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发SCI论文到底有多难,硕士博士毕业一般能有几篇民食刍豢

发SCI论文到底有多难,硕士博士毕业一般能有几篇

这两天,一则关于某校男主送女主 SCI 论文的新闻顿时让学术界无数博士尽折夭。有人感叹自己这辈子都发表不出来那么多论文。我们姑且不讨论这则新闻的内容,塔主就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一篇SCI对博士意味着什么?所有在读的博士都知道,SCI论文发表是一名博士毕业的硬性条件。大部分高校要求博士毕业至少有一篇SCI检索的论文,但是对于博士而言,在读博期间能发表5篇以上的话,足可以用优秀或学术精英来表征博士的优秀了。我们常说,发表一篇SCI能保证毕业,发表两篇能保证找到工作,发表三篇保证找到好工作。所以对于博士而言,如果能发表5篇以上的话,而且其中还有一篇顶级期刊,那么在就业层面基本上是任何一个高校或研究院所都抢着要的状态。所以说,如果能发表5篇以上,就足够让一名博士拿5个博士学位,同时还能找到一个非常理想的工作岗位。从科研角度上而言,如果能发表5篇以上,且其中有1篇是顶级期刊的话,一般的高校的科研奖励大概是三四区的SCI文章奖励1万块/篇,二区以上的一般在3到6万/篇,top期刊的奖励另外来算。如果有5篇的话,从科研奖励上来算,这个奖励能达到50万左右。而且从就业角度而言,如果有了五篇SCI后,在应聘工作时,就可以拿到一笔不菲的安家费和看启动费。现在大部分高校如果有五篇SCI再加有一篇顶级期刊的话,至少会给到80到100万的安家费,同时科研启动费会给的更高。除了这些科研奖励外,五篇SCI会带来更多的荣誉、奖项和科研项目带来的隐形福利,这些福利是长期的也是永久的,往往会让一名科研工作者在学术圈扬名立威,基本上能带来数百万的价值。说到这里,可能有的人会开玩笑,说我不要车不要房,我只要5篇SCI就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论文确实是稀缺资源,如果一个博士在读期期间能写出5篇,说明这个博士一定是一名在科研上非常优秀的博士了,一般而言,1篇文章大概是一个优秀的博士1-2年的全部科研心血。如果是发表5篇,那么可以说是博士中的精英群体了。但是有一点注意,塔主不提倡优秀的博士将自己的论文送给自己的对象或者导师,因为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自己的科研成果是自己劳动所得到的结晶,如果仅仅将论文作为一种资源,与别人进行交易的话,那么在某种程度山对国家科学工作的发展是一种极大的阻碍,同时也对学术界的名誉有严重的损害。在科学界容不得半年虚假。要实事求是追求真理是科学发展永远不变的真理。希望我们在读的博士要谨记这个真理,克服困难,勇敢的追求科学的高峰,不要把论文作为交换资源去换取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欢迎大家与塔主一起讨论。

一喷一醒

博士要发表几篇论文才能毕业

发表论文是博士毕业的一项基本要求。随着社会对于科研人才的需求加大,以及院校对博士生培养的目的,博士毕业发表论文的篇数有了量上的增加。那么,博士要发表几篇论文才能毕业?博士要发表几篇论文才能毕业博士毕业发表论文的数量,教育部并没有特别规定,都是各个学校、各个专业自己规定,甚至各个老师的规定也不相同。所以,博士生要看自己就读院校,关于博士毕业发表论文的要求,根据要求来完成。一般来说,博士要发表2-3篇论文才能毕业,其中,少不了发表sci论文。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毕业发表论文要求:1、理学:发表(或录用)2篇学术论文,至少1篇发表(或录用)在SCI(科学引文索引)检索的刊物上。2、工学、农学:发表(或录用)2篇学术论文,至少1篇发表(或录用)在SCI(科学引文索引)或EI(工程索引)检索的刊物上。在EI检索刊物上发表的论文需为英文(或其第一外国语)。3、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在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或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检索的刊物上发表(或录用)2篇学术论文。发表学术论文是博士毕业的硬性要求,想要拿到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就必须拿出符合要求的论文。如何写作和发表论文,成为博士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若你完成了论文稿件,亦或者在选题上存在困难,可以找知实学术编审润色、推荐刊物,给予论文写作和发表上的专业指导,让你发表学术论文更容易。论文发表常识与技巧分享,关系百家号:知实学术,或发消息与我沟通。

