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旦确定目标,决定下来,然后去努力实现,不要拍失败,摔倒多少次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你能站起来多少次,改变就是力量,行动就是一切。研真的只是漫漫人生中小小的一环,当然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只有经历过考研的人,才能明白其中的滋味,这才是考研真正教会我们的。选择学校和专业的问题。选择之前先估量一下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了解心仪学校的报录比,轻易不要跨专业。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二本或者三本的学生,选择34或者其它985院校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考研考的是脑子,是毅力,是勤奋,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而且这些学校复试的难度往往很大,即使你初试分数足够高,你也不敢保证你复试一定能过。相信专业院校选择过程中,助教老师以及咨询师给的建议,相当重要,或许他们一句话改变了你的一生,多和他们交流!“选择自己喜欢的,喜欢自己选择的”,一旦院校和专业定下后就不要轻易修改。考研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工程,只有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学校才可以有激情投入紧张的复习,才不会因为困难而退缩。不要因为和同学的选择相同,而对比平时的表现做出决定,考研和大学学习情况并不是完全成正比的,平时表现一般的同学也可以考上研究生,只有良好的心态、充分的复习和合适的复习方法才是考研胜利的关键。学硕和专硕的问题。这个问题大部分同学都要考虑,个人看来,如果不读博士的话,专硕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能简单的去比较学硕好还是专硕好,有的人认为专硕不如学硕是因为他们的分数较低而且学费较高,但实际上不是那样的,如果你选择这个学校的某个专业在全国是排名前几的,那这个学校的专硕一定也很不错,而且时间短,实习机会多。考研,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讲,考研也是一种生活。选择考研,或许只意味着你心无旁鹜,专一学业。其实,最大的可能是你只有全力付出的酸辛而无一点回报的甘甜。真正的考研与疲劳、孤独是孪生姐妹,形影不离。今天将自己在备考路上的点点滴滴与学弟学妹们分享,希望大家能引以为鉴,调整备考策略,以最佳的姿态好好感受考研这个“无形资产”给予你的无限价值!
小编专注高考、大学及考研的研究欢迎关注:考研大家普通二三本学校的学生想考研到985/211现实吗?从总体看,普通二三本的考生,是完全可以成功考研进985/211学校的,只要看看985/211高校研究生新生的本科背景结构,就不难明白。39所985高校,最强势的北大清华,每年通过考研,而被录取的研究生新生,绝大部分本科背景很好,但也有极少数是普通本科的。比如,北大工学院、历史系等院系,似乎每年都有普通本科的考生考研进入,而北大研究生录取量很大的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每年通常会录取好几十个非985/211本科背景的考生,普通一本居多,普通二本也有少数,三本偶尔也有极个别。其他名校,比如华东五校,大致情况和北大相近,也就是,相对比较冷门及不那么强势的院系,会有少量普通本科背景的考生考研进入。至于普通985,则普通本科背景的考生考研成功的就相对较多了。比如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这类实力不错,学科众多、每年研究生招生数量庞大的学校,每年都会有数量不小的普通本科学生考研进入,人数可达总体数量的15~30%,部分院校甚至达到或者接近一半。至于末流985,自然相对比例会更高一些,比如西北农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普通本科背景的考生考研进入的,比例可超过总数的30%,甚至达到50%。非985的211大学,除了两财一贸,两电一邮中的北京邮电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这类强势211,考研难度总体较大,普通本科考研进入的比例较小(大约10~20%)之外,其他的211,往往普通本科生源占了很大的比重,某些院校可以达到或超过50%!虽然上述院校中考研成功的普通本科学子,一本考生占比最大,但二三本其实也占有不小的比例。所以,普通二三本学生考研985/211,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足够努力,并合理选择学校及专业,是完全有机会的。同时,值得指出的是,普通本科学生考研数量庞大,但成功考入985/211的比例并不高,特别是二三本考生,成功率其实是比较低的,而且,即便是成功的,往往也是相对较冷的专业,这说明,往往二三本考生的考研竞争力还是往往不如本科背景更好的考生,这一点,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对于打算考研的二三本考生而言,还是要具体分析自身情况。考研需要冲劲,但也需要清醒认识自己,不要好高骛远。一般来说,在自己本科学校的层次的基础上,提升一个层次,最多提升两个层次,是成功率相对较高,把握相对较大的靠谱目标。比如,二本考生建议以普通一本学校作为目标,相对比较靠谱,或者竞争不算很大的211大学为目标。当然,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要旨就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以选择。985/211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但考研难度往往还是不小的,除了努力,选择合适的目标,也是考研可能成功的一个关键性要素。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呢?
