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硕士、博士研究生,青年学者学术论文发表历程赅而存焉

硕士、博士研究生,青年学者学术论文发表历程

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成果,有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是发表论文及专利。在学术研究发表论文的道路上,多少年轻教师,研究生们因为资历,职称,国家级社科项目等因素尝尽了苦头。建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的学科,需要有一流的研究性老师和学生。如果学术研究要看老师的职称,科研项目,这对年轻教师来说是极大的挑战,也不利于年轻教师的成长。正是因为这种制度,国家流失了多少优秀的人才?许晨阳当初严厉拒绝了高薪职位邀请,但是在北大教学六年后,他为什么再次回去。这样的例子还有多少,这里暂不做讨论。今天咱们主要讨论国内发表论文流程和国外发表论文流程性的差异问题(今天暂时不谈论文中介,后面专门讨论)。南大核心期刊(CSSCI简称C刊)上发文在南大核心刊物上上发表论文,其中影响因子高的期刊,需要提高作者的详细简历,研究团队的详细简历,如果还没有评定职称,直接被拒稿。拒稿的理由也很奇葩:论文创新性不够!短时间拒稿还算不错的期刊,起码给你有反馈。还有些很多期刊则明文规定,投稿后如果两个月没有收到任何答复,建议作者另投它刊物。在国内C刊上没有被发表的论文,翻译后很快会被SCI期刊录用,且影响因子还不低。这样的“怪事”时常发生,为什么?有人反思过吗?国内期刊审稿,首先看“论资排辈”:两院院士、长江学者,万人计划,教授,副教授,按照学术地位逐级递减。再看论文有没有科研项目支撑。申请科研项目,也是同样的道理,话语权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学者饶毅曾怒斥:几位老院士围着一个处长赔笑 ,揭露学术腐败!C刊版面费和数据库收费也很有意思。如果论文被录用了,需要作者交版面费。如果要查询论文,还需要购买数据资源。只有科研机构,高校购买了数据库,才能看到论文信息,单独浏览和下载都需要收费。这种既收作者的版面费,又收科研机构,高校的数据库费用,按道理来说服务应该会更好,但实际结果就是年轻学者研究学术处处遇到困难。在这种条件下会让学者耐心逐渐丧失,有些学者评上职称后,就不在做学术研究了,原因也许是关卡太多了吧!国外期刊普遍SCI期刊上发文在SCI上发文,其中影响因子高的期刊,只要你论文水平不够,会很快(两周之内)收到回信邮件。邮件里明确指出你哪些地方创新不够,他们论文量较大,建议作者去哪些对应的期刊。反馈信息中作者也能看出自己哪些不出,有时编辑还会建议做哪些实验和其他相应的分析研究会更加号,反馈信息比较具体,不像国内编辑“创新不够”几个字打发了。如果被SCI期刊录用了,一般不会全文一字不改的录用,而是编辑会提出修改意见。修改意见有大修改和小修改两类,作者只要按照编辑给的修改意见一条一条落实了,论文质量提升了,对于研究者来说,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了。在SCI上发文,不会要求作者提供详细的简介,职称。编辑回信一般都是称呼Doctor xx……编辑给的拒稿意见还是修改意见都能帮助作者,这种氛围有人不喜欢吗?国外论文录用收费有两种情况:1.收作者版面费,则论文公开,外网都可以下载;2.不收作者版面费,需要在相应收费数据库下载论文,单独下载论文需要额外交钱。说道这里,C刊这种既要收版面费,又要收数据库费用的服务有更深的体会了吧!感想和建议对比外发南大核心期刊和SCI期刊后,年轻的学者们,如果你在C刊发表过程也遇到类似的情况,建议花点功夫翻译成英文在SCI上发表吧。刚刚开始翻译论文比较痛苦,长久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在双一流学科建设中,学术期刊要不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水平,给年轻学者给予更多的支持。只有一代代青年学者成长起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才更加有希望。——END——今日话题:关于研究生以及青年学者发表论文中遇到的“那些事”欢迎留言讨论

