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开源证券,刘强)1、 公司复盘:深耕新能源车十余载,厚积薄发迎拐点比亚迪创立于 1995 年,定位为全球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开创者。公司以二次电池业 务起家,2003 年收购西安秦川汽车厂进入汽车行业,并于 2008 年推出首款电动车 F3 DM。比亚迪定位为全球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开创者,致力于全面打造零排放的新能 源生态系统,目前主营业务已涵盖汽车(电动车、燃油车)、电子、电池(主要包括 光伏电池、3C 类电池)、云轨。汽车业务为公司核心业务,2020H1 汽车业务营收占 比高达 53.0%。公司复盘:过去十年公司业绩与补贴政策、技术革新、新车型投放周期高度相关,两 轮股价的超额收益都主要来源于技术的重大突破和优质车型销量超预期。我们将比 亚迪从 2011 年 6 月在 A 股上市至今股价的涨幅与同期新能源汽车指数(884076.WI) 的涨幅、各阶段公司归母净利润进行分析(后文将对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详细分析)。(1)盈利水平:成本下降与补贴退坡的不同步、新车型投放周期是影响新能源汽车 业务盈利水平的主要原因。 2018-2019 年补贴退坡幅度显著加大,尽管 2018 年比亚迪有多款换代车型和新车型 密集上市,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 96.7%,但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31.6%。(2)股价表现:超额收益的来源——技术革新降低成本并提升产品性能,优质车型 畅销是催化剂。 整体上公司股价表现与新能源汽车板块走势基本趋同,两轮相较于行业的超额收益 都主要来自技术的重大突破并带来成本下降和产品性能提升和优质车型销量超预期。 阶段 1:2013Q2-2014Q3 公司股价明显跑赢行业,主要由于推出的 DM2.0 在性能上 较前一代大幅改善,提振市场预期,随后推出的秦 DM 热销。阶段 2:2016Q1-2017Q3 股价明显跑输行业,且股价与盈利水平相背离,主要系:北 汽、荣威、吉利等厂商陆续推出新能源车型,公司市场份额受到挤压;市场担忧补贴 退坡后公司盈利受冲击;秦 EV 销量低于预期。阶段 3:2020 年初起(尤其是从 7 月起)公司股价涨幅远高于行业涨幅,表现为业 绩与估值双击。我们认为此轮大涨的核心在于市场对比亚迪的竞争力的重新评估— —汉销量大超预期证明了其中高端车型的竞争力;DM-i 带动 PHEV 定价直逼同级 别燃油车,将推动比亚迪插混车型在中低端市场对燃油车加速替代;供应链开放推 动价值重估。1.1、 行业:成本下降与补贴退坡的不同步影响新能源汽车业务盈利2017 年起补贴退坡幅度加大,对公司汽车业务盈利造成冲击。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 政策始于 2013 年,总体上呈现补贴力度逐步下降、对技术指标要求逐步提高的趋势。 2013-2016 年补贴退坡幅度相对温和,且补贴门槛并未变化。而 2017-2019 年退坡幅 度较大,补贴门槛逐步提高。据我们测算,2015-2020 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单车补 贴金额分别为 3.62/4.2/3.26/3.15/1.91/1.58 万元,2017-2018 年起补贴退坡对公司汽车 业务盈利能力的影响逐步显现。面临补贴退坡和门槛提升的压力,比亚迪一方面通过提高车型相关参数(主要通过度),在补贴退坡且门槛提升后能满足较高等级的补贴要求,但同时提高了成本,2017、 2018 年公司汽车业务毛利率持续下行;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成本下降(插混 技术与纯电技术的持续升级、推出能量密度更高且成本更低的 LFP 刀片电池)。1.2、 插混技术:深耕十余年历经 4 轮迭代,DM-i 是插混技术的革命性之 作插混车型架构中,根据电机摆放位置的不同可分为 P0、P1、P2、PS、P3、P4 等方案, 不同位置的电机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P0:置于变速箱之前,并通过皮带与发动机相连,发电启动一体机(BSG 电机)。P1:置于发动机的曲轴上,功能与 P0 电机相似,可实现发动机启停、制动能量回收 发电、辅助动力输出。P2:置于离合器和变速器输入轴之间,可以单独驱动车轮,在动能回收时也可以切断 与发动机的连接。PS:电机、离合器和减速器被装进同一个壳体内,可通过电驱动系统调整扭矩和转 速,节油性能较好、驾驶的平顺感较好。P3:前轴电机,置于变速箱的输出端,增加前轴输出,可实现制动能量回收、纯电驱 动车辆。P4:后轴电机,置于驱动桥上,功能与 P3 电机相似,可实现制动能量回收、纯电驱 动车辆。比亚迪于 2005 年起开始研发插混技术,目前已推出 4 代DM 系统。1.2.1、 DM1.0(2008 年):开山之作,主打燃油经济性2008 年比亚迪推出了搭载 DM 1.0 系统的首款 PHEV——F3DM,其采用集成式混动 系统(直接将电动机与变速箱结合),搭载双电机,由一台 1.0L 发动机、一台功率为 50kW 的电机(驱动电机)以及一台功率为 25kW 的电机(发电机)串联组成。工作原理:(1)电池电量充足时,汽车进入纯电模式,动力电池直接供电给电动机, 电动机动力经由固定齿比减速器直接传递到车轮。(2)当电池电量较低时,若负载较 低,汽车进入串联模式,发动机运转带动发电机发电,再通过逆变器为电动机供电; (3)若处于高负载或加速时,汽车进入混联模式,此时离合器吸合,发动机和电动机共同驱动车辆;(4)减速时电动机将多余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动力电池内。DM1.0 的主要优势在于,由于采取双电机结构可以发挥出电机与发动机各自最合适 的转速,从而避免效率浪费,油耗较低(F3DM 综合油耗仅为 2.7L/100km);但动力 性能较弱,发动机与双电机实际最大联合输出功率只有 80kW,且驾驶的平顺性较差。1.2.2、 DM2.0(2013 年):跨越式前进,动力性能全面提升2013 年比亚迪推出第一款搭载 DM2.0 的车型秦 DM,采用了基于多速 DCT(双离合 自动变速器)的并联架构,以 P3 电机为核心,搭载由功率为 110kW 的驱动电机、功 率为113kW的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及DCT双离合变速箱,综合输出功率高达217kW, 动力性能较 DM1.0 大幅提升。此外,由 DM1.0 的单档减速器升级为 6 速双离合变速 箱,对发动机可实现的工作模式的调节范围更大,满足更多工况需求。而 2015 年推 出的唐 DM 加入功率 110kW 的 P4 后轴电机升级为四驱架构,动力性能进一步提升。工作原理:(1)电池电量充足时,汽车进入纯电模式,动力电池直接供电给电动机, 电动机驱动轮端。(2)电池电量较低时,系统切换为混动模式,稳定行驶时,发动机 输出的一部分扭矩会驱动电机发电,并给动力电池充电;(3)若处于高负载或加速 时,发动机和电动机同时驱动;(4)与 DM1.0 相同,减速时电动机将多余的动能转 化为电能储存在动力电池内,但 DM2.0 的能量回馈效率较 DM1.0 更高。(5)与 DM1.0 最大的不同在于,当电量不足或高压系统故障时,发动机可单独驱动车轮。 DM2.0 相较于 DM1.0,发动机、电机、电控、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动力性能大幅提升,但由于在低速状态下仅依靠发动机输出动力, 导致双离合变速箱低速顿挫的问题,驾驶的平顺性较差。1.2.3、 DM3.0(2018 年):进阶之作,提升驾驶平顺性、降低油耗引入 BSG 电机,兼顾动力与经济性。DM3.0 在 DM2.0 的基础上,在 P0 位置新增高 功率、高电压的 BSG 电机。并进而衍生出前驱(P0+P3)、双擎四驱(P0+P4)、三擎 四驱(P0+P3+P4)三种架构。