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处于百年一遇的变革期,零部件企业纷纷调整战略,推陈出新,压缩传统业务的同时,加快电动化、智能化和互联化的步伐。据外媒报道,跨国零部件企业博世集团首席执行官Volkmar Denner在7日举行的会议上提出或将进一步裁员的可能性,而裁员的主要对象为与柴油系统等传统汽车业务有关的人员。博世中国今日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尚不知情,也无法回应。”目前,博世集团在全球约有41万个工作岗位,约有5万个岗位与柴油业务系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其中绝大多数员工密集在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地区,这也是柴油汽车最大的需求地区,仅在德国总部就有近1.5万名员工从事柴油业务系统。此前,该公司已经通过不延长定期合同、让部分员工提前退休等方式,裁减了约600名员工。近期宣布裁员的零部件企业,不仅仅是博世一家。今年7月,由于受到第二季度利润下滑的影响,欧洲零部件企业奥托立夫(Autoliv)宣布将进行裁员,规模约为900人,这个数字约占据该公司总员工数量的5%。此外,舍弗勒和巴斯夫也在近期宣布,由于受到市场需求放缓及公司盈利不及预期为由,未来将裁减5~8%不等数量的员工,且裁员对象大多集中在欧洲地区的总部。与此同时,跨国零部件企业在新能源、智能驾驶等未来驾驶方面的投入仍在不断增加。据上述外媒报道,Volkmar Denner对投资者表示,目前市场上的主流车企对于柴油车的需求不断下降,作为零部件企业很难不直视这种“根源性的压力”,也必须应对目前的压力做出反应。Volkmar Denner认为,柴油系统由于多数用于商用汽车,因此更容易受到外部经济形势的影响,从而导致柴油汽车在市场所面临的变化中所受到的打击更大。除了来自车企订单方面的影响以外,有业内专家认为,博世的此次裁员与博世此前被卷入“排放门”有关。今年7月,德国斯图加特检方认定,博世集团作为大众汽车集团的重要零部件供应商,因监管不力,间接“容忍”大众汽车在柴油汽车的排放测试中作假。此后博世集团发表声明称,虽然博世集团认为其尽到了向客户大众汽车提醒的责任,但仍将接受检方对于博世所处的9000万欧元的罚金,并不会提出上诉。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强认为,无论是博世还是其他跨国零部件企业,主要裁员的对象集中在欧洲市场,以及柴油系统、化工材料等传统产业,体现了目前汽车零部件行业正在跟随主机厂的脚步进行市场变化的趋势。摩根士丹利的一份调研报告也指出,车企在严苛的环保政策及消费需求的变化下,对于传统业务逐渐“失去兴趣”,并认为零部件企业正在面临的裁员潮“远未结束”。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欧洲全境的新车注册量为820万辆,相较去年同期下降约3.1%。此外,该地区作为全球柴油汽车需求最旺盛的地区,在同期柴油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则从50%降低至31%。对此,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师李淼认为,除了市场需求降低以外,对于人员成本的考量也是促使这些企业改变用人机构的重要的因素。他举例道,若一家企业要生产柴油汽车发动机的核心零部件,需要10-15个员工进行生产,那么转到新能源汽车以后,受益于自动化平台的发展,执行同样任务所需的员工数量则减少至3~5人。今年5月,博世集团发布2018财年的财报数据,其显示博世在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板块的销售额同比增长3.5%,息税前利润率则同比持平。此外,大陆集团在第二季度业绩预告中也表示,车市销量下降将导致其销量及盈利受到影响,并预计全年销量将下降5%左右。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跨国零部件企业的盈利情况受到市场的影响,但新业务却仍然成为这些企业继续加大投资的首选。7月底,博世集团汽车多媒体事业部宣布在上海成立其首个未来驾驶舱技术中心,并计划在年内设立全新的博世软件中心,预计至2020年,博世集团针对该中心的初期投资额将达到人民币3500万元。而此前,该公司曾宣布在2018年增加了近4000名研发人员,占据去年该公司新增员工的近七成。此外,大陆集团、采埃孚、巴斯夫及佛吉亚等跨国零部件企业也宣布,将针对电动汽车、智能驾驶及网联汽车等方面在华成立研发测试及生产基地。某外资零部件企业的一位高管表示,目前整体车市仍处在降温期,这对于零部件企业来讲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但可以看到的是,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等“新四化”方面,无论是汽车的数量还是市场的增速均处在全球前列,既然车企纷纷选择在更具有潜力的地区加大投资力度,集中精力发展更有前景的业务。同时,上述高管认为,随着中国对汽车产业进一步放开,加上对未来车市的预判,外资零部件企业将会加大筹码押注中国市场。
来源:中国经营网原标题:博世集团人事架构调整 “大象”继续转身本报记者 郭少丹 北京报道博世集团日前宣布了一系列董事会人事调整计划。其中,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沃尔克马尔·邓纳尔博士将直接接管中国业务引起广泛关注。记者从博世集团方面了解到,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亚太区业务负责人泰瑞来将于今年底正式退休。从2021年1月1日起,其管理职责将分配给董事会不同成员负责:沃尔克马尔·邓纳尔将负责中国业务,Stefan Hartung博士负责印度业务, Markus Heyn博士负责日本和韩国业务,而瑞世轲则负责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地区业务。博世中国相关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这些调整正式生效日期在2021年初,公司目前按照既定的发展战略在进行中。”交接棒从财务数据上看,经济低迷和汽车产量急剧下降对博世造成了影响。博世集团2019财年报告显示,息税前利润为30亿欧元,息税前利润率略低于4%。2019年集团在华销售额约109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5.9%。其中,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销售额达到8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4.4%。即便如此,2019年博世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占博世集团全球总销售额的份额与2012年相比,已增加至18%。而这几年,泰瑞来主管着包括中国在内的博世亚太地区的业务。此次人事调整后,泰瑞来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将亚太地区业务的管理职责分配给董事会不同成员负责。