喀土穆

以我读博期间发表6篇SCI的经验,解析论文投稿的这些问题

作者:募格课堂,作者:匿名因为我曾经发过几篇开源期刊的论文,所以前几天被问到了一个问题:“你怎么看开源期刊对学术声誉的影响?”说实话,几年前我根本没考虑过开源期刊还是传统期刊的问题,谁快投谁。作为机械导师的博士研究生,我从事的却是自动化方面的研究,所以在论文发表这方面,导师们除了经费支持,也没法提供什么其他门路。如果我这样的博士研究生还去考虑开源期刊还是传统期刊的问题,纯粹是老寿星上吊——活得不耐烦了。然而,现在我作为一个想要继续在学术圈混的人,也是时候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了。 先从我的经验谈起。我在读博期间,发表了6篇SCI期刊论文,其中4篇发表在开源期刊。这些期刊包括IEEE旗下的IEEE Access等。此外我还发表了5篇EI期刊论文。发表论文的是中文期刊,这些期刊都收版面费,但是下载上面的论文则需要购买中国知网的数据库,所以我也不清楚这些算开源期刊还是传统期刊。至于剩下的3篇EI会议论文,目前应该算国内的顶级自动化会议,也是收了会议注册费的。此外我还参与了20次SCI期刊论文和EI期刊论文的审稿工作。基于上述经验,我整理了如下表格(表中数据基于我的经验,不具有统计意义)。从收费的角度来讲,SCI开源期刊确实偏贵,大约是EI中文期刊的二到六倍,也就是说一篇最贵的SCI开源期刊论文的经费,可以发表六篇最便宜的EI中文期刊论文。在各种周期方面,开源期刊确实很快。在审稿人数量方面,SCI开源期刊与SCI传统期刊的下限都为二人,至于上限,其实能达到六人的SCI传统期刊也不多。至于审稿人专业水平,因为不好量化,我没有在表格中展示。对于审稿人的专业程度,我主要从我自己的经验来说,以免代入过多个人情绪。我一共收到过30次SCI期刊审稿邀请(能找到邮件的,有些邮件被我删掉了,不计),其中只有4次是来自SCI开源期刊的审稿邀请。在26次SCI传统期刊审稿邀请中,我同意审稿14次。在4次SCI开源期刊的审稿邀请中,我同意审稿4次。除了少数几次拒绝审稿是因为我太忙,大多数拒绝审稿的原因是专业不对口。举例来说,我是研究预测控制的,但是在SCI传统期刊找我审稿时,不止一次送来过人脑活动预测、人类行为预测等等只有一个关键词匹配的文章。SCI开源期刊送来的稿件反而都和我专业相关。所以从审稿人的专业程度来说,我发表论文或参与审稿的SCI开源期刊没有显著地落后于SCI传统期刊。而且我认为由于7天或者14天的审稿周期,可能会排除掉一些专业不相关的猎奇心态者。整体而言,从我的发表和审稿经验来看,SCI开源期刊并不水,只是快。 那么为什么SCI开源期刊的风评越来越差劲?我认为原因不外有二。其一,SCI开源期刊发文量大。以IEEE Access为例,去年的发文量已经突破了15000大关。这些文章里有创新性等各方面比较差的。在我的专业领域,我也可以在该期刊发表的文章中挑出几篇水平较差的。当然在SCI传统期刊发表的文章中,我同样可以找到水平比较差甚至是数据有漏洞的。对比SCI传统期刊每年几十到几百篇的发文量,IEEE Access并不见得很水。但是在同一个期刊看到几篇水平较差的文章,势必会影响我们的观感,从而可能认为这个期刊比较水。从这个角度来讲,SCI开源期刊在口碑方面先天性地处于弱势。其二,SCI开源期刊动了一部分人的蛋糕。人是一种追逐利益的生物,学术圈的人并不都是不热衷功名利禄的圣人君子,SCI开源期刊的出现,严重损害了能够发表SCI传统期刊的学者们的利益,包括职称评定、基金申请等各方面经济、精神方面的利益。所以SCI开源期刊口碑下降的另一个原因,也不排除一些传统学者的打压排挤,甚至是恶意的打压排挤。那么作为一个大潮下的蝼蚁,我们这些初入学术圈的菜鸟,该何去何从?首先,我认为应该在精神上支持开源期刊的发展。传统期刊效率低下,已经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对于自动化等发展速度较快的专业,传统期刊的发表节奏已经显著地跟不上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传统期刊上新近出版的论文使用的还是几年前的技术,甚至是已经濒临淘汰的技术,何其荒谬。开源期刊的效率很高,技术更新很快,所以从科学的角度而言,开源期刊是更加先进的平台。而且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开源期刊大多对青椒、学生较为友好,而一些传统期刊则被学阀把持,所以开源期刊也是我们的救命稻草。其次,从现实的角度而言,应该与开源期刊保持一定的距离。至少在国内,抨击开源期刊是水刊的传统学者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只要这些学者仍然把持着学术话语权,在开源期刊上发表论文就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为了生存,需要低头。最后,我认为所有完全用期刊指标评价论文水平的行为,都是耍流氓。科研机构完全用期刊的指标评价论文水平,本身就是极为不负责任的表现。从个人的角度而言,打铁还需自身硬,无论在什么样的期刊上发表论文,都应该尽力保证发表出去的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滔滔不绝

