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厦门大学设立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虑叹变絷

厦门大学设立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央广网厦门9月26日消息(记者陈庚 通讯员谢晨馨)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26日揭牌成立,旨在开展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领域的理论探索、实践创新和学术话语构建,促进不同文明在新的挑战下互通互鉴。据悉,该中心是全国高校中最早创办的同类科研单位之一,挂靠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充分发挥英美文学研究、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等优势,以著名学者陆建德教授为主任,组建了一支跨校、跨院、跨语种、跨学科的科研队伍。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赖虹凯在致辞中表示,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积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积极促进多元文化对话、文明交流互鉴、民心相互沟通的全新学术平台。他希望该中心为厦门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产出一流成果,作出一流贡献,为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的贡献。本次活动采取线下办会、线上直播的方式同步进行,来自境内外多所著名院校和科研机构的领军学者,以及多位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主编等莅会助阵。揭牌仪式后举行的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相关领域的学科建设、研究方法和人才培养等工作展开深入研讨,寻求发展对策。会议特邀了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洪新、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葛桂录、清华大学新雅学院讲席教授袁鹤翔四位专家就“道德批评的选择:艾略特与白璧德”、“论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关系”、“海外汉学研究:文献整理、问题导向与话语建构”、“他者形象:简谈中西比较文学面对的一个问题”等主题作主旨演讲,全体与会嘉宾还就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前沿问题举行了高峰圆桌论坛。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26日揭牌成立(央广网记者陈庚 摄)【来源:央广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穿墙人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系列专题论坛在上海交大举办

人民网上海8月15日电 为推动广大文学研究者强化中国文化主体意识,更好地开展以科技革新为特征的跨文化交流,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于8月15至9月6日,通过线上云会议的形式,举办以“中外文化互鉴、科技人文融合”为主题的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系列专题论坛暨2020年首期线上研修班。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顾锋出席研修班开幕式并致辞。此次研修班邀请了国内知名作家、学者,就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研究方法、范式和人才培养等重大问题开展了系列讲座。在此期间,来自全国的知名学者通过视频开展云端对话,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彭青龙教授表示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都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共生性、共通性和共同性,当然也有差异性和特殊性。彭青龙认为应该融通外语和中文、国内和国际,构建包括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在内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国内国际两个循环,为世界文学的繁荣发展注入新活力,赋予新动能,促进世界文学的长远发展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长治久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陈众议从学科史的角度论述了目前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他从国学与西学、民族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以及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立场与方法等向度论证了坚守中国学者主体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特聘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王宁认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比较文学经历了三个阶段:探究研究方法的前历史阶段(1906-1949),非学科的边缘化阶段(1949-1977)以及学科化和全面复兴阶段(1978至今)。他认为中国比较文学学者从一开始就本着兼收并蓄的原则,吸纳了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研究方法,并形成自己的研究模式。上海交通大学欧洲古典与中世纪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刘建军认为“如何比较?”“怎么跨?”是当前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与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刘建军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四方面的关键内容,即一、提出和解决问题,二、训练思维能力,三、必要的知识储备和四、积累以及回归文本,跳出文本的具体方法。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查明建认为外语学科的比较文学开展,为外语学科教师的学术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将比较文学方法引入外语教学,可促进传统外语教学模式的人文化改革,扩大学生的人文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意识,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彭青龙教授认为要做好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要着力提高政治素养、学科素养、中文素养和科技素养。彭青龙还表示,当前外语教师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机遇,应主动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特别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当代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中汲取营养,开展中外比较文字(语言)、比较文本、比较文学、比较文化、比较文明研究。本次高级研修班的举办,加强了大众对新学科的了解与认识,增强了广大学者对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唤起研究学者对母体文化的认知,使更多的研究学者对母体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同,为新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葛俊俊、卢思语、任祝景)(责编:葛俊俊、轩召强) 【来源:人民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虽问道者

厦门大学设立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 助力多元文化对话

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杨伏山 摄中新网厦门9月26日电 (杨伏山 谢晨馨)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26日揭牌成立,助力多元文化对话、文明交流互鉴。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赖虹凯与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陆建德共同为中心揭牌,标志着厦门大学外语学科建设在创新发展之路上迈出了关键性一步。来自境内外多所著名院校和科研机构的领军学者,以及多位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主编,以线下+线上莅会方式助阵,共襄盛举。该中心以著名学者陆建德教授为主任,组建一支跨校、跨院、跨语种、跨学科的科研队伍。 杨伏山 摄当天的揭牌仪式暨高峰论坛,采取线下办会、线上直播方式同步进行,搭建面对面交流平台。相关专家学者围绕相关领域的学科建设、研究方法和人才培养等工作展开深入研讨,寻求发展对策,共同谋划中心发展蓝图。人文科学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民族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体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和重要的精神财富。赖虹凯称,该中心的成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促进多元文化对话、文明交流互鉴、民心相互沟通的全新学术平台。为进一步加深学术交流,促使学科多维度融合,本次会议特邀了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洪新、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葛桂录、清华大学新雅学院讲席教授袁鹤翔四位专家,就“道德批评的选择:艾略特与白璧德”“论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关系”“海外汉学研究:文献整理、问题导向与话语建构”“他者形象:简谈中西比较文学面对的一个问题”等主题展开主旨演讲。全体与会嘉宾还就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前沿问题举行了高峰圆桌论坛。本次高峰论坛采取线下办会、线上直播方式同步进行。 杨伏山 摄该中心挂靠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发挥英美文学研究、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等优势,以著名学者陆建德教授为主任,组建一支跨校、跨院、跨语种、跨学科的科研队伍。“中国现代文学就是在比较的意识下诞生发展的,我们还要继承鲁迅一辈先贤的开放精神,做出一些踏踏实实的工作来。”陆建德说。(完)

目欲视色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第一届双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杭召开

