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好多的人还是不太清楚硕士和博士那个级别更高一些的,其实是博士要比硕士的级别更高一些,下面和大家详细讲一下硕士和博士的不同。首先博士是标志着一个人所具备出的原创成果能力或者是学力的学位,算得上是目前最高级别的学位。那么研究生的话它指的是学历,并且包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这两种的,而硕士和博士指的就是学位,它也就是说只有你的硕士研究生或者是博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并且能够获得学位证书的才算得上是硕士或者博士。硕士研究生再往上读的话才是博士研究生,所以说博士的级别是要比硕士的高一级,也就是说只有读完硕士研究生后才可以读博士。硕士和博士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1,硕士(研究生学位)它是一个介于学士以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学位。2,博士(研究生学位)博士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称呼,同样也可用来称呼已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在国外特指获得过博士学位的人,中国则把博士生也称为某某博士。现在我国的高等学历教育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的,主要是分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并且研究生学历是属于最高的学历。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三级学位中,博士学位是最高的一级。以上讲的这些就是博士和硕士的不同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用处。
在我们国家,如果把学位从低到高依次排序的话,顺序为:学士、硕士、博士。也就是说,硕士是介于学士与博士之间的一个学位。由此来看,当然是博士的学位更高。那么,除了在学位高低上有区别之外,还有哪些区别呢?我们来分别看一下:入学要求不同在就读硕士研究生之前,需要在研招网上查看自己所报院校的招生专业和名额,并且在10月份完成正式报名。只有通过笔试和面试后才能正式入学。而博士的入学要求则要复杂得多,除了需要考试外,更重要的是要看有没有导师愿意接纳你为他的门生。很多情况下,导师当年的学生名额已经满了,甚至已经有好多人在排队。所以,即使你成绩不错,论文也足够,但依然无法快速实现当一名博士的愿望。研究深度不同博士研究的课题往往是专业内一个非常窄的领域,而博士生则需要在这个狭窄的领域内继续进行探索和发掘,因此博士所研究的内容也是非常精微的。只有在本领域内,能够实现深度挖掘,才能够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而硕士研究的内容则相对较浅,需要阅读的文献和发文数量也都要远远小于博士。专业能力不同博士的专业能力,一般要远远高于同专业的硕士。这种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尤其体现在一些理工科或者医药领域内。因为,这些专业往往需要学生本身拥有一定的天赋,而且需要在本领域内有足够的涉猎才能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而硕士的就读年限较短,往往学生才刚刚入门,就已经快要毕业了。所以,在这些行业,博士的能力往往更加出众。含金量差距显著在毕业后,同领域的博士待遇要远远高于硕士,很多高校在招收教师时,以博士为招收起点。在专业领域内,博士也往往更受重视。很多博士在毕业之前就能够收到很多大型企业抛出的橄榄枝。对于目前较火的人工智能行业来说,很多企业直接就给这个领域内的博士开出了百万年薪,而且还提供安家费,甚至解决配偶的工作问题。而硕士在这些方面,就明显要差很多了。
