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江阴骄子顾明远: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之父第五街

江阴骄子顾明远: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之父

七十年前,江阴有那么一群中学生,他们和已经踏入中央大学的学长们一起,突破重重障碍,在中山公园门口,办了一个暑假图书馆,供市民阅读。他们自称为“江阴同学会”。正是这个小小的暑假图书馆,彻底改变了其中一名高二学生一生的命运。这名学生后来成为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之父”。他的名字和他——“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的理念,响彻中国教育界。他,就是中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家国破碎 入读南菁“我出生在江苏长江边上的一个小城里”。说起故乡,顾明远常常以这句话开始他的回忆。1929年10月14日,顾明远出生在江阴城里一户小康之家。祖父是茶庄伙计,父亲是中学老师。可好景不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祖父失业在家。此时,顾明远父母离异,父亲另组家庭。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面对上有公婆,下有幼子的困境,顾明远母亲以特有的坚韧,里外操劳。身兼父职的顾明远母亲,用女性独特的温柔与爱,弥补了这个破碎家庭带给儿子的伤害。幼时的顾明远体弱多病,在他的记忆中,母亲总是守候在他身旁。1942年,十三岁的顾明远踏进了名校“江苏省立第九中学”的大门,开始了他六年的学习生活。“省立九中”的前身,是由清朝末年江苏学政黄体芳创办的南菁书院,始建于1882年。在这所曾是江苏全省最高学府和教育中心的名校里,章臣顺、李成蹊、吴菊辰等几位老师的谆谆教导,在少年顾明远的心中埋下了从事教育的种子。其中一位年轻的数学老师胡静莲,更是让顾明远至今难忘。胡静莲老师对学生的呵护,以及对教育事业的那份热忱,在年仅十六岁的顾明远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在“江阴同学会”中接受到的新思想以及阅读到的进步书籍,更是对顾明远今后的学习、教育之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投身教育 苏联深造1948年,顾明远中学毕业,报考清华大学建筑系,无奈与之失之交臂。为了贴补家用,减轻母亲的负担,他到上海私立荣海小学当了教员。可没想到,这个迫于生计的机缘,却坚定了顾明远一生从事教育的决心。1949年,顾明远考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带着一纸通知书,一路北上的顾明远,由此迎来了人生新的篇章。在北师大学习的两年,顾明远得到侯外庐、董渭川等各大名师的指点。其中《外国教育史》等基础教育理论的学习,为顾明远今后从事比较教育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51年8月下旬,经过十天的长途跋涉,顾明远和三百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作为新中国的第一批留学生,来到当时的苏联首都莫斯科,开始为期五年的学习深造。面对全俄语的教学和课堂讨论,二十二岁的顾明远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苏联同学一天可以读完的书,中国留学生花上两三天也读不完。因此,熬夜学习成了顾明远每天的日常。也正是这五年异常艰苦的留苏经历,让他从此打开中国教育学界的一片新的领域。1958年,留苏回国没两年的顾明远,被派到钱学森曾就读过的北师大附中负责初中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这一待又是四年。当时,年轻气盛又受苏联教育影响的顾明远,对学生要求分外严厉。直到一位学生的出现,让顾明远慢慢改变了严厉的教育方式。从这个孩子的身上,顾明远深切体悟到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真谛。在北师大附中这四年的教育实践,让顾明远渐渐发现,苏联教育尽管有值得借鉴之处,但全盘照搬的结果必然是水土不服。如何总结苏联等国的先进教育理念,并结合中国的实际,运用到教育实践工作中去,成了顾明远今后不断研究的课题。创办刊物 学生为本1964年,一次机缘巧合,顾明远参与创办教育刊物《外国教育动态》。这是一本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著作以及资本主义国家教育动态等内容的杂志。从此,顾明远跳出国内和前苏联的圈子,开始触及到世界教育发展的脉搏。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正是因为这本杂志,把顾明远卷入了那场长达十年的动乱与浩劫,直至“文革”后,这本刊物仍然停刊。1979年8月,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成立,顾明远出任所长。即将年过半百的他,惦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让《外国教育动态》杂志正式复刊。顾明远索性亲自出任主编,并请来宋文宝、况平和、曾昭耀,甚至自己的爱人周蕖参与到《外国教育动态》的编辑工作中来。1991年,《外国教育动态》更名为《比较教育研究》。可以说,《外国教育动态》的成功复刊,直接催生了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1982年,新中国第一本比较教育专著和教材——《比较教育》的出版,作为主编之一的顾明远,在中国比较教育研究领域奠基人的地位由此确立。1980年,教育部师范司委托北师大教育系为中等师范学校编写教育学教材。在比较教育的视野下,顾明远在这本原本并不起眼的中师《教育学》教材中,提出“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这一当时轰动了整个教育界的观点。1991年,顾明远再次撰文提出,“在教育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主人翁感。”顾明远的这篇文章引起教育界极大关注,文章中提到的观点,为教育改革、尤其是后来的课堂改革松了绑。如今,“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已被广泛接受。教师职业 不可替代在编写《教育学》教材的过程中,顾明远感到最痛心疾首的是,十年“文革”不仅让诸多研究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数年,尤其他无比热爱的教育,也未能幸免。教师队伍良莠不齐,社会地位更是一落千丈。在那个年代,社会上流传着这么一个调侃故事:村干部对小学老师说,“你好好干,干好了我调你去当供销社的售货员”。由此,顾明远意识到,小学老师的社会地位还远不如供销社的售货员。顾明远给《瞭望》杂志写了《必须使教师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一文,提出教师的专业化问题。在他看来,让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是提升其社会地位的关键。后来,顾明远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 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决议,批准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为中小学教师获得研究生学位开辟了道路。另一件让顾明远欣慰的事,就是从1986年开始,由他出任主编编撰的《教育大辞典》,花了十二年时间,七百万字,1998年出版发行。这部大辞典,是顾明远和夫人周蕖老师一个一个字地看、一个一个字地改过的。曾有人说过,“如果想要惩罚别人,就让他去编辞典吧!”。伴着《教育大辞典》的编撰工作,顾明远从57岁走到了69岁,在酸甜苦辣中走过了一位教育学者的黄金年代。成就面前,顾明远没有停下脚步。2001年,顾明远再次出任主编,开始了《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的编撰。同样是耗时十二年,这本合计七百万字的巨著于2013年出版。在中国现代教育的舞台上,现代教育理论、“主体客体统一论”、“比较教育理论”,是顾明远对中国教育理论的三大贡献。他还较早地将“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等现代教育理念引入中国。学术德行 堪为世范不仅是对自己的学生,就连素不相识的孩子,顾明远也愿意耐心倾听。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每年,顾明远都会与夫人周蕖一起资助贫困山区的学子们。2003年,得知学生在宁夏六盘山办校后,顾明远又自掏腰包为当地的孩子设立奖学金,这一资助又是多年。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顾明远,一直关注着家乡江阴教育事业的点滴发展。早在1997年,顾明远就开始捐赠藏书藏品给母校南菁中学,并在老校区建有“顾明远书库”。母校高中校区迁址后,顾明远又陆续捐赠上万册图书,成立“明远书屋”。如今,顾明远的名字和他“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的教育理念一起,在中国教育界几乎无人不晓。2014年12月18日,顾明远被授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奖项——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顾明远这位“学术无愧人师,德行堪为世范”的老教授,被业界一致誉为是“新中国当之无愧的人民教育家”。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教育学科召集人,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联合主席等职务的顾明远,如今依旧身兼数职,奔走在教育一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顾明远认为,有怎样的教育方式和教师情感就有怎样的教育结果。当教师感慨学生的道德滑坡、心理脆弱、厌恶学习、好逸恶劳的时候,教师该不该反思检讨,作为教师的我们,该承担的责任?教育要做的事,使学生愿意拼搏勤奋,追求卓越,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爱”和“兴趣”。教育承载着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担当,教育肩负着亿万人民的重托。“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位教师。”这正是顾明远穷其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石中英:顾明远先生是我们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 “现代教育”理论最早的提出者、倡导者和实践者。他这在方面写了非常多的文章,应当说这些理论研究,为后来我们国家的教育现代化事业做了非常重要的贡献。香港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原主任、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原主席 马克·贝磊:顾明远教授总是非常关心比较教育,他希望能促进学者间的关系。很明显,顾先生是这个领域的领头人。中育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监 刘雯:顾老师不仅仅是在经济方面为孩子们提供支持,更向孩子们提出了四点期望:正确对待自然,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自己。顾老师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学有所成、精神富足,今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妈咪侠

