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年博士招生规模10大高校,新1轮研究生扩招的开始!堀司

2019年博士招生规模10大高校,新1轮研究生扩招的开始!

高校的科研实力评估有很多的指标,包括国家级人才、科研经费、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级科研成果、学科实力等等。对于高校来说,这些都是一些硬指标。而有一个指标是科研实力的整体体现,那就是博士生招生人数。当前,各所高校的博士生招生数量是根据以上指标的综合来制定的,虽然部分高校拥有了博士学位设立的自主权,但这影响比较有限。目前,国内各大高校都公布了2019年的博士生计划招生人数,小编对排名前10的高校进行了梳理,结果如下:7-10名: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这4所高校博士生招生规模比较相似,人数均在1700人左右。从高校划分来看,前3所高校均以文科类学科为主,而华科以理工科为主。这4所大学在国内高校规模上来看都是属于巨无霸类型,中山和华科虽然不像吉大那样本科招生人数过万,但也有大几千的水平。而且,这几所大学还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拥有规模不小的医学学科。吉林大学医学学科虽然没落了,但曾经的白求恩医学院也是一所重点医学高校。4-6名: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这3所高校2019年博士招生人数分别为2148、1850和1839人,其中中科大是一个特例。中科大本科人才培养确实是国内小而精高校的典范,每年招生人数都不过1800人。但博士招生人数却比本科还要多,看来中科大还是非常偏重科研的。上交的医学学科规模国内第一,博士招生超过2000人并不意外。武汉大学近些年规模急速扩大,虽然其医学学科实力还比较弱,但毕竟入选了医学双一流高校。1-3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可能很多同学想象不到,排名首位的是清华大学。2019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博士生招生人数急速扩招,相比去年增加了近1000人。虽然清北的实力很强,但如此大规模的博士扩招还是让大家感到意外。毕竟,清北的教师人数并没有大幅增加,如此大规模的扩招学校真的承受的了吗?浙大依旧处于第三的位置,招生规模和北大差距不大了。这10所高校基本和高校的科研规模排名相一致,但和精度相比就差了不少。对于高校来说,规模固然重要,但如果为了规模而导致学历大放水,这就有点得不偿失了。其实,国内高校大可以学学国外名校施行宽入严出的培养方式,保证学历的含金量,你认为呢?

小椋

教育部:2019博士招生10.5万,毕业6.2万!今年预计破11万

5月20日,教育部网站发布《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01万所,比上年增加1.13万所,增长2.17%;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82亿人,比上年增加660.62万人,增长2.40%;专任教师1732.03万人,比上年增加59.18万人,增长3.54%。研究生招生[20]91.65万人,其中,招收博士生10.52万人,招收硕士生81.13万人。在学研究生286.37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42.42万人,在学硕士生243.95万人。毕业研究生63.97万人,其中,毕业博士生6.26万人,毕业硕士生57.71万人。高等教育方面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18]400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1.6%。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含独立学院257所),比上年增加25所,增长0.94%。其中,本科院校1265所,比上年增加20所;高职(专科)院校1423所,比上年增加5所。全国共有成人高等学校268所,比上年减少9所;研究生培养机构828个,其中,普通高等学校593个,科研机构235个。普通高等学校校均规模[19]11260人,其中,本科院校15179人,高职(专科)院校7776人。图1 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和毛入学率研究生招生[20]91.65万人,其中,招收博士生10.52万人,招收硕士生81.13万人。在学研究生286.37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42.42万人,在学硕士生243.95万人。毕业研究生63.97万人,其中,毕业博士生6.26万人,毕业硕士生57.71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914.90万人,比上年增加123.91万人,增长15.67%;在校生3031.53万人,比上年增加200.49万人,增长7.08%;毕业生758.53万人,比上年增加5.22万人,增长0.69%。另有五年制高职转入专科招生46.00万人;专科起点本科招生31.75万人。表1 普通本专科学生情况成人本专科招生302.21万人,比上年增加28.90万人,增长10.57%;在校生668.56万人,比上年增加77.57万人,增长13.13%;毕业生213.14万人,比上年减少4.60万人,下降2.11%。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教育报考596.37万人次,取得毕业证书48.98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56.67万人,比上年增加7.92万人,增长3.18%;专任教师174.01万人,比上年增加6.74万人,增长4.03%。普通高校生师比[21]为17.95:1,其中,本科院校17.39:1,高职(专科)院校19.24:1。成人高等学校教职工3.61万人,比上年减少1939人;专任教师2.06万人,比上年减少1267人。普通高等学校校舍建筑面积[22]101248.4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534.8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6095.08亿元,比上年增加562.02亿元。民办教育方面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9.15万所,比上年增加8052所,占全国比重36.13%;招生1774.33万人,比上年减少5.42万人,下降0.30%;各类教育在校生5616.61万人,比上年增加238.40万人,增长4.43%。民办高等学校757所(含独立学院257所,成人高校1所),比上年增加7所。普通本专科招生219.69万人,比上年增加35.75万人,增长19.43%;在校生708.83万人,比上年增加59.23万人,增长9.12%。硕士研究生招生876人,在学1865人。图2 民办教育在校生规模结构部分原文注释:[1]各项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18]包括研究生、普通本专科、成人本专科、网络本专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专科等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19]普通高等学校校均规模,仅含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不含分校点数据。[20]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号)有关要求,2017年起研究生招生、在校生指标内涵发生变化,增加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数据。[21]普通高等学校生师比,不含分校点数据,学生总数为折合学生数。[22] [23]包括学校产权和非产权独立使用。[24]民办中等职业教育未含技工学校数据。

