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凯文编译】法国国民议会9月23日完成投票,将博士后(post-doctorat)的就读年限初步限定为最长4年、最短1年。 法新社报道,国民议会正在一读审议“多年研究计划法案”(LPPR),在最初版本草案中规定,博士后最长就读年限为6年(起步3年,可延长一次),但在政府方面的支持下,议员们采纳了一项修正案,将最长年限缩减至4年(起步两年,可延长一次)。某些议员—例如共和国前进党的图海纳(Jean-Louis Touraine),以及从共和国前进党退出的著名数学家维拉尼(Cédric Villani)此前希望将最长年限规定为3年,但后来转而同意修正案所提出的4年。投票后,维拉尼表示,他本人对此的反应是“积极的”,因为6年实在不合理,“安排合理的博士后阶段,是一段很好的自主研究经历,但毕竟这是一个不稳定的岗位,不应该持续太久。”与此同时,政府方面提出另一项修正案规定,博士后的最短时限为一年。 在法国,博士后是面向已经取得博士学位的年轻研究者的一种短期合同(CDD),但它经常受到学生工会和就读者的批评,因为其“不稳定性”,使得年轻研究者处于前景不确定的状态。 【来源:欧洲时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博士后不是学位,是指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学科研究工作,一般是在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研究的人员,相当于是一段工作经历。一些博士毕业后从事博士后工作,主要是为了继续做科研,为后续的职级提升增加筹码,正常情况下两年或者四年就会出站“毕业”,去高校任教或者去科研单位。985博士后“读”了12年,还没“毕业”某985大学里有一名干了12年的博士后,今年已经39岁了。其导师是个圈内小有名气的老师,但是不是什么大牛,所以留不下他,只能让他一直做博后,博后4年内学校发钱,过了4年,全部由所在科研组发钱,索性老板横向经费足,一直养着他。问他为什么不跳槽去一般学校,他说不想去,热爱科研,就喜欢鼓捣论文,去了差一点的平台,没项目没学生,啥也干不了,他还抱有一丝幻想,他导师过几年退休时,学校会看在他导师情面让他顶上,给他个位置。不少同行看到后为之惋惜,感觉这名博士后已经与社会脱节,要废了。干了12年还没有获取一份正式职位,越往后概率越小,导师也许只是用一名熟练的“科研民工”,年纪已经39岁了,后面跳槽去高校,将会变得更加艰难。也许是热爱科研,也许是“混”日子博士后干了12年,项目轻车熟路,如果待遇不错,何苦要跳槽?如下是一些同行的观点。同行A:一年收入加起来估计最少50万吧,也不用上课,跟导师这么多年了估计作息时间也比较自由,在哪不是过?同行B:工科有研究系列的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也有是实验室聘任的科研助理、实验技术员系列的,教学系列的,可以走这三个系列,反正搞科研去哪里都不缺饭碗。同行C:有平台有学生用着,有导师罩着有项目养着,活路熟悉效率高,导师给的待遇不错的话,凭啥要去高校当老师?同行D:博后能做12年却一直没转助研,多半是没项目没文章但特别能干活的人,没有自己的想法,总想有人罩着,就是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其实换个环境就能意识到问题。但也有“翻车”的例子。我研究生同学国外博后四年,发了一篇二区还是三区的论文,回国后我们建议他赶紧就业,他这看不上那看不上,又去他师弟那里做了博后,马上四年了,估计出不了站,我们再次建议他赶紧就业,这次终于听话了,但也找不到什么好地方,反正我感觉人若是一条道走到黑,很多时候只能蹉跎。导师没有真的“帮”这名博士后导师既然圈内小有名气,又横向经费多,肯定在学院也是说得上话的人,真要留下这名博士后,学校学院怎么也会帮忙解决下,实在不行一个博士后给个工人工程师实验等其他系列的职位总能留下,也算有个正式工作了。核心应该还是导师并不是真的缺人不可,或者说这名博士后的工作并非不可替代。现实是残酷的。这名985博后的想法太天真,导师退休,学校常规的做法是收回实验室,招个潜力股顶上,至于非正式教职人员基本清退。应该趁着还算年轻,赶紧找个下家,否则就麻烦了。连个正式身份都没有的项目聘用人员想接班实验室,校领导恐怕都很惊奇,这人是哪里冒出来的?赶紧去找下家,再晚就不好找了。
2019年9月2日,大学已经开学,小西也忙着给本科生上课。不过,收到一位博士生朋友的留言:小西老师,您好。我现在博士读了三年了,不让毕业,现在该放弃还是坚持熬下去呢?我有点小疑惑,不知道是什么学科啊?大部分高校、研究院所的博士培养中,学制已调整为4年。9月刚进入博三,科研小论文发表顺利,提前准备博士学位论文撰写,但是非说是"不让毕业",未免有点过于坑导师了吧。读三年就说导师不让毕业的,你让博五、博六的朋友心里怎么想啊。-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不少学校明确要求博士学位论文送审走教育部论文评审系统("盲审"),9月份的现在才提起这个事情,在我看来想要3年半提前答辩的可能性原本就不大。在很多学校,3年、3年半提前毕业的标准,得有"省优博"学位论文的水准。也许,有人说发几篇高水平的小论文,学位论文还是随便写写。