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专注高考、大学及考研的研究欢迎关注:考研大家普通二三本学校的学生想考研到985/211现实吗?从总体看,普通二三本的考生,是完全可以成功考研进985/211学校的,只要看看985/211高校研究生新生的本科背景结构,就不难明白。39所985高校,最强势的北大清华,每年通过考研,而被录取的研究生新生,绝大部分本科背景很好,但也有极少数是普通本科的。比如,北大工学院、历史系等院系,似乎每年都有普通本科的考生考研进入,而北大研究生录取量很大的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每年通常会录取好几十个非985/211本科背景的考生,普通一本居多,普通二本也有少数,三本偶尔也有极个别。其他名校,比如华东五校,大致情况和北大相近,也就是,相对比较冷门及不那么强势的院系,会有少量普通本科背景的考生考研进入。至于普通985,则普通本科背景的考生考研成功的就相对较多了。比如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这类实力不错,学科众多、每年研究生招生数量庞大的学校,每年都会有数量不小的普通本科学生考研进入,人数可达总体数量的15~30%,部分院校甚至达到或者接近一半。至于末流985,自然相对比例会更高一些,比如西北农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普通本科背景的考生考研进入的,比例可超过总数的30%,甚至达到50%。非985的211大学,除了两财一贸,两电一邮中的北京邮电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这类强势211,考研难度总体较大,普通本科考研进入的比例较小(大约10~20%)之外,其他的211,往往普通本科生源占了很大的比重,某些院校可以达到或超过50%!虽然上述院校中考研成功的普通本科学子,一本考生占比最大,但二三本其实也占有不小的比例。所以,普通二三本学生考研985/211,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足够努力,并合理选择学校及专业,是完全有机会的。同时,值得指出的是,普通本科学生考研数量庞大,但成功考入985/211的比例并不高,特别是二三本考生,成功率其实是比较低的,而且,即便是成功的,往往也是相对较冷的专业,这说明,往往二三本考生的考研竞争力还是往往不如本科背景更好的考生,这一点,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对于打算考研的二三本考生而言,还是要具体分析自身情况。考研需要冲劲,但也需要清醒认识自己,不要好高骛远。一般来说,在自己本科学校的层次的基础上,提升一个层次,最多提升两个层次,是成功率相对较高,把握相对较大的靠谱目标。比如,二本考生建议以普通一本学校作为目标,相对比较靠谱,或者竞争不算很大的211大学为目标。当然,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要旨就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以选择。985/211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但考研难度往往还是不小的,除了努力,选择合适的目标,也是考研可能成功的一个关键性要素。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呢?
现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很多大学生准备考研,但是如果自己的本校是三本的话,很多学生显得有点力不从心。首先,各位读者必须明白自己的状况,估计一下复读1年能否有比较大提升,比如能不能上一本。如果可以,一定要复读!事实上,90年代末本科扩招以后,高考一下子变容易了,考研,考公务员却是难度逐步提升。近年来更是提升明显对三本学生来说,因为考研相对于高考爆炸般增多的中档题,以及更枯燥抽象的记忆内容,把我们在高中时期学习方法和态度上面的弱势无限的放大了,所以一直以来难度都是考研>高考,今年,2019年开始,要变成考研“>”“>”高考了。同时,今年开始,名校和热门专业各种400分考不上的情况大有人在,题主一定要注意啊!因为研究生名额就那么几个,但是名校本科生考研的人却是越来越多的。