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帖子,说的是一大龄女在网上征婚的事情。该大龄女1969年出生,是位博士,目前在北京工作,在外企任财务总监,有车有房,至今单身未婚。大龄女征婚的条件是与她相当,要求对方也在北京工作,也要有车有房,条件也得是博士。网友看到这个帖子后,纷纷发表看法。69年出生的女博士征婚网友1认为,征婚女博士是69年的,对于男性来说,其伴侣价值已经极低了,除了学历之外,没有任何吸引男性的地方。而她要求的对等男士,相对于她来说,其伴侣价值要高得多。女博士用其低价值去换取对方的高价值,显然是不对等的。网友2认为,女博士虽然优秀,但她要求的条件对等的男人,也是极其优秀的,这个年龄层的男人,即使要找配偶,一般也不会考虑年龄这么大的女人,他们往往会把年龄和相貌放在首位,对方钱财越少反而会过得越轻松。网友3认为,像女博士这种年龄这么大的还未把自己嫁出去的,一般都比较难相处,要是好相处的话早就把自己嫁出去了。网络配图,图文无关网友4认为,反正女博士收入也不低,有车有房,这一辈子吃喝不愁了,单身也单身这么多年了,51岁了何必还折腾去结婚呢?还不如好好等着退休颐养天年。也有网友站在中立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网友5说可能是女博士那个年代信息不发达,交际圈窄,找不到合适的,所以就剩下来了。也有女网友为女博士打抱不平,网友6在网上反问说,不生孩子的女人就不值钱了吗?女人的价值就是生孩子?还有网友自告奋勇为女博士牵线,说他村里有一个73年的男孩也没有结过婚,现在居住在城里,是一个圣堂管理者,没有任何负担,最适合女博士了。网络配图,图文无关还有网友感概,有钱男人就像一坛陈年老酒,虽然上了年纪,但是依然有魅力,而有钱的女人则是一坛陈年老醋,是越喝越酸,一般男人都不爱喝。还有的网友认为,女博士至今依然活在少女梦中,但她却忘了几乎没有哪一对夫妻是完全对等的。有情感专家认为,越是优秀的女性越容易在婚恋市场被剩下,一则因为她们的条件要求高,很多未婚男性难以达到要求,更望而生畏;网络配图,图文无关二则,男人优质条件好的,往往不喜欢女强人,而是喜欢条件稍微差一点的温柔漂亮的年轻女性。加之在婚恋市场中被剩下的优秀女性,她们往往不会降低择偶标准,依然会以事业作为择偶筹码,忽略了婚姻中夫妻双方互补的实质,一味要求对方过于优秀,所以优秀的女性脱单也就显得不容易。所以,正确的婚恋观,正确的三观,正确的自我定位,找准目标人群,是优秀单身女性脱单的关键。
小李是清华博士毕业,在北京某著名科技企业担任工程师。但是小李身高不是很高,而且一直忙于学业,所以就一直没有谈恋爱。在学校没谈恋爱,工作后女朋友不好找。要找女朋友还是在学校,比较容易一点儿。也没办法呀,毕业以后第二年2017年看着自己也老大不小了,还单着也不像回事儿,怎么办呢?在某婚恋网站上注册了会员。别说还真管用,没过多久就在网上,遇到了自己的梦中情人。一个西安姑娘,姓沈,叫沈婷。网站上还有照片,从头像来看,长得挺漂亮。单从照片上来看,就是那种清纯可爱型的。这几张照片就把堂堂的博士迷得五迷三道的,以为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交了桃花运啊。终于碰上了自己心仪的美女了,高兴坏了。没过几天就和对方在网上聊的火热。再聊着聊着,他就开始走进对方精心布置的骗局之中。对方的小姑娘啊,就以各种理由让小李转钱。比如请吃外卖,小李就给对方支付了第一个红包,51.5元。想吃冰淇淋,小李又发红包。说也说不太清楚,模仿一下当时他们之间彼此微信对话的状态,看看当时的博士是怎么一步一步被骗进去的。两个人在网上认识的第一天,到了下午快六点的时候。小李发了条信息:到饭点儿了。这不是没话找话吗?你在北京人家在西安你发到饭点了什么意思?你想请人吃饭请不了啊,对吧?这就是没谈过恋爱,不会说话,估计也是没话找话吧。看着时间,说到饭点儿了也是关心。没想到对方却回了个:那你请我啊。小李也不傻,随后来了一句:等我去西安秦,我请你。没想到女孩马上发过来了:现在就想吃。小李说:我现在过不去啊。对方回复道:外卖,外卖也行啊,你给我付款。小李给对方发了个50元的大红包,收了这个50块钱的红包后过了一会儿,女孩又撒娇说想吃冰淇淋。于是男孩又给她发了300块钱的红包,看到红包发过来了,这女孩马上就说:我想问一下,我们才认识不到六个小时,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啊?我会心软的。这情意绵绵的几句话一说登时小李就觉得交了桃花运了,对你的第一印象不错,必须得继续追击啊。他这边儿发了个亲亲的表情给女孩,女孩马上就来了一句:嗯,能给我发个520的红包吗?我发朋友圈,我发朋友圈晒一下。而且还装得特别体贴的说:你发520给我,我还退给你220,那个我就发朋友圈,气死羡慕我的人。你看人家女孩多单纯是吧,不要520,只要300就行了,还退给你220。但是男子汉大丈夫,哪能要你退回来的钱啊。立马发过去520。晚上这一会儿一千块钱没了。不一会小李就在对方女孩的微信朋友圈里看到,那女孩的微信朋友圈写的很让人感动。写的是虽然认识这么短的时间,但是你对我太好了,难道是传说中的缘分?这话一说出来,让小李如在梦中。接下来到了第二天,第二天给女孩就给他发微信说:你在吗?借1200块钱给我行不行?月底发了工资我就还你。1200块钱,小事儿啊,这男孩就马上打了过去。打过去之后,小李问女孩:你借1200元干什么啊?这女孩就等着他问这句呢,你要不问还真不好往下编,女孩看他这么一说,女孩马上就发了个微信的聊天记录。是女孩和另一个人的聊天记录,具体这个聊天记录说的就是这个女孩啊,以前借过朋友钱,还欠我朋友3000块钱,但是这个朋友,这次因为家里人有病啊着急。住院,急需用钱。所以让她赶紧还钱,女孩说手里钱不够,只有一千多块钱,只有一千多块钱那对方就很不高兴,让她赶紧想办法。一看美女遇上困难,那不行啊,那必须得两肋插刀啊,英雄救美啊,2000块钱又汇过去了。、又发过去2000块钱,那女孩还假模假样的说:我28号发工资,我到时候我就还你,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感谢的话了,但是心情特别不好。接下来第二天又开始要钱,以生活费的名义要钱,叫沈婷的女孩向男孩发来微信说:亲爱的,能不能转个千儿八百的生活费给我,之前我把我全部的钱都还给人家了。还以过生日的名义要红包。直接发了一条:今天我生日,有生日红包吗?男孩直接发了红包,还写上爱你一辈子。男孩一开始还觉得自己发的红包小了,又包了个大的生日红包给女孩。