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考研的人数呈指数型增长,硕士研究生遍地都是。曾经那些如果是硕士学位就可以待遇从优的工作也慢慢提高了门槛,硕士的身价也逐渐降低。而与此同时的,博士研究生却越来越多。很多硕士在读研期间必定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要不要考博士,就如同在读大学期间必定思考的问题是要不要考研。有考博想法的人很多,但真正考上的人却很少。很多硕士有考博士的念头,是因为硕士找工作愈发困难。我国每年毕业的硕士超过五十万人,比十年前多出了十几倍,因此硕士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硕士生找到的工作条件、待遇也大不如从前。很多人都称,现在的硕士找的工作和以前的本科生差不多,工资可能还没以前高。这虽然说得比较夸张,但也有一定的道理。总而言之,现在的硕士找工作确实变难了。塔主这个专业的硕士毕业后基本到设计院工作,听起来光鲜亮丽,经常出差去不同的地方看风景。但实则是常年出差照顾不了家庭,工资又少得可怜,经常加班到深夜。所以,很多硕士开始寻求其他出路,而最简单最直接的一个就是升学,继续深造。因此就有了很多硕士想考博士的念头,不仅是在读的研究生,有些毕了业的研究生也会考虑辞职考博。除了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还有一部分人站得更远一点。对于很多硕博连读的人来说,花六年甚至五年时间拿到博士学位,一毕业就是中级职称,然后找一个科研院所做科研,或者去学校当老师,虽然工资也少点,但工作自由,比那些在公司的人强多了。同时,还有些人为了科研而奋斗,由于在学校太过优秀,刚毕业就被评为副教授、教授的也大有人在,能够在学术圈施展拳脚也是值得奋斗的事业!所以,读博士的诱惑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博士毕业后如果可以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那么博士期间辛苦几年也是值得的。很多人在研三的时候都会做一番思想斗争,是找工作赶紧赚钱,还是读博士熬几年呢?事实证明,读博士的人还是少数。我国每年招收博士不到十万人,平均两个博导才能招一个博士,可见博士人群虽然在壮大,但远不及本科生和硕士生。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考虑读博,而最后真正读博的人又少得可怜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博士很苦。要知道,博士期间做实验、写论文并没有看起来这么轻松,那些无数次失败的实验、处理不好的数据、写不出来的论文、审稿人刁钻的意见,以及导师的不断催促,年龄的增加,来自学习和生活的压力不断冲击着当代博士们的心灵。博士期间因为各种事情苦恼、抑郁、甚至自杀的事件屡见不鲜,博士生确实太苦了。博士毕业后,也找不到很好的工作。塔主不知道大家对于好工作是怎么定义的,事少钱多离家近?可世上哪有这么好的工作,大部分博士毕业就是进高校或科研单位当老师,大学老师可能没有其他老师这么忙,但也有来自科研、评职称的压力,有时候为了写基金本子熬好几个月,像是又回到了博士期间。其次,老师的工资实在少得可怜,尤其是讲师,可能还不够养家糊口。所以,如果在硕士毕业就找到比较好的工作,谁还会读博士呢?想读博可能也考不上,博士入学考试竞争激烈。相对于硕士而言,博士的招生名额确实很少,可能都做不到每年一个老师招一个博士。塔主有朋友考博时,有10个人报考了同一个导师,最后只留一个人。所以,就算你真的想读博,也不一定有机会。当然,硕博连读会更容易点,但是也要看硕士的导师能力如何了。一般大家读博士都会去好学校找好老师,但这样很容易扑空,因为好老师会优先招收自己硕博连读的学生,其次才是考博的学生,这无疑给考博的学生施加了更大的压力。博士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大部分都在博士的门口转了转就回去了,塔主想说的是想好了再做决定,做了选择就认真地走下去,不管是读博士还是找工作,都要竭尽全力,给自己一个美好的明天!
