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博世自研燃料电池电堆、碳化硅功率器件、智能驾舱等众多科技产品首次亮相中国秀莹

博世自研燃料电池电堆、碳化硅功率器件、智能驾舱等众多科技产品首次亮相中国

【TechWeb】中国北京——9月26日,全球领先的技术与服务供应商博世亮相2020北京国际车展。围绕“感质博世”主题,博世展示了一系列面向未来的电气化、自动化、互联化交通出行的创新性技术与前沿解决方案。在本次车展中,燃料电池电堆、碳化硅功率器件、智能驾舱将首次在中国展出。“疫情不会暂停汽车行业的转型变革。尽管面临转型变革和严峻市场环境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博世仍将在燃料电池技术、自动驾驶和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等重要的业务增长领域继续进行投资和不断创新,”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部门主席Stefan Hartung博士表示,“今年博世集团在电气化、自动化和互联化交通领域的投入仍将保持高位,预计超过10亿欧元。”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全面的产品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博世多年来在这一领域大力投入和开发,为混合动力和电动车提供全面的产品组合,包括电机、电桥、电力电子控制器、车载冲配电单元、48V系统、制动和转向系统等。目前,博世在中国已经成为除主机厂外出货量最大的电机供应商。今年,博世的电桥和IGBT功率模块将率先实现批量生产,供应给在华客户。同时,为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博世推出了最新研发的碳化硅功率器件。与传统硅基材料产品相比,碳化硅功率器件在实现更高开关频率的同时,保持较低能量损耗和较小芯片面积,为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增加高达6%的续航里程。博世的碳化硅功率器件今年在北京车展首次展示,这也是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亮相。以多样化动力总成技术方案服务中国商用车市场针对商用车,博世提供多样化动力总成解决方案。一方面,博世继续投资研发高效内燃机技术。不久之前,博世和潍柴宣布成功将潍柴柴油卡车发动机的热效率提升至50%,这意味着发动机技术上的重大创新突破,由此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产业新标杆。博世为潍柴提供了最先进的2500巴模块化共轨系统和专业燃油系统技术支持。此外,博世也正积极推进天然气技术的持续升级,首个天然气国六项目已于2019年实现批量生产,本土开发的大流量燃气喷嘴总成将于今年年底量产。另一方面,博世充分展开电气化布局,技术覆盖商用车电动化以及氢燃料电池等。在此次车展中,博世展出了燃料电池电堆,以及电子空气压缩机、氢气喷射器、氢循环泵等关键零部件,其中电堆是首次在中国展示。这进一步凸显了博世在中国发展氢燃料电池的战略,为此,博世不断投入并推动该技术的本土化发展,以及与本土客户合作。博世中国的燃料电池中心将于今年底建成,预计明年开始实现电堆的小批量生产。集合专长,提供跨域软件和电子解决方案随着汽车行业向数字化的转型,车载软件和电子系统正在迅速增长并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关键。博世在汽车电子领域是领先者,并在车载软件领域积累了40年的研发经验,每年的支出达到30亿欧元。博世将于2021年初正式成立全新的智能驾驶与控制事业部,统一为现有客户和新客户提供电子系统和必备软件。该事业部专注于开发面向未来的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统筹车辆计算机、控制单元和传感器。这三者的流畅交互,实现完美兼容并产生优势性的协同效应,在未来汽车发展中将产生决定性作用。应对集中处理车内信息,集成多个操作系统的需求,博世在此次车展上推出的创新产品座舱域控制器,可同时支持多个显示屏,并整合多种功能需求,帮助汽车制造商为用户提供连贯、舒适的驾驶体验。博世的车辆远程升级解决方案也在根据行业的需求持续演进,已经从信息娱乐系统的SOTA升级和全车ECU的FOTA升级,扩展到了支撑车辆全生命周期的远程测量、远程云诊断、大数据平台和算法的整体解决方案。此外,博世正在与中国移动合作孵化FOTA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为中小客户提供了快速易用的解决方案。自动驾驶:创新技术率先在华落地博世在自动驾驶领域持续投入创新,并与本土伙伴积极推动最新技术在中国的量产和商业化应用。在过去近十年中,博世与本土主机厂在自适应巡航、自动紧急制动、车道保持、自动泊车辅助、交通拥堵辅助、高速公路辅助等诸多驾驶员辅助功能上开展大量本土应用合作。今年,博世全球首个带自动变道的高速公路辅助增强功能以及依靠智能钥匙或手机实现的遥控泊车技术已经在中国市场实现量产。2021年,由中国本土主导、全球合作开发的全新高速公路辅助功能以及全球首个ADAS商用车项目(车道保持功能)也将在中国投入量产。在高度自动驾驶方面,博世推进自动代客泊车技术在中国的场景化应用。此前与戴姆勒在北京落地相应的场景应用展示。与此同时,博世也正与广汽研究院等本土主机厂商密切合作,今年,博世进一步将EV机器人充电与自动代客泊车技术相结合,让电动汽车在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自动完成泊车和充电过程,大幅提高电动车充电桩的利用效率,从而解决电动车里程焦虑。这一开创性技术并将率先在上海进行试点,满足中国用户对未来出行便捷性的需求。深化中国战略布局:加大本土创新与研发无论就业务增长或是转型变革而言,中国始终是博世的战略核心市场。在汽车行业面临经济挑战和变革重塑的当下,博世致力于抓住未来增长的市场机遇,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博世在中国将继续坚持‘根植本土、服务本土’的长期发展战略,加大本土化创新与研发,结合硬件和软件的优势,助力未来智能交通出行。”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徐大全博士表示。博世在中国目前拥有7800多名研发人员,比上一年增长300多名。博世中国创新与软件研发中心今年已经开始团队工作,其全新大楼不久就将在无锡建成启用,进一步整合并加强中国本土的软件开发能力。博世在上海建立了其全球第7个人工智能中心,推动本土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研发。此外,长沙热管理系统实验室、宁波两轮车生产研发基地也将在今年投入使用。