是谁说的博士和硕士待遇差不多,就算差不多可能是表面的待遇和眼前的待遇。就拿在高校来说吧,虽然博士和硕士,刚进一所院校,刚开始时表面看来差不多,但博士大多两年过后就能直接评为副教授职称,而硕士却需要经过助教、讲师、副教授一步一步评定。职称的不同直接决定了工资水平的不同,课酬的不同,尤其是在科研项目的申请方面,博士的起点比硕士高,在科研方面的积累也不一样,直接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够申请到的科研项目,而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对高校教师来说,是一件名利双收的事情。我的一些朋友如果是硕士毕业去高校应聘老师,除非是艺术类专业,大多数是在高职院校就职。而硕士毕业通常没有资格单独和人事部门谈待遇,而博士在一些普通高等院校应聘,是有资格和人事部门单独谈待遇的。其实提出所谓的待遇差不多,可能在一开始的薪酬待遇上差别不大,但如果是同一个专业,博士和硕士,在对专业领域的纵深研究方面,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其他方面能力相当的情况下,博士的发展明显和硕士有很大的差别,因为本身的起点就不同。你认为博士和硕士的待遇是一样的吗?欢迎留言评论。
文/小语谈教育相信我们大家对本科生、研究生、博士这些名词一点也不陌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研究生是位于本科之后和博士之前的,这三个学历中,本科生最低,而博士是最高的,一般家里出了个研究生已经很了不起了,要是有博士就更不得了了。但是有一件事,让很多人都感到很疑惑,那就是为啥硕士的全称是硕士研究生,博士的全称是博士研究生,但是人们在叫硕士的时候就会叫研究生,而叫博士的时候,却直接叫博士呢?很多人都不知道,真相原来是这样,赶紧来了解一下吧。一、什么是学历,什么是学位?首先在弄清楚真相之前,我们先要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是学历和学位。我们常说的学历就,官方给出的解释是“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学习经历”,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学历还是很重要的,通常学历都包含以下这些,那就是小学、初中、高中、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而学位又是什么呢?学位是指“标志一个人学历的头衔,即一个人通过学习取得其相应学习能力程度的标志”,学位证书是由国家授权的高等学校颁发的,学历有且只有三种,那就是学士、硕士和博士,除了这3种之外,就没有了。因此不难发现,我们通常所说的研究生,是属于学历范畴内的,而人们常说的博士,是属于学位范畴的,这两者之间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大家之所以会搞混,还是对这些不太了解,研究生和博士经常被人们同时提起,也是有原因的。二、你知道硕士和博士都是干什么的吗?在生活中,很多人是分不清硕士和博士的区别的,只是知道博士比硕士更厉害,更上一层楼,其实这只是他们学位上的区别,却不是最关键的区别。要想真正的分清它们,就需要知道硕士和博士具体都是干什么的,虽然这两者都是研究生学历,但是所做的事情差别却很大。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硕士干什么事,硕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研究生,也是通过考研考取到的一个学位,这和学位主要干的事情就是在一个领域的一个特定方向,发掘出创新点。硕士所培养的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科研专注能力。因此硕士研究生更重视的是摸索和钻研精神,以此来实现人生的升华。而博士跟硕士相比,所做的事情就重要的多了。我们前面说了,硕士是在一个领域的一个特定方向取得相应的收获,而博士是在一个领域创造出一个或多个方向,引领后面的人,在这些方向中有所成就,总结概括一下,博士更像是前面栽树的人,而硕士就是跟着栽树的人一块让树长得更好。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了,那就是博士要比硕士更加出众,这两者也并不在一条水平线上,最重要的一点是,博士就是终点,这就是最高的学位了!之所以会把硕士叫研究生,就是因为研究生是一种学习经历,硕士还处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达到像博士那样的终点,如果直接叫硕士,就让人感觉这个人会止步于硕士,其实他可能还想到博士。