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和博士后有什么区别?博士后就业前景不错?博士是最高学位。博士后不是学位,是博士才能做的临时工。一般来说,博士后是博士毕业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暂时委身于某个高校或者相关机构过渡一下,等两年后再去找工作。我们的大学教育分两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本科学制一般四年,本科生毕业获得学士学位。研究生又分两级:硕士研究生一般读三年,也有读两年的,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一般读三年,也有读四年的,毕业获得博士学位。也有本科起点直接读攻读博士学位的。这种情况一般在医科,本科开始读八年,八年毕业直接授予博士学位,中间没有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也有本科毕业后硕博连读,这叫着直博生,一般情况下读五年或六年,毕业后授予博士学位。博士学位之后就没有更高的学位了。博士和博士后,不是一个概念,前者是学位,后者是工作。具体来说,博士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最高学位,只有博士毕业且拿到学位的人才能称博士。注意,还在念书,没毕业的不能叫博士,严格来说,应该叫在读博士生。但我们国家,不太注意这些,没毕业的也在称博士。博士是最高学位,念书的话,就已经到头了。博士后,全名叫博士后流动科研工作站,不是学位,而是一份工作。在我们国家,取得博士学位是成为博士后的必要条件,但在国外也有一些不具有博士学位,但却是以博士后身份开展工作的研究人员,所以博士后是科研工作经历。一般博士后的任期时间不长,被认为是一种从事科研的过渡性安排。中国国家博士后基金对博士后在站资助时间为两年。国外高校一般对博士后没有统一的安排,经费来源、时间长短均比较灵活。简单来说,博士后就是科研临时工。博士毕业通常很难直接去高校或研究所拿到正式教职,因此,通过做博士后,不仅可以缓冲一下,等待机会,还可以积累学术成果,提高自己在学术圈的就业竞争力。当然,目前我国给博士后的工资还是挺不菲的,沿海一些高校,能给出三四十万的年薪。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各行各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就拿我本人所在的学校来说,从2010年开始招聘专任教师岗位最低要求就是具有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历。近些年又提高了资格要求,除了要求有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历以外,还要求博士毕业年龄不超过35岁,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不超过40岁,特别优秀的可以放宽到45岁。也许这只是各大用人对学历要求的一个缩影,但是近些年报考博士和申请博士后的人员也越来越多了,从侧面反映出就业压力较大。博士和博士后同属于让不少人“仰慕”的对象,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1.概念不一样博士是一个学术符号,代表着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博士后是一个工作,代表着具体从事某项研究的人。因为学位只分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种,博士是最高的学位。通过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学习考核合格的可授予博士学位,取得博士学位以后就是博士。而博士后并不是学历,也不是学位,只代表你从事了某项具体工作的研究,是一份工作而不是学习经历。2.身份不一样博士是学生身份,博士后不是学生身份。博士可分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无论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无论是有工作还是没有工作,在没有毕业取得博士学位证书和博士研究生学历证书以前,都是还是学生身份。而博士后则不是学生身份,博士后没有脱产一说,都是具有正式工作的人,为了进一步进行科学研究或者在专业相关领域有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而进行的研究工作。3.待遇不一样博士的待遇相对较低,博士后的待遇相对较高。如果是全日制博士的话,一般会按照学校的同类人员工资水平发给津贴和生活补贴,而博士后则参照一定的工资标准按月发给工资。除了在工资待遇上的区别外,博士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经申请后可以进行流动,所以博士后科研站都叫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正常毕业后,博士后所享有的待遇更高,可以在原单位或者职务晋升或者职称评聘的优先条件,并且可以被作为优秀人才被“挖走”都有可能。