“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之父”顾明远:教育需要爱心,学习需要兴趣

教师的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更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就有这样一位教师用他一生的经历诠释了这句话的意义所在。顾明远,江苏江阴人,是我国知名教育家。顾先生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教育系,他的代表作品有很多,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作品有《比较教育学》、《鲁迅的教育和实践》。相信对于教育学有过研究的人,都对顾明远先生有一定了解,他曾被朱永新教授称赞为教育界的“大哥大”,被尊称为我们中国的“比较教育研究之父”,不难想象这样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的人生阅历是多么的丰富。我很喜欢他的人生语录,在他的人生语录之中我最为钟爱的便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顾明远先生自幼家境贫寒,依靠家里亲戚的资助读完高中,1948年报考了清华大学建筑系不幸落榜。便于当年来到上海容海小学代课,最初的顾明远先生并不热爱教学,也没想过自己要做一名人民教师。在这所小学里,当这些稚嫩可爱的孩子们慢慢靠近他时,他渐渐对这里,对可爱天真的孩子们充满了喜欢与热爱。在第二年,顾明远老师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并被其顺利录取,后来他赶赴苏联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开始他的留学生活,在那里他专注于教育学的研究,主要针对外国教育动态与中国教育的方法理论研究工作,也称“比较教育研究”。在学成回国后他首先在北师大附中工作了四年,随后回到北师大从事教育学的教学工作。顾明远先生曾说,在北师大附中的四年才是他教育探索之路的开始,在这里他遇到了很多优秀的教师,懂得了教育也是一种艺术,总结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他是有诸多头衔的教育家,他也是一位用爱去教育的慈祥老人。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事教学工作,他关注的从来不是自己的工作或研究,他关注学生,教师,教学方法,关注着整个教育界。专注于教育工作七十余年,培育着一代代学子,他谦逊地称自己为“教育老兵”。的确,他是一名置身于教育事业的老干部,年近九旬的他仍然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他早已把教学工作与研究当成自己的责任与使命,而并不简单是一份职业了。顾明远先生,他的一生在为教育研究付出直至现在还有将来,他的成就远超于很多教育工作者,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之父”;顾明远爷爷,或许很多当代大学生以及零零后都可以这样亲切的称呼他,他慈祥低调,平易近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教育信条,他总是温和地接受并且回复每一封来自学生和教师的信,拉近与基础教育的距离,他还从事教育慈善活动,每年为10位大学生提供资助,可以说,他是年轻一代可亲可敬的顾明远爷爷。一生致力于教育研究,对他而言不是枯燥乏味的,因为每个学子都像是他的孩子们,他们的成功与优异的成绩都是顾明远先生快乐的源泉。而今,顾明远先生年近九旬,依旧知行合一,倾情教育,培育着桃李芬芳。

烈祖

NeurIPS论文评审结果,提前拒稿、作者审稿惹争议,网友:改投别家吧

机器之心原创编辑:魔王NeurIPS 2020 论文评审结果出来了,你有被评审结果「摧残」到吗?经历了两次 deadline 推迟之后,NeurIPS 2020 的论文评审结果终于出来了!一如既往,评审结果一出就引发了大量吐槽。评审结果一出来,众多作者「在线摊手」或许很多投稿作者的内心 OS 是:收到这样的评审结果,我该怎么办?评审意见不一,rebuttal 可怎么写?投稿人 Adarsh Jamadandi 表示自己收到的评审意见截然相反。一个认为论文写作思路不清晰,另一个则认为写得很好,很适合 NeurIPS 会议。他对此发出了灵魂一问:作为第一次投稿 NeurIPS 的人,我应该怎么写 rebuttal 呢?辛苦做的研究得了低分,一个月搞定的工作拿到高分:NeurIPS 不值得reddit 用户 enematurret 则表示:算了,改投别家吧……我花了一年时间写的论文,解决了开放性问题,性能大幅超越 SOTA 结果,得了 6/4/4 分;提交前一个月才开始做项目,不到 48 小时写完论文,而且实验大多比较初级,这篇论文竟然得了 8/6/6 分。现在我确信,评审结果大部分是噪声了。从现在开始,我要保存自己的论文草稿和 NeurIPS 认为不好的论文,将自己最好的工作投到别的渠道。评审让我对比投稿时还没发布的论文……更奇葩的还有这个。reddit 用户 Lolikyon 表示,评审者认为 ta 没有与另一篇论文进行对比,而那篇论文 7 月 12 日才上传到 arXiv!另一位用户提建议:「你的 rebuttal 可以这样写:『很遗憾,我们没有时光机器,能让我们对比还没发表的工作。』」NeurIPS 2020 新审稿机制惹争议除了和往年一样,大家对评审结果表示不理解和不认同外,今年还有很多争议围绕着 NeurIPS 2020 的新审稿机制。顶会论文数量增长迅猛,随之而来的是评审人员不足、评审质量不够等问题。针对这一现象,2020 年收到将近 10000 篇提交论文、提交数量再次刷新记录的 NeurIPS 会议决定采取一些措施:提前拒稿:领域主席会有两个星期时间去建议哪些论文会被提前拒绝,而且目前预计将有 20% 左右的论文会被提前拒绝。紧接着高级领域主席会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来审核及批准这一决定。批准之后,这些论文作者将会得到通知。作者也是审稿人:此次改变提出,在需要时,论文作者或联合作者都需要同意审稿。这一改变有助于增加审稿人员的总量,并可以在提交论文的人员中更加公平地分配审稿的工作量。然而,这些试图解决论文评审问题的机制就执行结果而言真的符合设置初衷吗?7 月中旬,NeurIPS 提前拒稿结果出来后,即引发大量吐槽。研究者们吐槽最多的问题是,这种提前拒稿机制着实有点「随机拒稿」的样子。提前拒稿确实减少了审稿人的负担,但这会让被拒绝的投稿人相当痛苦——失望来得太快,并且无法从中获得任何建设性的意见来改进论文。刚刚,NeurIPS 2020 论文评审结果出来后,再次引发了对 NeurIPS 评审制度的批评和思考。英伟达机器学习研究负责人 Anima Anandkumar 直言:再一次看到 NeurIPS 会议糟糕的论文评审结果,我确认了一点:如果评审人员没办法真诚地写评审结果,那就应该禁止他们同时作为作者提交论文。我们的 AI 会议需要更有可信度。在这条推特的留言区,大家也是众说纷纭。谷歌 AI 研究科学家 Hossein Mobahi 表示:目前在 ICML 和 NeurIPS 会议评审过程中,领域主席(AC)已经对评审人员进行评分了。据我所知,这个分数仅用于发现优秀的评审人员,进而激励评审者。它其实可以有另一种类似的用途:摒弃不好的评审人员(这一过程应该接受更多 AC 的监督)。加德满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前华为网络工程师 Shashi Raj Pandey 表示:认真工作了好几个月或好几年,评审一两天就结束了,评审结果还像出自机器人之手——不具备恰当的 pointer、叙述、构造、善意等。大部分学术研究评审结果都是这样,唉!oblivious.ai 联合创始人 Jack Fitzsimons 从更宏观的角度思考了这个问题 :论文提交数量日益增长,肯定会有更多初级研究者担任评审(论文作者兼任评审加剧了这一点),因此我认为评审质量变差在情理之中。但是 NeurIPS 会议仍然具备很高的声誉。其他不错的会议(如 UAI、AISTATS)也收到了大量投稿。我认为我们缺乏足够好、具备较高声誉的子领域会议,不然评审和作者能够得到更好的匹配,这方面还大有可为。俄勒冈州立大学杰出教授 Thomas G. Dietterich 发表了较为审慎的观点:禁止并非解决问题的良策。我们需要更好地教育论文评审(和作者)。我们还需要重新思考 21 世纪的会议论文发表系统。此外,Thomas G. Dietterich 教授连发 21 条推文,介绍了自己设想的 ML 研究和论文发表系统。我对此的建议包括四部分。核心部分是包含以下三个主要组件的 wiki:1)已发表论文的有标注、有组织的目录;2)机器学习实验设计和分析流程(包含代码)的集合;3)证明优化和学习理论发现的数学结果和分析技术集合。该 wiki 应由包含高级编辑的研究社区维护,这些人员分别归属于三个专家组:1)领域专家组,负责持续跟进某些研究领域;2)方法论专家组,负责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部分;3)数学专家组,负责分析机器学习算法。高级编辑应拥有不错的职业路径,具备相关的知名度和奖项。作者应查询该 wiki,找到相关的研究结果和方法。没有引用该 wiki 中的相关工作或方法的论文可被拒。第二部分:论文投稿应包括结构化的摘要和附录。摘要应表明研究动机、研究问题、方法和贡献。附录应包含:a)解释作者认为论文与哪些 wiki 类别相关,与哪些不相关;b)实验设计和分析流程的伪代码;c)对所有形式化结果的陈述和证明。第三部分:每篇论文分配一名编辑 / 指导者,负责帮助作者改进论文。编辑阅读论文并就其「叙事」提供反馈,然后将建议以 pointer 的形式发送给作者。作者根据编辑的反馈更新论文,然后编辑通过,将该论文发布在某个平台上(如 Open Review),邀请研究社区进行评审和复现。第四部分:如果研究社区认为某篇论文很重要或效果惊人,则论文进入深入的正确性检查环节。由某个受资助组织接受聘请评审进行此类检查。论文发送给三类评审人员:a)研究类似问题的人员:这类评审负责评估论文的研究问题、论断和证据是否得到准确描述;b)方法论专家(如果论文包含实验的话):这类评审负责评估方法和分析的正确性;c)分析专家(如果论文做出了形式化论断):这类专家负责检查理论论断和证明。其整体目标是对重要的论文进行再次检查,相当于「可编辑的 arXiv」,扩展性优于现有系统。社区创建和维护 wiki 以跟踪领域最新知识,与为作者提供「doing research right」的更好工具同等重要。Thomas G. Dietterich 教授表示:这个系统或许可以解决机器学习领域研究工作大爆炸的问题。

