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教授的区别是什么?狼人杀

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教授的区别是什么?

学士(Bachelor Degree),是本科(undergraate)毕业能够获取的学位。我在中国的时候有理学生、工学士、文学士等之分,不知现在是否有变化。国外的分法也比较类似,比如通识教育的文科(liberal art)的学位常常是BA(Bachelor of Art),理科专业(Science)授BS(Bachelor of Science)等等。学士学位一般需要全时读四年获得,也有的专业譬如工程、设计等需要五年,当然半工半读要多久就不好说了。硕士(Master Degree),是研究生(graate)期间可以获得的第一个学位,在中国硕士一般需要两到三年全时攻读,最后要写硕士论文。在美国硕士则有两种,一种是学分硕士,只需要修够学分就可以毕业,这种以文科居多,用的时间短一些,一年半甚至一年就能毕业拿到学位;另一种是论文硕士,需要做实验收集数据写论文,这样的硕士一般需要两到三年才能毕业。博士(Ph.D),是研究生期间可以获得的比硕士更高一级别的学位,攻读博士并不需要硕士学位,本科毕业可以直接攻博,但是一旦博士不能达到毕业水平的话,可以改成硕士毕业。博士需要三到五年全时攻读,也有延长到更久的,在美国如果七年博士还没有毕业,一般会被认为该博士生没有毕业的能力,但这并不绝对,我认识的同学中有读了九年最后拿到博士学位,论文做的极其优秀,属于慢工出细活儿的那种。学士、硕士、博士都是一种学位,学士到硕士再到博士,是一种学历提升的过程,简单的说,本科生就是学士,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就是通常所说的硕士,毕业获得的是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就是通常所说的博士,毕业后获得的就是博士学位,目前博士就是最高学历。而博士后是一种工作经历,并不是一种学历,它是有工资的。博士后是指博士毕业取得学位、学历后,进入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研究的人员。博士后不是学位,也不是职务或职称,它只是一段工作经历。教授是一种高级职称,比教授低的有副教授、讲师、助教等,过去的教授不一定是博士、硕士,甚至连学士也不是。他们之间的区别,教授可以拿到行业的最高职称津贴,博士后只是一种工作经历,而博士、硕士、学士只是证明他们在相应的学习阶段,顺利完成了学业,取得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虽然取得了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甚至进入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工作过,但不一定就能很快评上教授。反过来说,虽然教授没有较高的学历或者学位,但是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长期学习和研究某一个领域,教学经验、研究经历比较丰富,他仍然可以当研究生导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对教育事业的越来越重视,并且我国对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我们要尽自己的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

第二镜

太厉害了!年仅28岁就能当教授和博导,这学霸不一般!

经常刷微博的人近期会看过这样一个热搜,28岁你想成为怎样的人?为何这样的话题会被无数网友热议登上热搜排行榜前列呢?其实,是源于有一位美女博士,28岁就获聘大学的教授、博导,年轻有为的她被网友纷纷夸赞,也令众人羡慕和感叹,别人的28岁很成功,对比之下,自己真是望尘莫及。一起来看看别人的人生是怎么一路开挂的?据悉,这位女博士集才华美貌与一身,不仅颜值出众,还很有才华,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令人惊叹!感慨这个学霸不一般。从南方医科大学官网可以了解到,这位女博士的名字是李琳,出生于1991年,在今年7月正式成为该校医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和教授。李琳在高考时考上了重点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并在校获得了学士学位,毕业后进入北京大学的医学部攻读博士学位,从2014年9月至2019年6月,仅仅五年的时间就读完了硕士和博士,在学期间,研究的领域都是与单细胞相关的,包括哺乳动物生殖系细胞发育的研究以及单细胞多组学技术的开发。李琳不管是就读本科期间还是攻读博士期间,都是很强的学霸,学业上非常优秀,在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而且研究成果突出,荣获了 “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2015年度中国生命领域十大进展”。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一毕业就成为南方医科大学的优秀学术骨干之一,并破格提拔为教授和博导。也许有很多人提出质疑,为何年纪轻轻就能当教授,要知道从大学讲师到硕导博导和教授,一般人都要历经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为何她这么年轻就能当呢?其实,李琳刚毕业就能成为大学教授,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南方医科大学是从她的学术代表作和研究成果看出她的能力的,因此她完全能胜任教授这个职位。她没有什么特别强大的背景,但是她的真才实学令人欣赏,才能与年龄无关。关于南方医科大学,也许很多人并不清楚,其实,南方医科大学是广东省的重点医学院校,医科类高校中位于前列,实力雄厚。它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该校的学科优势非常明显,非常注重科研和学术。当代社会人才辈出,能在28岁当教授的,李琳不是第一个,30年强,有一位叫陈章良的,出生于1961年,在28岁时被北大生物系聘为教授,并在30岁时获得青年科学家奖,34岁时就当了北大副校长,在41岁时出任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再来看看同为90后,也有年轻有为的,比如2017年也刷过屏的两位90后博导,一个是杨树,一个是刘明侦。杨树出生于1990年6月5日,毕业于复旦大学,在香港科技大学读博期间,发表了很多论文,研究成果也被广泛引用,凭借这些耀眼的成绩,被浙江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刘明侦出生于1990年,22岁就拿下了剑桥大学的硕士学位,24岁拿下牛津博士,在25岁时就成为了电子科技大学的教授。这些在科研界的优秀学霸令人惊叹和羡慕,太厉害了,不是吗?年轻就有无限的潜力和希望,只要努力读书,你也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拥有一个精彩的人生。你觉得呢?

