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延期毕业的博士生:规定在核心期刊上发三篇论文,我一篇都没有!幻夜

延期毕业的博士生:规定在核心期刊上发三篇论文,我一篇都没有!

前段时间,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吕建教授公开表示,在2012年的时候,国内有40%的博士生无法按期毕业,现在这个比例大概是65%,有些三年制的博士生读了八年都毕不了业。吕教授的表态刷新了人们的认知,之前很多人以为接受不同学历层次教育的高校大学生基本都能按期毕业,博士生按期毕业率低些,却也不至于低到这个程度,特别是“翟博士事件”的发生,让大家普遍有种错觉:博士文凭太好拿了,名校也不过如此!其实这是个别事件,也是一个不正常的情况,无法代表整个博士生教育的现状。客观地说,正是因为有很多博士生无法顺利按时毕业,却有人能随便混个博士文凭,才引起了众怒,导致事情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南京大学校长所说的65%博士生无法按期毕业是一个总体上的估计,具体到每个学校、每个专业又有区别。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学校每年招收三百一十名左右的博士生,大概有六成能按期毕业生,不过,2018年延期毕业的博士生占比相较于2017年增加了10%。与南京师范大学相比,南京理工大学能按期毕业的博士生占比就要小很多,数据显示,南理工每年招录博士生五百多人,能按期顺利毕业的仅占四成左右,也是说约60%的博士生无法按期毕业,这个比例与吕校长所说的已相当接近。南大、南京师大、南理工,亦或是其他高校,虽然延期毕业的博士生占比有区别,但总体上都呈现出延期毕业博士生占比逐年升高的态势。南京大学商学院某专业一位延期一年半时间才毕业的同学说,“我们学科小组的十几个人,没有一个可以在规定的三年制期间毕业,通常都需要延长两到三年,达到八年的也不是少数。”博士生无法按期顺利毕业与高标准的毕业要求有很大关系。根据学校规定,博士生需要在核心期刊乃至学科顶级期刊或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有些院校或指导教师还会在学校规定的基础上加码,由于顶级期刊、核心期刊数量有限,而博士生人数却一直在增加,发表文章变得越来越困难。博士生两三年发表不了一篇文章的情况并非个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位在读博士生表示,学校规定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三篇论文,两年多过去了,自己却一篇都没发表,延期毕业差不多是一定的了。他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国内核心期刊数量有限,而博士生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加上延期毕业的博士生,人数已相当多,大家都需要发表论文,供求关系严重不平衡,很多博士生无法按期毕业实属正常。博士生无法按期顺利毕业的另一个原因则与导师有关。某高校一位在读女博士生说,自己的导师带了十几个博士生,导师指导学生是指望不上的,科研、论文全靠自己,因为没有人点拨,很多时候绞尽脑汁也达不到预期效果,这种状况下不延期毕业才怪!由于很多博士生导师身兼数职,仅是行政事务和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就够忙的了,不说指导学生,恐怕连自己的科研项目都很难挤出时间参与进去。另外,国内博士生导师与欧美等国博士生导师有很大不同,国内博士生导师相当于一个头衔,而欧美等国博士生导师仅仅代表具有招收博士生资格,有科研项目的老师才可以招收博士生,才可以称之为博士生导师,没有项目的老师就没有带博士生的资格。国内则不同,只要有博士生导师头衔的都可以招收博士生,至于有没有项目、项目含金量有多高,并不在考虑范围内。博士生导师没有科研项目或科研项目含金量不高,他们所带的博士生又怎能产出高质量的论文呢?当然,博士生延期毕业跟个体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有些人读博是为了提升学历层次,其实不太适合搞科研。也有些人觉得自己适合搞科研,结果却事与愿违。相关部门也了解到这个情况,2019年2月底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就有关于“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落实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的描述,部分高校也已先后出台了博士生分流政策。博士生延期毕业,既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主观上的原因。因此我们既要对招生环节、培养环节进行改革,也要照顾延期毕业博士生的个人感情,将分流政策较好地执行下去。

猎与杀

中国有多少博士,博士待遇年薪百万难不难?

