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为我国冰雪产业的繁荣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冰雪产业,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明确了冰雪产业的发展目标。在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和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带动下,我国冰雪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开展冰雪运动的区域不断扩大,冰雪场地设施快速增长,冰雪活动类型日益丰富,覆盖人群范围逐渐扩大,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不断高涨。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室内滑冰馆388座、滑雪场774座,平均每年有超过2000万人次参与冰雪运动,每年举办的赛事活动超过1200场。今年的新冠疫情给冰雪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上半年,各大冰雪赛事活动全面调整,滑雪场、滑冰馆暂停运营,冰雪企业经营面临很大压力。但是,人民群众对冰雪运动的需求没有变、国家发展冰雪产业的政策没有变、冰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趋势也没有变,我国冰雪产业的潜力依旧巨大、空间依然广阔。当前2021年雪季已经来临,很多人已经投入到冰雪运动中,疫情期间被抑制的消费需求正得到释放,各大滑冰馆、滑雪场人流都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总局也正在会同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冬奥组委开展全国冰雪旅游宣传推广活动。下一步,总局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落实好发展冰雪产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规划,补齐短板,扩大消费,加快冰雪产业复苏增长,促进提质增效,推动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作为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之一,张家口拥有丰富的冰雪资源,具有发展冰雪产业的巨大优势,利用承办2022冬奥会的契机,张家口正致力于把冷资源变成热经济,全面放大冬奥效应,深度开发“零度”以下资源。本次峰会以“聚焦冬奥、共赢未来”为主题,这将为推进张家口冰雪产业发展汇集更多动力、谋划更多举措。希望大家创所欲言、相互启发,激发全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点燃冬日里冰雪产业的激情,不断促进和扩大体育消费。让我们坚定信心、携手共进,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助推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体育强国建设和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注:节选自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副司长彭维勇在2020张家口冰雪产业峰会上的致辞#河北张家口冰雪产业博览会#
一、冰雪行业概况冰雪文化就是指在冰雪自然环境中从事日常生活的人们,以冰雪生态环境为基础所采取的或所创造的,具有冰雪符号的生活方式。如今,冰雪产业不断拓展,可以说由五大板块构成,分别是冰雪旅游、冰雪赛事、冰雪运动培训、冰雪营销及冰雪装备。冰雪产业细分领域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二、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政策的利好加之赛事频繁举办,双重利好推动下,中国冰雪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冰雪产业市场规模呈不断上涨的趋势。2013-2017年,中国冰雪产业市场规模从1177亿元增长至3976亿元,增长近3倍左右。预计2018年中国冰雪产业市场规模将超4500亿元。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继2015年北京、张家口获得2022年第24姐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资格后,在冬奥会的带引下,中国冰雪产业赛事就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从2015年开始,中国举办的冰雪竞技类赛事数量日渐丰富,赛事体系开始完善。从赛事数量上来看,目前大众娱乐赛势必经济类赛事更多,并且参与的人群更广,2017年全国竞技类赛事共有71项,大众娱乐类赛事数量达到120项以上。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近年来,滑雪场数量不断增加,已从2012年的348个增加至2018年的742个,2018年增幅5.55%。其中149家配有架空索道,同比增长2.76%。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8年,中国总滑雪人次再创新高,达到1970万人次,同比2017年的1750万人次增长了12.57%。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就关注度而言,国际大型综合赛事更受关注,其次是国际专项赛事、国内大型综合赛事、国内专项赛事与其他趣味性赛事。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三、中国冰雪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在中国未来冰雪产业前景向好趋势下,部分综合上市公司纷纷布局冰雪产业相关领域。从这些木关敏锐的企业行动方向,可以看出未来冰雪产业的发展方向。其中万科、华录百纳以及探路者投资修建滑雪场,通过"滑雪+旅游+娱乐"模式,建立滑雪旅游度假区、滑雪嘉年华,以服务的形式,使更多人参与到滑雪这项运动中来。凯撒旅游以旅游为主线,打造滑雪境外游。莱茵体育以"赛事+服务"为核心,涉足滑雪运动及冰上项目等多个领域。华策影视进军冰雪产业的方式有所不同,通过打造一档室内冰舞体育综艺节目《冰上星舞》进入冰雪市场。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四、中国冰雪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以首届中国山西冰雪文化节带来的影响为例,冰雪文化作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文化现象,对冰雪文化节的发展做了总结预测:滑雪产业在世界各地已经变成了十分巨大的产业,在国外十分流行,单单是美国、日本、韩国、澳洲等冰雪资源丰富的国家的滑雪场就已经超过6000个,每年接待游客达到四亿人,进行旅游滑雪的旅游人数占到全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十。