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学研究”要由浅入深,抓住四要点恶可而言

“教学研究”要由浅入深,抓住四要点

1精准选题是教学研究的切入点选题是教学研究的起点,是教学研究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体育教师应有目的、有重点地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全面、深入地发现和挖掘课堂教、学、练、赛、戏、评、纠的难点、疑点,从课堂教学中的小故事(情境)、小现象、小问题、小困惑入手,建立自己的“问题库”。小题大做,先易后难,突出选题的新颖性、科学性、可行性。例如,从教材解读、搭配、设计、流程、组织、教法、手段等入手;从队形设计与队伍调动、讲解与示范到教学节奏、分组、分层、密度、学练负荷、场地、器材搭配等着眼;从学练帮助与保护、教学纠错的方法与时机到教学技术细节改进与提高、教学骨干培养与使用、教学游戏与比赛、教学应急、德育渗透、师生互动等着力;从教学展示、提示的时机与运用,批评与表扬、教学评价等到目标达成,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集体纠正与个别辅导,教学衔接与过渡,学练效果等各环节的优点、缺点作为研究的突破点和切入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题,然后开展具体研究。例如,笔者根据体质健康数据分析发现,笔者执教的班级中的女生在50m跑、立定跳远、800m跑等项目上相对其他同年级学生的成绩差距较大,于是笔者决定以改进女生体质健康素质水平为重点,进行为期一学期的“课课练”分组循环教学实验,探求有效地提高女生相关成绩的途径和方法。同样,面对新生,体育教师可以进行新生广播体操教学实验、武术基本功组合教学实验、趣味性跳绳练习研究,秋冬季进行耐久跑趣味性研究等服务于教学需要。2精心策划是教学研究的保障点选题确定后,要高度重视研究计划的制订,要遵循“发现问题(诊断、分析原因)——确定问题(主题)——收集资料-实施研究(研究计划、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措施、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总结、提升-指导实践”的研究步骤,即从整体着眼、从细处着手,精心制订研究的方案。例如,明确为什么要进行课课练分组循环练习(所授学生的技术水平、身体素质与国内或本地区水平的差距;学生技术、身体素质差距;小场地、多班级的实际;提高学练效果,提高技术、素质水平);明确研究重点、难点、方法,细化研究步骤(即什么人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研究过程、注意事项等要详细、周到地进行列表或文字说明,确保行动研究的阶段性、导向性、针对性;明确怎么进行分组或分层(分组循环的班、人数、人员,分组分层的原则、标准,对学生技术、身体素质的测试原则、规格,测试、评价标准);分组的依据(同质分组、异质分组);制订分组循环学练研究的方法、手段及效果的评价标准。此外,研究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适时、适当地修正研究方案,力求研究过程、研究效果最佳化。3扎实过程是教学研究的关键点从课题的选题、开题、实际操作直至结题,每个阶段研究者都需要严肃对待,一丝不苟地按照研究方案严格操作。例如,在选择研究方法时,要注意研究方法的适用性,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研究方法的功能特点和优劣之处才能对症下药地选择好适合自身研究的研究方法,如,文献综述法、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量与评价法及统计法等。体育教师要在平时注重资料的积累,把学、练、赛、测、纠、评、负荷的次数、强度、密度等进行真实、准确的记录,掌握第一手、原始的数据,供后面的统计、分析所用。例如,分组循环练习时,需要把分组的原则与要求进行说明,对学练活动中有调整的内容、量和强度、练习效果、学生反馈意见、教师感悟等也要详尽记录。对教师采取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措施,教师总结的典型经验、有效做法,学生学习行为改善、态度的转化、学练成绩的提高,身体素质、技术、技能的改观以及调查问卷、学生反馈意见书等也要详细记录。例如,一物多用(如一栏多用、一纸多用、一轮多用、一袋多用、一绳多用、一圈多用、一毽多用)研究中,教师要善于把器材的运用方法、手段、形式、学练的量与强度、适用条件等如实、准确地进行记录,并对学练过程、效果、不足、改进建议等进行实时整理、分析,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服务。4深刻剖析是教学研究的着力点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将研究过程中的内容、方法、手段、数据、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分类、统计,并以表格、图表、插图等形式来客观分析或直观地呈现研究结果。换而言之,就是通过回顾研究的全过程,对实验数据等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提炼、归纳,将大量资料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的经验,力求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得出较为真实、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例如,通过对比实验,将实验班和对照班(常态班)实验前后的技术、素质水平进行统计分析,检验实验是否具有显著性效果,深入分析研究是否解决了教学实际问题、解决的程度如何,是否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与前人研究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有哪些新发现,哪些问题依旧需要加深研究等。同时,辅之以问卷调查法,了解、掌握实验前后学生在学练态度、意识、习惯、效果等方面的变化,并进一步反思研究过程是否有不完善的地方,研究的实施步骤和环节有没有纰漏,在下一循环中如何优化,进而提炼新的问题进行下一步计划,使研究成为一种螺旋上升的常态性研究活动。