焊花美

“SCI 文章两篇,且对IF有要求”,浙大博士毕业论文真的很难吗?

浙江大学学生,因无法在任何一个全球性期刊上成功发布一篇论文,而拿不到毕业证,怎么办?这里的“浙江大学学生”可不是指的普通本科学生,甚至也不是硕士研究生,而是专门指的那些博士研究生;浙江大学对本校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甚至可以说是“苛刻”!博士研究生毕业,发表论文作为硬性条件,让多少博士在读人员脑袋疼痛、生理失调、心里烦躁!下面是几所国内知名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的条件:①清华大学,2019年起,不再硬性要求发表论文;②北京大学,本人为第一作者身份(导师为第一作者时,本人可以为第二作者)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上至少发表或被接受发表2篇论文;③浙江大学,SCI 文章两篇,且对IF(影响因子)有要求;④武汉大学,1篇权威期刊或2篇北大核心,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必须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或至少有两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学术论文。不能满足条件,博士研究生是很难毕业的!我们来特别关注一下浙江大学对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要求,了解一下难度究竟又多大?浙江大学要求博士研究生毕业,必须有SCI 文章两篇,且对IF(影响因子)有要求,那么“SCI 文章”又是一个什么东西呢?SCI也即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英文缩写,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编辑出版的引文索引类刊物,它每年报道60余万篇最新文献,涉及引文就有900万条,能够进入SCI这一刊物的论文即为SCI论文。“且对IF(影响因子)有要求”又是一个什么玩意?SCI选录刊物的依据是文献分析法,此文献分析法以期刊论文被引用的频次作为评价指标,被引频次越高,则该期刊影响越大;在一定时期(通常是前两年)内,某一刊物发表的论文,被已经进入SCI刊物的论文所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刊物这一时期内的论文总数,即为该刊物的影响因子。说白了,这就是一个美国人操纵的论文评价体系标准!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为什么要特别强调“SCI 文章”呢?这主要取决于SCI论文的国际影响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SCI论文是进行国际科学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使国际同行了解我们的主要渠道。 2、SCI论文可以向世界展示我国基础研究的实力,提高我国在世界科学界的地位。 3、发表SCI论文的多少和论文被引用率的高低,是国际上通用的评价基础研究成果水平的标准,也是论文考核与评论的重要指标。 4、就基础研究而言,在什么样档次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便具有什么样档次的水平,一目了然,一般不再需要鉴定;科研成果不是在国际知名的SCI刊物上发表,便很难被认为是国际水平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研究也日益全球化,浙江大学积极引入国际性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体系标准,既是努力融入学术全球化的体现,又是对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严格要求,让学生真正成为适应全球化的人才!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国已经是参与国际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的国家之一,其中科研学术论文一项也不能老是甘居人后,尤其是作为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这类的论文,学校提出高质量要求,无可厚非!浙江大学要求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必须达到“SCI 文章两篇,且对IF(影响因子)有要求”,是积极融入学术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对于“高精尖”的博士研究生来说并不是过度苛刻了,谁让你是“凤毛麟角”的人才呢?

老兵传

如何看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毕业,要求发表一篇中文文章?