11月15-16日,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第一届双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主办,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杭州市哲社重点研究基地“外国文学与话语传播研究中心”、浙江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文艺批评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编辑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来自93所国内外高校和科研单位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本次研讨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11月15日举办了院长论坛和研究会第二次全体理事会会议。11月16日外国语学院院长欧荣教授主持开幕式。杭州师范大学校领导胡华副校长致欢迎辞。他在致辞中向与会专家学者表达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学科概况与发展成就,以及外国语学院在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领域的成果和特色,感谢与会专家对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的支持与帮助。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彭青龙会长致开幕词,他深入阐释了外语学科转型发展的重要性,聚焦于外语人才核心素养,推动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发展,以生动幽默的比喻概括语言学与文学的关系,并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 。研讨会以“科技·文学·艺术: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跨学科视野”为主题,吴笛、廖咸浩、查明建、凌建侯、郑燕虹、阮炜、陈静、金英敏八位学者分别作大会主旨发言,殷企平、邱雅芬、王卓、张旭春、金雯、宁明、耿纪永、罗良功主持,主要就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关系、文学与艺术、科技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下午大会则分为高端论坛、专家对谈、分组研讨、青年学者论坛、研究生论坛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高端论坛上耿纪永、罗良功、欧荣、邱雅芬、张旭春、金雯进行了发言,由谭惠娟、谭琼琳、都岚岚、毛凌滢分别主持。专家对谈则在殷企平、阮炜两位学者的谈话中围绕英文专业与人文教育这一专题不断展开。分组研讨、青年学者论坛、研究生论坛共分为十组,话题涉及比较视野下的文学、文学中的科学与科幻、数字时代的比较文学研究等多个维度,提供了许多新的研究思路。当晚还举办了主编对话,《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等10余家期刊主要负责人来到现场和在座的学者分享了各自的办刊特色、栏目设置、投稿方式等。随后还对本次论坛的“优秀论文”进行了颁奖,分为教师组和学生组分别颁发一等奖1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6人。研究会副会长高方最后致闭幕词,呼吁大家继续加强交流合作,共同促进学会和学科的建设发展。科技与文学、艺术三者互补统一、相互促进,在彼此的繁荣中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中得到最集中的体现——1978年至今既是中国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文学艺术创作与研究生机勃勃、百花齐放的新时代。在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领域,文学与科技、艺术间如何相互影响和作用遂成为重要议题。本次研讨会,为各位专家学者提供了学术交流、思想交锋的平台,充分展现了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领域的丰硕成果。

慧南

强化文化认同 交大举办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系列专题论坛

8月15日,以“中外文化互鉴、科技人文融合”为主题的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系列专题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2020年首期线上研修班在同步开班。作为本次论坛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彭青龙教授表示,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都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共生性、共通性和共同性,也有差异性和特殊性。他认为应该融通外语和中文、国内和国际,构建包括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在内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国内国际两个循环,为世界文学的繁荣发展注入新活力,赋予新动能,促进世界文学的长远发展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长治久安。研修班邀请了国内知名作家、学者,就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研究方法、范式和人才培养等重大问题开展了系列讲座。来自全国的知名学者通过视频开展云端对话,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陈众议从学科史的角度论述了目前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他认为综观外国文学研究七十年,从最初三十年沿袭苏联模式到后四十年西学东涌,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多少放弃了一些本该坚持的优良传统与学术立场。他从国学与西学、民族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以及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立场与方法等向度论证了坚守中国学者主体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中国先锋派文学之后重要的代表性作家、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李洱论述了李辰冬《红楼梦》研究中的跨文化比较及其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启示意义。在围绕李洱作家创作的嘉宾对话环节,李洱认为经历了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时代,中国人的十年相当于欧洲人的一百年。李洱是这样概括自己创作的变化的,他说:“心态变的很沧桑,年轻时表达自己的感情很外露,年龄大了愿意压住写,以前愿意写水、波纹、浪花,现在写河床、卵石,更愿意探究实在的问题,语言简单,表达的感情更复杂。”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特聘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王宁认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比较文学经历了三个阶段:探究研究方法的前历史阶段(1906-1949),非学科的边缘化阶段(1949-1977)以及学科化和全面复兴阶段(1978至今)。在他看来中国比较文学学者从一开始就本着兼收并蓄的原则,吸纳了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研究方法,并形成自己的研究模式。“如何比较?”“怎么跨?上海交通大学欧洲古典与中世纪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刘建军认为”这是当前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与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他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四方面的关键内容,即一、提出和解决问题,二、训练思维能力,三、必要的知识储备和四、积累以及回归文本,跳出文本的具体方法。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查明建认为外语学科的比较文学开展,为外语学科教师的学术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将比较文学方法引入外语教学,可促进传统外语教学模式的人文化改革,扩大学生的人文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意识,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陈跃红认为人工智能借助自己的算法和自主学习的“心”(芯片)、借助智能程序和精准数据,正在构造出新的写作主体,写作范式和新的文类。这种“人机合谋”的写作范式和文学想象,应深入到人和技术内在关系的本体性层面去开展跨学科的研究,才能够真正打开和揭示这一写作创造活动的真实面目。来源:周到【来源:周到客户端】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川村

张隆溪经典作品推荐,《阐释学与跨文化研究》最受读者欢迎

张隆溪,1947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世界级华裔学术大师之一。北京大学硕士,美国哈佛大学博士,曾任教北大和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现任瑞典皇家人文、历史及考古学院现在唯一健在华裔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及韦斯理大学杰出学人讲座教授,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特聘教授。《中华英才》杂志赞誉其为“中西方文化的摆渡者”。2010年,张隆溪受邀成为美国New Literary History(《新文学史》)顾问编辑,张隆溪是其中唯一的华人学者。主要研究范围是中西文学及跨文化研究。发表中英文论文专著多部,其研究成果在海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2016年7月,当选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主席。喜爱张隆溪的书友们,TA的这几本书你都看过吗?1.《阐释学与跨文化研究》豆瓣评分:8.4作品简介:张隆溪编着的《阐释学与跨文化研究(精)/复旦大学光华人文杰出学者讲座丛书》由该讲座的讲演稿为基础整理加工而成,主要内容是以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的着作为基础,讨论阐释学的基本观念,并着重讨论人文研究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意义和价值,以及跨文化理解的问题。书友点评:“在视野融合的一刻,主与客、自我与他者、现在与历史等诸种对立都消除了,而自我变成一个不同于原来的自我,因为理解了他者的视野而有了新的认识,变得更加丰富、更有知识和修养。这就是德国传统中常常强调的自我修养 bilng 的概念:理解和认识最终就是要完成这种修养,使人变得更高、更完善,这也是阐释学的意义所在。“bilng”在张先生这里出现的频率高得惊人。2.《中西文化研究十论》豆瓣评分:8.2作品简介:东西文化的交汇可以说是世界近代历史的特点,东西文化的比较研究也就值得我们重视.但当代西方学术,包括文学和文化理论以及汉学研究,都往往强调文化差异。将东西方文化相对立。西方一些学者讨论中国,往往把中国视为西方的反面。而非从中国本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问题,本书十篇论文从不同方面讨论中西跨文化研究问题。对这种文化对立论提出批评。并以具体的比较来论证东西方跨文化研究的价值。在同中见异,亦在异中求同,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汇合。书友点评:可能是几部文集里最精深的?3.《一毂集》豆瓣评分:7.6作品简介:“三十年集”系列丛书的作者是一批如今活跃在学术界和文化领域的著名学者与知识分子。他们大多出生于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对于他们而言,过去的三十年是一段重要而又特殊的生命旅程。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一批“知青”的命运由此而改变,并被投入到与先前的生活完全不同的时代洪流之中。在这潮头多变的三十年里,他们执着地行走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努力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性格,在汹涌而来的滚滚红尘中,也不曾失却超越性的人文关怀。为着一个信念、一份眷恋,他们不懈地寻觅着。这里的每一本书所记录的就正是他们自己三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他们的经历、感受、体悟、思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精神姿态。这是他们个人的独特道路,也是我们时代的独特风貌。书友点评:纪事像简历陈词,正文像工作报告,再如拜访伽达默尔一文流水账到不耐受。身着挺括正襟危坐,至少几无生趣是板上钉钉的。作为带有私人回望性质的三十年集,它,太“端着”了。“如果他们 开会发言 要是结巴一下,就有点意思了。