中国的冰雪期主要集中在冬季,而冬季则是中国的旅游淡季,冰雪文化旅游无疑是活跃冬季旅游市场的活化剂。滑雪与多种多样的活动相结合,然后与生动有趣的体育竞技相结合,大大提高了游客对于冰雪世界中的滑雪运动的兴趣。而且为了迎合大众审美,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因地制宜的活动,从而提高游客的游乐兴趣。为了大力开发冰雪的价值,增加了大众性质的比赛的数量,提高滑雪爱好者的参与度。为了保障滑雪爱好者的人身安全,不断改善滑雪活动,简化滑雪运动,提高滑雪运动的多样性;为了迎合大众化的发展,滑雪内容应该向着丰富多彩的形式发展。随着冰雪产业趋于大众化,消费人群也从专业人群到更广阔的消费层次之中。原来滑雪运动只是运动员和许多地位的商社爱好者参加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消费水平日益提高,许多普通滑雪爱好者开始有条件参与到滑雪活动之中,旅游爱好者的人数也随着时间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多。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选择冰雪运动作为冬日出行的必去旅游项目,但是问题也会出现,出行的人数变得多,例如到了春节旺季,如果不提前在滑雪的地方预订房间则会发生运动完后找不到住处的问题。滑雪运动不但丰富了人们的娱乐世界,也大大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消费水平,让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丰富其精神世界的活动更加追捧,现在冰雪文化的发展趋势将会借助光影科技的力量,形成以现代光影效果为艺术特征的新冰雪景观,新冰雪景观除去对冰雪建筑及雕塑作品的继承之外,还具备了以光影效果为特征的虚拟光空间,大大提高了冰雪旅游经济的发展,使得冰雪旅游得到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滑雪运动本身就是一种多样化的产业,其涉及旅游、运动、建筑、化工、交通、餐饮娱乐等多方面领域,一个大型的滑雪场的运营势必会带动其周边产业的发展,推进经济的发展,形成一个独立自主的经济产业链。为了发挥冰雪文化的巨大经济优势,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利用其文化独特的气息建造滑雪村或者滑雪街,提高滑雪产业的影响力。将滑雪与多种产业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的复合型旅游产品。
中商情报网讯:冰雪旅游是以冰雪气候旅游资源为主要的旅游吸引物,体验冰雪文化内涵的所有旅游活动形式的总称,是一项极具参与性、体验性和刺激性的旅游产品。冰雪旅游主要模式为冰雪度假、冰雪主题乐园、冰雪赛事、冰雪节庆。我国冰雪旅游市场巨大,预计2021-2022年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将带动冰雪特色小镇、冰雪文创、冰雪运动、冰雪制造、冰雪度假地产、冰雪会展等相关产业的产值达到2.92万亿元。
中体在线北京1月16日电 2018年1月15日,首个聚焦冰雪产业发展的国际顶级峰会——2018冰雪产业高峰论坛在京召开。论坛现场正式发布了《2018中国冰雪产业白皮书》,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冰雪产业将保持高速增长,2020年冰雪市场规模将达到人民币6000亿元,未来将加速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的目标。本次论坛由腾讯主办,汇聚了多位国内外冰雪产业领袖及菁英,包括北京冬奥组委官员、冬奥会冠军韩晓鹏、短道速滑世界冠军杨阳、花样滑冰世界冠军陈露等,与300位现场嘉宾和权威媒体一起,思辨论道,共谋冰雪产业未来。论坛上,腾讯体育联合奥林匹克及残奥会全球合作伙伴丰田汽车、易观智库发布了《2018中国冰雪产业白皮书》,从宏观市场、冰雪用户画像、细分市场趋势三个方面展示了冰雪产业及冰雪人群现状。报告中的数据显示,中国冰雪产业将保持高速增长,2020年冰雪市场规模将达到人民币6000亿元,未来将加速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的目标。“中国冰雪正处于从竞技层走向产业层和社会层的关键时期,这其中,如何激发产业活力与价值、挖掘用户需求将成为腾讯公司的使命”,腾讯公司副总裁陈菊红在开场致辞中表示:“腾讯将坚持发挥连接器作用,放大冰雪产业价值属性,在冰雪运动呈现的观赏—参与—职业的三层金字塔发展模型中,从基础到顶端,打造出一个贯通全程的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推动冰雪产业升级”。要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挖掘出万亿市场空间,需要融合多方力量。北京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部长朴学东表示:“市场开发的经济收入是一方面,通过市场开发让冬奥会的理念普及大众才是更重要的”。出席本次论坛的韩晓鹏、杨阳、陈露等知名运动员针对冬奥人才培养、冰雪竞技赛事发展以及青少年冰雪运动培训分享了成功的经验。要挖掘和培养中国冰雪运动的明星偶像,使更多年轻人感受到冰雪运动的酷和时尚。韩晓鹏认为,通过跨界跨项选材、科技助力等手段来实现冰雪运动人才的跨越式发展。
首个聚焦冰雪产业发展的国际顶级峰会——2018冰雪产业高峰论坛1月15日在京举行。北京冬奥组委官员、冬奥会冠军韩晓鹏、短道速滑世界冠军杨阳、花样滑冰世界冠军陈露等与300位现场嘉宾和权威媒体一起思辨论道,共谋冰雪产业未来。 论坛发布了《2018中国冰雪产业白皮书》,从宏观市场、冰雪用户画像、细分市场趋势三个方面展示了冰雪产业及冰雪人群现状。报告中的数据显示,中国冰雪产业将保持高速增长,2020年冰雪市场规模将达到6000亿元,未来将加速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的目标。 要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挖掘出万亿市场空间,需要融合多方力量。北京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部长朴学东表示:“市场开发的经济收入是一方面,通过市场开发让冬奥会的理念普及大众才是更重要的。” 韩晓鹏、杨阳、陈露等知名运动员针对冬奥人才培养、冰雪竞技赛事发展以及青少年冰雪运动培训分享了成功的经验。(王辉)
