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博士论文的选题 选一个好的题目,是写好学位论文的第一步,也是相当关键的一步。要选择自己特别关注、最感兴趣的问题,觉得有感悟、有体会,有新意,有话要说,有话可说,非说不可,围绕一个专题展开全面、系统的论述,才有可能写出一篇较好的博士论文。 博士论文的题目,一般可以叫做《××××论》或者《××××研究》,比如《刑事第二审程序研究》或《死刑程序控制论》等。 博士生撰写学位论文,一般说来我不主张由老师命题。因为老师给出的命题,也许并不是你们想写的问题,平时对它思考的不多,硬要去写不一定能写好。选题最好 是经过了自己的思考,有感而发,有话想说,才能写好。但不是绝对的,如果博士生自己实在找不到一个好的选题,请老师帮助,老师也可以根据该生的具体情况, 推荐一个较为合适的选题,但也要经过学生的仔细思考,认为适合自己,才可以确定。 博士论文的题目不宜过小。太小的题目无法展开,也不像一篇博士论文。二、关于收集资料 确定了选题后,就要立即着手去收集资料,收集资料是个逐渐积累的过程,要尽量多浏览有关的专著、论文和报刊文章。从中吸取营养,或者找到灵感。建议每人都 买一个扫描笔,携带方便且效率很高,非常有用。你所需要的资料,常常是散见于各种书籍中,一本书中也许只有一小段或者几句话是你将来要引用的,可以用扫描 笔把它输入电脑中,记下它的出处,以后可随时调用,那就很方便了。 资料的收集要随时留意,有时也许在偶然间会遇到很好的材料,就要留心把它记下来。比如,有一次我在太原市双塔寺烈士陵园看到一个倒塌的残旧石碑,上面刻有 明朝万历年间驻太原按察使写给后代子孙的遗训,题为《近溪隐君家训》,上面写有“干公道事,做老成人,说实在话”等内容,使我眼前一亮,惊叹:这不正是我 们宣传的“大庆精神”吗?这可是一个极其难得又极有价值的资料,遂赶紧把它记了下来。回京后,不久在《北京晚报》上看到介绍《近溪隐君家训》的报道,还刊 登了那块残旧石碑的照片。可见那位记者也很识货,他也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资料。后来,我在论述法律的社会性和继承性时,就引用了这个资料,说明即使是工人 阶级的道德观念,与某些正直清廉的封建官吏的道德观念也有某种相通之处。这个资料就派上了用场,而且极有说服力。撰写博士论文,还要特别要注重对外文资料 的收集。要收集最新的资料,新的立法、新的观点、新的见解、新的数据。 关于外文资料的收集,要注意区分是新的资料还是旧的。比如外国人要引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如果引用的是1979年的法条,那显然就是过时了的,已被修改过 的陈旧的法条,作为论据,其可靠性就大打折扣了。今年我审阅西南政法大学某学生的一篇博士论文,是论述陪审制的,他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作者在法国留 学,查阅了外国的许多最新资料,校正了国内一些学者的不准确解释,这篇论文就很有价值。收集外文资料,要尽可能看外文版的原文,因为翻译过来的资料总会或 多或少地失真。当然,一个人很难懂得许多国家的语言,因此,当遇到有些问题自己无法解决时,可借助其他专家的帮助。比如,前些年我在评述有关法的定义时, 发现《共产党宣言》中的一句译文不准确,造成对法的定义很48难理解。这句话的中译文是:“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在汉 语中,“法”与“法律”本来就是同义词,因而从语法或逻辑上来讲,这句中译文就成了同义反复,由此使我对这句话的翻译产生了疑问。但我不懂德文,便去请教 德语专家石立坚教授,请他查对一下《共产党宣言》的德文版和俄文版在此处是用的什么词语。查对的结果,发现在中文译为“法”和“法律”的两处,在俄文和德 文中都是对应地使用了两个不同的词语,前者表示权利、权力、法权等等,后者则表示规律、定律、法、法则、法律等等的意思,更为确切的表述是“写进了法律 中”。这样,问题便清楚了。这一句话,中文应该译为“正像你们的权利不过是被写进了法律中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或“正像你们的权利不过用法律形式 表现出来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这就使人们容易理解了。据此,我写了一篇《对〈共产党宣言〉中一段译文和法的定义的商榷》,发表在《中国法制报》 上,由此撼动了以往对“法”的定义。但必须说明,此文中涉及外语的内容,是请教了德语专家石立坚教授才弄通的。如果你们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也应向有关专 家请教。任何人都不可能全知全能,要不耻下问。 三、围绕学位论文的选题,要争取陆续撰写和发表几篇文章 确定好选题后,按照选题的内容,逐步展开研究,一部分一部分地搞明白。成熟一章,就可以把它写出来,先把它作为一篇论文送出去发表,力争在撰写学位论文的 过程中逐步形成几篇相对独立的小论文。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思考不断成熟、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随着占有的资料越来越充分,自己的思路也渐渐 清晰,就要把已经梳理清楚,思考比较成熟的这部分形成书面的文字,进一步整理成可以发表的文章。这样既完成了博士论文的写作,又形成了在研期间的科研成 果。 特别应该提醒大家:切忌只是一味地堆积资料而不去梳理、运用。否则,资料收集了一大堆却迟迟不动手写作,到最后才去动手时,“灵感”早就消失了,那就很难写出一篇有灵性、有创见又能引人入胜的好文章。 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一篇好的博士论文,一定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反过来说,切忌搞成华而不实、“空对空”的抽象概念演绎。为此,需要强调几点:1.博士论文中一定要有一些实际的案例引用的案例必须是真实的,不能自己杜撰或编造案例。刑事诉讼法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因此,撰写博士 论文,不应脱离现实只凭“想当然”去任意发挥,而要针对现实,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比如,最近在2007年第3期《中国法学》上看到一篇文章,作者是北京 大学法学院陈永生副教授,他的文章提到50个冤假错案,都是他多年来留意收集的实际案例,他从中抽取出20个典型案例,分析冤案形成的原因,就很有说服 力。对于引用的案例,可以是已经判决生效的,也可以是一审已经判决但尚未生效的,也可以是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尚未进入审判程序的案件。收集案例有多 种渠道,但不管是从哪里得到的,都应是真实的,不得虚构或增减任何情节。分析真实的案例,才能对健全诉讼法制起到有益的作用。 近几年我评阅了不少博士论文,发现有一些论文竟没有引用一个案例,尽是说一些想当然的空泛的议论,这样的论文就不大好,至少可以说它对立法、司法都没有多大益处。这是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2.博士论文中,应当引用一些必要的数据,作为对重要观点的支撑 引用的数据可以是综合的,也可以是局部的。比如,《中国法律年鉴》每年都刊登公检法机关发布的比较全面的数据,政府某些部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也会发布若干 数据;某些学者或课题组的调查报告也可能提供许多重要数据。你们到基层单位实习或者搞专题调研,更要留心收集各种数据,或许会很有用处。总之,数据的来源 是广泛的,问题是自己要多留心收集这些数据。 在引用数据时还应注意:必须对若干数据进行比对,有时可能会发现几个数据彼此有冲突,或者有较大的差异,甚至有的部门在不同时间发布的若干数据也许对不上茬口。遇到此类情况就要认真核对,去伪存真,不可再引用的几个数据之间发生明显的矛盾。3.论文中要注意选择恰当的量化词 论文在涉及对某些问题的判断时,往往需要使用一些相对模糊的量化词,例如“许多”、“很多”、“绝大部分”、“大部分”、“多数”、“少数”、“个别”、“极少”等等,要注意选择恰当的量化词,尽可能把握好分寸,避免用词不当而造成一些不应有的失误。 