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博士能公司(Bushnell)推出了Forge系列瞄准镜,这是在Nitro系列基础上改进而来,拥有更好的镜片涂层和更高的倍率。选择了博士能Forge系列中4.5-27×50瞄准镜,看它是否适用用于远距离射击。*4.5-27×50表示倍率为4.5~27倍,50表示物镜直径为50mm。本评测作者为美国枪械作家Nicholas C,本人翻译给大家分享。测试的Forge瞄准镜采用了Terrain色,看起来有点像煅烧过的青铜。该系列瞄准镜还有传统的黑色,之所以选择Terrain色是为了与笔者的FDE色的SCAR17S步枪配套。由于分划板样式和设置位置,4.5-27×50瞄准镜还细分出五个小型号。可以看到Terrain色并没有DEPLOY MIL FFP分划板,尽管笔者喜欢用6.5克里德莫尔口径的M1A步枪射击823米的目标,但为了颜色配套,笔者不得不选择了DEPLOY MOA FFP型。这款瞄准镜建议零售价为979.99美元,约合人民币6641元。FFP代表分划板在第一焦平面上,因此在调节倍率时,分划板会跟随倍率变大或缩小。这是4.5倍的视野,注意下方的分化点。十字标线下方的分划点能到45MOA,但是由于倍率调节的问题,只能在12倍以下才能看到45MOA。这是12倍的视野,最下方的就是45MOA分划,已经看不全了。这是最大倍率(27倍)时的视野,只能看到22MOA的分化点。每一个MOA都有一个短分划线,第五个MOA为一个长分划线。垂直线左右还有分化点,可以调整风偏。倍率调节环上有一个手柄,可以帮助射手快速调节倍率。也许有些人不喜欢这个设置,可以拧下螺栓将其拆下。视差调节旋钮就在左侧,虽然这种设置并不新鲜,但笔者非常惊讶它能够调节到25码(23米)。笔者其它型号的远程瞄准镜,如Vortex Viper PST 6-25×50和Meopta Meopro 6.5-20×50都只能在45.7米至无限远之间调节。博士能Forge在视差方面的表现确实非常好。每旋转一个档位就有声音和触觉反馈,调节量为0.25MOA。所有Forge瞄准镜都有零点锁定和快速归零旋钮,这让笔者设定好356米作为零点时,可以快速进行归零调节。随瞄准镜附送的调整工具,做成了一个小钥匙链的样子,用于调节旋钮固定的小六角扳手固定在底部,但笔者实在搞不明白其余工具的用途。较大的内六角扳手和梅花扳手似乎与瞄准镜上任何螺栓都不对应。顶部有一个圆形的扁平突起,看来非常适合打开电池盖。工具中心是六角形的,应该是拧开瞄准镜座的螺母,不过Forge瞄准镜并没有附送镜座。Forge 4.5-27×50瞄准镜配有前后翻盖式镜头盖,以及延长的遮阳罩。不过你要想使用附送的瞄准镜套,不得不拆掉镜头盖和遮阳罩,否则就会放不进去。根据说明书,熟记MOA标线与倍率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出目标的距离,并根据弹道和风偏调节瞄准点。正如之前提到的,笔者很好奇Forge 4.5-27×50可以支持射击多远的目标。当地靶场只有366米,可以用红点或倍率瞄准镜射击钢靶。用这样的瞄准镜打366米的目标绝对是一种浪费,但可以用这个靶场给瞄准镜归零。另外就是SCAR17S没有正确登记,所以笔者将这个瞄准镜安装到鲁格美国“捕食者”步枪上,该枪口径为6.5克里德莫尔。笔者特意去了帕拉印第安保留地的射击场,那里有800米靶道,这里绝对是Forge 4.5-27×50最好的测试场地。800米靶位就在右侧通往山顶的道路上。将瞄准镜设定366米归零,800米的瞄准点在中心点下方18或19MOA点。这是12倍时,使用18MOA点瞄准800米靶位的情景。通过使用,笔者认为这款瞄准镜最大的问题就是风偏调整。这款瞄准镜可以作为远程射击爱好者的入门选择之一。