而博士虽然也是属于人才类别之一,但是待遇仍然不如博士后。以上就是博士和博士后的主要区别,除此之外,博士和博士后在导师关系上也有所不同。例如博士的导师叫做博士生导师,而博士后的则叫做博士后合作导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师生关系,而是一种合作关系。总的来说,无论是博士还是博士后,都是很不错的学术提升渠道,能够考取博士和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科学报,作者郭英剑编辑:学长21世纪以来,在西方高校和学术界,特别是英美学界,对于博士后研究的认识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博士后研究”已经不再是过去人们心目中普通的学术“打工”,它已经演变成为大多数博士学位获得者进入学术界的一条必经之路。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一直关注这一群体,对于他们的生活、学术、工作,以及市场对博士后的需求,做过多方的调查和研究,也采访不少当事人,倾听他们的心声。这些都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其中的一些研究成果也值得我们借鉴。博士后,不是博士生生活的延续在过去,博士学位就是进入学术界的一张门票。有了它,人们进入学术界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现在不同了。虽然还有不少博士可以直接进入高校任教,但大多数博士会发现自己已经陷入博士后群体的包围之中,在未来高校职场的竞争中,自己已经毫无优势可言。所谓博士后,是指在获得博士学位(PhD)后在相关研究领域继续从事学术研究。从事博士后研究的目的是继续从事科学研究,获得更多的学术训练,或者从事教学,为的是在未来进入学术界或者相关研究领域工作。在有些国家,从事博士后研究可以获得正式的证书,但有些国家则没有,只是一份工作而已。一般来说,博士后研究会获得资助,通过合同领到一份薪水或者是生活补贴。根据资助方式的不同,博士后研究者可以是独立的研究者,也可以是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研究。博士后不是博士生学习与生活的延续,而是强调逐步走向独立的必由之路。但博士后阶段的研究是一种更加深入的学术训练,也需要得到导师的细心指导,则是不争的事实。2000年,美国曾推出一份题为《应强化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博士后经历》的报告明确提出,在具有博士学位者成为科学家与工程师之前,应该倡导他们首先具有博士后经历。将近15年之后的2014年12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又推出其姊妹篇《再谈博士后经历》(以下简称《经历》)。该报告开宗明义,数十年来,学术界对博士后训练体制的忧虑绵延不断。《经历》认为,人们一直怀有的那份不安与担忧并无太大变化。为此,该报告提出,美国的博士后研究经历应该继续进行更加显著的改革。在《经历》的调查中,作者发现,只有少数在高校实验室工作的博士后才有机会获得高级研究者的指导和高水平的学术训练,发挥个人的研究思路,获得实验室的管理经验,申请基金资助,得以与其他学者交流,最终走上某一所研究型大学的常聘岗位。这一点与2000年报告的结论相一致。当时的报告提出,博士后与现有的研究背景不相符;博士后没有发展成为独立研究者的机会,所获指导微乎其微。能够获得学校资助的是少数人,但大多数博士后(限于理工农医领域)都只能得到导师的项目资助,感受并不相同。只有那些在国家级实验室或者相关高级别的领域中做博士后者,才会为未来进入学术界获得永久职位打下良好基础。但对于大多数博士后来说,博士后岁月绝不轻松,缺乏高水平指导,难以成长为独立的研究者,收入有限,最后难以获得永久的职位。如果往前追溯,美国的上上次报告是在1969年。在经历了2000年的报告之后,美国的博士后制度的确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很多高校都设立了博士后办公室,专门处理博士后事宜,也开始为博士后设置个性化的发展规划,以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选择。还有一个巨大变化就是,博士后人数急剧增加,但增加的比例大多是依靠导师项目资助的博士后。与此同时,导师的人数并不同步增长,造成博士后们无法得到或很少得到相应的适度训练与指导。博士后面临的问题与出路《经历》报告提出,从体制上看,人们从事博士后研究之难,问题出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首先,博士后时间不定,有些时间超长,有些几经转化。时间超长,不利于博士后的培养。其次,博士后在名义上被误解了——无论什么人,未来是否愿意从事学术,都可以进来工作。这有悖博士后研究的初衷。所有高校要从一开始就告诫博士生,博士后不是博士生学习后的自然延续。再次,博士后收入太低,不足以维持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学术研究。