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重庆市渝中区就业援助月网络招聘活动开启,5000岗位虚位以待吉萨库

重庆市渝中区就业援助月网络招聘活动开启,5000岗位虚位以待

为有效遏制疫情,切实做好稳就业和企业复工服务工作,畅通用人单位招聘和返乡农民工等求职渠道。渝中区将于2020年3月1日—3月15日,通过汇博人才网平台设立专栏,开展以“众志成城抗疫情 就业春风暖人心”为主题的2020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网络视频招聘会,为广大求职者提供在线投递、预约面试、集中视频面试等求职渠道,让您足不出户拿offer!活动简介本次活动由重庆市渝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指导,重庆市渝中区就业和人才中心主办,重庆汇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我们精心组织了100家企业,为全市有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残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就业服务, 涉及行业包括机械制造、超市百货、餐饮服务、物流贸易、互联网等领域,其中基层岗位包括:普工、营业员、安保、司机、厨师,白领岗位包括:IT技术、机械工程师、会计、行政、艺术设计师等各类岗位共计5000余个供其选择。活动特色与亮点网络招聘/视频面试求职者与企业不仅能在线发布职位与投递简历,而且面试也能通过在线视频完成,保证求职者与企业最大化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但同时又利于企业与求职者达成用工协议,提升招聘求职双方效果,保证疫情下的企业的招工与求职者的求职工作顺利开展。设立求职者专版专区活动设立农民工招聘版面和高校毕业生等就业困难群体求职专版,筛选符合农民工、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岗位需求,设立网页专版,让上述就业群体直接进入专版专区求职,减少筛选和交流的复杂性,同时给招聘此类型的企业用人单位提前沟通,以视频初面+视频复试,一站式解决这类型求职人员的工作,无需再繁琐奔波。设立求职者面试指导专家解答区针对应届毕业生等援助就业群体在求职面试中的问题进行在线交流,在线指导。设立女性招聘专区结合“3.8”妇女节,为畅通用人单位招聘和渝中辖区女性等求职渠道,鼓励渝中辖区妇女更好积极参与复工与复产,为经济发展做贡献。特设立女性招聘专区,组织一批专门招聘女性岗位的企事业单位设立女性招聘专区,供渝中区女性居发、返乡女性农民工、女性就业困难人员、女性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求职者求职面试。参与方式上汇博网或汇博人才网客户端,首页即可进入线上招聘会