博士学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学历,由于博士长期待在高校“象牙塔搞科研”,与普通公众难免产生距离,因此大家对博士其实并不熟悉,很多人认为博士毕业后就可以轻轻松松获得百万年薪,得到的报酬非常的丰厚。比如,华为目前招聘的一些博士确实可以达到百万年薪等。但是仅仅是个别现象,其实博士就业的薪资待遇与大家的想象还有差距。博士目前的就业主要是两大领域:第一,博士毕业后一般会选择在高校工作。但是博士刚进去大学待遇一般都是讲师,学校给予的待遇都不会太高,一般收入都在一万左右,年薪才十万左右。还有一些大学会给予刚进入学校的博士三年副教授待遇,这样收入会好一些,但是也没有高出多少,以中部地区某大学为例,一个刚毕业博士按副教授年薪一般税前收入在15万以内,再加上现在学校课题经费管理严格,博士毕业想获得高收入还是很难。第二,博士毕业后选择进入企业工作待遇一般会好一些,但是工作却比较辛苦,没有在大学那样轻松。对于一些热门专业毕业的博士来说,在一些高科技公司一般收入也在年薪50万左右,个别突出的博士年薪可能会高一些,比如华为公司工作的热门专业博士确实可能达到百万年薪,但是对于那些毕业于冷门专业的博士,就业如果在企业工作其实也很一般,收入甚至不如一个本科生程序员挣得多,这与社会公众关于博士收入的想象还是不太一样。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其实原因很简单,工资收入是由行业工作属性来定价的,而不是学历高低来决定的。一个刚工作几年的程序员一年可以达到年薪二十万很正常,而一个刚毕业的冷门专业博士说不定找工作都费劲,博士毕业想要年薪百万难度可想而知。因此事实可能与大家想象的不太一样。
博士在就读期间会有什么补助?博士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笔者在中国人民大学就读,这所学校名气还可以,不过博士生的收入实在是不敢恭维——走的是教育部最低标准。在施一公等先生的推动下,李克强总理的关心下,博士生的收入比以前好,教育部名人规定部属高校博士生的一年的补助为15000元,这也是教育部的最低标准。在这个最低标准下,各个高校博士生的收入就要看每个大学的情况了。人民大学文科博士生一个月1500元,一年发十个月,一年就是最低标准15000元。北京大学财大气粗,文科博士生一个月据说有好几千。另外,据悉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生月收入都比人大高,一些非部属高校如北京市管的院校的博士生收入比较高,如首都师范大学。这都是国家发的补助,其实博士生除了给老师干活挣劳务费,还有很多兼职可以供选择。据我所知,在北京每年四五月份时候是高三的补习高峰期,高三的价格大概是一个小时一百多一些。一些出版公司、公号等也会有一些兼职(写稿、或者校对等),只要你时间足够且不偷懒,挣钱的方式很多。另外,不得不说一下,文科和理工科的博士收入差别是很大的。笔者认识一位西南地区某985高校就读理科的博士生,他们是国家、学校、实验室和导师四方面都发给补助,一个月少则三千,多则近五千,不过理工科的博士生非常累,自由时间少。
延期毕业,对于博士生而言,是一件非常难以接受的事情,有的可能是自身的水平与科研态度导致,但绝大部分与自己的导师有关。有些导师招完博士生后就不管不问,一学期下来也很少交流,只对博士生规定科研任务与文章任务,不提供任何实质性的指导,有的导师甚至态度恶劣,把博士生当成收的“打工仔”,实为可恶。下面这些博士生的“负能量”吐槽,让我们知道了,有些导师的“坏”,你可能无法想象。01我的师兄被延毕了,导师不管不顾师兄的饭卡突然不好使了,去问过才知道是博士延期,要开证明才可以继续使用。看着师兄瞬间低落的表情,我感到了无限的辛酸,师兄延了两年了。过几天我的饭卡也不能用了吧。我们都是对实验充满热情的人,不计较吃苦受累,没有远大抱负和理想,只想安稳的毕业。我们天真地以为努力就可以如愿,延期,我们自己有错,但是问题主要在于环境。曾经我们崇拜的导师,如今才看清真实。老板不搞科研,不看文献,你忙,我们理解。可是到发文章的时候,你就开始干涉,硬是拿1分的文章去投2分的期刊,拿2分的文章的去投4分的期刊。不按照你的意思,你就大发雷霆,到处去说坏话,文章投了一次又一次,每一次修改和投稿都心力憔悴,时间都浪费了,最后只能延期。延期就延吧,你还生气,文章不中都怪我们。更可恨的是,导师把你的主要结果拿走,说是让别人接着做然后发大文章,老板说文章又不是不给你,等发表了把你名字带上。那么问题来了,工作怎么找?老板天真的以为毕业就可以有工作吗?还是认为我们腰缠万贯不需要工作?老板才不管你的生存,他只要求你干活,发大文章,至于你的毕业和工作,那是你自己的事。老板也只能叫做老板,不配叫做导师。给过指导吗?只会在做不好的时候骂你,嫌弃你。