事件起因:2019年6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韩正甫教授要求:自2019年入学的博士开始,必须发表1篇中文文章或论文才能毕业,哪怕是媒体、杂志的科普文章。小西一下子就想到百家号发文,之前在百家有关注几个中科大的在读博士生,非常优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的中文写作水平如何?小西博士毕业后进入大学任教。作为一个研究生导师,个人觉得不少博士生、硕士生的中文写作水平的确很Low,常常是汉语、英语的习惯混用,可读性不高。也许,本科生学位论文还可以说是“去重”,研究生实在没法用这个借口。小西举个小小的个例,也许更能明白韩教授为何有“需要发表一篇中文论文才能毕业”的要求。小西熟识的本专业一个博士生(2019年5月已答辩毕业),她的论文送审前得专业内2位导师"预审同意"后送校研究生院,经教育部平台盲审通过后才能安排答辩事宜。但是,她的论文在预审期间被提出不下30余个大小问题,尤其是中文写作非常"糟糕"。日常中,博士生中有人为中文写作头疼,也有人为英文写作头疼。初期愁的肯定是英文写作,如第一篇Sci论文都比较“难产”,第二篇开始就会找到感觉。其实,小西个人觉得中文写作的难度更大,尤其是中文核心类期刊。之前,小西就有个博士师弟,在发表几篇SCI之后,想着"边角料"的数据发个国内核心,直接就被拒稿。-第一篇论文写作时头疼-小西记得,导师们常说的一句话是国内顶尖学报的发文难度不低于一篇中科院II区以上论文,在我们课题奖励中核心期刊等同于IF=1.5的三区Sci论文。“国内顶尖学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行业内公认期刊,如一级学会办的期刊,一般某个工科专业仅有2-3个一级期刊。之前,不少研究生在“琢磨”他人博士学位论文时,也会有经常发现一个类似的问题。部分论文末尾"已发表科研成果"部分列出七八篇SCI论文(一作),一看就是个标准的优秀博士。其中文中有精美的图表(英文科研小论文常是学位论文中的某一个章节,图表是可以直接"复制"的),但是中文写作一眼看去就不是很"地道",给人一种毕业之前“写的很急”的感觉。或者,这么说吧!小西宁可给学生修改润色一篇英文论文,也不会选择中文论文。相比有套路、句式的英文写作,小西个人觉得中文的凝练难度更大。比如,你看看小西的问答,在表述上同样不是非常地道。正所谓长期不写不用很容易退化的。-科研论文写作-为何要抓博士生的中文写作?小西觉得“需要发表一篇中文论文才能毕业”的要求是合理的。合适的中文写作锻炼,对于博士日后的科研发展非常重要。首先,在日常的课题申请书、中期检查、结题报告中,递交的都是中文版。甚至,部分留学生(如申请博士后资助)的材料还得团队内博士生帮忙翻译成中文。毕竟,大部分“领D”或“专家”的英语水平达不到直接审查英文资料的程度,但是中文水平很高。之前,小西写的课题申请材料就经常找一个校领D秘书的朋友帮忙看看,往往都能提出很多建设性的修改建议。其次,在博士生毕业的“第一桶科研启动金”(青年基金资助)的申报中,有传出“+1篇中文核心”更好的趋势,同期尽量不要有开源的英文期刊论文。毕竟,科研经费给老外交版面费不太合适,之前可能没这么明显的态度,目前已有类似的“说法”。当然,不是说高水平的Sci论文不重要,而是有一篇中文核心论文,可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同时,很关键的一点学位论文送审中,不少发表多篇Sci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因语句不通、没有主语等,直接被判定为“不合格”,只能无奈的延期半年。这样也会逼着博士生提升学位论文的写作质量。还记得2019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生导师(青千)在群内辱骂学生吗?主因就是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实在差的看不下去。-大量阅读和写作练习很关键--结语-当然,提升中文论文写作的好处很多,在高考中我们就常说“得语文者得天下”!小西作为工科博士也深有感悟,真的是慢工出细活,没有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出不来好文章。比如,回看小西2018年3月的问答,你会发现写的非常稚嫩。其实,类似的要求在其他学校也有,只是没想到这次韩教授的举措引发了不小的关注。如清华大学2018年新生中就有开设“写作与沟通”的必修课,甚至在2020年将覆盖清华所有本科生,后续也会向研究生提供类似的课程。相信国内其他院校,也会跟进类似的举措!最后,还有个不太好说的原因。科学无国界?还记得2019年5月IEEE群发邮件禁止华为员工参与编辑和审稿吗?小西觉得一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何不能发表在国内的核心期刊呢?小西认为必须得提升自己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你觉得呢?