冰雪旅游人数逐渐增加 行业规模持续扩大#黑龙江冰雪旅游#冰雪旅游是以冰雪气候旅游资源为主要的旅游吸引物,体验冰雪文化内涵的所有旅游活动形式的总称。冰雪旅游属于生态旅游范畴,根据目的性不同来分类,冰雪旅游可分为观光类、节庆类、运动休闲类类、演艺类、赛事五大类。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冰雪运动不断普及,居民户外运动意识逐渐提升,带动冰雪旅游行业快速发展。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全球及中国冰雪旅游产业深度研究报告》显示,伴随着2022年冬奥会的临近,我国冰雪旅游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2100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386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2.4%。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2019年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数达到2.24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约为3860亿元。随着国家政策持续利好,以及居民消费能力提升,未来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进一步增长,预计2025年,我国冰雪旅游市场规模将达到6000亿元。从产业链来看,冰雪旅游产业链上游为冰雪装备、冰雪服装、冰雪场地等供应商,中游为冰雪旅游资源供应商,涉及到住宿、交通、医疗、保险、餐饮等资源,产业链下游为销售渠道,包括线下旅游社、社交平台等销售渠道,最后直至终端消费者。与奥地利、美国、瑞典等国家的冰雪旅游行业相比,我国冰雪旅游行业发展时间较短,市场渗透率较低,但在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我国冰雪旅游产业链布局逐渐完善,行业规模也持续扩大。我国冰雪资源资源丰富,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中原地区、西南部分地区等都有良好的冰雪资源,随着冰雪资源逐步开发,吉林、黑龙江、云南、四川、河北、新疆等地区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冰雪景区,例如云南的玉龙雪山、成都的西岭雪山、新疆的天山天池、黑龙江的雪乡等景区。随着2022年冬奥会的临近,国家级冰雪旅游景区数量逐渐增加。冰雪旅游行业利润可观,受市场前景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布局冰雪旅游市场,冰雪旅游市场竞争逐渐加剧。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来,在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我国冰雪旅游人数不断增长,行业规模持续扩大。我国冰雪资源丰富,伴随着2022年冬奥会的临近,冰雪旅游行业发展速度加快,旅游景区数量持续增加。我国冰雪旅游产业链布局已经基本完善,未来我国冰雪旅游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编者按:随着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临近,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及相关发展目标指引下,冰雪运动逐步普及,冰雪旅游产业正在强势崛起,呈现供需两旺的发展格局。诸多企业和资本纷纷进场,整个产业市场迈入千亿规模。但在迅猛发展过程中,冰雪旅游产业仍有诸多痛点问题亟待解决,包括投资回报周期、运营安全性、装备技术配套、多元产品开发等。本期专题研究,我们从冰雪旅游产业链视角,对产业上下游产品发展和市场需求进行深度剖析,同时从资本层面对该领域投融资情况进行研究,最终明晰发展现状和痛点,提出未来发展路径建议,为资本和市场各方提供决策参考。本文为该专题研究的节选,重点对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情况、冰雪旅游产品模式等进行分析。冰雪旅游是以冰雪气候资源和冰雪文化为核心吸引物的文旅活动。从产业链视角来看,产业上游包括冰雪装备器材制造商(包括目的地服务设备和消费设备),冰雪场所策划、规划和建设服务商,IP服务商等。产业中游主要为产品端,包括冰雪节事、冰雪观光、冰雪体育、冰雪度假等多元产品及其投资运营商。同时其衍生产品包括冰雪运动培训、器材租赁、保险等。下游主要为以OTA、旅行社等为代表的分销渠道及以短视频平台、UGC平台、传统媒介等为代表的营销渠道。一、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背景(一)政策层面:随着冬奥会日益临近,相关政策利好不断释放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以及“体育强国”发展战略的不断实施和推进为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中央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冰雪旅游产业成为时代新蓝海。如在中央政府层面,2019年3月31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出台《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提出大力普及群众性冰雪运动,健全群众冰雪组织,丰富群众冰雪活动,加强冰雪运动宣传。在地方政府层面,吉林省、黑龙江省、天津市、河北省等多省市相继出台冰雪旅游专项政策。(二)经济层面:消费升级和“消费回流”带动冰雪消费持续扩容整体来看,我国不断上扬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在消费升级推动下,我国居民娱乐休闲需求正在呈现多元化、品质化,而冰雪旅游作为曾经的小众产品正在逐步进入大众视野。此外,受全球疫情影响,“境外消费回流”成为新情况。出境游客特别是过往选择去日本北海道、欧洲阿尔卑斯山等滑雪胜地的高消费滑雪爱好者开始选择在国内冰雪旅游目的地度假。(三)技术层面:技术进步与创新重塑冰雪旅游人工造雪、智能温控、VR/AR等先进制造技术和新科技不断融入冰雪旅游。如在上游设备制造端,造雪机、压雪机等设备性能不断提升,冰雪场馆建设周期不断缩短,冰雪佩戴设备安全性、舒适性、智能化不断提升。在产品层面,技术进步使得冰雪旅游产品能够移入室内,并进行异地复制;游客可以通过滑雪模拟器进行虚拟滑雪体验。在运营管理端,预约消费、无接触服务不断涌现,运营管理和营销数字化成为趋势。(四)产业层面:起步晚,但在政策、资本等多重因素助推下成为市场风口国内冰雪旅游起步较晚,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1992年举办的“中国友好观光年”中,原国家旅游局推出了首批14条专项旅游路线,冰雪风光游便是其中之一,冰雪旅游开始崛起。2015年冬奥会成功申办,冰雪旅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6年,第十三届冬运会首次走出东北,落地新疆,标志着中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取得阶段性成果。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供需两旺带动冰雪经济崛起:目前来看我国冰雪旅游产业链条已初步形成,涉及冰雪装备设备、冰雪旅游营销、冰雪旅游产品、冰雪旅游培训等多个产业环节。此外,从产业供需两端来看,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受众人群不断扩大,多元化产品不断涌现,带动产业经济崛起。冰雪旅游成为冬季旅游重要组成部分,多地积极开拓冰雪旅游市场:随着冰雪旅游市场的崛起,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拥有冰雪资源的主要省份都在大力发展冰雪旅游。