学历的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说,所有人都知道,有一个高学历,在就业中会有更强有力的竞争力,所以,很多人都涌入了考研大军,而成功的人也聊聊无几,虽然上岸的几率那么低,但是每年依然有很多人加入到这个队伍里。能够考上研究生实属不易,有的人还继续读完了博士,但是数据表明,每年只有10%左右的硕士研究生选择继续读博士,其他人硕士毕业就开始找工作了,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是他们满足了学历,不想继续奋斗了吗?1.家庭经济负担随着学历的增加,年龄也在不断的增加,研究所也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发一下基本都工资,但是科研所多半是比较贫困的,不愿意多给这些人发太多工资,一般的就是两三千的工资,这点工资,如果只是单纯做学术还是够用的,因为平时只是吃饭,住宿基本都是住在学校。如果这些研究生已经开始谈恋爱,或者已经成家,这点工资基本就什么都不够了,没钱的生活你也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很多人读完硕士研究生就准备工作了,毕竟有了硕士研究生的学历,找一份不错的工作还是可以的。2.博士毕业越来越难虽然博士很吸引人,但是能考上的不仅不多,而且毕业也很难。博士的论文要求极其严格,不仅要满足学校的要求,还要满足老师的要求。两者只要有一个不满足,基本和毕业都无缘,一旦不能毕业,就要延迟毕业,那样就会更耽误时间。有的人虽然读了很多书,但是结果并不好,比如研究生没毕业,博士生没毕业,结果最后很尴尬,出来找工作,没有合适的毕业证,相当于耽误了很多年,结果还是要从头来过。得不偿失。3.读研了才知道科研和自己想得不一样。很多人小时候就有一个做科学家的梦想,读书期间,一路过关斩将,终于读到了硕士,在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就意识到,自己心中所想的科研和现实中的有太多不一样,好像自己无法用力去攻克很多难关,比如论资排辈问题,不然也不会有很多留学生不愿意回国。但是这些人没有学霸那么厉害,又不想一切都听从别人的指挥,只能读完硕士研究生就去找工作了。4.婚姻问题。读完研究生基本也差不多二十六七岁了,如果读书晚一些的同学,年龄就会更大,如果继续读博士,毕业差不多三十岁,因为长时间在学校里,科研所里,很难接触到外界,所以在找对象的时候就比较困难。这些高学历的人多半是内向的,所以在相亲的这条路上也不好走,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硕士研究生毕业结婚。不是高学历不吸引人,而是太多现实的问题让所有人无奈,但是大多数还是经济问题,很多人经济压力太大,所以差不多也就可以了,先找到工作,慢慢有机会再去继续考,但是有了工作之后,工作又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所以,工作之后也就和考博士无缘了,只能忍着现在的工作,一辈子毫无起色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师范毕业的同学和一些学教育学的同学找不到工作,但是同时学校又一直在招聘老师,真正师范毕业的同学不想当老师,倒是一些其他专业的同学对当老师很感兴趣,甚至越来越多的博士硕士也很想去当老师,这是为什么呢?硕士博士不是应该有更好的选择吗?博士和硕士进中学当老师的优势并不明显,很多学校都是不看学历的,只看个人的授课水平,而且现在私立学校和辅导班这么多,如果只是想当老师,可能硕士和博士更加的比不过那些本科毕业的同学,自己用几年的时间去拿学历,本科生在积累经验,并且已经有收入好几年了,这个差距还是有的。那为什么硕士和博士还去当中学老师呢?这和很多方面有关,硕士和博士,大家看起来很高大上,毕业起薪就几十万,工作待遇很好,但是这只是981和211等一些好大学的硕士和博士,我国还有很多其他的学校,这些学校为了自身的发展,总是希望自己能有博士点和硕士点,于是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的水平就不是那么高,带出来的学生水平可能也不像大家想的那么高。家庭的因素也是比较重要的,听很多人说过:家长心中只有三个职业——教师、医生、公务员。相比医生和公务员,教师肯定是家长说得最多的了,在很多家长的心目中,教师稳定,工作轻松,有保障,尤其是女孩子的家长,都很想让自己的孩子从事教师行业。很多女生在毕业之后工作不错,也靠自己的努力做出了成绩,但是结婚生子之后,因为行业更新换代太快了,可能自己很难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上,等到孩子长大一点,自己可以出去工作了,在找工作上也不具备优势,这时候就有很多人瞄准了教师行业。在自己家乡,照顾家庭还能工作,很不错。教师的入行标准没有那么高,所以很多人都想去当老师,希望大家如果选择了教师就好好做,因为教师还是很特殊的,教书育人从来不简单!
