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PhD的学习、申请与美国区别很大,但是在说清楚二者的区别之前,彼小洋就先为大家澄清几点误区。误区1美国学校肯定比欧洲好?这个误区的核心问题是,学校的资源分布问题。Stanford,Harvard,MIT,Yale,Princeton等top20学校,绝大部分人是去不了的。所以所谓的美国学术比欧洲好很多,必须要落实到美国学校的某个专业比欧洲好很多,那才算是真正的好。我们来理性思考一下,去北京读大学,不代表去的就是清华、北大、人大、北师大,所以去美国读书也不代表去的就是哈弗,斯坦福。相反,欧洲人的学术资源分布较为平均,比如有句话:"德国大学无弱旅"。德国不仅无弱旅,遍地都是雄狮劲旅!那为什么包括德国在内整个欧洲(除英国)大学世界排名不高呢?受语言影响!学校排名在QS、泰晤士排名中并不靠前,但是人均科研产量还是世界前茅,诺贝尔奖近几年也不少,Nature,Science,Cell之类的文章也数不胜数。误区2硬性门槛欧洲低于美国吗?实际上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美国硬性要求GRE,但是本科就可以开始申请了。而欧洲虽然英语要求无GRE,但是硬性要求research master学位,所以欧洲门槛并不低,光一个硕士学位,就扼杀了一大批想走捷径的学生,甚至很多院系还有雅思、托福的要求。误区3欧洲难毕业,尤其是德国?事实的情况是,欧洲的博士往往可以在3-4年左右毕业,很少出5-7年的情况,美国PhD虽然本科毕业可以直接申请,但是5-7年的博士比比皆是,尤其是一些热门的专业,何况在当下这个急功近利的年代,来找我们的硕士很少是愿意再熬5-7年的。欧洲PhD和美国PhD的区别澄清了几点误区的基础上,说下欧洲PhD不同于美国的特点,这也是很多学生选择欧洲的原因:区别1 培养方式是师带徒(最大区别)欧洲比较喜欢一对一制,只要你找到愿意带你的导师就行(这个实际就是科研方向是否吻合,能否用自己的研究经历征服导师,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评估一个学生时候往往要问他硕士课题,开通报告,发表文章,掌握哪些实验技能的原因)。没有固定开学时间,随到随学。区别2 直接进行科研(非授课型)欧洲尤其德国的博士不需要进行课程培训,直接进入科研,大量的节省时间,由教授再在科研中指导,所以也就没有qualify考试。而美国不管有没有硕士学位,除了极少数学校(比如本校master)可以免掉课程之外,大部分地方还要上1年课,这是对于国内硕士来说,美国PhD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区别3 毕业压力小work-life balance是欧洲的特点,欧洲PhD完全受法律保护,教授无法支配学生学习以外的生活时间。美国PhD比欧洲PhD确实是要勤奋拼命的,所以paper多一些,很多时候这是由于美国教授Tenure制度造成的(在Tenure Track的期间内,年轻人必须在学术界充分证明自己的学术能力,然后才能获得Tenure。这正是为什么在美国学术界年轻人基本上都在老老实实地做学问,积累自己在学术界获得终身职位的资格),老师压力大,学生也就跟着大了。不过话说回来,欧洲PhD虽然下班回家了,并不代表不干活,很多自律强的PhD都是在家也工作学习的
提起中世纪欧洲的教会,我们不管了解多少都肯定不会陌生,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欧洲中世纪的圣师,托马斯·阿奎纳,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哲学家和神学家。他把理性引进神学,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说。去世后,托马斯·阿奎纳被封为“天使博士”(天使圣师)和“全能博士”。他是自然神学最早的提倡者之一,也是托马斯哲学学派的创立者,为天主教长期研究哲学提供了重要的根据。他撰写的著作是《神学大全》,天主教教会把他当作历史上最伟大的神学家,将其评为三十三位教会圣师之一。 除此之外,他还是西欧封建社会基督教神学和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所建立的系统的、完整的神学体系对基督教神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他本人被基督教会奉为圣人,有“神学界之王”之称。许多现代的伦理学家,包括天主教徒或非天主教徒在内,开始主张阿奎纳的美德伦理概念可能可以用作取代康德的功利主义学派。透过许多20世纪的哲学家,例如伊利莎白·安司孔等人的著作,阿奎纳在有关行为意图的理论上也变的相当具影响力。在阿奎纳来看,人类存在的目标是要与天主结合并且建立永恒的连结。更具体的说,这个目标可以透过“乐福直观”达成,乐福直观代表的是当人了解到天主的本质,因而获得了完美、无止尽的幸福的境界。这个境界是在死后才能达成的,是由天主给予那些在世时透过耶稣基督教诲而获得了救赎和赎罪的人的礼物。值得注意的是阿奎纳的美学理论,尤其是“明白”的概念,极大的影响了现代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文学风格,乔伊斯赞美阿奎纳是西方哲学里排名第二的哲学家,仅次于亚里士多德。阿奎纳的美学概念的影响也可以在意大利符号学家翁贝托·埃可的作品里观察到,埃可也写了一篇有关阿奎纳的美学概念的论文。
