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的硕士、博士和更高的教授,今年的生活真的很难度过,对于需要答辩的大四学生来说,今年写论文很痛苦,前辈和前辈的要求也不低,但也不那么严格,毕业不难,今年呢?二重盲选很普遍。对于硕士和博士来说,一千名研究生先后退学,与之相关的大学相当大,有985所大学和211所大学,这些研究生拼命复习,最后才考上了大学,遗憾的是,不是优秀的意思,而是在大学院期间做了自己不好的事情。博士们总是很辛苦,对于博士来说,毕业真的很难,大部分学校对博士的要求都很高,大多数学校最少需要三篇左右的两区论文,对于博士们来说,能按时毕业是奢望,推迟毕业是博士的常态。清华先行?作为国内的领导人的清华大学,他们的一举一动常常被置于聚光灯之下,清华博士是本土培养出来的最优秀学生,他们的素养应该很高,作为中国学术圣地,大家对清华抱有微妙的期待,希望清华成为最优秀的地方。清华修订了博士的培养计划,大家看到了新的培养计划,很吃惊,因为在新的培养计划中,“学术论文”这个硬指标消失了,将原方案改为申请的博士生,达到了本学科学术革新的成果标准,清华大学的博士不需要论文和毕业吗?很多人都说了这件事,遗憾的是,真相并非如此。据清华大学的工作人员介绍,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的工作人员说,博士并不需要在校期间发表论文,这是彻底的误读,并不是正式的真实意思,之后会详细解读到外部,比较新旧两个文件,懂什么?根据原规定,为取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应完成博士课程培训方案,撰写博士学位论文,由同行专家审核,并进行论文答辩,另外,根据学校和所属学科的关系规定,在博士课程期间会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根据新规章,清华大学从学校水平统一,不是强制要求在博士课程期间发表论文,而是把权限放在各学科上,各学科和学部有更多的自主决策空间,制定博士课程的毕业标准,清华大学研究生院育成办公室的职员说,现在各学院对于博士课程毕业所追求的“学术革新成果”,制定了具体的细则。大家对于这个话题是怎么看的呢?
在校期间发表18篇高水平国内外论文其中CSSCI来源期刊10篇参编3部法学知名学术著作省部级决策报告4部参与国内7个司法实践调查改革项目曾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访学一年曾获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蔡定剑宪法学优秀论文奖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光华奖学金、京东奖学金等多个奖励……这位性格开朗、成绩优异、热爱法律、坚持不懈,将学术科研与司法实践充分结合的人大人,就是2020年度吴玉章奖学金获得者、法学院2017级博士生聂友伦。在持续的求知和探索中,他不断超越自我,同时积极投身司法实践,为中国司法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潜心学术,夯实理论基础 作为一名博士生,聂友伦在学术写作上孜孜以求,成绩斐然,发表了《刑事诉讼法时间效力规则研究》《论司法解释的立法性质》《检察机关批捕权配置的三种模式》等18篇国内外期刊论文。聂友伦读博的初衷源于第一次论文投稿的经历,当时对刑法比较感兴趣的他,系统地选修了相关理论课程。在一边听课一边读文献的学习过程中,他发现文献中有些观点似乎值得商榷,这些不时涌现出的疑问在他心中埋下了种子。研二时,他针对财产犯罪的界分问题写了一篇论文并成功发表,种子经过一年的精心浇灌,渐渐萌芽。分专业后,他有幸受到陈卫东教授、刘计划教授和程雷教授等师长的栽培,并在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担任科研助理。期间他一直跟随着研究中心的老师们学习和工作,并成功通过博士生入学考试,成为了一名博士研究生,当初的幼芽在诉讼法学的道路上不断汲取知识的养分,茁壮生长,变得枝繁叶茂。聂友伦参加2019年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年会“不论是科研还是学术研究,都没有捷径可走。”谈及研究方法,聂友伦擅长使用法解释学展开研究。法解释学具有体系性,需要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解释方法来证立证伪自己或前人提出的命题。运用这种方法,往往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材料。聂友伦分享了他总结的“三步走”文献阅读方法。首先,确定必读文献。确定研究主题后,检索相关书籍和论文,有些相关研究的引用量或者下载量很大的,基本可以确定属于必读文献。对这些著作或者论文,需要非常小心的精读,并做一些笔记;其次,在阅读必读文献时候,这些文献本身引用了一些其他的文献,可以按照引用的内容确定这些文献的重要性,按图索骥地进行进一步、广泛地阅读;再次,对于一些比较新的文献,可能代表了较为前沿的研究方向,对这些文献可以适当选择阅读的粗细程度。2018年,聂友伦曾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访学一年。期间,他参与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纽约大学亚美法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组织的多项学术研讨活动。参与各项学术研讨会之余,他基本处于闭关状态,他一到美国就买了台打印机,每天就是打印材料、看文献、写论文、改论文,“毕竟人在国外,除了一些国内来的同学朋友,谁也不认识,这种例外状态好像特别适合做法学的相关研究”。聂友伦参观美国联邦第二巡回上诉法院今年聂友伦发表了7篇CSSCI论文,其中4篇就是在伯克利闭关期间所作。在美国生活和学习的一段时间,除了有效地提高自我生存能力,“我还收获了论文、小肚子和腰间盘突出吧”,聂友伦笑道。躬行实践,投身司法改革求学问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说阅读文献、撰写论文是科研人的“读万卷书”,那么深入实践,将所学所思应用于实际则是他们的“行万里路”。“科研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衡量科研的价值在于它产出成果的实践意义。”