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曝出了这样一个新闻,上海大学2014级博士生柴丽杰毕业超过1年仍然没有拿到学位证,多方反映无果之后将母校告上了法庭,此案将在7月24日下午在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当事人表示,作为一名法学毕业生,他尊重法官和法庭的判决,在开庭之前保持静默,学校方面也表示不会发声。他认为学校严重侵害了自身的合法权益,请求法院判被告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组织学校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对他的博士学位进行审核评定,颁发博士学位,同时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上海大学方面一直没有对上述诉状提交答辩状,但是学校方面应该不会缺席庭审。柴丽杰在上海大学取得硕士学位之后,2014年考取了该校的应用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学制3年,2017年12月,上海大学向其颁发了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准予毕业,但是拒绝了他的博士学位的申请,原因是因为他在读博期间只在CSSCI(南大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另有一篇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的会议论文,但是没有达到学校学位授予的科研量化考核指标所规定的3篇。上海大学也向柴丽杰出具了一份书面答复,强调了学位授予的标准,以及他为什么没能获得学位的原因。但是他认为程序不当,于是决定将母校告上了法庭。柴丽杰的起诉状中提到,他在读期间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符合《上海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上海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及《上海大学博士学位授予科研成果量化指标》的相关规定,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六条规定的博士学位授予条件中,也没有对于论文数量上的限制,上海大学以“科研成果不足”为由,不接受博士学位的申请,是未依据《学位条例》履行法定职责。柴丽杰的代理律师表示,国务院的《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规定各高校可以自行制定细则,但没有规定学校以下的部门还能单独设细则。如果按照学院的规定不授予他博士学位,相当于学院架空了学校的规定。而且柴丽杰所在学院没有给他陈述和申辩的机会,“严重缺乏正当程序,是行政不作为的体现”。目前官司还在审理中,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教育#要说这几年活得比较辛苦的,一方面是外卖小哥、快递小哥这样高强度体力劳动者,另一方面则是硕士博士这样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者。据网络上的消息,由于最近几年导师给的任务压力大、毕业论文审核力度加大、论文难发等一系列原因,导致不少硕博精神压力过大,甚至存在许多抑郁症患者。能给硕士、博士“解压”的无非是他们最关心的两件事:毕业和就业,甚至现今毕业才是硕博们关心的头等大事。现在随便打开社交平台,硕博们求助最多的就是,如何跟导师处好关系,如何早日发表论文,如果绕过导师发论文会不会有什么不良后果,如果不发论文能否毕业,实验没有进展如何解压等等。在决定学生能否毕业上面,历来争论是很多的。不过近日有一则比较大的消息,是教育部官网公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546号建议的答复》。针对人大代表在提案中提出的“改革我国对博士生、硕士生毕业考核体制,给予导师决定博士生、硕士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释放研发能量”的建议,教育部则表示“将充分采纳”。“充分采纳”这四个字可是太有分量了,这意味着未来很有可能,说是博士能否毕业的权力将直接交给导师,不再是传统的学校决定。那么这件事情对学生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我个人觉得是好事,不过要把好事办好的难度大到难以想象。首先,导师直接评价硕博能否毕业合理不合理?我认为是非常合理。现在硕博毕业,因为标准是学校定的,而学校能定的标准就只有发论文,所以说白了现在硕博毕业主要标准还是论文。那么从论文评价到导师评价这中间的变化,我个人认为是很好的。我当年读博的时候出国交流了一段时间,其实导师直接评价硕博能否毕业,在国外是非常成熟的默认标准。国外博士能否毕业,就是导师对毕业论文进行评价,觉得合格了就过关,觉得不合格了再接着读。这样一来,硕士博士就不用花时间在发表论文上面了,能够专精一个领域深度挖掘。因为大家也都知道现在国内学术论文是个什么情况,大量为了毕业、为了支撑的“注水”论文烂在各类期刊里,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反而很少。而且,因为发表论文才是毕业的“硬性标准”,反倒使得最终应该起决定性作用的毕业论文弱化了。很多博士的毕业论文,说实话,还不如这些博士之前自己公开发的论文,全部都是自己发的论文注水了以后,把字数扩充上去放到毕业论文里面(这种做法在现行规定下其实是许可的)。另一方面,对于以前依赖实验数据发论文的学生来说,不再考核公开发表论文,简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就比如说,之前有个农业学校的博士,因为试验田不小心被路过的农民破坏了,导致实验做不下去无法毕业。还有一些硕博很努力,但是入学的时候实验方向选得不好,很难做出成果,也很难毕业。这些问题都可以因为评价标准的改变有所好转。而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硕博来说,则可以放心大胆地跟导师一起做偏企业应用方面的实践问题。因为这些实践问题以前“学术性不强”,很难发论文,导致很多经管类硕博不得不研究意义不大但是学术性很强的理论问题。之前就有学校(可能是南京大学,记得不太清楚了)的教授,也是采用这种西方的方法,自己来评价硕博能否毕业,结果学校不认可。因为学生拿不到足够的公开发表论文,导致学生拿不到学位证。