毒哉

博世集团宣布人事架构调整 董事会主席将直接接管中国业务

来源:中国经营网原标题:博世集团人事架构调整 “大象”继续转身本报记者 郭少丹 北京报道博世集团日前宣布了一系列董事会人事调整计划。其中,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沃尔克马尔·邓纳尔博士将直接接管中国业务引起广泛关注。记者从博世集团方面了解到,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亚太区业务负责人泰瑞来将于今年底正式退休。从2021年1月1日起,其管理职责将分配给董事会不同成员负责:沃尔克马尔·邓纳尔将负责中国业务,Stefan Hartung博士负责印度业务, Markus Heyn博士负责日本和韩国业务,而瑞世轲则负责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地区业务。博世中国相关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这些调整正式生效日期在2021年初,公司目前按照既定的发展战略在进行中。”交接棒从财务数据上看,经济低迷和汽车产量急剧下降对博世造成了影响。博世集团2019财年报告显示,息税前利润为30亿欧元,息税前利润率略低于4%。2019年集团在华销售额约109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5.9%。其中,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销售额达到8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4.4%。即便如此,2019年博世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占博世集团全球总销售额的份额与2012年相比,已增加至18%。而这几年,泰瑞来主管着包括中国在内的博世亚太地区的业务。此次人事调整后,泰瑞来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将亚太地区业务的管理职责分配给董事会不同成员负责。“在2020年12月31日正式退休前,泰瑞来将继续担任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负责亚太地区业务。”博世方面称。62岁的泰瑞来最初于1992年至1994年期间在博世工作,之后于2000年回到博世集团汽油系统事业部担任销售执行副总裁、总裁。2013年至今,泰瑞来负责协调与管理包括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东南亚以及韩国在内的博世亚太地区业务。博世集团董事会对泰瑞来带领亚太市场这几年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认可:“亚太地区对博世集团的业务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战略性投资和工程技术本土化,泰瑞来成功开拓市场并激发创新潜力,拓展了博世在亚太地区的业务。”官方数据显示,过去10年间,博世在中国的投资总额达485亿元人民币。博世中国2019年在生产和研发领域加大投资力度,包括联合汽车电子太仓工厂、博世力士乐西安工厂二期、博世氢燃料电池中心和博世创新与软件研发中心等。本土化一直都是博世在中国市场最重要的发展战略。泰瑞来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博世的发展,博世必须反应迅速并且要有的放矢,拿本土方案解决本土需求。而“本土”不仅仅限于本土制造,更包括本土发展、本土研发,并满足本土市场的需求。记者了解到,博世这几年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已经贯穿在研发、采购、生产、产品管理、工程技术等多个环节,90%以上的产品通过国内市场消化。品牌战略分析人士认为,泰瑞来任职期间在中国市场深入推进产品、技术、服务等方位本土化战略,为博世深耕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完成了阶段性铺垫。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于5月中旬表示:“中国始终是博世集团核心的战略市场,博世中国持续深化本土化战略,并着眼于未来,积极投入关键技术的研发。”目前,博世中国拥有29个技术中心和约7830名研发人员。大象继续转身中国作为博世集团在全球的核心战略市场,集团主席沃尔克马尔·邓纳尔亲自接管,成为此次博世集团人事大调整最引人关注的看点。1986年加入博世集团的沃尔克马尔·邓纳尔曾负责汽车电子、汽车多媒体、起动机和发电机以及电子驱动多项业务,还曾主管过企业前沿科技的研发、产品规划以及集团三大业务领域的“用户体验”,自2012 年 7 月出任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至今。沃尔克马尔·邓纳尔接管中国业务,被认为是博世在中国市场向移动智能服务转型进入新阶段的正式开始。汽车工业“新四化”浪潮下,博世正处在转型的交叉口。2012年博世进入电动车产业,2018年博世将组织架构和职能部分重组精简,向“新四化”转型提速,2019年博世提出要“从传统的生产制造企业向物联网公司转型”。过去几年,博世的投资主要围绕互联交通、互联工业和互联生活三大领域的物联网化开展。博世官方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博世已向物联网相关业务累计投资6亿欧元。在集团层面整体转型推动下,博世汽车业务也加速从零部件制造商向移动智能服务商转型。沃尔克马尔·邓纳尔不久前提到:“未来的出行将不仅仅是电气化和自动化,还将会是互联化和个性化。”国际运输论坛(ITF)的数据表明,2015年至2030年,全球个人出行体量将增长近50%。基于此,邓纳尔认为,汽车将是未来的第一大交通工具,同时物联网、人工智能和燃料电池等新技术也将进一步推动其他出行方式的发展。而在通往未来移动出行的道路上,汽车行业目前面临着几个重大挑战,需要更多时间来应对这一过渡时期。博世正在通过各类先进技术的前期研发,押宝希望从中获益。据悉,2013年至2020年期间,博世在新业务增长领域的总投资达到约30亿欧元。仅2020年,博世将在包括燃料电池技术在内的电气化交通领域投资5亿欧元,在自动驾驶领域投资超过6亿欧元,并投资1亿欧元用于互联化交通解决方案。推进燃料电池动力总成技术商业化,博世一直坚持在做。博世与Powercell结为合作联盟,计划到2022年实现动力总成的核心部件电堆的量产。博世在中国的主要业务有三大块:汽车与智能交通、家居、工业与贸易,其中汽车与智能交通业务是博世中国市场发展的重点。除在新能源汽车动力技术多元化投入外,博世在智能出行生态圈方面也不断拓展。比如,博世与知名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合作研发高性能电芯,与奔驰、滴滴、清华大学等世界各地的大学和行业头部企业建立合作,努力在硬件、软件及服务等方面建立起新的竞争壁垒。预计到2022年,博世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资将累计达到约40亿欧元。(编辑:周信 校对:颜京宁)

谓武

博世轻型电动车电机有限公司新工厂落户宁波 预计到2024年总投资达1亿元

【TechWeb】12月10日消息,博世公司宣布,其隶属于电子驱动事业部的轻型电动车电机有限公司新工厂于今日正式在浙江宁波落成启用。新工厂占地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拥有约300名员工,将成为博世中国最大的两轮驱动制造基地,主要为轻型、中型和大功率电动两轮车开发和生产功率范围在350瓦到11千瓦的驱动电机。这些电机也将进一步应用到最后一公里的交通方案中,如电动滑板车和电动物流车。凭借全面的两轮驱动解决方案,宁波工厂可以更好地服务本土和全球客户。“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中国也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电动车。博世充分认识到中国两轮车市场的潜力,将继续在宁波加大投资力度,用于产能扩张、产品研发以及工业4.0升级,预计到2024年总投资额将达到1亿元人民币,”博世电子驱动事业部全球总裁BernhardStraub博士表示。博世在两轮车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博世长期致力于为两轮车和运动车辆开发专门的安全、互联和动力总成解决方案。近年来,中国的电动两轮车市场日趋成熟,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两轮车电气化趋势也逐渐发展起来。因此,博世早在2012年就在中国成立了电动两轮车产品开发中心。博世不仅在电机开发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还集成了电池、电控单元、ABS及互联解决方案等关键部件组成高度集成的电气化系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同时,博世与包括爱玛在内的本土客户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并支持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业务扩张。博世的电气化零部件和系统也正被印度、欧洲和东南亚的全球制造商应用。推出适用于最后一公里交通工具的新型电机新工厂的落成启用将从轻型交通工具入手,逐步提高博世在最后一公里领域的竞争力。“最后一公里”指人员和货物从交通枢纽到最终目的地的一段路程。电动滑板车因其轻便和成本优势是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近期,宁波工厂推出了首款适用于电动滑板车的新型轮毂电机,服务全球市场。博世电子驱动事业部亚太区总裁Nicolas Poncelet说道: “我们致力于提供创新的动力解决方案,使最后一公里的交通工具更加轻松、强大和有趣。”领先的轻型电动车电机数字化工厂作为全球领先者,博世宁波工厂正在将其车间生产线向自动化、透明化和互联化升级。遵循博世的精益生产原则,新工厂以价值流为导向,将车间生产操作数字化,并且能够自动和智能地识别需要持续改进的领域。2020年,新工厂的数字化车间管理系统以及智能培训和问题识别系统已在物流和生产环节进入试用阶段。

