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开头的话今天给给位带来的是一个教育中我们常用的教育的几个小技巧,都是这个博士提出来的,但是老师把他整理归纳了一下,让我们看看对各位到底有没有帮助吧,写的都是要如何做到关心他人,可以帮助大家在生活中实践哦!人物介绍迈克尔莱特曼(Michael Laitman)是哲学博士、医学控制论硕士及存在论和知识理论的教授、Ashlag研究协会的创始人及主席(该协会致力于研究传统科学与卡巴拉科学间的相互联系)。莱特曼博士著有三十本书籍,被译成11种语言而且是著名的卡巴拉智慧的专家,同时还是世界智慧委员会(World Wisdom Council)的成员,该组织是一个以欧文拉斯罗(Ervin Laszlo)教授为首的全球性智库,包括卓越的科学家、思想家和精神领袖,如米克尔戈尔巴乔夫(Mikhail Gorbachev)、Elie Wiesel及Bianca Jagger等。关心别人有什么好处呢?为什么要关心别人呢?这么做好处多多,“关心他人”在社会心理学中表现为“利他行为”。这种行为是由人的社需要和精神需要所驱使。在利他者的动机中怀有内在酬赏的期望,也有很多是为了心里舒坦、愉快、满足,这一切虽然未得到任何物质的报酬,但却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赞许,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一种真正的内在酬赏。如何做到关心别人呢?在别人面前保持足够热情.这一点是我们要首先达到的,良好的态度是一切的基础,没有你热情的态度,别人也不会感受到你是在关心他们,总有人会说有的人其实是外冷内热,但是这样的人往往要很敏感的人才能发现,可是在交往时第一印象就已经打好了分数,后天的分数远远没有第一印象分加的高。 惦记几件事(吃饭问题, 在做什么, 将要做什么)这几件事情可谓是社交场合中我们要做的最基本的事情了,如果这几件事情不去考虑的话,那么只能说明你并没有真的想要去关心他人,如果你做到了以上这条,那么你就可以在别人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侃侃而谈,胸有成竹,别人对你的印象分也能加上不少。回忆对方以前说过想要什么,需要什么,努力达成.这一条需要记忆好的同学们做到,记忆不好的同学可以忽略这一条,这一条涉及到了隐秘的惊喜,是绝对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一招,别说社交场合了,在恋爱中这一条也同样适用,假如你的女朋友喜爱那个要一套化妆品,这时候你在某个纪念日以礼物的方式送出去,那么你们这个纪念日注定过得有声有色!写在最后的话好了,今天的文章要和大家说再见啦!觉得实用的朋友们可以点一下收藏,觉得好用的朋友可以分享给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得过瘾呢,我是小李,为你带来最干货的提分技巧,关注我,每天更新学习方法,如果各位看官老爷有什么想要深入了解或者希望我做什么具体内容,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每一条留言我都会看,谢谢大家的支持!
2016年,清华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领导给博士毕业生授予学位。资料图博士生招生制度从井喷到滞后再到扩招,变革背后,折射出我国博士教育经历的阵痛和谋变法治周末记者 高原王彻刚刚办了入职手续,今年7月份硕士毕业的他,因为没有排上心仪导师2018年的招生指标,只能边工作边准备考博。在发给王彻的邮件里,这位老师告诉他,因为报考的人多指标少,王彻只能排到两年以后再报考。不过,王彻的困境也许很快得到解决。8月27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这意味着,很多和王彻一样等待考博的人,会迈进更宽松的门槛。业内认为,这是继1952年院系调整、1966年取消高考、1977年恢复高考和1998年大学扩招之后,我国高等教育历史上的第5次重大变革。而在中国,博士生招生制度从井喷到滞后再到扩招,变革背后,折射出我国博士教育经历的阵痛和谋变。博士大国决定考博,很大程度和王彻的性格有关。不善与人交流,情商低,是周围人贴给王彻的标签,但是一到实验室,王彻觉得找到了自己的世界,“我可以一天一夜不睡觉,只为等一个实验数据,一点也不觉得累。”王彻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而是否加入考博大军,也曾经在家里引起过争论。反对声主要来自父亲,近年来,中国博士的井喷式增长,让他觉得博士的质量堪忧,还不如早些工作。王彻父亲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改革开放之初,在恢复高考制度4年后的1981年,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制度正式确立,自此本土培养的博士生正式登台亮相,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据教育部门统计,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从1981年的900人增加到2017年的82565人,累计招生115万人。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光礼的《中国博士质量调查》披露,1999年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至2004年的5年时间里,博士生教育出现了短暂的高速增长现象。“当时46%的博导同时指导的学生超过7名,最多的达47名。”周光礼说。那个时期,各种形式的博士研究生班一拥而上,一个导师带三四个、甚至七八个博士生的情况屡见不鲜。某大学一位博导在搬办公室时问一个前来帮忙的学生:“你是我们学院的吗?你叫什么名字?”该学生回答说:“我是您带的学生。”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位60多岁的知名博导,最多的时候曾经同时带过40多名研究生。调查显示,我国每个博导平均要带5.77名博士研究生,远高于美国每名导师带两至3个学生的比例。对当前导师与学生的关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了质疑:“现在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异,有些学生成为了导师的‘打工仔’和劳动力,导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并不是很关心。”而按照国际经验,一位导师同时指导两至3名研究生效果较好;5至6名是导师精力许可范围内、能够保证培养质量的上限。考虑到我国研究生培养的现状,按照一个导师一年招收1至两名研究生计算,3年内同时指导的研究生数量应为3至6名。熊丙奇从2003年开始就开始关注研究生扩招现象。他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当年,本科生出现就业难现象,有人提出扩大研究生规模来缓解。于是众多高校竞相追逐研究生规模。重点大学定位为研究型大学,扩大研究生规模,一般本科院校则乘机申请硕士点、博士点。熊丙奇说,研究生扩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本科生就业难,但高校主要还是看中了研究生招生巨大的生源市场,迎合了社会上畸形的高学历消费需求。紧缩业内专家认为,相对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高等教育本身的迅速扩张,博士生教育规模增长近些年相对滞后。自2005年后,博士生招生规模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增长速度大大放缓,年均增速不足4%。事实上,博士生招生设指标限制是中国特有的做法,是上世纪确立的一项教育管理宏观调控措施。但是,“同比美国、英国以及我国香港地区的知名高校,类似院系、导师之间争夺博士生招生名额的问题并不存在。”