高压 BSG 电机可实现智能发电、辅助换挡、急加速 助力和怠速启停四大功能,对整车性能的改善主要体现在:(1)提升 HEV 模式与 EV 模式之间切换的平顺性。引入 BSG 电机能持续控制内发动机在最佳转速区间内运转,在换挡时通过 BSG 电 机控制内燃发动机的转速与档速进行匹配,就可以使 DCT 双离合变速器的耦合变得更加平顺。(2)提升燃油经济性。DM2.0 模式下动力系统的能量回收只能通过 DCT 的多个档位才能传递到驱动电机 给电池充电,能耗较高,加入 BSG 电机后,在浪费能量最大的启停环节实现更高的 能源转换效率,DM3.0 发电系统总效率达到 87%,较 DM2.0 提升 21%,综合油耗低 至 1.6L/100km。(3)减少馈电状况的发生,改善驾乘体验。加入 BSG 电机后,大部分工况下 BSG 电机可尽可能给动力电池补充电能提升 SOC, 进而提升电驱时间,提升驾乘体验。1.2.4、 DM4.0(2020 年):DM 技术集大成者,DM-i 主打经济性、DM-p 主打动力性DM4.0 在继承了前三代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突破,并推出双平台战略——主 打经济性的 DM-i(超级混动版)和主打动力性的 DM-p(四驱动力版),进而使得偏 好动力性和偏好经济性的客户都能被覆盖。在技术路线上,DM-i、DM-p 分别是对 DM1.0、DM3.0 的传承与发展。DM-i:插混技术的革命性之作——低油耗、低系统成本,将插混车型打入 10 万元价 格带 DM-i 三大特点:(1)超低油耗:馈电油耗低至 3.8L/百公里。(2)静谧平顺:电量充足时电机驱动,馈电时电机驱动的综合工况占比超 80%,在 城市工况下,电机驱动近乎 100%。(3)卓越动力:系统总功率 160/173/254KW;动力表现超越 2.0T 发动机;加速性能 优越,秦 Plus DM-i/宋 Plus DM-i/唐 DM-i 零百加速时间分别为 7.3/7.9/8.5s,较同级 别燃油车快 2-3s。DM-i 节油的核心在于以电为主的 EHS 电混系统——大功率电机驱动,发动机驱动 为辅。DM-i 系统的设计理念是:尽可能依靠电机驱动,并使得发动机可在最佳的转 速和负载下运转,让驾驶体验趋近于纯电模式并降低油耗。工作原理:(1)电量充足时进入纯电模式。(2)馈电时:城市路况下,纯电行驶占比 高达 81%,显著降低油耗的同时也提供了更优质的驾乘体验;NEDC 工况下,纯电/ 串联/并联模式占比分别为 70%/18%/12%;WLTC 工况下,纯电/串联/并联模式占比 分别为 54%/18%/28%;高速工况下,系统以并联直驱为主,加减速时切换到串联模 式来保证发动机在高效区间运行。电机:电机效率大幅提升DM-i 承袭了 DM1.0 的混联架构,搭载 P1、P2 两台电机,并根据驱动电机的功率分 为 EHS132,EHS145 和 EHS160 三款,适配 A 级到 C 级的全部车型,其中 EHS132 和 EHS145 采用骁云 1.5L 高效发动机,EHS160 采用骁云 1.5Ti 高效发动机。电机最高 效率达 97.5%,效率>90%的高效区占比 90.3%。发动机:专注提升工况热效率此次推出的 DM-i 架构有两款发动机。一款为骁云-插混专用 1.5L 高效发动机,主要 适用于 A-B 级车,热效率高达 43.04%。压缩比高达 15.5,采用阿特金森循环,使用 高达 25%ERG 率的低温废气再循环系统降低进气损耗,采用分体冷却确保发动机各 部分都处于自身运转的最佳温度下,应用超低摩擦和无轮系设计减少机械损失。为了能让 DM-i 能覆盖到 C 级车,比亚迪还另设了涡轮增压 1.5Ti 高效发动机,热效 率高达 40%。压缩比 12.5,采用米勒循环,使用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可在更宽的 转速范围内提供增压,特别是可以在保证低转速的增压效果时不会影响高转速的排 气压力。电池:DM-i 专用大功率刀片电池DM-i 搭载专用大功率刀片电池,单车带电量 8.3-21.5kWh,对应 50-120km 的纯电续 航里程,单节电池电压 20V,带电量 1.53kWh。单个电池包仅包含 10-20 个刀片电 池,单个电池由多个极芯组串联而成(提高体积利用率,利于平台标准化),单个极 芯组由多个极芯并联而成。单个极芯由铝塑膜封装定型,提升安全性。制备工艺上:DM-i 专用刀片电池的极芯采用卷绕工艺(不同于 EV 用刀片电池采用 叠片工艺),主要因为叠片工艺使得每个极片之间接触较为密实,导致电子迁移阻力 较大,倍率性能降低,难以满足 PHEV、HEV 对倍率性能的要求。电池热管理:采用脉冲自加热技术,加热效率较水媒提升 10%,较冷媒提升 20%。交流&直流快充:DM 车型首次引入了直流快充功能,长续航 DM-i 车型电量由 15% 到 80%充电时间仅需 40 分钟。我们预计 DM-i 系统成本有望较 DM3.0 下降 1.65 万元。我们将搭载 DM-i 架构的入 门级车型秦 Plus DM-i 标配版与秦 Pro DM 标配版的产品参数相对比:(1)发动机: 涡轮增压式改为自然吸气式,减少增程器,预计降本 4000 元;(2)电池:材料体系 变化+结构简化+单车带电量下降 0.71KWh,预计降本 2500 元;(3)变速箱:由 6 挡 DCT 变速箱改为单挡减速器,预计降本 9000 元;(4)其他:系统优化等预计降本 3000 元;(5)电动机:减少一个 BSG 电机+增加一个大功率发电机,预计成本增加2000 元。DM-p:主打动力性,定位中高端DM-p 定位中高端,基本架构与 DM3.0 差别不大,采用“P0+P3+P4”的混联架构并 配套 DCT 双离合变速箱,且 DM-p 版的动力架构有望成为比亚迪 DM 系统的长期技 术方案。以汉DM为例,采用2.0T发动机和6挡湿式双离合变速器,最大功率321kW, 最大扭矩 650 N·m,百公里加速时间仅 4.7s。1.3、 车型:王朝系列与 e 系列同源并行,品牌架构持续完善过去十年内,通过在新能源领域的“换道竞争”和王朝系列车型的持续发展,比亚 迪已逐步实现产品升级。2013 年前比亚迪主要车型售价在 10 万元以下,品牌形象偏 中低端。此后比亚迪将重心逐步向新能源汽车领域倾斜,通过 “换道竞争”重塑品牌形象;在品牌战略上,2013 年起比亚迪推出王朝系列车型,产品向中高端领域迈 进。推出 Dragon Face 设计语言,重新梳理产品架构。过去比亚迪常因车型类别杂糅、 定位不清晰等问题,车型销量的可持续性不够强。自 2016 年开始比亚迪开始进行了 大刀阔斧的改革:在设计语言上,确立 Dragon Face 为王朝家族统一设计语言,增强辨识度和品 牌认知。2016 年比亚迪邀请沃尔夫冈·约瑟夫·艾格担任全球设计总监,并推 出“Dragon Face”龙前脸造型 1.0,2017 年首款经由 Dragon Face 设计语言的车 型宋 Max 上市,2019 年推出 Dragon Face2.0 版本。Dragon Face 以其独特、优美 的设计感广受好评,扭转了市场对比亚迪此前车型低颜值的固有印象,被誉为 “自主品牌中最具有辨识度的家族前脸”。目前 Dragon Face 成为比亚迪的家族 化设计语言,应用于王朝系列所有车型,强化了品牌认知。在产品架构上,聚焦“e 系列”和“王朝系列”两大品牌,全面覆盖高中低端市场。2019 年 3 月比亚迪正式发布 e 系列车型和全新的纯电动产品规划——以“e 系列”和“王朝系列”为核心。“e 系列”主打品质性价比和新智行体验,以 A0 和 A 级车为主,定位中低端市场,目前已有 e1、s2、e2、e3 四款纯电动车型, 价格段为 5.99-14.23 万元。“王朝系列”主打技术引领和极致性能体验,定位中 高端市场,就现有车型来看,唐、汉定位偏高端,分别主打 S V 和轿车市场。 “e 系列”所有车型和“王朝系列”的纯电动车型都基于比亚迪 e 平台打造,但 是销售、服务等体系并不重叠,而是并行发展。2、 销量拐点:DM-i 开启比亚迪插混车型新纪元1 月 11 日比亚迪推出了三款搭载 DM-i 的车型秦 PL S、宋 PL S、唐 DM-i,售价分 别为 10.78-14.78 万元、15.38-17.58 万元、19.78-22.48 万元,三款车型将于 2021 年 3 月上市。购置成本高是制约 PHEV(尤其是中低端车型)销量增长的核心因素。我们分别对 比了宝马 5 系(高端车型)、大众帕萨特(中端车型)、丰田卡罗拉/丰田雷凌(中低 端车型)燃油车与配置相近的 PHEV 车型的购置成本,以及对应车型 PHEV 销量占 总销量的比重。