这位教授也呼吁了很久,如果能实现转变的话,上面的情况就会好很多。上面这些是改变毕业标准以后好的地方。但是客观来说,不好的地方也还是有的,因为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的硕博士能否毕业的决定权一直以来就是在导师手中。因为导师是可以决定能否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的判断。但真正把导师决定这句话写到制度里面,那实际运行就有很大的不同了。因为现在学生“依附”导师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导师“剥削”学生的情况也是客观存在的。这种情况,轻则导致学生抑郁,重则在无法毕业的失落下,也有选择轻生的学生。原先没有这句话的时候,遇到某些过分的导师,或者学生和导师之间关系闹僵的时候,学校是有直接出面干预的权力。甚至学校可以在必要的程序下直接更换导师的,这也是保护学生最后的一张底牌了。但是如果评判权力直接下放给导师,不再由学校负责,那么“换导师”的理论基础就荡然无存了。或者更通俗的讲,保护学生或者说学生保护自己的最后一张底牌就没有了。在导师提出的要求面前,硕博生基本上没得选择,只能全盘接受。碰到不好的导师只能认命,要么就选择退学。所以,要真正把权力放给导师,把这件事情做好,至少有下面几件事情要做。第一,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所有导师的“师德”都很高,必须要对导师的权力有约束和监督。这几年对高校的教授们的管理加强了很多,但是客观来说,导师队伍里那些压榨学生、不让毕业,把学生当“仆人”使唤的还是有的。学术水平高不等于“师德”。一方面,需要清理导师队伍,另一方面还是需要加强对权力的约束,以及事后的检查。第二,减少发论文标准以后,要相应地提高毕业论文的标准。因为混文凭的人也不在少数,还是要从宽进严出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保证硕士和博士不会很“水”。平常不用发论文的话,毕业论文还是要从严把握的。第三,要给硕士博士足够的时间选择自己的导师。从而避免被一个导师“坑到死”的情况。总之还是那句话,任何权力的下放和转移,都要认真对待、认真分析,再做决定。
在经典小品《卖拐》中,范伟说:“同样是两口子,做人差距咋就这么大呢!”而读博亦是如此,同样是读博,有的人发表多篇SCI/SSCI ,并顺利毕业,找到理想的工作,最终名利双收;有的人连一篇核心论文都没发表,学术拖沓,延毕延毕再延毕,甚至拿不到学位证,最终一败涂地。实例:我们导师课题组一共由8人组成,包括今年毕业的学长S和学姐H,今年延毕的学姐D,已经延毕2年的学长W和T,博三学长,博一学弟和本人。今年毕业的学长S博一期间就发表了一篇二区SCI,博二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发表了3篇二区SCI,以及2篇CSSCI,博三和博四发表了1篇一区SCI和3篇SCI,出版著作1部。总影响因子50+,而且博士期间各种奖项拿到手软,比如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等等,今年得以顺利毕业并顺利进入国内某顶尖领域的研究室,妥妥的名利双收。 今年毕业的学姐H不可否认的是学姐真的是一个非常刻苦的学生,可能是学习没有找对方法,任劳任怨,临近毕业才把学校要求的发文要求完成,最终发表了3篇CSSCI,博士论文最后紧赶慢赶才得以顺利毕业,博士毕业后进入了某普通的二本院校任职,不能说是特别优秀吧,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比较符合她的预期的。今年延毕的学姐D学姐D 之所以延毕是因为她是在职的,她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在学术上至今没有发表过1篇文章,所以她的延毕是意料之中的。 已经延毕2年的学长W和T学长W毕业论文还是没有通过答辩,学术委员会的评价是论文缺乏创新性以及文章存在的实质性问题,之所以出现该问题一是由于选题时没有得到重视,二是因为他不听老师的劝告一意孤行。学长T之所以延毕是因为发表的论文没有达到学校的要求,至今只发表了1篇CSSCI,毕业之路漫漫。 通过今年毕业的学长S和学姐H,今年延毕的学姐D,已经延毕2年的学长W和T的实例可以看出,同样是读博,为什么最终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01、个人天赋差异博士天赋上限和博士天赋下限的差异,也比博士知识储备均值和小学生知识储备的均值还要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跟人的差距比人跟狗还大,感觉我的说法可能更严谨一些)。特别是原创程度特别高或是创新度极高的工作,对天赋要求极高。虽然你和你同学读的都是一样的书、一样的知识点,但是你的理解可能远不如别人的,思考深度也不够。另一种情况是,学神级别的人可能将某个知识点弄懂可能只要1个小时,而你可能一天过去了还不如别人理解的深刻。02、个人的努力和刻苦有的人抱怨科研环境不好,导师水平不行等。但是也不能因为科研环境不好或者老师水平差就此放弃,当作自己完全不去努力的借口,因为有些文章还是可以靠努力和下苦功发出来的。和做人一样的,不能自我放弃啊。自己不努力,自己配不上或者没去成高端实验室。03、个人自律性不同极端一点的例子,读博期间放飞自我天天刷剧打游戏的人,和天天工作写论文的人,文章数自然不一样,最终的结果自然不一样。04、个人兴趣不同年龄越大,脑子里面装的东西越多;接触的东西越多,吸引自己的东西也越多。这就导致了有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与学术无关的事情上。比如:刷抖音、玩游戏。机械性劳动不容易犯拖延症,创造性劳动容易犯拖延症。搞学术就是典型的创造性劳动,如果对学术没有兴趣,那就容易犯拖延症以至于憋不出来论文。05、导师的选择博士取得成果的大小、多少与导师关系密切,这不是靠努力就能够弥补的。为什么施一公说读博靠的不是聪明而是勤奋,因为他能够给学生提供最好的实验平台、完整而清晰的科研思路、顶级的论文撰写与修改指导,博士生需要做的就是按照老师的要求一步步把需要做的内容做出来,这样很容易就入门了。而入门之后,在顶尖大师的指导加上自己实验成果的积累上,从事新的方向,开始新的研究,与导师交流迸发出新的火花开拓新的科研思路也就更容易。而大多数博士是没有这么幸运的,他们买个试剂可能都要被导师反复拷问,到底进口的好在哪儿,国产的不行?国产的哪个公司的最好?能不能再便宜点?你去跟他们联系下看能不能送个样品过来我们先试一下等等。06、学校平台985或211也会有一些学科并没有建设好很好的学科平台,配套的设施、资料库、仪器可能无法完成预先设计的方案。当平台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一些在该平台的博士很难得到自我实力的展示。