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社会舆论关心的“高校研究生导师与学生关系”,近日,教育部在答复政协委员提案时再次予以明确。记者注意到,教育部网站9月2日发布了《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311号(教育类212号)提案答复的函》(教提案〔2020〕第11号,以下简称“答复”)。在这份答复开篇,教育部就明确:研究生导师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力量,是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使命与重任。教育部历来重视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先后出台多个管理文件,规范导师指导行为,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对于规范管理防止高校研究生导师与学生关系异化,教育部列举了四个方面的已开展工作。第一,199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关于改革博士生指导教师审核办法的通知》(学位〔1995〕20号),下放了博士生导师评审权,明确规定“博士生指导教师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岗位而不是教授中的一个固定层次和荣誉称号”,以适应博士生教育发展的需要和扩大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办学自主权。博士生导师与硕士生导师均由培养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岗位标准进行评聘。第二,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教研〔2018〕1号),文件强化了研究生导师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素质精湛三大基本素质要求,明确了研究生导师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等七个方面的立德树人职责,并提出健全研究生导师评价激励机制、表彰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等。第三,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师〔2018〕16号),结合高校特点,提出十条针对性的要求,包括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等方面,每一条既提出正面倡导,又划定师德底线。第四,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教师〔2019〕10号),从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包含“三个坚持”(坚持思想铸魂、坚持价值导向、坚持党建引领)、“三个突出”(突出课堂育德、突出典型树德、突出规则立德)、“四个严格”(严格招聘引进、严格考核评价、严格师德督导、严格违规惩处)、“四个强化”(强化地位提升、强化权利保护、强化尊师教育、强化各方联动)和“一个加强”(加强工作保障)在内的15项具体任务,全方位构建师德师风建设新格局。对于下一步工作,教育部在答复中表示,您提出的“制定法律界限明晰的导师权责规定”“建立健全规范导师指导行为的制度机制”“构建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等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升指导能力有很大启发。下一步,教育部将充分采纳您的建议,开展以下工作:一是要求培养单位严格导师选聘标准,加强导师团队建设,明确导师权责,规范导师指导行为,支持导师严格学业管理。二是针对研究生教育特点,聚焦导师指导环节,要求导师正确履行指导职责,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合理指导研究生学习、科研与实习实践活动,不得要求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不得违规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三是明确博士生导师是因博士生培养需要而设立的岗位,不是职称体系中的一个固定层次或荣誉称号。切实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来源:科技日报)
导读:我们经常会在各个大学的介绍,看到某某讲师,某某教授等。你是不是对大学里的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等称谓一脸茫然呢?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这些职称背后的区别。第一:助教助教顾名思义,主要任务协助教学。教师在未受聘为教师以前先从事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教学辅助工作,熟悉大学的基本教学条件和教学的组织。其实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助教是在这个学校的新教师而已。我大学本科有很多老师,专业研究能力也很强,但一看简介是助教。当时我们就很好奇的和老师沟通,才发现助教只是来学校的新教师一种称谓而已。之前这位老师是在公司当高管,她自从有了家庭和孩子。想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在家庭和孩子的教育上面,所以她就放弃了原来的工作来到大学教学。因为才来到不到一年的时间,她就只是助教。她半开玩笑的说,同一届毕业的同学,一开始在大学里工作已经是副教授和教授级别了。所以提醒各位同学,在大学里不要因为职称而对老师有偏见。第二:讲师讲师是能够独立开设一门或一门以上课程的大学教师。但是有不同等级优秀的讲师,完全可以把课程开设对本门学科有巨大贡献的基础课。但是也可以做一些基础的工作,基本上是去填补教授和副教授正常教学所遗留下来的空缺,来使整个教学系统趋于完善。当时北大只有专职教员才能成为教授,而兼职的一律都是讲师。