这些省份往往在政策层面对冰雪旅游给予扶持,同时在产品供给端,不断完善和提升产品体系。二、冰雪旅游消费市场发展(一)市场规模近年来冰雪旅游消费市场呈现稳步上扬发展态势,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相关统计数据,2018-2019年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数达到2.24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约为3860亿元,分别比2017-2018年冰雪季增长13.7%、17.1%。但进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冰雪旅游市场产生巨大打击,2019-2020冰雪季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同比减少约1.3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同比损失约2400亿元。整体来看,除去新冠肺炎疫情这个“黑天鹅”事件影响,冰雪旅游市场消费呈现不断扩张态势,不断向大众化普及。从冰雪旅游的核心板块滑雪消费市场来看,近年来随着冬奥会临近,滑雪运动正朝着纵深化方向发展。2019年全年国内滑雪者约为1305万人,相比2018年的1320万略有下调。但滑雪人次出现平稳增长,2019年达到2090万人次,同比增长6.09%。同时,滑雪者在国内滑雪场的人均滑雪次数由2018年的1.49次上升为1.60次,一次性体验滑雪者占比由2018年的75.38%下降为72.04%。可见滑雪运动已在国内有了一定普及度和黏性。2014-2019年滑雪人数和人次(数据源自《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二)消费特征消费客群主要呈现两大特征:一是冰雪旅游更受南方人追捧。2020年冰雪季,根据携程跟团游和自由行的数据,上海、广州、北京选择冰雪旅游的游客人数依旧位列前三,前20大客源城市中南方城市共有16个。二是80后成为消费主力军,冰雪旅游客群呈现年轻化趋势。根据携程跟团游和自由行数据,2019年和2020年冰雪季80后群体占比最高。同时90后、00后群体也占到较高比例,可见冰雪运动更受年轻群体的青睐。2020年冰雪季冰雪旅游客群年龄结构(数据源自《中国冰雪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20)》)同时,冰雪旅游客群消费行为主要呈现四大特征:一是人均消费水平较高。中国旅游研究院市场调查显示,2018-2019年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均消费为1734元,2018年我国国内人均旅游消费为926元,据此计算,冰雪旅游是国内旅游人均消费的1.87倍。二是社交、亲子陪伴等成为冰雪旅游重要动机和出游方式。根据携程跟团游和自由行数据,2020年冰雪季,冰雪旅游客群选择和同事、朋友共同前往冰雪目的地的占比最高,为27%。其次为亲子出游客群,占比为25%。三是冰雪旅游出游高峰集中在1-2月份。根据携程跟团游和自由行数据,2019年冰雪季冰雪旅游的出行高峰出现在1-2月,两个月出行人数占期间总出行人数54%。这主要与元旦、春季假期集中在该时间段有关。四是冰雪观光、跟团游仍占据主体,但定制化、自由行、品质化成为趋势。从目前产业发展来看,冰雪观光游客仍占据主体。随着消费升级和冰雪旅游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休闲体验型产品、品质度假型产品、文化融合型产品等不断涌现,冰雪旅游产品体系不断完善和升级。同时在出游方式上,消费者愈发追求更加自主的旅行安排和定制化服务。三、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一)赛道发展特点随着冬奥会临近、冰雪旅游升温,大众冰雪装备器材和北京冬奥会装备器材市场需求和缺口不断扩大,冰雪装备器材产业迎来市场风口期。2019年,工信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家体育总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提出,到2022年,我国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年销售收入要超过2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目前该赛道呈现四大特征:一是国外设备厂商仍居于主导地位,但国内品牌正在奋起直追。我国冰雪装备产业起步较晚,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在技术水平和品牌打造等方面,对标欧美等发达国家仍有不小差距。目前市场对国外器材设备依赖度较高,特别是造雪机、压雪车等重型装备以及雪橇、冰刀鞋、滑雪服等品质消费设备。但我国冰雪装备产业市场份额也在快速增长,国产品牌正在崛起之中。二是VR/AR、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始融入设备领域。冰雪器材设备安全性、体验性、智能化程度等大幅提升。三是多地争抢布局冰雪装备器材产业。河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等地区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围绕冰雪装备器材,不断有产业园区、产业小镇项目落地,如张家口高新区冰雪装备产业园、抚顺中奥冰雪装备产业园等。四是高端体育消费客群回流带动国产消费设备崛起。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端体育和文旅消费回流。很多冰雪运动发烧友暂停了海淘,转而在线上选购国产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催动国产装备器材的崛起。(二)主要设备及相关企业布局冰雪装备器材主要包括冰场设施装备、雪场设施装备、个人运动器材、冰雪休闲装备、应急救援装备等。1.冰场设施装备具体来看,冰场设施装备主要涵盖制冰主机、清冰车、防撞垫等设备,其中制冰主机、清冰车科技含量较高。冰雪场馆所用制冰机属于商业制冰机,我国制冰设备行业起步较晚,在高端商业制冰设备领域,国外品牌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但随着本土制冰设备企业的快速崛起,一些国产制冰机在设备、性能等方面基本能追上进口产品,甚至出现了国际领先的冰雪设备制造技术,如无防冻剂0.5冷水机、多终端高扬程长距离快速度气送系统等。目前在该领域头部企业包括雪人股份等本土企业,FOCUSUN、松下、TechnoAlpin等国外企业。在清冰车设备供给方面,目前主要以国外设备为主,包括Sport Ice、ENGO、Zamboni、Ultra等品牌。Zamboni刮冰车2.滑雪场设施装备滑雪场设备包括造雪系统、造雪机、压雪车、吹雪设备、安全网、索道、缆车、魔毯、牵引等。具体来看,造雪机一般在零下2-3度和一定湿度的条件下就可以造雪,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分为室外造雪机和室内造雪机。目前市场上主要以进口造雪机为主,各大国际品牌均在中国有分支机构或代理商。