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30多所高校清退1300多名研究生,博士读15年过期,20万年薪不简单杂篇

30多所高校清退1300多名研究生,博士读15年过期,20万年薪不简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关于对部分超期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的公示”,并附有33名未联系到的拟作退学处理的博士生名单。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30多所高校公示清退超过1300名硕博毕业生,清退原因多为已超过最长学习年限、未报到入学、申请退学等多个方面。清退的大学,不乏中南大学、四川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吉林大学等名校。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违反相关条例的学生,可以做清退处理。博士意味着高薪,但根据我国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计算得出,2019年我国博士延期毕业率为40%,大部分的博士生都无法如期毕业。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在采访中总结道:许多人盲目跟风考研考博,读了之后才发现自己不合适。近年来,报道出某某博士获得高薪的新闻,例如华为的天才少年计划。对于许多人而言,考研考博只是逃避毕业找工作的焦虑,从未真正剖析过自己的兴趣爱好,毕竟读研读博是一件枯燥且孤独的事,年薪20W以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01网上有个高浏览量的求助帖,“博士读到一半决定跑路了,丢人吗?”2020年是这个网友博士生涯的第二年,但他决定读完这个学期就退学,退学原因归结为两点,学无所成,对毕业后的去向感到迷茫。不仅是他,国内多所高校存在“过期博士”生,最高年限长达十五年,读着读着,人“没了”。而据中商数据提供的信息,博士生招生自2009年到2016年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2016年开始,每年以增长1万余人的速度急剧上升。大约每1000个本科生中,就有5人申请读博。社会上返校读博的人不在少数,正在读博的人为何不坚持到毕业?我国博士毕业生的平均年龄是33.17岁,这个年纪的人,大多已组建家庭,需要赡养老人,抚养孩子。且读博不像普通人想的一样,可以一心做研究,写论文。大多数人读博的经历是这样的,到导师家里打杂、干私活、做研究范畴外的项目,大部分时间做的事情,与本身研究方向并无关系。昆山一所高校爆出21岁的仇学金帮老师搬家,在车厢内死亡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帮老师做家务这件事上,有知名高校副教授表示,在读博的时候,他也帮导师干过不少私活。对于读博士的人而言,跟导师相处也是极大的心理负担,害怕关系不好,被延迟毕业。而对于大多数学生,其实并不擅长与导师交流。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中途放弃读博。02关于博士毕业后的去向和就业。根据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统计口径,可以将博士毕业生就业去向分为升学、签约就业、灵活就业和待就业四种类型。但如今,很多高校和科研单位均要求博士毕业生具有博士后工作经历。因此有相当比例的博士毕业生在国内或出国从事博士后工作。除进入党政机关和留职高校外。企业是吸纳博士生就业的另一个主要渠道。据不完全统计,约有近两成(18.34%)的博士毕业生进入各类企业工作,但博士生选择进入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类企业。国企相对低薪,据在某国企工作的博士生表示,刚入职时的薪资仅为8000,与985、211的本科毕业生相差无几。更多博士毕业后会选择华为、百度、中兴等大型公司。相对于华为的天才少年计划,百度、腾讯等公司也有自己的人才招揽计划。在博士毕业去向中,也有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哈佛大学博士,原南大副教授罗林姣担任深圳某街道副主任,杭州一街道办招聘的八人全为清华北大硕士,甚至还有地球物理博士。街道办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但不限于负责辖区内社会治安治理,矛盾调解,依照规定管理外来人员。看上去高中毕业就可以胜任,与所学专业知识关系不大。相比各大Top公司的待遇,街道办的薪资更是毫无吸引力。03根据薪酬网针对应届毕业生的连续多年跟踪调研,中国地区主要的一线二线城市,毕业生的起薪点,国有企业为8329元,外商独资企业为11148元,外商合资企业为10508元,民营企业为8963元。毕业后拿到百万年薪的博士生在少数,即便在一二线城市,大部分人也是1万月薪起步,年薪不足20万元。按入学年份来算,如今在读的博士生主体年龄为九零后。知乎上有一个热点,90后的真实平均薪资到底是多少?在各大行业中,根据文化水平的不同,薪幅在4000~6000元的人占据大多数。在BOSS直聘发布的《2020年Q2人才吸引力报告》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全国平均招聘薪资为7879元,2020年90后平均期望薪资仅为7310元。月薪破万的人中,大部分人收入结构为薪资+副业,斜杠青年现象普遍。7月15日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联合公布文件,明确鼓励发展新个体经济,支持多样化自主就业,做兼职的人明显比去年增多,靠主业收入过万的人,仅在少数。

不与物交

动真格!1300名硕士博士遭清退,为何毕业这么难?