“在2020年12月31日正式退休前,泰瑞来将继续担任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负责亚太地区业务。”博世方面称。62岁的泰瑞来最初于1992年至1994年期间在博世工作,之后于2000年回到博世集团汽油系统事业部担任销售执行副总裁、总裁。2013年至今,泰瑞来负责协调与管理包括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东南亚以及韩国在内的博世亚太地区业务。博世集团董事会对泰瑞来带领亚太市场这几年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认可:“亚太地区对博世集团的业务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战略性投资和工程技术本土化,泰瑞来成功开拓市场并激发创新潜力,拓展了博世在亚太地区的业务。”官方数据显示,过去10年间,博世在中国的投资总额达485亿元人民币。博世中国2019年在生产和研发领域加大投资力度,包括联合汽车电子太仓工厂、博世力士乐西安工厂二期、博世氢燃料电池中心和博世创新与软件研发中心等。本土化一直都是博世在中国市场最重要的发展战略。泰瑞来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博世的发展,博世必须反应迅速并且要有的放矢,拿本土方案解决本土需求。而“本土”不仅仅限于本土制造,更包括本土发展、本土研发,并满足本土市场的需求。记者了解到,博世这几年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已经贯穿在研发、采购、生产、产品管理、工程技术等多个环节,90%以上的产品通过国内市场消化。品牌战略分析人士认为,泰瑞来任职期间在中国市场深入推进产品、技术、服务等方位本土化战略,为博世深耕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完成了阶段性铺垫。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于5月中旬表示:“中国始终是博世集团核心的战略市场,博世中国持续深化本土化战略,并着眼于未来,积极投入关键技术的研发。”目前,博世中国拥有29个技术中心和约7830名研发人员。大象继续转身中国作为博世集团在全球的核心战略市场,集团主席沃尔克马尔·邓纳尔亲自接管,成为此次博世集团人事大调整最引人关注的看点。1986年加入博世集团的沃尔克马尔·邓纳尔曾负责汽车电子、汽车多媒体、起动机和发电机以及电子驱动多项业务,还曾主管过企业前沿科技的研发、产品规划以及集团三大业务领域的“用户体验”,自2012 年 7 月出任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至今。沃尔克马尔·邓纳尔接管中国业务,被认为是博世在中国市场向移动智能服务转型进入新阶段的正式开始。汽车工业“新四化”浪潮下,博世正处在转型的交叉口。2012年博世进入电动车产业,2018年博世将组织架构和职能部分重组精简,向“新四化”转型提速,2019年博世提出要“从传统的生产制造企业向物联网公司转型”。过去几年,博世的投资主要围绕互联交通、互联工业和互联生活三大领域的物联网化开展。博世官方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博世已向物联网相关业务累计投资6亿欧元。在集团层面整体转型推动下,博世汽车业务也加速从零部件制造商向移动智能服务商转型。沃尔克马尔·邓纳尔不久前提到:“未来的出行将不仅仅是电气化和自动化,还将会是互联化和个性化。”国际运输论坛(ITF)的数据表明,2015年至2030年,全球个人出行体量将增长近50%。基于此,邓纳尔认为,汽车将是未来的第一大交通工具,同时物联网、人工智能和燃料电池等新技术也将进一步推动其他出行方式的发展。而在通往未来移动出行的道路上,汽车行业目前面临着几个重大挑战,需要更多时间来应对这一过渡时期。博世正在通过各类先进技术的前期研发,押宝希望从中获益。据悉,2013年至2020年期间,博世在新业务增长领域的总投资达到约30亿欧元。仅2020年,博世将在包括燃料电池技术在内的电气化交通领域投资5亿欧元,在自动驾驶领域投资超过6亿欧元,并投资1亿欧元用于互联化交通解决方案。推进燃料电池动力总成技术商业化,博世一直坚持在做。博世与Powercell结为合作联盟,计划到2022年实现动力总成的核心部件电堆的量产。博世在中国的主要业务有三大块:汽车与智能交通、家居、工业与贸易,其中汽车与智能交通业务是博世中国市场发展的重点。除在新能源汽车动力技术多元化投入外,博世在智能出行生态圈方面也不断拓展。比如,博世与知名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合作研发高性能电芯,与奔驰、滴滴、清华大学等世界各地的大学和行业头部企业建立合作,努力在硬件、软件及服务等方面建立起新的竞争壁垒。预计到2022年,博世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资将累计达到约40亿欧元。(编辑:周信 校对:颜京宁)
记者 | 庄键1全球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对全年的车市表现并不乐观。在5月14日举行的博世集团中国新闻发布会上,该公司中国总裁陈玉东称,希望未来几个月的国内汽车市场,能够较去年持平或呈现小幅下跌,使全年车市的下滑幅度保持在十个百分点左右。“那就是一个很好的结果。”陈玉东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本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国内汽车产量为559.6万辆,同比下滑33%;汽车销量576万辆,同比下降31%。陈玉东称,就目前情况而言,预测汽车市场的走向非常困难。他认为,近期汽车产销量仍然受到疫情的较大影响,下半年的车市数据,会更真实地反映经济情况。上个月末,在福耀玻璃(600660.SH)发布的2019年年度报告中,曹德旺在董事长致辞栏目中也预警称,今年汽车行业可能继续面临负增长风险。2019年,国内汽车行业连续第二年负增长,全年汽车产量为2572万辆,同比下滑了7.5%。陈玉东建议,政府应出台更多的汽车消费刺激政策,促使国内车市实现复苏。去年,博世集团在华实现销售额1093亿元,下降了5.9%。中国市场已连续第五年成为这家德国企业的最大海外市场,博世集团共有四个业务领域,其中,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占比最大。该板块去年在华销售额为808亿元,占到公司在中国销售总规模的七成以上。博世集团的另外三个板块分别为工业技术、消费品,以及能源与建筑技术。目前,博世集团在国内的37座生产基地已全面复工,但海外疫情导致多国采取封锁措施,仍然影响着该公司的供应链。陈玉东透露,公司近期正在协调各方,以保证国内工厂下个月的正常生产,并将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逐步优化供应链。他表示,目前为止,尚未发生由于博世集团的供应链问题导致国内整车厂停产的情况,在未来可预测的范围内,也没有预见到这种情况会发生。博世集团披露的数据显示,去年该公司在国内的投资额达86亿元,较2018年增长10%。陈玉东称,考虑到过去两年均为公司的投资高峰,今年博世集团在国内的投资力度肯定会下降。他解释称,投资额的变化取决于公司产能利用率和市场需求,并不只是受到疫情的影响。