20所重点高校硕博研究生补贴一览,3所大学博士每年10万!

伴随着各所重点高校考研录取名单的出炉,2020年考研基本落下了帷幕。由于今年高校大幅扩招,应该不少同学都已经被自己心仪的大学录取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聊一聊高校里的硕博研究生补贴话题,相信不少同学都非常感兴趣。因为不同高校甚至不同专业的情况也有很大差别,小编选择的只能是部分样本数据,不过这些数据也代表了高校的整体情况,各位同学可以当作参考。相信各位同学都知道,读研的时候国家会有一部分补贴,也就是国家助学金,目前基本上是硕士每月500元,博士每个月1300元,每年发10个月。这些都是每位研究生都能享受到的,不过具体到高校的时候,一些高校就只有这些最基本的补贴,但另外一些大学还会有各类的助研费、助教费、奖学金等等,这样加起来每个月平均补贴甚至比很多人的工资都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前段时间就宣布,对于基础数学专业的博士生每年补贴的保底收入不低于10万元,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了。试想一下,工作5年的同学有几个达到了年薪10万呢?上图就是20所重点高校和2个中科院研究所的硕博研究生补贴情况,不同高校的情况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别。首先看一下硕士研究生的补贴情况,对硕士最为慷慨的高校是南方科技大学。根据南科大同学的介绍,南科大的硕士每年补贴到手不会低于5万,另外这还不包括课题组发的补助和论文奖励。南科大果然是一所低调的高校,每年招生人数不多生源质量却一直拔尖,原来这补助是真高啊。也只有研究所能够与其媲美了,很多同学都知道研究所的补贴高,但没想到给硕士的补贴有这么高。中科院物理所研一学生每月补贴3100,研二每月补贴能达到4500,比多数高校的博士补贴都高。当然,中科院物理所的生源质量也是非常牛的,基本和华五持平。同时,研究所每年招收研究生人数很少,中科院物理所今年招收硕士人数总共也不足30人。除了南科大之外,厦门大学和南京大学的硕士补贴也不错,厦门大学的补贴分为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校长助学金三部分。奖学金每年1.1万,国家助学金每年6000,校长助学金每年1200,这些都是所有学生全覆盖。南京大学的硕士每月助学金有700,课题组每月补助700,整体算下来也不错。其余高校的硕士就没那么幸运了,多数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每月补贴都只有最基本的500元。博士研究生不同高校的补贴差距也很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最为慷慨,基本承诺学生读博期间每年保底收入不低于10万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读博也还不错,每月补贴全部算下来基本上五六千元。多数重点大学的博士生补贴也就3000元左右,而像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生就惨一些,每月不足2000元,基本上就只有国家补贴。研究所依旧最为土豪,中科院物理所在读的博士,每月补贴6500元。怪不得很多同学报考这些牛所,确实从补贴上要比多数高校强多了。当然,研究所补贴这些只是小钱,很多人毕业一年的收入就比前3年多,各位同学在选择的时候也不要将补贴看得太重。但对于学生来说,每月补贴多一点肯定日子会好过一点。一些高校甚至连学生的补贴都克扣,这就有点过分了。归根到底,总结出一句话:研究生补贴主要靠学校,个人的工资靠导师,意外收入要看项目,兼职收入就因人而异了。