别的导师和自己的学生成为了终生的好友,可是我们呢?某师兄毕业证不要了走人,当时“天真无邪”的我觉得师兄真不踏实,还是太年轻。02你回去了,你奶奶就能活过来吗曾经我们导师在组会上直接说,不想做实验可以直接滚。曾经我学长的奶奶去世想请假回去见最后一面,老板说,你回去了,你奶奶就能活过来吗?我硕士毕业经历了一次,现在马上博士毕业,导师跟下面的学生都给我要文章,美其名曰学习、要为团队做贡献,可是你们想过你们为我的论文做过贡献吗?他们真的不要脸,目睹了他们占着别人的成果发论文把别人挂在最后一个,我也是受害者。现在想想看,在社会混真的就要不要脸,他们都是明目张胆的偷和抢别人的东西,太懦弱和逆来顺受只会变本加厉地被欺负。我的老板是在我发表文章达到学校毕业要求时还不让毕业,硬硬的延期了半年,帮他发文章。还在我开题的时候羞辱了我一顿,说我不好好搞科研,跑到他办公室去吵着毕业。当然,就在我找工作有很多选择的时候,导师说了句让我哭笑不得的话:现在知道老师的良苦用心了吧?殊不知,如果我半年前毕业,也能找到现在的工作。03选择导师要慎重博士选择导师要慎重。读博之前也要打听导师人品和水平,这一点很多博士生考博之前都忽视。这一点如果没做到,报到之后,第一年上课期间,要尽快熟悉实验室环境,如发现问题巨大,比如连续几届没有正常毕业的,或者老板思想行为不对付的,要想法及时止损。高校导师多如牛毛,好的导师还是很多,不过坑人也不少,一定要慎重选择。举个例子,曾经某所一个博士生,第一年没结束,一边上课,一边抓紧时间干活,几乎天天挨骂,被老板逼得没法,将老板炒鱿鱼。转投另外一个老板,在硕博连读期限内按时毕业,毕业后去一家大型企业做研发,这就是及时止损的结果,否则勉强熬下去,保不定会发生什么。话说回来,负能量吐槽归吐槽。想这么多负面的事情又有什么用?还是得放平心态,应该自己尽量给自己排解压力,让自己快乐一些,没有过不去的坎,乐观面对是最合适的方法,实在不行炒老板鱿鱼,及时止损。
作为博士生毕业,能去什么样的大学任教?现在找工作越来越注重学历,尤其是老师这个职业对于学历的要求更高,很多人就好奇,作为博士生毕业到学校任教,能有什么样的待遇呢?是不是所有大学都可以去呢?首先,作为博士生毕业,虽然说学历上可能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但是,并不是说所有大学都可以去,如果去一些普通的院校,可能对于博士生很欢迎,毕竟学历是十分高的,对于学校的发展是有利的,但是,想要进入985和211这样的重点院校任教还是受限制的,会去看博士生的个人能力和毕业院校,如果不是名牌大学博士生,被录用的几率也是比较小的。其次,博士生虽然学历很高,但是,到大学任职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博士生虽然在一些领域有自己的成就,可是却缺乏上课的经验,学校会去综合性的考虑录用什么样的人,这时候你就要拿出绝对的实力去证明自己,最好是能让人信服的成绩或者是证书,再或者是一些重要的论文发表,这些都是学校对一个教师的任职考察方向。最后,虽然博士生的学历很高,但是,博士生的数量近些年也在不断上升,很多博士生毕业后的选择还是到学校去任教,这时候所面临的竞争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去名校任教,竞争力更是很大,所以,作为博士生,并不是想去哪所大学任教都可以,最终还是要靠能力说话。不论自己是什么样的学历,一定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不要眼高手低,把自己的地位太高,那样是不利于自己就业的,不过,博士学历还是有着绝对性的优势,就业会多更多的机遇和选择,起点也会更高,学历是一个人的辅助,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个人实力。