就这样络绎不绝的发过去了,男孩给女孩转的钱是越来越多,一个北大博士就这样被骗子玩的团团转。总之这个自称叫沈婷的女孩,在短短几天里,大约四天的时间里,就先后通过买手机,买车票来北京,看你等理由,陆陆续续索要红包。小李就通过支付宝微信,给她转过人民币大约7463元。直到最后一天,她的火车应该到北京了。也就说两人相约好了,该见面儿的时候。小张激动万分的,终于见到梦中情人啦,终于可以见到美丽可爱的小姑娘了。可是什么都没见着,只见到了一条短信,短信说:哎呀,我来不了了,我路上出车祸了。出车祸,住院要花钱,等等等,接下来一系列呢,那钱可不会少。这时候小李,终于明白过来了。好像不对劲儿,没那么巧吧,于是就多了个心眼儿。他当时并没有恼羞成怒,而是为了保留证据,把手机聊天记录都做了保存。从那之后小李开始玩儿起来了。那女孩微信以不同的身份进来啊,一会儿说是这个女孩的同学,还有说是这个女孩的亲友。女孩还说我出院了我病好了,我出来了等等。不断的给他要钱,但是小张这一次再也没有往那打过一分钱。女孩一看再也要不到红包了,自己忍不住了,主动蹦出来,承认了自己是骗子啊。窗户纸就此捅破,小张到自己所在地派出所报了警。公安机关就马上立了案,根据微信转账记录,公安机关于7月初逮捕了犯罪嫌疑人徐某。说了怕你们都不信不仅不是小姑娘,而且是一个30多岁的中年男子,弄了半天是一个抠脚大叔啊。后来经法院审理认为,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通过网上交友可以,但是一定得提高警惕。不能别人说什么信什么。尤其是关乎到金钱的问题,多数网上骗子都是为金钱而来的,网上交友凡是涉及到金钱的一定要提高警惕。
2017年7月,有关“男博士网上征婚,6天被骗7400元,骗子声称报警炫耀骗术”的多篇文章在网上疯传,引起广泛关注。“青年观察家”也曾发文对此事件进行详细梳理(传送门→《男博士网上征婚,6天被骗7400多元,自曝全程聊天记录》 )。 此案昨天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骗局中冒充女性的男子徐某以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宣判后,被告人徐某没有当庭提起上诉。 男博士网上征婚,被骗7400多元 小张2016年博士毕业,在北京某著名科技企业担任工程师,收入不菲,因为身材不高、忙于学业,一直没有谈恋爱。2017年,他在某婚恋网站上注册成为会员,5月22日认识了西安姑娘“李婷”。 从头像和发来的自拍照看,“李婷”相貌清秀,声称自己在华润万家超市工作。5月22日傍晚,“李婷”以让小张请吃外卖为由,向小张要了第一个微信红包50.5元,接着以想吃冰淇淋为由,又向小张要了第二个微信红包300元。 接着,“李婷”告诉小张,小张对他的好让她很感动,能不能给她发个520红包,她想截图到朋友圈炫耀,而后会给小张退钱,小张支付520元后,没有要求李婷退还。 第二天,小张突然被拉到一个名为“华润行政一部交流群”的微信群内,“李婷”的同事以偷偷解锁李婷手机为由,要求小张发红包。 小张发红包后不久,“李婷”向小张借钱,声称因为同事偷拿自己手机向小张要红包,两人吵翻了,现在需要向同事还之前欠的钱,并发送了两人吵架的聊天记录。小张陆续通过支付宝,转给收款人李某某3200元,替“李婷”还款,并应李婷要求,转账生活费888元。 后来,“李婷”以买手机、买车票来北京看小张等理由,陆续向小张索要红包,7月22日至7月25日4天内,小张通过支付宝、微信陆续支付7463元。 但是到了火车应该到达北京、两人相约见面时,小张没有见到漂亮的“李婷”,只得到了一条“李婷”出车祸的消息。 此时小张终于意识到,自己认识“李婷”,可能不是个美丽的邂逅,而是个骗局。 随后,“李婷”同事、“李婷”病愈后再次出场,却再也没有顺利要到红包,骗局被揭穿后的“骗子”并没有乞求或者拉黑小张,而是高调地和小张进行“业务讨论”。 “李婷”声称自己是女的,支付宝和微信都不是实名,而是购买的,“绑定的是男的名字”。微信绑定的卡也是别人的,自己有方法洗钱。自己“猎物太多,忙不过来”“微信几十个同时用”,骗了很多人,而即使有人报警,“警察不管”。为了展示实力,向小张发送了数额为177484.98元的微信零钱截图。 详细了解这场骗局之后,小张对此进行了简单总结: (1)一共被骗的钱财:7462.12元,有一些小的零散金额没贴出来。 (2)个人问题:有朋友说我人傻钱多。人傻我承认,刚从学校步入社会还不满一年,没什么心机、城府,看人也总忘往好的方面想;钱多就真不是了,都是我的血汗钱,每次转账我也很心疼。另外也有说我好色的,我找女朋友的标准是相貌普通就可以了,但是并不拒绝漂亮的。我的愿望是找个个头高的,让自己的孩子长高点,不用受我这样的委屈。对对方学历和挣的钱没有要求。 (3)关于女方经常向男方经常要钱这个问题,爱财的人并不都是骗子。我以前谈过一段感情,小姑娘也是个财迷,没见面的时候已经给她买过很多东西了。这是一个缺点,我为人比较包容。 (4)朋友们多次提到要我视频,但仔细分析一下整个过程,她一直在强调自己手机不行,早就埋下了不能视频的伏笔,骗子的功课做得很足。 警方立案,骗子竟是无业男子 2017年6月17日20时,小张到自己所在地派出所报警,公安机关当日立案。根据“李婷”的微信账号及支付宝收款账号,公安机关于7月初锁定犯罪嫌疑人徐某。 经过网上追逃,7月31日,在徐某老家派出所的帮助下,海淀公安在安徽省安庆市徐某的老家将其抓获。 最让警方惊讶的是,徐某不但不是聊天照片中的“李婷”,不是女性,而是一个31岁的无业男子。 庭审中,在公诉人和法官的讯问下,徐某交代了案件的全部细节,不只是骗钱,之后的炫耀,也是骗局的环节。 徐某在庭审中供述,自己在百度贴吧上学会了这种诈骗手段,想试一下,微信号是用自己的名字实名注册的,绑定的银行卡也是自己的,但照片是从网上下载的,收款的支付宝是自己妻子的账号,同事是自己用另一个账号假扮的。 徐某供述说,自己确实说过“骗过很多人”、“报警没人管”这样的话,是“为了让他不要报案”;自己骗过几个人,但除了其中的一个张某,其他人“都是用微信附近的人找我聊天,他们发给我一些红包,有的几毛钱,有的几块钱,总共也就几十块钱”;而那个展示自己实力的微信零钱截图,是通过微商截图软件伪造的。 经法官核对徐某的支付宝、微信、银行卡相应明细,没有找到截图对应的大额零钱余额或对应转账流水。此外,根据账单显示,确实存在其他千元金额不等的红包、微信转账的流水记录,但因尚无其他人报案,该部分钱款不能证明来源和用途,没有纳入指控范围。 网上交友恋爱需提高警惕 庭审前,被告人徐某家属将涉案钱款7463元退交法院。 