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又是一年校招季,对于本科生和硕士生大家可能正在忙着参加各种单位的宣讲会,在这里祝你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但是有这样的一个群体可以说是就业的香饽饽,各大用人单位都在争取他们,他们便是我国学历的最巅峰的代表即博士研究生。或许很多人对这个群体非常的向往,感觉他们都是学术界的精英,这确实是事实。那么他们的就业是如何的呢???从普遍情况来看,大多数博士最后的就业地点都集中在各地高校,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的博士。但是对于刚毕业的博士来说,很少有人可以进入211、985院校工作,因为这些院校所招聘的一般是博士后,又或者是有特别重大的科研成果和优秀论文。因此普通一本院校和二本院校成为了众多博士就业的首选之地。一方面,这些院校的就业门槛低,对博士的要求相对于211、985院校要低很多。对博士的科研能力的要求不是很高,而且一般来说在这样的高校还比较容易评职称。另一方面,在普通院校不仅可以获得较高的工资待遇,而且还有较低的科研压力。例如我的本科院校对博士的引进可以说:只要你来,我们学校就要,而且是年薪15万,提供30万的定居资金,还有一套周转房,同事理工科的科研经费是8万到10万元,人文社科类的科研经费是3万到5万。因此,很多博士毕业就业在高校都表示这是一个做好的归宿,因为对于这些博士来说,只要科研压力小就是最好的,毕竟很多博士最头疼的事情就是每年的科研任务。如果一旦在高校工作,几乎没有科研压力,再加上在二三线城市,这样的消费水平下,完全可以过上幸福美满的幸福生活,完全可以过上安逸的生活。况且能够在高校就业还可以教育下一代,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何乐而不为呢???
高校历来就是博士就业的集中地,大家都说博士毕业最好的归宿就是从事高等教育。例如就算以华为公司员工主要来源的华中科技大学为例 ,其就业主流方向仍然是高校。华中科技大学 2017-2019 年博士高校就博士毕业后的二大类归宿关于是否所有博士生毕业生都适合进入高校工作(当然前提条件是要被人家录用),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有的人适合去高校工作,有的人就不适合。西汉的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里说:「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有多少人是「从俗浮沉」,被裹挟着一起进入或希望进入高校工作,又有多少人对进入高校工作意味着什么很清楚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实政府、企事业单位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急速增加,而博士毕业生供给量在逐年增大,高校等科研机构提供的岗位数量也基本保持稳定,杭州余杭街道就业的清北博士生和深圳南山区的哈佛博士毕业副教授都是这一变化的注脚。近几年,我国博士生招生人数的快速增长不仅显示出了我国高等教育取得的显著成绩,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就业竞争压力的越来越大了。博士作为学位金字塔的最顶层(博士后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学科研究的工作职务。博士后不是学位,而表示的是一段工作经历。),公认为知识精英。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博士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可以分为「学术职业」和「非学术职业」两个方向。「学术职业」一般指的是拥有专业知识背景、易受新知识生产影响,随着学术劳动力市场波动,遵循共同学术规则和学术伦理的自主性职业,一般指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中的科研教学岗位(本文说的进入高校工作专指科研教学岗)。「非学术职业」指不必遵从学术伦理,易受普通劳动力市场供需影响的非自主性职业,也就是一般指大学、科研院所等学术组织以外的工作。其中,在政府及企业相关研发部门从事的研发工作,其工作对象虽也是高深知识,但该工作群体不须遵循共同的学术规则和学术伦理,亦并非自主性职业,其工作领域也非学术界,故将此类职业归入「非学术职业」。那么高校教职就是「学术职业」主要和重要的就业方向。博士毕业并不都是去高校就业的,这也分具体情况的就传统的博士生就业意向而言,「学术职业」为其主要选择。但随着学术劳动力市场趋于饱和,博士学位不再是进入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可靠通行证,越来越多的博士毕业生开始进入非学术领域,就业形式向着多元化发展。「清北博士毕业生来杭州街道办就业」这种旧闻,因为其精英标签的就业问题备受关注,在最近这段时间就被热议成了新闻。通过上图 1 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博士生毕业去向可知,近三年有一半以上博士生们都没有首选「学术职业」- 高校就业。当然就算进入了高校就业,也会出现退出的情况,比如 2018 年武汉博士后三年失业事件。