聂友伦认为学术应当与实践相联系,科研之余,他参加了不少司法实践和司法改革项目,通过实践发现问题,深入研究提供解决方案。他参与过减少审前羁押与逮捕诉讼化、完善监狱服刑人员投诉处理机制试点项目、法官检察官遴选业绩评估与惩戒制度研究等十余个试点与调研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聂友伦参与律师法的修改与完善研究项目其中,他印象最深的,是陈卫东教授主持的完善监狱服刑人员投诉处理机制试点项目。聂友伦与其他项目组成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由第三方参与的监狱巡视制度,组建了一个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构成的委员会,开展巡视、设置投诉箱、重视服刑人员反馈等工作。在试点地区监狱管理局、检察院等的支持下,这个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后续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意义重大。聂友伦认为,科研要秉承实事求是的精神,也就是要有实际作用、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点,人民大学可能是全国做的最好的,因为毕竟有校训在嘛”。代代传承,终遇人大法学 在科研和实践都收获颇丰的聂友伦,学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也曾感到迷茫。本科阶段他就读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由于对所学的国际政治与会计专业都不太感兴趣,他基本“放空”了三年。直到大三,发现身边的同学准备出国、开始实习,逐渐步上了人生正轨,他才意识到了差距。他觉得自己应该奋起直追,便选择了考研。选择专业时,他选择了从小就感兴趣的法律专业并一鼓作气,决定“索性就考最好的学校”,最后如愿以偿,来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聂友伦对法律的热爱,离不开父亲的影响。他小时候刚记事那会儿,父亲正在准备律师考试,买了很多法学相关书籍在家里研究。“这个影响是持续的,因为当时律考的通过率不高,他考了好几年才考过。”聂友伦笑道。受到父亲的影响,他从小都对法律有兴趣,结果后来高中学了理科,他当时以为一辈子没有机会再学习法律了。不过,人生无常,兜兜转转又回来了。来到人大后,聂友伦被整个学校的氛围感染了,“个人的发展很依靠平台支持”,身边的每位同学都十分优秀,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精进自己的学业和工作,期待以后能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在人大,你会不知不觉就被带入奋斗者的角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大人的力量更是无穷的。”聂友伦硕士毕业与同窗合影至于为什么选择了诉讼法方向,聂友伦用了一个词来形容——机缘巧合。人大法学院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主要是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导向,当时入学伊始不细分方向,到了研二才分专业方向和导师。想学刑法的他被分到了刑事诉讼法方向,幸运的是,他似乎这才找对了方向。“刑事诉讼法教研室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不仅有着良好的学习和工作氛围,每位老师也都特别优秀”,他说。聂友伦在硕士和博士期间分别受教于程雷老师和刘计划老师,两位都是法学界年轻一代学者里的佼佼者,他们指导学生叩开了刑事诉讼法的大门。诉讼法的学科带头人陈卫东老师,更是经常在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方面亲自指导学生,在学习、科研以及生活上都给了他极大的帮助与关怀。“我非常感谢他们。师恩无以为报,那就在学术的路上继续努力吧。”现在,他正准备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大展身手,为中国的司法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读书足球,是课余所好生活之余,聂友伦会读一些与专业以外的其他书籍。“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是他最喜欢的一句话,意思就是,不凭空臆测,不武断绝对,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他认为这句话是人生修为的最高追求,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人生不长,本就充满了各种风险,即便修为极高,也不一定能有所成就,何况自负固执。“要坚决杜绝这四种毛病,调整心态,客观对待他人和处理事情。”除此之外,聂友伦还喜欢看动漫和足球。作为足球二级裁判的他,将裁判与法官两个不同的角色联系起来,裁判需要为突然发生在面前的事情迅速作出决定,法官需要根据案情及律师的陈述做出判决。“一个正常的人,连在他面前刚刚发生的事情,都不能完完全全说清楚,可想而知法官面临的情况是多么复杂。”聂友伦在旧金山北湾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在今后的日子里,他计划进入高校或科研机构工作,继续研究手头项目,包括司法解释制度、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等问题。“我感觉这些研究还是有一定意义的”,他将继续追随内心的声音,走出自我的偏狭,坚守良心的指引,从而自由而不放纵,独立而不狂狷,尽责而不懈怠,为中国法治建设添砖加瓦。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成长」出品 采写:林洁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设计:袁雪琼 顾小白 特别支持:学生处