大私枭

遴选400名博士,每人63万!2020年“博新计划”来了!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中共海南省委人才发展局,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人事部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干部局,各博士后设站单位:为吸引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33号),为做好2020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以下简称“博新计划”)实施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工作安排(一)项目内容“博新计划”结合国家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基地,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遴选400名应届或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进入国内博士后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国家给予每人两年63万元的资助,其中40万元为博士后日常经费,20万元为博士后科学基金,3万元为国际交流经费。“博新计划”通过组织同行专家进行会议评审确定资助人员。拟进站的资助人员须在名单公布后3个月内办理进站手续,逾期视为自动放弃入选资格。(二)申请条件申请人须为2020年度拟进站或新近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同时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良好的科研潜质和学术道德。2.拟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须为获得博士学位3年以内的全日制博士,2020年度应届博士毕业生优先。拟进站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在申报时须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3.新近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须是2019年2月28日至2020年2月29日(含)之间进站的人员,且之前未申报过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站前);博士学位获得时间须为2019年1月1日(含)以后;须依托所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进行申请,不得变更合作导师。4.1988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5.申报项目须属于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学科门类或心理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且须符合优先资助研究领域(附件1)。申报项目不能为涉密项目。6.拟进站人员已初步选定博士后合作导师,并与合作导师商议形成初步研究计划。博士后合作导师应为该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学术造诣深厚;且原则上可为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国家级科研平台。7.入选者办理入站手续时须将人事关系转入博士后设站单位并保证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8.留学回国博士和外籍博士不可申请本项目(有关人员可关注“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9.未入选过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引进项目)。如入选过其他国家级人才计划,须在申请表格中注明。(三)申报流程1.准备纸质材料。以下材料各准备两份。(1)纸质申请书。纸质申请书需在线打印(模板见附件2)。(2)身份材料。已获得博士学位的申请人须提供博士学位证、毕业证复印件;应届博士毕业生须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复印件或博士论文预答辩通知书。(如无预答辩通知书,须提供学校学位主管部门或所在院系出具的相关证明。)(3)学术及科研成果材料。代表申请人最高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论文、专著、专利或奖励等,可以从以上类型材料中任选,但总数不超过3个。其中:论文提供全文,专著提供目录和摘要,专利或奖励提供证书复印件。(4)《博士导师推荐意见表》《博士后合作导师推荐意见表》(模板见附件3、4)。2.提交申请材料。(1)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博新计划”信息系统,网上提交申请书;上传博士导师和博士后合作导师推荐意见表扫描件。(2)将纸质材料按照(1)-(4)的顺序分别装订成两册,于2020年2月29日前邮寄至设站单位(以投递日戳为准)。设站单位通讯地址在网上提交申请材料时自动获取。(3)设站单位审核和提交申请材料。设站单位审核纸质申请材料,加盖博士后管理部门公章。同时,对照纸质申请材料,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博新计划”信息系统,网上审核相应文档并提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打印本单位“申请人员情况汇总表”(由“博新计划”信息系统自动生成,模板见附件5),加盖博士后管理部门公章,与本单位所有申请人的纸质申请材料(1册)一并于2020年3月10日前邮寄至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以投递日戳为准)。二、加强管理与服务(一)设站单位对“博新计划”入选者的资助经费应单独立账,专款专用。其中,40万元的博士后日常经费从“博新计划”入选者办理进站手续起按月计发,核发24个月;20万元的博士后科学基金按照《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规定》第21条的开支范围列支,不限定各项费用的支出额度;3万元的国际交流经费用于支付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参加国际会议或与国外相关科研机构开展短期科研合作。(二)资助经费中的日常经费部分应全部用于获选人员的日常生活费用(含工资、奖金、生活补助及社会保险个人缴纳部分等),设站单位不得提取管理费。应由单位承担的社保缴费部分不得从“博新计划”资助经费中列支。(三)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设站单位应加强配套投入,对“博新计划”入选者在科研经费、住房、津贴补助等方面给予经费支持。鼓励地方和设站单位设立博士后重点支持计划,吸引更多优秀博士加入博士后人员队伍。(四)设站单位应在“博新计划”入选者职称评定、科研工作条件等方面制定配套政策,并在出站留任、支持职业发展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支持“博新计划”入选者在站期间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五)设站单位应与“博新计划”入选者签订科研计划书,做好绩效评价和成果追踪工作,将创新型科研成果作为考核重点。出站考核合格的,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印发《博士后证书》。(六)“博新计划”入选者确因科研项目需要延期出站的,设站单位应参照“博新计划”资助标准,解决好延期期间的经费问题。(七)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定期对设站单位“博新计划”实施进行考核,重点考核政策配套情况、人员培养成效,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博士后设站单位综合评估的依据之一。三、其他事项(一)申请进入本单位同一个一级学科且由博士导师继续担任博士后合作导师的人员总比例不得超过40%,同等条件下对从事交叉学科的申请人予以优先资助。(二)资助工作时间安排。2月8日起,申请人网上提交申请材料,2月29日申报截止;3月1日至3月10日,设站单位网上审核;4月初,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组织专家评审。4月下旬,在中国博士后网站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公布获选结果。(三)所有申请材料均不得含有涉密内容。请各地方、有关部门和设站单位按照通知要求,认真组织申报,着力做好宣传,制定配套措施,进一步加强管理与服务,广泛动员优秀博士毕业生及合作导师积极参与“博新计划”。联 系 人:张永涛联系电话:(010)62335395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博士后公寓博士后基金管理处邮政编码:100083附件:1.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优先资助的研究领域2.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申请书3.博士导师推荐意见表4.博士后合作导师推荐意见表5.设站单位申报人员汇总表6.评审指标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2020年1月7日来源:《煤与瓦斯突出关键结构体致灾机制》征稿邮箱:718710799@qq.com编辑整理:刘旸审核:毕永华免责声明:图片来自原帖转载或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煤传媒,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法藏

博后网丨缺博士吗,给您推荐两位优秀博士!