发现:(1)由于 PHEV 相较燃油车型多出了三电系统等刚性成本, 在考虑购置税后,偏中低端的车型 PHEV 较燃油版车型溢价率较高,以卡罗拉为例。 PHEV 较配置相近的燃油版车型溢价率高达 21.3%;(2)由于中低端 PHEV 较燃油版 车型溢价率较高,且其目标客群对价格较敏感,因此中低端 PHEV 车型的接受度明 显低于高端 PHEV 车型。DM-i 直击 PHEV 核心痛点——成本,秦 Plus DM-i 在 10 万元+价格带与燃油车正面交锋。秦 Plus DM-i 预售价 10.78-14.78 万元,对标插混车型卡罗拉、雷凌价格区 间分别为 17.48-19.78 万元、17.38-18.88 万元;考虑购置税后,对标燃油车型日产轩逸、大众朗逸价格区间分别为 9.31-14.87 万元、9-13.99 万元。秦 Plus DM-i击入 10- 15 万元价格带,不仅较同级别 PHEV 车型具备碾压式的价格优势,还基本实现油电 平价,触及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国内 10-15 万元价位段 PHEV 市场处于真空地带,秦 Plus DM-i 对 A 级燃油 /PHEV 轿车的替代空间广阔。由于 PHEV 成本较同等配置的燃油车高,且目前 PHEV 销量结构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限购城市占比较高,因此 2019 年 15-50 万元 PHEV 乘用车销量占比 93%,10-15 万元价位段则成了真空区,而这一价位段恰是我国乘用 车销售的主力价位段。秦 Plus DM-i 打入 10-15 万元价位段:(1)短期看,一方面将挤占 15-20 万元合资品牌 PHEV 市场,另一方面将对 10-15 万元价位段轿车市场(尤其是限牌地区)发起冲击,我们预计 2021-2022 年秦 Plus DM-i 销量分别为 10/13 万辆。(2)长期看,秦 Plus DM-i 对应的 10-15 万元价位段轿车市场空间约 400 万辆,考 虑后续 PHEV 向非限购城市持续渗透,我们预计秦 Plus DM-i 未来稳态销量有望达 25 万辆以上。在 DM-i 系列车型、汉以及多款改款车型的拉动下,我们预计比亚迪 2021-2022 年整 体销量分别为 60.9/74.45 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 44.8% /22.2%。分车型来看,我们预计 2021-2022 年乘用车销量分别为 59.5/72.85 万辆,同比增速分 别为 45.1%/22.4%;EV 乘用车销量分别为 20.58/29.58 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 56.3%/ 43.7%;PHEV 乘用车销量分别为 20.12/27.37 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 291.3%/36%, 其中 DM-i 车型销量分别为 15/19.6 万辆。3、 无惧挑战:垂直一体化构筑成本优势,补齐智能化短板助推品牌向上3.1、 挑战 1——国补 2022 年后完全退出,对盈利能力影响几何2020-2022 年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退坡幅度分别为 10%/20%/30%,2022 年后国补完全退出。根据上文对比亚迪 2021-2022 年新能源车的销量预测,我们预计 2021/2022 年比亚迪应收国补金额分别为 48.36/46.52 亿元,同比+50.3%/-3.8%;对应单车补贴 额分别为 1.09/0.76 万元,同比-31%/-30%;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汽车业务营 收比值分别为 4.9%/4.4%。由于动力电池是电动车的成本中心,且仍具有较大的降本 潜力,因此动力电池环节将在很大程度上承担补贴退坡带来的成本压力。而比亚迪 电动车的动力电池均为自产,因此公司新能源整车业务和动力电池业务的成本将是 我们的研究重点。比亚迪主营业务涵盖汽车、消费电子、二次电池及光伏,考虑到公司二次电池及光伏 业务与汽车业务有大量的分部间交易,在财务处理上,我们将公司汽车、二次电池及 光伏业务进行合并,并将 2020H1 汽车业务财务数据中剔除口罩业务(假定报表口径 的汽车业务中包含口罩业务营收等于比亚迪电子口罩业务关联交易额 80.18 亿元,毛 利率 35%),以便于我们研究公司的整车业务,尤其是公司整车业务垂直一体化对盈 利能力的影响。我们认为,比亚迪整车业务的盈利能力已具备脱离补贴的基础。2018/2019/2020H1 汽 车&电池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18.2%/21.3%/21.5%,扣除国补后汽车&电池业务毛利率 分别为 9.2%/17.3%/17.1%。2018 年来公司汽车&电池业务盈利能力回升势头明显, 分拆成本结构来看;(1)可变成本占比持续下行,尤为可贵:2018/2019/2020H1 汽车&电池业务可变成 本占营收比重分别为 81.8%/72.2%/68%,主要通过技术创新、工艺改进降低成本,另外公司垂直一体化布局优势进一步凸显。(2)折旧占比提升拖累盈利,主要系产能投放和实际销量的不匹配,后续产能利用 率有望提升:2018/2019/2020H1 汽车&电池业务折旧&摊销占营收比重分别为 9%/10.5%/14.8%,主要因为公司加大了产能投放力度,而 2019-2020H1 公司新能源 汽车业务处于低谷期,产能利用率较低。随着新一轮新能源车型投放周期来临,产能 利用率提升,我们预计 2021/2022 年汽车&电池业务(剔除口罩业务)折旧&摊销占 营收比重有望降至 10%/9.8%。另外,得益于公司刀片电池良率持续提升,DM-i 有效 降低系统成本,我们预计公司可变成本占营收比重有望维持在 70%以下。因此,我 们预计即使在补贴完全退出的情境下,公司汽车&电池业务毛利率仍将维持在 20% 以上。3.2、 挑战 2——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比亚迪先发优势能否维持3.2.1、 中端市场——比亚迪的基本盘,垂直一体化布局控制成本构筑护城河目前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出现“高、低端两头大”的哑铃型结构,中端车型优质 供给缺失。2020 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 A 级车销量仅占 32%,而相比之下国内整体乘 用车市场 A 级车销量占比高达 60%。究其原因,一方面,受疫情影响,2020 年运营 端(主要为 A 级车)销量显著下降;但最核心的原因是 To C 端市场的优质 A 级车 型供给不足,2020 年 A 级车市场新车型较少,多为基于原有车型进行的改款为主(主 要升级动力总成,而整体外观、智能化等改良较小)。相较于特斯拉与造车新势力高 举高打凭借极致产品力取胜、宏光 MINI EV 精耕细分市场的策略,中端车市场目标 客群对售价较为敏感,但受成本所限,目前中端电动车购置成本较同版燃油车更高, 且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因此成为突破难点。突破中端市场是新能源汽车持续渗透的必由之路,成本控制是重要竞争要素。对标智能手机发展历程,我们认为下一阶段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步入从“引领者凭借极致 产品力突破高端市场”到“产业链成本下降推动产品向中低端市场渗透”过渡的过 程,成本控制能力是第二阶段的重要竞争要素。2010-2013 年智能手机行业处于由高 端市场向中低端市场渗透的阶段,三星凭借一体化布局带来的成本优势、多产品矩 阵策略,产品覆盖从低端到高端各细分品类,迅速超过苹果成为全球第一大智能手 机供应商。比亚迪新能源车以中端车型为主,垂直一体化布局构筑核心竞争力。比亚迪新能源 车型以 10-20 万元段的 A 级车为主:(1)PHEV 车型:秦 Plus DM-i 主打极致性价 比,宋 Plus DM-i 定位 A级S V;(2)e 系列 EV:e2、e3 目标客户偏年轻族群,主 打品质性价比;(3)王朝系列 EV:秦、宋、元。