文科可能资料就无法搜集全面,田野调查无法开展。理科可能就无法进行实验。而985或211一般会有建设得比较好学科平台,博士的能力自然也需要借助平台展示。07、专业差异有的专业方向就是好发文章,有的专业就是难。生化环材医是论文大户,国内的年轻博导教授基本都是这几个专业的,博士毕业时至少每人三篇以上SCI,而且多数人五六篇还是有的,影响因子动则十几,不少人CNS也是有的。电类、机械类、计算机类的博士发SCI就难了。08、课题方向有些导师给的方向,本来就不好发文章,比如让你搭两三年仪器,没实验做;比如导师在原有领域功成名就,想开辟新研究方向,导师自己也没什么经验,给你个课题“开荒”;比如研究领域不热门,已经进入瓶颈期,剩下的问题都成了硬骨头;比如特殊类型项目,根本不允许发文章。09、运气好坏科研真的很看运气,这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理由。做实验需要运气,论文投稿更加需要运气,投稿顺不顺利、能不能投到好期刊,运气极其重要,特别是你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都很一般的情况下。10、套路不一样发文章多的可能想多刷小文章,发文章少的可能在死磕一篇大文章(NSC正刊之类的)。一般来说前者是一条比后者容错率低得多的路,但敢于选后者的大概率有自己的底气。一个博士生在读博的几年时间里面,产出不仅仅看天赋和努力,更看运气和导师的指点和资源,还看专业。各种因素堆积在一起,才决定了最后的产出。所以当你发现自己的科研产出没有别人优秀时,找找原因,当我们无法克服外部影响因素时,我们只能努力攻克内部因素。最后,祝每一位博士发文顺利、毕业顺利、工作顺利!来源:募格学术 作者:海阔天空
由于翟天临事件在学术界掀起的轩然大波,引发了很多学术机构对于往届毕业生的调查,这其中难免发现一些毕业生的学位取得的不合格,当学术机构在审查的过程中发现这些不合格的时候,所采取的措施还是非常的严苛的。这不最近中科院就发布公告,公告显示将一名在中科院任职的教授的博士学位取消了,而且这名教授还是博士后,结果现在自己的博士学位被取消了。不过中科院对于这名教授的学位取消,并没有做出过多解释,只表明该教授博士学位不符合学位标准,这种解释引发了外界许多猜测。外界猜测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这名被取消了博士学位的教授本身在该学术领域目前所拥有的成就和地位非常高。这名被取消了博士学院的教授名叫祝卓宏,在取消博士学位之前,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后导师,除了在中国科学院任职之外,该人还是我国国家公务员心理健康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主任,就职位来说,该人已经位居要职,在这种时候取消了博士学位还是比较意外的。除了上述任职之外,该人在心理学领域还有诸多的荣誉,比如是健康中国(2018)年度十大人物,也是诸多心理学会的委员以及理事等,可以说在心理学届,此人是任职颇多,荣誉颇多,在行业内的知名度相当之高,在现如今忽然被取消了博士学位,业内业外都还是有点看不懂,而且中科院的这一通知以及后续媒体跟进求证的时候,都没有问出个具体的原因来,就让这名教授的博士学位被取消,更加的扑朔迷离。当然这名教授的博士学位被取消,也引发了很多业内人士的讨论和猜测,一部分人猜测是因为他在读博的时候没有发小论文导致的。目前的博士学位的获得,除了要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和审核之外,还需要再就读期间发表一定数量的小论文,这样才可以获得准予毕业的资格,据悉这名教授当时在读博期间是去支援汶川大地震的救援了,所以当时他没有发表小论文,被中科院内部特批毕业拿到学位证的。不过这种说法也只是一个猜测,具体的原因中科院内部也没有明说,不过目前看来这个说法还是比较站得住脚的,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当代我国博士毕业必须要的一些要求的热议,在很多国家,博士毕业是没有这么多的要求的,只要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即可,但是在我国,博士生想要拿到博士学位,就需要发表一定数量的小论文,部分高校甚至还要求小论文必须在世界核心期刊上发表才作数,有很多博士因为这种超高的要求不能毕业。目前这名教授被取消了博士学位,就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一个就是该教授的职业和岗位会不会受到这个问题的影响,毕竟取消了博士学位的话,似乎继续当博士后导师的可能性就非常低了,并且就目前的一系列任职会不会影响,也是非常有争议的,毕竟部分岗位确实还需要一定的学历要求才可以。另外一个就是这名教授被取消的学位,能不能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补救重新拿回来,如果只是小论文没有发表的话,能不能通过补发的方式,让自己的学位重新拿回来,这都是比较让外界关心的,当然对于外界而言,中科院如果能够公布具体的原因,让外界知晓具体取消的原因的话,是最好的结果,这样也会让很多人对于这一处理结果更加的认同。
在我博士毕业时,我还有同年级的同学在延期读博。在一年后,我知道他还仍在实验室未毕业。后来,听说他在最长博士培养年限前已经退学了。但这不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因为再后来,他创立的企业在行业内已经小有名气了。当然,现在博士生退学也不是什么小概率事件了,按照我们一位老师的说法,不经意间,有的同学读着读着,就退学了。根据教育部2010年和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我国招收博士生6.38万人,在学博士生25.89万人,毕业博士生4.90万人;2019年,我国招收博士生10.52万人,在学博士生42.42万人,毕业博士生6.26万人。2019年对比2010年,博士生招生人数增长1.65倍,博士生在校人数增长1.64倍,博士生毕业人数为1.28。2010年到2019年具体的博士生招生毕业在校情况如下:通过以上这个图表,我们也可以直观地看到,博士生在校生人数的增长率一直高于招生人数的增长率;博士生毕业人数一直低于招生人数,毕业人数的增长率明显低于招生人数和在校人数。也就是说,在校生的人数增加既有扩招的原因,也有延期毕业的原因,而那些延期毕业的博士生中有一部分人已经结业(类似半退学状态)乃至退学了。近几年,许多高校对在读研究生进行了学籍清理的公示,将一些硕博同学做退学处理,而博士被学校清退的主要原因是超过学习年限仍未进行论文答辩(当然了,论文答辩需要取得答辩资格,比如发小论文、通过学位论文盲审等)。