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要求:文献综述为单独成页,置于正文后面。内容包括:①概述所引文献的主要内容,②所引的观点是什么,③引文者的观点是什么,④所引的观点对所引者有何帮助。文学硕士论文写作技巧要点一、 如何突出文学硕士毕业论文的学术性硕士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个重要的门类,学术论文则是最为常见的学术文体。学术论文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凭借,是反映学术成果、传递学术信息的工具。可以说,“学术性”是学术论文所应具备的最起码的条件,也是学术论文区别于其他应用性文章特别是一般理论文章的本质特征之一。而从以往电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情况来看,恰恰经常在学术性方面有所欠缺。因此,这里专门强调一下学术论文的学术性问题。要使学术论文的学术性得到突出,必须在从选题到行文的各个环节上都有所注意,而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则主要应当在以下几个环节的安排上多下功夫。首先,研究课题的选择要注重学科意义。学术性是学术论文之本,而课题具有学科意义,又是使学术论文具有学术性的基础。每个学科都有每个学科的历史,每个学科也都有每个学科的体系,选题时要认真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充分考虑课题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以免把毫无研究价值的问题选作论文题目SCI论文润色/SCI润色编辑/SCI论文翻译/SCI论文查重/SCI论文去重降重。一般来说,要使研究课题具有学科意义,至少有这样两类问题是不宜选取的:一是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问题。学术研究是一项探索性活动,独创性是学术论文的生命。虽然对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的独创性的要求,通常不像对专门用于学术交流的交流论文那么高,但毕业论文也毕竟不同于平时作业,应当写出一定的新意,如果研究的问题已有通说定论,自己的论文只是已有研究成果的简单归纳或梳理,研究或写作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需要说明的是,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还有可能作为学士学位论文提出,而学位论文则应当包含新的研究成果,应当具有独创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明确指出,学位论文是指“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成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面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严格地说,所谓的独创性,是指论文的观点是新的学术见解,是与众不同或前所未有的看法。当然,拿出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学术见解并非易事,因此,如果能用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或者能以新的认证方法,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对已有的理论观点加以阐释,论文也应当算是带有学术创新特点的。一是缺乏理论色彩的常识问题。学术论文所反映的不是一般的现象和过程,也不是浅显的经验法则,而是对研究对象的理论认识。问题本身不具备任何理论探讨价值,是难以对其形成理论认识的,因而是不能作为学术论文的论题的。文章所探讨的问题是一个真正的学术问题,对问题的认识能够上升至理论的高度,学术论文才有可能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其次,内容的表述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含量。撰写毕业论文既是一项科研活动,同时也是学习过程的一个步骤,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不仅是为了传播学术信息,促进学科的发展,更重要的目的还在于总结学习成果,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素养。也正因为如此,毕业论文的选题一般要求以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而不应脱离自己的专业范围。同时,与纯粹的交流论文相比,毕业论文的知识含量较大,其中不仅要写入自己的研究成果,还要有背景知识的描述和评介,以便充分反映自己对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及其他专门知识的掌握程度。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代表本人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他事宜,请与我们直接联系。
1、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印刷学院隶属于北京市,是由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的前身是1958年文化部建立的文化学院印刷系。1961年文化学院撤销,印刷系并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更名为印刷工艺系。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印刷系基础上组建成立北京印刷学院。学校拥有4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硕士授权点,1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4个):设计艺术学、传播学、信号与信息处理、材料物理与化学2、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身份及名称而建立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北大共有5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26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5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点。有8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其中61个涵盖在1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另有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此外,还有28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武汉大学武汉大学简称“武大”,位于湖北武汉,是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武汉大学办学源头可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1913年改名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6年组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民国四大名校之一;1949年,更名为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是中国较为著名的风景游览地,学校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堪称近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校园之一。4、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简称上理或上海理工,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等多学科交融发展的上海市属重点大学。学校办学文脉源于1906年创办的教会大学沪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工学堂,1960年在沪江大学旧址上筹建了上海机械学院,1994 年更名为华东工业大学,1996年5月,华东工业大学与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上海理工大学。学校建有1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6个上海市重点学科,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种类;17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海市重点学科(6个):系统管理、光学工程、动力机械与工程热物理、制冷与低温工程、医疗器械工程、印刷出版。5、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从1950年至今,国家历次确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位居其中。目前学校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学校拥有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5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0个,博士后流动站18个;有硕士学位学科点183个(其中自主专业33个、交叉学科9个、专业学位20个),博士学位学科点124个(其中自主专业31个、交叉学科7个);拥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有5个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 。
最近,东南大学一位985硕士发的帖子火了,说本以为自己是从985大学毕业的,能找到一个好工作。可没想到,实习工资只有4700一个月,感觉自己又当了3年书呆子,心酸没处说。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现在的大学生或者是研究生在求职的时候,会进入一个误区。觉得自己是从名校里面出来的,一定就能找到一份高薪工作。我们并不否认名校的光环,但是在现实社会里,很多企业会更看重工作能力。学历文凭是一个敲门砖,与工作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大家在大学里还要丰富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样求职的时候会给自己增加筹码。另外还要说明的是,实习期工资不高很正常。因为应届毕业生,即使是985名校出来的应届生,在学校里面学到的知识,可能到了企业不会立即产生价值。企业还需要培养,所以一开始开的工资肯定不高。但总有人觉得企业给这么点儿工资,分明就是瞧不起自己985的名校身份,这就进入误区了。小编觉得吧,想要挣很多钱就得先让自己值钱,凡事要学会摆正心态来看问题。大家对这位东大硕士的言论是怎么看的呢?现在985研究生这么不值钱了吗?欢迎大家积极留言讨论哦!(免责声明: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编辑/二小姐好文推荐:该不该把“惩戒权”还给老师?中小学教师:给了也不敢用老师晒工资条,私立学校老师嫌工资低,公立的偷偷收起了工资条课本涂鸦无国界,翻开课本,熊孩子都爱干这些?985高校毕业生最青睐的是这3家企业?第1名果然是它!