博士吹捧导师神论文火了,登上核心期刊,赞美师娘风姿绰约

昨天,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某博士一篇“神论文”在网上刷屏了,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纷纷转发了相关的报道,引起了网上的一片质疑之声,普遍认为这篇所谓的“论文”学术性不足,根本就是在借机吹捧自己的院士导师。《冰川冻土》2013年第5期刊发的文章《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被网友翻了出来,昨天,这篇“神论文”突然在朋友圈引发热议火了起来。乍看之下,这篇“论文”似乎一篇中规中矩的研究成果,但实际上粗略一看,这篇“论文”除了在引言部分还有一些学术概念之外,《冰川冻土》这本核心期刊上的30版篇幅之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在称赞自己的导师也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程国栋的光辉事迹,还有其导师和师母之间的“恩爱故事”,剩余的内容也基本都是一些人生感悟和赞美之词,论文与学术核心期刊的定位大相径庭,如果不是在书中翻到这篇论文,肯定会被不少人认为是一篇恶搞文章。神论文究竟写了什么?这篇“论文”的小标题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即导师的崇高感、师娘的优美感、导师与师娘的和谐结合。论文的摘要中提到,生态经济主要处理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相互作用的关系,人文因素的研究通常靠形而上的思维指导。进而引出了作者的观点——要有创新的思维方式,先要探讨了美和道的问题,然后通篇就以导师和师娘的事情为例,描述了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对于自己的导师,这位博士丝毫不吝啬溜须拍马之词,直接写道:“人如其名,我的导师程国栋,上海人,胸怀博大,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已20年,“移山造海”的成果丰富,实乃国之栋梁,望之可让人顿生一种崇高感”,还赞扬自己的导师“见识像天路一样高远而深邃,只冷却路基一招就轻松破解了冻土的难题”,还说自己导师的胸怀就像大海一样宽广而平静,让全国研究水土的英豪汇聚到黑河谷底”。对于自己的师娘的“优美感”也是极尽赞美,以下是摘自论文的原话——“师娘美,其风姿绰约,雅致宜人,当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还称赞师娘“宛如丁香花开随风飘,优美感四溢”。在论文结束时,这位博士还说这次是以导师和师娘的事例为典型,通过解读他们身上人生哲理,以便为建立生态经济的集成框架提供道和理,这样对个人的发展以及学科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结合导师和师娘平常的一些教诲,很容易推导出反应人或地区发展的未来蓝图。在文章最后,作者还为导师和师娘作长诗一首——绿水伴青山,好事常成双,佳庆双喜日,桃李开心时,先赠诗一首,供导师下酒”。通篇论文大开大合,基本相当于一篇个人自传的赞扬文章,但是,仍然通过了国家核心期刊的层层审核,发表之初就曾被网友调侃,如今发表7年之后再次被拿出来调侃。特别巧合的是,这篇文章作者的导师,恰恰就是《冰川冻土》的主编。发布7年相安无事,如今将被撤稿在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和权威媒体的报道之后,《冰川冻土》发表声明,表示对于论文审核不严,并发表了《撤稿声明》,而被赞颂的当事人也表示自己2011年就已经退休,身为主编对论文把关不严,决定申请引咎辞职。不过,在记者采访作者时,作者却并不认为论文有任何不妥之处,这篇论文便面看起来似乎有些问题,但实际潜伏的非常深刻,这是对目前地理学沉溺于科学的预测未来是很大的补充,自然科学家也需要情感注入,这不过是有感而发而已。细心地网友发现,除了上述两篇文章,徐这位博士还在《冰川冻土》上发表了《幸福之路——生态经济涣有丘的序幕》、《卓越之路——变化、持久和永恒》等文章。当被询问到这些科研项目是否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时,这位博士回应称单位有要求不再接受采访。对于这篇论文,不少网友多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有人认为这篇论文的标题表述不准确,应该换换词,直接改成《论导师家庭关系对学生撰文的影响程度》,这才是更适合文章内容的标题;还有人调侃——“天地阴阳交泰竟如此深奥绝美,科学技术竟能与传统文明如此融合,这该得诺贝尔奖才对”。不过,不论这篇论文究竟有多深奥,如此核心期刊上长篇大论,文章之中却没有一丝一毫研究成果,对于那些很难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青丝成白发的研究学者,绝对算是一种黑色幽默。