千纱

博士后和博士有什么区别?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各行各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就拿我本人所在的学校来说,从2010年开始招聘专任教师岗位最低要求就是具有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历。近些年又提高了资格要求,除了要求有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历以外,还要求博士毕业年龄不超过35岁,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不超过40岁,特别优秀的可以放宽到45岁。也许这只是各大用人对学历要求的一个缩影,但是近些年报考博士和申请博士后的人员也越来越多了,从侧面反映出就业压力较大。博士和博士后同属于让不少人“仰慕”的对象,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1.概念不一样博士是一个学术符号,代表着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博士后是一个工作,代表着具体从事某项研究的人。因为学位只分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种,博士是最高的学位。通过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学习考核合格的可授予博士学位,取得博士学位以后就是博士。而博士后并不是学历,也不是学位,只代表你从事了某项具体工作的研究,是一份工作而不是学习经历。2.身份不一样博士是学生身份,博士后不是学生身份。博士可分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无论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无论是有工作还是没有工作,在没有毕业取得博士学位证书和博士研究生学历证书以前,都是还是学生身份。而博士后则不是学生身份,博士后没有脱产一说,都是具有正式工作的人,为了进一步进行科学研究或者在专业相关领域有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而进行的研究工作。3.待遇不一样博士的待遇相对较低,博士后的待遇相对较高。如果是全日制博士的话,一般会按照学校的同类人员工资水平发给津贴和生活补贴,而博士后则参照一定的工资标准按月发给工资。除了在工资待遇上的区别外,博士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经申请后可以进行流动,所以博士后科研站都叫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正常毕业后,博士后所享有的待遇更高,可以在原单位或者职务晋升或者职称评聘的优先条件,并且可以被作为优秀人才被“挖走”都有可能。而博士虽然也是属于人才类别之一,但是待遇仍然不如博士后。以上就是博士和博士后的主要区别,除此之外,博士和博士后在导师关系上也有所不同。例如博士的导师叫做博士生导师,而博士后的则叫做博士后合作导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师生关系,而是一种合作关系。总的来说,无论是博士还是博士后,都是很不错的学术提升渠道,能够考取博士和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三年而通

博士毕业后,选择当公务员或者大学教授,10年后会有多大差距

博士这个学历无论哪个职场企业都会乐意录用,总之,博士生首先在接受知识和认识上比普通人强,接触企业文化的时候也很轻松,当然博士生的就业选择也变多了,很多博士生都在为选择公务员和大学教师而迷茫,那么,我选择当公务员或大学教授,10年后的差距是多少?行政级别当然,如果选择公务用的话,行政水平要比大学老师高得多,另外,进入事业所的话,博士生比本科生的起点高,进入正级的话,有成为正厅级干部的可能性,大学的老师在业界发展着,如果论文的发表数合格的话,10年内应该能达到教授级,但是,这样的年轻教授很少。待遇方面进了公司,工资不是很多,怎么福利好呢?每年大节的细节都会发放各种补助金,如果按月薪计算的话,一年可以支付18个月的工资(福利换算成工资),但是,大学的老师不同,大学老师的工资是自己的工资,大节的福利没多少,最多的是自己的学术论文的奖励,这个没有那么多,但是,大学老师有很多空闲的时间,基本的大学老师一周有几个小时的课,所以,一般大学的老师都兼职。社会影响力关于公务员和大学老师的社会影响力,大学老师接触的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一旦发表建设性的论文,就会影响文化界的风向,进而影响一般人,但是,公务员不同,作为行政机关的干部的影响力很弱,因为一般老百姓无法接触,除非直接接触群众,否则会影响普通人。

德自此衰

博士教授沦为弱势群体:跳槽“受阻”只能求助于媒体?