五、关于对引文、脚注的要求 我在评阅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时,经常发现在引文和脚注中出现种种不应该发生的问题。为此,有必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1.引文务必准确,不能有错漏,并且应当尽量引用原著和第一手资料 比如论文中引用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领袖人物或权威学者的话,就一定要从原著中摘引。引用其他文章中的论点也要尽量来自第一手资料。有时发现某篇论文引 用毛主席的话,下面的脚注却注明是转引自某刊物发表的一篇论文,读者一看就知道他根本没有看过原著,表明其治学态度不严谨。如果别人所引的话不准确甚至断 章取义,他也只会是以讹传讹,那就很不严肃了。2.引文要忠实于原著,不能断章取义 如果引述的内容文字太长,中间可以用省略号删节,但不能更改原文,更不能断章取义。曾发现有的论文引述他人的论述很不准确,与原文核对,人家根本没有讲过他所引述的话,这叫做“强加于人”。假如人家知道了这种情况,甚至可以把他告上法庭。 3.引用外国法律的条文,必须与原文核对准确无误 我曾发现有的论文引用外国法律很不准确,拿原文一对照,在他标注引用的某一条中,根本找不到他所引述的文字,有的引文竟与原文的意思大相径庭,这岂不闹出了笑话!这些都是文章的“硬伤”。4.论文中涉及的外国人名,要参照统一的规范化译名。例如,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里亚,很容易误写为“贝卡利亚”,但正确的译名是“贝卡里亚”。此类错误所在多有,要注意校正过来。 5.论文写好后要认真校对(包括正文和引注)。谁也不可能保证在一篇论文中一个错别字也没有,但错漏不可太多。可以让同学帮助互相校对,校改几遍再交给老 师。还要注意引文与文章主体的契合程度,即引文是否能够恰当地、有力地支撑你的观点,增强论文的说服力。如果引文与论文所要论述的内容关系不大,宁可删除 引文,不必画蛇添足。六、关于论文的开篇和结尾 论文的开头非常重要,古人就将文章的开头称为“凤头”,可见开头在文章结构中所占的份量。一篇博士论文,一般不宜开头就直接写第一章,通常要有绪论,写明 选题的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有什么创见,还存在哪些疑难问题等等。论文的开篇应开门见山,言简意赅,亮明自己的观点,并且要争取能够吸引读者愿意看 下去。 一篇博士论文,自然要分为若干章节,全面、系统地逐层阐述作者的观点。但是在最后一章写完之后,一般不宜直接打住。要注意首尾呼应,通常在最后一章之后, 应有一段结束语与开篇呼应,对前面提出的问题,在文尾要有个交代,用总结性的文字将全文收场。也就是说,话不能只说一半。一篇论文不仅要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还要最终解决问题。 如同文章的开头一样,结尾在全文结构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可小觑。结尾要言尽意止,不要拖泥带水。七、关于对博士论文中语言文字的要求 写文章不同于口头的陈述,它是以书面语言来表达作者想要说明的问题。书面语言一般要比口语化的表述更为洗练,因而书面语言运用的好坏,是评价论文优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形式要素。在此强调以下几点: 1.博士论文文字应清爽、通畅,切忌病句连篇,并且要善于运用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例如,《红楼梦》中塑造了无数光辉鲜亮的人物形象,就是从正面、反面、侧面等多种角度去写,有时是直接写某件事、有时就写得隐晦曲折,有时又一语双关。同 样的话,从不同人的口里说出来,所用的语言就完全不同。这样,文字的表述就显得灵活多变而不死板。文字功夫是一种硬功夫,需要长期的磨炼,但博士生的书面 语言一定要能够基本上过关,否则很难写出一篇好论文来。 2.要尽量避免使用长句子 我所带过的学生中,有人习惯于使用长句子,一句话往往长达数十个字,中间的意思又转了好几道湾,读起来让人颇感费力,想半天也很难理解作者究竟想要表达什 么意思。我曾多次指出这个毛病,硬是把它校正了过来。须知,汉语的优势就在书面语言极为洗练,通常是使用短句子。像《史记》一类的古书就不用说了,你们看 鲁迅、毛泽东和邓小平等人的著作,很少使用长句子。短句子生动活泼,读起来铿锵有力。学会使用短句子,这也是一种硬功夫,值得我们去体会和磨炼。3.在表达某些问题时,还要注意选择恰当的词汇 比如,今年我评阅了十多篇博士论文,其中有三篇涉及秘密侦查或技术侦查手段,作者强调“秘密侦查手段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欺骗性”。我就给他们提出,这样的提 法似有不妥,应当避开“欺骗性”这种提法。这是因为,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3条明确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 据。”为了对付严重的刑事犯罪,各国都在运用秘密侦查或技术侦查手段。如果你把这些手段都说成具有“欺骗性”,那还怎能允许使用?在倡导依法治国的今天, 要使秘密侦查行为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就不宜把这种手段界定为具有“欺骗性”。可以改用“隐蔽性”、“隐秘性”或者改用其他的表述方式。所以,在撰写博士论 文时,对于书面语言要反复斟酌,选择适当的词语来表述。 八、关于博士论文的写作方法 一般来说,论文有两种写法:一为“立论式”,二为“驳论式”。博士论文通常应采用立论式,即以我为主,全面、系统地论述某一专题。但是,要想讲透一些问 题,还要注意在立中有驳,既要对某些不同的观点展开有理有据的辩驳。论文中要有一些争议的东西,而不能只是平铺直叙。从学术发展的客观规律看,真理只有在 不同观点的争鸣中才能愈辩愈明。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即“费尔巴哈论”)中强调指出: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去探索真理,只有在“同和 他才智相当的人们的友好或敌对的接触中”才能得出自己的思想。因此,在论文写作中要勇于争论,有争论才能使文章生动活泼。当然,争论必须遵守论战的规则,关键是要尊重对方的人格,不可搞成人身攻击。要准确地引用别人 的观点,绝对不可歪曲人家的原意,更不能随意扣帽子、打棍子,那样只会反过来损伤自己。一定要充分地摆事实,讲道理。所谓“有理不在言高,言高未必有 理”,重在以理服人。其实,“立”和“驳”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使用,会起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反驳对立的观点,目的是为了将自己的观点更鲜明地树立起来。这样才能使问题越说越透,道理越说越明,文章才更有看头。九、关于博士论文的文体 博士论文,是就一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议论、评论,其重点在于议论。要求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充分地讲清道理,切忌写成文学性或者艺 术性的文章。比如,曾有个硕士研究生想以《刑事诉讼美》作为学位论文题目,我就说这个题目不好,它似乎成了一篇美学论文,而不是法学论文。有的论文开头就 写“镜头一”、“镜头二”好像是写电视剧本,看起来相当怪异。这样的文体也不行。总之,对待博士论文的写作,必须要抱有严谨的态度,还要有严谨的文风。一 定要以严肃、洗练、平实的笔触来阐释法律问题。十、博士论文的字数 一篇博士论文,要严格控制论文的字数。最少要有15万字,一般不宜超过20万字。今年我评阅的几篇博士论文,有的写到40多万字,还有一篇长达60万字, 这就太长了,老师批阅的难度也大大增加。最好是将博士论文精炼到15万至20万字,如果还有许多话要说,可在学位论文通过之后,再适当增加内容,或可成为 一部专著出版。 