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省标准化院组织专家在福州对其承担的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科技计划项目《两岸民宿管理标准化研究》进行验收。《两岸民宿管理标准化研究》通过对两岸民宿旅游政策、发展业态、管理内容等方面的对比研究,提出完善民宿管理和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对促进民宿高质量发展具有指导意义。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工作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过质询和讨论,认为课题组按计划完成了两岸民宿管理标准化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探索并建立了民宿管理标准体系框架图、标准明细表和统计表,提出了标准制修订建议清单。专家组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建议项目组进一步深化民宿管理标准研究,开展成果推广运用。【来源:福建省市监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2018年12月15日,由中国建材市场协会工程招标采购分会江浙沪区域主办,浙江华威门业协办的《第四期标准化课题成果发布会暨优秀课题表彰会》在浙江华威门业召开。50多位协会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发布的课题分别是:精装修标准化课题、家居智能化标准化课题、消防工程标准化课题、高低柜配电箱标准化课题、装甲门标准化课题。浙江华威门业董事长高丰致欢迎辞,中国建材市场协会工程招标采购分会江浙沪区域标准化研究院张永葵院长宣布第四期标准化课题成果发布暨优秀课题表彰会正式开始。消防工程标准化课题、高低柜配电箱标准化课题、精装修标准化课题、家居智能化标准化课题、装甲门标准化课题先后做了课题成果展示。每一个课题成果介绍结束后,现场参会人员按照课题评估标准对该课题进行线上评分。培训院院长孙福清对第四期标准化课题进行了总结。该课题从2018年8月4日在杭州启动至今历时3个多月。标准化研究院院长张永葵公布了了各组此次课题成果的评估分数。“装甲门标准化课题”荣获此次课题成果发布会的最佳课题。获奖小组依次上台领奖,存照留念。在取得成果的同时,大家还不忘持续开展“回头看”工作。总结经验和方法。找出可以进一步提升的空间。2018年12月16日,参会人员全体参观了浙江华威门业一期面饰板材生产研发基地、二期装甲门生产研发基地和装甲入户门产品展示中心。浙江华威门业自98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装甲入户门。目前已拥有180多项专利,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型科技企业”、“创新型示范企业”等多项荣誉。旗下品牌有威斯堡面饰板、梵蒂斯装甲入户门。其中梵蒂斯装甲入户门以其前沿的设计、尖端的制造技术备受新中产阶级青睐。近年来,与百强房企的合作持续升温,市场销量一直保持着120%的增速。 “这个门也实在太好了吧,不仅仅是好看、厚重,还非常有意境。”参观结束后,大家都表示被梵蒂斯装甲门震撼到了。这不仅仅是一个装甲门产品,它在倡导一种生活方式。有的融入了大自然的设计元素,倡导一种回归田园、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有的适合避世、归隐生活的;有的非常适合新白领阶级,很时尚;还有的非常彰显身份,适合当代新富豪们。未来是一个跨界融合的世界,梵蒂斯希望与所有喜欢梵蒂斯以及想对梵蒂斯品牌有更加深入了解的企业,融合创新、合作共赢。为中国的高端消费群体创造更好的家居体验。
江市监量标〔2020〕322号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经评审,2020年江门市地方标准及标准化研究项目已确定,具体项目名称、承担单位及完成时限见附件。特此通知。附件:2020年江门市地方标准及标准化研究项目清单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年10月30日【来源:本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10月14—15日,“2020中式菜肴工业化加工技术研讨会”在山东济南召开,长沙理工大学科学研究部副部长王建辉教授受邀参加会议,因疫情影响,于15日作了主题为《湘味挖掘与湘调湘肴的标准化》的线上报告。湘菜源于荆楚菜系,至南宋脱颖而出。明末辣椒传入中国,1688年引入湖南湘西种植,乾隆年间开始大量食用,自此,辣椒逐渐取代了传统湘菜中的花椒。随着陶澍、魏源等湖湘学子及清末湘军的南征北战,湘菜也随之走遍了大江南北。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湘籍政治军事家在领导近代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征途中,逐步奠定了湘菜在中国八大菜系中的地位。现代湘菜在上世纪90年代末方崭露头角,经过20年的发展初步形成,并由八大菜系之末发展成为仅次于川菜的第二大中国菜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仅营业面积达200平米以上的湘菜门店有3万以上家,湘菜年营业额超过3000亿元。王建辉教授主要以湘味挖掘与湘调湘肴的标准化为研究重点,已经与企业合作成立了中国味道创新研究院,目前与佳元禄、汇湘轩、彩云等多家省内领先的复合调味料研发生产厂家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近年其合作的复合调味料厂家均保持30%的产值增长。王建辉教授与其团队长期致力于味型创新研究与复合调味料及预制菜肴的研制,并在校内建有香辛料中央厨房和陈列室,收集有常见香辛料百余种。他介绍了湖湘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湘调湘肴的标准化与产业化现状,指出当前餐饮业蓬勃发展,但“百店百味”的产业现状依旧是连锁餐饮的痛点,如何节约人工成本及后厨的空间亦仍是餐饮业的重要权衡点。因此,应从味型大数据研究平台的创建、消费者味型需求分析、创新味型复合调味料的研发及其在预制菜肴、家庭烹饪用、休闲食品中的应用等方面开展共性技术研究与产品研发,为湘味湘调湘肴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欧阳军 曹颖)