不仁之人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超越式教学研究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超越式教学研究》课题评价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超越式教学研究》是吉林大学教授、心理学博士赵义权申请立项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课题,该课题把核心素养理念和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从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内容出发,重点研究和探索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课题主题突出、立意新颖、构思独特,突显了时代性、实践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四大特点:一是时代性。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的热点话题,专家提出了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和十八个要点,关于核心素养如何落地?怎样在学科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还在研究探索中,需要把核心素养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超越式教学就是核心素养和课堂教学的一个结合点,一个突破口。该课题研究体现时代特征,是当代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二是实践性。核心素养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得到真正落实,本课题要深入各门学科,探讨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教学方法,课堂是课题研究的主阵地,通过课题研究,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构建出超越式教学法实践体系。三是超前性。该课题立足于当前,着眼于发展,超越式教学法的提出体现了赵教授的超前意识和创新思维,超越固有的,追求卓越,课题研究观点超前,研究方法超前,研究结果超前。四是可操作性。课题的选题再好,如缺少操作性,实施不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该课题有理论有实践,直面课堂教学,赵教授提出的“三个超越”的教学思想,即超越课本、超越教师、超越课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超越力和超越自我,对于超越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赵教授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非常具体、实用、可行、可操作,这也是课题选题的关键。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领导和教师们对课题研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学校开展课题研究其意义巨大。该课题是一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选题,也是一个崭新的、科学的、有时代性的选题,更是一个具有现实研究潜力和未来发展远景的选题。课题研究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是课题研究能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科研立校、科研兴校,学校开展课题研究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对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促进作用。学校还可以通过课题研究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打造自己的品牌。二是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作为一个教师光会教书不行,必须懂得科研,如果你只会教书,永远都是一个教书匠,如果懂得科研,就能成为研究者。教育科研是教师腾飞的翅膀,如果一个教师能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开展科学研究,很快的会成为教学中的骨干,教师中的精品。尤其是名师的成长更离不开科研,名师不光课讲得好,更主要的是在课题研究中不断总结升华自己的经验,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观点和主张。从我自身来看,尝到了课题给我带来的甜头,我主持参与的国家省级课题十多项,主编著作四本,编写教材四本,深切地感受到,教研员的成长离不开科研。三是课题研究最终的受益者是学生,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善于思考、善于学习、善于创造的。所以,课题研究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有积极作用。课题负责人赵教授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在中学教过书、后来考取教学法研究生、又考取心理学博士,还教过大学英语,经常深入中小学听课指导,把自己积累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了升华,提出了超越试教学理论,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主张,在课题多次的培训和指导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他执着高昂的研究热情、认真踏实的研究态度和不断追求的研究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因为近几年课题的申报和结题越来越难,要求越来越高,本课题在吉林地区只选取了三所实验学校,分别是吉林市第七中学、吉林市船营区第十一小学和吉林市万信高中,每个学段一所学校。吉林七中作为我市的重点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名利前茅,在升学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还能参与此课题研究,足可以见孟校长的远见卓识,超越试教学法研究是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今天在这里开题,得到了教科所王所长、李主任、船营区教育局杨局长、进修学校林校长、候校长、吉林七中孟校长的高度重视,也看到了教师们参与研究的热情和积极性,相信有专家的引领、有行政领导的支持,有实验学校的积极参与和老师们的辛苦付出,课题研究一定会卓有成效、硕果累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成为名师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名师要走“学习——实践——研究”之路,因为“真正的名师是在学校里、课堂里摔打出来的”。名师要奉献要求真要创新。因为“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意义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意义在于创新。”祝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不断超越自我,做最好的自己!也祝愿更多的教师成长为名师。谢谢大家!2020年7月22日

是问穷也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超越试教学研究”课题进展情况

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超越试教学研究”进展情况超越式教学法研究进入本学期总结提升阶段。如何理解超越式教学法?如何破解课堂教学难题?课题组老师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又经过反反复复讨论,初步达成如下共识。 应用超越式教学法的课堂教学:学生是学习者,又是自我超越者,师生在知识理解、应用、创新中展现自己的超越。教师自觉践行超越式教学理念,是学生“超越自我”的引导者、 鼓动者 、组织者。教学以学生“超越自我”为导向,开展互学、展学、互教、评学 、互促活动,鞭策学生学得更快、更多、更好。教师时而随机进入 ,时而锁定焦点, 时而搭搭支 架,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体验成功、发展个性。“超越自我”课堂教学活动成为靓丽的风景。三个超越内涵:1.超越虚假学习 ,走向真实学习 ; 2.超越呆板学习, 走向订单学习; 3.超越输入学习 ,走向 输出学习 。 三个超越的价值第一个超越,解决学不学的问题;第二个超越,解决如何学习的问题; 第三个超越,解决如何高效率学习的问题超越式教学法课堂结构1.变被动为主动。 超越被动学习, 主动探究学习 2.变他主为自主 超越他主学习, 自主解决问题 3.变肤浅为深度 超越浅层学习 强化深度学习教学方式的转变1.诱导超越 2.助力超越 3.对话超越 4.激励超越 5.强化超越 6.评价超越 7.约定超越 8.奖励超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1.主动超越 2.自主超越 3.深度超越 4.协作超越 5.评价超越 6.对话超越 7.约定超越 8.展现超越

疯女泪

教学研究从听课开始

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这学期开学晚了两个多月,在多方面的措施和保护下,四月二十号我们终于走进了久违的校园,干净的校园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但在我们的眼里,它似乎变得让人更亲切了,孩子们好像变得更可爱了,因为我们期待了好久。昨天学校进行了开学的第一次全教会,各部门的领导安排了开学的各项工作,学校的一切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只是比以前多添了一道风景线,每个人都带着口罩,看不清真面目,餐厅前自觉地排起长长的队,等候给自己测体温。疫情让我们理解了生命的可贵,更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我们就更应该干好我们的工作,以感恩所有关心和爱护我们的人。今天我们开始了本学期的听课评课活动,深入到课堂中,了解课堂的真实情况,去听老师的讲,去看学生的听,去揣摩课堂老师的组织情况,去感觉老师对课堂的调控能力在课堂上,我看到了老师整齐的板书,我听到了老师洪亮的讲课声(带着口罩,提高嗓门的样子让人心疼),看到老师边讲边走到不注意听讲的同学旁边,轻轻地拍了拍他的头,以引起他的注意。学生们坐得整整齐齐地,边听边记着笔记,不时地在课本上做着标记,并不断地回答着老师的提问,课堂秩序非常好,学生们的知识就在这样的情形下一点一点的在增长。听完这节课,我收获颇多,发现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值得我学习的优点,让我明白了有些教学内容可以用另外的一种方法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而让我感触更深的是昔日熟悉的教学场景,今天觉得是如此的珍贵,如此的让人感觉温馨。

好校长

教授们相比上课更愿意搞科研项目,大学里科研和教学谁重要?