清华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李峰亮说。曾对此做过研究的李锋亮表示,国际上的普遍做法是层层放权,只要导师有课题需要、经费支持,就可以招收博士生,并没有设置专门的招生指标。不仅招生受控,想要顺利拿到毕业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直到现在,博士毕业十年后,唐城还是时常在一个人的时候,戴上耳机听一曲《乱红》,这是一首笛箫作品,表达了冷清凄惨的悲凉意境。“这种意境是我整个读博期间的真实写照。”唐城对法治周末记者说。有段时间,美国篮球运动员科比的“你见过凌晨4点的洛杉矶吗”这句话流行网络,而在唐城这里,他特别想说:“你见过凌晨4点的实验室吗?”博士3年,他几乎每天都要通宵做实验,“我从实验室回宿舍的时候,正好是环卫工人开始打扫卫生的时间。”唐城说。即使是这样,唐城也差点没在毕业的时候拿到毕业证。由于各校均将发表学术论文作为博士毕业的必要条件之一,从选题开始,博士们就要“押宝”:什么研究方向容易发论文。理工科博士在毕业前需要在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但一些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想要发SCI并不容易。唐城说,无奈之下,一些学生只能改变研究方向,往容易发论文方向靠,最后导致毕业论文成了“四不像”。为了发论文而篡改实验数据的现象则更普遍,“虽然实验要求重复性,但很少有人真的会去重复核实,往往会将结果改得漂亮些。”唐城说。发论文几乎是他整个博士生涯中最重要的压力,而在缺乏导师学术指导,各实验室科研条件又参差不齐的境况下,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成果。“那是一个宽进窄出的时候。”唐城说,他的两个师兄,就因为没有发表足够的论文达不到毕业要求,至今没有拿到毕业证。扩招而此次扩招的原因,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表示,要推进高层次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结构,适应需求调整培养规模,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业界认为这是因为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旺盛。同时,因为本科和硕士教育发展长期快于博士教育,导致人才培养结构失衡,2017年1月,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适度扩大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2017年,清华大学首先开始大规模扩招博士生,主要方法是缩减硕士名额,全面实行申请-审核制,主抓本科博士两头,其他几所985高校也紧跟扩招,并获得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因为扩招,今年暑假,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都因博士生住宿问题引发过争议。最近,北大提出,2018年,在新入学的博士生中试行住宿申请制,鼓励有条件的博士生自行解决在校期间的住宿。而此次博士扩招,会不会像大学扩招那样,导致博士头衔含金量下降呢?有评论认为,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方向,进行有针对性和有目的性地扩招,防止“撒胡椒面式”的普遍扩招。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表示担忧,倘若研究生扩招没有与培养质量相联系,而仅仅是数量的增加,容易导致学历贬值。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曾撰文分析美国大学是如何保证本科教育质量的,美国顶尖大学的教学呈哑铃型结构,高度重视两头的本科和博士,对处于二者之间的硕士阶段看得相对较轻。还有就是从招生阶段开始严把入门关。哈佛大学的招办主任威廉姆·菲兹西蒙斯在40年的时间里,每天的工作内容只有一个,就是阅读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申请资料。不只是哈佛,许多大学的招办主任任职时间都在10年以上。每一个最终录取的学生都会经过几轮测试和评估。责任编辑:马蓉蓉
欢迎关注:大学视野说起现在国内哪些高校实力较强,相信很多人会想到985工程、211工程类院校,甚至中国最有名气的“C9”联盟高校,但是,有这样一所高校,并不是985工程,也不是211工程院校,而且招收本科生才几年时间,但目前,这所高校已经进入中国顶尖大学行列,在中国各类排行榜中名列前茅。这所高校就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这是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难怪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得到迅猛发展,看看这背景就非常不一般。中国科学院大学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清华北大,上交复旦,但对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了解则较少,而更多的是对中国科学院的了解,主要是因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是2012年更名而来,2014年才开始招收本科生。虽然较为“年轻”,但凭借强大的背景,中国科学院大学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具实力的高校,目前已经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成为一所能够媲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顶尖高校的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目前由北京4个校区,北京之外5个教育基地以及分布在全国的114个研究所组成,这一规模,全国也仅此一家。因为本科生教育仅仅几年时间,目前这所学校中最少的学生便是本科生,仅一千四百多名,但研究生数量却达到4.7万人,其中博士生就占据52%,博士生数量全国第一。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诞生了新中国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博士生教育全国顶尖。中国科学院大学虽然国科大招收本科生仅仅几年时间,但在这所高校读书的门槛可是一点儿都不低,每年仅招生三百多名,有些省份还没有名额,录取难度跻身全国高校前十,在2017年全国大学生生源质量排行榜中,中国科学院大学仅次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位列第三。这所非985、211工程的高校,能够在各方面都碾压一众985院校,足以证明其实力不凡,相信不远的未来,中国科学院大学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为中国高校做出一个很好的榜样。生源质量排行榜今天的分享就是这些,关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的故事,欢迎各位同学下方留言与我们交流,小编会在第一时间回复大家,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20.08.06摘要随着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博士教育的目的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工具性渐强、学术性式微使得博士培养质量有降低之虞。