4月24日上午,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在京组织召开《开放金融(银行)的应用和标准化路径研究》课题启动会。中国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周更强出席启动会并致辞,课题组牵头单位中国农业银行以及11家参与单位代表共30余人参加启动会。会议特邀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波士顿咨询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何大勇,同盾科技市场部总经理袁伟斌进行主旨发言。启动会由中国银行业协会研究部主任李健主持。周更强副秘书长在开场致辞中对课题组成员单位尤其是中国农业银行对协会研究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2018年是中国开放银行元年,许多银行都纷纷推出“开放银行”战略,争取开放银行竞速中的“杆位”,同时,中国人民银行等监管部门也在着手制定开放银行的监管规范和指引。因此,课题研究恰逢其时,意义重大:一是通过系统研究,理清中国银行业发展开放银行的必要性、优势和局限,提供不同类型银行实施开放银行的路径和方法建议,帮助业者树立开放银行的概念和思维;二是梳理推出一批开放银行建设最佳实践,为行业提供范式参考;三是形成内涵丰富,接地气的课题成果,为监管部门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参考,间接参与监管对话和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主旨发言环节,何大勇对开放银行发展趋势总体持乐观态度,并认为开放银行模式有利于促进银行与外部商业伙伴走向合作,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结构性和差异化需求。杨涛梳理了国外开放银行监管实践的演进过程,阐述了如何准确把握开放银行的内涵、外延以及实施难点。袁伟斌从开放银行的定义及特征、模式及路径、愿景和挑战三大方面进行了介绍。研讨环节,中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总经理曾学文代表牵头单位从开放银行发展背景和影响、国内外同业最佳实践、监管趋势和问题、技术与架构体系、应用与市场策略、建设重点与路径研究、对策建议以及发展政策诉求等八大方面详细介绍了课题编写大纲,初步规划了研究进度表和路线图,并建议以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的方式对样本银行进行调研,从而为研究提供客观的实证支持。各参与单位代表纷纷围绕大纲框架和研究思路进行热烈讨论,并结合各自理论储备和业务实践情况提出合理的分工计划。启动会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各参会代表集思广益,交流务实,形成了较为合理的课题研究大纲和分工安排。中国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周更强出席启动会并致辞中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总经理曾学文发言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进行主旨发言波士顿咨询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何大勇进行主旨发言同盾科技市场部总经理袁伟斌进行主旨发言中国银行业协会研究部主任李健主持启动会
近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召开全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工程建设标准化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课题研究启动会,这是我省在全国住建系统率先启动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将为我省由“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跨越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为确保规划高起点定位,高标准编制,高质量实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委托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标院”)进行课题研究。中标院长期承担国家部委标准化研究课题,正在参与住建部“十四五”工程建设标准化发展纲要的起草工作,是全国住建领域唯一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会上,“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大师”两项殊荣同时加身的中标院院长郁银泉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副院长蔡成军详细介绍了规划开题情况和编制组相关情况;厅建筑工程监察专员贾凤兴着重强调了规划编制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有关工作要求。