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博士期间出国交换一年,真的有用吗?卫鞅

博士期间出国交换一年,真的有用吗?

对于我们在读的博士而言,出国不仅仅是一次简单旅行,更多的是认为出国留学可以为自己找工作增加优势和砝码求,同时也可以接触一下国外大学的科研环境。于是很多博士。都参加了学校或者留学基金委组织的研究生公派留学交换计划。申请去本专业领域水平较好的世国外高校做一年交换生,以此增加自己的留学经历和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无论从长远的科研道路发展而言,还是短期的能力提升而言。似乎出国留学是一条为自己添砖加瓦的大好事。但在博士期间出国交换一年是否真的有用,可能只有真正经历了人心中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先举个例子,塔主读博期间所在的科研团队中有2名博士生先后申请了去国外某高校交换,交换期为一年。在他们出国之前,几乎周围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对就业有非常大的作用。认为在国外有更多的发表论文的机会,同时也能接触到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理念和科研平台。等一年的交换结束后再去找工作是非常容易的事,而且可以做到多份工作摆在面前,可以去挑。可当一年的交换期结束后,两个博士却灰溜溜的回了国。其实,在这一年期间,两个人也仅仅是发表了一篇中等水平的SCI论文而已,并没有较多的科研产出,但同时因为出国交换一年,导致他们博士毕业的时间被延期一年。可是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个原本给自己镀金的优势,却在找工作过程中并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相当一部分科研单位只看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而对于博士期间是否有出国经历并不关心。而另一些对出国经历有要求的单位,大多要求两年或三年以上的出国留学经历才认可。对一年的留学经历并不看重。最后两个人在找工作过程中并没有比土博士有多少优势。因此,有人会问:那么在博士期间出国交换一年,到底有没有用?塔主认为这个问题可以一分为二的看:如果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博士期间一年的出国经历,还是有一好处的。这一年至少会增加许多你海外生活与学习的阅历。你这一辈子出国次数不可能就这么一次,在你今后的科研发展道路上,你有过这一次留学经历,那么你在下一次出国的时候,就会容易很多。如果仅从博士毕业和找工作的角度来看,出国交换一年就意味着博士被迫延期一年。这是出一个时间机会上的损失。同时,从找工作的角度而言,博士期间的出国留学经历只是为你简历上添了一笔,仅仅证明你的外语水平还是不错的。但是对于你的科研水平而言,论文还是硬指标,出国留学经历并不能给你带来这方面更多的优势。如果你真想在这方面要占有优势,那么塔主建议直接攻读留学学校的博士学位,而不是仅仅出国交换一年。所以说博士期间出国交换一年到底有没有用?我想大家自然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同时也谢谢大家长期对塔主的关注和支持。

嬴驷

2020博士出国留学的条件盘点

在申请留学之前,我们需要对该专业有一个较为系统性的认知。博士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称呼,同样也可用来称呼已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下面就和选校帝了解一下2020博士出国留学的条件盘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申请博士重要的是两点:1、 语言合格首先,你要根据要去的国家,尽快考出合格语言成绩。英联邦国家一般要求雅思,美国则要求GRE、托福。取得合格成绩(一般要求如雅思不能低于6。5,单科不低于6)。2、有高水平的硕士论文且与导师的研究方向对口。英国博士申请条件及所需材料:1.雅思7.0,单科不低于6.52.具有正规硕士学位(需提供成绩单、学位证明)3. 获得学士学位者亦可申请,但需要有非常优秀的成绩。(对中国学生而言要求全国前80名的大学, 全年级前3名成绩, 90分左右)很多中国学生不是很了解这个情况,即使是硕士毕业,对方也很重视在本科时候的成绩。个别方面的专业例如管理类的,可能可以要求没有硕士学位,但是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一般情况下本科毕业生直接申请博士的很少。4. 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言简意赅, 让人明白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做什么,你的背景,你的动机,你的理由以及你的计划5. 2-3封推荐信6. 一份研究提案(research proposal),字数由学校自行规定,最多不超过1000字以上是选校帝为你整理的出国留学干货,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选校帝。

薛瑄

普通博士想去985高校任教?难了,你必须得有国外留学经历!