国内造雪机处于发展初期,在性能、质量等方面对标国际水平仍有不小差距,但国内企业通过引入新进技术或以与外资企业成立合资企业形式,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目前国产造雪机价格在十几万/台,国外造雪机的价格在二十几万/台。市场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造雪机品牌包括雪神、天冰、苏法格、艾瑞克、迪马克等国际品牌,以及诺泰克、长城等国产设备。压雪车是平整滑雪场的重要工具,其主要将硬雪打碎、重新塑性。压雪车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研发投入相对较高,对企业实力要求较高。目前我国市场上主要以进口设备为主,包括德国的凯斯鲍尔(pistenbully)、意大利的普瑞诺特(prinorth)和雪兔(Snow Rabbit)等,价格通常在百万元以上。值得关注的是,国内企业广西玉林悍牛工程机器有限公司在2010年推出了悍牛压雪车,2018年河钢集团宣工公司历时一年研制的国内首台SR400压雪机下线,国产压雪机品牌开始起势。在索道发展方面,在现代滑雪运动中,索道已成为滑雪场运输游客的重要工具,冰雪旅游快速发展也让客运索道业务迎来发展机遇。据《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2019年度报告)》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有架空索道的滑雪场统计为155家,相比2018年增加6家。滑雪索道造价成本和技术门槛相对较高,赛道进入者相对较少,目前国内市场进入者包括MND集团、多贝玛亚索道有限公司等国外企业以及三特索道、北京国游索道有限公司、江西科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国内企业。整体来看,相比造雪机、压雪机等设备,滑雪索道领域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相对较高。3.个人运动器材个人运动器材包括冰刀、滑冰鞋、滑冰服、头盔、护具、滑雪板、滑雪杖、雪镜、冰球杆、冰壶等。目前在该领域,大部分高端产品和市场由国外品牌企业主导,国内企业仍处于发展阶段。部分本土企业以代工为主,未形成自有品牌。此外,我国在个人运动器材生产标准上缺乏规范,导致市面产品质量参差不齐。4.冰雪休闲娱乐设备冰雪休闲娱乐设备包括模拟滑雪机、冰上自行车、雪地摩托、可移动式滑雪跳台、全地形车等。其中模拟滑雪机的问世主要是为了辅助专业运动员在非雪季进行基本动作改良、加深肌肉记忆。此后模拟滑雪机开始从专业体育领域走向滑雪体验市场,逐步向大众普及,其首先在欧美市场引起广泛关注。在我国,模拟滑雪机进入时间不长,产品主要应用在大型商业中心的小型冰雪乐园和场馆。最早以进口国外设备为主。近年来,一些国内企业开始自主研发模拟滑雪机,国产模拟滑雪机开始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如雪乐山与清投视讯合作研发了清投智能滑雪机并投入使用,特酷模推出模拟滑雪机设备等。四、冰雪旅游产品发展现状(一)主要产品模式及代表案例冰雪旅游产品主要包括冰雪观光产品、冰雪主题乐园、冰雪节事活动、冰雪运动赛事、冰雪度假区/特色小镇五大类。其中冰雪观光型产品既包括冰雕、雪雕、冰瀑、冰挂雾凇等冰雪自然景观观光,也包括冰雪实景表演、民俗表演、灯光秀等人文景观。目前冰雪观光型产品仍占据市场主体,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创新型产品相对较少,本研究不做过多展开。1.冰雪主题乐园冰雪主题乐园主要依托景区或城市客源市场,是将冰雪文化、冰雪景观和主题娱乐产品联动起来的特色体验项目。冰雪主题乐园主要分为室外冰雪乐园和室内冰雪乐园。室外冰雪乐园对资源、环境、气候等自然条件要求较高,主要分布在高纬度、高海拔的北方地区,通常生命周期相对较短,营业时间往往只有3-4个月,春节假期成为客流高峰。(重庆融创文旅城-融创雪世界)而室内冰雪乐园能突破环境和地理的局限性,具有较长的运营周期。目前该产品在南方区域开始广泛布局,广州、深圳、成都、重庆等热点城市成为发力重点,让南方客群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冰雪娱乐。在盈利模式上,该类主题乐园由于前期投入较重,需要维持较高的门槛游客量和重游率。在营收模式上,通常构建“门票+餐饮+课程+周边+.....”等多元模式。目前,冰雪乐园领域典型的产品包括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银基冰雪世界等。2.冰雪节事活动冰雪节事活动在我国已有数十年发展历史。1985年,在冰灯游园会基础上打造的首届哈尔滨冰雪节正式推出,获得不俗市场反响,此后国内不断有冰雪节事活动推出。同时节事活动内容不断创新和多元化,从最早的冰灯节、冬捕节、冰雪那达慕等,到滑雪节、音乐节、冰雪艺术节等。越来越多的时尚元素融入冰雪节事活动中,破圈效应逐步形成。如第八届延吉国际冰雪旅游节,打造了融合全息投影、激光、烟雾舞台等技术的梦幻森林灯光秀。目前国内典型的冰雪节事活动包括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亚布力滑雪节、长春冰雪节、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等。国外知名度较高的冰雪节包括日本的札幌雪节、加拿大的魁北克冬季狂欢节、挪威奥斯陆滑雪节等。3.冰雪运动产品冰雪运动产品主要包括滑雪、攀冰等旅游活动以及冬季奥运会、世锦赛、专项赛等专业竞技赛事。滑雪场是冰雪运动的核心配置。滑雪场主要分为室外滑雪场和室内滑雪场,同时旱雪场地(Dry Slope)、模拟滑雪场馆等衍生产品也在不断涌现。从行业进入者来看,融创、万科、万达、世贸等地产企业;探路者等户外服务类企业;万龙运动旅游有限公司、世纪星冰雪等垂直领域企业;长白山、成都文旅集团等地方性综合型旅游企业;北京奥悦冰雪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中外合资企业纷纷布局该领域。从滑雪场发展情况来看,室外滑雪场对资源环境要求较高,主要分布在北方区域。在投资方面,室外滑雪场普遍投入较重,设备折旧摊销数额、运营成本、财务费用等居高不下。同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部分滑雪场产品盈利模式单一。最终,滑雪场产品盈利困难,万龙滑雪场、万科松花湖等头部滑雪场接连出现亏损,中小型滑雪场也普遍面临盈利难题。而室内滑雪场基本不受季节和天气影响,可以全时全季运营,相比于室外滑雪场有经营上的较大优势。目前,国内室内滑雪场项目主要分布在南方,尤其是中高消费者聚集的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据相关数据统计,室内滑雪场数量已从2012年的2家增长到2019年的31家。同时,在2019年新增的28家雪场中,有5家是新开业的室内滑雪场。可见,室内滑雪场已成为热点。在进入者中,融创文旅集团一马当先,目前已在哈尔滨、广州、无锡、昆明、重庆、成都等建成并运营了数个融创雪世界。在项目打法上,室内滑雪场与商业综合体绑定较深,通常作为文旅综合体的组成项目而建设,既能起到引流作用,也是重要的营收来源。4.冰雪度假区/特色小镇冰雪度假区/特色小镇业态更加多元、投资体量更为庞大,通常在滑雪等冰雪运动基础上,叠加酒店、会展、娱乐等多元业态,能满足游客一站式冰雪度假需求。在国外,冰雪度假区/特色小镇发展历史较为悠久,如欧洲阿尔卑斯山地区拥有百年冰雪文化背景,分布着采尔马特小镇、奥地利基茨比厄尔冰雪小镇等众多冰雪度假小镇。