博士是最高学历,教授是最高职务,代表的应该是最学问。按理说,这些高学历高职务的人员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合乎法度、被人尊崇的,可是这些人员时不时地因为辞职跳槽而上了热点,变成头条,引人巨大争议。最近两个月披露出来的就有三起。山西某校一名博士跳槽被学校索赔51万元,河南某校两位博士离职被学校要求返还读博士期间的工资、社保、公积金、绩效考核奖等费用,江西某校一名教授跳槽被学校索取违约金近44万元。显然,这种现象值得分析,其中原因到底是什么?其中又给人何种启示。如果你琢磨一下就会问,为何闹出跳槽纠纷的都是博士与教授呢?为何这些人跳槽遇阻总是习惯选择借助媒体并声称被不公正对待呢?为何此类事件每次都能引发巨大热议而网友并没有一边倒呢?外行看热门,内行看门道。作为一个内行人,在这里说说其中的门道,到底是学校蛮不讲理、故意设障、阻止人才流动,还是跳槽者有失诚信、不守法度、过分追薪逐利呢?(1)关键之处:外行看不懂的服务期协议?博士、教授跳槽大打官司的事情在高校并不少见,多数高校碰到过。每每出现这种情况,学校和当事人都说自己有理,公众也是一头雾水,有的指责学校阻/止人才流动,与时代精神不符,有的认为跳槽者缺乏诚信,枉为人师。但是,要对此事作出正确判断,不能离开至关重要的文本——服务期协议,否则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在一个频道对话,不可能有解。山西某校一名教师的跳槽纠纷起因是带薪读博并与学校签订了《协议书》,学校给予工资、生活补贴、报销相关费用,本人学成之后回到学校工作并至少干满双方约定的最低年限。可是,此位教师博士毕业之后仅仅工作一年就跳槽走人,纠纷因此而起。河南某校两名教师的跳槽纠纷起因也是因为读博并与学校签订了《协议书》。两位教师前去攻读“统招非定向”博士,与学校解除了人事关系并调走档案,但学校仍然发给工资、社保、补贴等费用,条件是两名教师博士毕业后回到学校工作并不低于8年,否则必须退还读博期间学校支付的所有费用包括工资、社保、生活补贴等。说白了,这是我给钱、你上学,我培养你、你为我服务,逻辑就是如此简单。江西某校一名教授也是因为攻读博士与学校签订了《委培高学历人才服务期协议书》,约定博士毕业后继续在该校服务6年至2019年6月29日,而学校则是支付其脱产读博士期间的工资、津贴、福利以及安家费等。可是服务期未满,本人提出调动,学校提出先交违约金、后办调动手续。本人一看将近44万,有些惊讶,于是又提出暂不离职,学校不同意,于是形成了纠纷。这三起4人博士离职纠纷都因服务期协议而起。这是一个什么情况?是否有法律或其它依据?对于普通打工者来说,很少涉及这个问题,所以一般看不明白。对于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来说,一般绕不开这个问题。(2)服务期协议:劳动合同法有明确的规定。许多人只知道劳动合同法有一条“想走就走”的规定,即“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可是这些人并不知道,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还规定:“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这就是说,签订了劳动合同,双方必须按照合同内容行事,虽然劳动者可以“想走就走”,但并不意味着你就合理合法,用人单位就变成了菜市场。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未满而辞职走人的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是要承认相应责任的。什么责任?起码没有经济补偿金。还有更加重要的规定:第九十条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一条中“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许多人也忽略了这一条。这些年,有人极力宣传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不能收取赔偿金,事实上并不是这样,你违约炒单位的鱿鱼虽然不受赔偿金,但是你给单位造成了损失,那是该赔多少就赔多少的。还有,你违约炒单位的鱿鱼虽然不受赔偿金,但是单位却不用支付经济补偿,这等于你给了单位赔偿。更为重要的是,劳动合同法还有关于服务期的特别规定,这是高校依约向跳槽博士和教授索取巨款的依据。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这就是高校向跳槽博士和教授索取巨额赔偿的法律依据。双方有约在先,按照诚信原则,双方都必须遵守,否则违约一方就得按照协议书规定的内容进行赔偿或是补偿。博士与教授在服务期内就跳槽,所以“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这并不是单位有意设障,而是博士与教授故意违约应该承担的责任。可怜的是,一些涉事博士与教授明明自己违约在先,却离开协议内容炒作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把自己打扮成弱势群体。有的认为,我交了“违约金”后连基本生活都困难;有的说基本工资是财政发的,要交也不应交给学校;有的说我是在职人员,就应该有工资、享福利……其实这些既不是你违约的理由,也不是拒交违约金的理由。实际上,协议规定的返还读博期间的工资、津贴、公积金、社保等,只是违约金的计算办法或是依据,并不是其本身,完全是两个概念(作为高学历人员对此逻辑应该非常清楚),这在许多判决书中都有体现。