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各个高校中,博士毕业之前必须发表几篇论文是硬性的规定,比如一些双一流大学一般会要求文科博士发表两篇cssci,而理工科博士要求发表sci等论文,而日前清华大学已经发布新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规定,其中要求博士期间不需要发表论文,这在目前各个高校中可以说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社会公众的讨论。博士那么博士研究生为何会被要求发表论文?现在都知道博士不好毕业,博士毕业需要发表论文,而且论文投稿周期比较长,难度比较大,使得一些在读的博士感觉到学习的压力巨大。而之所以会这样要求,是因为目前各个大学在招聘过程中,一般会有要求博士得有两篇代表性论文,否则面试的机会都没有,这也是博士就业的要求,如果没有这样的要求,也许博士不发表论文也行,但是不发表的话,博士毕业就业也是问题。博士此外要求博士毕业必须发表论文,也是加强博士培养,提升博士学术水平的客观要求,如果不要求博士发表论文的话,一些博士可能会混日子毕业,结果博士毕业没多大水平,也影响了高校的声誉。现在清华大学已经不把毕业发表论文作为博士毕业的先提条件了,那么其他高校能否跟上?我个人觉得是不会的,因为现在大学也在竞争,清华大学现在排名靠前,综合实力强,但是如果其他高校加强博士培养力度,要求博士毕业发表论文,在竞争中会提高学校的排名和学科实力,尤其是下一轮一流学科评估快要进行,一些学校为了能让自己的学科进入双一流,必然会要求博士发表论文,否则学校进入双一流只能是空谈。但是考虑到学术成长的长期性,如果不要求把博士毕业发表论文作为硬性规定,也许更有利于博士科研活动的开展和个人的成长。
清华大学降低博士毕业标准是无奈之举2019年4月22日,清华大学发布重磅新闻,率先在国内降低博士生毕业要求,不再强制要求博士毕业生有SCI论文的要求。其实这也是清华大学面对新形势的无奈之举,2018年清华大学的优秀博士生被挪威科学家网络举报学术抄袭造假,2019年北京大学由于翟天临博士后职位受到质疑,教育部不得不专项拨款800万用来抽查每年高校的博士生论文,而清华大学目前在校博士生数量为13081人,清华大学将是被抽查的重点,不再要求博士发表SCI,将大大降低了清华大学出现学术丑闻的几率,而且也满足了很多在清华大学读博一部分人的需求,这部分人只需要的是清华的博士毕业证,而不是学术水平的高低!美国名校还坚持对SCI论文的要求清华大学放宽对博士生的毕业要求,给出的理由是欧美高校博士毕业生也没有强制发表论文的要求,其实这话很绝对,在欧美名校中,是有一部分高校没有对博士生毕业有论文要求,但是很多规模小,讲究学科精度的名校还坚持博士生毕业发表SCI论文的要求,毕竟如果博士研究生阶段连一篇像样的SCI论文都发表不出来,那么博士阶段研究的成果如何得到人们的认可?当然想艺术类等学科本来就没有必要发表SCI论文,但是理工科博士也没有SCI论文,那么读博士的意义在哪里?中国的博士很多不从事科研工作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名校的博士研究生们很少去从事科研工作,反而不断有理工科博士去做行政管理工作,造成这么尴尬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中国的博士研究生科研产出较低,本身科研水平就不足以胜任科研工作,目前已经进入了博士后时代,很少有博士生毕业后就直接获得科教职位,因此大部分没有SCI好文章的博士生只能去高中当老师,还有一部分优秀则选择当公务员。其实清华大学开始博士学位放水后,中国其他高校也会跟进,未来中国的博士学位也会和目前的本科、硕士一样,变为普及化,但是高校虽然不要求SCI的论文要求,但是在科研岗位的求职过程中,SCI论文还是硬通货!不论是国内还是海外,高质量SCI论文一直都是硬通货