真不是这么回事,会英文写作,并不意味着中文写作水平够高。甚至说,不少博士的学位论文第一稿拿给导师看,直接被认定"写的是什么东西"。除非是导师明确表示,你未达到课题组的"博士毕业要求",4年无法正常毕业,得延期半年、一年。我相信博士生导师招生时很谨慎,大部分都是学生主动沟通联系的导师。比如,导师入学前会和博士生、硕士生有沟通,谈及课题组的毕业要求。之前,有不少硕士反馈,自己想要主动读博,被导师建议不要读博,或者告知读博难度大、得脱层皮,建议慎重考虑。-读博压力-三年都已过去,这个时候选择放弃真的没有意义,四年毕业又不是没希望。之前,不少博士均是博一迷茫、博三想放弃。另外,部分人读博的目的无非是找份好工作,没几篇好文章,博士就算毕业也难以求职。也许,可以选择博士后阶段作为过渡,2年博后阶段出些成果,可是博士阶段成果不足,知名院校的师资博士后同样是挑挑拣拣的,并非只要求博士学位。而且,博后期间换了团队、课题,想要出几篇好文章,真心不比读博简单。-博士毕业-在我看来,进入博四,自己可以要将自己能整理的数据都整理成小论文,并非是为导师发之类的,而是增加自己求职的砝码,更有利于日后申报青年基金,顺利开启自己的科研路。一旦毕业后,博士期间的成果(数据)认定非常麻烦,是无法以工作单位为以单位发论文的,除非之前的导师同意。真不是说你测定了某些样品,数据就是归属你的。毕竟,实验方案、经费等是课题组承担的,并非是某个学生个人就能搞定全部的事情。另外,若是和导师间有矛盾,缺少沟通造成毕业不顺畅,就得自己寻找原因,争取和导师"破冰"。之前,不少延期的博士生有导师因素,也有不少是未达到学校、学院的标准。如上海某高校就有博士生诉讼学校不予授予学位,而导师已同意、组织了答辩。最后,小西想说有心读博,真的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课题开展、论文写作、毕业答辩等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都是不容易的,也并非是导师拦着你。而是,每个博士生都有经历这样的"磨砺"和"锻炼",毕业后才能独当一面。说说你认识的博士,都是几年毕业的呢?
前几天又有一条新闻冲上了热搜:1 月 5 日武汉大学疑似一位博士后跳楼。网传武大信息科学学部遥感工程学院一名博士后工作者疑似因科研压力较大而跳楼身亡。事发地点是教学实验大楼,坠楼的地方是十五层的卫生间,距离上一桩坠楼事件后,十五楼上的天台封了,其他地方的窗户也都有围栏,只有卫生间,有一扇通开的窗户。似乎是遥感的地方,里面应该以硕士和博士为主,很多老师都在里面没有相关经历和具体了解,不敢妄加评论该博士的做法,或许可能是科研压力,亦或者可能是情感或家庭遇到了挫折,一条生命就此逝去。去年,类似的事发生了多少?仅最近三个月就有:2020.12.29上海交通大学2020.12.28武汉大学2020.12.27北京林业大学2020.12.24河北师范大学2020.12.15北京交通大学2020.12.5西北工业大学2020.11.28中山大学2020.11.25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10.27北京理工大学2020.10.13大连理工大学2020.10.5郑州大学下面我们来看看几位科研相关网友的心声。一位女博士后:“师姐从洗手间回来,告诉我又跳了一个,在实验大楼,听说是博士后,真的不愿意相信……如果是博士,那没什么好说的,博士后可是好不容易从博士这一地狱关卡出来的啊。我也是博士后,读博的那几年真的压力很大,但是当毕业答辩结束后,我感觉压在头顶的大石头终于消失不见了。虽然文章很少,踩着线毕业的,还是延毕,虽然没找到满意的教职,只能继续做博后,但我已经很满意了,能拿到博士学位对于普通的我来说很不容易了。记得博士毕业前夕,坐在旁边的师兄,连续通宵了几天之后,走路都晃晃悠悠的,还跟我说想从国重的楼顶跳下去。记得师妹跟我说,她认识好几个博士精神出了问题,要经常吃药。还记得跟一个师弟聊天,不小心就聊了很多论文相关的事情,他说我们是不是有病啊,张口闭口就是文章。我体验到的是,每个人都自顾不暇,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关心别人。我曾经想过,如果我变得强大了,一定要去帮助身边的人,可是我对强大的定义也还是发很多文章,帮助别人也是帮别人发文章。好像真是有病。我希望在读的师弟师妹们,你们要是觉得压力大到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一定要放开自己找人倾诉一下,任何愿意听的人都可以。另外培养个爱好吧,多尝试不同的可能性,不要把自己放在单一的评价体系中。众生皆苦,唯有学会苦中作乐。”这已经是近来武汉大学第二起学生自杀事件了,上次是电信院一名大四本科生,这次是遥感工程学院的一名博士后,事发地点在武汉大学教学实验大楼,是gnss中心赵某组的博士后,网传是因为科研压力过大导致情绪崩溃。知乎某武汉大学匿名用户武汉大学某研究生:搞科研不堪重负陷入死胡同再正常不过了!说白了,国内很多研究团队,搞得就是资本家那一套,尤其是理工科。学生不把导师叫导师,称作大老板、小老板,大老板拿项目分给小老板,小老板再分给手下的研究生,层级越高收益越高,普通学生就是最底层的科研民工,每天过着比996还狠的日子。打工人要是不想干了可以跳槽可以辞职,但一般的研究生既没勇气退学又没机会跳槽,要是退学就意味着学位没了,还会被周围人认为是读不下去的loser,跳槽又很难,再对接一个合适的科研组希望渺茫,而且其他导师会认为这个学生不好管,不愿意要。