最后,博士生缺乏指导,无法尽快成长为独立的研究者。为此,《报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第一,博士后的时长最多不超过5年。这个时间包括了因病、因家庭原因而导致的离职时间。第二,博士后仅限招收那些将要接受高水平学术训练的人们。未来,要保证他们进入学术界,从事学术或者科学研究。第三,提高博后的收入。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应该将国家博士后研究基金(按照2014年的标准)提高到5万美元,且要考虑物价上涨的因素。博士后的收入要高于当地基本生活水平。博士后所在高校也要给予博士后相应的福利待遇。最后,博士后所在高校应该鼓励博士后从更多的导师那里获得指导。而且,要通过各种评估形式的措施,保证这种指导是高水平的和有价值的。该报告虽然没有明说,但实际上暗含着,由于市场需求量不足,博士后的数量应该有所下降。实际上,目前很多博士后无法找到工作,难以拿到常聘职位,因此,目前太多的博士后数量,至少在某些领域应该有所下降。博士后心声:苦与乐从2015年到现在,3年过去了。情况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按照3年前《经历》报告作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话说就是:最大的变化就是尚没有足够的变化。最主要体现在,工作市场中的工作数量更少;博士后基金更难获得;某些领域发表论文的压力更大,发表的门槛则更高了。这样的困境不仅博士后有,导师也有。而反过来,导师的压力又导致他们延长博士后的时间,而指导和训练博士后的时间则减少了。在《经历》报告出台半年多之后,《泰晤士高等教育》采访了数位博士后,通过他们的言说,我们可以倾听到博士后的心声,看到他们的苦与乐。通过采访,我们大体上可以看到,最让博士后感到快乐的事情,就是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地从事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但与此同时,他们最忧愁的则是未来是否能够顺利进入学术界。从整个采访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对于发表论文心有忌惮之外,几乎所有博士后对于未来的前途都忧心忡忡。英国约克大学的哲学博士康特希提到未来的工作市场时所用的词汇是“糟心”“可怕”和“太难了”。他的愿望是未来能够在一所好大学谋到一个常聘职位。他说自己申请了9个职位,但自己也都是有所挑选的。因为自己不喜欢教书,而希望搞研究,因此,自己的挑选余地也受到了限制。康特希说,寻找工作是一个令人沮丧的过程。他认为自己不善人际交往。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就是要有比别人发表更多的论文才行。对于女性博士后而言,如果在做博士后期间怀孕生子,生活就会发生新的变化。如何平衡家庭生活与学术研究,是很多女博士后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无论如何,博士后群体是最为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居于学生序列的最顶端,但却又在学术界的门槛边上。如果高校和研究机构能够更多地关心他们,照顾到他们的个人生活、学术研究以及未来的职业生涯,那么,他们积累多年的学术成果甚至会以井喷的方式爆发出来,为学术界作出重大贡献;如果不能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实际困难,无法使他们安心于学术研究,那么,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会一事无成,或者事业平平,即使是小有成果,也无法达到社会对他们的期待。因此,博士后群体,需要引起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注:本文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8-11-20 第7版 视角),作者郭英剑,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仅做学术分享之用
我是一叶知秋有仙则名,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博士后不是学位,博士是我国的最高学位。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这都是教育经历,但博士后不是,博士后是一个科研工作经历,再说的详细提一些,博士后是一份临时工作,一般为期两年。我国博士后制度最早是1983-1984年李政道向邓小平提议设立的,博士后授予单位有两个,一个是博士后流动站,一个是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设在高校或科研院所,博士后工作站设在企业(一般是大型或特大型国企)。想成为博士后,首先得是博士,博士后一般是选择博士里较为优秀的继续从事科研工作,从事博士后和博士时的待遇天差地别,博士只有一点可怜的补助,而博士后不但国家有补助,而且享受所在博士后流动站或工作站所在单位正常职工的待遇。