我们长说本科生就业难 ,硕士研究生就业难,但是很少有人会说博士研究生会就业难,可实时是有很多博士也存在就业上的一些问题,也足够令她们感到烦闷。对于本科生来说,是很难找到就业机会,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很难找到最完美的就业机会。所以,不同层次的学历有不同的就业烦恼,不过我们或许都想有博士研究生那样的就业烦恼吧!所以,博士就业会去哪里呢?就目前来看,越来越多的博士会选择去高校任教,最好是去985院校任教,但是很多博士会碰壁,越来越难,因为现在的985院校对每年的教师招聘公告中,一般都要求博士具备海外留学经历。正是因为这一个要求,难倒了诸多的博士研究生。因为你我们都知道现在我国的博士研究生的规模已经是具备一定的规模了,正所谓量和质很难达成适度匹配,所以博士生有留学经历的学生也很少,最终这些博士只能选择普通高等院校!而关于985院校在招聘教师时,更多的倾斜于或者说更多的注重博士的海外留学经历,更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当前我国博士研究生的质量问题。我们都清楚近几十年我国博士一直处于扩招的状态,而在扩招的同时必然会导致博士研究生质量下降的必然趋势,所以拥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博士更能证明自身的科研实力。同时,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最前锋的985院校在招聘人才时必然会对所录取的人才有一个极高的要求。也就是所谓的“一流高校选一流人才,二流高校选二流人才,三流高校选三流人才”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985高校在招聘教师时,对博士的海外留学经历便更加的突出。所以,如果身为博士的你想在985高校任教,有海外留学经历这已经是必然条件,也是不可妥协的。因此很多想去高校任教的博士要不选择去海外留学要不只能去我国普通院校任教。总之,博士也有博士的烦恼!!!

孟子

出国留学,“读博毁一生,科研穷三代”的说法是真的吗?

大概三个月前,身边的一个刚毕业不到一年的同事辞职了,就在大家都纷纷猜测她去向何方的时候,朋友圈的一张录取通知书给出了答案,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博。众人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和去一家好的公司不一样,能去上全美前五的高校,可能是很多人毕生的求学梦想。因为一直从事学生工作,所以身边少不了各种家长的故事,而关于出国读博,他们提到了“读博毁一生,科研穷三代”。到底真实情况究竟是什么样,出国读博究竟真是这般,还是会有比国内更好的出路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关于出国读博的那些事儿。触手可及的面试每年的秋季招聘,以FLAG为代表的美国大公司开始了疯狂的招募计划,通常来说职位会在三四个月内就被填满,往往到了第二年年初,基本没有什么职位可选了。当然,这种情况会对两种人开绿灯,一种是有博士学位的应届生,另一种则是有工作经验跳槽的人。所以这里面透露了两个重要信息,第一,相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生,公司往往更欢迎有工作经验的人,这点毋庸置疑;第二,在这些公司眼中,应届毕业的博士生其实等同于有工作经验的研究生。所以对博士来说,面试触手可及。一骑绝尘的待遇在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公司中,都会存在等级制度,比如国内常听到的P5,用以标记工程师的级别,在美国有的是T系列,还有E系列。不同的级别,代表着的是不同的收入,例如T5级别,对应着的就是25到35万美金。应届生通常是T3,不到20万美金。这里提到的应届生,就是指研究生学历。而博士生通常可以拿到T4级别的待遇,即25万美金的年收入。当然如果你在读博期间成果并不是很好,只是刚刚满足毕业要求的话,只会比硕士生多不了多钱。不过大概率的情况是,博士享受的待遇,一骑绝尘。倾向博士的岗位随着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的崛起,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博士生在求职季是相当的抢手,那时候操心的不是有没有工作可以找,而是究竟哪一家的工作更适合自己。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有一些岗位门槛就是要博士以上。所以本身博士生相较于本科生和研究生就属于少数群体,当博士门槛立起来的时候,自然就是供小于求了。就拿很多大公司的算法部门来说,达到数据科学家级别的,没有不是博士的,而且除了是博士之外,还要是十分优秀的博士才行。艰难困苦的过程想读博,并不是想想就行的,一整套复杂的申请流程,各种材料的准备,从一开始,就打下了艰难的烙印。而申请上了博士,读博才是磨难的开始。博士必须做科研,而且必须做到领域创新级别的科研。在这个过程中,你面临的是无数次的自我质疑,我到底能不能毕业?我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做这个方向的价值究竟有多大?而且当你看到朋友圈当年硕士毕业工作的同学,晒防晒车,周游世界,你的心态还能否保持平静。看着师兄找到耀眼的工作,看着师弟发出高级的论文,你的神经还能否放松下来。读博期间的艰苦,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得,有人在挫折中取得正果,有人在崩溃中选择放弃。但我希望看到的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百般纠结的选择很多同学可能还在读大学,他们在考虑是在国内读研,再去国外读博,还是直接就去国外读研,然后在考虑是否读博。如果你的家庭条件允许,可以覆盖你自费读硕的话,其实出国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你面临的压力相比于考研其实是小很多的。像我一个考研二战失败的朋友,选择去日本京都大学读研,32个考生录取28人,最终以第24名的成绩成功上岸。读博不会让你暴富,也不会让你赤贫,即使刚开始收入不高,但博士所能迸发出来的力量也是硕士和学士所不具备的。而且当你环顾当今大企业那些站在金字塔尖的人,你会发现他们大多数人中都有着博士学历的背景加持。如果想在科研路上拼一把,就选择读博;如果只是想有一个更好的出路,读硕就可以了。回到文章标题,因为我们举的是计算机专业的相关例子,所以至少在这个专业上,不存在“读博毁一生,科研穷三代”的问题。而且回归到问题本身,决定一生的,是你的能力和眼界,学历永远是你的垫脚石,选择高学历没有错!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我!我是董师兄,考研领域专栏作家,考研专业咨询。