教师这个职业是一直受人尊敬的职业,社会地位很高,工作性质也很稳定,如果是专科学校的学历的话,只能当小学的老师,本科学历的话,可以进初中当老师,但是我想进重点中学,老师对学历的要求更高,如果上大学的话,我想当老师,但至少是研究生以上的学历。根据调查研究,我国大部分博士生毕业后都选择当大学老师,主要是大学老师的工作稳定,而且大学的教育环境很好,适合科学研究,无论实验室的配置,还是申请科研项目,如果在大学工作都有一定的方便,将来孩子的教育也很好,但是,博士毕业后,能去什么等级的大学任教?重点大学能被重用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吧。1、毕业于一般院校的博士生,能进什么等级的大学任教?在我国,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想招收老师的话,基本上都需要博士毕业,普通大学毕业的博士如果进了两本大学,就没问题成为老师,而且可以得到学校的重用,如果想进重点大学,当老师可能有点难,只要自己的条件能力强,就可以打败其他竞争对手进入重点大学工作。但是,在地理位置优越的两本大学,求职者的要求可能更高,例如,我国北上广域的两所大学对博士课程的本科大学也有要求,因此,博士毕业后如果想在有实力的大学就职的话,就要尽自己的力量进入重点大学的博士课程,如果大学院毕业的话,我想当大学老师,如果自己的能力足够优秀的话,也可以在普通的专科学校就职。2、能进入重点大学任教的博士,都具备哪些能力?博士学历高,但能力和等级也有高低,毕业于不同等级的大学,黄金含量也大不相同,如果想在地理上优秀的大学就职的话,对博士课程毕业的大学有要求,比如上海和北京两个城市,普通的两本大学也招收大学的老师,除了对毕业的大学有要求外,对博士生的能力也有要求,在校期间取得了什么样的科研项目成果?另外,有些大学有职称标准,例如,我国第一线城市985所大学正在招生博士课程的学生,学历是最基本的要求,追加的条件有职位名称的要求,我们都知道,想被选为副教授和教授很不容易,对科研成果和发表期刊都有严格的要求。读了博之后基本上选择了高校老师的道路,各自的发展道路不同,具体由我们的优点和自身的发展追求决定,如果你想在研究项目中有所成就的话,还是在大学院学习比较好,学历越高,培养出来的人才越精密,所以正在朝着培养研究型人才的方向发展。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
博士才有可能当高校教师,但是怕念博士成为第三种人类,怎么办?高校教师如今成为比较热门的职业选择,但是要想成为高校教师的资格条件可不低,一般二本院校的教师最低学历也得博士,当然也有要求研究生学历就行的,但只是适用于少数专业,而且这种专业在每个学校也仅有一两个而已,因此只是适用于少数研究生,大多数想当高校教师的人必须继续学习,拿到博士学位才有可能真正走上高校教师的岗位。题主作为女硕士,有这种担忧也是正常的,也很现实,说明你还是一个比较理性的女硕士。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必须去读博士,而读完博士又怕成为第三种类人-女博士。这种纠结相信在所有想读博士的女硕士心中都曾有过,而且有的人将这种纠结放在心底,有的人因为这种纠结而放弃了读博。现如今女博士的数量也不少,但她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婚姻、应对社会舆论等。对于题主的担忧,笔者谈几点自己的认识。坚守自己的梦想,向着梦想前进。现在的大学生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能有这种想法的还真的不多。既然你清楚自己未来要做什么,就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如果你在前进的路上前怕狼后怕虎的话,肯定也会一事无成。要有坚持自己梦想的勇气,想当高校教师,就去考博士不要考虑太多无关紧要的因素。坚守自己的个性,成为独立的人。在读博士的时候,一定能要将自己融入社会,千万不要将自己与这个社会剥离。也就是说既要做好学问,其实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又要具备高水平的社会融入度,成为在学问与社会之间游刃有余的女博士。现在不少博士已然与社会节奏脱节,无法融入社会,也就不会被其他社会主体所接纳。坚守自己的自信,相信志同道合。女博士现如今已经成为第三类人,其实很多人都觉得女博士知识水平高、职业前景好、个性化太强等,甚至有人认为女博士是个异类,当然这种异类也的确存在。当你必须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在今后的职业发展和婚姻生活中,能像自己的学历那样,处理的有的放矢。要知道现在高校教师的女博士越来越多,难道他们都会成为”异类“、”剩斗士“?这种答案显然否定的。