白桑

博士毕业一般发几篇文章?网友:两三篇就想走有点难

就我熟悉的博士来说,大部分是3-4篇文章毕业的,少量5篇+。和部分网友的观点有点类似,即两三篇文章就像博士毕业不容易。想要了解“博士生一般发几篇文章毕业”,就得明白他们为何要发表小论文?最大的理由就是“毕业需要”。学校毕业要求中,一定数量的小论文是博士生毕业的前提,而且得和博士学位论文的小章节对应。相对来说,学校对小论文的质量要求不高,是按大学科门类制定的。其次,学院会细化院内几个专业的博士毕业要求,如限定文章层次,如中科院三区、中文核心期刊以上的文章才计入毕业条件。也许,有人会问:学校和学院的博士生毕业要求,会有什么大的差异吗?差异肯定不会太大!但是,2篇和3篇这样的1篇文章的要求之差就能让不少博士生无法毕业,被迫延期。之前,上海大学2014级的博士研究生柴丽杰状告学校不发学位证(有毕业证),已走完答辩流程(5票通过,0票反对)。事实上他符合学校要求(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至少2篇三级期刊论文),未达到的是《经济学院研究生学位授予科研量化指标》(3篇)。小西也觉得柴丽杰博士律师的说法是正确的,即学院指标不合法,学校行政不作为。换句话说,如果按照学院的规定不授予其博士学位,就相当于学院架空了学校的规定。注:图片来源于网络,非举例的柴丽杰博士答辩。但是,现实中博士生想要毕业,必须得达到学院的条件,而不是更简单的学校要求。为什么呢?因为不满足学院要求的话,是不会安排预答辩和论文送审的。在答辩前期的过程中,学院是绕不开的。通常,不少学院的理工类博士毕业要求是“123”,即一篇一区,或二篇二区,或者三篇三区。这个“123”也是目前国内普通双非高校引进人才的最低条件。低于此条件毕业的,部分会选择进站博士后,2年内达到要求后再入职。另外,在这个过程中有个关键因素没有提及,即更为主观的“导师要求”。简单的说,学校、学院的“严格要求”是否合理不谈,起码不止一个人得遵守。说的直白些,就是再苦再难,都会有个伴。而导师则不同,不同博导对自己学生的毕业要求设置差异性很大。比如小西读博时,我们课题组当时是要求3篇SCI论文以上,方可申请毕业。同期,同专业的另一导师是要求6篇。这也是博士在读过程中,常感叹的一句“又是别人的导师啊!”。其实,博士毕业延期率高的几个原因中,“导师要求高”占比较高。而要求高的最大体现就是更高层次和数量的小论文。达不到导师的要求,导师不同意走答辩流程,或者说导师不签字,是不可能进行送审和毕业答辩的。因此,博士生毕业时一般发几篇论文,很大层度上取决于导师。毕竟,导师的要求肯定是在学校和学院要求上进行二次拔高的。有人会问:导师要求4篇,学生会不会自我要求高,发5篇、6篇、甚至10篇再毕业,更好找工作?站在博士的角度,通常不会。达到要发的文章数量,就会选择毕业。也就是说,博士毕业能发几篇文章却决于毕业要发几篇文章。我们都知道读博压力不小,谁不想早点毕业、早点工作。而且,部分博士生和导师关系不太好,巴不得早点毕业离校。当然,少量优秀的博士生也许1-2年就发表了毕业要求的文章,之后的时间段还会有不少产出。还有这一类是,之前也有过少量博士生实验数据已出来,方案和结果都很完美,为了发篇高水平文章选择延期半年。普通文章的话,不如毕业后做博士后期间再“搞”2篇,好求职。博士后的待遇可比在读博士高很多的。博士毕业后进入新的单位工作,之前博士期间成果的归属是课题组的,无法以新单位一作发表文章。大部分课题组,会在博士离校前,要求上交之前的原始数据和实验记录本等。也许,我再来个小的假设,就更能理解我的观点。若是高校将博士生毕业要求改为“3个专著,而不是论文”。过几年,你会发现如今不容易的专著,毕业的博士生每人都有那么三五本,嘿嘿。最后,我想问达到博士毕业要求的你,还会选择留下来继续多发几篇论文吗?