(3)进修协议书:被逼出来的高校依法维权手段!高校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为了学校的长远发展,高校要么组织教师脱产攻读博士,要么重金和高薪引进高学历和高职称人员,目的是提高教师队伍的高学历比例或是师资队伍水平。有的高校又是给房,又是给巨薪,又是许以行政职务,又是给予巨额安家费,目的是吸引高水平人才。投入如此巨大,自然要有规避风险的措施,毕竟没有哪个高校能够经得不断出现的违约损失。公办高校长期处于“人事管理”的思维当中,当人才已经自由流动时并有法律保障时,少数教师瞄准高校人才管理思维落后于时代的机会,与学校订立口头君子协定,自己脱产读博,承诺学成之后回来工作,学校则保证一切待遇照旧,而且承诺双证到手之后还要提高待遇。可是一些教师并非君子,博士双证到手之后,君子协议变成了空气,学校有理却无法维权,只能吃个哑巴亏。个别专职“跳槽教授”的出现,更是让高校苦思有效管理办法。个别教师不守信用,造成的负面影响极大。学校管理丢了面子不说,其它教师也是怨气极大,积极性也受打击——他们进修,什么工作都不干,一分钱也不少拿;我们在职,一人干两人的活,一分钱不多拿,而且这些人一旦文凭高手立马走人,学校受了损失,其它教师也明显遭受不公平。为了防止这种尴尬局面,读博协议书应运而生,在高校广为使用。这是高校依法维护利益的主要手段。(4)教师失诚信:既难赢官司,更难赢人心!上述内容已经简要地介绍了博士辞职、教授跳槽被索巨额赔偿的来龙去脉。虽然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最终结果也会各有差异,但只要双方签订了服务期协议,服务期未满而跳槽的教师既难赢得官司,更难赢得人心。在经历丰富的网友面前,这些教师再打悲情牌也越来越难以得到同情。以德树人,教师首先要有守法律、重诚信的道德修养。如果阅读此文者有兴趣,可以到法律文书网查一查相关案件,看一看结果是不是这样。以江西某校教授跳槽被索44万赔偿一案来说,劳动人事仲裁已经下达了裁决书,其主要内容是:1)学校没有违反法律规定。此位教授占用了用人单位的编制、岗位职数,也享受了相应工资福利等待遇。在待聘人员数量多于应聘岗位职数的情况下,学校对此位教授约定聘任服务期和违约金,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2)防止人才无序流动合乎情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人才顺畅有序流动的意见》(人社部发〈2019〉7号)中就有“落实人才流动在服务期、竞业限制、保密等方面的规定,坚决防止人才无序流动”的规定。学校也正是如此行事的,合乎情理,也合乎规定。当事人表示继续走法律程序,这是本人享有的权力。但是,从本号经历的多起类似案件和相关案件的判决结果看,诚信最为关键,既然有约在先,而且是白纸黑字,胜算的机会并不大。实际上,所有当事人还要明白一个道理,在立德树人的背景条件下,如果再将官司打下去,无论结果如何,对自己并无益处。新的单位也会认为,在原单位违约跳槽,到了我单位难道就不会故技重演?有的单位还依法规定,没有解除劳动合同书,不得办理入职手续。也就是说,如果尚未办理入职手续,而要通过法律途径取得解除劳动合同,新的单位也会拒绝入职,理由很简单,不符合聘用条件(缺乏诚信,违反师德规定)。补充一个故事。前几年,一名教授前来应聘,工作人员一看简历,啊,来自名校,而且还算年轻,甚是高兴。可是转念一想,不太正常啊,未到退休年龄怎么舍高就低应聘本校呢?于是到网上一搜,结果出来了,因为学术不端被所在高校开除了。你说,他的应聘还有下文吗?教书育人,还是以德为先,教授跳槽、博士高就可别忘了这一点。(5)博士与教授跳槽,应该明白的法律知识。小结一下,博士与教授跳槽是自己的权力,但也应遵守法律,信守承诺。对于签有服务期协议的博士与教授来说,应该在服务期满之后再跳槽,否则应该承担违约责任。有几点法律知识,博士与教授在跳槽之前应该搞明白:第一,法律规定劳动者可以“想走就走”,但也规定劳动者应该履行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期限未满的情况下离职走人,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法律规定有“惩罚”措施即用人单位不用支付经济补偿,等于是对单位的变相赔偿。第二,服务期协议优先于劳动合同,违约辞职走人应该给用人单位补偿。这就是说,如果劳动合同期限到了,而服务期限未满,以服务期限为准。在服务期限之内辞职应该按照约定给予用人单位补偿,即使打官司,除非有特殊情况,一般是赢不了的,差别只是在于赔多赔少。第三,劳动者违法或违约辞职给单位造成损失的,应该给予赔偿。而且劳动合同法还规定,这种损失,原单位还可以向新单位索赔,如果新单位在聘用过程中有错的话,比如在求职者没有与原单位正式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让其入职或是聘用。所以许多单位规定,入职者必须持有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否则拒绝入职,因为不如此做有可能被原单位索赔。网友们,你们觉得在依照劳动合同法签有服务服协议书的情况下,教授、博士服务期未满就辞职走人属什么行为?是值得鼓励和同情呢,还是应该依法予以约束?上述几点法律提示对你有帮助吗?欢迎留言交流,供大家分享!(本文为原创,百家号首发;文中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谢鲲