秋雨

面对出国留学不归的质疑,其实清华和北大早就给出了“回应”

文|睿评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要是不看自媒体,你可能都不知道清华和北大的毕业生,“都去国外留学了”。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清华和北大突然就被顶到了风口浪尖。我想了想,其实也不奇怪。别看每年招生时,两家“打”得挺热闹。但是在很多人的眼里,国内的大学只分两种。一种是清华北大,一种是其他大学。清华和北大有没有一起“吃过肉”我是不知道,但是只要网上有人煽风点火的话,那让他们俩一块挨刀,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我拢了拢网上的评论,说清华北大的学生留学不归的,大概有这么几个“佐证”。92%的清华留学生选择留美发展;美国硅谷有2万名清华毕业生在做科研;前阵子“美国认证”的13所高校中,没有清华和北大。总之,在他们的眼里,清华和北大就是美国“异地办学”的产物。这还得了?我赶紧查了查数据来源,毕竟有些消息的真实性,你懂的。92%这个数据,我唯一能对的上的,是《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原文是这样的。2002年在美国拿到科学或工程博士的中国博士生,到2007年仍然留在美国比例为92%,总人数为2000多人。至于现在的比例是多少,没查到。不过我想,如果仍然维持在这个比例,或者说哪怕是小幅下降的话,也不至于让建国同志如此大动肝火,对中国留学生百般阻挠了吧。说白了,一条断章取义的假新闻。再看美国硅谷有2万名清华毕业生的事。我查了查清华和北大的留学生人数。一份2017年数据显示,北大本科生出国人数为816人,占毕业人数的31.92%。而清华本科生的出国人数为813人,占毕业人数的28.15%。从出国率来算,北大排第四,清华排第8。按出国人数来算的话,北大和清华都得排到10名开外去了。闹了半天,原来最顶尖的学府,出国率和出国人数反而并不是最高的。虽然是2017年的数据,但是这种数据的波动不会过于剧烈,所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那要是这么来看的话,清华就算是每年都有800多人出国留学,而且全去了美国,而且出国不归率为100%,而且全部供职于硅谷。那么要达到2万这个数字的话,也得25年…当然了,你说也有研究生和博士生毕业出国的。但是这人数就更少了。2015年俩学校加起来出国的研究生还不到300人。至于博士出国的比例,更小。我不知道硅谷这2万名清华毕业生的人数,是怎么算出来的。也没找到所谓金灿荣教授的讲座跟这个数据有什么关联。更没找到所谓的美国加州教育局,到底是在哪发布的这个数据。其实这个数据,还有个更邪门的版本。说是有30万的清华毕业生赴美发展。拜托,清华一年才招3300人左右。那30万的清华毕业生,按现在的招生规模,也得招100年才能把人头凑够。要不您再回去查查那数据,到底是清华大学,还是清华池?上面那两点,我更倾向于是谣言。不过“美国国家认证”的13所高校里没有清华北大毕业生,这个是真事。有人说,这下清华和北大尴尬了。这问题其实也不复杂。先说一个矛盾之处。没被美国提名,这就尴尬了?那这样的思维基础,不还是建立在“奉美国为真理”的基础之上吗。这跟口口声声喊的情怀热情好像完全是对立的吧。裂开的?再说提名的事。这方面不适合说太多,但是有个道理大家一定都懂:国之重器,不可示人。那么研发国之重器,自然也得有专门的高校去做其中关键领域的研究。所谓的“汹汹舆情”,不过是断章取义的带节奏罢了。如果连这样的事都需要专门出来做个回应的话,那清华北大一天到晚也不用干别的了。不回应,就是最好的回应。谣言是辟不完的。其实我们不如回过头来想想,清华北大的留学生,毕业后到底要不要立刻回国的问题。论学术水平,国内的博士生和国外的差距并不像过去那么大。在一些领域的研究中,甚至比国外还要领先不少,对国外高学历留学生的吸引力反而更大。既然毕业就得回国,哪又何必费那个劲花那个钱,背井离乡地去求学呢。其实对于留学生而言,真要为国做更大的贡献,毕业后还不如在国外工作个十到二十年。等到那个时候,理论有了、技术有了、团队有了,成果可能也有了。而在国外的那些技术,虽然不见得比国内先进,但是理念却可能是新的、成熟的。这时连人带技术带团队一起回国,意义总比一个刚毕业的海归博士生要大得多。要是他们所在的领域恰好是我们急需功课的弱项,那么连人带技术带团队带成果一起回国,岂不是更香?饶毅教授,在美国学习工作长达22年,曾加入过美国国籍。如果按如今“学成不归就算不爱国”标准来评判的话,那应该怎样去评价他?但是当他回国的时候,很多人瞬间转向,称他回国的意义“不亚于钱学森回归”。请问,一个饶毅顶的上多少刚毕业的海归留学生?姚期智院士,曾加入过美国国籍,但是71岁时毅然回国。他用个人的学识,和在学术界的影响力邀请了世界顶尖学者讲学,创立了闻名世界的“姚班”。请问,一个姚期智又顶得上多少刚毕业的海归留学生?有时候,不知道什么其实不一定可怕。可怕的是,你知道的东西是错的。对于一些别有用心带节奏的人,我想借用郑强教授的一句话送给他们:在你以救世主的姿态对国家评头论足的之前,先想想自己为这个国家做过什么贡献。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晨读六点半。