最近网上热议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9级荣誉毕业生发表46篇SCI论文,这样的新闻之所以博得大众的眼球,是因为大家对“唯论文”的反感,网友都在关注这样的人才是真学霸还是“水货”。这位毕业生是华西临床医学院八年制本硕博连读专业学生,从2011年入学,2019年毕业,在读书期间,发表了46篇SCI论文,其中包括Meta分析、Comments、综述和临床文章多种形式;其中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总和超过120分,看到这样的数量,很多网友表示怀疑。即使是八年制,除去理论课学习的前4年,临床和科研的时间也只有4年时间,如果这些文章都是后4年完成的,那么相当于每一个多月就要完成一篇SCI,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高效的产出这么多文章,那么是否存在抄袭和灌水的可能呢?这已经不是华西医院第一次出现这样的学霸了,2017年的时候,华西医院的一位临床医学博士毕业生,5年发表了51篇SCI论文,在当时也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其实小易认为,我们不必去急着否定别人的成绩,应该有着谦和的态度去看待别人的优点,只要不剽窃他人的成果,不捏造数据,不违反科研诚信,任何人在学术上的努力我们都应该去鼓励,虽然大家对Meta分析、Letter或Comments不太看好,有“凑篇数”的嫌疑,但是这也是别人努力的成果,只要能起到学术交流的目的,就能体现它的学术价值,就值得大家去肯定。很多人都不知道,很多学霸有多努力,你在放假的时候,别人还在图书馆或者实验室,不怕别人比我们优秀,就怕比我们优秀的人比我们还努力。所以在谈论他人成绩的时候,我们要意识到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有些事情别人做到了,我们做不到,别急着否定别人的成绩,要审视我们自己,除了天分和能力的不同,会不会存在着努力和坚持。有很多人抱怨写文章太难,课题不知道怎么去入手,那么你下班的时候在干什么呢?休假的时候在做什么呢?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平庸,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开挂的人生背后一定是开挂的努力!当我们坚定方向的时候,就要迈开步子努力了,坚持不懈,我们就离成功更近一步了。
清华大学作为我国最好的高等学府之一,一些教育模式都是比较先进的。对于博士的培养教育问题,清华就取消了论文发表的数量要求,论文不再是唯一考评依据。这一举措参考了一些先进高校的培养模式,给博士更多学术自由,一些博士可能会有更多创新的成果,也破除了论文主导毕业的模式。不过很多人肯定会担心这一举措可能会降低博士的质量,今天笔者就为大家解答疑惑,清华的博士质量真的会下降吗?一、改革博士培养方式我国博士想要毕业,必须要发表一定量的高水平论文,很多博士的学术压力很大,甚至有一些博士难以承受。反观国外一些名校的培养方案,并没有把博士论文作为考核的唯一依据,会综合考虑博士的学术成就。而我国很多高校把论文数量看得太重要,这样的培养方案明显是不妥的。清华作为顶尖学府之一,应该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摸索出更适合培养博士的方案。二、对博士的要求并没有降低博士发表学术论文是很普遍的事情,也是做科研做学术的必然要求。现在取消数量的限制,只是没有规定数量,对质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每个学科和专业方向不同,写高水平论文的时间要求和质量要求都是不同的,不需要严格按照一个数量完成,但必须要发表相应的论文。博士论文还是考核博士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对论文的质量要求高,审核考察严格。想随便写几篇论文糊弄过去,基本不可能。而且学校在博士管理等方面更加严格,没有论文这一指标,更需要督促学生上进,一些培育方案也与世界名校接轨,博士不会退步,反而有了更加优质的成长机会。三、博士自身努力现在博士的数量那么多,想要在这些高素质人才中脱颖而出,更是难上加难。为了个人的发展,为了证明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成就,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非常重要。清华的学术氛围浓厚,导师带着博士做研究,博士也可以自己做科研项目,自然会有一些学术成果,可以写出论文。而且周围的人都在努力,也许别的人已经发表了很多论文,自己还在原地踏步,最后还是没有一个优秀的成绩。博士毕业后,想要去一些研究所或者高校,就需要拿学术论文说话,即使去企业工作,也需要向企业展示自己的科研能力。博士本身的压力就比较大,必须要努力做科研,博士论文的质量会提高,数量也不会减少。清华这一举措还是比较先进的,探索新型博士培养模式。大家也不用担心博士质量下降,从学校、导师的要求到博士本身努力程度看,博士的科研能力只会进步,不会退步。
近日,清华大学公布了修订后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取消博士生达到学校和所在学科的学术论文发表要求方可审议学位申请的规定,改为“博士生在学期间学术创新成果达到所在学科要求,方可提出学位申请”,并“由各学科制定学术创新成果要求,不再设立学校层面的统一要求,尊重学科特点和差异。新京报评论指出,近年来过分追求论文发表(数量与期刊档次),而忽视人才培养,并让学术研究变得急功近利。让大学的教育和学术摆脱功利,这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出一流水平的研究成果。取消这个硬性指标,在很大程度上给在读博士候选人松了绑,解除了负担。不过,实事求是地讲,此谓解除负担,实际上不是学术负担,而是发表负担。如果不是假装天真的话,学术界人士都明白,论文的发表除了与论文的学术水平相关外,也与论文作者的非学术素质相关,如人品、性格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更与论文编审的学术旨趣、偏好及其对学术标准的主观理解相关。但是如果没有发表论文这个硬性指标的替代性和补充性规定,人们就有理由担心硬性指标不硬会否导致学术水平的下降。不过对此大家也是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作为国内顶尖学府的举措确实有很好的先头作用,但是大多数改革均改标不改本,应从根本上走学术自信的道路。全国一年C刊差不多发表几十万篇论文,但是存在于博士生、博士后、高校教师、研究所科研人员、公务员培训机构和党校等系统的教师等等等等,需求估计接近一千万篇。所以目前科研人员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我们对C刊的需求和C刊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清华大学这样做很好,希望能开一个先河。不过也有人觉得这并不是好事:按学科设立标准充分考虑到了各个研究方向发论文的不同难度,但另一方面口子直接放这么大,意味着院系甚至导师手上的权利越来越大,对硕博研究生未必是利大于弊。这绝不只是一个单项改革措施,而是一个系统改革,需要改革对大学、学院办学、学科发展的评价,对教师教育教学、学术研究的评价,建立学术共同体,破除功利教育观、学术观,从重视数量转向重视质量,让大学的教育和学术摆脱功利,这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出一流水平的研究成果。