当然,博士论文的字数也不能太少,我曾见到一篇博士论文只写了8万字,内容甚是单薄,好比只是开列了一个简单的提纲,可见作者没有用心去深入钻研,在预答辩时就被老师们给否定了。这个教训也应该记取。 十一、关于论文的写作进度 如同对待任何事情一样,一旦接受了任务,就要提前动手,赶前不赶后,免得以后突然遇到什么特殊情况,冲击了既定的计划。博士论文选好题目后,就要及时进入 “临战状态”,早思考,早动手,确保按期完成任务。要严格按照学校要求的进度,一步一步地安排好论文的写作,切忌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才开始动笔。 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博士生来说,一进校就应当开始规划三年的学习,以学位论文作为三年学习的主线。早作规划更主动,要围绕自己的兴奋点,选择一个专题作为 主攻方向,在三年学习中不断扩充知识,围绕这个专题,一篇一篇地写若干文章,作为在研期间的科研成果。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还可检验这个题目有没有写成毕 业论文的意义。当然,在研期间发表的文章,不限于学位论文的选题,作为练笔,可以撰写无数的小论文,但作为主线,还是要围绕学位论文的选题来深入钻研。所 以,一入学就要有个规划,先开始考虑,用一年的时间反复掂量,第二学年开学后敲定。 据我这些年接触到的许多博士生反映,撰写学位论文是一件苦差事,写好一篇博士论文很不容易。但是正如古人所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的体会是: 做学问,一方面要靠自身的努力,另一方面,还要看他的悟性高低和学习是否得法。至于评价一篇文章的好坏,则是要看它能不能达到五个“度”———要有广度、 深度、高度、厚度和力度。这是我多年治学的经验总结,也是对博士学位论文提出的目标,希望你们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随时 与老师交流,老师给予必要的指导自是责无旁贷。大家完成论文之后可以提前去知网论文查重网进行知网论文检测。
论文,是检测一个学生对学业的掌握程度,也是在另一个层面衡量教学和人才的标准。当你本、研经历了论文的历练之后,又该如何写好博士期间的论文呢?对于论文的格式,百度百科给的步骤是这样的。中英文摘要——目录——正文,正文一般包括:导言(研究背景,文献综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策建议)——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学术成果。这样写是最中规中矩的,也是最不会出错的,既然明白了步骤那么对于内容和选题该如何选择呢?一、首先,选题十分重要,题目大小要合适。对于论文的选题有一大忌讳,就是一定切记做大,选题要适中,主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会“小题大做”。小的选题容易驾驭,也容易从细微之处分析,可以写得更好,文章的每一个立意会站得住,文章也会更丰满。但是要避讳“小题小写”,不要把论文写得跟工作总结,甚至不如工作总结,这样还不如不写。因为论文要求的是严谨深刻,不是简单了事。可以尝试全方位,多角度地去剖析一个问题,争取做到立意严明,有迹可循,论证有力,层次清晰,语言规范。学会多用具体材料,图表、公式来证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可以使论文具有充分说服力,也可以弥补字数不足的问题。二、其次,写论文最忌讳的就是千篇一律,一千个人眼中只有一个哈姆雷特是非常不可取的,所以论文的研究角度要有新意。一定要注意研究角度的与众不同,选择新奇的角度进行科学研究是论文的亮点。三、然后,撰写论文的核心部分,正文阶段要更加的谨慎,因为它是作者理论水平和创造能力的集中体现,它决定着论文水平的高低和质量。对于正文的部分,一定要做到1、论点严谨,深刻,有新意。并且论点必须是可以论证的。2、论点必须要有材料的支撑,能够证明论点成立。3、论证必须根据论题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论文结构形式,不同的论证结构形式,决定了本论部分的结构。4、论证要严密且合乎逻辑,使他人无法驳倒。四、最后,结论是对论文全文的总结,是对整篇论文中分析、论证的问题综合性概括,是论文的精华所在。结论应当完整清晰,不可含糊其词、不可与本论相矛盾,要与绪论呼应;对成果的评价要恰如其分;语言简洁、干净利落。博士圈里流行一句话“the best dissertation is a done dissertation”(最好的毕业论文就是写完的毕业论文)。所以在写论文的时候可以量力而行,适当的调整自己的期许,让自己不至于完不成而影响毕业。所以对于论文最主要的就是放平心态,认真的去找材料,立新意,然后完成它。关于国内在职博士、国外留学博士、硕士等报考事宜,欢迎关注公号在职研微厅
本文系募格课堂 作者:晨星,男,湖北武汉人,副高职称,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高级程序员。春秋·楚·李耳《老子》第64章中曾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撰写论文前进行科研工作也是这样。其实虽然撰写论文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但它们仅仅是科研工作的一个总结或结果而已。当你写论文或任何其他科研报告时,进行研究工作往往是垫脚石,也是基础。选择正确的研究方法,可以决定论文或任何其他科研报告的整体质量。因此,撰写论文前,需要重视自己的科研工作,而在动手进行科研工作前,需要最重视的事情之一是如何确定选择哪种方法进行研究。不同的研究方法有不同的特点,一般来说,从收集数据的角度来说,主要分为两类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定量研究在这类研究中,收集的数据通常用数字和图表来表示,以证实理论和假设。所收集的数据是关于某一学科研究专题的事实资料。在定量研究方法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收集事实信息,如:调查:调查包括以多项选择或评分形式提出的问题列表,即通常所说的问卷调查,无论是面对面、通过电话还是在线提问那种形式都行。调查工作过程中,在数据表中提及调查结果之前,研究者可以通过介绍科研在何时何地进行如何的调查、参与者回答问题所花的时间、回复率等信息,引导读者了解调查结果。此外,研究者可以将有代表性的调查表,包括完整问卷的列表作为一个附录,以便被问卷者可以看到确切的数据收集,作为参考模板,提高调查的效率。实验:在这种方法中,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研究者在受控环境中执行测试,并从中获取数据。实验中的各类数据用于控制和操纵变量以建立因果关系或者相关关系(在大数据的科研时代,有时候常常将事物的相关关系替换为因果关系)。研究实验要客观全面地记载,生成实验报告。在报告中包含研究者如何设计实验的全部信息(例如,在受试对象之间或受试对象内部),研究过程中使用什么工具、技术和程序来进行测试。现有数据:已经存在的数据是非常宝贵,研究者将从现有来源(如出版物或档案数据)收集数据,以纳入到研究的分析中。如果利用现有数据或材料进行实验,那么在实验报告明确输入数据各类描述数据,包括从何处获取材料、数据最初是如何生成的以及选择日期范围时使用的标准等信息,即所谓的元信息(关于现有数据的信息)。观察:是指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主要包括在自然环境中,观察无法控制变量的生物活动。比如世界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他的研究院门口的石碑上刻下了“观察、观察、再观察”的名句,以此来强调观察对于研究工作的重要性。达尔文也曾经说过:“我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他们进行精细观察能力上,我可能是中上之人。”可见,观察中科研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分析: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系统地记录某些单词或一组文本的出现,以分析交流模式。