今之人也

96年博士连续两篇论文被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这才是英才教育

3月5日,国际顶尖期刊Nature连刊两文,而这两篇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年仅21岁的博士生曹园,他的中科大少年班出身也开始惹人关注。媒体发现,从中学时代开始,曹园即受益于“超常教育”,仅用3年时间,就读完小学六年级、初中和高中课程,14岁就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并入选“严济慈物理英才班”。其实,这样的教育就是“英才教育”,它不仅能让个人受益,还同国家发展息息相关。今天推送的文章就将带领大家认识我国英才教育的历史脉络和现状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曹园个人照片(来源:MIT官网)一、英才的概念辨析及现状英才与英才教育是两个概念。英才是国家战略性资源,是人力资源中最稀缺的资源,他们是人才金字塔的塔尖,已是最高级的人才,也可以被称为高端人才、创新人才等。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得英才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更为凸显。英才,或者说高端人才,也就成了国际人才大战的焦点。当前如火如荼的国际人才大战就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个是加紧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二是鼓励高级专门人才输入,三是限制高级专门人才输出。最有可能、最有潜力被培养成为各类英才的后备人群就是“英才儿童”群体,英才儿童是指那些与处在同一环境中的同龄人相比,能够表现出高成就或有着取得更高成就的潜能的儿童 ,他们在智能、创新能力、艺术能力、领导能力或特定的学术领域具有较高的能力。这些英才儿童是英才教育的对象。广义或严格意义上的英才教育的对象,也可把18岁以后、直至博士生阶段的青年学生包括在内。中国人才研究会下设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主要研究神童教育,研究层次横跨大学、中学、小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北京八中超常少儿实验班都属于英才教育范围内。从各国英才教育实践看,一般把在同龄人中处于前10%左右的儿童确定为英才儿童,并给予区分性的教育。由于美国教育权属于各州,各州对英才儿童的划分范围并不一致,但基本在15%以内,并集中在3%-10%的范围区间。英才儿童群体也是分层的,对于不同层级英才儿童的教育措施也有差异。结合各国实践来看,通常把排在同龄人前1%-3%的儿童作为特别关注和重点培养对象。数据显示:根据2010年的官方数据,我国约有2.02亿中小学生。如果按照10%的比例计算,全国有2000万名英才儿童;如果按照1%的比例计算,全国有200万需要特别关注和重点培养的儿童。对于这些英才儿童而言,他们的特殊教育需要能得到充分满足吗?他们的潜力能得到充分开发吗?他们所接受的教育能让他们“吃饱”、“吃好”吗?答案基本都是否定的。二、英才教育实施现状的国际比较英才教育具有一般教育所不具备的优越性,发展英才教育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尤其是中国要建设成为教育强国,必须补足创新能力的短板,重点关注英才的教育需求。为何英才教育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原因在于英才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巨大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培养对象的独特性、培养目标的卓越性以及培养模式的挑战性上。从世界范围看,尽管美国的基础教育较差,但英才教育却走在世界前列。英国也非常重视英才教育,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表现得尤为明显。韩国最初向中国学习,但很快就超过我国,2000年,他们通过英才教育振兴法,2002年出台英才教育实施方案。总体来看,进入21世纪后至今这10多年,是世界英才教育发展的兴盛期,各国越来越认识到,英才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战略价值。“早发现,早培养,精培养,早成才,成大才,贡献大”成为英才教育的基本诉求。但与美国、英国、以色列、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相比,我国英才教育落后很多,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认为英才教育与教育公平相互冲突。惯常的论调认为,英才教育是用公共资源满足私人需求;英才教育将最好的教育提供给最聪明的人,使本来就有的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扩大了教育不公平。但就公平的原则而言,包括平等性公平、差异性公平、补偿性公平。无论如何,因材施教都是教育最基本的遵循,最好的教育并不是将智商一般的学生放在神童班。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要为智商超常的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美国英才教育专家已经明确指出,“真正的教育公平并不排除卓越”。三、我国实施英才教育路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英才教育以三种形态存在。一是面向部分学业优异的青少年,所提供的重点校、重点班培养形式。但这些不一定是英才教育。由于高考、中考压力的存在,及这种压力向小学阶段的前向传导,导致中小学阶段的学生为考而学,教师为考而教,很多重点班甚至成为“超级升学班”,与英才教育的本质追求南辕北辙。英才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不是应试能力。只有很小一部分重点中学算得上在实施名副其实的英才教育。与重点学校、重点班所开展的英才培养活动相比,“英才班”是我国比较纯粹的英才教育。英才班分为大学少年班和中小学超常教育实验班两种形式。例如:197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大学少年班,1985年前后,天津实验小学、北京八中等部分中小学也建立了超常儿童(少儿)实验班。当前这些“英才班”政策与实践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英才学生受益面太小,大学少年班规模已大幅萎缩,而中小学超常班的规模也没有明显增加。全国英才班加在一起,接受教育的学生人数为1000-2000,远远不能满足全国中小学2000万英才儿童接受专业化英才教育的需要。而且不容乐观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尚未提供支持,对于此类英才班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另外,英才教育形态还包括“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如在国家层面,启动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些项目,在地方政府层面,也有北京的“翱翔计划”。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措施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主要的问题包括:覆盖面太小,同龄英才学生受益面太窄;只关注高中和大学阶段的英才青少年的开发,未涉及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而2006年韩国的英才教育比例结构中,小学已占到48.5%,初中占到46.3%,高中却很少,与我国情况恰恰相反。儿童经过12年的中小学教育,思维已经基本定型,因此,我国在高中和大学才实施英才教育显得有些晚。四、如何振兴我国英才教育?我国过去30多年英才教育的发展,为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英才教育覆盖面小、不成体系且结构失衡、专业化水平较低等方面。要解决我国英才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必须突破英才教育的认识误区和政策障碍,并在此基础上,从不同维度提高英才教育实践与研究的专业化水平。一是走出传统观念和认识误区,为英才教育正名,解决英才教育的合理性问题。要充分认识到我国英才教育落后,对于国家发展、人的发展造成的严重损害,警惕教育公平政策实施中存在的民粹主义、平均主义思想,对于英才教育的戕害,走出对于教育公平、平等的庸俗化认识,特别是要充分认识我国发展英才教育的紧迫性。二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英才教育政策,加强相关立法工作。从我国和他国的英才教育发展来看,英才教育政策与立法是影响英才教育实践的最重要因素。当前,我国英才教育政策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政策体系不完整,缺乏系统设计和整体思维,比较随意、零散,重“拔”尖,而轻培养,尤其是轻视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完善我国英才教育政策,关键是加强顶层设计,健全政策框架,从政府管理、财政支持、英才甄选程序、体系结构、课程开发、教师培训、项目评估等各个方面,整体设计、全面规划我国英才教育政策体系;同时,还应该积极推进英才教育的立法进程。三是制定多样性的英才儿童甄别标准,系统筛选,摸清底数,锁定英才教育的目标群体。建议既运用标准化成就测验、标准化智力测验、标准化性向测验、创新能力测验等客观测验,也重视教师、家长、学生自身以及同伴的主观推选。同时,在甄选中应坚守公平原则,注意弱势群体中英才儿童的选拔。此外,由于个体发展差异性,英才儿童的英才特征可能会出现在不同的年龄段,因此,对英才儿童的选拔,应该贯穿从学前到高等教育的整个教育过程。四是完善英才教育体系与模式,运用多种组织形式和方式方法培育英才。在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普通班的教育模式是最基本的英才教育模式,英才儿童与普通儿童同处一个教室内学习,但课内和课后都有针对英才儿童的区别性课程。同时,我国在中小学阶段,尤其是在高中阶段,需要建立更多专门的英才班和英才学校。英才班方面,关键是适度扩大规模;英才学校方面,建议可以学习借鉴韩国、日本、美国的模式,建立专门的科技高中,重点培养一批科技英才。五是健全英才教育的支持系统,为英才教育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持。英才儿童既有优势,但也有缺点,针对他们要采用相应的教育方式。美国有个州为教师印发关于英才学生的手册,因为他们相信每所学校地每个班级都可能会有英才学生,教师要识别这些国家财富。但在这一方面,我国还尚未作出行动。我国需要政府组织培训大量教师,在普通班级或者英才班级中,实施英才教育,并建立英才教育的教师资格制度和培养培训制度。目前,我国的英才教育研究也非常滞后,未来需要更新研究方法,并开拓研究范围,在借鉴国际研究前沿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一些方面的研究。(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由一读EDU编辑部根据作者本人论文《追求卓越:英才教育与国家发展——突破我国英才教育的认识误区与政策障碍》和其2017年12月16日在首届“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50人圆桌论坛”所做演讲整理所得。