博士教育必须要打牢学术基础,博士生在学期间应厚植理论功底,锤炼逻辑思维,增强写作能力,为终身的学术发展作好充分准备。博士教育应当培养博士生的学科信念、学术精神、学术品格,同时要注重提高他们自我发展能力。“捆绑式”和“挖井式”的博士教育难以培养学术适应性强的学者。导师不仅要重视对博士生的个性化指导,还要注重学术共同体的营造。以导师为核心的学术共同体对博士生的人际交往方式、为学为人态度、职业道路选择等都具有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建设优良的导师团队风气是博士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关键词博士教育;研究生教育;师生关系;学术共同体;高等教育学博士教育规模较小,有利于开展个性化教育。而且从根本上讲,不进行个性化教育不可能培养高水平博士,难以实现博士培养目标。与本科生、硕士生和导师的关系相比较,博士生与导师的关系最紧密,这不仅表现在他们与导师之间的交往和交往方式上,更表现在他们的学业上。就博士生的学业基础和教育目的来讲,他们与导师在学术上的距离最近,他们甚至可能是导师学术上的伙伴,最有可能继承导师的学术事业,即便发展了与导师不同的学术方向,导师给予他们的学术训练和熏陶对他们终身的职业发展和个人生活也具有重要影响。博士教育本来是很单纯的,主要是为了学术事业后继有人而开展的培养青年学者的教育。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高新科技产业的发达,社会人才市场对博士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除了各种科研院所外,很多行业企业和政府部门从业人员的教育经历不断提高,他们也对博士教育提出了要求。所以,博士教育目的的多样化成为了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中,博士教育成为了很多本科生的理想追求。这样一来,博士教育的属性和价值追求就变得越来越复杂,博士教育的价值冲突也越来越凸显,且直接影响博士教育的发展。其中,学术性与工具性的矛盾尤为显著,主要表现为受功利目的影响,博士教育的学术性呈弱化之势,博士培养的学术水平和质量有降低之虞。实际上,不论出于什么目的,不论博士生毕业后从事什么职业,博士教育都应当高度重视加强博士生学术功底的培养,使他们具有高深的学科理论修养和专业精神品格。因此,博士教育应当处理好学术性与工具性的关系,加强学术性,避免工具性的消极影响,提高博士培养质量。一、打牢博士终身发展的学术基础博士教育不是一般素质的养成教育,也不是现成技术的熟练操作教育,而应当是在相关学科专业方向的创新教育,以使博士生形成对学科的忠诚态度,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具备求实创新的科学素养和专业精神,树立终身从事学术事业和专业工作的职业理想。着眼于博士生的终身发展需要,博士教育必须重视筑牢博士生的学术功底。我国博士教育招生制度弊端很大,主要凭一次笔试就能获得通往博士教育的机会,尽管有材料审核和面试环节,但因为笔试是第一道门槛,过不了几个小时笔试的临场发挥,即便功底和基础再好也只能望洋兴叹。这就决定了博士教育也具有应试的影子。博士生入学后本应该沉下心来,专心致志地弥补学术功底不足,潜心专业学习,但学校的一些政策又使得很多博士生甚至一些导师也心浮气躁。很多高校博士生评奖评优标准有一些所谓的硬指标,比如,在最优刊物或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上发表论文多少等。虽然这样的评价标准不能说毫无道理,但它的消极影响也是明显的。一些博士生在学期间一味地追求发表更多论文,这样不仅有利于获奖评优,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就业竞争力。甚至很多导师也这么认为,并鼓励博士生如此行事。这种倾向太过功利,是短视的。从博士生的成长与发展角度看,博士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在读期间出研究成果,而是打牢学术基础,为自己终身的学术发展做好扎实的准备。众所周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建立起结构严密的体系,从本专科教育到硕士教育再到博士教育,一步一个台阶,博士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国民教育体系塔尖上的皇冠。到了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学生经过了本科教育和硕士教育,如果做一个简单推理,有了本科教育和硕士教育作基础,到了博士生阶段,就是该出成果的时候了。这样说来,以发表论文为标准的评奖评优似乎也是说得过去的。殊不知,这三个层次的教育固然有着层层递进的关系,但三者之间的使命各不相同。在精英化阶段,高等教育体系还不发达,三个层次的教育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但整个高等教育还是以本科教育为主体,本科毕业生是社会相关行业的精英从业人员,即便在高教界这个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历来最高的部门,教师的学历水平主要还是本科毕业。到了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整体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群不断扩大,尽管研究生教育逐渐受到重视,但博士教育仍然保持着极小的规模,且博士毕业生主要集中在社会少数几个行业部门,所以,本科学历的人群还是最主要的,本科教育仍然是大多数人的终结性教育。到了大众化后期和普及化阶段,新增就业劳动人口多数都拥有了高等教育学历,社会各行各业就业人口的学历水平显著提高,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不断完善,研究生教育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的高级专门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层次化,除本科层次外,对硕士和博士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这样一来,对很多从业人员来讲,本科教育的终结性真的终结了,它作为人的基础素质教育的属性越来越强。本科毕业后,人们还需要不断地“回炉”,接受继续教育或更高层次的教育。尽管本科教育的专业性仍然鲜明,但同时其基础性日益显著,专业性使本科教育能够即时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基础性则使本科教育成为更多的继续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前置性教育。对于博士教育来讲,它的基础包括了本科教育和硕士教育。高等教育学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科,它是从硕士研究生教育开始的,高校并没有开设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学专业。因此,高等教育学博士生生源的本科教育背景是各不相同的,有来自人文学科的,有来自社会科学的,有来自理科的,还有来自工科的,等等。这样看来,本科教育对高等教育学博士的意义并不是在学科专业方面,很多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入学时在高等教育学科方面基本上是零基础,也就是说,他们的硕士教育也不是高等教育学,而是其他学科领域的。这是高等教育学科博士生生源的最大特点,这与其他学科博士教育有很大差别。其实,对博士教育而言,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在所有学科都有体现,只是在高等教育学科更加突出罢了。