来源|都市现场综合中国教育台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如删除来源必究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关于对部分超期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的公示》,再一次引发了大家对于高校清退研究生的关注。高校为何要清退这些研究生?高校“清理门户”能否提升研究生“含金量”?来看记者调查。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关于对部分超期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的公示》,并附有33名未联系到的拟作退学处理的博士生名单。公示显示,这些博士研究生的入学时间在2005年至2008年,均属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博士研究生。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十条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有关规定,校方对其做出退学处理。校方介绍公示期为8月21号到9月1号,公式结束后则视为退学决定书已送达。其实,不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多所高校对博士在内的研究生都念起了“紧箍咒”——“批量”清退不合格的博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近30多所高校公示清退超过1300名硕博研究生,原因涉及“已超最长学习年限”“未报到入读”“申请退学”等多个方面。而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计算得出,2019年我国博士生的延期毕业率高达40%,其中接近一半延期的时间为一年,20%的延期时间为两年。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何作为高等教育“塔尖”的人,毕业这么难呢?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寇焜照说,对于博士生群体来说,压力一直都在,博士生如果不好好做研究,有三心二意的想法,很容易就会延期,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压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王爽告诉记者,博士本身的学业压力比较大,他们在做很多创新科研的工作,会遇到很多的挑战,而且他们的年龄偏大,在这个阶段还有家庭、生活的压力。因为兼顾工作和学业,难以达到博士授位的标准。而对于高校大批量清退研究生一事,很多人也表示,虽然博士生在从事科研探索过程中面临着家庭、经济、社会等多重压力,但是如果“长期失联”不能达标,无疑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度浪费。教育专家表示,多所高校清退研究生释放出的信号是,严格高等教育质量不再是“纸上谈兵”。此前,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中要求“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落实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要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而今年7月29日刚刚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中,也强调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虽然清退超期、不合格研究生是控制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种方式,但“被清退”并不是学校和学生愿意看到的结果。那么,在培养中,如何做才能提升研究生“含金量”呢?教育专家表示,学校在自主选拔研究生的时候,就要搞清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在招生阶段把好关,另外一个就是在培养阶段把好关,无论是学校的管理层,还是学校的导师,都应该尽可能帮扶学生达成毕业的结果。另外就是引入一个好的退出机制,帮助学生去找到他更好的发展空间。就是有引入有退出,这样的话学生能够在这个学段过程中不浪费时间。