龙舌兰

教育方向如何遴选期刊?让我来一一列举给您

有关于教育期刊投稿,好多老师都不太了解这其中的过程和方法,并不是您投递到出版社的邮箱就等着发表就行了,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各种教育类期刊的遴选与投稿方法:首先,判断哪些人可以发教育类的文章我们的作者大多是学校单位,都是可以发教育类的文章的【例1】英语专业:互联网时代高校英语教育研究(自创的题目)解析:每个专业的老师都可以发类似的文章,这种类型没有限制,关键是看单位认不认【例2】教学稿件解析:教学稿件不难理解,就是你平时上课用的稿件,小编手边没有,临时也想不出来合适的案例,就过了吧【例3】教学办后勤老师解析:教学办属于行政部分,没有教学任务也可以发教育文章吗?是的,比如德育思政都是可以的(如果身份不好的话,投核心有被拒的可能)其次,明确自己要发表的期刊类型我们经常把期刊分为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省级期刊国家级期刊)这里,为了方便投稿,我们把教育期刊另外分成三大类——学术性教育期刊综合性教育期刊专业性教育期刊必须声明的是,这种分类没有科学依据,但是更适合明确投稿方向第一类,学术教育期刊就是侧重于刊登理论性文章的刊物,比如,普刊的《大学教育》,核心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二类,综合教育期刊涵盖各类学科年级的文章内容,包括聚焦教育教师生活的期刊比如普刊《教育观察》,核心的《教学与管理》……第三类,专业教育期刊侧重某学科教育或者侧重于教学的期刊例如普刊《课程教材教法》,核心《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类型放在这儿,我们可以根据所投文章的内容和质量,来选择要投什么类型的期刊然后再具体到哪一本或者哪一些期刊上比如说课堂设计教学稿件,最好不要投到学术性期刊和综合期刊上再次,仔细考察期刊是否符合要求拿个例子来说,空泛泛的说显的不太真诚假设一,我们手中待投稿的文章是《探究高校辅导员在自主择业中的角色导向》,根据前两步,我们可以确认投稿综合性教育期刊假设二,我们的目标期刊已经定了,投稿《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那么,我们怎样确定就投这本刊呢?1.确认选题是否符合从文章题目中,我们可以提取几个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辅导员自主择业就业观接下来,我们在知网上搜索一下,看看《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是否收录此类型的文章欧克,根据图示,我们可以得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是收录同类型的文章的2.确认刊物是否有刊发的价值还是知网的页面(说实话,知网确实好用,做学术一定要用好知网)图中小编标明了几处投稿的理由:①双核心(含C扩),认可度比较高,如果用来评职,加分一定不会少了;②影响因子高,现在正好是北核换届的关键期,这本刊不必担心了,应该挺稳的;③蝉联核心,还是社科双效期刊,期刊荣誉比较多;④专题比较符合我们的文章主题;⑤主办单位比较好一点综上所述,这本刊的投稿价值比较高可能有人要说,“那你非得选一个核心,可不是投稿价值高吗?”我们只是举个例子,就是一本普刊,也应该这样去考虑说到这里了,我们来说说如何判断一本刊有没有投稿价值?一、普刊1看页码现在知网加紧对普刊的审查力度,普刊全部要求刊物打薄,凡是不达标的都将“下架”整改还有一点原因,页码薄可以侧面说明刊物质量,收稿不多,自然留给审稿修改的时间就比较充裕2看期刊荣誉有荣誉是对期刊的肯定,编辑部肯定会想法儿印在封面上的,这也是招徕稿件的一种方法常见的普刊荣誉有:“xx(省份)优秀科普类期刊”“xx十佳期刊”“xx(专业)核心期刊”……3看刊期这个可能不太容易看的出来,因为作者不是编辑,经验不够最直白的就是看知网收录的刊期,比如说一本月刊,现在时间是11月份,知网收录的最新期还在2月份,没有其他原因的话,它可能是一本过刊,就要小心投稿了4看影响因子有的普刊是有影响因子的,这种都说明质量尚佳国家级有影响因子的刊物比较多,省级期刊带有影响因子的不太多,比如《教育观察》核心1看收录情况,是单核心,还是双核心2看影响因子,核心一般都是有影响因子的3看收稿方向,有的期刊是综合性的,文理科基本上都可以结合,比如《中国食用菌》有的期刊则要求必须专业相关4……(基本就是图例中说的那样就行)3. 了解期刊的栏目设置出版周期以及投稿要求关于审稿的话就不用担心那么多了,那都是编辑的事,相信每个期刊的编辑都会认真对待严格筛选的,我们就耐心等待吧!基本上到这里,期刊投稿就讲完了,不知道你学会了没有,学会的就点个在看吧!