熬到博士毕业还没完,你会发现教职少得可怜,根本没位置给你,这种情况下只能先做个博后。如果运气不错,可以得到一个讲师或助理教授的职位,也别高兴太早,当今学术圈的潜规则就是只要不到副教授就不算混出头(有些学校甚至是正教授)。现在很多学校在搞“非升即走”,找六七个博士、博士后,给个讲师或助理教授职称,然后就让他们竞争,可能只有一个副教授职位,大家就可劲儿卷呗,你996我007,熬夜使劲造论文……很多人说大不了不干了,不还有博士学位吗?其实搞科研的人很容易钻牛角尖,科研就是他们生命的希望,科研不行整个世界都毁灭了,可能三十多了家庭还没着落,想想过去二十多年的苦读,再看看朋友圈那些本科学习不行的人现在年入几十万,想死的心真不是一点半点。要再碰上个不良老板,让你帮着接孩子买菜送饭叫爸爸,是个人都会崩溃,尤其是那些家庭条件一般,全家指望着你光宗耀祖的人,很容易被残酷的现实教训得严重怀疑人生。也有人建议他们出去走走,看看社会底层人民,或许会感受到自己的幸福,但说实在的,思想已经走入死胡同的人是很难喝得下去鸡汤的,甚至会成为毒药,底层人民很难成为他们拿来与自己比较的对象,更别说从中获得安慰了。很多时候让人窒息的并不是穷困潦倒的现状,而是心理预期与现状之间的巨大落差。一院士成,万骨枯。至少从目前来看,少数人的幸福就是建立在剥削他人奋斗创造价值的基础上的,真的很无力。最后还是建议各位想走科研道路的勇士们,记得给自己准备一个planB,人生本就是不确定的,也没有什么地位职称是必须要拿到的,不要用生命来为制度的畸形买单。死者的堂弟:30多年了,他没有做到与自己和解!“死者是我的堂哥,目前家里人已经处理完哥哥后事了。哥哥从小到大都很优秀,对自己要求很高,也一直是家里弟弟妹妹们的榜样。于哥哥而言,30多年,他没有做到与自己和解,不能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和现实。最近几年哥哥心理状态确实不稳定,与他求全责备的性格息息相关。哥哥在笔记本上有写下简短的几句话来交代他的选择,与科研、导师、感情和待遇都无关。可能看了我的说明,依然有很多人不理解哥哥的选择,只想请大家尊重逝去的人,不要再做过多的议论了,谢谢大家。”某网友:真的很心痛啊,但是和命运的死磕没有尽头,我只能想着:马上就要过年了,亲人团聚、吃年夜饭、约朋友玩、屋里水蒸气的味道淡淡的……这些幸福明明已经近在咫尺,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方式道别大家呢……...…在大家的认知里,大众普遍认为博士后基本无压力,已经取得了博士学位,进站也就是为以后的工作做铺垫而已。所以,都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做博士后很轻松,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事实呢?如果讨论博士后的压力,其实不亚于读博期间的压力。这个压力是综合的,不仅是科研,还有工作以及其他方面。所以,博士后不是学位,却胜似学位,科研的压力是有的。除了学术上的科研压力之外,博士后作为高校的特殊人才也具有比较大的工作压力。说得难听点,博士后就相当于一个工厂的临时工一样——你进站的时候不仅有科研任务而且还要听从学院的工作安排,你出站之后的事情就再说,有可能留下,也有可能直接离开。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课题组的大boss基本上都会抓住这个“临时工”,工作安排得满满的。虽然不能以偏概全,但拿笔者个人的经历来说还是可以印证这一点的。读研期间,恰好组里新进站两个博后,大老板在西部谈的项目基本上就靠这两个人在新疆内蒙蹲点,几乎一蹲就是三个多月甚至半年之久。除此之外,博士后也经常受气——组里的青椒也把大老板安排的工作推给博后,做得好功劳是青椒的,做不好青椒先怼一顿。所以,如果你进一个项目较多的课题组,个人的自由基本受限,而且科研时间也不能得到保证。这或许也是压力来源之一吧。博后如此,博士,硕士还要为毕业努力,压力同样很大.科研真的不容易,有时候还很caodan,但我们真的都要坚强,因为科研是持久战,而且充满未知,没有一个良好/坚强的心态,这条路无法长久.所以,咱们得加油,加油,加油!来源:大学风云、教育赟谈、知乎、微博等
“百善孝为先”。在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的东方古国,崇尚孝道、倡导孝顺,是一代又一代人持续传承的良好风尚。谁家孩子要是不孝顺父母,成为了“不肖之子”,也许他很是有才有钱、有权有势,仍难逃脱不了人们的强烈谴责。北京大学博士后王永强就是这样的典型。这个生在农村寒门的学子,凭借极强的学习能力,从小学一直到大学,从中科院硕士研究生一直到北京大学博士后、访日学者、留美科研人员,完全称得上是成功人士、逆袭榜样。但是,就是这样优秀的北大博士后,却因为一篇寻人帖文,被广大网友一边倒地谴责和声讨,成为不孝顺的典型。在这篇寻人帖文中,有一组刺眼的关键词,“儿子深造出国”“20年杳无音讯”“病危母亲”“见儿子最后一面”,其中随便一个词组,都很能引起网友的心灵共振。挖挖机看到这篇寻人文章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被寻的儿子简直太不像话了,出国留学竟然20年杳无音讯,家里还有病危的老母亲,一点也不孝顺!