莫德拉

中外比较文学研究专题 - 智慧树知到答案题库

第一章测试1、跨文化研究应该既要注意它的文化之间的差异,但是更多的要注意差异下面之间能够沟通不同文化之间一些________的方面。A、本土性 B、政治性 C、共同性 D、社会性2、要使一个文学经典成为世界上流通的文学经典,要采用________的语言。 A、世界范围内流通的 B、使用人数最多的 C、历史最为悠久的 D、书写最为简便的3、比较文学从19世纪到20世纪,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在当前都还是一个以西方为中心的一个学科,而________是当代的学者非常重要的一个认识。 A、超越西方中心主义 B、超越东方中心主义 C、继续西方中心主义 D、形成东方中心主义4、17、18世纪以及近代所有西方人都认为自己的文化非常发达,他们是文明的代表,非西方则是落后的。5、世界文学是一个固定的概念。6、哈佛大学的大卫·丹穆若什在他的《什么是世界文学》一书中认为,超出本国的语言和文化传统,在世界上更广泛的范围内流通的作品,才是世界文学的作品。7、做一个好的比较文学学者,既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8、差异是使一个文化具备其独特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没有文化差异就没有独特的文化。9、哈佛大学的大卫·丹穆若什在《什么是世界文学》中认为世界文学是 ________。 A、世界各国文学的总和 B、世界范围内流通的文学 C、西方经典文学 D、非西方经典文学10、_________是使文学作品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通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 A、翻译 B、文学批评 C、学术著作 D、原著出版第二章测试1、爱默生所引领的_____,是一场思想与文化的解放运动,被誉为美国的文艺复兴。 A、浪漫主义运动 B、超验主义运动 C、垮掉派运动 D、反文化运动2、_____被美国林肯总统称为“美国精神的先知”、“美国的孔子”。 A、白璧德 B、爱默生 C、惠特曼 D、庞德3、儒家的道德理想和生活方式与超验主义_____的主张是不谋而合的。 A、重物质轻精神 B、重物质轻文化 C、重文化轻物质 D、重精神轻物质4、爱默生认为个人是从_____所赋予的独特体验中,获得智慧与真理,从而实现内在神性。 A、直觉 B、感觉 C、本能 D、理性5、超验主义的主要思想包括______________。 A、强调精神,或超灵 B、强调个人的重要性 C、主张回归自然 D、主张科技进步6、爱默生思想和孔子学说上的契合点有______________。 A、“天人观” B、“人生观” C、“人性观” D、“道德观”7、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和禅宗都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哪些途径来实现自我的完善? A、依赖自己 B、信赖直觉 C、回归自然 D、借助科技8、唯一神教是基督教派的一种,强调“三位一体”说。9、爱默生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的青睐,只是因为儒家思想与爱默生的思想有相通之处。10、爱默生和中国的禅宗都认为人是可以自我完善的。第三章测试1、庞德从费诺罗萨的手稿中挑选出19首诗歌将其译成英文,于1915年出版 _____。 A、《华夏集》 B、《诗章》 C、《仪式》 D、《面具》2、庞德积极倡导诗歌革新运动,发起了漩涡派运动以及_____。 A、表现主义运动 B、象征主义文学运动 C、意象主义运动 D、现代主义文学运动3、庞德推崇《大学》在于它所宣扬的_____。 A、“道德观” B、“秩序观” C、“天命观” D、“人生观”4、庞德不仅对中国古诗感兴趣,也对中国佛教很感兴趣。5、庞德极具语言天赋,他的法语、意大利语和中文都是非常娴熟的。6、庞德的代表作《诗章》体现了儒家经典带给庞德的影响。7、庞德的经济主张过于偏激。8、庞德翻译中国经典诗歌时,受到了钱钟书先生的不少帮助。9、庞德翻译出版的儒家经典有哪些? A、《论语》 B、《诗经》 C、《中庸》 D、《大学》10、1912年,庞德与几位意象主义运动的创始人提出意象主义的三原则是 ______________。 A、对于所写之“物”,要用直接处理的方法 B、决不使用任何对表达没有作用的字 C、按照一架节拍器的节拍来写诗 D、按照富有音乐性的词句的先后关联来写诗第四章测试1、《汉诗百首》中,雷克思罗斯选译了35首_____的诗。 A、李白 B、李清照 C、白居易 D、杜甫2、雷克思罗斯将杜甫《绝句》中的“两个黄鹂”译成了_____。 A、two golden orioles B、two yellow orioles C、a pair of golden orioles D、a Pair of yellow orioles3、雷克思罗斯的诗中常借中国古诗中________这一意象来表示离别和思念。 A、海岸 B、蟋蟀 C、落叶 D、月亮4、肯尼斯·雷克思罗斯是美国著名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被称为“垮掉派之父”。5、雷克思罗斯在翻译中国古诗时,有时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对原诗进行改译。6、意象是诗歌的基本结构单位,它们是一些具象性的词语,具有相对稳定性。7、雷克思罗斯所谓的“诗境”,与朱光潜所说的 “诗的境界”不同。8、雷克思罗斯的《心之苑,苑之心》与中国古诗_______中所传递的情感信息非常相似。 