目前正是各大院校将复试基本进行完毕,并且敲定拟录取的名单的时期。除了新一届准备要考研的学生已经开始准备之外,那些往年没有取得理想成绩的同学,也开始新一轮的准备。在选定了自己心仪的专业之后,对于各位准备考研的同学来说,最为困难的选择应该就是选择院校了。今天,我们就要为大家介绍具体应该如何去选择院校,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思考。一、先选专业,根据专业决定学校类型专业的选择,是考研选择的第一步。对于大三准备考研的同学,应该考虑自己是否喜欢当前的专业,今后是否想要从事这个专业相关的工作。而对于一些往届的学生来说,则应该思考是重新考原本的专业,还是认为该专业不适合自己,应该重新做决定。这些都是直接影响到院校的决定。不同的院校擅长的专业不同。一些看起来是普通高校的学校,其实有一些专业是发展很强的。而一些综合性的大学的整体口碑好,但是你想要报考的专业不一定就好。而且,不同的院校对于同样的专业考核要求也不同。所以,第一步一定是先决定好自己要考的专业,再根据不同院校的专业口碑情况进行一个初步决定。二、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学校的级别有很多学生考研是会选择一些和原本本科所在的院校级别相差比较大的学校的。比如说本科是在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但是考研却选择了双一流。尽管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不得不说这样的难度是非常大的。一方面初试的要求会高很多,另一方面在复试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的。考研报名的时间是每年的九月份到十月份。这个时候一般复习已经进入了最后一轮的加强了。此时报考的时候,一方面要根据自己的意愿,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复习的情况进行选择。一开始复习的时候,可以用好的学校作为目标激励自己,但是真正报名的时候,则应该更实际一些。三、选择喜欢的、适合的城市很多同学都知道,在选择研究生所在的学校的时候,很有可能选择的是今后发展和工作的地方。而不同的专业,在不同的城市的发展情况是有所不同的。比如说,选择外语、翻译等专业的同学,尽量应该选择一些沿海城市或者一线城市,因为在这些地方,你的专业能够发挥最大的优势,也会有更多的需求量。而不同的城市,也涉及到分区的问题。与高考不同的是,考研的分数分区不是按照考生所在地,而是按照报考的学校的所在地。因此,有些院校虽然是名牌、双一流,但是因为所在地区属于B区,因此也拥有着相对较低的分数线。在选择院校的城市的时候,分区和专业的适应度,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报考院校的选择对于考研来说,是最为重要的第一个步骤。选一个适合自己、适合专业发展同时级别合适的学校,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考生们在复习的过程当中,这 同样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值得好好斟酌。
考研规划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确定目标院校。目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目标有问题,再努力也无济于事,这就是笨鸟先飞不一定先到的原因。本篇将通过七条准则,帮助你确定目标院校:相关信息可以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为基础,再去扩展。图片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准则一3月30日之前,确定四所你要考的院校。第一所:学科排名全国前十的院校,即总冠军院校;第二所:高于你当前学校一个级别的院校,例如你是二本,选一本;你是一本,选211,你是211,选985,你是985,选C9或专业排名高于你目前学校3-10名的院校。即分区决赛院校;第三所:你的本科院校,或者和你本科院校同级别的院校,即季后赛院校;第四所:你的底线学校,就是比你目前院校级别低,但你也能接受的院校,即常规赛院校。准则二3月31日-4月15日,评估学校报考难度,并进行资料收集,原则如下:第一,自我评估:本科成绩、奖学金获得情况、个人学习习惯情况。第二,学校评估:本科院校级别,该学科在国内的影响力。第三,历史评估:以前的学长学姐是否有上过该所院校,通过率如何。第四,时间评估:有效复习时间有多少,本科学校在接下来的时间忙闲程度如何。第五,资料评估:是否可以收集到考研院校专业课历年真题、期末试题等。准则三如果以上原则,五个都是积极的答案,那么你可以冲击总冠军院校;如果以上原则,三个及三个以上是积极的答案,那么你可以冲击分区决赛院校;如果以上原则,两个及两个以下是积极的的答案,那么推荐选择季后赛院校。以上原则符合95%以上案例,不排除偶然案例,仅供参考。准则四关于院校的区域选择,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最重要:个人意愿。如果你是想在大城市拼,那就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城市,最好考取该城市的院校,因为就业和实习这两方面会有很大的便利性;如果想在家乡发展,或者离家不是太远的地方,就选择你家乡或是你青睐地方的院校,很现实的例子是,本科大家都往远走,其实研究生阶段都更多的去往离家乡比较近的城市。