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全产业链布局,从上游的资源、锂电材料到三电系统、 整车制造再到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形成完整闭环,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我们认为, 对标三星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发展历程,同样采用垂直一体化布局、多产品矩阵布局 细分市场策略的比亚迪有望在中端车型市场取胜。3.2.2、 高端市场——汉已证明其竞争力,差异化定位+补齐智能化短板助力比亚迪 站稳脚跟比亚迪汉的畅销已证明其在高端市场的潜力。比亚迪汉 2020 年 7 月发售,11 月销量 破 1 万辆,创下比亚迪 B 级车销量记录。除了优异的动力性能、颇具设计感的造型 外,相较于特斯拉和造车新势力差异化的定位、在智能化领域加深布局亦是汉畅销 的重要原因。我们预计不排除比亚迪后续通过设立独立的高端品牌,提升其在高端 市场的品牌认知。(1)动力性能优异(2)差异化定位相较特斯拉 Mo el 3,比亚迪汉内饰更精致、后排空间更宽敞,因此俘获了更多出于 家庭用车目的购车的客户。另一方面,汉搭载的兼具高安全性和较高能量密度的刀 片电池也成为核心卖点。(3)智能化领域持续发力比亚迪于 2018 年 4 月发布了 DiLink 智能网联系统,2020 年发布 DiLink 3.0,汉成为 率先搭载DiLink 3.0的车型。DiLink 3.0 智能网联系统基于An roi 操作系统基础上, 配备博世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华为 5G 技术、科大讯飞语音系统等。2020 年 10 月 15 日,比亚迪入股芯片、算法研发公司华大北斗 6.93%的股份;同年 11 月 18 日,比亚迪与华大北斗举行战略合作签约并启动车道级定位项目。我们预计 比亚迪后续有望通过加强自主研发和合作开发的形式加深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4、 远期定位:供应链开放,打造电动汽车解决方案提供商比亚迪在电动化技术领域耕耘十余年,在三电系统、半导体等核心零部件领域积淀深厚,但长期上述零部件为比亚迪自供。自 2017 年开放动力电池供应以来,比亚迪 持续推进供应链开放战略:(1)纯电平台——e 平台已对外开放,与丰田成立合资公 司共同开发电动车;(2)动力电池:目前已确定为丰田、福特、长安等多家海内外知 名车企供应动力电池;(3)半导体:比亚迪半导体引入战投,并筹划分拆上市。我们认为,长期看比亚迪有望成为电动车解决方案提供商,类似于智能手机产业链中的 三星。分拆比亚迪半导体,引入战投,迈出子公司分拆上市第一步。比亚迪半导体业务的 核心为 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比亚迪从 2005 年开始布局 IGBT 业务,2019 年国内市占率 18%,仅次于英飞凌。2020 年公司分拆比亚迪半导体业务为独立子公 司,并完成了两轮战略投资,第二轮战投完成后估值已达 102 亿元。分拆上市后,将 提升比亚迪半导体业务运营的灵活度,有助于半导体业务拓展客户。“弗迪系”公司成立,加速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外供步伐。2020 年比亚迪宣布成 立 5 家弗迪系公司:弗迪电池——产品覆盖 3C 用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以及梯 次利用;弗迪科技——掌握大量汽车电子和底盘技术;弗迪动力——开发燃油车动 力总成及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弗迪视觉——研发生产车用照明和信号系统;弗迪 模具——开发生产模具。分拆后各业务部门成为独立的运营实体,赋予相应子公司 更大的自主权,有利于推进供应链外供步伐;同时,其员工也能得到更市场化的激 励。另外,我们不排除公司动力电池等其他业务部门分拆上市的可能性。详见报告原文。(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官网】。
在现今汽车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下,比亚迪正拥抱变化,经历从车企到全球电动技术综合供应商的身份转变。报告通过梳理比亚迪旗下业务板块和公司的经营举措,进一步讨论比亚迪经营思路的放开。通过分析 BEV 和 PHEV 市场 的情况,阐述比亚迪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相对优势和地位。半导体:IGBT 市场规模近 58 亿美元,外资品牌占主导。比亚迪 IGBT 技 术积累久并已装车使用,现已推动分拆上市,未来发展潜力大。动力锂电池:拳头产品,国内仅次于宁德时代处于行业第二。刀片电池是 行业安全和性能的新标杆,外供争夺市场大蛋糕,未来分拆上市可期。e平台:国内领先的电动技术集成车型平台,已与戴姆勒及丰田建立合资 公司,尤其近期确立与丰田战略合作,成为技术输出里程碑。零部件:2.8 万项全球专利,拥有全套研发生产能力。电池、模具、汽车 电子、动力和视觉从原先事业部中剥离,实现核心零部件对外供应。其它: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在国际知名客户的份额逐步提升;云轨业务订 单潜力大;光伏业务随海外市场情况;口罩业务以销定产,贡献微利。我们精选了《2020比亚迪深度研究报告——向全球电动技术综合供应商前进》与你分享。该报告阐述了亚迪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相对优势和地位,并提出投资建议。以下是本报告部分内容,本报告共43页,完整报告可在公众号回复【车东西0030】获取。以上是本报告部分内容,本报告共43页,完整报告可在公众号回复【车东西0030】获取。
今日(9月15日)A股三大股指开盘涨跌不一,盘初一度急挫,随后震荡拉升,午后股指维持震荡偏强势。从盘面上来看,汽车整车、军工、景点及旅游等板块表现突出,局部赚钱效应仍存。尤其是在汽车产业链板块之中,A股的比亚迪股价一度封涨停,股价突破百元,创出历史新高。兴证策略王德伦指出,长期继续看好“大创新”、“核心资产”方向,中短期看好进入补库存的周期类核心资产。大创新的科技创新机会仍是主线。“十四五”规划、远景目标有望出台,“补短板”等大创新科技成长方向,持续受到政策催化、业绩改善的催化。挑选业绩与估值匹配,实质性能够看到业落地的诸多我们经济转型方向,与优质企业共成长。短期可以关注光伏、军工等结构性机会。另外,资本市场改革措施不断出台,有望给券商带来更多的趋势性机会。在当前A股热点分散,板块轮动加剧背景之下,隐藏了可能的投资机会,精选部分机构研报,我们来一起看看到底有哪些主题,可供参考。【主题一】汽车整车中金公司分析,车市需求已经开始恢复,板块投资情绪有望复苏。整车板块:推荐自主销量表现亮眼、强产品周期可持续的车企,包括长城、长安;新能源车中,推荐整车业务存在估值提升空间的比亚迪,建议关注蔚来。重卡板块:需求有望维持高位,推荐重卡三剑客(重汽A/H和潍柴),建议关注一汽解放(未覆盖)。经销商板块:优先布局豪华品牌经销商,包括中升、永达。零部件板块:看好主题性机会+板块性反弹,建议关注华域、拓普、敏实、均胜、福耀。中信证券表示,疫情后期行业稳步复苏,新能源汽车产需端持续恢复,需求逐步释放。考虑:1)国内疫情影响基本消除,2)新车型逐步投放刺激市场需求,3)政策环境回暖,在政策支持叠加疫情压制今年上半年需求的背景下,预计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前低后高。欧洲市场继续爆发增长,行业长期增长趋势明确。【主题二】军工天风证券分析,板块成长逻辑启动兑现,聚焦未来装备优质赛道需求。上半年军工板块实现逆疫情中高速增长,十三五末面向未来战争的装备或已启动初步放量,预计十四五将成为未来高附加值装备的重点放量期。【主题三】景点及旅游渤海证券指出,随着国庆和中秋双节的临近行业热度有望复苏。给与行业“看好”的投资评级,从长期角度仍然推荐以下几条投资主线:1)逻辑清晰且壁垒较强的免税行业;2)关注估值处于低点且具备较大弹性的酒店行业龙头;3)对门票收入依赖较低且具备异地复制能力的优质景区类公司。