教师职业一直都是不少人所向往的理想职业,而在不同的教师群体之中,高校教师无疑是理想程度最高,但是难度系数同样位于第一的就业选择。如果能够成为大学老师,不仅听起来相当气派体面、社会地位高且受人崇敬,并且同时也彰显了不凡的学识与才华。但是,想要成为高校教师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近年来高等院校教育要求不断提升,大学生质量在不断得到高要求的同时,高校教师水平也需得到相应的调整与规范。原本进入高校任教就不是易事,如今更是因为人才辈出竞争压力不断攀升、要求越来越严格导致难度不断上涨。那么,如果想要在高校任教,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只要博士毕业就能够成为高校教师了吗?非也!【高校和专业水平分等级,对于教师要求自然不同】首先,想要在大学任教,博士学历一般是最基础的学历要求,极个别出身于相当顶尖名校的硕士生可以成为辅导员或是助教,但是绝大部分高校招聘老师都只招聘博士生。我国众多高校分三六九等,这就意味着对于教师水平的要求也存在不同。想要在我国985、211高校任教,大部分都需要有世界名校博士生学历,国内顶尖985高校博士生还不一定能竞争得过,其在普通本一院校任教占大多数。想要在本二、本三或是一些专科任教,则对于学历要求不会非常高,但是基本上也要是博士学历。除了高校存在高低差别,专业也存在质量之差,如果是高校的王牌专业,自然需要学历和实力更强的教师团体。【科研水平和成果的要求】其次,应聘高校教师时,有了博士学历只是最基本的学历条件,科研水平能力和成果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硬性指标。尤其是高水平大学,非常看重科研成果和水平,以博士阶段取得的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刊发论文的情况、参与的科研项目、各类奖项荣誉的含金量等多项科研成果作为参考。因此,科研水平能力不足、取得成果较少的博士生想要应聘高水平一流名校教师,就很难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教学水平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不仅仅要在科研水平上具有一定的实力,还有有与高校教学相匹配和温和的教学能力。高等教育的核心就是直接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就业人才,因此近年来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和重视也越来越高。不少教学考核制度、培养机制和评价制度不断完善,可见对于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越想要在水平高的高校内任教,没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是一定会被淘汰的,只有内在实力与外在能力并重,才能更得青睐。总之,大学教师虽然薪资待遇较高、就业也比较轻松自由一些,但是门槛也是比较高的。尤其是想要进入好的大学任教,对于学历、科研水平和各方面综合素质的要求更是相当严格。想要走这条职业道路,还是要付出相当多努力的!
随着教师待遇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想去高校任教,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要求越来越高。现在普通院校的博士生想去本科院校教学的话已经有一定的难度了,尤其是二本院校,很多都要求好学校的博士毕业,甚至对博士专业都有要求的。现在好一点的大学,都要应聘者具有名校博士学历,海外三年以上的学习经历,以及具有竞争力的学术成果,主要指的是学术论文。一般博士毕业生毕业能进什么样的大学当老师,需要参考你就读学校品牌,你自身硬实力或软实力而定,无法一概而论。博士生属于国家的精英人才,高端智库。博士生选择进入高校当老师,更多的是考虑实现人生理想,展示平生所学。用自己的知识教育更多的人,推动社会进步。一般博士能够进什么样的大学,得看多普通了,请对号入座吧。在年龄、第一学历、毕业院校都确定的情况下,科研成果是进入好学校唯一的影响指标了。像清华北大华东五校等博士,直接毕业也可能去高校,但由于没有海外经历,大多只能选择普通一本或二本高校。而且拿不到正式教职,面临两到三年的考核期,考核期一到,就得非升即走。再者,即使有幸拿到正式教职,这些学校的研究氛围,研究条件也有限,难以支撑这些名校博士在科研上的远大抱负。