必由其名

她28岁博士毕业,并出任名校教授,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

编者按28岁,国科大(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毕业;28岁,任高校四级教授;28岁,以独立一作身份于《自然》杂志发表长文;28岁,其参与的研究被评为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一;28岁,与初恋步入婚姻已经3年。忙碌的毕业季,论文、工作、结婚……在大部分同龄人还没有摸清对未来的头绪时,李姗似乎已经以1.5倍的速度在人生轨道上疾驰,“未来我希望能够尽快确定自己的代表性研究方向,就像一提到我的导师傅向东大家都知道‘GA MAN’一样”。李姗觉得自己2018年太幸运了。她不止一次地向周围的朋友、老师、同学甚至是各种到访的陌生人提及“运气”一词。过去一年间,太多的荣誉和机会一起涌向这个28岁的年轻女孩。2月,她参与的关于赤霉素信号传导途径调控植物氮肥高效利用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8月,该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她是文章的第一作者;年末,她收到了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任职邀请,职称是四级教授;2019年1月,她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月,她参与的调控植物生长—代谢平衡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研究被评选为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一,也是获奖进展中唯一一项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哟,李教授回来了”,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课题组长)薛勇彪研究员见到李姗时禁不住打趣道。在大部分同龄人还没有摸清未来的头绪时,她已经完成了从国科大的博士生到李教授的身份转变。这转变快吗?快。从1月到4月,不过4个月。也不快。从2012年到2019年,整整7年。再次回到熟悉的实验室,当双手抚过实验台上的瓶瓶罐罐,回忆像潮水般涌来。“你知道吗?我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回来做实验。”“特殊”的实验室仲春,北京的清晨仍然有些凉意,透过苍郁的古木枝条,看见天色宁静极了。上午8点过后,遗传所1号楼6层南侧的实验室逐渐开始忙碌起来,实验室西边走廊尽头有一间办公室,那是李姗的导师傅向东办公的地方。朱红色的办公桌左侧,码放着9沓厚厚的、贴有名签的文件,这些做满彩色标记的手稿,记录了他和学生的每一次谈话。“这女孩白白胖胖的,能下地干活儿吗?吃得了苦吗?”李姗说这是从师兄师姐们那里听来的导师傅向东对她的第一印象。听到这,并排坐在沙发上的师徒二人相视一笑,他似乎已经忘记了对学生李姗的第一印象。“没大没小”,是别人对他们实验室的评价,“没有距离感”,则是李姗对傅向东的评价。在确定最终的实验室之前,报考遗传所的学生们通常会选择3个实验室进行轮转,李姗选择了大豆研究实验室、蛋白研究实验室和傅向东课题组,在轮转还没结束时,她就下定决心要留在这里了。回想起来,她觉得最吸引她的,是实验室的氛围,“很轻松,在这里我没有外人的感觉”。每到学生们去海南的时候,傅向东总会在工作结束后请他们吃饭,喝椰汁,偶尔也会小酌一杯或是一起去唱歌。他悉心捕捉着学生们的情绪变化,“学生们有些平时不敢说出口的压力,这个时候就能抒发出来了。”他笑道。“少而精”是傅向东回国至今始终坚持的培养原则,迄今为止,他总共培养了18名学生,对他来说,所有的学生刚进实验室时都是一张白纸,靠个人的努力最终都能成就一幅美丽的画卷,“只要他对科研感兴趣,想来,我没有理由拒绝。”执行力,是傅向东最看重的能力之一。傅向东评价李珊是自己所有学生中执行力最好的几个之一。他说科研不能急,“求是”是科学研究的精髓,科研无法预测也允许犯错,一眼看到结局的那是工程,不是科研。科研也不能不急,能够及时地完成每一阶段的小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一步一步往前走,才能知道哪里是对,哪里是错,及时止损才能少走弯路。合作,是傅向东看重的另一项能力。在他的实验室里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很多情况下,他让高年级的学生来决定到底选择哪个轮转学生,傅向东说,现在的学科发展迅速,研究中学科交叉是常态,独自一人把研究从头做到尾的情况已经不属于这个时代了,团队与合作于科研而言至关重要,“我希望他(她)是一个能融入团队的人,是一个可以合作的人”。“我们课题组有时候会在组会上争吵得很厉害”,李姗说。质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质疑老师,傅向东却觉得质疑老师是对的,科学面前没有权威,只有事实。“我们都是在探索一个未知的东西,观点不同没关系,你说出的道理能说服我,我就接受,这没有对错。”傅向东觉得自己的培养模式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导师尼克(Nicholas P.Harberd)的影响,这位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牛津大学教授,保有英国人一贯的绅士与礼节,在接受采访前先到办公室穿上了自己的西服。间隙,傅向东指了指身上的西装笑道,“尼克知道我今天有采访,特意叮嘱我一定要穿得正式些”。谈及傅向东,身形消瘦的尼克禁不住露出骄傲的神情,“有活力、有毅力、有创造性”,这是尼克对这个中国学生和工作伙伴的评价。尽管已经回国多年,傅向东仍与尼克保持密切的联系与合作。每年4月和8月,尼克都会到他的实验室来,傅向东自然不会放弃这个绝佳的机会,他让学生们独自与尼克交流,或是陪尼克吃饭,或是汇报研究进展,让尼克从不同角度为学生们提出意见或建议。“有些意见我说出来,或许学生们不重视,但是尼克提出来可能效果就不一样了。我想或多或少都会对学生有影响的”。交流,是尼克和傅向东的培养共识,因为交流的过程中不知道在哪一分钟甚至哪一秒钟就会有好的想法迸发。李姗说,她的论文就是在和尼克交流的过程中开始的。“能和姗共同参与这项研究并且获得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一,这让我觉得非常自豪”,尼克边说边拍了一下沙发,让李姗坐在他和傅向东的中间,并提议随行摄影师为他们拍照留念。“这应该是我们第一次正式合影吧。”说罢,师徒三人靠得更近了。“兴趣”是科研的关键上世纪60年代,“绿色革命”在发展中国家兴起,半矮秆、抗倒伏、产量高的小麦和水稻等优良作物品种得到了大量的推广,解决了急剧增长的粮食需要。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无法忽视的重要研究议题,傅向东突然意识到,如果把自己的科研兴趣和国家需求结合起来,再从中找到有意思、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这或许是最佳的选择。机会来了。2004年,35岁的傅向东回到国内考察,那时候国内的基础研究刚刚起步,遗传发育所科研条件并不乐观,但他看到了农业研究的希望。