综上,我们推荐中国中免(601888)、锦江酒店(600754)以及宋城演艺(300144)。此前,万联证券分析,对于旅游行业,国内旅游市场需求逐步释放,景区与演艺活动门票放开和消费回流推动旅游、景区、酒店市场高增长。(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概述一提到比亚迪,很多人都认为公司是卖汽车的。如果财报翻译官告诉你,比亚迪公司也卖手机部件的,你会相信吗?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翻译官看完比亚迪2020年的财报,发现公司的汽车销售收入只占公司总收入的49.53%。而另一半收入主要来源于,手机部件和二次充电电池的销售。比亚迪公司是不务正业,还是另有战略安排呢?下面让翻译官带着大家,详细了解一下比亚迪2020年财报的主要内容。(财报翻译官不推荐任何股票,只是把专业性极强的上市公司财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翻译出来。如果你正好要买入这只股票,翻译官将为你提供该股票的使用说明书。)风口赛道好股票一定在好赛道中奔跑,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新能源汽车和手机配件行业赛道的情况。汽车行业比亚迪靠汽车起家,目前公司的业务主要以新能源汽车为主。根据中国汽车业协会的数据,2020年全年累计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522.5万辆和2,531.1万辆,同比下降2.0%和1.9%。其中,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实现逆势增长,均创历史新高,全年产销分别为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增长7.5%和10.9%。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比亚迪的战略布局都在新能源汽车上。2020年,四月,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通过延长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至2022年底。十一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公司2020年度能源补贴收入合计:2,302,370,000 元。手机部件行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表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20.4%至2.96亿部,5G手机出货量反呈上升趋势,全年累计出货量为1.63亿部。研究机构IDC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PC市场出货量超过3亿台,同比增长13.1%,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为1.64亿台,同比增长13.6%。二次充电电池行业2020年,在光伏领域,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光伏市场依然实现超预期增长。根据CPIA统计,全球新增装机量预估达到130GW,同比增长13%。了解完了赛道我们再看看,比亚迪公司都是做什么业务的,以及公司的核心竞争在哪里?个股调研1、公司业务比亚迪公司主要从事包含新能源汽车及传统燃油汽车在内的汽车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并积极拓展城市轨道交通业务领域。汽车业务和手机部件业务是主业,收入占公司全部收入的91%。而城市轨道业务是公司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公司于2016年10月发布了中国首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轨线路并实现通车,正式宣告比亚迪进军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云轨的轨道可以建设在道路中央分隔带或狭窄街道上,不单独占用路面,属于运能接近地铁系统的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比亚迪公司有别于国内其他汽车生产企业普遍采用合资、技术引进、品牌引入等经营模式,比亚迪主要采用自主研发设计、整车及核心零部件一体化生产,并以自主品牌进行销售的经营模式。有一点让翻译官很吃惊,比亚迪是全球智能产品开发的领先厂商。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垂直整合的一站式服务,产品覆盖消费电子、汽车智能系统、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及新型智能产品等领域。该业务的主要客户包括华为、三星、苹果、小米、vivo等智能移动终端领导厂商。讲到这里比亚迪的主营业务应该很清楚了吧,下面我们再看看公司的核心竞争力。2、核心竞争力比亚迪作为一家横跨汽车、电池、IT、半导体等多个领域的企业集团,拥有全球领先的电池、电机、电控及整车核心技术,以及全球首创的双模技术和双向逆变技术,实现汽车在动力性能、安全保护和能源消费等方面的多重跨越,为全球汽车产业开拓出崭新的发展路径。在商业推广方面,公司推出的纯电动大巴和纯电动出租车已在全球6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00个城市成功运营,为洛杉矶、伦敦、阿姆斯特丹、悉尼、香港、京都、吉隆坡等城市带来绿色环保的公共交通解决方案。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公司,2020年境外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38%,比2019年增长了208.8%。海外市场的扩张,说明比亚迪的核心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凭借于长期积累的综合技术优势,比亚迪耗时5年研发出全新设计的跨座式单轨“云轨”产品。就是我们上边提到的云轨技术。下面我们来看看最后一部分,主营业务分析。3、主营业务分析 比亚迪公司的汽车销售的毛利率为:25.2%,比去年增加了3.31%。手机部件的毛利率为:11.3%,比去年增加1.84%。看完毛利率我们再来看看2020年的费用,去年销售费、管理费、财务费的增加,都是因为销量的增加。而研发费用比2019年增加32.61%,达到了75亿元。从这个数值能看出,比亚迪是多么的重视研发。一个科技企业研发就是核心竞争力,这点比亚迪应该是深有体会了。现金流量表是利润表的基础,它能检测出利润表中的水分。例如,某个企业今年的净利润为10亿,公司的公户里可能一分钱都没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企业只要把产品卖出去了,在利润表里就会产生利润。可此时卖家可能并没有打款,应收账款会在3个月后打过来。这时你的利润表里虽然显示了10个亿,但是公司并没有收到这笔钱。2020年比亚迪公司的合并净利润为60个亿,而公司的公户只进了45个亿,其中有15亿是外面的欠款。这种情况属于正常,毕竟现在是买方市场,赊销已经变成了销售的方式。但我们心里要有个数。最后我们再看看比亚迪公司,近十年的净利润对比图。从下图我们能发现比亚迪公司的周期性很强。2013年-2016年是公司的发展期,净利润逐年递增。2016年-2019年的净利润又开始逐年下滑,好在2020年的净利润开始大幅增长,公司的业绩再次处在发展阶段。以上是财报翻译官对比亚迪公司,2020年财报的研判。希望你每天能看懂一家公司的财报,这样日积月累后,你势必能知道哪些公司值得你长期拥有,那些公司应该尽快脱手。