2019年9.26日,小西刚给课题组的3个博士新生、1个博士后添置新的台式机,便于他们处理数据和撰写论文。近5年,我们课题组的博士招生人数变化不大,大约是3-4个博士生/年。部分朋友听闻的"一个博士生导师每年带几个博士生"真的很少见。但是,我们专业、所在学院、整个学院的博士生招生人数却是有显著增长的,因为每年都在引进新的青年教师(博士),同期也有不少教授遴选为博士生导师。这也是不少学者常提到的"研究生扩招",换句话说,也是不少人有所感觉的"学历贬值"。之前,我的导师曾说过:要是我们提升学历的速度赶不上学历贬值的速度,硕士生、博士生就白读啦!比如,你读研3年、同学工作3年,要是不努力,单单"混"个硕士学位,那么读研带来的变化将达不到你的期望。1.我国有多少博士?博士:博士研究生通过在校学习与研究,完成课程学业与学位论文的撰写,经论文查重、外审等流程后,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并被校学术委员会授予博士学位的人。也许,上面关于博士的定义有点拗口,通常的说"已取得博士学位的人叫博士"。同理,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叫博士生。不过,便于称呼、简化,通常也将在读博士生喊为"××博士"(更加顺口)。我国有多少博士的数据每年都在快速增长,因此往往统计的不太准确,比如每年6、12月有2批博士研究生被授予博士学位。以教育部2019年7月发布的《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为例,其中:2018年招收博士生9.55万人,在学博士生38.95万人,毕业博士生6.07万人。自我国1978年培养第一批18名博士生(上图)开始,博士生招生人数持续在增长(增长率有不小的浮动)。2013年11月,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在论坛介绍中提到,博士生招生快速发展,实施研究生教育35年来,已培养逾50万名博士人才。2014年之后,我国每年博士授予人数大约在5.5-6.0万人左右,以最大数据估算即:50+2.5(2013年下半年)+6+6+6+6+6+3=85.5万人折算上之前"逾50万人",截至2019年9月,我国已培养的博士约为90万人左右。之前,小西也提到2018年博士招生9.55万人,毕业仅有6.07万人。这个比例(63.56%)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约有2/3的博士生4年学制内无法正常毕业(延期)。因此,我建议不要盲从读博。2.博士现在的待遇水平如何?博士的待遇放到个体上,差异性非常大。博士常见的几个求职选择:① 留高校、研究院所做一名科研工作者。比如,进入高校做教师(青年教师=青椒),普通大学讲师引入的话,待遇在10-12万元/年;"双一流"大学特聘副教授、教授引入的话,待遇在24-30万/年。当然,诸如"青千"、"优青"等高层次引入的话,待遇可达到50万元/年以上。除了工资的基本收入,还有可观的安家费(或给套房),如根据人才层次15-100万不等。同时,为便于科研工作,会配套不低的科研启动费,如不少高校是30-60万/人。优秀的博士,甚至可以和单位"谈条件",如解决配偶工作(如进财务、图书馆等,有编制)、解决孩子读书难题(如入学单位配套优质中小学、幼儿园等)。在地方引入博士时,会给予一定的住房补贴,如长沙是1.5万元/年;直接落户或给予较高的落户积分等福利。② 进入企业,从事研发等工作。之前,华为发布的一则通知激发不小的争议,其中关键的是给予博士200万的年薪。我记得一个HR曾和我说过一句话:你想要百万年薪,没问题、真的不多,只要你值这个价,那公司就捡到宝了。而且,能拿这样的年薪,需要付出的努力和承受的压力同样不小。不过,小西熟悉的几个博士进入企业的,待遇都是不错的,待遇基本上达到20-25万/年。其中,大部分博士工作几年后就"跳出来",自己创业。另外,部分博士会选择考公,待遇的话和单位、定职有关,待遇的话并没有额外的增长。不过,在很多单位,博士工作努力、成绩出色的话,有更大的提拔机会(成不成还得综合参评选拔)。如今,博士的总体情况是"博士仍然稀缺,重在提高质量"。也许,不少博士单工资收入不高,部分科研成果好的博士年终绩效(科研奖励)是非常高的,去年我们一个优秀同事年底拿了30多万。年后,就看到她换了一辆新车。但是,双非大学等普通院校的不少老师没有足够的课题和经费,也发不出好文章的话,单工资收入真的不高,扣完各种费用后到手四五千/月的博士不少。看了博士的人数和待遇,你还有想法读博吗?

参议员

博士生导师同期指导多少研究生,数字超乎你的想象!

2019年10月12日,有个家长给小西留言:小西老师,您好。想问下,我的孩子今年读研,他的导师是博导,带11个研究生合理吗?博士生导师,简称"博导",是某个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学者、教师等。和"教授"、"副教授"的职称评定不同,博导遴选不是职称也不是荣誉称号,倾向于是一种工作岗位、资格。换句话说,博导才可以知道博士生开展工作。我读博时专业内就有个老师,做环境规划方面,更多的是做些规划类课题和上课教学。博导有对应的博士生培养考核,她评上教授后几年内都没进行博导认定。和表面的分光不同,导师名下有博士生后,自己面临的压力很大。通常,工科类不少专业一个博士生"烧"掉几十万科研经费后,才能出几篇不错的论文,并顺利毕业。因此,在不少大学内,经常有教授非博导、博导非教授等情形。这也是导致不少朋友经常将教授和博导混淆的主因,的确大部分教授都将成功遴选为博导。1.教授非博导职称评定为教授后,需要经过博导遴选、校学位委员会投票2/3通过。不少导师职称晋升为教授后,时间已错过当年的博导遴选、得下一年。或者,部分导师学生指导、在研课题、学术业绩等指标长期不符基本条件的,仅仅是教授级硕士生导师。2.博导非教授和之前的博导遴选不同,不少知名大学早已放开"博导是正高"的限制。学术业绩突出(如获批自科面上等)、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副教授、走"特聘教授"渠道引进(尤其是"青千")的年轻博士等都有机会遴选为博导。当然,不同学校遴选为博导的条件差异性很大,双非院校博导遴选的"个人材料"甚至达不到985大学硕士生导师遴选的标准。要想搞清楚"一个博导带11个研究生合理吗?"的答案,就得知晓一个博导每年可以指导几个研究生,按学制进行推测数字"11"是否合理。研究生包含硕士生、博士生。1.博导每年可指导的硕士生。之前,小西就有提到过,教授职称的博导每年约指导2-3名硕士生(副教授约1-2个硕士生/年),基本是优质推免生为主。按大部分硕士3年学制推测,一个博导同期在指导的硕士生可达到3-9名。硕士生基本每年都会招满,主要是考研的人数非常多,如2019年就有290万报名、80万人调剂。按政策,"十三五"期间硕士生也在扩招,相信这也是很多2020年考研学生最想听到的信息。之前的3:1的报录比,如今已达到4:1,四个人考研淘汰三个啊!2.博导每年可指导的博士生。985大学等名校的博士招生2015年之后,已经开始紧缩。和之前每个教授每年指导3-5个博士生的时代不同,如今博士生招生严格量化。如今,每年的博士生招生计划,会根据上年度的学术业绩(论文、项目到账经费、人才帽子等)进行分配,普通教授基本都是年均分配1个博士生招生指标,少量可以招2人。按博士学制4年计算,一个博导在指导的博士生可达到4人以上。另外,博士生延期、优秀推免生直博等都会增加博导在指导的博士生数量。当然,运气不好,当年也可能招收不到博士生(没人报名)。3.联合培养的研究生。不少科研平台好的大学,课题合作之类中的一些其他院校会将自己的研究生送过去联合培养,不占据这类学校博导的学生指标。综上,简单的推算下,一个博导同期指导11个研究生真的不算多。类似这样的博导,我就有认识不少,更多的是学生间的"老带新"、"博士带硕士"。毕竟,博导、博导,重点是"导"而不是"教"。其实,做科研大部分导师都会归属于某个团队/课题组,优质的博导可能是课题组带头人,也可能是某个成员。就我所知,高校内大的课题组有十余名梯度合理的导师(教授、副教授、讲师、博后都有),上百人研究生,彼此间可能都不太熟悉;小的团队也有3-4个导师,二三十人的研究生规模。相对来说,一个博士生导师指导11名研究生,问题不大,关键是有没有足够的课题和经费支撑这些研究生做自己想做的内容。读博后,很多人会有些感悟:导师仅仅是大方向的控制和给经费,自己摸索、学习、成长才是最重要的。你读研读博的导师,名下有多少研究生呢?