蓝学校

博世的转型之道:智能网联事业部成“新势力”

来源:钛媒体摘要:众所周知,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在“新四化”的推动下,整个汽车产业链也形成了新的格局。传统主机厂与零部件企业,或被迫或主动都纷纷开始迈入转型期。在这场转型的革命中,既有着挑战,也充满着新机遇。今年是博世来到中国的第110年,这一百多年来,博世在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而这成绩的背后,是博世与行业发展趋势的脉动同频共振,顺势而为,以及持续的战略转型。在“博世中国2019年智能出行大会”上,我们重新认识了转型之中的“新博世”。01:17众所周知,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在“新四化”的推动下,整个汽车产业链也形成了新的格局。传统主机厂与零部件企业,或被迫或主动都纷纷开始迈入转型期。在这场转型的革命中,既有着挑战,也充满着新机遇。对于博世而言,从传统生产制造企业,开始逐渐变成一家IOT公司。变革期的转型从2018年,车市首次出现负增长,到如今车市依然未回暖。根据数据显示,1-9月,国内汽车销量为1837.1万辆,同比下降10.3%。尽管受市场下行的影响,博世在中国的业务也会受到一些影响,但博世底盘控制系统的业务一直在增长,远好于整体车市情况。博世中国执行副总裁徐大全博士博世中国执行副总裁徐大全博士表示,对中国汽车未来几年的发展充满信心,博世还会继续投资汽车领域。他认为,车市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中国的刚性需求角度来看,还未达到饱和状态,千人拥有车的数量是150到170辆,与韩国、台湾相比,相差近一半,每千人拥有车数量300台是可能的;二是共享出行,共享出行一定会减少每年车辆的产量。但综合来看,未来5年,汽车市场随着经济的恢复,还是可以恢复的。新造车势力的纷纷涌出,整车厂也开始加快电动汽车的电动化战略。汽车开始以消费者为中心,衍生出新的服务生态。而围绕汽车,未来要拓展的是共享服务、生态服务等领域,在未来这块“蛋糕”也会变得非常大。因此,对于整个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而言,转型都是必然的,通过转型或能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2012年7月,博世集团CEO邓纳尔博士(Volkmar Denner)上任之初,就给博世提出了希望博世变成一家IoT公司,即物联网公司。博世为何要成为IoT公司?徐大全表示,这是博世新的核心竞争力。2014年,博世发布了“3S”战略,即传感器(Sensors)、软件(Software)和服务(Services)。围绕该战略,博世汽车技术业务部被命名为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部,增加了“智能交通”业务。除此之外,博世还有两个生产芯片的制造工厂,分别在斯图加特和德累斯顿(正在建造中)。通过制造MEMS芯片,提供更多的传感功能。徐大全表示,传感器对博世未来发展是很重要。工业4.0需要互联,车需要互联,因此传感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过去,我们对于博世的印象是,这是一家传统的零部件巨头,事实上,博世也是一家很大的软件公司,有一支庞大的软件开发团队,全球有6.8万研发人员,其中3万多人是软件工程师。过去,这些工程师围绕着车内的控制器软件开发,未来会拓展到IoT行业、拓展到云方面。“在服务方面,除了生产硬件、卖硬件之外,也要增加一块服务,通过互联、车载互联,提供很多可能的服务,这也是我们发展的三个方向之一。”徐大全说。互联网、大数据、AI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让汽车成为了网络中的一个移动载体,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所以硬件生产只是当前汽车制造企业商务体系中的一部分,软件与服务占比会越来越多。五年前,博世集团CEO邓纳尔博士(Volkmar Denner)在业界第一位提出“汽车未来发展方向自动化、互联化、电气化”,最近博世加了“个性化”,更多围绕服务和生态布局。智能网联事业部成“新势力”博世正处于转型期,徐大全调侃称,“在博世内部有划分,新成立的智能网联事业部属于新势力,博世底盘控制系统是传统势力,‘希望’在智能网联事业部。”谈到网联和服务,博世的底气在哪里?为何说“希望”在智能网联事业部?博世智能网联中国区总裁陈明表示,博世已经积累了近百年的整个汽车从零部件级别到整车级的产品认知。如今,汽车本身已经非常代码化,这包括车载网关、电子电控单元,以及和互联相关的东西。而这些代码化,就是博世进入到整个服务领域的一个基础。现在经常被提到的边缘计算、云计算,这些其实是让信息在车内流动走向云端流动。边缘和云端互相流动之后,能够把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向整个用车服务进行渗透。博世凭借过去在制造业的服务经验,顺应发展趋势进行业务转型,建立起云端和边缘研发能力,把研发产品最后转换为一个服务提供给主机厂,这也符合汽车行业从产品向服务转型的大周期。这一转换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与挑战。当前主机厂与出行服务企业,都非常讲究用户体验。目前来看,博世离用户体验还非常远,不过,陈明认为,未来汽车越来越智能化,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还需要对资产要进行有效管理。结合汽车深度数据管理派单机制,来集成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应用,这些深度数据是可以让博世成为服务的一部分,最终提供给面向消费者的主机厂和出行服务企业。同时,陈明也表示,未来智能交通产业是一个伙伴经济的模式,没有一家可以把整个端到端全部吃透。博世抢占其中一块最适合博世以往经验,并且能在新技术上突破的一个方向,从而成为这个生态链条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过去一年,作为“新势力”的博世智能网联围绕“数字孪生、智能渗透和安全赋能”这三个技术方向,坚定不移地为中国汽车产业贡献着技术和解决方案。在数字孪生方面,帮助整车厂搭建整个智能汽车数字化管理平台,包括FOTA 空中软件刷写、远程诊断、远程标定;在智能渗透方面,推动全自动代客泊车解决方案在中国落地,去年9月份建成北京和戴姆勒望京的体验场,今年6月份在上海的全自动代客泊车停车场正式运营。同时,也在推进电池云端管理的相关解决方案,以及和内部事业部合作,推进基于场景化的V2X应用解决方案。布局未来出行移动出行时代,博世服务于更多样化的客户。过去,博世汽车事业部主要服务于传统的主机厂,现在出现了新造车势力、出行服务商等,像滴滴、优步和很多本土科技企业都开始成为博世的客户。客户群体在发生变化,博世的产品与服务也在不断突破。在汽车技术与解决方案、司乘管理、车辆管理以及其他增值服务方面,博世均可为移动出行服务商提供跨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例如:在自动驾驶领域,博世可以为移动出行服务商提供自动驾驶感知、决策和执行领域的核心技术或系统解决方案;在电气化领域,博世可以提供先进的、多样化的动力总成解决方案;在司乘和车辆管理方面,博世可以提供车内监控解决方案来规避并解决暴力危险、无钥匙进入、驾驶控制过程中车队管理以及自动紧急呼叫系统、维护控制方面的预测性车辆维护系统等;在增值服务领域,博世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可以保障互联共享车辆的网络安全问题等。