博后网 专注博士(后)服务的平台博士 | 博士后 | 海内外留学人才百万人才数据库每周为您推荐优秀高层次人才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两位博士,相中的企业尽快下手哦~01Y博士职称:讲师政治面貌:党员专业:应用化学研究方向高分子化学、有机硅化学,有机硅高分子项目经理高校高层次人才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博期间参与多个有机硅产业横向项目的研发工作,有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及扎实的理论基础。目前,与高校继续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所做主要工作包括功能化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透明薄膜材料的表征和制备等。熟悉纳米材料、薄膜材料等的表征和制备。首席XRD,SEM, TEM等表征手段,且本人依托的平台有相关的仪器。科研成果以第一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等杂志上发表16篇SCI论文。02Z博士职称:副研究员研究课题光纤干涉投射三维形貌测量、包括对光纤传感和图像处理等基础性研究。研究经历1.TDLAS工业气体浓度检测 :负责调制解调电路设计,包括激光器驱动、DDS信号产生和锁相电路。2.某预研专项,负责多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同步、传输、存储和显示。3.某高速行进间系统设计,负责炮口传感器,稳像跟踪一体化分系统开发。4.某通用系统,负责其中的 SPM板开发。5.某防空系统竞标项目,负责防空视频跟踪器的开发。6.某武器战竞标项目,负责电子稳像器的开发和应用。7.某视频板生产替代,已经用于大量生产。8.某履带式车视频板研发。9.某轮式车视频板研发。获取更多人才资源,职位信息,欢迎关注博后网。

丹书

194个本硕博岗位 江西“云招聘”优势产业高层次人才

6月12日,“江西省优势产业高层次人才网络云招聘会”在南昌举行。 吴鹏泉 摄中新网南昌6月12日电 (吴鹏泉)由中共江西省委人才办、江西省工信厅举办的“江西省优势产业高层次人才网络云招聘会”12日在南昌举行,本场招聘活动主要聚焦江西航空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精尖”人才,该省68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了本硕博岗位194个。近年来,江西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推进“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产业转型迈出坚实步伐。尤其是以电子信息、航空、装备制造、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六大优势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倍增态势。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江西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1.4%,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1.1%。6月12日,江西省优势产业高层次人才网络云招聘会现场,招聘人员与求职者们线上“见面”,进行“视频群面”。 吴鹏泉 摄“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助推江西优势产业发展升级,我们依托‘江西人才云’,以网络云招聘方式组织用人单位进行引才。”江西省工信厅人事处相关负责人说道。与往日熙熙攘攘甚至有些嘈杂的传统现场招聘不同,当日江西省优势产业高层次人才网络云招聘会现场,一个单位一台电脑,招聘人员带着耳麦与求职者们线上“见面”,进行“视频群面”。“江西的发展,关键在创新,根本靠人才。”中共江西省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称,本场招聘活动主要聚焦江西航空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精尖”人才,该省68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了本硕博岗位194个。“期待广大人才与江西‘结缘’。”事实上,近年来,江西省委人才办大力深化人才改革、实施人才工程、搭建人才平台、优化人才环境;江西省工信厅大力引育各类产业人才尤其是六大优势产业人才,开展省“双千计划”有关创新创业高端人才评选,实施重点创新产业化升级工程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北航江西研究院建设,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各类平台和载体,各类人才纷纷来赣创新创业。江西省工信厅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衷心希望各位青年才俊积极上线、踊跃对接、深入交流,早日加盟江西、助力江西,在实现江西这片红土地的产业振兴发展中彰显自己的人生价值。(完)

太阳族

重庆2020年第三届“才聚汇博”人才招聘会本周六举行

6月13日(本周六),重庆2020年第三届“才聚汇博”人才招聘会暨重庆应往届毕业生双选会将在汇博人才市场举行。参会企业包含世界500强企业、上市企业、外资企业等一干名企。其中,有近30%的企业接受应届毕业生。据汇博人才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从目前的参会企业来看,涉及地产、建筑、工业、电子、制造业、装饰、物业、教育培训、商超百货、医疗健康等二十多个行业。世界500强企业旭硕科技、仁宝电脑集团,及上市公司桃李面包、宗申产业集团等参会。从招聘会整体行业来看,地产/建筑/物业/装饰和工业/电子/制造等行业人才需求较大,其中地产和装饰领域的参会企业最多,占所有参会企业的13%。从招聘岗位来看,本次招聘会涉及到的岗位众多,包括销售经理、新媒体运营、人事专员、助理设计师、电子工程师、客服、储备干部实习生、家装设计师、施工员、预算员等,主要分为销售类、技术类、管理类及部分职能类岗位。其中销售类岗位需求最多,49%的企业都有销售类岗位的需求。而从薪资范围来看,基础的技术类岗位薪资范围大多在3500~8000之间,而销售岗和管理岗的综合月薪可达上万。目前,招聘会参会企业和需求岗位仍在持续增加,求职者可通过汇博网提前了解具体的参会企业及招聘岗位信息。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林祺