就跟本科生是学士,但我们都把他叫本科生是一个道理,所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嘛。但无论如何,硕士和博士都是我国的高端型人才,毕业了也都是国家的栋梁,所以同样是很厉害的。今日话题:看了这篇文章后,大家明白了硕士叫研究生,而博士叫博士的原因了吗?欢迎评论区积极留言互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刚刚在新浪新闻上看到这么一个帖子:本科硕士博士哪个更好?真不知道这样比较有什么意义?先不说博士硕士本科有什么区别,人和人之间就有太多区别。一个做事不努力对生活没有敬畏心的人做什么都不会竭尽全力,当然你也别指望他能为公司带来持久的效益。就拿本科生来说吧,本科生和本科生之间区别也很大,上学期间,有的人每学期都能拿到奖学金,有的人玩了四年,每学期要靠交钱补考才能拿到毕业证。硕士博士也是一样,读书期间,有的人在钻研学问,有的人在找路子赚钱,有的人在谈恋爱。工作了很多年,也有过很多招人用人经验。其中滋味也是一言难尽。首先,公司选人,人品应该排在第一位。一个公司有那么一两个人品不行的,也够公司喝一壶的。其次,只有文凭,没有实力也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的。第三,没有人品,又没有实力只混个文凭(先不论文凭的真假,有多少含水量,不是含金量哈)能为公司带来什么?是能丰富企业文化还是能创造公司效益?所以是本科还是硕士博士并不重要,有的可能还不如专科生甚至没有高学历的人能为公司做贡献。公司选人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人品是否正,再看做事是否努力,当然有实力会为公司创造财富,但前提必须是前两条。如果一个公司只注重那一纸文凭,不注重人品和实力,也是用人单位识人太过肤浅,有自信的人自不必考虑这样的单位。
被更加高昂的代价否定了1,年纪问题,研究生毕业大致二十五六岁,我当时已经28了,再读下去不见得有好的未来 ,面临结婚的情况;2,职业发展,我们法律专业本身就是高学历林立但是研究生已经足够了,不走学术路线足够了;3,个人兴趣,追求学历不代表能把知识转化成生产力,再读下去人会与社会脱节的,且我们专业更专注实践操作;4,费用问题,研究生虽然是公费但是生活费得自己赚博士更花钱,一般农村家庭供不起到你三十几还在读书。读博人数在上升,毕业难度也在上升现在很多学校都不愁招不到博士了,甚至一些导师招博士还有选择的余地,同时学校对于读博毕业的要求也在增加。以我们重庆大学土木为例,博士之前是2篇SCI毕业,但是听说现在要增加文章数量的要求,具体的还没有下来,但是肯定是要增大文章数量的!同时一个师姐想跟着导师继续硕博连读,但是现在导师都没有博士名额了!年龄放在这儿,读完研至少25岁了第一,年龄放在这儿,读完研至少25岁了,再读几年博下来对于不是真心喜欢搞科研的人来说就是浪费青春。第二,家庭条件不允许,读博的年纪也是家里最需要自己出上一份力的年纪,大多数父母在孩子25-30岁的阶段面临着退休失业的困惑,家庭实力跟不上。第三,许多博士出来前途就摆在这儿,研究所,科研单位,高校老师?说实话,工资也没那么高,混得不好可能还会给本科、硕士毕业的同学打工!拼命做研究搞得那些钱等于也是卖命钱!搞研究,码论文拼到头发秃,头发白!小编总结最根本的原因,博士研究生招生太少了。本来研究生的招生就不多,但相对而言,一届五六十人的专业有十来个人上硕士也很正常。但是,一届五六十人的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时候,读博士的有三个人就算非常好了。当然,很多人在读硕士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根本就不适合做学术,不想走学术道路,最后投入到工作中去,也是很好的选择。读博士未必就是什么好事。硕士学位也是高学历。
为什么说“博士不如硕士,硕士不如本科”?博士,硕士,本科,本来是三个层级,有高有低、求职、报考、迁居的三个主要的门槛。社会上,之所以存在“博士不如硕士,硕士不如本科”的说法,这跟社会上有人拿出“读书无用论”混淆是非如出一辙。当然,它有一点合理性——某些过来人的“一家之言”和“感慨”,对自己读硕士、读博士跟读本科的“投入和收获的性价比”的“经验总结”。然后,就不能相信这种说法了,相信这种说法,比相信“读书无用论”还糟糕,不读书而混学历、考各种证的人多得很,要求博士、硕士的职位和机会,本科根本就捞不到,所以,感叹是感叹,有些感叹有情怀,有些感叹就是逗人玩,上述说法其实就是逗你玩,往好听里说,是为了照顾只有本科学历的人士的感受,往坏里说,不过是为了劝你搞清楚自己学历地位,自己明明是本科,没有啥特殊贡献,就不要跟硕士、博士的争抢了,把机会让给硕士、博士们。