龙家将

清华大学降低博士生毕业标准,但是就业市场上,SCI还是硬通货!

清华大学降低博士毕业标准是无奈之举2019年4月22日,清华大学发布重磅新闻,率先在国内降低博士生毕业要求,不再强制要求博士毕业生有SCI论文的要求。其实这也是清华大学面对新形势的无奈之举,2018年清华大学的优秀博士生被挪威科学家网络举报学术抄袭造假,2019年北京大学由于翟天临博士后职位受到质疑,教育部不得不专项拨款800万用来抽查每年高校的博士生论文,而清华大学目前在校博士生数量为13081人,清华大学将是被抽查的重点,不再要求博士发表SCI,将大大降低了清华大学出现学术丑闻的几率,而且也满足了很多在清华大学读博一部分人的需求,这部分人只需要的是清华的博士毕业证,而不是学术水平的高低!美国名校还坚持对SCI论文的要求清华大学放宽对博士生的毕业要求,给出的理由是欧美高校博士毕业生也没有强制发表论文的要求,其实这话很绝对,在欧美名校中,是有一部分高校没有对博士生毕业有论文要求,但是很多规模小,讲究学科精度的名校还坚持博士生毕业发表SCI论文的要求,毕竟如果博士研究生阶段连一篇像样的SCI论文都发表不出来,那么博士阶段研究的成果如何得到人们的认可?当然想艺术类等学科本来就没有必要发表SCI论文,但是理工科博士也没有SCI论文,那么读博士的意义在哪里?中国的博士很多不从事科研工作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名校的博士研究生们很少去从事科研工作,反而不断有理工科博士去做行政管理工作,造成这么尴尬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中国的博士研究生科研产出较低,本身科研水平就不足以胜任科研工作,目前已经进入了博士后时代,很少有博士生毕业后就直接获得科教职位,因此大部分没有SCI好文章的博士生只能去高中当老师,还有一部分优秀则选择当公务员。其实清华大学开始博士学位放水后,中国其他高校也会跟进,未来中国的博士学位也会和目前的本科、硕士一样,变为普及化,但是高校虽然不要求SCI的论文要求,但是在科研岗位的求职过程中,SCI论文还是硬通货!不论是国内还是海外,高质量SCI论文一直都是硬通货