博士后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它是一种经历,不是学位,也不是专业技术职称,只是一段工作经历。第二,博士后主要从事科研工作。第三,博士后是国家正式工作人员,不再是学生,享受正式职工待遇,为期一般两年。第四,成为博士后的前提条件是你是博士。什么情况下会考虑读博士后呢?如果博士毕业暂时还没有合适的工作,博士后可以作为过度,两年后等成果更突出了或科研经验更丰富了可以再找工作。在北上广等地找到工作但落户条件比较严,可以先做两年博士后然后到时以人才引进。有些人会选择出国读博士后,那是为了更大平台,更丰富的经历,更有助于进高校,因为现在好一些的高校会有国外留学经历的要求,在美国读博士后的话一般是导师给你出钱,每年五六万美元吧。还有一种情况,是师资博士后,现在学校工作两年,正常科研,正常上课,表现好了两年后可以留校,不过优不优秀学校说了算,有一定风险。这种博士后研究所也有,有个师弟当时有个研究所让他先读两年博士后,然后可以留所,考虑到风险他没有留,现在绵阳一个研究所,年薪20万吧。当然,也有在职读博士后的,不过因为有工作单位,待遇就不怎么优厚了。博士后虽然不是学位,但它毕竟是从博士里选出来读的,所以含金量也不错,在职的读一可以镀镀金,二可以扩展人脉,三是博士后可以申请项目,有个师兄读的就是本校的在职博士后,申请到了博士后基金,他说博士后基金中的概率很大,有50%,二期的话好像钱比较多,但概率只有10%,他是两期都中了,在普通二本学校,这个基金可以当国家级基金用,评职称时很管用。不过,现在在职博士后很难了,因为2015年时国家将读博士后的年龄由40以下改为35以下。截止目前,我国培养博士80万左右,博士后8万左右,比例在10%左右,一般来说,博士能进高校的不会肯定会选择直接进高校,毕竟,谁知道两年后就业是个什么情况,叶秋也建议,博士毕业能有个好去处就直接工作,没有合适工作再考虑博士后两年过渡。以上是叶秋看法,你的呢?欢迎留言评论点赞关注!
博士与博士后,有什么不一样?差距有多大?看完别再不知道了说到博士和博士后,大家都很羡慕,因为是很高的学历,是很聪明,很努力学习的一些人,对于学历,我们是能发现它的重要行,特别是在在社会中,特别是面对工作的时候,会有对自己的面试,面试内容就包括了关于学历的问题,在现在社会中,有很多年轻人的学历是本科或者专科,但也还有一些很优秀的年轻人,他们是很聪明,很爱学习的,他们一直在学校里攻读,一直读到博士,在学校里面还有博士后,两者就错了一个字,很多人会觉得博士后更厉害些,那么这两者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到底差距有多大呢?看完别再不知道了。首先,博士与博士后从性质上说是不一样的,有学生攻读到了博士,就已经最高的等级了,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是学校学位中最高的一个荣誉,说完博士,现在再说说博士后,与博士不同的是,博士后是不属于学位的,而是一种工作性质,他们是有很多高校吸纳他们让他们进行科研研究,并没有给他们对应的学位,是一种讲师的身份。再看博士,他们还是一个学生的身份,是要到课堂去听课的,博士非常努力,他们获得了奖学金还有助学金,这样的补助,也能维持他们自己的生活,而博士后就是有很多的研究院会吸引大量的优秀的科研人才,给的一种称谓,博士后都是做科研工作的,吸收他们的这些高校也会给他们发工资,博士后们的待遇是很好的,是不用担心自己的生活的。博士和博士后的差距,是博士后不用面临毕业的问题,博士后在做研究的时候,也会发布自己的专业论文,对自己的职位上会有所提升,简单说,就是,博士就是一个学生的身份,博士后,就是有了自己的工作,是在学校里面做科研的,博士是最高的学位,想成为一名博士,是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的,还有博士后也是更不容易了,他们需要先通过升学的考试,还与通过专业的学术论文,先考上一名硕士然后还有更加努力才能成为博士,到了博士已经是最高学位了,之后才能成为博士后。博士想进入高校做研究,成为博士后,是不用再考试了,是只用通过了选拔,就能直接成为一名博士后了,成为博士后后,是会定期去发表一些关于自己学术研究的论文的,是再也不用担心毕业这些问题了,今天小编给大家讲了,博士与博士后,有什么不一样?差距有多大?看完别再不知道了,大家看到这里,应该已经都明白了两者的有什么不一样和差距了。
近日,演员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持续发酵,激起千层浪,也引发网友对博士、博士后的关注。翟天临毕业照。微博截图读博有多难?做博士后到底是种怎样的体验?博士和博士后究竟有什么区别?博士、博士后们攒了一堆话想一吐为快——从“小白”到博士:“世人都说读博好,唯有脱发忘不了”云南大学在读博士生小李,读博两年,发量渐少。“每天有做不完的事,头发就开始一根一根掉了。”小李苦笑,“很希望知道如何在读博后仍能保持乌黑浓密的头发?”某日凌晨,他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熬夜,咖啡已经不够用,补大蒜”。要靠生吞大蒜来提神醒脑,这就是像他这样的在读博士生,最日常的画像。说起博士、博士后,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一个个无敌“学霸”的形象。