就像本科以前分为一本、二本、三本,三本不如二本,二本不如一本。现在,国家为了“削弱”社会对二本、三本的歧视、贬低,正在逐渐取消录取批次的划分。将它与这种说法相比,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结论,博士就像其中的三本,硕士就像其中的二本——这简直就是胡扯,在企业招聘、公务员报名、城市的人才争夺战中,博士、硕士都比本科受优待,这正在成为各行各业的基本常识。如果从学习投入的时间、精力和成本上看,博士投入的最多,硕士其次,本科一般。从拿学分、攻读学历的视角看,本科是最容易攻读的,当然,各个专业攻读的难度也不一样。有些说法可以当相互客套一下,这个说法就是这样。硕士、博士很重要的,名校的硕士、博士就更加重要了,每年都有很多毕了业的往届生二战、三战,也不过是为了将名校的硕士、博士的毕业证、学位证拿到手,所以,就把这个说法当“读书无用论”,然后,该报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还是要尽量往985工程高校里面冲,想学习人工智能的尽量冲击国内首屈一指的顶尖名校。
对于研究型硕士是市面上的信息比较少。读博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对于那些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读博士,或者背景相对较弱,或分数不理想,直接申请博士会很困难的同学来说,MPhil是你进入博士的一个有效过渡方式,因为从MPhil申请到博士比从授课型硕士申请进入博士阶段容易更多。什么是MPhil研究型硕士?研究型硕士(Master of Philosophy)简称MPhil。学制一般是2年,你可以理解为博士的前奏和预科。与Taught 型研究生课程不同,MPhil不是想通过授课教学和评估完成学业的,而是完全由自己独立研究项目,MPhil更像是高端的研究培训课程。MPhil研究型硕士的费用更高吗?费用方面,研究型硕士会比Taught Postgraate的学费费用低很多,同时,很多研究型硕士项目会和博士项目一样提供奖学金支持;其次,你还可以申请教师助理(Teaching Assistant)或研究助理(Research Assistant),每月有可观的工资,完全可以自己负担留学费用。与大多数其他硕士学位不同,MPhil是一个纯粹的研究型学位。MRes理工科专业开放的比较多,会包括一些授课教学单元,MRes则表现为较MSc更多的课业量,并且课程的专业性、深度和针对性更强,但MPhil完全基于学生独立完成论文。学生将在学术导师的指导下开展任务,但通常不会有任何安排好的固定课程或评估。MPhil是硕士学位吗?从全称来看,Master of Philosophy表明它是一个硕士学位,在大多数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中,MPhil被认为是一种“硕士水平”的学位。在欧洲,MPhil是硕士水平学位;在英国,MPhil可以作为进入博士课程的一个途径,或者作为一个较短的独立学位认证,NFQ将MA、MSc和MRes,MPhil这些硕士学位同时列为level 7;这两种体系都将MPhil规定为低于博士学位(Level 8)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也以这种方式提供MPhil;MPhil在美国并不常见。因为美式博士课程的第一部分侧重于教学,而不是研究。MPhil 和 PhD的不同?Mphil更像一个Mini博士学位。MPhil和PhD在其他方面也有联系。根据你的研究进展,在MPhil和博士学位之间进行转换是很常见的。在MPhil阶段成绩优异的同学,一旦你的研究达到了PhD的要求,你就可以升到博士。如果成绩不够优秀,或错过了转PhD的机会也不要担心,MPhil阶段的研究经验对你未来进入心仪大学都是极有帮助的。MPhil如何申请?MPhil和PhD的申请过程几乎是一模一样,套磁,网申,提交文书材料(RP/CV/PS等)。MPhil和PhD不同的是,MPhil的存在就是面向没有过多研究背景的人士的,所以对同学们最担心的RP的要求也会稍低一些,你的RP需要展示预期研究的项目或说明你打算如何研究你的项目。
