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古代文学,古文注重的研究方法,比较法能勿失乎

中国古代文学,古文注重的研究方法,比较法

大家好,我是小编文莉,今天就让我来带大家了解一下古文注重的研究方法。(一)比较法比较法是我国古代学者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班马异同》、《史汉方驾》等,即系运用比较法写成。《文则》的写作中亦大量运用比较法。并且还是多角度、多层次地运用的。这里重点分析两点。1.从比较中看出词语运用的相同点《文则》庚二条指出:大抵经传之文,有相类者,非固出于蹈袭,实理之所在,不约而同也。略条于后,则可推突。下面举了六个“不约而同”的例,这里仅录其三:《诗》曰:“谓予不信,有如毅曰。”《左氏传》载公子重耳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此不约而同,一也。《左氏传》曰:“晋侯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育之上,膏之下。”《战国策,曰:“扁鸽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鸽清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此不约而同。三也。《国语》载观射父曰:“先王之祀也,以一纯、二精、三牲、囚时、五色、六律、七辛、八种、九癸、十曰、十二辰以致之。”《左氏传》载晏子曰:“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作者从语言表达形式上找出了它们的相同点。第一例有相同词语“有如、第二、三例均有相同的句式结构,“在……之上(前),……之下”以及“一x、二x、三x……”。本章论排比时所举韩愈的 《画记》用“者”字构成排比式与《考工记》同,《南山》诗用 “或”字排比式,与《诗,北山》同,也是陈睽经过比较才发现的。陈氏通过“五经”间的互比,也发现其中有些文章中的某些语句有相同之处,显示了“雅语”、“命语”等语言特色。2.从比较中看出语言风格的相异处《文则》戊七条通过对《论语》、《家语》、《左传》、《史记》等某些章节语言运用技巧的比较分析,看出它们的相异:夫《论语》、《家语》,皆夫子与当时公卿大夫及群弟于答问之文。然《家语》颇有浮辞衍说,盖出于群弟子共相 叙述,加之润色,其才或有优劣,故使然也。若《论语,虽亦出于群弟子所记,疑若已经圣人之手。这是先分析不同的原因,然后进行了具体的比较:今略考焉。子曰:“为命摔诺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刃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质之《左氏》,则此文简而整。(《左氏传》曰:“裨堪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请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诺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投子大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股,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攽后也,马不进也。’”质之《左氏》,则此文缓而周。(《左氏传》曰:“孟子侧后入,以为段,抽矢策其马曰:‘马不进也。’”)“南容三复白圭”,司马迁则曰:“三复三圭之战”。辞虽备,而其意场夹。“在郊必达,在家必达”,司马迁则曰:“在邦及家必达。”辞虽约,而其意疏炎。“简而整”,“缓而周”、“辞虽备,而其意蝎矣,,,“辞虽约,而其意疏矣”,等等,就是陈氏比较这些典籍中某些段落得失后,所作出的评价。虽嫌笼统一些,但却还是从语言形式的角度说的。 相异点还表现在语言风格上,如该书戊四条指出: 《仪礼》周家之制也,奉涉威仪,文苦而难读。《乡党》,孔门之记也,官关训则,文巍而易观,今略摘《仪礼》之文,证以《乡党》,昭然辨矣。“执圭,入门,鞠躬焉,如恐失之。”(《乡党》曰:“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下阶,发气,怡焉,再三举足,又趋。”(《乡党》曰:“出,降一等,逞颧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奚如也。”)及享,发气焉,盈容。”(《乡党》曰:“享札,有容色。”)由于文章的性质和目的不同,前者是记载周朝的制度,“事关威仪”,所以“文苦而难读”,后者是描绘孔子的活动,“言关训则”,所以“文婉而易观。”统观《文则》的比较法,如果从纵横两条线来分析可以看出,《文财》既善于将不同时代的著作进行纵比,如比较了《考工记》、《庄子,、韩愈《画记》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也善于将相近时代或同时代的著作进行横比,如比较了《论语》、《书经》及泄冶用悬殊很大的文字和句式来表达相同的意思。如果从比较的本体来看,有的是文章与文章之间的对比,有的是一篇文章前后章节的对比,有的是书与书之间的对比,有的则在交叉运用上述诸法,等等。由于修辞的美丑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可以多侧面地看出修辞手法运用的异同和优劣,进而总结出它的原则和规律。

厩焚

方法·视域·材料:历史比较法与百年方音演变研究

历史比较法是研究语言和方言历史演变的重要方法。如果从18世纪下半叶算起,历史比较法在语言学上的应用已有200多年。20世纪初,中国学者引入此法,使其在汉语通语和方言历史研究方面发挥作用。从研究视域来看,该方法既可运用于宏观尺度的上古汉语构拟,又可运用于中观尺度的中古《切韵》《广韵》音系的探讨,还可运用于微观尺度的近现代方音历史演化对比,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百年方音演变研究将成为大势所趋明清以降,随着来华传教士的增多,出现了很多双语字词典和方言词典,例如19世纪的《上海方言词汇集》《宁波方言字语汇解》《西蜀方言》《英粤词典》《客英词典》等。1910年,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开启了现代汉语方言调查的大幕。为完成《中国音韵学研究》,他调查或审核了24种汉语方言。1927年,赵元任和助教杨时逢调查了吴语33个方言点,由此写成了《现代吴语的研究》,被誉为“现代汉语方言学真正兴起的标志”。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学者们陆续调查了关中、湖南、湖北、云南、四川等地方言,以这些材料为基础相继出版了《关中方音调查报告》《湖北方言调查报告》《湖南方言调查报告》《云南方言调查报告》和《四川方言调查报告》等。这些成果为今日语言学界积累了百年左右的大量方言语料,目前已渐成关注和研究热点。可以想象,未来一二十年,运用历史比较法进行百年左右的方音演变研究将会成为一大趋势。在这股研究潮流下,我们将会明确感受到微观视域中历史比较法的科学意义和精确价值。百年方音演变研究首在语料性质考辨宏观和中观尺度的汉语演变研究,其目标在于搭建语言演变的宏观脉络和主体框架。客观讲,不少研究结论是以一些零散的、模糊的甚至偶然的材料为基础的,对材料性质没有或无法准确把握。但是,微观视域中百年左右的方音演变研究不应止步于此。百年前,法国语言学家梅耶就曾指出:“要使历史语言学得到进步……必须经常使观察更加精密。”现在,我们面对百年左右的大量语料时,尤其应该注意“新的精密的研究之必要性”。历史比较法越精密,其研究结果才能越科学。具体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前人所说地点与今人调查地点是否完全一致?比如,110年前高本汉调查过豫北怀庆方言,但是我们发现高氏记录的知庄章、日母等字的读音有可疑之处。就知庄章组字的声母而言,自范照藜1799年编纂的《乡音正误》,到张天堡《湖泊方言研究》所说的80多年前的老方言,再到张启焕等《河南方言研究》所载半世纪前的读音,直至我们2011年调查的沁阳城区方音,记录的都是知庄章合一读作舌尖前音声母,唯独高本汉1911年的记音为知二庄读舌尖前音声母、知三章读舌尖后音声母。显然,在200多年间发生这种反复的变化,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找不到相应的条件。结合马悦然《我的老师高本汉:一位学者的肖像》所记时间线和我们多个方言点的调查来看,高本汉有可能是在洛阳找了一个沁阳人进行的调查,这个沁阳人不是来自当时的沁阳城区而是某乡镇。这种情况不易被发现,需要深入研究后才能鉴别出来。第二,前人记录的材料是否是其亲身实地调查的结果?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中记录了温州、扬州、汉口、兰州、四川方言的很多字音,但实际上他没有实地调查过。比如兰州,马悦然在《我的老师高本汉:一位学者的肖像》中说:“很可能是借助他在太原时雇用的帮手调查的”;再如四川,马悦然在《另一种乡愁》中明确说过:“高本汉没有去过四川。我大学毕业,得到了一项美国奖学金之后,高本汉一定要我到四川去调查方言。”高本汉调查和搜集了大量的汉语方言材料,其目的在于利用这些材料解释《广韵》反切所反映的中古音类,给这些音类构拟和填补音值。在当时的情况下,借用他人的材料或找他人代为调查,以完成构拟和解释中古音系这个中观尺度的音韵学研究,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这些二手材料出自谁人之手?到底来自城区还是乡镇?今天的方言学者在探讨百年来的方音变化时,需要秉持更为审慎、更为精确的态度。第三,如何看待前人异地调查的新派方言材料?自赵元任《现代吴语的研究》开始,汉语方言调查建立起了比较规范的模式,相关调查信息的记录也日趋全面,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异地找年轻人进行调查,驻扎在某个高中或大学,远比去不同发音人的出生地要方便高效。但其弊端也很明显,比如:在异地找发音人时可选对象有限,缺少全面了解各种差异的条件;年轻人的文白异读保留较少,容易遗漏白读层的部分声韵调,造成音系不完整;年轻人身处异地,易受外界影响,有些语言现象是临时借用,有些则是不知不觉的变异,而这些对于异地调查者而言则无从分辨;等等。《现代吴语的研究》大部分调查的是青年学生,在33个方言点中有15个是异地调查的,例如诸暨、金华等。当时的调查者受时代所限,但今天的研究者应对此持有更清醒慎重的研究态度。从调查方法的发展看语料性质问题方言材料的性质与调查观念的转变和调查规范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首先,调查观念的转变是随着调查的深入而逐步实现的。历史比较法产生之前,很多语言学爱好者常常托人搜集语料。例如,俄国伽德邻女皇为编纂《全球语言的比较词汇》,曾托美国总统华盛顿把词表寄给各地的将军,为其搜集美洲的语言和方言材料。19世纪下半叶,欧洲语言学家多采用通信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进入20世纪,美国语言学家开创了亲身实地调查的风气,但异地调查依然广被采用。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赵元任《现代吴语的研究》就是两种方式并行的产物。再往后,随着专业调查的精细化,才固定为实地调查的规范做法。其次,调查规范的形成需要很长时间的摸索和积累。现代汉语方言的调查,要求全面记录被调查人的各项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籍贯(省县乡村)、职业、教育程度、幼年语言环境、成长经历等。但是百年前,传教士的方言词典、高本汉的《中国音韵学研究》等往往只提到某地,具体是何乡何镇无从考察,发音人信息更是几无体现。基于这种材料的百年历史演变研究,就可能出现一些无法精确对比的问题,存在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1928年《现代吴语的研究》的出版,对方言调查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但该书对发音人的年龄尚无明确要求,后来《云南方言调查报告》对此有所改进,认为:“年龄长一点的人……反而能保持他们的纯粹的本乡语言”。对于文献材料存在可疑的情况,既要从学术发展史的角度来加以看待,对前人不求全责备;也要采取必要的方式方法辨析材料的性质,弥补和修订文献的不足。百年方音演变研究可资参考的范式百年方音演变研究,于“古”首在全面考辨百年前的语料性质,于今重在全面细密地调查语料,而后再利用历史比较法进行具体的音变分析。目前,“方言调查基建工作”已初步完成,未来调查和研究的方向势必趋向精密化。这时候,讲求广泛密集布点的地理语言学式的调查就有了用武之地,因为“精密”是它的一个重要基因,这与微观视域中历史比较法精密、精确、精细的价值追求非常契合。面对百年前语料性质可疑的情况时,可以采取历史比较法与地理语言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采用“1个县城+多个乡镇村”的设点方式,将百年前后的比较研究放在“(古)点+(今)面”的维度进行,这比“点对点”的对比更严谨、全面、科学。总之,微观视域观察音变的微观过程,而解释微观过程需要精密的田野调查。如此,才能构建出准确权威的百年方音发展脉络,进而为建设具有汉语特色和新时代特征的历史比较理论贡献中国智慧,为繁荣中国学术、推动社会主义语言文化事业助力。(作者:支建刚,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晋冀豫交界地带晋语儿化的类型及其演变研究”负责人、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副教授)来源:光明日报