徐某的辩护人称,徐某系初犯,且已经退赔诈骗所得,认罪态度较好;公诉方认为,徐某不但虚构身份、假意恋爱骗取对方财物,而且被发现后传播不予立案等不实言论,对被害人造成较大伤害,社会影响恶劣,应予惩处。 海淀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最后,法院判处被告人徐某有期徒刑8个月,罚金1万元。 此案主审法官表示,虽然本案中,无法立案、诈骗多人、收入不菲等确实属于徐某编造,但目前通过假意恋爱、索要红包等方式诈骗他人钱款的犯罪手法并不鲜见,而且罪犯均为男子。 少数案件中,会出现罪犯供认作案多起,但因无人报案或虽已查找到汇款人但因汇款人嫌麻烦不愿作证,最终无法对其全部行为定罪处罚的情况。 法官提醒,要提高网上恋爱交友的警惕性,不要因为小额红包、借款放松警惕;一旦发现犯罪可能,及时搜集、固定证据并报警。 综合 /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姜楠 王亦君)、北京海淀法院、新快报公号 编辑 / 张浩祯
水比天娇原创,抄袭洗稿者必究。《增广贤文》里这样说道:“善为至宝深深用,心做良田世世耕。”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当中,我们经常体会到的一点就是善念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丝美好和光亮。也许很多人每天依旧为了生计而在不停的奔波,为了利益尔虞我诈,但心底存有善良和获得利益其实并不总是相冲突的。好比婚姻。条件优越在世俗的眼光里确实也是择偶的资本,但是因为自己某些方面占有优势就恃宠而骄,因此在婚恋中提出匪夷所思的条件,甚至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要求对方毫无底线的包容自己,不惜失去对方自己的人格和信仰,这就远远超出了强弱不均衡的两性关系所能承受的底线。自重者然后人重,自轻者便是人轻。不管是男人亦或是女人,在结婚前有自己的坚持,对于开出的条件不肯轻易妥协,对将来的婚后因来讲,未必是件坏事。只是在提出条件的时候,要三思而后行,因为你的条件,也从相应的程度上代表了你的个人修养和人品。35岁的女博士薇薇安在征婚失败后有些失落,她认为自己宁缺毋滥的择偶标准并没有是没错,错的是大众不懂得欣赏她这种独立的精神。她在征婚启中这样写道:35岁女博士,月薪5万有房有车,房子全款,位置在市中心,面积一百二十平米。婚后房子可以加上男方的名字。意图寻找相貌中上、真心过日子的男士作为伴侣。其他可以随眼缘,但有一条不能将就,男士必须答应婚后和父母不再来往,婚后子女必须和女方同姓。薇薇安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了这条征婚消息,网友在底下炸了锅,她遇到了群嘲:究竟是什么样的自信,让这个女人认为自己有能力让一个男人甘心抛弃自己的父母、放弃自己尊严?一定程度上来说,薇薇安的条件除了不能和父母来往,其他并不苛刻。但是,恰恰就是这一条,挑战了所有人的道德底线。百善孝为先,且不论生而为人我们必须尽到为人子女的孝道,就从婚姻的角度来说,婚后不和公婆一起住还可以理解,但是完全和父母撇清关系的婚姻,除了一些特殊原因外,少之又少。甚至有网友在底下留言:你的征婚彻底暴露了你的人品,记住,善念永远比钱重要!薇薇安从小和母亲一起生活,她从小目睹了因为母亲和奶奶的不和,而导致父母经常为此吵架,最后婚姻破裂的整个过程。因为这个阴影伴随了她的整个成长过程,因此她在成年后发誓,将来就算是结婚也绝不和婆婆一起过。薇薇安的征婚不了了之,但是留在这个女博士征婚背后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思索:当征婚条件和大众所认知的善念相冲突的时候,这本身是人错了,还是开出的条件错了?网友陈小拙:父母生养了我们,如果非要在婚姻和他们之间做选择,我宁愿选择一辈子单身。薇薇安之类的女生条件的确很优秀,但是男人大可不必为了攀附女人的钱而出卖自己。假如为了一套房子连父母都不要了,这简直就是失去了做人的底线。其实,薇薇安的条件暴露了一点:自身虽然优秀但对自我认知不足的人,很容易在择偶时迷失方向。因为童年留下的阴影和遗憾,导致她一叶蔽目的认为只要和公婆撇脱关系婚姻就能长久,这难道不是因噎废食吗?两性相处,最关键的还是两人是否默契,契合度的高低并不因为其他人的插手而有大的改变。曾经的遭遇,让这名女性的择偶标准脱离了原有的轨道,只源于自身的经历把错误的认知强加于未来伴侣身上,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也会让人望而生畏。要知道,人之初性本善,人们很容易从你的初次言行中判断你的人品和修养,薇薇安的这条征婚让人感觉不到善念,只有骨子里深深的冷漠,自然会吓退本来有希望成为伴侣的男人。现在的人都讲究实际,在谈到条件优秀的对象时,他当然不仅仅要看你能给他带来什么好处,还乎观察你对将来的这段婚姻能否“持久输出”,自己的牺牲能否换来一定的回报。薇薇安在征婚里说的很清楚,如果答应她的条件,在房本上,就会加上男方的名字。只是可惜,她思路是对的,但是用错了方式。假如一个男人肯答应这些所有的条件和她结婚,但前提是背叛自己的父母,以此换来衣食无忧的日子,你认为他的良心能安宁吗?背负亲戚朋友的指责和骂名来负担一份用尊严换来的婚姻,这样的婚姻根基本身就是用不负责任堆砌的。自傲,自大,目中无人的择偶条件,其实往往是把双刃剑,刺伤了别人,也刺伤了自己。即便不能成为伴侣,在择偶或者相亲甚至是普通的两性相处时,能多为别人考虑,留下你的善念,其实也就是在为自己积累人气和好感。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换位思考,假如遇到条件比你更加优秀的对象,对方在明显自己都做不到的情况下强行要求你跨越道德底线,做出令自己陷于不仁不义的选择,你还会对这个人继续持有好感吗?很明显不会。网友说闲话的梭梭子:如果不能战胜内心的障碍,建议薇薇安女士还是保持单身,比你条件好的男人多了去了,没必要为了你和父母闹翻,女人可以强势,但不能不善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徒。每个人在择偶时,都会有自己的打算,这本无可厚非。只是,为了一己之私,而罔顾人伦,需要牺牲别人的亲情来成全自己,未免太过于自私。婚姻可以是排他的,但绝不能是自私的。除了爱情,婚姻里还包括了亲情。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没人能进入婚姻后理所当然的把孝道抛之脑后,这和古往今来的礼法背道而驰,被世人所不齿。而善良,是你所留给爱人最初的、也是最美好的印象。张爱玲说过这样一句话:“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这种不计成本代价的喜欢,前提必须是你具有人格的魅力值得让他为此卑微和低头。假如你所标榜的爱的定义远超于你的给予,依旧孑然一身的你,应该是时候仔细思索,究竟是爱错了,还是你的人出错了。-END-我是水比天娇,期待阅读更多往期作品的朋友们,欢迎点击关注哦。