比亚迪(002594),作为新能源汽车龙头+电池及光伏+手机代工+云轨/云巴,2019年营收1277亿,其中,汽车及相关产品营收632.66亿、手机部件及组装等营收533.80亿、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营收105.06亿、其他营收5.87亿,研发投入84.21亿,归属净利润16.1亿,分红1.64亿。另:持有比亚迪电子(00285.HK)65.76%权益,预计动力电池业务将分拆独立上市(可参考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孚能科技、亿纬锂能)。比亚迪2019年报(p11)上说: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领跑者之一,比亚迪拥有庞大的技术研发团队和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相继开发出一系列全球领先的前瞻性技术,建立起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领先优势。……在动力电池领域,集团开发了高度安全的磷酸铁锂电池和高能量密度的三元电池,应用于电动商用车和电动乘用车领域,解决了电动汽车电池在安全性、循环寿命和续航里程等方面的全球性难题。……在商业推广方面,集团推出的纯电动大巴和纯电动出租车已在全球6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00个城市成功运营……在私家车市场,集团应用双模技术和双向逆变技术的新一代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连续多年主导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市场。比亚迪在2019年报“核心竞争力分析”(p11)中提到了如下几点: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领跑者之一,比亚迪拥有庞大的技术研发团队和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相继开发出一系列全球领先的前瞻性技术,建立起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领先优势。比亚迪作为一家横跨汽车、电池、IT、半导体等多个领域的企业集团,拥有全球领先的电池、电机、电控及整车核心技术,以及全球首创的双模技术和双向逆变技术,实现汽车在动力性能、安全保护和能源消费等方面的多重跨越,为全球汽车产业开拓出崭新的发展路径。考虑到持有比亚迪电子(00285.HK)65.76%权益,以及动力电池业务可能分拆独立上市,加上光伏“光储一体化”和云轨/云巴业务,汽车行业作为周期性行业,未来三年中,假设归属净利润恢复并成长至60亿(历史高点为50亿),市场给予30倍市盈率的估值,对应大约1800亿市值,满意吗?假设市场给予20倍市盈率的估值,对应大约1200亿市值,能接受吗?以当前价格买入,有安全边际吗?比亚迪官网写道:品牌使命——用技术创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白天,太阳能电站像植物一样捕捉阳光的能量;夜晚,储能系统将白天储存的能量平稳地输送到千家万户。穿梭在大街小巷的电动车,矗立于绿化带上的云轨,以零排放、零污染的运行方式,成为连接城市的血脉,美好生活的更多可能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分明已经看到新能源世界正在走来,这是比亚迪的使命,也是全人类的绿色梦想。
来源:财联社比亚迪近几日股价涨势如虹。截至今日收盘,比亚迪股价再度封死涨停,股价报115.94元再创历史新高。港股比亚迪股份亦涨至109.7港元。盘后数据显示,两机构卖出逾1.6亿元,深股通买入7.19亿元,并卖出7.8亿元。消息面上,9月16日晚,比亚迪年度又一重磅新车宋PLUS在成都举行上市发布会。此次上市的宋PLUS燃油版本共发售四款车型,全国统一售价为11.58万元-14.38万元。今年8月,比亚迪乘用车销量为3.55万辆,其中宋PLUS前一版本宋Pro的销量超过1万辆,占比接近3成,为比亚迪销量最高的车型。此外,中信证券今日上调了比亚迪目标价,其在研报中称,源于比亚迪公司近期发生了两方面重要变化:1)“汉”月销量爬坡进度超预期,有望成为“爆款”,科技属性和和品牌力大幅改善,电动造车业务可对标造车新势力进行价值重估;2)所控股的比亚迪电子基本面持续向好。因而上调目标价至139元/159港元(原目标价为94.9元/103.5港元),继续重点推荐。根据中汽协数据,7、8月“汉”销售1205、2400辆,产销进度消除了此前市场对于公司刀片电池产能瓶颈的担忧。当前“汉”存量订单充裕,预计9月“汉”EV、DM销售分别有望超过4000、2000辆,趋势继续向好。与此同时,比亚迪与特斯拉、造车新势力相比具备差异化优势,劣势也正跟进补足。比亚迪具备特斯拉、造车新势力短期难以达到的稳定制造能力,并且自供核心三电部件,全面掌握电动化硬件制造技术。此外,比亚迪也兼顾PHEV插混技术路线。劣势方面,此前比亚迪品牌力、渠道管理能力相对偏弱,但目前正大力度拓展Mall店营销,着力补齐短板。车型角度,“汉”相比竞品定位更偏向居家消费者,在终端与竞品实现一定差异化竞争。中信观点还称,比亚迪电动乘用车车型众多,销售结构中,单车价格较低,随着汉和宋plus的推出,有望推升公司车型升级,与造车新势力等一起进入20万元以上的竞争领域,随着汉的热销,有望带来品牌力的提升。花旗也上调了对于港股比亚迪股份的评级,其称比亚迪股份最新的刀片电池及DM技术带来“先行者”优势,为公司业务前景带来正面的影响,将公司2020至2022年盈利预测分别上调0.2%、13.2%及3.7%。抓住风口、把握当下行情!《风口研报》是财联社倾力打造的王牌vip资讯栏目之一。拥有数百名券商分析师资料库,直接对话分析师;掌握一手券商路演、电话会议、内部研讨会等信息源;经验丰富的团队第一时间从浩如烟海的券商分析报告/内部研讨会/机构调研中精准提炼有价值的信息,帮助用户消除信息差距鸿沟,快人一步把握投资先机。5分钟读完一篇《风口研报》文章,把握风口行业精华要点,知晓2-4家上市公司投资逻辑。关注财联社App服务号,第一时间接收《风口研报》推送的最新机会!一手资讯实时提醒提前挖掘“超预期”,捕捉市场下一个风口
财信证券研发中心行业分析师张鹏财信证券研究发展中心上周发布新能源汽车行业 2021 年度策略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20 年以来的新能源车指数表现出了较强的超额收益。截止 12 月 23 日,CS 新能源车指数上涨 90.5%,相对沪深 300 的超额收益是 69.9%。对于明年的投资策略,财信证券研发中心行业分析师张鹏建议关注两条主线:首先是价格上涨有望维持的领域,例如电解液产业链的新宙邦、受益于钴价上涨的寒锐钴业;其次是细分高景气赛道,例如动力电池资产有望重估的亿纬锂能。"碳中和意味着全球能源结构从化石能源逐步转向非化石能源",张鹏认为,2020 年碳中和迎来加速期。从交通领域来看,发电侧的新能源和用电侧的新能源汽车的结合对于实现全球碳中和的使命有着重要意义,新能源车赛道的长期确定性被加强。根据 EV sales,2020 年前三季度全球电动车累计销量达 178.4 万辆,同比增长 11%。而从中短期来看,当前处于新能源车技术周期、产能周期、政策周期的三期叠加期,2021 年度新能源车有望迎来中、美、欧销量增长的共振,新能源车产业的短期增长确定性被加强。张鹏强调:对于当前的新能源车行业,销量意义重于利润,需要重点关注爆款车型和企业的市占率情况。新能源车进入百舸争流时代,美国车企特斯拉进入大规模产能投放期,欧洲传统车企也进入电动化加速期,中国地区陆续出现造车新势力生产的新能源车以及比亚迪"汉"等优质车型。根据各大车型的规划,2021 年会有更多的优质供给,有望催生市场需求。从长期的碳中和与中短期可能开启的中、美、欧需求共振看,新能源车需求增长确定性得到增强,产业链有望迎来量价齐升,磷酸铁锂、锂钴、六氟磷酸锂 / 电解液产业链有望继续维持较高景气度。潇湘晨报记者陈海钧