在当时著名的讲师有梁漱溟,鲁迅等。这就说明讲师的水平不一定比教授差,只是他们承担的任务有所不同。一般大学本科毕业担任助教职务4年以上可申请讲师资格,研究生班毕业或者获得第二学士学位,担任助教职务三年以上也可申请。第三:副教授副教授原则上不仅具有开课的能力,对本学科的整体情况有充分的了解,自己主持研究项目,而且能把新的研究用学术研讨会的形式不断开设新课。一方面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授业,另一方面训练学生去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传道。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一个副教授已经是一个“教授”。必须具备了足够的能力指导他本专业所有“求学的人”,包括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并完成毕业论文等。我大学时期的创业指导老师就是副教授,她不仅指导我们的创业工作,毕业还指导我们的论文等。如果你大学本科毕业,担任助教职务4年以上,担任讲师职务5年以上,才能够申请副教授的职称。而且当年年底在35周岁以下的人员必须取得硕士以上学位。如果你是研究生班毕业或取得第二学士学位担任助教职务三年以上,可申请讲师职位,研究生毕业取得硕士学位,担任讲师职务4年以上就可申请副教授职务。所以只有你在一个大学里在一线教学足够长的时间10年以上,才能慢慢申请副教授的职称。第四:教授教授是大学里的主体,大学里的主导性的=工作都是由教授承担的。知识上对教授的要求和副教授没有什么两样,但在方法论上有重大的区别。教授和副教授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在遇到一个课题时,教授不仅知道如何运用已有的方法去解决它,而且能够或者已经创造出某种方法去解决相关问题,提供思路和手段。但是想要从本科毕业就在大学里工作评上教授职称,比较顺利的情况下也需要将近15年以上的时间。我的创业指导老师硕士研究生毕业,在一线教学十多年现在依然是副教授职称。不过应该很快就能够申请教授职称,因为担任副教授职务5年以上才可申请。第五:博导教育部学位办公室对博导的解释是,博导不是职称也不是荣誉称号,仅仅是一个工作岗位。有很多大学的博导当作职称来用,而且比教授更高级别的职称,因为一般只有先当了教授才有资格申请博导。我的形势政策老师就是一名博导,他主要带的都是硕士和博士生,专业和学术能力特别强,讲课很受同学们的喜爱。是从一线走出来,同学特别喜爱的博导老师。大学的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有什么区别呢?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我们简单介绍了一下。你认为还有哪些区别呢?欢迎分享。
来源:人民日报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意见》坚定支持导师按照规章制度严格博士生学业管理,对于未能有效履行岗位职责,在博士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环节出现严重问题的导师,培养单位应视情况采取约谈、限招、停招、退出导师岗位等措施;对于师生出现矛盾或其他不利于保持良好导学关系的情况,培养单位应本着保护师生双方权益的原则及时给予调解,必要时可解除指导关系,重新确定导师。【来源:中国经济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近年来,一批“90后”青年学者不断走向学术前台,同时他们也受到外界舆论高度关注。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官网更新信息显示,出生于1991年的李琳已于2019年7月起任该学院教授,并担任博士生导师。据官方简历介绍,李琳主要从事单细胞表观基因组学研究,2014年获电子科技大学学士学位,2014年9月至2019年6月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作为李琳的引进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官网显示其人才类别为“优秀学术骨干”。想要掌控自己的人生,先要成为一个更加自律的人。可是想要面对诱惑不为所动、克服长期养成的惰性,做起来比说起来要难多了。我们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期待,同时也要深深地明白自己想要的东西,都要拼了命地用尽全力去努力,什么都不会太容易。读书,能改变什么?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努力能够赢得尊重。除了李琳,现在现在年轻的教授还真不少。比如:2012年时,22岁的中南大学本科生刘路,他在读本科时攻克了困扰国际数学界20多年的“西塔番”猜想,被母校评为教授级研究员。还有,1990年出生的李东,2018年同济大学物理学专业博士毕业,凭借发表SCI论文17篇,毕业时即被湖南大学获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年轻的优秀人才真是很多。在有些网友看到他们丰厚的待遇不淡定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他们十几年在学业上的付出?当很多人在打游戏的时候,他们在看书做作业;当很多人在追剧追星的时候,他们还在实验室;当很多人谈恋爱的时候,他们泡在图书馆;当很多人睡觉的时候,他们还在写论文他们现在的这些待遇就是多年努力的回报,也是对他们成绩的认可。有些支持读书无用论的家长,当你看了这些年轻人的成就和待遇后,你还觉得读书没用吗?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让自己能够生活得更加滋润,同时也能帮助更多的人生活得更美好,更能够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强大。这些年轻的博导,带着自己的学生,日以夜继地搞着科研,最后造福的是谁,还不是我们?我们在生活中和工作中享受到的高科技,不正是各个领域中优秀的人才努力科研开发的结果吗?也正是有了这么一群学科领军人物,他们带领着一批同行,不辞辛劳付出,才让我们国家走在世界前沿,让我们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许多人的二十几岁好像只有3年:一年在大学无所事事;第二年在茫然中找工作;第三年做着不喜欢的工作,然后浑浑噩噩,就30岁了。年轻的你该明白,没什么捷径能让你一蹴而就,能决定你未来成为什么人的,只有你自己。