首批三年制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的这一年,毕业生刚踏入求职赛道,迎面而来的第一问题却是——“非全到底算什么”。根据新浪舆情通8月的数据显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全网声量达到1.5w以上,一个月内登上两次热搜。国企央企利用系统后台剔除“非全”申请者、中石油长庆油田公然毁约、多地住房及落户补贴不包括“非全”毕业生……种种歧视引发热议。发声的除了“非全”群体,还有表示不服的路人:如果什么都统一对待,还要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干嘛?话题争议性因此直线上升。对于这一质疑,“非全”群体虽然感到愤怒,但心中也不禁问天问大地:如果培养的时候就全都统一对待,为何还要在我的学位学历证上标注一个“非”字?“非全日制”终究是错付了吗?过去,国家为了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特意为在职人员设立了联考,只要通过联考、完成学业,就能获得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这就是所谓的在职研究生。众所周知,在职研究生的考试门槛低,授课时间少,即使没有教育部颁发的学历证书,还是有很多人为了给简历贴金,纷纷加入在职读研大军。在这个时期,在职研究生的质量明显是不能与全日制研究生抗衡的,不仅缺乏学术氛围的浸染,而且存在不少高校放水招生的情况,低进低出成为在职研究生的水货标签。2016年9月,教育部出台关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改革的新政,政策规定当年11月30日之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照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也就是说,非全日制研究生取代了曾经的在职研究生,成为非脱产学习的一种新方式。然而,在社会公众以往的认知里,两者都是同等质量的“水货”。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查显示:超过70%的毕业生拒绝就读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主要理由就是毕业证书和学信档案上标注的“非”字不光彩。微博有一名博主曾经发起投票:如果时光倒流,你还会选择统招非全日制研究生吗?同样是近70%的网友毫不犹豫选择了不会再读,个中辛酸只有读过的人才懂。知乎上有个楼主扔出一句痛心慰问:“非全日制的研究生们现在你们怎么样了?”首赞“XCPP”网友除了回应“极度痛苦,非常后悔”之外,还加了一长串的事实例证——“非全的培养实在太有‘含金量’了”。根据XCPP的讲述,学校对他的要求是前两个学期脱产和全日制的学生一起上课,不仅考试难度和全日制拉上同一水平线,学分要求也比全日制多。考勤、日常作业、课堂展示、论文提交、期末考试一样都不会少,连开学都要按规参加军训,XCPP抱怨的不是课业压力大,而是明明我这么努力修学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尊重。2016年,教育部曾在文件中明确要求: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要“坚持统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2016年9月14日,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发布通知,许多人正是冲着它去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如果要来解读“统一标准,同等质量”这句话,那么非全日制研究生在网络上的义愤填膺,就不应该被讽刺为“狗急跳墙”。首先,非全日制研究生在2016年改革之后必须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录取分数线和全日制研究生并轨。相比过去的联考,在职人员攻读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难度直接攀升,在录取这一关就已经把许多学术诚意不足、报考动机不纯的人员筛掉。能够被录取的,基本付出了相当的业余复习时间。其次,非全日制研究生之所以能够在毕业时拿到学历和学位双证书,就是因为“统一标准”四个字在成绩考核环节贯穿始终。从入学录取,到科研成果、学分考试、毕业盲审,每个环节都不会因为所谓的“非全日制”而降低标准。学校用一种最公正的方式完成了“同等质量”四个字的验收。“唯学历论”不是问题的根源真正让非全日制研究生倍感委屈的,不是在校考核的严格,而是出校待遇的不对等。网络上声量最高的讨伐就是几乎所有私企,甚至某些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招聘都将“全日制”这一要求摆上台面,非全日制研究生被粗暴地划归“非”正规、“非”能力、“非”质量,他们作为硕士研究生被莫名其妙撵出了受益圈:某些地方政府的“人才引进”、“优才招聘”、“非普通就业”不面向非全日制;某些城市的落户补贴、人才安居、档案转移不接收非全日制;某些企业的招聘启事明确拒绝非全日制应聘,连下拉选项都消失不见……一系列社会性歧视直接引爆导火索。2020年8月,某统招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参加内蒙古鄂尔多斯杭锦旗和准格尔旗的教师招聘时,均被以“学历不符,非全日制学历”为由回绝,一则投诉激起“非全”群体在舆论场上的集体声讨。这并不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第一次在就业市场上遭遇差别对待。早在去年12月份,某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海南中学的公开招聘中,经过三次公告进入体检环节,这本是一件双方适配、值得高兴的事,后续操作却让“非全”群体挨了一拳:“海南中学及有关部门未征得该同学同意、告知其有关权利,听取申辩,未经过复核程序,未制作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决定书,未依法送达被处理的应聘人员就取消了其资格。”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的这一投诉,让非全日制研究生这一群体迅速占领舆论场。这无疑是在暗示“非全”群体修了一个不受待见的学位。“非全”群体的愤怒点不在于读了个“假”硕士,而在于你让我相信了无差别的培养标准,却没有给我无差别的竞争地位。都是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毕业的研究生,“非全日制”怎么就成了我不具备某某资格的正当理由?更何况,大多数非全日制研究生所付出的,远不是一句“反对唯学历论”能够补偿的。在教育部的统计数据中,相当大比例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当年的本科应届毕业生,他们不仅要承受高额的学费,还无法申请奖助学金、无法享受学校住宿。大部分学生在这三年时间里选择脱产学习,剩下的迫于经济压力走向临时职场。在家人眼里,“非全日制在读”等同于成人教育、考研失败,在学校眼里,“非全日制”意味着无权享受全日制学生福利。在企业眼里,“非全日制”群体是不明不白的毕业生,既不算应届,也不算人才,“非”字正式发挥否定作用,既然你“非”全日制,那我们公司也“非”你所属。