教授们相比上课更愿意搞科研项目,大学里科研和教学谁重要?大学的教育是很重要的,毕竟这是大学生在学校的最后一段学习的时光,是需要获得生存技能的时期,但是,大学里面教学和科研确实都很重要,是高校发展的两架马车,短了一个都不行。传统上高校一般都重科研轻教学,但从最近的政策来看,高校的教学也应被更加重视才行。教授做科研并非全都是他愿意现在对高校老师的管理制度越来越严格,给老师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除了个人意愿外,至少还有三个原因驱使教授们搞科研。第一、在高校的绩效考核体系中,高校老师不仅要被安排上很多课,还必须完成一定的科研工作量,不同职称的老师考核的指标工作量不同。第二、高校对科研成果都有配套奖励,一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就可能奖励他基本工资的数倍,这对老师来讲是很诱人的。第三、学校对各学院每年的科研任务也有目标要求,若完不成目标,会影响整个学院的绩效考核。所以,学院为了完成年度科研任务目标,必须动员全院所有人申请课题和完成定量的科研成果,所以教授有时候也会被动员搞科研。当然学校之间的政策也有不同,有的学校可能对教授级别的可能宽容一些,要求没那么严格,搞不搞科研也就更多地看他们的意愿了。拿不到项目的老师并不会被刻意安排很多课相反的,很多高校会设置一定的科研岗,这个岗位招聘的人员不安排教学任务,只让他们专职做科研,一般都是年轻人,而且他们也不一定就能拿到科研项目或者出科研成果;还有的学校对待新进的年轻老师,会让他进来学校的前几年专职做科研,而不安排教学任务,这都是为了学校在国家级项目和高水平成果上能有所突破。一个老师上课多少还与学科性质和院系老师数量有很大关系,每个学校的情况也不太一样。有的学校的重要学科小到讲师大到教授的授课任务量都很大,而有的学科则相反,这是在每个学校都存在的不平衡现象,与拿没拿项目没有多大关系。有的教授拿了很多项目,如果实在没有老师可以安排授课,他也必须被安排教学任务。有的教授的课比年轻老师还多,因为他们还有硕博士研究生的课要上。教学和科研谁重要这是无法比较的两个方面,它们都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少了一个都不行。只不过,现在我国高校的这两种职能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以前往往重高校科研而轻高校教学,造成了我国很多大学的毕业生质量不高的问题。但政府也正意识到这一点,最近很多高校已经响应政策要求,清退了很多不合格的学生,这对大学教学的发展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毛毛熊

第八届征文大赛 | 《教学研究》

学习,可以有多种方式,但大体分为两种,学生自己学习和通过其他途径帮助他学习,在目前的中学生学习中,学生学习主要分为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率和结果,那如何才能最大的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并且帮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成为我最近思考的一个问题。一、学生之间差异明显的原因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学生与学生之间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就拿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在小学一年级刚开始学习九九乘法表的时候可能学生与学生之间就会存在差异,有的学生掌握得快,出错少,有的同学则是反复出错,但是过了几年之后班里绝大部分同学几乎都是可以完全掌握的,这就说明那些当时没有掌握的同学是有学习的潜力的,他们不可能永远学不会一个知识点,只是他们更多的是需要时间和方法。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可以用时间和努力去弥补或缩小的,这就是说,教师是可以具备帮助学生缩小这个差距的能力和责任的,但教师还只是教师,除了在学校教学时间帮助他们,另外的时间则需要学生自己去学习,那么如何在课上课下帮助学生高效学习则引起了我的思考。二、想要对症下药,就得找到问题存在的根源首先,在课堂上,一个班级有多少学生在认真听讲,有多少学生能听懂,又有多少学生能把课堂的知识都吸收进去,这就涉及到学生课堂效率的问题,老师在上面拼命讲,学生没有听进去也是白忙活一场,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不仅要把课上好,还要关注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尽最大的努力去听、去理解,就是给这节课最大的回馈。其次,在课下,如果上完课就完全把书丢到一边,不去自己查缺补漏,不去学会自主学习,那么这个学生就终究还是不能够掌握到学习的精髓,所以学生还是要学会自己学习,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独立、自制能力。三、课堂教学的优点能够时刻监督学生、管理学生的学习情况,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之所以很多学生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学习是因为他自己本身不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去认真学习,这就是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不同的一个地方,课堂教学是通过外在条件去帮助他们学习,以目前的初中生心理和生理状况来看,他们的自控能力还是有所欠缺的,学习时会不自主地发呆走神,大脑游离,导致学习效率低,这时候就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利于学习的环境去激励他们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所有同学都在认真听讲,自然会带动班级学习的气氛。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就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控制好课堂纪律,课堂纪律是上好一门课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自律学习的一个途径,有了较好的课堂纪律才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其次上课的同时注意关注学生,用敏锐的眼神抓住思想游离的学生,及时把他们拉回课堂,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精神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从而逐渐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数学的神圣在于它思维的严谨性和推理的严格性,然而在初中的阶段在他们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这种思维显然是还没有成熟的,他们也没有这种意识要去培养,只能通过不停的做题练习而去潜移默化地形成这种思维,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去帮助学生培养严谨性的思维,这是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的第二个区别。五、在课堂教学中是如何体现出教师对学生思维严谨性和逻辑性的培养的?在数学的新课导入环节,需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通过结合生活和所学知识的复习,引导学生思维,成功为本节课内容的教学做铺垫,就能让学生的思维顺理成章的接受本节课的内容;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尤其突出的是数学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教师向学生一步步展示证明过程,通过严谨的推理让学生能够更加理解每一个定理或公式的由来,从而更加熟练的掌握;最后,在课堂结束时,教师通过总结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系统的知识,对所有的知识有个清晰的框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或许一个定理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句话,他们学习的方式或许只是将这句定理机械式的记忆下来,他们也不擅长总结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是当代学生把学习学死的一个原因,也是他们急需改进的一个地方。因此,我们教师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帮助学生去形成一个严谨性的逻辑思维。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牢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让学生多说多想多做,在我刚工作的时候,就忽视了这个问题,在课堂中犯了“自问自答”的毛病,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这样学生就只会顺着老师的思路,而不会自己主动的去探索思考;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专业性,积累经验,提升教学能力,在课堂中充分展示出思维的逻辑性。六、父母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如今很多家长和老师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孩子越来也不会学习了,没有人在后面鞭策他们监督他们学习,他们就会原地踏步走,他们缺乏了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也就不会自主学习。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而现在很多学生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其原因有二:一是意志上存在障碍。特别是一些调皮好玩的学生,他们还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普遍存在着“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的现象,学习在他们看来只是为了应付老师和家长。正是因为学习没有成为其内在的需要,他们的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学习缺乏主动性,毅力和耐力都较差。为此我对这些学生经常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起自己的奋斗目标,不管这个目标是大是小,只要能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就行。有了目标,再树立他们为实现目标而奋斗的决心,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再深入分析一下,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这个时期的孩子各方面没有自己太多的想法,更多的是听从父母和老师的引导,在家里主要的就靠父母的监督,一旦父母不重视,会导致孩子对学习也是不重视的态度,得过且过;在深入了解中发现,有些家长为了孩子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为了孩子的学习有一个提升,花钱请家教上补习班等等,可是就是不见效果,没人监督孩子学习就没有了主动性。俗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样的道理,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的,老师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积极主动去学习去发现问题,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在今后的学习当中,孩子的学习以及成长不会形成大的问题。那么相比于课堂教学,学生在一个学习氛围较浓烈的环境中学习还是比较主动的,所以,如何帮助学生在课上课下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就成为了所有老师以及家长所关注的问题了。七、如何采取措施来帮助学生学习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学习就能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快乐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会广泛地涉猎、研究与之有关的知识。否则,他只是表面的,形式化的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丧失信心,直至半途而废,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学内容形象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保持教学内容形象化,强调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形象性和具体性。新颖的东西能激发人的兴趣,形象具体的东西容易唤起人的激情。强调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就是要尽量避免教学内容的教学形式上的格式化,死板教条,要使教学过程在内容上有新意,在教学方法上不拘一格,丰富多彩,使其能够真正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并使学生容易接受,保持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就应该给教学内容多增添些形象和想象的成分。课堂.上恰当运用启发教学内容多增添些形象和想象的成分。课堂上恰当运用启发式、积极和学生互动,进行具体内容的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而且也能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3、用言行和情感来影响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要想将这一活动圆满完成,教师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其中,师生情感融洽,学生就愿意听教师的课,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就高。反之,就会产生逆反心理,那积极性也就无从谈起了。教师更应该心中有爱,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教师还要真正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赞赏地接受学生的思想和情趣,善于察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需要,困难和情绪的变化,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了解他们,体恤他们,这样,学生就更能主动学习和进步了。课上和课下都是学习的重要途径,不同的方式会起到不同的效果,所以既要抓住课堂教学,也要学会自主学习,两者兼得才能成为学习中的王者。