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只要把寻人启事往网上一放,在很短时间之内,相关信息就可能传递到大洋彼岸。从网上寻子的帖文来看,王永强在父亲卖鼠药赚点钱的支撑下,从小学一路读了大学,并且完成了硕博研究生的学习,还成为了北京大学的博士后。于是乎,一场全球“捉拿”“不孝子”王永强的行动迅速展开。在网友们的热心接力之下,远在亚特兰大的王永强很快就被找了出来。无奈之下,王永强表示让家里人不要再联系他了,并回应网友“清官难断家务事”,似乎提示吃瓜网友:“这里面还有内情……”正当这件事情逐渐淡出在网友们视线之际,日前又有疑似知情者爆出王永强拒见病危母亲的内幕。爆料帖文写得非常详细,对一些具体细节的描写极其到位,若非王永强本人所写,那定是王永强最熟悉的人所为,帖文通篇充斥着为王永强辩解的味道。让网友们疑惑的是,帖文所写内容恰恰与先前那篇寻子文章所讲的相反。家人表示王父卖鼠药供王永强读书,而帖文则说王家父母从高中起就多次要求王永强辍学,从本科起家里就没有在经济上支持过王永强,全靠国家的奖助学金一路读到了博士,并且王永强在本科期间还把每月4元的助学金寄往了家里。帖文还表示,王家父母认为王永强读大学了很有出息,经常要求王永强为哥哥、为亲戚帮忙,而不管王永强能不能做得到,并且还时常问王永强要钱,就连王永强与妻子赴日访学,王家父母还强烈要求带着王永强的哥哥一并前往。后来王永强与妻子离婚去了美国,不知儿子已经离婚的王家父母找不到王永强,为了追着要钱竟然不断地骚扰王永强前妻的家人,害得人家卖掉房子换了地方居住。这些八卦的所谓内幕一爆出来,结合王永强拒见病危母亲的行为,以及那句“清官难断家务事”,网友们曾经一边倒谴责王永强的情形立马倒了过来,反而是同情王永强的遭遇,认为王永强是被父母辜负的孩子。一些态度鲜明的网友甚至声称:支持王永强拒见病危的母亲!尽管日前爆出的所谓内幕信息,未经王永强本人证实,但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来看,爆料内容多少有一些真实的成分在里面。挖挖机绝不相信,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一个顶着北大博士后的物理人才,一个在美多年的科研工作者,会因为经济困难而拒见自己的病危的生母。依据美国的经济收入水平,作为研究物理领域的北大博士后,不说过得有多么得体面,至少生活不会成问题,不至于因为钱的问题而拒不见母亲最后一面。不管人的心肠有多么的硬,总有柔软的地方、柔软的时候,尤其是远在异国他乡的游子,总有思乡、思念亲人的时候。王永强出国一走就是二十年,有能力跟家人联系,有能力探视亲人,却从不跟家人联系,这很不符合常理。再者,为什么王永强失联二十年,王家父母在此时方才公开寻找王永强呢?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王家父母为什么不公开寻找王永强?如果王母不是病危,是不是王家父母仍然不会主动找王永呢?把这些问题串起来,就很容易判断,在王家父母和王永强之间,曾经一定发生过什么伤及父母子女情感的事儿。只有心被伤透了,只有心死了,才会对血缘关系、亲缘关系无动于衷。而王永强,可能正是这样的情况。对于一个成绩极其优秀的学生,如果父母三番五次阻止这个学生读书,无疑这个学生的内心是极其抗拒的;如果父母不但不支持,反而一味地索取,把子女当成私有物品来压榨,无疑这个孩子的内心是极度反感的,最终会与亲情相决裂。虽然王永强求学成长的内幕难以有效证实,但种种迹象表明,王永强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真的受到了来自于父母的某些非正常对待。挖挖机认同网友们所说的观点:“王永强就是一个被父母亲所辜负的农村孩子!”子女永远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父母。正常情况下,遭遇来自父母的辜负时,孩子应当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以包容之心视之、待之。然而,对处于成长进程中的学生来讲,要做到这样的要求,几乎不太可能。所以,我们不必过于苛责王家父母,也不必过于苛责王永强。时间是个好东西,它终究为让过不去的东西最终过得去。期待王家父子、母子早日冰释前嫌、和好如初。(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联系速删)
引言2020年1月5日,一位知乎匿名用户添加了“如何看待武汉大学1月5日一位博士后跳楼?”的问题,该问题随后被编辑为“1 月 5 日武汉大学疑似一位博士后跳楼,事情真相如何?”,随后几位在附近的武大学子的回答证实了这个悲剧。一个博士后,拼过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又在竞争激烈的考研大军中脱颖而出,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成为全国人口中比例低到惊人的那 0.07%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最后决定在科研道路上继续求索,成为一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博士后,可能在很多人眼中已经是人生赢家了。然而,真实情况真的如此吗?