在国内,从2010年开始冰雪度假区/特色小镇开始兴起,陆续建成了长白山旅游度假区、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崇礼冰雪旅游度假区、万科松花湖滑雪度假区等大型度假区产品,以及富龙四季小镇、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等特色小镇项目。市场进入者中,万科、万达、世贸、中赫等地产企业成为主力军,大多冰雪度假区/特色小镇与地产项目绑定较深。(二)冰雪旅游产品发展痛点目前,我国冰雪旅游产品发展主要存在三大痛点:一是季节性问题突出,淡旺季明显。大部分冰雪旅游产品分布于室外,对气候、环境、地理等方面要求较高,经营周期往往集中在冬季几个月,导致营收规模有限,因此打造多样化产品体系,形成四季运营模式是发展关键。二是大部分项目投资较重,回报周期长、盈利困难。目前由于产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产品模式仍不成熟,导致行业企业亏损问题较为严重。三是观光型产品占比仍然较重,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注:本期专题研究参与编写人员包括:新旅界研究院:杨佳旭,黄志远,陈倩感谢融创文旅集团为本报告编写提供的大力支持。
4月30日,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商学院副院长林显鹏在2019第十四届斯迈夫国际体育消费展览会上发布了《2019年中国冰雪产业发展潜力报告》。千龙网记者 姜雪峰 摄千龙网北京4月30日讯 (记者 姜雪峰)《2019年中国冰雪产业发展潜力报告》4月30日在2019第十四届斯迈夫国际体育消费展览会上发布,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商学院副院长林显鹏介绍了当前中国冰雪的发展潜力,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根据《2019年中国冰雪产业发展潜力报告》,林教授认为,我国进入冰雪产业发展的“黄金20年”,中国冰雪产业发展依赖城市消费,是消费驱动型产业,并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但是中国冰雪发展看似方兴未艾,实则遍布荆棘,有着水电气热费用收费太高、融资难成本高 、土地使用政策苛刻、人才培养水平不够等问题。在谈到北京冰雪产业的发展时,林显鹏教授提出北京要致力于打造“六个中心”,即:高端滑冰赛事中心、冰雪休闲体验中心、冰雪营销和会展中心、冰雪科技研发与创新中心、冰雪人才培训中心和冰雪资源整合与服务中心。他认为,要借助北京冬奥会的契机,大力推进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的发展。在京津冀三地冰雪产业布局上,三地要分别打造不同的冰雪基地,使京津冀冰雪产业相互协调,优势互补。因此,北京除了要打造“六个中心”之外,还要成为京津冀冰雪产业的发展枢纽,以及京津冀冰雪旅游的客源地,这是对北京发展冰雪产业的整体研究。4月30日,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商学院副院长林显鹏在2019第十四届斯迈夫国际体育消费展览会上发布了《2019年中国冰雪产业发展潜力报告》。他认为北京冰雪产业发展要致力于打造“六个中心”。千龙网记者 姜雪峰 摄林教授的报告指出,天津要成为冰雪制造业的研发基地、京津冀冰雪产业贸易中心和物流基地;河北省要打造成为国家冰雪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冰雪运动训练基地,国际高端冰雪旅游度假区,冰雪用品制造基地和国际滑雪运动赛事基地。林教授认为,中国冰雪产业要想长足发展,应做到科学规划,布局中国冰雪产业资源,大力破解当前制约我国冰雪产业发展因素,抓住龙头,以点带面,推动中国冰雪产业发展。随后,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许寒冰老师分享了《我国滑雪场地服务业竞争力研究》,指出我国滑雪场地服务业仍存在整体水平偏低、差距较大和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但是北京已经成为我国滑雪产业发展最好且最均衡的城市,因为北京的滑雪场地要素质量比较高。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商学院博士研究生黄磊分享了《我国冰球产业发展报告》,她认为目前北京市冰球产业的发展热度已经超过了东北地区,主要与居民的消费水平有关。4月30日,《2019年中国冰雪产业发展潜力报告》发布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许寒冰老师分享了《我国滑雪场地服务业竞争力研究》报告。千龙网记者 姜雪峰 摄4月30日,《2019年中国冰雪产业发展潜力报告》发布会上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商学院博士研究生黄磊分享了《我国冰球产业发展报告》。千龙网记者 姜雪峰 摄4月30日, 在2019第十四届斯迈夫国际体育消费展览会上发布了《2019年中国冰雪产业发展潜力报告》。
2018年8月13日,在2018年冰雪运动系列活动发布会上,“中国冰雪”图案初次亮相,标示着中国冰雪运动开启了新的篇章。自2015年7月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后,中国冰雪产业开始遍地开花。地处南方的两个室内滑雪场——广州花都融创和江苏无锡融创室内滑雪场开业,引得数万冰雪迷在其开业之时涌入雪场。在此之前,谁会想得到以前在冬天都难以见到一场雪的南方人现在却可以随时进入滑雪场滑雪?而这正是中国冰雪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年纪虽大,心仍年轻在冰雪产业急速发展的同时,国内冰上运动也开始迅速地发展。4年前,我国的滑雪滑冰运动尚且集中在竞技领域——群众基础差,商业化程度低。只有花滑中国杯等有限的几个赛事将冰雪运动的商业价值在国内实现。随着冰雪热潮的到来,冰雪运动赛事成为如融创、启迪、乔波等大牌资本抢夺的焦点对象,花滑、短道速滑等传统的冰雪赛事都引来投资者的高度关注。在已经公布的2018年中国最具投资价值TOP100中,花滑中国杯进入到前50的行列,而在2019年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体育项目TOP100中,花滑中国杯更是豪取前十的位置。与冰雪粉丝数量增长息息相关地,冰雪项目在国内的群众基础愈发厚实,其投资价值更是越来越高。与国家战略相符的,冰上培训也成为了热门生意,老牌豪门世纪星等培训机构凭借自己雄厚的基础为国家花滑队输送了于小雨、王雪涵等优秀的冰雪人才,风头一时间甚至超过了传统的足球、健身等热门培训机构。赛事运营也呈现出向好的态势。以往观赛人数不那么多的诸如冰壶、花滑等冰雪赛事在经过包装升级之后受到观众们的欢迎,为冰雪运动的商业性表演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沸雪等赛事更是像S系列赛之于电竞迷,成为了每年冰雪迷们的节日。以申雪、李子君、武大靖为代表的冰雪运动员们,被商业机构打造成了运动明星,和早期冰雪投资者一起,成为了冰雪行业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而申雪则更是成为了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花滑部的副部长。