对高等教育学博士而言,本科教育主要为他们打下了核心素养基础,包括一般的知识基础、观察和分析事物的态度与方法、思维的敏感性以及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视野的开阔与否,等等。如果高等教育学博士生所研究的方向与本科专业教育有关,如本科毕业于工科的研究工程教育、本科毕业于农科的研究农科教育,等等,那么,本科教育的专业素养对他们的研究是有帮助的;如果他们的研究方向与本科专业教育没有直接关联,那么,本科专业教育对博士培养的直接作用可能是比较微弱的。总体而言,高等教育学博士教育往往要从打基础开始。这个基础是高等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众所周知,高等教育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只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高等教育研究比较发达的美国也只有60多年的历史,在其他国家历史都很短。尽管如此,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理论并不缺乏,就我国而言,每年发表的高等教育学论文数以万计,出版的相关专著数以千计。广泛涉猎国内外高等教育研究成果,深入学习和掌握各种理论流派和基础知识,厚积薄发,未来才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但有的博士生却为功利所累,为了多发文章,追逐一些热点问题,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和充分研究就急着写文章,以为热点文章比较容易发表。事实上,有时候也确实如此,这又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认知,这无疑是急功近利的,看上去涉猎较广,容易出成果,实际上都是浅尝辄止,缺少深厚的学术底蕴。念博士不只是为了求学问,更是为了做学问。到了博士阶段如果还没有一点学术自觉,缺乏学术理想和信念,这样的博士除了能得到一些职业或名利上的回报,不可能体会到学问的甘甜,不可能有做学问的幸福感。因此,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应潜心学问,以学术为志业,建立起坚定的学科信仰,终身从事高等教育学术研究,为繁荣高等教育学科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所以,我对博士生的要求是:不争一时一事,着眼长远发展,打好学术基础,为一生的学术发展作好充分的储备。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学术基础?怎样才算打好了基础?这两个问题都有多种答案,不同导师的看法可能有差别,不同学生的看法也会各不相同。我对博士生的要求在大的方面是相同的,但具体到每一个人,要求又各不相同。一般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学术理论基础。博士生必须有扎实的学科理论功底,包括高等教育学科理论;历史学,主要是社会和文化史、教育史;哲学,主要是观察事物的科学态度与方法。另外,还会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中选取一门,尽可能完整地修完一门课,或阅读若干本有代表性的专著。第二,逻辑基础。博士生必须会思考,善于抽象思维,会给概念下定义并进行解释,会推理会演绎,等等。我要求所有博士生都要买一本《形式逻辑》,作为案头书,不时参阅。第三,写作基础。博士生必须会写能写,在我看来,写不好文章的人是不能念博士的,也不可能念好,即便侥幸毕业了,也很难在学术上有好的发展。博士生若能从这三个方面努力,其学术功底就比较有保障,就能为自己终身的学术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学术之路才能走得更远更好。在本科和硕士阶段是否可以打好这些功底呢?我的观察结论是:有的可以做点准备,加强一些,但大多都需要在博士阶段从头开始,包括写作。很多博士生都有这样的感觉:念博士之前,对写文章不犯憷,有的人还写过多篇文章,但念博士以后,反倒不敢写文章了。一是怕文章达不到博士生的水准,拿不出手;二是还真不知道如何写好文章了。其实,念博士以后,他们自己对文章的要求更高了。这个高要求就是更严谨的学术文章写作规范,在以往的写作中,往往没有那么重视学术规范。念博士以后,就会用更严谨更规范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包括对概念的运用、对问题的解释、写作逻辑的设计和遣词造句等,都要体现出严谨的学术修养。为让博士生打好写作基础,我要求他们从入学开始多练笔,勤动笔,不断地写,不一定追求发表多少篇文章,以训练专业思维能力、学术表达能力、布局谋篇能力和文字驾驭能力为目的。有时候,我会根据博士生的特点与他们合作写文章,在他们动笔写作的时候,我也会开始构思和写作。即便最终成稿的文章每一个文字都是我写的,我也会要求他们对自己写作的文稿不厌其烦地修改,让他们将自己写的与我所写的进行对照,体会如何写学术论文,包括主题该怎么提炼、问题该怎么描述、思想该怎么表达、逻辑该怎么展开以及语言该怎么组织,等等。我相信这样的训练他们会牢记终身,也会受益终身。二、帮助博士撑起一片自己的学术天地与其他层次的教育一样,博士生在读期间会有导师和其他教师为他们提供教育和支持。尽管现在很多高校在本科阶段实行导师制,但此导师非彼导师,差别很大。即便是硕士生导师,但很多人眼里,与博士生导师的区别也是明显的。毋庸讳言,在博士教育中,导师发挥的作用是主要的,博士生主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学习研究、谋求发展。导师的指导对博士生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导师如何指导博士生,既是导师教育能力的反映,又是其教育境界的彰显。导师的指导是基于其自身学术任务完成的需要还是博士生的学术发展需要,是基于博士生短期发展需要还是基于其长期发展需要,是基于导师个人学科方向的发展需要还是基于博士生开拓属于他们自己的学术方向的需要,会在博士生身上产生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有的导师在培养博士生的时候,不仅把博士生作为自己研究团队成员,还把他们看作是自己所承担项目的研究人员,通俗地讲,就是劳动力,培养工作围绕自己所承担的项目进行。博士生根据导师分配的项目研究任务,把自己分担的研究工作完成,在此基础上写出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即可毕业,获得博士学位。以这种方式培养博士生的导师常常被博士生们称作“老板”,很多导师也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一称谓。我把这种培养方式称作“捆绑式”培养模式,即把博士生捆绑到研究项目上进行培养。它的好处是导师和博士生各得其所,导师的项目有人做了,博士生的培养项目化,在完成导师项目研究的同时自己的学业也完成了。还有的导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在博士生入学后即为其划定一个方向,要求他们在这个方向进行学习和研究,全部学习活动都在这个方向,心无旁骛,不论是发表学术论文还是学位论文,都集中在这个方向。我把这种方式称为“挖井式”培养模式,即认定一个方向,就在这个方向深钻下去。这样做的好处是博士生的学习主攻方向明确,可以集中精力在一个方向钻研下去,学得比较深透。从实际效果看,导师为博士生确定的研究方向大都是他们自己的学科方向,至于这个方向是否适合博士生,博士生是否感兴趣,博士生未来是否会在这个方向开拓,导师往往是不考虑的,他们也很难考虑到。我个人不认同以上这两种培养方式,尽管他们都能帮助博士生完成学业,获得博士学位。获得学位只是博士教育成果的表现形式,它的内涵在于博士生所获得的教育和训练在其身上所发生的变化。博士教育的第一任务是培养学术人才。