目前,全国具有博士授予权高校已经超过310所,我国每年博士获得人数更是在2010年已经超过美国,并且每年都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如果把教学质量比较好的116所211高校排除后,那还有占多数的非211高校也具有博士授予权,这些学校的博士的水平如何? 因此,真正有志去高校的博士,都会进一步申请海外的博士后,做一两期博后,积累海外留学经历和研究成果。这条路确实充满了艰辛呀。尤其是二本院校,很多都要求好学校的博士毕业,甚至对本科学历都有要求的。一般双非博士生毕业顶多也就是普通一本,二本,专科院校,或者说是民办院校。当然这还要跟自己的学术水平有关了,如果在校期间能发表不错的学术期刊、有不错的成果,去高校任教还是有机会的。但总体来说,一般的博士进普通一本或者二本工作肯定没有什么问题,尤其是在普通二本,如果你是来自国内顶尖名校的博士,肯定是会受到重用的。如果你要去985或者211大学任教,想要进入985、211?难如登天!譬如想要成为我国985、211高校的教师,最低学历有什么要求?如果要进入一流大学或是好一些的本一成为教授的话,一般的博士身份不足以进入。如今国内双一流大学招聘老师的要求最低就是博士身份以上,并且还对其本科院校有较高的要求,一般必须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最重要的是,在本科至博士期间,必须要有一年以上的出国留学经历,留学的大学排名还要相对靠前。起码得是世界上能排名学校的博士,当然,这也会和你本人取得的成就,发表的东西有很大的关系,还有视野,能力,能够为学校,为专业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能进入985,211这些学校的当老师吗?关键是要看你进什么样的学校。985院校要求三阶段全部985或中科院,两年以上国外工作经验,或者国外重点大学博士毕业。211院校要求稍微差一些,不必都是985,但是起码要211,但博士必须985或中科院,两年国外工作经验或者国外重点大学博士毕业。普通一本和211差不多,条件略微宽松一些,没有国外经验也是可以的。普通二本博士毕业,211的就行,现在博士进大学的条件确实是在增多,双非院校的博士毕业,进没有硕士点的高校还是可以的,而且这些学校一般都没有坐落于省会或者大城市。双非博士如果想进入省会大学,要么进入好大学当辅导员,要么进入三本院校,或者是高职高专院校,这些现在还是可以进的。但是因为现在博士确实比较多了,而且博士的质量确实是不如以前了。还有一些高校为了追求引进博士的数量和质量,所以对博士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普通的博士,刚进去很少能进入到教学岗位上的。但是,一些偏远地区的高校和市级以上的高校,这些地区的博士还是比较缺少的,这个只要你愿意,那是可以去的。不过现在博士太多了,竞争起来十分吃力。建议如果要去大学里当老师,在国内上博士的竞争力不强,而在国外上博士的都会成为海归,如果你有能力的话,我建议你去外国读大学,读博士这样不但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和事业,而且也能提高自己的身价比在国内,哪怕是重点学校的大学读博士要强的多。现在的工作不好找,因为海归人现在也很多,可能普通一点的就是2本类院校稍微好一点儿的,那都是需要社会关系的,社会没有关系怎么可能去进好的单位呢?除了关系就是个人能力,能不能进高校当老师,以及能进什么层次的高校当老师,全凭你的博士毕业学校的层次以及你的授课和科研能力。毕竟现在就算二本的学校招老师,也越来越注重博士毕业生的毕业院校,而更注重的则是你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你的科研能力和发表过哪些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是高校考察的重点。博士生,知识渊博,学历高,他们更多的追求理论成果创新,追求自身价值的不断实现。他们是国家的支柱,他们更加看重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和理想。因此,成为高校的教师,还是十分困难的。说那些大学内的老师个个都是高学历的人才,其实并不为过,但也存在个人能力的强弱之分。想要成为大学教授,博士们可要好好努力了!