A、《迢迢牵牛星》 B、《咏怀》 C、《静夜思》 D、《悼亡妻》9、雷克思罗斯认为________是中国古诗的一种基本技巧。 A、意境 B、意象 C、诗境 D、诗意10、雷克思罗斯与中国学者钟玲合译的诗有________。 A、《汉诗百首》 B、《爱与流年:续汉诗百首》 C、《兰舟:中国女诗人诗选》 D、《李清照诗词全集》第五章测试1、《在战争时期》共有( )首十四行诗。 A、26 B、27 C、28 D、292、奥德获得国的奖项有: A、普利策奖 B、美国博林根诗歌奖 C、美国全国图书奖 D、诺贝尔文学奖3、奥登和小说家衣修伍德来到中国的原因是: A、探望好友 B、参与战争 C、受约写旅行杂记 D、传教4、奥德和好友横穿中国,亲眼见证了战争的残酷。战争指的是: 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B、中法战争 C、鸦片战争 D、军阀混战5、《在战争时期》有( )部分组成。 A、1 B、2 C、3 D、46、奥登在《战争时期》的组诗中表达了他对战争的强烈控诉。7、奥登研读过大量的心理学理论,创作诗歌时善于运用心理分析的手法。8、奥登获得“左翼宫廷诗人”称号的原因是他对社会时事漠不关心。9、最早在创作《吉小姐》时,奥登开始尝试“鹰的视域”的描写方式。10、具有现代性的语言是奥登诗歌一个明显特征。第六章测试1、白璧德对于儒家思想的阐释与借镜,主要集中在以_____为代表的古代儒家人文思想传统上。 A、孟子 B、荀子 C、朱子 D、孔子2、白璧德认为对以培根为代表的________混淆了物质进步与道德进步,一心营求物质利益,导致西方文明表现出离心式的个人主义症状 A、情感自然主义者 B、现实主义 C、功利自然主义者 D、情感人道主义者3、在《民主与领袖》中,在白璧德看来,一个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取决于_______。 A、领导者的品质 B、人口数量 C、文化教育 D、科学技术4、白璧德所认为的大学教育是一种博雅通识的教育,其目的在于________。 A、提高整体就业率 B、进行纯粹专门知识的训练 C、塑造具有人文素养的完善之人 D、促进国家科技发展5、20世纪初,一批中国学者如鲁迅、吴宓、梅光迪、胡先骕、梁实秋等人拜入白璧德的门下,而后回到中国借助白璧德的人文主义思想开展文化保守主义活动,反击新文化运动。6、节度是白璧德人文主义哲学思想的内核之一。7、白璧德对于卢梭的政治家标准持认同态度。因为卢梭对于理想政治家的标准与白璧德的节度、平衡观存在精神上契合。8、白璧德发现远东经验可以被用来证明自己对卢梭与古典主义的批判的合理性。9、马基雅维利认为,理想的君主应该像狮子那样残忍,像狐狸那样狡诈。10、白璧德理想的人文主义领袖的标准有______。 A、遵守和忠于健全的标准  B、具有高尚的道德 C、具备远见卓识 D、能调和内在与外在控制第七章测试1、赛珍珠之所以对中国情有独钟,并且以中国农民生活为写作素材创作多部著名小说,是因为她生于中国,长于中国。2、赛珍珠的文学创作深受其乳母王阿妈及其家庭教师孔先生的影响。3、在庐山,赛珍珠邂逅其爱人约翰·布克。夫妻同心在安徽滁州农村进行农业调研和农业试验。可以说,这段特殊的农村生活为赛珍珠日后创作提供了绝好的写作素材。4、《大地》以王龙一家人的生活为主线,以女主人公阿兰为主体,塑造了全新的、有血有肉的中国农民形象。5、除了小说创作,赛珍珠还出版了英文版的《四海之内皆兄弟》。此译本带给美国读者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6、“第一部成功地用英语写中国的小说”的美国作家是_______。 A、赛珍珠 B、欧·亨利 C、杰克·伦敦 D、德莱塞7、1931年春,赛珍珠的_______在美国的顺利出版,犹如架起中西文化沟通的桥梁。 A、《中国之美》 B、《大地》 C、《四海之内皆兄弟》 D、《东风,西风》8、在小说_______中,赛珍珠主要通过农民王龙祖孙三代对土地、对家庭的不同态度及不同生活道路的描写,完成了她对“中国的本质存在”这一命题的思考。 A、《母亲》 B、《东风,西风》 C、《战斗的天使》 D、《大地》9、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中这样评价赛珍珠:“由于她对中国_______生活史诗般的描述,这描述真切而取材丰富”。 A、田园 B、农民 C、商人 D、贫民10、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是_______。 A、托尼·莫里森 B、玛格丽特·米歇尔 C、爱丽丝·沃克 D、赛珍珠第八章测试1、德国诗人歌德的( )(初稿作于1777年)被称为“最美的月光诗”。 A、《月下人》 B、《古月》 C、《对月》 D、《清秋冷月》2、月光奏鸣曲的作者是: A、贝多芬 B、莫扎特 C、舒伯特 D、肖邦3、古希腊诗人萨福的《月亮下去了》大致写成于: A、公元前五世纪 B、公元前六世纪 C、公元五世纪 D、公元六世纪4、欧洲的节日大多与( )有关。 A、宗教 B、自然 C、战争 D、爱情5、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有个术语叫“缺类”,缺类现象折射出是: A、不同的文化背景 B、不同的心理倾向 C、不同的思维定势 D、不同的审美偏好6、节日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7、在希腊、罗马的诸神中,男性的太阳神比女性的月亮神更有影响力。8、古希腊文学所取得的成就世所公认,因此与月亮有关的诗歌名篇也很多。9、在浪漫主义时期,欧洲文学艺术家才对月亮产生了审美意识。10、一种文类在两个国家或民族都存在,但差异很大不属于比较文学中的“缺类”范畴。