25岁的硕士毕业生A某手里握着一叠精装简历,准备离开招聘会现场。他甚至连投出简历的机会都没有。“说是硕博专场,几乎没有面向硕士的岗位。投简历的过程,就感觉自己在被反复碾压。”他沮丧地说。上一次被“碾压”是和一群本科生一起投简历,招聘负责人对他的研究生学历没有表现出任何兴趣,一脸漠然地说:“不论本科还是硕士,底薪3600元,其余靠提成。”这是如今很多硕士生面临的窘境,读研本是为了提高就业的起点,然而,两三年过后,计划赶不上变化。因为付出多,他们总希望找到薪水更高、待遇更好、前途更美好的职位。但事实上,很多硕士生并没有表现出比本科生更明显的优势,“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对于花费了大量金钱和精力,经过残酷的竞争通过独木桥的硕士们来说,个中滋味,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体会。01、进阶硕士之路已是不易近年来,考研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尽管高校每年都在扩招研究生,但由于报名人数激增,导致考研竞争愈发激烈。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为341万人,报录比预计将达到4:1左右。此外,大部分院校近年来招生政策改变,提高了招生计划中的推免生比例,不少名校热门专业的推免生录取比例甚至超过50%。例如某重点高校发布的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中,计算机学院招收51人,而推免生名额为49人,留给考研生的名额仅2个。这样的现状,让考研之路变得“雪上加霜”,也增加了考研er的沉没成本。02、挤进硕士堆,却处在学术界鄙视链末端有人的地方就有鄙视链,硕士作为学术圈的底端、科研界的农民工,洗瓶子、插枪头、配试剂、跑腿报账……取代了读研之前幻想的高大上,成为了他们每天的日常。硕士第一年赶功课,第二年赶论文,最后半年找工作的培养方式也似乎并没有凸显出什么学术上的价值和意义。看过《生活大爆炸》的都知道,这部剧又名《论暴击硕士一万点伤害的100种方法》,其中一集讲到硕博士的称谓,读完博士你的称谓前面就可以加Dr.,而读硕士你的称谓和本科依然没什么区别,只能是Mr.,博士和硕士的差距可见一斑。03、毕业那年才知道,硕士最尴尬研究生的扩招增加了入学机会,但也导致了学历贬值。除了本科生,硕士博士学历均有不同程度的贬值。传统吸纳研究生的单位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等提供的专业技术岗位逐年减少,进入门槛水涨船高,就业难的问题只增不减。而硕士毕业后想继续读博,基本上只能通过申请考核了,申请考核的学校对于考生的生源水平、研究成果、论文篇数一般有明确限制,想通过读博继续深造的路也将“越来越窄”。硕士进可继续深造,退可找个体面工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陷入了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04、学历高≠好工作,硕士沦为就业夹心层根据梧桐果近三年的校招数据显示,各学历层次中,硕士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指数异军突起,2017年和2018年竞争1个岗位的硕士生超过3人。尽管在今年整体就业难的形势下,硕士的就业难度指数下降到1.55,但仍然高于本科和博士。从薪资待遇上看,对比2019届各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平均期望薪资和平均实际薪资可以发现,硕士的平均实际薪资为8777元,低于其平均期望薪资9017元,而本科和博士的实际平均薪资都高于其平均期望值。也难怪硕士会喊出“当初一言不合就考研,如今只怪硕士文凭不值钱”的口号!小公司委屈了自己的学历,大企业看不上自己的经历。尽管与本科生相比,硕士生有着更多的选择空间,但他们对于大城市、好单位、高工资这类“体面职业”的追捧,也导致硕士生们想要实现理想就业着实有点难。对于大多数岗位而言,经验远比学历更重要。同年毕业的本科生已经拥有三年左右工作经验,而硕士才刚开始找工作,在职场谁竞争能力更高一目了然。而对于那些“高精尖”的行业,待遇优厚,专业对口,但准入门槛往往是博士起步。研究生的光环不再,性价比不如本科生,专业又比不过博士,硕士生就这样成为了职场中的“尴尬群体”。04、学历是敲门砖,但能力才是安全感但是已经处境尴尬的硕士们也无需气馁,学历也并非全无用处,比如近年来各大城市的抢人大战中,学历层次越高,人才补贴越高。 并且在很多体制内的单位,工作能力相近的情况下,硕士学历职工的晋升年限、级别与工资定档划分大多是要优于本科生的。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就业尴尬的问题,关键在于发展出学历之外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职场的xfxy(腥风血雨)中立于不败之地。以下文章来源于青塔人才 ,作者青塔人才