大赌场

好论文都有哪些过人之处

论文写作的技术要领好论文的过人之处总能归宗于三个最大公约要素,分别为问题意识、知识增量以及其间有效的逻辑衔接。一、通过选题体现问题意识选题的意义常常被低估。从杂志编辑的角度,优秀选题甚至使写作的瑕疵变得可以弥补。如果论文的选题亮眼,投稿后编辑可能令其反复修改直至发表。选题的方法选题犹如万事开头之难,但有破解的办法。首先,作者应当寻找真问题。选择存在于理论层面而非技术层面的问题,后者应当透过皮毛,触及骨肉,形成学术化的问题。同时,学术研究要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不能止步于描述问题与揭示问题。实际上,真实存在的学术性问题通常是能得到正面回应与解决的。其次,观察顶级刊物发表的论文,学习如何突出问题意识并设计选题,甚至可以进一步阅读文章的参考文献,再次演绎作者的研究过程,既学习如何抓取问题,又能追溯相关领域的新问题。选题常用的三种思维锻炼选题能力要常用三种思维。一是批判思维。段老师将批判思维趣称为“杠精思维”,亦即,一种学术观点形成后,以批判的目光反思并挖掘其对立或关联的其他面向,形成有价值的学术争鸣。二是比较思维。比较思维可称为最简洁有效的选题训练方法,从差异中寻找问题,一般包括历史比较、中外比较以及立法司法间的比较。历史比较能把握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与规范动因,纠正偏颇的规范解释。中外比较即将我国与域外的程序、规范或制度进行对比。例如,将法条逐一对比,发现规范内容、功能、作用上的差异,考察其合理性或存在矛盾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一篇文章就初步形成了。立法司法间的比较可以通过“访谈”实现。例如,与司法经验丰富的法官交流,能发掘一线实务的重要问题,司法与立法间的差异就此浮现。访谈体现的是实证研究思路,其他如部门法的田野调查,均是发掘选题的直接手段。三是体系化思维。民事诉讼法等程序法的共通性是一体化的思维。段老师举例道,民法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年龄标准的调整,对整个制度体系的影响可能很小,但在民事诉讼法中,任何细微要素、规则的废除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系性很强。因此,在孤立的视角下,规则与制度的修改可能对症,但更重要的是与体系相配套、相连接。例如,跨法系研究要防止制度移植的水土不服,同一法系的制度影响力与借鉴价值可能更高。制度构成需要回归法系中去评价具体规则的优劣以及如何改革的问题。二、以完整的逻辑衔接全文论文的结构布局好比玩牌,先出什么、后出什么,出牌顺序很重要。从老师指导论文的角度,在论文写作中结构问题重于观点选择。年轻学者在顶级期刊发刊难度大,他们的论文往往有过人之处,同学们应当以他们为学习对象。经长期的学术积累与观察,大家普遍接受的论文结构有六部分。除引言和结尾外,主体内容根据逻辑线索可以分为描述现状、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质疑与回应四块。整体上,文章结构的形成是反复演练的过程。一篇文章从头至尾,娓娓道来,多归功于好的结构。详述了论文中技术内容和主体内容的写作要领。标题、摘要和引言的“套娃”结构好的标题、摘要和引言就形如俄罗斯套娃,从简到精,引人入胜。对于标题的设计,从形式上,如能阐述清楚,题目尽量不加副标题,一般不超过25个字,避免排版换行;在实质上,标题核心是对研究问题的精准提炼,也可以包含问题的解决方法。标题遣词应极尽考究,讲求对称,一般选择动宾结构句式,体现作者的用心编排。段老师以自己论文为例,介绍了标题从《非约束性自认及其修正》到《自认的非约束性及其修正》的设计调整,体现了一斟一酌的苦心。对于把握不准的用词选择,可以借助大数据文献检索辨析其中细微的差异。摘要是一篇文章最核心的观点。要避免将摘要写成引言。段老师的写作习惯是,在写文章之前,初拟一个三句话的摘要,即文章所讨论的问题、对应的解决方案,以及方案与问题之间的具体关联。如此得以初步形成写作的思路。在文稿完成后,再重新撰写摘要,反复修改。引言可称为扩大版的摘要。引言的第一句话是在描述共同的语境,是必要的前缀。随后提出现存问题、学术观点、个人评价,从而引出作者的独特研究内容,并让读者获得对文章研究进路的预期。主体内容的写作逻辑“一切为了读者”,是论文写作技术层面的一个重要理念。现状描述是提出问题的开始,其与前文选题的要领相通,应挖掘至有深度的理论层次,突出研究的学术性。分析问题与现状描述可以合为一部分,也可以根据篇幅考虑拆分,主要考虑章节间文字体量的协调。随后是问题的解决方案,至此文章部分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思路已经形成。段老师以昆汀导演的电影《低俗小说》所运用的环形思维作对比,认为论文应当遵循线性的行文结构。最后一部分是“质疑与回应”,亦即反对意见的预处理。这部分本质上是本文解决方案的充分论证,以增强说服力。另外,通常在解决方案之后,会再论及配套措施,使解决方案具有可行性。这是体系性思维的直观体现。在各段落内部,应当遵循“总—分—总”结构,由论点、论据和论证组成。先抛出观点,并以论据支撑,结合适当的阐述与过渡,即形成论证。其中,过渡指示信息的流向,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起到引领读者思路的重要作用。三、从比较法研究看论文的知识增量整体上,知识增量是评判论文的一个重要指标,达到一定比例才能具备学术深度。但一篇论文的知识增量应当比例适中,不要过于密集。这就如同熬粥,米粒代表了论文的知识量。过于密集的粥太“稠”,甚至熬成干饭,对读者不友好,品起来费力。米粒太少,一眼能望穿,学术价值就很有限了。这其中,比较法研究是提高知识增量的重要途径。段老师提出,比较法的研究方法已经转型。研究外国法不能单纯写外国法制度,而要以解决中国的问题为导向。他生动地描绘道,比较研究中,外语是研究的器材,好比一只手枪,比较法知识即手枪所需要的子弹。弹药的指向对象,应当是中国问题。这一比喻巧妙地点出了语言、比较法知识和研究方法所解决的问题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比较法素材的运用上,旧的写作方式是按国别等进行整体介绍,而现在应该将比较法知识打碎,穿插地使用到各知识点的论证中。缺乏外语技能可以通过读译注的方式补足,但这与作者亲自阅读原版文件可能存在微妙的差异,原因是译者与研究者就同一内容的研究重心可能不同。段老师提示道,在大陆法系的比较法研究中,日本、德国是学者研究的重要法域,奥地利法也是非常优秀的范本,不可忽视。优秀学术能力的炼就四、完成、完善与完美的写作三阶段段老师感言,写论文可谓三分写,七分改,是不断修改而逐趋完美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完成、完善和完美三个阶段。1.完成“完成”指论文从无到有的起草过程,如果用盖房子作比,这一阶段是建造一个“毛坯房”。在这一阶段,段老师强调动笔的重要性。很多同学对于撰写论文存在一个误区,即一定要把问题想透才会动笔去写。但实际上,一些宝贵的想法是在动笔的过程中经不断思考而走笔涌现的。另外,文章开头的前一千字会很困难,但要坚持写下去,等到后面两三千字时会越写越顺利,这和跑步要经历极点一样,开始跑步会痛苦,会呼吸困难,但坚持下去就很快身轻如燕,越跑越停不下来。2.完善“完善”阶段是对初稿的修改,效果上如同毛坯房的“硬装修”。段老师阐述了“剪辑”的重要性。正如电影是拍摄五、六个小时的素材后按照叙事思路剪辑形成的艺术成果,文章也需要完成撰写后再进行压缩,主要工作是突出主线、去掉不相关信息。一篇精炼为一万八千字的论文,原稿可能有五六万字甚至十万字。尤其在比较法研究中,一些素材的翻译与收集不易,于作者而言删减的痛苦如同割肉。但应当明白有舍才有得的道理。删减同时体现了对自己论证的再提问、再思考和再审核。3.完美“完美”阶段就是对房间的“软装”。如果“硬装”是水电气通的功能完善,“软装”则是挂在你身后的那幅“蒙娜丽莎的微笑”。让文章趋于“完美”是个无止境的过程,几乎没有论文可以让作者在完稿当时和两个月之后都维持百分百满意,建议在自己满意时将稿件投出。如何检验论文的完成效果?法学论文表达准确,观点鲜明,行文朴实,不需要过于文学性的表达。同时关照细节,适量、真实引注,上下文丝丝入扣。段老师也建议大家寻求师友互评论文的方法,以集思广益。其中,跨专业学者的反馈意见最能说明作者阐述的清晰度和术语的专业度。五、学术表达能力的养成学术能力的训练,不怕慢,就怕站。段老师与同学们分享了自我写作习惯养成的经验——“以写促读”。段老师曾经自我要求每天练笔三五千字,以读书笔记的形式为主,也可以撰写不同体裁的文章,哪怕是“编段子”,也能锻炼笔者对于行文编排的设计感。与此同时,阅读他人文献,尤其是外文文献,并尝试以自己的语言表达他人观点,可以达到思维和语言的双重训练效果。段老师认为,如此以写促读更能增益学术底蕴。所谓功不唐捐,反复的积累将潜移默化地扎实学识。而追求过目不忘的“学霸”学习方式不应放到做学问上,因为,写作技巧可以通过训练强化,但知识通过反复积累,才能温故知新,并结成扎实的知识体系。否则,一篇论文完成意味着积累的学识被释放,底蕴不足就会格外空虚。最后,段老师谆谆告诫,学者应当将学术思考当成一种生活常态,不是下课或下班后就抛到脑后,碎片化的时间也有其合理的利用方式。论文不是靠毫无积累的某次蛮力造就的,日常的读书、练笔的积累与正式撰写论文的关系无法割裂。不要熬夜写论文,与不熬夜吃饭是一个道理。