从1983年我国诞生了第一位本土女博士徐功巧以来,目前中国在读博士研究生中女性占博士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在普罗大众的眼中,女博士,第三类人,应该是找对象的困难户。有香港学者这样说:社会对女博士有一种天然的异样观感,第三类人的标签附加在女博士身上,社会烙印让她们产生一种惧怕“被剩下”的负面情绪。甚至曾经有网友调侃说,能征服女博士的只有圣斗士。其实,大众对女博士的情感聚焦,早就显露端倪。在《中国新相亲》节目中,就有过一位上海名校的文科女博士。节目组给她的标签就是“母胎单身,从未恋爱”,而她表达的诉求就是“想要寻找一位像电影《我的少女时代》里王大陆那样的男生”。本图来源:网络尽管女博士打扮精致,学历够高,但她一出场,瞬间就有两位男孩率先放弃。理由就是:本图来源:网络和“劈腿4男博士”的复旦女博士不同,这位女博士的零恋爱经验也遭到了异性的质疑。本图来源:网络尽管最终女博士成功牵手帅气“王大陆”,我们却不能断言这是否只是节目效果。NO.1为什么女博士的婚恋问题对大众有这样的吸引力?我们还得从“婚姻挤压理论”说起。什么是婚姻挤压?在一夫一妻制下, 由于婚姻市场供需失衡, 婚姻市场上可供选择的男性和可供选择的女性人数相差较大、比例失调,就可能导致男性或女性不能按传统的偏好择偶, 婚姻行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这就是婚姻挤压。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偏高,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生育率总体下降,加上我国传统的生育观念就是偏好男性。这也导致了出生性别比的持续失衡,渐渐引发当今的婚龄人口性别比失衡,带来婚姻挤压问题。有社会学家发现:男人大多数倾向于娶更年轻的女性,对受教育程度的重视度并不非常高。因此, 当男性向外求偶时,“下向婚”的几率更大;而女性偏爱“上向婚”。也和ABCD男女理论一样。当把男人女人分成ABCD四个层次,主流都是A男配B女,B男配C女,C男配D女的结果。最后就剩下了A女和D男。也就是说,最底层的男性和最上层的女性因为缺少可以匹配的异性,比起普通人更可能陷入单身。抛开客观因素,我们可以看到,女博士婚恋问题只是当今婚恋市场的冰山一角,也只是媒体想让受众看到的,受众自发想看到的。本图来源:搜狐当在百度搜索关键词,我发现:女博士嫁不出去 找到相关结果约317,000个女博士相亲 找到相关结果约2,880,000个女博士不婚 找到相关结果约455,000个女博士配偶 找到相关结果约332,000个女博士剩女 找到相关结果约443,000个事实上,对女博士的种种臆想和偏见,也来自于“仇富心理”和死灰复燃的“读书无用论”。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历,尽管这些年读博人数渐长,但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依然是凤毛麟角。NO.2普通老百姓身边,能有几个博士生?对于女博士的印象,更大多来源于影视剧、报纸、电视新闻和网络。人们所有的仇富心理,是当一些人打破几千年的“等贵贱,均贫富”后,人们对社会富有阶层,甚至是精英阶层,产生的怀疑、迁怒、嫉妒、蔑视、不屑、愤懑、仇恨等复杂的心理状态。女博士,在学业事业上比“大多数”表现的更为“成功”,起码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能拿来比较的只有婚恋,但实际上婚恋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不限于女博士。媒体深谙这一道理,于是不断将“女博士”的愁嫁作为卖点,迎合大众取向。媒体对女博士的符号构建起了很大的作用。“博士”两字本身就带着男权色彩,而为了博人眼球,“女博士”、“女教授”、“女校长”成了焦点。媒体对于女博士性别的关注要比对其能力、 成绩的关注大得多。甚至有无良媒体捏造新闻,开篇一张图,后面全靠编。上个月一条关于“36岁女博士征婚条件苛刻”的微博在网上流传。这条微博能上热搜的原因是,一名36岁女博士提出的结婚条件是“80万彩礼,50万车,准一线城市的独栋别墅(要求写女方名),而且女方母亲还表示“永远不愁嫁”,文中一并附上了这名年轻女子的照片,俨然是一篇有图有真相的新闻。一石激起千层浪。“女博士”、“征婚”,最具有话题度的关键词一拼凑,立马在网上掀起大战。在相关微博的留言中,许多不明真相的网友言辞激烈地批评了女博士群体。本图来源:微博人们好像并不关心女博士的学术上的成果,也很少对女博士做出正面报道。更有甚者,在博士面试现场,有男导师问候选人:“你要如何平衡家庭和学习?”NO.3知乎上,更有人提问“为什么颜宁不结婚?”本图来源:知乎颜宁在《开讲啦》提到过,曾经有学生问她,《欢乐颂》里的安迪,工作强度没有你的工作强度大,可是你看她赚多少钱啊?你每天工作那么辛苦,可是你的工资比她少好多,你看人家的衣服多漂亮,你心里难道不会不平衡吗?颜宁反问他,那你觉得安迪一定比我幸福吗?或许大家应该多给女博士们一些空间。除了博士头衔,她们更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污名化以后,如果走近女博士圈,你会发现她们既不是传说中的灭绝师太,更不是坐收5篇SCI的情蛊蛊后。她们少有一些坚定的“不婚族”,许多人只是愿意步入婚姻生活,渴望爱情和家庭,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的普通女孩。她们有自我实现的意识,并将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学业上,既要承受来自学业和导师的压力, 又要承受来自家庭、社会舆论的压力,加上各类真假新闻的频频爆出,致使“女博士”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由教育部发布的《2016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女博士生人数为132132人,占博士生总数的38.63%。最后,正如作家罗丝安·雷克所说:“这些女性正在向自我实现的金字塔尖前进,但作为未婚女性,她们却处于被中国社会所接受的底层。”如果偏见能解除,或许这些女孩的将来可以更精彩。来源:募格课堂投稿,转载请在原文下开白