巴西版

人才篇|锻造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引擎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这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人社部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快人才制度和政策创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改革激发人才活力2020年12月,北京市出台深化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两类研究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办法,首次将两个研究系列纳入社会化评价,首次实行科研人员分类评价,并规定突出贡献者可破格申报高级职称评审,获得广大科研人员好评。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020年,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继续发力,各级人社部门加快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职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2020年,人社部联合各部门出台统计专业人员、档案专业人员、船舶专业技术人员等系列职称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累计出台20个系列职称改革意见,进一步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方式,建立符合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特点的职称制度。2月份,人社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职称工作的通知》,拓宽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渠道,健全民营企业职称评审机构,完善以市场评价为导向的职称评审标准,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吸引和稳定人才。梳理优化职业资格制度,提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调整方案。研究发布3批9个专业技术类新职业。4月,人社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施部分职业资格“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的通知》。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规定要求,全面破除体制机制突出问题,将人才评价机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广东出台职称评审管理服务实施办法及配套规定,明确评审主体,畅通申报渠道,保障职称评审的公平公正。京津冀地区积极探索建立人才职称互认机制,推动人才跨区域流动更便利。职称评聘向抗疫一线人员倾斜。为更好发挥职称评价“指挥棒”作用,鼓励和引导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3月,人社部出台《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工作的通知》,分批次为3263名抗疫一线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评审认定晋升了职称。湖北实施对参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岗位晋升、人才项目评选、人才招聘引进等方面的倾斜政策。天津所有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可提前一年申报高一层级职称评审或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江苏职称评聘向一线专家和医护人员倾斜,其在疫情防控斗争一线的品德、能力和业绩表现,直接作为申报评审职称时的重要依据。疫情期间,各地援鄂医疗队员们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保卫人民健康。图为江西遂川县云岭新城医院援湖北武汉医疗队员凯旋,迎接队伍挥舞国旗向英雄致敬。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人社部贯彻“放管服”改革要求,稳妥做好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相关工作。5月,人社部印发《关于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职业资格实施机构职能调整有关工作的通知》,推动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做好职能调整,有序退出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具体认定工作,转向加强质量监督、提供公共服务等工作。7月,人社部出台做好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退出时间表和后续工作安排。大力推行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11月,人社部印发《关于支持企业大力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通知》,支持各级各类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同时,稳慎推行职业技能等级第三方认定。指导首批通过备案的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开展评价试点工作,为中小微企业职工和社会人员提供职业技能评价服务。与此同时,面向社会持续公开征集遴选社会培训评价组织。9月,印发《关于做好部门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导有关部门推荐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行业组织可继续承接退出目录后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截至目前,全国共有3700余家企业、近900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完成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备案,104万余名技能人员经评价合格,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加强技能人才评价基础工作。完善新职业信息发布制度和职业分类动态调整机制。人社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发布3批38个新职业,其中呼吸治疗师、网约配送员、装配式建筑施工员等从业人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职业特长,为疫情防控作出了积极贡献。健全职业标准体系。人社部会同相关部门发布了228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同时指导用人单位、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制定行业企业评价规范,推动成熟的评价规范上升为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各地以人才优势引领技术创新,为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注入强劲动力。图为浙江临海市华海药业专家技术团队研发现场。提速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2020年,人社部门深入组织开展各项人才工程和项目的实施,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新选拔4998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和406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新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97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境)交流等项目重点资助培养1200多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研究项目专项资助266人。2020年,中国博士后制度实施35周年。1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博士后制度实施35周年座谈会。经过35年发展,中国博士后制度从无到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博士后队伍逐步壮大,博士后工作成效显著。目前,我国共设立33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850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国累计招收博士后25万多人,期满出站博士后近15万人,已有125人成为两院院士。博士后在推动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快推进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全年举办“新能源产业技术发展”“量子科技学术前沿”两期专家创新大讲堂,相关领域的院士、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有关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和企业界、地方政府代表积极参加。