既而有生

同行评审: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审稿人

同行评审原则上被誉为学术出版和基金资助分配的质量保证。但在实践中,同行评审的结果,很多时候受到被评审人的 厌恶。在这里, 七位学者提供了关于如何成为一个优秀审稿人的建议,并反思未来几年可能会发生的变化。图片来源:https://goo.gl/images/r3YMHu每个学者都希望他们的论文和基金申请得到公平、有竞争力、及时和礼貌的评估。那么,当自己作为审稿人时,为什么会变成不讨喜的审稿人2和审稿人3了呢?拖沓、自大、自私、歧视都成为了他们的代名词。来自不同学科和国家的学者对同行评审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反思。所涉及的问题包括接受多少审稿请求,何时拒绝,以及是否适合向作者透露自己的信息,或者请求作者引用自己的论文。01 做一个真正的同行,乐于助人但意志坚定"图片来源:https://blog.wiziq.com/peer-review-feedback-changed/我们都知道学术出版需要高质量的同行评审。但在出版行业日新月异的变革和发展中,出现了新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免费提供这种劳动力,特别是对于商业运营的出版商?鉴于单位的各种评估和晋升通常不会“计算”我们审过几篇稿子,我们是否应该削减我们的承诺?我们应该接受哪些审稿要求?作为我所在领域主要期刊的主编,我完全依赖优秀的审稿人。从期刊角度来看,一个好的审稿人形象是非常明确的:及时回应审稿邀请,随着审稿的进展保持联系(特别是如果出现任何意外)和提供真正建设性批评的详细报告。最后一点也许是最棘手的一点。·建设性的批评旨在使被评估的论文更强大,更引人注目,而不是试图让作者写出完全不同的论文。语言问题不是审稿的重点: 这应该留给作者,编辑来处理。但是,必须评估手稿是否属于该领域的研究:就算质量再高的论文,没有人阅读,对包括作者在内的任何人都没有好处。·还应对文件进行审查,以确保它们充分和准确地引用以前的相关文献。从许多方面来说,没有任何真正原创的东西。最好的论文是将他们的主张和论据置于大量的文献之下,并与之进行对话。这应该是审稿人的核心考虑因素,审稿人应该引导作者回顾文献 - 例如,通过补充更有相关性的文献。·不需要接受太多审稿请求。学者们使用不同的策略,例如有人每年审稿一定数量的文章,或仅在完成最后一个审稿请求后才接受新请求。当你坐下来认真审稿时,正确的心态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在你过了疲惫不堪的一天后,在熄灯前的最后一刻完成审稿报告,那这样的审稿有可能对期刊或作者没有什么作用。·如何撰写评审报告也很重要:一份非常简单粗暴的报告很可能会被许多编辑直接忽略。为作者提供改进的方法而不是直接替他们修改:这可能意味着尝试不同的期刊,重新梳理论文的框架,或者只是做一些小的解释。审稿人的部分工作是向编辑提供有关如何决定的循证建议,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审稿人的报告都是建议性的。认真考虑您在这方面的判断是否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如果有疑问,请咨询编辑。虽然通常不赞成对熟人论文进行审稿,但如果在研究领域较窄的子领域中,保持客观可能显得更加重要。确实理应如此。学者们应该只接受与他们自己的研究领域相关的论文评审邀请,在这方面,他们的专业知识最强,能够从新研究评审中获益最多。通过参与同行评审,您还可以学习到优秀的论文是怎么构建--以及差的论文是如何之差,借此可以改进自己的论文写作和投稿习惯。批评别人的工作使你能够更加反思自己的研究,特别是在框架,论证和证据方面。评审应该被视为学习别人研究的机会,而不是教育别人,应该抱着利用你的专业知识为你所在研究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心态。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每个审稿人来说,这也是一种更加愉快和富有成效的体验。以上分享来自Rachel A. Ankeny,她是阿德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Adelaide)历史学教授。02 "评审报告应该有建设性的同时,保持简洁"图片来源:https://siop-online.org/blog/my-first-peer-review/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向同事广泛征求意见--他们为何进行同行评审。答案几乎和我预期的一样。年资高的同事认为,作为一名科学家参与这一过程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要求 - 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道德义务”。许多人在周末或晚上为同行评审花费了大量时间,因为这是“超出本职工作的职责”。他们也意识到同行评审的缺陷 - 无意识的偏见,利益冲突,个人厌恶,缺乏专业知识,无知,没有完全了解主题等等。尽管如此,我的同事们仍将同行评审视为“科学的黄金标准”。我的一个同事改编了丘吉尔关于民主的名言:“比起所有那些时不时尝试过的其他形式,同行评审也许不算是最糟糕的评估形式。”有趣的是,我的年轻同事更务实。我的一位同事直接说:“我接受评审邀请是因为这是唯一阻止垃圾论文被发表的方法。”年轻的科学家对接受评审邀请也更挑剔—接受顶级期刊邀请,只接受最相关的研究领域,主要目的是“看看有什么心的发现”。Henry Oldenburg是伦敦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 of London)“The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的创始主编,他被视为在1665年发明了出版前的同行评审。到19世纪30年代,所有皇家学会的出版物都开始执行外部同行评审。然而,直到20世纪中期,同行评审成为大多数期刊的评估标准; 事实上,Nature在1967年才开始正式的进行同行评审; 在这之前,编辑们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辅以内部讨论。但编辑保留了巨大的权利。他们决定是否发送稿件进行同行评审,稿件发给谁,以及审稿人的建议是否被采纳或被忽略。一位资深同事指出,“这些天发表论文的关键在于把摘要写的很漂亮,这样才足以说服编辑将其发送给同行评审”。尽管同事对审稿人的意见是不是表示沮丧,但公平的说,他们做得很好。相比之下,人们对编辑作为科学出版的“守门员”这一角色缺乏信心。就我个人而言,我有时会被要求评审的手稿感到沮丧甚至抓狂-- 缺乏新颖性,语言不清晰,方法细节不明确,实验设计薄弱,统计数据混乱,数据表达模糊等等。如果手稿的结论是基于空话的而不是基于数据,那么我也会非常失望,因为浪费了我一晚上的时间但是没有教会我任何新的东西。当重要数据被故意埋没在补充数据中,或者存在明显的技术错误时,我会尤其恼火。在这种情况下,我总是希望我的回答具有建设性,但非常简洁 - 甚至可能是直言不讳。我并没有真正区分“顶级”和“主流”期刊。好科学就是好科学。在极少数情况下,当论文真正新颖,设计精巧时,我的感觉就像搭乘了一架崭新的飞机,即便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验或修改,我也会在书面回应中羞愧地说这篇文章的优秀足以让我惭愧到承认自己是审稿人!在我当选英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后不久,我加入了其选举委员会。我第一次亲眼目睹了通过多层次的同行评审,最终任命了一位新人。鉴于激烈的竞争,审查和详细的讨论,我对另一位委员会成员说,我想知道我曾经是怎么当选的?那个人转过头,完全没有幽默,回答说:“好吧,就我而言,我想知道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才选出来)”。总的来说,同行评审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力量,但它显然不会评审谦卑!以上分享来自Russell Foster教授,他是牛津大学生理神经科学主席。03 "我希望更多编辑会删除无用的负面评论"图片来源:https://www.dealeron.com/blog/how-to-handle-negative-reviews/学术同行评审过程既是一种祝福,也是一种诅咒。作为期刊编辑,我依赖审稿人的意愿来评估手稿,识别有优秀的文章并在需要时提出改进建议。同行评审可以是一种慷慨的行为,同可能甚至不知道姓名的其他学者分享我们的智慧和经验 - 通常没有报酬。它不仅仅是说明一篇手稿是否足以出版;它还使我们能够验证作者的学术努力,并为他们提供建设性的反馈,从而维持和丰富我们自己的研究领域。 如果做得好,它可以促进合作,鼓励学者和学生撰写和发表他们最好的作品。什么是一个好的同行评审?我收到的一些最好的同行评审报告(站在作者和期刊编辑的角度)是在他们的报告中体现诚实和善良,详细地列出手稿的优点和缺点。建设性的提出批评意见,提出了如何使论证更好的建议:哪些其他文献可能有帮助,哪些要素应突出强调。最重要的是,优秀的同行评审鼓励作者继续研究他们的文章,使其尽可能好,并将其视为具有真正有学术价值的工作。然而,作为审稿人,审稿人员很少获得任何专业上的奖励,因为单位很少将审多少篇稿子视为学术上的成就,或者为科学研究做出多少有价值的贡献。此外,同行评审是一个容易被滥用的系统。匿名的快感让一些审稿人能够发泄他们的挫败感和对学术界同事的鄙夷。我自己收到了一些类似的评论,这让我对作家和研究员充满了信心。最令人沮丧的是那些不太关注我的论点的优势或写作质量的人,而不是审稿人是否分享我的意识形态立场。几年前一位特别苛刻的评论家建议我的文章被拒绝,因为他们不同意我对LGBT平等的支持。值得庆幸的是,期刊编辑忽略了他们的建议,并提出发表我的文章。作为一名作家和研究人员,我也收到了一些类似评论,这些评论曾经打击过我的自信。最令人沮丧的是那些不太关注我的论点和写作质量优劣的评论,而是那些关注是否认同我的意识形态的人。几年前,一位特别令人沮丧的审稿人建议我的文章应该被拒稿,因为他不同意我对LGBT(LGBT是女同性恋者(Lesbians)、男同性恋者(Gays)、双性恋者(Bisexuals)与跨性别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缩略字)平等的支持。幸运的是,杂志编辑无视他的建议,提出发表我的论文。我还与多个被审稿意见打击过的研究生交谈,他们收到的负面评论曾让他们质疑自己作为研究人员的能力,甚至是他们是否有资格继续研究生涯。几个月前,一位博士生告诉我她收到一个来自所在领域备受推崇的期刊的审稿意见。其中一位审稿人认为她的论点“荒谬(preposterous)”,缺乏任何学术价值。 “为什么同行彼此如此不友好?”她问我。我没有回答。但作为期刊编辑,我已经养成了仔细检查审稿人发送给我的审稿意见的习惯,然后再将其传递给作者,删除无用的负面评论或将其改写为更具建设性的反馈。我希望更多期刊编辑也会这样做。人文学科的同行评审通常是双盲的,但一位同事最近向我建议,尽管作者应该保持匿名,但他们应该被允许知道审稿人的身份。这会让同行评审变得更好、更有建设性吗?作为一个博学的学者和一个体面正派的人,你会不会不太愿意发表尖刻或无益的意见?或者,此举可能会不会让学者们更不愿意执行同行评审,因为他们担心负面评论可能会反过来咬他们一口?也许我们可以从让开放同行评审成为审稿人的一个选择开始。这样,作者就可以适当地感谢他们从审稿人那里得到的帮助。反过来,审稿人可能会学到一些关于团队精神和善良的重要教训——这些美德在学术界并不常见,但我们这些学者应该珍视它们。以上分享来自Caroline Blyth,她是奥克兰大学(University of Auckland)神学和宗教研究的高级讲师。04 "在寻求插入自己的论文之前,请三思而后行"图片来源:http://cartoonsbyjosh.co.uk接受审稿人的角色可以让您参与到期刊工作中来,确保您所熟知和珍惜的期刊上发表内容的有效性,维持期刊的质量标准。比其他人更早先道最新的发现。而且,作为一名年轻的研究人员,你会了解同行评审是如何运作的。就我个人而言,我也喜欢审稿,因为它迫使我花一些时间在一篇论文上,而不是仅仅快速浏览它,然后跑到下次会议或讲座。有时审稿会给我自己的研究项目带来灵感。但参与同行评审也有不好的方面,这些通常是审稿权利的滥用。一个例子是强迫作者在他的论文中加入一些不必要的引用。这并不是要求作者引用你自己的论文一定是错的。