博士研究生是研究生阶段的最高学历,很多人认为只要读博士的人就一定是学霸,是从小到大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也是这个社会中非常优秀的人。尤其是家中的长辈、老人,如果有读博士的亲戚或朋友,那自己都是非常骄傲的。可是事实真是如此吗?读了博士就一定是学霸吗?读博士的人很多是想要自身学历提升,能够有更大的优势在社会中立足,另一部分人也是逃避就业,在学校多待几年。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读博士的人一定从硕士阶段经历过来的,是考研或保研都是付出了足够的努力才进入博士队伍的。所以,读博士的人一定比同等的本科生要优秀很多。但读博士的人就一定比硕士毕业找工作的人优秀吗?这里面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博士的入学考试相比硕士入学考试要简单很多,并不能说博士比硕士难考,另一个是硕士工作和博士读书的性质完全不同,博士毕业后所从事的行业也与硕士毕业的工作不同,二者不可相提并论。关于博士入学考试,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选择“申请-审核”制,硕博连读制,还有常规的考试制,不管哪一种,其考试难度要低于考研,同时报录比也高于硕士 。所以能考上硕士的人和能考上博士的人能力上可能没有过多的差别。有很多优秀的人读研时是申请了保研,但却不读博,你不能说他就不够优秀。另一方面,硕士毕业选择了工作的人可能像塔主刚才举的例子一样,本身很优秀,硕士毕业就找到了不错的工作,那么为什么要读博呢?硕士毕业的就业面很广泛,既可以是公务员,也可以是企业、高校等,而博士毕业后的工作无非是高校、科研单位,较少的人会进国企、公务员等,这与硕士的选择相差太多。所以对于那些硕士找不到好工作选择读博的人,并不一定就比只有硕士学历的人更优秀。塔主有很多朋友,在高中时学习很好,可谓是学霸级人物,而很多本科或硕士毕业就找工作,很少有人读博士,反而当时高中那些名次在中上游的人很多选择读博士了。所以,并不能因为读了博士就觉得高人一等,而那些硕士毕业的人就不够优秀。博士本身就与硕士有很大的不同,包括科研能力、思考能力和专注能力等,这些是培养科学家的要求,而硕士则是更加注重于实践、专业能力的提升等,侧重点各有不同,所以对于优秀的界定也不尽相同。博士与硕士都是学历的最高点,都代表着较高的水平和能力,因此不必将他们过多地进行比较。最重要的还是要提升自己,以后能找到不错的工作。当然,如果选择了读博,就要做好心理准备,积极备考,博士的路艰难险阻,但祝愿各位都能顺利毕业!
38岁博士生年薪30万,却直言后悔读博,这工资还不如硕士,很心酸提起博士生,我们都会觉得很厉害,在我们的印象里一般都是大神级别的人物,要么就是学习成绩非常好,要么就是比寻常人有耐力,因为它不是那么容易攻读的。在这个学历越来越不满足当下现状的社会,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学历越高越好,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读研、读博,但博士生与硕士生相比,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门槛又提高了,而且也更加艰难。有人觉得,博士生就是为了搞科研的,如果是为了赚钱,还不如早点下来找工作,硕士生的学历够用了。事情真的是如此吗?我们不如来看看下面一个例子。有一位博士生后悔自己选择读博,在毕业后不想做科研,便去找工作,发现自己的工资已经不如有几年工作经验的硕士生,这样的心理落差让他没办法接受,只觉得特别心酸。这位博士生说:当初读博的时候被理想主义冲昏头脑,只想着自己的兴趣。现在才发现读了这几年,收入比硕士毕业的同学落后十万不说,没有publication,未来的出路还是一片漆黑。请问这样的科研谁想要?如果让我重新再做一次选择,绝对不会再读博了。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来看看有此经历的网友是如何评价的:“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或者本科生,都需要学历这块敲门砖,才能进入到梦想的殿堂,但是当你进去以后,就要凭自己的本事了。硕士生同学的工资能超过公司开给博士生的,说明他的水平确实厉害,在工作岗位上,他没有放弃努力,依旧在不断地提高自己,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容易缺乏的。当然,在如今的大趋势下,太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找份好工作不容易。”“科研需要的是运气和机遇,80%的人进到某组拿到课题的瞬间就宣告科研之路终结了。读博做科研的道路的确艰苦,但路都是自己走的,不要怕孤独,你会逐渐找到同行者。”“科研工作只是一种模式,只要是能用自己的idea推动领域不管是产业还是基础研究的转化都是值得人尊重的,日益上涨的房价和现行的焦躁,使得这种想赚快钱的环境摧毁了大多数年轻人才的梦想。”“有的专业是不得不去读博的,只要选择了,就不能后悔。如果学医不读博,根本进不了一二线城市的三甲医院,当然,除了学儿科。北上广的公立三甲医院里的医生都是些神仙级别的,普通一线是当地的神仙级别,二线三甲里一汪水都是博士,不是博士根本进不去。如果只读到研究生,只能在三四线的小地方混。”“总觉得自己是20%的那些幸运的学生,却发现是陷在了80%的平庸里不得动弹。科研?不存在的。只想着毕业赶紧逃离了。”看完了这篇文章,你们有什么想表达的呢?