老族谱

博士招生达10万人,“混毕业”没那么容易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40多所院校陆续发布招生简章,公布博士生扩招规模,引发舆论关注。其实,早在2018年,教育部已明确提出2020年我国博士生招生总规模将达到10万人。有人担心,博士生扩招会带来学历贬值和培养质量下降。一些高校为保证培养质量,相继出台“分流淘汰”机制。比如,清华大学在修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时,明确提到“完善资格考试、选题报告等培养环节的实施细则、考核要求和分流与退出制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也发布详细的《博士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实施细则》。严把人才“出口关”,建立和完善退出机制,对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不过,博士生培养是系统工程,分流和退出只是大系统中的小环节,不是人才培养的终极意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应该在博士生入学后的培养阶段,即课程设置、科研素养培养等重要环节上下功夫。仅以笔者所观察的一些文科专业为例,博士人才培养的部分中间环节还有可改进的空间。首先,课程体系设计需要进一步完善。文科的课程学分一般在20分左右,课程总数在8门左右,除却3门左右的公共课程,面对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其余课程多是入门、导学性质,考核方式只需上交一篇简单的课程论文,更具针对性的方法类课程所占比例非常低。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训练是进入学术研究领域必不可少的工具。笔者从身边一些博士生了解到,大家只是把博士课程看作完成“学分”的任务,第一年的时间为凑够学分,选修不少跟自己研究方向不相关的课程,第二年就直接进入论文开题阶段,研究问题难确定,研究方法不清晰,赶鸭子上架,“迷茫”在所难免。“唯论文”的科研评价体系,异化了博士生的学习目标和秩序。国内多数学校都以至少发表两篇C刊论文为基本要求。在此并不是否定C刊的价值,若是直接取消发表论文的要求,这于博士生未来求职而言,并无实际益处,毕竟整个科研评价体系均以C刊为核心指标。鉴于当下C刊数量较少,不少期刊为了提高引用率,选稿偏重作者知名度和职称,博士生总体论文质量也无法与成熟的学者抗衡,而一些期刊也在缩减发表文章的数量,最终导致供求关系严重不平衡,不少人因发不了C刊而无法毕业。对博士生的评价标准是不是过于单一,有没有更加多元、有效的评价方法,需要各个学校、学科立足实际情况,认真检视,当然,多元并不意味着降低评价标准。导师对学生的投入和学生对科研的投入之间是正相关的,有的导师尽心尽责,定期开展学术研讨、读书报告等活动,真正起到督促和激励的作用,有的导师负责博士生数量过多,根本无暇顾及每个学生,还有导师行政事务繁忙,无法抽身,有名无实,完全靠学生自己摸索。毋庸置疑,考核是质量监督的重要手段,但作为系统性的培养机制,任何环节设置都应该以促进学生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为根本目标。严格、有效的制度应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对博士生进行分流淘汰的同时,还需要系统性、综合性考虑,完善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毕竟,在课程设置、学术训练、导师职责、评价方式等细节方面,仍有很多优化的空间。(来源:中青评论微信公号)

分理

西交大硕士建议授予博士学位?又是10+SCI,「破格」操作合理么?