绑架案

从16种法学类核心期刊的知产论文中,我发现了这些问题

这16种法学类核心期刊中发表的知识产权论文基本反映了知识产权研究在法学研究领域的整体状况以及实践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原标题:2018-2019年知识产权法研究综述文 | 姜丹明 史少华 超凡知识产权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推进,2018年-2019年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在立法方面,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了修订,专利法修正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日臻完善。2018年国家知识产局重组后,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打击非正常申请、提高审查质量和效率等净化知识产权服务业、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知识产权法庭,统一知识产权案件裁判标准,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知识产权学者们立足国内、放眼全球,知识产权理论研究结出累累硕果。本文对2018-2019年知识产权法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与评述,供学界业界参考。本文以中国法学会界定的16种法学类核心期刊(CLSCI)[1]中发表的知识产权论文为样本[2]。这16种法学类核心期刊中发表的知识产权论文基本反映了知识产权研究在法学研究领域的整体状况以及实践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一、总体情况2018年-2019年度CLSCI知识产权法论文共有128篇,占全部CLSCI论文的3.7%。其中25篇涉及知识产权基础理论,36篇涉及著作权领域,24篇涉及专利领域,16篇涉及商标领域,反不正当竞争及其他领域27篇。两年来,相较于专利法研究、商标法研究而言,著作权法研究在法学研究中的显示度更高,一方面反映了著作权领域遇到的问题比较多,另一方面也说明著作权法修订工作需要加快进程以解决新技术带来的法律难题。2018年度CLSCI知识产权法论文共有57篇,2019年增至71篇,主要因为基础理论、著作权、专利方面的研究数量增加。图1:2018-2019年CLSCI知识产权论文研究分布图表1:CLSCI知识产权论文数量统计表(单位:篇)对于法学研究者来说,能在CLSCI期刊上发表论文,即是对自己研究能力和文章质量的一种肯定。而这两年来在这16类法学核心期刊上发表过知识产权论文的所有作者里,王迁与蒋舸是最多产的学者,各自发表了5篇论文。紧随其后的是孔祥俊和马一德,各自有4篇文章。吴汉东、罗莉和谢晴川各贡献了3篇论文。这些数字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这几位学者们不俗的研究实力。二、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研究知识产权基础理论是整个知识产权法研究大厦的基石,支撑着整个知识产权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为专利、商标、版权等具体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指导着知识产权立法及司法实践,帮助知识产权工作者从容应对实践中的新问题、新挑战。(一)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研究数据分析两年来,学者们从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实践出发,深耕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研究,为知识产权制度完善和事业发展建言献策。2018-2019年度 CLSCI核心期刊上发表的知识产权基础理论方面的核心论文共有25篇,其中2018年10篇,2019年15篇。自2017年美国特朗普政府针对我国开展301调查开始,中美贸易战边打边谈,知识产权作为导火索和谈判焦点之一,引发广泛关注。除了应对美方谈判压力,数据时代技术发展与传统知识产权制度之间的冲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我国企业对知识产权服务的迫切需求,都给学者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2018-2019年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研究主要针对知识产权制度发展历程、制度正当性、侵权损害赔偿、停止侵权救济、与国际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人工智能(AI)与大数据技术带来的新挑战等主题展开。(二)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研究热点述评01 知识产权治理体系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四十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知识产权治理体系进入了新时代。2018年我国完成了对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重组,重组后的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专利、商标、原产地地理标志的集中管理,并将商标、专利执法职责交由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伍承担,集中、统一、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正式形成。随着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的成立,我国形成一个“知识产权上诉法庭+知识产权专门法院(法庭)”的跨区域技术类知识产权审判机构体系,知识产权治理体系改革在这两年内取得了卓越进步。这两年关于知识产权治理体系方面的研究,侧重于经验总结与展望。知识产权事业蒸蒸日上,离不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高度重视与深刻认识。吴汉东[3]试从思想基础、基本内容、实践意义三个方面研究分析习近平关于知识产权的重要论述,探索其知识产权法治观与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思想内涵,指出习近平站在创新驱动发展和建构全球治理体系的战略高度,对于什么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如何加强知识产权法治、发展知识产权事业等重大问题作出的分析和深刻说明,是指导当下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思想纲领和行动指南。马一德4撰文回顾了四十年来,我国知识产权治理从私权自觉到创新自信,从接轨国际到全球治理,从分散扩展到集约改革,整个治理体系的构建和运作实际是知识产权法治逐渐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释放的发展过程。对于未来中国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将何去何从,吴汉东5提出,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应在吸收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注重本土理论创新和制度变革,逐步从移植、引进走向自立、创新,展现本土化、现代化、一体化的发展基本面向。曹文泽与王迁6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我国知识产权法制发展对内要坚持创新发展,完善立法执法,适度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依法维护知识产权人的利益,科学引导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对外则要关注国际形势,在WTO和WIPO框架下解决国际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利用“一带一路”的政策优势,通过自由贸易协定等手段打造以我国为核心的多边知识产权保护体系。02 知识产权制度正当性研究通说认为,知识产权是人类为了促进知识扩散传播、激励创新、保障知识产权创造者的投资与收益,而赋予创新者的一种法定权利。自产生以来,知识产权制度切实促进科技创新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充分向世人展现着该制度产生的生命力。然而到了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网络效应的加持下,知识产品的复制传播成本低到趋近于零,这对于现行强调通过保护激励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提出了新挑战。知识传播与权利保护在促进创新方面孰重孰轻,让学者们对知识产权制度的正当性从法理层面进行反思。在对知识产权制度的正当性解释中,何鹏7认为从功利主义法学、目的法学和利益法学三种理论解释知识产权立法目的存在一定合理性,但是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真实生活时难免沦为教义论。而从实用主义的视角研究知识产权立法目的,更注重分析知识产权法所反应的真实需求,强调的是规则的社会属性和规则的可操作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原则。当未来知识产权立法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的时候,特别是数字化时代知识产权立法可能会体现出一种多元主体互动的开放式立法结构,同时体现出更专业化、技术化、精英化的特征,那么采用实用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灵活态度则更为有利。采用经济分析的方法研究知识产权法似乎更具有解释力,在对行动主体的“理性”给予重视的同时,将“效率”作为衡量行动、规则的标准,通过比较各种方案的“成本——收益”作出取舍。周泽夏8认为这种方法背后的法哲学基础是在作法律选择时,需要用科学的方法与实用主义来修正道德论证的不确定性,但是用经济分析法存在着对知识产权其他价值的忽视与量化的局限,其结论应当作为知识产权法律选择时一个重要参考因素,不应无限扩大。冯晓青和周贺微9认为整个知识产权制度要发挥激励创新的功能,不能仅限于对知识产权这一独占权的保护,还需通过充分保障公共领域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创新这一价值目标。公共领域保留能够促进知识的创造、传播与学习,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有益循环,而现实中知识产权过度保护正逐渐压缩公共领域的范围,同时信息数字化与数字网络给公共领域范围扩大提供了工具,降低了知识传播成本,影响到知识产权保护。因此,在当今日益强调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发展中,尤其要注重公共领域的足够保留,理性处理和对待知识产权保护与公共领域的平衡,以促进创新。知识产权司法判决是知识产权法律完善的重要来源。安雪梅10通过对我国的知识产权指导性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创设知识产权司法规则的案例所占比例呈现上升趋势,中级人民法院以及审级更高的法院法官成为实施上的法律续造主体。既然如此,其建议通过不断完善法官在知识产权案件中运用法律续造进行审判的技巧,同时辅之以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的规则和指引,统一法律评价,以弥补知识产权制定法的不足。新兴技术对现有的知识产权和相关权利的设置提出了新要求,例如人工智能生成物的保护问题。虽然,曹博11认为人工智能生成物在现阶段只是数据算法,其本质是计算与模仿而非智力劳动,不具有智力财产属性无法成为知识产权保护客体,应当属于公有领域,冒名发表人工智能“作品”等问题可通过法律解释中现有规范体系内加以解决。但是未来呢?有感于此,知识产权领域的专家学者在“知识产权与相关权利的法理”学术研讨会12,针对数字时代背景下知识产权与相关权利的法理意涵展开了讨论,在新技术背景下知识产权的理论价值、阐发创新战略的历史逻辑、发掘新兴权利的话语体系。03 知识产权保护这两年来,知识产权强保护是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强调指出“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侵权代价和违法成本,震慑违法侵权行为”。落到实践中,提高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是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之一,学者们在侵权赔偿方面的研究颇为丰富,也切实推动了我国侵权赔偿制度的改进。我国现行知识产权各单行法关于确定侵权损害赔偿数额计算标准,主要按实际损失、侵权获利、许可使用费的合理倍数和法定赔偿四种。曹新明13通过对2011-2016年知识产权判例样本采集与统计分析指出,在知识产权纠纷审判实践中,我国人民法院适用法定赔偿标准确定损害赔偿数额的比率非常高,超过了判例样本总数的90%,判例统计结果证明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数额低与法定赔偿计算标准正相关。这些判例样本同时证明了“举证难”是导致人民法院过多适用“法定赔偿”标准确定赔偿额的关键原因。为此,他建议我国法律对损害赔偿数额计算标准的适用顺序进行调整,法院应当采取更加有利于原告方的证据制度,提高法定赔偿上限,以方便权利人更有效地采集证据支持其索赔诉求。吴汉东14根据市场价值说,认为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认定应以知识产权的“合理价值”为基础,计算其收益能力(市场价值)在特定时间的市场条件下的货币表现(市场交易价格),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损害赔偿计算的“三步观察法”,即:市场类型分析法、市场占有份额分析法及市场交易机会分析法。在计算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时,应基于权利种类差异,就其不同的损害构成因素进行市场类型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市场占有份额分析法和市场交易机会分析法计算出非法所得、实际损失或合理使用费的赔偿数额。蒋舸15则指出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高度不确定性其实具有全局性,因此不应将解决“知识产权损害赔偿难以精确计算”的重担全部压在法定赔偿之上,而应当将法定赔偿的相关功能疏导至传统的实际损失、违法所得与许可费倍数这三种损害赔偿方法中,只有在传统赔偿方式中给予法院足够的自由裁量权,才不至于使法官被迫在法定赔偿的框架下寻求裁量空间。如果适用侵权获利的方法计算知识产权损害赔偿,那么当有证据证明侵权人的利润时,确定侵权获利的最大困难在于确定侵权行为对侵权人利润的贡献比例或分摊比例。刘晓16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将中国和美国所采用的各种分摊方法从优到劣进行了排序,依次为:替代品比较法、消费者调查法、量化比例法和定性分析法。他建议我国法院在综合采用这四种方法时须满足一定条件,即:是否存在替代品、替代品利润证据是否可以获得、侵权人获得的利润大小是否超过消费者调查成本、是否存在量化比例、侵权内容与其他非侵权要素对产品整体利润的贡献度证据是否可以获得等,同时法院应对分摊方法与适用条件进行解释,由当事人自行选择。为加大惩罚侵权力度,提高法律威慑力,王利民17建议在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中规定侵害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一般规则,为相关知识产权特别法提供上位法依据,在特别法没有惩罚性赔偿规定时,应适用民法典的一般规则,但要通过明确行为人必须具有主观故意,且客观上构成情节严重,并规定赔偿数额限制,来保障该规则的准确适用。事实上,这两年来我国正在构建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从商标法推广到专利法修正草案,法定赔偿额上限也显著提高。2019年1月公布的《专利法修正案(草案)》规定了惩罚性赔偿制度,对故意侵犯专利权情节严重的,可确定1倍以上5倍以下的赔偿数额,并将法定赔偿额从1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提高到1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2019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了《商标法》,加大对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惩罚力度,将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额由1倍以上3倍以下提高到1倍以上5倍以下,并将法定赔偿额上限从3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2019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杨涛18认为,停止侵害救济方式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规则,属于财产规则范畴,基于权利界定难度、谈判成本、交易障碍、要挟策略引发的讹诈风险以及社会公共福利减损等诸多因素的考量,若绝对化适用易引发“市场失灵”。因此,他建议当权利人的损害可通过金钱救济予以弥补,或者停止侵害的适用会导致当事人之间利益失衡或会影响社会公共利益时,法院可以判令侵权方不停止侵害,而以损害赔偿或补偿责任替代之。在侵权责任方面,杨立新19认为正在编纂的《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网络侵权责任规则,应该进一步扩大反通知权的范围,不仅平台内经营者享有,还应包含采取必要措施而受到损害的他人,以更好地保护民事主体的民事权益。司晓20将网络服务提供者知识产权注意义务的设定抽象为一个完整公式:“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注意义务=服务类型*行为类型*权利客体”,综合判断网络服务提供者知识产权注意义务高低,进而决定其所承担的民事责任。此外,杨鸿21建议通过修订《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增加相关措施,将过境、临时仓储、加工出口等不进入境内市场的特殊货物,纳入到海关执法的监管范围,并将其与一般进出口货物区分开,采取原则上不扣留的特殊知识产权海关措施,以实现知识产权保护与自贸区扩大开放两种价值间的平衡。04 知识产权全球治理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规则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而这几年美国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国优先”的外交政策,对原有的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核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形成猛烈冲击。中国作为国际贸易体系深度参与者和受益者,如何去推动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系朝着更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成为这两年来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WTO多边贸易谈判停滞,催生出大量的区域贸易协定,其中欧美所形成的自贸协定显著超出WTO水平并将深刻影响未来国际贸易的知识产权规则。如果我国要构建中国自贸协定知识产权规则范式,王衡和肖震宇22建议应以《TRIPS协定》为基础,推进相关规则在优先领域的形成与完善,对于一些超TRIPS规则,则需要考虑其是否会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同时要注意处理好法律移植与自主规则创新的关系。余成峰23通过分析印度知识产权自相矛盾的法律系统被“全球社会”接受的经验,指出法律全球化不是被动法律移植,而是一个商谈性的政治过程和法律过程,应该让不同的利益群体深度参与到国家法律设定和全球规则解释的博弈。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已从贸易领域延伸到投资领域。徐树24指出投资者将知识产权纳入“投资”范畴,通过投资待遇条款和投资者与国家间争端解决机制,挑战东道国的知识产权政策(措施)。虽然目前这类案件不多,但需要未雨绸缪,调整国际投资条约及改革其仲裁机制,明确投资条约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边界,维护东道国法律制度自主空间。何艳25则认为对涉公共利益知识产权投资争端而言,投资者与国家争端解决机制(ISDS机制)和WTO争端机制都不是投资者寻求救济的最佳路径。为了保证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的投资利益,建议结合目前ISDS机制所面临的问题,可以尝试建立专门的“一带一路”涉公共利益知识产权投资争端解决机构和机制。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导致各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联结日益密切,知识产权与国际私法这一交叉领域也愈加受到重视。阮开欣26指出全球化背景下,在知识产权的初始取得和继受取得过程中,基于在先关系的知识产权归属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权属普遍制的适用空间。而要解决权属普遍制和被请求保护国原则共存所导致的法律冲突,法院应当遵循被请求保护国对于本国知识产权归属规则享有最终决定权的准则,且反致规则的适用内含于被请求保护国原则的概念本身。除了涉外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判决项目”也一度是国际知识产权规则中的重要议题。海牙国际司法会议特别委员会在2017年11月形成了《承认和执行外国民商事判决公约》(草案)(简称为“草案”),其中有关知识产权的侵权和有效性等问题的外国法院判决纳入了承认与执行的可能范围,作为备选方案供各国进一步讨论。王迁27认为我国在知识产权法保护的客体数量、保护水平以及国民的知识产权意识等方面均处于劣势,承认和执行外国的知识产权侵权判决可能会导致国家之间的利益失衡,我国应力争在《承认和执行外国判决公约》(草案)中允许各国对知识产权侵权判决的承认和执行声明保留。参考文献1据统计范围为中国法学会“中国法学创新网”上的16种法学类期刊分别为:《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政法论坛》《清华法学》《环球法律评论》《法学》《法学家》《现代法学》《法律科学》《法学评论》《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商研究》《比较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政治与法律》。2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及各刊物官方网站,统计时间范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3吴汉东:《新时代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思想纲领与行动指南》,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4马一德:《中国知识产权治理四十年》,载《法学评论》,2019年底6期(总第218期)。5吴汉东:《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变迁的基本面向》,载《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8期。6曹文泽 王迁:《中国知识产权法制四十年:历程、特征与展望》,载《法学》,2018年第11期。7何鹏:《知识产权立法的法理解释——从功利主义到实用主义》,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19年第4期。9周泽夏:《知识产权法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基于<知识产权的经济结构>的讨论》,载《政法论坛》,2018年第4期。9冯晓青 周贺微:《公共领域视野下知识产权制度之正当性》,载《现代法学》,2019年5月第41卷第3期。10安雪梅:《指导性案例的法律续造及其限制——以知识产权指导性案例为视角》,载《政治与法律》,2018年第1期。11曹博:《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智力财产属性辨析》,载《比较法研究》,2019年第4期。12资琳:《数字时代知识产权与新兴权利的法理论证——“知识产权与相关权利的法理”学术研讨会暨“法理研究行动计划”第八次例会述评》,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19年第5期(总第149期)13曹新明:《我国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标准新设计》,载《现代法学》,2019年1月第41卷第1期。14吴汉东:《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市场价值分析:理论、规则与方法》,载《法学评论》,2018年第1期(总第207期)。15蒋舸:《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向传统损害赔偿方式的回归》,载《法商研究》,2019年第2期(总第190期)。16刘晓:《论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中侵权获利的分摊方法》,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17王利民:《论我国民法典中侵害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规则》,载《政治与法律》,2019年第8期。18杨涛:《论知识产权法中停止侵害救济方式的适用——以财产规则与责任规则为分析视角》,载《法商研究》,2018年第1期(总第183期)。19杨立新:《电子商务交易领域的知识产权侵权责任规则》,载《现代法学》,2019年3月第41卷第2期。20司晓:《网络服务提供者知识产权注意义务的设定》,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21杨鸿:《自贸试验区知识产权海关执法的特殊问题与制度完善》,载《环球法律评论》,2019年第2期。22 王衡 肖震宇:《比较视域下的中美欧自贸协定知识产权规则——兼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规则的发展》,载《法学》,2019年第2期。23余成峰:《全球化的笼中之鸟:解析印度知识产权悖论》,载《清华法学》,2019年第1期。24 徐树:《国际投资条约下知识产权保护的困境及其应对》,载《法学》,2019年第5期。25何艳:《涉公共利益知识产权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反思与重构》,载《环球法律评论》,2018年第4期。26 阮开欣:《涉外知识产权归属的法律适用》,载《法学研究》,2019年第5期。27王迁:《<承认和执行外国判决公约>(草案)中知识产权条款研究》,载《中外法学》,2018年第1期。(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知产力立场)

大主教

心中没有学科体系就敢写论文?