文|夏安来欢迎关注:说教育毕业就结婚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即逝。当年的”非主流“时代的小孩,已经渐渐都长大成人,成为新的一波结婚大军。不过,在90后中,他们的婚恋史要么特别早,要么就是特别晚,25岁还没有谈过恋爱的人比比皆是,但是呢那些从初中就开始在一起的人,最后大学毕业结婚的人也有不少,一起从校园走向婚纱,这样纯洁的爱恋,真是让无数人羡慕。近日,985院校的上海交大的一对学霸情侣,一毕业就举办婚礼了,而且还要双双去美国读博士,拥有了校园恋,还要继续校园婚,真是浪漫!男生认为,女生花四五年的青春陪伴不容易,早点结婚是好的选择。网友猜测新人的家庭地位 大学一毕业就结婚的还真不在少数,大多都是双方都在工作了,或者至少一人在养家糊后了,但是双方还在读书就结婚的人就比较少了,因为读书期间没有收入来源,不可能结婚了,还要向家里要钱生活吧,所以我们听说校园恋很普遍,校园婚就少见。但是两个人一起奋斗成长的经历,也是非常有意义!对于这对势均力敌的博士夫妻,网友们不禁好奇,二人的家庭地位是如何的?这么厉害的老婆,老公也该很骄傲吧! 令人羡慕的学霸情侣其实仅仅只是结婚,也没必要登上全网热搜,其主要原因还是与我们的普世价值观有联系。一般认为优秀的男生,随着年龄增长,在婚恋市场中绝对是处于升值状态的,而且还是留学美国的博士生,未来一片光明。如果不是真爱的话,按道理确实男生更不急着结婚,但是选择现在结婚是对女方负责任的行为,既然早晚要结婚,为何不早早彼此携手前进呢?反之,女生随着年龄增长确实会选择余地变少,毕竟绝大部分女性还是喜欢年长或者年纪相仿的男性,等着女博士毕业后,周遭符合条件的男性可能就少了十分之九了!最后小编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一起从校服走向婚纱的青梅竹马,要好好珍惜彼此的幸福!不负深情!
本文由【早安收信人】原创点击右上角加“关注”,每天都能收到文章推送!有人在北京的相亲角,看到一个42岁女博士的征婚帖,要求男方必须年薪300万,且有房有车,还需要本地户口,条件之高让人诧异。看不到姑娘的容貌,但凭声音听,并不出众,当然也许人家还不错也不一定。有男生问她:这么大年纪了要求这么高,能不能放低一点,比如说年薪100万行不行?姑娘斩钉截铁回答:绝对不行。可以预见,这又是一个让人“吐槽”的帖。42岁,女博士,相亲,必须有房有车,年薪300万起步,无论从哪个词来看,都会被广大网友喷。社会很现实,你想得到什么,自己必须要拥有什么,而那些所谓的优质的大龄单身女,如果拥有高学历、一定的经济基础,虽然不至于说抢手,但起码这样的她们不畏惧孤独到老,因为安全感她们有。但还有一部分,自身条件一般,仅仅拥有一两个优点,但对于另一半的要求却颇多的,这类人才是应该被抨击的人,而抨击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她们认清现实。现实是很残酷,但是大龄女性们,早一点知道真相,其实也未必不可。男人愿意娶女博士吗?或者说,女博士对于男人来说有加分吗?为此我去问了很边一些单身男性,大家普遍表示并没有。而相反,一个女生如果长得可爱、漂亮、年纪轻,反而很有优势,至于她能赚多少钱,大部分人并不看中。那么为什么在男生这里不受待见的“女博士”,到了女生那边就成了“砝码”?很显然,女性在进步了,她们已经跳出了古时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误区,也深信知识能改变命运,知识能让一个女性拥有内涵,变得更有魅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高学历让她们有自信。但她们错误理解了男性,她们以为男人是那个不肤浅,有见识,有独特魅力,同时会被女性内涵吸引,而不计较一些外在,比如样貌、年纪这些东西。事实上,大部分男性无论怎么进化,始终都希望找一个年轻漂亮,又单纯可爱的小姑娘,这是因为和这样的女生在一起更放松,更没有压力。而高知又好强的“女强人”,其实并不是他们的理想型,对于男人而言,这样的女人可以当红颜,当知己,当事业伙伴,但是绝对不适合当妻子。独立又求胜心切的“女强人”为什么不适合当妻子?很显然,这类女人有野心,有主见,想要做什么一定会达成,甚至有些人的能力让男人都感到害怕。直白一点说,女人想要成为“女强人”,要么就是自己没有靠山给自己赚安全感,要么就是被身边的男人逼成了“女强人”。说到底,女人赚钱,想要独立,是自己给自己赚取安全感,或者说给自己留“后路”,万一婚姻的形式不再,跳出婚姻之后的也不会一无所有。但在一段感情里,太“独立”的人其实往往都不会太幸福,因为独立就代表了私人、自我,会忽略身边人的感受,甚至于会因此有所牺牲,如家庭的时间,精力。再则说,婚姻需要的是互动,如果你什么都自己干,久而久之男人就会觉得“你并不需要他”。虽然最好的关系是:偶尔在婚姻里释放你的“弱”,让男人对你有保护欲,觉得自己被需要,而在他需要你安慰时,你又能变成人生导师,帮他排忧解难。自古以来中国就有“门当户对”一说,按道理来说,能和这位女博士“门当户对”的,也只有本地人,博士学历,年薪是不是300万,有没有房车都不确定,但起码得和她相当,这样的人有妈,肯定有,但可惜,这样的人是不会选择她的。因为同样年纪的男女之间,理解力不一样,需求又不一样,所以长此下去,这类“高知”女人都不会找到她所谓的理想型。不仅如此,她还会遇到很多“挑刺”,男人嘲笑这类女人年纪大还要求高,所以高龄的“女博士”虽然智商碾压大部分女性,但是在婚恋市场上始终没有优势,甚至她们以为的“加分”,最后反而成了“减分”。当然,我并不是鼓励说“女性不要读那么多书”,而是在读书的同时,思想也要跟上,个人的能力也要提升,最重要的是生活方面的兴趣也要扩大,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除了读书之外还有趣的人。除此之外,最好也要做好孤独到老的准备,因为生活从不是偶像剧。今日互动:抛开年薪300万不说,你会娶一个42岁的大龄女博士吗?欢迎留言讨论!