这群大家眼中的佼佼者真实生活状况到底如何呢?又是什么把其中一些人逼上绝路?今天康康我就跟大家聊一下博士后这个大家耳朵熟悉却眼睛陌生的职业,带你们看看他们背后那不为人知的一面。在国内,博士后是工作,但是是一个更像学历的工作。学术界的大部分人都知道博士后是一种工作,并不是一种学历。然而在大众的眼中,更容易误解成是比博士还高的一种学历。但是不得不说,博士后这个起源于国外的职业在国内被搞得越来越像一种学历。为什么这么说呢?正常来说,如果你去找一份工作,你符合要求就可以上岗,你不愿意干了就可以辞职;一般不会规定工作年限,不会要求你几年之内必须走人;你离开那个单位也不需要别人给你发一个证书。你觉得不合适离开一个岗位,也不会成为你的职业污点。这叫一份工作,这也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博士后基本的运作模式。然而国内的博士后,可能是为了体现对博士后的重视,抑或因为经费来源的问题,国内专门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而且国内对于博士后的管理特别细致入微。你符合要求上岗,博士后叫进站,给你规定两到三年的在站时间,就像博士三年的学制。你上岗之后工作,还需要做一个开题报告,感觉跟读硕士、博士时做的开题报告好像也没啥区别;到了一年半载之后,还要中期考核,最后三年时间到了,还要再次考核。这两次考核不管哪次考核不过,可能直接把你辞退,名曰退站,还不给你发博士后证书。而且这个退站马上会变成你的职业污点之一,让别人觉得你难以胜任这个职业。而且你明明做了几年的博士后,如果被退站,还没办法证明,因为你没有博士后证书。有这个退站的威胁在,让一些博后即使进站后发现不合适,也是咬着牙坚持两三年下来。一个工作硬生生的整成了像在读一个学位。那么最简单的问题来了,博士培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在博后培养工作中也都会遇到。去读博士和去做博士后的科研工作者,是去搞科学研究的。科学研究既然名为研究,就是探索人类未知;既然是探索未知就可能成功、可能失败。我们基本所有高校都规定博士毕业必须发什么样的论文才能毕业,我们国内的博士后自然也有这个规定。而且规定还更高、更难完成,甚至有些时候还会要求申请到什么样的基金项目。这就等于说这两到三年的时间里,你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不管是博士还是博后,都得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所以你经常看到的博士为了毕业所吃的苦,博士后为了出站只吃的会更多。你看到的国内博士遇到不良导师所受的压榨和剥削,博士后如果遇到同样的人照样是吃不了兜着走。有的博士在读期间还要帮导师做很多跟自己研究毫不搭边的活,博士后这种活也不少。帮大老板管理实验室、带学生、改论文、写标书,有时候还要去代课,而这些可能和你的考核达标半毛钱关系都扯不上。干了这些活之外,你还得考虑自己悬在头上的那把考核之剑。博士996,博士后可能要7/11/7所以读博士苦,做博后可能更苦至少读博士还可以延期,做博后很少听说能延期这个说法。你以为吃了博士期间所受的苦就可以顺利出站了吗?还有很多的套路等着你。有的大学博士后合同里,只写了考核合格方可出站。但是当今的科研圈发展太快了,国内的科技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这几年上升的也很快。导致有些地方出现了博士后进去之前说一个标准,进去一年之后又是另一个标准,朝令夕改,让有些博士后骑虎难下。进来之前,说是发一篇多少分的文章就能留下来当讲师。进去之后,人事处说想评讲师还得至少有个省部级项目,好不容易申请到了;标准又变成国家级课题了,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拿到了一个国家级项目。最后好不容易翻过山,越过河,走过崎岖坎坷,按照规定的标准发了文章,拿了项目,终于要出站了。忽然被通知,岗位有限、博后太多,教职岗位需要竞聘。而高手如云的竞争和有些大佬门徒的存在,让你竞聘成功的希望变得非常渺茫。虽然总有人竞聘成功,顺利走上学术道路,但是那个概率低得真的可怜。本科四年,硕士三年,博士三年,即使非常顺利的博士毕业也要二十七八了,很多都已经三十出头了。又做完博后,这个时候你发现自己努力了十几年的希望落空了,而自己好像除了做研究其他啥也不擅长。再去个本科高校,又来一波“非升即走”?这些年社会各个行业都在飞速的发展,科研圈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三年前自己博士毕业就能进去的学校博士后做完反而进不去了?!再看看自己本科毕业近十年的同学,已经在自己的领域混得风生水起;硕士毕业就进入社会的同学,五六年的时间也是收获颇丰;自己去公司,除了年龄尴尬,自己这个时候进硕士毕业同学进去的公司待遇可能还没有他高。想想内心愤愤难平,却又无可奈何。更尴尬的是,有的学校甚至还要退站的博士后返还工资。 所以博士后这个职业,真的没有很多人想的那么光鲜靓丽。博士后就像一座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2019年全国博士后进站25144人,这是什么概念?当年博士毕业不到6.4万人,这个数字超过了当年博士毕业人数的三分之一。