但事实上,这群博士和博士后们从来都不是“无敌”的,从入学到毕业,要想啃下这个学位,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多位在读博士及已毕业的博士都达成了共识:考上博士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资料图:图书馆里学习的学生。来源:东方IC朱永茂 摄一旦进入专业学习环节,大家往往需要阅读海量文献,做大量实验,每天除了正常吃喝拉撒睡之外,要么就在文献里埋头苦读,要么就在实验室里兢兢业业;修不够学分也不能毕业;发表SCI论文是博士毕业的关键,常常面临各种被拒;到了学位论文环节,“论文必须要写出厚若一本书的篇幅”这件事更是熬得不少博士生失眠又脱发。在昆明某科研院所博士后刘乐的回忆中,2015年至2018年在大学攻读博士期间,他花了三年的时间才成功发表SCI论文还要算是件幸运的事情。“有的同学论文或因没有创新性,或研究不够,各种被拒,焦虑到一晚上一晚上地失眠。”他说。云南大学一博士生导师介绍称,要想顺利拿到博士学位,往往需要“过五关斩六将”,通过“入学考试”、“专业学习”、“科研实践”、“论文写作”、“论文答辩”等诸多环节。博士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还需要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由本人入学后独立撰写的学术论文一至若干篇。一般而言,攻读博士学位,需要三年的时间,多则八年也有。而数据显示,中国博士延期毕业率高于56%,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博士都不能正常毕业。资料图:高校学生正在参加毕业典礼读书苦,科研累,毕业难上加难,难怪有博士调侃:“读博的真相其实是——又苦、又穷、又枯燥。”从博士到博后:“满心为科研,一把辛酸泪”读完博士去干什么?有人毕业即获得正式工作,直接留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或去了企业及其他,但也有人选择继续留在科研院所,成为一名博士后。博士后,常常被人误解为比博士更高一级的学历或学位。事实上,它只是指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学科研究的工作职务。一般博士后的任期不长,被认为是一种从事科研的过渡性安排。中国国家博士后基金对博士后在站资助时间为两年。对于在昆明一科研院所工作的博士后小周而言,他之所以选择当博士后,是因为博士毕业后未能出国,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所剩的最好出路,只能是当博士后。资料图:实验室中科研人员正在工作。中新社发 刘冉阳 摄小周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专业毕业后,先是争取了出国做博士后的机会,但取得资格后却意外被顶替。后来他得到山东某高校的工作机会,却因待遇问题得不到兑现而离职。辗转多地后,他选择来昆明一科研院所当博士后。“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学历高,就业面反而不大。”谈及博士毕业后的求职经历,小周用“一把辛酸泪”来形容。小周介绍,相比读博期间的又苦又穷,博士后享有约15万元/年的政府津贴,但因工作需要跨领域,追求更高水平的论文,所以所获得的这些津贴背后,往往也注定意味着更多付出。 博士后的生活是怎样的?“科研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科研。”小周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的生活。每天八点到实验室,中午不休,直到晚上十点才回去休息,再加上必须起早贪黑、全年无休,极少有时间娱乐,甚至是谈恋爱、照顾家人。小周说:“这是博士后生活的真实写照。”资料图:实验室中科研人员正在工作。中新社发 刘冉阳 摄在小周看来,读博搞科研好似一场赌博:赢家少、输家多。读博读了六、七年迟迟不能毕业,或是因为就业面窄无奈将博士后当成一份工作来养家糊口的,大有人在。“如果对科研不是真爱,如果没有极强的自制力和强大的内心,真的不合适读博或者做博士后。”小周说。对此,刘乐也深表认同。他称,如今回过头来看,选择成为博士甚至博士后,可能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但天也不一定降大任于斯人。要想成为博士后,总共分几步?在中国,要想成为一名博士后,首先得取得博士学位。而要取得博士学位,一般有三种情况:先本科再硕士再博士;本硕博连读;以及先本科再硕博连读。以常见的先本科再硕士再博士为例,需要这几步:1、本科毕业后报考所选学校,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和复试后入学。2、攻读硕士学位,修完特定课程,并完成毕业论文,取得硕士学位。3、考博,参加入学考试,通过笔试和复试后入学。4、攻读博士学位,完成理论课学习,取得要求学分;海量积累,寻找研究方向;申请开题报告;发学校指定要求的小论文;发大论文;博士论文答辩通过。5、取得博士学位,申请博士后。事实上,博士后堪称科研第一线的生力军。