【新智元导读】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一条这样的微博引发热议,一方面,大家认同这位同学的学术水平;而另一方面,很多人又对「破格」二字心存疑问。近日,一则人人艳羡的学霸消息冲上热搜。身为硕士的大部分人,都会有一些类似的烦恼——毕业,拿到硕士学位。然而,当你为毕业设计而愁眉苦脸时,当你还为能不能考博而一筹莫展时,有一个应届硕士生居然被建议直接授予博士学位。这个人叫做孙光宇,是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的一名应届硕士。同时,他也是著名的钱学森学院的校友。可以说,孙光宇是一个「论文狂人」。在攻读硕士期间,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论文4篇;另外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论科研成绩,孙光宇硕果累累,他所在的学院建议破格授予他博士学位。读了硕士,却拿了博士学位?孙同学的确实力强悍,但「破格」二字还是让大家议论纷纷。「破格」XX,该不该写入学校政策?如果暂不区分作者身份,孙同学共发表了16篇SCI论文。而且,许多与他研究方向相近的人,都「拜读」过他的文章,「就孙同学的学术水平而言,他完全或者远超普通博士的水平了。」但如果手拿16篇论文的硕士可以被「破格」授予博士学位,那15篇可不可以?13篇?10篇呢?毕竟,孙同学不是个例。放眼全中国的高等学府,也有一些硕士生有这个实力。例如,前一阵子也被热议的华科大本科生,被导师称「学术水平已与博士毕业生相当」,这位同学也有高达10篇SCI论文发表,其中3篇为一作或共同一作。水平够,与「破格」操作,到底能不能划等号?有人认为,孙同学的完全配得上一个「特奖」,这凸显了他的科研实力,又能不破坏常规的博士学位授予流程。孙同学论文一角如果说真的要给他个博士学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其他硕士生略显不公。毕竟,学术水平只是博士毕业要求的一方面,攻读博士的青春年华也要考虑在内的。目前,孙光宇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是世界顶尖的理工大学,世界排名比清华还靠前,可以说,那里几乎是所有理工学生的向往之地。但孙光宇却有不一样的想法。在一篇名为《孙光宇:发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孙光宇计划在瑞士读完博士就回母校任教。」在当今学术圈,能发出论文的人很多,但心系祖国的其实并不多。援引《厉害了!西安交大应届硕士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的话:据了解,孙光宇在读研期间就已崭露头角。西安交大电气学院官网2018年11月曾刊文《2018电气学院「研究生科研学术先锋论坛」圆满举办》介绍:孙同学的志向获得了无数好评,网友们纷纷表示,「对祖国的爱是无条件的。虽然科研是无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国籍的。」参考链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063506

反抗者

为何仅有10%的硕士研究生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原因很现实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压力增大,为了缓解自身就业困难,在就业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优势,很多本科生选择考研。近几年,考研人数大幅度增加,毕竟高学历能够在未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容易找到一份好工作。如今博士研究生的就业优势明显高于硕士研究生,然而每年仅有10%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为何大多数硕士研究生不想继续读博?一、攻读博士太辛苦,毕业困难所谓“硕士研究生严进宽出,博士宽进严出”,意思就是考硕士难考,毕业容易,博士正好相反。名校的硕士在本校直博相当容易,无需参加考试,填一张申请表即可。博士的科研任务要远大于硕士,起早贪黑是家常便饭,高强度的研究带来巨大精神压力,有的博士会出现大量掉头发、抑郁等现象。博士的毕业条件非常苛刻,需要发表多篇高质量的科研论文,获得一定的科研成果,才可以毕业。据相关数据统计,每年博士延迟毕业率高达60%。二、对科研不感兴趣,无心读博很多本科毕业生选择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历,增加自身的就业优势,未来能够找到一份薪资待遇不错的工作。部分硕士研究生在读研期间浑浑噩噩,对科研丝毫不感兴趣,也没有取得任何科研成果,毕业时通过导师帮忙写一篇毕业论文应付了事。因此,大多数硕士研究生不适合读博,不喜欢做学术研究的人,读完博士研究生是非常困难的,甚至会中途退学。三、读博年限长,毕业后年龄太大一个人正常年龄入学,中间没有任何留级和复读环节出现,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年龄通常是25周岁到27周岁之间。攻读博士的学制是3年,但有多少博士生三年就能毕业的,通常都需要5年,甚至时间更长,这样一算,博士毕业年龄30周岁以上。读博士30周岁,一般会被家里各种催婚,事业上一事无成,压力山大。因此在年龄的压力之下,导致很多人放弃读博。现在博士的待遇还是相当不错的,企业招聘时,会给一笔不少的安家费,当地政府也会给予一定的人才补贴,综合工资相当可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博士免笔试,可以直接面试,拿到编制的机会很大,让人羡慕啊