吴天昊,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级直博生,师从韩礼元教授,致力于高效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博士期间共发表SCI论文17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 J. Mater. Chem. A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3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论文总影响因子超过300。多次在极具影响力的会议上获最佳海报奖(如Cell Press能源材料论坛)。曾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特等奖学金,并入选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机构(NIMS)海外交换生资助计划。我们的采访定于1月11日上午10:00,推开咖啡厅的门,浓浓的咖啡香扑面而来。在这样舒适的氛围里,我们与学术之星吴天昊的对话逐渐展开。采访过程中,他谈的最多的还是自己所热爱的科研。“人生在勤,不索何获”2016年,结束在交大的本科生学习生活,吴天昊作为直博生获得了在本校继续深造的机会。本科期间优秀的学习经历使吴天昊在初入师门时备受重视,但他坦言,读博一开始并不顺利,用他的话来说即“遇到的情况可能比同龄人‘严重’多了”,甚至收到了劝退的建议。这对于科研的新人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读博对于吴天昊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需要摸索新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起初,他几乎每天都待在实验室里,从早上八点开始到晚上十二点结束,漫长又重复的生活方式持续了大概一年半。但大量时间成本的投入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实验结果频频出错,数据难以量化呈现,三、四个待完成的课题接连打了水漂,一再的自我怀疑使他差点放弃了学术道路。我们似乎很难想象,面前这位如此热爱科研且具有一定学术成就的学长也曾经这么迷茫过。消沉过后即是再次出发,此刻他的脸上重新绽放出自信的微笑。他告诉我们,激励他重归学术道路并坚定下去的是课题组的师兄师姐们,包括第四届“学术之星”王言博学长。王学长曾说过“我不是天才,但我想在努力方面做个天才”,他相信或许自己也能在努力和坚持中得到新的答案。此外,导师曾对他说过“不要用身体上的勤奋去掩盖思想上的懒惰”,这句话让他受益匪浅,渐渐明白了韩老师当初“劝退”他的良苦用心。与此同时,他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入门之路,并把这作为给初入科研的学弟学妹们的一个忠实建议。吴天昊在韩老师的指导下,转向有机染料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这是一个新颖性极强的课题,它结合了课题组的优势所在——以往对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的大量经验。他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数据相结合,把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理论融入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并大幅提升了其光电性能,事半功倍地完成了这一课题。这也是他想告诉学弟学妹们的经验之一:充分发掘自己的兴趣点,将其与课题组的优势相结合,在经验之上取得自己的科研成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初为了发表一篇论文,吴天昊花费了不少心血,但总是吃闭门羹,但当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入门之路后,他的学术道路逐渐走上正轨。当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时,感受到了他人的肯定。论文作为科研成果的体现,他在此也下了不少功夫,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吴学长把写文章比喻为讲有趣的故事给别人听,怎么讲好有趣的故事,前期磨合特别重要。于他自己而言,写出好的文章在于要做好的口头报告,将口头报告以逻辑性强、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示出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在论文写作之前,可以在同门之中做报告,以听者的反应论优劣,即如果听者毫无反应就说明文章存在较多问题,如果能够引发大家的讨论与思考则说明这是能够继续深入的文章。吴天昊曾于2017年和2019年两次赴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机构学习,第一次是学习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技术,第二次是参与日本博士后关于无铅钙钛矿电池的重大课题研究。