一般的博士生毕业能进哪些大学当老师?能进一二本院校就不错了要想进入高校当教师,起码的文凭就是博士毕业了,很多985、211高校的博士毕业生大概能进好一些的高校,但如果是一般院校的博士毕业生进好的211高校执教估计比较难了,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国目前博士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大学教授“一般”博士具体指的什么水平,在1981年我国正式批准151个单位为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其中有114所高校,那时候这些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基本都是当时最好的大学,从现在看这些学校都是实力强大的211、985高校。首批拥有博士学位授权的高校但是到了目前,全国具有博士授予权高校已经超过310所,我国每年博士获得人数更是在2010年已经超过美国,并且每年都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如果把教学质量比较好的116所211高校排除后,那还有占多数的非211高校也具有博士授予权,这些学校的博士的水平如何?能够进入哪些大学任职,确实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博士毕业生数量tj一般的博士生到底能去哪些大学?其实也不好一概而论,一是要涉及到具体的地域,北上广和其它地方城市有着明显区别,比如在北京读二本的一个朋友,据他说他们学校目前的老师基本都是是985名校博士,但是如果你到一个三四线城市的高校任职,相对的一般高校毕业的博士也就没有那么劣势了。另一个是要涉及到个人能力,博士也有能力高低差别,有科研项目的博士自然会在大学选择上占据优势。北京联合大学招聘博士生要求比如985高校博士招的要求与一般211高校博士的招的要求就截然不同,北上广地区的二本高校需要的博士生条件与一般地区的211高校都差不多。因此不能一概而论,但总的情况小编以为,一般的博士毕业生绝对进不了211或985,更没有双一流高校,这类高校一般来说交通都不太方便,待遇都很一般,不过都能给一些安家费或者解决住房问题,当然你要是稍微实力强一些,子女上学和爱人工作还是可以勉强安排。大学教师总的来说一般博士毕业生能进入的这类高校工资比较一般,大概能比省平均持平就很不错了,所以不要期望值太高。不过这类高校看重的就是你的文凭,所以对你的水平要求并不高,因此工作强度不大,能进普通高校就相当不错了,好的高校都要求有深造海外有名大学的背景,大家对此怎么看?
博士毕业,意味着你得到了现阶段所能获得的最高学历。你属于国家的高层次人才。很少听说博士找不到工作的,更多的是合不合适。博士毕业一般倾向于去高校或研究机构,那么,博士毕业一般能进什么高校呢?现在高校录用人才要求很高,985高校录用条件一般都要求海外留学经历,甚至要求常青藤名校。如果你是国内院校博士毕业,去这样的高校会比较难。一般院校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不低,他们往往会优中选优,都具有博士学位的一批人,毕业院校背景又相近,那么,候选人的科研成果、获奖情况、研究经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发表文章多、授权专利多、成果奖励多的博士往往能够受到更多青睐。有一个我身边的例子,生动的说明了问题。我的研究生同学,毕业后留学日本,攻读博士学位,4年后回国,先去清华大学应聘,被拒。后去北京林业大学应聘,仍被拒。最终,不得不降低期望,选择入职北京农职院。在今天这个时代,借用李宗盛先生的歌词来说,就是:想得却不可得,你奈人生何。选择你能决定的最适合的,就是你的最好抉择。
