段碰巧遇到了合胃口的导师,还算顺利地发了两篇论文,也不会发现自己身上学术研究方面的可塑性,一路走到今天。读博虽然有种种“劝退瞬间”。四位在被问到“读博是否有用”时,几乎都毫不犹疑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张乾觉得,读博士让他在研究中掌握了一套方法论,从而真正知道,如何对一个哪怕是全然陌生的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是他未来参与工作、解决困难的底气。钱耀正则认为,“成为博士”这件事情本身就值得骄傲。“是博士把人类的认知慢慢地往前推,如果你有一定的学术成果,人类文明史上就算有你的一道了。可能很多很多年后,可能有一位年轻人读到了我的文章,少花了许多时间,少走了一些弯路。这就是我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