2019已经悄无声息的离去,我们可以翘首以盼春季的到来,可是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寒冬”褪去的哨声依然没有响起。自2018年开始,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全球汽车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汽车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改变为非化石燃料作为电力驱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概念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个汽车人的脑海中,这些改变、转型每一步都需要付出大额的研发投入,全球车企在2019年纷纷启动了裁员计划,不仅是蔚来汽车之类的新起之秀,就连戴姆勒、通用、福特、日产、大众、本田等主流跨国车企都未能幸免。以下是已宣布和即将宣布裁员计划的部分汽车公司。据Bloomberg整理的数据显示,在未来几年中,全球汽车制造商总计将裁员超过8万个工作岗位。德国汽车行业三大巨头已经宣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裁员人数将达到25000人,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伯恩哈德·马特斯(Bernhard Mattes)表示:“汽车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阻力越来越大。工厂产能利用率下降了,有限期限的雇佣合同没有续签,聘用短期人员的手段又重新得到使用。这意味着汽车工厂的固定员工数量可能会进一步下降。”转型成为了车企裁员的挡箭牌?以德国为例,去年11月29日,戴姆勒公布了最新的成本削减计划,文件中显示,戴姆勒公司将在未来三年内裁员数千人,已达到2022年削减员工成本14亿欧元的计划。但据该集团负责人力资源的董事会成员威尔弗里德·波特(Wilfried Porth)的话语:“裁员人数至少是五位数,即不低于1万人。”而戴姆勒给出的说法是,裁员所节省下来的成本能够填补投资电动汽车技术所带来的成本上升,以及销量疲软所带来的利润下滑。车市寒冬加剧,受到波及的不止戴姆勒一家,作为德系三巨头的奥迪和宝马同样开始采取收紧的政策。从奥迪的声明中我们得知,该集团将在2025年前裁员950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10%,在未来十年节省下来的60亿欧元的成本将被用作支持企业想电气化和数字化转型。尽管宝马没有给出具体的裁员计划,但是公司高层也在采访中表示,将争取在2022年之前节省120多亿欧元的成本,以应对电气化转型和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成本支出。 除主机厂以外,零部件供应商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同样通过裁员的方式来应对寒冬,例如前一段时间博世集团表示未来的两年将在德国削减1600个与内燃机技术相关的职位;德国博泽集团也宣布未来3年将在德国裁员2000人。 对于裁员的根本原因,不管是主机厂还是零部件供应商都给出了几乎统一的解释,为了节约成本转型电气化方面的投资。但是他们的员工们并不认为这可以作为裁员的挡箭牌。2019年11月22日,作为戴姆勒集团、保时捷和主要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公司的全球总部驻地——斯图加特爆发了一场约1.5万人规模的抗议活动,此次活动背靠德国最强大的工会组织(德国金属工人工会IG Metall),在历史悠久的王宫广场,抗议者们谴责这些汽车制造商以向电动化转型为借口,进一步削减开支、提高利润。德国巴登-符腾堡州IG Metall区域负责人、戴姆勒集团监事会工人代表Roman Zitzelsberger向人群呼吁:“我们绝不接受,因为某些领导人没有完成他们的任务,而让我们的岗位被夺走。”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没能够阻止这波裁员的洪浪,仅仅一周过后,奥迪就正式公布了人员缩减计划。世界汽车巨头尚且如此,中国车企的日子自然也不好过。作为国内造车新势力的代表企业,蔚来汽车北美总部在一年内进行了多达三次的裁员,主要集中在研发和工程岗位。截至目前,蔚来在北美的裁员总人数达到273名。今年初,蔚来北美总部的员工总数为640名,裁员比例达到了42.6%。深入了解发现,车市下行并不是个别因素导致的,而是短中长期多种因素交织叠加共同作用的结果。2019年以来,从补贴退坡开始,到国五升级国六,其中还穿插着中美贸易摩擦、市场需求阶段性饱和以及高房价的挤压效应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导致汽车制造业越发不景气。车企不招汽车系毕业生 听起来像个笑话随着新四化的到来,汽车产业的人才结构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从2018年开始,一些企业陆续停招车辆工程专业学生,以一汽-大众为例,今年9月,一汽-大众表示由于企业转型调整,在2020年暂无车辆工程、工业设计(车身结构)等多个专业学生招聘计划,当时这则消息顿时引起了业内热议,众多汽车系大学生怨声载道,“曾经大家都说汽车系是汽车工程师的摇篮,但是现在似乎更像是坟墓。”难道一汽-大众偌大的一个企业真的没有招聘需求吗?当然不是,其取消的仅仅是汽车相关专业人才的招聘需求,但是对于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却表现出了异常的热情。从一汽-大众的招聘官网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社会招聘还是校园招聘,该集团仅仅提供了产品开发类岗位,并且在任职资格中均不包含汽车系专业。由于传统车企对于内燃机人才的需求量大幅锐减,他们几乎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为了提前“避雷”,有些学生在大三就已经开始为考研做准备,往智能网联汽车方向继续深造。在他们看来,纯电驱动的新能源汽车未必会成为未来的趋势,但是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是大势所趋。除此以外,据高校就业办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现在很多机械类的学生都已经开始辅修计算机了,他们大多都对主机厂有着憧憬与向往,既然车企的转型已成定局,那我们可以去努力适应它的变化。”小编结语:眼下,“新四化”正在成为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不光是新势力企业,甚至是老牌的传统车企都在努力地为自己添上一份科技属性。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于企业,降本增效是不得不做的一件事,于员工,裁员带来的再就业压力不言而喻。寒冬之下,皆盼暖春之音!