内容分析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内容分析的过程是层层推理的过程。随着近百年的发展,内容分析法广泛运用在传播学、心理学、政治学、文学、历史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各类学科中,已是社科研究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而且实际上,内容分析法的分析空间远不止限于那些传统的社会科学领域,它对文本数据的挖掘和解读还可以解释数据过程(趋势、路径),使用交叉、聚类等方式解释变量之间的差异和关系,获得深度分析结果,回答研究问题及检验研究假设。在定量研究中,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如何准备数据用于分析数据的软件(如Stata或SPSS)使用的统计方法(如回归分析)定量研究方法的一个例子:考虑一下这个场景。研究者在某大学里调查了大约300名学生,问卷他们一些问题,比如:“在1-5分值的范围内(分越高代表越满意,分越低代表),你对任课教授的教学水平有多满意?”在获取所有数据后,研究者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一个结论,比如“平均来说,学生给教授的分数是4.4”。定性研究这种方法通过访谈、焦点小组、案例研究、语篇分析和文献综述来理解人们的想法、概念或经历。它基本上是一种收集人们思想和经验的调查。下面是设计定性研究方法的需要考虑要素:访谈:这种方法包括向受访者口头提出开放式问题。包括确定面试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如何找到和选择参与者。访谈的规模,即有多少人参加。谈话采取什么形式(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一般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谈话记录能方便录入到计算机中进行存储或分析。面试计划应花多长时间。记录方式,如视频或音频记录和文字笔记。访谈的对象属于哪个群体或社区?如何接触参与者的,需要办理什么样的合法手续。焦点小组:通过让一群人讨论一个话题来收集意见,即小组(焦点)座谈(Focus Group)是由一个经过训练的主持人以一种半结构的形式与一个小组的被调查者交谈。案例研究:对事件、组织、个人或团体的深入研究。解释研究是如何选择案例研究材料(如文本或图像)进行分析的,您分析的材料类型,以及您是如何收集和选择它们的。文献综述:对其他作者发表作品的调查。在定性研究中,分析将基于图像、语言和笔记(通常涉及文本分析形式)。具体方法可能包括:内容分析:讨论和分类句子、单词和短语的含义。专题分析:对数据进行编码和仔细检查、分析,以确定特定的专题或模式。语篇分析:或称语篇研究,是分析书面语、口语、手语或任何重要符号事件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语篇分析的对象——语篇、写作、会话、交际事件等——是以连贯的话语序列、命题、言语行为或话轮来定义的。与许多传统语言学不同,语篇分析者不仅研究“句子边界之外”的语言使用,而且更喜欢分析“自然发生”的语言使用,而不是虚构的例子。语篇分析与语篇语言学的本质区别在于它旨在揭示人的社会心理特征,而不是语篇结构。目前语篇分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包括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社会工作、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国际关系学、人文地理学、传播学和翻译学,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假设、分析维度和研究方法方法论。定性研究方法实例考虑一下这个场景,即研究者对20名学生进行深入访谈,并向他们提问:“你对课程研究的满意度如何?”,“学习计划的积极方面是什么?”,以及“学生认为可以做些什么来改进学习计划?”根据研究者得到的答案,研究者用抄写工具或软件记录所有采访内容,并在寻找和分析出共同点和模式。混合方法所谓混合方法,就是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以上两个定量和定性方法中的例子,先进行定量分析的调查,找出趋势或观点或信仰,然后进行定性的访谈,以便更好地了解趋势背后的原因。或者研究者先进行定性的访谈,了解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满意度,根据访谈的回答提供了新的见解,设计调查问卷表格中的问题。然后,研究再使用该调查作为一种工具来大规模测试这些见解或问题。在如何选择研究方法前,研究者需要理解定量和定性研究之间的差异:那么知道了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在研究工作过程中,如何选择最适合你的研究方法呢?决定使用定性还是定量数据的经验法则是:如果你想确认或检验某种东西(理论或假设),使用定量分析效果更好如果你想了解一些东西(概念、想法、经验),使用定性研究效果更好对于大多数研究项目,研究者选择定性、定量或混合方法的考虑因素琮包括研究工作是采用归纳研究还是演绎研究的方法;研究工作中研究问题的性质;是在做实验研究、相关研究还是描述性研究;以及其他考虑因素,如金钱、时间、数据的可用性。在获取了数据后,分析定性和定量数据也是不一样的。使用定量方法获得数据后,通常可以使用数量统计方法分析数据,以发现数据中的模式或共性,结果可以用图表表示。SPSS、SAS或Excel等应用程序可用于计算以下一些参数计算:平均得分给出特定答案的频度(次数)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的可靠性分析定性数据比定量数据更难分析。它由图像、文本或视频组成,而不是数字。分析定性数据的一些传统方法是:定性内容分析:跟踪单词或短语的位置、出现情况和含义专题分析:仔细审查数据,确定主要专题和模式语篇分析:研究传播在社会语境中的作用最后记住,在论文中的方法部分存在的目标不仅仅是描述研究的方法,而是展示研究工作如何以及为什么应用这种方法,并证明这种研究方法是严格进行的。论文中的方法部门应该能够说服读者(审稿人),研究工作为什么选择要定性或定量或混合的方法,以及它如何适合并实现研究目标。所采用的方法必须清楚地回答研究问题和问题陈述。总之,选择的研究方法必须与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联系起来,并有密切的关系。宋代叶适在《水心别集·十五·终论》中说:“论立于此;若射之有的也”,在科研过程前,研究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也是如此。
开题报告是博士论文的前卫性写作,对博士论文写作起着指导思想和提纲挈领的作用。赛恩斯编译发现,如果对开题报告不太重视,博士论文写作往往就会遇到很多障碍和波折,所以开题报告对于博士论文写作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写好博士论文开题报告”就成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了。一般而言,一篇高质量的文献述评,暗含着改进的方向,一个科学合理的目录,论文的基本结论便大致呈现出来。也就是说,在做好文献述评、编制目录之后,开题报告便呼之欲出。博士论文的开题一般报告包括以下内容: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这是作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搞不清写作目的,不知道研究的意义何在,就说明这篇论文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很难写好,即使写出来也是堆砌罗列之物,质量难以保证。二、国内外研究述评,或说是文献述评。