连博士、教授我们无须仰视了,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连博士、教授我们都无须仰视了,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大学里的教授那是神一般的存在,许多大学老师教了多年了,还是讲师。记得有一次学校请外校专家来讲课,系里领导介绍的时候,说是某某副教授,同学们都觉得那是很高的职称了。后来从北京来了两个教授讲课,那更是让人产生泰山北斗的敬仰之情。到了1987年之后,中小学也实行专业技术职称制度了,中小学的高级教师也相当于大学的副教授了,大学里的教授也迅速多了起来。特别是后来,连那些到地方挂职的大学老师,用报纸上的工作报道作为学术成果。也能评上副教授、教授的时候,人们忽然觉得教授好像不是以前那么学问高深光彩夺目了。这个时候对博士还是很敬仰的。因为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博士还是珍稀物种。我曾经在郑州某医院见过一个博士,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那是难以掩饰的。不知什么时候,博士也像教授一样,迅速多了起来。多到一个县城学校的教师子女中,就有好几个在读博士,人们对博士的神圣感、敬畏感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尤其是当一个不甘寂寞的、第一学历为大专的高中教师,离开学校,迅速发展到本科学历,再到研究生学历,又考取博士研究生之后,人们更加觉得博士和平凡人还是距离很近的。获得教授职称的人多了,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多了,这应该是好事,说明我们国家人才发展层次提升了。可是,我却有点高兴不起来。总觉得现在的教授、博士分量轻了。我还是喜欢教授、博士让人仰视的那种感觉。也许是我的观念意识有问题,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真的错了。金币纸币塑料币,博士硕士加学士。九十年代初我们考脱产本科,一个地区二十三人专科学历高中教师考两个。现在隔壁的县教研室一个女教师,民办老师转正的,去年竟然评了正高。正高啊!正教授!还有县一小的一名教师90年初中考上中师的,去年也评上正高级。教授,就像现在经理职务一样,多啊!因为高校普及率大幅提高,文凭职称泛滥。想想之前,高中毕业上大学的人的比例,也看看以前工厂(特别是工程单位)的做工的人,基本上都是正规中专技校的专业毕业生。现在到处都是大学生,以后普通的工作,就应该是大学生来担当了,因为全民文凭提高了。现在电脑手机知识信息化,人们掌握知识文化的渠道方式更多了,上学知识之一,还有知识有书本知识、生活知识、生产知识等,没有走出校园的博士是不可能比一个工作了十年的农民工懂得多的。我曾参入一个激光防伪项目开发,团队6人,成功后,业务分工只这样的:一位博士负责整理资料和沟通,一位本科负责财务,研发是我和一位初中生,生产加工是初中生,销售服务是初中生。所以项目核心是三个初中毕业的为主,现在已全部交三人负责。只要年轻人努力学习上劲就行了,职称、文凭毛了也无所谓,不努力学习工作,即使毛了也得不到,画饼充饥总得有个饼啊!一纸文凭能激起人人上劲也是非常值得的,但是要采取措施,避免职称上去了,人却不好好工作了。这恰恰说明了社会在进步,更多的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就像以前能开得起的小轿车非富即贵,现在已经基本普及了,事物本身没有太多变化,社会进步了。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你认为呢?声明: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如果信息有误,或侵犯到您的隐私,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彼故使彼