一个28岁的硕士因为论文答辩被推迟1个月重新答辩,竟然选择了让亲人痛不欲生的绝路,年轻的生命没有绽放就提前凋谢,让人不禁黯然伤神,此刻谁能体会姜同学的亲人是如何地悲痛欲绝呢?姜同学您一路走好,如果有来世,一定要再做一次您母亲的儿子,好好侍奉这个最痛爱您的人!关于这件事情,谁对谁错,任何没有调查的评论都会有失偏颇,毕竟我们没有身在其中。但是从学生的遗书中可以看出我们的高等教育对研究生的定位似乎出了些问题。到美国访学,了解了一些美国是如何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进行定位的信息,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1、硕士研究生只是一种职业过渡培训在美国本科教育非常重视学生基本理论素养的培养,专业口径非常宽,培养方案中关于共性知识的课程多,应用性强的课程很少。例如: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只有一个专业,要学习力学、水、结构、交通等多个方面的课程,但是每一门课程的理论都很深,作业量大,而一些例如“路面施工管理”、“隧道运营”这样的经验类或管理类的,在国内认为紧密联系实际的课程很少开设。学生本科就业后如果从事设计工作,就需要进入公司进行专门的培训,但因为学生已打下坚实的基础,能很快适应专业工作。那么硕士研究生的定位呢?我的supervisor告诉我,硕士就是为进入某个职业领域作进一步的培训,理论上再加深一点,实践上加大训练,1~2年就可以毕业,毕业形式多样,要么修满一定的学分,要么参与一个项目,提交项目报告,最后一种类型才是撰写硕士论文,为继续深造打下基础。反观我们,入口渠道很多,学术型,专业型,工程硕士,但最后出口均是一篇硕士论文,而且要有创新,要通过查重软件。有一点逻辑推理的人就知道,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期望会是很糟糕的,好比往3个管子导入汽油、酒精和水,却希望通过我们的高等教育魔法产生比汽油燃烧值还高的高品质燃料。中国人总喜欢做梦,写起计划来都能把自己弄的很high,但是操作起来总是草草收场,开起会来头头是道,但实际执行起来,肮脏不堪。总想通过3年的专业培训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初步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很多学校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往往成了补本科阶段缺乏动手能力的欠账,补完之后又希望他能做部分博士生的工作,让硕士参加863,973,国家基金,让硕士做建模,仿真,灌水论文,而忽视了学生的职业规划,因此当导师和学生的目标不能一致时,拧巴就产生了。为何不能让硕士毕业的形式更加多元化呢,既然教育部想到了1,为何不直接想到99呢?硕士研究生只是一种职业过渡培训,硕士生不要抱怨高昂学费,因为是为自己充电。老师也不要觉得学生没有给自己产生成果而觉得吃亏,因为你的工资和名誉都与你带的学生数量和质量有关。如果学生牺牲职业规划为导师做科研,老师是需要进行物质补偿的。如果学生能够将职业规划与老师的项目部分重叠,做到了既给老师干了活,又提高了动手能力,还挣到了生活费,又赢得了老师的喜欢,最后在老师的推荐下,又找到了好工作,那就是皆大欢喜了。要想取得这样的结局,导师的工作是蛮要艺术的,要了解学生的性格,兴趣,能力,分给他们能胜任的工作,常与他们沟通,把他们当一个具有七情六欲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部输入指令后就能自己转的机器。这样学生将来发达了,说不定未来又会在推荐后来的学生就业,介绍项目门路方面给老师一点帮助,形成良性循环!科学网上林中祥教授就是这种类型导师的典范,我一直也尽力做到!2、博士生是一种职业在美国,博士生更多地被叫做博士候选人。一个教授只有负得起博士生的工资时,才能招博士。因此美国没有博导,从助理教授到正教授都可以带博士生。博士生的工作就是实现导师项目计划书上的Idea,同时为自己积累学术声誉。在美国招一个博士生的代价是非常高昂的,导师每年支付一个博士生的学费、工资、保险有时加起来需要5~6万美元,而导师一个自然基金也30多万美元,因此导师是不敢滥招博士生的,筛选报考者时精挑细选,有时就像买股票一样,生怕买个垃圾股。因此美国导师对博士生有绝对的支配权利,我给你付钱,你就得给我打工,让你改作业,写proposal,做实验,写论文,报账,安排学术接待...,你都得干,当然干这些事,博士生也可以学习将来如何自己做老板。博士生在美国是一种性价比不高的职业,很少本土美国人愿意读博士,除非对学术非常热爱。