第九章测试1、以下哪个是《我的记忆》的特点: A、带有强烈的音乐性 B、使用古典诗歌的意象 C、讲究韵脚 D、散文化的形式2、戴望舒的“去音乐性”是指: A、不要音乐性 B、去掉诗的内在节奏 C、去掉诗韵和整齐的句子 D、注重诗的外在节奏3、戴望舒认为诗的韵律体现在: A、诗的字的抑扬顿挫上 B、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 C、整齐的字句上 D、诗歌的音乐性上4、诗集《望舒草》中没有收入的诗歌有: A、《雨巷》 B、《我的记忆》 C、《烦忧》 D、《秋天》5、不同文学之间的影响,应该是: A、一方施加影响,另一方接受影响 B、是两种文学的创造性融合 C、其中一方被动地完全模仿 D、在本文学系统扩大以后才得以承认6、《我的记忆》是戴望舒对于魏尔伦“音乐高于一切”的诗论的积极回应。7、《微雨》是戴望舒的代表作。8、在诗歌中消融自我,达到“物我两忘”之境,一直是中国现代诗歌的特点。9、戴望舒的“雨巷”里,流露出强烈的忧郁,这是一种 类似于“李商隐似的情绪”。10、戴望舒认为现代人有现代人的情感,作诗应该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现代人的语言。第十章测试1、司马迁出身在一个学问世家,其父为----。 A、司马光 B、司马谈 C、司马睿 D、司马炎2、司马迁在----投诚匈奴一事上因秉公直言,冒犯了汉武帝。 A、李广 B、李牧 C、李绩 D、李陵3、普鲁塔克认为,----在战争中竟逃跑降敌,所怀卑琐,死有余羞。 A、尼西阿斯 B、克拉苏 C、西塞罗 D、德摩西尼4、司马迁没有写以下何种列传? A、日者列传 B、龟策列传 C、商贾列传 D、游侠列传5、----说服刘邦用金钱离间楚阵营中的项羽与钟离昧等人。 A、曹参 B、陈平 C、萧何 D、张良6、《名人传》因可读性强,故不少学者认为其文学价值大于史学价值。7、普鲁塔克所撰五个斯巴达人传记及其他相关文字,是现存信息量最大的斯巴达研究史料。8、在很多情况下,《史记》只给了一个粗略的故事线条,故信息太少,缺乏说服力。9、《名人传》像《史记》那样,也具有高屋建瓴的架构和贯通历史纵深、把握历史全局的意图。10、《史记》是一部史学著作,所以并不具有太高的文学价值。第十一章测试1、“潇湘八景”诗画艺术缘起于以下哪个朝代?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2、“潇湘八景”中的“潇湘”通常所指是以下哪个地域泛围? A、潇水流域 B、湘水流域 C、永州 D、湖南3、学界一般认为中国最早绘“八景图”的是谁? A、黄荃 B、李成 C、宋迪 D、惠洪4、学界一般认为最早在日本赋“潇湘八景”诗的是谁? A、牧溪 B、玉涧 C、大休正念 D、一山一宁5、南宋至今存留“潇湘八景”图的画家不包括以下哪一位? A、宋迪 B、王洪 C、牧溪 D、玉涧6、牧溪的“水墨八景图”现藏于中国。7、牧溪的“水墨八景图”,推测由日本禅僧圆尔办圆带去日本。8、最早在日本写下“潇湘八景”诗的杨歧派禅僧大休正念是中国南宋时人。9、最早为日本八景图题诗的禅僧一山一宁是中国元朝使者赴日弘法吗。10、日本的京都御所(皇宫)设有八景厅,宫中诗歌会、太傅侍讲、欢迎国宾仪式等文化活动在这里进行。第十二章测试1、19世纪20年代末期,普希金认识了汉学家瓦西里耶夫,这对他更为深入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1858年,冈察洛夫创作了两卷本的长篇游记《巴拉达号三桅战舰》,该游记记述了他在广州的见闻和风土人情。3、1848年,别林斯基在《现代人》杂志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公民方面和道德方面”文章,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给予了高度肯定。4、普希金被誉为是俄罗斯( ): A、戏剧之父 B、长篇小说之父 C、诗歌的太阳 D、短片小说之王5、1829年12月23日,普希金创作了诗歌( ),诗人在诗中抒发了自己苦闷的心情,第一次表达了到中国去的愿望。 A、《致娜塔莉亚》 B、《无题诗》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D、《自由颂》6、普希金在其诗体长篇小说( )的第一章的草稿中,提到了中国的思想家孔子。 A、《叶甫盖尼·奥涅金》 B、《上尉的女儿》 C、《鲍里斯·戈杜诺夫》 D、《黑桃皇后》7、俄罗斯作家冈察洛夫是文学名著( )的作者。 A、《前夜》 B、《谁之罪》 C、《奥勃洛摩夫》 D、《复活》8、在俄罗斯作家冈察洛夫看来,中国的儒家思想是( )各国落后于欧洲的罪魁祸首。 A、南亚 B、东亚 C、东南亚 D、欧亚9、普希金的曾外祖父被称为是“彼得大帝的黑奴”。10、普希金现存最早的一首诗歌,是其1813年创作的爱情诗《致娜塔莉亚》。第十三章测试1、欧洲从15世纪到17世纪出版的字典都是( )辞典 A、英语 B、法语 C、德语 D、多语2、中国的第一部诗话作品是( )。 A、司马光的《温公续诗话》 B、欧阳修的《六一诗话》 C、姜夔的《白石道人诗说》 D、严羽的《沧浪诗话》3、第一部被翻译成欧洲语言的中国古代小说是( )。 A、《好逑传》 B、《武王伐纣平话》 C、《水浒传》 D、《红楼梦》4、宋朝仍然多采用雕版印刷的原因是: A、活字印刷术需要巨额的投资才能制作出活字版 B、雕版印刷能够由识字不多的印刷匠以较低代价实现 C、活字印刷术相对而言比较落后 D、雕版印刷更容易刻印图像、制作插图5、印刷术的普及促成了( )的诞生。 A、诗歌 B、小说 C、公文 D、骈文6、印刷术的发展为阅读和书写习惯带来了各种根本性的变化。7、书籍不断变化的本质深刻影响了人们的写作、阅读和阐释活动8、印刷业的发展促使书法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在六朝真正繁荣起来。9、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宋朝开始进行大规模推广。10、活字印刷术非常适合印刷拉丁字母。