为何公司招聘优先看你的第一学历?研究生和博士生找工作都难!转眼已经进入五月份,研三的同学都在到处忙着找工作,但是很多人在朋友圈抱怨找不到工作。研究生的学历找工作有那么难吗?那我们这些本科生该怎么活呢?为何公司招聘优先看你的第一学历?排除研究生、博士,只要985出身的,公司招聘为何只看重第一学历?这几天小水就遇到一个研三的朋友说起找工作的事情,她刚把论文的事情结束掉,折腾了她大半年,接下来就等着毕业答辩了。不过现在就得找工作了,放假期间她去了几家公司都碰壁,虽然是研究生学历,但是大公司招聘不要研究生、博士生而选本科985出身的,她不禁质疑:第一学历有那么重要吗?为何公司招聘优先看你的第一学历?为此她还劝小水,别再考什么研究生了,除了被糟心的毕业论文折腾的够呛,毕业了还找不到什么好工作。她的学姐之前是在一家高中教书,在职考上研究生之后,现在找到的工作还是在那家中学教书。唯一有区别的是,如今的薪资比两年前的薪资多了一千块。读研三年,难道就为了多涨的那区区一千块钱吗?大公司招聘重视第一学历的问题不是现在才有,它一直存在于我们求职的职场上。所谓第一学历是指大学本科是哪个学校,就读的是什么专业。在这里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出身,也就是本科就读的学校!这位朋友本科在山东读了一个普通二本,考研的时候报考重庆大学,但是没过线,调剂到了一个普通二本读研。所以她找工作的时候,用人单位看到她的第一学历不是211也不是985,优先排除掉了!看重第一学历,用人单位的歪理!之前小水在电视上看过一期求职节目,说的是两位求职的人共同竞争一份岗位。A是来自普通本科,从事这个领域有三年,有一定的经验,而且在此领域有过一定的钻研。B是来自某985高校,因为毕业后总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高不成低不就,在家里和网吧泡了两年,然后没有经验再来求职。小水以为用人单位会选择A,但让人想不到的是B却被留下了。为何公司招聘优先看你的第一学历?因为在招聘单位的心中,高考的时候凡是考入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种985名校的人智力都不差,而且就算他们毕业后一时荒废了学业,拾起来还是非常容易的。而那些没有考上985高校的人,普遍质量差一些,虽然有一些小聪明,但是培养起来比较困难。所以第一学历在他们用人单位的心中还是优选考虑的问题。本科清华北大非研究生PK本科双非研究生北大清华,你会怎么选?如果同是清华北大这样的985名校毕业的学生,在求职的时候遇到的待遇都一样吗?肯定不是!本科清华北大非研究生往往比本科双非研究生北大清华毕业的同学更容易被用人单位录取。按理说,从普通高校考研考入北大清华的人不是应该更引起重视吗?为何这样不受待见?为何公司招聘优先看你的第一学历?用人单位心中,从北大清华这种名校毕业的学生,有能力的直接被保研,还有的被保送出国。就算是一般毕业生,找到一份好工作也是不费吹灰之力。而考研考进清华北大的人,很大一部分人来自普通高校,他们也许有的非常优秀,也许有的人只是高分考试能手。大公司招聘的时候考虑的是最快最省劲的找出能给公司带来最高效益的最有潜力的人,而本科就读于北大清华的人往往入选,而考研考进去的人往往往后排,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培养跨学科能力,这样的研究生很抢手!用人单位招聘看重第一学历,并不存在什么歧视,这只是用人单位招聘的策略问题。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对我们的知识水平和学术能力的训练,发生根本性影响的是本科阶段。到了研究生阶段、博士生阶段,影响就很小了,这是对大部分的人而言。还有很多人本科是一个专业,研究生跨考到另一个专业,博士又是另一个专业,这样读出来的学生要么很好要么很差。这是为何呢?为何公司招聘优先看你的第一学历?现在很多导师都非常喜欢跨学科的考生,研究生如果跨学科也是非常受导师重视,也更能做出成绩来。但是很多人考研、考博的时候对自己的方向并不清晰,一般考上之后本科的东西丢了,考博之后研究生的知识也丢了,到最后留下的仅有博士生涯学会的一些东西。如果不能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那么前期学的东西全部都是做了无用功。“研究生”最重要的是科研的能力,导师问你,你一问三不知,你该如何立足?用人单位怎么敢用你?第一学历固然重要,个人的能力不可缺少!虽然第一学历没有别人好,用人单位不待见,但是也不能说本科没有读好学校的同学就没有“出路”了。从普通高校考研考入985高校,这种毅力和能力也不是一般人。比如复旦大学在选择研究生的时候宁缺毋滥,遇强选择更强的。而且对于跨考的学生来说,复旦大学会对其刮目相看,甚至在一定条件下采取破格录取。倘若只是高分考试能手,并无真才实学,想必没有哪个学校肯要吧。为何公司招聘优先看你的第一学历?努力,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学历只是一块敲门砖,走出大学的校门,我们每个人会有怎样的未来还得靠自己打拼。这个时候我们培养自己的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终还是由个人能力决定的。如果你想考研,就不要犹豫。第一学历改不了,我们还可以读研读取更好的大学,再在研究生阶段把失去的机会抓回来!