所以他们的加入,极大地削弱了我们这种基础和水平学校学生的战斗力。所以对我们而言一定要趁早准准备!考研,已经不再是寒门逆袭的途径。中国现今高等教育,在寒门学子和富二代官二代之间形成区隔,前者“为潮流而学”,后者”为兴趣而学”。同样是考研,土哥所知的家境殷实的学生,要么不考研,要么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学校。而寒门学子奔着所谓“最热门最有钱途的专业”,不问自己兴趣特长所在,到头来还是要与同类人撞车互抢饭碗,因为所谓的“最热门最有钱途”,往往是信息占有不足者的陷阱。还有一点很重要:高考时,语文和文综,是最无法体现考试水平的学科,所以奉劝广大的本二本三文科生,不要因为自己高考时文综或语文考得好,就认为自己能考上文科类研究生,比如法律教育新闻行管中文哲学这些,据我到现在的了解,考研“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没有一道题目,是要写作文的,即便是案例分析,也是需要很强的背书能力。基本上都是考你背书的能力,而且考研的专业课书,比以前历史地理政治抽象枯燥2个档次!三本文综学得好的人,只有在考历史学时,才不占劣势(我没有说占有优势!!!),而且历史学考研,也比高中历史背得多多了,并且,没有选择题,全是默写。有些人在本科期间学习的心就已经散了,已经没有动力在学下去了,这个时候去找工作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出去工作后会增加工作经验,提前进入社会也可以更早地适应社会。这些人的为人处世能力并不差,工作对于这类人来说是一种更好的发展方向,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且工作经验可以为以后提供很好的平台基础。即使工作之后发现有必要考研也可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也不晚。总结:最后说一下,三本想考试成功,要做好以下几点:1.管住手机2.坚持自律3.目标明确,尽早定学校定专业4.注意身体5.尽最大可能拒绝聚会6.千万不要学不下去就不学,学不下去也要死磕,实在学不下去也要呆在图书馆,不到晚上不要锻炼!7.课能不上不上,能不听不听,是在要上课在课上听网课或者背书,千万别做理科类题目8.单身不要谈恋爱,情侣不要分手9.能不呆就不要呆在宿舍
每年都有一部分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选择考研或读研。尤其是2020年研究生扩招,进入研究生课堂的大学本科生数量,将会进一步增多。可是,我们经常发现,在考研和读研的同学中,很少发现三本大学生的身影出现在其间。这又是为什么呢?三本大学生为什么很少像一本和二本大学生那样热衷于考研呢?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归根结底要回到高考去找答案,或者说,高考已经为回答这个问题,种下了“因”。研究生入学考试和高考相比,到底谁更难、谁更容易?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是,有很多人认为,从专业性的角度,研究生考试比高考更难。比如,2019年全国招收的研究生总数,仅仅为91.7万人,这还包括博士研究生。相比之下,2019年普通本专科招生是914.9万人。从这个角度,如果我们不论考上的学校的层次,想要考上研究生,确确实实有可能比高考上大学还要难。那么,为什么三本大学生很少会参加考研?这是因为,作为三本大学生,当初他们能够读三本,本身就是因为自己的高考成绩不够理想。一部分读三本的大学生,本身就是纯粹为了花钱买个大学文凭,毕业后好找工作而已。当初面对高考,很多人都无力招架,现在,让他们面对考研,很多人会觉得压力更大。因此,三本大学生很少参加考研,其实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和一本和二本大学生相比,三本大学生除了在学习上有差距,在考研的机会成本上,也是有差距的。比如,一本大学本科毕业生或二本大学本科毕业生,很多人通过保送研究生的形式就可以考上研究生,根本不需要参加考研初试,但是,现阶段几乎没有三本大学设置了研究生学院。因此,三本大学生考研,本身就享受不到这种便利的条件。总之,高考可以说是人生的分水岭,有的人考上了一本或二本,有人则只能上三本。这道分水岭,本质上是由高考成绩而决定的,而高考成绩对于人生的影响,则不仅仅是上一本二本还是三本,甚至还影响着后面一个人想不想考不考研、能不能考上研究生。对此,你怎么看?