宋超略带腼腆地坐在椅子上,在他的身后,是一个巨大的白色圆柱形设备,四周接满了各式各样的电源线路。最近,浙江大学公布了新一批竺可桢奖学金得主名单,物理系凝聚态专业博士生宋超便是其中之一,这也是他第二次获奖。竺可桢奖学金是浙江大学为纪念已故校长竺可桢,于1986年设立的校内最高荣誉,每年仅评选12名本科生和12名研究生。能高精度操控量子犹如打通了穿山隧道三年前,正在读硕士研究生的宋超,便曾凭借多项科研成果第一次获得竺可桢奖学金。2017年,宋超和团队制备出具有1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打破了原有的在固态量子器件中生成纠缠态的9量子比特数目的世界纪录。今年,宋超和团队将超导量子比特数芯片上的量子比特数推至20。那这个量子比特数以及量子比特数推至20到底都是啥意思呢?原来,量子是现代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一个物理量如果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则这个物理量是量子化的,最小的单位称为量子。简单来说,量子是一系列微观粒子的统称。量子系统的各种相关特性是带有信息的,比如一个或几个处于纠缠状态的量子会携带若干信息,我们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计算、编码后信息传输,而量子比特就是存储量子信息的基本单元,对应经典计算机中的比特。宋超介绍,国外的研究机构曾有过20、50甚至70超导量子比特的芯片的报道,但是这一次他们制备出20超导量子比特芯片的意义在于实现了对量子信息的高精度操控,“因为量子信息非常脆弱,操控它们对于控制噪音和控制精度有着非常高的要求。通过量子模拟,研究者能发现更多原子分子的运行规律,进行新药物和新材料的研发;还能建立模型,对问题进行优化。宋超说,问题优化就好像在群山中寻找最低的山谷。从起点出发,传统计算机若要找到最低的山谷,需要不断翻山越岭;而量子模拟则相当于提供了穿山的隧道,有助于更容易地找到最低的山谷。这在最优物流线路设计等实际问题中有所应用。而量子计算则能够帮助人们分析大数分解,在提高信息安全性方面大有作为。因研究量子放弃保研和出国躺被窝里还在做实验2011年,宋超进入浙江大学,就读于竺可桢学院和物理学系联合成立的求是物理班。他对量子的兴趣开始于大二。大四时,他放弃保研准备出国,但当时他正做毕业设计实验,希望利用几何量子相位开发一种新型多量子比特逻辑门。这让他停下了升学的脚步。最终他们实现了当时世界上精度最高的四量子比特逻辑门,成果发表在Nature子刊上。“我的导师对我说,‘你留下来,我们在这里可以做出世界一流的成果’。确实,现在我们做到了。”宋超的话语里有感激,也有自豪。因此,在做了一年科研助理后,2016年,宋超通过考研再次进入浙大。在普通人眼中,量子的世界离日常十分地遥远。宋超笑着说,每个物理学系的本科生在初入学时,都会经历三观的重建,他也不例外。宋超说,在微观世界里,原子和分子都按照量子力学的特有规律运动,而我们所熟知的经典物理定律,比如牛顿力学,是无法应用到微观的量子世界的。“但有意思的是,当微小的原子和分子不断累积,成为我们平时能看见的宏观物体,它们所带有的量子特性就消失了,转而按照经典物理学的定律运动,这很挑战人们的三观,仿佛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脱钩了。”宋超说。“这就是量子力学有意思的地方,它与经典物理学之间的矛盾,让二者格格不入。”最近几年,实验室逐渐实现了自动化,通过电脑就可以操控实验设备,测量实验数据。“我放假在家,躺在被窝里,还可以看着电脑,就可以操作实验仪器了。”宋超笑着说。宋超打了个比方,“我们用电脑操控实验设备,就像一些人爱玩电脑游戏,唯一的区别在于,游戏里的场景和画面会出现在屏幕上,而对于我们来说,看到电脑上的实验数据,就能直接脑补量子运动、纠缠的神奇画面。”“研究中确实会出现很麻烦的情况,但当你静下心来去探究,可能就会有意外的收获。”宋超认为,普通人能够了解到量子的存在就已足够。“而对于研究者来说,我们希望有进一步的研究成果,推进量子模拟和量子计算,更好地为一些基础科研领域服务。”(原标题《二破世界纪录,这位浙大博士真的不仅是“躺赢”》,原作者 王湛。编辑 吴盈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