导语:中国博士让欧洲人谈之色变,怕了100多年,却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一部名为《傅满洲博士之迷》的书在上个世纪的欧洲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就是由于这部书的广泛传阅,让西方人很害怕书中一个名为傅满洲的中国人。书中的这个中国人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博士,在欧洲人的印象里,他是薄嘴唇,长了一双狡黠的细长眼睛,形象很是奸诈。而且据书中描述,傅满洲可谓是“无所不能”的厉害角色。他有着三个国家顶尖学校的学位,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天才人物。我们经常会说,天才和疯子,总在一线之间,恰好书中的傅满洲就是一个近乎疯狂的天才。这样一个天才,并没有用自己的毕生所学去造福社会,而是想着怎么去杀害欧洲人。由于书中的描述太过夸张,这让当时的欧洲人谈之色变,害怕了100多年。其实,讲述傅满洲这个人物故事的这部小说,并不是中国人撰写的,而是英国的一个推理小说家在1913年创作的,可以说傅满洲在书中是一个反派形象。由于当时的东西方交流比较闭塞,世界文化交流发展的比较缓慢,很多西方国家的人们对于黄种人,或者说是对于中国人的了解和认知,大部分来自于传说和一些书籍当中。傅满洲相关的这本书发行之后,在整个欧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一样,傅满洲这个中国人在西方的文化中可谓是家喻户晓。这个人聪明却很阴暗,极具语言天赋却被大多数欧洲人厌恶和惧怕。小说中描述的傅满洲,把刀架在了欧洲人的脖子上,然而相对于清朝末期真实的历史而言,实际情况却是恰恰相反的。由于这本小说的一些言论一直都在煽动欧洲人,激起大部分人对于黄种人的害怕情绪,可以说极有可能是在黑化黄种人,导致很多外国人一度认为中国人就是书中描写的那样。那个年代,由于交通不便,东西方的文化交流闭塞,大部分西方人是没有见过中国人的,他们对于中国人的了解少之又少。所以他们心目中的黄种人形象,很容易被人所误导。其实原著的作者也曾说过,傅满洲这个人物所代表的只是满清时期一些奸诈小人的形象,他们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让人害怕。但其实这并不是所有黄种人的现状,可是由于受到了这部小说的很大影响,很多西方国家的人不这么认为,似乎傅满洲的形象,已经深刻的印在了他们的脑海,甚至在建国之后,他们还如此的认为。久而久之,中国的这位博士就成了让欧洲人谈之色变的人物,很多西方人怕了他100多年,但却是一个虚构的人物!甚至直到现在还有人相信小说中这个虚构人物的存在,但其实大部分中国人都是热情开朗的,并不像此书中所描述的那样。
9月22日,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正式公布了2018年度新增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单,上海交大1992届博士校友梅宏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由英国皇家学会等代表欧洲最高学术水平的国立科学组织共同发起的“欧洲科学院”,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英国伦敦。欧洲科学院分为20个学部,学科领域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是跨地域和学术领域最广泛、学术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国际科学组织之一。现有3800余位院士,主要来自欧洲国家,其中百余位曾获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沃夫奖和图灵奖,外籍院士不足5%。目前,欧洲科学院院士包括7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5位菲尔兹奖获得者、6位图灵奖获得者等。梅宏博士简介:梅宏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1963年5月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计算机软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主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1980年梅宏17岁时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先后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1987年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1989年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攻读计算机软件专业博士;1992年博士毕业后进入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同时在北京大学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获得霍英东基金青年教师奖(研究类);1998年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国