剪刀男

南科大学霸发表14篇SCI论文,达到博士毕业要求,引世界名校争抢

南方科技大学简称“南科大”,坐落深圳,是我国最年轻的一所创新型高校,虽不是211/985大学,教学、科研实力却是直逼985高校,招生分数更是超部分985高校,别小瞧南科大才建校9年,它是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一体化教学,目前在校学生人数7000人左右,今年招生平均分数高达630分左右,超985高校中山大学排广东省大学第一名,而且南方科技大学招生方式独特,需要提前批报考,以综合分(高考成绩占60%,其它面试、机试、学业成绩占40%)作为主要招生数据参考,能考上南科技在本科期间就可以参加科研活动,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好的。最近南方科技大学大四学生胡启锟火了,胡启锟是2016级化学系学生,本科3年半发表14篇SCI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有9篇,并且4篇被选上封面论文,两项国家专利在审核中,可谓是“科研天才”啊,有专家说14篇SCI论文足以达到博士毕业要求了,因此他也收到了剑桥大学、多伦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多所世界名校发出offer邀请,令人羡慕,而胡启锟表示:“2020年我将毕业,无论去哪里,我都不忘记南科大、老师、学姐学长们对我的栽培,非常感激他们”。1、感谢许宗祥教授领我进科研之门胡启锟在谈话中一直感谢许宗祥教授,他说2016年刚进入南科大,比较迷茫,听着学校优秀学长学姐的故事,希望自己有一天像他们一样优秀,可是只会做数学题和简单的编程的大一新生能进实验室么?我找到许教授把自己的疑惑和想法告诉他,没想到许教授竟然同意我进实验室了,并让我参与他的课题,我非常兴奋;进入实验室如打开了一扇窗,让我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可大一的我对知识还不了解,就帮助学长学姐们打打下手,学习基础知识;胡启锟说“南科大的实验室有很大的自由性和包容性,这里不仅有本科生,还有研究生、博士生、教授,你有问题了,随时可以向学长学姐们请教,这对我有很大的帮忙,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学长学姐们。”2、 科研需要一颗虔诚的心胡启锟说在实验室里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但科研需要一颗认真的心、一颗虔诚的心,只有对科研保持敬畏之心,你才能做好科研;在一次帮学长整理抽滤装置试验,我本想着帮学长的,可自己不小心把抽滤水弄到试验瓶中,导致学长辛苦准备几个月的试验失败,学长并没有责怪我,而是安慰我说“你也不是故意的,没关系,大不了我可以重做”,这句话感动了我,更让我认识到南科大大家庭的温暖和包容,也让我明白科研无小事,科研需要一颗虔诚的心,需要你的热爱。3、每个人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经过千锤百炼科研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了更多的挑战与坎坷;胡启锟坦言,在最初的新鲜感和兴奋感过去了,实验则是带来更多的疲惫和倦怠,甚至更多的迷惑;我甚至努力的几个月,可一点结果都没有,我常常陷入迷茫与怀疑,此时许教授则是给我更多指导,分享了做实验的经验及遇到问题该如何解决,对我的启发特别大;可能是幸运之神降临了,也可能是厚积薄发吧,2018年10月我的第一篇论文被刊登,接着,许多科研成果纷至沓来,截止目前发了14篇SCI论文,大家都称我为“胡博士”,我非常开心,但我更感谢南科大,更感谢许教授和学长学姐们,是他们的引路才有了我的成果。胡启锟的大学生活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大学里就要追求自己的学业,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现在胡启锟已经达到博士生毕业要求了,也收到多所世界名校发出的offer邀请,希望胡启锟坚守梦想,早日成科研人才,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祝福胡启锟。(图中照片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谢谢)