在日本这一社会信任度极高的国家,他体会到了日本人天生的严谨态度。日本导师对科研的专心致志,精细的实验操作过程以及对科研数据的敏感度都充分影响了他的科研习惯。作为直博生,吴天昊选择做一名助教来丰富自己的读博生涯,他也从中收获良多。他曾连续三年担任杨旭东教授的课程助教,带着本科学弟学妹们一起学习《工程学导论》,在他看来这是一门特别有趣的课程,学生们一起进入实验室完成属于自己的DIY小发明,也许他们会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发现科研的乐趣和成就感。之后在学期结束前,组织课堂报告,介绍自己的小发明,讨论它是否对人们的生活存在帮助,考察能否进入市场被大众所接受。同时,助教的工作锻炼了他的时间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说服别人的能力。除此之外,辅助任课老师批改作业、推动实践课程的开展等等,这些都是相当有用的经验,这也为他选择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奠定了基础。“旅行得心朋,在客如家乡”科研之余,吴天昊最喜欢的是去各地旅游和摄影,这也是他的放松方式。在国内,他走遍了南京、厦门、重庆等城市,在旅途中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在日本,他逛遍了大阪、东京、北海道等都府,感受异国风土人情。旅行中的吴天昊能够感受到身心的放松,酷爱摄影的他暂时远离千篇一律的生活,看山看水,吃饭喝茶,记录生活。他的电脑里总有一个地方属于旅游摄影的照片存档,闲暇时翻翻相册,或许就能回忆起当时遇见的人、事、物以及当时的心情。吴天昊特别提到,在日本研究所交换期间的生活比较枯燥乏味,少不了和王师兄一起去KTV唱歌的解压方式,这也算是平淡生活中的一些乐事。同时,他也正是受到王师兄的影响,参与了本次学术之星活动。傅雷曾经说过:“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吴天昊学长最后笑着对我们说道:“其实,回头看那些自己曾经克服的困难,现在应该也会笑着对当时的自己说一声‘谢谢’。”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大研究生会 图片 | 吴天昊 采访 | 林卓虹 赵镱轩 文案 | 林卓虹 赵镱轩 吴天昊 责任编辑 | 赵镱轩 孙波
案件回放博士发论文被骗版面费浙江省桐乡市市民张女士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是优等生,本科毕业后张女士选择了继续深造,不到30岁就摘下了博士的桂冠。她找的工作也相当有含金量,在桐乡市一家上市公司担任研究员。如此优秀的一个人,谁也不会想到,她竟是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者。今年8月,张女士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据此写了一篇论文,“有了成绩,我当然希望能够发表出去,跟大家一起交流……”但是,张女士的研究项目比较小众,对口的知名期刊就那么几个,竞争激烈程度不言而喻。“我向好几家刊物的编辑部投了稿,但都石沉大海!”张女士想着,或许可以投向小刊物试一试。张女士在网上找到了一家对口的杂志社,“虽然名气不大,但跟我的研究项目完全吻合!”张女士向对方邮箱发送了自己的论文,没几天,她就收到了回复。“对方说要收取版面费,如果要开票,还要加税费。”面对这些要求,张女士丝毫没有怀疑,当场就将2180元钱转了过去。之后事情的发展却大大出乎张女士的预料,“我一直等消息,他们却一直没有动静!”张女士通过114查询到了该杂志社的联系方式,想要问问刊发进度,却被告知“从来没有收到过钱”,杂志社还告诉张女士,他们的官网并不是张女士之前查看的那个。张女士这才恍然大悟,自己上当了。张女士立马赶往桐乡市公安局城南派出所报了案。需求+困境=被骗张女士:对像我一样的硕士生、博士生来说,论文就是毕业的一大门槛。我作为走上社会的上班族,又将面临职称评定等诸多挑战,发表论文的多少也是其中的硬性指标之一。所以说我们这一群体有发表论文的迫切需要。在发表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又常常面临着论文质量不高、知名期刊录用难等诸多困境,在各种因素的叠加之下,我就放松了警惕,给了犯罪嫌疑人可乘之机!一个假网站、一个投稿邮箱,没想到我就被这样简单的把戏给骗了!民警提示陈志明(浙江省桐乡市公安局民警):像张女士一样的高学历人才发表论文必须认准正规途径,不能贪小便宜,走“小路”发表论文。此类犯罪分子大多不会狮子大开口,就是要1000元或者2000元,与论文发表的迫切需求以及后续可以获得的利益相比,这点钱丝毫不会让人警觉。互联网时代,应用APP、小程序等全面普及,投稿方式也从线下走向线上,犯罪分子正是以此为契机,炮制假网站,蒙蔽投稿者,从而实现诈骗的目的。想要避免上当受骗,唯有从源头做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相关机构。一方面要确认期刊的真实性,可通过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站查询目标刊物是否真实存在;另一方面,要与期刊主办单位联系,确认投稿方式,核实网站真假。与此同时,各相关机构也应积极做好自查监督工作,经常性上网查询是否存在不明网站冒名顶替的现象,一旦发现可疑网站,应及时报警,避免更多人上当受骗。高学历≠高防范能力刘晖诈骗案件的受害人是谁?不少人第一反应是老年人和低学历者。然而,近年来发生的重大电信诈骗案件中,受害人里高校教师有之,企业高管有之,高级科技人员亦有之。纵观案例,不难发现,学历反映的是个人文化程度的高低,而防范诈骗需要的是社会经验和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高学历人群不可忽视的必修课。感情生活没着落、职称评定要发表论文乃至需要指点投资……不法分子抓住高学历人群的所需所求,精准设计诈骗环节、量身订制专门话术,层层瓦解高学历人群的警惕心,设下陷阱请君入瓮,最终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高学历并不意味着高防范能力,在各自专业领域游刃有余的高学历人群,对自身的判断力和经验过分自信,在安全防范意识上有可能存在疏忽漏洞,从而被不法分子盯上。安全防范教育需要人人“打卡”上课。保护好个人信息、遇事多和亲朋好友商量沟通、留心学习安全防范知识,从而拥有清晰的判断能力,才能认清骗子伎俩,远离诈骗陷阱。来源:人民公安报