▲“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大师”、中标院院长郁银泉会议指出,标准化规划编制作为全省住建领域八大专项发展规划之一,对提升住建领域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引领住建行业高质量发展、深化工程建设领域标准化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编制规划要坚持目标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发展难题;坚持结果导向,聚焦重点领域。确保规划既能够统筹住建领域标准化发展重大战略和重大举措,又能切合山东住建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实际、为我省标准化发展提供基本遵循,助推我省住建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课题编制组深入各企业开展调研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开展标准化规划编制的实践特色,集中精力、扎实稳妥推进编制工作。一是要上下贯通,做好衔接,紧密结合国家、省级规划思路要求,与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山东省标准化“十四五”规划相衔接,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住建领域总体发展规划要求保持一致;二是要深入调研,精心谋划,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创新调研方式方法,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广泛征集各方意见建议;三是要抓好配合,协同推进,编制各方主体要加强配合、充分沟通,整合资源、相互支持,一道勾画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蓝图,开启全省工程建设标准化创新发展新征程。·供稿:定额站 END监制:高健 运维:大众网更多动态,请留意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官方网站http://zjt.shandong.gov.cn/往期回顾· 山东深入推进特色镇村建设· 关于发布《山东省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环境卫生管理》的公告· 关于发布《山东省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市容市貌管理》的公告
下午三点半,孩子放学了;下午五六点,家长才下班……如今,小学生放学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的“时间差”,成为了摆在许多需要接孩子的双职工家长面前的一道难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 “三点半放学”引发的难题更是成为了讨论的重点。近日,记者了解到,育匠教育联合成都四川省国智教育研究中心申报的课题《小学“三点半”现象的分析及对策研究》已经获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立项。孩子们在上课。课题开发的初衷:实现课后托育机构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目前要解决三点半难题,还是需要课后托育机构的辅助,但前提是,现有的托育机构能够达到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运作水平。”育匠教育创始人牛萍说。近年来,为了解决三点半现象引发的难题,不少城市都普遍采用了“课后托管”“弹性离校”等方法,但还是未能彻底解决难题。究其原因,牛萍看来,“目前市场上课后托管鱼龙混杂,入门门槛极低,行业口碑参差不齐,而且绝大部分的托管服务都局限于做功课辅导,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和家长的问题。”基于此,专注教育領域20个年头的牛萍坐不住了。将课后托育经验进行总结和梳理,探讨课后托育机构的规范和标准化,便成了育匠教育开发课题的初衷。课题研究的内容:从课堂教学到安全卫生皆有覆盖那么,《小学“三点半”现象的分析及对策研究》主要研究哪些内容?又如何去解决种种难题呢?“课题将系统性的研究‘三点半’现象产生的根源,国内外不同城市、地区的解决方法,以互联网思维,创新价值链,构建解决‘三点半’现象的生态系统。在课题中,我们花了大量的篇幅制定了课后托育的标准。”牛萍说,要实现课后托育机构的规范化运作并非易事,特别是之前从来没有人系统性的研究和探讨过课后托育应有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团队也是在大量的实践和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制定出了托育的标准,包括课程的开发、课堂教学、师资力量、甚至是托育机构的安全保障、卫生等方面都会纳入考虑。就拿学生家长最为关心的课堂教学来讲,《小学“三点半”现象的分析及对策研究》里就提出,课后托育并非课后作业辅导机构,不能一味的去迎合应试教育,更关注孩子的未来发展,注重孩子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训练。而其中,对阅读能力的关注和培养可谓课题的亮点。“现在有很多小孩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完整的读完一本书,其实这是缺乏阅读的方法。如果能在课后托育课程中加入培养和训练阅读能力的内容,这对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专注力都会有帮助。”牛萍说。