但不同高校之间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博士毕业就业去向单位性质呈现多元化态势。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城市或一线大城市的高校博士毕业生进入「非学术职业」企业的比例较大(如清华大学、2017 年和 2018 年的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而处于中西部省份的高校(如武汉理工、兰州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选择学术职业的比例明显高于东部省份高校。当然,这个规律也是有概率的,不能一概而论,毕业博士就业职位性质也和学校的类型密切相关。比如工科类、财经类高校博士毕业生多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掌握的研究成果能够快速地变现,转化为经济效益,所以此类高校博士毕业生进入「非学术职业」的工商业界的比例相对较高,而以人文社科领域见长的师范类高校博士毕业生则更倾向于进入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如北京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学术职业就业率高达六成以上。图 2 浙大、北大、清华、上海交大、中南财经政法、武汉理工、兰大、北师大 2017-2019 年博士高校就业比例如果单独以医科博士来论,如果毕业选择去医院,ta 的研究背景再牛,还得会临床,说白了。在医院的工作,科研很重要(说穿了就是晋升职称的论文和项目要求),但是临床也很重要。临床就是各种经验的集合,ta 的资历其实代表着 ta 的临床经验,博士在医院的立身之本是临床(特别是临床类专业),发展之路是科研。总的来说,因为学科的实践特性,医科博士第一选择应该是医院,而不是高校。比如,笔者有个医科博士同学在高校就业后,完全退化为教书匠了;而当初选择去医院就业后来转到高校教书的毫无违和感,且临床资历也有了,业务实践水平杠杠的。如果就伪生化专业的博士,建议毕业时如果有机会可以果断第一选择高校。近年来,高校和医院的聘用制度的重大变化此外,有意高校就业的博士毕业生们需要明确的一件事情况是,至少从 2019 年开始,有很多高校聘用制度已经从「事业编制」转变为「报备员额制」(2020 年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时间节点)。与「事业编制」定岗又定人的聘用人员身份管理不同,「报备员额制」是只定岗不定人,入职人员「入编不占编」,在聘用期满后,入职人员经过考核后才能续签合同(医院用人制度同高校一起改革),否则予以解聘,也就是说职位终身聘用制被打破了。至于最终结果是不是「换汤不换药」,那就要拭目以待了,但高校与医院的人事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这样的:提高用人单位招聘的自主灵活度。当然,想去高校工作的还是要削尖脑袋挤进去。那么,目前高校就业的形势如何一年一度的秋招即将开始,奈何每年还是会有一堆人往高校扎。博士生们在高校里学习生活多年后,容易产生浓厚的高校情结,认为在高校或最差也要进入科研机构搞研究才是正途,进入政府部门、工业界、企业单位不仅浪费了积累多年的学识,也不适合自身的发展。这种想法无可厚非。但很多博士生在毕业时申请教师职位时,对招聘流程或获得高校教职的工作机会所需的知识相对较少。为了解决对招聘过程缺乏了解的问题,即将毕业的博士生们应该对高校教师职位的申请进行了一定了解。目前大概形势是这样的,高校教职申请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本文说的高校一般指的二本及以上院校),以笔者所在的比较熟悉的理工科为例,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的博士学位授予数量在过去十几年中急剧增加,但各大高校可用的正式编制教师职位数量基本上没有同步变化(高校「事业编制」即将取消)。这导致每个学术职位的申请者数量很大,其中许多人对自己获得教师职位的机会不确定。量大了,博士不像以前那样区分度小,逐渐给用人单位一个博士水平参差不齐的感觉,博士群体也比以前更加多样化。虽然招聘委员会在多样化,但基本的招聘流程倒是大同小异。博士求职高校的应聘流程如下图片来源:作者提供高校职位的求职者首先要在各大目标大学门户网站的招聘频道和各种平台上搜索相关的招聘启事,当然也可以求助自己的导师以及师兄师姐们获取信息。最初的电子邮件申请通常包括一封求职信、一份教学理念声明、个人简历和一份研究计划。这些材料的长度和内容可以根据申请周期、地区、机构或特定的招聘委员会而有很大的不同。最理想的情况是,毕业生根据每个具体机构和 / 或部门量身定制申请材料。这包括针对不同高校的特定求职信,最好在准备材料前对高校及招聘公告有透彻地理解。高校的候选者遴选委员会召开了几次会议,以筛选出申请者。然后,高校人事部门会联系申请人进行面试。面试可能包括最初的非现场(远程)面试,然后是在招聘高校的现场面试。现场访谈通常持续一到两天,包括研究研讨会、教学演示和 PPT / 粉笔演讲。现场面试通常也包括与其他资深教员的一对一会谈,包括面对面与招聘部门领导、校方人事领导和相关管理人员的会议。面试结束后,求职者会就静候佳音了。求职者会收到电话、电子邮件等联系方式,被告知是否通过了面试,成为这个高校提供的教职候选人,通常这种告知除了口头上的,必须还有书面的形式。双方会签署三方协议(毕业就职后重新签订正式合同)。