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开展210期高级研修项目,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1.3万人次,开展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和岗位培训111万人次,新设20家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开展新疆、西藏特培工作,培养520名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骨干。修订出版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教材五本。9月,国家新闻出版署、人社部印发《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加强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完善留学人员回国政策措施,加大高层次留学人才引进力度,营造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创新良好环境。支持各地人才项目对接交流活动,为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创业搭建桥梁。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平台建设,发挥省部共建留学人员创业园协作交流机制作用,推动全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发展。各地鼓励技术人员投入一线,提升技能,攻克生产难题。图为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天然气处理厂技术人员在储罐现场开展技术攻关。技能报国正当时“新时代、新技能、新梦想”——12月10日—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广州举办,大到飞机修理,小到穿针引线,2557名技能选手各展绝技。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向大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赛选手和广大技能人才致以诚挚的问候。他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训,技能群英迎来最好时代舞台。2020年,人社部门用好技能大赛平台,统筹推进职业技能竞赛,加强技能人才选拔。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共设86个比赛项目,来自全国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有关行业的36个代表团参赛,共有97名选手荣获86个项目的金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举办的赛事规格最高、竞赛项目最多、参赛规模最大、技能水平最高、社会影响力最广泛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大赛。据统计,全年人社部共组织开展83项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此外,扎实推进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筹办工作,组织召开世赛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开展世界技能会旗登顶珠峰、世赛倒计时等活动,推进世界技能博物馆建设并做好展品征集工作。举办4期技能中国行活动,并同步开展世赛先进事迹报告会,搭建技术技能交流平台,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激励表彰。2020年,人社部与河北、吉林、新疆、山西、西藏以及交通运输部签署技能人才工作协议,推动技能人才改革先行先试。开展第十五届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活动,选拔566名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提升高技能人才荣誉感。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措施,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和保障等政策体系,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建强技能人才队伍。浙江印发《关于实施新时代浙江工匠培育工程的意见》,着力深化技能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江西出台《关于加快技工教育发展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最大限度营造尊重技能人才、崇尚技能事业的政策环境。四川泸县积极构筑分层分类的职业技能竞赛平台,采取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等方式,打造职业技能竞赛品牌,大幅提升技能水平。浙江龙游县组织、人社部门联合开展2020年度高技能人才直接认定评审,涉及24个工种,有效打破唯学历、唯资历的评价标准,为技能人才成长发展增添更多活力。2020年12月10日—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广州举办,2557名技能选手各展绝技。图为飞机维修比赛现场。服务大局显担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是人才工作的使命和价值所在。各级人社部门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搭平台、建载体,放手让广大人才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展身手、显担当。2020年,人社部组织实施人才服务专项行动,系统支持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服务发展、服务大局,打通人才优势向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发展优势转化通道,推动人才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奋勇投身抗击疫情一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至。人社部鼓励广大人才紧紧围绕疫情防控,解决重大专业技术课题和人民生命健康难题,把业绩贡献在疫情防控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广大医务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跟病魔较量,挽救生命。广大科研工作者加强科研攻关,争分夺秒分析病毒,加快检测产品开发,探索治疗方法,推进疫苗研发。广大技能人才发挥自身专长服务防控工作,保抗疫物资生产,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2020年,人社部门深入开展人才人事专项扶贫,精准制定倾斜激励政策,将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政策适用范围拓展到52个挂牌督战贫困县。在“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实施部分职业资格考试单独划定合格标准。发挥密切联系专家优势,深入推进“专家服务基层工作”,为贫困地区造血赋能。人社部针对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开展专家服务,实施各类示范性专家服务团103个,设立11家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举办服务脱贫攻坚为主题的国家级高级研修班50期。为定点扶贫县天镇、金寨各安排3期专家服务团。广大人才发挥专业特长,助力脱贫攻坚,把智慧和汗水洒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图为援藏医疗专家为患者实施手术。聚焦区域协调发展。8月,京津冀三地签署公共人才服务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建立区域人才公共服务清单,融合三地人才服务标准和信息化建设标准,建立京津冀高层次人才信息库,深入开展专题对接活动,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10月,第三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人才峰会在安徽合肥举办,会上发布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高层次紧缺人才需求》等,签订了人才联合培训、技能人才合作共建等协议,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广东出台支持深圳人社事业优先发展20条和支持广州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20条,进一步发挥广深“双核联动”效应,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海南自贸港建设。10月,人社部印发《关于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突出政策制度集成创新,支持海南先行先试。在人才工作方面,支持海南开展国际人才服务管理改革试点,完善国际人才评价机制,进一步扩大国际职业资格认可试点,创新柔性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设立“候鸟”人才工作站,健全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探索扩大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领域,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各地依托乡土人才振兴培训基地和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建设,加强对群众农业实用技术知识培训。图为江苏新沂市乡土人才传授花卉种植技术。编辑:刘文莉