氏”博士后奖;1999年作为访问科学家,前往美国贝尔实验室学习;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4];2003年担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所所长;2005年获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006年担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兼软件所所长;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同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4年当选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学会会士;2016年7月担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梅宏主要从事软件工程和系统软件领域的研究。孟杰博士简介:孟杰 北京大学教授,1991年获北京大学理论物理专业博士学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经历:1966年生于贵州省大方县;1991年获北京大学理论物理专业博士学位;1991年7月至1993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作博士后研究;著作及论文:孟杰教授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SCI论文200多篇,SCI引用(包括自引)2800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邀请报告、大会主席或顾问委员数十次,先后应邀在德国、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希腊、台湾、瑞典、俄罗斯、越南、克罗地亚、南非和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大学和研究所访问和讲学八十多次。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校上讲授《原子核结构理论》。 应国际科学出版公司Elsevier Science邀请,为《Progress in Particle and Nuclear Physics》撰写94页的综述文章《Relativistic Continuum Hartree Bogoliubov Theory for Ground State Properties of Exotic Nuclei》。1993年获国家教育自然科学二等奖。2000年获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担任职位: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放射性束核物理与天体物理》(2000-2005年)理论课题负责人、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联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资助。兼任北京大学-兰州重粒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联合支持的青年核物理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理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重离子物理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全国核结构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市核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客座研究员、理论物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与原子核理论开放课题负责人、国内外多所大学兼职教授、《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编委、担任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等项目评价专家、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物理学科审查委员、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al Review C, Nuclear Physics 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E, Chinese Physics Letters等学术刊物审稿人。国际《INTERNATIONAL SPRING SEMINAR ON NUCLEAR PHYSICS》、《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Nuclear Structure and Related Topics》等系列学术会议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中国、日本和德国等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共同举办的系列《北京亚原子物理国际暑期学校》创办人和中方主席。