因为一方面,你被选为审稿人是因为期刊编辑认为你是这方面的专家。你非常了解这些文献,而且你很可能已经发表了关于这个主题的文章(编辑们通常就是这样找到你的!)因此,你必须相信你的判断,即在审的论文是否引用了适当的文献。如果你认为没有,你就必须说出来。但是,在寻求插入自己的论文之前,请三思而后行。请记住,作者没有义务引用该领域的每一篇论文,也没有义务引用最新的论文。记住下面两个问题,只有当其中一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才要求额外的引用。·如果没有这个引文,引言中的现有技术描述是否完整?·如果加入这个引文是否会证实或反驳某些解释,从而丰富讨论部分?最重要的是,请记住,审稿人的任务是帮助确保科学讨论的质量。也许看到作者无视你的工作(一开始没有引用你的论文)可能会让人心烦,但如果作者收到不合理的额外引用请求,也会让人心烦,优秀的编辑会把这样做的审稿人列入黑名单。最好问问自己,为什么作者没能引用你的论文。也许你应该在更相关的杂志上发表文章?也许你应该在会议或社交媒体上更卖力的推广?我想分享一个个人轶事。我曾经被要求为“最顶级”的期刊之一审一篇论文。这篇论文与我一年前完成的博士毕业论文是同一个主题,但作者没有引用我们在这个主题上的任何贡献。除了自尊,我真的认为这是个问题。在犹豫了很久之后,我决定建议作者引用我们的一篇论文,在我那篇5页的详细审稿报告中间隐藏了起来。一个月后,我看到了其他四位匿名审稿人的报告。其中三人公开批评作者完全忽视了我们的工作,并要求他们改正。那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自豪和快乐。如果不是被迫的,同行间的认可会更甜蜜。以上分享来自Damien Debecker,他是比利时天主教大学(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凝聚态和纳米科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Condensed Matter and Nanosciences)的教授。05 “通过一小部分经过挑选的同行的判断来决定一篇论文的命运,这种做法早已过时。”图片来源:https://wattsupwiththat.com/2018/07/11/ooops-lid-blown-off-the-trustworthiness-of-scientific-peer-review/关于我同意评审的那篇论文的第二个提醒刚刚出现在我的收件箱里。为什么我同意接受审稿邀请?我有一大堆本科生实验室报告要评分,有一份拨款申请要写,有教程要组织,有“一对一”会议要组织,有本科生和博士项目要监督,还有一份设备招标程序的文件要在几天内整理出来。更别提我们自己的那篇论文了,它已经准备一年多了,一直顽固地拒绝从我的“待办事项”清单上划掉……那么,当我的盘子里有足够多的东西的时候,为什么我还要同意评审手稿呢?毕竟,我不会因为写审稿意见而得到报酬——尽管许多学术出版商的利润率高得惊人。我的努力也不会对我所在院系或大学的研究概况有所帮助。平均来说,我每年审阅大约6份手稿(尽管我拒绝的数量是这个数字的两倍)。我感到有责任这样做;整个科学过程依赖于同行评审,我敏锐地意识到,我的同事们经常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评审我们小组提交给期刊的论文。此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最后的稿件都取得了改进。有时进步是巨大的,甚至手稿变得认不出来了。即便如此,同行评审也存在着深层次的缺陷。要想把一篇论文评审的好,往往需要相当多的时间;我估计平均需要6个小时。然而,有时,即使是最粗略地看一眼数据,也绝对清楚作者“言过其实”,一篇审稿报告可以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完成并提交。然而,你花时间和精力做评审却发现一些同事在工作上很不负责,这很令人沮丧。在我自己研究的纳米科学领域,有很多明目张胆的“亮瞎眼”的文章,通过操纵数据发表的例子。近年来最令人震惊的是2013年发表在著名的美国化学会杂志“Nano Letters ”上的臭名昭著的“纳米筷子”论文。这种“复制-粘贴”的伪科学连小学生都能识别出来,但它就是没有被审稿人和编辑发现,而是被网络博客和随后的社交媒体发酵所发现。总的来说,我的观点是,通过一小部分经过挑选的同行——或者更糟糕的是,一个单独的审稿人——的判断来决定一篇论文的命运,是一种早已过时的做法。PubPeer等网站向更广泛的受众开放审稿过程。将这种类型的出版后同行评审与开放获取出版结合起来有特殊的范围,显然学术出版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这让许多传统出版商感到震惊)。然而,开放同行评审仍存在一个关键问题:匿名。当然,匿名有助于保护批评的来源,这些人很可能是一位年轻的研究人员,如果他们对一个世界领先的研究团队提出批评,可能会严重影响他们在学术界(乃至其他领域)的未来。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匿名对于保护揭发欺诈行为的举报人的身份至关重要。我是否会留出更多或更少的时间来进行出版后同行评审,这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我相信,其他许多人也会同样感到不安。然而,把审稿留给科学怪人来做,会比目前情况更糟糕。同行评审是一项肮脏的工作。但如果必须有人这么做,最好是让那些宁愿承担骂名,但同时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来做吧。所以,不管怎样,那些本科生实验室的报告只能等待了。以上分享来自Philip Moriarty,他是诺丁汉大学的物理学教授。06“如果没有证据表明期刊或出版商营业收入被用于支持学术活动,我更有可能拒绝无偿工作。”图片来源:https://realwaystoearnmoneyonline.com/how-to-become-a-paid-book-reviewer/期刊同行评审是众多没有得到回报的学术活动中的一项,但作为维护学术生态系统的一个方面,我们这样做了。然而,人们越来越担心,在一个订阅成本不断上升的时代里,这种情况会如何演变——许多期刊从个人、单位或学会/协会所有被出售给少数高利润的跨国出版集团。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学术团体将它们的收益重新投入到学术生态系统中。例如,我担任受托人的“Sociological Review Foundation”就利用它资助年轻学者的活动,包括博士后奖学金,以及更广泛地投资于社会学社区。然而,有些期刊将其收入的很大一部分直接装入投资人的口袋。当被要求进行同行评议时,我试图找出期刊属于哪一类。这种安排的不透明性使其越来越难以查明,但通常还是可以查到。如果期刊似乎部分归个人所有,而且没有证据表明收入被用于支持更广泛的学术活动,我更有可能拒绝任何免费提供劳动的要求。另一种削弱同行评审合作关系的方式是,大学管理层加强了出版要求,同时未能认识到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互惠互利。值得注意的是,很少有大学在为同行评审活动提供工作计量的同时,鼓励学者在影响因子较高的同行评议期刊上发表论文。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计算。如果一位资深学者每年发表两篇文章,那么至少会有一位编辑和两三个审稿人审稿一篇文章。这意味着至少有6项同行评审“免费捐赠”。假设这些学者也会收到一些拒绝,并提出一些修改和重新提交的建议,我们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参与这个系统的每个资深学者每年都应该审阅大约10篇文章,以便“偿还”这些捐赠。考虑到并非所有提交论文的作者都能担任同行评审员,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资深学者达到了这种期望。如今,出版行业面临着“S计划”的影响。该计划要求,所有由一系列全球资助机构资助的研究,包括英国的研究与创新(Research and Innovation)、威康信托(Wellcome Trust)和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一经发表,必须立即开放获取。如果像预期的那样,这种转变仍会导致期刊出版商收入下降,那么一个问题是,那些依赖期刊收入的专业协会将何去何从。此外,在强制开放获取和作者付费的背景下,期刊将寻求通过最大限度地增加文章发表数量来实现收入最大化。严格的同行审查可能会成为这方面的一个障碍,目前还不清楚它的地位。以上分享来自于Gurminder K. Bhambra,他是英国University of Sussex大学后殖民和殖民研究学(postcolonial and decolonial studies)教授。07 “在一个预印本盛行的世界里,学术期刊是否还会继续进行出版前评审,这一点值得商榷。”图片来源:http://blog.scienceopen.com/2016/02/pre-or-post-publication-peer-review/作为科学家,我们中的许多人对同行评审爱恨交加。大多数人认为,有必要最大限度地提高科学文献的完整性,但当我们自己的手稿受到批评时,我们会感到恼火。我们抱怨审稿人花了太多时间来审阅我们的稿件,而我们自己却拖延了睡在收件箱里已接受审稿的请求。对这些审稿邀请说“是”是有充分理由的,比如你可能想要在发表文章的杂志的编辑那里建立声誉,并预览前沿的新发现。然而,随着手稿数量的不断增加,加上科学家的时间压力越来越大,这意味着如果你想完成自己的工作,就必须把大部分的审稿邀请都拒绝。找到合适的平衡点并不容易。就期刊而言,它们仍在努力争取找到合适的审稿人(尤其是在投稿量高、审稿人比较没空的可怕的夏季和假日期间),尽管已经有了像Publons等项目--希望对通常匿名执行的任务给予更多认可。生物医学领域加速使用预印本服务器,复制物理领域的成熟做法,这对同行评审提出了进一步的挑战。在会员(我就是许多会员之一)的最低限度监督下,bioRxiv发布了预印本,会员只检查这些预印本是否科学。期刊作为科学中间商,因其利润丰厚,不会轻易投降。尽管压力停止评判的基础上,科学家们发表,可能仍然重视招聘和晋升委员会。顶级期刊至少能够继续利用其品牌来选择和策划最好的预印本,并赋予它们质量徽章。科学家在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压力,很可能在未来几年对招聘和晋升委员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如今,期刊是否会继续进行出版前的同行评审还有待商榷,尤其是因为,尽管期刊数量减少意味着对审稿人的需求减少,但审稿人参与的积极性也会降低。毕竟,如果一篇论文在提交后可以立即在网上浏览,审稿人将不再有机会或特权对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偷偷的预览。审稿人可以有偿,但也会带来其他问题,比如利益冲突。相反,期刊可能会决定依靠读者的出版后同行评审。大多数预印服务器允许添加评论(以及对预印本的后续更正)。在这方面可能会有进一步的发展,包括在审稿中纳入新数据,作为扩大,澄清或反驳调查结果的手段。可以想象一个杂志与预印本作者联系,在解决某些问题的前提下,正式发表他的文章。一个问题是审稿人的身份。出版后同行评审人通常是实名的,这可能会吸引一些寻求更大曝光度的审稿人。如果可以选择,大多数审稿人会选择不公开自己的身份。有几个原因,包括来自心怀不满的作者和同行的潜在反弹,尤其是年轻学者,在这方面保持警惕可能是明智的。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匿名提交在线评论来解决。然而,目前还不清楚,当提前预览新发现或与期刊编辑建立良好关系等好处不再存在时,忙碌的科学家们准备投入多少时间进行出版后同行评审。虽然不能奢望出版后同行评审的意见像今天这样的审稿意见如此全面,但是也希望有足够多的人愿意简要评论,击中要害。以往出版后同行评审的实验并不令人欢心鼓舞,但仍然存在和发展。以上分享来自于Jim Woodgett,他是多伦多Lunenfeld-Tanenbaum研究所主任和高级研究员。参考文献:https://www.timeshigherecation.com/features/peer-review-how-be-good-referee版权声明本文由ScienceOpen苏州办公室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转载请联系haibao.xue@scienceopen.com