矩阵化

一位博士生导师,带了11名研究生,合理吗?能指导好学生吗?

作者按:有位读者朋友来信说,他的导师是博导,带了11个研究生,这个情况合理吗?针对这个情况,我们今天来谈谈。一位博士生导师,带了11名学生,估计很多人一看就觉得不合理,其实合理不合理,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从一般意义上讲,导师并不适合带太多学生,很简单的道理是,一旦学生带多了,时间和精力就顾不过来,很难指导好学生,这样对导师和学生其实都不利。然而,为什么会出现一个导师带10多个学生的情况,而且这样的例子还并不少见呢?关键就在于,10多个学生具体是什么情况。比如,我的导师,就带了差不多10名学生,看起来很多,具体一分析,可能就会得出相反的结论。我导师就是博导,带的学生中,既有博士生,也有硕士生,其中,博士生有4名,分别对应博一到博四,每个年级1名(之前有延期的还不计算在内);硕士生有5名,都是学术型硕士,包括新招的研一的1名,研二的2名,研三的2名,所以我导师总共指导了9名学生。本来他可以在今年招收2名博士生2名硕士生的,就是考虑到学生已经比较多了,才分别缩招了1人。多吗?看起来确实很多,其实每年只招收了1-2名硕士生,1名博士生而已,这在很多高校里面属于司空见惯的。具体到这位读者的问题,我们可以分情况分析一下。1、如果这位博导带的研究生既包括硕士生,也包括博士生,参考我导师的情况来看,其实并不多,也就是每年招收1-2名硕士生、1-2名博士生而已,属于常见的情况,完全可以指导好自己的学生。2、如果11名研究生仅仅是指硕士生,而且有可能既包括学硕的,也包括专硕的,可能就是每年招收了1-2学硕的,1-2名专硕的,因为可能还带了博士生的,数量确实就比较多了,确实有点不太合理。这么多学生,导师肯定很难指导得过来。不过这种情况,在一些大牛导师身上,也不算罕见,导师重点指导的,往往只是博士生。硕士生,学硕可能会指导稍多一点,专硕可能都不怎么管,虽然不太合理,但大牛导师课题多,博士生完全可以带硕士生(特别是学硕),通过在做课题的过程中提升,再偶尔得到导师的指导,其实学生的培养质量也不见得就不高了。3、如果是导师一年就招收11个研究生,这个肯定就很不合理了。不过这样的情况,在10多年前可能会存在,现在很多高校对导师都实施的是积分制,导师每年能招收学生的名额,取决于自己的积分情况,这往往对招生名额有很大的限制,一般不太可能出现一年招收这么多学生的情况。导师能招收多少学生,不但取决于自己的业绩(积分情况),往往还要看学生是否愿意选择自己。一个能带很多学生的导师,往往自己都是大牌教授,学术能力强、名气大、成果多,因而能招收的学生名额也会较多,学生们还会踊跃争相成为他的学生,往往是导师挑选学生,而不是无人愿意选择导师。遇到这样的导师,就要谢天谢地了,还需要去考量导师学生多了合理不合理的问题吗?

判教

博导招收博士生,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学生么?