一般博士生退学来说有三种情况,被动退学、半主动和主动退学。通过学校“学籍清理”的退学属于被动退学。我的那个创业同学属于中者——在学校清退前的半主动退学。当然,我也见过有主动退学的例子。我读博士时有一个师妹,本硕都是985高校毕业,人很聪明,读书期间成绩名列前茅,长得也颇赏心悦目。她拿到了硕士学位后,进入我所在的实验室读博士。在读了大概一半年的样子,她申请了博士退学。当我听到消息后,觉得有些惊讶,于是在她离校前某次在教学楼的走廊上遇到她时,问了一下她的情况。她告诉我,她以硕士生的身份考取了本市某中央直属事业单位,准备工作去了。我的导师当时挽留了她好一阵,给了她很多建议:试着再坚持一段时间,看看你的主意是否还会坚持。如果这是一个你真正感觉有兴趣的领域,你自己的智力对你来说完成博士学位是足够了,将来也会有更好的回报。一旦你离开,要想重新回到博士学位的道路上,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非常困难的。即使你将来获得了博士学位后,并没有获得太好的回报,但这仍然是一项值得你这辈子骄傲的重大成就。但她早已主意打定,婉拒了导师。她退学后,进入到行业中的翘楚单位工作后,嫁人生育,相夫教子。每次看她的朋友圈都是幸福满满,回到实验室探望老师和同学们时也是神采奕奕。看得出她过上了快乐平静的正常生活。有次几个同学小聚,她向我们吐露心声:她已经对科研生活厌倦了,做实验和写论文都让她提不起精神。她还是喜欢“居里夫人”转变成了“居家夫人”的小日子(这种理由肯定不会作为她当初婉拒导师的理由,她当时的说辞是找到一个千载难逢的好工作,机会难得,不能错过)。其实,在当时我也迷茫了很久。当时更悲催的是,由于已经延期了,学校让那时我办理了结业手续。虽然结业(指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任务而又达不到毕业要求,实际就是小论文迟迟未能发表)比肄业(未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而中途退学的情况)强点,但我仍充满了挫败感,处于退学的边缘。我并没有立即退学,是因为我不想浪费已经花掉的六年读博时间,被动离开。而那个博士生师妹是主动离开,心情舒畅地领到了肄业证书直接走人,兴高采烈地去新单位上班去了。在我的博士生生涯最艰难的时刻,我想了很多。首先,其实博士生幸福感的高低与你是一名博士生的事实无关,它只与期望与现实之间的价值,以及我们对现实的看法和感知有关。在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比博士更重要,例如家庭、朋友、有道德品行、健康、享受生活,但同时也拥有和获得理论技能,可以就宇宙中一些事物提出问题并回答一些我认为值得的问题。如果你不喜欢你正在做的事情,也不要勉强自己。根据“延迟选择”实验的原理,其实一个人的当下意识决定能够颠覆人生的过去和将来。就像在“四维”空间中,一个人存在于无数条平行的人生道路,选择那个最尊崇内心的,也许是最好的那条道路。当年我并没有放弃博士学位,后来我在接触了一个专业领域中新的研究方向,发表了论文,满足了毕业条件,于一年后顺利毕业了。原来,退学的念头是和读博时间成正比,但和退学的可能性成反比。有些人刚读博时还信心满满,但随着读博的深入,开始有了挫败感,潜滋暗长地有了退学,但随着时间的流转,沉没成本又太高,实际主动退学的可能性又在下降。攻读博士学位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而我发现,那种主动或半主动的同学们,即使退学了,虽然没有拿到博士毕业证学位证,损失了几年时间。但是他肯定会因为在读博的那些日子里,视野、专业领域能力、眼识和见解等等发生实质性改变。也许有勇气选择放弃并重新接受开始的人,接下来的工作与生活肯定不会太差。当然,这只是笔者见到的有限样本,欢迎各位读者在留言中补充。本文不是鼓励大家都“退学”,只是提供一种当你发现科研真的太不适合自己,甚至感到压抑绝望时,可以走的另外一条路。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具有普适性,发现硬磕无效后,可及时止损选择退学;当能够努力一把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时,一定要咬牙坚持下去,也许奇迹就在坚持的下一秒发生。每到毕业季时,总有一些在读研读博的学生或者师弟师妹问我过一些关于是否退学的建议。我想唯一的建议就是不要给任何建议,退不退学只要顺从自己的意愿就行了,毕竟读博不读博都能继续自己的人生,在不在学校都不要放弃学习。来源:募格学术 作者:小白
聊到博士毕业延期,就得说明一个前提:博士学制是几年,或者几年内毕业算是正常,不能定位为延期的?不同高校、专业,博士生的学制还是存在差异。绝大部分高校、研究院所的博士生招生方案中博士生学制是4年,少量高校依然保留3年学制。对于大部分博士生来说,4年学制还是优于3年的?为什么这么说呢?4年学制才能拿4年补贴。比如我有个同学读博,3年学制,但是全校3年博士顺利毕业的不足10%,大部分都得4年、4年半。可是,博士补助是按3年学制发放,第4年除了导师给些津贴(500元/月),缺了国家1500元/月补贴,生活极为困难。其实,这也是当初博士学制改革的初衷之一。如今博士毕业要求水涨船高,3年内想毕业得是顺风顺水。但是,在我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谁不走一些"弯路"啊?比如我们团队有个博士模拟湖泊食物链,养鱼、虾已死光4次,请教了不少人后再进行第5次尝试。这期间的尝试阶段就过去半年,期间也并非干等,而是整理团队一些数据撰写投稿2篇Sci论文。但是,他的学位论文还是得要这个实验、实验数据和对应小论文。博士生毕业的流程是什么,有什么要求?一个博士生的答辩流程挺复杂且时间不短,如论文预审、查重、外审(部分采用教育部双盲审)、组织答辩、修改后上传论文等。只有顺利通过答辩,形成答辩决议同意授予学位后,才能领到博士毕业证、学位证。这才是真正的博士毕业。在博士申请答辩的过程中,有三类条件(或要求):学校、学院/学科、导师。一般来说,难度是层层递增的,就算是清华大学的博士毕业学校要求也非常低,之前甚至已放弃对发表论文的要求。可是,导师的要求一般不低,比如我们团队是要求5篇中科院2区以上论文。和其他导师的沟通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的要求更高,而且博士生能抗压、能出成果,要求比我们还高不少。相应地,他们团队毕业的博士更加抢手,提前被其他团队预约,都不愁找份好工作,反而是她们自己想要毕业后留在团队。并非所有留在自己团队的博士是有门路,更多的是非常优秀的一些博士生,也熟悉课题组情况,比其他博士更具有优势。博士生延期与否,导师的决定权是多少比例?博士生常见的延期情况很复杂,各类因素都有。比如,极端条件下博士生和导师发生矛盾,直接闹翻,不指导、不让毕业的。其他常见的情况是:1.