军校博士研究生是生活在军队里的特殊群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他们婚恋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日益突出,如不及时得到解决,可能导致各种心理问题、产生各种异常行为。不但会给本人带来悲剧、给社会带来损失,还会浪费国家和军队的教育资源、影响军校的社会声誉。因此,关注军校博士生的爱情、婚姻问题,对于加强军校博士生的管理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是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的。对此,国防科技大学的罗安民等人设计了一套专门针对军校博士生爱情、婚姻各方面的调查问卷。同时,还以座谈会和个别交谈等辅助方式对军校博士生做了比较全面的了解。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大概了解了军校博士婚恋的问题、产生的原因等。一、军校博士婚恋凸显的问题1、主导价值观多元化发展,价值取向干扰较大以被调查的博士生的择偶标准为例,82%的人会考虑对方的收入和家庭条件;46%的人表示“只要人品好、性格好,经济条件差一点没关系”;52%的人希望未来的另一半学历相当、有事业有社会地位,从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素质来考虑。2、婚恋主观幸福感对学业影响较严重婚恋虽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是在有的人身上,会影响其他生活。不同来源渠道的信息都表明,博士研究生虽然在学术上有很高的造诣,但也由于专注学问疏于情感体验,普遍存在主观幸福感较弱的现象。调查中发现,有个别人在结婚前对对象没有充分了解,导致婚后吵架不断,严重影响学业。3、存在忽略道德、制度和法律的倾向对于军校博士生来说,婚恋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行为。调查结果显示,84%的博士生认为有必要在恋爱观问题上“对我们进行法制观念的教育”,这种教育“符合我们的实际”。确实,在现实中存在少数博士生把“爱情至上”作为行为的价值取向,他们清楚地知道道德舆论的作用,但过分的“自我”导致情感随意膨胀,极易出现违背道德的现象。4、对未来考虑不足博士生最终都将面临分配,这就意味着他们的婚恋生活中各种因素并不会一成不变。已婚博士可能要面临两地分居、家庭生活的重担;未婚博士同样面临着毕业后分配的各种问题。未来存在着潜在的变数,调查结果中有四成的人对前途不确定,虽然做好了克服困难的准备,但难免会在面对困难时拿不定主意,从而影响决定。有的人因不堪忍受两地分居有的选择离婚,有的花大量精力进行人事调动,甚至于影响分配的正常进行。5、婚恋容挫能力不强在遭受失恋的打击后,博士生们首先会想到什么呢?调查发现,排在第一位的是“调整心态后遇到合适的再找”其次是“等到自己各方面成熟再说”和“随缘”。从心理学角度上说,一个人遭受挫败后,首位心理归因指向什么,最能反映道德准则和社会化程度。在情绪的调查方面,九成以上的人会沉闷、抑郁;主动找其他方式排解的有48.3%,还有33%的人容易出现偏执的年头,比如一直单身或者不再相信爱情等。关于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呢,有来自自身的原因、也有来自生活环境、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总结了一下,大概有以下几方面:自我放松,随波逐流学业任务重,精神压力大就业选择受限,社会影响加大婚恋观念发生变化,教育引导相对滞后你还有什么其他看法吗?欢迎评论区留言哦。更多关于军校博士生的婚恋以及生活、学业等问题,请点击下方链接哦!来源:国防科技大学 罗安民 洪钟
一、女博士婚恋问题的由来话语建构女博士婚恋问题最早见报于20世纪90年代,多以“白天愁论文,晚上愁嫁人”、“老大难”、“剩女”等负面形象出现。腾讯网《剩女时代谁来结束单身女博士》一文称清华、北大、中科院三所高校里接近80%的女博士处于待嫁状态,60%的女博士连男朋友都没有,女博士成为“剩下的果实”等。这种负面形象从何而来?不排除个案存在的可能性,女博士媒体形象的报道立场、报道主题与报道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该群体的刻板印象。比如报道立场以负面优先,而报道的主题则集中于女博士情感生活所遭遇的不幸,并通过重复报道模式强化报道效果。可以说,正是大众话语逐渐塑造了女博士“婚恋难”的刻板形象。中国传统的梯度婚配模式决定了男性择偶倾向于选择年龄比自己小、学历比自己低的女性,高学历教育推迟了女博士介人婚姻市场的年龄以及较高的择偶标准导致其在婚姻市场上处于非优势地位,与此同时,高学历、高收入的女性更有可能面临择偶资源限制,传统文化“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持续支配着两性社会角色的建构,使女博士在家庭和事业之间遭遇角色冲突。二、女博士婚恋难问题的分析“婚恋难”的问题合理性婚恋行为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在于其情感性,情感性意味着个体行为更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因而婚恋难易程度的可测度性和可比性更加难以把握。无论是大众话语还是已有研究都较少关注“婚恋难”的判断标准。从认知视角出发,以“择偶难度感知”和“压力来源”两项指标测量女博士对“择偶难”程度的认知。当被问及“是否觉得女博士择偶难”时,一半的女博士认为存在“择偶难”,值得一提的是,持此观点的女博士中六成是未婚的。不到一半的女博士将之归因为女性高学历让男性望而却步,三分之一的女博士认为长期求学错过婚恋最佳时期,而认为女博士择偶标准高导致“择偶难”的比例仅为2成,过半女博士认为存在择偶难题且主要归因于年龄大、学历高和择偶标准高。年龄作为女博士择偶的第一道关卡影响作用到底多大?