第二,次重要:学科水平。简单说来就是该院校你报考的学科对应当地的企业,有没有特别强的产业链关系,例如吉林大学的车辆工程很厉害,恰好吉林长春就有一汽这样的大企业。考虑这一点的原因在于,目标直指未来工作,以及该院校该学科是否有足够强的企业认可度。这在之后的实习和工作中将发挥重大作用。第三,其他:经济水平。就是说你所在区域经济水平怎么样,其实经济水平低代表的是生活幸福感高,经济水平高代表的是就业选择好。其实哈工大就是属于第一种,哈尔滨经济水平一般,但是生活幸福感还是很高的,但面临毕业之后出走他方的问题,所以你要慎重抉择,是享受三年的风土人情,还是直接进入快节奏的生活。准则五关于自我能力评估:人的认知是随着时间变化的,在开始阶段,有着充裕的时间,可能感觉季后赛院校甚至是总冠军院校都不在话下,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中期阶段,时间稍显紧张,就迅速变为季后赛院校。针对这一问题,不是你一拍脑门就能确定的。你需要一套科学的方法:第一,变道准则:我们开车时候知道,在进行变道的时候,一次只能变道一次,那么针对考研就是你一次只能跨越一个台阶。那么你可能会说,有很多双非直接跨考985,这又如何解释呢?其实是这样的,你会发现这样的人在本科阶段并非等闲之辈,他们通过三年的学习,在基础上,弥补了一定的gap。也就是说从之前的双非变到了211水平,接着再通过不到一年的考研拼搏实现从211到985最后一个gap的突破。并且除此之外,这中间有一个最重要的能力,就是信息收集能力,足够的信息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你的gap。举个简单例子,就是985有些院校是性价比超高的,但是可能大家不知道,就比如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关于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可以去我知乎看这篇文章——《通信工程考研哪些学校性价比比较高》。所以在这里想说的就是,尽量符合变道原则,非特殊情况,大多数人都是在这个原则和概率之内的,所以科学的评估要远胜于一时的冲动。第二,巅峰原则:你在某一领域达到的最高水平,能够证明你在该领域能够再次达到或者超越这个水平。举个例子,如果你是高考失利,到了一所不是那么理想的大学,那么在大学期间,你也很可能会找到当初的巅峰感,重新在现在的环境走上巅峰。以前身边就有一个例子,高考失利来到了吉大,原本水平是可以去到上交的,大学四年过去,人家通过保研去到了上交。回归到本次自我评估就是,如果你本科成绩没有达到顶峰,或者以往,和你同级别成绩的人,去过最好的学校,很可能就是你目前的天花板,所以你要基于这个进行自我评估,切记凭感觉,数据不会骗人,概率论很大程度就是科学的显现。第三,反馈原则:坚持一天两天的高强度学习可以,如果坚持半年以上呢?一般人,反馈周期不会超过一周。也就是说,如果你能保持一周的高强度学习,那么证明你有冲击总冠军院校和分区决赛院校的基础,如果不能,就暂时不要把目标订的太高。通过一个月的锻炼培养, 考察自己有没有发展成长期坚持的趋势,如果没有,就以季后赛院校为主要目标吧。准则六关于信息搜集:在4月30日以前,你要确定你最终要考的院校,这是最晚的期限,再晚就是给自己挖坑了。所以在这之前,你要进行以下信息的收集:第一,每年的分数线,每年招生人数,考研和保研分配比例,以及考研报录比;第二,专业课历年试题,对应专业课的本科期末试题,以及学习笔记;第三,是否有学长学姐在该院校就读。准则七一锤定音:在院校选择上不要过分纠结,也不要过于乐观,一定要切合自身实际。考研要比想象的艰难,他考验的是你短时间的学习能力和长时间的坚持能力。身边很多人出现的问题就是选择学校太乐观,结果越复习越没底儿,最后考前放弃,所以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出现,依据上述原则进行敲定。记住一锤定音,不要高估,切记不要高估,没有绝对的实力和超人的决心,总冠军院校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最后祝各位金榜题名!
在备考研究生的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学校是很重要的,所以很多同学在择校这个问题上都比较纠结。如果选择名校,那么考研分数一定就会高,但是选择一所不是很好的学校,考研就没有什么意义。但是按照过来人的经验,还是选择名校比较好,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1、名校增加就业竞争力在找工作的时候,面试官首先看到是我们的简历,他们最关心的一点就是你毕业于哪所学校,什么学历。因为没有见过本人,不知道能力怎么样,只能通过你所毕业的学校来了解你。能考上名校的人学习基础、学习能力肯定也是很好的,所以在工作中也一定表现的很好,那么有可能就会选择你。相反,如果你的学校只是一个普通的学校,那么你本身存在的竞争力也就很小。2、名校学习氛围好名校跟普通学校的学习氛围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学校文化就不一样,小编之前去过山东大学,在校园里不管到了哪,都能看到一两个看书的人,而且看不到玩手机的人。但是普通的学校就不一样了,学习氛围完全不一样。另外名校的师资团队也是很壮大的,教授导师也很常见,可以带我们学习到更深入的知识。3、实现自己的名校梦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名校梦,但是高考的失败名校梦也就破碎了,想要再实现这个梦想也就只有考研这次机会,所以很多人也都会因为这个原因选择名校。名校有很多优势,所以是很值得我们去报考的,但是有很多人害怕分数太高考不上就放弃报考。其实不管考什么学校都是要付出十倍的努力去备考,怎么都要准备一次,那还不如直接报考一个名校。而且还有很多城市的政府为了抢占人才高地,也开始了更多学历福利,他们打出的首要条件是毕业于"211工程"大学,更欢迎"985工程"大学毕业的学生。高校招聘教师和辅导员就更不用说了。这就是名牌效应。2020年研究生报名马上就要开始,大家一定要好好准备,因为这是上名校的最后一次机会了,在接下来两个月的时间里,大家好好备考吧。