这不仅是博士教育最初的使命,也是博士教育发展到今天的首要目的。今天的博士教育规模大了,不仅分科而且分类,几乎所有学科都培养博士,在一些特定的专业领域,还培养专业博士。即便如此,从博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在高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比例最高。这也表明对博士教育来讲,培养学术人才具有特殊的意义,博士与学术有着不解之缘。有些人对念博士的学术意义无感,只是看到它是最高层次的教育,便努力去追求。还有一些人出于找一个好工作的目的,通过念博士来增强就业竞争力。我对博士生的要求是,不论出于什么动机念博士,从入学第一天开始就要端正宗旨,培养自己的学科信念,树立学术理想,建立起对念博士的学术意义的认知。这里有三重内涵。一是学科信念。博士生要有对自己所在学科的执着,对学科价值的高度认同。二是学术精神。博士生要有科学求实的态度,对事物的发展变化有自己敏锐的判断力,以真善美为标准指导自己的行为。三是学术品格。博士生要有学者气质,秉持学者的良知立德立言。在我看来,念博士不应仅仅是为了职业生计,更应该是选择了一种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博士与学术的距离最近,念了博士就意味着要从事学术工作。当然,现实中很多人念了博士也义无返顾地在其他行业就业,并不从事学术职业。即便如此,加强学术性对他们的职业迁移并非毫无助益。博士生毕业前后两重天。在学期间,有导师的指导和庇护,博士生的主要任务就是上课、研究和写作,工作和生活都比较单纯,需要考虑的事有限,接触的人也很有限,主要是老师和同学。毕业后,他们马上就会走上工作岗位,就要独立地处理各种事,独立地与各种人打交道,包括自己的同事、学生等。尤其是个人学术发展不再有人无条件地帮助做计划,不再有人时时善意地提醒和提出要求,一切都要靠自己去思考和作出决定。作为青年教师和新教师的双重身份,院系安排的任教科目可能与自己的博士研究方向并不一致,研究工作因为没有了导师的耳提面命而可能一筹莫展,自己没有实验室,组织不起研究团队,加入其他教授的研究团队不仅有人际关系问题,可能还有研究方向是否吻合的问题。这就需要博士具有很强的多方面的学术适应能力。学术基础扎实,学术适应性强,博士的个人学术发展就会比较顺利,否则,他们可能需要有一个很长的调整和适应期。与其他学科不同,高等教育学科具有“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它的生存方式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不同。高校其他学科都是以学院或学系的组织建制出现,自下而上有本科、硕士或博士一条龙完整的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学很少以学院或学系为组织载体,往往以研究院(所)的组织形式出现,且只开展硕士和博士教育。就学科力量而言,全国开展高等教育学博士教育的单位,专任教师达20人以上的屈指可数,大多在10~20人之间。从各单位学者的工作方式看,主要还是单兵作战,团队协作式非常少,团队主要是由导师及其博士、硕士等所组成的教育团队。从学校的要求看,高等教育学科学位点除了要培养高等教育学博士、硕士外,还要研究本校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等,服务本校的建设与发展。因此,高等教育学博士培养必须高度重视学术专长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显然,“捆绑式”和“挖井式”的博士教育难以培养学术适应性很强的学者,更不适合培养高等教育学博士。这两种方式比较适合于为博士导师自己培养梯队人才,博士生毕业后更适合留在导师身边,继续与导师合作从事学术工作,做导师学术思想的传人。在博士教育已经比较发达的今天,有博士学位授权的高校的学术力量一般都比较强,很多高校还做出了不直接选留本校毕业博士从教的规定。所以,博士培养单位的教育主要是为其他高校培养学术人才,博士教育应当培养博士生更宽广的学科基础和更强的自我发展能力,使他们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开展新的学术工作,顺利地完成从学生到学者的身份过渡。博士教育是一时的,博士的发展是一生的。博士的路要靠他们自己走,博士教育不能囿于导师自己的学科方向,更不能局限于导师个人的研究课题,要处理好导师的研究与博士生个人学术发展的关系,使他们在理论、方法、能力和素质等方面都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他们开拓自己的学术天地打好基础。为此,导师和博士都要有正确的认识。从导师来讲,不仅要有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还要有宽广的胸怀、前瞻性的视野和严谨治学的精神,以博士生现实和长远发展为主轴,与他们一道设计其培养方案,使博士生既能受到科学、规范、严谨的学术教育与训练,又能培养比较宽广的学科基础、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优良的适应能力。这样,他们毕业后既可以在导师的研究生方向上继续开拓发展,又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开展新的学术工作,开辟属于自己的学术领地。也就是说,导师要允许他们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学术天空。从博士来讲,首先,要立大志,要有献身学术的理想和抱负,对自己未来的学术发展之路进行畅想和理性设计;其次,要分析自身的学术基础,明确自己的学术志趣,同时关注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工作,在个人学术志趣与导师研究方向之间找到自己的学术方向;再次,要积极参与导师的项目研究,主动接受导师的学术指导,与此同时,在自己的学术志趣方向打好基础,为毕业后独立开展自己的学术工作做好准备。此外,院系所和学校也应从博士的长远学术发展出发,制定和完善博士教育教学制度,有效协调导师的指导与博士生学术发展的关系,为博士发展自己的学术方向营造宽松的环境。三、建立一个相互关爱的学术共同体毫无疑问,现在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博士教育也不乏竞争,有时还出现一些不良的竞争以及由此引发的博士生之间、甚至导师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博士教育课程少,加之规模总体偏小,博士生主要是在导师指导下开展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所以,师徒相授是博士教育的基本模式,也就是所谓的导师负责制。博士生学制一般3~6年,导师如果每年招收1~2位博士,历年积累下来,年均在学总人数一般都在5~10人,甚至更多,再加上硕士、博士后、访学生、访问学者等,导师的学生团队往往相当可观。这个团队的风气取决于成员之间的关系,而导师是团队的灵魂,对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影响,对团队风气形成起着关键作用。作为一门学科,高等教育学既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又具有人文学科的属性。作为社会科学,它是可以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来开展研究工作的;作为人文学科,它需要有对人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导师与博士之间因学术而相互关联,但师生关系却远远不止是学术上的交流与切磋,还有不可缺少的人性塑造和人格的培养。后者既需要师生一对一的互动与鞭策,也需要团队的浸润和陶冶。团队风气是一种重要的人际教育环境。团队风气不只在团队集体活动中发挥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团队成员个人的行为。除了与导师交流外,博士生交流较多的主要是导师团队成员。