随着社会人的人才增加,每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增加了,本科也从原来的一两本增加到现在的一、二、三本本科学历,为了更多地保留大学中认真、努力想学的人,取得一个“名实相符”的本科学历和更宽的学习之路。一:竞争激烈一本和两本中有很多考研究生的大学生,特别是一本有更好的学习基础,自然对研究生的这棵“黄金树”有更高的追求,如果大学生们考上研究生院,他们在发掘自己的潜能时,可以得到更多的机会,开发更先进的学术技术和理论,一本学生在进入大学时是来自各地区的优秀人才,知识面非常广,学习方法也比两本、三本大学生有效,所以到考研的关键时刻不是那么难就能考上研究生,门槛也不是那么高。二:需要花的时间更多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人才很多,都是集思广益的,从中选择一些敢为人先,不怕困难的研究生,那么条敢为人先件有点苛刻,三本大学生在高考“那条路”上没有优势,只能在大学里比普通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现在的“挑着灯看夜”也不是什么难事,真正想进研究生院的是当他的室友每天沉迷于网络游戏时,他昼夜颠倒着学习研究,觉得其他人读三本并不是有好的前途,而且,我比一两本学生还弱,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放弃了考研究生。三:难度太大现在的985、211所大学是社会中招聘部门中一个“人气点心”,三本学生对自己的高考不好有点在意,于是想着考研究生可以考上一所名牌大学,但是,这些名牌大学的研究生考试资格非常难,毕竟是从万里选了一的,名牌学校的竞争太难了,很多学生都觉得很难考上,所以一开始就放弃了。从以上三个原因来看,现实社会很残酷,即使是那些“天赋异禀”的人,那付出努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考研对于不同大学的学生而言,有着不同的意义。对于一本大学、二本大学的学生而言,考研属于“锦上添花”,但是对于三本大学生而言,考研却是“雪中送炭”。三本大学生没有一本、二本大学生那样的就业优势,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参加校园招聘会收到面试的机会比较少,考研能提高三本大学生的学历,改变目前三本大学的尴尬,因此考研对于三本大学生而言意义尤为重大,而考研考上985大学研究生,相当于三本大学生完成了一次蜕变,学历上实现了华丽的转身。那么对于三本大学生而言,考研考上985研究生是否很难呢?又难在哪里?从自己的考研经历来看,三本大学生考研报考985大学研究生确实很难,而且考研的难度在逐步增大。目前自己的一些三本大学同学大部分考研报考985大学的同学,基本上最后都没有考上,即使进入复试了也有可能被调剂或者被刷。可见三本大学生考985研究生难度还是很大,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考研复试难度大。对于三本大学生来说,在考研复试阶段,985大学的一些研究生导师一般都会对三本大学出身的学生有一些歧视,认为三本大学的学生考研就是应试教育,就是从大一就开始复习考研知识,所以才能在考研的时候比一本大学的学生考研分数高,顺利进入考研复试。因此在考研复试中报考985大学的三本大学生一般复试面试分数比较低,导致很多优秀的三本大学生无奈只能选择调剂到其他大学。第二,考研初试难度大。首先由于三本大学整体学生学习风气不如一本、二本大学,使得三本大学生考研复习没有像其他大学那样有良好的学习环境,需要靠考生自己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复习效果就好,反之自学能力差的学生考研复习效果就差。其次三本大学的师资力量普遍比较差,学生的一些专业课学习难度比较大。因此由于这两个原因,使得三本大学生在考研初试时难度较大,经常会出现一些考试题没见过的现象发生。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三本大学生考研考上985大学研究生,需要积极克服上述存在的难点,在考研复习阶段,要积极学习,努力复习考研内容;在考研复试阶段,要积极联系985大学的研究生导师,复试面试时候认真回答问题,这样才可以有很大希望考上985大学的研究生。