来源:北京日报今天,《教育部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对外公布。《意见》坚定支持导师按照规章制度严格博士生学业管理,对于未能有效履行岗位职责,在博士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环节出现严重问题的导师,培养单位应视情况采取约谈、限招、停招、退出导师岗位等措施;对于师生出现矛盾或其他不利于保持良好导学关系的情况,培养单位应本着保护师生双方权益的原则及时给予调解,必要时可解除指导关系,重新确定导师。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相关负责人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放了博士生导师评审权,博士生导师队伍增长迅速,截至2019年,我国博士生导师达11.5万人,其中50岁以下的占46.7%,导师队伍年轻化趋势明显。博士生导师一般为教授,但近年来部分培养单位扩大了遴选范围,一部分副教授和讲师也可以招收培养博士生。博士生导师队伍逐步壮大,加强岗位管理面临新形势。该负责人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博士生导师立德修身、严谨治学、潜心育人,为国家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总体来看,我国博士生导师整体素质水平是高的,但同时部分培养单位对博士生导师的选聘、考核还不够规范,有的导师指导精力投入不足、质量把关不严,个别导师甚至出现师德失范问题。本次《意见》针对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提出了10条举措。《意见》明确导师岗位权责。博士生导师是因博士生培养需要而设立的岗位,不是职称体系中的一个固定层次或荣誉称号。博士生导师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承担着对博士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规范训练、创新能力培养等职责,要严格遵守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培养单位要切实保障和规范博士生导师的招生权、指导权、评价权和管理权,坚定支持导师按照规章制度严格博士生学业管理,增强博士生导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同时,《意见》要求健全岗位选聘制度。培养单位要从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学术水平、育人能力、指导经验和培养条件等方面制定全面的博士生导师选聘标准,避免简单化地唯论文、唯科研经费确定选聘条件;要制定完善的博士生导师选聘办法,坚持公正公开,切实履行选聘程序,建立招生资格定期审核和动态调整制度,确保博士生导师选聘质量;选聘副高级及以下职称教师为博士生导师的,应从严控制。博士生导师在独立指导博士生之前,一般应有指导硕士生或协助指导博士生的经历。对于外籍导师、兼职导师和校外导师,培养单位要提出专门的选聘要求。新聘博士生导师必须接受岗前培训,在岗博士生导师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培训。要将政治理论、国情教育、法治教育、导师职责、师德师风、研究生教育政策、教学管理制度、指导方法、科研诚信、学术伦理、学术规范、心理学知识等作为培训内容,通过专家报告、经验分享、学习研讨等多种形式,切实保障培训效果。考核评价体系上,培养单位要制定科学的博士生导师考核评价标准,完善考核评价办法,将政治表现、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指导精力投入、育人实效等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对博士生导师履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以年度考核为依托,加强教学过程评价,实行导师自评与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管理人员评价相结合,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另外,培养单位要重视博士生导师评价考核结果的使用,将考评结果作为绩效分配、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作为导师年度招生资格和招生计划分配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评价考核的教育、引导和激励功能。《意见》也提出健全导师变更制度。因博士生转学、转专业、更换研究方向,或导师健康原因、调离等情况,研究生和导师均可提出变更导师的申请。对于师生出现矛盾或其他不利于保持良好导学关系的情况,培养单位应本着保护师生双方权益的原则及时给予调解,必要时可解除指导关系,重新确定导师。教育部提出,对于未能有效履行岗位职责,在博士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环节出现严重问题的导师,培养单位应视情况采取约谈、限招、停招、退出导师岗位等措施。对师德失范者和违法违纪者,要严肃处理并对有关责任人予以追责问责。对于导师退出指导岗位所涉及的博士生,应妥善安排,做好后续培养工作。培养单位应根据多种因素,科学确定博士生导师岗位设置规模,合理确定导师指导博士生的限额,确保导师指导博士生的精力投入。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任敏