博士毕业后,选择当公务员或者大学教授,10年后会有多大差距?

一个博士生,我想这个学历如果硬皮任何一个岗位,企业都是很乐意接受聘用的,因为无论怎样,博士生首先在接受知识和认识上要比一般人强很多。在接触企业文化的时候也是更容易。当然博士生的选择就业机会也就更多了。而很多博士生就在选择公务员和大学教师之间犹豫不决。那么,选择当公务元或者大学教授,10年后差距多大?行政级别无可厚非,如果选择当公务用,那么行政级别自然会比大学老师高很多。而且进入事业单位,博士生相比本科生起点就高,如果进入转正定级时候,如果不耽误,有可能成为正厅级干部,而一名大学老师,在行业发展,如果论文发表数量过关,10年时间,应该可以达到教授级别。不过这样的年轻教授,少之又少。待遇方面进入事业单位,工资其实不是很多,但是奈何福利好啊,每年大节小节都是发各种补贴,如果按月薪来算,一年可以差不多发18个月工资(福利折算成工资)。但是大学老师不同。大学老师的工资就是自己的工资,大节小节的福利没有多少,最多的就是自己学术论文的奖励。这其实也没多少,但是大学老师空闲时间多啊,基本的大学老师一周就几节课,所以一般大学老师都是身兼数职,外快多,所以算下来还是大学老师好点。社会影响力而就公务员和大学老师的社会影响力来说,大学老师接触到的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一旦发表一片有建树的论文,那将影响的是文化界的风向。进而影响普通人。但是公务员就不同了,作为一名行政机关的干部,影响力就弱很多。因为老百姓一般接触不到。除非你亲身接触老百姓,才能影响到普通人。

河广

博士和博士后的区别,不仅仅是学位最高级!

博士是学位中的最高级,我们对它的了解却还较为模糊,那就更别说对博士后的了解了,小编今天就来给你普及一下吧。1、什么是博士博士(即普通博士研究生),在职博士(专业学位),荣誉博士等。博士严格讲来是分为两类的,正在读的还没有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只能称为博士研究生;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2、什么是博士后博士后,是指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一定时期科学研究工作的学历。也指在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专题研究的人员。 需要注意的是,博士后不是学位,而表示的是一段工作经历或学历。而且在国外也有一些不具有博士学位,但确实是在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的研究人员,所以博士后更确切地说是临时的科研工作经历。3、博士后和博士有什么区别其一,身份不同。博士(以及硕士、学士)是以学生的身份在校学习、取得合格成绩并通过论文答辩后所获得学位的称谓。博士在拿到博士学位证书后为了进一步深入进行学术研究可申请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国家在大学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在物质设备上和研究环境上都给予了很好的条件支持,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的研究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后才能成为博士后。博士后以在校教师的身份从事课题研究并且享受教师相应的待遇。其二,博士后和导师的关系与博士生和导师的关系不同。博士生与其选定教授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其研究方向须经导师的肯定并由导师来评判修改其博士论文,博士生由学校发给部分生活补贴,没有正式的工资收入;博士后与选定教授的关系是合作关系,博士后是所在大学或研究机构的正式工作人员,享受一定标准的工资待遇。所以博士后并不靠合作导师的科研项目来生活,参与项目所应该得的报酬是奖金而非工资。其三,博士后研究领域必须是跨学科的。博士后一级学科不能与博士期间一级学科相同,即不能停留在原来的领域再继续研究,而应在一个新的领域展开研究,其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因此,说博士后是一种跨学科的复合人都并不为过。此外在待遇方面:博士后人员档案关系在国家人事部备案,出站后可在全国自由流动,国家对此给予特殊优惠政策;而博士则无此待遇。想了解更多的高校信息,请多多关注我哦!