目前很多本科学校比较一般的同学都有一直有一个疑问,我本科院校出身低,没有任何的社会竞争力,考研是不是希望很渺茫,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也是各持不同观点,很多大学辅导员经常会告诉学生,二本,三本院校的学生,别考了,一般考不上的,有这个时间不如去丰富一下实践经验提前接触社会,努力找工作赚钱。也有很多人认为只要自己付出努力,希望肯定还是有的,而且你大多数的竞争对手也可能是二本,三本院校的学生,实力相当,只要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努力复习,良好的心态以及自律的时间调配,考研还是指日可待的。阿智学姐在这里不作任何的评价,因为阿智学姐认为不管考不考研都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阿智学姐只是单纯的对于二本,三本院校学生考研困不困难这件事情来做分析,至于如何先选择那要看每个人的追求和选择。一、学习环境由于周围学习环境和个人能力的因素,是导致我们觉得自己考研很困难的最重要的一点,不是说二本,三本院校的学生一定不懂得学习,或者说有任何的院校歧视,只是大概率事件中二本,三本院校的学生考研上岸率都比较低,因此给人造成一种感觉就是,二本三本院校的学生考研很难。其实造成这种原因的一方面是学习环境的问题,在经历了高考之后,似乎已经把大家在学习上分开了层次,相对于985,211的学生,我们的学习环境跟他们差了不止一个档次,他们可以跟着导师一起参加各种的项目,而你即使不去上课也不会有人对你很严格。当你身边的人总是将吃喝玩乐挂在嘴边,总是将迟到旷课作为自己的常态,你肯定也会潜移默化的被环境影响,并逐渐的开始关注学习以外的事情,不能专心去学习。二、学习能力对于大多数的二本三本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情况等等都是与重点高校的学生有一些差距的,因为高考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学习能力比较好的学生他们就可以脱颖而出,而我们从某种程度上是自己选择了自己,,从考研层面上出发,你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去弥补初高中对于学习的认知,能力的不足,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和别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三、自制力差我们二本,三本的学生大多数自制力都比较差,在上大学之后,身边的诱惑变得越来越多,如何能在这些诱惑和学习习中权衡是需要自制力的,然而我们就缺乏这种自制力。我们总是早晨不起床,晚上不放手机,不停的刷朋友圈,想好今晚要好好学习,一句室友的一起打游戏,就又上号了,学习五分钟热度,发现除了书本周围的一切都变的很有趣,包括你的头发,指甲,眼睫毛,计划总是一大堆,可到头什么都不想做,这无疑给我们在考研的道路上增加了很多的困难。
考研择校是考研人必须经历的环节,也是考研人很迷茫的环节,地区重要还是院校重要、院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想上岸,我们不仅要考得好还要选的好,小编今天从地区、院校、专业这三个方面给同学们考研择校整理了相关信息,一起来看!一、地区1. 录取分数线国家线依据不同地区,分数线标准有所差异,即A区线和B区线。A区单科分数线比B区高3-5分左右,A区总分比B区高10分左右,以哲学分数线为例:A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21省(市)。B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省(区)。2. 考试难易度不同地区的试卷难度,判分标准不一样,报考难度较大判分严格的地区,分数较低,最后调剂时不好调剂;如果不需要调剂的话,报考同一地区难度和判分标准都一样,可以不考虑这个因素。3. 距离在职人考研为了方便上课,需要选择距离工作地点近的目标院校。4. 就业如果考研是为了之后找一个好工作,先选地区,经济发达的地区毕业后公司认可度高,而且经济发达地区提供的就业机会更多。你在研究生所就读的地区,信息搜集较容易,会帮助你更好的就业。如果之后想在某个地区就业,最好研究生报考该地区。二、院校1. 院校情结如果有院校情结,非该院校不考,且自身实力经过综合考量,考研有机会上岸,那么就报考该院校吧!2. 院校资料考研也是一场信息战,信息获取是考研中很重要的一环,你对报考院校了解的越多,就越有机会上岸,尽量选择资料多的院校!我们要了解的院校信息有:院校备考资料,查看院校是否公布了初复试参考书目,可以让我们复习不走弯路;院校统招名额,名额多上岸机会大,没有把握不要报考只招收1人的专业,很大可能是炮灰;复试流程是否公开,了解一下复试难度等等。3. 院校排名考研是为了深造,想在学术上更进一步,那么地区和院校要先选择院校。