彼故鬻之

关于公布2020年杭州市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学研究(基教)评比结果的通知

>begin--> 各区、县(市)教育局(教卫局、社发局),直属普高:2020年杭州市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学研究(基教)评比已经结束。本次活动收到教学论文3148篇,评出获奖论文1430篇,其中一等奖319篇、二等奖471篇、三等奖640篇;收到教研课题251篇,评出获奖课题116篇,其中一等奖27篇、二等奖37篇、三等奖52篇。评选结果经公示后无异议,现予以公布(详见附件)。附件:附件1:2020年杭州市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学研究(基教)评比结果(论文).xlsx附件2:2020年杭州市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学研究(基教)评比结果(课题).xlsx杭州市教育局办公室2020年11月13日【来源:市基教研究室】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辞毋

哈佛教学研究:这3个记忆法,让孩子告别死记硬背,深挖学习潜能

学习首先是一个记忆的过程,如果不能很好地记忆,学习就难以进行,因此,掌握好的记忆方法,才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现实中有的学生总是在学习,不管是什么时候,都能看见努力勤奋的身影,但是成绩就是提不高,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还是因为方法不对,学习时不能很好地迁移和延伸,知识不能够灵活运用,掌握起来自然吃力。特别是在学习记忆过程当中,没有一个好的记忆理解方法,学到的知识就很容易遗忘;或者即使勉强记住一大通知识,但还是不能真正运用起来,这样的学习是非常低效的,是不能有所成就的。因此,要真正有效解决学习问题、提升学习能力,关键是要学会一些简便科学的记忆方法,提升记忆力。而说到记忆力,我们就会想到死记硬背,认为记忆力好就是智商高、脑子好使,是天生的,其实不然,记忆力只要我们每一个人善于运用,它的潜能是无限的,是可以通过不断训练持续提高的。当然记忆并非死记硬背的能力,而是包括认知、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思维能力的考核,是一项综合的能力锻炼,特别是要注重知识的联系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联想。要真正记忆好东西,根本上是学会联想,用一个词概括,就是——“以熟记生”。因为新的内容很陌生记不住,而旧的内容已经记住了,很熟悉,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旧的内容来记忆新的内容,从而实现新旧内容的转化,更好地记住“新”内容。“以熟记生”的关键是建立好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建得越合理、越自然,记忆就越深刻、越系统。因此,我们在具体记忆过程中,就要遵循记忆的一些基本规律,注重事物的联系,善于联想,同时具体掌握好联想的一些方法,更有利于我们高效记忆。以下三种方法便是我精心总结而成,分享给大家。第一种方法:图像联想记忆法所谓图像联想记忆,也就是化抽象内容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内容来记忆。哈佛大学教学研究提出,当人们在记忆的时候,最为深刻的是形象内容,也就是直观、具体的、可感的,其记忆能力是左脑的100万倍。利用这一原理,我们可以得知,在具体的记忆过程中,更需要将抽象化为具象,更方便于我们的记忆。因此,这种转化能力的强弱与否便决定了我们记忆质量的效果如何,将抽象转化为具象的能力越好,记忆的效果自然越好、越深刻。为什么有的孩子记忆不清楚,主要还是因为记忆的过程中,缺乏这一层转化。美国心理生物学家斯佩里博士提出了著名的“左右脑分工理论”,主要是说我们人类的大脑可分为两半,一半是左脑,另一半是右脑。左半脑主要负责逻辑、推论、分析等理性方面的工作,右半脑则负责形象记忆、直觉、情感等,我们把左半脑戏称为“工科脑”,右半脑则被称为“艺术脑”。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多是阅读文字性材料,学习推论和判断,注重理性表达,因此左半脑在学习当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在人们的习惯思维当中,越来越依赖于左半脑,逐渐忽略了右半脑的直观形象功能,其实真正持久的还在于图像记忆,让人更深刻、更持久。因此,我们要让自己记得住、记得牢,就要加强把握图像联想记忆的技巧,在具体学习记忆过程中,多联想,将抽象的思维具体化,就更能够归纳、总结和深化学习内容,在脑海中将抽象复杂的知识直观形象地表述出来,从而加深记忆。比如,单词记忆,就可以通过单词形式、发音或意义等方面加以联想记忆,把单词化成图像,通过这种更加集中和直观的形象化记忆,加深记忆效果。以上这张图就是我们记忆英语单词“pig”(猪)的方法,通过将英语单词的词形转换成图像的办法,更加形象、直观、生动具体,更能够把“pig”这个单词记住、记扎实,更适合于小学阶段形象思维异常丰富的小孩子。第二种方法:故事联想结合法假设一个场景,我们老师在黑板上随机写了一连串的词语,让同学们记忆,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名学生,你如何去记忆?这里就要用到故事记忆法。所谓故事记忆法,也就是要运用一个故事,将所有词语给串连起来,以故事记忆为载体或线索进行记忆,这样的记忆就是赋予所记内容以生命、以意义,更能为我们自身所理解。比如,我这里就随意列出一串词语:“蓝天、草原、手机、杯子、钢笔、电脑、碗、图片、大象、红色、焦虑、兴奋、自觉、仿佛、明天、黑夜、小偷、警察、雪梅、瓶子、生命、菩萨、广大、潜水艇、汽车、酒店、安检”。如果要求用两分钟记下来,而且顺序不能乱,如何记忆?我们就可以通过编故事,把这些词语给串连起来,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串连起来的词汇就更容易被我们记住,方法的原理也就是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把毫无逻辑的词语联系起来,自己的印象就更为深刻,更具有意义性,所以更能够记住。你能结合这些词语造出一个句子吗?锻炼一下自己的思维吧。第三种方法:空间联想记忆法这是“以熟记生”联想记忆的第三种方法,先将陌生或者抽象的、需要记忆的内容,放入一个自己熟悉的、具体的空间范围内,并按一定的位置放好,通过一定的逻辑去联想记忆,便能够达到迅速并持久的记忆效果。做一个简单的比喻,我们房间里的空间位置及摆放的东西,大概一下子就能够默想出来:打开房门进去,左手边就是鞋柜,右手边就是电灯开关,再绕过鞋柜就来到了客厅,客厅一边是沙发,沙发正对着的另一边便是挂在墙上的电视,电视下面是一个电视茶几,客厅正中间摆放着一张长方形的石桌,就在电视和沙发之间,石桌正对天花板的位置是电灯,这就是客厅的情况……(还可以继续回忆其他房间的情况。)通过回忆熟悉的空间位置,是不是很容易就把相关东西记清楚呢?比如说我们在记忆一连串人名的时候,如何把这些人的名字记下来,就需要通过这种方法,把人名放在某一个空间,通过联想,让人名更为生动地体现出来,更为牢固和全面,记忆起来就更为真实和具体,学习记忆起来就比较好办。需要注意的是,这三种方法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是可以综合运用的,特别是空间联想法和故事联想法之间,两者的交替运用更为普遍,在把单个内容逐个放到相应的空间位置之时,更需要逻辑,也就是要有条理,有一个顺序在里面,需要用到的便是故事联想,也就是说两者的运用是紧密结合的。比如我们要记忆一大串的词语,要实现记忆的效果,就需要把这些词语进行造句、编故事,把原本无意义、无逻辑、零散的无数词语整合成有意义、有逻辑、完整的一个故事,在整合故事的过程中,也要运用到我们的右半脑,也就是我们的图像联想和空间联想;而如果自己的故事也记不住,还可以把故事用图画出来,那么就更能够记住了。通过故事联想、图像联想及空间联想,我们要达到的目的便是记住那些零碎的信息,故事、图像、空间只是一个载体,我们要记住的恰是那些信息,这也便是方法的妙处,因此要最终达到记忆的效果,方法也需要去学习,最终去更好地完成我们的记忆任务。以上谈到的都是一些较为浅显的记忆理论及方法知识,不能很深入,只是供大家参考,当然学习记忆有很深的学问,需要我们时刻去加强学习。