今天(9月28日),《教育部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对外公布。《意见》坚定支持导师按照规章制度严格博士生学业管理,对于未能有效履行岗位职责,在博士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环节出现严重问题的导师,培养单位应视情况采取约谈、限招、停招、退出导师岗位等措施;对于师生出现矛盾或其他不利于保持良好导学关系的情况,培养单位应本着保护师生双方权益的原则及时给予调解,必要时可解除指导关系,重新确定导师。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相关负责人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放了博士生导师评审权,博士生导师队伍增长迅速,截至2019年,我国博士生导师达11.5万人,其中50岁以下的占46.7%,导师队伍年轻化趋势明显。博士生导师一般为教授,但近年来部分培养单位扩大了遴选范围,一部分副教授和讲师也可以招收培养博士生。博士生导师队伍逐步壮大,加强岗位管理面临新形势。该负责人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博士生导师立德修身、严谨治学、潜心育人,为国家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总体来看,我国博士生导师整体素质水平是高的,但同时部分培养单位对博士生导师的选聘、考核还不够规范,有的导师指导精力投入不足、质量把关不严,个别导师甚至出现师德失范问题。本次《意见》针对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提出了10条举措。《意见》明确导师岗位权责。博士生导师是因博士生培养需要而设立的岗位,不是职称体系中的一个固定层次或荣誉称号。博士生导师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承担着对博士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规范训练、创新能力培养等职责,要严格遵守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培养单位要切实保障和规范博士生导师的招生权、指导权、评价权和管理权,坚定支持导师按照规章制度严格博士生学业管理,增强博士生导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同时,《意见》要求健全岗位选聘制度。培养单位要从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学术水平、育人能力、指导经验和培养条件等方面制定全面的博士生导师选聘标准,避免简单化地唯论文、唯科研经费确定选聘条件;要制定完善的博士生导师选聘办法,坚持公正公开,切实履行选聘程序,建立招生资格定期审核和动态调整制度,确保博士生导师选聘质量;选聘副高级及以下职称教师为博士生导师的,应从严控制。博士生导师在独立指导博士生之前,一般应有指导硕士生或协助指导博士生的经历。对于外籍导师、兼职导师和校外导师,培养单位要提出专门的选聘要求。新聘博士生导师必须接受岗前培训,在岗博士生导师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培训。要将政治理论、国情教育、法治教育、导师职责、师德师风、研究生教育政策、教学管理制度、指导方法、科研诚信、学术伦理、学术规范、心理学知识等作为培训内容,通过专家报告、经验分享、学习研讨等多种形式,切实保障培训效果。考核评价体系上,培养单位要制定科学的博士生导师考核评价标准,完善考核评价办法,将政治表现、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指导精力投入、育人实效等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对博士生导师履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以年度考核为依托,加强教学过程评价,实行导师自评与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管理人员评价相结合,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另外,培养单位要重视博士生导师评价考核结果的使用,将考评结果作为绩效分配、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作为导师年度招生资格和招生计划分配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评价考核的教育、引导和激励功能。《意见》也提出健全导师变更制度。因博士生转学、转专业、更换研究方向,或导师健康原因、调离等情况,研究生和导师均可提出变更导师的申请。对于师生出现矛盾或其他不利于保持良好导学关系的情况,培养单位应本着保护师生双方权益的原则及时给予调解,必要时可解除指导关系,重新确定导师。教育部提出,对于未能有效履行岗位职责,在博士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环节出现严重问题的导师,培养单位应视情况采取约谈、限招、停招、退出导师岗位等措施。对师德失范者和违法违纪者,要严肃处理并对有关责任人予以追责问责。对于导师退出指导岗位所涉及的博士生,应妥善安排,做好后续培养工作。培养单位应根据多种因素,科学确定博士生导师岗位设置规模,合理确定导师指导博士生的限额,确保导师指导博士生的精力投入。(原标题《教育部力挺博导严管博士学业 师生矛盾可重新确定导师》。编辑王一川)
欢迎点击关注!获取更多有价值信息哦!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准备,博士顺利录取。然而,自己考虑半天,读还是不读?每年都有博士自杀的新闻,实在吓人。如今,不仅博士,硕士、本科都有自杀的。万一将来自己也走上这条路怎么办?活这么大不容易,我可不想白白送命。最后,给家里打电话,家人建议:读吧。自己又考虑一下,读吧!于是,开始了四年的博士。从一开始,内心是压抑的。所以,还没开学就联系导师,早早跑到学校去干活。毕竟万一毕不了业,丢人事小,耽误自己几年时间事大。从上博士第一天起,满脑子想的都是什么时候可以毕业。如今已经毕业两年多,四年博士生活,如今回头想想,其实也没有什么。虽然有过挫折、失败、郁闷、失落,然而,也有高兴、兴奋、有趣,还有许许多多值得回忆的老师、同学和往事。其实,博士只要踏实学,智商没问题,毕业都不成问题。然而,经常有博士因为毕业而自杀的新闻,还是著名高校的博士。有的读了好几年,有的才一两年。对于这些人,不再评论什么。然而,很多人纷纷把矛头直指导师,认为导师是主要因素,更有人称导师为元凶。其实,想告诉大家的是,学术研究不是闹着玩,来不得半点虚假。严厉的导师才是负责任的导师,当然,是对事不对人的导师。其中不乏有人说什么快乐教育,依据很多人的经验,可以负责任的告诉这些人,完全是在扯淡。