在已经确定专业的基础上,根据院校排名来进行选择,可以选择高、中、低三档,每档的初试科目相同,在复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实力进行判断,最后决定报考的目标院校。院校目标一开始需要定的高一点,目标院校决定你的努力程度,目标定得太低,备考就会懈怠。三、专业在选择考研专业时,大部分考生选择的是本专业,报考时选择二级学科可以根据专业的就业前景或者自身兴趣,来进行选择。还有部分同学,本科是服从调剂或者其他原因,上学期间发现自己对所学专业实在不感兴趣,可以选择跨专业,跨专业的考生需要先决定报考的专业,再选择院校及地区。最后小编总结一下,地区、院校、专业在择校时怎么选:(1)就业:地区>院校>专业;(2)深造:院校>专业>地区;(3)跨专业:专业>地区>院校。考研择校不是一成不变,也不是说变就变,大家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两三个不同档位的目标(目标院校复习科目要相同),在备考过程中不断评估自身实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
和高考不同,对考研来说,选择学校之前,必须先选好报考专业。因为考研后紧接着就是工作了,选择一个好的专业是大于选择一个好院校的(但是有机会进211/985就另一话说了)该读什么专业的研究生?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在我看来,无论是对男同胞还是对女同胞来说,婚姻和职业是否理想,都是影响极大的事情,而总的说来,职业理想与否可能更为重要,因为工作不理想也会影响到婚姻的状况。在一个早就过时落伍的行业里,你累死累活也远没有在新兴行业里的普通人的工资高。不要听信那些辅导员之类的爱系教育的胡吹海侃,说自己的专业前景多么好,要听听那些已经大四或是已经毕业了的同专业的大师兄师姐们的看法,他们的观点才有真正的参考价值。现实是残酷的,会让许多人清醒,早一点清醒对你绝对有好处,所以请你早一点打听自己的专业去向和分配状况为好。由于各个人的情况不同,我无法说你一定要读哪个专业,不过如果你对一个东西特别感兴趣,那就应该去学,那个专业就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对什么东西都没有很浓的兴趣,那么我认为你最好选一个分配还不错,自己也相对比较喜欢的专业。如果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及自己的性格特点,再选择那些可以发挥自己长处而不是短处的专业。比如说,如果你喜欢跟人打交道,喜欢聊天聚会,不喜欢一成不变的呆在房间里,那么你也许适合去做律师、管理类或是销售类的工作,不该去做技术性或研发性的工作。当然,如果你只喜欢而且适合搞技术,那你还是搞技术好了。由于你不是活在真空里,你的心境常常受到周围人的看法和境况的影响。所以在选择专业时考虑到社会发展前景和职业发展前景也是极其必要的。就目前而言,如果你对自己的专业并没有热情,甚至极其不喜欢,那么虽然你考本专业相对更容易考上,我还是奉劝你不要读本专业的研究生。你读研究生最好要和你的职业理想联系起来,不要为了读研究生而研究生。如果你读本专业的研究生不能使你离职业理想更近,那么你三年的时间就接近于浪费。如果你以后要转到你觉得比较有前景或比较喜欢的职业和在本科毕业时的难度几乎一样大,那么与其如此,还不如早点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早点准备考研,考到自己想读的、觉得比较理想的专业去,即使降低学校的档次也是合算的。如果说在本科时读个好学校比读个好专业更重要,那么我认为,对大多数人而言,在研究生阶段,专业的好坏可能比学校的名声更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你能进入什么样的行业,而行业的好坏是极其重要的。在一个没落的行业里,不仅难以得到别人的尊重,收入通常也和好行业相差极大,不可不重视!如果你觉得在理工科内跨专业考研究生很困难,那么我建议你可以考虑转学法律类、经济管理类、新闻广告类,因为这些专业的专业壁垒很低。你根本不用担心考上了会跟不上,没有听说理工科的同学会在这种专业读研究生还会跟不上,你通常都可以学得很好,因为这些专业的东西比起理工科那些书来说,都是很容易的。不仅如此,一旦考上这些专业的研究生,你将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知识背景,在找工作和实际工作中都会有优势。不过在这些大类也有非常热门和相对不那么热门的专业,比如说法律里面有比较热门的经济法、国际经济法和民法,其次有刑法,也有不太热门的行政法、宪法、法理学等专业,还有招生数比较多的法律硕士。经济学里有比较热门的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等专业,其次有财政学、国际贸易学,也有数量经济学、技术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等。管理有比较热门的会计、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也有招生比较多的MBA(需要工作经验)。在这些专业里你究竟选择什么专业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因为考热门的专业的确会前途很好,风险也相对更大些,因为好专业竞争都比较激烈。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能进好专业,即使学校差一些也可以考虑。