掘火者

《“先学后教,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一现代教学的指导思想已经贯彻落实了几十年,然而目前仍有很多教师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学生的主体性被压抑,自主性与独创性缺失,学生的综合素养无法得到提高。在当前学校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学得太累,教师教得非常辛苦,教学质量又不高的问题。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打造“高效课堂”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之一。“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它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对教与学的关系的深层次思考和对以往教学实践的反思,并且准确地概括出了当代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先学后教,少教多学”触摸到了教育的核心——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样教。“先学后教,少教多学”呼吁教育工作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具弹性的发挥空间,让学生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并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好准备。“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上具有明显优势,其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我校由于建校历史短,规模小,属市区三类普通高中,周边紧邻实力雄厚的省重点名校开滦二中,因此学生生源质量很差。由于地方财政不景气,师资基础相对薄弱,老师们的教学方式大多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罐”模式。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从上课到下课,始终处在被动的状态;课堂上学生不动手、不动脑,似乎轻轻松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鉴于上述原因,我们课题研究小组决定从研究基础条件较好的七大学科中进行课堂模式改革,力争形成一套适合学校实际、学科实际的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逐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幅度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调动全体师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努力摸索出一套适合我校实际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二、有关参考文献综述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指出:教学论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正是为了探索“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途径,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它是适应学生自身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它所倡导的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的总体趋势。山东昌乐二中271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堂45分钟按照2:7:1的比例对课堂教学的“预习、互动、测评”三大模块进行科学的分割,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强调导学案和训练案“两案并举”,实施“分层要求”——分层学习、分层目标、分层达标、分层训练,从而实现“271”课堂教学模式的高效运行。这一教学模式为我们课题组在课堂时间、师生活动方面提供了可行的借鉴。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高效课堂模式:“先学”不是让学生泛泛地学,面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后教”不是教师慢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学习;“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分层训练,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重点、难点。戴荣老师在《洋思经验与新课程改革》一书中也率先提出并一直坚持洋思经验包括办学思想、德育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办学体制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管理等6个方面内涵;率先阐述洋思经验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吻合之处和必须与时俱进的有关要求,匡正一时的模糊认识和正反两方面错误倾向,对其探索出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给予肯定和介绍,更是为我们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有价值的资料参考。山东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前“三”为该模式的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后“三”为自主学习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六”即展示模块六大环节,分别是: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这对于我们课题在理念和操作层面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作用。本课题主要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河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的重要精神和教育的四大支柱的教育思想,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学最优化理论做支撑,用教学过程理论、教学模式理论、教学评价理论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探索一条高中阶段各学科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理论。该理论对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课程和教学理论、指导和促进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灵魂就是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指出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叠加知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①习得新信息。②转换,把知识整理成另一种形式,以便超越所给予的信息。③评价。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积极的信息加工者。他十分强调学生学习时对学科知识结构的掌握。知识结构也就是某一学科领域的基本观念,不仅包括一般原理,而且也包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他认为,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更容易地理解学科的基本原理、提高记忆的效果、促进学习迁移、缩短“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间隙。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该理论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知识,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至于应当如何学习则应当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学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认为: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方式,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等。要达到最优化的关键:一是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质的东西,确保学生能掌握这些内容;二是选择能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有区别的教学。我课题组成员在学习以上先进改革经验和先进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分别在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物理、化学等研究基础相对比较好的七大学科开始了“先学后教,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目的是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学会自学、学会质疑、学会合作、学会探究,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最终达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三、课题研究的方法根据课题特点,我们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资料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课堂行动研究法等资料文献研究法。