图自网络最近考研报名又开始了,据说今年考研报名人数达250万人之多。感慨现在考研真的是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啊!前段时间在社交网络上看到一个学妹留言说:说自己高考考的很不理想,只读了一个普通的二本,想考研,目标是211类院校。但是之前看到有一种说法是说大多数985/211高校,更青睐于保研的学生,对于二本和三本考研的大学生,却极为歧视,真的是这样吗?不知道难度有多大?图自花瓣网作为过来人的考研学姐告诉你从二/三本到985/211大学的难度到底有多大?网友一:作为一个刚刚经历过考研的人,985,211自然是有难度的,但是这也限于你选什么专业,一些冷门一点的专业自然会比热门专业报的人少,竞争力也会小一些。在我看来,如果已经坚定要走考研这条路就要坚持,因为这条路很长,很难,要坚定自己想法是考研中很重要的一点,在这其中不要想我考不上怎么办,只需要埋头学习就足够了。网友二:本人南京某211学校,大三下学期第一节课,某正教授说,同学们要早做打算,不管是保研的还是考研的,尤其是考研的,你们更得抓紧了,你以为你能考的过那些二本的?因为很多211高校研究生生源主要就来自二三本大学,所以考211真的很现实。图自花瓣网网友三:我本科就是普通二本,由于大三下学期要去教育实习,考研也准备的较晚,但是好饭不怕晚,只要确立了目标,就去努力。我选择了一所985 211工程院校中的普通专业,但调剂大军占多数,且都是985211出身,压力特别大,这个时候一定不能放弃,要踏实准备复试,要有自信,坚持下去!终于在前几天刚刚复试完,最终以专业第9的名次被录取,选到了心仪的导师,成功从双非二本逆袭985/211!网友四:考研的过程中,最难的是自己的执行力,能不能坚持下来,而在全国考研热潮持续增加的环境下,本科学校的所谓好与坏对于你考研的的影响很小,说句实话,好学校(那些985、211的学生们很多都已经推免或保送),而剩下的这些参加考研的学子们,很多都是在同一水平上。图自花瓣网网友五:不要小觑普通二/三本,二本学生的就业机率没有一本的大,工资待遇福利也没有一本的高,这就逼迫着二本的很多大学生开始迅速转型,因此考研就成了唯一的出路。目前很多的985名校放开了考研的条件局限,这其实给二本的学生考研创造了读取名校研究生的机会,随着录取率的提高,二本学生考取名校之路很乐观,考取名校研究生虽然很少,毕竟有了新的突破。只要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坚持,梦想一定会实现的。网友六:其实任何问题,都要客观来看,即使真的存在着985名校歧视二本、三本的学生,那也是因为你不够优秀!如果二本、三本毕业的同学,在考研当中超常发挥,成绩优异,复试准备充足,可以达到985院校的一切要求,那么,985院校是不会拒绝你进入的!图自花瓣网最后我想说:捷径是迟早要重走一遍的弯路。不要总在羡慕别人,你的行动更为重要所以我想送你们一些话:“别急,慢慢来。人生没有捷径。当你慢起来,你会拥有更多的耐心,你会得到更多的清净,你会发现慢下来,比匆忙的选择和努力更为重要,而你想走的捷径,都会在未来以更麻烦更绕的弯路让你重新走一遍。”任何一个目标都是没有捷径的,都必须自己的脚踏实地语热情付出中等待并最终获得。学习如此,人生亦是。
近期推送的都是与考研相关的文章,大多都是针对大家的评论问题进行解释。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个人对一般本科考名校研究生的看法,只是个人的一些经验,大家只做参考就好。小编普通到再也不能普通的一个本科,考的是一个211的研究生,也还好,自己不敢说研究生学校是名校,但是也就还好吧。要强调的是普通本科考名校研究生绝对没问题,一点问题都没有。以前所说的二本三本考985和211的研究生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只要认真准备研究生考试,了解好要考的学校的各种信息,考上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但是,可以考和能考上不代表就那么好考了!