新华社法兰克福1月29日电(记者沈忠浩)德国博世集团29日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受全球汽车业不景气影响,2019年集团营业收入779亿欧元,经汇率调整后比上一年减少1.1%,息税前利润约30亿欧元,同比锐减超过40%。从主要业务领域来看,2019年博世交通部门营收470亿欧元,经汇率调整减少1.5%;消费品部门营收178亿欧元,减少0.6%;工业技术部门营收74亿欧元,下滑1.2%;能源及建筑技术部门营收56亿欧元,增长1.5%。从地区来看,2019年博世集团在欧洲市场收入410亿欧元,与上一年基本相当;南美市场收入14亿欧元,经汇率调整增长5.3%;亚太和北美市场收入分别下滑4.5%和0.5%。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登纳表示,全球经济疲软和汽车产量急剧下滑对博世集团的业绩造成影响。尽管如此,博世仍继续在重要的增长领域进行投资,2020年计划在汽车电动化、自动化以及互联交通方面投资超过10亿欧元。总部位于德国斯图加特的博世集团成立于1886年,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是德国“工业4.0”领军企业,在近60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约440家子公司及地方公司,员工总数超过40万。(完)
拥有70多个车厂, 新车产量占全球的四分之一以上,并拥有数亿潜在客户,中国已然是全球汽车工业的核心。尽管最近市场增速放缓,但中国仍然领先于欧美,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这是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沃尔克马尔·邓纳尔在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表示,经过40 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努力,中国已然是全球汽车工业的核心。此外,中国也正引领着许多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邓纳尔相信中国市场还远未达到饱和。从中长期来看, 博世在中国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据悉,拥有110多年历史的博世中国,已经成为一家根植于中国的本土公司。德国博世与山东重工的合作可以追溯到1999年。2003年,双方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启共轨发动机的开发及应用。2005年,德国博世与山东重工共同开发符合国五标准的发动机,2010年则开启符合欧六标准的发动机项目。目前,针对新能源汽车,山东重工和博世已经共同开发燃料电池及其相关技术。在燃料电池领域,博世具备雄厚的实力,推动技术商业化亦是其优势之一。“与山东重工的合作更是加强了我们在了这一了领域的布局。我们将共同承担发展燃料电池技术的使命,坚定地开拓这一市场。”“中国在过去70 年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尤其值得骄傲和庆祝。”邓纳尔说,中国的今天从多个方面成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的榜样。但同时中国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环境污染,一些地区的脱贫之路尚未完成。然而中国政府一直在寻求解决方法,致力于处理环境问题,在2020 年切实消除极端贫困,从而到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博世愿助力中国实现这一目标。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长沙地区2019届高职类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暨湖南科技职业学院2019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于11月30日举行。企业展台前围满了求职学生。本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共有210家企业到场。红网时刻11月30日讯(记者 周丹)暖冬洋洋,校园操场上密集摆放着各个企业的站台,招聘负责人们正神采飞扬地向前来咨询的学生介绍情况……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11月30日,由湖南省教育厅主办,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承办,联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等10家高职院校共同参与的“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长沙地区2019届高职类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暨湖南科技职业学院2019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吸引了六千余名学生参加。本次见面会共有210家企业到场,其中包括了了华为、腾讯、海尔、博世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涉及金融、服务管理、教育医疗、营销、艺术设计等众多领域,智能制造与商贸类企业数量较多,招聘需求也比较大。现场共有一万多个岗位机会供学生们选择,求职学生与岗位比约1:2。力求为长沙地区2019届高职类毕业生提供多样化、专业化的就业渠道。湖南科技职业学院通过提前在学生中进行调研,显示大部分学生愿意前往沿海或其他城市拼搏发展,加上湖南本为劳务输出大省,用人质量和品质备受企业肯定和青睐。来校招聘的企业中,省内和省外的分别约占五成,还有30余家校友企业前来“揽才”。“同学,你是学什么专业的?”“同学,来我们这边了解下?”