野蛮人

出国留学80%留学者属盲目跟风,那么你是其中之一吗?

根据统计,出国留学者当中80%的孩子其实并不合适留学,比较适合的仅占20%且前景较为光明。到底出国留学好不好,其实根据很多拥有多年资深留学指导经验的专家指出,仅有少数学生在三种情况是比较适合出国留学且前途光明,而其余80%往往是比较属于盲目跟风,结果容易适得其反。那么今天此文便是进行为大家详细的描述这三种比较适合留学的三类情况,以此希望来能够帮助学生以及家长对到底是否去留学,做出正确的判断以及理性的选择。一、留学有没有价值?两种耳朵听到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早年,张同学爸爸的耳朵听到的是“留学有用论”,因为我所处的人群本就是极少数的尖子生人群,属于后文将要提到的“适合留学的情况A”。张同学爸爸的高中同学一半有留学经历,其中优者年入千万,中者年入百万,次者年入数十万,唯独没有找不到工作的。当年国重尖子班共55人,高考重点率100%,高考分数超650的占到一半。本科毕业后,近一半同学选择了出国留学,另一半则选择了留在国内。本人未留学,2012年硕研毕业后到大学任教。我的老铁(昔日理科状元,703分)去了硅谷一家只有几人的程序化交易公司,14年利润2600万刀;某女学霸(原本是状元头号种子选手)在美国从事高精尖行业,戏称打算30多岁退休回国种菜;其他20来位同学就不一一列举了,最低收入是我这个大学教师的三倍有余。近年来,我的耳朵听到的多是“留学无用论”,时常听人念叨“现在留学不行了,xx小孩回国后工作都不好找”。研究表明:伴随国内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近十年留学生人数暴增,而其中大部分属于盲目跟风留学:进一步,因学习能力和自制力差不能跻身上层人才之列,只能混个学历草草了事;退一步,因事前毫无长远职业规划,回国后一脸茫然。留学生中以“进退两难人群”居多,造就了如今“留学无用论”的舆情。二、仅此ABC三类情况适合出国留学,且前途光明。若不属于上述情况,建议不要留学。如果您正纠结于:要不要送孩子出国留学?应充分考虑是否符合以下ABC三类情况之一:A孩子成绩优异,励志从事高精尖行业,有出人头地的远大理想,建议本科毕业后出国留学。事实上,对考上985、211院校理工科的考生来说,出国留学与否对事业发展影响最大。首先,就收入水平来说,包括我在内的“保守派”多从事高等教育、通信、计算机、金融、医疗行业,30岁出头平均年薪在30w左右,远不及“洋务派”;其次,就科研学术发展空间来说,在材料、航空动力、计算机等领域,欧美强国仍具有一定的科研环境优势。八卦一下,张同学爸爸的一位老铁之前在美国搞x射线光源研究,颇有天赋,15年回国到上海某高校任职,表示:国内实验条件受限,有点儿担心影响成果产出,应该在美利坚多待两年,等开花结果前夕再回来献给祖国。在欧美从事高精尖行业确实有一定的环境优势,更易习得高端技艺,就职于国外则堪称高端人才;中途回国发展则堪当栋梁之才,前景光明。B孩子成绩一般,但善于处事、自制力强,建议出国留学,退一步,可凭借国人应试能力优势实现错位竞争,跻身国外高端人才行列,获得不错的薪酬;进一步,可晋级为A类人才。张同学爸爸的朋友圈中这类人不少,高中成绩一般,徘徊于一二本线之间,但从小懂事,自制力惊人。出国后没两年,便凭借国人的应试能力优势和自身的刻苦努力,从昔日的一般、一般、很一般鱼跃成为国外高校的尖子生,之后平步青云步入高端人才之列。当然,知子莫若父,如果小孩自制力不强,就要慎重了,否则小孩出国“旅游”几年回来,成才未果,反倒成了“进退两难人群”。C孩子成绩较差,但家庭条件优越,且自制力强、善于处事,建议出国留学,以时间换空间,尽早修完硕研乃至博研;毕业后,凭借年龄和学历双重优势,归国后极易谋求一份体面的工作。国内一般是硕研修3年,博研修4年,博士毕业都快三十而立了。国外的硕博教育周期较为宽松,硕研2年毕业、博研2-3年毕业的情况极为常见。如果小孩成绩不理想但很懂事,家长可以考虑送出去留学,获得年龄、学历双重优势,归国后安排到高校或其他事业单位工作,趁着年轻为祖国早做贡献。这样的规划尤其适合乖巧懂事的孩子:张同学爸爸的一位初中同学,本科毕业于成都某民办高校,之后到英国读了两年硕研,如今在成都一家不错的事业单位就职;一位好友,专科毕业后留学澳大利亚,25岁博士毕业(我直读硕研26岁才毕业),凭借学历、年龄优势,成功招录至某外国语学院任教。当然,这条路需要家长跟小孩达成一致,并事先做好长期规划。如果您家的情况不在此列,不建议出国留学,否则极易沦为“进退两难人群”,适得其反。

孰恶孰美

每年清华大学有多少人会出国留学,出国留学自费还是公费?