铮铮有声

浅谈: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1·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学科理论,而任何学科理论,都不可能凭空产生,而是在学术实践中一步步发展并完善起来的。纵观全世界比较文学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一条较为清晰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学术之链。这条学术之链历经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文化研究三大阶段,呈累进式的发展态势。这种累进式的发展态势,其特点不但在于跨越各种界限(如国家、民族、语言、学科、文化等等),而且在于不断跨越之中圈子的不断扩大和视野的一步步拓展。我把这种发展态势称为“涟漪式”结构,即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发展,就好比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漾起一圈圈涟漪,由小到大,由里到外荡漾开去。但无论有多少个圈子,中心却是稳定的,即始终稳稳地确立在文学这一中心点上。尽管各个发展阶段中曾经或多或少地以各种方式偏离文学(如法国学派过多关注文学“外贸”,忽略了文学性这一问题;又如当今比较文学界“泛文化”的倾向等等),但并没有从根基上脱离文学这个中心点。  一圈圈的“涟漪”构成了比较文学不同的发展阶段,所有的涟漪便共同构成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涟漪式的基本框架。因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不是线性的发展,不是“弑父”般的由后来的理论否定先前的理论,而是层叠式地、累进式地发展。后来的理论虽新,但并不取代先前的理论。例如,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并不能取代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当今我们倡导的“跨文化研究”(跨越东西方异质文化),也并不取代“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时至今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涟漪结构的最内圈———“影响研究”仍然有效,仍然在当今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大显身手,充满学术生命力。不同阶段的学科理论构筑起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形成了独特的涟漪圈,而这些不同的学科理论又共同构筑起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宏伟大厦。  2·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涟漪式”学科理论结构?这是因为比较文学发展的各个阶段中不同的学术文化背景、不同的学术问题、不同的学术切入点所形成的。正因为背景不同、问题不同、切入点不同,所以各阶段皆各自解决了某一方面的学科理论问题,从而形成了各阶段学科理论的互补性、包容性。“涟漪”正是这样构成的。在这“涟漪式”结构中,每一个“涟漪”都代表着学科发展的某一阶段。迄今为止,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至少有三大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在欧洲,第二阶段在北美洲,第三阶段在亚洲。  按照学者们通常的看法,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第一阶段是由法国学派所奠定的“影响研究”。然而,纵观比较文学发展史,往往令人疑窦丛生。人们不难发现,最早倡导比较文学和总结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其实并不是(或并不仅仅是)法国学者,例如,最早(1827年)提出“世界文学”观念的德国学者、着名作家歌德,被公认为推动比较文学发展的最重要人物。写出第一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专着的人也并不是法国人,而是英国人波斯奈特(H. M.Posnett)。1886年,波斯奈特发表了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比较文学理论的专着《比较文学》(当时,波斯奈特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任教),该书对文学的本质、相对性、发展的原理、比较研究等许多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并从氏族文学、城市文学、世界文学、国家文学等角度出发,对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作了比较考察,堪称比较文学先驱。波斯奈特对比较文学研究的内容和范围都较为宽容,认为文学发展的内在特征和外在特征都是比较研究的目标。这实际上肯定了后来确立的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创办第一份比较文学杂志的也不是法国人,而是匈牙利人。1877年,全世界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创刊于匈牙利的克劳森堡(今罗马尼亚的克卢日),刊名为《世界比较文学》(Acta Comparationis Litterarum Universarum),关于杂志的性质,编者指出:这是“一本关于歌德的世界文学和高等·3·翻译艺术,同时关于民俗学、比较民歌学和类似的比较人类学、人种学的多语种的半月刊。”该杂志于1888年停刊。1886年,德国学者科赫(Marx Koch)创办了另一本颇有影响的比较文学杂志《比较文学史》(Zeitschrift fur die Vergleichende Literaturwis-senschaft),后又创办了它的副刊《比较文学研究》,被视为德国比较文学的正式开端。其实,早在1810年,索布里就写出了《文学与绘画比较教程》。由上述史实,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两个问题:第一,比较文学早期的学科理论,并非仅仅由法国人奠定,在法国学者之前,已有德国的、英国的、匈牙利的学者率先提出了有影响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第二,欧洲早期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并非仅仅着眼于“影响研究”,而是内容丰富、范围广泛的,它已经蕴含了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一开始就具备了世界性的胸怀和眼光。令人费解的是,这样一个良好的比较文学开端,为什么偏偏会走向旨在限制比较文学研究范围的所谓“法国学派”的学科理论轨道上呢?  迄今为止,并没有人认真深思过、过问过这一问题。韦勒克(ReneWellek)曾深刻地批判过法国学派,但却同样并未深究过这一问题。为什么欧洲早期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会转向仅仅强调实际影响关系的“文学关系史”?为什么欧洲的比较文学会走上自我设限的道路?主要原因或许有如下数点:其一,圈外人对比较文学学科合理性的挑战;其二,圈内人对比较文学学科科学性的反思与追寻;其三,世界胸怀与民族主义的矛盾。兹详述之:  首先是圈外人对比较文学学科合理性的挑战,最突出的标志是意大利着名学者克罗齐发出的挑战。克罗齐认为:“比较”是任何学科都可以应用的方法,因此,“比较”不可能成为独立学科的基石。他指出:比较方法“只是历史研究的一种简单的考察性方法”,·不仅普通、方便,而且也是文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不能作为这门学科独有的基石。克罗齐说:“我不能理解比较文学怎么能成为一个专业?”因而下结论道:“看不出比较文学有成为一门学科的可能。”由于克罗齐的学术地位和影响,他的强烈反对,其意义是重要的,因此在意大利,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探讨长期陷入停滞不前的困境。意大利学者本纳第托在其《世界文学》一书中不得不悲哀地表示,他与他的同龄人的童年时代的梦想———比较文学将会在他们的国土开花结果———没有实现。克罗齐的坚决反对在整个欧洲比较文学界同样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有学者指出,克罗齐是“带着与比较文学公然为敌的独裁观念,在各种场合用种种不同的沉重打击来对付我们这门学科,并将它们几乎打得个片甲不留。”这种“打得片甲不留”之势,可以说是比较文学学科的第一次危机。克罗齐的反对,不能不引起欧洲比较文学学者的震撼,引起他们对危机的反思。这种反思,集中在比较文学能不能成为一门学科的问题上,如果能够成为一门学科,那么,其学科的科学性何在?  “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这句名言是挡住克罗齐等学者攻击的最好盾牌。既然反对者集中攻击的是“比较”二字,那就不妨放弃它,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可以不建构在饱受攻击的“比较”上。基亚明确指出:“比较文学并不是比较,比较只不过是一门名称有误的学科所运用的一种方法。”既然比较文学不“比较”,那比较文学干什么呢?法国学者们在甩掉了倍受攻击的“比较”二字后,将比较文学的范围大大缩小,缩小为只关注各国文学的“关系”上,以“关系”取代“比较”。法国学派的奠基人梵·第根说:“比较文学的目的,主要是研究不同文学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不注重关系的所谓“比较”是不足取的。梵·第根说:“那‘比较’是只在于把那些从各国不同的文学性取得的类似的书籍、典型人物、场面、文章等并·5·列起来,从而证明它们的不同之处,相似之处,而除了得到一种好奇的兴味,美学上的满足,以及有时得到一种爱好上的批判以至于高下等级的分别之外,是没有其它目标的。这样地实行‘比较’,养成鉴赏力和思索力是很有兴味而又很有用的,但却一点也没有历史的含义;它并没有由它本身的力量使人向文学史推进一步。”法国学派的主要理论家基亚一再宣称,“比较文学的对象是本质地研究各国文学作品的相互联系”,“凡是不存在关系的地方,比较文学的领域也就停止了”。因此,比较文学的学科立足点不是“比较”,而是“关系”,或者说是国际文学关系史。所以他说:“我们可以更确切地把这门学科称之为国际文学关系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国学派的自我设限,抛弃“比较”而只取“关系”,正是对圈外人攻击的自我调整和有效抵抗:你攻击“比较”二字,我就从根本上放弃“比较”,如此一来,克罗齐等人的攻击也就没有了“靶子”,其攻击即自然失效。“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这句妙语恰切地蕴含了欧洲学者们的苦衷和法国学者的技巧。而正是对“比较”的放弃和对“关系”的注重,奠定了法国学派学科理论的基础,形成了法国学派的最突出的、个性鲜明的特色。其二,法国学派学科理论的产生,也是圈内人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科学性的反思与追寻的结果。作为一门学科,应当有其学科存在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确定性和“科学性”。克罗齐等圈外人指责比较文学随意性太大,他们的批评实质上也暗含了这一点。