由博世和戴姆勒共同研发,并在德国斯图加特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停车场落地应用的自动代客泊车系统,成为了全球首例获批的L4级自动驾驶系统。自动代客泊车服务已经远远超越原型阶段。到2021年底预估全球十几个停车场将配备这一服务。在本次活动上,博世正式宣布与广汽研究院在自动代客泊车技术上达成合作。博世将在今年为广汽研究院停车场提供自动代客泊车系统及基础设施配套硬件和软件,共同推进自动代客泊车技术在中国的场景化应用。汽车作为智能终端,嵌入式软件的及时更新将是车辆功能稳定运行的基础。博世的FOTA解决方案能够让用户轻松和高效地实现对汽车内相关组件进行远程升级。今年,博世已经与中国自主商用车企业一汽解放达成合作,实现FOTA在商用车领域的量产。而在电动车电池云端监控服务上,博世也正在就云端电池管理与多家中国企业商谈合作。大咖谈自动驾驶博世采用双元战略开展自动驾驶领域的研发与应用,包括驾驶员辅助系统和L4及L5级别的无人驾驶技术。2019年,博世为近40个本土车型提供L2级别的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解决方案,实现了该技术在商用领域的推广和应用。谈自动驾驶,避不开一个问题就是安全。很多人都在尝试都在做,但是从理念设计到量产化,到汽车真正在路上跑,要实现无人驾驶,没那么容易。从今年开始,行业内对于自动驾驶的热度降低了很多,也变得更加理性。原来很多说今年就要实现L3或明年要实现L3,到目前也都没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很难说什么时候L3能够上市。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中国区总裁陈黎明判断,明年应该不太会,后年是否会上,需要看车市及最终客户需求。从技术角度来讲,2021年、2022年应该可以成熟。但是这牵涉到商业化,以及最终用户是否会买单。在中国的道路情况下,汽车要想实现自动驾驶要比飞机更难。自动驾驶汽车在一般道路或者是高速公路上实现一定规模的真正运营,到底还需要多长时间?AutoX中国区技术总监潘坚伟认为,接下来的一两年非常关键,2、3年可能比较保守,但不会需要10年。以美国为例,已经完全实现了完全的无人驾驶。自动驾驶确实是普通用户的美好梦想。从用户的视角来看自动驾驶,天际汽车首席技术官CTO牛胜福认为,信心还是不足的,一方面,自动驾驶会增加很多的成本,各层面的硬件冗余会增加很多的成本;另外一方面,用户体验上还有很大的差距。按照逻辑上来讲,辅助驾驶在驾驶员出现疲劳时辅助驾驶,但是恰恰辅助驾驶在人疲劳的时候,风险最大。在牛胜福看来,智能化对整车集成、造型、设计、功能等,完全都不一样了。对于商业模式,这是一场真正的革命。从感知系统、芯片、控制等层面,包括大规模做测试、法规配套等,要真正实现数字化城市、智慧城市,任重而道远。中国在自动驾驶技术路线上和欧美有不一样的地方。欧美更注重车内的智能,在中国现在更多谈的是车路协同,或者智能网联。陈黎明认为车路协同是一个非常好的技术路线,而且可以有助于实现自动驾驶。他指出,从自动驾驶的角度来讲,仅仅靠单车也是不够的,不管你装70个、100个、200个传感器,人的眼睛和再多的传感器是没有办法看到所有的场景。如果能有聪明的路,可以帮助汽车更好感知周边情况,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交通安全,也可以使自动驾驶更好实施。据数据统计,现在90%的交通意外都是人为因素,每年超过130万人死于交通意外,滴滴旗下小桔车服车联网业务负责人黄智信则表示,从平台的角度,希望自动驾驶越来越成熟,自动驾驶的成熟对于出行行业是有正向助益的。未来,随着自动驾驶越来越成熟,它将有机会提升出行安全系数。例如实时了解司机是否分心驾驶、疲劳驾驶,给司机出个性化的安全报告、个性化的解决方案,长期来看,AI人工智能在出行领域的应用,将大幅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不过,现阶段,自动驾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在美国、日本、欧洲,相应出台了很多关于自动驾驶的统一的技术规范,但在这方面,中国反而稍微落后了一点。此外,自动驾驶还不能在一般公路、高速公路测试,而这方面美国、欧洲早已放开。因此,徐大全认为,安全与保障、环境感知、定位、系统智能、算力,系统架构,这些都是行业一直在做的。而这些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才可以真正实现无人驾驶。来个博世在这样的一个变革期,博世在近些年的变化,也体现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变化。不管是传统主机厂,还是造车新势力、自动驾驶企业、出行服务企业、科技公司等,为什么都愿意牵手博世?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邢如飞表示,汽车行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竞争与合作都无法回避,但大家会找到自己最合适的位置,形成合作大于竞争的关系。为什么要和博世合作?邢如飞认为,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强大的技术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非常好的生意伙伴;三是非常人性化的交流。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国际上,每个纬度的分数博世都超过了90分,能够达到这样的程度真的很难。从滴滴出行的角度来讲,黄智信表示,滴滴与博世双方的理念特别相近。此外,博世具备前瞻思维,能够提前3到5年对市场、产业、技术进行判断,同时能够把一些理念传递给合作伙伴,合作伙伴可以据此进行开发。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代表,牛胜福则表示,主要有三点,一是与博世接触下来,发现博世是一家有情怀和梦想的企业,一直走在技术的最前沿;二是本土服务,与其他的大的公司相比,博世非常注重中国业务;三是无论执行端,还是控制端,这些都是安全性的东西,与博世合作,可以给用户、给主机厂带来一份安全。新出行时代,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未来。而智能网联汽车是一个超出汽车工业的大生态,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在智能网联领域处于很大的市场占有率,因而跨界合作,成为整个汽车行业现阶段的主旋律。因此,博世牵手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及IT设施等领域的企业,赋能未来移动出行。徐大全表示,“博世加速转型成为领先的物联网企业,将持续投资中国本土市场,加快在中国的物联网布局。伴随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及客户的转型升级,博世将提供更多契合中国产业需求的解决方案。”