2019年11月26日,小西感觉这个时间点考虑明年的博士生招生,时间有点紧张。相信80%左右的博士生导师已有确定录取的意向学生,所剩指标已然不多。在博士生招生的几个渠道中,申请-考核制已取代之前的统考招生。42所“双一流”高校中,仅剩下的西北工业大学也将在2020年采用申请-考核制。尽管申请-考核制不被很多家长和考生喜欢,但是真的是大势所趋,只能被动适应。有心读博的同学得提前准备。申请-考核制简单的说,就是递交个人材料,如科研成果、专业成绩、英语六级等,经过学院审核后进入综合选拔阶段(专业面试)。通过考核后会直接公示名单,个人提交的材料没问题后,才算是完成录取工作。相比之前的统考,非常节约时间,不再用准备英语、2门专业课的课程考试。在这个过程中,导师的主导权再次放大。说得透彻些,就是通过材料审核后,导师想要就能录取。当然,绝大部分导师都会劝退其他有意跟他读博的考生,提前告知考生自己今年的招生名额已有人选。因此,在沟通博导的过程中,外校考生才非常关注“博导是否优先考虑自己学生?”的问题。而在我看来,了解清楚这一点是非常有必要的。事实上,让考生们关注“内外有别”的原因还有如今博士生招生指标的缩减。相信有心读博的考生会有这样的感觉,打开某个985大学的博士生招生简章一看,绝大部分导师一年仅有1个博士生招生指标。之前,小西也提过我们读博时,不少博导一年招生三四个博士生,甚至挂名七八个的也有发生。一是当时遴选为博导的人少,二是校内博士招生指标分配有点乱。如今是严格按高被引论文、进账科研经费、重大课题需要等量化分配。就我个人的经历和了解来说,博导招生通常的途径有:1.鼓励每年的优质推免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直博)。不同高校规定有差异,很多学校对于直博学生不计入导师当年的博士生招生指标,仅算作硕士生招生。加上,直博阶段的课题研究连续性好,导师用心指导的话容易出成果。因此,很多导师都“喜欢”鼓励自己的学生直博。2.鼓励课题组内的学生硕博连读。这里提及“课题组”而不是导师自己,是因为导师在高校内基本都会归属某个团队,甚至是自己作为PI(学术带头人)有自己的团队。所以,课题内的学生都算是团队内“自己的学生”。之前,相信很多学生都会遇到课题组内部分硕导的学生,非常具有科研潜力,研二硕博连读后转到团队内其他导师名下(依旧是之前硕导指导)读博。3.课题组已毕业的硕士,回来读博。毕业学生回来继续读博在我们身边很普遍,而且之前导师也比较了解,往往也不会拒绝。比如说,我们专业去年招的博士生中,就有4个是之前毕业的硕士生。在工作2年后,发现在单位没前途和上升的空间,或者说不是自己期望的生活,就想通过读博来改变。这类博士生,不少是已婚或有小孩的,家庭生活压力大。为了早点毕业工作养家,读博期间动力足,刻苦勤奋,出成果非常快,往往比较受导师喜欢。4.外校生源。在外校生源中,一部分算是“关系户”。比如说,其他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推荐,如“某某导师,您今年有博士招收指标吗?我有个硕士生非常有潜力,之前发了3篇sci论文。”。之前,小西在群内多次看到这样的推荐信息,甚至在学术会议现场带着自己的硕士生去见博导推荐的。剩余一部分就是通过邮件、电话沟通,通过自己之前的科研成果打动导师的。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难的。毕竟,一些学生可能因为本科、硕士院校双非而被申请考核制的初审拒之门外。相信看完小西聊的这几个博导招收的途径,就会明白博导招收博士生中肯定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学生。之前,部分博导将自己的博士生毕业后留在本单位,被称之为“近期繁殖”,如今已经不算常见(除非是非常优秀)。最后,小西想说有心读博,可以试试中科院体系或者其他的一些研究院所。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加油!

赶尸人

中国每年有多少博士毕业生,博士过剩了吗?

博士是我国学位体系中的最高学位,拥有博士学位意味着一个人的能力已经从实习阶段进入了学术阶段,博士也是我国科学研究未来的“主力军”。而每年我国大约有5万左右是博士毕业生,这基本上和美国差不多,大约是硕士毕业生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如下如是各个地区研究生毕业人数。2016年博士毕业生人数由上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博士毕业生分布和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是相似的,北京、江苏、上海三个地区每年的博士毕业生人数最多,其中,近半的博士毕业生来自这三个省份。当然,就博士毕业生来说,在很多“省份”仍旧是“稀缺”的,比如重庆、河北、河南、福建、云南、江西等中西部地区,每年的博士毕业生也就几百个人。为什么要读博?首先,对于很多名校的毕业生来说,硕士和博士的待遇实际上是差不多的,而且读博还需要多花3-5年的时间,对于单身女青年来说,读博是一个艰难的选择。然而,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会选择读博?一是理想和情怀。从小学开始,我们的理想随着自己的长大而慢慢“变小”,从开始的科学家、发明家,到现在只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理想在随我们越来越远。而当硕士毕业,似乎儿时的理想又离我们如此的近,而读博让你走上学术之路,从此踏上实现儿时理想的舞台。二是现实让我选择读博。对于很多普通大学的硕士生来说,有些不吃香的专业,毕业后不上不下,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如果家庭不算富裕,毕业后买房买车又是一个困难的问题。而读博毕业到高校,一套安置房,解决配偶工作等等,足以吸引大量的人选择读博,当然,随着博士毕业生的增加,这类待遇正在缩水,中西部可能还有,东部高校、科研单位引进博士可能这类待遇少了。中国博士学位含金量多高?实际上,我国很多的学历学位并不被国外认可,甚至港澳台的也不承认大陆的很多文凭。那么我国的博士含金量有多高呢?小编没有找到很好的例子来说明,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各大高校人才引进的要求来看,起码我们自己的大学,对自己培育的博士认可度是不高的。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等国内一流名校,人才引进基本上只要一些国外的名校,自己培养的博士基本上很难直接留在本校,只能到国内的二流大学,继续做科研,而二流大学的博士,只能去三流大学,三流大学的博士只能去九流大学了。我们虽然博士毕业生和美国相当,但含金量就差了一大截,这与我们的博导制有关,导师带的博士越多,自己的“收益”也会越多,就如曾经有一个博导一同时带了47名博士,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中国博士过剩了吗?犹如前文所说的,我国博士学位的含金量参差不齐,那么我们的博士过剩了吗?从数量上看,我国是一个产博的大国,每年博士毕业生超过5万人,这和美国是相当的,但从质量上,还有差的比较多。因而小编认为,从数量上看,我们的博士实际上已经过剩了,但从质量上看,博士仍旧还是稀缺的,不然我们的那么多名校为什么不招自己的博士呢?反而还要大量的外国“博士”?