在正式签订就业协议之前,求职的博士往往还要跑一次应聘高校,如果不在同城也可以通过电话或在线网络视频等形式远程协商,但为了慎重计,最好是再跑一趟现场,仔细考察一下求职的高校,毕竟这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如果双方没有异议,博士和高校之间会形成一个协议方案(包括补充方案),内容包括拟议开始工作或报到的日期、工资待遇和科研启动资金、各项补贴细则;高校方也需要给求职者一个正式的官方的录用通知。当然,现在「非升即走」的师资博士后制度正如火如荼地在各大高校实行着,所以有很多在高校就业的博士们签订的其实是一个临时工合同。笔者有位师兄毕业与西部一所某高校达成工作意向时,硬是让别人在三方就业协议上写明入职为正式占编教师并盖章后,才肯在协议书上签字。博士的高校就业求职流程大抵是这样的。在高校寻找到一个教职,才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后面艰苦奋斗的日子还长着咧。但对于一个即将踏出校门的博士生来说,这都是一个旧的人生阶段的结束,也是一个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
中国的教育体系非常的完善,从幼儿园到博士,大家不断的努力,攀登知识的高等,拿到一个又一个的毕业证和学位证,本来以为这些证书很有说服力,但是这也只是相对的,和留学生相比,我们骨子里就透着不自信。为什么这样说呢?迷途的一个朋友东北地区某211大学博士毕业,到一个双非大学去应聘,结果被刷,原因让人很受打击:“对不起,我们只要留学生。”想想自己为了搞科研而天天熬夜、想想自己为了发论文掉的那些头发,最后还是拼不过留学生,为什么?可能学校的发展需要留学生带来新的思想和理念,但是至少也要给本土学生机会吧!作为国家在知识领域的顶尖人才,最后心灰意冷,有很多人对博士都很抵触,觉得博士太死板了,甚至有点呆呆的,但是就是这样的人才能安安心心的搞学术、为一个小问题能钻研好久、梦里都是自己的科研项目,不是吗?有了这些默默无闻搞学术的人,才能让我们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可能博士不是人人都那么厉害,但是博士整体的水平一定是很厉害的,这些人有目标有信念,和本科生不是一个概念,同时也比研究生水平高,但是这样的人和留学生比还是不行。留学生们确实眼界比较开阔、接触的事情比较多,但是留学生们学习的知识可能并不比国内的学生多,互联网这么发达,其他国家学生能看到的知识,我们也能看到,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但是留学生们和国内的博士环境是不同的,国内的环境比较浮躁,大家都想走捷径,做学术不如国外纯粹踏实,当其他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各种偷懒的时候,国外的学生在踏踏实实的搞学术,而且国外对学历的判定标准要比国内严苛,这样的学历更有说服力。在浮躁的社会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不容易,高校希望招聘留学生也有一定的道理,可以理解,我们也要不断查找差距,不断完善自己!
欢迎点击关注!获取更多有价值信息哦!不知从何时开始,国内高校博士毕业,即便是重点高校,应聘自己国家高校的老师,如果没有出过国,就会错失很多大学,很多好大学。翻开各大高校的招聘启事,这已经成为一个惯例。可是,连我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培养博士的水平和能力,又怎么让别人相信呢?博士,是一个国家在知识领域培养的顶尖级人才,不论是否认可,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很多尖端理论甚至一些核心技术,博士确实好用。即便存在浑水摸鱼的博士,但博士的整体理论水平,要甩一般人几条街。即便是硕士,也是差异明显。博士一直是一个似乎神秘的群体,然而,其实很多博士的想法很简单。如果生活有一定保障,很多人是喜欢做一些研究性的工作,过着书香为伴、与世无争的生活。或许有人说博士读书读傻掉了,但我觉得这正是读书人的可爱之处。正是有了这些读书读“傻”掉的人,很多晦涩难懂的技术领域才会有人一直默默无闻地坚持。即便他们每个人取得的成果非常非常小,小到几乎可以忽略。可是,正是有无数个几乎可以忽略的成果,才推动了我们很多技术的重大突破和进展。跟混迹社会多年的人比,很多读书人似乎很“傻”,但我觉得“傻”的可爱。但是,这些甘愿默默无闻做小事的人,已经不被培养自己的高校认可。即便他们一心喜欢做研究,然而,出国似乎成为一个判定是否具有科研能力的标准,一个很荒谬但又确实存在的标准。出国留学,确实可以拓宽人的眼界、增长人的见识。然而,并不是出国留学水平就一定高。在互联网技术已经如此发达的今天,很多文献、材料,只要想看,在学校购买的数据库里很容易就可以找到。无论是美国的、法国的、英国的、印度的,一应俱全。之所以要求留学,并非是国内博士不踏实、不好学,而是国内的大环境,是一个心浮气躁、一心想走捷径的环境。每个人都想一夜成名,不再愿意踏实做事,都想找到一条捷径,一条不费力就可以出重大成果的捷径,然而,实践已经证明,世间根本没有这种捷径!与其说要求出国是为了开拓眼界,不如说是为了去感受那种“不一心想走捷径”的环境!在高喊“弯道超车”的今天,实在是一种投机取巧的手段。我们要做的是早日摒弃那些浮夸的、不切实际的走捷径想法,一心一意、踏踏实实做事。毕竟,连我们自己读不相信自己培养的学生,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悲哀!小伙伴们,你们觉得学校要求留学经历有必要吗?欢迎留言讨论。多个关注多条路!欢迎点击加关注!