课题组成员通过理论著作、报刊杂志、媒体网络等渠道吸收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国内外对该课题研究和实践的相关资料和做法,通过归纳、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形式吸收和借鉴先进理念,深入挖掘课题理论的深厚底蕴,及时洞悉研究的最新情况,得出适合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模式,进而开展自己的实践、研究工作。调查研究法。去相关兄弟学校实地考察,了解实验校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借鉴;通过对各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访谈、测评等活动,寻求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式。每学期由课题组负责人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二次课堂教学效果调查。主要调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态度、策略与效果,掌握教学活动的基本状况,以不断调整教学与管理。调查后,由课题组成员一起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结果与任课教师见面,并有整改措施,从而研究出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行动研究法。教师作为研究者和实践者,着重在自然状态下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现场实验或实践研究,包括“计划、实施、反思评价”三个环节,不以事前想好的理论或强加的结构来限制研究者,从事实本身寻找其意义。通过实验、实践研究法不断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下一步的课堂改革提供宝贵的经验。四、课题研究过程和步骤1、课题准备阶段进行专业引领,分类培训确定目标,精选内容。我们认为首先应该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正确的把握,其次是提高教师对有效教与学的理解和研究能力,再次是提高教师基本的科研能力。因此,我们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及课题研究的要求进行选择:一方面是科研方法的学习,另一方面是新课程理念及各科有效教学策略的理论学习。我们开出了有关书目、有关文章,让教师阅读,让教师写心得体会,并进行读书交流活动;还采用让教师走出去、请专家走进来的形式开拓教师的眼界。明确定位,分层培训。形成了二级培训机制:第一级为课题领导小组的培训。就课题的管理、相关理论及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领导和推进各学科的研究。定期组织学习,主要学习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有效教学基本理论。第二级为面向全体教师的培训。主要学习新课程理念及有效教学课堂实施策略,更多地利用实例研究开展培训。 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了我校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学生的主要学习行为,初步确定了 “先学后教,少教多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拟定了课题研究方案,确定了课题组成员,申报了立项;召开了开题会,搞好宣传发动,做好课题分工,实验学科教师上报了实验方案。2、课题研究实施阶段跟踪指导,及时诊断依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进行实践探索、过程调控,通过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物理、化学七个实验学科的尝试、反馈、分析、调整,建立完善了各学科“先学后教,少教多学”课堂模式的基本教学环节、操作程序及一些基本策略,我们坚持每周教师听课制,突出“三个到位”,即教师的理念和认识到位;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问题点评到位;改进的措施到位。落实教学常规检查,即每学期分三次对课题实践老师的备、讲、批、辅、改、听、思进行统一检查,并进行记录;对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笔记检查;对教研组活动记录和听课记录检查。通过教学流程的跟踪指导和监测调控,研究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习效果,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成果。加强了日常沟通,不定期地组织了参加研究的教师研讨、分析实验情况,及时地进行诊断,完善实践方案,并将研究资料及时汇总使用,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交流推进,使各项教学研究工作扎扎实实、有条不紊的健康发展。3、课题深入研究阶段以点代面,整体推进首先,在研究条件较好的七大学科前期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分管研究任务,对各环节进行细致地具体步骤研究,重点设计好“先学后教,少教多学”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同时对该模式下的师生关系和角色转变进行探讨,归纳和整理出该模式操作中的好的经验与方法,在实践中对各环节再进行不断地完善与优化,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操作模式。其二,对全员进行培训,动员其他教师运用“先学后教,少教多学”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在培训的形式上,既有以校为单位的教育理论专题学习,还有教研组和个人的分散学习;既有自主学习,讲座式的理论学习,又有课题观摩式的实例学习;我们采取同伴合作,相互促进的合作方式。一是寻找课题研究合作伙伴,随时进行交流对话。每人都有1—2名伙伴协作。二是研究团体结伴,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的课题研究合作小组,集中突破研究重、难点。三是师徒结伴,开展校内拜师学艺活动,新老结合,攻克研究难题。四是定期开展教学研究交流和研讨,每学期开展二到三次。五是提倡集体备课、集体评课活动,一人主备,同伴合作,反复实践,举一反三;评课畅所欲言,谈问题,谈修改意见,开展“假如我上这一课”活动。其三,经过长时间的培训、实践、推广,在课堂上,教师们慢慢地就改“先讲后学”为“先学后教”,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同时变“知识教学”为“目标教学”,以三维目标为准则,确立准确、简明、可操作的课时目标,使每节课教师清清楚楚的教,学生明明白白的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师生的认可,全校各年级、各学科都实践了这一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4、课题总结、结题阶段自我反思,有效实践课题组成员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撰写了大量的有关论文,汇集了成功教学设计和案例,进行了多次课堂教学展示,将有关教学成果推广普及。在此阶段,我们更加提倡整体反思,即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功底是否适应了课程改革和课题研究的需求?每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成功与失败在哪些方面,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同时对自己的每堂课进行专题反思,即突出四个问题思考,即特点是什么?精彩在哪里?偶得有哪些?缺失在何处?通过老师们认真地反思教学行为, “先学后教,少教多学”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地实践和推广。全校各个学科、各个班级采用此种教学模式进行了课堂教学比武和课例、论文评比等活动, 最终形成了本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模式和特色。然后我们汇总了课题资料,完成了结题报告;申请结题,举办研究成果展览;召开验收鉴定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五、课题研究成果经过两年多的研究,三年来的实践,本课题组已完成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上的成果,达到预先的假设。1、“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理念得到落实,教学模式由“单一的教学模式”转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课题组成员的带领和推动下,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采用的“填鸭式”的方式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精心设计每堂课,课堂上突出了引导作用,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津津有味地去探索、研究,自主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教师树立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充分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把学习的权利真正还给了学生。在课题研究、实践过程中,把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转变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做好了角色定位,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引导者。对于易于接受的知识、问题等,为了节约学生时间,教师做好引导,避免学生耗时费力地去探究。例如,对于约定俗成的概念、规律,教师只要适当引导就可解决。其次,给予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自学和实践操作。因为中学生的思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间接经验或直观感受,利用简单的实践操作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知识。学生通过体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更加清晰地掌握知识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各学科的学习是对外界知识的内化过程,因此发挥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欲望是很重要的,并且在探究过程中进行合作式学习也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2、“先学后教,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基本形成课题组成员长达两年多研究、实践和探索,基本上构建出了一条有效的“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操作模式。