“我们是500强企业”“入职后有严格、系统的培训”……在招聘现场,记者注意到,不同的展位前有着不同的场景,有的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学生,有的排着长龙挨个面试,也有的还在门可罗雀静待咨询,急于揽才的他们有点“慌”,纷纷与路过、观望的学生搭腔,积极介绍着公司情况。“行业人才缺口大,我们今天七点多就过来了,就想挑几个好苗子。不少学生经过了却没有停留,这让我有点急了。”长沙某家科技公司招聘负责人说。湖南千思智造家装饰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伍灵芝介绍说:“就本行业而言,相较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专业功底更扎实、学习态度也更为积极,个人素质与能力的可塑性很强。”“‘抢人大战’的已经开始了,‘有业不就’和‘有岗无人’的现象也存在。95后毕业生们的诉求不仅仅是薪资待遇,更多的还有发展前景、就业地域、企业环境等公司‘软实力,’”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就业创业指导处主任刘安华说,“我们也在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触类旁通,不把自己‘限太死’,从实际出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戚人杰校长表示,“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
来源:经济日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诸多挑战,包括员工健康和安全、供应链、生产制造以及来自市场的消费需求等多个方面,“今年将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但我们仍对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充满信心。”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亚太区业务负责人泰瑞来在5月14日博世中国举行的线上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博世正全力以赴地确保持续稳定的供应,来满足日益增长的本土需求,同时挖掘和把握市场机遇,着眼长远发展。坚持“根植本土、服务本土”的长期发展战略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博世在中国“根植本土、服务本土”的长期发展战略保持不变,旨在为中国本土市场提供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在发布会上提出:“中国始终是博世集团核心的战略市场,博世中国持续深化本土化战略,并着眼于未来,积极投入关键技术的研发。”据介绍,过去十年间,博世在中国的投资总额达485亿元人民币。博世中国2019年在生产和研发领域加大投资力度,包括联合汽车电子太仓工厂、博世力士乐西安工厂二期、博世氢燃料电池中心和博世创新与软件研发中心等。随着本土化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加强,中国正逐渐成为博世集团创新研发网络中的核心组成部分。目前,博世中国拥有29个技术中心和约7830名研发人员。本土团队积极加强物联网创新能力建设,全面加速推动物联网创新解决方案在中国的应用。除了人工智能以外,5G作为新兴技术之一,未来将被大量应用于物联网场景。博世中国也一直在积极探索基于5G技术,打造智能出行和未来工厂的创新解决方案。博世中国2019业绩:积极应对挑战,优于市场平均陈玉东在发布会上介绍说,博世中国2019年集团在华销售额约109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5.9%。其中,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销售额达到8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4.4%。尽管业绩情况不可避免地受整体市场低迷和其他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但博世中国整体表现仍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作为博世集团除德国外最大的市场,2019年全年博世中国为整个集团贡献了约18%的销售额。博世2020展望:气候行动和技术创新在全球经济发展持续低迷和汽车产量下滑5.5%的大环境下,博世集团在2019年依旧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集团整体销售额达777亿欧元,较上一年水平仅下降了0.9%。由于当前新冠病毒流行,博世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面临巨大挑战。此前在德国举行的集团年度新闻发布会上,博世宣布将尽最大的努力来让财务至少保持相对平衡。虽然当前形势充满挑战,博世仍将坚持长期战略路线:按照原计划逐步达成气候目标,同时进一步推动可持续交通出行方面的发展。
本报记者 周信 童海华 孝感报道近日,博世中国发布消息称,据博世财报初步数据显示,德国博世2019年销售额达779亿欧元,调整汇率影响后,销售额下跌1.1%,息税前利润30亿欧元,息税前利润率3.9%。2019年博世集团在华实现销售额约109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5%。作为博世的主营业务,汽车事业部销售额达到470亿欧元,与往年基本持平。博世预测,2020年全球汽车产量将连续第三年下滑,下降2.6%,并预期2025年前全球汽车产量将不会有任何增长。为实现业务发展,博世表示其正进一步考量内部成本结构,在必要时,也将采用尽可能合情合理的方式进行人员优化调整。同时,博世还计划对未来先进技术进行大规模前期投资,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沃尔克马尔·邓纳尔博士表示:“仅今年,博世计划在电气化、自动化、互联化交通出行上投资超过10亿欧元。”