快乐教育、柔情蜜意,从来教育不出好学生,这样的教育,当年的日本已经替我们试过了。而今天。我们还在这里侃侃而谈快乐教育,严厉老师被称为折磨人的元凶。中国有句老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现在的人,只想吃最少的苦成为人上人,或者根本不吃苦。博士本就是要吃苦,多少人没日没夜地在实验室做实验、整理数据、写论文。有时候一个实验要失败很多次,但他们仍要坚持。博士过程中,导师很重要。会对研究方向把脉,指明研究方向的同时,让你少走弯路。如果导师对自己不管不问,脑子稍微正常点的人都应该立刻清楚,自己的处境很危险。要想办法主动跟老师沟通。其实导师也有压力,一次聚会,一位学术水平很厉害的老师吐槽,现在老师也不好当。不严厉吧,学生自己太放松,成果出不来,毕不了业;稍微严厉一点,万一出点事,自己心里也不好过,还毕不了业。毕竟导师也是为人父母,自己的学生就像自己的晚辈。有一个学生因为找工作不顺利,走了极端。送去医院抢救的时候,几个同学和她导师都去了。当医生告知抢救无效的时候,她导师看着就好像自己的孩子出了事。那种难受,不是装出来的,而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难受。同门的一个博士,因为毕业遇到了问题,又有两天不来教研室,还是一个人独住。老师知道后,赶紧联系其他同学,让去宿舍看看。电话里还不忘对每个同学叮嘱“看到没事之后一定给我回个电话!”心急如焚,也许正是老师当时的状态。知道学生没事以后,把学生找到办公室,据那位同学说,老师语气真好。安慰自己毕业没问题,好好学,一定可以毕业。还让学生压力别太大,有老师同学帮忙呢!其实那位同学也就是在宿舍宅了两天,心情不好打打游戏压压惊!当时他告诉我们的时候,连他自己都忍不住笑了!可是,这样的教育,老师不像老师,学生不像学生,让我们怎么教育出优秀的学生呢?学生出事,老师也不愿看到,但是,柔情蜜意根本教育不出优秀学生!小伙伴们,你们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多个关注多条路!欢迎点击加关注!
对于社会舆论关心的“高校研究生导师与学生关系”,近日,教育部在答复政协委员提案时再次予以明确。记者注意到,教育部网站9月2日发布了《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311号(教育类212号)提案答复的函》(教提案〔2020〕第11号,以下简称“答复”)。在这份答复开篇,教育部就明确:研究生导师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力量,是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使命与重任。教育部历来重视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先后出台多个管理文件,规范导师指导行为,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对于规范管理防止高校研究生导师与学生关系异化,教育部列举了四个方面的已开展工作。第一,199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关于改革博士生指导教师审核办法的通知》(学位〔1995〕20号),下放了博士生导师评审权,明确规定“博士生指导教师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岗位而不是教授中的一个固定层次和荣誉称号”,以适应博士生教育发展的需要和扩大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办学自主权。博士生导师与硕士生导师均由培养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岗位标准进行评聘。第二,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教研〔2018〕1号),文件强化了研究生导师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素质精湛三大基本素质要求,明确了研究生导师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等七个方面的立德树人职责,并提出健全研究生导师评价激励机制、表彰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等。第三,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师〔2018〕16号),结合高校特点,提出十条针对性的要求,包括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等方面,每一条既提出正面倡导,又划定师德底线。第四,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教师〔2019〕10号),从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包含“三个坚持”(坚持思想铸魂、坚持价值导向、坚持党建引领)、“三个突出”(突出课堂育德、突出典型树德、突出规则立德)、“四个严格”(严格招聘引进、严格考核评价、严格师德督导、严格违规惩处)、“四个强化”(强化地位提升、强化权利保护、强化尊师教育、强化各方联动)和“一个加强”(加强工作保障)在内的15项具体任务,全方位构建师德师风建设新格局。对于下一步工作,教育部在答复中表示,您提出的“制定法律界限明晰的导师权责规定”“建立健全规范导师指导行为的制度机制”“构建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等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升指导能力有很大启发。下一步,教育部将充分采纳您的建议,开展以下工作:一是要求培养单位严格导师选聘标准,加强导师团队建设,明确导师权责,规范导师指导行为,支持导师严格学业管理。二是针对研究生教育特点,聚焦导师指导环节,要求导师正确履行指导职责,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合理指导研究生学习、科研与实习实践活动,不得要求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不得违规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三是明确博士生导师是因博士生培养需要而设立的岗位,不是职称体系中的一个固定层次或荣誉称号。切实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综合澎湃新闻、教育部网站)