很多人都知道清华北大是我国顶尖学府,然而在世界上也是很有声誉的,就在清华北大每年的毕业生中,有多少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其中嗯理工科有多少人,本科的学生毕业之后都去干嘛了?还有这么多的出国留学生学成之后又有多少钱才回国呢?然而根据这几年相关的有关资料,我们可以享受过来叙说一下。就在前几年偶尔的一次机会,我认识一个清华的计算机学生,但是据他了解,清华出国留学的人数基本上都会去美国大学,经过多次聊天我知道据说是三人之二的本科生拿到美国大学奖学金会去读。硕士或者博士,然后剩下的三分之一则去读清华的研究生,然后呢再来就是美国读书或者说近国内的大企业还有说及格别的,然后本科毕业的会直接进入企业,所以说一个学霸自身硕士毕业了就在美国创业,他们很少是自费出国的,感觉自费的人会被大学同学鄙视,因为都是要靠自己努力出国留学,而不是说靠家里人。就这些学霸定完以后,有些真的会去美国县区的谷歌,亚麻,微软等世界500强的科技公司上班,很少会立刻回国!留学生会超过20%选择出国留学,其中理工科的学生出国留学的概率还是比较高一些的,再者说本科毕业学生出国留学甚至比研究生博士出国人数几率还要高许多,因此说其中博士出国人数比例是不到10%,另外统计是我国出国留学人员中基本上有一半都是自费的,而且北大清华的刘留学生绝对大多数都是靠国家的奖学金,其他都是自己自费的,所以说留学的首先目的是一般是美国!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问他们会学成之后有多少人会选择回国呢?然后根据近几年的相关资料表示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学员回国,随着国内经济不断发展以及各方面的不断改善,回国人员比率也在不断的升高,对于回不回国的人员,他们应该学习学理的分析,大多数的移民都是人员为利己主义者,所以说生活外国的生活条件跟国内的生活条件比,各有各的好处吧,因为人各有志!然而关于这个网友也是比较敏感的,比如说有一网友曾经统计说在2015年的时候,清华大学毕业生一共有7千多人人,然而毕业出国的深造人数有10300多人,虽说占毕业生总数的百分之14.67%,然而在2015季的时候,本科毕业生3000多人,出国人数为700多占本科总数的23%,硕士毕业生大概有2000多人,出国的人数大概165人,占硕士毕业总数的6.5%,然后博士是120多人人,出国人数大概有90多人人,所以说博士出国率是8.7%,因此都可以得出结论,博士出国的几率非常小,而且都是选择在国内的。你呢,如果你的经济条件允许的话,你选择出国留学吗?

跳出去

公派出国留学读博后,回国能进985大学任教吗?

985大学本科,硕士毕业后,公派又去国外读博!回国能去本校或相同的学校任教吗?可以,但是比例不高。不管是国内或国外读博,想进入一所985大学任教都极为不易,尤其是不少大学已采用5年(部分高校是3+3考核)考核制的"非升即走"模式。进校后给予"校聘"的特聘副教授、特聘教授的待遇和福利,5年内论文、国家级课题、奖项等考核合格,则转为正式副教授或教授。小西同学院的师兄,985大学本科、硕士毕业后,博士一年级时走留学基金委(CSC)渠道去国外顶尖研究团队攻读博士学位,回国后依托母校顺利拿下"青千",已是博士生导师、教授,并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小西2019年还看到他们团队发布的招聘公告,招聘2-3名师资博士后。