孔子不听

博世宣布其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自动驾驶汽车芯片工厂

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Bosch)宣布计划建立一个价值10亿欧元(11亿美元)的半导体工厂,重点生产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家居和智能城市基础设施。据彭博社报道,该工厂将位于德国德累斯顿,并将于2021年建成。博世已经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用于汽车的芯片和软件,该工厂将极大地扩大公司的产量,并使其能够专门为自动驾驶系统开发独特的芯片,例如自动驾驶和智能家居技术。半导体是所有电子系统的核心组件。随着连接性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它们正在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中使用。通过扩大我们的半导体制造能力,我们为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增强了我们的竞争力。”博世首席执行官Volkmar Denner博士说。博世并不是第一个对构建专门用于自动驾驶的芯片感兴趣的公司,英特尔和英伟达已经向汽车制造商提供超高速处理器。该公司似乎想向汽车制造商提供各种芯片,其中很可能包括其他供应商不感兴趣的零件。自自动驾驶汽车进入量产尚需十年的时间,这为博世提供了很好的起步和运行时间。智能家居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另外两个用途也是新的市场,要普及它们还需要几年的时间。

救药你

来自Bosch 等全球顶级Tier1的激光雷达博士团队加入RoboSense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四位专家有平均10年以上激光雷达与AD/ADAS高级研发与团队管理的经验导语: 继Leilei Shinohara博士(全球首款车规级激光雷达Scala的项目核心团队成员)后,RoboSense国际化队伍再添四名来自顶级Tire1的激光雷达专家 - 前Bosch激光雷达团队核心成员Alexander Greiner博士、Siegwart Bogatscher博士、Nico Heuner博士与前Harman首席系统工程师Andre Malz博士。2020年3月27日,智能激光雷达系统供应商RoboSense宣布,迎来前Bosch(博世)等全球顶级Tier 1公司的资深激光雷达技术专家团队的加入,加快在智能激光雷达系统的车规研发与量产进程。四位专家均是光学工程或物理学博士,拥有平均10年以上在全球顶级Tier 1公司负责激光雷达与AD/ADAS高级研发与团队管理的经验,他们分别是:l Alexander Greiner博士担任RoboSense首席产品系统架构师和高级系统工程专家 l Siegwart Bogatscher博士担任RoboSense首席产品架构师和高级系统工程专家 l Nico Heuner博士担任RoboSense研究与创新总监和首席光学架构师 l Andre Malz博士担任RoboSense EMEA商务拓展总监 四位专家常驻德国斯图加特,负责车规级激光雷达的研发、量产与欧洲市场拓展。Alexander Greiner博士曾担任Bosch和Faro的激光雷达关键系统工程师和架构师,负责多个计划和项目,包括汽车以及地面激光雷达系统的开发,设计,优化和实施。他是全球最早的激光雷达系统开发和研究人员之一,有超过10年的激光雷达系统开发经验。他率先将Agile项目管理流程引入激光雷达领域,极大地提高了激光雷达项目透明度和效率,并为控制项目方向提供了灵活性。Alexander Greiner博士持有40多项已提交或被接受的专利和发明,并拥有斯图加特大学颁发的物理学博士学位。从技术到量产,从Faro到Bosch,Alexander Greiner博士兼具车规级激光雷达领域的项目全局技术经验和才华。Siegwart Bogatscher博士在激光雷达系统开发方面拥有10多年的经验,曾在Bosch激光扫描开发团队担任重要职位5年以上,主要负责车规级激光雷达系统架构设计,拥有30多项已提交或已接受的专利/发明。2018年,Siegwart Bogatscher博士被任命为Bosch激光雷达系统工程团队负责人。2014年,Siegwart Bogatscher在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获得电气与光学工程博士学位,在读期间通过与ELOVIS GmbH的合作,他实现了一种基于MEMS的新型LiDAR demonstrator,此概念已由KIT和ELOVIS申请了专利。Nico Heuner博士曾在Bosch激光扫描开发团队从事光学,人眼安全方面的工作,有超过8年的激光雷达和眼睛安全领域从事经验,因出色和创新的工作而被Bosch底盘系统控制部门评为“ 2017年第二季度发明家”。Nico Heuner博士申请了30多项专利,发表了近20篇论文,其中在视网膜损伤建模方面的论文被 “Computer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选为2018年荣誉论文。Nico Heuner博士拥有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颁发的光学工程博士学位,曾获得德国卓越计划“卡尔斯鲁厄光学与光子学院”的奖学金。作为研究和创新总监,Nico Heuner博士负责RoboSense位于卡尔斯鲁厄的研究实验室,组织行业和学术界的合作伙伴共同研究开发前沿性的激光雷达技术。Andre Malz博士Andre Malz博士,曾为全球顶级Tier 1公司Harman(哈曼)和Aptiv(安波福)工作,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光学系统架构师,在开发复杂的电子和光电系统架构方面拥有15年以上的经验。从2015年到2018年,他是Harman的首席系统工程师,负责汽车信息娱乐系统和ADAS系统,并协调组织了一支全面的开发团队,包括系统,软件,硬件,力学,测试/验证和功能安全性。 离开Harman后,他在Aptiv担任自动驾驶功能负责人,从事自动驾驶软件堆栈的工作。从2010年到2013年,Andre Malz博士在卡尔·蔡司(Carl Zeiss Meditec)担任系统架构师。 他为蔡司先进的高性能OCT设备Cirrus 6000(包括扫描单元及其安全装置)做出了重要贡献。Andre Malz博士拥有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颁发的电气与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十余年的工作履历贯穿光学工程与汽车自动驾驶/ADAS领域,Andre Malz博士对激光雷达在汽车行业应用和需求有着深刻的理解。全明星团队阵容四位资深专家与现有的团队融合,从激光雷达硬件研发、感知算法研发、功能安全开发、再到车规级量产开发,RoboSense再次升级激光雷达车规量产体系的全明星团队阵容。Alexander Greiner博士说:“ RoboSense车规级激光雷达研发实力给我留下了的深刻印象,我很荣幸能与其他三位专家共同加入RoboSense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团队。我将竭尽所能使RoboSense激光雷达技术始终处于行业的最前沿,推动自动驾驶行业发展。”“我们很高兴有这些经验丰富的专家加入RoboSense,” RoboSense 副总裁兼合伙人Leilei Shinohara博士说。 “他们可以为RoboSense带来最新的激光雷达专业知识和价值,推动车规级激光雷达的升级,并确保产品具有更高的独立性和安全性,以适应全球市场需求。我们相信,凭借这样一支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RoboSense能够开发出高性能,高产量、技术先进和高性价比的激光雷达产品。”RoboSense创始人兼CEO邱纯鑫博士说:“我非常高兴欧洲团队迎来进一步补强,也非常感谢专家们的信任。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智能激光雷达系统任重道远。我们将竭力为全球各地的伙伴提供良好的团队融合土壤,砥砺前行,助力更多自动驾驶项目快速落地,也欢迎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我们共同开拓全球市场。”RoboSense是全球领先的智能激光雷达系统供应商,革命性的智能激光雷达(Smart LiDAR Sensor)可满足各种车规级要求,包括智能,低成本,稳定性,简化的结构和小尺寸,保持车身设计完整,并能实时输出算法处理的语义级感知结果。作为2019年和2020年CES Innovation Award获奖者,RoboSense在2020年CES上,展示了世界上首个也是最小的MEMS智能激光雷达“ RS-LiDAR-M1”,并在展馆外进行了全球首次智能激光雷达的公开道路测试。其硬件版本125线固态激光雷达已正式发售。2019年11月,RoboSense获得了IATF 16949认证,完全具备向OEM、Tier 1等公司供货的资质,标志着固态激光雷达传感器生产环节进入新的里程碑。