主要成就:孟杰教授的研究工作涉及核物理领域的若干热点问题,代表着国际核物理的许多研究领域。在放射性束核物理、原子核手征对称性、奇特原子核性质、磁转动、相对论连续谱理论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他与合作者一道,于1997年预言了原子核手征对称性,并建议在有三轴形变、质量数为130的转动原子核中寻找。这一预言于2001年被实验所证实,并被《Science》等专文报道,被认为“在核物理学界引起不小的震动”; 1994年提出的原子核的“磁转动”模式??被美国国家能源部编写的《核物理长期规划》列为振动转动研究的新成就;建立相对论连续谱Hartree-Bogoliubov理论,并给出实验上发现的首例晕核11Li的微观自洽描述,证明了连续谱对晕的贡献;预言的滴线核中新的奇特现象——巨晕,已成为德国GSI,日本RIKEN和中国CSR等国际上主要放射性核束装置的主要物理研究目标。孟杰教授在原子核的手征对称性、晕现象、赝自旋对称性、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等方面有重要原创性贡献,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原子核质量的高精度测量和手性原子核的寻找等前沿实验研究。孟杰教授在原子核结构、核天体物理、放射性束物理等方面发表400多篇学术论文,论文总引用1万多次,H因子为53,其中19篇论文引用超过100次。孟杰教授为教育部首位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0年),曾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两次(2000年和2013年)、中国物理学会吴有训物理奖(2007年)、伊朗花拉子模国际奖(2008年)、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2009年)、德国金科(GENCO)奖(2010年)等荣誉,2012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来源:天下贵州人
本账号所有文章100%为牛剑在校硕博优质原创,相关音频发于喜马拉雅【牛津学长说留学】。我已加入“维权骑士”的版权保护计划,严禁任何形式抄袭或盗用,违者必究。在九牛,我们没有所谓的“指导名师”、“教学总监”、“资深顾问”,只有靠专业能力说话的各位学长学姐。团队给大家处理留学申请的小伙伴目前100%由英国G5、港三大、北美藤校等世界级名校硕博士组成,由英国牛津总部综合管理。截至2020年6月,已扩招至160余名,其中硕士100名,博士60余名,基本覆盖全学科全专业。本文中信息均来自部分自愿展示的小伙伴,版权归九牛问津团队所有,拒绝任何形式盗用,违者必究。团队目前100%由英国G5、港三大、北美藤校等世界级名校硕博士组成,由英国牛津总部综合管理。截至2020年6月,已扩招至160余名,其中硕士100名,博士60余名,基本覆盖全学科全专业。
法国一医学博士声称冠状病毒在十二月出现在欧洲法国第一例新型病毒案例,很可能发生在2019年12月,这进一步戳穿了美国部分政客的所谓“病毒起源”谎言!英国一医学博士声称,COVID-19于12月在欧洲出现,早于最初的设想。巴黎重症监护病房负责人伊夫·科恩(Yves Cohen)博士说,回顾一下,据ABC新闻报道,12月27日在巴黎东北郊区邦迪的让·维尔迪耶医院发现了COVID-19的阳性病例。那大约是在中国发现第一批病毒的同一时间。医生重新分析了12月和1月24例患有肺炎样疾病但对流感和其他病毒呈阴性的患者的分子诊断测试样品。当时,尚未提供针对冠状病毒的测试。科恩说,测试阳性的人可能是法国的“零号患者”,并敦促医生对所有肺炎阴性的患者样本进行重新测试。法国于1月24日报告了首例确诊的COVID-19病例,并将其与西南部城市波尔多相连。这也是欧洲首例报道的病例。在法国,已报告了131,000例冠状病毒病例,其中有近25,000例死亡。感染了COVID-19的患者超过50,000名已康复。欧洲的案件已达近140万。
新冠疫情爆发之际,就有很多人试图寻找“抗疫神药”,来预防或治愈新冠肺炎。虽然确实有的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新冠症状,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药物能够真正有效地防治新冠肺炎。所以试图用“特效药”走捷径的方法其实是走不通的,各国还是要注意人群接触和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才能够有效地防止新冠肺炎的传播。唯一批准的新冠药物瑞德西韦被美国强行买断目前,只有瑞德西韦这一新冠药物被欧洲批准用于治疗新冠肺炎,这也是美国首个批准的新冠药物。然而美国却以极其霸道的方式买断该药物,将这些药物“一扫而空”,不给其他国家任何余地。由于美国一次性购买了50万剂瑞德西韦,而这数量相当于该药物三个月的产量,便使得欧洲三个月内无法得到该药物。美国以这种“扫货”的方式几乎清空了它所有的库存,而英国利物浦大学的希尔博士表示,欧洲却什么也做不了。对此,欧洲许多媒体控诉这种“美国优先”的霸权行为。还有丹麦专家对该药物的生产公司感到鄙夷,称从未看到有家公司只把药品卖给一个国家。