-出国留学-小西看到部分人对于公派留学有不同"看法",小西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国家留学基金委(CSC)是不少本科生、硕士生或博士生的机会,是国内公开选拔、录取和排除留学人员的方式,具有多个项目类型,如提问中涉及的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公平研究生项目"。相对来说,有3-4年的攻博博士学位,或是0.5-1年的博士联合培养。在出国留学的三种常见模式(自费、全奖或公派出国)中,学生公派出国并不比全奖或自费的差。在小西看来,有留学的想法,走哪个渠道都可以,关键是有合适的学校、导师接受。不过,公派出国在获得资助的同时,需签订协议,毕业后得回国工作至少2年。但是,对于读博之前就有回国工作的学生而言,也许是件好事情,科研成果够牛,申请"青年千人"是回国从事科研工作的极佳选择。国内名校对于"青千"或有潜力申报"青千"的博士(依托本单位),给予的待遇是非常好的,如高额的安家费、科研启动费、职称(特聘教授)、组建团队的特殊政策等。往往这些不是国内普通博士或青年教师有机会获得的。-哈佛大学博士毕业演讲-小西之前有师妹申请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读博,导师是鼓励她走CSC渠道的。类似情况的导师不少,一是国内申请出国的学生增加不少,二是国外高校的经费一样有限。当然,也有不少人科研成果丰富、较大几率拿到全奖的学生放弃走公派出国渠道,但是普通学生提出可申请国内CSC来支撑自己读博的费用,有较大概率获得更好学校或研究团队的offer。同样,也有学生申请公派出国留学被拒,国外导师依然愿意提供资助让其继续读博的。国外攻读博士学位后,想回国内985母校工作,关键得看之前得硕导或团队有没有引进你回来的意向。若是硕导是教授、博士生导师、课题组负责人,尤其是具有一定得行政职务,你所研究的方向也是团队缺少且急需的补充,就有较大的几率引回之前读研的团队工作。-研究团队/课题组-就小西了解的,不少大牛团队就有类似的"培养方式",将自己的硕士生送到国内顶尖研究团队读博,学习他人的长处后再引回团队,提升团队的科研水平和实力,甚至是导师间联合开展一些前沿研究或共同发表一些高水平文章。当然,小西熟识的博士生中,同样有去东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几年后无法毕业而被劝退回国的。自己无法毕业,就谈不上有机会回国进高校工作的。这也是小西想说的,能去什么学校任教的"硬通货"都是自己发表的高水平论文。-大学新进教师试讲-就小西观察的情况,国内不少专业毕业的博士,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都不比"海龟"差,想进985大学任教仅仅是缺少海外学习经历。选择出国做博士后的途径后,这些"土"博士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一点不比海外名校博士毕业生差。因此,小西想说遇到合适的机会,如国内一些大牛导师邮件沟通后彼此满意的,建议尽快回国办理入职手续。加油!