博士生自己未达到学校、学院的答辩最低条件。遇到这样的情况,可能是博导指导不到位,也有是学生自己不努力或放弃的。之前,就有清华大学清退两名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在读博士生,原因是学生不见人(连续2周联系不上)。或者说,小西就有认识几个大学老师(硕士)在职读博8年未毕业被清退的。这类博士生延期的话,导师是否同意答辩都没啥用,也没有决定权。2018年,上海大学博士生柴某某起诉学校,导师是同意毕业且有组织答辩的,但是发表论文不够学校的要求才导致未获学位。2.博士生达到学校、学院毕业要求,不满足导师的毕业标准。第一类是读博入学之前,导师有说明课题组学生毕业的具体要求,并非针对某个个人。甚至告知读博比较辛苦,压力大,想毕业不易,建议慎重选择。这类情况下,同意跟某个导师读博,相当于两者之间达成协议,还是得遵守的。第二类是导师临时提高毕业标准,或者"压着"不让学生发论文,导致发表论文数量、质量不达标的。不过,这样的博士生导师还是不常见的,就我相识的许多导师对自己学生非常不错的。第三类是求职论文不够,自己主动延期毕业,整理博士期间数据力争多1-2篇小论文的。少1-2篇小论文就能去个更高层次的平台,与其换个方向做2年博士后,就有选择延期半年毕业,还有机会"争"个省优博。这类博士生发生延期,导师的决定权是100%,之前也有部分博士生距离课题组标准差一点点,提前让答辩毕业的。总之,达不到学校、学院毕业要求,再大牛的导师也不能让你提前毕业。达到学校、学院毕业要求,是否能毕业就看和导师如何谈的,课题组的毕业标准是什么,拦着故意让博士生延期的真的不多。最后,小西想说读博期间压力不小,尤其是缺钱带来的生活重压,情绪很容易波动,缺少和导师的沟通,加剧师生间的矛盾。在读的博士生尽量还是主动找导师汇报自己的科研工作,诉说自己遇到的难题或期望得到的扶持等,才能如期毕业。读研读博遇到一个好的导师很重要,尽量提前打听下导师的口碑、团队的氛围。你熟悉的博士生都是几年毕业的啊?
今年研究生又是大扩招,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学历的价值一直在降低。过去可能本科就能找到的工作,现在普遍都要求硕士起步,本科过去能作为人才被引进,现在各地的“绿色人才引进”,大多数都是博士了。学历的贬值,也让过去很多更小众的知识,走进了大家的眼里。最近在网络上,一个关于博士生能不能自称博士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热议,博士生到底能不能用“doctor”的称呼那?博士层次首先可以确认的是,博士生确实不等于博士,在外出的时候和正式场合,并不能自称博士。新考入学校的博士生们,传统上一般被称为博士学生,用英文是PHD Sudent,这一时期还是一个初学者。当学生在导师手下学习一段时间,大概是一到两年之后,会有一次比较正式的质量考试,通过这次考试之后就会称为博士候选人,用英文就是PHD Candidate,这时候的学生依然不是博士,但是已经可以算在博士的范畴之内了,算是未来的博士。不过再是未来的博士,只有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得到学校和学院的认可,拿到自己的学位证和毕业证的,才能真正算得上是真正的博士。如果在外国进行学术研究的话,那么已经可以在名字前面加上“Dr”,受到大家的尊敬。深造需谨慎对这个称呼问题,大多数人都是不太了解的,认为读了研究生就是硕士,读了博士就是博士,甚至博士后也被认为是一种学历。可在实际教学中,研究生阶段毕业相对比较容易,只要自己能熬得住,拿到学位证并不是难题。对博士阶段来说,想要顺利毕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博士已经正式踏入到学术圈,在知识上走到了人类的最前沿。搞学术的要求非常高,智商仅仅只是基础,还需要敏感的思维,要有严格的做事态度,还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如果对学术有天赋,那么博士阶段就能做出惊人的成果,比如前一段时间引起轰动的天才曹原,可要是没有天赋,博士就会读得相当辛苦,看起来正常是三年教学,可延毕是很正常的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博士作为学历的最高峰,依然有一层光环存在。本科生和硕士或许不稀奇,但是博士还是能够得到尊敬,并且博士到任何一个城市去,都是最顶端的人才。不过这一般是学术圈,或者是正式场合才需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在国外。在国内的话,很多人分不清楚,也不需要分得太清楚,家里孩子或者朋友能考上博士,毫无疑问是值得庆祝的事情,不需要过于讲究。
目前无论是脱产读博还是在职读博,我国现行的博士制度就是宽进严出。也就是说,你考博读博还是相对容易的,但想顺利毕业拿到博士学位却是比较难的。博士圈里就流行这样一句话:“没有延期毕业的硕士,没有按时毕业的博士”!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得出博士毕业有多难了。对于全日制脱产博士,曾有一项数据显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博士生每年按期毕业的比例不到2/3。华南理工大学的博士生正常毕业率不足50%,上海交通大学甚至曾有90%的毕业生申请延期毕业。南京高校有三到四成的博士生延期毕业。对于在职博士每年有多少人延期毕业或不能顺利拿到博士学位,目前还没有相关数据显示。据很多在职读博的朋友反映,攻读在职博士要一边工作,一边攻读博士学位,还要兼顾家庭,要想顺利毕业拿到博士学位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但不管有多难,每年顺利毕业拿到学位的博士还是很多的,他们都是怎么做的呢?怎样才能顺利毕业并拿到博士学位呢?下面就针对在职博士报读人群说一下吧。在历经教育改革之后,现在我国的在职博士教育项目基本已经不再需要参加全国统考了,而是改成了院校自主招生,因此各个院校的招生工作计划、报名和考试等全国未作统一规定,也由各招生院校自定。所以在职博士能够顺利毕业并快速拿到博士学位,院校和导师起到关键性作用。要想顺利毕业快速拿到博士学位,你需要做到以下5点。1、选对学校,熟悉导师,并了解学校的毕业标准很多人选择在职读博之前都踌躇满志,志向远大,想着通过几年博士生活,学习新知识,开阔眼界,让工作和生活都上一个台阶。所以在选择学校和导师的时候往往重视名气,最后选择了要求严格,毕业标准高的学校。导致了最后毕业难,拿学位更难,慢慢可能就失去信心了。所以,在选择学校时,你得了解一下学校的毕业标准是什么。比方说有的学校毕业拿学位标准是3到4篇论文,一篇核心,有的学校确是2篇论文,1篇核心即可。从毕业的角度看,选择标准低的就容易毕业。