当然,如果觉得考该专业最热门的专业风险太大,那么也不一定要考该类专业中最热门的专业,可以考虑进该类别里相对不是那么热门的专业,这样风险较小,毕业后的前景也比读原来的专业要好得多。只要进了该大类的专业,你可以在研究生期间学任何你最想读的东西。比如说,很多人非常想考金融学专业,可是对考金融学专业的研究生又不太有信心,那么也可以考虑先考比较有把握的数量经济学、技术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或产业经济学等等,然后在研究生求学期间,把精力完全放在学习金融学上,在毕业时,你一样可以进入金融证券业。其他专业也一样,以法律类为例,如果你很想去做法律类的工作,但是觉得考经济法的研究生难度太大,那么完全可以考虑先考法理学之类的专业或直接考法律硕士,然后在读研究生期间多读经济法方面的书籍,并且发几篇经济法方面的论文,就可以了。同一大类里到了研究生差别不大,进入大的行当最重要。当然,如果对自己非常有信心,那多打听有关情况,并充分复习,直接考这些热门专业,考上也是完全可能的,跨专业考研并且考分为该专业第一名的例子实在是数不胜数。话说回来,如果你的专业分配不好,你学得再好,觉得它有再多学问,你都用不上它们。如果你在一个没有前途的行业里工作一辈子,你的发展机会有限,会很难受的。如果你在毕业后肯定要要转行,那么你本科学的专业知识大部分都是没有用的。就像我的大学同学,几乎没有几个人干本行,不干本行的同学都活得很滋润,而还在干本行的就很一般化,甚至有一些活得非常落寞。只要是分配一般的系科,情形都大抵如此!所以,如果你已经知道你的专业分配前景很差,那么,请不要只知道埋头读书!请在读书的同时也看看自己未来的路!你理想的职业在哪里?为了实现这个职业理想你该做哪些准备?多学一点能为自己的职业目标服务的东西!关于换专业考研显然,对于绝大多数大学而言,好专业就那些,数得过来,一般的系占绝大多数,还有一些系科的分配则历来都很差,很难找到好工作,甚至根本找不到工作,这是一个客观现实。对此,我们首先应该接受现实,然后再去慢慢改变,抱怨是毫无用处的,自己多思考以后的出路才有用。所以,千万不要因为自己专业不好,就怨气冲天,就丧失斗志,甚至以此为借口不好好学习,这是最可悲的。其实在大学本科里学个差专业,并不意味着没有进一步改变命运的机会,其中一个好机会就是在考研究生时换专业。数学基础不好的文科专业换到新闻法律广告等专业,不怕数学的,特别是理工科的学生,可换到经济管理类的专业,也换到好的文科专业如新闻法律广告等专业。关于换专业考研究生,有几个常见的问题:一个是觉得自己如果换专业考研的话,那大学四年不是白读了吗?因为毕竟很多专业课的东西用不着了。其实如前所述,如果你本科的专业不好,你即使不换专业考研,以后工作也很少会做本行,因为本行本来就不好嘛,否则就不会觉得自己的专业不好了,所以对于以前的专业知识没用处,没什么好心痛的,应该看作是新的生活道路的开始。其实,理工科的训练还是很有用的,它使你的思维比较清晰,而且读过理工科再去学经济管理和法律新闻之类,在接触到有关技术方面的东西不会象那些一直学文科的同学那样觉得很神秘。如果你在研究生毕业后从事企业管理工作或从事金融证券行业的工作的话,理工科的背景还是很用的。还有一个担心是怕换到新专业会跟不上,别人毕竟大学学了四年嘛,怎么跟得上?除了少数几个专业,我看过很多换专业读研究生的人,其中一些我还很熟,没见过谁跟不上的,一般还都学得不错,所以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不过如果基础不是很扎实,换到信电和计算机读研究生可能会辛苦些,换到文科性质的专业读研究生应该毫无问题。换专业也不能漫无目的,应该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将兴趣和职业目标结合起来选择专业,然后尽早选定学校,尽早了解有关的信息,早做准备。在确定了学校和专业后,最好去该学校一趟,看看校园,去该专业的研究生宿舍了解有关考试的注意事项以及以后的毕业分配去向,看看是否和自己的职业目标比较接近。这很重要!同时最好和一个热心的研究生建立联系,以便了解有关的动态变化。说来说去,还是有很多人怕换专业,觉得没有把握,或是觉得好象没有先例,所以为了保险起见,不太情愿地又考回本科时学的专业。其实,换专业并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么难,就像考研没有某些人夸张的那么难一样。在考研时换专业成功的人多得是。应届考研还是参加工作后再考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计划,因此,无论是应届考研,还是在参加工作后再考研,都各有利弊,不能一概而论。不过总的说来,如果你在毕业后直接就能进入你想去的行业工作,则无论是应届考研还是等工作几年之后再考研,都是可以的。可是,如果你估计你将来只能进一个很没有前途的行业,工作待遇也很差,那么最好还是在应届时就考研,而且应该尽量早准备,通过考研,跳离苦海,向自己的职业理想靠近。如果你能考进一个自己比较满意的专业读研究生,那么花上一年左右的时间全力准备是完全值得的,因为它可以使你进入理想的行业,改变一生的命运,意义深远。不要轻易错过应届时考研究生的机会,因为工作之后要考研究生通常都要辞职考才能考上,而且时间也远没有应届时这么多,其他麻烦事也多。如果不辞职考研,大多都考的是那些冷门、竞争不激烈的专业或是本来就不太喜欢的本专业,和应届时可以选择的专业是有差距的。如果你最终决定要考研,就要接受过半年多到一年左右的寂寞的生活,不要看到同学找到工作了又蠢蠢欲动,心思动摇。许多同学在中途放弃考研的借口是“还不如工作两年之后再考研”,可是这种人通常以后比当时更没有信心考研究生。也有些人是为了逃避考研失败的尴尬而不敢考研,怕同时参加考试的同学很多都考上了,而自己却没有考上,会很没面子。