即每堂课的四个基本环节:环节一:利用导学案做好课前自学指导,即学生的课前预习。提前1-2天把设计好的导学案下发,要求各组各成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导学案上要有明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有自学提纲,课上需要小组讨论的问题要提前做好小组分工。环节二:课上学生自学、展示,师生合作学习。课上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和任务,然后学生根据导学案上的内容可以个体自主学习,可以小组合作学习,可以相互展示学习。教师深入学生中,随时对学生提出的个性问题进行个别指导、解答。环节三: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答疑。课堂上教师在学生讨论、展示学习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中的共性问题进行适当地讲解或答疑。环节四:当堂训练,拓展延伸。教师讲解、答疑之后,要针对课堂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有针对性对学生布置练习、作业,最好能当堂达标检测,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所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我们把上述教学模式概括为“先学后教再练”的教学模式,虽然教无定法,但这一教学模式的整体思路在于侧重学生的“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人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符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分类教学的原则,有利于提高课堂的实效。3、课堂教学环节得到优化,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整体教学成绩教师教学目标用不同形式展现给学习者,使学生人人明确学习方向和学习任务,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环节,大部分教学内容都可以有效地解决。课堂上教师善于倾听学生回答问题,并给予必要的指导,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讲的内容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多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多了,课堂效率明显提高,全校教学质量也稳步提升。以近四年高考成绩为例:纵向比较:宏文中学近五年高考成绩统计表连续四年,三项指标(一本、二本上线率,本科上线率,高考升学率)都大幅度提升,尤其2017年,一本、二本上线率达到3.45%,创下建校以来最高记录。横向比较:与市区同类校和部分省重点高中进行比较作为市区20所高中里最后一个批次、最后一所录取的学校,入学成绩距离最后的省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相差百分之多,但经过三年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我们高考许多学科的成绩都明显高于至少两所以上的省重点高中,高考升学率达到100%。有的学科尽管没有超过部分重点高中,但我们之间的距离已经明显拉近,这些数据进一步说明我们的“先学后教,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行是有效的。(以上表中文史、理工、体艺文成绩数据均来自于河北省教育考试院研究室)4、课题组成员坚持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带动并促进全校教科研水平的提升两年多来我们先后举行了骨干教师的示范教学活动和全员同课异构研讨活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有力推进了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的健康发展。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申报至结题期间,在教科研方面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多节课例、多篇论文、教学设计在省、市、区级评比中获奖。其中张艳梅老师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例获得唐山市2014度优质课评比三等奖,刘海全老师的《等差数列》和郭瑞英老师的《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课例获得唐山市2015度优质课评比三等奖,甄彩霞老师的《椤次定律》课例获得唐山市2015度优质课评比二等奖;王玉廷老师的《“先学后教,少教多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获得2014年河北省中小学学科教学评比高中语文学科市级一等奖,郭瑞英老师的《新课改小组合作学习的困惑与解决策略》论文获得唐山市2014年度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该文还被发表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杂志上。刘海全老师的《“先学后教再练”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张艳梅老师的《“先学后教再练”教学模式在政治教学中的探究与实践》、赵凤丽老师的《“先学后教再练”的教学模式对老师提出的新要求》论文分别获得唐山市2014年度和2015年度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王玉廷老师提交的《庖丁解牛》、《蜀相》教学设计分别获得唐山市2014年度和2015年度优秀教案评比一等奖;课题组成员除了在教科研方面取得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其他方面也获得了一定的荣誉。课题组主持获山市先进教学工作者荣誉称号,多考核中获区政府嘉奖。六、对课题研究的思考课堂教学行为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综合体,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求每一个教师都熟练掌握每一种教学策略,有些能力并非依靠培训能获得,它取决于教师本人的课堂经验与人格素养。教师是一个群体,在共性与个性上如何体现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将是我们下一步要研究的问题。1.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水平还有待加强。教师对高效课堂模式的理解不够透彻全面,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不能完全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而且有的教师思想上放不开,课堂教学不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牵着学生走的迹象常显端倪。因此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至关重要。但是高中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压力较大,如果不采取必要的相关改革措施,在短时间内,想要改变教师过于注重传统教学模式的现状是有困难的。2.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就是主体性原则,给学生最大可能的自学机会,展示机会,勤加鼓励,善于指导,巧加点拨。而在课堂上,因为经常性的遇到未在预设中的问题,或学生讲解的时间较长,节奏缓慢,这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往往难以完成。一节课拉成一节半,或两节,或三节。也就是一个预计5分钟就可完成的任务,有时要用10分钟或更多,课堂进程不能很好控制也是制约“先学后教再练”这一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问题。3.小组合作学习上存在一定问题,研究仍需继续:有的班级人数多,分小组教学时小组也多,组与组间的交流就少;小组内部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合作学习时,少数后进生不热心参与、不善于倾听,对小组内其他成员有依赖性,不利于自主性的培养;小组讨论的内容有时候价值性不高;有时候因为激烈讨论,占用了授课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这些都我们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4.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更关注教学的实施策略。选择教学行为的依据主要有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准备程度等。那么怎样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教学的准备呢?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评价呢?那是我们正在思考的问题。我们期待着2017年秋季河北省高考改革中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出台,也许会给我们提供借鉴。总之,我们在课题研究与实践中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印证了理论,两者相互促进,产生出了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基本实现了课改目标,使学生会学、乐学,并完善学生的品质,为其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教师个人也在不断地研究与实践中得到专业能力提升,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同学生一起成长,在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成为适应时代所需的研究型教师。尽管我们在课题研究与实践中还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相信在各级教育科研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和指导下,我们会逐渐探索出一条更加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