千秋

10个准备博士申请的技巧

申请博士学位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但是你可以做很多事情让它变得更简单。你现在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将来也会带来巨大的好处。如果你即将结束学士或硕士学位,现在是时候考虑申请一个博士职位了。这似乎是一个令人畏缩和紧张的过程(特别是如果你也在努力攻读你目前的学位)。但是有一些事情你可以做,使你的生活更容易!这里是我的10大技巧和诀窍,来驾驭这个令人兴奋的时刻!011. 早点开始虽然大多数申请的截止日期要到深秋(春季之前仍有很多机会接受申请) ,但在学期开始之前开始考虑你的申请是个好主意。确保你理解了不同类型的博士学位。然后利用任何休息时间来研究潜在的博士学位和课程。你很快就会开始对你想做的工作有所了解了。本文中的许多其他建议都假设你已经开始考虑你的博士申请了。你不可能一次完成所有的任务,所以给自己足够的时间。022. 决定你想专攻的领域如果你正在考虑攻读博士学位,那么你显然对你的学科充满热情,并致力于做出改变。所以,确保你花几周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在你想要专攻的领域。记住,这可能是你未来五年(或多于五年)的主要收入来源。确保你不仅要考虑你对某一特定学科的理论有多感兴趣,还要考虑研究它的实际方面。如果你是科学或工程专业的学生,想想你是愿意在实验室和研讨会上亲力亲为,还是愿意从事理论和概念原理方面的工作。你是愿意呆在学校里,还是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实地考察上?如果你在艺术、人文或社会科学领域,你仍然需要决定如何平衡理论和实践。你想专注于更有创造力的工作吗?你更愿意直接与人们互动,检查他们的观点和经验,还是在现有的记录和材料上工作?033. 花时间研究潜在的管理者决定和谁一起攻读博士学位可能是你在这个阶段做出的最重要的决定。因此,花点时间去寻找那些可能监督你的人。他们是公认的学者吗?还是他们刚刚成立了自己的研究小组?他们的出版记录是怎样的?他们是在指导很多其他的博士生,还是你可以自己做主?你能和他们现在或将来的学生谈谈吗?你能和主管本人谈谈,提前讨论一下你的项目吗?如果你申请的是一个固定的项目,那么研究主管就很容易(这在科学和工程学科中很常见)。但是艺术和人文学科的学生仍然可以在他们选择的大学调查潜在的导师,也许可以联系他们讨论想法。事实上,这对于这类项目来说更为重要。毕竟,如果没有人监督你的项目,一所大学有多好并不重要。现在也是一个好时机去思考你对博士生导师的期望,以及你认为你的项目需要的支持。044. 也想想你的非学术生活博士学位显然是追随你的学术热情,了解其他学者,并开始考虑在你的领域可能的职业(如果这是你的目标)的理想时间。但是在你的博士生涯的3到4年里,你也会做一些与你的研究无关的事情。作为一名博士生,当你做出影响你生活其他方面的决定时,请牢记这一点。例如,如果你正在考虑去一个新的城市攻读博士学位,确保你会喜欢在那里生活!不要轻易改变你的社交生活和日常生活。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你需要保持快乐和稳定。牺牲是可以理解的,但妥协也是可以理解的。055. 做一些侦察工作除非你住在同一所大学,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可能意味着在新工作地点的同时,也要有一个新家。这意味着你需要在个人和专业层面上享受你的新大学和家乡城市。确保这一点的最好方法就是亲自检查它们!这很容易(除非你在国外学习)。在许多情况下,你也可以利用研究生开放日和活动。但是不要仅仅满足于参观大学校园和在市中心快速散步。如果可能的话,给你正在考虑合作的学者发电子邮件,询问你是否可以非正式地参观他们的实验室或工作空间。