辩不若默

她本科4年以一作发7篇SCI论文,达到博士生毕业要求,被保研北大

2018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已经圆满结束,在30位提名的候选人中,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2015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于梦诗,在众多优秀的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这项荣誉。校长奖章、化工学院第六届院长奖章、江苏省省级三好学生、三次国家奖学金、七次校特等奖学金、2018年度工信创新创业特等奖学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优秀论文”、两届校“创新杯”特等奖、以第一作者发表7篇SCI论文……诸多荣誉的背后是于梦诗的不懈努力与坚持。此外,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已经向本科毕业后的她敞开了大门,而于梦诗也将在未名湖畔继续深造,开启新的辉煌篇章。“从进校就有保研的想法”如此骄人的成绩肯定有什么特殊的学习方法吧?其实不然,“学习方法也没什么特别,就是目标明确,花的时间多”于梦诗这样说道。化工学院的王泽山院士说:“一辈子专注做一件事”。受王院士影响,同在化工学院,于梦诗刚进校就树立了明确的目标:保研去北大。为达到这一目标,大一时她就给自己定下了高要求:必须每个学期学习成绩保持年级第一,每门课程都要接近满分。不同于许多同学一工刷夜、通宵学习,于梦诗有着十分规律的作息:六点半起床,十一点睡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纵使外界有多么大的吸引力,她都始终如一地坚持着。如此高的自律性,令人惊叹。“那不过是运气好罢了”2018年度工信创新创业特等奖学金获奖名单公示,在南理工一栏里于梦诗的名字赫然位列,她是我校首位获得这一奖项的本科生。谈及于此,她却有些羞涩地摆摆手说“那不过是运气好罢了。”然而有谁知道,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运气好”背后承载着她多少的默默付出。大二时,年级第一的考试成绩加上学科竞赛一等奖,于梦诗已经表现很出色了。可她还觉得自己缺少些什么,便联系朱绪飞老师提前进入课题组。然而,于梦诗的科研之路走得并不顺利:文章写不出,投稿反复被拒。但她从未放弃,在老师的帮助下,她逐渐懂得了写出一篇令审稿人满意的学术论文的奥秘。功夫不负有心人。科研训练结题的时候,她的论文被评为第11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优秀论文”,并获得了免答辩的机会。此后佳绩不断,在短短两年之内,于梦诗以第一作者陆续发表7篇SCI论文,其中1篇进入ESI全球前1%的高被引论文,总影响因子达27.12,达到学校博士生毕业要求。“我很庆幸在大学里能遇到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每天在实验室中一待就是10个小时,可于梦诗却说“做实验不是枯燥乏味的,有老师的鼓励和同学的陪伴,做研究挺有趣的。”在于梦诗所在的科研团队中,上到2012级学长,下到2018级学弟,合作与竞争共存。朱绪飞老师的引领对实验室的同学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梦诗介绍说:“朱老师是一个特别负责任而且充满正能量的人,他对所有的事情都怀揣着巨大的热情。我每次陷入低谷都是朱老师激励我前行。”很多时候为了改一篇文章,课题组的同学们都没空去吃饭,朱老师会从家里带饭过来给大家。“朱老师也经常会请我们去他家吃饭,最拿手的好菜就是麻辣虾,”于梦诗笑着说,“有时在实验室呆久了,心心念念的就是这一口。”于梦诗还有一群活泼开朗的宿舍朋友,这个自律的女孩带动了全宿舍积极的学习氛围,同样也被温暖绵长的舍友情所影响。起初,于梦诗学习压力较大,严格律己,鲜少出门游玩。与舍友们熟识后,她开始尝试学业外的领域。美食、购物、赏花赏月、游山玩水,“吃喝玩乐”都齐了。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于梦诗一直都是一个安静的学霸,可是她却说自己是个实实在在的“话痨”,她喜欢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想法,交换不同的意见,她说这样能让不清楚的问题逐渐明晰起来。“科研本身就是透过现象抓本质的过程,只有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才能找到创新点,才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律与坚持,于梦诗的科研路还有很长,她始终会秉持着自己的目标,一往无前!来源:南京理工大学 策划丨新媒体研究会 文字丨刘衍喜 记者团陈紫钰 图片丨受访者 视频丨受访者 编辑丨释雯超 责任编辑丨刘衍喜

单镜头

博士毕业难度降低!清华大学博士生在校期间不发表论文也可毕业!