还有选择导师,在入学前就要了解一下导师,了解导师的渠道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说了。选择了导师之后,想办法跟导师熟识,让导师了解你的工作,默认你付出,在选题时多考虑你的资源,让你用工作中积累的东西来毕业,而不是给你指定一个全新的领域去探索,或者干脆不管你,让你自己选题。2、别缺课,千万别缺课在职人员需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如何合理的配置精力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但是甭管多难,咱千万别缺课。如果实在没办法必须要缺课去做某事,事后一定要补上。这样不至于因为课程被耽误,而出现课程重修的现象。3、端正态度,坚定信心的去读博看到很多在职博士最终没有拿到博士学位,很大的原因在于自己思想上没有重视这件事情,也就是态度没有端正,没有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和足够坚定的信心去读博。总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有正式工作的人了,有较高的收入,对于拿博士学位仅仅是为自己锦上添花的事情,有这种思想必定会导致自己在行动上出现迟缓和拖延。所以,如果你想要顺利毕业拿到博士学位,一定要端正态度,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去完成这件事,努力的学习,把读博的工作量做足了。其实这也没什么可解释的,不付出时间和精力,就想拿博士学位,哪有这么轻松的事情。要知道博士学位毕竟是我国最高的学位,拥有博士学位标志着你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都到规定标准的本专业的最高学识水准。4、想办法处理好跟导师之间的关系曾有朋友提起在一起学习的同学,特别不待见导师,不爱见导师,怕导师。不待见导师,那是纯属给自己找麻烦,这个就不说了。说说不爱见导师,怕导师,怕什么呢?怕导师对自己的选题和想法不满意,怕见了导师不知道说啥。其实你越怕导师你与导师的关系就越远,导师对你的帮助作用就越小。所以,你得主动搞好和导师之间的关系,主动联系导师,要知道博士学位攻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所以你必须要经常主动的和导师进行沟通,探讨论文的研究方向,实验内容以及撰写论文需要注意的问题什么的,对导师多主动沟通联系,别躲着导师。同时按照学校和到时的规定准备论文,该答辩的时候如果论文能满足最基本的要求,相信导师一般也不会为难你的。5、重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有不少人读在职博士一方面为了拿到博士学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结识人脉。因为在职博士研修班学习的在职人员几乎都是领导高层,有一定职业背景的人士,积累这样的高端的人脉资源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而言是很重要的。当然能结识到对自己有帮助的人脉固然是好,即使不能结识到相关人脉也要搞好的同学之间的关系。因为如果能与一起学习的几个同学保持紧密的联系,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保障读书的效率。比如交作业、找材料、查分数,以及及时通知了解各种消息,或是遇到具体技术问题是给你建议等等,好处真是太多了。总之,能得到众多同学的支持和帮助,对顺利读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以上几点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同时祝愿每位读博的朋友都能顺利毕业快速拿到博士学位。(来源丨微信公众号:在职研微厅)
来源 |南方都市报 记者:侯靖靖、考博圈编辑 | 学术君上海大学博士生柴丽杰因发表论文数量未满足院系“科研量化指标”,博士毕业后仅获得毕业证,迟迟未拿到学位证,将校方告上法庭。在一审胜诉后,因校方不执行结果,再次提起了新的行政诉讼。该案于9月17日下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未当庭宣判。柴丽杰于2014年9月进入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攻读应用经济学专业(法律金融学方向)博士学位,学制3年。2017年12月9日,上海大学组织博士论文答辩,柴丽杰持博士学位论文参加,以5票通过、0票反对的结果获得通过。其后,校方向其颁发了《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但柴丽杰并未如期获得博士学位,院方给出的原因是:他读博期间仅在CSSCI(南大核心期刊)上发表了1篇论文,另有1篇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的会议论文,总量并未达到《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学位授予科研量化指标》所规定的3篇,属于“科研不达标”。图源:校方官网发布的学位授予科研成果量化指标院校两级论文指标不同引争议在向上海大学校长连写三封信,要求对自己的论文重新评价无果后。2019年3月20日,柴丽杰以“教育其他行政行为”为案由,对母校提起了行政诉讼。并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博士学位授予条件中,并没有涉及发表论文数量,因此经济学院此举属于突破校级规定、自行提高获得学位的门槛。该案开庭后,在接近4个小时的庭审中,双方围绕上海大学是否构成行政不作为、相关程序是否正当等展开了质证,并花了较多时间辩论,经济学院在校方规定的科研成果量化指标上再“加码”,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第一季开庭后,柴丽杰与曹竹平律师和何渊律师的合影一审判决胜诉今年3月5日,上海浦东法院做出了一审判决,认为在原被告对学院科研标准和学校科研标准存有争议的情况下,被告仅通过学院秘书以微信告知的方式驳回原告的博士学位申请,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属于未履行法律职责的行为,判定被告上海大学对原告柴丽杰于2018年11月提交的博士学位申请未组织学位评定委员会予以审核评定的行为违法。对于柴丽杰提出上海大学将科研量化指标作为申请学位要件“突破上位法规定,应属违法”的主张,法院未予采纳,认为上海大学作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权制定博士学位授予的相关细则,将博士学位获得者应达到的“学术水平”通过科研成果量化指标将之具体化。