而在课题中,提出的诸如平衡化的课堂阅读教学、“学思达”翻转课堂在阅读教学等阅读方法让人眼前一亮。“翻转课堂源自欧美,在国外很受欢迎,但国内尚未普及,我们希望通过学习—思考—表达的课堂教学模式,从根源上解决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问题,提升课堂内的教学效率。”牛萍说。课题落地的计划从四川试点逐步拓展至全国牛萍(左三)和孩子们在一起。作为一家课后托育品牌,育匠能从60余个选题中脱颖而出,实属难得,但牛萍并不觉得这是偶然。“一方面,我们20年来专注‘三点半’现象的解决,获取了大量的一手数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次与省内专业教育研究机构共同携手申报,获得了评审专家的肯定;另一方面,我们的科研和师资团队也是藏龙卧虎,平时给孩子们上课的老师都是硕士、博士。”据悉,此次课题主要负责人肖肖便是香港大学教学育博士,在阅读的方法和技巧等方面颇有研究。现阶段,课题已获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立项,未来又该如何落地呢?牛萍谈到,课题完成后,将会邀请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大学等高校的教育专家对成果进行评价,优化、完善后,在相关部门和机构的支持下在省内进行成果推广,而后再将这套课后托育标准在全国推广开来。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周丽梅
让什么“走出去”?“走”到哪里去?“走出去”的效果如何?中华文化“走出去”已经有了宏观的战略框架,但是这些基本的认识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形成“走出去”的文化项目选拔标准和效果评估体系。2017年10月加拿大渥太华“北京周”活动现场多年来,各级政府和文化企业一直在积极探索“走出去”的有效路径。2017年5月,《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提出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的总体布局,并明确了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内涵与目标。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走出去”战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明确,文化“走出去”的任务、目标和路径,如今也更加清晰。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北京在文化“走出去”方面扮演着桥头堡和排头兵的重要角色。近年来,北京立足全国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等城市功能定位,在文化“走出去”方面竞争力不断增强,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与此同时,北京的相关项目多,也意味着要面临更多、更复杂的挑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少文化“走出去”的探路者都面临相似的问题:什么文化资源适合“走出去”?“走”到哪里去?“走出去”的效果如何?就这些关键性问题,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文服”)等单位委托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开展了“北京文化走出去标准化体系研究”。近日,该课题研究成果发布,为推进北京文化“走出去”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北京是文化“走出去”的“领头羊”在《2017~2018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公示名单》和《2017~2018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公示名单》中,北京地区所属文化企业36家,在全国占比为12.2%;北京地区所属文化项目17个,在全国占比为15.7%。两项数据均处在全国领先地位。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文化走出去标准化体系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刘士林等专家团队通过调研,总结了近年来北京在文化“走出去”工程实施中的特点:政府主导、主体多元、路径多样、人才聚集。近年来,北京坚持在政府主导下,开展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多方合作,通过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方式,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比如,近三年来,“北京文化庙会全球行”等文化交流活动从最初的台北又落地了曼谷;在芬兰、爱沙尼亚、美国等地,北京也均举办过带有北京春节文化元素的“欢乐春节”活动。整体来看,北京的文化“走出去”,经历了从文化宣传向文化交流再向文化贸易的转变、从文化生产到文化服务的转变,推广模式由单一走向丰富。“北京文化走出去标准化体系研究”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认为,从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的效果来看,在全国范围内,北京已是无可争议的“领头羊”。“但从对外文化传播交流的整体情况来看,尚未形成更大规模、更高质量的‘北京声音’。”刘士林说。