这种心态实在不对路。害怕失败就去逃避失败,比失败本身更可耻,而且更阻碍一生的发展。面对失败,勇敢面对,才会有更多成功的机会。中国人这么多,好专业,好职位都极其有限,竞争都很激烈。要知道,你在逃避竞争的同时,也错过了拥有更好的、更有成就感的生活的机会。此外,应该指出,考研是一个很重要、很值钱的选择权。如果一个人对前途毫无把握,好像未来毫无自己可以选择的余地,只能被动的接受命运的安排,是非常痛苦的。千万不要等到已经走投无路的时候才去想自己的出路!考研是一个很重要的选择权,你常常可以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当你对工作不满的时候,想改变职业的时候,你能够通过考研更换一个全新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是令人羡慕的。因此,我觉得无论你暂时想不想考研究生,请一定要多花时间把数学和英语的基础打好。不要觉得数学英语没有用,它有时候可以改变或决定你一生的命运,那么还有比这种知识更重要的吗?如果你数学和英语的基础都很好,那么无论你何时想考研究生,你都会对自己比较有信心。上面说了这么多,我想你应该也有个自己的谱了,定好了专业,接下来,就要选择报考学校。在学校的角度上,考研分为考内和考外。考内非常简单,因为你会有比较多的内部资料(比如我本科专业,会直接透题!),复试时也会有很大的优势。而且考研要比高考简单很多,你高考时尚且能够考上本科学校,考研没有理由考不上。当然,前提是你自己别作死。如果选择考外的话,我认为必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目标院校要明显好于本科院校要考外的话,就要考更好的学校,否则考外就没有任何价值。所有大学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档次:三本、二本、一本、211、985、TOP10、清北。决定考外的话,目标院校最起码要比本科院校高一个档次,二本同学至少得考个一本,211大学的最起码得以985为目标吧。其实,我个人认为,跨一个档次也没什么意思,要我给建议的话,最好是能跨两个档次。尤其是对于二本、一本的同学来说,跨两个档次基本就是标准配置。上面是从学校的综合实力上分析,另一个角度是从专业排名上进行选择。有些大学虽然不是985,但是某些专业却牛逼哄哄,这时就应该以专业排名进行选择。比如上海财经,虽然不是985,综合排名也不高,但金融等专业的就业基本上可以和复旦媲美,秒杀很多所谓的名牌大学。即使本科是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等综合实力很强的学校,如果考金融等专业的话,上财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第二:目标学校地理位置要符合职业规划选择学校的时候,地理位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目标学校的地理位置最好要能和自己期待的工作地点相符合。本地院校在影响力、就业、实习机会、人脉等等各个方面,都有外地院校不具备的优势。任何一个大学,肯定都和当地企业有更多的合作,导师的人脉、关系也多集中在本地,这种“软实力”对本地就业会有非常大的帮助。王经理让李教授搞个培训、弄个讲座,李教授让王经理在本校多招几个人,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如果以后想在珠三角工作,就尽量考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等在珠三角地区的学校,如果跑去考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对外经贸、北京理工等同档次的北方院校,肯定是很愚蠢的决定。如果想在长江三角工作,却考中山大学、厦门大学肯定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如果想在北方工作,南开大学就要比同档次的中大、厦大好得多。如果四川的同学想留在成都发展,就最好在川大、电子科大、西南财经等学校做出选择。中国的大学,除了清华、北大等极少数的学校,其他学校出了本地区,影响力和就业都要差很多。选择学校的时候,要尽量和自己理想的工作地点相符合,不要犯战略上的错误!第三:要综合对比各档次大学的考研难度我在之前选择考研学校,查找信息的时候,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很多大学的复试线和自身实力并不吻合。我考的是金融硕士,就以金融硕士为例。上海财经大学和复旦大学的金融肯定都牛逼哄哄,就业好的一塌糊涂。但毫无疑问,复旦金融的影响力和就业肯定要比上财好一些。我也对比过复旦和上财专业课试题,难度基本在同一个档次。难度持平,就业、名气也更大,所以,复旦大学的复试线应该比上财高10分左右才合理,但是14年复旦金融硕士的复试线为375分,上财复试线反而为390。今年也一样,复旦378的复试线,383以上的考生通通被录取,而上财的复试线高达399。我个人觉得,考上财就远不如考复旦合算。而武汉大学很明显不如上财、复旦的金融硕士好,但复试线也高到400。当然,武汉大学专业课很简单,可能要比上财和复旦的简单20分左右。考虑这点影响的话,武大的真实复试线也有380左右,基本跟复旦持平。武大金融和复旦相比更是相去甚远,考武大也肯定不是明智的选择。这就像产品价格,有些被高估了,价格远高于其价值,有些被低估了,价格明显低于其真实价值。同学们在选择学校的时候,要系统的对比各校的复试线,尽量找到被低估的学校,避免分数虚高的学校。当然,要去详细分析各个学校,需要查找的信息很多,考生由于经验的缺失,也不知道各校复试线到底合不合理。