外重墨缴

30所高校清退1300名硕博研究生,博士也会“过期”?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关于对部分超期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的公示”,并附有33名未联系到的拟作退学处理的博士生名单。公示显示,这些博士研究生的入学时间在2005年至2008年,均属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博士研究生。根据公告显示,被“清退”的博士生中,最久的就读时间竟长达十五年!已严重超出博士最长学习年限,成为了实实在在的“过期博士”。“教育失信”现象“零容忍”多所高校释放“严出”信号其实,早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公示之前,就已经有多所高校对博士在内的研究生念起了“紧箍咒”——“批量”清退不合格的博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近30多所高校公示清退超过1300名硕博研究生,原因涉及“已超最长学习年限”“未报到入读”“申请退学”等多个方面。北京交通大学7月10日,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发布《关于处理超过最长学习年限博士生学籍的通知》,因超过全日制博士(含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的59名博士生,对其学籍管理将作出分类处理。四川大学近日,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法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经济学院等多个学院相继在官网向学生发出正式退学通知,要求学生在2周内办理离校手续。上海师范大学6月28日,上海师范大学发布公告,对125名超过学校规定学习期限不能毕业的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中南大学5月20日,中南大学表示,截至目前,共有10名研究生休学期满已超过2周仍未提出复学申请。对于6月3日后仍未办理复学手续的研究生,研究生院将上报校务会给予退学处理。吉林大学据《吉林日报》消息,目前,吉林大学有超20个学院发布公告,超期研究生超过100人。但对于正在积极准备论文答辩的超期研究生,可以给予答辩机会,最后答辩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31日,超期不能答辩的研究生将按退学处理。针对这一事件,网友们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部分网友支持清退博士生,并表示,太不拿文凭当回事了。还有一部分网友表示,博士也可能是因为压力太大了、退学处理不科学吧。“过期”博士究竟该不该清退,你怎么看?为何要“清退”?对于此类超出毕业年限又“长期失联”的博士生,校方作出清退处理是否合理合法?有据可依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有以下情形之一,学校可予退学处理:浪费教育资源在对博士生的培养中,国家和社会投入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但大学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是有限的,必然要高标准严要求。这群被“清退”博士的“长期失联”、甚至15年未毕业,无疑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度浪费。维护学历学位严肃性同时,“清退”不合格博士生也是维护学历学位的严肃性和含金量、更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一项必要举措。变压力为动力对达不到要求博士生的予以淘汰,还可以畅通学生进出机制,变压力为动力,督促高校学生和教师集中精力做学术,增强学习主动性。可见,高校作出清退硕博生的决定既符合教育部的规定,又是出于学校管理的考虑。高等教育“塔尖”为何毕不了业?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计算得出,2019年我国博士生的延期毕业率高达40%,其中接近一半延期的时间为一年,20%的延期时间为两年。联系不上,多年不毕业,不报道入学……这样的理由看起来好似学生“拖延症”犯了。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迟迟不毕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王爽在采访中总结道:博士本身的学业压力比较大。他们是在做很多创新科研的工作,会遇到很多的挑战。博士的年龄阶段(偏大),他们在这个阶段还有家庭、生活的压力。兼顾工作和学业,难以达到博士授位的标准。由于工作或者生活的变化,部分人对于博士学习的追求或者投入也不再像一开始那样热情了。来自学业的压力、家庭和生活压力......博士“毕业难”,还有这两点原因。↓盲目跟风考研考博有部分博士生在考博初衷上,就属于盲目跟风。考上后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合,缺乏科研兴趣,就没有动力继续读下去了。专业领域就业难部分博士生在选择专业前并没有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所选的研究方向往往比较窄,他们认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不容易就业,因而放弃了继续钻研的想法。高校“清退”博士生有理可依,被“清退”博士生,也有很多言不由衷。博士生该如何做,才能顺利毕业?这里有几点小建议↓顺利毕业,这几点要做到首先,对自己读博的意愿进行充分验证,不要为了读博而读博,读博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其次,要对自己的就业方向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判断,不要盲目地给自己设定过高目标。在所选的研究领域里开展一些前沿项目课题,就业应该不会存在问题。再者,要对自己的导师要充分进行了解,多与往届毕业的师兄师姐交流,了解导师研究方向。读博后及时将研究进展与导师沟通、向学校汇报。最后,针对就业难的困扰,读博期间在所选的研究领域里多开展一些前沿项目课题,就业应该不会存在问题。历经千辛万苦、通过重重考验才读到博士,可是还没有毕业就被清退,确实令人惋惜。但严进严出早就不是纸面上的条条框框,各地高校早就纷纷“动真格”地落实这种公平的淘汰机制,对学生的成长负责。监制丨唐怡制片人丨郑弘策划丨梁震编辑丨杨晓晗