2019年销售额下跌1.1% 在华营业额同比下降5%近日,博世中国发布消息称,据博世财报初步数据显示,德国博世2019年销售额达779亿欧元,与2018年持平,但在调整汇率影响后,销售额下跌1.1%。息税前利润30亿欧元,同比下跌43.4%,息税前利润率3.9%,同比下降3.0%。2019年博世集团在华实现销售额约1097亿元人民币,较2018年的1126亿元销售额、同比增长2.5%而言,2019年同比下降约5%的下降幅度确实不小。沃尔克马尔·邓纳尔博士在公布集团业绩初步数据时表示:“经济低迷和汽车产量急剧下降对博世造成了影响。”对此,博世中国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主要还是车市(下行影响),再有贸易经济对消费者信心也有一些影响。不过,虽然有所下降,但我们还是好于车市平均水平的。”作为博世的主营业务,汽车事业部销售额达到470亿欧元,与往年基本持平。相比大陆集团预计2019年销售额440亿~450亿欧元、电装集团预计2019年销售额446亿欧元而言,博世汽车事业部业绩继续领跑。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中国市场为博世集团贡献了18%的销售额,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尽管2019年中国车市产销量继续蝉联全球第一,但全年汽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7.5%和8.2%,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此外,博世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仅为2.0%,全球汽车产量将连续第三年下滑,下降2.6%至8900万辆,与2017年相比,将减少近1000万辆。博世认为这一状况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不变,并预期2025年前全球汽车产量将不会有任何增长。此外,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以及英国脱欧产生的影响也增加了未来的不确定性。鉴于汽车行业的产能过剩以及动力总成多样化的变革,博世表示其正进一步考量内部成本结构,在必要时,也将采用尽可能合情合理的方式进行人员优化调整。上述博世中国公关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人员调整是全球范围内的,以适应行业的变化趋势和产能过剩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9年,博世就已经裁员6800人,将旗下员工人数缩减至402800人,公司在德国和亚太地区分别裁掉了2000个和3600个岗位。不过,邓纳尔认为,促使博世裁员的不仅是全球汽车需求、自身财务业绩下滑,还是电动化浪潮带来的必然结果,“比如制造一款柴油喷射动力系统需要十名工人、而制造一台电机仅需要一名工人”。继续扩大增长领域、探索新商业机遇不过,国际运输论坛(ITF)的数据表明,2015年至2030年,全球个人出行体量将增长近50%。邓纳尔表示:“向多样化的出行方式转变并不意味着现有出行方式的终结,汽车行业的根本性变革,包括未来移动出行需求的增长,给博世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机遇。”因此,为实现业务发展,博世计划对业务增长领域继续投资。2020年,博世将在包括燃料电池技术在内的电气化交通领域投资5亿欧元,在自动驾驶领域投资超过6亿欧元,并投资1亿欧元用于互联化交通解决方案。记者注意到,自2015年以来,博世已向物联网相关业务累计投资6亿欧元,包括建设位于柏林全新的博世物联网园区,以及扩展博世互联工业板块。除了进一步扩大现有业务并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博世还计划打造更多打造竞争优势。例如,为了实现安全的自动驾驶,除了摄像头和雷达,还需应用第三种传感器技术,据了解,其长距离激光雷达传感器已进入量产开发阶段。此外,博世还在积极推进燃料电池动力总成技术商业化。2019年5月,博世与瑞典电堆制造商Powercell结为合作联盟并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适合批量生产的质子交换膜(PEM)燃料电池技术,彼时,博世称该电堆将完善其现有燃料电池产品序列,最迟于2022年上市。2019年,博世还在无锡建立燃料电池技术中心,并对常州武进工厂进行扩建,未来主要生产超声波雷达。博世还称,到2030年,三分之二的新注册车辆仍将使用柴油或汽油,包括混动技术。因此,博世将继续投资研发高效内燃机技术。“虽然汽车业务一直是博世的重中之重,但是博世也希望成为新出行技术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一位业内汽车分析师表示。在人工智能方面,博世在位于德国蒂宾根(Tübingen)的“人工智能基地”投资了1亿欧元。可再生能源也是博世积极探索的领域,宝马曾表示,到2025年,仅在德国,高达45%的电力将来自于可再生能源。邓纳尔则表示:“这正是我们将在未来几年内投资1亿欧元用于发展热泵业务的原因。”(编辑:童海华 校对:翟军)