这里就要说普通本科考名校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触碰到这些地方那么普通本科考名校研究生就很难了,非常难!第一,考的名校太名。这句话的意思大家应该是都懂得,而难点也在这个名的程度上界定。很多人对名校的界定不清晰导致报了与自身差距较大的学校或者明明可以考上更好的学校却不敢报。虽然名校本身的界定是很难得,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像清华北大浙大等等绝对是我国的名校了。以这三所学校为例的一些学校那势必是非常难考的。首先参加考研的你的竞争对手很大程度上都是优秀的很有自信的学生或者本科也极好的。跟这些同学竞争那就很激烈了。而且说一句不好听的,一个本科和实力都超凡的人和本科普通实力超凡的还有一个本科一般实力一般的三位同学,如果你是老师你会选择谁呢?答案显而易见吗!所以建议还是不要触碰代表性的这些金字塔顶端的学校,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非常优秀并且认真努力是有可能考上的话不妨试一试,万一成功了呢?第二,选择适合自己的有名气的学校。有名气的学校我们大家都知道很多,尤其是众所周知的985、211院校,在这里先统称他们为名校。上文说了觉得自己很强很有能力的可以报清北等学校,但是应该还是有大部分的学生不敢报的。那这些学生如何选择名校呢?想考985的往这看,你们可以选择不是热门地区的985学校报考。这些学校有985的名也有985的实,就只是因为所处的地放有点偏或者名字不是很响亮,所以报考的学生就相对较少,那竞争也就会小一点的。想考211的往这看,依然是可以选择非热门的地区报考,相对于985来说211肯定是整体来说会容易一点的,这个可以说是考名校的捷径。第三,下面是雷区,千万不能踩的。就是有些名校是非常看重本科院校的,名字小编实在是不敢说。这种学校可能会更乐意要985高校的调剂生也不愿意要普通本科的学生的,因为老师非常的在意第一学历。虽然很不尽人意,但是很牛的大学存在这现象还是能理解的,毕竟名校毕业的本科生肯定学习能力也不会差的,而且有些还非常强。这样的学校怎么找,就是你决定考这所学校了之后联系师兄师姐,跟他们打听打听往年考上的学生都是从哪毕业了,这个问题就有解了。或者熟悉的师兄师姐你可以直接问他自己的本科水平会不会被接收,这个判断他们还是有的。当然啦所有的这些分析前提都是你勤奋努力爱学习爱运动等等,如果天天不学习还吐槽考不上的话我也真的是没办法。有问题可以评论,小编会回复或者发文解释,欢迎点赞分享收藏。关注小编享更多资讯。
2019年研究生三年级的学生还有两个月多就要毕业了,最近有很多来自三本大学的研究生咨询小编,说自己已经考上了985大学的研究生,但是自己去一些公司参加面试,HR对待自己的态度还不如对待对待985毕业的本科生,这些学生很是困惑。三本大学生这让小编不得不深思三本大学的标签到底影响有多大?想起自己本科出身二本大学,当年研究生毕业去找工作面试,刚开始去了一个小公司。那个老板一直和自己学校的本科生侃侃而谈,连自己都没有看一眼,当时自己就一肚子气,借口上厕所就没面试那公司。社会上很多人之所以对三本学生有看法,是因为他们高考分数不高,只是花钱去的三本读本科,而且在三本大学也没有好好的学习,所以对待三本大学有歧视眼光。三本大学就业但是正如咨询我的那个出身三本大学的学生,他已经考上了985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但是找工作仍然被看不起,真令人生气。要知道考研能够考上985大学,就算是二本大学生也是很难的,并不容易的。三本大学生虽然起点低,但是终点和这些二本大学甚至985大学本科生一样,这不正好说明三本大学生更努力吗?但是很遗憾,社会给三本大学贴的标签,即使学生到了硕士研究生阶段了,仍然有很大影响。这对于这些三本大学的学生是很不公平的,虽然他们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仍然不被重视。而现在又到了考研复试的时间了,很多三本大学的学生仍然在辛辛苦苦的准备复试,而且在考研复试阶段,一些985大学已经开始用社会的眼光来看待这些三本大学了,许多三本大学的学生在考研复试的时候,即使这些三本大学的学生考研笔试成绩比别人高,但是在复试阶段也没有太大的优势,每年都会有一部分三本大学的学生考研因为种种原因被刷,而考研复试能留下来的都是三本大学中的佼佼者,但是他们研究生毕业仍然面对着一些企业的歧视。希望我们能对待三本大学生更多一点宽松,正确的看待三本大学生的成长,而不是给他们贴上三本大学的标签。