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中国博士后研究人员累计已经超过16万人。其中100余人成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中国科研创新队伍中重要的骨干力量。然而这一支骨干力量以及更多普通博士生、博士后,他们的心酸和艰难又有多少人看到呢?高智商、高学历的他们是万人羡慕的对象,而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往往也会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巨大。诚如刘乐所说,“如果不能享受科研的乐趣,或是自律的快乐,这条路将很难走下去。”致敬爱科研的你们你们辛苦了(文内采访对象均采用化名)
博士和博士后,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差距在哪里?别傻傻的不知道现在的社会当中,在工作当中总是面临着面试出现的一些问题,其中就有一个关于学历方面的问题。现在社会当中,大部分的年轻人学历都是在专科和本科的这个阶段徘徊。还有的一些非常优秀的年轻人,就在学校里面还攻读了博士,在学校里面还是有博士后,这两者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差距在哪里?别傻傻的不知道。我们首先来看的就是,博士和博士后性质方面也是不一样的。其中学校里面的学位,在学生们攻读到了“博士”学位的回收,已经属于是最高的等级。这样的一个学生在某一个方面已经有了特定的成就,也是一个学位当中最高的一个荣誉。“博士后”这并不是一个学位,而是一种工作的性质,在很多搞笑里面都是为了吸收这些博士后进行研究,但是并不是会给这些人对应的学位,就是一个讲师的身份。“博士”代表的还是一个学生的身份,还需要每一天到课堂里面去上课。博士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还获得了奖学金和助学金,通过这样的方式也是可以维持自己的生活。“博士后”是很多研究院为了引进这些优秀的科研人员给予的一种称谓,这些人都是做科研的工作。高校还会给他们直接发工资,博士后的待遇也是比较好,也不会担心自己的生活。差距就是这些博士后是不会面临毕业的问题,博士后的研究当中也是发生了专业的论文,可以后的自己职位上面的提升。说通俗易点就是,一个是学生的身份,还有一个是自己的工作。如果想成为一名博士,这是要付出自己很多的心血。对于博士后来说,他们需要的就是升学的考试,还有学术论文,先从一名硕士晋升为博士,之后才可以成为博士后。博士后这些人在进入到了高校里面博士后的流动站里面,是不需要什么考试,只要是经过了选拔合格之后,就可以成为一名博士后,在定期的时候需要发表一些学术的论文,也不会担心自己的毕业等等问题。博士和博士后,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差距在哪里?别傻傻的不知道。看完了这些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
(原标题:读博有多难?博士后是个啥?来看这些人的亲身经历)近日,演员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持续发酵,激起千层浪,也引发网友对博士、博士后的关注。翟天临毕业照。微博截图读博有多难?做博士后到底是种怎样的体验?博士和博士后究竟有什么区别?博士、博士后们攒了一堆话想一吐为快——从“小白”到博士:“世人都说读博好,唯有脱发忘不了”云南大学在读博士生小李,读博两年,发量渐少。“每天有做不完的事,头发就开始一根一根掉了。”小李苦笑,“很希望知道如何在读博后仍能保持乌黑浓密的头发?”某日凌晨,他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熬夜,咖啡已经不够用,补大蒜”。要靠生吞大蒜来提神醒脑,这就是像他这样的在读博士生,最日常的画像。说起博士、博士后,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一个个无敌“学霸”的形象。但事实上,这群博士和博士后们从来都不是“无敌”的,从入学到毕业,要想啃下这个学位,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多位在读博士及已毕业的博士都达成了共识:考上博士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一旦进入专业学习环节,大家往往需要阅读海量文献,做大量实验,每天除了正常吃喝拉撒睡之外,要么就在文献里埋头苦读,要么就在实验室里兢兢业业;修不够学分也不能毕业;发表SCI论文是博士毕业的关键,常常面临各种被拒;到了学位论文环节,“论文必须要写出厚若一本书的篇幅”这件事更是熬得不少博士生失眠又脱发。在昆明某科研院所博士后刘乐的回忆中,2015年至2018年在大学攻读博士期间,他花了三年的时间才成功发表SCI论文还要算是件幸运的事情。“有的同学论文或因没有创新性,或研究不够,各种被拒,焦虑到一晚上一晚上地失眠。”他说。云南大学一博士生导师介绍称,要想顺利拿到博士学位,往往需要“过五关斩六将”,通过“入学考试”、“专业学习”、“科研实践”、“论文写作”、“论文答辩”等诸多环节。