或使

论文投稿总被退回?博士和研究生的论文评审有什么区别?

本文来源:科学网博客 作者:李东风研究生论文是衡量是否达到学位论文水平,可否参加答辩的唯一文字材料。因此,对论文写作必须态度端正,认真仔细。先说文字,必须通顺,可读,还要有逻辑性。格式必须符合毕业论文的要求。如果文字一塌糊涂,逻辑混乱,只能退回或否定。任何评审人拿到论文文本,通常先粗略看一下整体格式,然后对题目进行审视。接着看摘要,了解大概内容。如果题目或摘要不明确,给评审人第一印象就不好。甚至有读不下去的感觉,这种论文恐怕凶多吉少。博士论文要求高于硕士论文,自不必说。博士论文对研究生理论基础,实验设计,结果和讨论要求较高,还应有一定的创新性。题目应简洁明确,不产生歧义。摘要是全文凝练的缩影,好的摘要令人有细读下去的欲望。关键词必须让人联想到论文的内容,按逻辑大小排列。前言部分的理论基础反映博士生学术视野,选题的依据起点,问题的准确性把控,工作意义和价值。对文献的综述看出理论功底的厚度,概括归纳的能力。所研究的内容必须是整体的针对某机制的系列工作(不相干的工作捏合一起是不可以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决定论文的价值。方法不能单一。方法选择要说明为什么用这些方法,对解决问题是否适用?对方法的熟悉程度和实验的设计理念可以判断研究者的思路和对技术运用的能力。技术路线说明从哪入手,依次递进还是平行。各方法要相互印证,相互支持。结果要详实可靠,实事求是。图表清晰,统计学运用得当。讨论最能看出学生科学思维和辨析能力。不能空泛,也不能重复结果。要从各种数据中推理,比较,分析,按照科学规律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对自己的工作做一个客观评价,指出不足或有待改进之处,或今后努力的方向,也是博士学位论文应该写明的。慎用首次发现这样的词语。结论要简单明了,高度概括。创新点的准确描述反映作者的总结能力。参考文献与文中对应要仔细核对。若发现文献不对应,反映的是科学不严谨,甚至波及全文的可信度。有博士生认为,只要在读期间发表了几篇SCI文章就可以达到学位论文水平了,这是完全误解。学位论文是一篇完整的论述,不是只看个别结果。若你发表的文章与你论文主题无关,还会起负面作用。所以还是认真写好毕业论文吧。字里行间,能否看出是否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是博士论文判断的标准!硕士论文基本上只要选题可以,方法可行,有一定数据和初步分析,就说得过去,也不要求创新。只要做一个相对完整的实验足以。但是写作通顺,合乎逻辑也是基本要求。总之,好的论文一定是有思想性,逻辑性,创新性,可读性,规范性。那些拼凑的,罗列的,粘贴的,文字不通的论文都是问题论文。

孔丘

教育部最新发文,大学SCI至上能否破除?博士生:毕业变容易了?

近日教育部联合科技部最新发文《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要破除目前大学论文SCI至上的风气,强调不应该把发表SCI论文作为高校教师评职称的指标依据,同时要求各个大学不宜将学生发表SCI论文作为学生毕业的限制条件。教育部《意见》出台后,很多高校教师和学生热议纷纷,争论之一就是大学SCI论文至上能否破除?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同时也作为老师,认为实际上还是很难破除目前SCI至上的风气。主要原因有三点。教育部最新发文,大学SCI论文至上能否破除?博士生:毕业变容易了?第一点,国内期刊数量有限。从国内期刊来看,无论是CSCD,还是CSSCI期刊数量近年来都是在减少,但是目前大学教师和在读博士都需要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如果单纯地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会导致很多大学老师不能够顺利及时评上职称,也会使得很多在读博士因为没有及时发表论文,导致最后毕业不了。所以还是会有部分老师和博士在SCI期刊发表论文。第二点,国内期刊还有改进空间。从目前国内期刊发表论文流程来看,虽然很多期刊都已经实现了网上投稿,以及匿名审稿,但是仍然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论文“关系户”产生,一些期刊的编辑会因为一些人情关系等因素,默许一些论文发表在期刊上。这就使得很多需要发表论文的老师和博士不能够及时发表论文。而从SCI论文发表情况来看,SCI期刊管理比较规范,投稿到发表论文周期比较短,因此国内期刊还有进一步提升改进空间。第三点,大学学术需要“鲶鱼效应”。在科研单位工作,最容易出现的就是“磨洋工”“混日子”,一些老师在评上职称之后便“马放南山”,不再从事科研工作,导致研究能力下降。为此作为大学,需要一定的科研奖励机制,需要“鲶鱼效应”来推进大学学术充满活力,而高水平的论文就是科研奖励的主要依据,影响因子则是评判高水平论文的主要依据,而很多SCI期刊的影响因子远远高于国内期刊,因此出现很多大学老师几乎只发表SCI论文的现象。从以上三点分析,可以看到虽然教育部已经最新发文,要求破除论文SCI至上,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要想破除SCI论文至上风气还是比较困难。对于一些博士生而言,在看到教育部的最新发文后,可能会有一些欣喜,认为博士毕业可能并不需要发表SCI论文,如此博士毕业更容易了。那么是否博士毕业变容易了呢?但是实际上博士毕业还是很难,一是发表SCI论文作为毕业限制条件目前还未改变,二是博士毕业还面临就业找工作,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SCI论文作为就业“敲门砖”,那么博士毕业想进入大学工作还是很不容易的。