来源:女教授跟生活的死磕 作者:爬树鱼读博士,得写论文,对吧?天经地义的事儿啊。可是,有的同学——尤其是跨学科考博的同学,写出来的论文就特别像是本科生期末考试最后那道大题似的,中规中矩一点不出错可也一点灵气都没有。比如,让他写个“论机动车驾驶员的注意义务”,这位同学能把所有跟交通相关的法律法规搜集起来整理一遍,从上车前环绕车体一周到通过无红绿灯路口前瞭望再到盘山路要鸣笛通过……完了。你问他有啥见解?没有。更可怕的是,还有的同学拿到题目一点思路都没有,比如,让他研究一下国际法上产业政策的合法性(这个题目真的能写,但不容易),这位同学两手一摊:老师,我没思路!我搜过了三国法数据库,里头没这四个字!以上两类同学,如果没遇上个好导师,博士期间的论文很可能要废。不过,咱们还得多问一句:这个现象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为啥有的同学拿到一个题目就文思泉涌下笔千言,而有的同学就想不出来?当然,这可能与个人天赋有关,有的人就是不擅长从事任何创造性劳动。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位同学,很可能心中没有个完整的学科体系,拿到一个题目,没法把这个题目放到适当的位置去总体思考。举个例子,上面那个“机动车驾驶员的注意义务”,如果你拿着这个题目去问驾校师傅,他能怎么回答?这位师傅估计心中瞬间冒出来无数科目三考点,对吧?那么,如果你拿着题目去问你的刑法老师呢?他会习惯地把题目扔进刑法分则的N个罪名当中去分析,然后告诉你,驾驶员违反了什么义务构成交通肇事罪,违反了什么义务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果你题目去问你的民法老师呢?你很可能会听到“合理人”标准啊。对,以上三种问题分析方式,其实都是“体系性思考”的方式。即,拿到一个题目,先去跟你头脑当中的学科知识体系套个近乎,看看这个题目究竟属于学科知识树的哪一枝;然后,先从那一枝开始分析,逐渐延伸至相邻的法律关系,比较异同;再延伸至异国同类法律,进行比较法研究。最后,列提纲,写作。这样的论文,才不空洞,也不流于就事论事。而很多博士生,尤其是跨专业考进来的博士生,缺的未必是对那个小问题的了解,而是,对整体知识树的建构。这个知识树,甚至不限于本二级学科的知识。举个例子,哪位研究国际法的敢说自己一点不懂民法呢?因此,对于写不出论文的博士生同学,我给出的建议,往往并不是对“某个小问题”去认真研读,而是找出那个小问题所在的更广阔的的学科背景,建议这位同学先完善整体知识结构。正如某人脚痛,真实原因很可能是尿酸过高引发的痛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无助于这位同学的学术发展。正如眼科医生在本科阶段同样要内外妇儿全学个遍,只有成体系的知识,才能支持持续的学术产出。因此,磨刀不误砍柴工,感觉“提起笔就不知道写啥”的同学,请务必去找你的导师,请他给你推荐些书目,把学科基础打牢喽。以及,某些读了博士却被导师揪去听本科生课程的同学们也请不要认为导师小看你了,没准,这也是你导师在变相帮你种好知识树哦。

杨简

论证性是学术论文的言说手段

在学术论文写作中,论证是以已知为真的判断去确定另一个判断的真实性的思维过程。任何论证都由论点、论据和论证三个要素构成,如果没有论证性,那么就不可能成为学术论文。在赛恩斯编译看来,撰写学术论文,其论证性必须依靠逻辑思维,如果没有科学头脑,就写不出科学论文。所谓科学头脑,也就是逻辑的头脑。运用逻辑思维写作的学术论文,一般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它的理论性体现在概念、判断等组成的推理体系上,也体现在论证过程的各种表达形态上。如果没有深透的论证过程,就不会有理论性;唯有通过渗透的论证,学术论文才有可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运用逻辑思维的学术论文的论证性,有三个突出体现:一是体现为研究论证过程的逻辑性或科学性,研究中的科学性,就是先用归纳,再用演绎,要从大量具体的材料去归纳,从个别到一般,以归纳为基础,再作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而且对结论还要多设疑问,反复思考论证;二是论证推理体现出严密性,推理的严密主要是指论证的严密逻辑性,在论证上要求学术论文作者具有较娴熟的论证能力,论据与论点有机联系而无懈可击,假想推断要有严密的逻辑性;三是结论必须经得起逻辑论证推敲,学术论文除了思维的理论性和结论的理论性外,它还必须对结论展开逻辑的精密的论证,以达到无懈可击、不容置辩的说服力。基于逻辑思维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引证法、分析法、例证法和比较法等。所谓引证法是引已被实践证明的科学原理、定义、定律、众人皆知的常理,以及经典作家、名人名言等作论据来直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引证法常用直接证明、诠释证明、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引申推理等逻辑思维方式。分析法,是将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对所包含的事理进行分析,揭示其内在的结构与本质及其逻辑联系,使论点得到证明和深化的论证方法。例证法是以客观事实、实验结果、统计结果、照片图表等作为论据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属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过程,它是由个别(论据)到一般(论点)的逻辑推理过程。比较法就是俗称“货比货”的方法,即运用与论题同类、相似、相近或相对的事物或观点作论据,通过比较说理,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比较法通常运用的逻辑思维有求异思维、求同思维和推理思维。学术论文的论证也不是语言和材料越繁杂越好,同样存在个度即“论证度”的问题,这也是论证要符合得体性的问题,诚然,论证的得体性离不开论题的正确、论据的客观。学术论文论证的得体与一般实用文书语言的得体性不同。实用文书语言的得体性指的是要适应相应的语言环境,是根据行文目的、内容、对象,恰当地使用语言的策略。而实用文书语言的得体性需做到符合三个要求:一是语言适应文种;二是语言要适应受文对象;三是语言适应特定的场合。学术论文的论证过程总体来说是一个自圆其说已有观点的过程,但不排除在论证过程之中也有新观点催化。不过,在论证过程中催化的新观点,也必须通过相应的论证才有可能成立。值得一提的是,有的自然科学学术论文提出的科学预测、科学猜想,在论文中只能以数理逻辑、数理推论的方式而证明;有的则需要依据新设计的科学实验或待出现的自然现象而检验,如此的“结论”通常被称为科学预言。

胡杨人

一位青椒的自述:这是最实用、最全面的论文写作经验!