有人觉得这是企业正常的风险偏好选择,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以学历为起点的就业歧视。但如果这个时候把矛头指向“唯学历论”的弊病,是不是就暗示了“非全日制研究生”这一学历掺水?“非全”群体该往何处去一项本来是为了给不同人群提供不同教育形式的善意增设,成为学生们避之不及的鸡肋。非全日制硕士学历在用人单位眼里还不如全日制本科,解聘和拒签事件频频发生,社会认可度低到连政府接收都受阻,投诉、信访、发稿等一系列怒而起之的操作只等来致歉和少数调整。想要解决这种培育和接收的失衡、选拔和后置的失衡、初衷和结果的失衡,或许仅凭相关部门一纸“平等”的提示是不足够的。2013年3月8日,武汉大学2014届毕业生春季校园供需见面会在该校工学部体育场火爆进行,2万学子挤爆见面会。/图虫创意从最原始的意义上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对象应该是在职人员才对,提高考试门槛也只是为了实现“同等质量”,然而政策调整的结果却变成:大部分在职人员无法通过统考初试,应届毕业生退而求其次攻读非全研究生,“双证”的质量是保证了,培养的主体对象却偷换了。有人提出,统考科目是不是应该针对社会人士做出方向上的调整,比如借鉴美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GRE、我国的MBA联考综合能力测试,用一般性通用能力测试来替代业务课考试。比如根据专业的设置,“按照社科类和工科类的划分,社科类增加阅读分析、审辨思维等内容,工科类增加数据处理、计算思维等内容”。难度可以维持,但方向是不是可以调整?针对性是不是能加强?也许这是未来非全日制研究生在选拔环节就要解决的失衡。也有人提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最大污点在于名字上的一个“非”字,社会凭证识人,取消名字差异或许能够最快找回“非全”群体丢失的权利。比如说“对达到毕业标准的硕士研究生一视同仁,在学信网及学历学位证书上保持完全一致,避免因差异化而引发误解和对立”。非全日制研究生要面对的栅栏还有很多,将来能不能真正享受到全日制有关的配套政策,能不能走出就业歧视的怪圈,能不能全面落实补贴落户政策,在突如其来的经济冲击下是否不再成为企业最先选择的替罪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很多壁垒要破。参考资料《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遭区别对待?“一视同仁”呼声高》,新浪舆情通,2020.09.06《一名非全学子对“非全”现状的见解》,统招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博主,2020.09.06《引爆“非全日制研究生”话题的网友受访:希望能为后人铺路》,钟煜豪,孙嘉璐,澎湃新闻,2020.09.03《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中“隐形失衡”问题探究》李骐,戴一飞,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02):32-38.今日互动你怎么看待,非全日制研究生面临的待遇?撰稿 | 峥峥编辑 | 秋裤排版 | 瓜子* 未标注来源图片来自网络原文首发于《新周刊》旗下公众号“有间大学”
简单的说说硕士研究的三年研究生生活,可能并不是很多大学生所想的那样,每天都忙碌中写论文、学术研究中,不可能三年都是这样过来的。由于我是人文社科类的硕士研究生,所以详细说说我们这些文科的研究生在读研期间主要是干什么?或许你会发现和你上大学也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先从研一开始,说说研究生的那些事儿。研一其实非常的简单,几乎是和大学一个模式,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的、按时的上课,包括专业课、选修课、公共课,这是研一主要做的事情。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顺利的通过各科的考试,有的科目是闭卷考试,有的是开卷考试,有的是写一篇课程论文,考试的方式多众多样,难度也各有高低。但是其中的英语课是所有研一学生最为关注的一门课程,也是最容易挂科的。同时,研一的我们还会积极的参加研究生学生会组织的一些活动,有的学生还需要参加英语四六级考试,不要认为硕士研究生英语四六级都通过了,因为有大量的硕士研究生读研期间都忙于四六级考试。此外,在研一这一段时间也是和自己的硕士导师相互磨合的一个时间段,不管是学生对导师还是导师对学生都需要注意一个时期,互相的了解,时不时的探讨一下学术动态,聊聊未来的规划等。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一般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在每年的5月中旬左右就基本结课了,也就是你研究生的全部理论课程已经结束。所以在暑假之前,我们有一个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事情需要开始积极地准备了。再来看看研二的我们,在忙些什么?研二最重要的事情是:硕士学位论文定题目、开题报考、中期考核。研二一开学也就是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左右开始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的相关工作,这是硕士学位论文撰写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毕竟只有开题顺利,才能够更大概率的写出一篇比较好的硕士学位论文。因此在正式的开题之前需要和自己的硕士导师详细的演剧自己开题报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提纲、参考文献等等,只有前期将这些内容准备的足够充分才能够保障我们顺利的开题,并且帮助我们顺利的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只是开题之前,你需要看很多篇文献、需要看很多本专著、需要经过无数次的修改,需要经受硕士导师无数次的责怪,只有经历了这些你才能够写出一个令所有硕士导师满意的开题报告,所以说真心不容易。之后更多的研究生会选择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有的开始每天按时定点的到图书馆看自己硕士学位论文需要的各种资料,有的开始积极的向一些核心期刊投稿,开始不断的接收被拒绝的消息,然后不断的修改,不断的被杂志社的编辑压迫,直到顺利的发表。因为高校对于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要求有一条是必须在读研期间发表一篇或者是几篇的专业领域内的小论文,所以写论文几乎是所有的硕士研究生都需要做的一件事情,还有的研究生为了能够获得比较高额的奖学金会发大量的小论文,这些都是在研二期间完成的事情。到了研二下学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中期考核,因为这距离研究生开题报告已经有一段的时间里了,所以为了检查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情况会举行中期考核,主要是查看每一个硕士研究的学位论文的进度,一般要求要完成整篇论文的三分之一,同时在写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要在这次考核中集中解答,例如是否还能继续写下去?