菅井

沈阳招才引智平台引得“凤凰”来

户籍在沈阳的赵先生从小就是亲朋长辈嘴里的“别人家的孩子”。从复旦大学毕业后,他在上海从事金融证券行业,已经当了6年的金融分析师。随着在沈阳的父母年龄越来越大,为了方便照顾父母,孝顺的赵先生决定回沈就业。他通过复旦大学校友会微信群,了解到“才领东北 筑梦盛京”的招聘平台,发现现代服务产业专场招聘会中有众多知名的企业发布了高端岗位,薪酬福利也比较理想,便投递了简历,“最重要的是可以回到家乡、回到父母身边。”去年10月30日,沈阳市“才领东北 筑梦盛京”(秋季)招才引智大型网络招聘活动正式启动。此次活动历时71天,遍布全国14省和4个直辖市的196所高校。截至今年1月8日,招聘会带着丰硕的果实,回到家乡沈阳,为沈阳市第二届“才领东北 筑梦盛京”招才引智活动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最大限度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此次招才引智活动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从实地招聘改为网络招聘,沈阳人社部门打造了“沈阳招才引智活动平台”,共主办了19场“双一流”高校 8场“紧缺急需”人才网络招聘会。这不仅为全国各高校毕业生带去心仪的就业岗位,还通过招聘直播、宣传片、校园大使等宣传方式,让沈阳人才政策传遍大江南北,进一步增强了沈阳的城市知名度。 沈阳招才引智活动平台共征集千余家企业累计参与活动4400余次。经统计分析,累计设立岗位60036个,月薪8000元以上的岗位占15%,显著增加了对优质外地毕业生的吸引力。招聘岗位也呈现多元化,不仅涵盖了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服务业、机械装备、生物医药、现代建筑、机器人智能及航空等产业所需专业人才,同时也包括在沈高校、科研院所、金融类单位所急需的人才。平台也得到了高学历人才的青睐,累计收到的8076份简历中,硕博人才占25%。目前,平台已累计达成就业意向2572人,沈阳市人社部门和用人单位将继续深入洽谈对接,做好后续工作,务求让人才走进沈阳、感知沈阳、推介沈阳。在企业与人才线上“零距离”的交流平台,应聘者参与线上招聘热情高涨,与企业招聘代表通过网上远程视频等方式交流互动,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和岗位招聘情况,实现应聘与招聘的有效沟通和精准匹配。就读于成都理工大学的鞍山人小郝同学,在看到沈阳招才引智宣传片后,直言沈阳发展日新月异,政府愈发重视人才,在人才政策方面以及岗位设置上都对他吸引力十足。在通过招才引智平台向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投递简历后,小郝同学很快收到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的在线回复,并与企业进行了视频面试。像小郝同学这样的东北籍高校毕业生来沈就业意愿强烈,他们通过沈阳招才引智活动搭建的桥梁,投递简历数占企业收到总简历数的27.34%。得益于网络招聘的不仅是应聘者,各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负责人也对此次活动赞不绝口。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人资部的兰部长介绍说:“通过本次招才引智平台收到全国重点高校简历450余份,无论简历数量还是质量都超过了任何一次招聘活动,帮助企业短时间内解决了疫情期间招聘难题。非常感谢人社部门提供的平台,希望招才引智活动能长久持续下去,形成沈阳引进人才的品牌工程。”沈阳大学人事处的李老师介绍说:“本次活动沈阳大学收到博士简历20余份,通过招才引智平台提供的文字直聊、视频面试、测评等功能,已经初步达成意向10多人,平台招聘、面试、宣讲会等服务都是免费的,希望这样的活动人社部门能多组织,我们一定参加。”绿色是发展的底色,开放是发展的格局,共享是发展的目标。据了解,虽然沈阳市第二届“才领东北 筑梦盛京”(秋季)招才引智活动已经告一段落,但人社部门打造的“沈阳招才引智活动平台”依旧对所有参会单位免费开放,仍然可以免费发布、更新招聘信息。