笔者先依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将论文的写作分为四大类,这四大类的写作训练是循序渐进的。分类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各位大家提供一定的写作思路,以免自己费了很大力气,却写了自己水平达不到的论文,最后被退稿受挫的局面。这四大类论文分别为:1、书评类论文很多人认为书评很好写,且价值不大。其实不然。若想写好一篇书评并不容易。因为书评不仅要告知读者该书的主要内容,还要进行精到的点评。若只有“书”,而没有“评”,那“书评”二字便名不副实了。而且,“评”在这里要比“书”更为重要。通过训练,提高自己“评”的能力,那么在写研究综述时,便不会被老师批评“你的综述只是在堆砌材料”。至于如何写好书评,这里不展开说了。但一定要明确,书评其实并不简单,知网有许多这方面的写作指导,可自行学习。2、研究综述类论文在经过书评的训练之后,便可以进行研究综述类论文的写作了。综述,又叫“述评”。也就是说,综述主要由“述”和“评”两部分构成。读到这,应该了解笔者为何主张先练习书评了吧。当然,也可以跳过书评,直接进入综述类的写作。因为书评与述评的写作思路是一致的,只不过前者相对简单一些。为何一定要练习写研究综述呢?因为这涉及到之后论文选题的成功与否。众所周知,若自己选择的论题已经有人做了,而且做得很全面、很透彻了,那你再做就没有任何意义与价值了。所以,任何一篇学术论文都应该先将研究现状调查清楚,通过研究综述的撰写,便可知道某个课题被别人研究了多少,又是从什么角度进行研究的,还存在哪些不足,而通过梳理文献,找出不足,这就为自己的研究找到了一个较好的选题。因此,练习研究综述的意义重大:一是锻炼搜索文献的能力。论文的写作首先就要全面占有材料,若查阅的材料不全,有较大的遗漏,那么你的研究也就很难有所突破;二是锻炼梳理与分析材料的能力。述评中的“述”,并不是把所有的文献资料堆在一起,而是要将这些材料,分类、对比有规律地“述”;三是锻炼思辨能力。因为在“评”的过程中,要对他人的论文进行思考,思考其论文好在什么地方,更重要的是看到其不足之处。当找到不足之处,就可以在前人基础上,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可见,综述是初学者首要且必须练习的项目。3、原因考证类论文在学会写研究综述之后,便可尝试着写原因考证类的文章。这类文章可以说只要下足文献调查的功夫,就可以写出一篇质量还可以的论文。原因类论文,其关键之处在于找出几个角度来论证这个问题。那如何选择角度呢?思考的时候,大体可分为“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如“唐诗三百首为什么不收李贺诗?”笔者通过其选诗标准、作者的文学观念(内因)以及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外因)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思考,最终撰写成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如何去找到这种原因类的论文呢?这就需要大家在平时看书的时候,敢于质疑权威,勤于思考,读书贵在疑,做学问更是如此,若人云亦云,那么读书之后自己又有什么收获呢?因此,在读书或者看论文时,凡是没有定论的东西,即使学术大家写的,也要问一下为什么,也要反驳他。如著名古典文学家孙次舟曾指出“屈原是文学弄臣”(即同性恋),那自己就“故意”和他观点相反,认为“屈原并不是文学弄臣”,然后再找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者一一破解孙先生的论据。质疑,不在于观点正确与否,更不在于高深与否,幼稚与否,而重在“疑”了,随着自己不断的积累,做学问的基本素养便逐渐形成了。日后,也不必为自己找不到论题写而发愁了。所以,原因类的论文亦是平时训练的基础,它锻炼了你质疑与思考问题的能力。考证类的文章,关键在于考证的方法和视角。如何寻找这些方法和视角,是很多学生最头痛的问题。这里可以教给大家最实用的方法:移植法。笔者曾读河南大学郭宝军的《宋代文选学研究》一书,起初仅是为了了解《文选》在宋代的传播状况,最后写篇书评,但结果发现是书考证的手法十分值得借鉴。因此,在写完书评后,笔者将其考证的手法移植到楚辞学方面,撰写了《宋代楚辞传播地域考》一文。是文首先利用《宋志》调查了当时行政区域分布的状况,次再查阅与《楚辞》相关的文献,考证了《楚辞》在当时各个行政区域的流传情况,结果发现,《楚辞》传播的接受主体大部分在南方。这就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为什么没有在北方传播呢?所以,接下来笔者就找到几个证据,来解释这个现象。这篇论文即将考证类与原因类结合起来了。总之,在学会写综述之后,便可以多写几篇原因考证类的文章,以此来锻炼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4、理论类论文在上述论文类型练习差不多的时候,便可尝试写理论类的文章。这类文章可以说是层次较高的了,也是相对难写的了。很多人一上来就写这类文章,结果发现自己无非是在重复别人说过的观点,别人说过的话。因为自己并未有足够的知识支撑,自然说不出来,说不出来就只能照搬照抄。因此,不要在自己知识不足的情况下写这类文章。如自己从来不具备宋明理学的知识,甚至没有搞清楚何为“理学”,而上来就要探讨朱熹的理学思想,不用想也会知道结果是什么。大家可以拿自己的文章与《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核心期刊的文章比较一下,就会只有一种感觉:自己写得太浅显了,考虑的问题没有深度,论证亦不够严谨。这也是笔者为何不主张刚入门径的同学上来就写这类文章的原因之一。上面谈到了四大类论文,为各位提供了写作的思路与训练的步骤,接下来就需要明确一篇“小论文”撰写的步骤与方法。1、选题与研究现状的调查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便是选题。只有撰写的论文有一定理论价值或社会价值,你的论文才会被刊用。很多人并不注重论文的选题,随意找到一个题目,上知网随意搜索一下,感觉没有多少人研究,便开始下笔去写。但如果选题的意义不大,即使论文写得再规范,语言写得再漂亮,论证得再严谨,亦是徒劳。可以说,选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发表论文的级别。那么选题如何才能有价值、有意义呢?主要在于两个字:创新。那如何创新呢?基于此,可将选题分为三大类型:(1)旧题新说。这一类是比较多的。所谓“旧题新说”,就是虽然选题较旧,但你的观点与前人相左或不同。相左比较简单,就是别人说1+1=2,你非说1+1不等于2,然后找到证据证明1+1为什么不等于2。因为观点完全相反,所以题目虽旧,但观点却新,即等于创新,你的论文也就具备了一定的价值。如很多学者认为“唐代是楚辞学的衰落期”,但你要与这些观点相左,认为“唐代的楚辞学并不落没”。因此,大家在读他人论文或书籍时,一定要敢于质疑,一定要多与他人“相反”。只要没有定论的东西,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找到相反的观点时,剩下的就是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是对的即可。与观点相左比较,观点不同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观点相左,是已经有现成的观点了,将其完全反过来即可。但是观点不同,需要自己提出一种全新的观点。那如何做到“不同”呢?这就要求研究的视角和研究的方法不同。研究的视角是指研究者主体意识介入研究客体的途径。任何文章都有自己的角度,由于角度的不同,同一研究对象可能呈现不同的风貌。如有人从儒家角度研究《西游记》,有人从道教角度研究《西游记》,有人从佛教角度研究《西游记》,还有的人从“三教合一”的角度研究《西游记》,由于视角的不同,所得出的观点自然不同。再者,研究的方法不同,其结论亦不会相同。论文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大致有:文献研究法、比较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个案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功能分析法、数量研究法、统计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思维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同时使用,如利用比较法,可以将《文选》中的某一文体与《文心雕龙》中的某一文体对比研究,这样得出观点自然是新的,但比较的对象一定要有关联性才行。再如通过跨学科法,可从美学角度研究《西游记》,亦可以从文学角度研究,更可以将多种学科的方法交叉起来研究。(2)旧题补说。相较第一类,这一类的论文并不多见。所谓“旧题补说”,是指赞同旧题的观点,但之前的论证并不完整充分,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补充完善。如旧说认为清代学者江藩卒于道光十年,但由于前人的论据多是推测之语,故可作一补正来将此说完善。这便是典型的“旧题补说”。其实,这类论文虽在观点上没有任何创新之处,但是由于“补”的成分是“新”的,且让旧说更为可靠,更有说服力,所以此类论文亦具有一定的价值。如果补充得好,没有创新,胜似创新。(3)新题新说。可以说,想找到一个别人一点都没有研究的课题,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如果找到,那么无论你的观点和研究方法是什么,都属于创新。不过,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别人没有研究过的并不代表一定就有价值。也许正是因为没什么价值,所以才没人研究。当自己找到一个别人没有研究过的课题时,要问自己一句,研究这个有什么学术意义。上述是如何选题,但在这个过程中,还必须对研究现状做一番彻底的调查,这样才能知道哪些论题属于旧题,该旧题研究到了什么程度,又从什么视角研究的,还存在哪些不足;才能分辨出哪些论题属于新题。注意的是在调查研究现状时,千万不要直接将文章题目直接复制到知网上去查询,因为这样调查出来的文献一定不是全的。因为有的文章或许根本就没用你这个题目,而是以隐晦的标题出现,又或者别人的论文只是研究了你要研究课题的一小部分。那么正确的检索方法是什么呢?即不断变化关键词,范围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且需要二次检索。如写《西游记》中的道教哲学思想,可以先在知网上搜“《西游记》 思想”,次搜“《西游记》道教思想”,再搜“《西游记》 道教哲学思想”。再上百度搜索一下(因为有写论文并不录入知网)。在将其搜索殆尽时,其实文献并没有收集全,这个时候可以看看各个论文中的参考文献,这时会发现还有很多文献,包括著作,因为关键词以及题目等因素的影响而未被发现。最后,通读搜索的文献,很可能会发现你探讨的课题还可以分成几个“小块”,那么就需要按照这些“小块”进行二次文献的搜索。如在读完《西游记》中的道教思想方面的论文后,会发现其思想可以细分为神仙观、宇宙观、伦理观等,这个时候就需要分别检索神仙观、宇宙观以及伦理观。在这里可以看出,有些人是直接研究《西游记》中的道教思想,但有些人却之研究其中的一小部分,这样就造成了关键词的不同,所以在检索时才会遗漏。只有这样反复的进行检索,才能将文献搜集全,才能避免与前人的研究相重复。2、引言部分引言得主要内容就是交代研究的背景、现状、研究问题、研究方法(视角)、研究意义。一般而言,引文字数在200-500字之间,但也不必拘泥于这个字数,只要把该交代的交代清楚就行了,有的文章几句话就可以交代清楚,有的则需要更多笔墨才行。3、主体论证部分主体部分,一般就是选择几个角度,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这部分没办法详细展开说明,只能简要说明一下需要注意的事情。(1)每个角度都拟个小标题。如笔者的论文《六艺略命名考》,分三个角度来探讨,分别是:一、“六艺”的词义发展;二、“六艺”与《论语》、《孝经》的关系;三、“六艺”与“六经”的关系。通过这三个角度的探讨,便可自圆其说。这三点最好要有逻辑上的递进关系,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进行论证。若有的文章实在没有办法拟出小标题,或者拟出的小标题过长时,就可以不用拟标题,直接按照一、二、三分条论证(不推荐学生和青椒使用这种方法)。此外,孤证不立论,所以找到的论据越多越好,这样论证才会严谨。(2)论证要有逻辑性。这是主体部分最为重要的一点。很多人在写论文时,往往前言不搭后语,有着明显复制、粘贴、拼凑的痕迹。这表明作者在论证时,没有进行构思,只是写一点粘贴一点,最终导致论文读完前句,感觉还没论证完,下一句就说了与其不相干的话。那么论证如何才能有逻辑性呢?首先,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小论点是什么,然后在论证的时候,需要找到相关的书证,最后对书证进行解释,进而说明这个小论点。在句与句之间,有逻辑关系的要用一些关系连词。一般在论证时,往往是小论点+书证+解释。有的人写论文,上来就是书证,再提出论点,且这个论点与书证的关系并不大,然后又直接说了下一句与其不相关的话,其模式变为:“书证+小论点+不相关的话”,这就导致读者并不知道作者要说明什么,逻辑变得十分混乱。此外,在大部分情况下,是需要对书证进行解释的。很多人在论证问题时,往往就是小论点+书证;小论点+书证;小论点+书证 ……,一直是这个模式进行下去,所以老师经常会说你的论证很单薄,不够深入。引书证的目的在于说明论点,但有些书证并不易读者理解,或者说得很隐晦,这就需要作者对其进行详细地解释,进而使这个小论点的论证更加充分。如果全都不解释,那这样的“论文”不就谁都可以了写了吗? (3)防止“文不对题”。有的人在写论文时,往往大论点是在讲这一问题,但后面的论证重点并不在此,只是少有论及,这就属于“跑题”了。其实,这种感觉我们都曾经历过,那就是高中语文作文。往往是写到一半,才发现自己写的与主题不太相关,然后在后面极力地往主题上靠,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显得生硬,逻辑性差。在论文中,尤其是理论类的论文,更是常见。所以,自己在写完论文时,一定要再通读一遍,然后反问自己,写的问题是什么,论据是什么,结论是什么。通过这三问,相信便不会“跑题”了。4、结语或结论部分在主体部分过后,论文会以结语或结论的字样收尾。但很多论文没有结尾,又或者结尾另起一段,用“综而言之”之类的语词,进行简短的叙述(如《文学遗产》上的很多文章都是这种,但不推荐这种结语)。在用结语、结论字样收尾时,要分清楚这两个名词的概念。“结论”:主要是客观地表达重要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所提示的原理及期普遍性,语气表达的客观性较强。“结语”:内容较宽泛,是对全文的总结性、概括性表述或进一步说明书。如再次点明论题,概括本文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指出本研究之不足或局限性,提出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或指明研究方向,阐明论题及研究结果的价值、意义和应用前景,对有关建议及相关内容作补充说明。限语气表达的客观性较“结论”弱,主观性较强。因此,一般文科类论文常用“结语”二字结尾,理工科类论文常用“结论”二字结尾。但不是说一定要严格区分二者,现在很多论文的结语和结论没有明显的区别。5、参考文献部分很多人不重视参考文献这部分,殊不知审稿的编辑最开始便会看你论文的标题、摘要以及参考文献。为什么一定要先看参考文献呢?因为当研究某一课题时,若连一些最基本的有代表性的权威论文或著作都没有参考到,不用想,你论证的内容也不会好到哪去。而且,编辑最不喜欢格式不符合学术规范的稿子,若连最起码的格式问题都做不到,何谈学术研究呢?下面挑几点最常见的问题加以说明:(1)参考文献与注释的概念与区别。参考文献,说得简单些,就是你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都看了谁的文章。你也许不会引用其中的话,但是你是受这些论文的启发才有的灵感。说白了,重在“参考”二字。放在论文结尾,用序号[1]、[2]、[3]顺次排列。注释是指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或直接引用的文字,包括尾注和脚注。尾注一般位于文档的末尾,序号用①、②、③顺次排列;脚注一般位于每一页面的底部,序号用①、②、③标识,但是每页需要重新排序。(2)小论文中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处理方法。小论文的写作毕竟不同于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必须有参考文献与注释,而小论文由于发表在期刊上,编辑会考虑到版面等因素,因此往往要求将注释变为参考文献的形式,一律放到论文结尾,统一以参考文献的规范去写。当然,因为注释不仅仅是引用原文,当必须对某一问题进行补充说明时,即使在小论文中还是需要用脚注的。(3)小论文中多次引用同一参考文献的处理方法。有时候会多次引用同一篇文献,这该如何处理呢?据笔者投稿的经验,期刊一般青睐于这种方式:凡是多次引用同一篇文章或著作的时候,在参考文献中不必标注页码,而是在参考处,以“[3] (p480)”上角标的形式标注。若只引用一次,则在原文中只标注序号,不标注页码,但需要在参考文献中加页码。(4)参考文献的数量。一般来讲,期刊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不宜太少。太少,证明作者并未很好地调查研究现状。处于青椒阶段的我们,更是应该多多参考他人的研究成果,否则就会出现“闭门造车”的状况。6、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部分摘要是论文最为精要的部分,很多人并不会写摘要,大多数情况就是从正文中随便摘抄几句,而且还经常会犯些语言表述方面的错误。下面挑几条最为重要的点加以说明:(1)内容主要包括:研究了什么、怎么研究的(研究的方法/视角)、研究的结论、研究的价值/意义等(“意义”这部分不推荐写,有夸大自己论文价值的嫌疑,容易引起部分编辑反感)(2)小论文摘要的字数:一般在200~300字之间,但这个字数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规定,而是由文章的需要所决定,但也不宜过多。(3)摘要避免的字眼:不要出现“我”、“本文”、“笔者”、“不揣简陋”、“才疏学浅”等主观、口语和谦虚的字词。这是大部分人最常犯的错误。其实,不仅是摘要,整个论文中尽量不要出现这些字眼。有很多人会在引言中写自己才疏学浅之类谦虚的话,实际上是不适宜的。(4)摘要不能介绍常识:不要在摘要中写类似于“李白,字太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文心雕龙》是梁刘勰的代表作”等常识,而是应该开门见山,直接交代研究的背景、内容、角度/方法和意义。摘要写过之后,还要挑选关键词。关键词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让别人能够在相应的知识系统中快速定位到你的文章,查阅到你的文章。关键词如何挑选?一般是从论文的标题、摘要、层次标题和正文的重要段落中抽出与主题概念一致的词和词组。最后,中文的摘要和关键词都写完之后,还要将其翻译成英文,附在论文的结尾。很多期刊是要求有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的,所以为了更加符合各个期刊的学术规范,应将这部分附上。那如何翻译呢?一般的方法是先将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放到谷歌翻译中,一定是谷歌翻译,而不能用有道翻译、百度翻译等。但谷歌翻译并不代表翻译出来的就是正确的,只是相对其他翻译器来说,较为准确。因此,谷歌翻译完,还要依靠自己的语法知识重新将语句进行调整,做到没有任何语法错误。此外,有些专有名词或汉语较为隐晦的词语,谷歌翻译得并不适当,这个时候需要去知网查阅与之相关的论文,尤其以硕博论文为主,看看别人的论文是如何写的。7、找老师或他人进行修改初稿在写完之后,一定要找自己的导师进行修改。一般导师会以批注与评语的方式,对学生论文中的标点、语言、观点、结构等进行修改。为何一定要找导师修改呢?这是一个语言、思维锤炼的过程。很多人在初写论文时,会发现自己写的都是白话,一点学术味道也没有。这是个十分正常的现象,也是每位初入门径的人必经之路。笔者也是从这一路走来,感触较深。最初,论文的语言特别浅白,经常会出现“我认为”、“的、地、得不分”、“病句较多”等问题,但每一篇小论文笔者都会发给导师,导师亦耐心对其进行如上修改。笔者在收到老师的批改稿之后,并没有直接复制老师改过的地方,而是一点一点地对照原文,找到自己语言、标点等不足之处,然后在原文中重新修改。而且,并不是改过一遍就可以了,而是反复修改,反复发给导师,直到导师觉得文章还可以,才进行发表。这个过程虽然看似麻烦,但却十分有效。经过几次这样的训练,笔者发现自己的语言表述能力逐渐提高,逻辑思维亦不断增强。如果自己的导师没有时间,那也可以找上届在这方面有心得的师兄师姐修改。8、论文发表在论文经过反复修改之后,便可以投稿了。很多人最开始写文章时,其目的就是为了投稿,但当自己投稿的时候,会发现在长时间的等待中,收到了退稿通知,甚至没有通知,这个时候自己会备受打击。其实,仔细想想,如果论文在写的时候,就下足功夫,不着急发表,反复修改,根本就不用愁稿子没有期刊录用。虽然论文经过笔者上述的修改步骤,看似繁琐,花费的时间较长,但如果稿子优秀,在投出去之后,用不上一个礼拜就可以得到用稿通知(快的就两三天)。实际上,上述论文撰写花费的时间要比你经过耐心等待最后被退稿的时间少得多。虽说只要认真对待论文的撰写,最后发表是相对容易的,但在投稿方面仍需具备一定的知识与经验:(1)投稿渠道:去万维书刊网(比较常用)或者知网,找到学报的官方邮箱,然后用qq邮箱以发附件的方式发送对方邮箱就可以了。但由于稿件的数量过多,因此为了方便管理稿件,很多期刊已经开始采用编辑部官网的方式让作者投稿。投稿人需要在官网上进行注册,然后上传自己的稿件,并可以随时看自己论文的审阅状态。(2)审稿流程:各个期刊都有自己的审稿流程,而且笔者也未深入了解过这方面,因此只能简略谈一下各个期刊通用的原则。目前,多数期刊都采用国外学术界通行的“三审制”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三审制”即责任编辑初审、专家复审和主编终审的审稿制度。“双向匿名审稿制”即就是由期刊编辑部将稿件隐去作者姓名、职任、服务机构、通讯地址等个人资讯,行文中亦尽量注意避免可能透露作者身份的词语,然后送交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审稿、评价、修订。这样可以保证专家审稿的公正性、客观性。(3)投稿须知:投稿前一定要看各个期刊的投稿要求,非核心期刊要求字数5000-8000左右,核心期刊一般在10000左右。而且每个期刊的特色不一致,如写管子类的文章可以往管子特色栏目的期刊投。简言之,投其所好,可以更快速地见刊。投稿后,要勤和编辑沟通。很多人在投稿之后,便不再理会,其实这样并不好。多与编辑沟通,可以增加你用稿与见刊的速度,同时也会得到一些中肯的意见。更重要的是,通过沟通,你可以零距离接触编辑,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编辑喜欢什么类型的文章,审稿的流程又是怎样的。还需注意的是,受到用稿通知之后,不要直接去给编辑社邮钱,这样很容易被骗,应当打其官方电话进行核实,千万不要按照用稿通知单的电话去打而是要去万维或者知网上去查官方电话。正规的学术期刊,一般都是去邮局汇款,地址都是所投学报的编辑部,很少直接打入对方银行卡中(但也有例外,如绥化学院学报)。版面费各个期刊不同,本科学报一般在500-1000之间,超过这个数额尽量不要发了,要么期刊质量不好,要么是骗人的。来源:学术志(ID:xueshu001),作者投稿作者:老实人 编辑:学妹