李觏

30所高校清退1300名硕博研究生博士也会“过期”?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关于对部分超期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的公示”,并附有33名未联系到的拟作退学处理的博士生名单。公示显示,这些博士研究生的入学时间在2005年至2008年,均属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博士研究生。根据公告显示,被“清退”的博士生中,最久的就读时间竟长达十五年!已严重超出博士最长学习年限,成为了实实在在的“过期博士”。“教育失信”现象“零容忍” 多所高校释放“严出”信号 其实,早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公示之前,就已经有多所高校对博士在内的研究生念起了“紧箍咒”——“批量”清退不合格的博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近30多所高校公示清退超过1300名硕博研究生,原因涉及“已超最长学习年限”“未报到入读”“申请退学”等多个方面。北京交通大学 7月10日,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发布《关于处理超过最长学习年限博士生学籍的通知》,因超过全日制博士(含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的59名博士生,对其学籍管理将作出分类处理。四川大学 近日,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法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经济学院等多个学院相继在官网向学生发出正式退学通知,要求学生在2周内办理离校手续。上海师范大学 6月28日,上海师范大学发布公告,对125名超过学校规定学习期限不能毕业的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中南大学 5月20日,中南大学表示,截至目前,共有10名研究生休学期满已超过2周仍未提出复学申请。对于6月3日后仍未办理复学手续的研究生,研究生院将上报校务会给予退学处理。吉林大学 据《吉林日报》消息,目前,吉林大学有超20个学院发布公告,超期研究生超过100人。但对于正在积极准备论文答辩的超期研究生,可以给予答辩机会,最后答辩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31日,超期不能答辩的研究生将按退学处理。针对这一事件,网友们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部分网友支持清退博士生,并表示,太不拿文凭当回事了。还有一部分网友表示,博士也可能是因为压力太大了、退学处理不科学吧。“过期”博士究竟该不该清退,你怎么看? 为何要“清退”?对于此类超出毕业年限又“长期失联”的博士生,校方作出清退处理是否合理合法?有据可依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有以下情形之一,学校可予退学处理:浪费教育资源 在对博士生的培养中,国家和社会投入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但大学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是有限的,必然要高标准严要求。这群被“清退”博士的“长期失联”、甚至15年未毕业,无疑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度浪费。维护学历学位严肃性 同时,“清退”不合格博士生也是维护学历学位的严肃性和含金量、更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一项必要举措。变压力为动力 对达不到要求博士生的予以淘汰,还可以畅通学生进出机制,变压力为动力,督促高校学生和教师集中精力做学术,增强学习主动性。可见,高校作出清退硕博生的决定既符合教育部的规定,又是出于学校管理的考虑。高等教育“塔尖”为何毕不了业?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计算得出,2019年我国博士生的延期毕业率高达40%,其中接近一半延期的时间为一年,20%的延期时间为两年。联系不上,多年不毕业,不报道入学……这样的理由看起来好似学生“拖延症”犯了。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迟迟不毕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王爽在采访中总结道:博士本身的学业压力比较大。他们是在做很多创新科研的工作,会遇到很多的挑战。博士的年龄阶段(偏大),他们在这个阶段还有家庭、生活的压力。兼顾工作和学业,难以达到博士授位的标准。由于工作或者生活的变化,部分人对于博士学习的追求或者投入也不再像一开始那样热情了。来自学业的压力、家庭和生活压力。。。。。。博士“毕业难”,还有这两点原因。盲目跟风考研考博有部分博士生在考博初衷上,就属于盲目跟风。考上后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合,缺乏科研兴趣,就没有动力继续读下去了。专业领域就业难部分博士生在选择专业前并没有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所选的研究方向往往比较窄,他们认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不容易就业,因而放弃了继续钻研的想法。高校“清退”博士生有理可依,被“清退”博士生,也有很多言不由衷。博士生该如何做,才能顺利毕业?这里有几点小建议↓顺利毕业,这几点要做到首先,对自己读博的意愿进行充分验证,不要为了读博而读博,读博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其次,要对自己的就业方向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判断,不要盲目地给自己设定过高目标。在所选的研究领域里开展一些前沿项目课题,就业应该不会存在问题。再者,要对自己的导师要充分进行了解,多与往届毕业的师兄师姐交流,了解导师研究方向。读博后及时将研究进展与导师沟通、向学校汇报。最后,针对就业难的困扰,读博期间在所选的研究领域里多开展一些前沿项目课题,就业应该不会存在问题。历经千辛万苦、通过重重考验才读到博士,可是还没有毕业就被清退,确实令人惋惜。但严进严出早就不是纸面上的条条框框,各地高校早就纷纷“动真格”地落实这种公平的淘汰机制,对学生的成长负责。(文章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刘先生

博士生应该拿多少补助才合理?现在的在读博士生生活费够吗?