春节结束,新的学期即将开始,高校毕业生也将迎来学历生涯的“毕业季”。除了工作之外,毕业论文也是他们绕不开的话题。而诈骗犯罪分子也将此作为“生财之道”,利用“论文”设置骗局诈骗钱财。近日,武汉警方公布了两起论文相关骗局,提醒市民,特别是高校师生注意防范。网上寻找“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博士生被骗2.5万元陈同学在武汉一所高校攻读工科博士学位,为了达到学位培养要求,展示自己的学术科研能力,她希望能在核心期刊上多多发表论文。去年5月初,陈同学废寝忘食完成了两篇论文,准备发表。当她在网上寻找期刊投稿时,看到了一个弹窗广告,称可以可快速发表。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陈同学按照广告中的联系方式,与对方取得了联系。对方告诉陈同学,如果文章审核通过后,3个月之内便可发表,两篇文章共需支付费用2.5万元。随后,对方还发来一个QQ号,称是某知名期刊“庄编辑”,让陈同学加他好友。添加好友后,陈同学按照“庄编辑”的要求,填写了关于论文信息简介的表格文档,并连同两篇准备发表的论文,一起发给了“庄编辑”。两天后,“庄编辑”通过QQ联系陈同学,称她的论文已经审核通过,需支付1.25万元的定金。陈同学随即通过支付宝将钱转到了“庄编辑”发来的账户。又过了一个星期,“庄编辑”通过电子邮件发来了一封论文正式录用通知书,强调需在文章发表前支付剩余的1.25万元,否则将不予发表。为了尽快发表论文,陈同学赶紧将剩余的1.25万元转了过去。但过了两天,他再次通过QQ询问文章发表的事宜,却发现自己已被对方拉黑,手机也打不通。陈同学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于是拨打了110报警。“毕业论文导师”借钱疏通关系 大四毕业生被骗2万元小张是武汉某高校大四学生,为了腾出时间找工作,他早早便着手准备毕业论文。去年12月底,他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其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听到对方能准确说出自己的姓名,小张便相信了对方。电话中,对方要求小张第二天到他办公室研究修改论文。第二天,小张便按约定的时间前往“导师”办公室,快到的时候,他接到了“导师”的电话,称上面领导来检查,需要打点一下关系,要小张借他2万元钱。小张没多想,就把钱转了过去。过了一会,“导师”又发来消息,称钱不够,希望小张再转些钱给他。小张发现不对劲,立刻和自己的辅导员联系,辅导员告诉他,这个号码不是其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号码。发现自己被骗,小张立刻拨打了110报警。警方:防范“论文类”诈骗 要多问、多比、多思武汉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民警介绍,不仅高校教师、学生,工程师、医生、科研人员等行业人员为了毕业、评职称,都需要在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骗子就是利用这个机会,以宣称能快速在各种核心期刊上代发论文为诱饵,诈骗钱财。民警提醒,防范“论文类”电信网络诈骗,要做到三多:多问、多比、多思,即多向身边已经发表正式论文的同学、同事、同行询问,了解发表论文的正规、成熟渠道,不要随意听信网络广告;如果通过网络寻找发表论文渠道,通过搜索引擎对代发网站进行搜索,要注意查看有无负面评价,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比较;一般而言,正规期刊杂志都有对公账号,遇到要求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方式转账至个人账户的情况时,当事人应当多思考,谨慎对待。民警还提醒,有论文发表需求的市民,除了要知悉论文发布流程外,还应当选择正规渠道,选择国内公开发行的,拥有独立的CN刊号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正规期刊,切勿轻易相信对方所作出的承诺,以免自己的财产遭受损失。一旦发现自己被骗,应立即拨打110报警。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发一篇ssci论文,对于一个没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在中国社科教育体制下的成长起来的学者来说,真是要脱一层皮。先说中文经历,以表明一篇英文ssci论文比中文论文难多少!我那篇英文论文的完成过程就非常艰辛。文章动笔之前的调研工作历时2年半,更之前对基本概念的辨析也花了1年。(关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概念问题,我后面会细谈)。这篇文章从动笔到第一次投稿,花了8个月,中间这段时间,我正好旅行了几个国家进行访问,也找过不少国内外专家交流、谈话、修改。完整稿出来后,又放了3个月沉浸一下。先投了一个top journal,3月后被干净利落的拒掉。然后改投中上的一个期刊,2个月后说major revision,修改后minor revision,然后又一次majorrevision和minor revision,然后说要我找native的人修改语言。然后accepted。直到上个月正式出proof。全过程1年左右。最后在哪一期发表我还不清楚,不过我见过有accepted后排2年才出版的杂志。比较国内学者和期刊的浮躁心态,恨不得投稿后3个月内就出版。英文期刊宁愿等2、3年也不愿意把有问题的文章登出来坏自己的名声。首先是写论文。具体不同专业应该不一样。我在写文章前,做了2年多的调查。写的过程上面简单说了。第一步是文献,要把本专业的中英文文章都读遍。找一个有意思“理论问题”是很重要的。开场白非常非常重要。我的第2,3初稿时曾经给一个老外看过,老外看了几分钟说,这样的introction不行,因为这么写根本没人愿意看下去。(中国人写文章都是喜欢先讲国内外大好形势,然后说文章的意义,我那回是开口介绍了一堆这个领域的文献,但老外直接切问题)。然后他在我的第一段的5,6里一句句批判。这次谈话是我写作过程中收益最大的一次。其次,选杂志。毕竟是写中国问题,我的研究可能从地区研究和我本专业两种期刊里找出路。所有的ssci期刊里,和当代中国或亚洲的地区研究期刊一共5本左右,我本专业一共20本左右ssci,适合发中国问题的,一共也就3-4本。我不是经济学、社会学,一篇论文都有上百本杂志可以挑。然后是挑杂志的机会。