2005年,他毅然决定回国,同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获200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而现在,他已经成为遗传与发育所分子农业生物学中心主任、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在英国John Innes Centre留学期间,傅向东从事拟南芥的相关研究,回国后他放弃了以前的所有研究,转而投入并不熟悉的水稻领域。如果说60年前考虑的是如何吃饱,那么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活好。“现在我们国家化肥使用量是全世界平均量的3倍,过去60年,我们水稻产量只增加了4倍,但是我们的化肥使用量却增加了100多倍,投入远远超过产出。”他说,化肥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就像人类吃饭一样,植物也是需要“吃饭”的,不吃就要饿死,吃多了就要减肥,而这就取决于一个恰当的临界值,这一既能吃饱又无需花费时间减“肥”的值,正是他和学生们迫切寻找的答案。“我们实验室对控制植物生长-代谢平衡的协同机制比较感兴趣,当我们解析了调控植物生长代谢的协同机制之后,与育种家合作,将基础研究与育种应用紧密结合,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水稻新品种。”因海南岛独特的气候条件,水稻一年可以收获三季,为了加快研究进展,课题组一般会在11月把材料种到海南陵水的试验基地,而课题组成员会在次年三四月长居海南,以便观察水稻的生长与发育。“兴趣”是科研的关键,也是傅向东对学生们唯一的要求,“只有感兴趣,你才不会感到研究的枯燥。如果你把人生最美好的几年浪费在一项不喜欢的工作上,你痛苦,我也痛苦”。做科研苦,做农业研究更苦,水稻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这个过程可能是5年,也可能是7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田间试验环境苦,不一定有文章,这是这个“特殊”实验室默认的共识。“发文章不是做博士的终极目标,现在的学术导向有些偏了。”傅向东略带遗憾地摇了摇头。做帅才而不是将才“你觉得你能拿到教授的职位是因为你的文章吗?”“文章只是一个敲门砖而已”,李姗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遍回答这个问题了。一旁的傅向东笑道,“一个人能否成功不是一篇文章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个人能力。一个实验、一个研究到了一定的程度一定会出论文,这个人不是你就是他。”“从A点到终点,最终来看是直线,但走的过程中从来都是弯曲的,有错才能有对。”傅向东觉得,这才是科研的真正乐趣,“博士阶段要学习的是怎么做science,然后试着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哪怕走的慢一点也没关系,总会进入柳暗花明的新境地,要成为帅才而不是将才。”李姗做到了,尽管过程是坎坷的。“绿色革命”虽然使得全世界水稻和小麦的产量翻了一番,但携带“绿色革命”基因的农作物中因植物生长抑制因子DELLA蛋白的高水平积累,导致其氮肥利用效率下降。目前,我国水稻氮肥利用率平均只有35%。为了提高水稻产量,不得不大量使用氮肥。持续大量的氮肥投入,不仅浪费了资源和能源,而且加剧了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和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李姗面临的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挑战。如何才能进一步认识植物生长与代谢协同调控机制,从而找到一条在保证粮食总产量不断提高的同时,提高氮肥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投入成本,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新途径。水稻生长的周期是5~6个月,但是研究需要的表型究竟是从何时开始出现的?是一周、两周还是苗期、抽穗期、灌浆期又或是成熟期?所有的一切都是未知的。为了找到能够让氮肥高效利用的关键基因,李姗从实验室到试验田来回辗转,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做研究就要做Number One,不是Number Two,更不是Me too。”这是傅向东常对学生们说的话,但奔向第一的过程从来都是无法与痛苦剥离的。2015年7月于李姗是复杂的。在这夏木阴阴正可人的7月,她和相恋多年的男友步入婚姻,也是在这流火的7月,与她研究类似的数篇文章被别人抢先发表了。她形容这些文章是被“砰砰砰”发表的,宣告着她过去的研究归零在这一声声巨响,她望向实验室窗外的晚霞,山水与花草,一切因日光而得的颜色,又都及时归还了夕阳。短暂的休息后,她收拾好心情,重新站在实验台前继续GRF4基因的新功能研究,日复一日。从接到课题到文章发表,李姗花费了6年半的时间。“解脱了”,这是李姗收到《自然》接收函后最直接的感受,一直以来,她绷的太紧了。比起文章被接收,更让她兴奋的是文章被选为封面,在水稻的研究史上,被《自然》选作封面的只有两次,一次是2002年11月21日,中国科学家完成的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和日本科学家完成的第一号染色体精确测序的研究,而另一次就是李姗参与的关于赤霉素信号传导途径调控植物氮肥高效利用的研究。“6年半啊,痛苦过,也崩溃过,但是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回想起那段时光,她仍雀跃的像个孩童。“姗,来我的实验室做博士后吧,我们可以一起做更多的研究”,面对尼克抛出的橄榄枝,李姗拒绝了。“暂时不想出国了,老公是我的‘绊脚石’啊”,她笑着说,“未来我希望能够尽快确定自己的代表性研究方向,就像一提到傅老师大家都知道‘GA MAN’一样。”今年3月是李珊第一次招生,一共收了一名博士生和两名硕士生。当问及挑选学生的标准时,这个尚未完全适应身份转变的28岁年轻教授笑着说,“兴趣和忠诚。”采访手记着迷“遗传”世界长假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我们虽然已提前了2个小时出发,但依然比约定的采访时间晚了10分钟到达,匆匆忙忙地赶到中科院遗传发育所1号楼6层的实验室,一堵院墙将这间沉睡了诸多植物秘密的实验室与墙外的车水马龙隔绝开来。再次回到熟悉的实验室,李姗自然地和师弟师妹们嬉闹着,好像从未离开过。采访中,傅向东多次提及愿意做农业领域基础研究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对傅向东和李姗来说,让他们毕生着迷的是这个“遗传”的世界,这个既热闹又孤独的学科。因着那份“不确定性”,人们对科研的结果总是抱有类似于“月有阴晴圆缺”的唯美期许。要看到最终的结果,就要接受不断试错的耗时,而这种愿意等待,主动向包含破碎的未知付诸时间的情感是对研究的忠诚,也因着这份忠诚,在日后翻看这份结果时,也定会有着与当时截然不同的心情。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国科大》 文字:丁苏雅 摄影:耿瑜阳 美编:张瑀 责任编辑:陆紫琪