开以阴阳

博导给博士新生的几条建议

1. 交流,做一个不寂寞的博士刚刚加入实验室时,感觉好像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尤其是如果你的项目没有合作者时,会产生这样的感觉:成功或失败你自己说了算。虽然有这样的感觉,但是你并不孤单。你的导师、师兄师姐会激发你的想象并给出他们的建议。别人也许能够通过模拟测试来优化你的实验。但你必须主动点,别指望别人知道你需要帮助或指导。和你实验室同伴聊聊,给项目相关人员发电子邮件,并作计划安排会议讨论。交流,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快乐。正如新秀候选人赵斌一样:科研是快乐的源泉,交流让我时时刻刻有灵感的火花。2. 常看专业领域的杂志来获取灵感和想法在弄明白怎样开始一个新项目或解决一个问题时,首先和导师或研究生初步讨论一下。但别指望他们知道所有的答案,有可能连一个答案也没有。而多看杂志则是一种很好的途径。杂志有很多种,和你研究领域相关的杂志每年都有新的文章。先找到和你研究领域最相关的杂志,可以通过书签或内容聚合器收集起来(比如Mendeley)。每周花点时间,通过标题来大致浏览下有没有值得认真研读的。另外,阅读时,别认为里面写的都是正确的或适合你的工作。但最最最重要的事情是:根据你自己的经验判断哪些研究者的建议是合理的。正如新秀候选人虞鑫的格言一样:“独立思考,不要随波逐流。”读博士,需要培养的就是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3. 勇于面对错误,那只是你学习成长的一部分当你开始在实验室里工作,即使你有经验,但不可避免地要学习(甚至开发)新的技术、模拟或编程,那是你工作的一部分。你肯定会犯愚蠢的错误,甚至经常犯。如果你脸皮薄,那得动作快,不管是在样品上制图还是调试代码。科研是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如果你为每件小事感到沮丧,一个月后就会想放弃。在两年半后,即使我学到了新的东西,仍有过放弃的念头。不过我做了个深呼吸,继续作笔记,继续尝试。最终,你会拥有发达的身体记忆(或模式识别)去处理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如何推进。学习曲线呈现为指数,用不了多久,别人会向你请教。正如水利系的周沙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道尽了科研工作者的心声。4. 不要害怕不确定性别害怕偏离你的计划,勇敢的接受不确定性。那些在你感情、工作和生活上表现出不确定性和高风险的东西往往都是很Cool而且很值得你尝试的。其实偏离计划的事情,往往可以帮助自己打破“舒适圈”。很多人会选择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当然这些事情不会带来太大的负面情绪与结果,然后反思这个过程,个人的成长还是蛮大的。所以,尝试你没有尝试的是一种进步,有时候也很Cool!你看新秀候选人付洋洋说:“可养没有确定的答案,我矢志追寻”。是不是也很cool呢?5.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今天比明天更重要做学术不能朝三暮四。潜心规划,向你认为最好的目标大胆进发,要知道,很少有所谓完全“正确”或是“错误”的决定。因为它们只不过都是一个让你的生命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台阶。有了大大方向之后就要善于抓住那些中途闪现的灵感,说不定那就是你进阶的敲门砖。你知道清晨四点的清华是什么样的吗?我想他知道,不信你看。6.体现生命价值书读到博士,难免也会落入俗套,往往太在意他人的评价而忽略了自己最真实的需求。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外面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挺有意义:“里面只有别人,没有自己”,真正地忽略了别人的评价。其实,我们在生活的道场中要认真地反思与修行。外面只有自己,没有别人。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做自己认为是对的、是好的事情,上帝会给你一条光明的前程。你说这是不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另一种注解。7.正确地面对“不”学会重新认识拒绝。当你努力想要成为领导者或者建立公司的时候,人们会经常告诉你“不行”。但是与其把这个NO视为事情的结束,不如把它看作一个寻找原因的机会:你是不是找了错误的人?你是不是还没有展现出你具有承担这个新责任的能力?水滴石穿,NO会变成另一个等待、学习和再次尝试的机会。