您好!我是一名研二在读学生,距离毕业还有一年的时间。研究生之前,作为优等生的我觉得自己目标很明确,无非就是读读读,在科研路上永不回头。但是,研究生一年级的科研体验很差,我重新审视自己,考虑到也许自己并不适合这一行。可是,事实是我已经在本专业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此放弃让我觉得很可惜。目前的我面临着如此窘境,心里纠结,不知该何去何从,想着快点决定,早做准备,可是又犹豫不决。我应不应该放弃自己的求学之路,踏上工作党的征程?如果工作,我要不要找专业对口的工作,还是给自己些挑战,去找一些不对口的工作?家长希望我能够考公务员,或者去家里的中学做老师,我一方面艳羡公务员的轻松,一方面又为他们的平淡感到无聊,我应不应该在这两方面考虑一下呢?或者,我只是没有以前对科研的激情,但是基础还在,是不是应该继续攻读博士,以谋求更高薪的职业,也不至于高不成低不就?同学你好!你好,我总结了一下你的来信,划出一些重点,我们来看看有哪些是我们需要澄清的认知。1、“作为优等生的我觉得自己目标很明确,无非就是读读读,”读书的目标本身就不是读读读,如果你当初认为优等生的目标就是读书的话,我只能说你是个只会读书,却没有自己独立思考要成为什么人的人。进入大学,目标就已经跟高中不一样了,就是要思考自己到底要以什么样的人。读书从来都不是目标,而是帮助你成为你想要成为的那种人,去做你想做的工作的一个手段,而且还只是手段之一,却并不是唯一路径。不同的工作岗位需要学习的东西并不一样,甚至学习的方法都不一样。我想这一点你是要先调整明确的一个认知。2、“可是,事实是我已经在本专业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此放弃让我觉得很可惜。”看到你说你是研二,也并没有说到专业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你说到你读了博士,我多少可能还会比较觉得确实花费了。要知道你们在本科期间所学的知识在企业的技术岗位当中根本发挥不了什么作用,所以企业在招聘的毕业生入职后,至少要用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进行入职培训,确保入职的毕业生可以成为一个能够胜任工作的。本科期间其实所有的教学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打好学习的基础的,直接说来就是教学生如何自己的学习的,真正的专业学习要走向工作才真正开始。这里你要了解一下专业技术发展对应的岗位和学历要求是什么样子的。了解了这些之后,建议你重新思考一下,这些岗位大类,你到底是想做什么工作呢?对于事业单位、中学等等,仍然有使用技术知识工作和行政管理的区分,对于学历和经历的要求大致是一样的。3、“踏上工作党的征程?”当看到你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想你把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不是定在了永远读书上?你觉察一下自己有没有一些对于所谓“工作党”的不一样的看法?我想问问你,读本科毕业就叫工作党,那么硕士毕业时不是要工作的?博士毕业的是不是也要工作的?所有人读书毕业了是不是都要毕业?在学校里读书只是人的一生中仅有的在固定地点固定时间,专心在学习这一件事上的一段经历。但,读书并不是人生的全部。读书的最终目标是有能力在社会上生存,并且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找到一份工作养活自己。那这么说的话,所有人成为一个成年人的起点是不是都是独立生存,养活自己,是不是就可以等于工作。那这样的话,所有人都是工作党好吗?!如果你还不是一个思考自己到底要做一份什么样的工作,能胜任什么样的工作的话,我觉得你现在24岁的这个年龄应该思考了。毕竟很多23岁就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人,在26岁就可能因为自己在职场上的学习和努力成为你以后可能要面对的领导。好好重新思考一下,在你人生的历程中,面对18岁以后人生,你有没有做好准备离开家,自己独立生存,有一份工作来养活自己?!还是要把生存的脐带一直挂在自己的父母身上,继续靠他们来养活自己?4、“如果工作,我要不要找专业对口的工作,还是给自己些挑战,去找一些不对口的工作?”这里,不是如果工作,一定会要工作的。除非你家里有那么多钱,可以供养你一辈子吃吃喝喝。如果不是,就没有所谓“如果工作”,你就是要有一天面对工作的。