听说,名校研招MPAcc时有院校歧视?每年MPAcc考研结束后,总会在各大论坛、贴吧等研友聚集处看到关于“研招时有院校歧视”的内容。这些内容的被爆出的,可能就是因为大家目测了几类现象:某人本科985院校,初试成绩擦线过,但是复试成绩很高,逆袭录取了!某人本科二本,初试成绩很高,但是复试成绩很差,惜败!所以大家得出的结论就是“这个学校在招收研究生时,复试的时候歧视本科非一本、211、985的考生”。初试,大家试卷相同,公平客观地改卷,所以不会涉及任何的主观的判断,绝不会有歧视本科院校的情况,大家吐槽最多的其实就是“复试”。MPAcc复试成绩取决于什么,一般来说就是由“专业课笔试+面试”构成。笔试也是客观的分数,也不会涉及主观的歧视,那么问题其实就是出在“复试面试”上。那我们来分析分析...复试面试的内容是什么呢?一部分关于专业领域的提问,一部分关于考研这个行为的提问,一部分关于其他相关常识、相关经历的提问,可能还会有英语口语的检测...回答这些问题,绝不只涉及你大半年来的备考经历,可能涉及你的考证情况,可能涉及你的实习经历,可能涉及你对于本专业的认知面,甚至还涉及你学习能力等自身素质。你以为你花上一年时间,勤勤恳恳、没日没夜地学,把初试和复试笔试的分数考的高高的,就能掩盖大学前三年庸庸碌碌懒散,不好好学专业课的样子吗?就能掩饰面试英语口语结结巴巴的尴尬?就能隐藏你节假日闲度时光,没有半点实习操作经验的过往吗?不,面试官可是阅人无数,从你的只言片语就能看到你的真正的专业素养,从你的眼神里就能读出你读研真正的目的。毕竟院校、研究生导师真正需要的,不是会做题的学生,而是能实践,能做出点实战成绩的研究生。换一个角度来考虑,如果你是院校方,如果你是研究生导师,面对一个实力强的考生,和一个实习差的考生,你会如何选择?“择优录取”一定是最重要的标准!谁不稀罕更优质的考生资源呢!那么大家思考一下,国内211、985院校的学生和一般院校,甚至是二本、三本院校的学生,平均素质谁高谁低?列一个最最极端但是却有能说明问题的情况:A考生和B考生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各类分数都一模一样,礼仪举止各方面也都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A本科是985院校,B本科是三本院校。现在只能从他俩中选一个录取,你会录取谁?所以,名校研招MPAcc时,歧视的到底是本科的院校,还是完全在情理之中应该进行比较的“自身实力”?本科的院校与自身实力有什么关系?一句话“全凭实力说话”!除非是面试官无法通过现有的考察模式来比较大家的实力,才会“随大流”将本科院校和实力挂钩,当然这种情况几乎是不会发生的。曾经听一位研招办老师说过一句话:“歧视,是自身实力弱的人给自己的失败找的华丽的借口,将失败的自身原因转移给他人”。其实每年非211、985,二本、三本学生考上名校,甚至是清华北大研究生,都有很多例子,没必要一直纠结于歧视这件事儿,当你的实力足够让你摆脱别人对你本科院校的刻板印象的时候,一切都会水到渠成。优胜劣汰是大自然的规律,同样是考研的规律,为了不被可惜得淘汰,现在给大家如下几点小建议。对于本专业的学生考MPAcc:1、考研笔试拼的是备考,但面试是偏向于专业综合素质的。所以,平时一定要多积累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增加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自己的专业性,不要让别人觉得你白学专业了,显得很“外行”。做一行、专一行,这样才能给别人足够的理由去选择你。2、使劲学!初试的分数,笔试的分数,越高越好,这是“王道”!这样就算你复试的分数不是很高,按比例算总分的时候,也不至于吃亏。对于跨专业的学生考MPAcc:1、你必须要承认可能你在复试专业课上是不占优势的。但是,不必过分担心。既然你选择了跨专业考MPAcc,你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前期,积累专业知识必不可少,在边备战初试的同时也要兼顾复试科目。其实有些本专业的考生在校专业课也没怎么好好学,所以,有超越他们的可能!2、同样的,使劲学!初试的分数,笔试的分数,越高越好,这是“王道”!这样就算你复试的分数不是很高,按比例算总分的时候,也不至于吃亏。加油吧,有志者事竟成!等你变得足够优秀的时候,没有人会将你拒之门外。