团队风气对博士教育的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影响博士生的人际交往方式。导师团队的风气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也不是一两个人形成的,博士生进入导师团队,就会与导师、与其他成员建立多种多样的交往方式,而这些交往方式往往要符合团队交往的一些或明或暗的规则。如果有博士生不按规则行事,特立独行,很可能被游离于团队之边缘甚至之外。第二,影响博士生的为学为人态度。在团队活动中,成员可能被同化或抱从众心理,接受往届学兄学姐传承下来的为学为人态度,采取一致的方式看人看事、接人待物。第三,影响博士生选择自己的职业道路。在学期间博士生在团队耳濡目染,常常会受到各种暗示或指导,成员之间交流,包括相互提供的就业或职业信息都会有倾向性,所以,导师团队成员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建设优良的导师团队风气是博士教育不能忽视的重要工作。博士生与导师之间是一种直线式的紧密关系,如果说本科生是学校招收的,硕士生可能是院系所招收的,而博士生则是导师招收的,博士生与导师的关系最直接。导师对博士生的学业和发展负有直接责任,博士生在学期间最大的依靠是导师,所以,博士生与导师之间的师徒关系更复杂更深刻,是一种更内化于师生心里的关系。有的导师以为自己与博士生的关系也和其他学生一样,尤其是一些新任博士导师,主要从学业角度理解与博士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博士生与导师的交往是最频密的,如果一位博士生与导师的交往无几,而与其他教授的交往更多,他们的师生关系可能出了问题。导师除了要对博士生进行学业上的指导外,还是他人生的引路人。很多博士生的职业选择、就业去向和工作生活都与导师密不可分,得到了导师精心的关心和指导。风气好的团队本身就是一种优质教育资源。博士教育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群体性。从个体角度讲,每一个博士生都是个案,我把与每一个博士生的关系都看作是人生一段特殊的缘分,我往往从个体的适切性来规划他们的发展。导师只有因材施教,根据博士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适切的培养,才能帮助他完成学业,走好他们的人生发展之路;从群体角度讲,每一个博士生都生活在团队中,是导师团队的一个成员,在团队关系中他不可能置身事外,不受到团队风气的影响。所以,导师应当重视团队建设,尊重学生,细心呵护、关爱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亲密无间、互帮互助、教学相长,师生同气相求,求真与求善兼行,形成一个相互关爱的学术共同体。作者别敦荣,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福建厦门361005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8期第30-35页http://editor.cahe.e.cn/网址:http://www.hie.e.cn/【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博士生,属于我国教育体系中最顶层的一级学生。一个人要想成为博士生,最起码本科和研究生就读的大学得是我国的顶尖大学,而且对于这些同学来说,他们自然从小到大都是那些别人家的孩子。要知道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下,一名学生要想读到博士,首先得在九年义务制教育中的中考里成功考上一所好高中(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里,要想上一所好高中从小学就开始竞争了,这些地方的超前教育非常严重。),而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能够上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实际上是不到一半的,而要进入地区里的重点中学更是难上加难。对于进入了重点中学的同学来说,这并不意味着这位同学能够很成功地进入一所重点大学。要想进入全国排名前五十的大学,首先需要自己能够有足够的精力来应付繁重的学习,其次需要同学们有相对高效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够在众多同学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且,高考的时候对运气的要求也很高,一个同学要想发挥得不错,运气也是非常重要得事情。所以到这个阶段就已经筛选掉很多人了。其中能够进入重点大学的同学都属于人中龙凤了,然而这并不够,因为到了研究生阶段,又会筛选掉很多人。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同学们要想一路读到博士是有多么困难了。然而对于大多申请博士生的人来说,博士生入学并不是太难的一件事,而博士生毕业才是一件非常要命的事情。在我国,博士生毕业的最基本标准是达到能够在C刊(顶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水平才能够毕业。但是小小的几本c刊,又能够发表多少论文呢,所以大部分博士生都不能够按期毕业。在科研和论文的繁重压力下,很多博士生因此退学,更有甚者因为压力太大选择了自杀,比如前些天西安交大的一位博士生自杀就是因为受不了博士生活中给他带来的巨大压力。很多人也许会好奇,这么困难的博士阶段都度过来了,这些博士生毕业之后会干一些什么呢?很多人对于博士生的认知都是这种大家之才一般都去从事科研工作了。的确如此,目前大部分博士生都从事的是科研工作,其中有一大半人进入了高校从事教学工作。那么,为什么很多博士生选择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呢?接下来就给大家仔细介绍一下。第一:博士生在科研环境呆久了,因此不容易转变身份众所周知,研究生阶段的同学在读书期间就需要做很多研究方面的工作,那么博士生就更不例外了,博士生在读博期间需要与自己的导师从事非常多专业相关的工作。而这对于博士生有一个坏处,就是他们无法适应社会上的普通工作。我们社会上大多工作都需要应聘者有相应的实习经历,而这些也是大部分博士生所缺少的。因此博士生更习惯于自己的科研工作,因此大多数留在了大学做学术。第二:博士生对于工作的渴求比较强相信很多同学选择读博的时候家里人都不太支持。因为一个人读完本科和研究生之后就已经25岁左右了,就算博士能够按时毕业也得到30岁才能熬出头,因此这个阶段的同学对于找工作的需求是非常强的,一方面家里人给的经济资助有限,另一方面如果自己迟迟找不到工作也无法面对对自己给予厚望的家人朋友。所以很多博士生毕业之后就立刻签下了高校的工作。第三:高校的待遇条件还是比较优厚目前大多数高校为了引进人才,都花了很大的代价来招收教师。一般来说在本科以上的学校招收高校老师的时候都会给出特别优厚的条件。除了在住房上有优待条件,还会直接给予现金奖励。这都是吸引博士生进入高校执教的原因。总的说来,由于博士生的特殊性,高校教师几乎是最完美适合博士生的职业。