它是作者大量阅读和占有本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得出的宏观印象,是作者论文写作的必备的背景性知识。三、主要内容。就是列出提纲,明确基本观点和主要结论,近似于上面提到的目录章节。四、研究方法。博士论文的研究方法很多,对于不同的学科和选题,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差异,作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论文特点选择使用。诸如历史联系现实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立驳结合,以立(驳)为主的方法、文献研究的方法、实证研究的方法、定性(定量)分析或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纵向历史研究与横向逻辑推绎相结合的方法、动态考察和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史论结合,以论(史)为主的方法,等等。五、论文力求达到的创新点。创新是博士论文的灵魂,只有创新才能体现论文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所在。作者在写作之前要心中有数,对论文可能达到的创新点要有心理预估,这样才能在写作过程中有的放矢,围绕创新点下功夫。当然这个预设的创新点与论文完成时实际达到的创新点会有所差异,这不是大问题,关键是要有创新意识。六、主要参考文献。在博士论文写作中,引用别人的观点是必须的,为了尊重原作者的知识产权,也便于读者了解和查阅材料的来源,必须如实地标注出处,这就是参考文献,它是撰写论文时所引用或参考的公开发表的文献信息资源。论文中的重要引文、对论文写作有重要影响和启发的文献都须以参考文献的形式列出。参考文献一般包括经典文献类、著作类、期刊论文类、博士论文类外语文献类和电子文献类等。值得说明的是,有些人为了应付,或者充字数,罗列一些虚假的参考文献,经不起校验,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当然开题报告也不是万能的,它只是博士论文的一个缩影和草案。随着博士论文写作的进展,各方面可能还要做若干重大修改,但是,开题报告作为博士论文写作指导思想的作用是毋庸赘言的。
博士论文写作的方法与技巧!博士论文是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所撰写的论学术论文。它要求作者在博士生导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能够把握和驾驭的潜在研究方向,开辟新的研究领域。那么,写博士论文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四条准则助你快速写好论文! 一、选题尽量选择对自己又长久研究价值的选题。博士论文毕竟是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这个成果虽然很重要,但不一定都能作为自己今后开展研究工作的出发点。从长计议,应当尽量选择围绕此问题,能长久做下去,作为自己写作博士生学位论文的选题。二、正确引用参考文献学术论文虽然是在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但是学术论文引用也要有个度,不能过度引用,这也是学术规范的一个基本要求。一篇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太多,大量引用别人的成果,那就没有多少是自己写的了。写博士论文难免会有学术文献的引用,但需要把握好度,这个是最基本的。让读者读起来能决定论文是自己辛辛苦苦写出来的,而不是从前人那里抄袭来的。三、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文风唯实求是,端正学风。博士是最高学位。博士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任何时候都应珍视自己的学术声誉,不能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违背学术道德。博士论文的写作者应努力以平易通俗的文字、平实亲切的笔触,可触可感的事例,简洁明快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图表阐述自己的理论观点。不仅应当理论性强,立论扎实,言之有理,而且还应当争取做到行文流畅,逻辑谨严,语句生动,言之有趣。这对博士生来说,虽然是一个更高的要求,然而却是一个经过刻苦努力后能够达到的目标。四、注重积累,打牢功底厚实的学术底蕴是写好博士论文不可或缺的条件。打牢学术功底,这对每一个博士研究生来说,至关重要。博士研究生能否取得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博士研究生自身的学识和素质的高低。因此,博士论文的写作者必须注重积累,努力提高自身的学术修养。小茶杯论文查重经验分享:论文查重怎么查?每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在特定时期选择合适的系统才是硬道理,在确定系统安全的情况下、初稿时期选择性价比高的检测系统、像Paperccb就是不错的选择
3月13-14日,阳光明媚的早晨,同学们活力四射。我们特邀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立文教授,来为学威深圳班DBA学员讲授《研究方法论》课程。无论是学位论文的撰写,还是学术论文的撰写,对学员获取学位证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张立文教授不仅是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MBA/EMBA导师。本次课程主要讲什么是研究?确定研究主题,研究范式,研究方法和技术,撰写研究申请等相关内容。张立文教授结合实战经验,诸如在撰写论文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核心点是什么?如何进行研究分类?等问题,引发同学们的深层思考,使同学们更容易理解到撰写论文的要点。课程期间,我们还对张教授进行了个人专访:01:29Q1:撰写硕博论文的具体框架和注意事项有哪些?硕博士论文基本上是对MBA、DBA学习的一个总结,也是评定你是否能拿到学位证的一个标准,所以我相信对任何一个同学都特别重要。具体说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从拟定你的论文主题、选择导师,到你确定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再到你去收集一些数据,做一些分析,最后到撰写论文完毕。我特别强调的就是选导师的问题,因为很多同学刚开始对导师不太了解,所以大家在选导师的时候一定要选与自己主题相关方向的导师,这有利于你研究进展!01:28Q2:在数据拆分环节,举例谈下如何进行训练集测试集切割?其实,在大数据、人工智能论文中,包括工商管理一类的论文,你都可以发现数据分析是撰写论文过程中特别重要的一部分。我在课堂上讲到的七步成诗,就是从一个具体的问题开始,比如需求分析、采集数据、模型预处理、到拆分数据集、模型的训练、校验,最后再运用起来。其中测试集和训练集的拆分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统计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区别,因为在人工智能里面更倾向于预测未来。比如说预测股票的未来涨跌,需要拆分数据集,然后再用训练集去定模型,最后用测试集来预测模型的精准性,所以这就是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拆分问题。01:42Q3:定量和定性研究,哪种研究法更具说服力?为什么?我相信各位同学都非常关心这个问题。无论是MBA,还是DBA,在撰写论文时,必定会选择的2种研究法,那么这2个研究法具体有什么区别呢?定量研究,我们更强调的是量,量主要就是从数学、统计学的角度出发,然后用一些数据,结合一些传统的方式,比如统计学,或者是大家学过的一些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去解释。