相关数据呈现,总体上八成女博士处于或婚或恋的状态,但婚恋状态在年龄分布上呈现显著差异,婚恋年龄主要集中在25~34岁年龄区间,同时随着年龄增加未婚单身比例下降,30岁及以上年龄区间未婚单身女博士的比例不到2%。“学历”以及“择偶标准”变量也面临着是否选取了合适的参照标准的问题。学历影响女博士择偶一直被作为不证自明的准则,然而调查数据表明,44.2%的女博士对伴侣学历并没有明确要求,50.4%的女博士认为伴侣学历需要达到本科或硕士学位,而要求伴侣必须为博士学位的比例仅为5.4%。相比较而言,伴侣的“性格脾气”(32.84%)、“能力才干”(29.21%)和“健康状况”(13.44%)成为女博士择偶的三大标准,家庭背景、相貌气质、兴趣爱好、经济收入等因素也考虑在列。因为缺乏同性别或性别问择偶标准的比较分析,难以判断女博士择偶标准的高低。一项对年轻人的千人两性人格特征调查表明:女性对男性的评价和男性对自己的评价几乎完全一致,而男性对女性的评价则与女性对自己的评价有很大出入。“女性是被造出来的”,就算性别气质的心理过程是有意无意建构的结果,但它通过社会关系被制度化地再生产出来。“年龄大”、“学历高”、“择偶标准高”的女博士所感知到的“婚恋难”是父权文化凝视下的真相还是社会建构的刻板印象呢。三、女博士婚恋难问题的产生的社会原因1. 在中国传统的社会制度与家庭制度中,男性家长具有最高统治权力。因而“为了巩固婚姻家庭制度,社会建立起一整套以男性利益为中心的生活规则,约定俗成的择偶方式便是其中之一。”它常常被表述为“男高女低”或“梯度婚配”,即是男性择偶倾向于选择年龄比自己小、学历比自己低的女生。在男性素质与男性社会地位普遍高于女性的传统社会,由于男性“平娶”成功率远低于“下娶”婚配策略,由此逐渐形成的梯度婚配所导致的部分高学历和高收入女性面临的择偶困难则更多地表现为“文化性婚姻挤压”,即由于婚配文化导致的部分男性和女性发生择偶困难的现象。2. “门当户对”意味着人们在择偶时受到社会阶层、文化背景等因素的限制。社会学家默顿将择偶标准分为两大类,一是工具性标准,包括经济、社会地位等;二是情感性标准,包括感情和谐等因素。“男高女低”梯度婚配让人质疑的是传统文化对成长在中西文化交融时代的当代青年群体的影响力和约束力。点击伴随着理性化和市场化,个人的择偶婚恋行为同时受到情感标准和工具标准的双重驱动,具体到242名女博士,情感理性相关指标(如性格脾气32.84%、兴趣爱好5.33%)和工具理生相关指标(能力才干29.21%、经济收入4%、家庭背景2.4%)共同影响女博士的择偶标准。3. 文化性的婚姻挤压则可以通过婚恋观念的更新和变革得以缓解甚至消除,但两种类型的婚姻挤压都面临着解决方案的滞后性问题。社会学家发现了“文化堕距”,即文化变迁远没有社会变迁来得快。面对未来严峻的男性结构性婚姻挤压,“男高女低”的婚恋观和婚配策略已不再适应社会需求,“优势”人口(在收入、教育等方面具有一定择偶资源优势的人口)将占据婚姻市场竞争优势,“平娶”、“平嫁”或“下嫁”都将成为常见的婚配竞争策略。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丰富的文化资本及其承担家庭责任能力的增加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削减女博士在婚姻市场上的年龄劣势。4. 社会性别分工与婚姻家庭关系,让我们从性别分工切入两性家庭关系与女博士面临的角色冲突。“家国同构”的传统使得家庭始终作为中国社会的基本分析单位,因而“公共性父权”能够以“私人化父权”的形式出现在家庭关系中,形成“男主外、女主内”性别分工。从劳动分工中扮演和面临的压力不同出发,认为男性角色的社会负担和压力重些,女性负担和压力多体现在家庭角色上。1949年之前,女性角色主要围绕家庭展开;1949~1978年间,男性与女性在生产和生活的诸多指标上的平等化水平都较高;1978年后,市场化改革带来性别分工的重新配置,致使改革初期大量女性下岗回归家庭,家庭权力关系一度复归到1949年前的状态,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现代中国的劳动性别分工逐渐突破传统的内外格局,男女共同参加社会劳动业已成为当前社会分的主流趋势。但目前仍有学者将女博士在婚姻家庭和事业发展之间存在的角色冲突归纳为“来自家庭、职业、学术方面的有形性别束缚和身份认同的无形发展屏障。四、女博士婚恋难问题的产生的家庭等个人原因如果将女博士角色冲突归咎于“学历惹的祸”未免流于表面,其实质是婚姻家庭制度变迁与性别社会分工变革对两性角色及角色关系的重新定义。发现女博士家庭所面临的角色冲突具有明显的非经济特征,结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家庭角色冲突主要围绕三个层次的核心需求展开:生存需要、关系需要与成就需要。1.生存需要是为满足家庭存活而提供的生理及安全保障,主要反映为个人及家庭收入水平两项指标对夫妻关系的影响程度。经济因素对家庭关系的影响随着个人及家庭收入的提高而减弱,同时经济因素对女博士家庭关系的影响较小。由此可见,女博士家庭面临的角色冲突在生存需要层次表现并不明显。2.关系需要满足家庭成员的情感需求,婚恋满意度和家庭地位成为影响夫妻的重要因素。围绕家庭地位与两性关系的研究是当前家庭社会学的研究重镇,大多数结论证实女性对家庭贡献的提高以及教育差异的缩小等因素使得传统社会性别文化对女性束缚逐渐减弱,夫妻关系趋于平等化。3.成就需要冲突更多指向职业发展,关注于家庭成员的自我实现。其中女博士对学业/事业投入的精力成为影响家庭关系的主要因素。从242名女博士调查数据看,65.7%的女博士认为自己具有强烈的家庭意识(相比较28.0%的女博士更看重事业),尤其是处于婚恋状态的女博士更加重视家庭,未婚单身的女博士在家庭和事业重心选择上比例相当(各约占50%),而处于婚恋状态的女博士对家庭的重视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递增,30岁以上年龄区间,80%的女博士认为家庭比学业和事业重要。正是主观上强烈的家庭责任与行为上的事业取向给女博士带来多重压力,不同压力紧张度将使得女博士面对不同程度的角色冲突。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女博士家庭面临的角色冲突受经济因素影响较小,主要集中于关系需要和成就需要。