室无空虚

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博世助力中国汽车行业新变革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4月17日讯 全球领先的技术与服务供应商博世亮相2019上海国际车展。以“感智·感质·感知”为题,博世在本次展会上展示了一系列面向未来的电气化、自动化、互联化、个性化领域的创新与本土化解决方案。博世亮相2019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2018年博世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在华销售业绩达817亿人民币,较2017年同比逆势增长了2.9%。“2019年是博世深耕中国市场的第110年。近些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繁荣发展、互联网的崛起也已渗透到汽车与交通出行领域,中国市场在引领汽车产业电气化、互联化、自动化和个性化的变革中占据了领先地位。”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Markus Heyn博士表示:“本次车展,博世无人驾驶电动巴士概念车首次在中国亮相。这辆概念车展示了集最新的电气化、自动化、互联化、个性化为一体的解决方案,立足零排放、零事故、零担忧的未来交通愿景,打造全新的出行方式和移动服务生态系统。”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Markus Heyn博士现场发言博世在华新能源和节能汽车领域产品线丰富,销售额同比翻番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博世视中国市场为电气化战略要地,多项技术实现中国量产,业绩增长显著,2018年新能源和节能汽车相关产品和服务销售额同比翻番。博世在中国新能源领域的产品线丰富,涵盖从两轮到四轮,从微混到纯电的多元化解决方案。其中,全新开发的48伏电池已于去年年底实现量产。今年,紧凑型动力总成解决方案——博世电桥也将在中国投入生产。本次车展也推出了体积更为小巧、适用于轻型商务车的700伏电机。与此同时,博世开发了一系列可用于燃料电池的核心零部件以及系统。此外,在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内,博世多项关键部件(如水泵、水阀、冷却风扇等)得到了创新的应用,大大提升了电动车热管理效率。凭借一系列电气化解决方案,博世赢得了越来越多本土用户与合作伙伴的信赖。2018年,博世在电动交通领域赢得了几十个项目。在未来,博世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提升本土实力和竞争力,大力发展新能源业务。博世长沙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实验室即将建成,将研发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关键部件。此外,博世还将在无锡建立全新的燃料电池研发中心,主要用于研发燃料电池关键部件。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徐大全博士介绍博世展台博世拓展本土合作,打造智能互联交通生态系统中国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高度开放的用户群体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发展基础。据普华永道预测,中国互联交通服务的市场规模将从2017年的6亿美金大幅增长到2030年的395亿美金。博世不断向未来智能、互联交通出行努力进发,不仅为车辆、用户和互联网之间提供实时的连接,也专注于提供一整套更贴近终端车主的个性化智能交通出行服务,包括车辆预订、车辆远程升级、远程标定、云诊断、自动代客泊车、车队管理以及预测性诊断服务等。得益于中国政府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坚实基础和战略优势,成立一年多来,博世智能网联事业部与不同领域的伙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包括互联网公司及通讯服务运营商等,旨在将本土化做深做强,携手本土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智能互联生态系统。同时博世在2019年年初成立了一个全新的业务单元——新客户战略部,专注于服务造车新势力及新兴的智能出行服务商。博世在华不断推进自动驾驶,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相关业务强势增长30%自动驾驶是博世的研发重点之一,为实现“零事故”交通愿景,博世集团的自动驾驶实行双元战略。一方面,专注于开发驾驶员辅助系统,以帮助私家车实现L2及L3级别的部分自动驾驶。博世位于中国的自动驾驶团队正在与本土伙伴积极合作,推动自动驾驶在华实现量产化落地。2019年,博世将为近40个本土车型提供L2级别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解决方案。与2017年相比,中国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相关业务在2018年强势增长了30%。此外,博世亚太首个智能助力器生产基地已于南京启用,并于4月实现量产。另一方面,博世即将于2020年初开始部署L4及L5级别的无人驾驶技术。在确保执行系统可靠性的同时,博世也在感知层面引领技术变革。中国政府大力推进V2X智能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5G通信技术的推广,这将很大程度上为自动驾驶的深入普及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博世也在积极推进人工智能的研发,将深度学习与自动驾驶感知系统融合以进一步提升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博世无人驾驶电动巴士概念车中国首次亮相因汇率因素,博世中国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2018年销售额以欧元计为105亿,较2017年增幅1%。为体现数据的可比性,2017年的销售额均不包含起动机和发电机事业部。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其名为风