很多主管会很高兴见到你并带你参观!另一方面,如果你确实去过那里并决定申请,那么在与你未来的上司见过面之后,在申请非常具有竞争力的课程时,你可以获得一个优势。066.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你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地方。你喜欢这个城市,学术研究很棒,你发现他们的工作既刺激又令人兴奋。你去拜访了老板,你感觉和老板以及团队的其他成员之间都产生了巨大的化学反应。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只准备一两份申请,这种诱惑很强烈。但要抵制这种诱惑!申请尽可能多的地方!这将是一个耗时而且相当痛苦的过程,但是有几个备份选择会给你更多的信心。另一方面,确保你不会申请任何你实际上不会选择去的地方。你不想发现自己处于这样一种情况: 你有好几个你不喜欢的工作机会,并且觉得有压力去接受其中至少一个。077. 问问自己,你对什么类型的课程感兴趣现在有在不同的学科领域的很多博士学位的选择,情况会有很大的不同。一个艺术或人文项目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做原始的档案工作,或者它可能更关心重新评估知名的材料。一个科学或工程项目可以是非常灵活的,可以自由地继续进行具体研究,或者它可以更有条理,要求完成特定的“轮换”周期,在不同的实验室(或同一实验室的不同部分)进行研究。一些项目将涉及正式的教学职责,其他将把这种工作作为一个可选择的专业发展机会。一些大学将为博士生制定具体的指导方针,包括他们与导师合作的方式以及他们需要达到的目标。其他国家将更加灵活。确保你知道你在申请什么。088. 做好准备你以前的学位应该使你具备获得博士学位的资格,但是高级研究也需要更具体的培训。检查一下你研究领域的候选人以前的工作经验是什么是一个好主意。例如,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有时候需要在申请之前完成至少3个月的实验室经验。你可能已经获得了这个作为你的硕士学位的一部分(特别是如果你已经完成了实验室工作作为你的论文的一部分)。但是,如果你没有必要的准备,找出如何得到它!在某些情况下,在你准备好之前推迟你的博士申请可能不是一个坏主意。099. 问问题申请博士学位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很多人。你现在的导师和讲师,你在实验室工作中遇到的其他学者,你希望合作的导师,你申请的研究生院或研究部门的负责人,招生人员等等。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会非常兴奋地帮助你完成一个成功的流程。一定要问尽可能多的问题,尤其是在你做出任何重要决定之前,比如推迟你的申请或者接受提议。1010. 在你实际申请时花足够的时间这似乎是显而易见的,但这可能是任何人都能给你的最重要的一条建议!如果你开始的足够早,你应该有足够的时间来考虑你的申请,并充分利用你正在做的额外的研究和准备。你有没有花时间参观过你的大学,见过你的导师?举例说明为什么你非常适合这个部门及其工作。你有没有找到其他机会为博士研究做准备。你是否仔细比较过不同的项目和计划?不要害怕表现出你已经在这个过程中投入了一些思考: 证明你决定申请这所大学的博士学位的正当性。最重要的是,确保你花了足够的时间写你的个人陈述和研究计划,以及更新你的简历。而且,当你完成了,请几个不同的人阅读它们。从你信任的人那里得到尽可能多的反馈,并尝试将其应用到你的工作中。确保你选择了正确的人作为你的指导,并让他们知道足够的通知,以便他们可以提前准备一些东西。如果你被邀请参加一个博士面试,想想你可能被问到的问题,不要害怕排练,熟能生巧。