来源:澎湃新闻原标题:比亚迪股价暴涨:公司公告称近期生产经营正常,有券商仍看涨9月17日晚间,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002594)发布关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公告称,近期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尚未发现重大变化。 当日,比亚迪A股收获一个涨停板,A股股价报收于115.94元/股,再次创下历史新高,总市值高达3163亿元,港股比亚迪股份(01211.HK)亦涨至109.7港元/股。近三个交易日,比亚迪A股股价累计上涨25.34%,H股股价累计上涨近27%。比亚迪在公告里称,公司未发现近期公共媒体报道了可能或已经对本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未公开重大信息,同时,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也不存在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经查询,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在本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期间未买卖本公司股票。比亚迪近期股价的大涨或跟成为苹果新品的代工方有关。9月15日,有媒体报道称比亚迪电子已成为苹果当晚新发布iPad的代工方;9月17日,再有媒体报道称比亚迪将获得新款Wi-Fi iPad系列的更多订单。此外,早在今年初,就有消息称比亚迪电子有望在2020年初取代广达成为iPod touch独家组装供货商,还将获得至少10%-20%的iPad组装订单。受上述消息影响,比亚迪A股股价15日大涨9.51%,首次突破百元大关,创下历史新高,港股比亚迪股份也创下历史新高。比亚迪股价还有上涨空间吗?不止一家券商表示了对比亚迪的看好。中信证券研报称,比亚迪近期发生了两方面重要变化:“汉”月销量爬坡进度超预期,有望成为“爆款”,科技属性和品牌力大幅改善,电动造车业务可对标造车新势力进行价值重估;所控股的比亚迪电子基本面持续向好。我们上调目标价至139元/159港元(原目标价为94.9元/103.5港元),继续重点推荐,维持“买入”评级。花旗在研报里称,比亚迪股份最新的刀片电池以及DM技术带来“先行者”优势,为公司业务前景带来正面的影响,因此将该公司2020年至2022年盈利预测分别上调0.2%、13.2%和3.7%,A股目标价由93.8元人民币升至129.8元人民币;H股目标价由109.2港元上调至151港元,维持“买入”评级。大和证券在报告里维持了比亚迪股份“买入”评级,将H股目标价由94港元上调至109港元。大和证券称,比亚迪9月至10月的销量将增加至每月6000至8000辆,而到2021年,比亚迪的所有型号都将使用LFP(磷酸铁锂)刀片电池,这将增强其电动汽车的核心竞争力。 也有券商对比亚迪股价表示不看好。摩根士丹利在研报里称,比亚迪H股及A股周二(16日)上涨了13%及10%,远超大市表现,或是由于市场对“刀片电池”外部客户销售的期望提高。摩根士丹利称,比亚迪估值已合理反映基本面上升潜力,但在可预见将来,随着电动车行业的发展,以及市场对比亚迪电池及电动车主要零件IGBT业务消息的反应,预期未来股价波动可能较大,重申与大市同步评级,目标价75港元。
作者:时代商学院特约研究员阳霞3月27日晚间,比亚迪对外发布了2018年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实现年度营业收入为1300.55亿元,同比增长22.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8亿元,同比降低31.63%。其中比亚迪汽车业务收入约为760.07亿元,占营收比重58.44%,同比增长34.23%;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的收入约为人民币422.3亿元,占营收比重32.47%,同比上升4.34%;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的收入约为人民币89.5亿元,占营收比重6.88%,同比上升2.09%。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售高速增长,连续4年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而且该业务销售金额占集团营业收入比重逐年上升,那为何比亚迪超千亿的营收会出现利润连年下滑的情况?我们从比亚迪2018年的年度报告分析得出:2018年比亚迪研发投入金额高达85.35亿元,占营收比重近7%,其中计入利润表中的研发费用(非资本化)为49.89亿元,相比2017年增加了12.5亿元。若是剔除研发费用的增加对集团利润的影响,则比亚迪2018年的净利润可与去年基本持平。众所周知,一家企业如果能够将研发成果转换成一流的产品,那么企业未来的收益或可成倍的增长,大大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一、比亚迪研发投入与行业对比(1)比亚迪2015年-2018年研发投入情况比亚迪目前在新能源、传统汽车等领域齐头并进,研发投入的增长是自然。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集团在2015年到2018年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复合增长率高达32.43%。研发投入中的一部分金额会进行费用化计入公司利润表中,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与2015年相比,比亚迪在2018年的费用化研发投入增长了149.65%,总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越来越大,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解释了为什么比亚迪千亿级的营收却有着不断下滑的净利润。表1比亚迪2015年-2018年研发投入情况图1比亚迪2015年-2018年研发投入金额趋势(数据来源:深交所比亚迪年度报告)(2)比亚迪与长城汽车研发投入对比随着上市车企2018年年度报告的相继出炉,自主车企的研发情况也逐渐披露出来,我们在已经披露年度报告的上市车企中选取了长城汽车与比亚迪在研发投入方面进行比较。图2显示,近四年来比亚迪每年的研发投入金额都要高于长城汽车,而且差距随着时间不断加大。与长城汽车相比,比亚迪的研发布局更加多元化,研发种类有电动大巴、专用车、物流车、金属部件、电池以及云轨等。图2比亚迪与长城汽车研发投入对比(数据来源:港交所长城汽车年度报告)二、2018比亚迪各业务板块的研发投入2018年,比亚迪在各大业务板块均加强了研发布局。在营收占比最大的汽车业务领域,比亚迪持续提升纯电动巴士和新能源专用车的综合性能。在车辆模块化和轻量化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大幅提升整车综合性能。持续投入IGBT等电动车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创新,已全面掌握IGBT芯片设计和制造、模块封装、大功率器件测试应用平台。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是比亚迪第二大营收板块,随着消费升级及5G应用临近,集团紧跟市场需求研发新型材料并提升工艺技术。另外在汽车电子、智能设备、物联网产品等领域加快布局,以抓紧电子行业新的发展机遇。在二次充电电池和光伏领域,比亚迪电池业务快速增长,市场份额持续攀升。光伏业务则相对疲弱,总体处于亏损状态。作为应对之策,比亚迪积极研发储能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产品,应用于储能电站及光伏电站等领域。三、比亚迪研发投入未来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比亚迪积极把握行业机遇持续投入研发。比亚迪作为能源汽车销量的龙头老大,不断推进新型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年内,比亚迪全新一代“唐DM”、“宋DM”及“秦DM”车型包揽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销量前三甲,进一步巩固了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地位。