如今的中国学术圈,全都是要求发SCI和SSCI论文,很多做学术的小伙伴都迫不得已去学好英文,要求用英语写作,这让很多学者都有异议,为什么中国的学者必须要发英文期刊,很多人都不理解,其实也不难理解,如今全世界使用最广的就是英语了,可以很好的和国际上的学术进行交流,相互学习,而且很多权威期刊都是英文期刊,想要在全球的学术圈成名,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在这些权威的期刊杂志上获得影响力,这才能得到国际学者的认可。就在全国上下都在沉浸在学术热当中的时候,我们有一所高校,却率先让博士生发一篇中文论文,这是什么情况呢?这所学校的是哪一所高校呢?带着疑问,小易给您好好聊一下。这立下新规矩的机构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工程博士点,该博士点发出消息称,从今年入学的博士开始,必须要发一篇中文文章和中文论文才能毕业,最低也要在媒体或者期刊杂志上发表一篇科普文章,甚至是科技新闻报道都行。即使拥有再多的英文论文,都不行。这样的规定算是开创了一个先河。该机构发出这样的毕业条件,是从多个方面考虑的结果,1.如今所有机构都要求英文SCI论文的时候,很多学生的中文水平实在太差了,这是让学生能正视中文,提高中文写作能力;2.提高中文期刊的质量,如今大家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第一时间都在国外的期刊上发表了,对于国内的中文期刊来说,大咖都无人问津,这个现象是不对的,应该从现在开始改变。如今国内多所大学的教授都非常有感触,就连清华和复旦的理工科高材生,在中文的写作上面都是比较弱的,这是和如今的应试教育分不开的,如今的语文教育是模式化的,应用类的写作比较少,在写作上面比较缺乏。学校希望通过这种办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今一边是英文SCI论文写作,一边是中文论文写作,要求学生的素质越来越高,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想要做一个合格的学术人,真是太不容易啦!如果你的英文论文写作有困难,可以和小易多交流分享,关于如何发表高被引论文,小易更有经验哦!希望你的论文发表之路能更加顺畅,在学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现在很多人读博士的目的就是想拿到一个博士文凭,这样就可以在社会上找一份不错的工作,以后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每年大学毕业生800万左右,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为了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优势,一部分人不得不考研、考博提升自己的学历。还有一些大学毕业生没有做好进入社会工作的准备,不断的读书推迟他们进入社会的时间,有些确实害怕被社会淘汰,一直在逃避,一直读到博士,不过这种情况还是占少数。那么博士毕业正常年龄是多大?用青春换来的高学历到底值得吗?博士毕业正常年龄29周岁左右下面我们分析的正常年龄不包含神童跳级、本硕博连读、硕博连读的情况。一个正常的学生要经过幼儿园2年的教育,7岁读小学一年级,6年后升入初中,读3年初中再读3年高中,读完高中正常是18周岁,然后是高等教育4年大学,3年硕士研究生,4年博士研究生(3-5年),拿到博士学位正常年龄为29周岁。博士学位是中国的最高学位,可能有人会说还有“博士后”,这不是学位,而是博士毕业后在科研单位工作的一段经历。三十而立的年纪,刚刚博士毕业,到底值不值?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三十岁了怎么找对象,其实部分博士生都已经结婚了。不管是读大学、还是研究生,只要达到了国家法定的年龄都可以结婚,读博士既能拿到高学历,又能结婚生子,真是“鱼和熊掌兼得”。大多数人关心的博士结婚还在读书的经济问题,博士在读书期间能够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科研院校、研究所的生活补助、导师发放的补贴、三助(助研、助教、助管)补贴等。国家奖学金每年3万元,学业奖学金每年1.8万元,国家助学金每年1.4万元,院校和导师补贴每年平均3-4万元左右,三助每年大约1万元左右,国家奖学金覆盖面稍低,后面的基本都能拿到,再加上博士接的一些兼职私活,每年基本收入10万元是不成问题的。博士毕业后,就业压力小,博士学位作为中国的最高学位,每年毕业大约5万人,还是非常稀少的。大型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对于博士的招聘一般都是免笔试,直接面试,能够轻松拿到事业编制,薪资待遇比较优越。很多企业在招聘博士时,不仅年薪高,而且福利待遇丰厚,一般会解决当地户口,给予几十万的安家费,解决住房问题等等,所以综合来看,我认为读博士还是非常值得的。