气运

高校教学和科研有什么区别

我在高校从事人事工作已经很多年了,对高等教育也有一段时间的研究。教学科研关系是高等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就在前几天的时候写论文,从知网上找到了几十篇讨论教学科研关系的论文。学者们不光是讨论现在社会上热议的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他们更多的是讨论教学科研是否能互相促进。一般来说,大家都比较认同科研对教学有一定促进作用,特别是在从事创新性和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新的研究成果会丰富教学内容。但是,大家对教学是否促进科研并没有达成共识。有的学者认为,在一些互动性比较强的课堂上,学生会对一些问题提出特别的看法,从而启发教师的思维。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目前高校教学内容不可能像科研工作那样前沿,教学和科研工作仍然存在比较大的脱节。我个人比较认同第二种观点,国内一些研究者通过调研也发现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确实是比较小。教学对科研没有促进,那是否存在妨碍呢?很多研究者都认为,教学和科研是存在冲突的,至少从时间和精力上是冲突的。其中教学对科研的冲击比科研对教学冲击的更大一些,换句话说,一个一直做科研的人,如果要同时从事教学工作,他的科研会受到较大影响,而另一个一直做教学的人,如果同时做科研,其教学受到的影响会相对小一些。造成这个的原因很多,比较直观的原因是:教学能力具有延续性,一个教师花一年时间上好一门课后,后面不用再花这么多时间去准备教学内容了。而一个教师即便花十年做科研,他仍然需要付出很多才能往前推进,一旦教学占用了科研时间,势必会对科研造成影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几乎所有老师都喜欢一直上上过的课,而不喜欢开新课,喜欢一段时间上同一门课,不喜欢同时上多门课。假想一下,如果让老师从教学和科研任选一样,只要完成规定任务就能拿相同的工资,那大多数老师一定会选做教学,因为教学更难考核一些,显得更容易一些。此外,科研工作能否取得成绩,绝大部分因素取决于教师本人,但教学不一样,还取决于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学体系以及生源质量等,尤其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基于上面的分析,高校对科研进行额外激励,而把教学作为教师应该做的事,这是合理的选择。但目前,由于社会导向问题,以及高校在科研上的不断加码,使得天平过多地往科研上倾斜。教师往往在科研上拼尽全力,而在教学上差不多就行。这个问题也已经成为当前高校的一个主要问题。我们也翻阅了一些国外的研究成果,对于这种失衡的导向,大家都没有特别有实效的办法,或者说大家并没有真心想要去扭转。比较好的解决办法:一是提高教学要求,对教学的基本环节把好关,让教师对教学不至于敷衍了事。二是培养以教学为特长的教师,鼓励他们去做教学研究,去编教材,去付出,然后提高他们的待遇,打通他们晋升的渠道。至于那些愿意从事科研的教师,也不可能让他们放弃科研而转投教学吧。世上现在高校的老师既要兼顾教研,也要兼顾科研所以说非常累,那么在高校里面,到底是科研重要?还是教学重要呢,这个要依情况而定高校也分研究性大学合职业性技术学院,如果在职业技术学院当老师那么,那么可能就以教学为主如果在研究性大学那么科研的分量上的相当大还有有的大学特别是有的老师,因为年龄或者因为别的因素,不想再净身尺寸那么他理论上也可以不搞科研所以说在高校里,科研重要还是教学重要,要依据这个大学的层次和自己人生的规划那么如果说一个年轻老师在科研领域是一个新兵的话,那肯定要在高校里做好,坐等板凳,甚至清贫的准备,因为做科研并不是一件可以急功近利的事情,大家必须沉下心来,才能把事情做好,如果说大家想要快速的赚到收入,我觉得到高校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