近日,一则关于“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求职被拒,因本科就读‘非211’高校”的信息引起了社会广泛讨论。该信息显示:一名学习算法的某985高校博士,工作三年后辞职,本以为很快能找到新工作,然而两个月过去,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据称,一名猎头曾联系了这位博士,但在得知其本科就读院校为“非211”大学时,表示公司对学历有规定,委婉地拒绝了他。评论区的两千多条评论中,有的认为本科出身很重要,单位看重第一学历,普通院校本科生即便考取了名校研究生,依然会面临“就业歧视”;更多的人则认为,既然能考取985高校博士,就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而那位拒绝录用该博士的HR,要么是短视,要么是担心名校博士会抢了自己“小领导”的位置,故意刁难不用;还有一位高校教师,提到了自己单位的两个同事,他们都是985高校博士,只是本科均毕业于“非985”高校,其中有一个本科就读的还是“三流”院校,然而这位本科出身“三流院校”的博士,科研水平却相当出众,现已拿到国家优青。有人调侃“人家只是想招录一个本科学历普通员工,你一个985博士凑什么热闹?”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们对所谓的本科出身有了更为理性的认识。不否认,那些本科能考取985或211高校的大学生很优秀,但也不能就此断定那些没有考取985或211高校的本科生不优秀。很多认为本科出身非常重要的人,其实是认同高考这个制度,他们认为高考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无可替代,所以本科学历比较容易评价一个人的硬实力。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却也不完全正确。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两位高考成绩相当的高考生,他们均只能进入“非211”大学就读,其中一位选择了复读,第二年考取了211高校,本科毕业后继续在本校读研;另一位没有选择复读,大学四年后也考取了一所211高校的研究生。这两位考生第一次高考的水平是差不多的,选择复读的那位考生本科和研究生学历均打上了“211高校”的烙印。没有选择复读的那位考生,只能拿“非211”的本科学历,这能说明第二位同学211高校研究生文凭的“含金量”就没有第一位同学的高?显然不能,只不过第一位考生把第二位考生在大学里付出的努力提前一年用在了复读上。高考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没人会质疑,但高考分数较低的学生不一定就比高考分数较高的学生水平低。很多时候,高考成绩差个五分、十分,甚至十几二十分,差距并不明显。可差几分就可能与211高校失之交臂。另外,高考志愿填报也不容忽视,由于地域和专业选择等原因,就读211高校的学生,高考分数不见得就比就读“非211”大学的学生高。话说回来,就算在高考中取得了巨大成功,这种成功也是具有阶段性的,它不是永久的荣耀。我们身边不是有相当一部分高考成绩优秀的学子,进入名校后却荒废学习,最后庸庸碌碌度过一生吗?而那些在高考中没有取得好成绩的学生,也不是永远与成功“绝缘”,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来赢得荣光。笔者的一位朋友就是个真真切切的例子,他本科就读一所“非211”省属师范大学,经过自己的拼搏,如今在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还兼任一所985高校研究生导师职务。一个本科就读“非211”大学的学生,不仅得到了顶尖学府的认可,还成为了985高校研究生的导师,这不正是“本科出身决定不了未来”的最好例证吗?单就文中开头提到的这位博士“求职被拒”经历来说,他被HR拒绝显得很不合情理。如果事情确实如描述那样,说明HR水平不高,亦有可能是HR所在的公司底气不足,觉得自己给不出与三年工作经验985高校工科博士相匹配的待遇,干脆以本科出身不合适为由拒绝,好给自己台阶下。一位朋友的评价很精辟,“不是HR不要他,而是不敢要他,庙小容不下大和尚”。