不过,浦东法院也指出,高校行使学术自治权也应严格遵守规范,譬如在此案中,上海大学并未将经济学院下设的应用经济学纳入“另行制定科研成果量化指标的学科”范围,而经济学院实行的科研量化指标与校级规定不一致,这些规定并不能仅仅通过事先告知的方式就上升为校级规定。再诉母校要求法院直接判授学位基于同样的理由,柴丽杰方提起了新的诉讼,并将诉讼请求变更为“判令被告上海大学向原告柴丽杰授予博士学位”。新的诉讼请求于今年7月21日被浦东法院受理。申请书中提到,被告不同意授予原告博士学位所依据的“学院标准”,已为前案判决确认为违法的标准,而如果适用校级科研量化要求,则柴丽杰无疑满足标准,上海大学已无任何学术和法律上的裁量空间。为节约司法资源,避免行政程序空转,应当允许法院直接介入行政行为,直接判令上海大学向柴丽杰颁发学位。通过柴丽杰一方介绍,根据我国《学位条例》等相关规定,高校的学位评定委员会是对学位申请进行审查、结果通知和授予学位的主体,从行政法角度,这种高校的“学术自主权”同样是一种“准行政权力”,必须纳入严格的司法审查之中。他们同样希望通过此案引起社会各界对于“唯论文”现象的反思,呼吁采取更科学合理的学术水平评价标准。反思高校 “学术自主权”随着中科院、清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相继明确了:发表论文数量不再作为申请博士学位的限制性条件,关于博士毕业不再“唯论文论”的现实处境,这些学者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查理王:论文固然是衡量学术成果的重要标准,但不应该是唯一的标准,这听起来可能有些理想主义,但科学研究最本源的推动力就是科学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取消唯一的标准,可以让学生不因为担心毕不了业而放弃探索一些“看起来没什么卵用”的课题,也减少了因为实验结果不显著而造假的动机,对一个想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学校而言,是利大于弊的。@Kenway:清华前几年也开始这么改了,因为我自己是直接读的博士,只谈这个事对博士毕业的影响:首先这个制度是在跟美国一些学校学习,确实美国的博士基本没有要求有什么硬性论文发表指标的,但我目前对这个事持负面态度,原因是这种做法导致了导师的进一步集权,而国内的一些院校却没有相应地建立起限制导师权力的制度。由此可见,在不“唯”论文的趋势下,高校有关硕博毕业的“学术自主权”,逐渐倾向至导师的进一步集权,不过从近日教育部发布相关的导师行为准则要求来看,我国也在逐步完善高校导师的管理制度,也寄希望于更大程度地给学生们创造相对自由的学术环境,最终以更合适自身发展的科研方式完成学业。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记者:侯靖靖、考博圈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1月6日开始,女博士饶源“挤出”五天的时间,“配合”骗子,把自己所有的存款,以及能借到的全部家当,转给了对方。到知道受骗的1月11日,饶源共计转帐85万元。骗子的手段并不高明。是早已全民皆知的电信诈骗手段,前几年“流行”过,骗到过好多老头老太太以及单纯的学生。如今,新的骗术层出不穷,,电信诈骗早已过时,估计连骗子都很意外,可以如此轻松,钓得此等大鱼。 诈骗过程十分简单,也漏洞百出。1月6日下午5时,饶源接到一个自称是经侦民警的电话,表示她在北京开的一张银行卡涉嫌洗钱,涉及金额128万元,要她向警方说明情况。 此后,自称是“北京市公安局”和“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的人,陆续和她通话。这些假冒的公检法人员要求饶源筹集128万元,打入所谓的“国家账户”,待查明真相后返还。饶源信以为真,连续5天汇款85万元,等到1月11日再也联系不上对方时,她才发觉受骗。 与骗子在QQ通话记录上,女博士还不断感谢这些骗子,称“感谢公检法工作人员,为人民的清白,晚上加班加点”。 饶源随后向哥哥和朋友借钱,又把网络平台能借的钱借了个遍,最终把85万元打入四个“国家账号”,1月11日打入最后一笔25万元后,她发现这些“公检法人员”都联系不上了,才惊觉自己上当。 饶源在接受采访时说,她成天泡在实验室里,几乎不看朋友圈,不开微信,不上网,“与世隔绝”。所以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各种社会乱象,她既不知晓也不参与,乐得“小屋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但她终究也逃不过这个,“地球是平的”时代,连骗子也利用互联网做工具,其触角到达每一个人,哪怕足不出户,躺着也中枪。 饶源受骗事件,虽让人们感觉骗子可恨,同时亦诧异女博士太单纯,“一心只读圣贤书”,社会阅历和人情世故几乎为零。 不过,饶博士的单纯让她仅仅损害了钱财,未来她会更加提高警惕,不会让骗子得逞,倒也没有什么。但是在饶博士之前十天,一个优秀的博士生跳楼自杀的事件,却让更多人惋惜与不解。 事后这位博士的女朋友发了长长的博文,声讨该博士的导师,认为是导师奴役学生、让学生压力山大,毕业无望,前途无望,绝望轻生。 这位自杀的博士研究生叫杨宝德,在西安交大就读。十天前,杨宝德从学校公寓出走,未带手机、钱包、身份证。随后,他乘坐地铁在灞桥区一站点下车。第二天,他被市民发现溺亡在灞河。警方出具的“公民死亡证明书”显示,杨宝德是自杀。 杨宝德的女友李欣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她认为,男友的女博导周某与此悲剧有关。她称,杨德宝在读博士期间,周某经常安排他做PPT,打扫卫生,买东西……后周某答应帮他联系出国,又未能兑现。“出国无望,学术无果,这直接导致他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而作出了轻生的行为。” 杨宝德出生于农村,是全家人的骄傲,从小父母在外地打工,他被寄养在姑姑家。在他去世前一周,还和女友商量着一起出国,等回国后就结婚。如今,他却背弃女友的承诺,留给家人无尽的痛苦,死得“轻如鸿毛”。 杨宝德自杀事件,令我想起另一起博士自杀事件。在一场朋友聚会中,一个在读博士的朋友跟我们说了一件事,他们学校有一个博士生因为拿不到学位自杀了,非常令人可惜。这位博士经是博八了,也就是说博士已经读了八年,非常的辛苦,这是他的最后一年,如果这一年他再拿不到学位,他的博士生资格就作废了。本来这位博士生各方面的资格,都已经达到了拿学位的要求,但由于学校新出了一个规定要求,论文的发表又有了新的要求,按新的要求,这位博士生肯定是来不及了,眼看这最后的希望破灭,这位博士几乎是瞬间就做出了跳楼的决定,结束了年轻的生命。