硕士毕业时,或者是博士毕业时。那么你有没有提前为你自己的工作思考并做好准备,就决定了你以后能不能找到一份你自己满意的工作。这时候就不存在什么对口不对口的问题,而是你能不能够找到一份你能做的,人家也认为你能做的工作。从你目前的状态来看,你都没有完成一件事,就是“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会做什么?”这些问题的思考,又何谈对口不对口呢?对口对你来说等于什么?等于专业工作吗?那么专业工作的内容、技术层级你了解到都不一样,那你能做哪个层级的,那个层级工作要求是什么样的,你能满足吗?这些你都确认了吗?没有确认,你是不是应该先看看你到底适合做点什么工作?你的专业到底能做点什么工作?你自己是不是能够胜任?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根本谈不上什么对口不对口啊!5、“我一方面艳羡公务员的轻松,一方面又为他们的平淡感到无聊。”其实对于公务员来说,你并不了解他们真正的状态。现在国家在公务员的人数上采取了削减编制的做法,很多省市的部分都是只有一个人,担任一个级别的职位,却要承担科员、科长以及副处长的所有工作。至于工作是不是平淡无聊,那需要你自己具体去了解才会知道。但目前,你自己至少要知道喜欢什么样的工作?是跟人打交道,还是跟物打交道,不妨把自己对最理想的工作做一个分析,看看对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待遇等等,然后再看看自己的专业能够找到的工作里,哪些比较符合你想要的。6、“是不是应该继续攻读博士,以谋求更高薪的职业,也不至于高不成低不就?”这里又有个失调的认知。那就是博士不等于更高薪的职业。职业的是否高薪跟它本身创造的价值有关,跟学历高低不能直接划等号。如果你是一个销售能手,你可能只有一个本科学历,还不一定是什么专业的,却特别善于沟通,有着特别牛的营销业绩,你的薪资完全会秒杀跟你同年龄进公司的具有博士学历的人。如果一个公司由核心技术来支持,那么具备这个核心技术的博士可能比较有用。所以这只说明一件事,你读了一个博士,就是有可能找到一份技术类比较核心的工作,但是是否高薪真不一定,还要看这个工作对于公司来说的具体价值。所以,最后综上所述,你现在要做的恰恰是要补齐你上大学的第一年没有完成的功课:1、了解职业世界,去找个机会好好重新听听职业规划课,认真完成对职业的了解,明白行业、组织、职业都是什么,都有什么样的用人单位,用人单位都是依靠什么标准来招聘的。2、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优势、资源、性格特点,看看都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对未来的期许,你希望未来有什么样的一份成就,这个成就是做什么工作得到的,有一份什么样的生活,这个生活是什么样的工作才能满足的,而你自己又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3、然后再看看确定了方向之后,你现在离自己最可能去到的那个岗位、职业,还差多少,别以为读了硕士就什么都有了,很有可能差很多哦!所以看完了这些再规划一下,从现在到你想去做的工作之间,你还要完成哪些事情?这些事情从现在开始到你最后一年找工作,还有多少时间,要如何安排。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键是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找到自己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体会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变化,感受自己情绪。找到那些真实的人生目标,活生生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喜悦,而不仅仅止于满足在仅仅一个分数,一个学历的一时快乐中。人生需要往前走,一切才会变得不一样。职慧职场志愿者:东北大学 林楠