相信很多人都会这样认为,读书能读到博士的层面,那也是一个比较优秀的人才,按理来说找工作应该比硕士生和本科生要容易得多了。毕竟从数量上来看,博士生的规模相对于本科生来讲要少很多,从专业知识的储备上来说,博士生也更胜一筹。但是,并非所有的博士找工作都那么顺利。例如近日在网络上就有人吐槽,说自己是一名学习算法的某985高校博士,本来已经工作三年了,目前辞职重新找工作,但是两个月过去了,新工作依然没有着落,找到工作所需的时间超过了自己原有的预想。据称,一名猎头曾联系了这位博士,但在得知其本科就读院校为“非211”大学时,表示公司对学历有规定,委婉地拒绝了他。也就是说,这位985高校博士求职遭拒,主要是被卡在他的本科出身上,也就是他就读本科不是名校。其实,高学历的人求职时被卡在本科出身上的例子并不少见。我们知道,有部分博士生或者硕士生本科并非是211以上的大学毕业的,所以有的招聘单位就在这里设置了门槛,把这部分人拒之门外。针对此现象,网友们各有看法。首先,像上面这位网友所说的,从普通本科考上985高校,说明了这些人的抗压能力比较强,更能直面挫折,更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所以,他对用人单位的做法表示疑惑,这么锐意进取的人不要?公司的发展不正是需要这样的人吗?确实,这部分人能从普通本科院校考上985高校的硕士、博士,说明他们还是比较有进取心的,而且应该是比较努力、实干的一群人。另外,还有网友指出,在高考中考上211、985高校,只能说明他们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成绩还不错,但是这个成绩代表不了以后的学习怎样。一个人的发展不能够只看部分阶段的学习情况,人的智力、认知等方面的发展有先后之分,后成大器者的不在少数。所以,他认为,用人单位要承认他们后来付出的努力,不能仅靠高考成绩来判断一个人的能力。还有的网友提到,如果用人单位看中的是博士生的本科出身,或许这些都是重表面、讲面子、不务实的单位。如果是比较务实的单位,它更注重考察你的工作能力,如果工作出色它是不会过于关注你的本科出身的。这位网友的意思就是“英雄无问出路”。当然,也有部分网友对用人单位的做法表示理解。正如下面这位网友所说,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是它们的自由,毕竟目前是双向选择就业的时代,用人单位在有更好的选择的情况下,为啥就不能挑选出更符合自己需要的人才,例如本科、硕士、博士阶段都在211以上的高校就读的学生。也有的赞成这种做法的网友说到,高考是当前相对公平、严格的选拔考试,它让众多考生实实在在地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能上211/985的基本上都是学霸,而后期考硕考博由于方方面面条件的不同,可能会存在着一定的水份,所以很理解招聘单位重视本科出身的做法。除此之外,下面这位网友也说到,普通二本和985本科差的不仅是高考成绩,还有四年的平台氛围资源积累和眼界等,差距确实挺大的。我觉得以上的网友之所以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是因为他们在看问题的时候站的角度不一样,因此所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一样。假如是老板,他想招到心仪的员工也无可厚非。而作为求职者也更希望在求职的过程中少一些障碍。所以,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些经过自己的努力,从普通本科到985高校博士毕业的学生确实也应该值得敬重。但是在暂时无法找到合适工作时,也可以适当降低求职的门槛,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体现出自己的实力。其实,在现实的生活中,那些没有考入211高校的人也不是没有成功的机会,很多精英都不是名校毕业的。只要你保持着读书时的那股韧劲、努力和信心,天助自助者,成功永远会给那些孜孜以求的人留出一条路子。
这两天,一则数名清北等名校博士去争着去中学当教师的新闻引发热议,按照我们对中学老师的理解,一般都是师范类院校的专科或本科生去中学当老师,有些好一点的中学要求研究生学历,但是对于博士而言,一般是考虑去高校或研究院等单位,很少有博士愿意去中学当老师的,更何况是名校的博士。在这种共识下,很多人会认为名校博士去中学当老师确实是有些大材小用了,比较目前绝大多数的中学对教师学历的要求还没有那么高。那么我们不禁会想,为什么那么多博士要争中学教师的岗位呢,难道是真的处于对中学教师岗位的热爱吗?我想大多数不会认同,如果真的热爱中学教师岗的话,完全可以在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后就去应聘,没有必要等到博士毕业。大部分人会认为这主要是就业形势不好,很多博士毕业找不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某些一二线中学招聘给出待遇,包括户口、工作环境、薪水和福利等,都很符合这些博士们内心的标准。