可能说到三本大学很多人都有点敏感,因为现在已经没有三本大学这一说法了,但是独立学院虽然很多已经成了民办二本院校,其性质并没有多大改变。高考是我们工作高中生都要面临的考试,由于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不一样,不同地区的高考试卷难度也会不一样,论高考试卷难度,江苏卷毫无疑问稳居榜首,其次湖北卷、浙江卷或许处于第二梯队,不过随着高考的改革,全国卷的覆盖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当然,在二、三本大学没有合并之前,对于很多人而言,再不济也要考个二本以上的大学,说实际一点就是公立大学的学费比较公道,即便家里困难,你的助学贷款就可以供你上完大学,而三本大学之所以不被别人接受,主要是其本科学历没有认可度,而且三本大学基本都是独立民办大学,学费贵也是其突出的特点,这就导致了有一部分人高考以本科分数去读专科,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之举。不过,就现在的国民生活水平来看,其即便高考没考上好大学,只要孩子考上了本科大学,家长都还是会送去上本科大学,毕竟本科学历相对于专科来说,还是有其一定的优势与作用,都知道现在的高考录取率高,大学也没有以前难考,但是想上重点大学还是要加倍努力,因为好大学的分数线依然不会低,你在高中给自己的要求有多高,其实影响着你以后的人生起点,因为大学的学历就决定了很多人的人生起点。特别是对于普通本科大学的学生来说,越来越多的人准备考研,考研也是越来越难考,毕竟考研的热度是有增无减,普通大学没有保研的优势,所以无论你在大学是否优秀,考研都要认真备战,对于三本高校的学生来说,你更要加倍努力,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与你竞争的除去“211”以上的重点大学的学生,还有普通的一本、二本大学生,而且人家的底子大多比你好,对于三本大学考研的学生而言,选择考研就要加倍努力。但是,很多三本大学生报考研究生考试,并非自己默默的备战,他们知道自己的竞争压力大,很多人会选择报班,相当于是考研交学费,这是很多普通大学生考研备战的选择,但并非你报班了就等于考上研究生了,结果还得靠你自己去努力,考研报班的原因各种各样,无论是哪种原因,说白了就是自己大学本科浪费的时间太多,自己没有约束力,导致考研备战慌张,再加上底子不好,考研报班成了很多人的必选项。就像我大学同学他表哥一样,大学读的是普通三本大学,后来大三的时候就准备考研,按道理来说他还算成绩优异的,因为还当了学长班主任,由于当学长班主任也要花时间,考研当然也是重中之重,可以说两头都要顾,于是他也选择了报班,尽管最后学长班主任工作干的不错,考研并没有考上他的目标院校,最后无奈的被调剂到三峡大学,可以说得不偿失,考研报班花钱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而他的同学则不同,虽然也当了学长班主任,但是人家一门心思备战考研,对于学长班主任工作几乎没怎么管过。而且他还没有报班,就这样自己一门心思的复习备战考研,最后考上了一所“211”重点大学,而我同学的表哥却只能上一所普通的大学读研,可以说差距很明显,同时也说明了,人要懂得如何取舍,要分得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明白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当然,无论是高考还是考研,你都要全力以赴,不是为了别人而努力,而是为了给自己进入社会争取更多的主动权,不是吗?