读博士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特别是那些在职博士,一边工作还要一边做研究,要照顾自己的家庭还不能够耽误学业,需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和精力,这是需要很大的毅力的。可以说那些读博士的人除了智力比常人超前以外,耐力也比一般人要好。 读博士难,想要从博士毕业更难。因为按照我国现行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各个高校的培养方案,博士生培养的年限为三到四年,可延期到七年,不过很多人都不能按时毕业,读博五年毕业算是常态。造成博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的“罪魁祸首”就是必须要发表不少于3篇的SCI,各个高校对发表SCI期刊的篇数要求不同。 至于SCI期刊论文发表难度有多高?基本上SCI二区以上的论文发上3-6篇就能在一所普通211高校破格评选副教授了。二区以上发上5-8篇就能破格评选教授了。而有的人从讲师到教授估计要二十到三十年时间,基本上十五年左右都算正常速度。正常的科研人员,十五年专职做科研可能也就发不到十篇。 很多博士研究生因为发不出SCI不能够顺利毕业,甚至无法毕业的大有人在。之前28岁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刘博士从学校宿舍出走后失联,后来在水库被发现,疑是自杀,原因可能是因为毕业压力太大。刘博士六年未发表一篇论文,没有达到博士毕业的要求,所以要延期一年毕业。发表期刊论文是每个博士生面临的最主要的压力,发不出来就没办法毕业。 清华大学不再将论文发表情况作为博士学位申请的硬性指标可以说大大的解放了博士研究生的学业压力,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是一件幸事。学术研究不唯论文论英雄,可以让博士更好的投入到科研中去。论文不应该是为了写而写,这样毫无意义。人类应该把有限的时间致力于真正有用的技术突破上,而不是灌水文章!我很支持取消硬性标准,这是清华自信的体现,有助于抑制科研浮躁之风,学术氛围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学术之风气也会越来越好。 博士不发表论文也可以毕业并不意味着博士水平会掺水,因为博士能够顺利毕业除了参考论文以外,还有导师的把关,外审和答辩委员会的把关。他们不可能说给学生放水,毕竟博士生的水平关乎高校的脸面,更何况是清华大学。 不以发表论文数量作为博士学位申请的硬性指标虽说解放了博士生,但同时也会造成一个极端,那就是博士研究生导师的话语权变得更大。以前一些有能力的人发表完论文以后就可以毕业了,但现在能不能毕业能不能走还是导师说了算。没有了论文的标准,导师的评价就成为了最高的标准。 脱离了论文发表的深渊,同时也会把博士研究生推向唯导师论的深渊。这究竟是好还是坏,还是由时间来评判吧。你认为清华大学不以发表论文数量作为博士学位申请的硬性指标是好还是坏?你支持还是赞同呢?

往而不返

清华大学已不要求博士毕业前必须发表论文,其他高校能否跟上?

在目前各个高校中,博士毕业之前必须发表几篇论文是硬性的规定,比如一些双一流大学一般会要求文科博士发表两篇cssci,而理工科博士要求发表sci等论文,而日前清华大学已经发布新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规定,其中要求博士期间不需要发表论文,这在目前各个高校中可以说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社会公众的讨论。博士那么博士研究生为何会被要求发表论文?现在都知道博士不好毕业,博士毕业需要发表论文,而且论文投稿周期比较长,难度比较大,使得一些在读的博士感觉到学习的压力巨大。而之所以会这样要求,是因为目前各个大学在招聘过程中,一般会有要求博士得有两篇代表性论文,否则面试的机会都没有,这也是博士就业的要求,如果没有这样的要求,也许博士不发表论文也行,但是不发表的话,博士毕业就业也是问题。博士此外要求博士毕业必须发表论文,也是加强博士培养,提升博士学术水平的客观要求,如果不要求博士发表论文的话,一些博士可能会混日子毕业,结果博士毕业没多大水平,也影响了高校的声誉。现在清华大学已经不把毕业发表论文作为博士毕业的先提条件了,那么其他高校能否跟上?我个人觉得是不会的,因为现在大学也在竞争,清华大学现在排名靠前,综合实力强,但是如果其他高校加强博士培养力度,要求博士毕业发表论文,在竞争中会提高学校的排名和学科实力,尤其是下一轮一流学科评估快要进行,一些学校为了能让自己的学科进入双一流,必然会要求博士发表论文,否则学校进入双一流只能是空谈。但是考虑到学术成长的长期性,如果不要求把博士毕业发表论文作为硬性规定,也许更有利于博士科研活动的开展和个人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