博士生应该拿多少补助才合理? 现在的在读博士生生活费够吗?博士的补助,之前高校的博士国家补助是1300元/月,貌似现在涨到1500元/月啦。同时,在奖助学金改革后,奖学金足够抵押掉学费,部分高校还有些结余。不过有个难题是奖助学金只给4年(大部分高校博士学制已由三年改为四年),但是不少博士4年真的很难毕业,尴尬吧,一旦延期面临的压力会更加大。其实读博会有导师额外给的补贴,在我那时候读博的时候,导师给的是800元/月,另外发表SCI论文或申请省市级项目后的补贴额外计算,总体来说说是越优秀的博士可获得的补贴越多,也是一种多劳多得。不少人说30岁的人,还不能搞定自己的生活,好意思吗?其实,住学生宿舍,一个月2000月对稍微节约些、没有成家的年轻人来说,还是可以过下去的,我们的前辈当年读研、读博的时候,吃饭的钱都很拮据,起码我们现在温饱不是问题,顶多是没有优质的生活质量。前几天看到18年不少院校的招聘公告,引进的一类博士可以给到80-120万的安家费,100万左右的科研启动金,哪怕二类的博士待遇也很不错。不是说不要钱的做事情,但太看重钱也没有必要,毕竟博士也是一种学习。我现在还在做在职的博后,领不了两份工资。不过全日制的博后待遇还是不错的,哪怕在长沙也有10余万一年,广州这样的发达区域博后收入可以给到20-30万,还有地方的人才引进政策补贴,总体来说熬3-4年博士毕业后的待遇还是不错的。至于拿多少补贴合理?我属于普遍人,文章和科研成果比较普通,不过我有个师弟比较优秀的,但校长拔尖奖学金一年就几万,还不算其他奖学金,一区、二区的文章奖励也很高,导师给予的补贴折算下来远超过800元/月。最近几年的博士招生指标已经在缩减,部分名校的博士招生已改为申请-考核制,之前那种“没有无法毕业的硕士、没有考不上的博士”真的不再适用,博士的入学难度和毕业难度已经开始匹配,没有一刻求学的心真的不建议读博,真的很难熬。希望对您有帮助,方便时给个关注,谢谢您~