三材

她见证了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历史——读乐黛云《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

2002年,乐黛云与汤一介在朗润园家中书房合影。选自《九十年沧桑》《九十年沧桑》 乐黛云 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世纪90年代上半叶读书期间,乐黛云、钱理群、李零、陈平原几位老师的课,我大概听了都不止一门两门。当时李零和陈平原两位老师,都还被大家看作才华横溢的青年教师,但乐黛云和钱理群两位老师已经近于老先生了。乐先生的课上,不时会有些国际学人过来交流,后现代、后殖民主义、叙事学、阐释学这些当时的时髦理论扩大了我们的阅读视野,启发我们思考问题的新视角。那时候乐先生住在中关园,我们去拜望她,她告诉我们该怎样读书,哪些书一定要读。她家铺天盖地的图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从客厅一直迤逦到鞋架边满满的书,随手就可能把书堆碰倒。记得她告诉我们《心灵史》等等当代好作品是一定要读的,我们便去北大图书馆借,因为副本有限总是借不出来,所以我便托隔壁好友从清华大学图书馆借出来,在我们各宿舍传阅。乐先生的讲座,我也听了几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即将揭晓的前一天那一次演讲,这个日子有史料可查,是1993年9月22日晚上,在轰隆轰隆的二教大教室,听讲座的人太多,大多都是站着,所以坐得偏后的同学都看不到前台的。当时真是惊诧,乐先生的声音如此年轻嘹亮!她告诉大家申奥前她做了哪些大事,还自信地说:“不管明天结果如何,这申奥活动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掌声雷鸣后几个小时,就传来北京以两票之差惜败于悉尼。再几个小时后,听说乐黛云先生所乐观的初步成果也缩回了原形。尽管白忙乎一场,乐老师年轻而乐观的声音,我们记住了。其实,离开北大校园,在社会上为了果腹养胃,从老师那里听到的一点点学问都到爪哇国去了,想想自己不是好学生,所以和自己敬爱的老师也都相忘于江湖了。但待我到了中年日趋封闭自己以后,我意识到:乐黛云、钱理群等老师,学问还毋论,单单他们与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不厌倦地交流的青春心态,实在不可及。2003年跻身出版业后,我又一次邂逅乐先生,是在北大后湖走向未名湖的瓶颈口,当时她和汤一介先生正在散步,我心里一热,仅仅聊了几句,因为汤先生等着她呢,这次闻知她搬到了朗润园。2013年后,我接手“大家小书”丛书,后来韩慧强老师策划纳入汤一介和乐黛云先生的两个小册子。当时我和韩慧强老师一起去拜望乐先生拟签合同的时候,我们去了她朗润园的家,阿姨说上午有人来看先生,她太累了正在休息,等了很长时间,我们就离开了。这两本小册子的合同,最后是韩慧强老师一手办理的。汤一介先生的《儒学十讲》于2019年5月出版。乐先生的《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于2020年10月出版。在我读校《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这本书的时候,我想起乐先生在90年代一直思考的比较文学问题。记得那时候她说过几次:比较文学,无论是影响研究还是平行研究,都是一种方法,会融入具体的问题研究中,它作为一个学科,估计只能是一个过渡。不过,经过若干年的思考研究,乐先生在这本书中明确提出:以跨文化对话文学研究为己任的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史依然是位于前沿的,当前比较文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在全球意识的关照下维护并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所以,她提出深度启蒙。“所谓深度启蒙将以关系理性为核心去改进理性的观念,去建立以共在而不仅仅以存在为出发点的理性。”“因为文学本来就是造就新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最佳途径……文学使最迅速、最自由、最随意的精神和心灵交往成为可能……文学理论比之于政治学和经济学更适合于用来选取促进现今世界各国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友好的方略。”(《面向世界的中国文化》)乐先生给比较文学的新定位,也给了比较文学更为广阔的前景。“中国现代文学、中国比较文学、中国新兴文化从一开始就是三位一体,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中国现代文学在多元跨文化语境中发展》)她在本书中提倡的是在承认差异基础上的对话,是参照于世界他国文化的对于中国文化自身的挖掘。所以在分析了美国梦、欧洲梦后,她指出:中国梦的核心是要建立一个既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中国古代的现代化的新中国,这是一个具有“新中国精神”的新中国。如果说《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聚焦着乐先生近年对于比较文学和新中国精神的新思考,那么刚刚上市的《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则全面回顾了乐黛云先生自己的“文学生涯”,包括她在历次比较文学交流中的活动与思考,可以说她的文学生涯折射的是中国比较文学这个学科的小史。乐先生本来师从王瑶先生研究现代文学,后来留校任教,曾给留学生讲授现代文学,不得不进一步研究西方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与传播。1981年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学会即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会成立,季羡林任会长,钱钟书任顾问,乐先生任秘书长;1985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季羡林任名誉会长,杨周翰任会长,乐先生仍任秘书长;1989年,乐先生当选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这一年她写了《重估〈学衡〉——兼论现代保守主义》。她在《九十年沧桑》中说:“我对于《学衡》史料的较为全面的阅读,引起了我的学术思想的一大转折。我逐渐较为深入地与过去支配我的、趋向于激进的滥情主义决裂,也就是与曾经禁锢我的某种意识形态决裂。这使我能更全面、更冷静地看待历史的方方面面。”此后,中国进入了“后新时期”,所以她感到比较文学自身必须经历一个巨大的变革。面对文化危机和科学的新挑战,她开始呼唤新的人文精神,“强调首先要把人当人看待,反对一切可能使人异化为他物的因素;强调关心他人和社会的幸福;关怀人类的发展和未来”。“新人文精神用以达到这些目的的主要途径是沟通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科学与人文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在动态的沟通和理解中,寻求有益于共同生活的最基本的共识。”《九十年沧桑》虽然都是发表过的文章的重新剪辑和编选,但其编选范围既包括回忆性散文也包括一些专著,所以它既能呈现乐黛云先生的成长历程,也全面呈现了乐先生的社会活动和学术理路,具体而微地呈现的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学科建制与发展小史。如果说乐黛云先生在《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中展示了比较文学美丽的果实,《九十年沧桑》所展示的则是这个果实所凭依的大树和泥土。我曾经告诉很多朋友,对于乐黛云、钱理群这样的先生,他们人比课好,课比书好。所以我们如果通过《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九十年沧桑》两本书更好地理解了乐黛云先生这个人,功莫大焉。乐先生行年九十,1948年考入北京大学,她亲证了一个富有良知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成长与命运。钱穆强调,读书其实就是读懂书背后的人。所以《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九十年沧桑》的观点大家可以接着讨论和思考,其最为可贵的是,它们集中反映的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青春胸怀和道义担当,这种不灭的精神如果感染了你和我,乃至更多的读者,那一定是乐先生最为欣慰的。(作者:蒙 木,系北京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不谋于知