此前不久,一个在美国旧金山就读女博士唐晓琳,也因八年“抗读”,毕业遥遥无期,在孤独的求学,与现实的期望之间,无比失落、凄苦、绝望中,跳入了金门大桥。。。。。。。。 除了可惜、惋惜、痛惜之外,我们有了更多的思考。在外人看来,能够一路向上,精进求学,奋斗到学子路上的“金字塔”,这些准博士们,已经是普通人眼中最有“学问”的人,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价值的人,他们的人生,一定会很辉煌。 可是,他们却不会珍惜这一切,珍惜他们漫长的求学之路,珍惜父母家人的勉励和希冀,珍惜他们无比可贵的生命。 诚然,没人会去指责他们,一个人,到了可以不顾一切去死的地步,那种苦痛与绝望是常人无法理解和想象的。你可以说他们是“玻璃心”,但谁知他们在深厚的学识下面,比一般人更多的“心苦”?但,不管如何,生命是至为珍贵的,人生中的一切磨难,在生命的光亮照射下,都会黯然退下,无所遁形。所以,不管如何,他们的死都显得那么的轻薄,除了给家人和朋友带来无尽的伤痛,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极大的损失之外,无任何意义,也不会带给他们想要的解脱。象牙塔顶端的博士们,缘何如此纯真与不堪一击?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被保护,被圈养起来的宝贝。他们需要读书、写论文、做实验。。。。他们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部用在了学习、实验、导师上了。于是他们的心思很单纯,于是他们的心理很脆弱。 饶源受骗了,因为太单纯;杨宝德自杀了,因为太脆弱。对于饶源,我们想到是,我们要给他们这帮学者给予更多的保护,让他们在精于工作的同时,免受外界干扰与伤害;对于杨宝德们,他们更需要,除了读专业的书,更要读人生的书,心理的书,抗压的书。社会的课堂,或许比之学校的课堂,更大,更复杂,我们关心他们的同时,更需要他们自己身心的强大和成长。 人情世故这本厚书,跌宕起伏,大开大阖,亦精彩无比。 否则,当他们面对复杂的人生世故,面对难以接受的外在打击与压力时,首先想到的是自杀,逃避,而不是勇敢面对。读了太多的书,反倒忘了,人生有多项选择。 最后来一个小小的总结。历来年,那么多饱读诗书的学子,尤其这些高学历的博士,屡屡爆出自杀新闻,实在令人痛惜。也引发思考。让我们来找找原因,尽量让此事件不再发生吧!保护这帮学子,保护这些国之栋梁,才会令我们国家更加强大。 元凶之一:毕业问题 辛辛苦苦念了四五年甚至六七年的博士,最后也是为了得到那一纸博士学位证。但是当你发现自己因为论文达不到要求,而面临延期毕业甚至无法毕业、几年的努力就要付诸东流的时候,你会怎么办?一时想不开的博士就选择了自杀: “武汉大学34岁博士杨志高在家中自杀,疑因博士论文无法通过。”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直博生因发不出SCI自杀身亡。”“中山大学28岁吴姓博士因论文没写好,担心毕不了业,跳楼自杀。”............ 透过新闻可以发现,在博士生自杀原因中,论文没写好,发不出SCI,毕不了业是占比最大的原因,学业压力特别是博士毕业生的的论文压力,成为杀死博士的第一把匕首。 元凶之二:就业问题 博士生自带高知识高学历的光环,加上在教育上持续投入时间和金钱,对自己的就业抱着很高的期望。但往往在踏出校门之后,才会发现现实与期望之间隔着一条银河。一旦承受不了这种落差,自杀就成为了过激反应的第一念头。 “32岁浙大海归博士涂序新跳楼自杀,因得不到期望的副教授职位和待遇”“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秦绪海跳楼身亡,遗书称:我曾找过工作,没人用我!”这一现象在经济条件差以及望子成龙的家庭里更为常见。一方面,从上学开始就是天之骄子,一旦工作达不到期望值,就会产生自我怀疑;另一方面,家庭条件差的博士指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发现无果之后倍感辜负父母,也容易走进死胡同。 元凶之三:感情问题现行教育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是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科研实验——这与人本能的正常需求是相悖的,我们需要与外界交往、需要与异性有感情交流。而博士的这种需求,无形之中被打压或者扼杀,有悖于正常人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不少博士因为不会处理感情问题而自杀。“南方医科大学的一名博士表白被拒,感情受挫跳楼自杀现场血腥”“南京一所大学历史系博士裸身跳楼身亡,疑因感情受挫神经衰弱”“中山大学在读博士李海深跳楼,因科研出问题女友此时又提出分手” 所以说我们培养出来的博士,只是低情商的高知分子?一个感情不顺心就轻生。一个人的幸福感不是学业有成就足够,感情世界占比更大,这与博士身上“理性”的标签相矛盾,也就更容易滋生问题。 元凶之四:心理问题即便是上述几个问题都得以解决,还有一部分人始终过不了自己那一关。有的博士成绩斐然,事业有成,家庭和美但还是被隐藏在内心的抑郁因子所打败: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博士生孟懿,公认好学生留下平静遗书跳楼坠亡”“湖南大学一海归博士跳湘江自杀,刚过新婚,性格内向,半夜出走精神抑郁” 博士的心理问题并不鲜见,也是几大元凶共同作用的结果。长期的高压科研生活,导致复杂的心理状况,悄悄在内心埋下抑郁的种子,突然有一天,种子生根发芽疯狂生长,那么自杀就成了他们的“解脱”手段。 元凶之五:社会环境 许多人认为,一个人心理承受能力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于是当听说某某博士患有抑郁症,某某博士自杀,我们给他们的评价通常都是“读这么多书的人,这点还想不通”——这也就是压死博士的最后一根稻草:博士有了自杀的念头,他们不敢也不会去向外界求助。 要说整个社会环境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培养了他们的知识,却没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稍微一有压力就承受不住,不是社会一直以来给他们灌输“你只需要好好读书,其他不用管”的思想所造成的吗?另一方面,我们在嘲讽他们萌生自杀念头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怎样去解决问题,比如建立完整的博士心理咨询系统,把他们从悬崖边上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