定性,更多的是一种总结、一种概括,是一种理念的表达。我们的同学如果在写作论文时,特别是对于DBA、MBA的同学来说,这2种都用得到。你既需要归纳总结,又要用一些数据去求证,所以建议大家以一个为主,以一个为辅。我相信大部分同学都会选择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因为这样更有利于论文的完成!Q4: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论文有什么区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可以说,是所有学科最顶层的一种设计。自然科学,更偏重于因果的关系,它解释的往往是一些定理、定律的形式,像我们常见的数学、物理这种很自然类的学科里面就会用到,比如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你需要用实验去得证。社会科学,可以说是我们管理学的同学们更青睐的,它主要研究的是人类的行为,或者人看待世界的一种方式。这里面用到的方法就比较广泛一点,比如像声音、问答、数据采集等都用得到,而且它的解释比自然科学更复杂一点,因为它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所以它的范畴更广泛一点。两天的课程结束后,同学们对如何撰写论文有了清晰的了解,张教授精彩的演讲获得大多数学员的称赞,同学们从中受益匪浅,纷纷表示,不仅专业知识得到了扩充,更是提高了收集文献、分析数据的能力,对于未来撰写学位论文大有裨益!
为了帮助准备或正在进行学位论文研究和写作的同学们解锁优博“创作秘籍”,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开设“优博优享”,精选部分2019优博作者的研究和写作经验以飨读者。愿其成为你论文写作漫漫长路的点点星光,给你带来些许灵感与光亮。本期分享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悦晨记得我刚刚开始研究生生涯时,我的导师就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读博士就是要做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也就是说,无论是做研究,还是写学位论文,都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以解决科学问题为导向去做科研,以论述并解答科学问题为目的去撰写论文。我想这也体现了大部分研究者对自己的研究领域中的一些既定结论,不轻信、不盲从,而总是自觉地抱着一种怀疑的、思索的、弄清楚问题的积极态度。01、树立明确的问题意识如果要将以问题为导向体现在学位论文当中,全文就必须提出一个明确的科学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论述,并最终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必须贯穿于学位论文全文的始终。毫不夸张地说,以问题为导向是学位论文的生命和灵魂。是否具有明确、得当的问题意识,是决定一个选题、一篇论文能否成功的前提与基础。明确的问题意识是学术创新的必经之路。02、选题应具有学术性、创新性学位论文的选题不仅应该具有学术性,还应该具有创新性。即学位论文的选题既应当具有十分鲜明的专业化特征,也应当是在本学科内具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的、且尚未得到明确论述的主题。学位论文选题不应该选择那些已经公认得到解决的问题、得到证明的结论或者在当下的学术环境中已经不证自明的内容。此外,学位论文的选题应该注重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追求质量的增长,需要选择有开创性的题目,通过知识的原创性来提高论文的质量,避免重复和无谓的自说自话。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当是某一研究方向比较全面的研究选题。毫无疑问,学位论文的选题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大工程,需要倾注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必须有较大的取材范围和较宽的研究视野,这也必然离不开导师的帮助。03、制定可行的研究计划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无论是写作科研论文,还是学位论文,我认为刚开始总是最难的。在一开始提出明确的科学问题、列出简明扼要的研究计划和写作提纲十分重要。研究计划或者写作提纲并不需要太长,只要能做到思路清晰就可以了。好的研究计划,我认为应该达到这样的一项标准:当另外一个人拿到这份计划,应该可以按照上面所写的内容,完成或者说重复出大部分工作。但是,对于刚刚开始做研究和写作的我们,提出明确的科学问题,制定出一份可行的、思路清晰的研究计划,显然离不开导师的帮助。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积极地沟通。就像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不同,与导师沟通的方式也一定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所以在刚开始研究生生活时,需要快速找到与导师有效的沟通方式,这可以让刚刚开始接触科研的我们早日步入正轨,无论是通过定期的面对面交流,或者零星时间的沟通,抑或是邮件微信上的往来,任何一种只要有效,都可以成为良好的沟通方式。不必拘泥于传统的面对面交谈,只要觉得有收获就是好的。04、写作过程中应学会调整心态在制订了可行的研究计划之后,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便开始慢慢步入正轨,但是随之而来的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所期望的一帆风顺。做研究,遇到困难和失败可以算得上是家常便饭,如何调整好心态,总结经验重新出发,也是研究生生涯中的必修课。我想,在这个过程中,我最深的感受,便是要温和地坚持。我们每个人都满怀希望的投身科研事业,但是大多数人却在一次次的挫折中,慢慢耗尽了对自己的信心。成就感的缺乏,大抵是研究生生活开始阶段最大的阻力。写作学位论文时尤为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意志,以平和的心态坚持下去,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就会有所收获。05、做好学位论文综述部分写作学位论文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时刻关注所在研究领域的最新科学研究进展,做好学位论文的综述部分(研究背景部分)也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综述的写作,可以清晰地了解你所在研究领域的发展历史,理清其研究脉络,同时也是将阅读的大量文献融会贯通的过程。做好文献综述,对评估论文中所提出的科学问题的研究意义和重要性来说,十分重要。要做好文献综述,可以尝试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理科生阅读的科研文献,大多是单篇的科研论文,使用专业的文献管理软件管理好文献,整理好做文献阅读笔记的文档,定期温故知新,对于学位论文综述部分的写作来说,十分必要。一些文献需要精读,反复读,体会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另一些文献只需要阅读题目摘要,一带而过即可;还有一些文献,着重图表的阅读,学习图表语言,丰富自己的论文内容。这些都是在阅读文献、写作综述时可以获得的信息。06、时刻把所做研究放入大背景下考虑另外,写作学位论文时,还应该时刻思考一个问题:我做的科研,是否有用?好的科研成果,一定是有其社会价值和意义的。优秀的科研成果可以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因此,在写作论文时,时刻把所做研究放入大的背景下去考虑,将有助于明确该研究的意义,为后续的研究和未来的计划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总的来说,积极地思考、温和地坚持、做好文献综述、时刻将自己的研究放入大环境中去考虑,是我在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一点体会,也希望师弟师妹们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学位论文,取得优异的研究成果。来源: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 作者:刘悦晨