香堇

6年发表20多篇重磅论文 27岁博导带博士生只比自己小3岁

日前,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院长欧阳宏伟发朋友圈:“27岁的刘琬璐老师应该是目前浙大最年轻的独立研究员,医学出身的她这么年轻就是博导,在全国都非常稀少。入职后,她很快进入导师角色,很有‘教授范’。”这位被欧阳宏伟点赞的刘琬璐201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之后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进行博士、博士后研究,6年内发表20余篇国际权威期刊论文。今年,刘琬璐回到母校,从学生变成了博导,并且成为浙大最年轻的PI(独立研究员),曾经觉得当老师费时费力的她,现在已经适应并爱上了这个新身份。同时进行多个课题研究6年发表20多篇论文2013年从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毕业之后,刘琬璐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进行了5年博士研究、1年博士后研究。这期间,她在Science(《科学》)、Cell(《细胞》)、Nature Cell Biology(《自然细胞生物学》)、Cell Stem Cell(《细胞amp;干细胞》)、PNA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共20余篇,论文被引用量多达500余次。“刘琬璐是国内非常紧缺的交叉型科研人才,学术成果非常丰富。”欧阳宏伟对姑娘赞赏有加,一般来讲,成为独立研究员至少要有3~5年的博士后训练,而她只进行一年博士后研究,就被引进成为PI、担任博导。能有这么多的产出,刘琬璐说这和她身处很好的研究环境有关。“在这些国际期刊上发文一般需要3~5年的研究周期,我经常同时进行多个课题。”但对她而言,寻求真理、探索科学奥秘能带来最大的快乐,她形容科研是“让她止不住想念到失眠的对象”。记者了解到,刘琬璐的研究领域是表观遗传学。“表观遗传其实就像是DNA带上的一些帽子(修饰),因为这些修饰,即使DNA相同,细胞最终的命运也不尽相同。”刘琬璐举例道,人体所有的细胞都从同一个细胞(受精卵)中分化出来,其DNA都是一样的。但是有一些细胞却分化变成皮肤细胞、神经细胞,甚至有些细胞变成肿瘤细胞。近年来,刘琬璐在表观遗传上有众多发现,比如因为体内外环境的不同,体外人工培养的胚胎干细胞跟体内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表观遗传并不相同。刘琬璐希望深入了解细胞命运是如何通过表观遗传调控,并想要开发能精准编辑细胞表观遗传的工具,“在未来,或许我们能更加安全、有效地在临床上将干细胞用于器官的再生以及疾病的治疗。”她16岁参加高考因汶川大地震改志学医刘琬璐5岁上小学,10岁上初中,16岁参加高考。而高考那年,正好是2008年,她的家就在四川成都。2008年汶川大地震,刘琬璐所在的学校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只停课两三天,就恢复了复习。“那段时间,我觉得整个世界都是黑白的,没有任何色彩。”发生在身边的地震和电视中触目惊心的灾后场景永远印刻在了刘琬璐的心中。经历过这场地震,让高中时从没考虑过学医的刘琬璐,最终选择报考浙大医学专业,“这是时代给我们那代人的印记,当年很多同学都选择了学医或是学建筑。”对刘琬璐而言,选择学医其实还和她的家人有关。高三时,刘琬璐的母亲患上了一种罕见病,一直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只能保守治疗。“医学界很多疑难杂症都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这也是我选择做研究的原因,我希望通过基础研究去改善这一情况。”明确未来方向后,刘琬璐很快就加入了老师的实验室、课题组,开始了科研之路。刘琬璐现在已成为浙大年纪最小的独立研究员,拥有自己的独立实验室,能够独立决定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经费使用、人事安排,也有了一群称呼自己为导师的学生。(通讯员 李荣炜 刘苏蒙 记者 王湛)

老生

90后梗王袁隆平上热搜,吐槽带博士生太累!做博导真的很累吗?