目前比亚迪持续投入的IGBT等电动车核心技术已经打破海外技术垄断,助力中国电动车快速发展。尽管会受到补贴退坡政策影响,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有望使得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翻倍增长,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比亚迪加速推动动力电池外供,与长安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电池合资合作框架协定,将合资建立年产10GWH的电池工厂,为长安汽车供应动力电池。相关战略合作是比亚迪开放供销体系的重要进展,对动力电池业务乃至本集团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时代商学院简介】时代商学院是以时代周报为基础,以南方出版传媒雄厚资源为依托,以第三方独立行业研究报告为核心的新型智库级内容生产商。目前,时代商学院建立了常规课题、专项课题以及品牌榜单构成的立体式研报体系,分别就智能制造、金融创新、科技创新、汽车、地产等行业开展课题研究和报告发布。
智通提示:野村预期,比亚迪股份(01211)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潜力,目标价看高至300港元;高盛将兖州煤业(01171)今明年盈利预测分别上调39%及23%,以反映近期母企资产注入的贡献,及强劲定价推动煤化工业务盈利提升;招商证券(香港)称,基于去年销售情况好于预期、今年行业景气度高,将中国龙工(03339)2021-22年盈利预测上调9-11%。小米(01810)获多家机构唱好 目标价最高看至34.6港元中泰国际:上调小米(01810)评级至“买入” 目标价34.6港元报告中称,公司4Q20智能手机收入同比大增38.4%,出货量逆势增加29.7%,排名保持全球第三,市占率12.1%,于全球多个主要市场保持强势增长,尤其是中国市场出货量同比大增51.9%,市占率较上季度提升1.8个百分点至14.5%。双品牌战略效果明显,产品结构改善及降价促销活动减少带动智能手机ASP同比提升6.8%。20年12月推出的高端手机小米11发售21天内销售超百万台,且上市后首月用户中超50%为小米新用户,反映高端产品认可度有突破。4Q20智能手机毛利率提升至10.5%的较高水平,主要由于(1)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及(2)芯片供应短缺和手机需求较强的情况下,公司减少了促销。今年首两个月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增长强劲,预计可回暖。公司在争夺中国市占率方面已有成绩,且正积极布局线下渠道,弥补竞争短板,相信会是行业复苏及竞争格局变化的主要受惠者。公司将于3月29日发布重磅高端手机,预期中高端占比提升会是长期趋势。目前看行业仍存在芯片供不应求的情况,但对供应链的影响可控,预期仍可延续4Q20策略,减少促销活动,带动ASP及毛利率维持较好水平。管理层表示,今年以来IoT品类增长呈显著回升。IoT相关经营数据持续向好,于消费级IoT市场龙头地位巩固。今年将推出多款IoT品类产品,将可支持增速回升。IoT产品海外拓展取得进展,已进入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未来将加强海外IoT产品与手机在品牌、渠道等方面的协同,深耕海外市场,增长空间仍然巨大。安信国际:维持小米(01810)“增持”评级 目标价29.3港元报告中称,2020年智能手机收入同比增24.6%至1522亿元。期间公司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17.5%至1.46亿台,据Canalys的数据公司智能手机出货量居于全球第三,市占率12.1%。智能手机高端市场进一步站稳,公司在内地定价3000元以上或海外300欧元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机销量约1000万台,高端智能手机销量占比提升有利于带动公司产品ASP的提升。该行称,公司大力推进“手机x AIoT”战略,2020年IoT与生活消费产品部分收入取得654亿元,同比增8.6%,已连接的IoT设备(不包括手机与PC)数量同比增38%至3.3亿台,“小爱同学”的MAU用户数同比增43.5%至8670万元,智能电视全球出货量达到1200万台,出货量稳居前五。报告提到,20年Q4公司互联网服务收入同比增8.4%至62亿元。20年12月MIUI的MAU达到3.96亿,同比增28%,其中内地MIUI月活跃用户数为1.11亿。20年Q4广告业务收入再创单季度历史新高,同比增23.1%至37亿元,游戏收入同比降1.4%至9亿元。广告收入占比提升,互联网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野村:维持比亚迪股份(01211)“买入”评级 目标价300港元报告中称,公司去年纯利42.3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升1.62倍,符合公司第三季指引,如果撇除比亚迪电子(00285)的盈利贡献约35.78亿元,其核心汽车及电池业务纯利达6.56亿元,较上半年的3600万元有明显改善。预期公司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潜力,主要由于其新型号电动汽车将带动销售、其刀片电池在市场上增加牵引力,以及其半导体业务的潜在分拆上市。瑞银:维持中国通号(03969)“买入”评级 目标价降至4.55港元报告中称,公司去年经常性盈利同比改善2%,大致符合预期,收入跌4%,低于预期主因城市轨道交通(URT)与铁路分别收入受疫情影响,净利润率维持稳定在9.6%,毛利收窄0.8个百分点,每股派末期息0.2元人民币,相当于55%的派息比率。该行表示,公司去年新增合约为715亿元人民币,同比升1.2%,并维持在铁路和URT讯号领导地位,研发开支比例增加至17%,资本开支增141%。在手订单稳健,公司预计今明两年分别增长可取得双位数升幅,建筑业方面因应低利润,公司目标为温和增长。高盛:维持兖州煤业(01171)“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29%至11.7港元报告中称,公司去年业绩表现优于预期,虽然煤炭营运及整体EBIT稍低于预期,但税项及少数股东权益大幅变动令盈利较预期为佳。该行上调其今明年盈利预测分别39%及23%,以反映近期母企资产注入的贡献,及强劲定价推动煤化工业务盈利提升。小摩:重申建设银行(00939)“增持”评级 目标价微升至8.8港元报告中称,公司管理层对今年业务展望给予更具质素的意见,多于数字上的指引。管理层维持较保守的态度。在资产质素方面,管理层认为前景好坏参半,采取暂缓措施来缓解贷款风险,而与地方政府相关的信贷风险持续影响资产质素。净息差方面,管理层称第四季见稳定,但今年压力持续。手续费用增长方面,主要来自财富管理,不过去年因疫情而下调的费用难以再调整。招商证券(香港):维持中国龙工(03339)“中性”评级 目标价上调28%至3.2港元该行表示,工程机械行业在今年开年迎来高景气度,一方面是下游施工带动,另一方面是去年低基数影响。据CCMA数据,今年1-2月全国主要企业装载机/挖掘机/叉车销量增72%/149%/115%。管理层指引,公司目标今年继续巩固装载机市场的绝对第一位置,预计叉车销售72000台以上(同比增18%),出口额同比增50%以上,预计将受益于行业整体的景气度。该行上调其2021-22年盈利预测9-11%,主要是基于去年销售情况好于预期、今年行业景气度高。报告提到,虽然公司受益于整个行业的景气度,但从产品结构考虑,在产品结构的扩张上相对谨慎保守,其中优势产品装载机占公司收入近一半,而装载机在此轮周期中的销售增速慢于挖掘机等产品,毛利率水平也有所下滑。此外,公司进入高毛利的大型挖掘机市场起步晚,且面临市场竞争大,难以较大程度分享此轮挖掘机市场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