博士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博士生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博士生对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体现了作者研究领域和方向的最新成果和前沿进展。而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既是对研究成果的全面总结,也是对研究工作的深化与升华。北京大学每年评出100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鼓励博士生锐意创新、勇攀高峰。多年来,优博获奖者中涌现出了朴世龙、段慧玲、黄罡、黄岩谊等诸多优秀的年轻学者。为了帮助准备或正在进行学位论文研究和写作的同学们解锁优博“创作秘籍”,研究生院官微开设“优博优享”,精选部分2019优博作者的研究和写作经验以飨读者。愿其成为你论文写作漫漫长路的点点星光,给你带来些许灵感与光亮。本期分享人: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何林对于博士研究生而言,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至关重要,其中,合理地规划学位论文的写作时间可以很好地提高论文写作的效率。在此,我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分享自己撰写博士学位论文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1、提早准备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写作大概需要1-2个月的时间,由于博士学位论文在答辩前都需要盲审,而盲审的时间一般是1-2个月不等,所以我认为从毕业前一年的12月份左右开始准备比较合适。在论文准备初期,一定要与导师沟通。导师都是非常忙的,需要指导的学生也不止一个,所以我们学生一定要积极主动。在与导师讨论之前,自己要先想好中心方向,有基本的思路和框架,这样讨论时才更有针对性,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2、全面计划为使论文的撰写能够顺利,对论文的总体结构和撰写内容做比较好的规划和安排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确定好论文的中心方向后,列出撰写大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大家可以在写论文前,研读学长的博士学位论文,学习他们的撰写大纲和写作规范。我的习惯是画一张这样条理清晰、枝干明确的图,先写下自己的题目,然后写下各章节的名称,每一章节进一步展开为重要组成部分,各部分可以再细分成相关的小标题。这样“化整为零”,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我们的思路会更加清晰,也会更清楚目前的进度以及接下来的写作方向。3、由易到难我个人认为,写作是符合事物循序渐进的基本规律的,一般是到后面越写越顺,所以撰写的顺序应是先易后难。写作伊始,我选择的是从难度最低且最易上手的实验方法部分入手。这些内容虽然琐碎,可是写起来却可以就事论事,直接简单,也不需要华丽优美的文字,或者深奥复杂的逻辑思考。所谓“万事开头难”,能够找一些相对简单的内容入手,有助于树立自己的信心,这对论文写作的坚持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接下来,我选择的是撰写实验结果部分,因为在撰写学位论文时,大部分实验都已完成,研究目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案和研究结果都已明确,所以在整理这部分内容时,我的思路是很清晰的。实验结果部分的数据、图表比较多,需要我们认真仔细地整理和对应,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我最后写的是论文综述部分。当我与导师讨论确定综述的内容之后,我已经列好综述包括的几部分内容,在撰写论文其他部分的过程中,我会十分注意积累,收集综述所需要的文献和素材,并将其全部整理到一个文件夹中。经过前期的思考和积累,在撰写综述的过程中,不仅下笔十分顺畅,插入参考文献也十分轻松,能够很好地避免在此过程中,因为要随时查找文献而导致思路时常被打断的情况。4、连贯写作在撰写论文初稿的过程中,没有必要花费很多时间追求完美,能够继续写就继续写,将格式调整及语言润色等放到最后,这样既能够保证论文写作进度,又能够保持连贯的写作思路。一篇高质量的博士学位论文不是靠其中某个章节取胜,而是总体的写作效果。建议大家合理、平衡地分配时间,写好论文的每一部分。最后,我们需要在论文初稿的基础上,与导师讨论,继续对论文进行反复修改,在修改定稿的过程中尽善尽美。5、持之以恒写作需要形成一种习惯。如果每天都能有规律地写作,每次就可以较为快速地切换到写作状态。学位论文是不适合集中时间突击完成的,因为论文的逻辑要严谨,数据要准确,格式要标准,这些都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突击完成不仅会导致身体的疲劳,更会使得论文错误百出。如果条件允许,大家可以每天拿出相对固定的时间来写作,中间不要有特别长时间的中断,每次停笔之时,最好能够记下自己写到哪里,以及接下来要写哪些要点,以免下次写作时遗忘。每天坚持写作是保证效率和质量的最好方式。6、劳逸结合写博士学位论文就像跑一场马拉松,掌握节奏很重要。大家一定要注意身体健康,规律饮食,同时注意调整,劳逸结合。每个人都有瓶颈期和疲倦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及时做出调整。有规律的运动是最有效的放松方式,不仅可以让大脑得到休息,身体也能得到锻炼。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只有有好的身体作为基础,才能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更好地完成学位论文。以上是我在博士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一点体会和感受,供正在或准备撰写论文的学弟学妹们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加合理地计划和安排博士学位论文的相关工作。来源: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 作者:何林