1953年,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一次全国冰上运动大会昭示着中国冰雪的诞生,一直到2022年冬奥会的“三亿人上冰雪”战略的提出,中国冰雪发展虽然旷日持久,但就其发展程度来说,中国冰雪现在只是一个年轻人,他朝气磅礴,他前途无量。老骥伏枥,血气方刚中国冰雪的发展历程一直不那么尽如人意,在早期时候,中国冰雪发展较之于欧美、日本等国家相对滞后,作为一个新鲜时尚的业态,室内滑雪场产业是在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并“三亿人上冰雪”战略被提出之后才逐步兴起壮大的。在此之前,全国范围内偶有几家室内滑雪场,早些时候在北京顺义区的乔波室内滑雪场等国内室内滑雪场的元老级人物,只是一个个孤立的存在,如天津蓟县滑雪场、八达岭滑雪场、狼牙山滑雪场等,大部分集中在京津地区,远远够不着“产业”二字,更无望发展壮大。而现在,不但“乔波”作为一个品牌被请进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更有融创中国等大牌资本介入冰雪领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对冰雪产业的布局,在花都、无锡雪场开业之前,融创在哈尔滨的室内滑雪场已经运营得风生水起,之后在昆明、成都等地的融创系室内雪场也陆续开业,而除了其在无锡的雪场面积相对较小之外,其他几个雪场都在五万平方米以上,在世界范围内融创的雪场都是个大块头。除了融创、乔波两大品牌之外,启迪冰雪等依托气模技术的冰雪场馆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布局,加之一些地方建设的单体室内滑雪场,让广大滑雪爱好者不受季节约束,实现四季畅滑的室内滑雪场格局已经初具雏形。2014-2016年,国内的室内滑雪场仅有12家;2016-2018年,室内滑雪场的数量翻了一番,多达26家;2019年还会有不少室内滑雪场开业。据经济日报报道,从2015年中国获得冬奥会举办权后,室内滑雪场的数量出现爆发式增长,截至2018年,仅三年时间室内滑雪场从7家增加到26家。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室内滑雪场增长速度极快,领跑于全球。当然,在冰雪产业大发展的时代,户外滑雪场的建设呈现出更加迅猛的势头。雪场的数量、规模、户外滑雪参与人数等指标都在迅速地放大。在大家印象之中,滑雪产业主要集中在北方、东三省等地区,而近几年随着冬季运动会相继落户新疆、内蒙古,带动了当地滑雪产业的发展。从全国滑雪场的分布来看,现在全国各地都有滑雪场,整个中国西部地区户外滑雪场的空白基本被填补,并快速形成了一个以滑雪运动消费、旅游消费、用品消费等为主要形式的巨大产业链。冷资源,逐步升温成了热经济。而随着2022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大型的社会资本开始介入到户外滑雪场的建设之中,这些动辄数十亿的大型资本以一种类似城市综合管理的理念去建设和经营滑雪场,极大地改善了滑雪场的条件。与此同时,一种类似欧洲滑雪大区的概念和经营理念逐步在一些重要的滑雪区开始实施,而这种大区理念,对于推动滑雪旅游产业,发挥滑雪产业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意义非常重大。2000年,国内滑雪场总数只有50家,滑雪人次不到30万。但在过去的2018年里,滑雪场数量上升到了742家,滑雪总人数高达万人次,滑雪人数增长超过10%。冰雪投资总额也快速增长,2018年中国冰雪产业总值为536亿美金,比2017年的462亿增加了16%,目前,我国滑雪场数量占全球比例的三分之一,与国家“三亿人上冰雪”的战略相呼应,中国冰雪走上了发展的正轨。2022,期待爆发“三亿人上冰雪”给中国冰雪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契机,因为政策支持,冰雪粉基数越来越大,冰雪产业的群众基础越来越深厚,据网易中国纪录消息,2017-2018年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数达到1.97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约3300亿元。国内大部分冰雪世界、滑雪场已具有完整的配套设施,据搜狐财经估计,一个冰雪世界的资本回收时间仅需要1-2年,如果选址合适,管理得当,还可以缩短这个周期,与其他大型投资项目作比较,冰雪投资的回本率和回本时间都是名列前茅的。作为冰雪行业起步较晚的国家,筹办2022年冬奥会为我国冰雪运动发展带来了明显的催化作用。国内中小学生对冰雪运动的热情被逐渐激发,冰雪运动人群数量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地域上“北冰南展西扩”的趋势也正在加速形成,除去北方的需求,南方、中部以及西北地区的需求也愈发高涨,早期投资者们在这一方面的市场争夺无疑具备着口碑、资本、执行力的优势。在如此前提条件下,中国冰雪迅速地发展着,早期的冰雪投资者们以叶乔波为代表的人们吃完了螃蟹,享受到了比在他们之后吃螃蟹的人更好的待遇。依笔者看来,他们是冰雪投资人中的老大哥和老资格,而后进者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完善的场地建设,对运动员的建设、打造,培训机构的遍地开花,冰雪体育器材设施的不断更新——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中国冰雪将以更加自信、健壮的姿态加入到其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冬季出游的需求正在上升,滑雪、玩雪、赏雪等与冰雪体验相关的旅游项目受到了广泛关注,并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新项目,冰雪旅游正以高速发展的态势搅热了整个冬季旅游市场。与此相对应,冬季冰雪旅游产业正迅速成长为一个朝阳产业,成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一名生力军。中国旅游研究院市场调查显示,2018年至2019年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均消费为1734元,2018年我国国内人均旅游消费为926元,冰雪旅游是国内旅游人均消费的1.87倍,冰雪旅游的内需拉动能力突出。与此同时,每年参与冰雪旅游的人数不断上涨。冰天雪地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如何将冰天雪地转换成推动一方致富的产业?显然,多方已经在行动,而从发展现状来看,国内冰雪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相关设施设备配套不足,冰雪产业专业人才缺乏等一系列问题依旧困扰着冰雪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政策支持提供保障,多地布局冰雪产业近两年来,国务院以及相关部委密集出台了系列涉及支持冰雪旅游发展的产业政策,冰雪旅游正成为众多国家战略的交汇点。2019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提出 “推动冰雪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冰雪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支持新疆、内蒙古、东北三省等地区大力发展寒地冰雪经济”;2020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明确提出“推动冰雪旅游、邮轮旅游、自驾游发展”。