由于瑞德西韦专利只有美国吉利德医药公司拥有,这就意味着其他国家无法通过其他国家获取该药物。这件事情引起欧洲各国的强烈不满。瑞德西韦治疗效果还有待考究,《柳叶刀》:并未降低死亡率被美国疯狂抢购的瑞德西韦,到底能发挥多少实际作用呢?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表明,这种药物并没有降低新冠患者的死亡率,也没有加快患者的治愈过程。《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则表示,该药物只是减少了患者出现严重症状的天数,但对于死亡率并没有太多的影响。看来“新冠神药”对新冠疫情并不可能起关键性作用,各国是无法通过这种方式“抄近道”结束疫情的。然而美国这次如此疯狂地抢购这样药品,也暴露出了他们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理。在这事情的背后,还有“美国优先”与“霸权主义”在作怪。不少欧洲国家担忧,美国现在抢购一个“新冠神药”就已这样,如若疫苗出来了,是不是会更疯狂呢?美国的举动,这在让其更不得其他国家的喜欢。再这样下去,美国会成为发达国家中名副其实的“孤儿”。本文由花椒看点原创创作,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部分消息参考: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一项对来自欧洲各地的近900名博士后研究人员的调查显示,低工资、长时间工作和获得外部工作的合同障碍可能会危及或阻碍科学家未来的就业能力。这项由葡萄牙科因布拉的欧洲博士后协会网络开展的研究还显示,在薪酬和机构支持方面,地区差异很大。结果于1月23日在bioRxiv server1上作为预印本发表。调查发现,博士后的年薪范围从大约5000欧元(约人民币3.8万元)到70000欧元(约人民币53.2万元),或者超过70000欧元不等,中位数为32000欧元(约人民币24.3万元)。这一结果与去年11月公布的一项针对在美国工作的博士后的调查结果相呼应。在美国,不同地区的博士后薪酬也存在很大差异,平均薪酬略高,约为4.75万美元(约人民币30.5万元)。欧洲报告发现,博士后的最低工资主要集中在东欧国家,如捷克共和国和波兰;在这个地区,每年的工资中位数是15600欧元。南欧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的博士后工资中位数为18000欧元 --远低于法国,英国和德国等西欧国家近40500欧元的中位数。“欧洲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地方,”“欧洲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地方,”科英布拉大学的神经科学家,该报告的主要作者Maria Ribeiro说。“我希望我们的调查能够揭示整个欧洲博士后的不同工作条件。”Ribeiro说,只有36份受访者(占总数的4%)来自东欧,但有限的数据足以引起警觉。“我对这么低的薪水感到非常惊讶。”起初,她认为报告中的一些工资可能是错误或误解,但她能够证实,东欧的一些全职博士后实际上每月只挣几百欧元。她希望未来的调查能更全面地反映该地区的工资情况。其实还有很多民众对于“博士后”这一身份的理解存在误区。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博士后就是博士继续深造的下一个目标,能够如博士一样取得学位证和毕业证。但事情恰恰相反。博士后,是指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学科研究的工作职务,一般是在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研究的人员。需要注意的是,博士后不是学位,而表示的是一段工作经历。这样看来一个博士后如果每月只能获得几百欧元的微薄收入,确实令人唏嘘。欧洲博士后钱少、事多、还签订“霸王条款”另一个主要的差异是,超过一半的西欧受访者说他们的机构有一个支持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办公室,而只有不到20%的南欧受访者和不到3%的东欧受访者说他们能够获得这样的好处。Ribeiro说,南欧相对缺乏职业支持,使得早期职业研究人员很难摆脱博士后的怪圈,转而从事长期职业。接受调查的南欧博士后平均工作时间为48个月,比西欧的平均工作时间长了整整一年。挪威研究委员会(一家位于利萨克的政府资助机构)的顾问Berit Hyllseth说,调查结果强调了博士后需要更多的职业指导。她说:“研究机构应该负责发展职业体系,包括职业发展规划。”资助机构也可以在其资助的项目中要求此类计划。”位于布鲁塞尔的欧洲资助机构协会“欧洲科学”(Science Europe)于2016年10月联合发布了一份报告,呼吁为欧洲大陆的博士后提供更多的资助和支持。调查结果还显示,全职和兼职项目的博士后报告的工作时间都超过了合同规定的时间。近40%的全职合同工说他们每周工作50个小时以上,11%的人说每周工作60个小时以上。合同还禁止全欧洲60%的博士后从事额外工作。在南欧,83%的博士后合同都包含这一限制。该报告的作者警告说,这一要求可能会减少初级科学家的职业选择,因为它阻止他们积累学术以外的工作经验。报告称:“它们对潜在雇主的吸引力将下降。”Ribeiro说,为了公平竞争,南欧和东欧的研究机构必须重新考虑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待遇。