读博士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特别是那些在职博士,一边工作还要一边做研究,要照顾自己的家庭还不能够耽误学业,需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和精力,这是需要很大的毅力的。可以说那些读博士的人除了智力比常人超前以外,耐力也比一般人要好。 读博士难,想要从博士毕业更难。因为按照我国现行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各个高校的培养方案,博士生培养的年限为三到四年,可延期到七年,不过很多人都不能按时毕业,读博五年毕业算是常态。造成博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的“罪魁祸首”就是必须要发表不少于3篇的SCI,各个高校对发表SCI期刊的篇数要求不同。 至于SCI期刊论文发表难度有多高?基本上SCI二区以上的论文发上3-6篇就能在一所普通211高校破格评选副教授了。二区以上发上5-8篇就能破格评选教授了。而有的人从讲师到教授估计要二十到三十年时间,基本上十五年左右都算正常速度。正常的科研人员,十五年专职做科研可能也就发不到十篇。 很多博士研究生因为发不出SCI不能够顺利毕业,甚至无法毕业的大有人在。之前28岁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刘博士从学校宿舍出走后失联,后来在水库被发现,疑是自杀,原因可能是因为毕业压力太大。刘博士六年未发表一篇论文,没有达到博士毕业的要求,所以要延期一年毕业。发表期刊论文是每个博士生面临的最主要的压力,发不出来就没办法毕业。 清华大学不再将论文发表情况作为博士学位申请的硬性指标可以说大大的解放了博士研究生的学业压力,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是一件幸事。学术研究不唯论文论英雄,可以让博士更好的投入到科研中去。论文不应该是为了写而写,这样毫无意义。人类应该把有限的时间致力于真正有用的技术突破上,而不是灌水文章!我很支持取消硬性标准,这是清华自信的体现,有助于抑制科研浮躁之风,学术氛围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学术之风气也会越来越好。 博士不发表论文也可以毕业并不意味着博士水平会掺水,因为博士能够顺利毕业除了参考论文以外,还有导师的把关,外审和答辩委员会的把关。他们不可能说给学生放水,毕竟博士生的水平关乎高校的脸面,更何况是清华大学。 不以发表论文数量作为博士学位申请的硬性指标虽说解放了博士生,但同时也会造成一个极端,那就是博士研究生导师的话语权变得更大。以前一些有能力的人发表完论文以后就可以毕业了,但现在能不能毕业能不能走还是导师说了算。没有了论文的标准,导师的评价就成为了最高的标准。 脱离了论文发表的深渊,同时也会把博士研究生推向唯导师论的深渊。这究竟是好还是坏,还是由时间来评判吧。你认为清华大学不以发表论文数量作为博士学位申请的硬性指标是好还是坏?你支持还是赞同呢?
读硕士和博士都需要发表论文来获得毕业论文答辩资格,这种论文被称为“资格论文”,但是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科对于资格论文的要求也各不相同。硕士和博士对于资格论文的要求也不相同,硕士资格论文许多学校要求公开发表省级以上刊物就行,最严格的基本上也只要求发表一篇核心期刊。而博士则要求非常严格,大多数博士都被要求至少发表两篇核心期刊才能达到毕业要求,核心期刊是最低的,还要看发表的是SCI/EI还是国内的CSSSCI期刊,另外CSSCI中又分为来源期刊和扩展版期刊之分。资格论文这一规定在大学惯行了几十年的制度,尽管反对声不断,却愈演愈烈。从十几年前大学一般要求发表1~2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即有资格可能获得学位,到近几年大学普遍要求发表2~3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才有资格可能获得博士学位。发表资格论文作为学位授予的前置程序制度涉及学生、教师、大学、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四方主体,尽管学生、教师群体反对强烈,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沉默中立态度下,大学作为这一制度的获益者理所当然地大力推行。毕竟从学术系统来说,衡量博士是否有毕业的资格就要其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虽然这逐渐变成一个僵化的指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最新的一期中发表了一篇《博士学位授予资格论文要求的法理分析 ——以40所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院校为例》的文章,这篇文章统计了40所大学法学博士的资格论文要求,具体如下:(注:表中C刊指CSSCI来源期刊,C集指CSSCI集刊,C扩指CSSCI扩展版。权威刊物、重要核心期刊、A级、B级,等等,均由学校具体规定。)从表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学对论文篇数要求超过2篇,半数以上学校以CSSCI来源期刊等级作为资格论文考核的中心评价因子,40所大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要求差距巨大,排名第一的、发表资格论文难度最高的东南大学与排名末尾的、发表资格论文难度最低的中山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有很大差距。