探析比较文学学科发展走向

比较文学是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门类。在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史上,“跨越”是一个显著的标签,而比较文学学科的边界一直处于“移动”状态。如何科学地定位比较文学学科的研究对象?比较文学边界的跨越与拓展对比较文学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边界移动凸显学科开放性比较文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在不断扩大,研究方法也随着研究对象的扩大而不断扩展。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张华表示,比较文学研究早已跨越了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还超越了古典学、比较诗学、形象学、主题学、译介学的研究,形成了跨文化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整体趋势。从早期的文学到诗学再到比较文化研究,比较文学的边界一直处于移动状态。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志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比较文学跨语种、跨国别、跨文化、跨文明的学科定位,无法限制比较文学的“越界”行为,也免不了把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甚至自然科学学科拉到比较文学研究范围中。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炳范告诉记者,正是由于比较文学边界在不断“移动”,比较文学学科获得了不断发展的动力,但应该科学地定位比较文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他认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世界文学中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学现象,二是不同国家间文学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比较文学的“比较”并非为了比较而比较,而是为了在比较中探寻世界文学的共同规律和民族特色。比较文学的边界与跨边界问题成为比较文学学科内值得思考的问题。张华表示,文学与其他学科的边界是如何形成并得以巩固的,这些边界又是如何被淡化、跨越,使得交叉学科或跨学科得以重组和成立的,在今天这样一个加速交流和接触的时代,“现实”与“想象”之间的边界是什么,这些议题都需要深入研究。边界拓展为学科发展提供机遇与比较文学的不断跨界相对应,比较文学在发展进程中一直面对自身学科定位的危机。美国国际比较文学学者斯皮瓦克曾在其《一个学科的死亡》一文中,指出了比较文学存在的危机。事实上,比较文学不断跨界导致其陷入自身学科定位危机,但比较文学也在不断跨界中获得了继续拓展的强劲动力。张华表示,比较文学学科以其特有的学科容纳度和吸收力、跨学科研究的独特优势,将多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纳入视野,极大地拓展了比较文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空间,丰富了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给比较文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在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焦鹏帅看来,比较文学的边界无限拓展,危机与机遇并存。所谓的“危机”,体现了学者对于学科本身及学者自身学科身份的焦虑。但从学科发展的建构性逻辑看,这种“危机”正是一个学科向前发展的必由路径,因为“危机”中孕育着突破性的机遇,从而推动学科向前发展。此外,比较文学自身的发展与学科定位一直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既需要砥砺奋进、开疆拓土的先锋,也需要守城固本的“学究故态”,二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才是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而实现自身发展的现实图景。刘炳范告诉记者,比较文学学科发展是与比较文学边界拓展同步进行的,边界拓展为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带来了机遇和空间。从比较文学发展的历史来看,边界拓展一直在进行,正是这种研究范围的不断拓展,比较文学各个学派才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从世界文学发展的历史来看,文学的范畴也在不断扩展。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文学与社会生活、文学与经济发展、文学与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文学研究必然要拓展视野。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更新张华表示,尽管中国比较文学学科还很年轻,但其发展势头非常强劲,将来必然会打破“西方话语中心”的学术阵营情势,在国际比较文学的学术领域占有重要位置。中国学者的积极参与,不仅推动了有关“世界文学”的理解迈上新阶段和新高度,而且使得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占比不断增大,进而提高了中国比较文学学者在国际比较文学界的学术地位。比较文学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吸收新论题,借鉴新方法,形成新跨界,而这是由比较文学本身的特质决定的。无论是比较文学、比较文化,或是比较文明学,其中的关键词“比较”,是一种旨在把握“双边”或“多边”文学、文化或文明的内在关系,进而认识它们本质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思维形态、思维过程和方法论。焦鹏帅认为,“比较”的路径是“跨越”,这体现了一种交叉融合的思想与视角。比较文学研究边界的移动或拓展,体现出思维形态、思维过程、研究范围、研究视域、研究范式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只要比较文学学科关注人类共同的精神、情感和审美结构,并与时俱进地关注社会乃至全球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人文问题,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其未来一定是光明的。刘炳范认为,虽然比较文化研究会越来越热,但比较文学研究不会被其取代,反而会更加繁荣。第一,文学是文化的精华,泛文化研究不可能也无法取代文学研究,比较文化研究同样无法取代比较文学研究;第二,文学最重要的功能是审美,比较文学研究是文学审美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点是比较文化研究无法替代的。未来,比较文学学科将顺应时代潮流,凸显自身特点,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刘炳范表示,第一,比较文学学科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科理论建设会越来越科学和理性,学科理论体系会越来越成熟。第二,比较文学研究的边界会继续拓展,视野会更加宽阔。第三,比较文学研究会越来越国际化,尤其是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会更加具有国际视野,越来越多地吸收借鉴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成果。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