原因在于,文化“走出去”的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对国家政策理解不够深不够准、对国外接受环境把握不足、对“走出去”的文化内容缺乏规划引导、对“走出去”的文化项目选拔标准不够清晰明确以及对“走出去”的过程缺乏动态评估等问题。课题组认为,着眼于提升文化传播的辐射力、文化交流的亲和力、文化贸易的竞争力,研究和建立文化“走出去”标准化体系,对于推动文化“走出去”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构建北京文化“走出去”标准化体系在北京文服等单位日前主办的“北京文化走出去标准化体系研究成果发布暨学术研讨会”上,课题组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长期以来,对北京文化资源“走出去”项目(产品)缺乏评估标准和评审流程,是造成北京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事倍功半”“同质竞争”等问题的根源之一。刘士林表示,文化“走出去”包括内容建设和渠道建设两方面,二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近年来,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渠道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如政府主导的节会文化传播、文化中心设立等。相比之下,文化“走出去”的内容建设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包括具体项目内容的时代意义、价值观承载、“追求叫座还是叫好”等问题,这些都需要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估标准和规范的技术体系加以应对和解决。刘士林说:“北京文化‘走出去’有着丰厚的资源和基础,这既是好事也是难事。为了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应建立科学简洁、具有较高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体系,以便于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以较小的成本获得较好的效益和影响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课题组通过研究,在北京文化资源理论分析及分类框架的基础上构建了A(art,艺术)E(ethic,道德)E(economic,经济)三维评价标准,以期为北京文化“走出去”工作提供新的方法和工具,形成了国内首个具有原创价值的“北京文化资源走出去AEE指标评价体系”及评审技术流程。这套资源评价体系,综合考虑了文化项目(产品)在审美价值、道德伦理和经济效益三个维度的表现,以及不同维度指标之间的协调性,力求客观、真实地反映出项目(产品)的“审美”“真善”和“经济”特征。刘士林表示,评价体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灵活动态的。“由于技术高速发展,产品的生命周期在逐步缩短,人们的审美观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着巨变。相应地,同一类项目(产品)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及其权重的构成也不能一成不变,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与时俱进、持续改进。”刘士林说。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认为,形成这套评价体系,一方面对于政府选择什么项目进行文化投资,提供了相对量化的依据;另一方面,对要加入文化“走出去”行列的各个文化企业,也有指导作用。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冯奎表示,在新的阶段,课题组开展的研究意义重大,形成一套“走出去”的文化项目(产品)选拔标准和效果评估体系,能助力北京文化“走出去”,强化其城市功能定位。2016年11月美国马斯卡廷“中国文化周”活动现场梳理北京文化十大“走出去”项目通过调研,课题组发现,目前各地已有众多有关文化“走出去”的项目(产品),但基本上没有一个基于系统理论、政策、战略、战术研究的总体规划。由于缺乏引导和协调,诸多“走出去”的文化项目(产品)出现了内容粗放、成本较高、传播效果起伏较大等问题,未能将真正的精品文化以最好的形式呈现在海外受众面前。课题组认为,对文化资源进行恰当的分类是进行文化资源统计、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计划、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首要前提。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城市品牌与文化产业研究室主任、教授眭谦也认为:“文化资源抓得准不准、对不对,决定项目走出去能否获得成功。”具体到北京而言,三千年的建城史和八百年的建都史,奠定了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北京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汇之地,除了拥有历史文化资源,如文物古迹、民俗文化及口头文化遗产等,也是众多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文化资源汇集地。“北京文化资源众多,内涵与价值丰富多样,关键在于如何确定北京的核心文化资源。同时,由于体量庞大、关系复杂,还需要确立一个‘纲举目张’的分类框架,以利于指导实际工作。”刘士林说。因此,课题组首先对北京文化资源进行了分类研究。考虑到文化资源有可输出与不可输出的区别,在研究确定适合“走出去”的对象和范围的基础上,课题组为北京文化资源做出了分类框架,按照物质、社会、人文三分法将其一一分类标注,并对各类型的文化资源在“走出去”的战略实施中可采取的具体途径给予了相关建议。