博士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还需要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由本人入学后独立撰写的学术论文一至若干篇。一般而言,攻读博士学位,需要三年的时间,多则八年也有。而数据显示,中国博士延期毕业率高于56%,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博士都不能正常毕业。读书苦,科研累,毕业难上加难,难怪有博士调侃:“读博的真相其实是——又苦、又穷、又枯燥。”从博士到博后:“满心为科研,一把辛酸泪”读完博士去干什么?有人毕业即获得正式工作,直接留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或去了企业及其他,但也有人选择继续留在科研院所,成为一名博士后。博士后,常常被人误解为比博士更高一级的学历或学位。事实上,它只是指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学科研究的工作职务。一般博士后的任期不长,被认为是一种从事科研的过渡性安排。中国国家博士后基金对博士后在站资助时间为两年。对于在昆明一科研院所工作的博士后小周而言,他之所以选择当博士后,是因为博士毕业后未能出国,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所剩的最好出路,只能是当博士后。小周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专业毕业后,先是争取了出国做博士后的机会,但取得资格后却意外被顶替。后来他得到山东某高校的工作机会,却因待遇问题得不到兑现而离职。辗转多地后,他选择来昆明一科研院所当博士后。“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学历高,就业面反而不大。”谈及博士毕业后的求职经历,小周用“一把辛酸泪”来形容。小周介绍,相比读博期间的又苦又穷,博士后享有约15万元/年的政府津贴,但因工作需要跨领域,追求更高水平的论文,所以所获得的这些津贴背后,往往也注定意味着更多付出。博士后的生活是怎样的?“科研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科研。”小周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的生活。每天八点到实验室,中午不休,直到晚上十点才回去休息,再加上必须起早贪黑、全年无休,极少有时间娱乐,甚至是谈恋爱、照顾家人。小周说:“这是博士后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小周看来,读博搞科研好似一场赌博:赢家少、输家多。读博读了六、七年迟迟不能毕业,或是因为就业面窄无奈将博士后当成一份工作来养家糊口的,大有人在。“如果对科研不是真爱,如果没有极强的自制力和强大的内心,真的不合适读博或者做博士后。”小周说。对此,刘乐也深表认同。他称,如今回过头来看,选择成为博士甚至博士后,可能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但天也不一定降大任于斯人。要想成为博士后,总共分几步?在中国,要想成为一名博士后,首先得取得博士学位。而要取得博士学位,一般有三种情况:先本科再硕士再博士;本硕博连读;以及先本科再硕博连读。以常见的先本科再硕士再博士为例,需要这几步:1、本科毕业后报考所选学校,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和复试后入学。2、攻读硕士学位,修完特定课程,并完成毕业论文,取得硕士学位。3、考博,参加入学考试,通过笔试和复试后入学。4、攻读博士学位,完成理论课学习,取得要求学分;海量积累,寻找研究方向;申请开题报告;发学校指定要求的小论文;发大论文;博士论文答辩通过。5、取得博士学位,申请博士后。事实上,博士后堪称科研第一线的生力军。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中国博士后研究人员累计已经超过16万人。其中100余人成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中国科研创新队伍中重要的骨干力量。然而这一支骨干力量以及更多普通博士生、博士后,他们的心酸和艰难又有多少人看到呢?高智商、高学历的他们是万人羡慕的对象,而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往往也会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巨大。诚如刘乐所说,“如果不能享受科研的乐趣,或是自律的快乐,这条路将很难走下去。”致敬爱科研的你们你们辛苦了(文内采访对象均采用化名)中国新闻网