是否需要重新开题?以及硕士导师就学生论文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还有一件事情就是读博,研二的我们必须对此有一个明确大答案。如果决定了要读博,那么便需要做很多相关的准备。例如选择目标院校、联系博士导师、是统考还是申请-考核?以及目标院校对于申请-考核的学生有哪些方面的要求?然后根据这些要求争取在研二这一年全部做到,这样就能够保证自己在研三的时候获得博导的名额,在硕士毕业的时候顺利的拿到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除此之外,这一年也是很多学生频繁参加各种学术论坛的时间,会有大量的研究生参加985高校举办的专业领域内的学术论坛,这样也是为了能够丰富自己的学术经历,在以后的读博和就业中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于是很多研究生在不断的创造,因为只有你写的论文被主办方认可了,才能够获得参加学术论坛的机会。最后再看看研三的我们,或许你就真的知道研究生的不容易了。研三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硕士学位论文的找工作、预答辩、外审、正式答辩、毕业季。这时候各高校的春招陆续开始,所以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必然是穿梭在各大校园招聘会现场,不断的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每天频繁的参加用人单位的宣讲会,不断的投递自己的建立,争取拿到一家比较好的公司的offer。同时在寒假一结束,也就是3月或者是4月份的时候,各个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答辩工作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了,这是很多硕士研究生比较重视的一件事情。因为如果预答辩没有通过学院答辩委员会的审核,那么导师也就不能给你的硕士学位论文签字,随之便是不能送外审,最终的结果就是延期毕业。因此研三的研究生非诚重视预答辩,尽管会在预答辩的过程中被很多的硕士导师怼的怀疑人生,可能自己都已经开始质疑自己写的硕士学位论文难道真的非常的垃圾吗?然而,这其实是硕士导师为了你能够顺利的通过外审而及其认真的给你修改建议,这是非常难得的,所以预答辩结束之后,还需要根据各位导师给的建议不断的修改。预答辩结束后,在5月份的时候研究生院会把所有毕业生的硕士学位论文送往外审,从此研究生便开始了提心吊胆的生活,期待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能够顺利的通过外审,一般20天左右的时候会出外审的结果,如果你外审的成绩不到60分,那么结果就是延期毕业;如果你的硕士学位论文的外审成绩是60分到70分之间,那么还会进行二次送往外审。因此所有的研究生都希望自己的最中成绩只要70分以上就可以。接下来便是各学院组织的正式答辩了,一般来说这个环节还是比较轻松的,因为很多高校只要学生的外审通过率,那么在正式答辩时一般都不会为难学生的,当然也会给一些修改的建议,这样也是为了能够进一步的完善学位论文,所以研究生对这一环节并不是很在意,甚至还有一部分研究生对于导师提出的修改意见已经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状态。不过有一个令很多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比较开心的事情,那就是向学院报销自己读研期间的一些费用,当然额度有限,一般来说是2000元到3000元,这笔费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经费,可以报销读研期间的路费、资料费、发表论文的费用,所以对于在读的研究生来说不要忘记将自己的火车票扔掉,因为是可以报销的哦。在最后的最后就是毕业季了,一般来说都是那些老套路,拍毕业照、毕业晚会、谢师宴等等,然后在7月份左右正式的走向工作岗位或者是开启博士研究生的生活。以上便是研究生三年期间比较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将时间都放在了学术上,但是看完这些相信很多人都会发现,研二和研三才是硕士研究生最重要的时间段,所以一定要把握好,保证自己顺利的毕业。
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发《关于下达2018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及处理意见的通知》(简称《通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下达2018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及处理意见。结果显示,不合格学位点共有31个,全部为硕士学位点;限期整改学位点共有43个。此外,共有18所高校主动放弃学位点18个。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下发的通知,评估结果为“合格”的学位授权点,可继续行使学位授权。评估结果为“限期整改”的学位授权点,自发文之日起进行为期2年的整改,2019年招生工作结束后暂停招生。整改结束后接受复评,复评结果为“合格”的恢复招生,复评结果达不到“合格”的撤销学位授权。学位授予单位主动提出放弃授权的学位授权点和评估结果为“不合格”的学位授权点,自发文之日起撤销学位授权,5年之内不得重新申请,2019年招生工作结束后不得招生,在学研究生按原渠道培养、授予学位。此外,撤销的学位授权点数纳入省级统筹增列,不得用于本次被撤销学位授权点的学位授予单位。以上是附件1部分截图。来源:教育部官网监制:王祎编辑:周文丽流程编辑:吴越
2020年结束了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博士毕业!回想自己的硕博5年生涯,有心酸,有收获,有焦虑,有喜悦,但总算苦尽甘来,为自己的青春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几年来,自己最大的感触就是科研的辛酸和枯燥,每当实验数据不理想,还要面对导师喋喋不休的指责时只想仰天长啸一声:救救苦命的孩子吧!终于熬到实验完成之时,又要经历投稿被拒稿,再投被大修的坎坷之路,面对审稿人礼貌又不失微笑的海量修稿意见时,只想回复一句:我谢谢您了!无论如何,走过这一遭也总算积攒了一点小经验,接下来我将分享本人所经历的挫折和收获供大家参考交流!选题推心置腹地说,本人并不是一个热爱科研的人,由于赶上了好政策,研二上学期期末有一次评选硕博连读的机会,面对师兄师姐的鼓励和游说,下定决心去硕博连读的面试台上闯一下。经过了一路披荆斩棘,终于不负众望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为自己阴差阳错的成为一名准博士而暗自欢喜,殊不知即将迎来的或许是我人生中最难忘最黑暗的几年。前面说到,本人并不热衷科研,刚读研的日子说是混日子也并不为过,自然硕士的第一年并没有发表什么一作文章,只获得了几篇SCI的共同作者、掌握了一些实验技能而已。读博上岸后,也就是研二的下学期,不得不独自面对挑战,开始着手博士课题了。由于前期基础薄弱,遂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阅读了上百篇文献,把导师国自然标书的内容、涉及的文献、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前沿进展了解透彻。