“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新规则,而是文化上的改变,”她说。在欧洲许多博士后都在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以及个人生活苦苦挣扎时,我国的博士后情况乐观吗?国内博士后“钱途”看好?人才越来越贵,中国的情况大抵也是如此。据《知识分子》报道,中国博士后的薪水也一路水涨船高。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规定,他们的日常经费每人每年8万元,而且在经费用途方面,逐步变为资助基本用于生活费。此外,只针对博士后申请的专属科研资助,也增长为一等资助为8万元、二等资助为5万元。大学和企业的博士后站点,有的也为博士后提供低于市场价的住房优惠或落户便利。不仅如此,在国家基本规定之外,不同的招聘单位开出的博后薪酬条件实际差异很大。厦门大学生命科学方向的一位博士后平均每天工作12个小时,周末无休,他的收入为每年16万元,没有加班费,扣除五险一金和个人所得税后,每个月拿到手里的为7400元左右,“够花,基本没有结余”。在北京某高校做博士后研究(化学领域)的另一位博士后收入略高一些,每个月8600元左右,其中包括2000元的住房补贴。而其所在学校附近最便宜的单间租金每月2330元,面积不到9平方米。国内一些实力较强的学校,给予博士后待遇略高。如果是国外知名院校(毕业)及国内毕业具有较高学术成就的人,年薪在15—25万元之间,而且地方政府也会给予一定的补贴。据从公开渠道查询,国家的“博新计划”结合国家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基地,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遴选300名应届或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进入博士后站工作,国家会给予每人两年60万元的资助,其中日常经费40万元为生活费, 20万元为科研补助经费。一份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某实验室的信息显示,如果满足一定条件,博士后年收入至少可以达到25万元。另外,发表科研论文或申请到国家科研项目,还有奖励或经费配套。在上海某高校在读的一位博士研究生就此表示,“深圳的博后待遇在国内属于较高水平,但是很难全部拿到”。从总体来看,目前待遇优渥的博士后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博士后的收入依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而且,由于海外经历对于后续科研晋升的重要性,出国做博士后仍然是不少优秀毕业生的选择。
读欧洲大学在职博士DBA有用吗?总是会听到有人说读书无用,这个读书无用论看起来说的头头是道,让人乍一看貌似很有道理啊,买菜用不到勾股定理,跟别人聊天也不会扯到怎么解微积分,上班用不到函数,相信这些的你也只能坐井观天,如果你读书少,什么都不知道,连看这段文字都得去查查这个名词是啥,也或许不会感兴趣这个标题,根本不会点进来。多读书提升自己从来都是没错的,只是你自己没做好而已。看看大企业的老总,哪个学历不高呢,读书多了,看世界的眼光就不一样了,格局也就随之增大,境界自然就上来了。开头说的有点多,说回DBA,读DBA的好处在于,能帮你打破固有的模式。可能你用现有的这套方式处理了许多问题,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式可供使用,还有许多不知道的概念和选择。DBA学位项目进入我国大约是十年前的事了,这十年,DBA相同履历了本来EMBA进入我国时从渐渐被认同到被追捧的进程,不同的是,DBA只用了仅仅十年的时间就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该要读,更该早点读。或许这就是新与成商学院课堂上常常说的趋势(Trend)和机遇(Timing),那么当越来越多人谈这是趋势和机遇时,我们注重的更多是为什么,为什么DBA会成为更高的学习趋势?在分析了各大商学院DBA的在读学员和结业生后,再结合访谈,我们有了答案。我们从归纳维度整合来分析,攻读DBA的这部分人群,均匀年龄在40岁左右,正值人生中最黄金的年月,对生活有热心,对工作有执着,对未来有愿望,在历经MBA/EMBA等高等教育的洗礼后,他们完结了知识、职场的蜕变,也正是这样的蜕变,使他们意识到除了作业上的高度外,更该有学业上的高度和深度,而作为企业处理者的他们,天然生成的敏锐,让他们捕捉到了DBA将会成为他们人生中系统学习的终极初步,几十年自己的处理经历也将因为DBA打破碎片化,变成系统化,进而构成一套处理模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方法论。与传统博士教育模式不同,DBA教育着重理论应用实践的效果。教育部尚没有授予大学“工商管理博士”举办权,目前国内大学的DBA项目均为与境外大学合作,授予合作院校学位。与境外大学合作即为免联考DBA,通俗的讲就是不用考试,入学审核资质即可。像亚洲城市大学,瑞士欧洲大学DBA项目,学制为三年,学员在第一年修完所有规定理论教学课程,第二年及第三年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写作和实践教学环节。与传统博士生培养相比,DBA的教学特色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更为紧密。如果我们把MBA通常的密集型授课方式比喻为“吃”的过程,那么DBA的课程就好比“消化”的过程。运用欧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法,针对学员自身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化研究,完善公司高层人员管理创新能力,新项目决策优化能力,以顺应瞬息万变的商务环境,做出前瞻性的战略选择。温馨提示:新与成商学院专注高端教育服务16年新与成商学院是专业的MBA、DBA咨询服务平台,为在职人士提供持续深造的一站式学历学位解决方案。南京,北京,广州、上海四大教学区任意选择,在职MBA上课时间为每月集中一次上课,每次两到三天,周边城市也可以方便前来上课。