鬼作秀

关于论文写作的进阶之道

古人云,文无定法。绝不是说写文章可以不讲究方法。撰写学位论文,尤其如此。学位论文写作方法,既不复杂,也不难懂。关键在用实例示范。第1则:题选定与题目设计一、引言(一)关于学术论文的一般理论1、学术论文是用来表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文体学术论文的上位概念是论文(议论文)。论文与其他文体如记叙文、抒情文的区别在“论”,即:论述、论证、论说。论文,以是否具有学术性为标准,可以分为:学术论文与非学术论文。非学术论文,指一般报刊杂志上的论文,例如:社论、评论、短论、时评、评论员文章等。学术论文,包括学术报刊上的学术论文、专题研究论文(长篇专题研究论文即所谓专著)、学位论文,是用来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文体。2、学术论文的大致分类学术论文可分为:一般学术论文;研究性学术论文。一般学术论文,指学术刊物上的学术论文,一般篇幅较短;研究性学术论文,包括:长篇专题研究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3、研究性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即是学术研究过程社会科学研究,尤其法学研究,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法律、法学著作、判例等文本,属于文本研究。即使所谓法社会学研究,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最终也要归结为文本研究。(二)学位论文的七要素1、选题2、资料3、结构4、方法5、见解6、文章7、社会责任二、学位论文的选题(一)选题的意义1、选题,是学术论文写作的开始,实际上就是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研究方向的过程,是极为重要的一步;2、选题,是科学研究能力之一;3、博士、硕士论文的选题,是决定论文是否成功的关键。(二)课题选定课题选定的四项要求:1、有学术性、理论性2、有实践性、针对性3、有充足的资料4、能够扬长避短(三)题目设计其一,题目设计的四项要求:第一项要求:题目要新颖第二项要求:题目与内容相符第三项要求:题目大小适当第四项要求:能够扬长避短其二,题目的两种基本结构形式第一种结构形式:“关于”+“宾语”+“的”+“研究”第二种结构形式:“论”+“宾语”须特别注意:“宾语”必须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第一种结构形式:“关于”+“宾语”+“的”+“研究”举例:关于抵押权制度的研究其简体形式:“宾语”+“研究”举例:抵押权制度研究其变体形式:“宾语”+“的”+“研究方法”举例1:信托制度的比较研究举例2:知识产权的经济分析第二种结构形式:“论”+“宾语”举例:论抵押权制度其变体形式:“宾语”+“论”举例:抵押权制度论其三,题目设计的规则学位论文题目设计的三项规则:第一项规则:题目必须是动宾结构的短语,不能是句子第二项规则:题目只确定研究对象,不表达作者观点第三项规则:题目应力求明确、简短,忌冗长结合以上题目设计的要求和规则,举一些不适当的题目设计的实例:实例1:博士论文题目:论宪法是安邦治国的总章程其四,关于副题的运用有的学位论文或者专题研究论文设有副题。运用副题,就需要理解为什么要运用副题,副题有什么作用?博士论文运用副题较常见,硕士论文运用副题较少见,但也不是没有。第2则:学位论文的结构三、学位论文的结构答辩委员会成员或委员会外的专家对硕士、博士论文作鉴定、写评语,有一个内容是就论文结构表态。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要求结构合理。肯定的评语是:本文结构合理、逻辑严谨、层次清晰。什么叫“结构合理”?结构合理就是指论文的“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这就要求了解论文的一般结构,这里注重讲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的结构。学术论文的结构:目录序言导论本论结论参考文献目录后记上述结构中,导论、本论、结论三部分构成论文的本体;目录、序言、参考文献目录和后记,是附属部分。最重要的当然是本体。一篇完整的学位论文,其本体由导论、本论、结论三部分构成。有没有特殊的,有特殊的,所谓特殊,无非是在一般结构基础上省略了其中的某个部分,或者省略结论,或者省略导论,但无论如何不能省略本论。如果以重要性为标准进行划分,则导论和结论属于组成部分,本论属于本质部分。例如一个人,头和躯干是本质部分,四肢是组成部分。没有手臂,甚至手脚都没有,不影响人这个事物的存在,仍然是人;但没有头和躯干,光有四肢就不成其为人。同理,省略了导论、结论,不影响学术论文的本质,但学术论文的完整性大大受到损害,专家作鉴定会写上一句:结构不完整。当然,学术论文不可能没有本论,假设没有本论,就不成其为学术论文。可见,本论部分特别重要,答辩委员会成员评价学位论文结构合理不合理,注重的是本论部分。下面对各部分作简要说明:(一)导论导论起什么作用?导论的作用在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读者拿到一篇学术论文,通常好多万字、二三十万字,是否值得花费宝贵的时间,光看题目还难以判断,总是首先读导论,希望从导论的内容判断本文是否有阅读价值,是否值得花费时间阅读。导论的内容,通常是交待课题,本文究竟要研究一个什么课题,这个课题的产生背景,说明作者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它有什么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如果是博士论文,通常还要交待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交待论文的大体结构。(二)结论学术论文应当有结论,是学术研究的规律性决定的。学术研究是一个过程,有其始端和终端。导论是始端,结论是终端。结论表明一项科学研究的结束。同时,一项研究当有其研究结果。最终得到一个什么研究结果,应当在结论部分作出概括。如果还有遗留问题没有解决,也应在结论部分指出。从学位论文答辩的角度讲,论文要经专家鉴定,写出评语。答辩委员会成员也要审读论文,写出评语。考虑到一篇博士学位论文通常二十多万字,甚至三十多万字,专家教授通常不可能一口气读完。总是读几页,放下了,又读几页,有什么事情又放下了。经过好多次才断续读完,读到末尾,前面的内容已经模糊、记不清了。不可否认,有的评定人因时间关系不可能读完全文,阅读了导论部分,翻阅、选读几个章节,然后就写评语。如果有一个结论,概括本文的研究结果、作者的基本学术见解、本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对于审定人作出总的评价有莫大的帮助。这对于论文最后能否通过答辩,有极重大的意义。切不可掉以轻心!(三)本论本论是一篇学位论文的本质部分,没有本论就不成其为一篇论文。就象没有头和躯干不能成其为人一样。本论的内容是研究过程的反映,应当写什么,自然不用我在这里说。这里只是介绍本论部分的结构安排。评价一篇论文的结构是否合理,主要是针对本论部分的结构是否合理。本论部分的结构——大体上有五种:总分结构三分结构四分结构编章结构章节结构第3则:资料、见解、文章与社会责任关于学位论文的写作方法,前面讲到,一篇学位论文包含以下要素:“选题”;“资料”;“结构”;“方法”;“见解”;“文章”;“社会责任”。称为学位论文的“七要素”。其中,选题和结构,前两次讲座已经讲过。今天讲另外四个要素:“资料”;“见解”;“文章”和“社会责任”。还有一个要素,即“方法”,留待以后再讲。四、学位论文的资料社会科学研究,尤其法学研究,主要是文本研究。文本,在这里表现为各种资料,首先是法律文本,即各种立法文件,法律法规;其次是司法文本,包括最高法院发布的解释性文件和判例;当然还有法学文本,著作、论文。所谓法学研究,主要就是对这些文本作研究。可见,资料是研究的前提条件,没有资料,资料不足,怎么能够得出高水准的研究成果,怎么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因此,谈选题时,要求考虑是否有可能获得充足的资料。我们的学位论文在专家审定、写评语时,有一项评审内容就是资料是否丰富、翔实。可见,资料不仅是研究的前提条件,也是学术论文的一个要素。(一)第一项要求:有充足、翔实的资料、新的资料“充足”是指数量,资料的数量丰富,可以减少研究结果的片面性。“翔实”是指真实性和直接性,资料虽多,但不真实,错误百出,或者都是接间资料,并且翻译、转述不准确,怎么能够保障研究结果的正确性?还有资料的“新旧”问题。现在常见的问题之一:资料贫乏常见问题之二:是资料陈旧常见问题之三: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没有外文资料(二)第二项要求:注明所引用资料的出处这就是注释,可采脚注或尾注。为什么要求注明出处?首先,是为了增强论文的说服力,告诉读者本文不是凭空产生,不是玄想的结果,而是科学研究的结果,是有根有据的、扎扎实实的进行科学研究的成果。使读者产生信任感。没有注解,尽管文中的道理讲得头头是道,妙笔生花,但读者不信任。其次,是学风问题。所谓实事求是的学风,所谓严谨的学风,要求在论文中注明所引用前人、别人的理论观点,哪些观点是别人的,哪些观点是你的,哪些理论是前人的成就,哪些问题上你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如果没有注释,似乎全是你自己思考的结果,且不论这种结果是否值得信任,这种做法就有剥夺别人的劳动成果、贪天之功为己有的嫌疑。最后,是法律问题,涉及著作权法,如果不注明出处,将构成侵权行为。现在著作中抄袭的现象很严重,将别人的文章大段大段的抄入,不注明出处,近年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严重存在。(三)第三项要求:有参考文献目录五、学术见解(一)学术见解的意义学术论文要素之一的学术见解,指作者自己的思想、主张、观点。答辩委员会或评定人评价一篇学位论文,一个重要内容是,作者是否有创造性的学术见解。学术见解区分为:一般学术见解;基本学术见解。所谓一般学术见解,是指论文中所涉及的各种不同观点、不同主张、不同学说,作者所作取舍和表态,作者自己所赞同、所采取、所提出的观点、主张、学说。所谓基本学术见解,是指一篇学术论文所表达的作者的基本思想,平常称为主题思想。(二)如何表述一般学术见解?大致有四种方法:第一种:采通说通说、多数说,指多数学者所赞同的观点、主张,自有其相当的真理性和说服力。作者表示赞同通说,在方法上应当先列举不同的学说,指出其中某一种学说是通说,作者赞同之,即可。无须陈述什么理由。第二种:从新说事物有新旧之别,新事物较之旧事物,一般说来有其合理性。学术观点也是如此,新说相对于旧说,一般说来有其合理性和说服力。作者在论文中列举不同学说之后,仅指出何者为新说,何者为旧说,表明作者赞同新说即可。也无须陈述什么理由。第三种:择善而从作者在列举不同学说之后,还须依次列举各说的根据和理由,然后对各种学说进行评说,指出各说的优点与缺点,最后采纳其中最优者。采用这种方式表述自己的学术见解,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博的知识,还要具有相当的思辨能力。这种方式表述的学术见解,区别于采通说、从新说的随大流、人云亦云,应当被评价为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第四种:自创新说作者对于已经存在的学说均不采取,而自己提出一种新的学说。不仅要求列举现有的各种学说,列举各种学说的根据和理由,对各种学说的根据和理由进行分析批评,指出各种学说的理由均有不足,各种学说均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均不足采,然后提出作者自己的新说。作者提出的新说,要真正属于前人所未曾提出过,否则不能成立新说。还要对自己的新说进行论证,举出充分的根据和理由证明其可以成立,并进一步指出自己提出的新说能够兼有现在的各种学说的长处,回避现在各种学说的短处。可见采取这种方式表述学术见解最难。(三)从什么地方找某种学说的根据和理由?从什么地方找它的优点和缺点?某种学说的根据、理由和优点,应当从该种学说的首倡者和赞同者的著作中去找;该学说的不足和缺点,应当从该学说的反对者和批判者的著作中去找。学术的规律性的现象是,提倡某种观点、主张、学说,总是尽其可能地陈述其根据、理由,举出其可能的优点,反对某种观点、主张、学说,总是尽其可能地否定其根据、理由,揭发其缺点。(四)法学研究的难题在将不同的各种学说的根据、理由、缺点都找到、列举出来之后,再由作者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断:何种学说根据、理由较充分、有说服力,何种学说根据、理由不足,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然后决定采取哪一种学说,也就容易了。法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其一,不可计量、不可检验、不可实验。平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但所谓实践,不是一时、一地、一人或数人的实践,而是指整个人类社会或者一个、几个国家的几代人长时期(数十年上百年)的实践。与自然科学的实验、检测、计量、计算不同。其二,研究者身在研究对象之中,不能不受自己的感情、经历、知识背景、价值取向的影响,难以做到绝对的客观性。往往同一个问题有截然相反的看法、观点、理论、学说,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仅如此,甚至同一位学者,对同一个问题,也可能有截然相反的观点。今天这样说,明天那样说,或者在某一场合这样说,在另外的场合那样说。这就造成法学研究的困难。(五)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指不迷信书本、老师、权威;要经过自己的思考,才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不能靠死记硬背。“思考”,指不盲目相信,由自己进行一番分析、考察。对于张三的某种观点,首先要“思考”:他所持的理由是否充分,是否有说服力,是否能够自圆其说。其次要“思考”:张三持这种观点有没有深层次的理由,与历史条件、时代背景以及张三个人的社会地位、学历、师承有什么联系?还要“思考”:张三发表这一观点,是在何种场合?是针对现行法所作的解释(解释论),还是对法律将来的修改所作的建议(立法论)?等等。判断的标准?在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作出自己的判断:赞成或者不赞成,赞成何种观点。这就是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独立判断”。“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关键在“独立判断”。而“独立判断”的关键,又在于:以什么作为判断标准?概而言之,可以作为判断标准的,有两类“知识”:一类是“基本原理”,包括并不限于法律基本原理;另一类是“社会生活经验”,亦即平常所谓“常理、常情、常识”。例如,近年关于开办酒醉开车交通事故保险,在新闻媒体上发生激烈争论,有“赞成”与“反对”两派截然相反的观点。先看“赞成派”的主要理由:第一,认为符合合同自由原则;第二,认为法律并无禁止性规定,法律未予禁止的行为,即为合法;第三,认为开设此项保险,对受害人有利。其第一项理由和第二项理由,均属于以法律“基本原理”作为判断标准;第三项理由,即认为对受害人有利,系以“社会生活经验”作为判断标准。再看“反对派”的主要理由:第一项,认为酒醉开车是违法的,违法行为不能投保。这是以保险法“基本原理”作为判断标准。第二项,如果酒醉开车可以投保,则杀人、放火也可以投保。这是采用“类似问题同样处理”的“类推法理”,亦属于以“基本原理”作为判断标准。第三项,认为开设此项保险,将造成交通事故增多。刚开办这种保险,对于所产生后果并未作调查统计,何以见得会导致交通事故增多?显而易见,论者是以“社会生活经验”作为判断标准。以“基本原理”作为判断标准,学术上的论辩大多如此,无须特别说明。而以“社会生活经验”作为判断标准,系由法律的社会性所使然。因为,法律既然是社会规范,就应当与社会一般人的生活经验相符。法律上和法学上的争论和是非,可以“社会生活经验”作为判断标准,是笔者根据自己和前人的学术经验总结出来的。此前似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六)关于基本见解所谓基本见解,即写作学上所谓“主题”。“主题”一词源于德语,原指乐曲中的主旋律,翻译之初,用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用以指各种作品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主题,是文章的全部内容所表达的基本思想。记叙文、说明文的主题,人们习惯称之为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议论文的主题,称之为中心论点或基本论点。主题,亦称命题、立意、立论、意旨。对基本见解的第一个要求:要有胆识,要敢于坚持真理对基本见解的第二个要求:要有预见性、超前性等到立法机关已经着手制定该项法律了,你才主张制定该法律的必要性,大声疾呼,有什么用?!对基本见解的第三个要求:你的基本见解要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相通,并合乎法理,顺应法律发展的潮流。小结:必须指出,你的基本见解无论如何新颖,无论如何超前,一定要有起码的根据,亦即能够自圆其说。不能自圆其说的所谓创新,于法学理论和法律实务无任何实益可言,不过是毫无意义的空气振动罢了。六、文章答辩委员会成员和专家评审硕士、博士论文时,有一个内容是从文章写得好不好的角度,对论文作评价。有的学校的学位论文鉴定书格式文本上,只要求评价论文的文字是否准确、流畅,这显然不够。从文章写作的角度评价学术论文,应当不限于文字功夫,因此我将学术论文的第六个要素称为“文章”,它的含义是:“文章写得怎么样”?(一)文体在文章这个要素当中,首先一个问题是“文体”,即所要评定的论文是否合乎硕士、博士论文的文体。