德也

30多所高校清退1300多名研究生,有人读博15年没毕业!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关于对部分超期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的公示”,并附有33名未联系到的拟作退学处理的博士生名单。公示显示,这些博士研究生的入学时间在2005年至2008年,均属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博士研究生。根据公告显示,被“清退”的博士生中,最久的就读时间竟长达十五年!已严重超出博士最长学习年限,成为了实实在在的“过期博士”。“教育失信”现象“零容忍”多所高校释放“严出”信号其实,早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公示之前,就已经有多所高校对博士在内的研究生念起了“紧箍咒”——“批量”清退不合格的博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近30多所高校公示清退超过1300名硕博研究生,原因涉及“已超最长学习年限”“未报到入读”“申请退学”等多个方面。北京交通大学7月10日,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发布《关于处理超过最长学习年限博士生学籍的通知》,因超过全日制博士(含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的59名博士生,对其学籍管理将作出分类处理。四川大学近日,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法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经济学院等多个学院相继在官网向学生发出正式退学通知,要求学生在2周内办理离校手续。上海师范大学6月28日,上海师范大学发布公告,对125名超过学校规定学习期限不能毕业的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中南大学5月20日,中南大学表示,截至目前,共有10名研究生休学期满已超过2周仍未提出复学申请。对于6月3日后仍未办理复学手续的研究生,研究生院将上报校务会给予退学处理。吉林大学据《吉林日报》消息,目前,吉林大学有超20个学院发布公告,超期研究生超过100人。但对于正在积极准备论文答辩的超期研究生,可以给予答辩机会,最后答辩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31日,超期不能答辩的研究生将按退学处理。针对这一事件,网友们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部分网友支持清退博士生,并表示,太不拿文凭当回事了。还有一部分网友表示,博士也可能是因为压力太大了、退学处理不科学吧。“过期”博士究竟该不该清退,你怎么看?为何要“清退”?对于此类超出毕业年限又“长期失联”的博士生,校方作出清退处理是否合理合法?有据可依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有以下情形之一,学校可予退学处理:浪费教育资源在对博士生的培养中,国家和社会投入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但大学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是有限的,必然要高标准严要求。这群被“清退”博士的“长期失联”、甚至15年未毕业,无疑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度浪费。维护学历学位严肃性同时,“清退”不合格博士生也是维护学历学位的严肃性和含金量、更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一项必要举措。变压力为动力对达不到要求博士生的予以淘汰,还可以畅通学生进出机制,变压力为动力,督促高校学生和教师集中精力做学术,增强学习主动性。可见,高校作出清退硕博生的决定既符合教育部的规定,又是出于学校管理的考虑。高等教育“塔尖”为何毕不了业?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计算得出,2019年我国博士生的延期毕业率高达40%,其中接近一半延期的时间为一年,20%的延期时间为两年。联系不上,多年不毕业,不报道入学……这样的理由看起来好似学生“拖延症”犯了。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迟迟不毕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王爽在采访中总结道:博士本身的学业压力比较大。他们是在做很多创新科研的工作,会遇到很多的挑战。博士的年龄阶段(偏大),他们在这个阶段还有家庭、生活的压力。兼顾工作和学业,难以达到博士授位的标准。由于工作或者生活的变化,部分人对于博士学习的追求或者投入也不再像一开始那样热情了。来自学业的压力、家庭和生活压力......博士“毕业难”,还有这两点原因。↓盲目跟风考研考博有部分博士生在考博初衷上,就属于盲目跟风。考上后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合,缺乏科研兴趣,就没有动力继续读下去了。专业领域就业难部分博士生在选择专业前并没有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所选的研究方向往往比较窄,他们认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不容易就业,因而放弃了继续钻研的想法。高校“清退”博士生有理可依,被“清退”博士生,也有很多言不由衷。博士生该如何做,才能顺利毕业?这里有几点小建议↓顺利毕业,这几点要做到首先,对自己读博的意愿进行充分验证,不要为了读博而读博,读博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其次,要对自己的就业方向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判断,不要盲目地给自己设定过高目标。在所选的研究领域里开展一些前沿项目课题,就业应该不会存在问题。再者,要对自己的导师要充分进行了解,多与往届毕业的师兄师姐交流,了解导师研究方向。读博后及时将研究进展与导师沟通、向学校汇报。最后,针对就业难的困扰,读博期间在所选的研究领域里多开展一些前沿项目课题,就业应该不会存在问题。历经千辛万苦、通过重重考验才读到博士,可是还没有毕业就被清退,确实令人惋惜。但严进严出早就不是纸面上的条条框框,各地高校早就纷纷“动真格”地落实这种公平的淘汰机制,对学生的成长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来源:央视网编辑:申鹏洁

环渊

30多所高校清退1300多名研究生,合理合法吗?您怎么看?

近日,多所高校释放出“严出”信号,清退了一批超期研究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拟清退33名博士生名单,这些博士研究生的入学时间均在2005年至2008年,按照2008年来计算,仍然读了12年博士!早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公示之前,就已经有多所高校批量”清退不合格的博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近30多所高校公示清退超过1300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其中,北京交通大学清退59名博士生、上海师范大学清退125名超过学校规定学习期限不能毕业的研究生、吉林大学超期研究生超过100人,给最后答辩机会截至202年12月31日,超期不能通过答辩则按退学处理。那么,“超期”博士是否该清退呢?我个人对这个事情的看法是:01、清退是由有理由有依据,是合法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有以下情形之一,学校可予退学处理:02、若不清退,则严重浪费教育资源国家培养博士生,是需要投入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长期不毕业,必然是对资源的极度浪费。正常3年就生产完毕出成品,开始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了,现在15年还仍在加工中,仍在从国家和社会身上吸吮乳汁和营养,能不浪费么。03、维护学历学位严肃性 标题有点清高,换成接地气的说法,3年出来的博士生和15年还没出来的博士生,那含金量和人才质量能一样么。15年还没出来的,如果也叫做“博士生”,那对3年出来的博士生,是不是很不公平很不严肃?因此,同时,“清退”不合格博士生是维护学历学位的严肃性和含金量、更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一项必要举措。我就想到这里,写到这里,诸君有何想说的,写在评论区就好,我看到了,就会回复的。一起交流,共同进步!