发烧友

博揽英才创领未来 城阳打造全国人才创新创业高地

青岛新闻网11月18日讯(记者 任俊峰)11月18日,纪念中国博士后制度实施35周年青岛系列活动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山东(青岛)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颁奖典礼成功举办,880个项目经过激烈角逐,决出金奖项目2个、银奖项目4个、铜奖项目8个,分获奖金20万、10万、5万元。青春之岛,阳光之城。当下,城阳区加快建设青岛内联外通的中央活力区,勇当青岛建设创业城市的“急先锋”,打造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环境的“4+1”发展生态,擦亮“来城阳,才飞扬”人才工作品牌。2019年5月,山东省唯一的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基地——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落户城阳,正式开展博士后创业孵化扶持体系建设试点,已初步构建起集人才引进、资本支持、技术转化、产业加速等于一体的博士后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据了解,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坚持以赛引才,通过每年举办“中国·山东(青岛)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集聚博士后人才和创新成果。本次大赛共收到参赛项目880个,30个团队组项目和30个企业组项目入围决赛,经激烈角逐,决出金奖项目2个、银奖项目4个、铜奖项目8个,获奖者分获奖金20万、10万、5万元,结束后一年内在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落地实施转化的项目,还将分别获得150万元、100万元、50万元综合资助。大赛同时举行了部分博士后项目落地签约仪式,5位博士后代表与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签约。据悉,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推行“管委会+公司”机制,立足园区发展“主外”、运营公司着眼企业壮大“主内”,共同当好“大管家”,为入驻企业提供专业化招商、专业化运营、精准化服务。坚持全链条服务,政策留才,为符合条件的博士后创业团队提供相应的办公用房及工业厂房,三年内免收租金,还准备了“最高37.5万元安家补贴+信用贷+人才贷+共有产权住房”的重磅大礼包,打通产业孵化到产业加速创业链条。坚持平台思维,以赛聚才,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后,10个优质参赛项目签订了入驻园区意向协议,50多个项目确定签约意向。目前,共引进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48人,企业47家,年产值达3.5亿元。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携手城阳,共赢阳光美好未来。博士后作为高端人才,是创新发展最重要的主体,而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是其发展的最佳载体。未来,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将瞄准“全球视野、国内领先、山东标杆”的目标定位,以平台化思维聚人气、以现代化管理增财气、以双招双引提商气,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国内领先的博士后创新创业高地。

今子之言

“云上高博会”启幕发布会在京举办

新华网北京9月14日电 14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京举办疫情之下的高等教育变革学术论坛暨云上高博会(以下简称“云上高博会”)启幕发布会,聚焦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变革的趋势,共同探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杜玉波发言面向未来,如何从时代变革中洞察高等教育的新变化、新机遇、新挑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杜玉波在主旨报告中表示,要充分认识五个方面的深刻变化:一是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从原来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基础支撑作用向支撑引领并重发展;二是高等教育的体量规模从大众化阶段迈向普及化阶段;三是高等教育的结构类型从相对单一结构向多元多样化办学结构转变;四是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在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方面实现深度融合;五是高等教育的环境格局正在形成富有活力和特色的高等教育中国模式。他强调,我们要在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中把牢方向,在坚持体制机制改革中提升治理水平,在坚持服务国家需求中彰显教育使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发言“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要特别警惕,我们的身子进入了普及化,但是我们的脑子还在大众化,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还在大众化,我们的工作习惯还在精英化。”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经常会拿精英化的高等教育如何发展来思考普及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如何发展。他强调,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应该抓好四个指标:一是抓根本质量,唱响人才培养主旋律、确定提高质量主基调;二是抓整体质量,完善教育布局,做强新时代中西部高等教育;三是抓成熟质量,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四是抓服务质量,推动国家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锐实力提升。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玉以《大学与社会 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题作主题报告。周玉通过介绍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国外大学及同济大学等国内大学与社会经济发展互动的典型实例,阐释了大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会上,他还分享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杰出人才培养、大国重器打造等方面与国家战略及社会经济同频共振、协调发展的典型示范。东北大学校长赵继在主题报告中表示,多样化是普及化阶段国际高教发展的一般规律,有特色、高质量的多样化是国家和人民的时代需求,经济结构多样化是高教多样化的社会基础,深化管理和评价改革是高教多样化的路径选择。会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领导及与会嘉宾共同启幕“云上高博会”。第55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2020)将于2020年11月8-10日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据了解,自1992年至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已成功举办54届。2020年,高博会主动识变、应变,启动“云上高博会”。“云上高博会”是集线上展会、高端论坛、学术交流、校企合作、成果转化、创新创业服务和教师发展研究等功能为一体的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是校企跨界、政产学研用融合的一次全新尝试。9月15日,“云上高博会”还将推出企业直播。