土冲

网上寻找“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博士生被骗2.5万元

陈同学在武汉一所高校攻读工科博士学位,为了达到学位培养要求,展示自己的学术科研能力,她希望能在核心期刊上多多发表论文。去年5月初,陈同学废寝忘食完成了两篇论文,准备发表。当她在网上寻找期刊投稿时,看到了一个弹窗广告,称可以可快速发表。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陈同学按照广告中的联系方式,与对方取得了联系。对方告诉陈同学,如果文章审核通过后,3个月之内便可发表,两篇文章共需支付费用2.5万元。随后,对方还发来一个QQ号,称是某知名期刊“庄编辑”,让陈同学加他好友。添加好友后,陈同学按照“庄编辑”的要求,填写了关于论文信息简介的表格文档,并连同两篇准备发表的论文,一起发给了“庄编辑”。两天后,“庄编辑”通过QQ联系陈同学,称她的论文已经审核通过,需支付1.25万元的定金。陈同学随即通过支付宝将钱转到了“庄编辑”发来的账户。又过了一个星期,“庄编辑”通过电子邮件发来了一封论文正式录用通知书,强调需在文章发表前支付剩余的1.25万元,否则将不予发表。为了尽快发表论文,陈同学赶紧将剩余的1.25万元转了过去。但过了两天,他再次通过QQ询问文章发表的事宜,却发现自己已被对方拉黑,手机也打不通。陈同学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于是拨打了110报警。“毕业论文导师”借钱疏通关系 大四毕业生被骗2万元小张是武汉某高校大四学生,为了腾出时间找工作,他早早便着手准备毕业论文。去年12月底,他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其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听到对方能准确说出自己的姓名,小张便相信了对方。电话中,对方要求小张第二天到他办公室研究修改论文。第二天,小张便按约定的时间前往“导师”办公室,快到的时候,他接到了“导师”的电话,称上面领导来检查,需要打点一下关系,要小张借他2万元钱。小张没多想,就把钱转了过去。过了一会,“导师”又发来消息,称钱不够,希望小张再转些钱给他。小张发现不对劲,立刻和自己的辅导员联系,辅导员告诉他,这个号码不是其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号码。发现自己被骗,小张立刻拨打了110报警。警方:防范“论文类”诈骗 要多问、多比、多思武汉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民警介绍,不仅高校教师、学生,工程师、医生、科研人员等行业人员为了毕业、评职称,都需要在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骗子就是利用这个机会,以宣称能快速在各种核心期刊上代发论文为诱饵,诈骗钱财。民警提醒,防范“论文类”电信网络诈骗,要做到三多:多问、多比、多思,即多向身边已经发表正式论文的同学、同事、同行询问,了解发表论文的正规、成熟渠道,不要随意听信网络广告;如果通过网络寻找发表论文渠道,通过搜索引擎对代发网站进行搜索,要注意查看有无负面评价,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比较;一般而言,正规期刊杂志都有对公账号,遇到要求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方式转账至个人账户的情况时,当事人应当多思考,谨慎对待。民警还提醒,有论文发表需求的市民,除了要知悉论文发布流程外,还应当选择正规渠道,选择国内公开发行的,拥有独立的CN刊号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正规期刊,切勿轻易相信对方所作出的承诺,以免自己的财产遭受损失。一旦发现自己被骗,应立即拨打110报警。王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雷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鲜矣

博士毕业难度降低!清华大学博士生在校期间不发表论文也可毕业!

读博士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特别是那些在职博士,一边工作还要一边做研究,要照顾自己的家庭还不能够耽误学业,需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和精力,这是需要很大的毅力的。可以说那些读博士的人除了智力比常人超前以外,耐力也比一般人要好。 读博士难,想要从博士毕业更难。因为按照我国现行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各个高校的培养方案,博士生培养的年限为三到四年,可延期到七年,不过很多人都不能按时毕业,读博五年毕业算是常态。造成博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的“罪魁祸首”就是必须要发表不少于3篇的SCI,各个高校对发表SCI期刊的篇数要求不同。 至于SCI期刊论文发表难度有多高?基本上SCI二区以上的论文发上3-6篇就能在一所普通211高校破格评选副教授了。二区以上发上5-8篇就能破格评选教授了。而有的人从讲师到教授估计要二十到三十年时间,基本上十五年左右都算正常速度。正常的科研人员,十五年专职做科研可能也就发不到十篇。 很多博士研究生因为发不出SCI不能够顺利毕业,甚至无法毕业的大有人在。之前28岁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刘博士从学校宿舍出走后失联,后来在水库被发现,疑是自杀,原因可能是因为毕业压力太大。刘博士六年未发表一篇论文,没有达到博士毕业的要求,所以要延期一年毕业。发表期刊论文是每个博士生面临的最主要的压力,发不出来就没办法毕业。 清华大学不再将论文发表情况作为博士学位申请的硬性指标可以说大大的解放了博士研究生的学业压力,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是一件幸事。学术研究不唯论文论英雄,可以让博士更好的投入到科研中去。论文不应该是为了写而写,这样毫无意义。人类应该把有限的时间致力于真正有用的技术突破上,而不是灌水文章!我很支持取消硬性标准,这是清华自信的体现,有助于抑制科研浮躁之风,学术氛围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学术之风气也会越来越好。 博士不发表论文也可以毕业并不意味着博士水平会掺水,因为博士能够顺利毕业除了参考论文以外,还有导师的把关,外审和答辩委员会的把关。他们不可能说给学生放水,毕竟博士生的水平关乎高校的脸面,更何况是清华大学。 不以发表论文数量作为博士学位申请的硬性指标虽说解放了博士生,但同时也会造成一个极端,那就是博士研究生导师的话语权变得更大。以前一些有能力的人发表完论文以后就可以毕业了,但现在能不能毕业能不能走还是导师说了算。没有了论文的标准,导师的评价就成为了最高的标准。 脱离了论文发表的深渊,同时也会把博士研究生推向唯导师论的深渊。这究竟是好还是坏,还是由时间来评判吧。你认为清华大学不以发表论文数量作为博士学位申请的硬性指标是好还是坏?你支持还是赞同呢?