这里需要对文体稍加说明。什么是文体?文章的文体,又称文章的体别、体裁,一般说来,指对文章所作的分类。文章,因所采标准不同,有各种分类:例如,依作者风格进行分类,有所谓苏体、陶体、韩体、柳体;依是否押韵,有所谓骈体即韵文体,和散体即无韵文;依形式和对象,有所谓骚、赋、颂赞、哀吊、论说诸体;依是否接近口语,有所谓文言与白话;等等。虽说有各种不同分类法,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文体,指文章的类别。曾国藩将文章区分为三门十一类:第一,著述门。包括论著类、词赋类、序跋类。所谓论著类指著作之无韵者;词赋类指著作之有韵者;序跋类指为他人之著作序述其意者。第二,告语门。包括诏令类、奏议类、书牍类、哀祭类。所谓诏令类指上告下者;奏议类指下告上者;书牍类指同辈相告者;哀祭类指人告于鬼神者。第三,记载门。包括传志类、叙记类、典志类、杂记类。所谓传志类指记人者;叙记类指记事者;典志类指记政典者;杂记类指记杂事者。其中第二类论辩文体,中学语文课上称为议论文、论说文。凡是发表自己的主张,阐明某个观点,解释某种理论,批评客观的存在,用自己的思想、观点去说服他人,均属于这一类。论辩文体与其他文体如记叙文体、抒情文体的区别在“论”,即:论述、论证、论说,因此通常简称论文。论文以是否具有学术性为标准进行划分,分为:学术论文与非学术论文。非学术论文即一般报刊杂志上的论文,例如社论、评论、短论。学术论文,再分为一般学术论文和研究性学术论文。一般学术论文指学术刊物上的学术论文,研究性学术论文指长篇专题研究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这是以研究性作为划分标准对学术论文体的再划分。我在前面已经谈到,一般论文下笔之时,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主张已经存在,不须作什么研究,只须予以解释、论说、表达。而学术研究论文下笔之时,并没有这样的思想、观点、主张,只是确定一个研究课题、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经过研究最后才产生、形成思想、观点、主张。这个区别在论文题目上就表现出来:一般论文的题目必须用决断的语气,或者肯定,或者否定。即使用了疑问的语气,其实际的意思仍然是肯定的。但学术研究论文,就不能这样,学术论文的题目,不能是论断。例如,“论某法是依法治国的总章程”,就是一般学术论文的题目,不是学术研究论文的题目。因为作者关于某法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观点已经存在,仅须予以解释、说明、表达就够了,无须再作什么研究。“论某法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不是一个论断,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尚有待于进行研究。这就是学术研究论文的题目。除了题目集中反映文体外,文章中间的标题也要符合文体。一般学术论文,文章中间的标题也应当是一个论断,采用肯定或否定的语气;学术研究论文中间每个部分的标题则相反,不能够采用肯定或否定的语气,不应当是一个论断,只能够确定该部分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例如,《法学研究》1999年第五期第一篇文章《论建立独立、开放与能动的司法制度》,当然是一篇学术论文,但属于一般学术论文,不是学术研究论文。因为题目采用了肯定的语气,表明作者的基本思想和观点已经存在,本文的任务只是解释、说明和表达,以求说服读者,而不须再作研究。当然,一般学术论文是此前学术研究的成果,自不待言。文中有三个标题:一、司法独立是现代政治制度的基础二、司法开放性是司法权威和独立的最终力量源泉三、司法能动性是司法独立和司法开放的条件都是采用肯定的语气,分别是三个论断。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要求。再看同期另一篇文章《安全关照义务论》。从题目看,只是表述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安全关照义务”。究竟作者有关安全关照义务的观点、主张是什么,是认为很重要,主张我国法律应当规定此项义务,抑或认为所谓安全关照义务没有什么价值,主张我国法律无须引进此项概念?从题目无从判断。这就符合学术研究论文的文体。再看该文中间的标题:一、问题的提起二、比较法上的观察三、对外国学说的评析四、履行辅助者、举证责任都不是论断,不采用肯定、否定语气,符合学术研究论文文体的要求。这是一篇专题研究论文。再举一篇硕士学位论文,民商法论丛第10卷王建源的《让与担保制度研究》,我们看第二章“让与担保的法律结构”,下分五节,标题:第一节 让与担保的类型第二节 让与担保的设定第三节 让与担保的对内效力第四节 让与担保的对外效力第五节 让与担保的消灭均只确定该节的研究范围,不作论断,不采肯定、否定语气。学术研究论文的思想、观点、主张,产生于研究过程的结尾,基本见解表述在结论部分,关于各章、各节的研究结果,表述在该章、节的结尾,有的在每一章后面设一节小结,在每一节后面设一段小结,这是学术研究论文文体所决定的。(二)文字与学术研究文体相适应,还应当谈到“文字”、“文风”和“文采”。1、学术研究所要求的“文字”当然首先是:准确、流畅,符合语法、文法。别的文体常用的一些修辞手法,不能用,或者一般不能用。例如:抒情、描写、夸张、比喻、拟人等等。科学家在讲解什么是“相对论”时,说:你如果和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孩呆在一起,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两个小时过去了,总觉得还不到半小时。反之,让你和一位又老又难看的老头或老太婆呆在一起,恐怕半小时你也奈不着,心里尽埋怨,时钟是不是停了。感觉上真是度日如年。这就是相对论。这就是比喻。但爱因斯坦研究、证明相对论,能够这样吗?社会科学研究也是如此。2、学位论文的“文风”所谓“文风”,指文章的风格。(1)第一项要求:要避免美文、译文、欧化的风格学术研究论文,常常引用许多外文资料,容易受外文风格的影响,例如外语多用从句,尤其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甚至主语也是一个从句。中文很少用或者几乎不用从句。还有倒装句,中文也很少用。外语中复合句很多,中文都是单句。如果不是直接引语,应当尽量避免外语句式。否则,读者觉得不象作者的研究成果,象是外文的翻译。(2)第二项要求:要避免口语化学术研究论文如果通篇都采用口头语,一是不经济、难免冗长、拖蹋。二是许多专业概念、学术概念,不能改用口头语。例如“要约”不能写作“关于订立合同的建议”;“承诺”不能写作“关于同意订立合同的答复”。所谓“但书”:“但什么什么除外”、“但什么什么不在此限”。不能写成“但是,什么什么在外”;“但是,什么什么不受此项限制”。三是口头语、白话,看似易懂,实际上含义模糊,难以做到准确。因此,学术研究论文中,总会使用许多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许多法律概念本身就是文言词语),整个风格介于文(言)、白(话)之间。(3)第三项要求:要使用法律观念例如,“阐释学”与“解释学”,可能在一般语义上没有不同。“阐释”与“解释”,在非法律领域,可以说同义。但在法律领域,就只能用“解释”,不能用“阐释”。您查查我国台湾,还有日本的法律文件和法律著作,有没有把法院、法官、法学者对某个法律文本、法律条文的“意见”叫“阐释”的?加德默尔等的哲学,中文叫“哲学解释学”、“哲学阐释学”、“哲学释义学”,均无不可,但“法律解释学”,不能叫“法律阐释学”、“法律释义学”。日本50年代的法解释论争,产生一大批著作,没有用“法律阐释学”、“法律释义学”的,都叫“法律解释学”,何故?中国现行宪法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解释宪法”、“解释法律”之职权,而不说“阐释宪法”、“阐释法律”,何故?中国台湾地区司法院组织法第3条规定:“司法院置大法官17人,审理解释宪法及统一解释法令案件”。不说“阐释宪法及统一阐释法令”,何故?“阐释”、“释义”均非法律概念。“解释”是法律概念,它与裁判、裁判权、解释权、有权解释、无权解释、解释规则、解释文件、解释拘束力等法律概念密切联系。法律和法律学,无论吸收任何“知识”,都要融入、纳入固有的法律概念体系之中,不容许游离于固有法律概念体系之外。必须掌握、运用法律概念体系进行思维,而不是用自己喜欢的别的领域的概念取代法律概念进行思维。“上诉”就是“上诉”,既不能叫“上告”,也不能叫“控诉”!(4)第四项要求:使用特定法律学科的法律概念例如,“批准”和“认可”(“承认”),从产生的效力结果看,似无不同,但“批准”是行政法上的概念,“认可”(“承认”)是民事法律上的概念。“批准”,是行政权力的行使行为,申请人依行政程序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给予“批准”,因此“批准”总是与“行政权”和“行政程序”相联系。“认可”(“承认”),是“司法权”(“裁判权”)的行使行为,对于涉讼的此前已经存在的当事人的某个行为、某个意思或者某种关系、某一事实,法庭表示肯定的意见,即予以“认可”(“承认”),因此发生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因此,“认可”(“承认”)总是与“裁判权”和“民事程序”相联系。你看,日本的法院判决、我国台湾地区法院的判决、我国大陆的法院判决有用“批准”的吗?引自法律思想网的实例:查士丁尼《法学阶梯》I.2.1.40第二句的译文。徐国栋译:事实上,批准自愿的人将其物转让给他人,这没有任何不符合自然衡平的,就像这没有任何不符合所有人的意志的一样。Maxm翻译:如果一个人想把某物转让给另一个人,有什么比承认这一意图的效力更符合自然公正之原则的呢?张企泰转译:所有人既然愿意把他的物移转于他人,这种意愿应予承认,这是最符合自然公平的道理的。陈华彬转译:因为没有什么比尊重想将其物转让给另一个人的所有权人的意志更符合自然的公平。作为对照,我们看英国人和美国人的翻译Black’s law dictionary(1979)翻译:Nothing is so consonant to natural equity as to regard the intention of the owner in transfering his property to another.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7)翻译:What could be more in line with natural justice than to give effect to a man’s intention to transfer something of his to another?评论:显而易见,在上述多种表达中,用“承认”一语是适当的,而用“批准”一语是不适当的,因为不符合民事法律的性质。“承认”是民事法律上的概念,“批准”是行政法上的概念。有的教授因为弄不清楚这些个概念的差别,而受到学生和读者的嘲笑。也有人故意使用自己发明的或从别的领域搬来的“词语”,以显示学问高深。须知不同法律学科的法律概念,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不可不辨!3、学位论文的“文采”学术研究论文,往往缺乏文采,读来枯燥无味,引不起阅读的兴趣。有人会说,学术研究论文,既然不能使用夸张、比喻等手法,就难以避免枯燥呆板。但是,学术研究论文也确有不枯燥呆板而具有文采的。大致有几个要点:(1)要避免段落过长一个自然段七八百字、上千字,连续两三页,读起来很累,能不枯燥吗?(2)句式要有所变化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字、词表达,同一个句子可以有不同的写法。只要将字、词位置稍作调整,就可以求得句子的变化。唐弢著《文章修养》举了一个例子:昨天下午我和两个同学到法国公园去散步。我和两个同学到法国公园去散步是在昨天。昨天下午到法国公园去散步的是我和两个同学。昨天下午我和两个同学去散步的是法国公园。我于昨天下午和两个同学到法国公园去散步。我和两个同学于昨天下午到法国公园去散步。法国公园是昨天下午我和两个同学去散步的地方。我是昨天下午和两个同学到法国公园去散步的。这就有八种不同的句式。前引查士丁尼《法学阶梯》I.2.1.40第二句的译文。事实上,批准自愿的人将其物转让给他人,这没有任何不符合自然衡平的,就像这没有任何不符合所有人的意志的一样。如果一个人想把某物转让给另一个人,有什么比承认这一意图的效力更符合自然公正之原则的呢?所有人既然愿意把他的物移转于他人,这种意愿应予承认,这是最符合自然公平的道理的。因为没有什么比尊重想将其物转让给另一个人的所有权人的意志更符合自然的公平。这就有四种不同的句式,如果不考虑原文,则还可以变化出许多种句式。第一次写下的句式,觉得不妥当,稍作调整,换成另一种,仍不妥当,再换一种,直到认为妥当为止。如果一个段落有两个句子的句式一样,就显得呆板,读起来不舒服。请看《文章修养》举的例子:“两人的脾气是不同的。自然,相通之点是有的,但比较起来,差别是显然可见的。”再看中华读书报(2004年2月25日22版)上的例子:“他首先指出我所谓的不公平的税收制度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税收制度是公平的。当然,法律对逃税者的惩罚是很严厉的,严厉到使任何人都觉得为一次逃税而造成终身悔恨是划不来的。”这两个例子,文法上并无毛病,因为连用几个“是……的”句式,就显得非常呆板。如果变化一下,使句子的句式有所不同,就生动了。这就是所谓“单句忌同”。(3)要讲究句子的长短变化平常对于写文章的要求,有惜墨如金的说法。大意是说,一个句子能够表达的意思,绝不用两个句子;一个较短的句子能够表达的意思,就绝不用较长的句子。写文章应当要求简短,但是不能误以为愈简短愈好。这里有一个前提是意思的准确和完整。冗长而多余的字、词,当然应当删除,因为删除并不影响意思的完整,反而更准确。但不能为追求简短而损害意思的准确和完整。应当在意思明确、完整的前提下,讲究句子长短的变化。一篇文章不能全用长句,也不能全用短句,既有长句,也有短句,长短相间,不仅有了变化,而且产生抑扬顿挫,避免呆板,有了文采。4、关于“文气”究竟什么是文气?一篇文章,句子的构成,或长或短,或张或弛,彼此并不一律,因此读起来的感觉,及读出来的声音,就有高低、强弱、缓急,产生抑扬顿挫,这就是文气。由于标点是传达说话的语气的,因此往往决定文章的气势。大抵用“句号”则声音由高而低,文气也就由扬转抑;用“疑问号”、“感叹号”则尾音上升,文气也就由抑转扬。须注意的要点是:(1)标点符号错杂运用一篇文章,不应当全用句号,也不可能全用疑问号、感叹号,错杂运用,使文章抑扬有度,形成文气的跌宕。(2)句子长短变化“文气”也与句子的长短有关。大抵句短则气势紧凑、急促,句长则气势迂缓、松弛。有了长短变化,就形成文气跌宕,有抑扬、急徐、张弛的变化,有节奏感、有气势、有气魄。注意了这些要点,文章就会有“文采”,避免了枯燥呆板,就是好文章。七、社会责任学术论文最后一个要素是社会责任。社会科学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研究者本人就生活在社会中,属于社会的一个成员。这与自然科学以自然、物质存在为研究对象不同。因此,学术研究没有绝对的客观标准。在法学研究中,曾经有人主张以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作为判断正确与否的标准。问题在于历史的发展不是直线的,是曲折的,有时还是迂回的。处在历史的某个时段,会认为某种学术观点、主张、学说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被断定为真理,但在若干年后将会发现,该学术观点、主张、学说其实是谬误。这与判断“日心说”、“地动说”之是否正确、是否属于真理不同。因为地球终归在转动。因此,学术研究容易受到作者的主观性的影响,甚至出现迎合某种需要的所谓媚俗、媚上的现象,出现学术的泡沫化现象。于是产生学者的社会责任问题。在从事法学学术研究时,要有科学的精神、正义的追求和独立的学术人格,要有对国家、民族负责的责任感。每提出一种新观点、新主张、新学说,每提出一项对策建议,都要考虑是否符合法律正义,是否符合人权、民主、法治国,要对国家、民族负责。学术研究要讲社会责任,不是总要追求什么创新、什么自己的见解,我们要对子孙后代负责。你在论文中所得出的基本见解,所提出的立法建议或修改法律的建议,一定要负责任,须知我们是在讨论国家的立法,你的观点和建议,不仅关系到我们这一代人的权利,不仅仅是关系到我们这一代人的行为准则,而是在为中华民族,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制定行为规则,是在处分我们的子孙后代的权利!在处理如此严肃、重大的事情的时候,怎么能够掺入个人名利的考虑?!怎么能够容许有任何的轻率和随意性?你在论文中表述的见解、提出的立法建议,将成为立法机关制定法律、修改法律的参考,一定要慎重,不要轻率地提一个什么立法建议,要有社会责任心,要对学术负责,要对子孙后代负责。对这个问题,在今天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学位论文的写作,是最严肃的学术研究。一定要慎重对待!一定要自觉抵制学术领域的浮躁之风!勿使钻研变成钻营,创作变成炒作,学术变成权术,学术界变成名利场!八、结语据我所知,法学院校并无讲授学位论文写作方法的课程,不知其他学科是否也如此。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受王家福先生的委托,协助王先生指导民法博士研究生,将自己摸索的研究写作心得,概括为学术论文写作“七要素”,尝试在第二学期用半天时间讲授。听课的博士研究生反映对他们的学位论文写作颇有帮助。间或也在一些院校对硕士研究生讲授。但一直没有形成讲稿,只是一个提纲,也一直没有公开。因心中存有疑虑,担心是否将研究生引入一种形式主义,或者被指为一种“八股”。2000年春节期间整理成讲稿。2004年2月再次进行补充整理,然后以电子版形式在一些研究生中流传。2004年6月进一步补充整理定稿,并决定在网络公开发表。曾参考唐弢著《文章修养》、徐振宗等编著《汉语写作学》和焦垣生主编《写作学教程》等著作,特此说明。来源:法律出版社作者:梁慧星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民商法律学院名誉院长编编