大波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清退33名“过期”博士生 全国清退硕博研究生超过1300名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关于对部分超期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的公示”,并附有33名未联系到的拟作退学处理的博士生名单。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30多所高校公示清退超过1300名硕博研究生,原因涉及“已超最长学习年限”、“未报到入读”、“申请退学”等多个方面。是什么原因导致多所高校对不合格学生“动真格”?清退能否产生警示效果?已有多所高校“批量”清退不合格硕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公告显示,被“清退”的博士生中,最久的就读时间竟长达十五年!已严重超出博士最长学习年限,成为了实实在在的“过期博士”。其实,早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公示之前,就已经有多所高校对博士在内的研究生念起了“紧箍咒”——“批量”清退不合格的博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近30多所高校公示清退超过1300名硕博研究生,原因涉及“已超最长学习年限”、“未报到入读”、“申请退学”等多个方面。北京交通大学 7月10日,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发布《关于处理超过最长学习年限博士生学籍的通知》,因超过全日制博士(含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的59名博士生,对其学籍管理将作出分类处理。四川大学 近日,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法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经济学院等多个学院相继在官网向学生发出正式退学通知,要求学生在2周内办理离校手续。上海师范大学 6月28日,上海师范大学发布公告,对125名超过学校规定学习期限不能毕业的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中南大学 5月20日,中南大学表示,截至目前,共有10名研究生休学期满已超过2周仍未提出复学申请。对于6月3日后仍未办理复学手续的研究生,研究生院将上报校务会给予退学处理。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有超20个学院发布公告,超期研究生超过100人。对于正在积极准备论文答辩的超期研究生,可以给予答辩机会,最后答辩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31日,超期不能答辩的研究生将按退学处理。部分网友支持清退,并表示,太不拿文凭当回事了。还有一部分网友表示,博士也可能是因为压力太大了,退学处理不科学吧。既符合教育部规定,又严格学校管理对于此类超出毕业年限又“长期失联”的博士生,校方作出清退处理是否合理合法?有据可依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有以下情形之一,学校可予退学处理:(一)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二)休学、保留学籍期满,在学校规定期限内未提出复学申请或申请复学经审查不合格的;(三)根据学校指定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意外伤残不能继续在校学习的;(四)未经批准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的;(五)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而又未履行暂缓注册手续的;(六)学校规定的不能完成学业、应予退学的其他情形。浪费教育资源 在对博士生的培养中,国家和社会投入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但大学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是有限的,必然要高标准严要求。这群被“清退”博士的“长期失联”、甚至15年未毕业,无疑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度浪费。维护学历学位严肃性 同时,“清退”不合格博士生也是维护学历学位的严肃性和含金量,更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变压力为动力 对达不到博士生要求的予以淘汰,还可以畅通学生进出机制,变压力为动力,督促高校学生和教师集中精力做学术,增强学习主动性。可见,高校做出清退硕博生的决定既符合教育部的规定,又是出于学校管理的考虑。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计算,2019年我国博士生的延期毕业率高达40%,其中接近一半延期的时间为一年,20%的延期时间为两年。联系不上,多年不毕业,不报道入学……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迟迟不毕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王爽总结:博士本身的学业压力比较大。他们是在做很多创新科研的工作,会遇到很多的挑战;博士的年龄阶段(偏大),在这个阶段还有家庭、生活的压力,难以达到博士授位的标准;部分人对于博士学习的追求或者投入也不再像一开始那样热情了。此外,还有盲目跟风考博的原因,考上后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合,缺乏科研兴趣,就没有动力继续读下去了。另外,部分博士生在选择专业前并没有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所选的研究方向往往比较窄,他们认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不容易就业,因而也会放弃继续钻研的想法。>>小贴士博士生该如何做博士生该如何做,才能顺利毕业?这里有几点小建议。要想顺利毕业,这几点要做到:首先,对自己读博的意愿进行充分验证,不要为了读博而读博,读博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其次,要对自己的就业方向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判断,不要盲目地给自己设定过高目标。在所选的研究领域里开展一些前沿项目课题,就业应该不会存在问题。再者,对自己的导师要充分进行了解,多与往届毕业的师兄师姐交流,了解导师研究方向。读博后及时将研究进展与导师沟通、向学校汇报。最后,针对就业难的困扰,读博期间在所选的研究领域里多开展一些前沿项目课题,就业应该不会存在问题。历经千辛万苦、通过重重考验才读到博士,可是还没有毕业就被清退,确实令人惋惜。但严进严出早就不是纸面上的条条框框,各地高校早就纷纷“动真格”地落实这种公平的淘汰机制,对学生的成长负责。 据央视【来源:华商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忍岳