是否结婚不能解释为什么女性在学术生涯中总是比男性更多地处于助理位置,但是婚姻确实在其中扮演者一定的角色,例如孩子未满6岁的女性比起男性来,更容易处于未工作状态。五、结论从新社会性别视角反思女博士婚恋问题,家庭制度变迁、分工结构变化、资源稀缺和市场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作用。现如今指向已渐模糊的“传统”已不再是封建含义上的传统,其本身在中西文明多次争论融合中出现了新的特质与转向。面临即将来临的结构性婚姻挤压,更新和适度引导一种适合当代社会需求的青年婚恋价值观对于消除文化性婚姻挤压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大众在关注青年择偶婚嫁问题的同时,更加需要重视婚姻质量的提升与家庭能力的建设。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有点慌张,因为我怕触动那些敏感的心。但想了想,还是用键盘一字一句地敲下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外界更了解我们硕博这个真实的群体。 我自从上了研究生,就后悔两件事,第一,为什么要读研?第二,为什么没有在读研之前找到另一半?当然这两个命题是存在递进关系的,没有前者的出现,后者也不会被我们关注。但事实情况确实很让人头疼啊。我的师兄小龙,今年刚好30岁,他曾经工作了两年,后来又读的博士,因为本硕博三个专业都不一样,所以博士读起来显得有些吃力。这么多年一直在工科院校读书,也没有谈个女朋友,工作时去了某军工企业,女的少之又少,为了离开,为了更好的发展,小龙师兄就选择了读博。一入科研深似海,从此妹子是路人。家里人经常安排他去相亲,有时候我们这些师弟师妹也会帮他介绍一下,但师兄总是会婉转地拒绝一下,因为他确实没有时间。用导师的那句话说,“你们应该分清轻重缓急,作为一名学生,你们的当务之急就是毕业!” 也正因为如此,小龙师兄错过了很多好机会,而自己又未能顺利毕业,真是把人的头发都愁白了。1读研的时候,我们晚上经常卧谈。对于男生宿舍而言,晚上的卧谈主题永远都是女生。只不过本科时,谈的是哪个姑娘身材好、长得漂亮,值得追。硕士期间讨论的,是哪个女生没有男朋友,可以追。毕竟,这是个金字塔,越往上,人数越少。我记得有一次晚上,我们又聊天。没想到,话题一开就刹不住了。六个人,五个都从没谈过恋爱。“母胎单身”27年,你相信吗? 我相信,因为我身边这样的人太多了,就像我的同门老高,这是他的故事。 18岁那年,遇到了一个像水晶一样的女孩儿,懵懂的自己把爱情放在心底,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了心里最美丽的记忆。 23那年,遇到了一个像花一样的女孩儿,青涩的自己把爱情寄托在书信上,指尖流淌出爱的欢悦,却换来一封拒绝信。上面写着,请你离我远一点。 25岁那年读了研究生,从此生命里女生少得可怜,逐渐让他放弃了欲望,专心科研。30岁那年,他博二,头发少了许多,人也略显苍老,但他心中依然坚信爱情,想着顺其自然,该来的总会来的。所以,他孤身一人。虽然相亲过无数次,但他始终相信爱情,年轻时候的那些感情始终都放在心底,成为最珍贵却永远无法触及的过往。2有些人相信长久的爱情,有些却热衷相亲。我的二师兄阿龙,每逢佳节必相亲。他对科研和女性有着同等的重视和兴趣,只不过,一直奔走相亲场,无缘遇到有缘人。当然,相亲不成功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年龄偏大,另一方面是自己事业未成,无法给女方一个保障。 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博士们,是很尴尬的。既要有成家的能力,又要有完成科研学业的精力,所以很多人都是先毕业后成家。但很多人即使毕业了,也没有成家,因为最好的年华已经错过。 于是,只能抱着试试看的运气,看能不能遇到一个愿意等自己的姑娘。3这些年,阿龙也没少相亲,但每次都是铩羽而归。和姑娘见面,人家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师兄穿得土里土气地,老式衬衫,肥大的裤子,戴上眼镜还没洗头,活脱脱《中国合伙人》里的成东青。第一印象大打折扣,宣告失败。不过更重要的,还是说话方式。有一次相亲,对方问他有什么爱好,他想了想,我爱好打拉曼。姑娘有点害怕,还没等菜上桌就走了。搭线的人反馈说,师兄有暴力倾向。 还有一次,相亲的对象是老家亲戚介绍的姑娘。吃饭的时候,对方问你有房有车吗?师兄说,“我还没毕业,这些东西都没有。”对方又问,“那你父母有工作吗?”师兄说,“在老家农村,没有工作。”对方想了想,又问,“那你有什么?” 师兄自豪地说,“我有文章!中文三篇,英文一篇!”对方一脸懵。可能不是学术圈的人,根本不知道文章的意义和价值吧。4我不知道有多少幸运儿,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而有的人,还在孤独地前行着。 我们希望能够在奋斗的路上有人陪伴,有人分担,哪怕是困难,也有个依靠。 爱情这个东西,需要缘分,需要时间,也需要金钱。 恰恰,这几样东西我们都没有。熬过了30岁,想做些改变。 请赐给我们一个男(女)朋友吧! 科研的路上,我们结伴而行!其实,博士婚恋问题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复杂。如果“动态”地分析,读博士和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并行的。博士们可以很拼命地把精力投入到科研中去,也可以追求自己的爱情。当然,如果各方面能够给予适度的关心,那是再好不过的事了。我们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心仪的那个TA。来源:募格学术(ID:mugexueshu,作者:小柒),综合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来源:半月谈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