影影绰绰

点赞!电子科大“开挂”的博士生,4年发表21篇SCI论文

大三开始搞科研,大四“直博”成为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首名博士生。在直博的四年里,童鑫共发表SCI论文21篇,其中9篇论文发表在研究领域高影响力(IF>10)的期刊上。在SCI上发表论文很难吗?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校教授对此评价,“从数量上来看,这总数超过很多教授10年的发文量。”其实,SCI作为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期刊,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之一,是体现科学研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不过,SCI对于很多国内科研人员来说,由于语言等条件的制约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据该教授介绍,虽然发表SCI论文的难度确实因研究领域而异,某些学科领域本身就具有先天的优势,更容易做出成果。但童鑫能以如此高的速度发表SCI学术论文,还包含有一区文章(一区一般是各领域的top期刊),平均下来每年要发表5篇左右,这几乎可以用“开挂”来形容。△童鑫和导师王志明教授“当你奋战在科学前沿,把最新的学术理论转化成实际应用的时候,真的有一种莫大的成就感,”基础与前沿研究院2014级博士生童鑫说,“每发表一篇论文我都会告诉自己,哪怕再微薄,我也为这个领域贡献了一份力量,留下了一个脚印。”其实,好成绩背后,是科研习惯的养成,而这一切,得益于其导师王志明教授。基础院初创,一切还在摸索的过程中,暂时没有条件给童鑫提供优越的科研环境。王志明就别出心裁的选择了“自顶向下”的培养方法,要求童鑫广阅读、作综述,还要争取发表到一流的期刊上去。综述性质的文章往往是专业领域有所成就的专家执笔来写,这可难坏了童鑫。而王志明自有他的道理:“我们想要做世界一流的研究,却暂时没有与之相配的环境和器材,如果一开始就老老实实干最简单的工作,那就永远也不可能跻身一流。”童鑫不敢懈怠,啃了小半年本领域的高深论文,“这样的一个经历培养了我在科研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让我以后的路走得更轻松。”2015年12月,他成功在SCI一区顶级刊物《先进科学》上发表了题为“高性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论文,两年内被引次数多达25次。这是他在科研领域踏下的第一个深深的脚印,也成为了他叩开海外联合培养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在之后的学习中,童鑫成功申请到国家公派名额前往加拿大国立科学研究院进行联合培养。留学期间他将研究方向锁定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宠儿——量子点。他说:“量子点更大的天地是在未来日常生活中的光电器件以及生物学上的应用,那就必须要解决有毒的问题”。最终,他的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被发表在了能源材料领域顶级期刊《先进能源材料》上。而一连串的成果也像滚雪球一样被不断地研发出来,童鑫的“科研脚印”也越踩越多,越踩越深。值得一提的是,童鑫一直在用自己的努力搭建着中外交流的桥梁。留学期间,他前后为其所在学院引进8名教授。“国家在基础前沿领域的人才缺口很大,科研实力相比欧美发达国家还有待提高”,童鑫坚定地说,“我想踏踏实实搞我喜欢的研究,踏好每一个脚印,争取为国家多做点贡献。”姚卓琛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赵雨欣图片由电子科技大学提供

大借口

南京大学博士国奖申请新规引热议!

南京大学近日,从南京大学官网获悉,在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发布的《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办法》中,明确指出:博士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科普论文并公开发表于相关媒体平台,阅读量超1万,即可达到申请国家奖学金的要求。据小编了解,这属于全国首次!这下南京大学可能要火了!截图于官网相比于其它传统条件,例如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获国际发明专利、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国家级二等奖及以上等,这一条似乎更亮眼些。据国奖申请要求,只要满足6个条件之一,就可申请国奖,那么发表网络科普论文就相当于发表了顶级学术论文。对于目前自媒体及网络流行的时代,会不会出现很多博士选择在相关媒体平台发表科普论文,而逃离真正的科研呢?因为相对于前5个条件,这一条可能相对容易一些。当然也存在另外几个问题,怎么认定是科普论文?哪些属于认可的相关媒体平台?这些都有待考究。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交流!

雌节

CSSCI论文花钱就能发表?论文发表乱象能否消除,博士直言:太难

在大学以及科研单位,每个老师几乎都面临着评职称难题,而评职称就需要发表论文,在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论文评判标准,有CSCD论文发表、有CSSCI论文、有SCI论文等,而对于国内众多人文社科专业老师而言,目前主要是发表CSSCI论文,评副高职称一般需要两篇CSSCI一作论文才有希望,评正高职称就需要6篇CSSCI左右,当然不同学校会有不同标准,但是大概都会要求发表一些CSSCI论文。而对于学校老师,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发表,因此就产生一些了一些CSSCI论文发表灰色产业链。近日半月谈、人民日报等相继发表文章称,有些CSSCI论文花钱就能发表,比如有宣称6万元就可以发表CSSCI论文,花钱就能发表CSSCI论文影响了大学老师工作科研的积极性,使得一些大学老师每天不是认真从事学术科研科研活动,反而是去参加各个科研论坛活动,去认识各个期刊杂志的编辑等,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发表论文的时候能够容易一些。发表论文开始变味了,过去发表论文更是说明学术水平不错,但是现在可能就是人脉资源广泛等,也影响了期刊的学术声誉。那么论文发表乱象能否消除?很多博士直言太难。目前无论是大学博士毕业,还是大学老师评职称都需要发表论文,而目前学术期刊数量比较少,但是每年都有很多需要发表论文才能毕业的博士,需要发表论文才能评职称的大学老师,因此顺利发表论文的难度比较大,可能就会产生花钱就能发表CSSCI论文乱象发生。另外目前很多学术期刊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于是就存在一些人情关系论文,一些人想发表论文就通过认识的人找到期刊编辑打招呼,于是论文就很容易发表,这也客观上造成了期刊发表乱象发生。因此很多博士对此直言:“消除论文发表乱象太难”。作为大学老师,也亲身感受到目前发表学术论文的压力与日俱增,目前发表CSSCI难度比较大,想顺利发表论文比较困难,而且现在论文发表周期比较长,更让不少老师感觉到有些疲惫。但是科研绩效待遇等都和论文发表挂钩,不发表论文绩效工资就会降低,这也是很多老师花钱发表论文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