这两天,#90后梗王袁隆平#的话题冲上热搜,被网友热议。其中让网友热议最多的是,袁老说他博士生都关门啦,不带了。记者问为什么不带?(图片来源:小央视频)袁老吐槽带博士很辛苦,要指导搞实验又要修改论文,会“死脑细胞的”!袁老还用一系列微动作表示了带博士生有多累。网友们热议@一片泛黄e银杏叶:愁到抓头的动作实在是太可爱了。@今日宝藏:这视频看着好萌哟,哈哈哈,袁老抓头的动作感觉好嫌弃带学生呐。@一堆羊腿:太可爱了,挠头的动作可以看出这届学生真难带了。@爱吃蜂蜜的维妮妮:袁爷爷真的太可爱了!!被学生愁到挠头。@吸天地之欧气的好运锦鲤:我教授估计想起我也挠头。……话说,博士生到底有多难带,做博导真的很累吗?今天咱就来说说这个话题。博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应是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教学科研人员,其学术水平在国内本学科领域内处于前列,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般为教授职称,也有特别优秀的副教授、讲师担任博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的主要工作根据博士生学习的定位,博士生导师的主要工作不在于为学生开出几门课,而在于引导学生学习。或者说,导师的主要工作不在于“教”而在于“导”。1、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这是进入博士生学习和研究的一个前提性的条件。由于博士生自身学科背景、学术水平的差异,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工作极为重要。没有对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研究状况的基本了解,不熟悉本学科的学术规范,不会运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出和解决问题,博士生的学习和研究就没有一个科学的基础。2、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高其研究能力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主要途径,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把读书、思考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提升学术品位和研究水平。不久前,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倪冰冰走红网络,人们在谴责倪冰冰不当言论有损失师德的同时,也初步感受到了博导的一些辛苦和无奈。博导,听起来是很光鲜的名词。但是深入了解你会发现,博导的压力是很大的。作为博导,能够招收到几个得力的博士,对博导来说是非常幸运的事情。如果招到的是高分低能的学生,博导的压力就非常大了。网友@yuanxi里:记得我读博士的时候,导师这一届共招了3个博士。其中一个博士还是我读博士学院的在职老师。结果是,我是如期4年毕业,一个申请转导师转走了,另一个在职教师最后竟然没有毕业,被取消了学籍。导师面对这种情况也是没办法。网友@liujin苏:作为理工科博士大部分需要在实验室做实验,做实验不仅需要大量的精力投入,还需要对实验的精心设计和处理。对于不能专心做实验的学生,导师也是很无奈的。都是成年人,既不能打也不能骂,只能用毕业来威胁,但还是有些学生仍然是无动于衷。网友@小柿子树:其实导师也是有科研压力的,很多人以为导师都将成果让学生做了,自己只等到秋天摘果了。实际情况却是,导师虽然没有在一线和学生一起做实验,但在关键时刻都做出了很重要的指导。告诉你方向,告诉你方法,告诉你理论,学生主要的工作就是实施。我觉得是方向和方法比实际操作更重要。网友@shenqun:有些学校还实行博士津贴由博导提供。也就是一个博士一年最少2万块的津贴,再加上外出开会、调研、发文章的版面费,基本上都由博导的科研经费中开支。因此,我们很多博导的主要工作就是接项目,申请课题,因为只有这样才有经费招博士,才能出成果。真的,导师没有大家想的那么轻松。复旦大学教授马臻曾有一篇文章介绍,为了让课题组正常运转下去,导师就得不停地申请科研项目。申请科研项目很辛苦,竞争也非常激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命中率只有20%~25%。为此,他需要阅读大量文献,在寒假里每天七八个小时坐在电脑前绞尽脑汁构思项目申请书,写得“简直快吐了”。然而,项目评审人不但要看项目申请书写得好不好,还要看这个课题组有没有好的资质和成果记录。因此,为了申请到科研项目(也为了让学生能顺利毕业),他需要带领研究生不断地做实验、出结果、发论文。即使申请到了某个科研项目,也不能停歇,因为项目需要成功地结题,导师也需要新的科研成果来申请下一个项目。不明真相的人总以为导师每星期上两三门课很轻松。但其实,导师的工作压力非常大。往往早上一打开电脑,就收到好几个电子邮件——学术期刊编辑邀请审稿,系领导催着整理文书,学生发过来论文稿,系办工作人员让填写各种表格……还要上课、备课、指导研究生、申请科研项目、写论文、参加各种会议、做各种杂事……以一个典型的工作日为例,2016年2月26日,他从早到晚依次做了几件事:1)审一篇《催化学报》稿;2)改小林的论文;3)与小王讨论;4)修改一篇《科技导报》稿件;5)改小崔的论文;6)审另外一篇《催化学报》稿;7)备课。很多时候,他在办公室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干完活,人已经精疲力竭。看到这里,真想说一声“导师,您辛苦了!”!

段子

博士扩招困局:导师抢学生,到底是导师多了还是博士生少了?