最好的方法是想办法认识一些同专业的研究生,他们已经查找过这些信息,对专业的了解也要比你深得多。如果自己瞎报,很容易选到分数虚高的学校。这样就亏大了!当然,学校并不需要马上确定下来,强化复习之前最好能确定下来。但也要注意,最好不要等到报考的时候再来做决定,即使同一专业,不同学校的参考书和命题风格都有很大的不同,确定的太晚,强化阶段的复习就很难有针对性。罗罗嗦嗦了一大堆,我想多少会对大家有点用处吧,最后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都不会相信的潜力,选择考研也就选择了对自己的寻宝.我快乐吗?我喜欢自己吗?我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这些问题,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停得问自己,不要被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所约束,不要自己困住自己,大胆些超越自己,如果从不尝试,就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其实可以.:)YOU CAN WHEN YOU BELEIVE!对了对了,忘了一件大事,能点个赞吗?亲!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一段纠结的经历,大一大二过去,大四即将来临,处于大三的我们此刻好纠结,未来到底是考研还是就业呢,如果选择就业也开始关注秋招,寻找合适实习单位,如果考研就要赶紧着重准备,但很多同学在考研的时候总有很多顾虑,尤其是二本和三本院校的同学,他们渴求通过考研提升自己,但又担心考研院校会不会存在复试歧视,今天小编就给你们整理几所211院校,据说录取率高,非常适合二本院校的学生报考。参加招聘会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师大是典型的师范类院校,在全国211院校中排名靠前,大家都知道师范类专业的学校报考的人数都很多,但这所学校虽然报考人数多,但录取的人数也很多,而且考试的题目也不难,每年都有很多二本和三本院校的学生考上华师大,所以这也是二本学生考研首选。贵州大学贵州大学因地理位置原因,且不是热门报考院校,所以每年报考的人数不多,贵州大学的保研率不高,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招生名额留给校外的学生,所以在211院校中算最好考的学校了,只要通过了笔试,面试的问题都不大。考研院校太原理工大学大家都知道在考研复试时,你的本科学校也影响着你的录取结果,所以小编隆重推荐这所学校给大家,对非985考研的学生是非常公平的。太原理工是一所纯正的理工类的院校,对于专业素养要求严格,如果你刚好专业过硬,那就来吧。考研院校选择西南大学熟悉西南大学的同学都知道,西南大学最好的专业就是师范类的专业,但是除了师范类专业,西南大学的工科和理科的专业也很不错,一般只要进了复试,录取的可能性就很大,如果想要报考师范类的专业可能就比较难了。
今年3月底的时候,弟弟顺利的通过了西北工业大学的研究生复试,虽然期间也有些波折,但总归结果是好的。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当年参加研究生考试的时候,有些学弟学妹会问到我一些问题,在这里简单的将我的经验分享给大家。今天主要分享的是如何确定报考的学校。学校的选择对于有些同学来说是很纠结的,纠结的地方主要是在学校的好坏、所处的位置、学校的专业是否过硬、招生的指标。那么该如何选择呢?1.现在读研的人越来越多,既然准备考研,就放手一搏,报考985或211院校。目前提出的双一流大学,大部分都是985院校。985院校考研成绩是自主划线,分数线出来的时间较国家线提前一些,而且面试也会提前一些,这样即使面试没有通过也可以再调剂。很多调剂的学校也会很注重你当时的第一志愿,所以报考985院校会好一些。2.很多同学对学校距离家乡的远近会有要求,在自己距离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将其中的985和211院校挑选出来,方便自己进行选择。3.在这些挑选出来的学校中,不同的学校某个专业的好坏是不同的。我认为如果今后有读博的打算,就报考相关专业牛的学校,这样可以直接读博。如果只是读研的话,尽量报考985院校,其中的专业差也没有关系,因为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主要看的是学校。4.要报考的学校,最好之前是有师兄或师姐考上的,这样会给你很多的经验及内部信息分享。关于招生指标的话,其实指标多相对来说报考的人也多一些,指标少报考的人也少,所以这个方面不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5.很多学校其实是有本校调剂的名额的,就是通过笔试后,你所报考的专业方向复试没有通过,可能会直接调剂到其它的专业方向,只是在毕业证上的专业有些不同,不会影响导师的选择及研究的方向。所以报考这样的学校成功通过率会更高。6.一旦选择了学校,就不要随意的更换。也不要太在意报这个学校的人数是否很多,买好教材,专心复习,让其他的人胆颤后退。以上6点就是关于在选择学校时该注意的地方,下期会介绍考研中应该注意的地方。祝梦想成真!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汪国真的诗送给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