不言则齐

读博一年收入10万?博士补助提高,看看有没有你

对于博士生而言,是高校所有学生中收入最高的群体,但是如果不是真正去读了博士,也很少有人清楚博士生真实的收入。所以很多人也比较好奇,读博一年到底收入多少钱?当然,大部分高校对博士的补助是按照国家的基本政策而定的,以北京某高校为例,脱产博士每年会获得1万元的学业奖学金,这部分基本上是用来抵扣博士生的学费。所以说脱产的博士生是不用交学费的。除此之外,国家每年为每位博士提供一万二的补助,分10个月发放,同时学校为每位博士提供八千元的补助,也是分10个月发放。因此,把三部分加起来,正常情况下,博士每年的基本收入是3万块钱。但事实上,博士生每月拿到的收入要高于这个基本收入,因为每个导师团队根据团队的科研项目收入,会给每个博士发一些劳务津贴,根据导师的不同,这部分津贴的差距就比较大,少则有三五百一个月,多则能有三五千,所以综合下来,博士生一年的收入平均大概有4-5万左右。最近,某高校在官网上发布了关于博士研究生资助工作的通知,塔主看了通知中各类资助标准,瞬间吓一跳,有些奖学金的金额设立的非常高,比如校长奖学金每年大概9万元左右,再加上其他的资助,博士一年的补助足足十几万元!即使拿不到校长奖学金,拿个一般的助研奖励一年也有6万块,在加上平时发的基本补助,一年10万块也是很轻松的。乍一看有人觉得,这就是某个学校的个例,并不能代表全国高校的平均待遇,其实,塔主读博的时候,就有博士科研的各类奖励,当时的国家奖学金是3万块,校长奖学金是5万元,而金额最高的腾飞奖学金是每年12万,连续发放两年。所以说现在国家和高校对博士生的奖励程度是非常大的,而且这些奖学金的名额也是非常多的,并不是个别学生的专属奖励,同时也说明,这两天博士的补助在进一步的提高。既然博士的奖励这么高,那么作为在读博士,不用为自己生活费用而发愁,可以安心地从事自己的科研任务,如果想拿到更多的奖励的话,那么只要安心搞好自己的研究,多发表各类科研成果,既能够得到奖励,更重要的是证明了你的学术水平,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塔主建议,对于博士而言,不用去干其他的杂事赚小钱,只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收入自然很可观,因为我们都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请大家牢牢把握!

导梦园

博士招生破10万!学历贬值,波及到了博士吗?

5月20日,教育部网站发布《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研究生招生91.65万人,其中,招收博士生10.52万人,招收硕士生81.13万人。在学研究生286.37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42.42万人,在学硕士生243.95万人。毕业研究生63.97万人,其中,毕业博士生6.26万人,毕业硕士生57.71万人。专升本扩招,学历贬值;硕士研究生扩招,学历贬值;博士生扩招,也是学历贬值?《问津学术》对博士扩招做的一项研究去年,《问津学术》对我国博士扩招的情况做了一个研究,他们以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5所高等院校最近6年公布的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的招生人数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显示如下:来源于百度图片搜索2015-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扩招:11.11%南开大学,扩招:25%+东南大学,扩招:49.25%+上海交通大学,扩招:66.67%中国科学院大学,扩招:16.67%相关研究结论01《问津学术》选取的5个院校具有代表性,除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其余4所院校均为985高校,代表中国的最高学府。来源于百度图片搜索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招生人数为全国最多,但是扩招比例并不高,真实的数据为扩招1000人,扩招比例为16.67%。02从5校的招生数据来看,2018年以来扩招的人数非常多,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博导评选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副教授甚至讲师成为博导,这也暗含着我国培养的人才已经陆续大批量地成为教授、博导。来源于百度图片搜索03博士扩招主要是由理工科专业驱动,我们看到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都是以理工科见长,其扩招的比例是非常惊人的,特别是上海交通大学竟然达到66.67%,而东南大学也高达49.25%+。来源于百度图片搜索而以文科见长的中国人民大学虽然也扩招不少,但是扩招的比例远远低于上述2校,当然扩招的比例还会受学校资源等多方面的影响。04从2015到2020年,共计6年,全国的博士明显增多。这5所院校2015年共计招生9870人,而2020年拟招生12500人,扩招26.65%。来源于百度图片搜索05上述5校的数据基本上与全国博士的招生数据呈现同一趋势,博士人数越来越多。来源于百度图片搜索同时,未来博士的毕业难度也将加大,无法毕业的人数也将急剧增多。06学历贬值的趋势,波及到了博士吗?博士扩招破10万,又让学历贬值的讨论热了起来。随着近些年的不断扩招,学历贬值已经是一个事实上不可避免的趋势。现在,这股趋势,波及到了博士吗?来源于百度图片搜索有网友分析说:博士扩招的结果,就是挤压硕士在岗位上的上升空间。就像当年硕士扩招的效果一样,现在本科已经成为很多企业岗位的起步标配了。而高校是博士生毕业后的主要出路,但教职数量是固定的,无法拿到教职的博士,无论他愿不愿意,必然向企业分流。来源于百度图片搜索那博士太多了怎么办?很简单,博士去做硕士的活,硕士去做本科的活,大家都去考研了。长远看,博士和硕士的待遇都会下降,但最终的结果仍然是博士的平均薪水远高于硕士的平均薪水。所以,如果博士会扩招的很快,那显然读博士是利益最大化,比如现在钱没有以前值钱了,但也没听说过谁就因此放弃赚钱了,学历通胀也是如此。别被扩招低估了读博的难度虽然博士生扩招,但博士生毕业依然是个老大难的问题,我们来看看网易数读的数据:网易数读-教育部各年教育统计数据除了毕业难,还有就业难。高校是博士的主要出路,但教职岗位就这么多,每年都有博士生毕业,竞争就会变得非常激烈,有的用人单位还会看博士的本科和硕士在哪读的、超过30岁没、有没有科研成果或课题、有没有海外研究经历......总的来说,博士生的扩招,只是说明读博的门槛降低了,但毕业率依然不高,这实质上正符合国家对博士生培养倡导的宽进严出策略。来源于北航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网站退一步讲,即使博士生扩招之后毕业率有所上升,面对有限的岗位,博士就业也会走上择优而用的道路。所以,无论扩不扩招,不管是读研还是读博,你都得努力学,混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你足够优秀,机会、资源才会向你敞开。