因此在高校招聘日渐饱和的大环境下,一批又一批毕业的博士不得不把目光转向中学,尤其是一些名校毕业的博士,在没有遇到合适的工作的情况下,就想找个能落户口,能给编制,同时还能胜任的教育类性质的工作,所以中学当老师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但是也有人认为,不论是高校还是中学当老师,都是一份工作而已,不能简单用学历来衡量博士要去高校而不去中学当老师,也不能说博士去中学就是大材小用了。其实,塔主认为博士毕业考虑中学当老师,并不是所谓的大材小用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从国家对教育的总体要求上,并没有说中学的教师队伍就要比高校的要求低,而是要求每一个环节上的教师队伍都要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所以高学历人才进入中学,对中学的发展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中学是一件好事。而对于博士群体而言,选择中学当老师,并不是一件人往低处走的事,因为现在很多中学的待遇要比高校高很多,而且工作压力也没有高校那么大,去中学全心全力地站稳讲台,当好一名老师,用自己的博学去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祖国的未来,依然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另一个方面如果有更多的博士选择中学当老师,那么不仅仅会改变这个社会对这一选择的看法,同时也为博士群体就业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对博士本身也是一件好事。因此,如果你是一名刚毕业的博士,在求职过程中,不要仅仅是盯着那几个为数不多的高校招聘,也可以看看中学的招聘,如果你热爱教学类工作,那么可以考虑将中学招聘作为自己的重点应聘方向,如果喜欢继续做科研,那么重点还是放在高校招聘上,因此两者之间,要做到扬长避短。以上就是塔主对博士找工作的一点小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与塔主一起讨论。
又到毕业季,去企业还是高校,是毕业博士所面临的经久不衰的两难选择。小编在企业和高校都工作过,最终选择了高校。下面跟大家分享谈谈找工作的经验,以及高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劣势。博士毕业先入职企业,后跳槽到高校去企业还是去高校?这是小编在读博时就考虑很久的问题。毕业的师兄师姐去高校的远多于去企业的;去企业的多是因为论文不够,进不了高校,才退而求其次去了500强企业或者知名外企。我当时一直不明白:企业工资明显比高校多,为什么都要去高校呢?由于直到毕业都没考虑清楚这个问题,找工作同时投简历给高校和企业。有家企业首先录用我,就直接入职了。入职之后逐渐体验到在企业工作的缺点,不过,“企业工资高”的观念,以及不想再折腾的惰性,我只好用“既来之则安之”安慰自己。直到和一位在高校工作的同学聊天,发现他的工资比我还高,我再也无法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一边工作一边继续投简历,经过一番折腾,入职目前的高校。在找工作过程中,还发现像我这样先入职企业,然后又跳槽到高校并不少见。先后遇到两位教授,都是在大企业已经做到主管经理的级别,却辞职去高校重新开始。聊天时不少人都问过他们,为什么在企业工作好好的却辞职去高校。如果在毕业前,我一定也难以理解他们的选择,而有了类似经历之后,我非常理解他们。入职高校的优势1、事业单位,稳定这次疫情我才实实在在体会到稳定的好处。很多在企业工作的朋友忧心忡忡,老板变着法子降薪裁人;没工作的更加焦虑,最近工作也不好找。学校西门外的商业街,以前很热闹,现在很多店铺挂出了“转让”牌子。学校也算事业单位,工资不受影响照常发。虽然我的工资可能还没有在企业打折后的多,但是没那么焦虑。2、医疗福利我现在还没体验到医疗福利,说一个在普通二本工作的同学吧。他是有编制的辅导员,去年生病住院,各种保险赔付加一起,自己没花钱(*゜ー゜*)他说学校交的保险赔了80%多,他另外还买了商业保险。对于一直觉得“去医院会花很多钱”的我来说,那时第一次觉得编制真香。3、时间自由大学老师不用坐班,有课就来,没课没人管 () 时间自由,应该也算一个福利吧。时间自由不是说没课就可以在家睡大觉了,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只是遇到工作以外的急事,只要没课就可以马上去处理,不用请假看领导脸色,也不用担心扣工资。