课题设计之初,不断地与师兄和师姐进行沟通并获取了他们的建议,自己再对照文献进行优化,终于完成了一个自命不凡的PPT,并在随后的一次组会和导师汇报。令人振奋的是,导师听后并没有一票否认,只是提出了一些实验条件优化的方案,就算是通过了我的课题。在这里首先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确立课题之初一定要大量阅读该领域大牛的文献,学习他们的实验设计思路,更通俗的讲,甚至可以模仿他们发表高分文章的实验框架;同时一定不要吝啬你的想法,要大胆地和导师及师兄师姐讨论,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收获很多意想不到的经验和想法,甚至还可以颠覆自己的一些错误理念,少走许多弯路。实验实验过程之初还算顺利,由于老板课题多,并不限制购买试剂和耗材,因此前期实验进展很快,也就不知不觉萌生出了轻敌的态度,为接下来的徒劳无果埋下祸端。当实验辗转进行到机制研究部分时,由于经验不够丰富,再加上前期实验比较顺利,信号通路并没有过多思考,而是直接选择了导师标书中的内容进行验证。但是随着实验的不断推进我发现了两个严重的弊端:首先是创新性太低了,标书的内容是一条非常经典的信号通路,近年来相关的文章数不胜数,文章完成后想必也不会具备投稿竞争力,很难发上高分文章;其次是该通路与实验模型不太匹配,实验结果与预期目标是可逆的。基于以上两点本人渐渐萌生了放弃该通路的想法,又查阅了很多文献重新选定了一条新颖的信号通路并展开实验,前后浪费了很长时间。我的想法是,如果研究的课题是导师的标书,那么一定不要完全照搬标书中的内容,要有自己的创新在里面;同时不要为了速度而盲目的进行实验,进行的每一步都要以查阅的大量文献为基础,以确保实验的可行性,否则一旦在实验过程中推翻自己的假设将会事倍功半!投稿经历了漫长的实验过程终于迎来了撰写文章和投稿阶段,自己也仿佛看见了曙光。由于实验过程亲历亲为,因此撰写文章的过程还算顺利,写完后先给师兄和师姐帮忙检查,弥补自己的写作盲点,接下来送到语言润色公司进行专业润色,返回后与导师又进行了几轮的修改,便开始着手投稿工作。第一次投稿选择的是一本业界公认极其经典且专业性很强的期刊,影响因子4分+。投稿的第21天收到了修回稿件,两个审稿人详列了28条修稿意见并给出了大修建议,但主编直接给了拒稿,理由是投稿该杂志的文章很多,目前只接收修稿意见较少且质量更高的文章。随后我们根据两个审稿人的意见对文章进行了补充讨论,紧锣密鼓开始第二次投稿,这次选择了一本综合性期刊,影响因子5分+,荣幸的是本人课题恰好符合该期刊设定的某一项特定主题专栏,相比正常投稿可以更加快速的获得修稿意见。此次投稿之前,我们还在cover letter中推荐了导师认识的专家作为文章审稿人,投稿后只经历了18天就获得了大修修稿意见,通读后发现两个审稿人并没有很为难我们,给出的补充实验确实是该文章疏漏的地方,还有一些实验方法的具体过程需要补充,我们根据审稿人的建议详细认真的补充了实验并对提出的问题给予详细解答,在一个月修稿期限的最后一天返回了文章,一周后接到接收通知,后续的缴纳版面费和核验galley proof阶段也很顺利。投稿过程想和大家分享三个经验:首先,影响因子低的杂志不一定就更容易接收文章,选择一个领域相对较广、且最好能够符合该杂志某个特定专栏的杂志,文章可能会更容易被接受和发表;其次,投稿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导师人脉向主编推荐熟悉的审稿人,这样既免去了主编找寻合适审稿人所需的时间和麻烦,又可为我们投稿的文章多一层人脉保障,这样编辑一旦采纳了我们的建议,距离文章被接收也就变得不再遥远;最后,审稿人的修稿意见一定要仔细认真的逐条回复,修改的地方在文章中要用不同颜色的字体标注出来,并告知审稿人在第几页第几行的位置进行了修改,我们本着谦逊的态度,审稿人一般也会网开一面!以上就是本人第一篇SCI文章的发表过程,尽管这期间经历了很多波折,但总算收获了最满意的结果。希望我的经验能使大家少走一些弯路,早日发表属于自己的一作文章。尽管实验过程很艰难,但我们要把自己的课题当成孩子一样去呵护和培养,当文章瓜熟蒂落的那一刻,我们一定会露出欣慰的笑容,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昨天下午,当编辑轻扫微博时,我看到了一个热门搜索:“今年将有300万研究生”,我忍不住有点感触。现在,研究生入学考试真的越来越难了。无论研究生如何扩大入学人数,他们仍然无法满足所有人对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热情!但是,编辑在评论区域中看到一条评论,即“研究生入学考试有什么用?毕业后其他人不是可以工作吗?” “人们只需要985和211高校的毕业生,而本科入学考试就没有用了!”现在大街上烂了,研究生入学考试有什么用?”小编因为这样的评论而真的在吐血吗?别人努力读书的书和考试实际上使他们变得一文不值。研究生学位真的不好吗?当然不是,研究生学位仍然很少。如果您去读研究生,您会发现周围有很多研究生,并且在旅途中可以遇到几个研究生,但是如果您从高中毕业后出去工作,您应该发现实际上周围没有多少研究生。如果只有一名研究生,那还是非常罕见的。就像您在读一本奇幻小说时,您会发现上一篇文章已经解释说,第九级大师很少,但是主角被第十级大师包围,而第九级是浮渣的原因。 。您知道,到2019年底,中国的人口已达到14亿。很少有人拥有学士学位,更不用说研究生学位了。现在,研究生的数量正在逐渐增加,但是还没有达到不良街道的水平。因此,如果一个研究生认为研究生现在无处不在,那么编辑就没有办法反驳它,因为大个子真的是大个子,每个人都毕业于名校,没有机会参加接触它。尚未上大学的人。但是,如果您甚至没有学士学位,但是您在这里笑着,讨厌别人,并想通过贬低比自己更好的一群人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那确实不应该。的确,尽管有些人没有上过大学,但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功。编辑者并不否认这一点,但是这些人中有多大比例呢?有多少百分比的人获得了更高的教育程度?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有多少人获得了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但现在做得不好?还是通过体力劳动支付?在没有学士学位的人群中,有多少人成功创业并成为老板?将一个非常个别的示例视为一般示例。这个计算真的正确吗?如果研究生积蓄精力没用,而研究生仍在为大学毕业生工作,那为什么大学毕业的老板要用研究生,大学生和高中生呢?那些经常在互联网上出现的阅读无用且学历不值钱的人,我只想说一下您的家庭有多少遗产?不依靠学历,不依靠能力,您用什么来与他人打架?至少就目前情况而言,学历仍然非常重要。对于像小编这样的普通人来说,读书是最好的出路。因此,如果您有机会提高学历,就必须努力。如果您决定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那么编辑推荐一个超级好用的英语考试材料-英语一本“研究生入学考试真相” /英语两本。 “研究生入学考试圣经”是专门为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而设计的,可以帮助您大大提高英语成绩。这个真正的问题是由著名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老师张国静编辑的。每个句子都有一个解释,以帮助您清除所有阅读障碍。与其他材料不同,仅分析重点和难点。最后,您仍将无法执行此操作。研究生学位不好吗?编辑认为,至少您必须被研究生院录取,然后才能谈论这个话题。如果您有这样的疑问,最好先进入一所研究生院,看看该研究生是否物有所值,以及路况不好。 !