大家下载SCI论文的时候就能发现,现在SCI论文的作者名字大都是中国人,韩国人,东南亚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伊朗人...。近年来,由于美国经济低迷,博士生获得教职的比例逐年减少,加上导师经费紧张,课题难度大,博士生中途退学的比例也在上升。而我国由于儒家文化的影响,过度地把博士神圣化,认为博士就是博学之士,领域专家,文化水平最高的人,拿到博士帽之后就会黄金屋,颜如玉随之而来,等于给博士生画了一个大大的馅饼。因此招一个博士生进门,似乎就给了博士生一张定期支票,自学生进入师门那一刻,就已经欠下导师的了。于是导师也让博士生改作业,写proposal,做实验,做项目,写论文,报账,安排学术接待甚至帮助审稿...,但是学生得到的报酬很少甚至没有报酬。拮据的经济生活使得早日毕业成了博士生唯一的求学动力,为了早日达到毕业标准,不得不急切发表论文,需要认真学习的课程、静下心读的文献,静下心做的实验都顾不上了,这样就很难保证博士研究成果的质量。于是导师开始抱怨学生浮躁,导师的idea学生不care,学生专挑好做的,好发表的东西写论文,老师的项目却被搁在那儿,师生之间的目标越来越不重叠,积累的问题会越来越大,甚至不欢而散。为何不把博士生当作一种职业呢?如果给博士生支付中等水平的工资,足够他们衣食住行医,让他们把精力都投入到研究中,他们创造的价值将远远超过付给他们工资,而且更多有创造力的国际学生也会被吸引来。如果有些博士生不适合做研究,导师可以将其fire掉,重招新人,这样大家互不相欠。至于没有项目的导师,就要提前跟学生说清楚或签协议,导师自己有两把刷子可以让博士生值得交换青春,让学生从导师那里学到的东西足以抵消付给他的工资。如果既没有项目,又没有刷子,那就...呵呵!总而言之,要尽量简化师生关系,减少感情成份,这种做法看似冷漠、不近人情,在统计意义上却是高效的,同样的结论已来自于企业和商业管理。
现在是既注重学历也注重能力的社会。但就招聘会上来说,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学历。在许多本科生忙着找工作的时候,硕士毕业生还在考虑是否继续读博。对于研究生来说,选择读博意味着还要继续念三年;反之走向社会,也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硕士和博士这些高学历人才,找工作时究竟有怎样的差别?很多人都不懂,今天我们就说说两者找工作的4个现实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首先就是找工作的时候,学历上的差距。先不讨论能力,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二者之间的学历:一个是博士,一个是硕士。博士的起点更高,薪酬待遇也更高。而且有许多高技术的工作,招聘书上都注明只招博士,硕士是没有资格的。可以看出,在找工作的时候,硕士学历的人选择工作时有一定的局限性,博士选择工作的余地更多一些。第2个差距就是能力差距。大家都知道,现在社会上本科生遍地都是,工作不好找,能找到和专业对口的工作是幸运的。许多本科生找到的工作与所学的专业根本对不上,工作起来往往力不从心。硕士和博士找的工作都是与所学专业有关联的,因为他们的专业水平更强。尤其是博士生,专业能力更加突出。读博期间,导师领着他们做的专业研究和实践,使他们在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都达到了一流的水平。工作以后,和硕士比起来,博士的专业水平更加突出。第3个差距就是薪酬。由于学历不同以及专业水平的能力不同,二者之间的报酬也是不一样的。博士专业水平能力强,找到的工作起点高,工资也就更高。而且有的高薪工作,硕士的学历还是达不到要求。比如说在一些大学里工作,博士可以做教授给学生讲课,硕士生只能从事辅导员的工作。工作起点上的差异,导致2者工资的差距很明显。最后一个差距就是工作后二者在未来发展上的差距。无论是在大型的企业还是事业单位,博士都是非常受重视的,毕竟全国的博士生不是那么多,而且他们的能力确实要高出一筹。工作几年后,博士生就可以做到企业的高层或者事业单位做管理人员;而硕士生只有工作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的才能够获得晋升的机会,发展前景远远不如博士生。总之博士生学历高、能力强,走向工作岗位后,工资福利待遇更高,也比硕士生更有发展前景。所以优秀的硕士毕业生,还应该潜下心来继续读博,为自己的未来打下更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