通过对比各院校法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要求难易程度排行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8年公布的第四轮法学学科评估结果,法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要求难度排名倒数的5所院校分别是中国海洋大学、南开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山大学,但这4所学校在2018年的法学学科评估结果分别为B+、A、A、B+,表现十分突出。可以得出结论:法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要求难度高低与学校法学学科实力的强弱、教育质量好坏并不必然存在直接联系。从理性的角度来看,法学学科评估结果应当与法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难易程度成正相关性,而目前部分院校法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难度畸高,与其大学排名、学位含金量不成正比,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性。数据来源,部分选自:张颂昀 龚向和,博士学位授予资格论文要求的法理分析 ——以40所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院校为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年第8期
博士毕业,意味着你得到了现阶段所能获得的最高学历。你属于国家的高层次人才。很少听说博士找不到工作的,更多的是合不合适。博士毕业一般倾向于去高校或研究机构,那么,博士毕业一般能进什么高校呢?现在高校录用人才要求很高,985高校录用条件一般都要求海外留学经历,甚至要求常青藤名校。如果你是国内院校博士毕业,去这样的高校会比较难。一般院校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不低,他们往往会优中选优,都具有博士学位的一批人,毕业院校背景又相近,那么,候选人的科研成果、获奖情况、研究经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发表文章多、授权专利多、成果奖励多的博士往往能够受到更多青睐。有一个我身边的例子,生动的说明了问题。我的研究生同学,毕业后留学日本,攻读博士学位,4年后回国,先去清华大学应聘,被拒。后去北京林业大学应聘,仍被拒。最终,不得不降低期望,选择入职北京农职院。在今天这个时代,借用李宗盛先生的歌词来说,就是:想得却不可得,你奈人生何。选择你能决定的最适合的,就是你的最好抉择。
哇!博士啊!!!貌似大家对博士的看法都是这样,都认为他们是高学历的代表,是聪明的象征。没错,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他们确实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精英成果。可是对博士不能一味的崇拜,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更细致的关心一下他们的发展前途呢?那么问题来了,博士毕业后一般从事的都是什么工作呢?是不是还在从事研究?是不是还在学习深造?其实,对于大多数博士来说,他们往往会选择我国的普通高校,至于是什么原因?我们可以一起探讨一下!!!首先,博士毕业后有一部分同学可能会去比较强势的研究所,那么剩下来的同学他们更多的选择普通高校,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因为现在我国每年的大学生招收规模不断扩大,相应的高校对老师的缺口也比较大,但是博士也仅仅是能去一些普通院校,因为像211、985院校对博士的要求太高了,能够达到要求的真的是少之又少,况且竞争还激烈,因此去普通高校成为众多博士的首选。其次,很多博士也表示,没有办法。确实,我相信他们也想去211、985这样的高校,也想去很好的研究所,可是毕竟优秀的人是有限的。但是博士选择普通院校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一般院校对博士是非常的重视,给予的待遇也是非常的优厚。同时一般在报道时就会给予少则10万多则30万的安家费,然后年薪几十万,理工科的科研经费20万左右,人文社科类的也有5万左右。这样的一个待遇条件,在一般院校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同时这些院校一般都是二三线城市,那么在这样的城市中每年拿到这样的工资待遇,可想而知你在这座城市生活的是多么的滋润,因此这势必造就了很多博士选择普通院校。当然,每个人都想有更好的舞台,博士也不例外,他们也想去22、985这样的高校,也想去高端的研究所,但是现实很残酷,他们也没有办法,所以选择普通院校也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