清华大学两位博士生,因这个原因被学校劝退,博士生教育你怎么看博士生教育是国际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因此博士生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正式开始招收博士生,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博士生的规模已经非常可观了。但是,数量的“高效发展”并未伴随着质量的“同步发展”,时至今日,博士生的质量下降已经成为了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近日,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两名博士研究生,因违反了《清华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而被学校予以退学处理。其中一人被退学的原因是:未请假或者请假未获得批准,逾期两周未注册。而另一人被退学的原因是:未请假,连续两周及以上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研究活动。从清华官网公布的处理结果来看,这两位同学一个是长期未能完成学习和研究任务,另一个则是长时间不参加教学研究活动,如此看来,被退学也怨不得学校了。其实早在清华大学出手之前,已经有多所大学对本校不合格或者违反规定的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下面列举三例:3月7号,西南交通大学对本校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2012级博士研究生和2014级硕士研究生做退学处理。3月11号,广州大学研究生院对本校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72名研究生做退学处理。3月12号,合肥工业大学对本校超过学习年限以及不参加教学活动的46名硕士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不仅是高校发难,教育部也发文了。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落实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这句话眼看就要成为历史,而博士生们则越发的为自己能否毕业感到发愁。众所周知博士生毕业难,可难在哪?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的呢,让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下。第一,培养模式松散我国目前对博士生采用的都是导师带学生的模式,管理较为松散。且由于课题项目不多,于是就出现了部分博士生在上完一年课程之后,就投入到找工作的队伍中。更有甚者已经开始在企业单位实习和就职,仅仅只参加期末考试,而这类人平时都不在学校。第二,导师数量不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名博士生导师平均要带5.77名博士研究生,而国外每名导师只需带2到3名学生。因此我国博士生导师的数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博士生需要,供不应求。同时由于很多导师忙于工作,所以不得不采用“分级管理”模式,即导师管副教授,副教授管讲师,讲师指导博士生,博士生带研究生。这种现象直接导致导师对学生的指导较少,甚至有的学生一年都见不到导师一回。第三,考核体系不完善目前各高校都对发表论文数量做了硬性要求,除学位论文外,必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规定数量的论文。因此论文数量成为了考核的重要指标。然而单单依靠论文的数量作为考核标准,往往会忽略了博士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第四,博士生自身压力巨大首先是经济压力,目前,我国博士教育的经费主要包括生活补助、科研经费、奖学金等,但数量上存在不足,因此博士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穷博士”,部分非“211”院校的博士生活补助甚至不如社会低保。其次就是科研压力,简单来说就是发论文,这几乎是整个博士生涯中最重要的压力。由于缺乏导师的学术指导,而不同实验室的科研条件又参差不齐,因此不知何时能出研究成果,因而论文一直无法完成。并且博士论文要求发表在核心期刊上,难度相当之大。最后就是就业压力和社交压力。博士生普遍年龄超过25岁,而与之同龄的本科期间的同学,许多都已成家立业,甚至都有了孩子。博士生迫于经济压力都不富裕,因此很多都没有社交活动,甚至对一些女博士而言,处对象都成了大问题。再说就业压力,由于博士生比本科生和硕士生要专精很多,因此部分博士就业渠道要比本科生和硕士生窄的多。以上就是我国目前的博士生教育所面临的窘境和问题,你有哪些好的看法和建议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记得关注小编哦,我们会持续为您提供有价值的教育资讯!
朝阳区教委所属中小学校,面向全国普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博士和博士后招聘教师,这一次招聘一共有131个名额,全部要求博士研究生学历,想来北京当老师的话,肯定不能错过这一次机会了。本次招聘的要求比较简单,概括起来就两条,第一个就是需要博士研究生学历,而且要是2020年的应届博士毕业生,或者是2020年出站的博士后。第二个就是要专业对口,英语水平和专业水平符合岗位招聘的条件,并且在2020年年底之前,要成功取得相应学科和年级的教师资格证。不过这样的招聘要求,还是非常令人震惊的。现在招聘不同以前,多数都是以教育局统一招聘为主,只有极少数优秀的学校,才有独自招聘教师的能力和资格,而教育局统一招聘教师,一般要求就不会太高,往往限定在“国家免费师范生”和“双一流大学硕士”两个层次中,稍微差点的会降低一些要求。像朝阳区教委,直接限定所有岗位,均为博士研究生及出站博士后的,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高的要求。里面有小学教师的岗位,比如朝阳实验小学的语文老师,都要求是文学类的博士学历,博士生教小学真的很令人震撼。今年博士进高中,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一大批全省有名的中学,都在招聘大学的博士,而且得是清北和世界知名高校的博士才可以。拿湖北最好的学校华师大举例,今年招聘的新教师中,也是以清北的博士为主。虽然博士教高中,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可多数人还是支持的。毕竟有这样实力的高中,一个省都没有几所,深圳中学、华师一附中、杭州学军,那是全国都知名的中学,招聘博士教师是应有之义,也只有名校博士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名校学子的实力。可这一次朝阳区,再一次刷新了人们的认识,博士教高中也就算了,可初中和小学也需要博士研究生的学历,就不禁令人感叹,现在博士就这么不值钱吗?好像和人们印象中的,全国本科率4%的水平差距有些大,北京真的是博士满地走吗?当然这里面,并没有强制要求是清北的博士,还是留了一丝丝余地的。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北京户口的吸引下,以及现在残酷的就业形势下,最后能竞争到这样的岗位的,起码得是985以上大学的博士,甚至也不是没有可能出现“清北博士教小学的局面”。其它地区与北京的教育资源差距,竟然大到了如此的地步。作为一名高中教师,作为教育界的一员,对博士大规模投入教育,还是非常支持的,我甚至希望能有更多的硕士、博士来教书,全国所有中小学最好都有几个博士。足够优秀的教师,才能发展出足够优秀的基础教育。不过有一点,我希望大家在追求户口、待遇的同时,也能在内心保留一份梦想与主动。电影《死亡诗社》中,最令人爱戴的老师是基丁老师,他毕业于哈佛大学,这样一位高材生愿意到中学去教书,纯粹是因为内心的热爱与梦想。我希望硕士、博士们,不仅仅是因为户口和待遇选择走上讲台。教育是国家的重中之重,没有好的教育,就肯定不会有优秀的人才。别的职业小编不了解,可教育这个行业,小编真心希望拉高一些门槛,优秀的人才不一定擅长“教”,但是他们的专业知识一定足够过硬。我教书这么多年,真的见识过太多,连最基本的专业知识都不过关的所谓“老师”了。教师也只是一个职业没有错,但这个职业有没有做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多少人因为讨厌老师,而讨厌一门功课,因为讨厌一门功课,导致其他的科目学习成绩也下降,最后破罐子破摔,成为问题少年。这个职业门槛高一点可以说利大于弊。