在中央和各部委推动下,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合力正在形成,政策支持为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心针,全国多地政府已经开始了布局。图片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官网2019年12月,吉林省发布了《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2年冰雪旅游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吉林省参与冰雪运动人数超过1000万,冰雪旅游人数达到1亿人次。从滑雪场建设来看,吉林抢先建设了万科松花湖滑雪场、长白山天池雪场、长白山国际度假区滑雪场和北大湖滑雪场高级滑雪场,在品牌建设方面抢先一步,已经初步形成了“玩雪在吉林”的品牌效应。此外,吉林继续增加冰场建设数量,预计到2022年冰场数量达到500座。2020年8月,《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年)》出炉,该规划明确提出了以打造为国际冰雪旅游度假胜地为目标,以培育新型冰雪旅游产品,提高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体验性、参与性、娱乐性为重点,打造5个符合国际游客需求的四季旅游目的地,建成5个全年运营的冰雪旅游旗舰景区,向游客提供全谱系冰雪旅游产品,力争到2030年,全省冰雪旅游人数突破2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突破2000亿元。图片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官网新疆作为冰雪大省,也是我国冰雪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侯汉敏此前接受文旅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新疆拥有世界一流的旅游资源,新疆的冬季有禾木、白哈巴这样的极美雪乡,也有喀纳斯湖、天池这样的自然冰雪奇景,新疆更加要创造世界一流的旅游产品。预计未来,自治区文旅厅以“雪”为核心资源着力打造新疆冬季旅游市场,并喊出了一个颇有号召力的口号——“九寨归来不看水,黄山归来不看山,新疆归来不看雪”。多地启动冬季旅游宣传推广活动,搅热冬季旅游市场2020年是个特殊年份,旅游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在疫情得到控制的前提下加速复苏。进入冬季,北方多个省份相继进行了形式丰富多彩的冬季冰雪旅游推介活动和文旅促销活动,冬季冰雪旅游宣传力度持续加大,从线上到线下,搅动了整个冬季旅游市场。据悉,山东省将开展为期4个月的2020“冬游齐鲁·好客山东惠民季”,山东省16市将推300多项冬季特色优质产品;河北举办了“冬季游河北,福地过大年”2020冬季旅游宣传推广活动,推出了冬游河北精品线路和景区门票减免等优惠措施;河南郑州于12月全面开启冬季旅游滑雪模式,针对旅行社推出游客招徕奖励政策,并联合多部门举办冰雪文化节。而传统冰雪资源大省如东北三省、新疆、内蒙古在冰雪旅游宣传方面更是不遗余力。2020年9月底,“心灵四季·美丽中国”全国秋冬季旅游暨“新疆是个好地方”宣传推广活动启动仪式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办,并举行了阿勒泰可可托海滑雪场“2020-2021全国雪季首滑”仪式。此外,新疆阿勒泰地区、阿克苏地区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了多场专题推介活动。图为第二届哈尔滨采冰节,图片来自黑龙江文化和旅游厅官网据了解,黑龙江于10月份就投入到了冬季旅游宣传推广活动上来,黑龙江冰雪之冠旅游联分赴8个城市进行推介,将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亚布力度假区、雪乡国家森林公园、松花江冰雪嘉年华、镜泊湖、东北虎林园、漠河北极村、伏尔加庄园等冬游旅游项目推向全国。此外,2020辽宁省冰雪运动与体育旅游线上推介会拉开了帷幕,内蒙古呼伦贝尔赴京举行冬季冰雪旅游推介会,全力塑造“醉美呼伦贝尔”旅游品牌形象。全国范围内一场没有硝烟的冬季旅游宣传推广大赛正在进行中......冰雪旅游发展基础薄弱,发展前景巨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各方持续看好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冰雪旅游的热情高涨。与此同时,与国外相比,中国冰雪旅游产业还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产业链条不完善不发达,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依然较为严重。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冰雪运动在全民的普及程度并不高,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相对较少,冰雪运动人口占全民的比重不足1%,主要以运动竞技、健身休闲等为主要目的,覆盖职业群体多为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冰雪爱好者及参加冰雪运动的学生;在冰雪场馆专业经营人员、冰雪场馆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均存在专业人才短缺和设施设备不足等情况;从冰雪产业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冰雪产业目前规模不大,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具有市场号召力和影响力的品牌,缺少冰雪精品体育产品,缺乏冰雪产品龙头企业,缺乏行业号召力。事实上,冰雪运动在我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经历了起步、成长、发展三个阶段,目前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冰雪运动发展范围从城市到农村,从北方到南方,从企业到个人,冰雪运动参与主体不断扩大,参与范围不断扩大,参与方式也不断发展变化,民众参与热情持续走高。冰雪运动以自身独具魅力的特点,正成为引领新生活方式的最具潜力的载体之一,成为人们常态化的消费选项。综合来看,冰雪旅游发展呈现出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发展前景相对较大的现状。《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0)》显示,预计到“十四五”规划末,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超过1.1万亿元,冰雪旅游将成为我国冬季旅游和冰雪经济的核心引擎,冰雪旅游将成长为一个快速发展中的朝阳产业。(未标注来源的图片来自网络)记者:杜娟责编: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