但是两到三年后这么多博士后要找工作,而他们中大部分都想要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继续从事科研事业。而每年高校和科研院所新增的岗位是非常有限的,还要面临每年从国外引进一定数量人才的竞争。所以进站博士后中的大部分,别说留在做博后的单位,就是留在学术圈都是非常困难的。这让我想起来了2020年非常火的那个词,内卷。八九十年代,大专生就很吃香;大学扩招后,没个本科学历都不好找工作了;又过了几年,想有个体面的工作,门槛都是硕士学历了;又过了几年没个博士学位有些好单位都进不去了。科研圈更是如此,世纪之初,一个博士学位就能留校;当你好不容易读了个博士学位出来,留校的条件改成必须是博士后了;当你好不容易做完博士后,发现又对论文数量和分数有要求了;当你好不容易满足了论文数量和分数的要求,却发现又需要海外经历了。这几年国内因为毕业压力而轻生的博士时有耳闻,但是当博士后这个群体也开始出现这种现象的时候,只能说科研圈的内卷已经到了一个让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其实除了少数幸运儿能在科研道路上越走越远之外,大部分是人都只是伴读书童而已。然而在需要大量硕博、博士后民工的学术圈,因为利益诉求,全世界整个圈子对这个是保持一定程度沉默的。希望更多的博士在进入博士后这个行业之前,对这个行业有足够的了解。最后愿逝者安息,天堂没有繁重的科研任务和要赶着发的论文!科研圈生者坚强,能坚持就坚持一下,实在坚持不下去就放弃,也不要想不开。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实验和论文,还有莺飞草长,皓月当空,有爱你的人正在路上。我们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要和自己的平凡和解。
可能绝大多数的硕士研究生,都曾或多或少地想过读博这件事情,只不过最后的选择大不相同。而作为硕士研究生的我,为自然会通过自己的渠道了解近几年读博的一些新变化以及在读博士研究生的一些感悟,通过了解自己才真正对博士研究生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也直接影响了自己的决定。只是在了解的过程中,却总是能听到这样一种声音即有的博士研究生当初选择读博是为了能够进高校,能够拿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安家费,可是现在却都后悔了。或许会有很多人觉得这些学生矫情,都已经是在读博士研究生了,更何况这是自己当初的选择,再说后悔就感觉有些滑稽了。可是你们却不知道他们当初选择读博时,很大程度上也是对博士以及自己之后就业规划的认识上出现了一定的误差,尤其是那些之所以选择读博士研究生是为了能够进高校任教,能够拿几十万的安家费的学生,现在后当初选择读博,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对高校招聘教师的一些“潜规则”并不是很了解,并不是很清楚。这不我认识的一个我们专业的读博士的学姐,她就是想进高校,想成为一名高校教师,想过比较稳定的生活,于是读博是她的不二选择,所以读研期间非常的努力,发表了一篇核心期刊以及一篇C刊论文,理所应当的被一所985高校所录取,但随着博士生活的开始以及对高校教师的进一步了解,她开始后悔当初自己的选择了,因为现在高校招聘教师所承诺的安家费都要分五年发放,并不是一次性发放,而且博士毕业以后也不意味着你能够进入很不错的高校,一般绝大多数的博士研究生进入了普通二本院校任教。如果你想进入更好的大学任教,享有更好的平台,那么你就需要在进站读博士后。所以仔细一圈大多数普通的博士研究生都是用自己多年的辛苦换地进入高校任教的基本门槛,可是却要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例如只能是地方较偏僻的地方,或者普通二本院校,可在这样的高校任教想在科研上有更大的发挥舞台,想自己的事业更进一步,那或许相对来说要难得多。再加上还有大多数高校的安家费都不是一次性发放,到最后仔细考虑多种因素之后其实我们并没有享受多好的待遇。总之,读博为了进高校任教,这无可厚非,但一定要详细了解现在高校的一些招聘政策,因为高校在招聘教师时也有很多的坑,一不小心我们就掉坑里了。
应微友诉求,前海君向大家介绍一下博士后的相关政策,请大家蛋定,尤其是博士后要扶好眼镜别掉地上了。众所周知,博士、博士后都是各地争抢的帽子型人才,全国也有一个博士后管委会,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对博士都有不少的政策倾斜和扶持。那么,博士、博士后到深圳能有什么优惠呢?下面,就简要列举一下:1. 博士毕业落户深圳的住房补贴:3W2. 世界TOP150境外高校的博士到深圳工作,可获得补贴:160W。比如在香港,就起码有三所高校毕业的博士符合。3. 在站博士后的生活补助:18W/每年。另外还有用人单位给予的薪酬,一般会有1:1配套,有些金融企业给的配套比例可能更高。4. 出站留深、来深工作的博士后,给予科研经费资助30W,另外还有用人单位给予的薪酬。5. 近5年,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的出站留(来)深博士后,补贴:160W。人才认定的公示,大家可以看看,160W到手!6. 博士后出站留(来)深从事科研工作满3年者,补贴:160W。7. 近5年,在国(境)外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2年以上,且以第一作者或唯一通讯作者在国际高水平科技期刊发表论文1篇,来深圳后继续从事科研工作。补贴:160W。综上,一名博士后在站、出站几年时间内可获得市级资助合计约229W,如果区里1:1叠加配套的话,政府资助高达458W,若加上用人单位给予的工资薪酬,平均年薪相当于100W。百万年薪!是不是很开心!是不是很吸引!博士后认定为人才后,可以享受人才安居待遇,优先选购商品型安居房!相当于房价打5折!!!深爱人才,圳等你来!欢迎到深圳!【关注百家号乐居买房,掌握购房好时机。】