但是有一个经常被大家误解事情,就是寒暑假。搞科研的老师,寒暑假一般各有2周 o(≧口≦)o 不是大家通常认为的三个月ㄟ( ▔, ▔ )ㄏ。而辅导员和没有科研任务的老师,寒暑假是足额的。4、后代教育福利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自己身在教育界,后代自然有机会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一个教师职位相当于一个学区房,而且是可以移动的。如果我觉得上大的附属学校不够好,在孩子快要入学时去复旦做一期博后,孩子就可以去上复旦的附属学校。但是这样做比较折腾,孩子靠自己能力进入好学校当然更好。有位老师去美国做访问学者,他8、9岁孩子也去了美国做插班生。一年后回来,他孩子英语说的跟中文一样溜。小学生已有一年的留学经历,如果不是因为家长在教育界,不知道要花多少钱才能有这样的经历。以后孩子长大申请国外的学校,这段经历会是加分项。这些已有的和潜在的教育福利加起来,教师子女能获得的资源会优于很多同龄人。不夸张地说,教师所在的学校,是孩子未来的保底学校。以上都是合法合理的优势,不包括“大学老师发论文给仅上中学的孩子挂一作(第一作者)”这样违背常理的做法。5、科研奖励除了辅导员,理工类教师大多是要搞科研发论文的。虽然现在提倡破除唯SCI论,但很多学校发论文仍然有奖励。作为一个小211青椒的我,一年能发5篇SCI,985老师平均水平比这个数字多吧(′▽`〃) 论文奖励是工资以外的收入,而且常常比工资高。6、不给别人打工,自己当老板搞科研的老师除了上课,在校的主要精力就是申请经费、做研究。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有能力的老师还可以带着硕士生、博士生一起做课题。研究出来的成果是自己的,除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还有满满的成就感。入职企业的劣势高校的这些优势,恰恰是企业的劣势,除此以外还有以下劣势。1、跟高校工资差距已不大除了杭州等几个高校工资洼地,中、东部很多高校月薪一万左右,这跟当地企业给博士的起薪已经差距不大了,当然不包括计算机、金融等一些热门高薪专业。而高校中的佼佼者,985高校新进教师很多是年薪制工资,保底20万,这工资不比同资历进企业少很多。这只是保底起薪,实力强的起薪也高,我同学带着CNS(Cell、Nature、Science)去交大应聘,年薪谈到70万。即使企业也没几个能给出这样的高薪。如果算上入职高校给的数十万安家费,差距会进一步缩小。2、工资以外几乎没有收入如果不做副业,工资几乎就是唯一的收入,医疗、教育、房租都要从工资里扣。而从高校的优势可以看出,工资以外还有医疗福利、教育福利、科研奖励,这些都可以折算成钱。3、博士学历overqualified这是我找企业职位以及入职企业后经常体会到的。overqualified可以简单翻译成“资历过高”,虽然不太准确。很多企业并不需要博士,行业经验比学历更重要。即使研发岗位,一两名博士带着一堆硕士就足够了。这就导致一个比较感概的现象:企业实际只需要一个硕士,来个博士,给博士的工资吧,企业觉得亏;给硕士的工资吧,求职者觉得亏。幸存者偏差以上这些经验和总结,是先后入职企业和高校的小编的一些个人观点,可能会有幸存者偏差。如果一直在企业,或者先入职高校、后又跳槽到企业,可能就不是这样的体验。大家对入职高校和企业有着怎样的看法呢?欢迎讨论。
博士毕业,其实择业的自由度也变小了对于本科生而言,在某种情况下,选择与自己专业不相关或者关联度很小的工作,往往并不是问题,所以,本科毕业后实际就业专业并不对口的情况较多;而到了硕士阶段,就往往比较希望毕业后的工作能专业比较对口,至少有一定关联度,所以,实际就业与专业不对口的情况就往往少得多了;而对于博士而言,放弃所学专业的情况当然也会有,但已经比较少见了,往往以专业对口或者比较对口为就业的一个重要标准。这是很多博士生毕业后选择进高校的第一个原因,因为去高校担任教职一般都是专业比较对口的就业。博士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抢手在当前多数人的思想观念中,认为博士仍然属于天之骄子,在我国的各行业各业中都会成为”兵家必争之才“,其实现实已然并不是如此。截至2018年8月份,我国博士的数量已经达到70万左右,在加上海外留学归来的博士生,我国现有的博士数量可能会超过百万。按照经济学原理解释,供过于求势必会使得博士的价值量降低,在求职市场上的受追捧度也会下降,使得不少博士只能降低自己的求职要求,到待遇更低的高校任教。高校只是看上去待遇低而已现在的大学基本都是公立的,都属于事业编制,不跟企业似的,进入大学后就等于吃铁饭碗了。并且大学目前没有压力,每天上完自己的课就可以回家了,大部分都不需要坐班,有的老师一周就一两节课,你想想有多爽。