2020届考研人,大概经历了心跳最跌宕起伏的一个月。2月初,北京、上海、湖北、江西等地的高校,相继发布了推迟公布初试成绩的通知,无情地拉长了考研人的焦虑战线。上周终于迎来查分,有人欢喜有人愁。分数高的暂时松了口气,随即又陷入了复试的焦虑;成绩不理想的自觉凉了,但仍忍不住祈求还未公布的国家线能手下留情。没过几天,有关考研扩招、专升本规模扩大的消息开始在网上流传。随后,地方、国务院站出来官宣,扩招传言变实锤,重新燃起了一众踩线党的希望。毕竟,找工作已经如此不易,学校扩个招,收留大学生读个书,虽未必能保他们从此飞黄腾达,但对于一些毕业生来说,让他们忧心忡忡的另一个“业”,至少可以缓两三年再失了。硕士扩招来了,本科毕业生有救了?从年初开始,有关“适当延长毕业生择业时间”、“鼓励基层就业创业”、“今年上半年就业形势更严峻复杂”的信号频频发出。这一背景之下,研究生扩招被跟进提出,其实并不意外。湖南是最先官宣今年会扩招研究生的省市之一,考研初试时间公布两天后,2月22日,湖南省发布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十条措施》。其中指出,“积极向教育部争取支持,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2020年全省增加5%研究生招生计划,将专升本录取比例扩大1倍以上”。重庆市的一份有关2020年高等教育招生的文件,也曾在网上流传,其中提及“会适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网传山东省教育厅的一封邮件截图则指出,“在已公布的2020年普通专升本高校 推荐考生专业基础上,积极扩大普通专升本招生规模”。2月25日,这一举措被国家官方盖章。当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当前要更加注重稳就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其中明确表示,要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扩招一步步被敲定,最欢欣鼓舞的,莫过于这一届的考研党。2020考研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比去年增加了51万,竞争之激烈自然跟着水涨船高。对于考研人来说,即便是多了百分之个位数的存活率,也能让他们在茫茫研海中少一些学海无涯的困苦,多一些成功上岸的可能。有的同学甚至连研究生扩招的后续工作,都替招生办想好了:“希望这次扩招能把踩线考生安排进复试,并且再因疫情原因取消复试,直接录取。” 当然,这么想的同学们该醒醒了。扩招并不等于原地被录取,它带来的结果也不仅是局内人所看来的——让更多人有书读,让社会上的高学历者更普遍那么简单。它同样引来不少人的担忧:教师资源、学生质量、学历含金量、后继就业竞争……扩招,必定是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学生规模突然增加,原本师资能否应对?学生质量、学历含金量会不会因此下滑?两三年后,同一批人是否仍要面临就业窘境?历史总是不断在重演,高等教育扩招也并非首次亮相。谁又能说,当前因就业压力引发的扩招,和上一次应对就业难的大规模扩招没有关系?硕士扩招,马不停蹄上世纪90年代,在国企制改革、政府精简人员、市场经济改革等因素的作用下,下岗阴云笼罩全国。既能拉动经济,又能提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社会供给更多高素质人才的大学本科扩招行动,在1999年拉开帷幕。在此之前,我国高校年均扩招增长率为8.5%左右。1999年,高校本专科招生总数达159.68万人,比上一年增长近50%,创增速历史新高。此后几年,招生增幅均在20%以上。到2003年,本专科生在校人数破千万,是1998年的三倍有余。但首届大幅扩招下的本专科生躲过了先前的失业潮,显然还是逃不掉毕业当前的就业难。毕业生增加,每年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也在增加。/unsplash彼时,大学生由国家分配工作的制度已是历史,毕业生数量连年增加,求职市场愈发僧多粥少。相关数据指出,2001年全国重点城市本科学历人员求职人数与职位之比为 1:0.51,往后几年,本科生失业率持续上升。“找不到工作,就继续读研吧”,并非只是95后00后大学生的无奈考量。2003年,报考硕士研究生人数历史性地达到了近80万人,是本科扩招前一年的两倍多。由此,大幅的扩招顺接着从本科生渐渐向硕士研究生转移。往后的10年,硕士生的扩招规模总和达到了137.5%。其实,教育部曾在2008年对汹涌的扩招进行过反思,表示1999年决定的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太急促。其在后来也明确表示“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将保持相对稳定”。2006年11月10日,济南市历山剧院,考研生排成S型长队等候现场确认。毕竟经过十余年的扩招,本科生人数年年跃进,本科学历在普遍看来也愈加贬值。不过,“就业稻草”这一角色,仍需要有人来扮演,更高一学历层次的硕士,理所当然更大程度地接下了扩招的使命。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就业又成老大难,下一年的硕士招生迎来了一次大幅上涨。为了避免学术型研究生因扩招而导致质量下降,一种全新的研究生形式——“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也在2009年开始招生,顾名思义,它要和走科研路子的学术型硕士区分开来,为就业市场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当然,新的学历形态其实意味着更大的招生容量,相比对学术能力有高要求的学硕,专硕门槛较低、学制短、就业更友好,或者说,它比学硕更具备作为就业缓冲的潜力。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就指出,到2020年,国内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60%左右。经历了诞生初期的频频遇冷、报考不满,到报考人数逐年增加,专硕招生终于不负众望,在2017年迎来了逆袭,国内多地报考人数反超学硕。就业冷,考研热。学硕稳中有升,专硕化身热门,眼看硕士学位又将面临新一轮告急,同年,研究生家族的一名新成员——非全日制研究生诞生,它与全日制招考统一试卷及录取标准,既面向在职人员,也吸纳着大量的应届考生。非全出现伊始,也被质疑“比全日制野鸡”、“含金量不行”、“招聘受歧视”,但由于全日制硕士竞争更激烈,一方面,非全成了调剂生的“流放地”。另一方面,很多考生也将目光转向名校的非全,希望以此来争取985/211的学历。