欧洲作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隐藏着很多历史悠久而且教育水平非常高的大学,像是瑞士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在最新的QS世界大学排名当中排在世界第6名,荷兰的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世界排名50名以及阿姆斯特丹大学世界排名64名。本期桑尼邀请到了WordSunny导师,毕业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Roger Li学长,为大家介绍在这所欧洲知名院校的就读体验。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是荷兰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专业涉及范围最广、最具有综合性的理工大学,其专业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工程科学领域。被誉为“欧洲的麻省理工”,是世界顶尖理工大学之一。我是在2017年9月来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以下简称代大)攻读人工智能方向的博士学位,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代大的学术水平,莫过于低调而强大。和大部分欧洲国家相似,荷兰的博士是职位制。所有博士生都会拥有一份四年保障的工作合同,也可以享受欧洲令人艳羡的高福利体系。当然,作为领取正式工资的学校雇员,支撑高福利社会的高税收也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如果在来荷之前定居在离荷150公里外的区域,那么可以申请税收ruling, 你可以有五年的时间(刚从八年缩短的,唉)只有70%的工资计税,这样可以带来每个月300欧左右的减税额。嗯,如果坚持自己做饭的话一个月的饭钱基本省出来了。作为一所工程技术类实力常年稳居世界前20位的学校,代大拥有非常全面的工程教育与研究体系,工程学科门类涵盖了几乎所有方向,是荷兰工程类大学中规模最大的一所。在所有学科门类中,一如国际主流趋势,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的热度毫无意外是居高不下的。这样的热度推动下,计算机在去年成为了继航空航天后代大第二个使用英文完成本科教学的专业。小小的代尔夫特因此涌入了大量国际学生,学校赚了个盆满钵满的同时,却让找房变成了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无数学生被迫住到了附近的海牙和鹿特丹。当然,十几分钟的火车车程让这段距离也坐在火车里的你也不会感到任何不便。当然,对于为数不少选择自行车通勤的人来说,说来就来的雨水和冬天里难以置信的大风会无情摧残你的心理生理双重防线。所以,能住代尔夫特还是就地住下吧,每月房租水电的净开支大约会在400-550欧之间,在这样一个安全、袖珍而且十分方便的小城里,可以说是十分幸福了。考虑到荷兰惨不忍睹的食物水平, 良好的厨艺也会让你的生活水准明显提升。至于不少人担心的语言问题,我只能说,荷兰人的英语甚至要比不少英语国家的人要好,而且他们非常愿意说英语,以至于在实际生活中练习荷兰语都成了一种奢望。所以,放心大胆来吧,荷兰的生活是非常惬意的。说过饮食起居后,自然也不能少了学术研究。我所在组的研究风格完美契合了我的期待:良好而纯粹的环境。在这儿,没有国内那些SCI分区和CCF等级的约束,也没有无休止工作拼命写文章的劳顿,有的是对学术质量的苛求、对博士生从学术道德、设计实验、数据分析到学术写作、国际交流乃至教学能力的全方位培养。在这儿,文章的质量远远重于数量,你不会有机会灌水;在这人,学会做研究比做个paper machine更重要,分析结果背后的原因比只是获得良好的性能更重要,良好的科研习惯和思维比单纯堆砌实验更重要。在这儿,你会学会工作生活的平衡、时间的管理和规划以及心理的正确调节。当然,这样做的副作用是,你可能不会有那么多的文章,但你的每一篇文章都会是非常扎实的。代大培养的不只是著作等身的博士,更是一个可以终身贡献的未来独立科研工作者。这样的环境也为毕业生营造了良好的企业声誉,无论是前往硅谷探险,回国发展还是在欧洲继续田园诗般的生活,你都会有足够的能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无论是谷歌, Facebook还是华为BAT, 代大人的身影都无处不在。欢迎来到代大,欢迎体验一段简单、纯粹但又严谨的学术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