惊爆点

学位论文写作30忌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1.总体的问题1)忌标准太低不知道国际化标准, 例如, 不知道Nature 、Science等国际优秀学术期刊论文的标准、取向、动态。一些学生在选题时根本没有考虑还有国外学者的研究, 甚至某些获奖的博士论文没有一篇外文文献, 而其实论文涉及的领域正是国际研究的热点。不知道母科学标准, 例如, 不知道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传媒学、经济学、历史学等母学科国际优秀学术期刊、国内优秀学术期刊的标准、取向、动态。2)忌缺乏理论指导不知道什么内容可以称得上是理论, 不知道科学的核心是理论, 不知道好的理论应当具有实践意义;论文“ 上不着天, 下不着地” , 成为既无明确的理论指导、又无严谨的实证根基的悬空论文。这反映出作者缺乏严格的理论训练和方法训练。3)忌思维混乱 论文逻辑混乱, 结构不清, 没有整体设计理念。论文中只看到文字和文字的堆砌, 看不到逻辑推理的脉络, 看不到作者思维的痕迹和灵性的火花。这反映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差, 概括能力较差。这一问题反映在论文中需要高度概括、提炼的内容中, 如题目(包括各层小题)、摘要、讨论、结论等。2.选题的问题4)忌课题不具有科学探索的倾向课题没有明确的、具体的理论指导, 没有研究假设, 没有不确定性, 不冒风险, 没有探索倾向。5)忌课题过于肤浅 例如, 大量的调查研究仅停留在用百分比对不具有普遍意义的细小环节进行描述的肤浅层面, 没有尽力探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没有注意各因素的相互影响(第三变量的引入):例如, 很少有实验采用交互作用设计, 很少有调查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原因很简单:提出的研究问题过于表浅。6)忌课题重心太高 不注重从“ 小” 做起, 片面追求宏大, 用“ 战略” 、“对策” 、“ 发展”堆砌空中楼阁, 表现出“ 倒金字塔” 的倾向和“ 空泛化” 倾向。7)忌将专项等同于专业 不注意或不愿意寻找自己的学科归属、学理取向和研究重心。选题没有专业归属,却又不是真正的学科交叉。8)忌文献综述只综不述或只述不评, 不从中提炼出研究依据例如, 文献综述部分太长, 用“自从盘古开天地, 三皇五帝到如今” 的文字轰炸方式罗列看过的资料, 期待博得评委“ 不念功劳念苦劳” 的同情, 却不对前人研究进行认真和详尽的评论, 不明确指出前人研究的不足;又如, 仅用很小的篇幅阐述选题的理论依据、实践依据、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再如, 在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之间, 没有过渡段落或章节导出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文献综述部分还有一个突出问题是:流水帐似地罗列年代、作者和书刊名等, 没有按照“问题或要素” 等维度来展开论述框架。9)忌不能全面掌握相关领域主要进展 例如, 即便有许多可资借鉴的外文文献, 也不引述或很少引述国外研究成果;文献没有引述到当年或前一年;很随便地表示该领域未见相关研究, 却没有在正确的关键词下进行文献查阅或没有进行扩展性的文献查阅;引用文献老化, 不能反映该课题是当前的热点问题。这样的话, 如何做到站在巨人的肩上?10)忌引用文献级别过低 例如:大量引用著作中阐述的成果;引用低档次刊物的成果。你可以看看那些发在高级别期刊的文章的参考文献,有几篇引用了普通期刊甚至是一般核心期刊的文章?11)忌关键词无专业特征例如:现代、当代、特征、现状、现状调查、对策、改革对策、影响因素等词。这些不叫关键词好吗?3.摘要的问题12)忌方法交待过粗, 信息不全例如, 不交代被试情况、实验条件、问卷情况等。13)忌问题、方法、结果和结论各部分失衡 例如, 仅仅介绍结果和结论, 问题和方法部分过于简单。14)忌英文摘要用Chinglish英文摘要怎么写?不要简单翻译软件翻译一遍就行了,多用几个翻译软件,多来回翻译几遍,然后一字一句的修改。4.方法的问题15)忌忽视实验方法不知道因果关系是科学研究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不知道探索因果关系的最佳方法是实验方法;不知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主流研究范式是实证主义, 而实证主义的主流研究方法是实验;不会使用实验方法探索问题;甚至不知道什么叫实验.16)忌问卷的效度评价过于单一仅有以专家评价为依据的内容效度指标, 且专家评定过粗不细。不知道还有结构效度、预测效度等需要做定量化的考察。17)忌胡乱套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 例如, 将事实题、单选题、排序题、填空题等放在一起, 做内部一致性检验,简直令人不可思议。18)忌仅用问卷调查, 方法过于单一不会使用实验、电话访谈、面访、行动研究、日记分析、作品分析等其他类型的方法探索相关主题。19)忌研究方法介绍得过于简单这就无法让读者判断方法的完备性和科学性, 无法让读者进行重复检验和后续研究。20)忌违反绝对底线原则、不会进行多元分析 绝对底线原则是指在任何情况下, 差异显著性的统计检验数目不应超过样本数目。但一些论文在样本不大的情况下, 采用了过多的显著性(可靠性)检验, 在应当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时采用的却是单元统计分析。21)忌罗列非主要方法 核心方法用的是调查或实验, 却罗列非核心方法如文献资料法, 更可笑的是还罗列逻辑分析法、比较法, 以为列得越多越科学。这个问题根源于方法论、研究方法、研究程序的区分未被学生认识到。应当认识到, 与科学理论一样, 科学方法也是分层的, 包括方法论层面、研究方式层面和研究手段层面。22)忌仅用百分比进行数据分析而且, 分析还很肤浅, 使读者觉得和中学生、大学生的思维深度、思维高度以及数据分析水平区别不大, 甚至更低。5.结果与讨论的问题23)忌数据轰炸例如, 可以合并的表格仍以拆分形式展示;用大量表格堆砌研究结果。再如, 用表格展示原始数据而不是加工后的数据。24)忌讨论不对应实证研究所得到的资料或数据让读者感觉做不做研究、得到什么结果都无所谓, 反正讨论和结论都先写好了。25)忌提出的“ 理论” 和设想缺乏调查、实验的实证支持 凭借臆想提出主观、空洞、自鸣得意的观点, 缺乏调查、实验的数据支持和全面、扎实的论证。26)忌不找出并讨论本研究结果中与前人研究的不同之处 例如, 仅仅停留在“ 本研究证实了前人研究结果” , 无创新性。再如, 在展示和讨论数据图表时, 仅做描述, 不能透过数据去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27)忌不将研究成果做概括性的提炼和总结 这种见木不见林的问题反映出逻辑思维和理论素养的不足, 导致不能对相关问题进行恰当的抽象与概括, 举一而反三。6.结论的问题28)忌结论超越常识或专业常识使读者觉得这样的结论不做研究仅凭教育直觉也可“ 创造” 出来, 而且可以“ 创造”得更好。29)忌结论简单重复结果的主要内容 结论中没有提炼结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30)忌对策与建议形同虚设 应用性研究的对策与建议不痛不痒, 缺乏针对性、操作性, 使读者觉得这样的建议不做研究仅凭教育直觉也可“ 创造” 出来, 而且可以“ 创造” 得更好。理论性研究的对策与建议不具有深刻性、超前性和引导性。

加藤

如何写好文科毕业论文,这些写作套路,不知道就out了!

如今做学术的人很多,大家普遍认为理工科的论文比较好写,只要做实验,就能得到数据,论文自然就出来了,文科的论文就没有这么简单了,小易谈一谈自己的心得,给你一些参考。首先,我们应该查阅文献资料,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可以有效把握论文写作的研究现状和选题意义,可以启迪我们的思维,为论文的写作提供支撑。其中我们可以从文献中得到一些参考信息,有些事论点资料,和研究的命题相关的,为你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撑;我们也可以从文献中得到一些方法的参考,看看别人在研究时的思路,论证方式和论据摄取等方面是否有相似性,让研究者掌握命题的论证方法,完成论文的写作。其次,我们应该把握当前研究现状,把握研究现状可以考查已有研究,评估自己的选题价值,从而更好的进行论文写作。研究状态主要指两种“现状”,一是指选题的同类研究现状,二是指与选题的相关研究的现状,因为选题的个性比较独特,也会出现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很少有人或无人涉及选题的研究领域,导致可以参考的的文献很少,或者没有可以参考的对象。把握研究的现状,通过审视已有定论和认定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进行,审视已有的定论是指通过资料查阅,了解类似的研究已得出了哪些有影响的、得到公认的结论。在研究的深度和研究范围上,研究某一问题研究的横向拓展的大小或者涉及方面的多少,研究深度是指对某一问题研究的纵向掘进深度。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比较纠结研究的范围和研究的深度,需要自己好好把握。研究是方法包括研究手段和研究工具,研究手段是指修辞、逻辑层面的方法,如比较法、归纳法、演绎法以及问卷调查等等,研究工具是指研究的切入角度、理论依据,比如:语言研究的形式主义分析,文学研究的原型批评、文艺学研究等。在上面两个部分都确定之后,我们需要制定提纲,这里要注意逻辑的切分,应该要有层次感,论文主要分为导语、本论和结语,导语是论文的开头部分,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本论是论文的核心部分,需要对论证进行推导,结语是论文的结尾部分,对论文进行总结。其中论文的本论部分,有两种基本结构,分别是并列式和递进式,我们要明白两种结构的不同,如果把一个命题切分成两个或者多个,在逻辑层面上并列的一级命题,那么本论的内在机构就成为并列式,全文结构就是并列结构。如果把命题切分成多个部分,在多个逻辑层面上有递进关系,那么本论的内在结构就成为递进式,全文结构就是递进结构。这些写作方面的技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希望你也能和我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一起进步,一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