坏守卫

年薪最高60万 余杭再发“招贤令” 推出66个岗位

5月15日上午,余杭区政府召开2020年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和政府高级雇员引进工作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获悉,今年余杭区将面向全国“双一流”高校和世界百强名校的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引进,共推出13类余杭区发展所需紧缺专业的60个岗位,主要是服务经济发展的综合性部门、产业平台以及部分乡镇街道的专业性岗位。余杭将面向国内产业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府高级雇员招聘,共推出区经济和信息化局产业发展总监、区科学技术局数据主管、区数据资源管理局数据总监、良渚新城规划建设主管、临平新城产业运营总监、钱江经济开发区产业服务总监等6个政府高级雇员岗位。“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要求为:①全日制硕研及以上学历,在专业对口的基础上,本科或硕研、博研阶段毕业于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重点学科或海外百强名校。②年龄在30周岁及以下(即1990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其中博士研究生,可放宽到32周岁(即1988年1月1日以后出生)。③具备报名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其他条件。“政府高级雇员”要求为:①北京、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产业发达地区的机关事业、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民营企业等单位的高层次专业人才。②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在职研究生需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特别优秀者可放宽至全日制本科学历。③年龄在40周岁及以下(即1980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特别优秀者可放宽到45周岁(即1975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④具备报考岗位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工作经历业绩和其他资格条件等。在待遇上,政府高级雇员拟实行“协议年薪制”,具体由引进单位与拟引进人选面议,根据引进人才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年薪为人民币40-60万元。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试用期满后,博研聘任为事业管理七级职员(相当于事业正科级),硕研聘任为事业管理八级职员(相当于事业副科级),并享受相关工资福利待遇。同时,参照往年清北和海外招聘有关优惠政策,引进的两类人才中,全日制博研生和硕研生在杭购房后,最高可分别申领人民币20万元、10万元的购房补助,其中博研的如认定为杭州市级E类以上人才,在杭购买首套住房可优先摇号。在引进工作安排上,目前已发布《2020年杭州市余杭区引进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公告》和《2020年杭州市余杭区政府高级雇员招聘公告》。“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主要通过综合比选方式确定引进人选,包括公开报名、资格审核、个人素质评价、视频面试、现场面试考核、体检、考察、公示等。“政府高级雇员招聘”主要通过公开报名、资格审核、现场综合考核、体检考察、公示聘用等程序。本次人才引进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报名时间从今天(5月15日)起,分别到6月10日和6月15日截止。报名人员可登录“余杭区人才引进报名系统”,根据系统提示注册个人信息、上传相关资料,完成报名。本次人才引进工作计划在7月下旬基本完成。事实上,面向全国“双一流”高校和世界百强名校的高层次紧缺专业引进人才,已不是余杭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首战。2018年以来,余杭先后开展了面向清华北大招聘党政机关储备人才、面向海外百强名校招聘政府雇员等工作,累计引进“清北人才”116人、“海外人才”38人。今年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引进和招聘政府雇员与往年有何不同?据介绍,之前招聘政府雇员主要是面向海外境外世界百强高校的毕业生,今年主要面向国内的产业发展地区,包括北京、长三角、珠三角,招聘岗位也非常明确,主要是设计部门的总工总经理、产业平台的产业运营,规划建设方面的主管,对专业性的要求更高,对工作经历的要求更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