“博新计划”已资助1300人——培养科技创新主力军

2016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印发《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启动实施“博新计划”。记者近日从人社部了解到,目前“博新计划”已资助1300人。近年来,我国大规模进行研发投入,打造了众多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平台,国内良好的创新环境及双一流高校建设为留住人才提供了客观条件。“博新计划”瞄准国际人才竞争及未来高精尖人才储备进行战略布局。与其他博士后人才计划相比,该计划资助对象为国内优秀博士生,同时提出“四高”要求:高水平平台、高水平导师、高水平人选、高资助标准。目前,“博新计划”的实施得到积极响应,参与的设站单位和博士逐年增多。统计显示,申报单位从2016年至2018年的270家左右,增加至2019年的319家。截至今年,有博新人员进站的设站单位216家,其中双一流高校70所,中科院系统的研究所58家。对2018年和2019年的789位入选人员统计显示,“博新计划”优先资助的6大研究领域中,博新人员从事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学研究领域占比34.2%,现代产业技术领域占比21.2%,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占比20.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占比12.4%,支撑民生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领域占比8.1%,保障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的技术领域占比3.8%;其中排在前5位的研究方向是纳米科技、新材料设计与制备新原理和新方法、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能源高效洁净利用与转化的物理化学基础、清洁高效能源技术。在“博新计划”的带动引领下,各地、各重点高校纷纷启动自己的博士后重点培养计划,加大对优秀本土博士的吸引力度,推动了博士后工作进入加速发展的态势。从实践来看,虽然“博新计划”实施仅4年,但“博新计划”在加速人才培养进程方面发挥的作用逐步显现。对2016年和2018年入选的753人的线下调查显示,博新人员共计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337篇,获批专利855项;30人次出版专著;91人次以第一申请人获批专利;22人次获重要的国家和国际奖励。比如,2016年入选的博新人员清华大学潘孝敬发现世界上首个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的结构,成果在《科学》杂志发表。2017年入选的博新人员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刘真,率先突破体细胞克隆猴技术,培育出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成果于2018年在《细胞》杂志在线发表。博新人员出色的科研成绩及科研潜力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出站后大多被高校科研院所选聘,一半以上被聘为副高及以上职称。截至今年9月底,已出站228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韩秉志)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黑或白

京东:1300名应届毕业生将陆续入职 博士和硕士学历占比超80%

【TechWeb】4月2日消息,据京东官方透露的消息,今年春节后,陆续将有超过1300名2019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入职京东。而在3月初,京东物流宣布将在2019年新增1万名员工,招聘对象将以一线员工及基层管理者为主。同时,京东也透露整个集团今年的新增岗位需求预计将超过1.5万人,绝大部分招聘需求都面向技术、市场、产品等业务层面。根据京东人资部门对今年即将入职的应届毕业生统计,平均年龄只有25岁,接近三分之一的毕业生都是95后,年纪最小的出生于1999年。学历方面,在今年即将入职的1300多名应届生当中,博士和硕士学历占比超过了80%,来自于清华、北大、人大、复旦、南开等985及211高校的毕业生占比接近69%;其中,还有10%左右的应届毕业生来自于耶鲁大学、帝国理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从入职应届毕业生的学历上来看,硕士学历的占比在逐年提升,过去三年间的这一比例分别为78.5%、81%和82%。而在招聘需求方面,技术方向也一直是校园招聘的主要需求,过去3年间的平均占比超过60%;除此之外,京东市场方向和产品方向的人才需求也非常迫切,这三个方向的招聘需求总计占比已经超过了90%。值得注意的是,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在今年春节期间写给京东17.8万员工的内部信中也表示,目前年轻人已经成为京东发展的生力军,公司近4成员工是90后,近9成的管理者是80后甚至90后。未来公司会继续给予年轻人机会,大胆破格任用价值观正、能力卓越的双高人才,培养足够多的年轻人成为未来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