眭谦认为,这不仅对北京的文化资源“走出去”战略具有实践操作的参考价值,也对全国各地区的文化资源“走出去”研究具有借鉴意义。那么,在极为丰富的北京文化资源中,哪些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具体项目“走出去”?经过对北京文化资源的分析和分类梳理,课题组为北京文化资源“走出去”拟定了十个方面的重点项目,作为北京文化“走出去”的发力点,为政府有关部门和文化企业提供了参考。这十个方面的重点项目分别是:北京文化遗址、北京传统商业文化、北京艺术家聚创平台、北京传统宗教音乐会、北京传统戏曲舞蹈、名校体育文化交流、北京传统文化艺术儿童体验基地、北京传统饮食文化制作技艺、北京传统民俗文化、北京书画艺术展览和出版。此外,在该课题研究报告中,课题组还为规范推进北京文化“走出去”提出了运行机制、行业标准建立,以及项目库和智库建设等相关建议。(《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刘佳璇/北京报道)
3月1日,中国工程院召开“中国标准2035”重大咨询项目启动会议。“中国标准2035”项目是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委托中国工程院开展的重大咨询项目,旨在为制定我国实施标准化战略的纲领性文件提供支撑,项目研究为期两年。国家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秦宜智强调,开展“中国标准2035”研究意义重大,要立足全局、务实推进。一方面,在研究内容上,要立足全局,做好定位、定向、定量、定域和定论研究。另一方面,在研究方式上,要务实推进,重点要把握好团队、进度、协同和统筹四个关键。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将全力支持项目研究,在组织协调、业务协同以及研究经费等方面加强配合保障。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李晓红在讲话中指出,开展“中国标准2035”重大咨询项目研究,是发挥中国工程院国家工程科技思想库和高端智库作用的重要举措。希望参加项目研究的各位院士、专家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努力取得具有标志性的战略咨询研究成果,为中央提出准确、前瞻、及时的建议。工程院将全力支持项目研究工作,为项目顺利开展提供好服务保障。会议听取了项目组关于中国标准化历史沿革及“中国标准2035”项目研究实施方案和下设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汇报,与会院士、专家对项目研究提出了意见建议。研究项目及各课题负责人、有关院士、专家以及中国工程院、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记者陈海波)
今天,中国计量大学与温州标准化科学研究院在温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温州市标准化科学研究院标准化产学研合作中心”正式成立。此次的标准化战略合作是温州标准化科学研究院寻求自身突破发展的新探索、也是温州的行政管理单位、企业提升管理和产业标准化水平新契机。中国计量大学及市标准化院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与本地企业标准化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对于三方都是互利的结果。中国计量大学是一所以计量、标准、质量、市场监管和检验检疫为办学特色的本科院校。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水平领先,拥有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27个。温州市标准化科学研究院是温州地区专业从事标准化研究与服务工作的技术机构,近年来,承接了具有影响力的龙港新型城镇化标准化、瓯海区基层政务信息公开标准化绿森数码电子商务等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牵头指导“浙江制造”标准。创建的“标准化创新服务平台”整合温州地区标准化专家、科研课题、标准化信息与服务等资源,推动温州地区标准化整体发展。“企业标准孵化基地”为企业团队提供场地、设备、培训指导等服务推动企业标准的制修订与自我公开声明。建设的温州标准馆目前拥有纸质馆藏标准10万余册、电子馆藏标准12万余册、标准题录200万条,有效满足温州地区标准文本借阅、标准书籍借阅购买、标准有效性确认及标准全文检索。尽管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温州市标准化科学研究院在科研项目、科研人才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短板,此次双方的合作,温州市标准化科学研究院借助中国计量大学这个科教大后方,与中国计量大学今后将在标准化研究、科研项目开发及成果转化、标准化应用软件研发、教学培训、实训基地构建、国际贸易壁垒应对研究、标准信息资源共享、标准化活动举办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协作,同时还将通过标准化研究、科研项目开发及成果转化、标准化应用软件研发、教学培训、实训基地构建、国际贸易壁垒应对研究、标准信息资源共享、标准化活动举办等全方位协作。通过战略合作,积极将“引进一批人才、服务一批项目、带动一批企业”的链式效应推动温州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断迈进。记者:李明伟通讯员:陈怡编辑:不爱吃鱼的猫责编:谷璋彤主编:钱中彪审核:陈泰涨监制:陈亦全 陈希瑜总监制:陈振仕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