28岁女博士担任大学教授、博导,这在常人看来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大多数人按照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评职称的顺序过来,一般评上教授,起码也在35岁左右了,所以这位28岁的女博士获聘大学教授、博导的消息一经公布,就引起来广大网友的好奇,这位28岁的女博士有什么能力,在这么年轻就获得了如此让人羡慕的成绩?这位女博士名叫李琳,是一位生物专业的学生,她23岁在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获得了学士学位,之后直博去北大读了博士,于28岁在北京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她在大学期间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发表了论文,所以在28岁刚刚毕业之时,她就被南方医科大学聘走担任教授、博导,并且学校还为她开出了非常优厚的待遇。看了她的经历之后,我觉得李琳能担任这个职位是很正常的,因为《Nature》是学术界顶端期刊,含金量极高,能在这个上边发表论文的都是非常厉害的人,不少大学教授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能力在《Nature》上发表论文,所以她破格当上教授、博导也不为过。不过,有一些网友看到了李琳的经历之后,就对李琳提出来了一个质疑:“没教育经验就能当博导?学术做得好,不代表教育水平一定高啊,不先积攒工作经验,直接就教博士,这不是耽误人家吗?”对于这个网友的质疑,有一位网友就对他进行了现场的科普:“在硕士阶段,所学的东西就已经到了专业领域的人类最前沿,而博士就是带领人类在某个领域实现突破,才叫博士,到了博士这个位置,没人能教你,只能给你方向去研究”,对于这样的解释我们可以理解为,博导只是给博士生一个方向,只是负责领进门,修行就要靠博士个人了,所以既然学术能力强,怎么会没有能力给学生指一个好的方向呢?其实在我看来,网友们对李琳提出质疑终归到底就一个原因,那就是她的资历太浅,是一个90后才28岁,可是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很多人在年轻时就有所成就,可有的人到老了还是一事无成,所以“唯年龄论”、“唯资历论”都不太合适。几年之前,一位名叫“曹源”的年轻人也是备受质疑,原因就是他14岁就考入了中科大,被人质疑他会不会是下一个“方仲永”,可实际上他在21岁就发现了石墨烯超导体,并且在《Nature》上发表了2篇论文,以此来证明了自己,所以现在很多人都对曹源佩服的五体投地,因此大家不要质疑李琳博士,既然学校会聘用她当教授、博导,就说明她一定有能力。那么,至于李琳会不会像曹源一样能带给我们一些惊喜,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对于研究生来说,无论是攻读专业学位还是学术学位,总要进行一些学术研究,而对于学术研究来说,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进行学术创新。没有创新,学术就没有生命。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是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也是从小学到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没有创新,一个民族就没有希望。创新的重要性或许谁都懂,但关键是如何进行学术创新?一、培养批判性思维,进行独立思考能不能进行学术创新,首先与能否进行独立思考,能否进行批判性思维有关。而要独立思考,既需要学术勇气,也需要学术真诚。但有时候,人们因为种种原因可能做不到这一点。这就会妨碍创新。举例来说,在我们读一本书之前,可能对作者已经有所了解,知道这是一位大师,于是先被他的威名压倒了。预先设定他写的书,他说的话,就应该是正确的,不可怀疑的。这样读书,就是缺乏学术勇气的表现。在这种心态的左右下,不仅没法进行独立思考的,也很难发现问题。还有一种情况,我们读权威学者的书,发现他们在某一问题上的看法或许并没什么新意,甚至存在着错误。但由于说那些话的人是学术权威,或者是你尊敬的前辈、老师,你明明知道他错了,却不敢或不好发表不同的见解。有时不但不敢或不好发表不同的看法,甚至还跟在他后面附和,这就不仅是缺乏学术勇气而且是缺乏学术真诚了。这种缺乏学术勇气、学术真诚的态度,会导致学术研究中的虚伪盲从,使人没法进行独立思考,难以进行学术创新。所以,学术创新首先需要有独立的学术人格,需要有“真”“诚”为学的态度。要对学术有敬畏之心,要把学术当回事,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或许会宁愿触犯学术权威,也要表达出自己认为是对的学术观点。只有这样具有学术勇气,学术真诚,具有独立的学术人格,能够进行独立思考,才有可能进行创新。学术创新不是为了出名而有意识地去标新立异,我们只是为了学术的那个“理”,说得大一点,是为了 “真理”,才不得不与别人的观点发生碰撞。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我们发现别人的观点确实存在问题,也不要以气势汹汹的、甚至是以攻击性的语言批评别人,当受到别人的反驳时,也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并客观公正地加以论辩。《荀子·正名》中说:“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辩”。我们应以此自勉。当然,还有一种可能的情况是,我们什么阻力也没有,既没有惧怕谁,也没想维护谁,读书不少,就是没什么想法,没什么发现,或者问题明摆着就是看不到,那可能是与我们“先天地”或 “后天地”缺乏一种批判性思维有关。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有意识地多动动脑子,不要轻信任何一个断言。当我们看到一些触目的、又感到有兴趣的论断时,要认真理清作者的思维过程,看看他得出这一结论是否有充分的证据和严密的论证。如果感到他的证据不足,论证存在问题,与你观察到的事实或与你的知识前设存在着冲突,就可以试着进行批判质疑。