博世2018年在华销售额1126亿 将继续深耕本土市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5月15日讯 今日,博世集团公布了其2018年在华销售业绩。该财年内,博世集团在华实现销售额1126亿元人民币(约合144亿欧元),同比增长近2.5%,占博世集团全球销售总额的18%,继续保持历史高位。“博世长期以来都将中国视为全球重要市场,并致力于在华的长期发展,”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亚太区业务负责人泰瑞来表示,“尽管近期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中国庞大的经济规模体量、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以及产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对博世而言都意味着巨大潜力。”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亚太区业务负责人泰瑞来把握新兴机遇、深耕本土市场2019年正值博世进入中国的110周年。目前博世在中国拥有近60家公司,约6万名员工,在38个生产基地和27个技术中心为中国市场创造先进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博世在中国始终秉持‘根植本土,服务本土’理念,积极把握市场的新增长点并进行持续性的投入,” 泰瑞来表示。仅过去一年,博世在华总投资额就高达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22%。得益于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博世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2018年在华实现了2.9%的逆势增长,再超国内市场平均。在智能交通领域,博世将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作为未来重点发力的方向。通过持续投资,博世自去年起不断将智能助力器、48伏电池、电桥(e-axle)等最新技术在中国率先投入量产。今年博世还将在无锡建立燃料电池技术中心;并对常州武进工厂进行扩建,未来主要生产超声波雷达。博世燃料电池电控单元在互联工业领域,缘于中国加码先进和智能制造,博世工业技术业务板块2018年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今年3月,博世力士乐西安工厂二期扩建项目正式破土动工,以满足中国市场对于工业4.0解决方案的需求增长。而针对互联家居,博西家电全新大中华区研发中心计划于2019年在南京正式投入使用,日后将成为博西集团全球研发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聚焦软件创新,强化物联网核心竞争力博世积累了广泛而深厚的跨行业硬件制造和服务经验。作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企业,博世不断强化其在“传感器、软件和服务”三大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自1995年以来,博世已在车辆与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生产超过100亿个微机电传感器(MEMS)。这些传感器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汽车安全和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而言,传感器也是关键的部件。在中国市场,博世去年仅为汽车应用就提供了4800万个传感器。软件方面,为提升在中国本土的软件实力、进一步推进物联网战略在华落地,博世将于年内建立全新的博世软件中心。未来该中心将为博世中国所有业务板块提供高质量的软件支持,包括嵌入式软件、基于云的数字化软件、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应用程序等。预计至2020年,该中心的初期投资额将超过3500万元人民币;至2022年共计划招募约500名软件创新人才。协同创新,深化本土战略合作“本土化创新”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经之路。“博世致力于塑造未来中国互联生态,聚焦本地创新研发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博士表示。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博士这样的本土合作案例不胜枚举。博世近期与一汽解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互联解决方案、新能源、动力总成和L2级别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等领域展开重点合作。博世车辆远程升级FOTA技术将搭载于一汽解放商用车,并于今年实现大规模量产,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未来交通互联服务开发的延展性。此外,博世2019年还将为近40个本土车型提供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解决方案。与2017年相比,中国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相关业务在2018年强势增长了30%。在互联工业方面,博世已在中国超过25家工厂中践行领先的工业4.0解决方案,同时设立工业4.0创新技术中心,与本地企业分享最近技术及成功经验。“我们在中国的协同创新也将进一步优化博世物联网战略在国内的布局与落地。以博世在物联网领域的优势为基础,我们将支持中国相关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陈玉东博士补充道。博世中国2019年新闻发布会现场推进气候行动、改善空气质量博世集团预计2019年全球经济发展将持续低迷。尽管集团业务所在的主要行业和地区都存在着重重挑战,博世仍预期在2019年取得略高于2018年的业务增长。尽管短期前景平平,博世将加大投入,对抗气候变化、改善空气质量。“气候变化不是科幻小说中的某个场景,它真切地发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认真看待巴黎协定,那么气候行动不应只是作为长期的愿景,而必须在短期内付诸行动,”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沃尔克马尔·邓纳尔博士在德国雷宁根举办的集团年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博世关注人们对于城市空气质量的担忧。作为创新领跑企业,我们希望开发有益环境的技术解决方案。”鉴于此,尽管过去在二氧化碳排放上已取得切实成效,博世将进一步加强部署其二氧化碳减排措施。邓纳尔博士宣布:“我们将在仅一年多的时间内实现碳中和,成为首家实现这一目标的大型工业企业。从2020年起,博世将达成零碳足迹,集团在全球所有400个业务所在地区和国家都将实现碳中和。”博世计划到2020年实现零碳足迹而另一方面,博世致力于改善空气质量,邓纳尔博士表示:“我们希望最大程度降低交通出行带来的空气污染,直至几乎为零。为此,我们探索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汽车本身。”为进一步降低空气污染物浓度,博世正从三个方面入手:包括研发低污染物排放的动力总成技术,与市级政府部门合作开展项目保证道路交通畅通有序,以及在集团内部实施企业交通管理。在中国,博世多年来采取积极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提高能效。2018年,公司投资近1.25亿元人民币用于绿色生产,包括先进的环保技术、生产设备,以及工作流程的持续提升。自2014年起,这一投资额以10%的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与2011年相比,博世2018年单位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约45%;与2016年相比,可再生能源生产提升18.8%。陈玉东博士表示:“气候行动在博世,不仅仅被视作企业社会责任,也是一种创新驱动力。博世在本土化产品和技术开发的时候,气候保护和空气质量便是我们纳入考量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市场,博世开发并生产创新性技术用于节能型内燃机、智能网联汽车与新能源车,以及节能产品,如家电、空气净化器、供暖与热水系统。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博世2019年销售额下跌1.1% 必要时将继续人员优化调整

本报记者 周信 童海华 孝感报道近日,博世中国发布消息称,据博世财报初步数据显示,德国博世2019年销售额达779亿欧元,调整汇率影响后,销售额下跌1.1%,息税前利润30亿欧元,息税前利润率3.9%。2019年博世集团在华实现销售额约109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5%。作为博世的主营业务,汽车事业部销售额达到470亿欧元,与往年基本持平。博世预测,2020年全球汽车产量将连续第三年下滑,下降2.6%,并预期2025年前全球汽车产量将不会有任何增长。为实现业务发展,博世表示其正进一步考量内部成本结构,在必要时,也将采用尽可能合情合理的方式进行人员优化调整。同时,博世还计划对未来先进技术进行大规模前期投资,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沃尔克马尔·邓纳尔博士表示:“仅今年,博世计划在电气化、自动化、互联化交通出行上投资超过10亿欧元。”2019年销售额下跌1.1% 在华营业额同比下降5%近日,博世中国发布消息称,据博世财报初步数据显示,德国博世2019年销售额达779亿欧元,与2018年持平,但在调整汇率影响后,销售额下跌1.1%。息税前利润30亿欧元,同比下跌43.4%,息税前利润率3.9%,同比下降3.0%。2019年博世集团在华实现销售额约1097亿元人民币,较2018年的1126亿元销售额、同比增长2.5%而言,2019年同比下降约5%的下降幅度确实不小。沃尔克马尔·邓纳尔博士在公布集团业绩初步数据时表示:“经济低迷和汽车产量急剧下降对博世造成了影响。”对此,博世中国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主要还是车市(下行影响),再有贸易经济对消费者信心也有一些影响。不过,虽然有所下降,但我们还是好于车市平均水平的。”作为博世的主营业务,汽车事业部销售额达到470亿欧元,与往年基本持平。相比大陆集团预计2019年销售额440亿~450亿欧元、电装集团预计2019年销售额446亿欧元而言,博世汽车事业部业绩继续领跑。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中国市场为博世集团贡献了18%的销售额,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尽管2019年中国车市产销量继续蝉联全球第一,但全年汽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7.5%和8.2%,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此外,博世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仅为2.0%,全球汽车产量将连续第三年下滑,下降2.6%至8900万辆,与2017年相比,将减少近1000万辆。博世认为这一状况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不变,并预期2025年前全球汽车产量将不会有任何增长。此外,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以及英国脱欧产生的影响也增加了未来的不确定性。鉴于汽车行业的产能过剩以及动力总成多样化的变革,博世表示其正进一步考量内部成本结构,在必要时,也将采用尽可能合情合理的方式进行人员优化调整。上述博世中国公关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人员调整是全球范围内的,以适应行业的变化趋势和产能过剩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9年,博世就已经裁员6800人,将旗下员工人数缩减至402800人,公司在德国和亚太地区分别裁掉了2000个和3600个岗位。不过,邓纳尔认为,促使博世裁员的不仅是全球汽车需求、自身财务业绩下滑,还是电动化浪潮带来的必然结果,“比如制造一款柴油喷射动力系统需要十名工人、而制造一台电机仅需要一名工人”。继续扩大增长领域、探索新商业机遇不过,国际运输论坛(ITF)的数据表明,2015年至2030年,全球个人出行体量将增长近50%。邓纳尔表示:“向多样化的出行方式转变并不意味着现有出行方式的终结,汽车行业的根本性变革,包括未来移动出行需求的增长,给博世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机遇。”因此,为实现业务发展,博世计划对业务增长领域继续投资。2020年,博世将在包括燃料电池技术在内的电气化交通领域投资5亿欧元,在自动驾驶领域投资超过6亿欧元,并投资1亿欧元用于互联化交通解决方案。记者注意到,自2015年以来,博世已向物联网相关业务累计投资6亿欧元,包括建设位于柏林全新的博世物联网园区,以及扩展博世互联工业板块。除了进一步扩大现有业务并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博世还计划打造更多打造竞争优势。例如,为了实现安全的自动驾驶,除了摄像头和雷达,还需应用第三种传感器技术,据了解,其长距离激光雷达传感器已进入量产开发阶段。此外,博世还在积极推进燃料电池动力总成技术商业化。2019年5月,博世与瑞典电堆制造商Powercell结为合作联盟并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适合批量生产的质子交换膜(PEM)燃料电池技术,彼时,博世称该电堆将完善其现有燃料电池产品序列,最迟于2022年上市。2019年,博世还在无锡建立燃料电池技术中心,并对常州武进工厂进行扩建,未来主要生产超声波雷达。博世还称,到2030年,三分之二的新注册车辆仍将使用柴油或汽油,包括混动技术。因此,博世将继续投资研发高效内燃机技术。“虽然汽车业务一直是博世的重中之重,但是博世也希望成为新出行技术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一位业内汽车分析师表示。在人工智能方面,博世在位于德国蒂宾根(Tübingen)的“人工智能基地”投资了1亿欧元。可再生能源也是博世积极探索的领域,宝马曾表示,到2025年,仅在德国,高达45%的电力将来自于可再生能源。邓纳尔则表示:“这正是我们将在未来几年内投资1亿欧元用于发展热泵业务的原因。”(编辑:童海华 校对:翟军)