一是看一年周期,有半年刊,季刊和双月刊,然后还要挑每期多少篇。有的刊物一期就3,4篇文章。这种期刊借我胆子也不敢投的。我先挑了一本中国地区研究的top journal投,季刊,一期5篇的样子。被拒后,找了本专业的中上水平的杂志,双月刊,一期6篇左右。然后,按照杂志要求修改格式。有的杂志要求非常高,比如英语和美语的差别,性别歧视问题不能有,比如泛指的chairman是不能说的,因为还可能有chairwoman,所以只能说chair person。这些细节都必须一点点地改。最麻烦的是参考文献的样式。有的是最后,有的是教主。慢慢磨吧。但比起整个写作过程,这都是小事。然后按照要求投稿。修回。被拒了就自我反省一下,投下一个。有比较正面的回应时,如果能混一个“重大修改”就说明有戏,那就乖乖地按照评阅人的意见修改。一般来讲,ssci杂志的评阅人看得都很仔细,不太会不懂瞎说。我还好,碰到的几个都是比较负责的。修回时的cover letter很重要,既要对审稿人拍几句,又要坚定立场。因为很有可能几个审稿人把你的文章往几个不同的方向拉,如果你要迎合所有人的兴趣,那最后一篇文章就废了。关于和编辑的交流。一是催进度,这个还是有必要的。主编下面一般还有编辑助理。一般我催进度都是给公共信箱写信,抄送给主编。我遇到的情况是,不管晚几天,最后会是编辑助理给我回复,说让我等等什么的。二是如果遇到不服气怎么办。我的另一篇ssci论文当时就给了我一个reject,但我觉得有得争,我就给编辑写信说,他的每条意见我都能反驳。编辑很快回信(2天后),说,首先我还是很欢迎你修改后继续审的,你可以写一封cover letter给评阅人,但要注意“外交辞令”。还说,你当然也可以要求换评阅人,但这样就可能会提出别的问题。这一争取相当于把rejection改成了major revision。很巧,今天早上收到这篇文章的审稿意见,审稿意见非常正面,不过好像已经换了审稿人,所以这次复审折腾了4个多月(我是今年1月2日投的第一稿,当时在cover letter里还俏皮地写着submission of new year。但这回审稿人针对一个变量的问题,洋洋洒洒写了2页和我讨论,认为我这个变量选得有问题。具体的情况,我会在后面的“方法”一节中说)语言问题其实一般不是问题,除非语言差到别人完全看不懂。但其实很多情况只是老外读起来费劲一些。虽然说英语的书写很重要,但在好的英文期刊里,一般不会因为语言不好而拒绝。最多是主编看一下(一个月左右),觉得有些思想,打回来建议作者找人proofread一下再审。关键还是思想。很多人会觉得,我发不了英文文章只是因为我英语不好。其实不然。引用郎咸平,丁学良他们的话,大家完全可以拿自己认为最高水平的中文文章请最好的native的人翻译润色,看能不能在英文期刊上发表?当然,文章的结构,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什么的,我认为不属于语言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就算写成中文,那也是问题。中国文章为什么“烂”,很大程度上一是废话多,二是一段话内部的论证,每句话都有漏洞,禁不起推敲,每两句话之间都不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英文的社科论文要保证,每句话都是必须写才写,如果不写这句话,评阅人就能一眼挑出来,说,这两句话之间逻辑性不强,请给出证据。经过真正规范学术训练的人,眼睛都是很尖的。我指的语言问题是在每句话内部的语法和语感。我在语言的修改问题上,其实还是折腾了很久,一个半月左右。我先让一个在海外专业做英文编辑(非英语国家,但英语是第一官方语言)的朋友修改,可是修回后,那个杂志说不满意,给了一页的修改参考,让我再找真正的natvie的朋友改。看来“语感”这个东西是一辈子也学不来的。然后找了个美国朋友,拖拖拉拉又折腾了很久,最后通过了。现在我的结论是,如果赶时间,还是别找熟人修改,因为那些人大多都很忙。还是花点钱找海外的编辑(proofreading)公司,一篇一万字英文的文章2000RMB左右,何况找熟人有时候也是要钱的。我相信任何一个编辑公司都是负责的,关键的问题在于还是语感。我就不愿意找总部设在日本的编辑公司,虽然我那个英国杂志推荐让我找它。你可以让他们先试编一段,找个老美朋友审一下,语感这种东西,人家读两句就知道了,但我们是一辈子也感觉不出来的。在这次成功经历之前,我一共投过3篇论文。都以无限悲惨的命运收场。当时我还是学生,不知天高地厚,篡了一篇文章就找了个牛杂志投过去。这个杂志是我们专业的leading journal,好在什么论文不管水平如何,直接外放出去审。回来的结果是,评论问差点就说文章是垃圾了。被批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但冷静下来,各种建议真是花钱也买不来的。包括建议我读的文献,逻辑问题,思路问题,概念问题,方法问题,写作问题……但那几篇论文差不多每次的评价都有些许提高。第一次投稿只有开场白中礼节性的interesting,ambitious之类的话。之后开始渐渐出现applause, innovative之类的词,问题也越来越具体。和评阅人辩论这件事。首先条件是,确实有的争,因为一篇文章出去,你应该保证你在这个领域自己看过所有文献,别人说的争论的内容你全清楚(发国际刊物,就是要在所有文献的基础上往前走一小步),所以评阅人的意见,多半是他没你考虑得完全。如果反过来是作者没想仔细被人抓把柄。那就乖乖地改,同时一定要回复里赞扬和感谢他。反过来,有时候评阅人可能不是完全理解你的思路,很多作者会就觉得“这哥们什么也不懂”,这种想法是不能有的。理科我不知道,我所接触的十几个匿名评阅人里,没一个不是相关领域的专家(非常佩服期刊掌握的专家库储备)。最后结论是,只可能是你没写清楚,而不是专家没看懂。本着这个心态,那就乖乖的改文章吧,把评阅人的质疑全回答清楚了。必要时写封长信解释(有时候文章篇幅装不下)。二是如果遇到不服气怎么办。我的另一篇ssci论文当时就给了我一个reject,但我觉得有得争,我就给编辑写信说,他的每条意见我都能反驳。编辑很快回信(2天后),说,首先我还是很欢迎你修改后继续审的,你可以写一封cover letter给评阅人,但要注意“外交辞令”。还说,你当然也可以要求换评阅人,但这样就可能会提出别的问题。这前面我说过,ssci论文的语言水平并不是决定性的,那么到底什么是重要的呢?是思想。这话太笼统了。这里不可能说得太具体,我先简单讲一下大家写文章时的问题,处理好下面的问题是能够发表的基本条件。概念问题:这是中国人写文章时最让外国学者恼火的一个问题。中文文章喜欢“创造”新概念。其实是在玩概念游戏。比如,大家写文章总喜欢写“结构”,“体系”,再加一个“性”,结构性的,内生性的,或者加个“化”,城市化、市场化、私有化、转型。