特斯拉来中国像条超级鲶鱼,激活了略显沉寂的中国车市。前台唱戏的名角们,无论是传统的燃油车豪门,像奔驰、宝马等,还是后起的新能源或无人驾驶车新贵,如特斯拉、谷歌等,其背后均站着一家卓然超群的技术及服务供应商——德国博世(bosch)。百余年来,从火花塞、制动系统、汽油系统到传感器、电动系统,博世创造了无数汽车零配件的技术标杆,支撑了无数著名车厂。博世自身却大有一种任世间百舸争流,我自基业常青的态势:1886年建立,至今134岁高龄,却依旧宝刀不老,青春焕发;拥有行业第一的汽车零配件专利,却从未涉足整车市场,也没有分散式多元化;身处竞争激烈、资金与技术密集的汽车行业,却是一家货真价实的家族企业;2019年的销售额已经达到779亿欧元,却坚持不上市;在保持技术领先的同时,仍然持续研发,拓展业务,如今的博世已经在全世界拥有125个研发基地,业务领域涵盖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工业技术、消费品以及能源与建筑技术。穿越周期迷雾,透过耀眼光环,博世逻辑本质是一种“远景思维”,用其创始人罗伯特·博世的话来讲就是要企业 “强劲和隽永的持续发展,并且引领与创造未来”。这种远景思维,非常和谐地体现在公司治理、技术研发、商业选择三块基石上 。一、稳定的治理结构:家族企业+三权分立博世是一家典型的由创始人发明某项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家族企业。这样类型的企业,在股权结构上,一般有两种常规操作:家族企业要么将股权集中于家族手中,要么就会上市引入资本市场股东。然而,这两种方式都在“持续性”方面存在天然的弊端:家族集中股权,常使企业在经历了创始人时期的辉煌后,在企业传承上出现问题,目前来看,仅10%的家族企业能传承三代;而上市,则常因为股东的利益、资本市场的压力而更注重企业短期发展,影响长期决策。美国通用电气经历辉煌后,又仅用七年的时间市值就缩水了接近80%。在博世看来,这都难以支撑起远景思维。博世为了使公司能够长久稳定发展,通过分离股权及投票权(经营权)的方式,建立了一种“三权分立”的长期治理模式,这为家族企业的股权分配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创始人罗伯特·博世在生涯后期思考最多的就是公司如何传承,并立下遗嘱:1.“保证博世股份有限公司的长久发展”;2.“博世应当最大限度的确保财务独立、自主自治、有能力采取适当的措施”;3.坚持维护家族企业的原则——“博世企业必须和博世家族紧密连接”;4.将企业的一部分盈利用于回报社会的慈善与社会事业中去。如此,博世的职业经理人们在1964年完全继承了博世的意志,将公司改制如下:第一,博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收购了博世家族92%的股权,并改制为非盈利机构——罗伯特·博世基金会,作为绝对大股东,享有博世公司的收益权;第二,将92%的投票权(控制权)转给罗伯特·博世工业信托公司;第三,博世家族拥有博世公司7%的股份,同时具备相应的收益权和投票权。这是一个“三权分立”的治理架构——基金会拥有公司主要收益权,工业信托公司拥有公司重大决策投票权(控制权),经营权掌握在公司监事会和执行董事会的职业经理人手中。博世家族成员没有参与公司经营,家族第二代、第三代仅作为公司监事、基金会理事,并向信托公司派出家族代表作为合伙人,扮演博世公司监督者的角色。博世基金会和博世公司之间有一道“防火墙”,为的是保持基金会作为非盈利组织的社会形象。博世基金会针对健康、科学、社会、教育、国际理解的五大方向,每年在全球创设和资助公益项目,每年的项目预算大致在1.3亿欧元左右(不包括员工开支)。基金会从不推广博世的产品,博世公司的经理也不知道怎么促进国际和解,基金会与博世公司之间办公、人员、财政都绝对分开。而基金会和博世家族的联系非常紧密,基金负载着家族长远愿景,通过将股份安全地保管在基金会,公司的未来得到保障。基金会本身是为公众谋福利,它本身是一家大型公司的大股东,可又不做任何生意决策。博世的儿子和孙子也都无意参与公司经营,分别成为了心理学家和林业学家。这种独特的股权结构,与其不上市从而保持财务独立的理念相辅相成。其优势在于通过经营权与决策权分离,企业便能够保持财务上的独立,进行资源的合理调配来保证长期投资,大量的利润被用于长期制造和再研发的投入,甚至是提供给员工的工资和福利,而非追逐短期利润。二、技术创新与研发:穿越周期的锚企业发展的漫漫长河中,其内部的稳定可以通过治理结构与企业文化的建立等因素来维持。然而,一些外部因素,如战争、行业危机、周期性经济危机等,却不是企业能够决定的。想要被“打不死”,博世选择了坚持研发投入的核心路线,这样的长期主义选择,核心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向研发投入核心资源。虽然博世行业地位超然,但税后纯利率甚至不到3%,大量的资金投入在技术研发领域,每年的研发投入始终保持在营业额的10%上下;二是以技术领先引导公司领先,顺应趋势不断开拓新领域、新市场。1886年,创始人罗伯特·博世依靠火花塞的发明,解决了内燃机的点火问题,创办了罗伯特·博世公司,并依托美国汽车工业的崛起快速发展壮大。然而,战争却让博世两度清零。第一次世界大战,博世虽然没有参与到战争中,但是却因为是德国企业,海外的业务和专利都遭到了没收。战争的打击是惨重的,然而博世对研发的投入并没有因窘迫而停止,在汽车零部件上又开发出了柴油喷射泵,再次占领先机。1926年,欧洲汽车行业危机使公司销售额一年下降了35%,也让博世意识到需要作出改变。博世通过收购进入了燃气设备、无线广播、照相机等领域,从一家单一汽车零配件供应商,演变成了一家以电气工程为核心的工业集团。而在二战结束时,德国再次落败。这一次,博世在失去了海外市场之外,国内的工厂由于遭到轰炸,也变成了一片废墟。创始人博世这时也已去世,但博世的管理层延续了博世的基因,再次重头来过。博世公司坚持持续的研发投入,并进入到电子(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汽车液压装置、医疗电子产品和无线电技术、包装机械、电信行业、集成电路、家电等领域。1978年又凭借在电子元件上的突破推出了ABS防抱死制动系统,跃居行业绝对领先地位,并且成为汽车工程领域的技术标准。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无论是市场环境还是客户需求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博世仍在坚持研发。其每年的研发投入始终保持在营业额的10%上下,以此发明了微型传感器、ESP电子稳定系统、智能螺丝刀、电动自行车传动装置等多项技术专利。并在1909年进入中国市场,从汽车售后服务开始,到如今全面业务落户,中国成为博世全球第二大市场。物联网时代,博世更是顺应潮流,开启了多个新的业务领域与合作模式,从智能家居到智慧城市,从互联交通到互联工业,结合自己在传感器技术、软件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自身的云平台,为客户提供整合式跨领域的互联创新解决方案。博世还联合了西门子、德国工程院等发起了德国工业4.0战略。三、商业选择:“技术同源”+“客户需求”双轮驱动在资本加持的大背景下,常常见到一个企业因某个发明或模式创新而快速成为领头羊,但却在发展过程中因为不作为或是乱作为,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因此,坚持研发投入固然重要,懂得选研发方向进而把钱花在刀刃上也极为关键。