批判性思维是可以有意识地加以训练和培养的。随着批判性思维的加强,创新能力便会提高。二、培养问题意识,减少“学科焦虑”任何学术创新的不竭之源都在于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现实中有了新问题,就需要有人来解决,如果谁的研究最先或比较早地关注甚至解决了新问题,谁的学术研究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了原创性。因此能不能进行学术创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者是否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冯友兰先生曾经说,一流的大学问都是从现实问题中生发出来的。我们知道,当今世界中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就自然来说,存在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就人来看,存在着许多精神心理疾患等。面对现实世界中的这些问题,作为一名研究者也应该思考我们的研究能否为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或改善做些什么。如果研究者具有这样的现实关怀,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有许多理论或许应该由中国学者而不是由西方学者率先提出来。对于我们学生来说,生活世界同样构成一切学问的总根基,应该关心生活世界中存在的问题,但对于阅历和知识都有待进一步积累的研究生来说,现阶段还需要更多地关注专业实践活动中的现实问题和专业理论研究中的现实问题。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或专业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往往不是由我们的学者在理论研究中率先提出来的,哪怕这些问题是公共的问题。不能原创性地提出问题,自然也很难原创性地解决问题,那也就难以进行理论的创新。阻碍我们创新的因素或许是复杂的,但其中一个原因值得特别注意,那就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学科焦虑”。所谓 “学科焦虑”,是指当研究者为自己的研究找不到学科归属时或者是自己所认同的学科边界被别人打破时出现的一种焦虑状态。研究者一般认为人们属于哪个学科就应该研究哪个学科里的学问,每个学科都有一个预设的研究对象,如果自己或别人所研究的对象不属于研究者自身所属的学科,甚或哪个既有学科都找不到这样的研究对象时就会出现一种个体或群体性的焦虑状态。“学科焦虑”还有一种更可怕、武断的表现,就是要求别人的任何新提法,新研究都必须是一个“学科”,否则这种研究就不成立。这种焦虑导致的结果是,即便我们在现实生活世界中,在专业实践或专业理论研究中发现了问题,却认为这一问题已超出了特定学科的范围,或者不属于任何已有的学科,因而不能对它进行研究,从而错失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良机。在当今时代,研究领域不像国家的领土,它本来也没有什么实体性的物理疆界,没有谁对一个学术领域拥有绝对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所有权。即使设立了边界,也不意味着别人不可以跨越。不是说完全不要有学科意识,而是不要让过度的学科焦虑成为一种束缚,我们应该焦虑的不是这个问题是否属于这个学科应该研究的对象,或者从学科角度来判定一种研究是不是成立,而是我们这个学科能否研究得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不是一个真正值得研究的学术问题。如果能够克服这种过度的学科焦虑,就会发现我们的研究领域会开阔很多。而那种交叉跨界地带的研究,也更容易产生创新性成果。三、更新方法视野,减少材料堆积新观点往往来源于新视野。因为看到的东西永远是视野之内的东西。学术视野不一样,人们的研究对象呈现出来的面貌就不一样,人们所认识到的那个事物的“本质”也不一样。因此,要想进行学术创新,方法视野的更新是非常重要的。关于方法视野的重要性,尼采曾有过谈论。在尼采看来,自然规律的本原不可知,或者说就不存在本原的、统一的无矛盾的自然规律。我们所认为的所谓的“本质”,只不过是各种关系,是主观的效果,人类表面上认识了客观世界,但人类最终认识的是人类自己,再具体一点说不过是人类自己的视野。他说:“镜子本身并不是什么外在于事物本质的全然不同的东西。相反,它是慢慢地发展起来的事物本质成分。”这里不是说尼采的虚无主义和不可知论是正确的,而是想透过尼采的话来说明方法视野的重要性。方法视野就像镜子一样,它是外在于研究对象的东西,但实际上,研究对象什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看它的方式。观点是由视野决定的。因此观点的创新是与理论视野的更新直接相关的。所以做学问,必须要有自觉的方法论意识。这里所说的方法意识,不只是指运用新的方法,也指提出一种新的方法,这种意义上的方法创新要比观点的创新更具有生产力。如果就某一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观点,往往只能影响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但如果能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可能影响人们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如马克思主义方法、现象学方法、结构主义方法和精神分析方法,对于我们认识整个世界、认识整个人文社会学科,都具有革命性意义。当然,方法与观念是无法完全分开的,有时,人们提出的一种观念,同时就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但无论如何,方法视野的创新对于学术研究的创新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尽管一般说来,学术研究的创新,表现在新领域、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几个方面,但由于新领域的开拓,新观点的提出,新材料的更好的利用,也都往往离不开一定的新的理论方法,因此方法的创新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没有对新的理论方法的有效利用,有时堆积再多的新材料,也是很难提出新的观点的,因此要说,少一点材料堆积,多一些方法视野的更新。