父母于子

博世中国执行副总裁徐大全:智能网联或在中国最有前景

130多年历史的博世刚刚迎来了一个新汽车事业部——智能网联事业部,作为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的徐大全博士,与另外两个德国高管出任这个事业部的董事。“博世看重中国市场,未来智能化、自动化的新技术或许会在对新技术更包容的中国市场上先落地。这也是我为什么会成为这个事业部负责人之一的重要原因。”4月底北京车展前的媒体沟通会上,徐大全如是告诉36氪。博世中国执行副总裁徐大全这个新事业部成立后,会将原本汽车事业部各个业务板块中与信息化、云服务、大数据等相关业务集中到一个事业部中进行探索,并为博世找寻在智能网联领域的新机会。隐形冠军的变革这是老牌德国工业在新技术浪潮下的一次新变革。1886年,年仅25岁的罗伯特·博世在德国斯图加特创办博世时,将公司定位为“精密机械及电气工程的工厂”。随后,在漫长的岁月里,以生产家用电器起家的博世逐渐将帝国版图从消费品延伸至工业技术、能源及建筑技术,以及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并在最近10余年中,牢牢站稳了世界第一大零部件供应商的位置。在马路上奔跑的汽车,从几千万的进口跑车到几万元的自主品牌,都有博世的零部件。也正因此,它被称为汽车行业内的“隐形冠军”。2017年,博世在全球50多个国家设有子公司和分支机构,销售额同比增长6.7%,达780亿欧,而汽车业务收入占比超过一半——收入达到474亿欧元,较2016年增长7.8%。这对于一家庞大的公司而言,无疑是一个不错的业绩。但博世依然保持着“焦虑”。汽车发展的历史,就是技术变革的历史。内燃机取代了早期的电池驱动,电喷技术取代了化油器。而安全气囊、安全带,以及ABS(防抱死刹车系统)、ESP(电子车身稳定装置)等技术的出现,都让驾驶变得更加安全。如今,电池技术的突破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之下,汽车正朝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大趋势发展。依靠传统燃油车业务站稳脚跟的一干零部件企业都开始了变革。所谓“船小好调头”,甚至有零部件供应商完全转型成“智能网联技术服务提供商”,但博世显然要更加谨慎。在博世汽车事业部,内燃机相关业务单元收入占了总收入一半。而如何开发产品,布局未来则是博世眼下的重点。“博世不能错失机会。”徐大全博士这样告诉36氪。在自动驾驶业务上,博世很快将有收益。目前,博世全球有3000余名工程师在进行包括驾驶员辅助系统、自动泊车技术,以及L3、L4、L5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开发。就驾驶员辅助系统,“博世已经预估在2018年将有20亿欧元左右的销售额。”徐大全博士说。此外,博世正在和奔驰的母公司戴姆勒集团合作,推出适用于城市道路的完全自动驾驶及无人驾驶系统,这一合作的主要目标是在2020年代初,使城市道路上的自动驾驶成为现实。这其中一个关键组件则是博世人工智能车载电脑,即自动驾驶汽车的“最强大脑”。同时,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一环:基于雷达信号的高精度数字地图也将于2020年前推出。加速布局中国今年初,智能网联事业部成立,博世在全球的700多员工从原来分散的各事业部里聚集加入新事业部,中国也建立了新的团队。博世想要从更高的层面综合考虑相关业务的发展,以及:汽车将来的互联和服务发展能够到何种程度,并且如何解决相应问题。在手机支付成为中国市场主流支付方式的今日,“顽固”的欧洲人还对这项技术不甚感冒。也因此,博世也深知,新技术或许在灵活的中国消费市场里更有前景。博世的领导团每次来到中国,除了考察博世在中国的工厂,更多的时间是在观察中国市场的发展现状。对中国市场的看重,让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的徐大全成为了三个高管之一。“中国市场在汽车互联化上已经做得非常非常好。”徐大全如是评价。自上汽荣威RX5推出第一款“互联网汽车”后,智能化、网联化开始被消费者所认知。而近年来,BAT之外,汽车主机厂、科技企业都在对“未来的车”进行研究。现在的汽车是要依靠驾驶员观察周围情况来做出判断,然后操控汽车。但未来,通过与云端链接,车能够自动感知周围的环境。徐大全告诉36氪:“包括车内的设施怎么和外部沟通,云端怎么和车互联,还包括V2X等技术,博世各方面都在做。”博世已经开始了与中国本土公司的合作。3月18日,博世和斑马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汽车智能网联、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智能人机交互、车队管理、移动出行等多个领域展开产品开发、运营和项目执行等各环节的协作。在人机、车机和车的方面,博世有更多的经验;但从云端到生态系统、支付系统,斑马则具备优势——这成为了双方合作的结合。而借此,博世可以将斑马把阿里的生态引入车内,围绕未来中国消费者的生活模式以及交通出行场景,解决新的需求。此外,博世还参与了百度Apollo项目,“合作比较紧密,大概每两三个月会有一个Apollo董事会会议,博世也会派人参加。更多是从技术角度如何支持阿波罗项目。”行业巨头的位置一时不可撼动,但徐大全依旧表示,博世在中国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我们必须通过改变传统的生产制造思维模式,与IT公司、初创公司一样,才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