大村姑

为何国内高校部分硕士生导师甚至博士生导师的学历是硕士?

小西在大学做老师,对于硕士生导师、博生生导师遴选有点了解。本质上,导师的遴选和学历之间存在联系,会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作为青年教师(青椒),近几年进入高校教学和遴选为硕士导师的,如特聘副教授、特聘教授,都是最优秀的一批博士毕业生。但是,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遴选的条件是有差异的,相对来说,能遴选为博士生导师的,不管什么学历,学术能力和地位都不会差。而硕士学历的硕士生导师得区别来看,有进取心的会选择攻读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为什么博士生导师学历是硕士,甚至是本科?一批教育界前辈受限于特定历史原因,不少人晋升为教授和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后,学历依然是之前的硕士或本科。小西所在学科的创始人是一位老太太,学历虽然是本科,但是不影响她的学术能力和地位,早已培养出几十位博士和过百的硕士生,其中许多学生早已是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对这些前辈大牛而言,职称晋升、导师遴选之类的事情早已不是追求,已到达巅峰,如1、2级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学历这件事,只要他们想,"混"个博士研究生学历不是难事,但沉心于某个研究方向的他们兴趣早已不在此。如中国科学院、工程院的院士不少是本科学历,同年龄段院士也有不少有国外院校的博士学历,共同点是学术做得好,都是某个研究方向的泰斗。不同的是,随着本科生、硕士生的扩招和国内整体学历要求的提升,走科研路的基本要求就是具有博士学位。如国内高校、研究院所的年轻一批博士生导师(约55周岁以下)基本都是博士,基本都是国内外顶尖院校的博士学历(双非院校博士点不多)。在经历上,部分是是工作后继续深造,全日制或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或借助留学基金委的平台出国深造。小西之前的博士生导师硕士毕业留校任教,工作2年后脱产报考浙江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当时不少人对于他的离职不是很理解),毕业后没有回原来工作的学校,转而进985高校任教。小西相信我们身边有不少类似的导师,相对发展都是非常不错的,因为同期中不少留校任教的同事受限于平台层次和机遇,至今依然卡在"副教授"。大学美景-导师为什么硕士生导师学历会是硕士?如何遴选成功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遴选的基本条件不同,会比后者低一些。40-45岁左右的一批人中,在双非或区域较偏远的院校,之前人才引进缺乏优势,不少老师是硕士毕业留校的。之前,硕士研究生扩招引起导师数量的不足,毕竟一个导师一年2-3个硕士还算合理,数量再多培养质量肯定跟不上。因此,不少学校在硕士生导师遴选中放开博士学位的要求,有课题、有科研论文的硕士学历的讲师同样可以遴选为硕士生导师,甚至部分院校对于1985年之前副教授(副研究院)遴选为硕士生导师的最低要求是本科(含)以上学历。当然,在遴选过程中,肯定是有博士学历占据优势。硕士生导师中学历是硕士的老师,不少职称被限制在讲师。除特定学科外,大部分学科的教师晋升高级职称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已获得博士学位。小西认识一个老师,之前读了本校的博士,后面因为家庭琐事和个人原因,始终无法毕业。没有博士学位,申报课题做主持受限等因素,已主动要求调整到行政岗,转做专职科研秘书。高校导师个人发展硕士学历的硕士生导师在高校发展如何?小西想说,类似的这一批老师在遴选为硕士生导师后,不少人已取得博士学位,少量是在读博士生(不少人毕业有点难,会延期)。之前,小西和硕士研究生生聊天时谈到过这个话题,她的导师在读博士,将她硕士阶段的一些实验数据用于自己博士毕业,甚至不给她论文署名一作,她疑惑的是"到底是谁在读博士?"。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天,得知和她合租的一个大学英语女老师正在报考北京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因为硕士学历的"她"在高校工作颇为艰难。是不是我们身边这样的人和事不少?高校在进行学科评估、学校升格等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事件时,教师中博士学位占比是个重要的考核因素,如之前临沂大学就不再和约300名硕士学历的教职续签合同。一旦啊发生类似的事情,学校也会面临极大的压力,所以学校会有"优厚"的文件鼓励在职教师攻读校外知名院校的非全日制定向博士学位,保留岗位和正常发放工资,且报销学费,时间是博士学制的3-4年。这会导致一个比较特别的情况,如不少博士生导师招收的在职博士,年龄比自己还要大一点,其实这也很好地诠释了"达者为师"的内涵。但是,也有不少导师觉得没有必要折腾自己,倾向于做一些横向课题,是谁都无法勉强的。硕士生阶段学习和生活读研遇到类似的导师,如何合理应对?小西在文章之前说过,读研时导师是博士生导师,是幸福的。知名院校的话,做到自己喜欢的课题内容或方向,跟着类似导师不需要再次焦虑如何选个导师,直接选择硕博连读或者直博都可以。而且,类似的导师具有完备的团队,如5-10人的教师团队,有教授、副教授、讲师等,不缺课题和经费,起码不用读研担心中文论文的版面费哪里出。或者说,在概率学上读研跟着博士生导师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和毕业。若硕士学历的老师(在读博士)作为自己的硕士生导师,不要什么理由,单导师制度体系下学生想要主动变更导师难度比较大。类似的硕士生导师要是有上进心,已选择在攻读博士学位,不管是职称晋升被限制的倒逼,或者主动选择提升自己,在指导你开展课题的过程中应该都会比较尽心和负责的。换个角度看,也许你硕士阶段的部分科研成果的会用于他的博士学位论文。类似的导师也许不会自己单独设计实验,但会全程参与,尤其是设计、测试、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关于署名先后的问题尽量沟通。成功在于努力和规划小小的分享文末小西想说,有兴趣或规划进入高校任教的话,目前来说博士研究生学是最低要求。在本科阶段,建议提前做好读研、读博的规划(能推免为什么要考研呢?),日后科研工作中年龄是个不小的限制,如35、45岁(女生可延至40岁),有机会直博或硕博连读都是值得选择的。和家人沟通好,4年的付出会有很好的收获,至今我依然相信这句话,而且我自己也算是"小小的"验证了这句话。小三十岁的人还在读书,本身就会带来无限的压力,本科、硕士同学工作后的收入和幸福生活对在读博士来说也是无限的诱惑,让人常常想到"要是我不读博,我现在如何如何"。因此,仅仅是做个规划还是不够的,要有足够的恒心和毅力让自己坚持下来,在小西认识的大部分博士或教师同行中,不少在读博过程中都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是,坚持到最后的他们,无比美丽,诸位学子加油!小西文中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发文最大的鼓励和收获!