南都讯 9月22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同时配套发布“十大专项行动”。南都记者关注到,在培育核心竞争力方面,教育部提出两项行动,首先是基础学科深化建设行动。支持一批事关原始创新支撑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基础学科,以及具有极高保护传承价值的“绝学”、冷门学科,改善相关学科发展生态,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深化科研组织和评价体系改革,健全投入和激励机制,为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夯实长远基础。此外,教育部还将开展博士生教育提质行动。超前布局博士生教育,差异化扩大博士生规模;探索建立招生计划管理负面清单制度,对问题突出的培养单位予以必要限制;优化布局结构,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健全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加大投入力度,改革完善资助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机制,为博士生教育持续发展营造更好支撑环境。南都记者吴单 发自北京【来源:南方都市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新京报快讯 (记者王俊)今天(10月10日),据教育部官网,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要求各高校制定落实计划2.0的具体实施方案,对计划实施高校适度增加教育硕士招生计划,教育硕士、教育博士授予单位及授权点向师范院校倾斜。《意见》提出了目标要求: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办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教育院校和师范专业,以师范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新形态基本形成。到2035年,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为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奠定基础。教师的培养模式在《意见》中做出说明,分类推进卓越中学、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培养改革。其中,培养卓越中学教师,要重点探索本科和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整体设计、分段考核、有机衔接的培养模式,积极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面向培养卓越小学教师,重点探索借鉴国际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经验、继承我国养成教育传统的培养模式。面向培养幼儿为本、擅长保教的卓越幼儿园教师,积极开展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专科层次幼儿园教师培养。《意见》明确,优先支持计划实施高校学生参与国际合作交流、教师教育师资国内访学和出国进修;对计划实施高校适度增加教育硕士招生计划,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完善学位授权点布局,教育硕士、教育博士授予单位及授权点向师范院校倾斜。推进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教师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意见》还表示要加大经费保障。中央高校应统筹利用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等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和其他各类资源,支持计划的实施。各省(区、市)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统筹地方财政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资金和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支持计划实施高校。此外,成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专家委员会,负责计划的指导、咨询服务等工作。对检查不合格的,取消“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改革项目承担资格。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之中,追求高学历、高待遇,成为了许多大学生的追求目标。但是高学历的学生,普遍存在“高处不胜寒”的烦恼,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在今年两会期间,南京大学校长指出:双一流大学的建设,要以内生动力为主,师生应当摒弃功利和浮躁的思想。现在的博士研究生,时常出现申请延期毕业的情形,对博士学生进行适当分流,不适合读博的学生应当慎重对待学历深造。南大的校长认为: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应当从“指标一流”向“公认一流”转变。在高等人才的培养体系当中,高校应该给学生充足的发展空间和时间,但是也不能允许学生因为拖延而延期毕业。据不完全统计,在大学的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当中,大约有65%的博士不能在标准时间内完成学业,继而申请延期毕业。对于申请延期毕业的博士,有的教育学者提出:延期的博士,学校需要实施干预,对其进行合理分流。我国高校中的博士,按时毕业的人数比重并不够,有的被要求3年完成学业,但是时间过去8年了,还是毕不了业。延期毕业的博士群体数量越来越多,引发了不少问题。面对博士毕业难的问题,教育管理者、研究工作者、相关专家学者等等人士,也都在进行深刻的反思,并着手进行改善。从2102年至今,博士教育体系的延期毕业现象,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甚至变得愈发严重。有的学者正在反思博士培养体系、博导的指导体系、教育资源的适配以及学生的自身的问题。在博士人才培养体系方面,高校不能仅仅是在招生时期和毕业时期,严格要求学生,而在博士求学的中间时期,放任自流。博士导师和相关管理者,应当加强博士在读期间的督导工作,对在读博士的学业和生活进行全方位的辅导。此外,从在读博士自身的层面分析,并不是说每一个学生都适合做深层次的学术研究,有的学生可能纯粹是为了博士学历学位。所以对于不适合的学生,应当及时做好合理地分流指导。在研究生的人才培养体系方面,教育部在2019年之初,也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研究生培养单位应当珍惜并用好办学的自主权,科学合理地设置培养要求和学位授予条件,重点抓好学位论文工作,进一步强化导师和学位评定委员会的主体责任。同时,该通知明确要求:对于不适合攻读学位的研究生,研究生培养单位应当尽早对学生落实分流工作,加大分流力度。由此可见,现在有一部分读研学生正在面临分流压力。所以,正在读研的硕士和博士,以后如果申请延期毕业,请慎重对待自身的学业,尽早地严格要求自己。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能够及时毕业,最好还是按时完成学业要求,避免临时抱佛脚,从容完成学业,按时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