再生侠

清华大学毕业生都去国外了吗?事实让你大跌眼镜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最顶尖的大学,那很多人吐槽清华大学毕业生都去国外了,国内留不住清华大学毕业生人才。清华大学人才都去国外建设了,没有为建设祖国出力真的是这样的吗?答案:并不是清华大学每年接近3000人本科毕业生,很多人选择保研本校,很多人选择出国,也有人选择就业,也有人选择创业,那都是清华大学毕业生的选择。看看清华大学2019年就业质量报告,有清华大学官方统计数据:本科生里面国内保研升学是55.8%左右,出国占比24.6%左右。无论是本科,还是硕士,还是博士,国内升学率远远高于国外留学。所以清华大学毕业生一大部分决定留在国内,我们大家不要被网上的歪风邪气带歪了,蒙蔽了我们的双眼。当然,也有很多出国留学的,但是那是人家的选择,我们没有权利道德绑架!清华大学仍然是我眼中中国最好的大学,也是为国家发展出力最大的大学。清华大学,加油!中国,加油!每天一篇教育干货,点点关注,带你少走弯路!

溜冰场

北大博士出国留学20年没消息,母亲病危都不愿回?负心多是读书人

在我们国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心愿,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能够好好读书,金榜题名,有一个好的前途。可是,当父母的为孩子付出了一切,但是孩子却并不一定知道感恩!这两天网络上一直在热议一件事,那就是北京大学博士后出国发展20年不往家中打一个电话,老母亲病危他都不愿意回来!当事人叫王永强,老家是江苏的,从小就是亲朋好友眼中的学霸,1987年考上苏州大学,后来在苏州大学读完硕士,在中科院读博士,在北京大学读博士后,可以说是一位难得一见的顶尖技术人才!家里有一个这么出息的儿子,王永强一直都是爸妈的骄傲,希望儿子未来毕业以后能够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不枉父母含辛茹苦的供他读大学。家里贫困,一大部分原因就是他读大学。可是,王永强对于家人却并不怎么热心,快结婚前说要带女朋友回农村老家,一直叮嘱爸妈不要让人家觉得家里穷。后来也没有回家,甚至两人在北京结婚都没有邀请亲朋好友。没过几年,他们夫妻就出国了,从此跟家中不再联系。据说王永强现在是美国的技术员,收入不菲,当此事曝光以后,在美华人联系上王永强,希望他回家看母亲的时候,他只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中国人非常重视孝,古代还以“孝廉”选拔人才,但是王永强这样的“人才”却如此不孝?真的是很让人气愤,真是“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其实这样的事情还不少,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供完大学,甚至出国留学,家里一切能够给孩子的都给了,可是父母的晚年却非常凄惨,子女在国外都把国内父母弃之不管?对于在国外发展的人来说,赡养父母费用不过是手指头缝漏出来一点而已,那么,为什么他们能够做出这样让人费解的事儿呢?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有3个:第一:国外路途遥远,回家一趟花费太大了,很多人不舍得辛苦钱花在路费上。第二:他们离开母亲,离开祖国太久了,亲情慢慢的疏远了。第三:国外父母和子女之间相对独立,父母对子女依赖性不强。受国外文化思想影响,自然也没有那么看重赡养父母的义务。百善孝为先,希望这位含辛茹苦的母亲能够见到儿子最后一面!你身边有不孝顺的案例吗?欢迎留言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