博世是这么做的。【由市场趋势确立未来基础技术方向】现任博世集团CEO Dr. Volkmar Denner曾是一位物理学家,他推动公司制定了3S战略框架,即传感器(Sensors)+ 软件(Software)+ 服务(Services),这已经完全超越了从点火器起家的零配件厂商的范畴,也超越了家电和电工的应用格局,是一个面向IoT(物联网)时代的全方位战略姿态。博世能推出这样的战略选择,均是基于其对未来市场及消费趋势的分析。一百年来,博世长期坚持对未来趋势的多角度分析和研究,形成MegaTrend大趋势报告,几十名来自全球各行各业的专家都参与其中,完全超越了汽车和零部件的格局,所有的商业推理都基于朴素的大逻辑,例如:老龄化趋势、基因科学最新进展等,事无巨细,包括社会万象。在趋势之下,选择前瞻性研发方向。博世传统的核心竞争力是机械和电子的结合,但是在未来的世界里汽车电子的趋势将更加信息化和智能化。于是他大胆推动了在传感器领域的投资,放大在汽车设备上的传感技术,成为微机电传感器的革新者与领跑者。2017年,博世宣布投资10亿欧元在德国德累斯顿建立第二家晶圆厂。【专注底层技术同源创新,避开前台厂商竞争】博世公司从发明火花塞专利起家,到现在拥有无数的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然而其技术研发的核心始终是围绕着电气工程技术做多元化的创新。比如博世通过对电机的研发,推出了电动剪发器;进而其引擎变小,可以被放置在工具把手中,这使得电钻和冲击钻成为了可能,又推了博世电钻,这些技术还用在了冰箱、供暖设备上。聚焦到汽车技术上,博世始终从事零部件的研发,诸如火花塞、制动系统、液压装置等,而从没有贸然走上前台发布博世汽车品牌,通过支撑、服务和合作的方式支撑前台厂商的竞争。博世不仅支撑奔驰、宝马这样德国汽车巨头,客户还包括其他欧系、日系甚至美系车企。这同样也是基于对长期战略的稳定性考虑,攻城略地垄断一切式的“刚性增长”在博世看来过于激进,而核心技术供给和服务供给才能够使其超越竞争,确保自身立于不败之地。这种发展策略非常值得中国企业借鉴。例如比亚迪。比亚迪被公认为国内新能源汽车技术龙头,在电池、电机、电控均有自主技术能力,且具有超强的电子元器件制造组装能力。在过去10年中,比亚迪走了“整车制造”+“自我供应”的方式,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并不理想:整车品牌并不受消费者青睐,竞争激烈,而核心技术和产品又封闭在自我供应体系中,得不到壮大。汽车卖的不好,电池也被宁德时代超越,起个大早,赶个晚集。2019年,比亚迪宣布重大变革,将电池、IGBT、模具等业务独立化,设立子公司面向市场做供应商。希望能看到更好的结局。例如万向。万向集团的发家之路与博世颇为相似,鲁冠球从乡镇企业起步,靠着4000元的原始资本从简单的汽车零部件“万向节”做起,稳扎稳打,最终打开了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大门。虽然在2015年,万向不甘寂寞地推出Karma整车品牌,但现任万向集团董事长鲁伟鼎特别指出了背后的核心,“万向‘造车’并非是想要抢食OEM的市场,而是希望能够更好地做好“零部件供应商”的角色。”【关注用户需求与功能实现】博世每次的产品推出均会关注用户的需求以及功能实现,确认自己能做什么,能给用户带来什么。博世曾根据德国男性需要在地下室和车库使用多种工具的情景,推出了一款“Bosch Combi”电动工具,用户可根据所选的附件按照多种不同的方式将其用作电钻、螺丝刀、打磨机甚至树篱修剪机。自动驾驶如今是热门领域,因为用户最关心的可能就是安全问题。基于此,博世早在2000年就开始布局其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技术依赖于“感知”、“决策”和“执行”三层架构,需要深厚的系统集成能力,这也是零部件供应商的强项。正是这种基于需求理解的前瞻性研发布局,使博世在自动驾驶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为特斯拉提供了驾驶的辅助系统,也为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开发了电力传动系统和转向系统。【判断自我边界能力,主动做减法】企业的技术多元化发展,并非只有加法,主动的减法更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企业在面临老业务与新业务的选择时,会总想一个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到极致,我们把这种局面叫做“既定之局”。这种既定之局会让整个企业缺乏创造力,最后止步于此,难以维持在巅峰的状态。博世具有出色果断的破局能力,总是主动打破既定之局,这不仅基于对市场的判断,还基于对自身边界能力的判断。博世曾在二战后进入电信领域,参与航天卫星与手机技术的研发,到了2000年的时候电信业务已经为公司创造了超过25%的公司营业额,然而经过企业内部对于自身制造业能力边界的复杂论证后,博世毅然退出了电信领域,只保留了安全系统部门。在自己强势的电气领域,博世也曾做出减法。2017年博世剥离起动机和发电机事业部,将火箭助推器的业务抛给了中国的郑州煤矿机械集团。博世称之为“完成使命的火箭助推器终将坠入大西洋。”这也标志着博世将整体零部件技术框架从内燃机技术转向新能源技术。四、结语:建立良性循环方可基业常青博世的核心理念与三块基石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以“强劲和隽永的持续发展,并且引领与创造未来”作为公司发展目标,从而延伸出财务独立的基本发展方针,通过不上市和三权分立的治理架构保证了财务独立,财务独立又保证了公司不受干扰的进行技术决策与资源倾斜,这才使得博世的技术布局具有极强的前瞻性、同源多样性以及主动加减性,这样的技术布局缔造了博世在全球汽车技术供应领域的霸主地位,又反过来支撑了财务独立的运行。如此,形成良性循环,使其超越周期、超越竞争,基业常青。作为中国最优秀的制造业代表,如25岁的比亚迪,50岁的万向,在大步跨越的同时,应该向百年博世学习。毕竟,每个人都年轻过,可是你老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