四、学会表达自己,减少话语借用一些研究生毕业论文,满篇都是引文,读起来感觉特别不顺畅。看不出他个人的观点,也看不出他个人的感情。写论文引用材料的目的是为了支持自己观点,是帮着自己说话,而不是代替自己说话,因此不能靠步步引用别人的话来推进自己的论文,这样做的害处一是让行文不流畅,二是让作者自己的观点淹没在材料之中,三是这样做的一个后果是失去了一个表达作者自己生命感悟的机会,让文章缺少一种灵魂或精神,同时,也降低了文章源于作者个性气质的独特性。学术创新不仅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要有新的方法视野,还必须让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材料。同样的研究对象,同样的理论视野,同样的问题关切,也可能写出不同的文章,这其间的差异,就是个体生命的感觉方式的差异。因此在做学问时,应该多一点生命感悟,学会表达自己,少一点话语借用。以自己的生命感悟不断地濡染材料,为材料注入灵魂。每个人的生命感觉都是独特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是有差别的,说出的话也是不同的,因此个体的生命体验、生命感悟也是创造性的一个来源。实际上,做研究并不是所有的创新性观点都来源于对材料的积累,有时会有一些基于生命体验或生活经验的直觉或灵感,让我们在一瞬间获得一种具有创新性的看法。生活的体验谁都有,对于一些生活现象的那些灵光一现的看法都可能经验过,关键是要珍惜它、抓住它,让它作为火种慢慢点燃,终究发出灿烂的火光,照亮我们思想中的其他暗区,并把看似散乱的东西终究连成一体。这些体验、经验,可把它看作学问的 “内证”。这就要求我们在读书时,做一个有心人,发现了类似的材料随时进行积累记录。这些宝贵的材料,就是那些“内证”的“外验”。创新是需要“内证”与“外验”并重的。尼采曾经说,“引导一个科学探索天才的是正确的预感。他所看到的正是尚未得到充分支持的可能性。”“没完没了地进行实验和搜集资料,而结论却在少数几个例子的基础上就可以迅速得出。”要想进行理论创新,也是不能光靠学习理论、光靠学习概念的,还要注意从生活中,从隐喻思维、从直觉思维中汲取创造性灵感。五、追求终极价值,不要急功近利对学术研究来说,学术创新是至关重要的,但这里要说的是,创新固然重要,但不能急功近利地加以追求,并且它也不是我们进行学术研究的最终目标。学术研究不能单纯为了创新而创新,创新应与价值追求相结合。所有研究都应该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让人更好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否则研究便没有存在的必要。学术研究的最终目标不仅是让我们,让人类这个物种更好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也要让其他生命、其他的物种和我们一起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甚至也不能仅仅是让所有生命存在物更好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而是应让所有存在者,包括那些看起来没有生命的“物”,都一起更好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也就达到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地栖居”了。海德格尔的这种诗意栖居的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所追求的“天地境界”是相通的。庄子曾经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冯友兰先生也曾经把人生境界分成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宇宙或天地境界。“天地境界”或“宇宙境界”不是不讲道德,它只是扩展了道德关怀的范围,让一个人尽可能地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达到一个更大的宇宙整体,让人类不仅仅为人类社会的利益做事,而且要为一个更大整体的利益,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这种关怀整个宇宙的境界是一种最高的境界,这种关怀整个宇宙的道德是一种最大的道德,这种道德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生态伦理”。这说明中西方思想在最高的部分是相通的。我们的学术创新应该与中西方哲学的这个最高目标,这个终极价值追求,这种天地境界、宇宙境界结合在一起。写在最后,对于学习教育的学者或研究者而言,更是如此,要有独立的学术人格,要有真诚为学的态度,在学习和研究中多一点真诚批判,少一些虚伪盲从;要多一点问题意识,少一些学科焦虑;要重视方法的生产性,多一些方法自觉,少一些材料堆积;重视学问的“内证”,多一些生命感悟,少一些话语借用;要与终极价值追求、与天地境界相结合,不能急功近利地加以追求。就像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经济大学校训中说的那样,“WE TEACH HOW LEARN , TO THINK AND TO WORK”(学校的教育在于教给人们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和如何工作)。如今,这所历史悠久的国立大学,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为促进中乌两国文化教育事业的沟通交流,替两国储备懂语言、会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已经开始面向中国招揽高等教育的人才,期待大家的加入。好了,由于篇幅原因,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啦!更多资料详情获取步骤:1.点击头像进入主页并关注,2.再点击发消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