如果说小学、中学、大学本科的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所以需要有一种很好的学习文献的状态的话,那么研究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如何进行研究,所以需要一种很好的学习研究文献的状态。如何像优秀学者那样,在基础性的学习和思考的基础上,进入研究状态,找到自身研究的关键词和核心文献,从文献的理论和方法出发提出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问题,并进入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论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进行研究设计,进入研究的最佳状态,是每一个学生都要经历的过程。一、学生如何像优秀学者那样,从文献出发进行研究呢?1.找到研究的关键词,并根据关键词找到权威的文献。权威的文献,从表面上来看,一般都是高引用率的文献。从内容实质来看,是在某一个关键词的文献传统中有实质性理论和方法贡献的文献。2.对每一个关键词的文献进行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的梳理。理论的梳理,重在发现主流的理论,和主流的方法。并找到其分支,也就是寻找不同文献线索的不同理论框架、不同观点和不同方法、不同研究路径,并确定其对话点。3.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找到理论性的研究问题,和不同研究方法的问题。从研究方法开始,形成自身的研究设计。从理论框架的梳理,形成自己的分析理论框架。两者结合,形成研究和写作框架。4.在方法设计和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寻找、梳理和整理实证的研究资料。形成论文的主框架。并回答刚开始提出的理论问题,形成自己的理论贡献。5.进一步探讨研究方法。进一步和文献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的结论进行进一步的对话和挖掘。二、珍惜火花,珍惜具有深厚原始秩序的思考状态就日常的积累来说,在阅读文献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火花。这些火花往往是在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偶然产生的,可能是放下文献后偶然思考的道德,甚至可能是在晚上做梦的时候继续思考的得到的。经常有学者,在半夜的梦境中惊醒,就马上爬起来,用笔写下来梦中的思考,甚至是和文献的作者的梦中对话。如果没起来,没有记下来,第二天醒来,这一梦中的思考火花就忘得一干二净了。能够在梦中和文献的作者对话,能够在平时的活动中忽然进入一种外人看来是发呆发痴的状态,学者就进入了一种非常好的研究思考状态。学者一定要珍惜这种持续兴奋,甚至进入潜意识层面的研究状态。正是这种珍贵的研究状态,让学者有很多灵感,从而让自己的研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和辛苦的工作,而是具有深厚原始研究秩序支撑的事业。推荐几本书编辑:Karlcelia,联系邮箱:maoshoulong@ruc.e.cn毛寿龙,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公共政策研究院(IAPP-ruc)执行副院长,北京市海淀和谐社区发展中心理事长,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学术委员。Shelter and food
每年5月,都是博士论文的答辩季。每年很多博士生参加答辩。看到好的博士论文,导师们会爽心悦目、浑身通透、连连叫好,但看到不好的博士论文,往往会让导师看得气血凝滞、呼吸不畅,甚至看论文都要看到吐。那么如何写好博士论文呢?笔者认为,做到如下两点,就会有很好的博士论文。一、博士论文的写作基础要好如果说托儿所、幼儿园的学前教育是成长,小学、中学是打基础,大学是学专业基础,研究生开始专业研究,博士生则是真正开始了专业的学术研究。博士生,既然是叫博士,首先就要有比较博的基础。本专业的本科基础、硕士基础肯定是要补的。基础要扎实。在博士阶段,本专业的基础要扎实,而且还需要了解相关专业,尤其是人文学科基本情况。有扎实的人文学科的基础,如果还有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尤其是有很好的数学、逻辑学的修养,会更好。具体地说,相关的名著,有很好的阅读基础。人类文明的基本的名著,都能够阅读,并且知道其中的核心思想。这样,可以给博士生的研究,奠定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我个人认为,一定要阅读至少100本名著,才会有比较好的学习基础。在此基础上,博士生最好对三个研究领域,有非常好的专业基础。了解其基本的文献、知道其基本的进展,能够有比较好的学术训练基础。在此基础上,博士生在自己的博士研究选题领域,熟练掌握基本的文献,并可以以基本文献为基础,知道这些基本文献的优势和进一步可能提升的方向,形成自己的理论思维,形成自己的理论框架,形成自己的学术贡献。在这一切都做好准备之后,博士生需要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相关的研究方法,并形成方法的设计,搜集实证的资料,包括案例和数据,并付诸实施。二、博士论文的写作要求在写作的时候,需要把握如下各个方面:导言部分,有清晰的研究背景,包括掌握的实际材料的总体把握,和文献资料的总体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要研究的实际问题和学术问题。提出实际问题和学术问题之后,需要对此进行系统的现有文献的梳理,为自己的博士论文研究提供相关的研究基础,不仅仅要提出一般性的研究缺陷,更重要的是为自己的研究寻找文献的基础,如果有缺陷,则要找自己的研究能够提出贡献的缺陷,否则不是博士论文需要解决的缺陷。在文献基础上,需要进行研究设计。包括研究方法设计和理论分析框架的设计。这些都可以有单独的文献基础,为自己的研究方法设计和理论分析框架设计,提供基础。不仅仅为博士论文的研究提供方法和理论分析框架,还需要提出方法论和理论贡献的方向。包括回应方法论的,和理论的问题。正文部分,则是根据论文的需要,进行案例分析。可以单案例分析,也可以多案例分析。也可以进行数据模型分析。当然也可以进行其他质性分析。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让论文主体部分有一个比较好的逻辑框架,自成一体,自圆其说。最后是结论部分。回顾总结整个核心论文。回应导言部分的背景探讨,研究是不是“应景”。也要在此总结和提升导言部分的文献基础和方法论基础。是不是做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论文的研究,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努力。现在很多有瑕疵的博士论文,形式上的问题,一般都是研究问题不太清楚或者缺乏聚焦,文献不是很有关系,研究方法缺乏设计,理论分析框架缺乏提升,正文部分缺少逻辑,结语部分缺乏回应。这是论文的通病。需要注意。有一个很好的基础,然后又有十分圆满的论文研究思路和写作框架,在写作中能够从背景中直接切入要研究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在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方法的设计、理论分析框架的塑造,有充分的研究资料,到处都有各自的文献和实际材料的支持,有富有逻辑的正文写作,到结语又有非常凝练的干货,对提出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有一个简单扼要的切中要害的回应,对现有文献和研究方法也有提升,知道自己的核心学术贡献,以及进一步提升研究的方向。这样的论文,导师们看了肯定会精神大好,答辩委员会看了也会精神抖擞,搞不好评个优秀论文,为今后的学术生涯奠定一个非常坚实的学术起点。按照这个要求,我个人认为奥斯特罗姆教授《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一书是一个非常好的模版。大家可以学习模仿。编辑:Karlcelia,联系邮箱:maoshoulong@ruc.e.cn毛寿龙,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公共政策研究院(IAPP-ruc)执行副院长,北京市海淀和谐社区发展中心理事长,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学术委员。Shelter and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