1978-2018硕博招生规模趋势图 / 制图:中国教育在线增加招生人数、新添专硕非全,数量连同种类齐扩升。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开启爆发式增长的前一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不到6万。如今,这个规模一路高歌猛进了十多倍。多年来,在挽救眼前失业人群这件事上,硕士学位可谓是勤勤恳恳地贡献了己之所能。“读完研,发现找工作依旧难,而且似乎更加难”搭上了扩招顺风车,如愿读研深造的学生,自然是这届笑得最欢的一群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可能会发现,该来的还是会来:升级到硕士文凭,找工作依旧难,而且似乎更加难。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显示,从考研人数首次破百万的2005年往后四五年,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更讽刺的是,在硕士生大幅扩招的2009年后,硕士生的就业率连着两年比本科生还低。读完研找工作更难,扎心。/unsplash如今,就业市场不仅本科生遍地,硕士也逐渐扎堆,昔日以为的学历优势甚至变成了劣势。对于硕士生而言,读研本身就带着更高起点就业、拿更高薪酬offer的期望。事实上,应聘小企业觉得不值,争取大公司也未必胜券在握,前有高性价比的本科生,后有资历更强的博士生,硕士生成了卡在中间最尴尬的一群人。2013年3月8日,武汉大学2014届毕业生春季校园供需见面会在该校工学部体育场火爆进行,2万学子挤爆见面会。扩招对学生本身的影响,并非直到毕业就业时才显露。从数量猛增的学子踏进校园那天起,改变就开始发生了。基础设施不足、师资力量短缺是扩招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从前是一名导师带三五名研究生,当下出现了一人带二三十人的“盛况”。导师制徒有虚名,必然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下滑。找导师难,找好导师难上加难。/unsplash同时,扩招后的硕士专业设置、学生人数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失衡,不同类型硕士培养方式区别之模糊,都在削弱毕业生的竞争力。就后来诞生的专硕而言,其初衷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但在现实操作上,高校普遍又回到培养学硕的老路,把专硕生训练成了一边水科研水论文,一边焦头烂额忙实习忙毕业的无头苍蝇。说得好听点,是将学硕专硕一同培养,其实却让本该以实践为主旨的专硕,哼哧哼哧地为学校拼paper、拼政绩。2016年1月9日,上海市2016年应届高校毕业生首场招聘会在上海世贸商城举行。说到底,硕士研究生的扩招,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毕业节点爆发的就业压力,同时不可避免地将后遗症附在暂时松了口气的学生身上。一遇就业难就以扩招应对,始终是在做隔靴搔痒的挣扎。当然,这个病症的根源不单在于“扩”,更在于高等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如重学历轻实用技术、唯paper论的考评体系、过度行政化等,都因扩招而被揭开和放大。旧有的顽疾不改,不下力整顿师生质量,“今年有人笑了,两三年后就等着抱团痛哭”的戏码,将会一遍又一遍上演。参考资料1.关于硕士研究生扩招的思考,刘海宁,中国高教研究,20042.扩招后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体因素——对生源、生师比、师生关系的考察,苌庆辉 闰广芬,现代大学教育,20103.透析硕士研究生扩招问题,唐银,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4.硕士研究生合理生师比的探讨,袁守谦 唐洋洋 董洁 姚红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145.专业硕士“扩招”背后,鲁晓钰 闫志刚,教育与职业,2012【欢迎留言讨论】对于硕士研究生的扩招,你有什么看法?作者 | 里克编辑 | 秋裤排版 | 阿明* 未标注来源图片来自网络原文首发于《新周刊》旗下公众号“有间大学”
本文来源:中国大学生就业(ID:zgdxsjy)作者| 上海才程科技信息有限公司签约咨询顾问 唐安妮编辑 |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我只是普通本科学历,之前考研没考上是我最大的遗憾,也是我拿不到很想去的工作机会的原因,我要不要再次考研呢?”对电话那头的小林的声音充满焦虑以及懊悔。小林是2021届某普通高校毕业生,在秋招中没能拿到心仪的工作机会,所以来找我做职业生涯发展咨询。作为一名长期辅导职业生涯发展的咨询师,我接待过不少自我认为是学历限制住个人发展的来访者。与他们的交流中,考研是重复最多、最令其纠结,也是最易产生懊悔地点。研究生的身份往往是他们渴望获取的职场“铠甲”,似乎有了它,就可以所向披靡。在丧失机会、发展受限等事件的归因中,缺少研究生学历,也首当其冲的成了症结所在。考研≠好工作从2019-2021年企业在梧桐果网申平台发布的校园招聘需求看,本科毕业生依然是校招需求主力军。2021届中国校园招聘本科毕业生需求量占比为88.95%,硕士毕业生需求占比为10.42%,博士毕业生需求占比为0.63%。但是值得关注的是,企业对招聘岗位的学历要求中,对本科毕业生需求占比连年缓降,硕士和博士毕业生需求占比则持续上涨。特别是当前经济形势走向不明朗,人才竞争更加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更加明显。梧桐果创始人吴强表示:“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素质的劳动力将逐步代替廉价劳动力,而这一特点在大型企业中尤为凸显。受此次疫情影响,不少中小企业纷纷暂停招聘计划,而不少大型企业凭借抗风险能力强的优势,顺势将招聘人群瞄准了高学历、高素质人群,实现了招聘市场主导由供方向需求方的转变。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将更加凸显,未来各行各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会愈发突出。”不可否认,拥有研究生学历是一块“敲门砖”,特别是对金融、高科技、医药等行业内的研发岗,竞争格外激烈,目前普遍要求博士研究生学历。在携程2019春招中,应届生如果考研英语和数学成绩达到一定标准,无论学校背景如何,都可以免除相关笔试环节,有机会直通面试。