这些似是而非的概念不是不能用,但不能胡乱用。如果你写了一篇论文,说“由于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美国不同,所以怎么怎么”。在国内肯定能发表。但这种话到了英文期刊,评阅人马上就会问你,你指的“政治结构”是什么?中国人很喜欢说“结构性调整”这种话,到底什么意思?谁能说说看?更有甚着,一会说结构,一会说体系的,英文期刊的评阅人肯定看得就怒了。逻辑问题:这个很难讲。但我觉得大部分学者智商都是没问题的,写文章逻辑性不强关键还是一个道德问题。就是“对付”和投机取巧。一段话阐述一个道理,中间有一句话其实是说不通的,明明心里知道,就是赌评阅人看不出来。确实,很多情况下蒙混过关了(因为中文杂志的评阅人水平不高还看得不仔细)。但最后白纸黑字的印出来后,总有人会看出来的。当然我这还是指档次比较高的杂志的文章。方法问题:方法是中国非海归学者的一个缺门。每个专业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但单从社会科学来讲,基本思路都是一样的。其实我专门强调“方法”,并不是一定要用计量,回归(其实这方面,中国现在在数学方法的使用上已经开始走另一个极端了),定量还是定性根本不重要,同样的问题和理论,两套方法可以做两篇都很优秀的文章。我说的方法其实还是逻辑和研究设计的问题。但如果前面的研究设计弄不清楚,怎么都是白搭。前面我说道,我有篇文章,评阅人为了一个变量洋洋洒洒写了2页纸和我辩论。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可能犯的所有错误。包括:1)变量能否代表概念;2)指标能够用来精确测量变量;3)指标的测量的是不是准(我这回用了调查问卷);4)样本数据的分布是不是合理,符合理论预期;5)用的数学方法是否有问题。除了4和5以外,如果是定性研究,123其实也同样重要。相应的,我昨天写了一篇5页的纸,反驳他每一条批评,以证明我对变量和指标的选取是科学的并且经过深思熟虑的。相反,如果写文章之前这些问题没考虑清楚,文章写出来了也是白写。
警方提醒:多问、多比、多思,防范“论文类”诈骗春节结束,新的学期即将开始,高校毕业生也将迎来学历生涯的“毕业季”。除了工作之外,毕业论文也是他们绕不开的话题。而诈骗犯罪分子也将此作为“生财之道”,利用“论文”设置骗局诈骗钱财。近日,武汉警方公布了两起论文相关骗局,提醒市民,特别是高校师生注意防范。网上寻找“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博士生被骗2.5万元陈同学在武汉一所高校攻读工科博士学位,为了达到学位培养要求,展示自己的学术科研能力,她希望能在核心期刊上多多发表论文。去年5月初,陈同学废寝忘食完成了两篇论文,准备发表。当她在网上寻找期刊投稿时,看到了一个弹窗广告,称可以可快速发表。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陈同学按照广告中的联系方式,与对方取得了联系。对方告诉陈同学,如果文章审核通过后,3个月之内便可发表,两篇文章共需支付费用2.5万元。随后,对方还发来一个QQ号,称是某知名期刊“庄编辑”,让陈同学加他好友。添加好友后,陈同学按照“庄编辑”的要求,填写了关于论文信息简介的表格文档,并连同两篇准备发表的论文,一起发给了“庄编辑”。两天后,“庄编辑”通过QQ联系陈同学,称她的论文已经审核通过,需支付1.25万元的定金。陈同学随即通过支付宝将钱转到了“庄编辑”发来的账户。又过了一个星期,“庄编辑”通过电子邮件发来了一封论文正式录用通知书,强调需在文章发表前支付剩余的1.25万元,否则将不予发表。为了尽快发表论文,陈同学赶紧将剩余的1.25万元转了过去。但过了两天,他再次通过QQ询问文章发表的事宜,却发现自己已被对方拉黑,手机也打不通。陈同学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于是拨打了110报警。“毕业论文导师”借钱疏通关系 大四毕业生被骗2万元小张是武汉某高校大四学生,为了腾出时间找工作,他早早便着手准备毕业论文。去年12月底,他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其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听到对方能准确说出自己的姓名,小张便相信了对方。电话中,对方要求小张第二天到他办公室研究修改论文。第二天,小张便按约定的时间前往“导师”办公室,快到的时候,他接到了“导师”的电话,称上面领导来检查,需要打点一下关系,要小张借他2万元钱。小张没多想,就把钱转了过去。过了一会,“导师”又发来消息,称钱不够,希望小张再转些钱给他。小张发现不对劲,立刻和自己的辅导员联系,辅导员告诉他,这个号码不是其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号码。发现自己被骗,小张立刻拨打了110报警。警方:防范“论文类”诈骗 要多问、多比、多思武汉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民警介绍,不仅高校教师、学生,工程师、医生、科研人员等行业人员为了毕业、评职称,都需要在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骗子就是利用这个机会,以宣称能快速在各种核心期刊上代发论文为诱饵,诈骗钱财。民警提醒,防范“论文类”电信网络诈骗,要做到三多:多问、多比、多思,即多向身边已经发表正式论文的同学、同事、同行询问,了解发表论文的正规、成熟渠道,不要随意听信网络广告;如果通过网络寻找发表论文渠道,通过搜索引擎对代发网站进行搜索,要注意查看有无负面评价,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比较;一般而言,正规期刊杂志都有对公账号,遇到要求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方式转账至个人账户的情况时,当事人应当多思考,谨慎对待。民警还提醒,有论文发表需求的市民,除了要知悉论文发布流程外,还应当选择正规渠道,选择国内公开发行的,拥有独立的CN刊号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正规期刊,切勿轻易相信对方所作出的承诺,以免自己的财产遭受损失。一旦发现自己被骗,应立即拨打110报警。王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雷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