大学环境比较舒适,现在大学建设的都很漂亮,每所大学都是城市里的一座花园,环境很好,绿树成荫。并且大学里面大部分时候人事关系比较简单,跟学生一起也很快乐,老师想进步,考察指标也是发文章课题啥的,评价指标单一。相对于有能力有科研理想的博士,在大学里可以纵横驰骋,稳定的环境,充足的时间,稳定的收入,可以让自己没有后顾之忧,并且周围有很多博士教授可以一起探讨科研,形成一种好的科研氛围。并且国家省市的自然科学课题倾向于大学。小编总结其实博士毕业进入高校,待遇往往也并不低,至少没有表面看来的那么低,只是明面上的工资、奖金等收入确实不高。实际上,进入高校,是会伴随有各种其他收入和福利的,比如安家费,往往10~30万,比如数量不等的研究经费(几十万甚至百万);有些高校对引进的博士还可以分房,等等。而且高校工作相对比较宽松,寒暑假就让很多人羡慕不已,而且工作稳定性很强。博士毕业进入高校的确实较多,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形成这样的现象,背后一定有它自己的理由和逻辑。
博士应聘大学教师,以第二作者发表的论文会得到招聘高校认可吗?我们知道,在硕博期间,要达到毕业要求,往往需要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只是硕士要求往往较低(一般学术型硕士都会要求,而专业型硕士有些学校要求,有些学校不予要求),而博士期间则要求往往较高。但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科,具体要求是有一定差异的,对于一作还是二作的认定方式也会有差异。下面以三所学校为例说明。1、北大。对博士毕业生的毕业要求是“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上至少发表或被接受发表2篇论文”,期刊的等级则是各院系根据不同学科和实际情况自行予以确定;在作者排位方面,则相对灵活,博士生原则上要求一作,但如果导师是一作,学生二作也是认可的,并按照整篇计算。2、上海交大。它的理工科博士生,毕业要求是至少以一作发表2篇论文,其中至少1篇为SCI,才能达到毕业要求;不过,它也认可二作论文,只是计算方式明确为,一作按照整篇计算,二作则只是按照半篇计算。3、西南财经大学。对博士生的毕业要求是,需发表1篇中文A刊或1篇外文B刊,如果刊物等级达不到要求,也可以降低刊物等级但需要增加数量,以2篇中文B刊或者2篇外文C刊,也是可以的。原则上要求为一作(或独立作者),但如果是该校教师或者外聘的博导为一作,学生二作也是认可的,计算方式是按照整篇计算。以上三所学校对博士生毕业要求具有典型性,基本可以概括国内大学对博士生的毕业要求状况。总结起来就是:大体而言,内地高校,理工科往往非常看重一作,虽然也认可二作,但在计算篇数的时候,往往会打折扣,多数学校并不按照整篇计算,而是按照半篇计算;而人文社科类则是一作二作都是认可的,计算方式多数学校是按照整篇计算(只是二作会有附加条件,比如要求导师是一作)。高校对于博士生的毕业要求状况,必然会“传导”到高校招聘博士上,使得高校招聘的时候也会与之“接轨”,所以在现实招聘中,二作论文也是会得到认可的,只是不同学科,不同学校,计算方式会有差异。所以,如果博士毕业生有一作论文,那当然好;即便仅仅只有导师一作,自己是二作的论文,要应聘高校,也是能得到认可的,只是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科,计算方式会有差异,大体而言,理工科往往会按照半篇计算,而人文社科类则很多会按照整篇计算,所以,即便只有二作论文,只要篇数足够,招聘的高校也会认可的。当然,在现实中,也有少数高校只认一作,尤其是一些理工科大学,对一作看得很重,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自然科学领域,一作的意义重大。不过,很多高校即便要求一作,也是原则上的,并非铁板一块,是可以沟通协商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内地大学培养的博士,除非北清复交这样的顶尖大学,一般来说,其他学校的毕业生要进入985或者强势211任教是很难的(当然这不绝对,也要看具体学科及当事人的论文成果情况等),多数学校的博士生往往最有可能的选择是进入普通院校任教。在实际招聘中,很多普通院校对一作还是二作,并不是非常敏感,要求往往没有那么刚性,甚至对于篇数的计算方式也不刚性,即便只有二作论文,也往往会认可,即便原则上不认可,也是可以沟通协商的。所以,在应聘过程中,当事人最好多与对方学校积极沟通,争取协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