一个是生命走到尽头的老迈母亲,一个是至死不肯相见的中年儿子,这桩悲剧却无法用非黑即白的标准去评判。——遇言姐本月初,某报社刊登了一篇新闻《北大博士后出国留学20年未与家人联系, 病危母亲想见他最后一面》。已知事实是,王博士1987年考上了苏州大学,后赴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就读博士,1997年又在北京大学做博士后,1999年去日本学习交流,之后又从日本取道美国,现是亚特兰大一家科技公司的技术人员。至于王博士为何多年没有联系家人。新闻稿件单方面采用了王博士家人的说法——王博士的家庭十分贫穷,王博士嫌弃自己的出身,王博士不让父母来北京参加自己的婚礼,出人头地的王博士拒绝帮补贫困的家人,之后就是长达20年的失联。▲图文无关虽然,报道的最后并没有给出结论,而是引用了王博士舅舅的话:我们家里人实在是想不通,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但“北大”、“博士”、“出国”、“失联”、“母亲病危”,“不肯回应”,这些暗示性的语言足以勾勒出一个飞黄腾达后与穷家撇清、六亲不认的“不孝子”。果然,报社的新闻发出后,各路媒体跟风报道,评论区全是对王博士的谴责和谩骂,什么“狼心狗肺读书人”、“精致不能太利己”,说什么的都有。媒体的报道要有两个以上独立消息源交叉印证,这是一条新闻界的基本守则。更何况,在视频中,王博士的舅舅明明提到了:“此事有隐情。”在王家“寻儿”期间,王博士的同学、老师也不曾向这个家庭透露过王博士的联系方式。原本对王博士的舅舅很热情的前岳父甚至用“骚扰”来形容前亲家。20年失去联系,王博士的家人在采访中只谈到孩子不肯回家探望,却丝毫没有问及王博士这么多年在国外是否安好。也就是说,王博士并非“失联”,而是主动“断联”,而这个断联的原因,他家里人是知道的,但是不愿意说出来。对于这些明显疑点,记者却选择性忽视,一味强调王博士家贫、母病、失联20年,字里行间都在暗示着当事人不孝,却没有真正调查过这个家庭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至于王博士决心与至亲死生不复相见。《北大博士后出国留学20年未与家人联系, 病危母亲想见他最后一面》这篇文章掩盖事实,使得舆论发生偏向。而读者受情绪和心理的影响,没有耐心了解全面事实,就基于刻板印象和固化心理,仓促下结论。迎合和消费受众的刻板心理,突出新闻事件中的对立因素,造成戏剧化、惊悚化的传播效果,如今连自媒体都不敢这么玩了,自诩专业的纸媒却接过了噱头,着实不应该。更离奇的是,这家媒体还自作主张在微博上贴了“寻人启事”,呼唤网民转发扩散,希望“王博士能接收到家人的声声呼唤”。丝毫不考虑这样做会给当事人带来什么样的不便和影响。王博士不是失踪而是断联,你连基本的事实都没理清楚,就把当事人的大名挂墙头,这难道不是侵犯个人隐私?互联网时代找个人能有多难。果然,有“热心”网友将王博士从LinkedIn上刨了出来,把人家的头像、单位、电话公之于众。遇言姐说,人家不想现身,你们掘地三尺,这些“热心人”倒底是在助人为乐,还是感动自己,享受居高临下的参与感、道德感、说教感?在多方打电话联系王博士未果后,王博士通过朋友传话:希望家人不要再通过媒体寻找自己。对于外界的质疑,他只说了7个字:“清官难断家务事。”眼看着一场网络批斗就要展开,前天,有人在论坛中发长文回顾始末。文章很长,充满细节,大致写了以下几点:王博士的父母培养了儿子18年,在18年中,多次要求其辍学,给他留下了伤痕。上大学,王博士的父母没有出钱,王博士靠着学校发的饭票度过了4年,并且攒下每月4元的助学金寄回老家。王博士的舅舅也证实,王博士读大学时没有冬装,穿的是老师脱下来的毛衣。家贫也就算了,整个求学期间,王博士的父母不仅一直跟儿子要钱,更提出了一些超出儿子能力的要求,比如替家人和亲戚找工作,帮堂哥的孩子上苏州大学。王博士要是不帮忙,父母就去学校找他。为了逃离父母,王博士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去北京读博。结果呢,在王博士准备携妻子去日本学习之际,父母非要他带上老两口和哥哥一起走。王博士安抚父母,表示自己挣了钱会给家里盖新房,父母才放他成行。王博士到了日本后,父母继续追着要钱,王博士填不满亲情勒索的窟窿,跟家人断绝联系。这一段,王博士的舅舅也有印证,他在视频中提到,王博士的父母最后一次给儿子打电话是在1999年,因为家中困难,让他寄一点钱,贴补一下家用。王博士回复:“以后不要再来找我了。”之后就断了联系。遇言姐说,这个帖子的真实性待考,不能作为直接证据引用。不过有两点是可以确定的——第一,王博士家中真的很贫困。