说起来,可能很多人都不敢相信。我了解到的好几个同学在他们感觉硕士毕业困难的时候,竟然选择了继续读博。我是学化学的,从普通的二本院校考到了985院校的研究生。如果你也是化学专业的,你就会知道化学的研究生有好多,而且博士研究生也不在少数,尤其是在985院校,60%的硕士研究生都选择了继续深造读博。当然这60%的人中并没有包括我。还有很多研究生在工作1~2年后,又选择了重新读博。我们学校在研二的时候可以申请硕博连读,这样的话就节约了一年的时间,相当于研三的时候就是博一了。有几个和我同届的同学,他们在研二的时候,课题还一点进展都没有,我们学校的要求是硕士毕业必须发一篇SCI论文,从时间上和课题的进展估计,他们都发不了文章,没法毕业。看着他们每天都愁眉不展,天天泡在实验室里,想帮他们又帮不上什么忙。但是没过多久,却和我说,他们申请了硕博连读。我特别惊讶,问他们硕士都这么难毕业,为什么还要读博,那不是更难毕业吗?最后他们的回答却让我不得不信服。1.硕博连读,本校可以更换导师过来人都知道,硕士能不能发文章,导师是占很大的因素的。导师对课题的指导和论文的修改对你发表的文章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有些人在硕士期间,导师的重心不在科研上,再加上没有师兄师姐的帮助的话,想成功的发表论文是很难的。如果选择了硕博连读,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在本校内更换导师,从而再选择一个科研能力强的导师,这样在博士期间相对来说,发文章就容易一些,虽然过程同样会很辛苦,但是最终还是博士学位,也是值得的。2.硕士研究生的工资待遇并没有比本科高多少就化学专业的研究生来说,如果毕业后找工作,你会发现基本上硕士生的工资仅仅比本科生多1000块钱左右。当然可能专业不一样,薪资待遇是不一样的。而且研究生有一定的局限性了,一般应聘的岗位大部分是研发岗,因为这个岗位不和本科生竞争,但是这个岗位的工资也是固定的,可能只是在年终的时候有项目奖,很有可能一年的薪资都不如做销售的本科生赚得多。最主要的是研发岗经常需要加班,工作时间长而且时间不自由。但是如果是博士就是千差万别了,博士的起薪是硕士的二倍,所以咬咬牙再读个几年博也是值得的。
现在是既注重学历也注重能力的社会。但就招聘会上来说,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学历。在许多本科生忙着找工作的时候,硕士毕业生还在考虑是否继续读博。对于研究生来说,选择读博意味着还要继续念三年;反之走向社会,也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硕士和博士这些高学历人才,找工作时究竟有怎样的差别?很多人都不懂,今天我们就说说两者找工作的4个现实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首先就是找工作的时候,学历上的差距。先不讨论能力,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二者之间的学历:一个是博士,一个是硕士。博士的起点更高,薪酬待遇也更高。而且有许多高技术的工作,招聘书上都注明只招博士,硕士是没有资格的。可以看出,在找工作的时候,硕士学历的人选择工作时有一定的局限性,博士选择工作的余地更多一些。第2个差距就是能力差距。大家都知道,现在社会上本科生遍地都是,工作不好找,能找到和专业对口的工作是幸运的。许多本科生找到的工作与所学的专业根本对不上,工作起来往往力不从心。硕士和博士找的工作都是与所学专业有关联的,因为他们的专业水平更强。尤其是博士生,专业能力更加突出。读博期间,导师领着他们做的专业研究和实践,使他们在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都达到了一流的水平。工作以后,和硕士比起来,博士的专业水平更加突出。第3个差距就是薪酬。由于学历不同以及专业水平的能力不同,二者之间的报酬也是不一样的。博士专业水平能力强,找到的工作起点高,工资也就更高。而且有的高薪工作,硕士的学历还是达不到要求。比如说在一些大学里工作,博士可以做教授给学生讲课,硕士生只能从事辅导员的工作。工作起点上的差异,导致2者工资的差距很明显。最后一个差距就是工作后二者在未来发展上的差距。无论是在大型的企业还是事业单位,博士都是非常受重视的,毕竟全国的博士生不是那么多,而且他们的能力确实要高出一筹。工作几年后,博士生就可以做到企业的高层或者事业单位做管理人员;而硕士生只有工作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的才能够获得晋升的机会,发展前景远远不如博士生。总之博士生学历高、能力强,走向工作岗位后,工资福利待遇更高,也比硕士生更有发展前景。所以优秀的硕士毕业生,还应该潜下心来继续读博,为自己的未来打下更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