回答我

“博士”和“博士后”,两者之间差别在哪?来听听大学教授怎么说

“博士”和“博士后”,两者之间差别在哪?来听听大学教授怎么说很多人都会认为,博士之后的再高一层的学历是博士后。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在我国乃至全世界,博士已经是最高的学历,即使是双学位的博士,也是博士学位。没有任何学位是比博士还要高的。博士后,不是一个学位,可以权当是一种工作进程。那么“博士”和“博士后”,两者之间差别在哪?来听听大学教授怎么说。首先,博士,是需要参加各博士学院的招生的,有些是采取考试制,有些是采取申请制,但是,无一例外的都是要经过严格的,正规的考试,才可以进博士院校的学习。而博士后相对就轻松得多,大多都是采取申请的,推荐的方式,进入导师的课题组,或者实验室进行学习。其次,学制不一样。博士是需要上各种公修课和专业课的,而且还要参加期末考试。论文的开题,预答辩,答辩等等各个环节,只有每一步都顺利通过了,才能拿到博士学位。但博士后就不是这样子了。博士后只需要完成规定的科研任务量,提请一个出站报告就可以了,相对来说,简单了许多。最后,性质不一样。博士是作为学生,在学校里面生活学习深造。但是博士后已经算是工作人员了,而且除了国家的补贴以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工资。但是,博士仅仅只有国家的各种补贴,是没有工资的。博士,博士后,仅仅一字之差,但是其中的意义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但是很多不是很了解的人却经常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