不若休之

抢鲜看: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审稿有哪些新亮点?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段相宇 李云舒报道10月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进行二次审议。针对低龄未成年人实施犯罪、冒名顶替上大学、洗钱及跨境赌博违法犯罪等社会热点问题,草案二审稿进一步织密法网保护公民权益,通过相应条款的修改完善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进入二审体现严格程序6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对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修正案草案共修改补充刑法30条,加大对安全生产犯罪的预防惩治,完善惩治食品药品犯罪和破坏金融秩序犯罪规定,加强企业产权刑法保护,强化公共卫生刑事法治保障,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大对污染环境罪的惩处力度。其中,为加大对民营企业内部发生的侵害民营企业财产犯罪的惩治力度,草案进一步调整了职务侵占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挪用资金罪的刑罚配置。此外还修改食品监管渎职犯罪,增加药品监管渎职犯罪,进一步细化食品药品渎职犯罪情形。7月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10月1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举行,共有10件法律案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继续审议,其中就包括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次审议稿。一部法律案,为何要经过多次审议?记者查阅有关法条发现,法律案的审议有着严格的程序。根据立法法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规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一般应当经三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再交付表决。各方面意见比较一致的,可以经两次审议后交付表决;调整事项较为单一或者部分修改的法律案,各方面的意见比较一致的,也可以经一次审议即交付表决。刑法作为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其强制性最为严厉,审议流程也颇为审慎。近年来历次刑法修正案,大多数都是经过了三次审议,此次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的二审,亦属正常程序。根据常委会审议意见和各方面意见,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审稿主要有以下修改补充:进一步完善金融犯罪规定,对刑法有关洗钱、操纵证券、期货市场、单位集资诈骗等规定作出修改补充;修改完善涉未成年人犯罪相关规定,包括未成年人实施犯罪和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两个方面;修改补充了冒名顶替、跨境赌博、有关兴奋剂违规等方面的犯罪规定等。聚焦低龄未成年人犯罪,下调最低刑事责任年龄“12至14岁故意杀人等犯罪或将负刑责!”草案关于下调最低刑责年龄的规定甫一披露,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社交媒体热搜,引发网友热议。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源自现实中低龄未成年人犯罪的隐痛。如去年10月,大连13岁男孩蔡某某将在同小区内居住的10岁女孩杀害,并抛尸灌木丛。因蔡某某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警方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对其实施3年收容教养。今年8月,该案民事赔偿判决生效后,蔡某某父母一直未履行。最新消息显示,蔡某某父母因未履行法院判决被司法拘留15日,名下一处房产被查封,现已进入司法拍卖程序。我国刑法长期将16周岁作为完全刑事责任年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只对故意杀人等八种特定罪行承担刑事责任,14周岁以下则不负任何刑事责任。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实施严重犯罪的案件时有发生,来自多地司法机关的报告分析显示,低龄化、成人化、暴力化正逐渐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趋势。广东省律师协会会长肖胜方认为,确定刑事责任年龄起点的最主要因素是人主观意识上的辨认和控制能力。14周岁刑责年龄起点的确定,对于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儿童发育状况也许是适合的,但改革开放以来,儿童生理和心理成熟加快,辨认和控制能力也有较大提高,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符合当前社会发展进程。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审稿,拟在特定情形下,经特别程序,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个别下调。草案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低龄未成年人犯罪,既不能简单地“一关了之”,也不能“一放了之”。草案统筹考虑刑法修改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关问题,将收容教养修改为专门矫治教育。草案规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大量实证数据和研究表明,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根源更多的是家庭监护、学校教育、社会治理出了问题。”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少年司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宋英辉说,当务之急应是建立成体系、轻重有别的不良行为早期干预机制,用教育性的保护处分措施,针对性解决未成年人存在和面临的问题。对“自洗钱”、冒名顶替上大学、出境赌博等突出问题作出修改完善将“自洗钱”等明确为犯罪,冒名顶替上大学拟写入刑法,境外赌场人员组织、招揽我国公民出境赌博犯罪拟入刑……针对实践中的许多突出问题,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审稿均作出了修改完善。“自洗钱”,是指行为人在实施上游犯罪之后,对违法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进行“清洗”以使之合法化的行为。我国现行刑法没有将“自洗钱”行为规定为独立的犯罪,实践中一般作为上游犯罪的量刑情节予以考虑。“由于‘自洗钱’行为被视为上游犯罪的附属行为,因而查处的重点是上游犯罪而非‘自洗钱’行为,以致大量赃款去向成谜。”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贾济东认为,“自洗钱”行为热衷于向境外非法转移违法所得且数额巨大,然而由于立法的不完善,导致查处困难。破解上述难题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将“自洗钱”行为规定为独立的犯罪。草案将实施一些严重犯罪后的“自洗钱”明确为犯罪,同时完善有关洗钱行为方式,增加地下钱庄通过“支付”结算方式洗钱等,为有关部门有效预防、惩治洗钱违法犯罪以及境外追逃追赃提供充足法律保障。“谁上了我的大学?”从罗彩霞到陈春秀,社会上发生的冒名顶替上大学等事件,严重损害他人利益,破坏教育公平,践踏社会公平正义底线,被舆论批评为最卑劣的高考作弊。对此,草案规定,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同时规定组织、指使他人实施的,从重处罚。“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多次在境外赌场赌博……”今年1月,交通运输部长江航道局原党委副书记、局长熊学斌被通报开除党籍。时隔几天,中国银行宁夏分行原总审计师刘富国被“双开”,通报指其“多次境外赌博”。随着近年来国家对赌博场所清理力度不断加大,境外赌博、网上赌博已成为一些人参与赌博的主要方式,其中不乏公职人员。跨境赌博违法犯罪严重,致使大量资金外流,严重损害国家形象和经济安全。对此,草案作出修改,拟进一步调整开设赌场罪的刑罚配置,同时增加境外赌场人员组织、招揽我国公民出境赌博犯罪。“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及时对刑法作出调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修改坚持“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避免偏离实践导向的修改,维护法律的权威和严肃有效执行。刑法修订根本原因在于社会自身的需要一件衣服,穿的时间长了,就会褪色磨损,需要经常缝补。刑法也是如此。刑法修正案就如同打在刑法这件衣服上的“补丁”,通过对刑法条文不断地修改,以保持刑法长久的生命力。“我国刑法修订频繁主要是社会发展变化快、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快,刑法也应‘法与时转’。”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王文华教授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刑法研究室主任刘仁文看来,从刑法修订原因看,尽管有个别地方是由于立法技术所致,但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社会自身的需要。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了刑法的修改、补充。“如1997年新刑法在增加惩治证券犯罪的同时,并没有将期货犯罪同时规定,主要是考虑到当时我国期货交易市场还处在探索、初创阶段,对期货犯罪难以准确界定。”刘仁文表示,伴随期货市场发展,1999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对期货违法行为明确规定了行政处罚等。1999年12月的刑法修正案(一)在涉及证券犯罪的内幕交易等条款中增加了反映期货犯罪特点的内容。又如,随着科技发展和网络普及,一些组织或个人将公民个人的信息资料出售或泄露给他人,获取非法利益,对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个人隐私以及正常的工作生活构成严重威胁。“鉴于此,刑法修正案(七)增设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刘仁文说。国际形势变化也会导致国内刑法的修订。如“9·11”事件发生后,在整个国际社会加强反恐立法的背景下,我国决定对当时的刑法进行修正,于是有了2001年12月的刑法修正案(三)。该修正案围绕反恐这一主题,主旨即“为了惩治恐怖活动犯罪”。1997年至今,我国已颁布十个刑法修正案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即现行刑法,自生效至今已过了23年。其间,应社会发展和打击犯罪形势变化需要,立法机关先后通过了10个刑法修正案,对1997年刑法进行完善补充。比如,2006年6月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六)补充了刑法有关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商业贿赂、洗钱、枉法仲裁等犯罪的规定,是1997年以来对刑法进行的一次最大规模的修改补充;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改变了以往死刑罪名只做“加法”不做“减法”的状况,取消了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罪名,占中国刑法死刑罪名的近五分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全局出发,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开启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时代。2015年8月,刑法修正案(九)通过,对惩治贪污贿赂犯罪法条的修改成为这次修订的一大亮点。其中,增设“终身监禁”的规定,修改了贪污受贿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删去对贪污受贿犯罪规定的具体数额;行贿罪增加了罚金刑,并增设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切实提高了腐败的法律和经济成本,从法律层面实现了“全环节”惩治腐败的要求。“‘终身监禁’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加大对腐败分子的威慑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开展国际司法合作、加大追逃力度。”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告诉记者,这些修改使刑法关于惩治贪污罪、受贿罪的规定能够在司法实践中做到罪刑相适应,同时加大对行贿犯罪的处罚力度,有助于切断受贿犯罪的链条。2017年11月,刑法修正案(十)正式施行。这次修正案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九条中增加一款,对侮辱国歌行为的刑事责任作出规定,在公共场合侮辱国歌的行为被写入刑法。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微信公众号流程编辑:王梦莹

救民之斗

我的论文为什么被拒?资深编辑给你这 10 个理由!