虎子

博士生确保搞砸自己的10个步骤

凯文·哈格蒂(Kevin D. Haggerty)是基拉姆研究奖获得者,艾伯塔大学社会学和犯罪学教授。亚伦·道尔(Aaron Doyle)是卡尔顿大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系的副教授。他们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Times High Ecation)上发表了一篇以“成为失败博士生的10个步骤”的文章,这篇文章被大量转载,且成为许多博士生反思的素材。这里仅仅罗列这10个步骤的标题并以反向语气进行简要的非正式点评,对全文感兴趣的读者请从本文末尾的滑动窗口中打开阅读。第一步,留在同一所大学读博。这就是所谓的三清,本科、硕士和博士(含直博)在同一个单位完成。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只会看到一种实力、一种视角和接触较窄的知识面。尤其是,我们会得不到学术广度。 第二步,做一个没有资金资助的博士生。没有资助,就可以不干活了。可以不接触实际问题,可以不参与写报告。没有资金,可以完不成实验,可以完不成研究,可以没有补贴。第三步,选择最酷最有魅力的导师。在一个有魅力的导师面前,谁能拒绝?拿不到学位算得了什么?读博艰难算得了什么? 第四步,让别人牵着你的手。有人牵着自己的手多好,这样就不需要思考,就可以人云亦云,就可以不担责任。 就可以不具备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第五步,只专注于你的论文。不要当助教、不要带本科生、不要参与实验室其它活动、不要做与自己学位论文不直接相关的任何其它科研、教学与服务工作。否则,就算被剥削。第六步,期待朋友家人理解。没有读过博的朋友和家人,当然知道读博会发生什么,因此,他们自然会理解自己啊。第七步,试图覆盖一切。都博士生了,当然就得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怎么要我专注于一个问题和一个方向?第八步,虐待你的读者和听众。在交流、写作和报告中要秀文字肌肉,像写高中作文一样,像煽情的演讲一样。一定要嚼舌、让人听不懂,要绕来绕去,让谁都不明白,这样才显得自己高深莫测。这样做的好处是,拿到博士学位后,世界上就没有人愿意和我说话了,因为都听不懂我了。第九步,脸皮薄。看看社会上什么人才厚脸皮。作为博士生,我怎们能厚脸皮。因此,我不应该请教别人任何问题,也不愿意让别人告诉我哪里错了,哪里有不足。别人不能帮助我,我都博士生了。第十步,与教职员工保持浪漫关系。就远不如就近,这样我们就可以随时相互干扰,相互影响对方的工作。例如,可以和边上的人打得火热,随时溜进他们的办公室。只要我们需要专注,就有人随时过来让我们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