这一点,20年前的《常州日报》就有报道——王博士家中只有3亩田,没有正常经济来源,两间草屋家徒四壁,父亲靠卖老鼠药赚一点零钱,一个月中要有十多天吃杂粮,唯一值钱的家当是扶贫单位赠予的一台彩电。第二,王博士的父母的确纠缠过儿子。以至于初见面时对舅舅热情接待的王博士岳父母,后来对王家寻子表现得十分冷淡,甚至用了“骚扰”一词来形容前亲家。在20年中倒底发生过什么,这就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了。一个是生命走到尽头的老迈母亲,一个是至死不肯相见的中年儿子,这桩悲剧却无法用非黑即白的标准去评判。从遇言姐的角度来看,更多的是同情与哀叹。王博士于1969年出生在常州农村,上有一兄一姐,哥哥还是残疾。那是一个全中国有着8000万赤贫人口的年代。所谓“赤贫”,不是在网上买山寨运动鞋的拼多多用户,而是“劳动所得维持不了基本生存”的人。小时候的王博士从垃圾箱里捡别人丢掉的铅笔芯写字,读高中时为了节省路费肩扛大米、咸菜,步行50公里去上学。对于这样一个难以维持基本生存的赤贫家庭,无论是指责父母要求儿子辍学, 还是指责父母“吸儿子的血”,似乎都是不近人情的。▲图文无关另一方面,王博士并非天生凉薄。从1987年到1999年,本科到博士后的12年间,在王博士拿着本科4元/月的助学金,研究生72元/月,博士生120元/月的工资时,也曾不断的资助家人。如今他选择跟原生家庭断绝关系,社会应该允许并尊重他的决定,而不是煽情、臆测,大搞道德绑架,制造舆论压力,发什么“全球通缉令”。1911年,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瓦尔特·威廉制定《报人守则》,其中提到:有益的求真求实的观念高于一切。避免受本身偏见所左右及他人偏见之笼络。勇于打抱不平,但不为特权者的要求或群众的吵闹所惑。我国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也提出,不可隐匿真情,任意拔高,道听途说,合理想像。而眼下,媒体的做法却是——往湖里投一个炸弹,把湖底的鱼炸出来,至于鱼自己是不是想出来,炸出来后会不会遍体鳞伤,却没有人关心。一个常州农村的赤贫家庭,走出了中科院的物理博士。即便这不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励志故事,至少也不该成为一场由“北大”、“博士”、“失联”、“不孝”等关键词构建的狂欢。而对于,这件悲剧的前因后果,遇言姐着实无法置评。只能说:消除绝对贫困和提高国民教育将是本世纪最大的壮举。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END-
导读:博士后是什么概念?博士和博士后哪个学历更高?其实这么多年我们都搞错了……随着大学的扩招,现在拥有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本科生到处都是,硕士、博士也是不计其数,以前说起硕士博士,那都是了不得的存在,十里八乡都不一定会有一个,而现在经常可以听到身边哪个亲戚朋友家的孩子考上了硕士博士,甚至还有的考上了博士后!今天咱们重点说说这个“博士后”,在大多数人眼中,博士后是中国最高的学历,是最牛掰哄哄的存在!那么真实情况是这样吗?博士后和博士哪个学历更高?首先咱们要搞清楚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概念,硕士和博士都是研究生,分别被称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大学生本科毕业后考研,考上之后就成为了硕士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拿到硕士学位后,就可以被称为硕士;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时间大概三年左右,毕业之后可以继续考博,考上之后就成为了博士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拿到博士学位后,就可以被称为博士。要强调的是,博士研究生是中国最高的学历,博士是最高的学位,没有比这更高的!博士毕业后,可以申请到高等院校的“博士后流动站”或者某些科研机构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一旦获得批准,就可以在这些工作站进行科研工作,就成了所谓的“博士后”。但是博士后的工作时间不长,一般不超过两年,算是一种过渡性的安排,两年期满后还是要另外找工作,我们可以认为博士后是等待正式就业的博士。当然了,博士毕竟是中国最高的学历,“博士后”跟咱们平常说的“临时工”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博士后是国家正式工作人员,他们在工作期间,除了享受国家规定的优惠待遇外,还享受跟本单位正式职工一样的各种待遇,工作两年后还将得到国家颁发的《博士后证书》。最后总结一下,博士后不是学历也不是学位,而是博士毕业后的一段工作经历,博士和博士后的学历学位都是一样的,不存在谁比谁更强的说法。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了,对于这个问题您有什么看法呢?您认为大学生应该考博吗?欢迎在下方留言交流。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