图片来源:pixabay*来源:考博圈(ID:kaoboquan100),编辑学长前不久,学长推送一篇:破记录!今年博士招生规模或突破10万人,硕士将达100万人,引起博友热议,大概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持反对意见,担心扩招破坏教育生态平衡,导致博士含金量下降。@Craig:反对博士扩招,经济凌驾教育,破坏教育生态的行为应当受到谴责@WL:为什么我考上本科,本科扩招了。我考上硕士,硕士收学费了。我读到博二,博士扩招了。请用点赞告诉我我不是一个人?@under canvas:不提高教师质量,不优化当下学生培养机制的扩招毫无意义@凭着一股恶气坚持学习的王小兔:今年考博,拒绝扩招一种是支持态度,扩招是国家战略需要,大势所趋,只要宽进严出,就不存在问题@艾希ICY~:希望博士扩招,我想上岸读书。@Matt:博士扩招要保质保量完成。记得有次在德国开会,和德国几个教授刚好一桌,聊起国内本科生发文章很厉害的事情。老外在点赞之余,问了一句闲话,本科硕士发10多篇一作,有时间系统学习吗?当然,出于礼貌,马上圆场说,中国人口多,smart guy可能比较多。到底是smart guy比较多还是machine 比较多,可能需要我们认真交出答卷。博士硕士扩招是战略需要,具体的方针和政策决定能不能铸成利剑,看好未来。@大西瓜:博士要大量扩招,硕士不要扩招了。现在招聘会,要么本科,专科,要么博士,很少要硕士的。而博士学历,基本企业不挑,来了就录取,而且还是事业单位。硕士就业几乎同本科就业差不多,大多去民营企业、国企发展了。所以博士应该扩招,起码硕博按照3:1比例才合理。从往年招生数据和国家政策来看,硕士博士研究生扩招是历史大趋势,谁都不可以逆潮流而动。但是,除了上面两种声音,还暴露出一种隐忧:@丹顶鹤:很多学校计划名额少,符合要求的博导多,所以有很多博导由于计划名额限制不能招学生,希望扩大博士招聘名额!@阳光晴:建议一个博导带一个嘛。现在很多博导没有招生名额呢?博导也很捉急。这也是一种当前普遍存在的博士扩招困局:导师抢学生!“中山大学有2266名教授具备博士生导师资格,但博士生每年招生规模只有1700人。在保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博士生指标后,一般都是2—3名教授去竞争1个博士生招收名额,一批优秀教授不是每年都能招收博士生。”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校长罗俊院士近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提出扩大博士生招生、培养规模建议后,招生指标有所提高,但还不够。在采访中,多名代表委员表达了类似的心声。规模偏小与高水平人才需求迫切矛盾突显 包括博士生在内的研究生群体,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生力军。罗俊告诉记者,我国研究生参与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比例很高。研究生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结题项目人数分别为3.1人/项、7.5人/项,参与原国家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人数分别为34.5人/项、18.1人/项。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队伍中,博士占83.1%,发挥着创新骨干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博士生招生和培养总体存在规模偏小的突出问题。我国人口总量是美国的4.3倍,博士毕业生数不及美国的1/3,差距非常明显。”罗俊认为,我国博士生培养规模偏小与高水平创新人才迫切需求之间的矛盾突显。生源不足造成极大资源浪费 但多名接受采访者感慨,要招收博士生很难。全国人大代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以下简称海地所)副总工程师印萍告诉记者,地质调查局有近7000名科研人员,具备硕士招生资格的科研人员超过2000人,近1000人具备指导博士生能力,但每年累计招收的硕士生、博士生不到100人。“我们所博士生招生名额20年基本没有变化,但导师人数增加了几倍。”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自动化所)易建强研究员算了一笔账,每年每个博士生导师只能招收约1名博士生,远远满足不了科研需要。“科研人才主要还靠国内自己培养,指标分配不合理,不利于创新驱动战略的实现。”易建强说。培养规模与质量不是此消彼长 海地所并非不想招收博士生,根本原因是不具备招生资格。1985年以来,国家学位办没有再新批准科研单位设立研究生教育学位点,仅高校有新增学位授予点资格。海地所未能在政策叫停前获批研究生教育点。在印萍看来,博导可能是副教授,受招生名额、科研资源、本身学术水平所限,不一定每年都能招到博士生,但如果生源不足成为常态,将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我们只能采取和高校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方式。”但印萍认为,这带来了很大的弊端:一方面要和高校分享有限的生源,另一方面,博士生在研究所开展科研活动的差旅费、补助占用研究所工资或劳务费总额,此外带来了安全、住宿等方面的隐患、困难。去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指出,要推进高层次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结构,适应需求调整培养规模,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大力培养高精尖急缺人才。众所周知,博士阶段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学位教育的最高等级,也是培养高精尖人才的重要途经。改革开放之初,在恢复高考制度四年后的1981年,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制度正式确立,自此本土培养的博士生队伍开始正式登台亮相,并得到了迅速地发展。根据教育部门的统计,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从1981年的900人增加到2017年的82565人,累计招生115万人,为国家选拔并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过,相对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高等教育本身的迅速扩张,博士生教育规模近些年增长出现了相对滞后的势头。在1999年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至2004年的五年时间里,博士生教育也出现了短暂的高速增长现象。那个时期,各种形式的博士研究生班一拥而上,一个导师带三四个,甚至七八个博士生的情况屡见不鲜。但自2005年后,博士生招生规模受到了一定程度地控制,增长速度大大放缓,迄今年均增速尚不足4%。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家之所以再度提出博士生扩张政策,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建设创新社会、质量中国的需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阶段转变,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在教育科研以及企事业单位中,博士人才往往是研发创新的主力军。博士教育增长滞后,成为制约转型发展的一个障碍;另一方面是由于本科硕士教育的发展长期快于博士教育,从而对博士教育本身形成了巨大的挤压。如果博士教育不扩招的话,就会造成研究生招生培养结构的失衡,并且阻碍了部分有志于攻读博士学位的本硕学生的深造之路。当然,博士生扩招固然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如何进一步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仍是一个极其严肃的话题,具备原创成果的能力是博士培养的核心内涵。那么,我国的博士毕业生是否达到了这一要求呢?以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相对较高的北上广地区的”985””大学为例。目前,这些学校的博士生毕业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理工科博士生发表两篇SCI文章和1篇本学科核心期刊文章,文科博士生则需要发表两篇CSSCI期刊文章或本学科核心期刊文章。西部地区和高等教育相对落后地区的博士生可能还达不到这一标准。此次博士生扩招也是基于培养高精尖急缺人才的不得已之举,但扩招后的博士人才培养不可以数量牺牲质量。在罗俊看来,扩大规模与培养质量二者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关键在于导师,核心是师德师风建设,此外必须狠抓培养过程。”除了从严遴选博导,易建强同时表示,应加强事后评估,如果培养的学生达不到要求,那么导师应承担指导责任,严重者可以撤销其导师资格。目前教育部已加强对博士生毕业论文的抽查,论文不合格的学生及其导师都会受到处理。30多年来,一些新兴学科已取得长足进展。印萍建议,国家向研究所开放研究生学位资源,并出台相关政策对合作培养研究生的经费开支、安全管理等进行具体指导。首先,此次博士生扩招须避免过去由于短期博士生数量膨胀造成的质量下降问题,也就是说,在招生数量增长比例方面要把握好时间节点,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持一致。在招生结构上,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专业进行有针对性和有目的性的扩招,而不是普遍的规模扩招。在博士生入学门槛、博士生导师遴选、论文要求、创新能力和博士生管理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其次,我国的博士招生分布与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极其相似,北京、上海、广东和江苏等几个省市每年的博士毕业生人数最多,但很多其他省份却是相形见绌。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每年的博士毕业生也就几百人而已。因此博士生的扩招也应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样,考虑地域和教育资源的分布,做到均衡合理。就高校的招生培养模式而言,可以依据自己的优势特色学科与国外高校实施合作、联合培养人才。联合培养更多的是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培养模式,同时可减轻高校博士生招生压力、增加博士生的国际学术视野,为继续从事研究型工作打下基础。对于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其扩招可考虑由高校和企业合作开展。高校根据企业的需求开设专业,由高校和企业共同选拔人才攻读博士,共同承担博士人才培养费用,实行定向的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所需的高精尖急缺人才。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考博圈”,部分资料来自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新京报。文章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