这两天公布了了“翟博士事件”的大结局,其中有一项是申请从某知名学府的博士后项目退出。很多人都还有一点不太明白,究竟博士后是个啥东东?在这里我和大家闲聊下关于“博士后”的那些事儿。照片来源自网络第一,博士后不是学位而是临时性的研究工作。What ? 没有搞错吧。博士后是“临时工”?虽然这么说直白的让人无法接受,但是确实是这样。很多人一直以为博士后是一个比博士更高级的学位,但是博士后全称是“博士后研究员”本质上是一种临时性的研究职位。一般在博士刚刚毕业之后,因为博士研究成果还不够充分,需要一个额外的时间来加强自己的研究能力,出更多的研究成果,因此需要寻求一个博士后职位进行一段时间的研究。一般来说一个博士进行博士后研究的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太长了就真背离了设计这个制度的时候初衷了,太短了也出不来研究成果 ,所以一般的博士后工作岗位时间大都是在2-3年。根据这种制度设计,目的是为了强化科研,所以我不太清楚,翟博士在进入某大学后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是否真的有这个时间搞科研,因为毕竟他还在娱乐圈子里面有着繁重的工作。如果不做科研的话,那么这个博士后研究如何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让人不禁打个问号。照片来源自网络其次,博士后确实有工资可以领。既然是一份工作肯定有相应的工资,而且目前国家和地方对于建设博士后制度也开始加大投入,在最近今年,很多大学给博士后开出的薪资都是比较丰厚的,已经到了几十万级别。当然,给高薪是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研究中来。 也还有少数的博士后,是一些高校教师为了增加自己的人脉而进行在职做研究的,这种类型一般是要给学校缴纳一定的管理费的,从目前发展来看这种在职的博士后会逐渐消失。同时,博士后经历是人才评价的重要指标,有博士后经历是可以获得不菲金额的人才补贴。 至于翟博士是属于哪种,目前是不清楚的。照片来源自网络最后,博士后不需要“考试”,但是需要考核。因为他不是学位,所以不需要考试,但是呢,一般来说国家和学校会组织相关的考核工作,主要考察论文等科研成果是否符合作为一个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标准。所以呢,翟博士如果进入了某大学的博士后研究站,那么肯定会面临很大的研究压力,估计会占用大量的时间,拍戏等演员的本职工作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最后的结论,翟博士进入的博士后是个需要付出的“体力活”,还要有一定的学术积累,还要会经常使用到“知网”,不断地进行各种科研工作,如果做不到那么离开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常听博士和博士后,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看完涨知识了!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人说博士和博士后这两个词,并且很多人都觉得这博士和博士后没有什么区别啊!一样都是很高的学历,其实理解为一样高的学历是对的,不过这两者直接是有区别的,只是对于它们的区别大家不是特别的理解,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来了解一下,常听到的博士和博士后,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看完涨知识了!之前小编也听过有人调侃这博士后就是老跟在博士的后面,说明它是要比博士差一些的,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就从下面几点来区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吧!首先是学历方面的区分。这博士其实就是我们的一种学历,一般我们上大学之后会考研,读完研之后就可以考博,这考博也就是成为博士,而这不是一种学历,不是说读完博士之后再读就是博士后,这博士后是已经取得了博士学位之后还在参加科研一段时间并取得证书的就称为博士后。因此从学历上来看,这博士是一种学历,而博士后不是学历。其次是工作经验来看一般博士上在学校的时候是要在校内参加科研工作,不过这些工作是没有工作经验的,有的可能就是助学金或者是奖学金。但是博士后不一样,这博士后是属于一种科研工作的岗位,在学院中是担当一定的职位,通俗的说,就是说博士生毕业之后找不到好的工作,这时候科研选择继续参加博士研究或者跟着一些老师学习,这样的人就科研称为博士后了。因此从这一点来区分的话,这博士后是一种职业,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博士就没有工作经验,只是在学习。最后一点是从轻松的角度来说一般在这个科研的工作中,博士生是相对于博士后来说是轻松的,博士生要完成老师交代的事情才能毕业成为一名博士,当时这博士生在学校期间是算不上是一名的博士的,但是他们毕业之后就可以算的,但是这博士后在参与科研的时间是有一定时间限制的,要是在这时间内你没有完成,那么你就要退出这个科研工作的。因此这成为一名博士也是非常的不容易的,这博士后更是如此,它也可以算做是一种职业,还是会有职业的压力。这就是博士和博士后的区别,大家看完是不是涨知识了呢?记住这博士生不能算做是博士,只有拿到毕业证才能算是博士,而博士后是拿到毕业证之后还从是科研工作并取得证书的就可以叫做博士后,这两者都是有很高的学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