但携程集团董事长梁建章也特别强调,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必须读研究生才能找到好工作,而是让研究生考试兼具了协助企业选拔优秀大学生的部分功能。在与多家企业HR招聘负责人的交流中,大家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中国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HR 负责人Damocles 表示,公司2021届校招总需求为400人,对土木相关专业需求占比75%,管理类需求占比25%。“在人才需求结构上,管理类岗位以985本科毕业生或双211以上研究生为主,土木类专业以一本院校毕业生为主,建筑类大专院校毕业生为辅助。”他特别强调,企业对人才要求的标准是统一的,不会因为应聘人数减少就降低要求,录用采用的是“宁缺勿滥”的原则。某知名国际广告公司 HR负责人Tina(化名) ,企业在招人的时候注重能够直接工作,以岗位来定薪,并不会因为是研究生学历工资就高些的。某知名教育集团HR 负责人Hans(化名) 表达了同样的观点,“目前我们只招有经验的同行业的人,可以直接上岗使用。一些助理性质的岗位,现有人才库里够用,只有数量不多的招聘需求。”某生物科技集团HR招聘负责人Lily(化名)表示,考虑行业方向和从事工作的性质,会首选选择哪些专业对口,具备硕士学历的毕业生。“我们希望至少在面试沟通的时候能够看到这个候选人有比较强的愿意能够沉下心去做研发,做生产。有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想法也比较多,可能还不太适合我们这类做研发的科技企业,因为我们短时间内没有办法给这种学生非常远大的一个目标和方向,所以在人才的选聘上也会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选择最适合的人”随着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和发展,尽管从管理者内心角度出发并不想接受自身在选拔人才上的“短视”行为,但事实上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选人的行动上已经从原来的看重“长线”变得“短线”。对人才的选拔上需要实现录用就能在短时间内能输出价值,最好是拿来直接能用。由这一思想导致的结果就是在企业间会出现用高于市场薪酬水平到同行企业内挖人而让自身的项目尽快上马的现场。通俗的讲,就是用高薪来吸引那些更富经验的职场高手,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获取更高效益。对于应届生来说才刚毕业,尚不能够马上独立承担重要项目。在如今许多企业是校招和社招同步招聘的情况下,已经拥有几年工作经验的本科候选人相比刚毕业且实习经历缺乏的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候选人来说更为合适录用。在我过往每年对所在企业做人才盘点中,一定会有学历这一项,在招聘选拔人才中也会关注简历上的学历和毕业院校,但不得不说的是,硕士学历受到关注的程度远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重要。因为企业在盘点人才时,设置人才的标准基本是“专业能力、领导力、可发展潜力、通用素质能力”等。更加看重的是个人自身的综合实力,是否适合在本企业工作、未来是否能在企业内踏实地工作,关注个人在企业的服务期内输出的价值是否能覆盖掉录用所产生的成本。换句话说,就是企业会选择你,是看中你提供的价值而不是因为你的学历。所以如何在求职时,合理展现你自身可以带给企业的价值至关重要。不然纵然你有硕士研究生学历,一样会在筛选简历/面试的时候被淘汰。一般来说,企业更偏爱对自身发展有清晰规划的候选人。出于企业自身盈利的考虑,重成本是每家企业的天性,而一个对自我发展有清晰规划的员工,无疑可以大大节约企业的成本。这些成本包括但不仅限于招聘成本(招募成本、甄选成本、录用成本、人力成本、岗位空缺成本、离职成本、胜任成本)、培训成本、办公成本以及可能带来的商业上的损失等。好企业内部具有清晰的培训制度,甚至不少企业具有自己的企业大学。这里面也包括会为优秀的员工提供就读MBA或其他和本岗位相关课程的学费。当然申请就读的前提是,你已经在本岗位上提供了足够的价值,并展现了你对在公司内部发展的清晰的步骤以及对工作的极大热情。而此时所需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对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说显然更易于接受。可以确定的是,在相当一部分行业的公司,在录用人选的时候,会同时考虑研究生学历和本科生学历的候选人,薪酬区间给出的依据是市场行情结合企业自身所招岗位的状况而给出的,并不会因为是研究生学历就比本科生学历获得的薪酬高。请认真思考几个问题有几个问题,请务必思考。加入公司后,有研究生学历的你会比本科生的你,融入环境更快吗?你上手新工作的速度会因为是研究生学历而提高吗?你解决问题的程度,会因为是研究生学历而变得更好吗?笔者就曾经为HRBP(人力资源)岗位分别录用了一名研究生学历和一名本科生学历的候选人。我原本对研究生学历的这位同事寄于厚望,但结果证明本科学历的这位同事更加擅长与人打交道,更适合做HRBP。后来本科学历的这位同事又进修了MBA课程,对HRBP的工作更加如鱼得水,目前已经是HRBP总监,领导着原先是研究生学历的这位同事。虽不能管中窥豹,但这也让我们看到,职场发展并非只有学历这一要素,而是要能将工作做好、做出彩更重要。对于企业来讲,你要能用(技能过得硬、态度积极肯干)、好用(不仅创造价值,还能创造额外价值)。你认为很重要的研究生学历只是增加了求职敲门砖的分量,而这个分量对于为数不少的企业来说,可能远不如在简历上有之前从事过含金量高的相关工作经历来得重要。关于要不要继续考研这事,每个人会有属于自己的选择。但作为一位职场过来人,真诚地对正在纠结是否要考研的应届生伙伴们说,2020年是艰难的一年,2021年不会立即变得“不艰难”。无论你未来是走学术科研研究路线还是走进企业,亦或进入体制内做公务员,从进入大学之后就一定要树立你自己的职业规划意识,并且磨练自己 “知行合一”的能力。当你有了这些底层的素质能力之后,再结合自身的经济状况、自身对未来生活的诉求、以及行业发展特点进行深度思考。这样你对是否要考研这事上,基本会有个较为明确的方向。对于没有经济上的压力,想借助考研增加自身未来职场竞争实力,同时利用读研期间让自己对未来真实职场进行更多探索的伙伴来说,考研是不错的选择。只是当你作出这样选择的时候,要记得读研的每一个日子里,除了完成学业还需要通过实习探索职场发展可能,这也是一条“不易”之路。无论如何,条条大路通罗马。无论是否考研,请将重点放在习得并展现自身实力上,这样求职路上会有更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