论文的发表是一项艰难的过程。发文十年功,拒文一秒钟。怎样才能提高我的论文接收率,不被杂志社秒拒呢?笔者根据《国际护理学杂志》的资深编辑的经验,整理了六大送审前的拒稿理由和四大送审后的拒稿理由,快来看看你中了几条?图片来源:文献截图1. 同行评议前的拒稿1.1 与期刊主题不符合投稿前,先看期刊接收论文的范围、类型。比如有些杂志社明显标明自己不接收 Case report,你把 Case report 投到人家杂志,当然妥妥地拒稿啊。比如,有些杂志社明明是个肝病学的杂志,你把大脑的研究发给人家算咋回事啊?所以,亲爱的朋友们,在投稿前,拜托您先读读杂志的说明吧!收到与期刊主题不符合的论文,人家就是秒拒啊!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Plus1.2 摘要不够吸引人当接收到论文的时候,编辑第一眼看的是「目前该领域研究到哪里了,你的论文对这个领域的贡献在哪里」。当你没有清晰地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的时候,你的论文很可能就被 Pass 了。你想想,编辑每天收到多少投稿,尤其是影响因子稍高的杂志,哪有时间认真去找你的文章的亮点在哪里呢?如果你的文章没有让编辑眼前一亮,或者「哇,这个研究看起来很有趣」,那么,你的论文可能就命运多舛了。所以,笔者建议每位作者投稿之前都要认真书写摘要,准确、清晰地表达出你论文的核心内容,摘要的书写详见我们的往期文章:如何火速搞定英文摘要?师兄传授你几招看完「摘要 」,导师脸又黑了!Abstract 修炼手册帮你搞定宅在家里写论文?送你一份 SCI 摘要写作指南…1.3 论文的贡献不够大有些论文写的挺好,也挺有意思的。但是论文对这个领域的贡献却没有非常直白地表现出来。比如有些同学在写论文的时候会常写:「这个领域的研究非常少,所以我们要做这个研究」,「我的这个研究和别人的都不一样,所以我要做这个研究」。这样的写法只写了自己论文的创新性,而没有表明自己的创新性为什么在这个领域这么重要。而这个研究创新点的重要性,反而是编辑很看重的点。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Plus笔者也相信每篇论文都有它的重要性。如果你不知道,你老板肯定知道,所以,请把它清晰直观地亮出来,好吗?1.4 X 国的首次研究如果一篇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是它是某个特定国家的首次此类研究,那么它本身就不可能使其他国家的读者感兴趣。一些国际的期刊,很可能会因为这个原因拒稿。当然,不是说你非要进行跨国的研究,只是说有些文化可能只局限于一个国家,不能推广到其他国家。比如,你研究打麻将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因为麻将其实挺中国的,外国的读者可能觉得跟他们关系不大(只是打个比方哈,笔者已经很努力地在想例子了),因此国际期刊可能会拒稿。如果你的论文确实聚焦于一个国家中特别相关的主题,那么将其与国际发展联系起来就很重要。否则,此类论文最好放在纯国家期刊上。所以, 在确定研究主题前,最好想清楚该主题是否适合国际类期刊。如果该研究已经结束,最好找出文章的其他创新点,否则,只有某个特定国家的首次此类研究这个创新点,很难发表在国际的期刊上。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Plus1.5 文章本身缺陷(1)研究设计有问题比如缺少对照组,样本量太小,对样本的选择性太强……等等。研究设计的问题,会使得作者无法得出可靠结论。(2)预实验的投稿预实验是正式试验的基础。预实验过后,通常会改进实验设计,加大样本量使得研究更具有可信性。直接把预实验结果投稿给期刊通常会被拒稿,因为预实验只能给正式试验提供相关的方向和参考,而不能算做科学严谨的研究。文章本身的缺陷有时候确实非常难以解决。所以,笔者建议大家在研究设计阶段多和导师讨论,多和师兄师姐交流,多看看文献的方法设计,做到心中有数,方法科学严谨,尽可能地防止研究方法出问题。1.6 文章格式问题一般来说,杂志社不会因为文章格式问题拒稿,顶多是让你修改。然而,如果你有其他的一些问题,又刚好文章格式出现了问题,比如参考文献格式不对,文章的字体、行距、行号等不对,缺少一些必要的声明等等。杂志社可能会认为你很不认真,本来还可以给点机会的,现在可能就直接给你拒稿了。所以,请大家在投稿前好好阅读下杂志社的投稿说明,把格式调整好。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Plus2. 同行评议拒稿过了前面这么多关,终于可以进入同行评议了。然而,同行评议比编辑审核还要严格,来看看同行评议常见的拒稿理由吧。2.1 语言问题很多研究者的研究创新性很好,论文的结果也很好,但是英语水平真不敢恭维。很多审稿人对于英语水平还蛮看重的。笔者的一个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说,他审稿的时候,一旦发现有 3 个以上的语法错误,就不看了,直接打回去,英文改好了再来。因此,对于非英语为母语国家的人,在投稿前最好找英语好的同学或者同事润色下,必要的时候可以找下润色公司润色。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Plus2.2 论文写作问题论文里面出现太多的术语,并且缺乏对术语的解释,让审稿人看得云里雾里的。笔者导师之前审过一个论文,说里面的缩略词都没有标注出来,看得太艰难了,本来还想让人家改改的,后来看不下去了,还是直接拒稿了。还有些投稿者的论文整体行文没有逻辑,文章内容很散而且表述很不清晰。对于研究背景的描述不够清楚,对先前研究的局限性也没有明确地说明,更不会让读者产生一种「哇,这个研究很有意义」、「哇,这个研究很新颖」的感觉。这样的论文就算之前编辑送审了,在同行评议的时候仍然会被拒稿。所以,建议大家在投稿前梳理文章脉络,写完后让导师、实验室的同学帮忙看一看,看文章行文是否容易理解,逻辑是否清晰等。2.3 研究细节不清晰论文的研究必须包含必要的细节,以便读者可以重复该实验,以及使读者信服。如果缺少一些研究的细节,杂志社更可能会选择拒稿,而不是要求作者修改。所以,笔者建议大家在书写方法部分的时候,尽可能涵盖重要研究细节,尤其是新技术,更需要详细地描述。同时,写完方法部分后,可以和类似的文献相比较,看看是否有重要信息的遗漏。2.4 结论过于夸大作者都希望自己的研究对于领域来说有重大意义。但是,夸大结论可能会被拒稿。比如你发现肥胖和癌症有一定的相关性,你在下结论的时候不能说「肥胖导致了癌症」,这种明显夸大结论的行为在编辑和审稿人看来是非常不可取的,很可能导致直接拒稿。所以,笔者建议大家在论文中下结论的时候,做到恰如其分,严谨准确。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Plus好了,以上就是资深杂志社编辑总结的六大送审前拒稿理由和四大送审后拒稿理由,希望同学们引以为戒,不要踩这些坑。最后,祝小伙伴们都能顺顺利利发文章,遇到 Kind 的审稿人,轻松过稿,Paper 多多。

邓析

一旦被审稿人否定,是不是就成了“垃圾”论文?

作为科技工作者(或者叫科研人员),人生头等大事之一,不是买房,不是结婚生子,而是发表高质量的SCI论文,但是发表SCI论文的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也不可能有一帆风顺的论文,每一篇论文都要经历非常多的严格审查才能发表,那些花钱造假的论文另当别论,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最常见的投稿难题之一,就是遇到“反复刁难”的SCI审稿人。反复给你的论文差评,见不得你的论文发表在比他更好的期刊上,这些审稿人大多数来自一些不发达的国家,比如巴西、阿拉伯等国的审稿人,他们自己英文水平一般,加上学术氛围也一般,甚至他们所在的机构连国内211大学的学术水平都不如,因此,他们自身难以发表很好的SCI论文,通常也就是三区及以下。当他们碰到中国学者投来的更优秀稿件时,他们会尽量找到自己以前发表过任何相关课题的论文,然后不断贬低中国学者的论文,并尝试用自己以前的论文来作为证据,证明中国学者论文已经早被他们自己研究烂了。俺最近就遇到这样一个巴西的审稿人,我们的论文做的方向,投到一家行业内顶尖的期刊,论文过程和结论明显跟他们之前的有很大差别。虽然是用同一个模型,但是讨论的参数范围完全不同。没想到这个审稿人第一轮就要求期刊要拒稿,还好期刊编辑看在第二个审稿人非常支持发表的态度上,让我们有了第二次反驳第一个审稿人的机会。按照要求,我们对第一个审稿人提出的十几个刁难问题做了一一回复,该画图的画图,该重新计算的计算,基本上按照这个巴西审稿人的想法重新写了一遍论文,然后重新上传系统,等待结果。过了大约一个月,两个审稿人第二轮的意见再次回来。第二个审稿人意见和态度依然很好,强烈支持发表我们的工作。然而,第一个审稿人依然提出很多刁难的问题,反复说我们论文还存在很多问题,不支持发表,明明是按照他的想法改的,还说我们的论文存在那么多问题,这不是在坑我们吗?不过,这个期刊的编辑显然是站在第二个审稿人这边的,仍然给我们最后一次修改的机会,希望这次编辑能够直接录用,不再去理会这种恶意刁难的巴西审稿人。一旦被审稿人否定,还未必真成了“垃圾”论文。俺这次投稿又增加了一次深刻体会:顶尖期刊大概率对投稿人是比较公平的,不会因为个别恶意的审稿人,就把一个好工作给拒绝了,即使要麻烦地反复修改审稿意见,编辑依然对投稿人给予了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因此,面对这样的编辑,作为投稿人,就应该更加专业和耐心地回答好每一个恶意刁难的问题,这样才能让编辑刮目相看,才有可能被录用发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